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干部教育培训制度体系的思路与对策

时间:2019-05-14 08:11: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建立健全干部教育培训制度体系的思路与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建立健全干部教育培训制度体系的思路与对策》。

第一篇:建立健全干部教育培训制度体系的思路与对策

建立健全干部教育培训制度体系的思路与对策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执政骨干队伍。干部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基础性工程,是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提升干部能力、促进干部与时俱进的一条基本途径,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保证。正确认清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努力实现新形势下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创新与发展,已成为我们党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干部教育培训制度现状

(一)建立培训需求调研制度。为切实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时代性和实践性,市委组织部每年初都制定下发《干部教育培训需求调查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干部教育培训需求调查,深入了解领导干部的培训需求,重点征求干部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和培训时间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明确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干部的特殊培训需求。

(二)建立培训计划审核制度。结合老河口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干部培训需求情况,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注重加强培训内容和课程的设置,使培训工作与满足老河口市各级领导班子建设与人才资源开发接轨,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对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实行“统一审批、统一管理”,有效整合培训资源,避免了重复办班和乱办班浪费培训资源现象的发生,切实提高了干部培训工作的科学性。

(三)建立干部培训管理制度。一是建立登记管理制度。建立干部培训管理台帐,准确掌握干部培训情况,对全市领导干部参加培训的时间、内容和形式等情况详细登记,防止了多头培训、重复培训和漏训现象发生,避免“培训专业户”的产生,同时将“培训死角”扫除,为干部培训选派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二是加强培训班委制度。在每个班次挑选有领导经验、作风正、能力强的同志组成班委会进行自我管理。同时还选派人员跟班学习,进行全程监督和服务。

(四)建立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为确保干部培训经费,每年我市都把干部教育培训所需经费列入市财政预算,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加而逐年增加,并且做到专款专用,确保我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干部教育培训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干部教育培训制度体系建设的理念与较高的质效要求不够契合。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法进程相对缓慢,干部教育培训法规不健全。现有制度多是纲领性文件,缺少详尽的、可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与之配套,还没有形成有关干部教育培训的操作规范体系。另一方面,干部教育培训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联结度还不高,缺乏与干部考核和选拔任用相结合的激励机制,未能充分激发干部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也未能很好地满足干部教育的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干部个人需求。

(二)干部教育培训制度体系建设的实施缺乏有力的领导和广泛的组织。制度体系建设的绝大部分工作停留在中央、国家,以及省部级层面,市级及以下地方和政府部门鲜有研究出台干部教育培训相关制度,对一些与本地、本系统不相适的制度条款也缺乏必要的可行性研究和针对性调整,固然碍于人力、物力的限制,对制度体系建设缺乏应有的重视和有力的领导才是关键原因。同时,现有制度对各级政府干部教育培训经费投入存有缺陷,导致培训经费的不足已成为培训工作的常态化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及其制度建设的广泛组织。

(三)干部教育培训制度体系建设的完善缺少必要的制度执行情况反馈。一部有生命力的制度一定是与实践密切联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提升的制度。现有的多数干部教育培训制度对具体的运行操作提供了比较完备的遵循,但是仍有很多指导仅仅停留在制度层面,制度执行的力度相对不够。比如,一直强调“按需培训”的原则,但是教育培训需求调研却很少能够深入开展,对干部教育培训综合需求的把握往往停留在过时状态。

三、干部教育培训制度改革举措

干部教育培训的实效性和干部素质的提高是干部制度改革的最终方向,只有树立起与时俱进的大教育、大培训的新理念,充分发挥培训管理部门及培训对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完善科学的培训机制,进一步强化对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目标管理,才能使培训任务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一)进一步完善分类指导管理机制。加强干部培训宏观管理,突出管理层次性。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党委领导、市场引导、齐抓共管的干部教育培训体制,形成统分结合、各负其责、协调配合的管理机制。年初根据培训需求制定总体培训计划,分解落实工作任务。进一步严格执行办班审批制度,按照提前申报、审核批准、备案登记等程序,对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培训过程、培训效果进行全方位监督。

(二)确立加快转变理念,更新制度建设的指导思想。任何创新都是以思维创新为前提。干部教育培训制度体系的创新首先是干部教育培训理念的创新。实现干部教育培训理念创新,必须完成两个转变,一是由拓宽知识面转到开发人的潜能和激发人的创造力上,在坚持“科学发展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干部成长缺少什么就培训什么”的基础上,注重开阔视野、启发思维;二是由计划培训转到按需培训上,遵循“以人为本、按需施教”和“规模和质量相统一”的理念,引导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主体在干部培训需求调研的准确性和实效性方面寻求突破,根据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干部个人需求策划、设计和实施各类教育培训项目。加快转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理念,就要在思想上深刻理解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论断,充分认识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强化践行终身学习、终身受教育的干部教育理念,正确树立干部教育培训的科学化、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工作理念。通过干部教育培训理念创新,推动干部教育培训体制创新。

