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教学的几点体会5篇

时间:2019-05-14 09:03: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教学的几点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教学的几点体会》。

第一篇: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教学的几点体会

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教学的几点体会

实践使用青岛版数学教材已经整整四年了,经过四年的探索和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数学课程改革已进入关键时期,数学教师素质的提高,也到了关键时期,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更是迫在眉睫,而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必须走“开放式”的数学教学之路。《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数学课程是以培养数学素养为宗旨的启蒙课程,所谓数学素养包括知识、能力、兴趣、数学方法、数学态度、数学思想、良好心理品质等。

新课标提倡“用儿童的眼睛来观察,用儿童的心灵去体验,用儿童的方式去研究”,通过学生的眼、手、鼻、口等器官,去玩“玩具”,去品味生活中的数学,去观察生活中的数学,去研究生活中的数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教材的开放性、趣味性、数学性、探究性等特点为学生提供动眼、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做中学”。

四年的教学实践,青岛版数学教材是我最好的老师和朋友,促使我学习,督促我进步,伴随我成长,我体会最深的是:

一、青岛版数学教材,具有很强的数学性、趣味性、知识性、开放性,充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学生放在第一位,给学生广泛的探究空间,是学生喜欢的数学教材。

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立足学生实际,立足国内外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给学生提供创造的空间。

青岛版数学教材以“问题情境”、“合作探究”、“问题口袋”、“自主练习”四大模块建构教材,充分展示探究的过程,具有很强的开放性。问题情境是探究的开始,合作探究是探究的具体实施过程,是探究的主体部分,问题口袋是活动过程的一部分,是探究活动的继续和发展,自主练习则把探究延伸到课外。其中“合作探究”给了学生张扬个性,放飞想象的广阔空间,学生在“做一做”、“玩一玩”、“画一画”、“试一试”、“测一测”中,大胆地探索,成功地发现,尽情地体验数学探究的乐趣。

教学内容的开放性给教师、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和创新的空间。探究的内容的开放,教师可以自主选择和取舍;探究方法的开放,师生可以自主选择和创新;探究结论的开放,教师可各尽所能,尽力而为,而最终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必须运用数学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教与学,必须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宗旨。教学时,可以由一个问题衍出生许多问题,让学生进行自由探究。如五年级数学上册《美的奥秘》一课,当我展示了很多美的图案后,问学生“你知道这些图形美在哪里吗?”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来测量不仅发现左右对称的图形美,还发现了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的黄金比,以及物体的颜色按比例搭配等一系列的问积等于什么?

生1:我觉得盐水的体积等于水的体积加上盐的体积。生2:我也觉得盐水的体积等于水的体积加上盐的体积。师:确实如此,那么如果将一个石块放在水中,石块的体积等于什么?大家设计以实验观察一下,然后互相交流。

生1: 等于上升了的水的体积

生2:石块的体积等于上升了的水的体积减去原来水的体积。师:对,我们根据刚才的推断来做一个小练习。一长方体鱼缸(如右图)如果放进去一块珊瑚石,水面升高了5厘米,这块珊瑚石的体积是多少。

三、学生是新教材的最大受益者,动手能力、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数学素养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提高。

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其实质就是学生手、眼、脑等多种感官协同活动的过程。它不仅能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而且对所学知识能理解得更为深刻,所以小学数学的课堂就是要通过为学生创设一个动手做的环境,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基础和习惯、水平和能力去做。通过动手操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快乐足球----比例尺》一课时,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在发现中学习。学生利用带来的大小不同、数字各异的地图,积极地发现各种有趣的数学问题,在自己的观察、计算中发现,在自己的发现中创新,学生的数学素养也在“润物细无声”地得到了提高和发展。

我们来回放当时学生自主学习的热闹场面:有的把世界地图摆在桌子上,有的学生把威海地图放到黑板上,有的学生在用尺子量,有的学生在练习本上一遍又一遍的计算„„几分钟过后,同学们便按奈不住内心的喜悦,纷纷向我汇报:老师,快过来看,威海到北京的距离我计算出来了;老师我有问题“同是威海地图他们的比例尺怎么不一样?”“老师,这两幅地图的比例尺写的形式怎么不一样?”“老师,都是山东到上海,怎么两幅地图计算出来的结果不一样?”“老师,我还发现了„„”

