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加强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思考

时间:2019-05-14 07:23: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进一步加强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进一步加强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思考》。

第一篇:进一步加强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思考

进一步加强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思考

如何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素质,保持先进性,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成为我们基层党组织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在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中,沧浪区吴门桥街道党工委紧密结合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开展,根据流动党员的特点,围绕抓基础、创特色、上水平的总体思路,积极探索抓好街道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取得一定的成效,但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亟待研究解决。

一、流动党员基本现状

目前,吴门桥街道有党工委 个、党委 个、党总支部 个、党支部 个(其中非公企业党支部 个),共有党员 名,流动党员有 名,其中跨省流动的 人,不掌握去向的 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和地区间流动日趋频繁,流动党员人数呈上升趋势。吴门桥街道流动党员有三个特点:一是构成相对复杂,有企业下岗职工、有复退军人,也有大中专毕业生、退休人员等。二是除退休党员外,其它流动党员思想大多比较活跃,有一定的文化素质,有创业精神。三是流动时间、方向不确定,流动党员什么时候外出,到哪里,外出时间多长,什么时候回来难以确定。

二、流动党员管理主要做法 针对流动党员的特点,吴门桥街道在加强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摸索创新,采取有效措施实施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做法是:

1、建立健全党的基层组织,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

在巩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及公有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基础上,努力将党建工作向非公组织渗透,力求全覆盖。据统计, 吴门桥街道目前有党员的非公有制企业约 家,符合单独组建党支部条件的 家,目前已建非公党支部的 个(单独建支 个,联合建支 个)。街道在抓好已建非公党支部工作的同时,加大了对符合单独建支条件的企业的工作力度,力求尽快建立党支部。对不符合单独建支条件的,将党员组织关系挂靠到所在社区党总支,纳入社区党员的统一管理,努力使每个党员都找到组织,接受组织的教育管理。

2、抓好制度建设,规范管理措施

一是建立流动党员登记制度。明确规定党员外出务工、经商六个月以上的要转出组织关系或实行流动党员管理;三个月以上的,必须向所在党支部报告。各党支部对外出党员的流动去向、期限、职业、通讯地址和联系办法等要造册登记,建立健全外出流动党员档案。

二是完善外出党员联系汇报制度。要求外出流动党员每季度用信件、电话、上网等形式向所在支部汇报在外的思想、工作和参加当地党组织活动的情况,春节、中秋等重要节日,利用外出党员返家的机会召开流动党员座谈会,集中了解党员外出期间的情况,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目前,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主要体现在流动党员教育难、管理难、活动难、作用发挥难等问题上。

1、重视不够,思想上存在误区。一些基层党组织对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认为流动党员数量不大,管与不管不影响大局;有的存在畏难情绪,认为流动党员情况复杂,对管好管活信心不足,导致了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的管理教育工作不主动、不到位、不得力,个别流动党员对党组织失去信心。一些党组织甚至没有摸清流动党员的流向。

2、部分流动党员组织观念淡化。受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一些流动党员过于注重经济效益,导致部分党员党性观念减弱,组织观念淡化。一些流动党员长期不参加组织生活,不做党组织分配的工作,不履行党员义务,长期不缴纳党费,从而游离于党组织管理教育之外。

3、少数用工单位党组织不健全,制度落实不到位。部分外资、私营企业不愿意建立健全党组织,使得一些流动党员在用工单位找不到党组织,他们的组织关系只能落到社区党支部,而社区党支部对企业在职党员的管理受到企业较大制约,管理存在难度。此外,现行的《流动党员活动证》使用对党组织缺乏必要的约束力,加之少数党员对《流动党员活动证》的认识不够,使用不积极、不主动,从而影响了《流动党员活动证》的使用效果。

4、一些基层党组织对流动党员关心不够。不知道流动党员在想什么、盼什么,对他们思想上产生的困惑和疑虑以及生活生产上的困难没有及时帮助解决,造成部分流动党员心理上的隔阂。

这些流动党员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都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的。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是党员管理机制滞后。随着下岗职工党员、外出打工党员、及离退休党员居住外地不断增多,相关的管理制度相对滞后,缺乏实用性、操作性。二是部分党务工作者素质能力偏低,缺乏政治敏感度和政治鉴别力,对新情况、新问题缺乏深入的研究,工作方法老套,务虚有余、务实不足,消极等待、被动应付,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要管党的原则和从严治党的方针,从新形势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和流动党员队伍的实际出发,建立健全系统、科学、有效的教育管理机制,切实抓好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流动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充分发挥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全市各级党组织的努力,逐步建立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网络,规范流动党员组织关系管理,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方法和活动方式,以形成党组织与党员联系密切,流动前、流动期间、流动后各环节全面加强,流出地与流入地党组织共同着力,教育和管理有机统一的工作机制,使党组织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规范有效,流动党员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党员意识明显增强,纪律观念明显加强,作用发挥明显进步。