(三)强化统筹推进,加强制度改革的组织领导。在干部教育培训制度体系改革的过程中,各级党组织和政府部门起着重要的组织指导作用,要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强化统一领导、协调推进,增强干部教育制度改革合力。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领导责任制,把干部教育培训作为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举措,作为党委政府的一件大事来抓。加大对干部教育培训创新必要的经费投入和物质投入,改进教育培训的手段和方法,加强对干部教育培训体制创新的宏观指导,不断提升干部教育培训制度、机制创新水平。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干部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健全各级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机构和协调组织,切实加强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党委组织部门要认真履行主管干部教育培训的职能,在发挥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牵头抓总作用的同时,积极主动地与其他干部教育培训的综合管理部门协调沟通,探索新的管理方式,共同抓好干部教育培训体制创新工作,形成在党委领导下,由组织部门主管,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相互配合、齐抓共管,保证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健康有序进行的工作机制。将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落到实处,研究制订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和计划,协调、指导和检查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四)密切联系实际,填补干部培训的制度空白。一要建立和完善干部教育培训宏观调控机制,明确各级组织部门的主管职责和“牵头抓总”的作用,形成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协调配合的干部教育培训管理机制。二要建立和完善干部教育培训的制度体系,主要是定期培训制度、调训和轮训制度、培训情况登记通报制度,在职自学制度、任期培训制度、培训跟踪考察制度,培训与任用挂钩制度,干部任前培训制度及岗位职责培训制度等,形成以需求为导向、计划调训、行政手段和干部自主参加培训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干部培训机制。三要建立干部培训质量评估制度体系,在评估内容上,突出政治理论、现代管理知识、业务知识方面的学习成果;在评估奖惩上,突出以奖为主,以惩为辅的评比办法,对评估出的优秀学员,实行通报表彰,授予优秀学员称号,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同时将其情况由组织部门备案并通报其单位,作为评优、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对评估出比较差的不颁发结业证。

(五)健全干部教育培训考核制度。一是完善干部培训效果动态考评制度。建立干部学时学分管理制度,着重考核学习成果,在学习之后一段时期内进行跟踪考察,看其理论转化水平,努力转变“学用脱节”的现象。对党校的理论教学水平实行培训机构绩效动态评价制度。看是否理论紧密联系实际、是否有效提高参训学员的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二是坚持干部培训与使用相结合,把干部学习和运用理论指导工作情况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同时,要强化领导班子目标责任考核,把干部教育培训作为考核各级党政领导班子目标责任完成情况的重要内容。

第二篇: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路和对策

一、当前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体制机制尚待完善。考核评估机制不健全,对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干部需要哪些知识,要达到什么水平以及是否达到等,没有一套完整的评估和考核体系,无法准确掌握培训效果。

2、经费投入十分匮乏。培训资源没有有效整合,存在行业主管部门与人事部门之间多头培训、浪费资源现象。培训经费保障不够,一些单位的预算未得到财政部门的批准,一些单位的预算过少,难以满足培训需求。

3、工学矛盾比较突出。各单位普遍存在人手少,任务重状况。单位平时工作压力大,干部没有时间参加培训。即使参加培训,也因时间紧、内容多,导致“消化不良”。

4、任务落实不容乐观。单位之间进展不平衡,个别单位由于多种原因,干部教育培训任务完成情况落后于整体进度。

二、原因分析

一是部分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个别单位领导对抓党员干部学习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抓学习不像抓业务那样有准确的量化指标,不愿在这方面投入太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部分单位将干部培训作为“创收”手段,认为干部愿不愿听不要紧,关键要经常搞培训。

二是培训内容和方法缺乏吸引力。从近年来的培训情况看,各级组织举办的培训班,在培训教学内容设置上,忽视了干部的个人需求,满足于应景完成任务,没有做到因材施教、“对症下药”,造成了培训资源浪费。

三是培训管理还很不规范。一方面,存在多头培训、重复培训现象,特别是一些部门受利益驱动,通过行政手段组织基层干部参加一些无实际意义的培训,加重了基层负担,造成了基层干部的逆反心理。另一方面,培训组织单位日常管理力度不够,对干部参与培训的要求不高,管理不严。

三、提高干部教育培训质量的思路和对策

1、更新观念,实现干部教育培训理念转变

一是树立“培训=政绩”的理念。学习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决定一个民族的命运,事关一个政党的兴衰。

二是树立按需培训理念。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培训是提高培训质量,提升干部能力素质的必然要求。因此,必须把需求调研作为确定培训内容的必要环节,弄清干部岗位需求和自身学习需求,做到因人设课,按需施教。

三是强化在职自学理念。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因此,必须引导干部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从自身实际出发制定学习内容和计划,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单位要结合实际,列出必读书目,利用支部活动日、每人一讲等,组织干部开展自学和调研,不断提高学习的效率。

2、完善机制,促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规范化

一是完善激励约束机制。要健全干部培训学风档案和考核评价制度,完整记载干部参加培训表现、学习成绩等情况,作为考核、选拔任用干部的必要条件之一。

二是完善培训质量评估标准。通过开展问卷调查、小范围座谈、培训效果反馈等形式,对培训计划、方案、内容、师资水平、教学管理等进行综合评估,根据评估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薄弱环节,增强培训效果。

三是完善管理体制。单就干部培训来说,管理分生活和学习两方面,必须统筹考虑,科学安排。在生活上,针对干部成人化特点和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安排学习休息时间,既要严格考勤(如点名、签到),严格请销假;又要努力搞好教学服务,为教师教学、受训者参训创造舒适的教学生活空间。

3、创新思路,努力探索培训新途径

一是创新培训内容。

二是创新方式方法。生动灵活、符合实际的培训方式是提高培训质量、实现培训目标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培训方式上,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充分调动“教”和“学”双方的积极性。对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及重大政治理论,采取专题访谈式教学,启发思维,增强培训吸引力。对适用性、操作性强的课题,例如办公自动化,通过培训对象现场实践、互动问答等,增强培训的实效性。对某些具体问题,例如解决处理某类矛盾,通过让培训对象现场模拟、扮演角色,增强培训的趣味性。

三是拓宽经费投入渠道。改变培训经费由党费单一投入现状,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的培训经费投入机制,也可以与有实力、有影响的企业联合,由他们出资,联合建立干部教育培训基金,有计划、有步骤的组织干部参加各层次的教育培训。