孩子之所以能发现这些,源于他们动手去做。试想,如果没有孩子亲自动手实践的过程,他们能发现那么多问题吗?会有那么多的结论吗?所以,我们要为学生创设亲历经历的机会,只有开放了学生的双手,他们才能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增长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获取数学知识,也有利于儿童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才能探究出事物变化的规律,学生数题。课后学生还设计了许多精美的图案。我们在使用教材时,要挖掘教材中具有衍生性的问题,深度开发教材本身的隐性资源,使教材成为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最具有价值的最主要载体。

学生运用什么方法,什么方式进行探究,是由学生所要探究的问题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等因素决定,教材问题情境部分只提示学生做好问题的范围和注意事项,不对问题作硬性规定,从而让问题更好地适应本地区、本学校、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提高问题的适应性。

青岛版教科书只是提供了一种模式和样本,我们要在理解和挖掘其教育内涵上下功夫,创造性地重组教材,进行优化选择和取舍,把教科书变成“活教材”,真正领悟编者的意图,引领学生活学活用会创新。

二、教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提升了理念层次,提高了数学素养,也提高了授课能力,注重了数学评价。

每位数学教师都在教学中不断学习,不断充电,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从教学设计到课堂调控,从教学基本功到综合执教能力,从教学思路到整体理念,都有一个较大的飞跃,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让每个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进行问题探究,数学课堂正焕发出她独特而感人的魅力,数学课越来越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

教学中,我尽量吃透教材的设计意图,领会教材的设计目的,创造性地处理教材,比如教学《包装盒----长方体和正方体》一课,常规的教学准备是:每组几个长方形或正方形的盒子,观察这些盒子的特点,你能提出哪些问题。这样设计,教师的课前准备工作量很大,并且也限制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我改变这种常规的方式,寻求一种不同的效果:提前一天布置学生每人带一个合子来。这下好了,各种各样的杯盒子应有尽有,五花八门:大大的圆柱盒子、高高的圆锥形盒子、花花绿绿的不规则盒子、还有各种漂亮花色的盒子,但大部分学生带来的盒子还是比较规则的,让学生自己找出这些盒子在形状上的共同点,和差异,从而演绎了一出没有预约的精彩。

教学《走进军营----方向与位置》一课时,我以“方向与位置”为切入点,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紧紧围绕“方向与位置”作为探究的基础,以探究性学习为主线,以问题为数学探究的翅膀,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验证问题──自主练习”的过程,让学生展开全方位思考。通过研究“方向与位置”,初步建立方向与位置的概念,并由方向与位置推想到角度的大小及公交车的路线等,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会用数学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常见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数学的观察技能和细致、认真的观察品质。

我们来看一个《有趣的溶解现象》小小的解决问题片断: 师:同学们都观察得很仔细,发现了验放到水中,溶解后就形成了盐水。那么,盐水的体学素养的提高不是一朝一日的事情,而是在经常而持久的过程得到培养和发展的。

数学课堂应该贴近孩子的生活,发现学生身边的数学,挖掘我们身边的课程资源,利用现有的材料、条件,去生成一个真实的数学课堂,而不是刻意地去创设一个问题探究情境,让学生在限定的范围内研究、思考。数学是一个开放的大课堂,我们身边处处有数学,要从小教会孩子运用智慧的眼睛去发现身边的数学,用聪明的大脑去思考深奥的数学问题,用灵巧的双手去探索有趣的数学知识。

数学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我们一路探索,一路前行,不断积累自己的点滴经验,努力开拓数学教学之路。在教学的过程中,去学习,去感悟,去收获,去提高,希望乘着课改的东风,每位数学教师都做课改大潮的弄潮儿,乘坐青岛版教材这叶动力之舟,在数学课程改革的大潮中扬帆远航

第二篇:小学数学教学体会

小学数学教学体会

2012年8月10日,踏着对梦想的追求,我来到临县南临学校应聘,8月20日开始上班,2013年1月28日,抱着满载的成果,结束了我的实习生涯。

在实习期间,我所带的是三年级数学,并担任班主任。教学第七单元时年,月,日时,我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当讲完如何判断平年与闰年后,有个学生问我:“老师,那如何判断一年中的闰月呢?”这个问题其实在备课时我也想过,但是由于自己的愚笨,当我查阅完相关资料后还是对这个问题的解决策略模糊不清,并且看了一下教学大纲也没对此作具体要求,所以我决定舍弃。很遗憾,直到自己实习生涯结束,都没有给那位同学解答了这个问题。

