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名校复办初中利弊何在?
名校复办初中利弊何在?
汪明 熊丙奇
据媒体报道,广东广雅中学日前与所在地荔湾区签订西关广雅实验学校合作办学协议,这意味着又一所名校复办初中。至此,广州市属名校已有执信、广雅、二中、广附、铁一等相继回归办初中。消息一出,引发了人们的热议。那么,名校复办公办初中传递了何种信号?会对中学教育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期编发两篇专家文章,以飨读者。
调整办学方式应当慎之又慎
汪明
从具体操作上看,还需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避免一刀切地要求“分设”或“合办”。
在过去10多年,很多地方实施公办初、高中脱钩,脱钩后的初中部成为名校名下的一所民办学校,这也成为一种比较通行的做法。随之带来的问题确实也不少,一方面,按这种模式运作的民办学校,如果从《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和要求看,办学不规范问题一直比较突出;另一方面,随着名办优质初中资源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公办名校复办初中对上述问题的解决会有一定帮助,似乎是一件好事。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简单,大量名校复办初中同样也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首先是,名校复办初中有可能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带来新的挑战。虽然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学校没有重点、非重点之分,但这些初中回归名校之后,难免打上“重点”的烙印,这一点在近年来优质高中复办初中的现实中已经有所印证。优质高中重新选择完全中学模式,与当前积极推进义务教育“九年一贯”的大方向,难免也会产生一些矛盾和冲突,对此应当予以关注。
抛开名校复办初中的利弊得失,确有必要对基础教育办学方式的调整进行全面审视,避免在办学方式上频繁出现反复。就初、高中办学方式而言,究竟应当选择“初、高中分设”还是“初、高中合办”,两种办学方式哪种更为合理,人们始终存在着不同认识。事实上,任何一种办学方式都是各有利弊,不同办学方式、不同类型学校共存是教育发展的基本态势。从现实看,我国基础教育的办学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在今后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过程中,独立设置的高级中学与混合设置的完全中学仍然有着各自存在的价值,“初、高中分设”与“初、高中合办”的办学方式也都会继续存在。从具体操作上看,还需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避免一刀切地要求“分设”或“合办”。
对于目前一些实施初、高中脱钩,按“名校办民校”方式运作的初中学校,如何进一步加强规范办学,确是一个需认真研究的问题。如果这些初中学校只是头顶一个“民办”的头衔,另加一个收费的“特权”,其余的运作与公办初中学校并无两样,这样的办学方式受到质疑也就在所难免。当然对于这样的学校,并非只有回归名校这一条路,通过加强规范,使之朝着更加名副其实的办学方向发展,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此外,对于一些已经复办或即将复办初中的名校而言,学校的初、高中如何重新架构,师资如何重新配置,招生工作如何有序推进,同样也会面临一些新的挑战。重点中学初、高中脱钩政策的大规模实施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其主要动因是满足普通高中发展需求,扩大普通高中发展规模。当前,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已经由规模发展逐步转变到以提升品质、彰显特色为中心的内涵发展上来。在此背景下,对于名校复办初中对学校高中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也要有一个评估和预判。
对于地方而言,基础教育办学方式的调整应当慎之又慎,要基于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考虑,并且经过充分论证,也只有这样,办学方式的相对稳定才能得以保障。(作者汪明,系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基础教育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公办高中复办初中不是治本之策
熊丙奇
要真正推进均衡,就必须消除名校思维,全面转变资源配置模式,加大省(市)级财政对义务教育的统筹力度。
名校复办初中,不只是广州一地的做法,我国其他大城市,也正在推进公办高中办初中的工作,教育部门认为,此举将增加优质公办初中资源的供给,破除“民办初中独大”现象,以缓解“小升初”择校热。然而,笔者对名校“复办”初中所能起到的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作用,并不怎么看好。治理择校热,必须针对影响择校热的根源性问题。要彻底缓解择校热,不能在“名校”上做文章,少数几所公办初中名校并不能冲抵民办初中名校的择校热,还可能打破原有的公办初中布局。