第三篇:县级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研究

县级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研究

随着县级党校学历教育的萎缩,县级党校陷入办学困境。发轫于宾阳县的县乡党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正是面对这样的困境而提出来的应对之策,它赋予了县乡党校组织协调、统筹指导、整合资源和督查指导县级干部教育培训的职能,构建起“县委党校-乡镇党校(部门培训机构)-专业协会(示范基地)-党员中心户(农家课堂)”四级培训网络,使县级党校摆脱了资源利用率低和人员闲置的困境,县级干部教育培训呈现出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局面。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和区党校迅速总结推广宾阳经验,在全区掀起县乡党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热潮,使县乡党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成为广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亮点,并在2011年全国县级党校工作座谈会上获得中组部和中央党校肯定。但是,随着形势发展,县乡党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有必要对县级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再进行探索研究,构建起新的更符合县级经济社会发展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促进县级干部教育培训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为县级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一、构建充满活力的干部教育培训运行机制

(一)县级干部教育培训运行机制存在问题

1、县乡党校承担的职责不尽合理。县乡党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赋予党校的几个职能很难落实:一是赋予县乡党校组织协调、统筹指导整个县域干部教育培训的职能难落实。现实工作中,党校根本没有能力去组织协调、统筹指导整个县域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根据《干部教育培训条例》第六条“组织部履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整体规划、宏观指导、协调服务、督促检查、制度规范职能”规定,这项职能应由组织部门来承担,赋予党校这项职能实为越俎代庖。二是赋予县级党校整合县级干部教育培训资源的职能难落实。由于党校权力有限,根本不可能把各个部门办班主动权、培训经费等整合到党校来。三是赋予县乡党校督查、指导和评估县级干部教育培训的职能难落实。党校是事业单位,职能与级别低,加之人力有限,无暇顾及督查、指导和评估其它部门和单位的培训情况。

2、管理机构与培训机构职责不清。组织部门应该是县级干部教育培训的管理机构,不是事业单位,没有办学办班的功能,它的职责是“整体规划、宏观指导、协调服务、督促检查、制度规范”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而有些县份却是组织部办班办学,具体负责到教学计划、方案制订、课程设置和教师聘请等,甚至是档案袋、笔、笔记本等的采购。党校(行政学校)作为培训机构,应该具有培训自主权,致少课程设置、学员管理、学员考核等工作应该由党校(行政学校)来完成,但是一些县份这些功能却由组织部来完成,党校(行政学校)则沦落为办班的服务机构和场地提供者。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一门成人教育的科学,党校专门从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铁打的营盘铁打的兵”,对成人教学规律、干部成长规律有着长期的研究的认识;而组织部门人员流动性大,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对干部教育培训的有关政策、干部教育培训的方法、课程设置等没有形成长期经验积累。由于功能错位,造成干部教育培训过程中很多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

3、运行方式仍需完善。县级干部教育培训运行方式各不相同,有些县份运行得比较顺畅,培训开展很正常,如横县、宾阳和武鸣县等,有些县则运行得不太顺畅。主要存在如下几个问题:一是办班计划与实际落实不相符。大部分县份由组织部制定培训计划,而有些县没有制定干部教育培训计划;有些虽有计划,但执行很随意。二是办班时长具有随意性。按有关文件规定,干部每年培训量要达到12天。而有些县份培训计划中列有5天的在校培训时间,其它为自学,实际培训却只有一两天。三是存在突击培 训的现象。平时不培训,到年底集中开展培训,造成党校(行政学校)闲忙不均现象。

4、“主办单位”挤压培训机构办班自主权

各县所办的主体班次,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培训班、思想政治工作培训班、优秀妇女干部培训班等,都是以纪委、宣传部门和妇联等作为主办单位,而党校作为承办单位,在这种体制下,主办单位经常挤压承办单位的办学自主权,把课程设置揽到主办单位,教学内容全部安排业务培训,把党校主体班次办成部门业务培训班,根本不能体现出党校主体班教学内容布局要求。

(二)建立科学的县级干部教育培训运行机制

1、厘清责任主体,各方回归正位。要通过市级组织部门或上级党校(行政学院)的力量,把县级干部教育培训管理机构和培训机构召集到一起,明确责任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不越位、不缺位和不错位。组织部门是县级干部教育培训的管理部门,负责干部教育培训的整体规划、宏观指导、协调服务、督促检查和制度规范等,具体是负责制定培训计划、学员调训、指导党校(行政学校)开展培训和对教育培训效果进行评估等。党校(行政学校)是县级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负责具体的培训工作,包括课程设置、新课题开发、学员管理、学员考核鉴定、培训物品采购等事务。

2、建立科学、顺畅的运行机制。县级干部教育培训建议由县级组织部门制订培训计划,由市级组织部门与市级党校(行政学院)备案并负责监督落实;县委组织部制定培训方案,并负责调训学员。党校(行政学校)可采取“周周点火,月月冒烟”的培训运行模式,分春秋两季开展培训,每周办一至两个班,学员分批次到党校(行政学校)培训,这样,培训机构忙闲均衡,平稳使力,培训效果会更好。

3、明确培训相关单位责任。首先,组织部是县级干部教育培训主管单位,所有主体班培训均应该是由组织部主办。主办单位的职责是调训学员,管理培训机构。其次,所有的原“主办单位”,如党风廉政建设培训班原来纪委是“主办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培训班的“主办单位”是宣传部,这些单位或部门只是学员的提供者,应更名为“协办单位”或“责任单位”。其三,党校(行政学校)是培训的承担者,是干部教育培训的“承办单位”。各方在开展干部教育培训过程中要既不争权也不弃权,要切实保障培训机构的办学自主权。

