构建安全和谐新社区

时间:2019-05-14 07:47: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构建安全和谐新社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构建安全和谐新社区》。

第一篇:构建安全和谐新社区

防灾减灾 构建安全和谐新社区

解放社区位于宝清县西北部,占地面积2.0平方公里,有住宅楼80栋,平房2618户,总户数7618户,总人口2,4748人,有流动人口及外来务工农民2000余人。近年来,社区居委会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大力宣传,提高居民防灾意识,加大辖区防灾减灾设施建设,开展了一系列演练、培训等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加强领导,统一思想,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一是社区成立由社区党支部书记组成的减灾工作领导小组,设置防灾应急办公室,由社区到副书记任办公室主任,专项负责防灾减灾工作,落实工作责任;二是制定社区防灾各项制度,规范工作程序;三是加强减灾工作队伍建设,加强社区资金投入,完善募捐机制建设,保证硬件设施齐备。

二、深入调研,摸清辖区安全隐患,掌握弱势群体情况。社区干部深入辖区院落街巷,认真调研,对辖区安全隐患进行彻底盘查。社区将预防火灾,棚户区内涝,地震等灾害作为防灾减灾工作重点,建立《社区灾害危险隐患清单》、《社区脆弱人群清单》、《社区危房清单》、《社区不安全公共设施清单》,做到对辖区不安全隐患及弱势群体各项根底清楚,并对相关事项及时采取有力措施,确保群众安全。经认真统计,在社区现有危房三间,均已采取加固,搬迁等手段 全部解决;社区老人106人、未成年156人、残疾人36人、孕妇13人全部登记选册,安排专人监护,确保灾害发生时的安全。

三、制定应急预案,积极开展演练活动。一是社区和辖区驻区单位按照共同协作的原则,制定各类灾害应急预案,明确分工,落实防灾减灾责任,收录所有相关人员联系信息,做到目标明确,指挥有序。二是时刻准确好妥善安排受灾群众的生活。重点关注灾害来临时房屋倒塌,家庭财产损失,重大火灾等灾害的发生。及时上报灾情信息,快速采取应对措施,灾情稳定后要抓紧开展社区居民灾害地点恢复重建。三是组织辖区居民驻地单位职工,学校师生开展各类灾害演练活动。今年以来,社区及驻区单位共开展演练活动五次,2000人参加。2011年5月12日是全国减灾日,社区与第二高中联合,组织学校师生在校进行地震演练,全校1500余名师生全部参加了演习,取得了良好效果。6月社区与四小联合,在四小举行逃生演练,现场讲解灭火常识,学习灭火器使用方法,吸引了300余名学生参与。

四、加大居民安全教育,提高居民防范意识。一是社区辖区几个重要位置悬挂《社区安全避难图》、《社区紧急疏散图》,通过黑板报、安全栏定期宣传防灾知识,入户发放防灾安全手册,营造防灾减灾范围,提高辖区居民防灾意识。目前,辖区设置宣传栏一块、黑板报三块,今年6月发放安全资料5000余份。二是开展各类防灾知识讲座,定期对干部群众进行防灾培训、宣传防火、防煤气、地震等知识,提高局居民防范意识。今年社区共安排培训10次,现已开展7期,参加人数1000人,得到了群众的好评。三是组织党员群众对社区防灾工作进行满意度测评,让群众对社区防灾工作献计献某,促进社区防灾工作不断改进完善。通过测评,党员群众对我社区放在工作的满意度达97%。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重点加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社区针对辖区驻区单位、居民院落、外来务工人员的实际情况,在保证安全和就近疏散安置的原则下,制定了四小、职高、二高、明珠广场、精英小学五个避难场所,悬挂醒目的应急避难场所标示,并在沿途设置引导牌,确保在最短时间内将辖区全部居民转移到安全区域。其中,明珠小区对我辖区最重要的避难场所,明珠小区户数多,出入口多,是我社区规模最大的应急避难场所,容纳人数在5000人以上。二是建立健全辖区医疗应急体系。社区采取以妇幼保健院为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辅的方式,构建一套体系完备的应急医疗体系,保证在灾害发生时,受伤群众能得到及时有效救治,确保生命安全。三是完善应急物质储备。社区通过上级拨付,社区自筹,群众捐款等多种途径,设置专项资金,不断完善应急物质储备,购置了应急照明灯、灭火器、逃生绳、担架、应急药品等一系列储备救灾物资,并登记造册,由专人管理,确保辖区安全。

创建全国“减灾示范社区”是一项长期的社区系统工程,也是社区基础建设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社区防灾减灾工作任重而道远。近年来,汶川大地震,舟曲泥石流等特大灾害我们都还记忆犹新,这告诉我们,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对社区越来越重要,怎样科学有效的开展这项工作,是当前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社区必须时刻做好应急准备,居民群众要不断加强对防灾减灾常识的学习与运用,牢记应对措施,在灾害发生时将损失降到最低,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创建“全国减灾示范社区”活动,社区建立健全了防灾制度和硬件设施,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也得到了极大提高,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建和谐安全新社区奠定了坚实基础,使辖区居民的生活变得更加温心、舒心、放心。

第二篇:全力构建和谐农村新社区

全力改革村级组织设置 构建和谐农村新社区

作为社会的基层单元,社区在基层政权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正在成为社会整合、服务和管理的主要载体。社区建设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满足其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在共享中共建,在共建中共享。农村新社区改革的目的就是打破现有的行政村管理体制,建立起以“乡镇——社区”两级为主体的基层组织架构和治理体系,使农村新社区真正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一、为何要改革村级组织设置

今年5月经行政区划调整,马站由原马站镇和霞关镇、沿浦镇、渔潦乡、浦城乡合并建镇。现辖10个社区、67个行政村,3个居民区,1个盐场;户籍人口9.1465万人,社区党总支10个,132个党支部,党员3539名;镇域面积126.45平方公里,建城区面积36平方公里,建城区人口2.9万人,中心村人口2000多人。

可以说,马站是个典型的“依山伴海靠田” 农渔业乡镇,管理幅度偏大。这次行政区划调整,对于促进人口集聚,促进农村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公共服务的均衡化发展,加快城镇化步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随之而来的村级组织建设也面临着许多新问题。一是行政村数量多,分布面积广,作为中心镇将把主要精力放在建城区和中心村建设上,可能会导致个别偏远村出现管理真空的现象;二是村干部人数偏多,比如,马站现有71个