我国当初决定高中和初中分离,是从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不同的属性出发。义务教育强调均衡、免费、强制,而非义务教育并不强调均衡,是由受教育者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因此,实行高中和初中分离,是符合办学规律的。但当初分离时,由于很多优秀教师更愿意选择高中,导致很多地方因初高中分离,使公办初中办学质量成为“瓶颈”,也给民办初中异军突起的机会,不少地方都存在优质初中学校集中在民办的情况。
由公办名高中复办初中,其实在走“回头路”。“回头路”不是不可以走,关键要看是不是真能解决问题。初高中分离的方向并没有错,错在于政府部门重视高中办学,给高中更多资源,造成新的不均衡。推进义务教育均衡的关键应该是改变资源配置模式,具体而言,不能再由政府主导资源配置,按锦上添花的方式拨款,而是由省级财政统筹义务教育资源,给各校同样标准的保障力度,包括师资待遇。
不进行教育资源配置模式的转变,依靠名校复办初中,很可能事与愿违。首先,公办初中办学,用的是公办高中之名,希望借此打造初中名校,而问题是,义务教育阶段不得有重点校、重点班,办公办名初中的思路就有违均衡。其次,公办高中举办初中,资源来自哪里?按照公办属性,资源应全部来自政府,举办者也是政府,如何理顺举办者与办学者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为了尽快让公办高中复办的初中得到认可,公办名校会否在招生名额上,对自己举办的初中倾斜,同时,政府会不会出台优惠措施加以扶持?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这对其他公办初中学校是不公平的。公办名高中举办的初中因“出身”好,得到政策扶持多,迅速就变为“名校”,而家长热捧公办高中复办的初中学校,看中的是优质高中资源,这将加剧初中择校热,会适得其反。
对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我国政府部门想了很多办法,包括名校办分校、建名校集团、名校与薄弱校对口帮扶,再就是公办名高中复办初中,等等。这些措施看上去都在推进均衡,可强调的却是名校,可以说只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的外围措施,结果对缓解择校热作用不大。要真正推进均衡,就必须消除名校思维,全面转变资源配置模式,加大省(市)级财政对义务教育的统筹力度,做到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条件一致,在此基础上,建立教师轮换制,才能治理择校热这一老大难问题。(作者熊丙奇,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第二篇:中学复办初中阶段工作汇报
今天上午,晋江市副市长携市教育局庄局长、施副局长等来校调研复办初中问题。下面是学校汇报提纲。
一、运作情况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复办初中的会议精神及市教育局对初招工作的指导意见,我校着手准备以下工作。
1、召开会议。分别召开党支部支委会、校长办公会、校务委员会和全体教职工大会,深入学习市委、市府关于复办初中的文件精神,为复办初中工作做好思想上准备。
2、工作小组。成立复办初中工作小组,负责初中工作有关事宜,上情下达,分工负责。
3、制定方案。根据市教育局的指导意见,制定《晋江一中复办初中招生实施方案》(见附件),上报教育局。方案包括招生机构、招生建制、招生时间、招生办法、招生程序等。
4、信息摸底。3-4月份对本招生服务区晋江户籍学生进行信息摸底,收集汇总学生在校综合表现、五六年级统考成绩、学科竞赛成绩及技能特长比赛等情况,并分类存档。
5、招生宣传。在学校网站公告栏公布复办初中咨询电话,在体育馆设立咨询登记处,接受学生及学生家长的来人来电咨询,并采集相关信息。5月初分两批召开部分学生及学生家长座谈会,进行招生宣传动员。
二、存在问题
1、师资问题。我校岗位设置中的高级教师岗位职数在首批聘用中已用完,外校初中高级教师、骨干教师来我校应聘的积极性不高。
2、招生名额。招生名额有限满足不了社会家长要求,特别是实小、二小情况尤为严重。
3、外地户籍。外省市户籍,但在本地买房子且长期居住户子女强烈要求到本校就读,但户口尚未落户晋江。
第三篇:办特色教育 创一流名校
办 特 色 教 育
创 一 流 名 校
——杨家沟小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特色教学活动
根据交口乡中心校布置的教学工作任务,并结合我校实际,本学期我校全体师生把“办特色教育,创一流名校”作为奋斗目标,通过开展各种特色教学活动,促进教学质量有效提高。
一、校园溢满书香
好书伴我成长
九月份活动主题:爱读书 好读书
读好书
十月份活动主题:诵读经典诗词楹联
十一月份活动主题:好书推荐
悦读共享
十二月份活动主题:(1)师生读书活动成果展评(2)评选班级阅读之星、读书小状元和读书小博士。
二、诗词楹联进校园活动
九月份:启动诗词楹联诵读活动
(1)派专人参加诗词楹联专题讲座,并写出心得体会。在校内举行专题培训。
(2)每班出一期相关的黑板报。
十月份:诗词楹联展示活动
每周二至周五大课间:以班级为单位每天早上有两个班级进行不同形式的诵读比赛,每周一各班温习上周所展示内容。
2校园诗词文化建设:师生共同参与,打造一面面图文并茂的诗词楹联文化墙。
十一月份:举办经典古诗词诵读比赛,并评出三位诗词朗诵之星。在教师队伍中开展创作活动,并邀请名师进行讲评。
十二月份:迎接上级领导检查
三、流动的校园文化
此项工作是我校推出的一项别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兼容读书活动,诗词楹联活动和各学科的知识点。一百多张彩色卡片挂在绿化带内,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仅为我校增添了色彩,而且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四、“校园好声音” 英语歌谣比赛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营造浓厚的校园英语氛围,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和综合运用能力,我校在11月份举行了校园英语歌曲比赛。此次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充分展现了小学生的英语风采,丰富了同学们的业余文化生活,激发了同学们的参与热情,为我们的校园增添了亮丽的一笔。
