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张家峁生产系统验收汇报材料(定稿2011.9.2)
陕煤集团神木张家峁矿业公司张家峁煤矿(6.0Mt/a)生产系统暨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验收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好!
欢迎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在百忙之中莅临张家峁矿业有限公司开展张家峁煤矿生产系统暨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验收工作,在此,我代表公司全体员工对各位领导和专家长期以来给予张家峁煤矿的大力支持表示诚挚的感谢!真诚希望各位领导、专家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共同促进张家峁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张家峁煤矿(6.0Mt/a)项目历经四年多建设,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勘查、咨询、设计、施工、监理、质监、建设等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已按照《初步设计》顺利完成了生产系统的建设内容。
下面我把张家峁煤矿生产系统和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情况向各位领导做一简要汇报,请批评指正。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基本情况
张家峁煤矿是国家发改委在神府矿区南区规划的四对大型矿井之一(发改能源【2006】1621号),建设规模600万t/a,服务年限72年,配套建设相应规模的选煤厂。矿井位于陕西省神木县西北部,工业场地距神木县26Km,井田东西 长约10.0km,南北宽约5.7km,面积51.9798km,地质储量为870.12Mt,可采储量为546.66Mt。矿井采用平硐开拓方式,采煤方法为综采一次采全高,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主运输设备为胶带运输机,辅助运输设备为无轨胶轮车。通风方式采用中央分列式通风,由主副平硐进风,回风斜井回风,属低瓦斯矿井。
(二)项目审批情况
(1)总体规划批复:2006年8月15日,关于神府南区总体规划取得国家发改委批复(发改能源„2006‟1621号);
(2)安全核准批复:2008年7月24日通过了国家安监总局安全核准(安监总厅煤监函„2008‟170号);
(3)项目核准批复:2008年12月30日,张家峁煤矿项目通过国家发改委核准批复(发改能源„2008‟3645号);
(4)矿区划定:2009年2月12日,国土资源部划定了张家峁矿区范围(国土资矿函„2009‟21号,陕国土资发„2009‟147号);
(5)开采设计批复:2009年11月25日,矿井开采设计取得陕西省煤炭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局批复(陕煤局发„2009‟273号);
(6)矿井初步设计批复:2009年11月19日,陕西省发改委进行了批复(陕西发改煤电„2009‟1743号);
(7)安全设施设计批复:2009年11月6日,陕西煤矿安全监察局进行了批复(陕煤安局发„2009‟200号),安全设施设计变更后,以陕煤安局发„2011‟36号文件进行了批复。2(8)采矿许可证:2011年3月23日取得,采矿证编号C***0111634。
(9)矿井联合试运转批复:2011年5月19日取得陕西省煤炭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局批复(陕煤局发„2011‟87号)。
(三)公司机构设置及制度建设
陕煤集团神木张家峁矿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元月16日,注册资本金6.1亿元。由陕西煤业化工集团韩城矿务局出资55%,神木县国有资产运营公司出资45%组建的大型国有股份制企业。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组建了安全、生产、调度、经营等管理部室及各生产区队,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均培训合格。
在联合试生产过程中,公司建立和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形成了制度汇编和操作规程汇编,明确了岗位责任制。
(四)项目建设完成情况
张家峁煤矿建设项目于2006年12月1日开工建设,至2010年底矿井基本建设按初步设计全部完成,目前已经具备生产系统验收条件。四年来参与张家峁煤矿项目建设的矿、土、安三类工程的单位共38家,监理单位3家,质量监督单位1家,勘查、咨询、设计及评价单位2家;矿、土、安三类工程共完成181个单位工程的竣工验收及备案(其中矿建工程35个,土建工程92个,机电安装工程54个),并取得 3 了煤炭工业质监总站备案认证。
张家峁煤矿项目概算投资20.8亿元。截至2010年底矿井基本建设结束,累计投资完成18.84亿元。
(五)竣工验收完成情况
截止2011年8月底,矿井已完成职业卫生、工程质量备案、消防、环保、水保、档案、联合试运转7个单项验收并取得了相关批复,在2011年8月25-27日进行了安全设施及条件验收工作;土地使用证件齐全,项目基建财务审计已结束,通过了有资质的会计事务机构审核并形成了核实报告。
二、生产系统建设情况
(一)矿井开拓
1、开拓巷道布置
井田采用平硐开拓方式。工业场地布置主、副平硐,主平硐装备胶带输送机担负煤炭运输任务,副平硐采用无轨胶轮车担负矸石、人员、设备及材料等辅助运输任务。回风斜井布置在井田东部后姚家峁附近,担负矿井回风任务兼安全出口。
井田共划分2个盘区,首采区为一盘区,采用中央分列式通风系统,后期在井田西部二盘区布置一对进、回风井,形成分区式通风系统。全井田采用单水平开拓,主、副平硐首先揭露5-2号煤层,开拓大巷沿5-
2、4-2主采煤层布置,各煤层大巷之间通过斜巷或煤仓连通形成生产系统。
矿井涌水通过斜巷水沟或泄水孔汇集到5煤层大巷水仓,然后排至平硐水沟,自流出井口。井下主要变电所、爆
-2 4 破材料发放硐室、消防材料库、主排水泵房及水仓等硐室按照设计布置在辅助运输大巷两侧,各硐室采用锚网喷或混凝土碹体支护。
2、安全出口
工业场地位于井田的东部,布置在距离东部边界(5煤层火烧区边界)约2.0km的考考乌素沟边坡,不压覆资源,由场地内开凿主、副平硐,井口标高为+1009.6m,井底标高为+1077m。主平硐设计长度2921m,断面11.9m,砼/锚网喷支护,担负矿井煤炭提升运输兼进风与安全出口;副平硐设计长度2907m,断面21.9m,砼/锚网喷支护,承担矿井人员、物料及设备运输兼进风与安全出口;在工业场地以西4.5km布置一条回风斜井,倾角22,长度260m,断面16.8m,砼/锚喷支护,担负矿井总回风兼安全出口。