行政村,466名村干部,除村正职干部报酬由县财政统一安排外,其它村两委干部误工补贴还是由村级统一支付,导致管理成本过高;三是一些村面积过小、人口偏少,全镇71个行政村居中,1000以下的有27个占39%,700人以下的有11个占16%,这些村公共财力投入效益不明显,新农村建设难以提高;四是在资源开发、项目实施等方面,牵涉到几个村的,难以整合发展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五是从最近两届村级组织换届情况来看,选情越来越复杂,激烈程度是越来越高,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选民意识越来越强;二是候选人冲着利益参选的情况越来越突出。长期下去乡镇党委、政府对村级调控力将进一步弱化。现在,经常强调领导艺术,意味着乡镇对农村基层的调控靠人际沟通艺术管理,这就说明现行管理体制出现问题,党的执政基础需要巩固。

二、如何改革:科学布局,合理架构

针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在不变更原行政村行政区划的前提下,本着就近便利、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采取组织联建的方式,将全镇规划设立成10个社区。设置的依据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便于管理和服务,将人口基数定为6000-15000人左右、村数定为5-10个左右,交通圈定为20分钟左右,服务半径为2公里,这是考虑山区乡村的实情;二是考虑历史习俗,依乡镇撤并前每个办事处形成的办事习惯和习俗予以划分;三是着眼长远发展,将行政区划调整后马站镇的“1+X规划”来安排中心村和社区选址。

自8月份开展村级组设置改革以来,我镇在社区构架设置、人员配备、职责定位、运行机制、便民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具体来说,体现4个方面:

(一)组织配套情况。

一是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为原则组建社区三套班子,即社区党总支(为社区组织的领导核心,领导管委会、监委会开展工作,在镇党委与村支部之间承上启下)、管委会(与便民服务中心合署办公,镇政府派出机构与群众自治组织的“二合一”,即管理行政村、服务老百姓)和监委会(在党总支领导下对社区事务实施监督。)由行政区划调整前乡镇干部和大学生村官担任社区工作者,再培养一批文化程度高、办事能力较强的年轻人员、志愿者充实到社区队伍中,形成一支管理有经验和服务上水平的专职社区管理队伍;二是加强社区群团组织建设,实现10个社区工青妇、关公委等群团组织的全覆盖,积极培育社区社会组织,组建提供公益性服务、发展慈善事业的志愿者服务队伍,协助政府承担事务性工作,满足居民多层次需求。也就是,人员主要依靠区划调整前的干部力量;场所主要依靠每个社区中心村办公楼,或原办事处办公楼,经费目前主要来源县财政核拨的人头费作为运行经费,过渡期间,县级财政按每年每个社区给予3万元基本保障经费,另加每个常住人口补助3元的标准,落实工作运行经费。设立社区独立帐户,实行帐务乡镇代理。今后,则主要依靠有偿服务进社区及企业服务加盟等方式解决运行经费问题。

(二)规范建设情况。

一是建立整体形象标准,社区服务中心的选址原则上选择居民群众较为集中,方便群众办事、活动的地方;在中心门前的显著位置统一设置名称和标识,并附有本中心平面图和服务项目简介;功能设置标牌简洁明了,以县(市、区)为单位统一标准,统一设置。二是建立硬件建设标准,严格按照要求“六室六站二栏一厅一家一校一场所”,保证用房建设面积。三是建立软件建设标准,包括组织结构完整,人员配备齐全,管理服务到位,实现统一窗口受理、统一服务规范”和职责、人员、制度、工作、经费、场地“六到位”。我们10个社区规范化建设已全部完成,文体活动中心、星光老年之家已全部投入使用,二十分钟“生活服务圈”、“卫生服务圈”、“文体互动圈”已经形成,真正确保居民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优惠、便捷的服务。

(三)制度保障到位。

一制度形成机制,由党委领导、政府各部门负责在广泛吸收社区管理人员,社区居民的一意见后,制定具体的制度内容和工作流程,二、形成完整的制度体系,制定社区服务中心办事制度、首问负责制度、AB岗工作制度、社区工作人员考勤制度,绩效考核制度等,切实保障社区工作人员职责到位。

三、建立制度监督渠道,公布社区投诉电话,制定了办事群众投诉流程,要向双方出具投诉处理结果。社区管理制度已全部上墙,并向社会公布,并报主管部门备案。

(四)便民服务情况。

着力构建便民服务平台,提供一站式便民服务,共对73项与

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相关的便民服务事项进行梳理,分成即办代办咨询三类(即办两类,代办44类,咨询27项),组织社区工作者学习培训便民服务工作内容,使办事流程进一步缩短,社区公共服务水平得到了提升。

三、改革过程中存在问题:

(一)社区改革前置因素多,难以水到渠成。

(1)“三分三改”难到位,农村无法真正撤销,长期“双轨”并行无疑会阻碍政府扁平化管理改革,与改革初衷背道而驰。(2)人口集聚既是社区改革的目的,也是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但人口集聚离不开土地要素制约的破解,在农用地建设指标“僧多粥少”的今天,人口集聚推进难度较大。(3)按现行温州推行的“转并联”改革模式,联是主渠道、核心骨,启动的难度最小,涉及矛盾最浅,但要真正整合为一,打破村与村之间的界限隔阂则是最难的。一方面,在过渡期,社区身份尴尬,无法统揽社区各村进行自治,调控力不强;另一方面,“镇——社区(办事处)——村”多点多线管理阶层,便民服务体系不够顺畅。

(二)权力下放、审批许可不够充分不够到位。

一是不够充分。涉及老百姓的事项下放的还不够,一些执法权、城市管理权没有真正下放。二是不够到位。有些权限下放形同虚设,还多了办事环节。三是不够合理。一些部门自己也无法实施的权限,把包袱推到乡镇。四是合法性需要法制把关。这些,将导致便民服务、便民审批难以真正便民。

(三)社区功能不完善

全镇10个社区全部建立了“六站一室”,已经投入使用并发挥其功能,但个别社区由于条件限制,社区内的资源没有得到整合,而部分已经建设的设施又出现闲置的现象。共驻共建、资源共享的工作还需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四)社区干部队伍素质偏低。