五、校园小小书法家活动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促进学生规范整洁书写汉字,我校在11月中旬举行了校园小小书法家比赛活动,通过此次活动,激发了学生写好字的积极性,进一步端正了写字姿势,提高了写字质量,养成了良好的书写习惯。
近日,我校通过开展各种活动,不仅丰富了全体师生的文化生活,而且增强了凝聚力,全校上下,目标一致,齐心协力,人人都为争创名校努力奋斗!
2013.9
第四篇:初中思想品德开卷利弊分析
自从2000年对初中思想品德实施了开卷考试以来,学生在成绩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是,正是在这种情况情况下,我们对于一个学生的评价更是不能仅仅是看他的成绩和分数,尤其是对于思想品德这一学科,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评价体制呢?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要真实、公正、可信。”“评价既要重视学生对本课程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更要考查学生在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是否开始形成了好公民所应有的态度、能力、价值观和行为。”“对学生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评价不仅要重视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变化和过程,要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要重视学生、教师和家长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要重视对学生评价的反馈。评价应客观地记录学生学习状况和思想品德的成长发展过程,关注学生的发展差异及发展中的不同需求和特点。”“要建立以教师自我评价为主,学生、同事、学校领导、家长共同参与的教师评价制度。”
在实际的思想品德评价普遍存在着如下一些问题:①以学业考试成绩为主,对思品表现的体现不充分。部分学校将思想品德学科视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学科,忽视对其思想和品德层面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素养的评价。②以终结评价为主,形成性评价的积累、使用不充分。部分学校成长记录袋等形成性评价手段逾发流于形式,对学生平常表现的资料积累较差,对已积累资料的分析和结果使用更差。学生思想品德培养的结果往往单一地由期末考试的成绩来取代。③以班主任意见为主,其余教师、学生、家长、社区意见参考不充分。部分
学校评价学生思想品德操行等往往由班主任说了算,其余的德育培养力量失去了起码的评价发言的机会。④以“一锤定音”为主,互动评价与教诲不充分。部分学校忽视学生与学生相互的评价、忽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及对学生单独的引导教诲、忽视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经常的评价交流等,对学生思想品德的评价结论往往只是学校少数人的意见。⑤以精确“定性”或“定量”评价为主,描述性、激励性评价不充分。部分学校对学生个性化的评价落实不好,书面评价“套路”化,针对性点拨和激励较差。部分学校对学生思想和品德的表现随意定性,忽视了学生的“后塑造性”。部分学校简单用分数来呈现学生思想和品德的现状,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描述性评价和登第评价的功效。
要知道初中思想品德课不仅是一个知识的传授与学习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尝试体验、不断探索的过程。知识的考核固然不可少,但为学生提供一些真实的生活背景,让他们在其中去活动、去领悟、去冲突、去体验,在“亲近自然”、“融入社会”和“认识自我”的真实生活体验中获得思想道德品质的发展和文化知识的巩固、提高,更能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主动性,同时也增强了德育的实效性。这能较好地解决信与不信、行与不行的矛盾。
所以个人认为思品的评价要求应该包括六个方面:
1、把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放在突出位置。
2、强调学生既是评价对象,也是评价主体。
3、对学生的能力发展给予肯定性评价。
4、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
5、采取多种学习评价方式。如谈话观察、描述性评语、项目评议、学生自评与互评、个人成长记录等。
6、采
用开放的教学评价方式,这主要体现在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上。