今年返校后,系里为我们开设了小学数学解难这门课程,<:莲~山 课件 >看到这门课,我很欣喜,因为这对于我日后的教学将会产生极大的帮助,尤其是当老师讲一年中的闰月判断方法时,我更是高兴。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懂得了很多。

但是我在想一个问题,既然是小学数学解难,为什么用的方法都是高中和大学知识呢?假如要给小学生讲这些,我在质疑:她们能听懂吗?我在想咱们这门课程是否能换种方式来教学呢?让这门课能够真正的应用于实际教学。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主欢看法,望老师能能考虑一下,谢谢。

第三篇:小学数学教学中教材“活用”的认识和体会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材“活用”的认识和体会

何谓“活教”?我认为“活教”就是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注意在“活”字上作文章。“活”字,《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第219页见①动有生命;生存(跟“死”相对);⑥形容生动活泼;灵活。以这两项注释看,“活教”就是有生命的教学;生动活泼,灵活的教学。也就是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在追求知识的同时,追求、体验“生活的价值”、“生命的价值”。

教学要达到这样的教学目的,完成这样的教学任务,主要是通过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来实现。因为:教师、学生、教材是教学过程的三大基本要素,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二者以教材为中介相互依存。可是,在教学过程中,教材内容是相对稳定的,它是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它对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起着规定和制约的作用。而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千变万化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的知觉、记忆,想象和语言思维等方面,都表现有能力的个性差异,学生在同一方面的思考中,也会出现不同水平的思维过程,必须时刻注意根据不同学生的思维过程,发展学生的个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和共同研究者,必须深钻教材,根据时代要求,自己的素质特点和学生的情况,对教材加以改造。也就是要求教师要用好教材,用“活”教材,为实现“活教”而服务。本文就这一问题谈如下看法和体会,就教于方家。

一、要实现“活教”必须转变观念,创设和谐的校园数学文化。转变观念,就是要树立现代数学课程观;建立现代数学观;数学教学观和学生观。常言道:教师有什么样的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平时,我们往往以“课本上的都不会做”为理由来指责学生或变相体罚学生,埋怨学生。我认为,这就是我们还没有树立现代数学课程观的表现;又如有些老师认为: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自己的学生总比不上别人的好。我认为:这就是我们还没有树立和谐的数学教学观和学生的表现。

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实际上立足我国数学课程的现实,构建面向21世纪的数学课程,实施“大众数学”的课程策略。既然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来指责学生或变相体罚学生,埋怨学生呢?的确,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学生涉猎的知识范围也越来越宽,学生需要的帮助也越来越多。如果老师没有树立和谐的数学教学观和学生观,那么,感到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也就不足为奇了。至于“自己的学生总比不上别人的好。”我看也无可厚非。有比较才有促进;才会制订更切实可行的教育目标;才会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行为。不过,自己的学生哪方面比不上别人的学生?怎么样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天津市第四十二中学教师袁滨渤说:“当学生对你说悄悄话的时候,你的教育就成功了。”今年寒假,我遇到了2003年教的一位六年级毕业女生。她跟我聊了目前学习情况、身体状况,家庭情况、交往情况及今后的发展思路。我不敢说这些就是学生的悄悄话,但我总觉得我真的好幸福。近来我又收到了几位我只教了一个学期的六年级学生的手机短信和信件。其中的意思都是一些留恋的话语和在学校时难忘的事情,难舍的情怀。我想:尽管那时他们并不曾为我拿回多少奖状和名誉,但这些事实,确让我回忆到“活教”的魅力和“活教”的幸福和快乐所在。同时,也对教育的责任或真谛有所领悟,作为数学教师,其重要的任务应该是积极、自觉地促使自己的观念改变,以实现由静态的,片面的、机械反映论的数学观向动态的,辩证的,模式化的数学观转变。从而有效创设和谐的校园数学文化。也更好地服务“活教”。

二、要实现“活教”,必须全面把握教材结构体系,找准知识的生长点和着落点。

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分以下七个部分:数与计算,量与计量,比与比例,代数初步知识,几何初步知识,统计初步知识和应用题。小学数学教材结构遵循以下几条基本原则:一是以整数、小数、分数的基础知识以及四则运算为主线,以数形结合为重点,把各部分内容按其彼此的内在联系进行编排;二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适当分散,螺旋上升;三是把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置于教材的中心地位,注意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四是寓教学方法教材编写之中,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五是把数学知识和数学应用结合起来。