社区活动开展好不好,运行情况如何,社区干部素质也是一个决定因素。大部分社区干部认识到位,工作主动。但也有部分的社区干部存在观看心理;对所出台的一些制度抱怀疑态度,不能全身心地融入到社区创建工作中;改革思维没跟上,未将“便民、利民、惠民”的服务意识融入到社区建设的工作中去。

(五)社区里的居民群众参与度不高。

对社区这个新事物的成立,大部分的村民还认识不深,还没有真正融入社区生活中。通过走访发现,不少群众对农村社区建设不太关心,认为是换汤不换药,只是换牌子走形式而已。

四、对策

针对上述困难与问题,如何让社区运行地更好,我们认为必须要做好以下几件事:

(1)强化工作职责。要把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作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思想上真正重视,全力抓好。一是强化办事机制。建立工作人员岗位职责、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AB岗工作制、廉政建设管理制;实行办事结果评价制,每件办理结果都由委托人在办结后签字作出满意度评价。二是强化考核机制。将社区(村)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列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

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制定社区(村)便民服务中心考核机制,将村代办员、社区干部坐班考勤、代办满意度、管理运行情况与村、社区干部绩效考核相挂钩。三是强化督查机制。利用“周二集中服务日”督查机会,定期组织人员对办事大厅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对工作不到位的办事大厅一律通报,对不在岗及服务态度差的工作人员一律予以书面效能告诫,确保便民服务中心有效运行。另外,还必须通过各种培训教育渠道,不断提高社区居委会干部的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

(2)落实配套政策。在保持原有新农村建设项目、村民原有权益、村干部待遇等政策不变的前提下,及时研究出台财政投入、建设用地审批、资金补助、社区建设等政策,加强和引导各方资源投向农村新社区,保证村级组织设置改革深入推进。

(3)抓好典型示范。着重在“精选”、“培育”和“推广”上做好文章,切实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使其真正成为“可看可学、过硬管用”的农村新社区建设先进典型。如,组织部近日提出的“精品社区创建”,马站创建一个,对此,镇委相当重视,要求从人员,活动场所等角度多调研,确定典型示范点。

(4)统筹推进改革。社区组织组建后,要充分发挥其在推进农房改造集聚、“三分三改”工作中的组织和引导作用。要按照有关政策规定,逐村制定“三分三改”工作方案,并积极稳妥抓好实施,为农村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提供政策支持和体制机制保障。

(5)搭建活动平台。社区要为居民群众参与营造良好的氛围,为居民群众参与提供畅通的渠道和便利的条件,为居民群众参与

社区建设提供保障和服务。这就需要社区建好“为民服务”的窗口。“社区搭台,居民唱戏”。为居民群众参与社区建设创造条件。一要搭建服务保障平台。即推行三大服务体系。(1)公共服务(便民服务,按标准化建设集市容环境、社会救助、党群工作、劳动和社会保障、综合司法工作、计生和社教工作服务场所(站点)以及社区警务室,为居民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一站式服务),(2)社会服务(重点为孤独老人,残疾人,优属对象提供服务),(3)志愿者结队服务(围绕结对帮扶、扶贫济困、法律援助、技术信息、医疗卫生、治安维稳、环境保洁、文体娱乐、爱心捐助、便民公益等十类组织志愿者队伍开展服务)。二要搭建文体活动舞台。社区要抓住打造和谐社区、精品社区的契机,投资建设社区活动广场和室内活动场,常年活跃舞蹈、腰鼓、军乐、健身操、门球、太极剑、科普电影放映等文体活动。组织居民举办的家庭邻里和谐日活动,如邻里包铰子活动,“家庭运动会”等;培育发展社区民间组织、便民组织、维权组织、妇女援助中心,儿童保护协会等,要注重其公益性。通过开展各类活动,吸引社区居民群众的参与,丰富社区居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实践表明,社区民间等组织必将成为社区建设的中坚力量,成为调动居民群众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因素。

(6)创新服务方式。一是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明确4大类服务内容。通过调查问卷和深入调研,以“利民、便民”为着力点,确定社会保障、计生服务、党员服务、涉农服务等4大类服务内容。二是加强协调,督促部门下放事权。按照“一般事项不出村,复杂事项不出镇”的要求和“能放则放”的原则,实行审批、服务、管理权限“上提下授”,凡是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审批和服务事项,党建、计生、社会保障、综治、卫生、农林等,全部纳入社区服务中心办事大厅办理。三是网络审批,同城办理。社区信息化建设是以信息共享网络为基础,以行政办公,党务办公电子化为手段,以完善社会管理为目标,旨在进一步强化政府服务功能。通过整合传统的政府OA办公系统和公共基础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依托中国数字认证管理中心认证的数字证书和电脑控件,强化网络服务功能,建立了社区(村)便民服务中心网上审批系统。办事群众只需将办事所需材料交户籍所在镇任何一个代办员或任何一个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受理后,即可直接在办事承诺时限内到最后一个办事环节窗口领取办理结果,而中间的如社区(村)审核、职能科室审核、镇分管领导审核、镇主要领导审核等环节全部在网上完成,不再需要办事群众多头往返。同时,建立群众办事短信查询系统,办事群众只要发短信即可查询所办事项所需材料,也可查询所受理事项的当前办理进度。

(方小卫)

第三篇:“四抓四创”构建和谐新社区

“四抓四创”构建和谐新社区

(前附:我区社区党组织基本情况),我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社区党组织建设创新工作中按照“四抓四创”要求,从社区品牌、社区服务、社区文化及社区共建几个方面着手,努力健全社区党建工作机制、完善组织设置和丰富活动载体,着力构建和谐的新型特色社区。