7、坚持多角度、多样化的评价原则 初中思想品德课对学生学习评价的内容越来越广泛,形式越来越多样。从评价内容上看,包括对学习内容、学习态度、合作精神和学习结果等的评价;从评价形式上看,有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家长评等。因此,在教学中,笔者设计了“金色收获”、“我的成长记录”等栏目,让学生对自己一个阶段的学习及表现进行反思,自我鉴定、自我评价,这有利于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培养,也有利于笔者掌握学生的情况。同时笔者又以小组评价的形式,让学生互评,从中体验到同学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相互激励的乐趣,也有利于促进学生评价能力的提高。另外,在评价时也要充分考虑教育的社会性因素,因此,笔者也让学生家长参与评价,这样做有利于家校沟通,也有利于父母与子女的沟通。这种评价有利于弱化来自社会和家庭的负面影响,学生们大多数是认可的。除此之外,笔者还经常运用描述性评语,如一段温馨的话语,一段鼓舞人心的格言等,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状况进行适当的激励性的描述,以更好地体现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
综上,与过去相比,思想品德教学总体上的进步是肯定的;与课标要求相比,思想品德教学现实中的问题是客观的。党和国家赋予了思想品德教学特殊的使命,广大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一定要认清现实,奋力工作,创造性解决好思想品德教学所面临的系列问题,切实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质量。
第五篇:脚踏实地办教育,开拓创新创名校
脚踏实地办教育,开拓创新创名校
——莱溪中心小学调研报告
莱溪中心小学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由名不见经传的旧庙,几经扩建,已初步成为一所环境优雅、设备齐全、管理规范、业绩突出的现代化农村小学,跻身于抚州市农村先进学校的行列。近年来,学校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取得较为突出的成绩。学校先后获得“全国中小学图书管理先进单位”、“江西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江西省素质教育示范学校”、“抚州市新课程改革校本培训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业绩,但离我们追求的“培养高品位的现代人,办人民满意的学校”终极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为了响应县教育局开展“三名”活动的号召,我们计划用三到五年的时间,把学校的各项工作做得更实、更精、更有特色,在巩固已有的办学成果的同时,脚踏实地地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争取成为南丰优质教育的排头兵,成为县乃至抚州市名副其实的名牌学校。
一、学校定位
办学理念:优越的环境吸引人,正确的目标激励人,科学的管理规范人,温馨的关怀服务人,亲切的态度感化人,发展的眼光塑造人。
办学目标 :以德为魂,学会做人;以能为本,学会学习;以智为谋,学会创造,培养高品位的现代人。
办学思路:学业与健康并重,文明与快乐同行。
抓德育,创“文明校园”;抓教学,创“人文校园”;抓课改,创“快乐校园”;抓读书,创“书香校园”;抓管理,创“和谐校园”;
抓创建,创“平安校园”。办学特色:
立足校情,与时俱进,发挥优势,深化课程设置改革,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一是在原有特色办学基础上巩固深化“5+2”课程设置改革,形成“宽基础、强能力、多兴趣、有特长”的显示学生个性色彩的办学特色。
二是创建体育先进学校,我校学生体育代表队在南丰县中小学生体育运动会上连续两届荣获团体总分第一的佳绩,为我校创建体育特色学校奠定了基础。为此,我们将面向全体学生,大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培养学生体育特长,争强学生体质。
二、具体目标:
在总体目标的指导下,基础设施建设、班子建设、教师发展、学生培养等几方面确定具体工作目标。
1、基础设施建设目标:在确保完成校安工程的前提下,改变校园整体环境,将校园绿化、美化再上一个台阶,营造一个舒适、高雅的育人环境。加强教学技术装备,高标准匹配好各功能室的教学设备,力争实现班班通(多媒体教学设备进班级)。
2、领导班子建设目标:努力打造一支“脚踏实地、心胸豁达、品德高尚、领导高效”的学校领导班子队伍。
3、教师发展目标:积极锤炼一支“视野开阔、勤于学习、乐于奉献、肯于研究、善于反思”的现代科研型教师队伍。到2012年,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乡级学科教学能手;县级以上骨干教师力争达到任课教师的20%且覆盖各学科;教师由授课型向专业研究型发展。
4、学生培养目标: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好品德、好心态、好习惯、好性格、好才艺、好成绩”适应未来社会生存发展需要的高品位的文明人。
三、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
(一)、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用好学校办学经费,争取各级支持,依托社会各种积极力量,不断提升学校物质文化的质量,丰富其内涵,建设充满浓郁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营造书香型、花园型、科技型校园。
1、在教师人手一台电脑的基础上,努力改善办公条件,对学校部分现代教育技术装备进行更新、优化,紧跟时代发展潮流。
2、完善学校生活用房,让师生有一个舒适的工作、学习环境。