二、构建门类齐全的培训机构体系

(一)发挥县级党校主阵地主渠道作用

县级党校主要轮训副乡科级党员领导干部和基层党员干部。在实际操作中,县级党校培训对象更广,不仅是副乡科级,中青年干部、民族干部、妇女干部、优秀青年干部等,还有村级党组织负责人、村(居)委会主任等,都是党校的培训对象。在实际工作中,党校还承担着研究和宣传地方党委政府决策部署的作用,有时正乡科级甚至是副处级干部都到县级党校培训。因此,党校不能拘泥于培训副乡科级干部,要把党校办成县级领导干部学习、研讨县级战略部署的阵地,是全县党员干部理论学习与战略部署研究的中心。

(二)发挥行政学校培训公务员作用

行政学校是培训公务员、培养公共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机构。然而,长期以来,县级公务员培训不太正常,行政学校也运转不正常,主要是新任公务员培训全部由市级完成,县级公务员进修、轮训很少有。为此,要全面贯彻落实《行政学院工作条例》、《公务员培训规定》等文件精神,建立起公务员轮训的运行机制,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制定培训计划和方案,确定培训对象,分批次到行政学校培训;要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开设公务员进修班、研讨班和轮训班等班次,以提高县级公务员的素质与工作能力;县级行政学校要按照忠诚教育、知识更新、素质提升、能力训练的教学布局要求,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公务员素质和能力。

(三)发挥部门及乡镇党校作用

县级培训机构数量比较多的是部门党校及乡镇党校。很多乡镇党校、部门党校开展培训都不太正常,大多以会代训,甚至“三会一课”中的一课也很少开展,主要是领导不重视理论学习、师资力量薄弱等原因。乡镇党校和部门党校要由组织部门和干教办统管起来,形成县域纵横有致的培训网络,增加基层干部 2 和农村党员培训的机会;要形成县级党校(行政学校)挂钩乡镇党校、部门党校的制度,充分利用县级党校(行政学校)的力量,提高部门党校、乡镇党校的教学水平。

(四)发挥职业培训机构的优势

县级职业技术学校主要培训对农村党员进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这方面需求量比较大。县乡党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时曾经把农村党员实用技术培训纳入党校培训。党校不要再承担农村党员实用技术培训的职能。如果县级党校(行政学校)干部教育培训开展正常,根本无法顾及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因此,农村党员实用技术培训要由统筹管理,由县级职业技术学校实施教学。要把县级职业技术学校办成农村党员干部学习农村实用技术的基地,提升他们“双强双带”的能力。

(五)充分利用其它社会培训机构

县级干部教育培训力量有限、资源有限,要充分利用其它社会培训机构力来解决县级干部教育培训力量不足的问题。其它社会培训机构主要是指开展异地培训时的县外的培训机构,如利用井冈山、延安等革命圣地开展革命传统和理想信念教育培训,利用江浙一带开展现代农业产业化培训等。社会培训机构是对县域干部教育培训的有益补充,但异地培训投入大,因此要遴选好社会培训,必须确保社会培训机构资质过硬,确保培训效果。

三、构建科学合理的班次体系

(一)规范培训备案监督机制

各县的培训班次体系大体上一致,也有根据本县实际开设的班次。如在主体班培训班次上,各县都有思政政治培训班、党风廉政建设培训班、党外优秀干部教训班、民族干部培训班、优秀妇女干部培训班等班次,但有些县班次又不太一样,如有些县举办有后备干部培训班,有些县则没有。要规范县级各类主体班次,由市委组织部会同市委党校确定一些常规班次,同时允许各县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一些特色班次。

(二)形成全县培训班次主体框架

各县的主体班各不相同,导致各行其是,要求也不甚相同。建议市委组织部和市委党校统一全市各县主体班次名称、培训时长、培训要求,形成全市统一的主体班次体系。建议开设全县科级干部轮训班,每年都要把科级干部轮训一遍,培训时长约为3至5天,可根据各县具体情况而定;开设村级党支书、村(居)委会主任培训班,要集中学习,分批次到党校培训,确保培训质量;开设优秀青年干部培训班、民族干部培训班、党外干部培训班、优秀妇女干部培训班等,为县域培养各方面人才。把部门或系统开展的培训班次,如党风廉政建设培训班、思想政治培训班等改为专题培训班。各县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设一些主体班,突出本县特色,提高培训针对性。

(三)开设专题班次提高培训针对性

专题班次在县级开办的不是很多,由系统或部门办的班次,大都作为主体班来办,这样造成在课程安排时,一方面党校教学布局要求不能体现,另一方面是部门需要大量安排业务培训,挤压党校主体班就有的教学布局。建议把部门和系统的班次开设成专题培训班,一是可以根据部门或系统要求来设置培训内容,提高培训针对性,如党风廉政建设培训班、思想政治工作培训班、计生工作培训班等,可以安排针对性更强的专题;二是可以根据具体工作需要开设专题班,如旅游开发专题培训班、农家乐专题培训班、“美丽广西.清洁乡村”专题培训班等;三是可以根据时政需要开展专题培训班,如十八大理论专题研讨班等,使党新出台的方针政策迅速传达到党员干部中。

(四)拓展各类社会办学班次

党校有场地优势、教学资源优势和培训管理优势等,是县级各单位各部门办班的理想场所。按县乡党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要求,要把县级各个培训班整合到党校培训。但是,党校在这一工作中不再是统筹全县培训资源的功能,而是服务于全县培训的功能,即要成为县级干部教育培训的中心;要具有发现县级干部教育培训需求、满足全县党员干部教育培训需求、创造县级干部教育培训需求的功能,开发县级干部潜力;要以营销的思维去挖掘县级干部教育培训,为全县提供各类培训整体解决方案。