一、贴近实际抓“特色”,创“社区品牌”新格局

1、探索建立“135”党建机制,夯实社区党建工作基础。在借鉴农村党建“168”工作机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城市社区实际,积极探索创新,总结了“135”社区党建工作机制,1”,即建立健全组织“目标管理”、个人“设岗定责” 目标责任体系;“3”,即实行分类征求意见、联席议事决策,分工负责项目、联名公开承诺,分步组织实施、联合开展考评“三分三联工作法”,规范社区工作运行;“5”,即依托党建工作协调会、联席会等平台,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居委会、驻区单位、民间组织、群团组织共同参与,形成社区“五位一体、共建共促”党建工作强大合力。经过一段时间的验证,“135”机制与社区工作有机结合,全面推动社区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2、突出特点,着力打造“一居一品”。充分结合各社区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居民素质等方面因素,因居置宜,发挥优势特点,先后培育了“居家养老”、“青少年乐园”、“志愿服务”等多个品牌。为辖区孤寡、空巢、行动不便等老人开展生活照料、精神慰藉、法律咨询、医疗保健、健康教育等多种服务活动,探索建立了一条居家养老工作新路子。构建了未成年人实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科普教育三大教育基地。圳尾社区党总支每年通过举办社区夏令营,构筑“学校放假,社区开学”办学模式,并结合村居共建活动,定期组织辖区青少年参观设施农业、兴建QQ农场等实践活动,丰富青少年课余生活。各社区始终秉承着服务居民 的宗旨,根据实际需要办事,打响自身品牌。

3、注重学习,提高新政策执行水平。紧跟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及时传达学习中央及省市重要文件精神,提高社区干部思想政治素养。为保证学习实效,各社区围绕党建创新工作的需求,从基本概念、基本要求、基本思路为方向,安排专题辅导、业务讲座、远程教育、实地考察等各种学习培训,并组建了社区党员QQ群,建立了社区网站,加强党员之间交流学习、增强党员与社区的沟通联系,真正做到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二、立足民需抓“实干”,创“社区服务”新格局

1.突出“惠民”服务。我区根据下岗失业党员的需求制定服务计划,定期为社区下岗失业党员提供介绍职业经验、提供就业信息、进行就业辅导、推荐就业岗位等服务项目。针对创业就业意向较为集中的党员,采取区劳动部门联办的方式,定期为社区下岗失业党员提供就业信息、推荐就业岗位等服务项目,开展各类技能培训,全面提升下岗失业党员的再就业能力。广泛开展“助老”、“护幼”、“帮困”等活动,在社区党支部成立了“医疗卫生站”、“义务医疗队”、“义务理发队”,建立“爱心捐助中心”,实施“一对一”帮扶机制,为孤寡老人、低保户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送上细心周到的人文关怀。

2.突出“便民”服务。建立“一中心、一热线、一网页”社区服务新模式。“一中心”,即:设立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以无偿、低偿、有偿等形式,为居民提供家电维修、家政、配送、法律咨询等服务,进一步弥补社区便民服务的盲点;对社区60岁以上老党员发放“爱心卡”,提供半价理发、免费修锁、换灯泡等便民服务。“一热线”,即:建立三路社区总机,联合中国电信开通社区总机服务,网罗辖区居民日常所需的全部服务电话,如社区卫生服务站、餐厅、粮油店等,使居民只需拨打社区总机,即可寻求便捷、高质、全方位的服务;“一网络”,即:依托

社区网站,增设社区商铺、小区论坛、回音壁等服务栏目,增强服务效率。

3.突出“安民”服务。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在社区党支部开展了“入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的“三百活动”,主动了解群众困难,化解矛盾纠纷。扎实推进综治信访维稳“1+N”联动工作站建设,加大“三防”投入,在社区主要道路及小区安装了163个监控探头,实行工作站与警务室合署办公,社区党员干部,每星期轮流到联动工作站值班半天,切实提高“1+N”联动处理矛盾纠纷的能力。服务站成立以来,先后接待群众59批535人次,接待群众来信来访98件,成功化解矛盾纠纷746起,调处率达100%。青山社区党支部与三钢公安分局联动,成立义务巡逻队,对辖区大街小巷进行定期巡察,对违法行为、违规现象、不安全因素等,做出告发、告诫、制止、记录,对增进公民道德建设,维护辖区治安稳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并受到三明电视台的专题报道。

三、着眼繁荣抓“内涵”,创“社区文化”新格局

1.壮大文化队伍,发挥组织带动作用。根据各社区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和特点,以社区文化站为龙头,指定专人负责社区文化建设工作,建立健全文化组织网络。积极鼓励退休的党员、剧团演员、学校教师发挥所长,争做健康向上文体活动的带头人,根据居民的年龄、性别、文化兴趣等差异,分类组建文化队伍,社区文化广电中心,各居委会也成立文化活动小组,配备得力人员,形成 “党委领导、社区组织、群众参与、单位配合”的社区文化发展格局。目前,在各社区党组织文化队伍的带动下,我区居民已自发组建了腰鼓队、曲艺队、舞剑队、门球队、少儿舞蹈队等47支业余文体活动队伍,参与人数 7000 多人,并定期组织或参加各种训练、演出和比赛,成为社区文化建设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拓展文化阵地,营造全民参与氛围。发挥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充分整合文化资源,利用社区居委会办公楼,建立文化活动中心、市民学校、网络教育学校,积极向文体局争取资金和政策支持,配齐图书室、阅览室、乒乓球室、棋牌室及户外全民健身设施,丰富居民业余生活。开辟文化健身广场、巷道棋牌走廊、江滨露天歌舞场等群众性文化场所,依托新华都、苏宁电器等商贸企业,将商场文化、企业文化与社区文化有机结合,逐步形成内涵丰富的广场文化。加强庭院和楼幢文化建设,设立文化墙、“读书角”、“英语角”等文化品牌,打造爱心楼道、团结楼道、清风楼道、绿色楼道等示范楼道,开展社区景观和亭台命名活动,加强与居民的文化互动,提升居民思想认识。

3.丰富文化载体,倡导社区文明新风。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邻里文化为主线,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化活动,搭建居民文化活动平台,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各社区党总支充分依托“邻里节”等社区文化宣传重要节点,组织开展“和谐邻里”文艺汇演,大力宣扬邻里文化,搭建邻里沟通交流平台;发动党员在社区、街道开展“学好人、做好事”义务奉献活动,为群众免费提供家电维修、法律咨询、测血糖量血压等服务,树立健康文明风尚。翁墩社区为庆祝端午,在滨江新城中心广场举行“棕香亲情,共筑和谐”暨庆祝建党90周年端午文艺汇演及三代同堂包粽子比赛,弘扬传统民俗文化;群英社区在重阳节来临之际,携手三钢第三幼儿园联合举办“感恩重阳”活动,让辖区老人度过一个温馨快乐的节日,同时向下一代传承敬老爱老的中华传统美德。