3、采区巷道布置
盘区三条大巷均布置在开采的5煤层中,大巷间距35 m。盘区内条带式布置5煤和4煤综采工作面,走向长壁后退式开采,工作面顺槽分别与盘区大巷连接;主要运输巷、主要回风巷断面及安全距离均符合批准的设计和《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4、回采工作面
盘区开采单翼布置,首采工作面分别布置在5、4煤辅运大巷南侧,采用两进一回布置。三条顺槽、切眼均采用矩形断面,锚网或锚网梁索支护;15201、15202综采工作面维护性推进已回采结束,接续面15203综采工作面和4煤综采
2-2
°
-2 5 工作面正在试生产。
(二)运输系统
1、运输系统
矿井主运输系统采用胶带输送机,主井胶带机长度2960m,带宽1400mm,v=4.0m/s,运量Q=2500t/h。胶带机保护装置齐全,保证了运输系统可靠运行。
2009年、2010年经陕西煤矿安全装备监测中心检测,相关参数符合规范要求。
2、辅助运输系统
辅助运输采用无轨胶轮车运输,按设计配备防爆多功能铲运车、防爆人车和防爆材料车,实现人员和材料的运输。运输路线安设胶轮车管理系统。
3、地面生产系统
地面生产系统设有8个全封闭式筒仓,其中有三个原煤仓和三个产品仓,单仓设计容量为1万吨;有两个地销仓,单仓设计容量为3000吨。在原煤仓和产品仓之间,建有筛分和洗选系统。
井下生产原煤通过主平硐井口房至原煤仓,原煤经仓下给煤机落入带式输送机,再经破碎成0~200mm原煤。破碎后的原煤由胶带输送机运输进入准备车间,再经筛分、洗选分选成大块、中块、末煤三种产品,由胶带输送机输送至产品仓和地销仓销售。产品以铁路销售为主,地销为辅。
(三)矿井通风与安全
1、通风系统
矿井采用中央分列抽出式通风方式,主、副平硐进风,回风斜井回风。采掘工作面在盘区内有完整的通风系统。井下各用风地点风量、风速及通风构筑物均符合安全设施设计和《煤矿安全规程》要求。矿井建立了“一通三防”管理机构和完善的管理制度。2010年9月份经咸阳华安安全科技有限公司对矿井通风阻力进行了测定,矿井通风风量10704m3/s,矿井负压1083.99Pa,等积孔6.7m,属容易通风时期。
2、主通风机
主通风机采用两台FBCDZ No28/2×450型轴流式通风机。主风机房仪表、通讯、监控、牌板等设施齐全。
2009年7月份经陕西省煤矿安全装备监测中心检测,主通风机相关参数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已提交性能测定报告。
通过2009、2010年全矿井反风演习,验证了矿井主通风机运转的稳定性和反风设施的灵敏可靠性,矿井通风系统安全、可靠。
3、通风设施
为保证各用风地点所需风量,在相应地点设置了风门、调节风窗,各处风门均成对设置。在主要巷道均设有测风站,通风设施的安设、使用和管理符合相关规定。
(四)灾害防治
1、瓦斯防治
2010年鉴定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0m/min,相对涌出量
7 0m/t,CO2相对涌出量0.2m/t,属低瓦斯矿井。矿井采取了以风排为主,自动监控和人工巡检等相结合的瓦斯综合防治措施。
安装了KJ95N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实现对瓦斯、一氧化碳、风速、温度等实时监控。
建立健全了瓦斯管理检查制度、瓦斯日报审查制度,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自救器和通风仪器仪表满足矿井安全生产需要。
2、粉尘防治
工业场地建有2个容积为300m的井下洒水消防水池,建立了完善的防尘洒水管网。矿井各井筒、大巷及采面回风巷均按规定设置了风流净化水幕,隔爆设施安装地点、数量、水量均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采煤机、掘进机、转载点等处均按规定安设喷雾装置或除尘器,地面筛分车间、皮带走廊、转载点均安装有喷雾降尘设施,并能正常使用。
“一通三防”管理机构、制度健全,粉尘检查、检测台帐齐全,井下空气质量符合规定。
3、防灭火
矿井装备了移动式注氮系统、气雾阻化装置,采取注氮为主、气雾阻化、均压通风、注凝胶和束管监测配合的综合防灭火措施,符合设计要求。建立了防灭火管理和火情分析预报制度,相关资料台账齐全。
主要机电硐室、配电点、材料堆放点等均按规定配置有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材。主副井筒、主要硐室、水泵房和回风
333 8 斜井设置了防火门或防爆门。
4、防治水
矿井设立有地测防治水科,配有专职的工程技术人员,按规定编制了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建立健全了防治水相关管理制度。
按“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则,采取了“抽排为主,主动探放,兼顾勘探”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水措施,开展了采掘工作面超前探放水工作,各采、掘工作面顺槽排水设施齐全,符合要求。
积极开展了地面沉陷治理、火烧区边界分布及水资源勘探和矿井突水应急演练等工作。
5、顶板管理
委托西安科技大学对综采工作面矿压实施在线观测,目前矿井配备有KJ216型矿压观测系统,采面配备了15个压力监测分机,巷道配备了顶板离层仪和锚杆拉力传感器等。
综采工作面采用掩护式液压支架支护顶板。5煤综采工作面超前支护采用ZYDC5150/25.5/46型和ZFDC10300/27/47型超前支架。4煤综采工作面超前支护采用单体支柱支护,超前支护符合规范要求。
(五)供排水系统
1、供水系统
矿井井下用水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是来自考考乌素沟渗渠,渗渠水经净化水车间、日用消防泵房供至井口,经井口加压泵给井下综采面和供水施救设施等供-
2-2 9 水;另一方面来自井下污水处理站,处理后的水经水泵加压供给井下消防洒水系统。两趟供水管路分别为DN250和DN200,在井口经过阀门联通。两趟管路沿主平硐、5煤胶运大巷、4煤胶运大巷进行铺设,同时在5煤辅运和回风大巷、4煤辅运和回风大巷铺设了一趟DN200管路。以上铺设的管路满足采掘工作面和井下消尘洒水使用。
2、排水系统
在5煤辅助运输大巷末端布置有井底水仓和主排水泵房,水仓容积1900m,主排泵房安装3台MD1280-43×2矿用多级离心耐磨泵(流量209 m3/h,扬程41米,75KW),排水管选用Ф273×7无缝钢管2趟。排水管从主排泵房沿5煤回风大巷铺设至5煤辅运大巷排水联络巷,再经副平硐排水沟自流进入地面井下污水处理站。