(五)走小班、短课培训模式

各县干部教育培训大都呈现大班化趋势,这是一种不良倾向。大班化适合于知识的传授,却不利于能力素质的提升与技能的获得。而国际上培训发展的趋势却是小班、短课化,《TED》即是最好的例证,小班、短课有利于开展研讨和能力实训。

四、构建实用性针对性强的教学内容体系

(一)党校的教学内容

党校教学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而应按照党校的功能和任务,对有限的培训时间实行战略“聚焦”,创造出党校名牌精品课程。党校的教学布局是“一个中心四个方面”,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包括有理论基础、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和党性修养四个方面。近年来,马山县委党校根据县级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增加了一个“县情研究”的教学模块。“县情研究”是针对一个县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发展等进行的县情教育,通过组织学员调查、研究本县情况,围绕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探讨加快发展的对策与措施,有效地解决县级党校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实用性不强的问题。

(二)行政学校的教学内容

根据《行政学院工作条例》,行政学院培训内容主要以提高公务员素质和行政能力为核心,以培养公务员的公仆意识、政府管理、依法行政作为教学培训重点内容。公务员是直接面对人民群众的工作人员,因此,县级公务员培训,要以“忠诚教育、知识更新、素质提升、能力训练”为主要培训内容,特别是忠诚教育中的公仆意识和职业道德,要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能力训练也是公务员培训的一个重要内容,包括业务知识、政务礼仪等。

(三)部门和乡镇的培训内容

在县乡党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推动下,各乡镇都建立起了乡镇党校,发挥了基层党校的作用。乡镇党校教育培训,针对的是农村党员,面对的是基层,因此,要以党的理论、政策、法律法规为主,以农村实用技术为辅,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县级部门和乡镇培训要坚持理论学习与业务学习相结合的原则。很多单位重业务培训不重视理论学习,导致学了业务而思想问题不解决,最终执行不到位。另外,乡镇和单位的理论学习大都是读读报念念文件,原因是单位理论教学师资不足。要建立党校(行政学校)教师到部门和乡镇进行理论辅导机制,使部门和乡镇理论学习更专业化。

(四)职业技术学校的培训内容

职业技术学校作为县级干部教育培训的有益补充,在实用技术培训方面要发挥优势。要通过职业技术学校这个平台,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双强双带”的能力。

五、建立来源广泛的培训师资体系

师资力量薄弱历来是县级干部教育培训存在的严峻问题。为此,要建立来源广泛的县级干部教育培训师资库,以县级党校(行政学校)专业教师为主,其它师资力量为辅,形成“专兼结合,以专为主”的师资体系。

(一)充分利用党校(行政学校)教师

县级党校(行政学校)教师是县级干部教育培训师资的主体,但是,这支队伍学历参差不齐,年龄严重老化,缺乏现代教学理念和掌握现代培训手段。提高县级教师教学水平刻不容缓。一是上级党校(行政学院)要经常对县级党校(行政学校)师资开展培训,开展集中备课,以提高县级师资现代培训理念及讲课水平。二是建立县级师资淘汰机制,对不适应教学工作的师资进行换岗。三是要改善县级党校教师待遇水平,让更多的年轻人进党校,让年轻的教师到部门锻炼,提高他们的阅历。四是要有师资培训的经费预算,以确保教师进修所需。

(二)积极聘请县级领导授课

各县都有聘请县领导到党校(行政学校)授课的做法,马山县委党校仅2014年上半年就先后聘请县 4 级领导干部9人/次到党校授课,县级领导干部经常能外出培训或到上级党校(行政学校)培训,理论造诣高且接触到现代培训理念与手段,对本县发展又具有一定的战略思路,他们的授课大多结合县委的战略决策,效果非常好。但是,县委领导又常因工作繁忙,很难经常到党校授课。为此,在安排县委领导到党校(行政学校)授课时要有灵活性,要做好领导可能缺课的预案,以便在县级领导不能按时来授课时能有人顶课。

(三)选择性使用乡镇领导及部门领导授课

在县级能上课的乡镇领导和部门领导并不多,但是这些人又往往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对学员具有样板、标杆性示范作用,聘请到党校授课很有必要。在实践中,聘请乡镇领导、部门领导到党校(行政学校)授课,因水平问题出现课堂尴尬局面时有发生。为此,要对聘请的乡镇领导和部门领导要进行遴选,对具有教师资质的干部进行培养,经过试讲后方可进入干部教育培训主体班课堂。

(四)适当聘请上级党校(行政学院)教授讲课

聘请市、省级党校(行政学院)教授到县级讲课,以弥补县级党校(行政学校)师资不足,是一项不错的选择。上级党校教授水平高,且长期从事某个专题研究工作,对某个领域的理解、认识比县级教师到位,收集材料齐全,案例丰富,讲课很容易吸引学员。而且聘请上级党校(行政学院)教授到县级讲课,县级教师也能听到高层次的专题,得到学习的机会,也能提高县级教师教学水平。但是,县级干教经费有限,不可能大量外请,聘请上级党校教授也只能是县级干部教育培训师资的有益补充。要形成上级党校(行政学校)向县级党校送学的机制,以解决县级党校需要高层次师资又财力不足的问题。