四、凝心聚力抓“互助”,创“社区共建”新格局

1.党建带妇建,妇建服务党建。社区党总支结合妇联组织特点,通过“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幢党小组--党员楼幢长”等四级组织网络,逐步建立了一支由主席、执委、妇女小组长组成的坚强妇联队伍。同时,社区党委充分吸收妇联组织优秀分子,不断充实和提升社区党委实力,以社区妇女为主体,建立了心理援助室、妇女维权工作站、教育托管中心、社区网站等“一室一站一中心一平台”服务阵地,建立了孤

寡老人、残疾人等特困难群体长效扶住机制,与32户困难家庭签定了“一帮一”帮困协议,推荐家政、幼儿园保育员、超市等就业岗位200多个; 全区共有200多名妇女党员,在“设岗定责”活动中积极认领了文明创建示范岗、文体组织岗、扶贫济困岗、民事调解岗等10余类80多个岗位,通过“巾帼建新功、奉献在社区”、巾帼志愿者服务等系列活动,各社区每年评选出先进家庭10户,好媳妇10人。

2.驻社区单位齐抓共建。共建是三明城市社区的优良传统,1990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在圳尾社区调研时,题词:“好在共建,贵在坚持”。多年来,我区始终按照“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原则,社区党委将工作进一步细化,形成具体工作项目,分解落实到各共建单位,同时,制定共建计划和考评方案。确定了工作任务,并研究制定了《目标任务分解表》,将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了每个驻区单位、组织,并明确了各个单位目标、完成时限、责任领导、联络员及协办单位,使社区共建单位量化参与社区建设。

第四篇:合作构建和谐农村新社区工作汇报发言材料

精选范文:合作构建和谐农村新社区工作汇报发言材料(共2篇)合作构建和谐农村新社区工作汇报发言材料三级联动 合作共赢

全力构建和谐农村新社区

尊敬的各位领导:

郑山镇现辖18个行政村,3万人口,设有3个农村社区。20xx年,全镇全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 27.3亿元,同比增长59.1%,实现利税1亿元,同比增长50.7%,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212.8万元,同比增长31.6%,被评为全国文明创建先进村镇。去年以来,我们以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农村社区建设为抓手,不断创新形式,丰富内容,优化载体,与县供销联社上下联动,实行合作共赢,合作建设和谐新社区,较好地充实了农村社区建设的内涵,满足了群众多方位的需求。具体工作主要抓了以下几点:

一、拓宽思路,合作建社区成为执政为民的必然选择

去年初,县委、县政府部署在全县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并把这一活动纳入基层组织建设考核目标。我们郑山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结合实际在北沟头、海子、张沙埠三个行政村开展了社区建设试点。按照社区建设的基本要求,三个农村社区初步建成后,基层组织大大加强,班子战斗力明显增强。但通过走访发现,不少群众对农村社区建设不太关心,认为是换汤不换药,只换牌子走形式。对此,镇党委政府进行了认真调研和征求意见,发现社区服务不到位是群众不满意的主要原因,认识到优化服务才是推行社区建设的精髓。在此基础上,镇里专门出台了政策,积极扶持各社区进行服务中心建设。

进行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投资是关键。在我镇三个农村社区中,除北沟头经济基础较好外,其他两个村可以说是一贫如洗,根本无力进行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就在建设工作几乎陷入僵局的时候,县供销联社开展的农资超市推广工程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县供销联社的主要领导亲自来到我镇,商谈在各社区建设农资超市的有关事宜,经过认真协商,由县供销联社和基层社区联合建设社区服务中心的方案初步形成。

二、统筹规划,上下联动开展合作建社区活动

合作建社区的方案达成后,镇里本着社区服务中心和农资超市统一规划,同步建设,统一服务的原则,进行了科学规划,在建设上由县供销联社提供一定的资金,社区负责建设用地的调整和基础建设,服务中心建成后设立专门的农资超市和日用品超市,超市作为县供销联社系统的连锁店,接受县供销系统的领导和配送货,按照统一门店标识,统一货源配送,统一经营业务指导,统一规范化服务的要求,健全农资购销服务网络,切实方便群众,服务到家。各农村社区以农资超市为依托,逐步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文体活动、便民代理等设施,完善各项服务功能。

在镇里的引导和帮助下,海子社区已在村前建起文体活动广场,在广场西侧专门平整了土地,用于农资超市和日用百货超市的建设,广场东侧邢屯村的空闲地,已在镇里的协调下,成功与海子社区进行了交换,海子社区将在此建设社区服务中心,使之与农资超市遥相呼应,通过广场联为一体,目前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北沟头社区已将村后的养殖小区进行了搬迁,腾出了20余亩的建设用地,经县供销联社和镇、社区联合进行勘察,将此处选为农资超市和社区服务中心的建设用地。届时,此地将建成为一处高标准、多领域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

三、合作共赢,全力构建和谐农村新社区

通过与县供销联社开展合作建设社区活动,既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社区建设上的资金难题,同时也提升了社区的服务水平和服务层次,方便了群众,也是为供销连锁发展提供了一个优良的平台,实现了多赢的效果。社区超市的建设和运营,将大大丰富社区服务中心的内容,聚集人气,增加财气,让社区群众充分享受到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北沟头社区是个有500多户、1700多口人的大村,全村仅购买农资一项一年就要花费100多万元,过去曾经有不法商贩来村推销来路不明的劣质种子、化肥,使一些农户蒙受了经济损失。听说社区服务中心要设立农资和日用品超市后,农民都是打心眼里高兴,群众最相信的还是供销社这个品牌。

通过合作建设社区,也为基层组织建设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镇里已决定在三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成后,将在设立农资、日用品超市的基础上,增加庄稼医院、农技推广中心、新农合卫生室、便民服务代理、治安管理、图书阅览室及餐馆洗浴等综合服务项目,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为农民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让老百姓充分享受到跟城里人一样的消费环境与服务质量。

各位领导,合作建设社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密切配合,加强协调管理。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加强与县供销联社的合作,按照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要求,加强沟通,增进了解,统筹规划,科学发展,切实把这件好事办好,实现多方的互惠共赢。

谢谢大家。

[合作构建和谐农村新社区工作汇报发言材料(共2篇)]篇一:新胜村社区创建和谐社区汇报材料(新1)新胜村社区创建和谐社区汇报材料 重庆市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