2010年经陕西煤矿安全装备检测中心对主排水泵能力测试,相关参数满足要求。
3、污水处理
张家峁矿井工业场地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能力为600m/d,处理后水质达到城镇杂用水水质标准。处理后的中水做为地面生产系统补充用水和矿井工业场地绿化用水。
矿井水处理站处理能力Q=4080m3/d,采用FA型高效全自动反洗净水装置处理工艺。处理过的水用于井下消防洒水、掘进工作面和地面生产系统补充用水。
(六)供热系统
2-2
3-2-2
-2-2
-2 10 矿井在地面工业广场设有锅炉房,安装两台额定蒸发量为20t/h 的SZL20-1.2AⅡ型锅炉,担负全矿供热。
主、副平硐进风加热采用空气加热方式,采用锅炉蒸汽为热源,主平硐选用3台KJZ-30型矿井加热机组,副斜井选用4台KJZ-50型矿井加热机组加热,将空气加热到大于30℃送至井口,冷、热空气在井口房混合为2℃进入井筒。
(七)供、配电系统
1、地面供电系统
张家峁矿井的两回电源分别引自神木张家峁110kV变电站的35kV不同母线段,输电线路为LGJ-185,距离3km。
矿井地面建有35/10kV变电站一座,安装S11-25000/35/10变压器二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该变电站已经过榆林供电局验收,运行正常。
35kV、10kV系统均采用单母线分段运行方式。
2、井下供电系统
入井10KV四回路电源引自35/10kV变电站,其中两回引至5煤机头变电所,另外两回引至5煤盘区变电所,5机头变电所主要承担4煤机头变电所和5煤主排水泵房变电所负荷。5煤盘区变电所主要承担5煤采掘工作面供电负荷。
2-2-2
-2-2
-2煤盘区变电所电源引自4煤机头变电所,承担4煤采掘工作面供电负荷。
综采工作面采煤机、刮板输送机、转载机、破碎机供电电压为3300V,顺槽胶带输送机采用1140V供电;掘进工作面 11 的综掘机、胶带输送机供电电压为1140V;采掘工作面的其他辅助设施、排水设备供电电压均为660V。
井下电气设备均选用隔爆型或本质安全型设备。井下供电系统为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3、防雷及照明
地面建筑(构)物、35/10kV 变电站、风井场地变电站、爆破材料库等场所均设有防雷保护装置,经榆林市气象局防雷办检测合格。
井下电气保护、接地、通信、照明等均符合设计要求及《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八)矿井“六大系统”建设情况
矿井“六大系统”中的安全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信联络五大系统均已按照矿井安全设施设计和六大系统建设规范之要求建成,并已投入使用。安全紧急避险系统正在实施中。
(1)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矿井建有综合自动化系统,在调度室可以实现对泵房、主运输系统、通风机、压风、工业电视、井下人员定位、净水站和地面生产系统等子系统进行集中监控。井下选用KJ95N型环境监测系统对井下瓦斯、CO、风速、温度、压力、负压、烟雾进行监测。监测系统配置主机2台,1台使用,1台备用,分站15台,各类传感器132台;火灾束管监测系统选用KSS-200型火灾预报束管监测系统一套,监测采空区、采区回风道等有可能发火处的瓦斯、CO、CO2及氧气浓度,预测、预 12 报火灾隐患。建立健全了管理机构、管理制度、技术资料台帐齐全。
(2)人员定位系统
矿井安装天地常州自动化有限公司KJ69N矿用人员定位监控系统,地面监测主机 2台、井下传输分站11台、井下读卡分站46台,入井人员配备定位识别器,制定了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
(3)压风自救系统
地面空压机站安装2台SA-120A型矿用螺杆式空气压缩机,压风主干管路Ф159敷设到5煤大巷和4煤大巷,并送至各采掘工作面。按规范要求已安设了压风自救装置,运行正常,符合安全设施设计和规范要求。
(4)供水施救系统
建有完善的供水施救系统,在主平硐铺设两趟供水管路,分别为DN250和DN200,并沿5、4煤大巷铺设,各采掘作业地点用水均取自于主管路。按照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在采掘作业点压风自救设施旁设立供水阀门。供水施救所需水源取自地面日用消防水池,能够作为井下应急饮用水,供水施救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5)通讯联络系统
矿井调度通讯系统采用中兴ES3000型2兆双路程控数字交换系统,现调度通讯电话使用167门,无线通信电话使用400部,井下电话均有煤安标志。现已实现有线用户、无线用户和调度中心之间的相互通讯。
2-2
-2 13(6)井下紧急避险系统
按照集团公司和神南司发„2011‟12号文件要求,红柳林煤矿做为神南紧急避险系统建设试点单位,张家峁矿业公司将根据试点情况,在2012年6月底前,完成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工作。
(九)矿井安全管理
1、矿山救护与医疗
根据安全生产需要,张家峁煤矿与神府南区矿山救护中心张家峁救护中队签订了救护协议,矿井驻扎了由40人组成的救护中队。在工业场区联合建筑内建有井口急救站,配备了医务人员和医疗器械,担负急救任务。
2、个体防护
张家峁公司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按国家标准发放个人劳动保护用品。为员工办理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期对职工进行体检,建立了员工健康档案。所有入井人员均配备矿灯、自救器和工作服、防尘口罩、手套等个体防护用品。
3、应急预案
矿井应急预案已编制并经评审在陕西省煤炭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榆林煤矿安全监察分局备案。2010年开展了矿井突水、火灾应急演练。
4、安全管理
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办公会议制度、安全目标管理制度、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管理人员入井带班制度、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等40余 14 项安全管理制度,保障了安全生产。张家峁矿井建设自开工以来至今未发生伤亡事故和重大工程质量事故。
5、安全培训