五、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责任主体和应把握的原则

流动党员,主要是指离开原党组织所在地,不能正常参加组织生活的党员。包括外来务工、经商、居住,连续时间超过一个月的党员;部队转业、复员军人和大中专毕业生及其他流动人员中尚未落实组织关系的党员;外出学习进修、借调工作、办理公务、休假探亲,连续时间超过一个月,或转移正式组织关系而人事行政关系仍在原单位的党员。要按照“有利于党员合理流动,有利于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有利于发挥党员作用”的要求,确定并落实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主管党组织。具体应把握以下原则:

1、双向共同管理原则。对流动党员,实行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双向共同管理。流出地党组织要对流动党员登记造册,掌握去向,采取有效办法加强管理,并向所去地方、单位党组织通报;流入地党组织要主动承担起管理的责任;做到流入地和流出地党组织密切配合、共同负责,经常联系、及时沟通,协调解决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中碰到的问题。

2、条块结合管理原则。对外来流动党员,实行工作单位和居住地或单位所在地党组织相互结合管理。有固定工作单位的,由工作单位或其主管部门党组织为主管理;就业不稳定或工作单位未建党组织的,由居住地或单位所在地党组织为主管理。工作单位、居住地和单位所在地党组织要加强协调配合,相互沟通流动党员的思想、工作、生活情况,利用各自优势做好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

3、因人制宜管理原则。根据流动党员的就业形式和居住状况,合理确定党员的管理方式。就业比较稳定、工作单位建立党组织的由单位党组织管理;工作单位未建党组织而有行业协会的,可由行业协会党组织统一管理。暂时未落实工作单位,人事档案挂靠在人才流动服务机构或劳动力流动服务机构的,可由人才流动服务机构或劳动力流动服务机构党组织管理。就业稳定性不强、居住地比较固定的,由居住地党组织管理;居住地经常变动的,由原所在党组织管理。

4、信息动态管理原则。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党建工作信息网络,逐步实现党内基本信息实时网上传输、查询,提高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效能。流动党员情况由所在党组织定期向上级党组织报告。各基层党委及时把流动党员基本情况输入信息库,逐步实现信息化动态管理。

六、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思路与对策

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是新形势下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客观要求,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的紧迫任务,也是实施固本强基工程,增强党组织战斗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一项重要任务。针对新形势下流动党员管理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积极探索流动党员管理的新机制、新办法,切实加强对党员的有效管理,不断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流动党员是党员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大多年富力强,经常在外,经风雨,见世面,学到了许多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基层党组织要看到流动党员的积极面,发挥流动党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充分认识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作为组织建设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推动党员队伍的全面发展。

2、加强领导,做到“管实”。坚持有群众的地方就有党的正常工作,有党员的地方就有党的组织原则,采用集中组建的方法,要把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纳入社区党建目标管理,进行考核。各社区党组织都根据实际需要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从制度、管理、组织和人员各个方面加强流动党员工作站的规范化建设。做到“五有”,即有牌子、有场地、有制度、有活动内容、有管理人员,真正把工作站建成流动党员之家。

3、创新组织设臵模式,建立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网络。一是要针对大多数流动党员集中在非公有制企业的实际情况,加大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组建力度,组建后加强党务知识培训,通过与社区党总支共建等方式帮助他们开展组织活动,做到“成熟一个、组建一个,组建一个、巩固一个”。二是要加强对无主管企业中流动党员的管理,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等地区,建立联合党支部,使流动党员都能在党组织内开展活动。三是发挥计算机网络作用,逐步将流动党员信息纳入微机实行联网,进行动态管理。对在外地的流动党员,也可利用网络进行远程教育和思想汇报。

4、依托社区,夯实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组织基础。一是支部要建在“两新”组织上。针对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特点,我们把在这些组织中建立党组织作为阶段性工作重点,在条件成熟的单位积极组建党组织,理顺党组织隶属关系。二是支部要建在“项目”上。建筑业是流动党员聚集的行业,要规范建筑工地党组织建设,加强对施工人员中党员的教育管理,积极探索建立党组织。三是支部要建在市场上。吴门桥街道有南门小商品市场、德和小商品市场和众多农贸市场。随着市场管理水平的提升,摊群市场发展越来越规范,为建立党组织打下良好基础。四是支部要建在楼宇上。对流动人员相对集中的商用楼宇,我们以楼宇为单位建立党组织,开展党的工作,初步探索商用楼宇中设臵党组织、开展党员活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途径