数学活动的效果检查,可以在课堂学习中当时完成,也允许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才完成。这就为我们“活”用教材,提供了灵活的操作空间和保障。因此,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完全可以也应该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找准促进学生健康,和谐、持续发展的知识的生长点和着落点。这样,学生必定能从挖苦、漫骂、指责的声海中渡到快乐、幸福的彼岸。从而在追求知识的同时,也追求体验到“生活的价值”、“生命的价值”。

比如:我在教“因数和倍数的意义”这部分内容时,其复习引入环节,按照教学要求,必须完成如下的教学任务:(1)进一步理解整除的意义;(2)明确“除尽”和“整除”的区别。(3)知道整除的两种读法;(4)会用字母表示整除的意义。一般情况下,要在课前几分钟的时间里完成这些复习任务,是不可以的,何况学生是在四年级的“有余数的除法”里只简单提出“整除”的例子,至今也近一年的时间了。结合这些实际情况,我紧紧抓住整除的意义引入教学。至于第(2)、(3)、(4)项教学任务,我通过适当的练习渗透,学生一时回忆不起来,或不会做的,我鼓励学生,允许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才掌握。我认为:如果不采取这样的“活教”策略,要么不完成教学任务;要么新授课时复习环节占用时间过长;要么必须用2课时进行教学。总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努力找准知识的生长点和着落点。从而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学生在轻松、愉锐的情境中健康、和谐,持续地发展,这样就是在追求知识的同时,体验到“生活的价值”、“生命的价值”。

三、要实现“活教”必须严格执行课程标准,活用旧教材。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健康、有序、全面地推进。新课程一步步地走进了学校,走进了课堂。千千万万富有历史责任感和专业追求精神的学校领导者和教师,正以自己的激情智慧和创造性劳动,描绘着新课程绚丽多彩的“教学景观”。可是,我们知道《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出台后,一套新教材又将陆续面世,取代现行的义务教材。在这套新教材全部面世之前,如何做到“活用”旧教材,体现新《大纲》和《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促进学生发展?我认为,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合理改进课本例题,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帮助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比如《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的“数与代数”这个内容里,规定学生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并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而义务教材在“最小公倍数”的求法中的例

2、例3(1)、例4及“做一做”和配套的练习十五中的习题,都不乏找到比10大的两个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求法。这与课程标准的要求显然是不符的。那么我们教学中就要灵活运用教材,实现“活教”,不能照本宣科。这样,才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才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学生也才有足够的时间去分享生活的乐趣,从而促进我们的教学更加体现出生命的价值,人文的关怀。

总之,实施素质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追求数学教学的生命价值,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权力和责任,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让我们为达到这一目标而共同努力吧!

第四篇: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运用了图画、故事、表格、文字等多种形式。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地呈现教材,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材还采用游戏的形式,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情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教材共分七个单元。数与代数领域包括

一、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两位数乘两位数,五、年月日

六、小数四个单元,空间与图形包括

二、对称,四、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两个单元,统计与概率是第七单元,实践与综合运用包括点击双休日和饮水情况调查两个实践活动,最后还有一个总复习回顾整理。

二、教材的编写意图

(一)教材内容的呈现以开展有效的学生活动为主线。教材在呈现时,十分重视学生的活动,探索与发现的过程。

(二)删繁就简,突出数学的思想方法。新的数学课程体系,以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干。教材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力图删繁就简,加强基础,突出思想方法。

(三)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生活经验逐渐丰富,教材提供的情景范围相应扩大,一方面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一方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四)通过专题的形式进一步加强数学的综合应用,渗透数学思想。“实践与综合应用”是数学课程内容标准的四个领域之一,本册教材在每个单元的练习中,设计了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图形中的规律,通过用小棒摆图形,从中发现规律,让学生在具体操作活动中体验探索的过程和方法。

(五)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情感。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编写教材时,仍然注意教材内容呈现形式的多样化。