公司矿井现有职工752人,具有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75人,其中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27人,初级职称38人。公司已取得矿长资格证、矿长安全资格证,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均已取得安全资格证,入井人员均经过安全培训并考试合格。建设期间先后组织各类培训53期,共培训2634人次。建成了矿井的培训中心,配备了专职人员负责培训工作,培训有计划、有考核、有记录,安全定员符合批准的安全设施设计要求。
三、联合试运转情况
(一)联合试运转验收情况
2009年12月10日经陕西省煤炭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局组织榆林市、神木县煤炭局及陕煤化集团的专家,对张家峁煤矿联合试运转准备工作进行了检查,经现场检查确认:矿井运输系统、通风系统、供排水系统、供配电系统、矿井安全监测、供热系统、通信系统、洗选系统及地面生产系统符合设计要求,运行状况良好。同时,对专家组也提出的问题已进行了有效整改。2011年5月13日陕西省煤炭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局对整改情况进行了现场核查,同意张家峁煤矿进行联合试运转,批复文件以陕煤局发【2011】87号文《关于张家峁煤矿联合试运转批复》下发,自联合试运转以来,矿井对主要生产安全设备运行情况作了详细记录,15 各主要生产、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运行情况良好,符合设计要求。
(二)联合试运转效果
张家峁煤矿经过联合试运转现场检查,并对存在的问题全部整改后,进行了维护性推采。目前正在回采15203工作面和4煤工作面。
联合试运转期间,严格按照《联合试运转方案》要求组织生产,认真落实了安全技术措施和应急预案,精心组织、紧密配合,使得联合试运转工作顺利进行。
联合试运转期间,我们不断请设备厂家专业技术人员对职工进行理论和实践培训,提高职工业务技能和操作水平;不断总结和吸取试运行的经验和教训,完善矿井安全生产和经营的各项管理制度;不断加强试运行期间设备配套、调试、磨合期的维护保养的力度,保证设备正常运行;不断调整生产工艺和生产组织结构,以发挥生产系统的最佳能力。
目前,张家峁矿井已经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安全设施设计》和《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建成,通过联合试运转,矿井各大系统总体运行正常、效果良好,达到了生产系统验收条件。
四、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情况
公司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质量为本的原则,以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为基础,按照“工作程序化、行为规范化、质量标准化”要求,以采掘装备机械化、工作场所文明化、隐患排查定期化、检修检查制度化、-2 16 员工培训正常化、技术管理和岗位作业标准化为重点,追求“人、机、环境、管理”四要素优化匹配,实现“操作无失误、系统无缺陷、设备无故障、管理无漏洞” 的安全精细化管理目标,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
(一)健全机构设置,完善管理体系,积极开展标准化工作
张家峁煤矿建设期间严格按照《煤矿井巷工程验收规范》,严格工程施工过程安全质量管理,委托监理、质监单位开展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确保了工程质量达到规范要求,为矿井顺利开展生产打好了良好的基础。
2009年公司成立了以公司党政领导为组长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领导小组,设立了安全质量标准化办公室,组建了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风、地测防治水、安全管理达标小组;建立了公司、部门、区队、班组、岗位安全质量标准化五级管理体系;公司各部门、区队成立了内部安全质量标准化组织机构,形成了“公司督导、部门监管、区队实施、班组落实,岗位消化”的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格局。
(二)健全制度,完善措施,全力推进标准化建设
联合试运转以来,公司建立健全了各项标准化管理制度,先后制定下发了《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实施办法》、《各专业标准化实施标准》、《精品工作面、样板运输线和亮点机房硐室建设标准》《、矿井安全质量标准 17 化结构工资考核办法》、《安全质量标准化处罚条例》等十余项标准化管理文件,明确了工作思路,制定了矿井标准化建设规划和目标。严格规范工程质量管理、设备管理、文明生产管理及各项验收管理制度。严格执行验收考核机制和安全质量结构工资考核制度,确保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同时,公司还加强矿井安全文化建设,逐步形成了“制度规范人、文化塑造人、行为标准化”的标准化管理氛围。
(三)加大投入,强化管理,全力打造“精品、样板和亮点”工程
近几年公司加大安全质量标准化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投入,全面推进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标准化累积投入2000余万元。对井下各巷道、硐室实施了亮化、美化和规范化管理。树立“精品+艺术”的标准化理念,加大“亮点”、“精品”和“样板”工程建设进度,先后建成5-2煤机头变电所、5-2煤水仓变电所、4-2煤机头变电所、4-2煤盘区变电所等标准化机房硐室。建成两个标准化综采工作面和5-2煤辅运延伸、15204胶运顺槽等标准化掘进工作面。公司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连续两年达到集团公司及神南公司一级质量标准化矿井标准。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通过几个月的联合试运转,张家峁煤矿生产系统运行正常,达到了设计要求,具备了生产系统和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验收条件。
今天我们很荣幸邀请到各位领导和专家对张家峁煤矿生产系统、安全质量标准化进行验收,希望各位领导和专家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们将根据各位领导、专家的意见,认真落实、及时整改。
再次对各位领导和专家在百忙之中参加张家峁煤矿生产系统验收表示诚挚的感谢!