5、加强制度建设,创新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一是要认真落实流动党员登记卡制度,对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流动原因、去向、发挥作用等情况进行登记,随时掌握其动态。二是坚持专人联系制度,联系人定期向流动党员传达重要会议精神、寄送学习资料、了解流动后的情况,并帮助解决思想与实际问题。三是坚持学习制度,基层党组织要经常与流动党员进行沟通,督促他们积极参与流入地党组织组织的学习。四是坚持目标管理及奖惩制度,坚持不降低对流动党员的要求,对先进的党员要及时表彰,对后进的党员要严肃批评或处理。四是坚持执行《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细化记载项目,严格颁证验证手续,将流动党员在流入地参加党组织生活的记载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的重要依据。五是建立“双向管理”模式,流入地党组织要严格执行中组部和省委组织部的有关文件规定,认真做好流动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工作。实行流出地与流入地党组织“两地管,双落实”。使党员不管流到哪里,党组织都能管到哪里。

6、优化服务,切实关心流动党员的生活和工作。做好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要转变思想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努力把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融为一体。流动党员常年在外活动,本人及其家庭难免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实际困难,基层党组织要从关心流动党员的实际困难出发,利用流动党员服务中心等载体,广泛开展“进党员家,知党员情,解党员难,暖党员心”等活动,从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和帮助流动党员,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使他们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从而增强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第二篇:流动党员教育管理

沪皖联动、探索创新,东明社区(街道)创新流动党员管理新理念,利用社区阳光驿站载体与安徽旌德县孙村乡“喜结联姻”,成为两地基础党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凝聚流动党员,构筑辐射营盘。2007年年底,安徽省旌德县党委、孙村乡党委领导班子一行千里迢迢来到东明社区阳光驿站宣布:依托社区阳光驿站,实现两地共建,成立上海流动党支部。而岁末年初,社区阳光驿站与驻沪党支部联手开展的“敬老谱新曲”活动则拉开了两地联动、合作共建的帷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和发展,大量农村人口和农村党员纷纷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进入城市发展建设之中。可是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许多离土、离乡的农民兄弟中有许多曾经在当地入党的党员同志,又没有进行正常的组织接转关系,形成实际上的长时间离开党组织的现象。近年来,安徽省旌德县孙村乡外出来沪务工者达2200多人,其中有党员22人,他们中大多数几年甚至长达25年没有参加过组织生活。进城后他们挣了钱,可在政治上缺少正常的组织生活,但内心上还是向往党组织的关怀和帮助,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当地党委了解这一情况后,酝酿在上海成立流动党支部的决定。东明社区(街道)党工委用创新思维改进和加强流动党员工作的作为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新尝试,是加强党组织服务理念和服务意识,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党建工作的新形式之一,构建了流出地与流入地党组织密切配合、有机衔接的流动党员管理机制。这一做法得到了区委组织部的肯定。

东明社区党工委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外来务工党员,在工作上、思想上、感情上、行动上给予关心我们为你们提供学习、活动的大舞台,让党员凝聚在党支部的周围。6月1日,设在东明社区阳光驿站的安徽旌德县孙村乡驻沪流动党支部召开“家乡经济发展座谈会”,并举行“离乡离士不离党、募捐赈灾献爱心”专题组织生活会,进行支部改选和交纳“特殊党费”。社区阳光驿站提供服务与支持,两地党组织一致认为: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新时期我们面对新情况,对党建新事物要倍加爱护。搞好两地共建流动党支部的建设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强党的执政基础建设。这样,就可以进一步“凝聚人心、服务群众、推动发展、促进和谐”。

我们的具体做法:

一是建立流动党支部,增强流动党员管理的有效性。目前,对流动党员进行管理的主要手段是通过《流动党员活动证》,就是让流动党员在流出地党组织领取《流动党员活动证》,再到流入地党组织报到,参加当地党组织生活。孙村乡共有22名党员在上海打工,分布在上海的各个区县,真正居住或工作在东明社区的不多。是让这22名党员各自持《流动党员活动证》到各区县基层党支部报到,凭证参加组织生活,还是打破区域界限,成立流动党支部?东明路街道召开流动党员座谈会进行了研讨。座谈中,有党员反映,将《流动党员活动证》交给所在单位党组织后,往往没有下文,组织生活还是不知道在哪里过。还有党员反映,流动党员凭《流动党员活动证》参加居民区党组织的组织生活,因为关心的事情不同,组织生活没有吸引力,既不利于党组织加强管理,也不利于流动党员作用的发挥。如果由流出地党组织、孙村乡党委出面,成立驻沪流动党支部,凭借地缘关系、乡情观念、共同利益,就更能够凝聚党员,便于形成流入地和流出地党组织密切配合、有机衔接的管理机制。东明路街道及时向新区组织部汇报了这些想法,经组织处同意在东明路街道试点,以党建联建的方式,成立了孙村乡驻沪流动党支部。该支部在东明社区阳光驿站挂牌,对流动党员具有很强的凝聚力。