(五)积极开发乡土人才师资力量

乡土人才进入师资库并到县级党校(行政学校)授课,在具体操作中少有成功。乡土人才授课大都是在他们所经营的场地进行现场教学,而他们所讲的无非是对经营项目的介绍,而真正涉及到生产技术、经营模式、营利手段等核心问题时,基本上是避而不谈,让他们总结出一套可推广、可复制的技术知识与经营方法,基本上不可能。另外,授课毕竟是一门专业技术,不是任何人都能上课的。因此,聘请乡土人才授课,必须遴选那些热心于公益事业、有真正技术和经营手段的乡土人才进行授课;党校要精心培养,让他们掌握授课的技巧与艺术。

(六)通过县际交流解决师资不足问题

在县级,一般就有四至五个教师上课比较好,而这几个教师长期在一个县讲课,其所掌握的基本知识、开发的几个专题常年使用,而学员变化不大,造成学员听课重复,产生“听课疲劳”。横县县委党校与灵山县县委党校开展的相互利用师资力量联合办学模式,形成区域师资体系互利化,这是解决县级师资不足的创新尝试。马山县也正在与邻近的都安县进行协商,希望在这方面探索出一条路子来,实现县级培训资源共用、师资力量共享。这种办学模式值得研究与探索。如果能在南宁市形成县级师资库并形成共享机制,则县级干部教育成本会更低,教学效果会更好。

六、构建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体系

县级干部教育培训之所以常受学员诟病,主要是教师缺乏现代培训理念和现代培训方法、教学手段单一。县级干部教育培训的教学方法,应该全面贯彻“教无定法,关键得法”的原则,要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形成具有县域特色的干部教育培训教学方法体系。

(一)充分利用讲授式教学法

讲授式教学方法是当前县级干部教育培训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它有利于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效率,能帮助学员全面、深刻、准确地掌握党的理论、中央的精神等,有利于充分发挥讲师自身的主导作用。但是,讲授试教学方法近年来被人所诟病,主要是一些教师在使用中采取灌输式教学方法,违背成人学习规律,使人产生厌倦。要改进这一教学方法,通过多处设问、增强互动性等手段,融入案例分析,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富于启发性,引导学员思考等,使之与其它教学方法相互融通,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马山县在讲授式授课中倡导“天边不如身边,理论融于故事”的教学理念,切合了县级干部理论不高的特 5 点,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创新使用案例式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适合成人教育培训,它是一种开放、互动的新型教学方式,因而很适合应用于县级干部教育培训。但是,县级师资掌握这一教学方法的人不多。案例教学有两种类型:一是经验总结型案例教学,即对某一事件发生的过程进行剖析,把解决某种问题的前因后果的全过程描述出来,总结出的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供学员借鉴。如南宁市委党校组织编写的《南宁市干部培训案例教程》,即是这种案例教学的集大成者。这种案例教学优点是教师对课堂的进程控制性强,不足是学员在教学中主体主体地位不明显,它仅是向学员传授某种信息与知识,学员缺乏参与性。第二种案例教学类型则是通过模拟或者重现某一事件的场景,让学员把自己纳入情境现场,通过研讨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案例教学没有直白地把知识教给学员,而是把知识或解决问题的方法隐含在案例事件发生、发展和人物思想行为变化的具体过程和细节之中,鼓励学员打开视野、深度反思,提升学员判断力和洞察力。这个发现之旅通常是自我发现而不是他人灌输,所以教师在案例教学中的角色只是一个引导的过程。这种案例教学容易提升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实用性。县级干部教育培训应根据实际需要,多使用案例教学方式。

(三)积极探索研讨式教学法

研讨式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由学员查找资料,研究、讨论、实践、探索,提出解决问题办法的方式,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研讨式教学法在具体实践中又有“头脑风暴法”、“鱼骨分析法”、“团队列名法”等。马山县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就曾经使用过“头脑风暴法”研讨问题,效果非常好,很受学员欢迎,为学员提供了分析问题的方法,得到了真知。但是,研讨培训方法对教师要求较高,县级教师的知识面、应变能力和现场控制能力等都需要提高到一定的水准。特别是现场控制能力,如果没有高超的现场控制能力,研讨可能就会因为学员意见不一而变成吵架。

(四)利用教学基地开展现场教学

现场教学能为学员提供丰富的直接经验和感性的认识,有助于理解和掌握理论性的知识,它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形式。目前县级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主要是应用在党建、产业发展和理想信念教育等。但是也发现,很多学员参与现场教学后,根本没有复制、推广人家的成功做法,看着激动,没有行动。因此,现场点评的理论总结环节十分重要,需要县级教师总结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与做法。另外,县级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很少,而学员很少变动。因此,要建立全市统一的、多样的、门类齐全的一批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使现场教学具有可持续性。

七、构建学员生成与管理机制

(一)形成科学合理的学员生成机制

目前县级学员生成主要有组织调训和单位送训两种。组织调训是组织部门根据干部培养需要,选调干部到培训机构进行培训。单位送训是由组织部根据培训计划,通知各单位选送学员到培训机构进行培训。组织调训针对性强,可有效克服学员重复培训现象;而单位送训则随意性大,很多单位往往固定地派一些在单位里比较优秀的、有培养意向的人员参加培训,要么是单位里无关紧要岗位、无所事事的人员参加培训,这就容易产生培训“专业户”和“盲区”现象:有些干部一年到党校培训几次,造成多次重复听党校(行政学校)某专题的现象;有些干部则十几年都没有到党校培训过一次,存在培训“盲区”。因此,要加强组织调训力度,经过组织部门遴选,这样可以有效避免重复培训;要多举办轮训班,包括科级干部轮训班和公务员轮训班,通过轮训的方式,可以避免重复培训,提高培训覆盖面;要建立培训档案库,有效检索培训人员,避免重复培训;采取菜单式培训方式,由党校(行政学校)公布培训班次名称和培训专题,由组织部把名额分配给各单位和乡镇,由在职人员根据个人需要进行选学,可有效避免重复听课。