谢谢大家!
二〇一一年九月五日
第二篇:避险系统验收汇报材料
山西朔州山阴兰花口前煤业有限公司
汇 报 材 料
一、矿井概况
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以晋煤重组办发【2009】35号文《关于朔州市山阴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的批复,由山西兰花科技创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对原朔州市山阴县玉井镇口前煤矿、张庄乡煤矿以及黑疙瘩煤矿),按照“资源整合、关小上大、联合改造、淘汰落后、优化结构”的指导方针进行企业兼并重组整合而成。兼并重组整合后企业核准名称为山西朔州山阴兰花口前煤业有限公司。山西省煤炭工业厅以晋煤办基发【2010】1485号文《关于山西朔州山阴兰花口前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开工建设的批复》批准开工建设,以晋煤办基发【2014】1269号文《关于山西朔州山阴兰花口前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目联合试运转的批复》批准从2014年11月3日进行联合试运转,2015年4月2日通过朔州市复工复产验收,开始复工试生产。
山西朔州山阴兰花口前煤业有限公司位于朔州市山阴县玉井镇口前村北,其地理坐标:东经112°35′55″~112°37′53″,北纬39°32′51″~39°42′22″。矿井东距北同蒲铁路及大运公路直线距离36km,南距神头电厂约60km,距北固庄煤站37 km,交通较为便利。
资源整合后的井田东西长2.803km,南北宽2.183km,面积 4.302km2,批准开采4、9、11号煤层。设计生产能力90万t/a,整合后矿井保有资源储量7549万t,设计可采储量4108万t,矿井服务年限32.6a。
根据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文件晋煤瓦发[2013]49号文《关于朔州市2012矿井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结果的批复》,山西朔州山阴兰花口前煤业有限公司2012CH4绝对涌出量为0.7m3/min。CO2绝对涌出量为1.41m3/min。该矿井为瓦斯矿井。
据2010年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检验报告,4+9号煤层有煤尘爆炸性,自燃倾向性等级均为1级,为容易自燃煤层。11号煤层有煤尘爆炸性,自燃倾向性等级均为Ⅱ级,为自燃煤层。
矿井正常涌水量为84m3/d。最大涌水量107m3/d。矿井不存在带压开采。
矿井采用斜井开拓方式,利用张庄乡煤矿现有新斜井作为整合后的主斜井,刷大口前煤矿现有的副斜井作为整合后的副斜井,改造原口前煤矿回风斜井做为整合后的回风斜井,利用这三个井筒开拓全井田。主斜井担负进风及煤炭运输任务,副斜井担负全矿辅助运输和进风任务。回风立井担负矿井回风任务及安全出口。
4+9号煤层划分为4个采区,大巷东部与采区巷北部之间为一采区,采区巷道东侧为二采区,井田南部与大巷西部之间为三采区,井田西北部为四采区。
二、矿井主要系统建设情况
(一)提升系统:主斜井提升系统选用一部DTL100/20/132型钢 丝绳芯带式输送机,副斜井提升系统选用JK-2.5/31.5型单滚筒提升机,并安装RJKY37-22/310型架空乘人器
(二)通风系统:,矿井采用中央分列式通风方式,机械抽出式通风方法,矿井通风采用两进一回通风。回采工作面采用U型通风,各掘进工作面采用压入式独立通风。
(三)排水系统:井下设有主排水泵房、主、副水仓,及采区排水泵房和主副水仓
(四)运输系统:井下煤炭运输采用带式输送机运输,井下辅助运输采用有轨运输方式。
(五)供电系统:矿井新建35KV变电所,承担矿井地面、井下全部负荷的供电。由地面35KV变电所10KV侧不同母线引出两回电源,MYJV22-8.7/10-3*150mm电缆共长1200米经副斜井引至井下主变电所,主主变电所引出两电源经轨道大巷到采区变电所然后分接到个用电点。
(六)消防洒水系统:分为地面消防和井下消防洒水两部分。
(七)压风系统:地面空气压缩机沿副斜井井筒敷设至井下各工作面。井下至掘进头以及各个顺槽安装压风自救装置。
(八)防灭火系统:主要包括黄泥灌浆系统、注氮防灭火系统和自燃火灾束管监测系统。
(九)综合自动化系统:建有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产量监控系统、通讯广播系统和矿井工业视频监控系统。
(十)还有压风自救系统与供水施救系统、环境综合治理等其他 系统
三、紧急避险系统建设情况
矿井避险系统,在副井底建有1个永久避难硐室,可容纳86人, 净宽4.0m,净高3.4m,净断面积14.28m2;锚网索十砼双层复合不燃性材料支护,不受矿井采动影响;另外在首采区设有4个移动救生舱,分别安装在首采面运输、回风顺槽和采区以及备用面掘进头不大于1000m的范围内,规格尺寸(L×W×H)为11260mm×1650 mm×1900 mm。每个救生舱可容纳12人。
避险设施分别与矿井安全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信联络等系统相连接,形成井下整体的安全避险系统。避险设施的设计、安装均符合安监总煤装(2012)15号、安监总煤装(2011)15号文件精神和《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
紧急避险系统设计单位为朔州市煤炭设计研究所,永久避难硐室施工单位为甘肃煤炭建设第一有限责任公司,设备供应及安装单位为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移动救生舱设备供应及安装单位为山东华盾科技有限公司。
我矿分三班作业,每班最多入井73人,其中综采队18人,两个掘进队共18人,机电运输通风安全20人,管理人员7人,其他人员10人,故我矿现有紧急避险系统可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
矿井已于2014年 11月3日开始进入联合试运转,目前各系统运转正常均符合设计要求。
谢谢大家!