二是创新组织活动方式,积极发挥流动党支部的作用。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需要根据党员的职业特点、居住特点,区别情况,实行动态管理。流动党支部22名党员,从年龄上看,既有二十五六岁的年轻大学生,也有五十来岁的曾在老家当过村支书的老党员;从职业上看,大部分在上海打工、做生意,有搞设计的、有舞龙的、有做保姆的;从生活目标上看,二三十岁的以谋生为主,三四十岁的争取有新发展,四五十岁的趋向生活安定。支部成立前,很多党员到了上海,逐渐和组织失去了联系。党员老吴,过去是村党支部书记,在南汇打工,住在当地一个村党支部家里好几年,他说:“从来没有人问他,组织生活在哪里过!” 党员们内心迫切希望能够就近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根据党员的这些特点,党支部确定了职责定位和组织活动方式。党支部的职责,突出“巩固组织、凝聚党员、联系群众、提升素质、建设家园”20个字。巩固组织,突出一个“联”字,在党委层面实行“联建”,即流动党支部在东明社区(街道)党工委和乡党委联建管理下开展工作;支部层面实行“联动”,即流动党支部与阳光驿站(两新总支)联动,日常事务寻求阳光驿站的支持。凝聚党员,突出一个“需”字,即针对不同年龄段党员、不同发展阶段党员的需求,整合各方面资源,为流动党员提供管理和服务,如30岁左右的党员侧重谋生,就为他们提供就业信息;40岁左右的党员侧重发展,就为他们提供项目信息;50岁左右的党员侧重交流,就与他们经常性沟通,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联系群众,突出一个“情”字,即在支部建立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帮助他们适应环境,教育他们诚信做人、守法务工,还充分发挥组织优势,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把流动党支部建成党员之家、务工人员之家。提升素质,突出一个“能”字,即依托党组织提供的资源,对流动党员进行个人谋生职业技能培训、融入上海的社交技能培训和联系群众的服务技能培训,并整合党员中的能人资源,进行互帮互学。建设家园,突出一个“促”字,即通过个人的辛勤劳动,为上海的经济发展和家乡的新家园的建设多做贡献;同时,党支部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多为家乡发展出主意、引项目、招资金、找渠道,促进家乡发展。

三是建立有机衔接的流动党员管理机制,实现两地党组织无缝对接。孙村乡党委作为流出地党组织负责支部班子配备、支部制度建设、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党费的收缴等,东明社区(街道)党工委作为流入地党组织负责指导党支部开展好“三会一课”、党员的教育培训、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培养,提供支部活动场地、学习资料和活动经费等方面的支持,帮助支部党员提高素质、促进家乡经济发展等。同时,逐步探索把流动党支部纳入东明社区党组织的考核、评比和表彰。流动党支部负责查验《流动党员活动证》,及时与流入地党组织联系,协助将条件适合的流动党员编入当地党组织。通过党委层面“联建”,实现了流出地与流入地有效衔接,使流动党员党支部既有“娘家”,也有“婆家”,进一步加强了对流动党员的服务和管理。流动党员党支部近期通过帮助流动党员解决在就业、居住以及子女入学等方面遇到的困难等,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党员的归属感,有效促进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

第三篇: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教育的几点思考

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教育的几点思考

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教育的几点思考2007-02-10 16:48:1

3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外出务工经商和人才流动中的党员越来越多,活动范围越来越广。如何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对流动党员的管理,使他们在流动中能够及时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党员教育管理的一个新课题,也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一、当前,我市流动党员的主要特点和存在问题

根据调查了解,目前,我市流动党员的情况其主要特点是:一是流动党员的数量多。我市万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

中有多名党员;二是流动党员分布的范围广。外出党员的流动范围已从县内、省内流动为主转向全国范围内流动。流向以农村向城市流动为主,主要集中流往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如广州、深圳、上海等地;从业的单位主要以私营企业为主。分布的行业主要以医疗、商业、工业、建筑业及饮食服务业为主;三是流动的时间较长。部分流动党员已具有时间、地点相对固定的特点,一些党员已连续多年在外较为固定地点务工经商,“飘泊游子”正在逐步减少;四是流动党员大都年纪轻、有闯劲、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相对较高、致富能力强、社会贡献大,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一支新生力量。

从调查情况看,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可归纳为“五难”。

1、去向难掌握。一些党员外出前不向党组织报告,有的外出后不与党组织保持联系。加之外出党员的流动性存

在着很大的不确定因素,有的无固定地点且居无定所。因此,党组织很难随时掌握外出党员的去向。

2、活动难开展。一方面,流动党员远离属地党组织,无法参加原党支部的活动,就是春节回家过年,也是来去匆匆;另一方面,大多数外出党员不能参加所去地方党组织生活;再一个方面,有的流入地党组织对流入的党员不闻不问。由此造成流动党员的正常组织生活以及教育培训等,都难以落到实处。