(二)构建“四位一体”的学员管理体系

学员管理一直是县级干部教育培训存在的一个难题。一是培训机构管理权威不足,学员不把党校(行政学校)管理当一回事;二是培训督查不力,与学员晋升挂不上钩,导致权威葬失;三是因县级干部工学 6 矛盾突出,很多学员工学两难兼顾,常因工作需要而缺课。为做好学员管理,各县都在积极探索途径,在培训过程中加以贯彻落实。加强学员管理是提升县级干部教育培训效果的有效手段,要形成组织部、纪委、党校和学员单位“四位一体”的学员管理体系,在培训期间,组织部门、纪委和学员所在单位要不定期到党校(行政学校)查岗,看学员是否在党校(行政学校)培训,有效克服党校(行政学校)管理权威不足的问题;要做足入学教育,把中组部《关于在干部教育培训中进一步加强学员管理的规定》作为学员管理的“紧箍咒”;要形成通报机制,对学员在党校(行政学校)培训的情况和无故不到党校(行政学校)培训的学员,通过组织部门和纪委进行通报。

参考文献: [1] 冯俊.《干部教育培训改革与创新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1.[2] 杨春贵.《党校教学论》[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3]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中央[2006]3号 [4] 《公务员培训规定(试行)》.中组发[2008]17号.[5] 《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6] 《2013-2017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7] 《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8] 《行政学院工作条例》.7

第四篇:干部教育培训制度

干部教育培训制度

根据《公务员法》、《公务员培训规定》、《张掖市贯彻〈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实施细则》等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本规定。

1、干部有接受教育培训的权利和义务。干部教育培训的对象是全体干部。干部所在单位要保障干部接受教育培训的权利;干部应积极履行接受教育培训的义务,根据不同情况参加在职期间的各类岗位培训、晋升职务的任职培训、从事专项工作的业务培训、新录(聘)用的初任培训和其他培训。

2、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参加培训制度。严格执行省委和市委关于领导干部参加理论学习的时间要求: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在任职时间内,每5年参加学习培训时间不少于3个月;提拔担任党政领导职务的,必须经过党校、行政院校或干部培训主管部门认定的培训机构不少于3个月的培训。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的培训,由组织部门确定,其它各类干部的培训计划分别由干部的主管部门制定。调训对象按照计划及干部管理权限审批确定后,党组和领导干部本人必须严格执行,保证计划的落实。

3、建立健全干部定期脱产培训制度。科级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每5年参加党校、行政学校、干部学院或者经市级以上组织(人事)部门认可的其他培训机构累计3个月以上的培训。县处级后备干部参加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和市委党校有关班次的学习,每5年参加脱产培训的时间累计不少于3个月。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市管专业技术拔河人才每5年参加党校、行政学院(校)等培训机构理论培训的时间不少于1个月。其他干部参加脱产教育培训的时间,根据有关规定和工作需要确定,每年累计不少于12天。探索推行干部教育培训学时学分制度。

4、坚持和完善组织调训制度。市委组织部和干部所在单位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制定的名额分配调训和点名调训,各单位和干部本人必须严格执行,保证计划的落实。各单位党政一把手、选调优秀大学生和市以上调训的县处级后备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女干部由市委组织部点名调训,其它干部、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采取组织点名和单位推荐相结合的办法调训。干部所在单位和干部个人必须服从组织调训,因故不能参加的,本人须提出书面申请,由所在单位书面报告主管部门。因特殊情况需要变更的,经批准可在本单位内部调整。干部在参加组织选派的脱产教育培训期间,享受在岗同等待遇。

5、实行干部调训计划和办班申报审批制度。经市委组织部或市人事局指定的由我单位承办的干部参加培训,须经市委组织部审批,避免多头调训和重复培训。未列入市委组织部干部脱产培训计划和未经批准举办的培训班次,有关单位可不选派干部参加。由我局或者下属单位举办的培训班结束后,主办单位应及时向市委组织部或有关管理机构报送培训总结。

6、建立干部在职自学制度。动监所要制定量化考核和激励约束措施,鼓励干部根据个人发展和履行岗位职责要求,利用业余时间自学或参加培训,并从时间、经费、学习资料等方面为干部在职自学提供必要保障

第五篇:建立健全干部交流制度经验交流

建立健全干部交流制度,积极稳妥地开展干部交流工作,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实践表明,干部交流有利于进一步优化领导班子结构、提高领导干部素质和能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XX县现有700多名科级干部,这些干部是推动科学发展的中坚力量。如何做好科

级干部的交流工作,增强交流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是目前干部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

一、认识先行,让干部服从交流。

要在干部交流工作上取得新突破,必须解决好干部的思想认识问题,充分认识其意义。一是有利于解决干部“成长难”。实践出真知,经历长才干。

多年待在同一岗位,容易使人滋长懒惰情绪,变得僵化保守、不思进取,不利于干部的工作创新,不利于干部的“成长”。而实行交流,为干部提供了多岗位锻炼的平台,搭起了成长成熟的梯子。二是有利于医治“班子病”。通过交流,能调整领导班子的群体结构,及时解决散懒、老化、内部不团结等“班子病”,实现领导班子成员在性别、年龄、性格、专业等方面的优势互补,激活干部队伍的活力,优化班子结构。三是有利于冲破“关系网”。长期在一个岗位上任职的科级领导干部,容易形成“关系网”,被人情关系缠绕,助长腐败。加强科级干部交流有利于领导干部摆脱人情关系的干扰,做到秉公办事,净化党内风气,改善干群关系。