山西朔州山阴兰花口前煤业有限公司 二0一五年四月十二日
第三篇:生产许可证验收材料汇报
徐州市青松岭煤矿迎接上级领导检查
汇 报 材 料
各位领导:
你们好!你们辛苦了!
现把我矿的基本情况汇报如下:
一、矿井基本情况
徐州市青松岭煤矿位于西秀区蔡官镇谷登坝村,由洋冲煤矿和青松岭煤矿煤矿整合而成,隶属青山矿业集团,矿井面积2.315km2,保有储量1052万吨,开采标高+1510—+1100,设计生产能力30万吨/年,属低瓦斯矿井,中国矿大煤与瓦斯突出鉴定结果:M8煤层在1414m水平以上不具有突出危险性,M9煤在1424m水平以上不具有突出危险性,煤尘无爆炸危险,煤层自燃性为三类,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从2009年3月开始技改工程的建设,井下、地面建设按照《开采设计方案》要求如期完成,矿井的生产系统、运输、通风、防尘、供电、排水、通讯、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压风自救等系统等达到了《安全专篇》的要求。11月中旬开始联合试运转,今年元月贵州天宝矿产资源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对我矿进行了安全验收评价,评价结论为“评价认为该矿目前矿井危险程度等级为B级,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3月1日通过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盘江监察分局组织的煤矿安全设施和安全条件竣工验收。
二、矿井组织结构与人员培训
矿井总人数373人,配备了矿长、总工程师、生产矿长、安全矿长、机电矿长、地面总管各一人,特殊工种人员持证上岗,共有特殊工种人员80人,其中:安全员20人、瓦检员24人、电钳工10人、爆破工10人、监测监控工6人、信号工4人、绞车工4人、测风测尘工2人。
三、生产布局及各大系统的基本情况
矿井采用联合开拓方式,布置三个井筒,主井为平峒,其余为斜井,中央并列式通风。形成“一面两掘”生产系统,即10801首采工作面、10802运输巷掘进工作面、10802回风巷工作面。10801工作面沿倾向布置,运输巷倾向长510米,工作面走向长125米,煤层厚1.8米,工作面可采储量16.5万吨。现10801首采工作面经过近4个月的生产,证明整过生产系统运转良好。
(一)、通风系统
矿井采用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风方式,风井安装二台FBCDZNO-6-18B-2×90Kw轴流式风机,风量1800-5160m3/min。采煤工作面采用“U”型的通风方式,每个掘进工作面配备二台FBDNO5.6-2×11Kw局扇压入式通风机,设有专用回风巷,实行独立通风。
(二)、运输系统
主平峒采用机轨合一的运输方式,材料采用2.5t蓄电池机车牵引矿车运输,材料上山采用JBT-1.0型绞车串车提升运输;主平峒和皮带巷采用DTL800/2×37型胶带机运输煤炭,工作面及运输巷采用SGD-420/40刮板机和DTL650/2×30型胶带机运输,材料运输选用MLC2-6B型材料车,设备的运输选用MPC2-6B型平板车。
(三)、供电系统
徐州市青松岭煤矿为双回路电源供电,一回路电源来自35kV龙天变电站的10kV龙屯线(主供电源),线路型号LGJ-95,至矿井10kV地面变电所9.0km;另一回路电源来自35kV龙天变电站的10kV龙小线(备供电源),线路型号LGJ-95,至矿井10kV地面变电所9.0km。通过地面变电所、井下中央变电所降压,输送到井下各个用电点。
(四)、排水系统
井下水经主平峒水沟自流到地面污水处理池。
(五)、通讯系统
从蔡官镇电信中心铺设电话、网路线到矿山,通过调度室60门程控主机,地面与井下各个作业点取得联系。
(六)、防尘系统
地面设置200m3消防水池,通过消防管路,接到作业场所,进行洒水降尘,在主平峒、皮带运输巷、回采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和掘进工作面设置隔爆水袋,在各个转载点、装煤点设置洒水装置,有效减小粉尘的危害。
(七)、监测监控系统
配备KJ73N监测监控系统,地面设中心站,井下设立7个分站,在各个作业场所及监测地点设置传感器,有效监测出瓦斯浓度、二氧化碳浓度、一氧化碳浓度、风速、粉尘、烟雾、温度、负压等参数,指导生产,出现瓦斯超限及时进行处理。
(八)、人员定位系统
去年10月安装一套KJ237人员定位系统,其中:主机一台,备用主机一台,分机二台,显示屏一个,目标识别器9个,备用目标识别器5个,人员识别卡170个,人员定位运转情况正常。
(九)、压风自救系统
矿井配备二台13m3 /min的螺杆式空压机,通过直径89㎜钢管接到采、掘进工作面,在采掘工作面设置避难硐室,室内配置相应器材。
我矿按照《联合试运转方案》组织实施,在试运转期间收集了各种参数,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并进行了整改。目前我矿的生产系统和安全条件满足30万吨/年设计生产能力的生产要求,特请求领导同意对我矿进行煤炭生产许可证的验收。谢谢大家!