3、管理难落实。在流动党员中,有的还处于预备考察期,预备考察期间的表现难掌握,培养考察难落实,转正手续难办理;有的外出预备党员则到期不按时提出转正申请;有的大学生党员,毕业后无法落实工作单位,只能将组织关系挂靠在原户籍所在地党组织,人却长期在外,难以管理。此外,由于党员目标管理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对于流动党员都难以落实,致使流动党员疏于管理和监督。

4、党费难收缴。大部分的流动党员是在春节返乡时一次性补交全年党费或外出前一次性提前交纳全年党费,有的是由其亲属代为交纳,还有少数流动党员不愿交纳党费。

5、作用难发挥。由于流动党员大部分是外出经商、打工,因此相当部分流动党员存在着“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一意去挣钱”的心态,外出期间对原党支部的工作不闻不问,对家乡建设漠不关心,发挥不了为家乡建设献计献策以及“带创”作用。

二、对存在问题的分析

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之所以产生“五难”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认识不深、党性淡化、管理乏力。

1、认识不深。一些基层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认识不深,重视不够。更有甚者,有些流入地的党组织对流入党员不闻不问,或者不愿接纳他们参加组织生活。由于一些基层党组织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认识不深,重视不够,造成“五难”现象长期得不到很好地解决。

2、党性淡化。部分流动党员党性观念淡薄,组织纪律性不强,外出时不愿向党组织报告,不愿暴露党员身份,怕受约束,把自己置于党组织之外。有的“党员意识”逐渐淡漠,忽视党组织生活,平时既不参加所在地的党组织生活,也不向原党组织汇报思想工作情况。此外,还有少数下岗职工的流动党员,由于对企业的改革不理解,造成了心理震荡,情绪低落,对企业和党组织有怨言,逐步疏远了党组织。由于一些流动党员淡化了党性意识,以致给党组织解决流动党员“五难”现象,增加了不少困难。

3、管理乏力。一些基层党组织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流动党员管理措施;致使部分流动党员学习活动和思想教育几乎等于空白。个别基层党组织没有向外出党员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或开具《党员证明信》,还有的基层党组织对《流动党员活动证》没有进行认真的查

验,造成《流动党员活动证》落实难。

在流动的党员中,多数从业于个体私营企业,但目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组织建设还不够健全完善,适应不了对流动党员管理的要求,且有的地方党组织对流入党员管理也不够重视。相对于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而言,流动党员的管理则差距太大。由于一些基层党组织管理乏力,导致流动党员“五难”现象至今依然存在。

三、加强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几点思考

⒈认清形势,提高对流动党员党建工作的认识。第一搞好流动党员的党建工作,是巩固我们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的需要。江泽民同志指出:“要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际,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才在产业间、地区间的流动日趋广泛,流动党员的数量越来越多,流动的范围越来越广。

把分散的流动党员组织起来,卓有成效地开展党的工作,维护包括流动党员在内的广大员工合法权益,加强党在这些企业中的影响,增强党员同这些企业员工群众的联系,这对巩固我们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二搞好流动党员党建工作,是加强党同非公有制企业经营者之间的联系,使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重要保证。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使企业经营者队伍不断扩大,其中相当一部分企业经营者本身就是党员。做好团结、教育和引导这些企业经营者的工作,使他们理解和支持在企业中建立党组织,拥护党的各项政策,依法经营企业,关心和保障包括流动党员在内的广大员工的合法权益,为国家和社会作贡献,这是摆在我们面前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这项工作做好了,可以在党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企业家之间架起一座联系的桥梁;第三搞好流动党员党建工作,重在增强活力。时代在不断发展,需要我

们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党的自身建设,及时发现和总结基层的创新实践,保持党建工作的强大活力。流动党员党建工作要想有活力,就必须要有创造力,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工作内容、方式方法有新的突破;就要有凝聚力,能团结、带领党员和群众,使中心党组织成为“党员之家”,成为团结广大流动党员的核心;就要有战斗力,能真正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就必须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围绕市委的中心工作,服务大局。所以,我们要把增强活力作为新时期流动党员党建工作的重要要求,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工作思路;否则,为党建而党建,与业务“两张皮”,党建工作就会脱离实际,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不可能有活力。