三、教材编写的特点

1.素材的选取体现科学性和现实性,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与社会。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并初步产生了了解生活、认识社会的愿望。因此本册素材的选取以反映学生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为主要内容,目的是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与社会,体会数学学习的内容是现实的、有价值的和富有挑战性的,使学生通过观察、探索、实践等一系列学习活动,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增加对其他领域的了解。如信息窗中“采访果蔬会”、“美丽的街景”等素材展示了时代发展的新变化;“热闹的民俗节”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美;“我家买房子了”、“家居中的学问”则是通过介绍新家的面积以及家居中的一些数据,引导学生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练习中选取“幼虫变成蝴蝶的时间”、“各种常见标志”、“服装订单”、“估树叶的面积”、“列车时刻表”、“张健横渡渤海湾”、“卡车载物的限制高度”等素材,有利于引导学生探究数学知识,增长对生活和社会的见识。

2.优化单元知识结构,促进学生自主构建。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优化单元知识结构。比如“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二)”、“两位数乘两位数”两个计算单元中,采用了弹性较大的“板块式结构”。体现在知识的安排上,是将整个单元的教学分为“口算与估算”、“笔算”、“混合运算与实际应用”3个板块,并在整个单元教学中有机结合。这样,既能使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进一步巩固,又能让学生体会到计算的实用价值。

3.加强教学重难点的提示与指导,使教材更好地服务教学。

对于教学中的重难点,教材的编写颇具匠心。如:“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二)”单元的“184÷8”的教学中,教材呈现了同桌合作学习的方式,展示了估算和用竖式算两种不同的算法。对于笔算除法的重点----商的位置,教材借用了学生的问话“用百位上的1除以8,商不够1个百,怎么办?”对教师的教学进行了提示,强调了教学的重点。面积单位的建立是教学中的难点。当学生初步认识面积单位后,教材通过呈现几个同学的对话“大拇指指甲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计算机键盘上一个按键面的面积大约是……”,由此提示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加深对1平方厘米的感受,突破教学难点。这样编排,有利于教师更好地驾驭教材,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达到教材为教学服务的目的。

4.提倡多样化的教与学方式,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本册教材的编写意图、呈现方式和栏目设置旨在积极倡导新型的学习方式,努力实现学

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如:在“合作探索”栏目里,体现了一种开放、民主、探索、交流、合作的教与学方式,目的是引导学生逐步学会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活动中学习新知识。在认识轴对称图形时,教材呈现的是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对轴对称图形有了许多个性化的认识,并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我发现这些建筑的左右两边的形状是一样的”、“如果把风筝两边沿中线对折,两边会重合”、“如果从这些图形的中间画一条直直的线,左右两边完全重合”,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对轴对称图形各各抒己见。这种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将会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教学总目标

(一)数与代数(一、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三、两位数乘两位数

五、年月日

六、小数)

1.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小数比较大小、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2.能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以及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4.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5.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6.本模块主要培养学生估算能力、计算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空间与图形(二、对称

四、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1.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3.结合实例,感知理解对称现象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4.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5.本模块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猜想、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统计与概率(七统计与概率)

1.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

2.通过实例,认识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1个单位),并完成相应的图表。

3.能根据简单的问题,使用适当的方法(如记数、测量、实验等)收集数据,并将数据记录在统计表中。

4.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

5.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

(四)实践活动

1.经历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2.获得一切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巩固收集数据的一般方法,并在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研究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5.运用统计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第一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二):

2.第三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学难点:

1.第四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2.第五单元年、月、日

五、教学措施

1、创造性的使用和处理教材。教学选取的素材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新颖有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教学中,要注重利用“信息窗”“情境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要创设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能充分体验,把主动权放给学生。重视有效的小

组研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体验合作的快乐。

3、尽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口算和计算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计算的能力。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4、应用题的教学要重视学生理解题意,分析题意的过程,准确的把握数量关系,逐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的能力。

5、要充分利用数学学具,重视培养学生操作的能力,让学生积极的动手、动脑、动口,提高各种能力。

6、作业布置力求少而精,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区别对待。作业批改要及时,并努力做好批改记录,以便进行有的放矢的反馈和矫正。

7、对后进生要多给与关心和帮助,多给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激发其上进心。鼓励学生间的相互帮助,使后进生乐于接受。

8、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多读书,多查阅资料,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多听课,多评课,汲取先进教师的教学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以上分析只是本人比较片面的理解,肯定有不当之处,恳请各位批评指正。