3、完成学校物质文化建设,绿化美化校园,让学校的每一寸土地都成为教育学生的园地。
4、实现班班通、普及多媒体教学,提升教学手段档次。
5、完善校园广播系统,创设校园网,提高学校硬件的科技含量。
(二)、领导班子建设工程:和谐的领导集体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保证,得力的中层干部是校长施政的左膀右臂、科学决策的参谋智囊。加强学校班子建设,提高干部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为此,学校将依据发展需要,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调
整配备好班子成员。将学校干部队伍建设、管理、培训列入学校的校本整体规划,促使班子成员成为学校各个部门优秀领导者,不断推进管理创新。
1、执行“三个加强”:一是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文化素质,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和业务理论知识,确保干部知识具有合理科学的结构;二是加强培训,不断提高学校干部的管理水平和实践能力,走出去,拓宽渠道,提升学校干部整体水平,学校支持干部参加各种进修学习、培训。三是加强提升,对学校干部的管理、使用、提升,学校建立科学民主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鼓励、支持、指导干部及时总结经验、提升经验,积极探索管理规律,使学校各个部门主管干部,对部门的未来发展有清晰的思路,形成部门发展目标和规划,促进学校整体目标和规划的实现。打造一支团结合作、务实进取的领导班子。
2、强化四种意识:全局意识——开展工作,处理问题,站位要高,考虑要全;学习意识——勤于学习和反思,善于总结和提升;品牌意识——结合实际,注重实效,突出特色,打造品牌;服务意识——廉洁勤政,服务师生。
3、提高五种能力:即“政策领悟能力、组织实施能力、全面协调能力、深刻洞察能力、大胆创新能力”。今后几年,学校将围绕这五种能力的提高,组织学习,开展培训。
(三)、教师专业发展工程: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教师的发展是教育改革的原动力。
1、明确工作思路,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
为了促进教师的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我们明确提出“依法治校、科研强校、名师立校、品牌兴校”的发展战略,确立 “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以队伍建设为重点”的教学管理工作思路和“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校本培训为重点,分层要求、分类指导、名师引路、合作提高”的教师队伍建设思路,旨在引导教师在实践中探索、在研究中学习,在反思中提高。
2、启动名师工程,培养一批德才兼备、勇于创新的教学能手。启动名师工程,成立以校长为主任的教学能手培养与认定工作委员会,计划用两年左右的时间打造一支有良好的师德修养、先进的教育理念、厚实的专业素养、较强教育科研能力的名师队伍。并以此为龙头,带动全乡,促使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升。
3、确定研究课题,带领教师在研究中求发展
课题研究是一种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的探究活动,教师在参与课题研究的过程中,通过与专家的近距离互动活动,不仅可以获得理论上的支持,而且可以得到业务上的具体指导。从而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学行为方式的转变。因此,我们将积极申报各级科研课题,带领干部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将课题研究与教学工作紧密结合,培养“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的工作习惯,通过课题研究这个载体,促使教师在研究中学习,在反思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1)、分学科成立课题研究工作组。每个课题研究工作组在一段时间内都要确定一个符合本校实际要求的教研课题,教师根据立项课
题,结合自身特点,自愿申请加入课题组,课题组负责组织本组教师的学习、交流、研讨,形成研究成果,有效地运用于教学实践。
(2)倡导自我加压、自我提高、主动学习。发挥我校教师人手一台电脑的作用,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自我充电。发掘网络资源优势,把名师请进来,名课引进来,学以致用。
(4)加大培训力度,拓宽培训渠道。围绕研究课题,分层次选派优秀教师参加各级培训、学习,提高综合素质。以校本教研为主阵地,锤炼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实现教师队伍全优化。以远程继续教育为载体,以“教学沙龙”、“教师才艺展示”、“专家引领”、“专题讲座”等为主要途径,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4、铺路搭桥,在实践中锤炼教师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为了促使教师进一步更新观念、开阔视野、拓宽思路、把握教育改革发展的最新动态,学校将创造条件,搭建支持平台,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机会,让更多的教师在学校发展中展示自己的人生智慧,实现人生价值和美好理想。努力实现“通过教师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通过师生的健康发展,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