⒉进一步建立健全党组织。抓好流动党员支部组建工作,要有步骤地在条件成熟的一些省市建立党组织,做到“成熟一个,组建一个;组建一个,巩固一

个”。可以说:针对党员相对集中在一个区域,且具备建立党支部条件的采取独立成建制组建党组织;针对党员分布较分散,且在不同区域、不同乡镇甚至不同县区只有个别党员,但已具备成立党组织条件的采取联合组建制建立党组织;针对临时党支部工作不够规范、个别县区党员人数足够且交叉又比较严重的采取整合理顺制组建新的党组织。通过多机制组建,把驻外党支部迅速发展起来了。同时要根据党的组织法,及时搞好支部书记、支委的换届选举工作。对于由于党员流动而造成的支部职位空缺,要及时补充。把党性强、作风正、懂管理、会服务、有号召力、影响力的党员补充进党务干部的行列。为了提高党组织干部队伍的素质,要有计划地组织一些支部干部培训班,请隶属党组织的领导和业务专家给大家上党课,全面提高党务干部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从而增强流动党员组织的整体战斗力。

⒊善制度,进一步规范流动党员教

育管理工作

流动党员党建工作的总体目标可以定为“五个有”,即有班子、有制度、有活力、有作用、有发展。为切实、有效地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党(总)支部要建立了一系列严格的管理制度。一是建立党员情况不定期调查制度。对流动党员情况进行不定期调查摸底,了解他们的工作、学习、思想、生活等情况,对党员提出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处理并上报;二是建立定期联系和沟通制度。制作“党员花名册”和”党员情况及联系方式表”,把每位党员的通讯地址、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每月活动出勤记录等情况列表造册,并以座谈、信访、电话等形式进行沟通联系;三是建立出勤登记制度。设立“党员组织生活出勤和党费收缴情况表”,及时掌握党员出勤和交纳党费情况。每次组织生活和收缴党费情况都有登记,因事不能参加组织生活的党员事先要请假。流动党员也主动以书面汇报、电话联系等形式定期向党组织

汇报工作和思想情况;四是建立资料保管制度。为使党内各种文件、材料、会议记录等资料保存好,要建立资料保管制度,由组织委员专人负责保留形成的各种材料,包括计划、会议记录、党员请假表、思想汇报、党员学习制度、党支工作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等,使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有序;五是建立党员评先制度。结合纪念“七一”活动,开展党员评议、总结、表彰先进活动;六是建立督促检查制度。要通过多种形式不定期检查、通报党员的工作、学习、生活和思想等方面的表现情况,增强党组织对党员的监督和约束。只有健全、完善的制度,规范、可行的管理,才能有效地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积极推进流动党员党建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⒋结合实际,形式不拘一格地开展组织活动。党组织必须通过一定的组织活动才能凝聚党员,才能形成有效的战斗力,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在实行流

动党员管理制度化的同时,按照市场规律开展组织活动,不拘形式地把组织活动(组织的活动能够为企业主所理解、所接受,为党员所欢迎)开展起来,使党组织活动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党组织真正成为流动党员一个温馨的家。如结合流动党员工作特点,以“业余、小型、务实”为主,在企业内开展“树立外出党员新形象,为家乡争光”、“党员责任区”和“党员示范岗”等系列活动,并对在“争先创优”活动涌现出来的优秀共产党员及时给予表扬和表彰。实践证明,这些活动的开展能有效地调动了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同时也能有效提升了企业形象;再如改变过去单纯的以政治学习为主的组织活动,增加结合社会生活热点开展支部生活,请专家教授作报告上党课,这既可以开拓党员视野,又可以增长社会知识。可考虑设立流动党员活动基金帮助有困难的党员。另外要开展节日活动,组织党员交

流,提倡党员之间在工作和生活上互帮互助。利用流动党员本身存在的各种资源,或提供方便、或免费使用、或象征性收费等开展各项组织活动。要积极学习其他党组织党建工作的先进经验。还可以组织足球队、歌咏队、篮球队、美术摄影小组、登山队等兴趣小组或“兴趣”支部,活跃支部生活的气氛,使同志们在信念的集合下,还有兴趣的集合,丰富多彩地开展组织生活。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开展组织活动,如加强“流动党员之家”网站的建设,使党员可以通过网站交流思想、互通情况、学习政策、反映问题,并能在网上参加支部生活等。

在组织活动中以学习提高、经验交流、健康娱乐为主题,在群众当中树立起党员先进文化代表的形象。发挥共产党人的先锋模范作用,帮助政府解决就业和社会问题,积极参加社会爱心捐款,为社会弱势群体排忧解难,在行动中实实在在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加大力度,积极慎重地做好新党员发展工作

江泽民同志指出:“能否自觉地为实现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是否符

合党员条件,是吸收新党员的主要标准。”这是对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最简明、最集中的表述。为不断壮大党的队伍,输送党的新鲜血液,各党组织要遵照莆田市委组织部的指示精神,结合本支部的工作计划,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慎重发展、改善结构”的方针,有领导、有步骤地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和发展工作。