新胜村社区位于九龙坡区杨家坪步行街西北侧,面积0.5平方公里,楼栋53栋,常住户5248户,计15845人,流动人口3000余人。现有社区干部10人,都是大专以上学历,平均年龄34岁,是一支年轻、团结、开拓、积极的队伍。社区党员107人,党委成员7名,下属党支部3个,社区居委会成员7名,辖区内有4个两新党支部。社区居民代表59人,平安楼栋长53人。辖区有企事业单位12家,近年来社区被评为:市“充分就业社区创建优秀单位”、“军警民平安社区”;区“文明社区”、“和谐合格社区”,“充分就业社区”、“人口与计划生育示范社区”、“巾帼文明示范岗”、“青年文明示范岗”、“科普示范社区”、“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等。现将新胜村社区创建和谐社区工作汇报如下:

一、社区各类组织健全、发挥作用好

社区党委注重抓组织建设、制度落实,并注重提高两委班子成员素质,在社区建设中,社区“两委”紧密团结,充分发挥团队精神进行有效的协调和管理,并积极协调社会单位从人力、物力、财力上积极参与和支持社区建设工作,社区党委发挥了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社区形成了以党组织为核心、统揽协调、职责明确、功能健全、运转有序、作用发挥好的社区组织体系。

二、居委会组织建设、工作制度规范落实

社区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居委会、居民小组、居民代表依法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健全并落实了民意调查、座谈会、协商会、议事会、听证会制度和社区干部“双评”制度,坚持并落实了居务公开制度,向居民公布居务信息和社区财务收支状况及时、准确、全面,各种资料齐全,财务帐目清楚,社区“两委”工作群众测评满意度均达到96%以上。

三、社区服务项目落实、成效显著

社区充分利用社区服务平台、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便民市场等建立健全了服务管理信息网络,落实了社区志愿者注册制度和服务储蓄制度,实施了社区职介、计生、再就业便民市场、医疗服务站、便民维修、法律咨询、便民副食店、文体服务等社区服务项目,有效发挥了社区居委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功能。社区就业再就业服务成效显著,已连续三年创建九龙坡区“充分就业”社区,并于2009年被评为市“充分就业社区创建优秀单位”。

四、丰富载体、整体推进、深入持久地搞好创建活动

社区文体活动设施齐全,群众文体活动经常化。围绕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1、开展特色文体活动。社区组建了40人的社区文艺团队阳光艺术团,营造了以社区居民为主、辖区单位广泛参与的特色文体活动浓厚氛围。

2、开展“四进”社区活动。社区积极开展文化、教育、法律、科普“四进”社区活动,社区居民表现出了极大的参与热情。

3、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社区成立了以社区党委书记挂帅,老干部、老党员为成员关心下一代工作领导小组,为困难家庭子女就读提供帮助,同时加强法制宣传,预防青少年犯罪。

4、办好各类教育学校。社区建有社区市民学校、家长学校、法制学校、妇女学校等,社区居民群众的政治素质和思想意识全面提升。

5、开展文明评比和创建活动。社区广泛开展文明和谐社区、安全、无毒社区、“学习创新型社区”,“军警民平安社区”、文明楼栋、“五好”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评比和创建活动,今年,社区正在积极开展“基层党建示范社区”、“平安楼栋”、“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减灾示范社区”等创建工作。

五、社区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城市管理规范有序

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基本医疗设施设备齐全,能及时为居民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达到规范

化标准。社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路、街、巷管理规范、整洁、有序,无卫生死角,无乱堆、乱放、乱张贴、乱扔杂物、违章饲养畜禽现象,居民出入无障碍,居民对社区环境较满意。

六、社区治安防范体系完善、秩序稳定安全

社区保稳定保平安各项制度、方案健全落实,定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法律咨询服务,每月进行矛盾纠纷和不安全因素排查,社区平安护卫队每天在社区进行治安巡视,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社区民间纠纷调解率达100%,调解成功率达95%;社区三年内无刑事治安案件和火灾事故发生,无邪教活动,(目前已成功创建无邪教社区)居民的安全感和满意率达到97%以上。

七、社区专职工作者素质好、志愿者队伍建设规范

社区90%的专职工作者获得了职业水平认证,日常工作中我们认真履行职责,无违法违规行为。社区组建了党员、青[合作构建和谐农村新社区工作汇报发言材料(共2篇)]年、巾帼、红领巾和社区文明志愿者五支志愿者队伍1689人,占社区总人数的11%,每月开展社区服务活动,社区居民对社区组织工作的满意率达到98%。

八、社区办公服务条件得到改善、社区工作者待遇得到保障

社区拥有520平方米左右的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设立了市民学校、警务室、办公室、图书室、电教室,并配有电话、电脑、电视、文件档案柜等办公设备,室外有活动场地。社区办公经费和社区专职工作者报酬达到市规定标准,社区专职工作者按规定参加了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营造了一个和谐发展的文明氛围。

九、打造军警民平安社区,彰显平安特色

新胜村社区充分利用军地资源,以打造军(警)民平安社区为目标,全方位做好双拥工作。一是抓好双拥组织建设。二是抓好宣传引导,浓厚社区双拥工作氛围。三是抓好优抚政策落实。四是抓好军地互补,打造军(警)民平安社区。军地定期分析社区治安状况,形成了军警民多方协同防范机制,社区居民的安全满意度大幅度上升,取

得了双拥意识好、军民关系好、社区治安好、群众防范意识好、国防意识好“五好”,于2010年4月被命名为“军警民”平安社区。

十、今后的打算:

创建无止境,风正好扬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新胜村的创建道路并不平坦,老城区遗留问题、流动人口管理问题、散居楼栋管理等困难有待我们去克服,面对美好的明天和创建契机,我们会把这次检查验收作为社区工作的新起点,化为前进的动力,不断创新思维、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创建路上不停步,与时俱进攀高峰,用自己的智慧、勤奋、热情以及心血和汗水,浇灌出更加绚丽多彩的社区文明之花。我们尽管在创建工作中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但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与创建工作仍有一定差距,但我们有信心、有决心继续沿着创建的道路不断开拓新领域、攀登新高峰。如果这次未能评审上,我们决不灰心,一定正视存在的差距,努力赶上,争取早日创建成功;如果这次能够顺利创建成功,我们决不骄傲自满,一定要认真克服不足,以更高的标准要求,为社区的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新胜村社区居委会 2011年9月8日