徐州市青松岭煤矿 2012年4月15日
第四篇:单项4大系统验收汇报材料
山西霍尔辛赫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安全监控、人员定位、产量监控、通信联络系统
汇 报 材 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山西霍尔辛赫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全体员工对各位领导、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下面就我公司安全监控、人员定位、产量监控、通信联络四个系统基本情况向大家进行汇报。
一、项目简介
山西霍尔辛赫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由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公司、广东省粤电集团与山西凌志达煤业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
山西霍尔辛赫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矿井工业广场位于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东侧2.9公里处,交通条件便利。矿井井田面积71.3946km,井田南北长约10.7-13.8km,东西宽约5.8 km,井田探明3#煤层资源储量54530万吨,其中可采储量23519万吨,服务年限60.3年。2010年9月,山西霍尔辛赫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年产300万吨矿井及选煤厂建设项目工
2程设施已按设计要求全部竣工。二、四系统的建设情况
现我公司已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及标准分别将安全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产量监控系统、通信联络系统安装完毕。各系统运行稳定,保障监控安全有效。按照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明确了安全运行和维护责任,保障安全生产有序进行。现将各系统做如下介绍:
(一)、安全监控系统
该系统于2009年7月依据《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和《煤矿安全规程》相关规定的建成了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并投入使用。系统采用天地常州自动化公司的KJ95N型综合监测监控系统。地面调度监控中心站,配备2套监控主机,一备一用,确保系统24小时正常运行。系统基于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ARM(微处理器,高性能、耗能低)嵌入式技术,在井下各地点安装的监测分站将485总线信号传输到副井,通过专用光缆传输到地面调度监控中心站主备机,实现井上、下各类环境参数、生产参数的监测与显示、报警控制与实时显示。
我们严格按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监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的要求进行安装与使用,能准确对井下各个采掘工作面及重要地点的有害气体数值及变化情况
实现连续监测监控。同时我们强化对系统设备的维护,对各类传感器定期进行调试、校正,及时升级、扩展系统功能和监控范围,并且每周进行瓦斯电闭锁、风电闭锁、故障闭锁试验,确保了设备性能完好、保证监测数据灵敏、准确、可靠。
(二)、人员定位系统
该系统于2009年7月依据《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AQ6210-2007)相关规定建成人员定位系统,并投入使用。系统采用天地常州自动化的KJ69N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地面调度监控中心站,配备2套监控主机,一备一用,确保系统24小时正常运行。系统使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电子标签)技术对井下移动目标进行位置监测,在井上、下各主要地点设置接收器,接收器将接受到的信号传至工业以太环网,并由工业以太环网传输到地面人员定位主机。
我们严格按照《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AQ1048-2007)的要求进行安装与使用,在监控主机上可图形化显示入井人员作业地点的分布情况,每个人的活动路线等信息,实现井下作业人员监测查询和人员超时报警等多种实用的报警功能。在副井口安装有LED入井人数电子公示牌,实现对矿井生产能力、核定入井人数、实际入井人数的公示。
(三)、产量监控系统
该系统于2010年9月依据《煤炭产量远程监测系统通用技术要求》(MT_1082-2008)相关规定的建成了产量监控系统,并投入使用。系统采用由太原阳光三极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KJ219煤炭产量监控系统。利用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对计量数据进行采集取样,通过网络技术进行统计发布。地面调度监控中心站,配备2套监控主机,一备一用,确保系统24小时正常运行。系统由称重、速度、开停和轨道衡等传感器组成,通过专用光缆传输到产量监控主机。
我们严格按照《煤炭产量远程监测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MT_1080-2008)的要求进行安装与使用,该系统能够对煤炭产量、系统工作状态、输煤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同时产量监控系统与长治市煤炭监测系统联网,上级部门可实时查看煤炭生产情况。
(四)、通信联络系统介绍
根据《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的要求,我矿对通信联络系统进行了进一步完善,升级完成后的系统由调度固定电话、无线通信系统和应急广播系统组成,应急广播系统和无线通信系统与调度固定电话互联互通。
调度固定电话系统于2009年7月建成并投入使用,采用山东潍坊华光的KTJ101矿用本安数字程控调度通讯指挥