二、完善制度,让干部规范交流。一是增强干部交流的科学性。根据全县科级领导干部的实际情况,制定好干部交流计划,制定科级干部交流实施细则,明确交流条件,做到交流预先有谋划、操作有标准。对交流干部的基本条件、什么时间进行交流、交流多长时间、交流的比例、交流到期后怎么办等一系列问题,都有一个硬性规定,让每一个干部对交流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使交流工作真正走上经常化轨道。二是健全跟踪培养机制。对跨部门、跨行业交流的干部,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岗前培训,做好跟踪考察和培养。制定以实绩考核为主的干部考评指标体系,凭实绩用干部,用适当的待遇激励干部。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交流、提拔使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三是实行交流任期工作目标责任制。交流干部在任期内工作目标任务完成好,业绩突出,特别是在基层和艰苦地方工作并取得突出成绩,且群众公认的,可优先提拔使用。对在任期内工作目标任务完成较差,经考核不称职,造成不同程度损失或影响的干部,要视具体情况作降职、撤职等处理。尽可能采取提拔方式交流干部,特别是对于一些难以交流的地方、部门和职位,这种方式易于干部接受。四要健全组织关怀激励机制。县委组织部对每位交流的科级干部,要进行任前谈话。谈话中对干部要既肯定以往工作成绩,也指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同时对新岗位工作提出要求和期望,鼓励创造新的业绩。谈话中还要了解交流干部的实际困难,如职称问题、子女入学问题、工资待遇差异问题等,组织上要创造条件,尽量帮助解决,以免除交流干部的后顾之忧。

三、创新方法,让干部有序交流。一是点面结合。既抓好“一把手”和管人、管钱、管物的领导干部,以及在同一职位上任职满10年的科级领导干部的交流,又兼顾领导班子建设,广泛调动班子成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根据干部的不同条件,领导班子的实际情况,对那些素质较好,并经过关键岗位锻炼和需要在关键岗位上锻炼,并已基本成熟的干部采用提拔交流的方式,让他们在较高层次的岗位上任职锻炼。二是以岗选人。根据制定的交流计划和拟交流干部的能力特点,进行统筹安排,在实现内部人才合理流动的基础上,尽量使被交流干部能够学有所用,发挥其所长,提高人才的使用效率。同时干部交流要抓住重点、有所侧重,交流岗位应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在一定的范围,重点单位或部门关键岗位上的干部要加大交流力度。按照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原则,根据干部的年龄、气质和专业知识类型,将其安排到相应岗位工作,不“乱点鸳鸯谱”,不搞论资排辈和平衡照顾,避免大才小用、小才大用、庸才重用。三是幅度适中。为保持干部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一般来说,新干部上任要有二到三年的时间,才能看出一任干部的工作成效。一方面要避免因交流造成某个地方和部门新手急剧增多而影响工作的现象,应合理确定交流的比例。

另一方面,要适当确定科级干部交流年限,这样既有利于形成科级干部交流的“大气候”,减少交流阻力,又有利于统筹考虑培养锻炼干部和改善领导班子结构的双重要求,克服盲目性和短期行为。

四、体现公平,让干部愿意交流。部门、单位、乡镇之间经济、政治上待遇的差别,是导致干部不愿交流的重要原因之一。自规范津补贴

发放后,干部的经济收入总体差距已经不大,但还是存在一些差距,纪检、监察和审计等部门要加强对有审批权力或收费项目等重点部门、单位的监督检查,防止不合理收入。组织部门要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经营者得利,在干部的提拔使用上,向艰苦边远乡镇和条件艰苦、工作繁重的部门重点倾斜,有计划地实施“热门单位”

与“冷门单位”、“重要部门”与“一般部门”科级干部的换岗交流,通过交流逐步实现利益公平。

下载建立健全干部教育培训制度体系的思路与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建立健全干部教育培训制度体系的思路与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干部教育培训制度

    大学干部教育培训制度为加强干部培训工作,根据《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干部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要求,特制定本制度。一、培训指导思想、目的、原则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

    纪检监察干部教育培训制度

    纪检监察干部教育培训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适应新形势对广大纪检监察干部提出的新要求, 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保证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

    加快建立健全全民减灾教育体系

    加快建立健全全民减灾教育体系 2012-10-29 第04版:社会观察 作者:单大圣 来源:学习时报 字数:4101 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深入发展和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各种可以预......

    深化干部制度改革的难点、 思路与对策

    深化干部制度改革的难点、 思路与对策徐洪波 [摘要] 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干部管理制度上存在问题的分析 ,指出深化干部制度改革的重点在于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导向 ,完善干......

    干部教育培训点名调训制度(模版)

    干部教育培训点名调训制度第一条 为加强对各级各类干部特别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的脱产学习管理,严肃调训纪律,规范学习行为,根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及有关规定要求,结......

    华阴四项制度加强干部教育培训

    华阴四项制度加强干部教育培训 华阴市从提高领导干部理论水平和能力素质入手,着力推行“四项制度”,强化干部教育培训,确保参训干部学有所获。 一是坚持跟班督查制。每期主体班......

    干部教育培训需求调研制度

    华安县委党校 干部教育培训需求调研制度第一条 为进一步提高干部教育培训针对性、实效性,充分发挥干部教育培训“两个服务”的作用,根据《干部教育条例》,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建立健全新形势下村级干部保障激励机制的思考与对策

    建立健全新形势下村级干部保障激励机制的思考与对策 近年来,农村村级干部中存在的“进无路、退无保、报酬低、责难究”等突出问题一直影响农村干部队伍的稳定,成为制约当前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