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是一个难点,需要各级党组织主要领导要带头抓好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深入调查研究,摸清情况,及时研究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尽快扭转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薄弱的状况。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要经常保持联系、互通情况,坚决防止和克服放任自流的现象出现,还要善于发现、总结推广一批不同类型、各具特色、有说服力和影响力强的先进典型,通过典型的示范、导向和辐射作用,使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再上一个新的水平。

第四篇: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几点思考

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几点思考

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几点思考2007-12-12 17:03:51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几点思考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几点思考(2)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几点思考

2006年8月,**镇针对近年来本镇存在党员外出较多而档案不健全、误差较大的缺点,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党员普查活动,在此基础上,于2004年4月以流动党员为对象,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地毯式大普查,清理出**镇流动党员的准确数量、流出时间、住址、从事职业、通讯方式、联系方法及生活学习情况等一些动态信息,并逐一登记造册,建立较完整的流动党员档案,为今年在流动党员中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镇党员流动的基本情况

党员流动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必然现象,随着劳动力流动的增多,党员的流动性越来越大。外出务工的党员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从农村流向城市,这也正反映了广大党员更新观念、增长本领、适应市场、力求先进的要求,这是紧跟时代、追求进步的具体表现。**镇目前共有60个支部,党员957人,现有流出党员195名,占党员总数的﹪,其中跨省流动党员40名,占流动党员总数的﹪,主要流向上海、广州等发达城市,省内市外流动党员9名,占﹪,主要流向杭州、义乌等地,市内县外的流动党员14名,占﹪,主要流向温州市区、**等地,县内的流动党员128名,占﹪,主要流向**、**等地,长期在外的党员38名,约占流动党员总数的﹪。从目前情况看,流动党员主要从事服务性行业和制造业。

二、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在对流动党

员教育管理工作中,有些支部的思路不清晰,工作往往处于被动应付,甚至连基本的调查摸底工作也浮于表面;有的习惯于老办法、老思路,缺乏创新精神,认为教育管理好身边的党员就是完成职责,没必要将手伸那么远;有的存在畏难情绪,认为流动党员情况复杂,连联系都难,更何况要教育管理,所以对管好管活信心不足,无所作为,放任自流;有的支部对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思想上还存在一些误区,认为流动党员只占党员总数的一小部分,抓不抓或抓得好不好无碍大局。

2、外建支部少而不精。随着企业改制步伐的加快,个私企业越来越多,党支部组建率与个私企业的发展程度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差距,在流动党员流入地建立临时支部数量有限,很难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做到面面俱到,致使部分流动党员在一段时期内还不能过上正常的组织生活,给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带

来一定的困难。而已建立的党支部因是众多流动党员合集设立,每次学习到会率普遍不高。

3、制度坚持不够好。建立一系列制度,但执行的不是特别好,流于形式。如在《流动党员证》的发放与使用方面,表现为流出地发放后不了了之,未做到半年审核,而流入地支部接受、管理不够,使流动党员成为“两不管”党员,流动党员本人也不愿参加组织生活,致使发证、用证、验证、换证等环节产生脱节,不能对流动党员进行完整持续的教育管理。又如联系制度中,支委联系流动党员时谈话只限于家常而未深入学习教育。

4、组织观念不强。有的党员党性观念淡泊,外出时不辞而别,长时间不与支部联系;有的党员嫌麻烦,不愿领取《流动党员证》,即使领了证,也因种种理由不主动与流出地支部联系;有的重经济轻组织,不能以一个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将自己混同与普通群众,甚至个别流动党员在外干出违纪违法的事

情;有的由于受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工作压力大,工作竞争性强,平时很难抽出时间加强学习,加之本身党性不强,少数流动党员寻找种种借口不参加组织生活,不履行党员义务,甚至长期不交纳党费。

5、对流动党员缺少关怀。部分支部不了解流动党员在想什么、盼什么、有什么困难等,对他们思想上产生的困惑和疑虑没有及时沟通解决,使他们逐渐产生了离心力,减小了党组织的凝聚力。

6、工作从业不稳定。部分流动党员工作地和从业存在不确定性,党员流动日益频繁,哪里赚钱就流想哪里,哪个行业赚钱就流向哪个行业,这给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三、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几点建议

1、建立组织,理顺关系

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难就难在没有阵地,要按照“有利于党员合理流动,有利于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党员发挥作用”的原则,确立“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传递声音” 的工作思路。一是成立领导小组,解决有党员无人管的问题。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领导小组以镇委副书记为组长,组织委员为副组长,下设办公室,通过电话沟通及与流入地支部联系等方式具体负责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二是建立机构,解决有党员无组织的问题。根据流动党员大部分在龙港镇的实际,我们本着就近、就地、就便的原则,将在**成立两个临时流动支部,把76名长期在**务工经商的党员纳入流动支部管理之中,并逐步扩大对流动党员管理的覆盖面。同时将进一步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非公有制企