篇二:农村和谐示范社区创建工作汇报

前黄村和谐示范社区创建工作汇报

前黄村位于前黄镇区中心,是一个随着城乡发展而形成的村居合并的集镇村。我村东接新常漕一级公路,武宜公路穿境而过,永安河连接太滆运河,融入东西太湖,水陆交通十分便利,通讯快捷。南望前黄二中、中心小学,西连新商贸中心,北壤前黄工业集中区,全村占地面积2.66平方公里,下辖21个村民小组,14个居民小组,762户2362人。2011年预计全村完成工业可达总产值5亿元,实现年销售

4.5亿,人均收入达15600元,居民生活全面达到小康水平。近几年来,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确立为民服务理念,推进城乡和谐社区建设一体化,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提升我村和谐社区建设的总体水平。我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优异成绩。先后多次被省市区评为生态文明示范村、卫生村、先进党支部、五好村党支部、优秀基层党组织,以及计划生育、人民调解先进单位等等。一个经济发展、组织健全、管理规范、服务完善、秩序优良、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已经逐步形成。

现对照《常州市农村和谐示范社区标准》要求,结合我村社区工作的实际情况和社区服务的具体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工作汇报:

一、健全社区组织,提高群众参与度

前黄社区党支部成立于2005年5月,现有在册党员 人,其中外出党员 人,共培养入党积极分子 人,支部分设了 个党小组。目前,党组织生活“三会一课”制度开展正常,对离退休党员、流动党员和新型党员的管理也已经到位。

随着社区职能因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深入,社区功能不断增强,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形势,社区党组[合作构建和谐农村新社区工作汇报发言材料(共2篇)]织在加强领导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社区党支部各项规章制度。并按照党建目标责任制的要求,对社区党组织以及党员进行评议考核。居民群众对党组织工作的满意率达到90%,党员合格率为96%。

社区工作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我们要求每个社区党员不做旁观者,做社区建设的积极参与者和带头人。社区“两委”和部分党员建立了党员向居民群众服务的“党员承诺制度”,签定了党员承诺书,各项承诺已经全部落实到位。

社区还于2010年按期完成了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按规定选举产生村民代表、村民小组长;调解、治保、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工作委员会也均按规定组成。社区党支部还定期召开支部会议和学习班,使支部内部学习气氛日渐浓厚,居民群众也能够参与到社区事物中来,逐步形成了“党员带头,居民参与”的社区共建氛围。

二、规范社区自治,提升社区管理水平

为了规范日常管理中决策、议事、监督等环节的工作,社区制定了以村民自治章程为主要内容的各项民主制度。设计全体村民利益的重大问题,都能按照民主决策程序向每季度的村民代表会议进行公布和汇报,从而提高社区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并能按月公布一次村务和财务状况,做到村务和政务的双公开。

同时,通过民主评议、村民议事会议和民意箱等形式,保证村民意见正当诉求渠道畅通,接受村民理性、合法的意见和利益诉求,从而提高社区管理水平。

三、完善社区服务,多元化拓展社区功能

为了满足新形势下农村社区服务功能的日趋丰富,社区充分调动居民积极性,发动老党员、老干部以及各条线上的积极分子参与社区管理和建设,开设居家养老互助服务、民间纠纷调解站、计划生育服务站、文体曲艺站等功能性机构。在广大社区群众和专家能人的帮助下,各个社区功能机构制度完善、责任明确,有针对性的提供了各自的服务内容,多元化的拓展了社区功能。

近年来,社区立足已有办公条件,成立综合服务中心,为村民提供学习、娱乐、交流的场所,适时开展文体和曲艺等寓教于乐的活动,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时间和精神生活。还通过“五好家庭”、“文明户”、“学习型家庭”的评比,积极

开展思想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教育,收到了良好效果。

社区还注重培育发展公益性、服务性社区民间组织,先后成立了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等5支志愿者服务队伍,为社区的日常管理和集中治理提供了强大的人员支持。

另外,社区还成立了失业人员和新增劳动力的动态管理,加强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及时提供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积极为村民、流动人口提供生活服务、文化服务、教育服务、医疗服务和生殖健康服务,积极指导村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100%。

四、维护社区治安,营造和谐社区氛围

社区成立了专门的警务室和村民调解室,组织专群结合、群防群治的治安联防队伍,并设置安全监控摄像头,从组织和硬件上保证了社区的治安秩序和民防安全。近三年来,社区内无重大安全灾害事故,无重大刑事案件,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村民对社区治安满意率达到了98%。

社区还发动群众,建立健全治保、帮教、调解、法律服务等群众组织,加强矛盾排查、处理工作,引导村民以正当方式表达利益要求,做好社区矫正、禁毒、消防和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扶等工作,落实流动人口登记管理、教育服务等各项措施。开展普法教育,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维护老年人、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五、美化社区环境,提升村民居住品质

近年来,社区通过“五化三有”,“三清一绿”等创建活动,不断提升社区环境面貌,农村社区内绿化、垃圾分类、污水处理、能源利用全面符合环保要求。垃圾分类集中处理,环卫设施齐全良好,绿化维护率达到95%,主要干道实现硬化、绿化、亮化。村民自身也都培养起了较高的环保意识,形成了节约、卫生、环保、低碳的良好习惯。

六、提升社区风气,倡导文明礼仪

社区设立文化活动室、读书阅览室、宣传栏、健身广场等基础设施,建立多个群众性的文体活动骨干队伍,结合自身资源开展文艺表演、体育比赛、戏曲展示、科普宣传等活动。同时,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家庭等活动,把社区建设为村民终身学习、提高素质的课堂。社区逐渐形成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道德新风尚。

七、完善硬件设施,构建社区服务平台

前黄社区办公场地达到平方米,有办公室、多功能会议室、文化活动室、世代服务室、图书阅览室、宣传啦你、村务公开栏等服务区划,内设民警治保、计生健教、劳动保障、民政服务、残联、综治调节等行政事务受理项目,制定了相关的工作制度和办事程序,配备了电脑、打印机、传真机、投影仪和音响设备等办公设施。还有供村民开展文体活

下页

第五篇:合作构建和谐农村新社区工作汇报发言材料

三级联动 合作共赢全力构建和谐农村新社区

尊敬的各位领导:

郑山镇现辖18个行政村,3万人口,设有3个农村社区。2008年,全镇全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 27.3亿元,同比增长59.1%,实现利税1亿元,同比增长50.7%,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212.8万元,同比增长31.6%,被评为全国文明创建先进

村镇。去年以来,我们以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农村社区建设为抓手,不断创新形式,丰富内容,优化载体,与县供销联社上下联动,实行合作共赢,合作建设和谐新社区,较好地充实了农村社区建设的内涵,满足了群众多方位的需求。具体工作主要抓了以下几点:

一、拓宽思路,合作建社区成为执政为民的必然选择

去年初,县委、县政府部署在全县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并把这一活动纳入基层组织建设考核目标。我们郑山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结合实际在北沟头、海子、张沙埠三个行政村开展了社区建设试点。按照社区建设的基本要求,三个农村社区初步建成后,基层组织大大加强,班子战斗力明显增强。但通过走访发现,不少群众对农村社区建设不太关心,认为是换汤不换药,只换牌子走形式。对此,镇党委政府进行了认真调研和征求意见,发现社区服务不到位是群众不满意的主要原因,认识到优化服务才是推行社区建设的精髓。在此基础上,镇里专门出台了政策,积极扶持各社区进行服务中心建设。

进行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投资是关键。在我镇三个农村社区中,除北沟头经济基础较好外,其他两个村可以说是一贫如洗,根本无力进行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就在建设工作几乎陷入僵局的时候,县供销联社开展的农资超市推广工程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县供销联社的主要领导亲自来到我镇,商谈在各社区建设农资超市的有关事宜,经过认真协商,由县供销联社和基层社区联合建设社区服务中心的方案初步形成。

二、统筹规划,上下联动开展合作建社区活动

合作建社区的方案达成后,镇里本着社区服务中心和农资超市统一规划,同步建设,统一服务的原则,进行了科学规划,在建设上由县供销联社提供一定的资金,社区负责建设用地的调整和基础建设,服务中心建成后设立专门的农资超市和日用品超市,超市作为县供销联社系统的连锁店,接受县供销系统的领导和配送货,按照统一门店标识,统一货源配送,统一经营业务指导,统一规范化服务的要求,健全农资购销服务网络,切实方便群众,服务到家。各农村社区以农资超市为依托,逐步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文体活动、便民代理等设施,完善各项服务功能。

在镇里的引导和帮助下,海子社区已在村前建起文体活动广场,在广场西侧专门平整了土地,用于农资超市和日用百货超市的建设,广场东侧邢屯村的空闲地,已在镇里的协调下,成功与海子社区进行了交换,海子社区将在此建设社区服务中心,使之与农资超市遥相呼应,通过广场联为一体,目前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北沟头社区已将村后的养殖小区进行了搬迁,腾出了20余亩的建设用地,经县供销联社和镇、社区联合进行勘察,将此处选为农资超市和社区服务中心的建设用地。届时,此地将建成为一处高标准、多领域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

三、合作共赢,全力构建和谐农村新社区

通过与县供销联社开展合作建设社区活动,既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社区建设上的资金难题,同时也提升了社区的服务水平和服务层次,方便了群众,也是为供销连锁发展提供了一个优良的平台,实现了多赢的效果。社区超市的建设和运营,将大大丰富社区服务中心的内容,聚集人气,增加财气,让社区群众充分享受到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北沟头社区是个有500多户、1700多口人的大村,全村仅购买农资一项一年就要花费100多万元,过去曾经有不法商贩来村推销来路不明的劣质种子、化肥,使一些农户蒙受了经济损失。听说社区服务中心要设立农资和日用品超市后,农民都是打心眼里高兴,群众最相信的还是供销社这个品牌。

通过合作建设社区,也为基层组织建设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镇里已决定在三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成后,将在设立农资、日用品超市的基础上,增加庄稼医院、农技推广中心、新农合卫生室、便民服务代理、治安管理、图书阅览室及餐馆洗浴等综合服务项目,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为农民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让老百姓充分享受到跟城里人一样的消费环境与服务质量。

各位领导,合作建设社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密切配合,加强协调管理。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加强与县供销联社的合作,按照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要求,加强沟通,增进了解,统筹规划,科学发展,切实把这件好事办好,实现多方的互惠共赢。

谢谢大家。

下载构建安全和谐新社区word格式文档
下载构建安全和谐新社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中小城市构建和谐新社区的思考

    对中小城市构建和谐新社区的思考 摘要:随着国家对农村政策的调整和对农村扶持力度的不断增加,我国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中小城市的许多村庄也都进行了村改居的改造。当然新成立......

    夯实基础 规范管理 构建和谐新社区

    夯实基础规范管理 构建和谐新社区 社区综治工作情况汇报 今年以来, 社区居委会在街道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在街道综治委的积极帮助下,社区两委会班子高度重视,大力开展平安社区创......

    建设和谐新社区

    建设和谐新社区(土家肉连响)连湘一打闹喳喳,男女老少把连湘打, 别的话儿我不拉,唱唱利川的变化。宜万铁路修通了,从此蜀道不再难, 城市建成园林化,条条街道搞绿化。步行街里商业化,门......

    “庆祝建党90周年,构建和谐新社区”联欢会策划书

    庆祝建党90周年联欢会活动策划主办单位:费家营社区策划:韩璟瑞“庆祝建党90周年,构建和谐新社区”联欢会组织策划本次联欢会将着力营造喜庆、热烈、积极向上的活动场面,全面体现......

    开拓创新努力构建和谐文明富裕的新社区[模版]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党中央在对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两个趋向”正确判断的基础上,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的......

    开拓创新努力构建和谐文明富裕的新社区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党中央在对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两个趋向”正确判断的基础上,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

    精诚合作 共建和谐新社区

    精诚合作 共建和谐新社区 南湖区余新镇金星村位于余新镇西南,东接海盐塘,南临明星村,西靠余西村。乍嘉苏高速公路、余沈公路和余王公路、金明公路都穿越本村,水陆交通十分便利。......

    创建和谐新社区经验交流材料

    ***社区党委现有党员98名。近年来,在街工委的坚强领导和正确指导下,社区党委(原为社区党支部)以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线,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为主题,不断夯实党在社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