5、完善评价和奖励办法,促使教师在竞争中完善发展自我(1)完善教师考评办法,将绩效工资与教师教学业绩挂钩,形成自我约束机制。举行结对活动,签订结对协议,明确并落实各自的职责
(2)发挥骨干教师及教学能手的帮扶作用,对成效显著的骨干
教师和教学能手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起到激励作用。
(3)建立教师专业成长档案,通过自我激励,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四)、学生教育培养工程:
以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重点,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提高教育的实效,培养高素质的接班人。
1、健全德育网络机构
建立健全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调整家长委员会,形成学校主导、家长和社会参与的三位一体的育人机制。发挥德育领导小组的作用,深刻领会《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牢固树立“德育为首”的思想,增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完善考评奖励机制
进一步完善《莱溪小学班级管理工作评价方案》等各种考核评价机制,加强德育的科学管理。广泛深入开展各种争优创先活动,每年评比表彰“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等,通过考评奖励,学科连动、家校配合,抓好落实,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3、创新教育方式、拓宽教育渠道
(1)、继续深化“雏鹰争章”活动,树立学生争先意识。“雏鹰争章”围绕学生的“好品德、好心态、好习惯、好性格、好才艺、好成绩”等方面开展评比活动,对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给予宣传和奖励,达到激励先进鼓励后进的目的。
(2)、发挥童心平台的育人功效,培养综合素质强、思想品位高的新型学生。童心平台系列活动在我校的开展已初见成效,学生通过这个平台得到了锻炼、增长了见识。为了巩固已经取得的成效,扩大童心平台的辐射面,全面提升学生整体素质,我校计划将童心平台的几大板块办出特色、办出水平。A、“童心展台”——学生才艺展示的大舞台;B、“童星擂台”——学生特长的竞技台; C、“童声电台”——学生思想交流的对话台。
(3)、积极开展各类主题教育,让学生感同身受,领会主题教育的精髓,从小培养积极的人生观。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科学性,分阶段、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责任教育、礼仪教育。(4)家校同创,共同营造和谐美好的育人环境。继续推进一年一度的“情系民心”家访活动,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办好家长学校,提升家长家庭教育的科学性、实效性;发挥家长开放日的影响作用,让家长走近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心里;
4、改善校园环境,营造育人氛围
按照学校总体规划,做好校园环境改造的分步实施,努力营造整洁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让一墙一壁会说话、一草一木能育人、一字一画有思想。构筑长廊、流动、班级立体文化格局,使学生在老师的教育、榜样的激励、环境的熏陶之下,健康快乐的成长!
5、落实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广泛兴趣
(1)、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夯实双基,培养能力,全面发展。深化我校“5+2”课程改革,有效整合校本及地方课程资源,通过有计划的开展课外兴趣活动,使大多数学生学有所长。
(2)、培养学生体育特长,创建体育特色学校。根据我校体育基础较好的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特色体育活动,在继续保持已有体育强项的基础上,将本土民间文化遗产——竹马,引入课堂。
6、以三名活动为契机,确保“三源”,力求“四有”,实现“五新”。创名校是基础,树名师是保障,育名生的目的。名校:硬件先进、环境优美、成绩优异。名师:爱岗敬业、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名生:乐学会学、健康向上、文明守纪。确保“三源”,力求“四有”,实现“五新”:
三源——大力优化教育资源,做到各校教育硬件的基本优化与均衡;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做到优势师资共享整体提升教师素质;着力稳定学生资源,做到学生就近入学避免盲目择校。
四有——有一位开明睿智的学校领导;有一个团结奋进的管理集体;有一支敬业创新的教师队伍,有一批乐学守纪的求知学子。五新——使学校硬件和软件环境有新变化;各校文化建设要有新内涵;全乡教育教学质量要有新提升;学校教师形象在社会上有新口碑;获取更多新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