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几点思考

第五篇: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总结

社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我社区严格按街党工委要求,本着有利于党员合理流动,有利于党组织教育管理,有利于流动党员发挥作用的原则,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努力在“管住、管好、管活”上下功夫,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摸清底数,做到流动党员情况“底子清”。我社区根据流动党员活动的特点和规律,本着有利于党员合理流动,有利于党组织教育管理,按照“街道社区区域化全覆盖”的要求,每月对辖区范围内的流党员进行登记,对一些商务楼宇、居民楼栋、产业链条等因地制宜建立党组织,努力把每名党员都纳入有效管理和服务之中。按照就近、方便的原则,将外地流入的党员编入党的基层组织,安排其参加组织生活。

二、注重教育,提高流动党员自身素质。

今年年初社区党支部制定了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的内容和形式。针对不同类型的流动党员,在学习内容和教育形式上大胆创新,充分利用“清明”“国庆”、“春节”等流动党员返乡时节,采取集中补课、上门辅导、分组学习、结对互学等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他们学党章、学法律、听取他们外出期间思想工作学习情况的汇报。全面开展流动党员“双联双管”工作,组织社区党员进行远程教育站点平台对党员进行“双育”教育,每周定期播放三次电教片;为增强流动党员的归属感,采取“一对一”、“多对一”的形式,在培训党员、发放党员学习材料等工作中,把流动党员考虑在内,进行党内表彰时,为流动党员分配适当的名额,同时积极为流动党员维护合法权益、参加就业培训、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提供帮助。社区服务QQ群,微博,定期向流动党员发送信息,及时向他们传递党的声音,通报党建动态,加强经常性教育,流动党员可以随时随地反映实际困难及意见建议,实现党组织与党员的良性互动。

三、加强管理,建章立制,规范操作。社区党支部在结合实际抓好制度建设的同时,探索和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管理制度。一是实行党员外出登记制度。制定下发了统一的外出党员登记表,规定党员外出前必须向支部提交书面申请,经支部同意后方能外出,支部负责将其外出的时间、地点、活动内容以及组织关系管理等情况进行登记造成册,建立流动党员档案。二是建立定期汇报制度。对外出时间不足三个月的党员,除外出前要说明外出时间、地点、活动内容外,返回时要及时向党组织汇报情况。对外出时间超过三个月的党员,以电话形式向党组织汇报联系,支部指定专人与外出党员联系,定期把支部活动情况、要求和有关学习资料寄送给他们,加强对他们的教育。

二、存在问题和不足

1、去向难掌握。由于外出党员的流动性很大,因此党组织很难随时掌握外出党员的去向。

2、管理难落实。在流动党员中,有的还处于预备考察期,预备考察期间的表现难掌握,培养考察难落实,转正手续难办理;有的外出预备党员则到期不按时提出转正申请;有的大学生党员,毕业后无法落实工作单位,只能将组织关系挂靠在社区,人却长期在外流动,难以管理。

三、下一步工作意见、建议

一是进一步健全基层村党总支抓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二是狠抓《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发放。三是制定《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细则》,对流动党员的基层组织设置、组织关系接转、教育管理的实施和监督,规范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下载进一步加强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进一步加强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规定

    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规定一、学生流动党员定期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工作情况,并按规定参加党支部的组织生活。(一)受地域限制等条件限制,无法参加所在党支部组织生活的,正式党员至少每......

    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措施

    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措施一、流动党员是指由于就业和居住地变化等原因,连续6个月以上不能正常参加正式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活动的农村党员。二、流动党员的管理坚持以流入地党组......

    对街道社区流动党员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由于劳动力流动的日趋频繁,流动党员的数量增多,如何加强街道社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既是一个热点问题,又是新形势下党建工作不可回避的难点问题。结合工作实......

    流动党员管理服务思考建议

    党员流动到哪里 组织的关爱就送到哪里**市是劳务输出大市,每年有十几万人外出务工,其中外出务工党员占有一定比例。近年来,我市按照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

    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几点思考范文

    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几点思考2006年8月,**镇针对近年来本镇存在党员外出较多而档案不健全、误差较大的缺点,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党员普查活动,在此基础上,于2004年4月以流动党员......

    流动党员管理

    村流动党员管理办法 流动党员是指由于就业或居住地变化等原因,在较长时间内无法正常参加正式组织关系所在地党组织活动的党员。为规范流动党员管理,根据上级文件有关精神,对我......

    流动党员管理

    海淀人才党委流动党员管理业务指南 海淀人才党委负责在海淀区人才服务中心个人存档、单位存档中非高新技术企业的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高新技术企业流动党员的管理由海淀园企......

    流动党员管理

    党政办公室第17期2011年3月20日灌口镇抓规范求实效加强流动党员管理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镇党委高度重视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积极探索流动党员管理规律,改进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