六、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用好、用活教材。

2.关注教学的动态生成,营造富有活力的学习氛围。

3.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

4.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有机结合,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

5.重视解题方法的训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6.加强计算教学,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7.把评价和教学过程紧密结合起来。

七、课时安排

一、采访果蔬会---------------12课时

二、热闹的民俗节------------2课时

三、美丽的街景---------------15课时

四、我家买新房子了----------10课时

五、走进天文馆----------------6课时

六、家居中的学问------------5课时

七、小教练---------------------3课时

八、回顾整理------------------5课时

第五篇:一二年级数学教材培训体会

一二年级数学教材培训体会

我校组织了一二年级教师参加了此次培训活动,培训中各位老师认真听了讲座中对数学教材的分析,参与培训的几位老师针对教材、学生和教学等实际情况,从教材编排体系特点到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理念,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讲解与辅导,尽可能多地为我们提供学习借鉴的实例,提高了我们对教材的理性认识,增强了我们对教材的把握能力,为新学期中顺利实施新课程教学改革打下良好基础。我们也更进一步地了解和感悟了新版数学教材编写的真谛,真切地感受到了新课程的精彩。会后我们就这次活动的带来的体验感受进行了交流,总结如下:

1.张校长所读的文章让我们笑后有思考,笑后有压力。不能再稀里糊涂的做教育,不能再做知识的搬运工,储藏器。教师不是生产流水线上工人,我们要培养的是有灵性的有个性的学生,我们的工作要对明天中国的未来负责。

2.数学教学中要注意设计丰富多样的动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引导学生乐中学,趣中练;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各种器官(如:口、眼、耳、手)参与教学活动。要注意利用学具,为学生理解算理,数量关系服好务,带给不同层次学生不同的学习体验。

3.教学中不要告诉学生什么方法好,什么方法不好,要放手让学生思考,让自己体会那种方法好,那种方法最适宜自己。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数学意识,数学思维能力。

4.教学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设计一些游戏式的教学,减少学生的书写负担,数学教学可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设计的作业要能进一步学习探索的欲望,产生对现实世界各种现象进行探究的好奇心,激励学生主动地探索知识。

5.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读懂教材的设计意图,读懂练习题的设计意图,读出其中蕴含的数学方法,数学思想,只有这样才能教好数学。

6.青云里小学俞博老师讲座中关于学情的前测给我们一定启示,我们的工作不是把课本教完,而是让学生会学。所以一定要重视学生的知识起点,在我们的教学中我们会向俞老师学习,也用多种方式了解学情,设计好新知识的起点,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有的放矢的展开教学。

感谢几位讲座教师的精心准备,此次讲座对我们的教学有一的定帮助,希望这样的活动能长期扎实的开展下去。

下载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教学的几点体会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教学的几点体会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数学教材教法培训体会

    数学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 9月20日,参加了在振兴街小学举行的数学科教材教法培训暨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受益匪浅。这次活动充分发挥了教研员示范引领作用。本次培训紧紧围绕课堂......

    2012六年级数学教材培训体会

    2012年9月18日,我们参加了市教研室组织的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材的培训。本次培训有教研员对教材编写特点和意图的精彩解读与分析,有本市的名师传教课堂观摩,还有耐人回味无......

    青岛版数学教材编写说明

    青岛版数学教材编写说明 本书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配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本书各章都分四部分编排: 第一部分......

    小学数学教学体会_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体会 ——谈“教学反思”的重要性 旗口镇中心小学四海希望分校吴桂梅 教学反思 : 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教学后反思 教学反思越来越为人们重视,美国著名学者波斯......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体会(模版)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石公桥中心小学王耀群 我教小学数学二十多年了,认真回顾一下,有这样几点体会,把它写出来和大家共同切磋,期望得到大家同仁的批评指正,使今后的教学工......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体会

    植树问题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18页例2。教学目标: 1.利用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分的段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并能利用规律来解决简单植......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体会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体会 一(1)班周世福 本人这学期教小学一年级数学,从开学到现在颇有感受,以下是我对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年级新生进入学校学习,是儿童生活中的......

    浅谈小学数学分层教学体会

    浅谈小学数学分层教学 烟庄中心小学 刘艳芳 摘要:我国古代孔子善于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以发挥他们各自专长。宋代朱熹把孔子这一经验概括为孔子施教,各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