系统,调度室安设有两个独立的调度电话。目前调度固定电话分布于主副井绞车房、井底车场、运输调度室、采区变电所、水泵房等主要机电设备硐室以及采掘工作面和采区、水平最高点等主要负责生产场所。井下各主要巷道、硐室、工作面、采区工作面、风机前、救生舱内外、水泵房、变电所等地点也设有直通调度的电话。保证以上生产场所及井下各地点的联络畅通。
无线通信系统于2009年7月建成并投入使用。该系统采用天地常州自动化KT28型矿用CDMA 多功能无线通信系统,主要由服务器、操作维护子系统、无线交换机、地面主基站、井下覆盖网、漏泄电缆、全向天线及相应的终端设备组成。基于IP 架构,实现与有线网的无缝连接,通话语音清晰,无延迟。信号可覆盖各采掘工作面、综采工作面、主要大巷和水泵房等地点,井下覆盖率达70%,地面厂区信号覆盖率达100%。
应急广播系统于2011年5月建成并投入使用,该系统采用上海山源电子科技公司KTK125煤矿扩音通信广播系统,扩音通信广播系统灵活,安装到各采掘工作面、综采工作面、主要大巷等地点,使调度室可以向井下进行分区广播,井下也可以向调度报告情况,实现井上下的双向通话。
三、系统管理机构、安全培训及安全管理制度情况
(一)、健全的安全机构和安全生产责任制
建立了以机电副总经理为主抓的监控系统领导机构,结合具体情况建立信息科和调度室为安全监控系统四系统的管理单位。调度室总揽全局,明确信息科为安全监控网络、中心站、分站、传感器和断电控制器等设备的责任单位。
调度室和信息科安全生产责任制已经建立,调度室配备了1名主任和5名副主任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信息科配备了2名科级和4名队级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各自对其分管系统负责。信息科下设监测监控组、通信组、自动化组和网络组四个专业班组,配备有专职监控值班人员6名,监控维修人员6人,专职值班人员在地面中心站24小时值班,确保及时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各岗位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内容健全,责任目标明确,能满足各系统安全运行管理的要求。
(二)、安全培训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均持证上岗,全员进行了安全资格证培训并通过考试取得有效证件。要求工人进行岗前培训和职工定期监测监控系统知识培训,开展有针对性的新技术、监控事故牌板等多种形式的专业业务培训与业务知识扩展。
(三)、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我公司已建立安全监控系统管理制度、通信联络系统管理制度、人员定位系统制度和煤炭产量监控系统管理制度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施用于日常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
(四)、有健全的各种技术操作规程
我公司根据各系统岗位运行情况制定了各工种操作规程,内容全面。
以上就是我公司四大系统基本情况介绍,现场和资料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敬请各位领导、专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们将认真对待,积极组织整改,在短期内落实完善。
最后祝各位领导、专家在山西霍尔辛赫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生活愉快,工作顺利,身体健康!谢谢大家!
第五篇:张家寨隧道汇报材料
中交一公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沿德高速十合同段
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
上(下)午好!首先我代表沿德10标项目经理部对各位领导莅临我项目视察工作表示热烈欢迎。各位领导在百忙之中到我项目视察指导工作,这是对我项目的重视和促进,接下来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继续加强安全生产进度,保质保量的完成生产任务。
下面,我就本项目张家寨隧道目前的施工进度、施工重难点控制等方面做一个简要汇报:
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张家寨隧道设计为左右线分离式长大隧道,左线起点里程桩号ZK83+
538、终点里程桩号ZK85+577,全长2039米,其中明洞11m,IV级围岩1610m,V级围岩418m;右线起点里程桩号K83+554、终点里程桩号K85+595,全长2041米,其中明洞11m,IV级围岩1645m,V级围岩385m,洞内路线纵坡2.6﹪,进出口均采用端墙式洞门,洞身采用复合式衬砌,属于我标段重难点控制性工程。隧址区地层岩性主要为寒武系中统高台组白云岩,岩溶裂隙发育,隧道出口段地表覆盖残坡积层及冲洪积层碎石土,稳定性差,隧道开挖时可能产生冒顶、涌突水事故。掘进时须严格按照“短进尺、强支护”原则施工。
二、施工进度
隧道左、右洞已安全贯通,截止目前,洞身衬砌已全部完成,路面左洞完成425m,电缆沟完成1971m。右洞路面完成1390m,电缆沟完成2026m。根据我标段剩余工程量施工计划安排:
右洞路面计划8月17完成,左洞路面8月30完成,洞门端墙及附属工程9月20日前完成,防火涂料计划在9月底全部完成施工。
中交一公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沿德高速十合同段
三、施工重难点控制
项目根据工程施工特点与地理环境,进行了精细的前期筹备工作,从前期策划到施工组织难度较大。首先,隧道进口端位于地势比较险峻的半山腰,便道修筑较为困难,洞口施工作业面狭窄;隧道出口明挖施工与G326国道交叉,且洞口开挖至暗洞200m范围内位于冲洪积层及残坡积层地段,施工风险较大。在进行风险评估后确定为II级高风险隧道,经业主、监理、公司及相关专家的共同努力,根据地形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进行合理施工组织安排。施工期间,加强安全管理动态监控,通过现场主管领导与技术员、安全员、施工人员形成层层把关,从开挖、支护到二衬均遵循新奥法基本原则“少扰动、早喷锚、勤量测、紧封闭”。并于2015年5月16日顺利贯通。
接下来,项目将齐心协力、善始善终把剩余工程量按施工计划认真组织、统筹安排,圆满完成各项生产任务。(汇报完毕)
谢谢各位领导!
中交一公局沿德高速公路第十合同段
2015.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