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农村社会保障情况调查分析文献综述
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学生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题 目: XX农村社会保障情况 专业班级: 二00五级会计学四班
届 次: 二00九届
学生姓名: 石 顺
学 号: 20055242
指导教师:姓名 刘新芝 职称 副教授 指导教师签字:
山东农业大学教务处 二○○九年一月五日
XX农村社会保障情况调查分析文献综述
一、建立农村社会保障的意义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农村这一特定区域范围内所施行的社会保障和福利事业。长期以来,由于历史的原因,占我国人口70% 的农村居民大多游离于社会保障之外,农村社会保障始终处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边缘。郭玲霞(2003)认为社会主义保障制度的建立是人类社会的进步。它表明人类对自身认识水平的提高,对社会发展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农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她认为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可以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可以体现中华民族互助互济的优良道德传统,还可以促进社会发展,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李葳(2005)认为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建立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对构建和谐社会,加快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存在的问题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村社会保障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受传统城乡二元结构模式的影响, 造成现在我国城乡发展极不平衡, 在城市社会保障体系荃本建立的同时, 农村社会保障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搜盖范圈窄、层次低,土地保降功能日益下降,缺乏法律保障,管理体制分散,农村社会保障政出多门(钟振强、宋丹兵、吴丽莉,2008)。
具体来讲,在农村社会救助方面,尤其是最低生活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救助理念落后,对造成农民贫困的原因缺乏科学的认识,对农民的救助存在着严重的恩赐色彩;救助对象的界定程序不科学,导致该救助的没有得到救助,不该救助的又得到了救助;救助方式单一,救助资源缺乏,以现金救助为主,实物救助为辅,而服务救助和能力救助严重不足;农村社会救助政策依据粗糙,农村社会保障立法整体滞后,与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极不适应(张云英,2007)。
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方面,制度供给短缺,政府尚未计划在短期内给农村提供一个可操作的社保制度安排。农村养老制度的建立目前还主要依赖于各地的探索和实践。养老保障的经济能力严重不足,家庭分散社会养老风险的功能正在退化,以及农村社会救助不足,医疗保障匮乏,都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方面存在的问题(江兴、冯厚荣,2007)。
农村医疗保险方面,以家庭为单位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与原则, 忽视了农民家庭成员身份分化的现实, 降低了制度的目标覆盖率,导致新制度部分目标人群无法进入制度体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自愿参与原则将增大逆向选择风险, 加大制度财务负担(杨玲、柯冬林,2006)。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李颖、张云策等(2008)对几个值得关注的农村社会保障问题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农村居民收入偏低是我国近65%左右的农村居民普遍缺乏社会保障的主要原因之一,收入水平偏低已成为农村居民参加农村社会保障的制约因素, 它既不利于农村的发展, 也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同时,广大农村居民自身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对社会保障的认识不到位, 导致了他们缺乏基本的医疗保健和社会保障知识, 一定程度上, 更缺乏对生命的珍爱和对生活与生命质量的追求, 整个农村居民的保障意识缺乏。另外,受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农村居民用于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却很少, 现有的社会保障尚属于一种低水平的社会保障,与城市开展的社会保障存在较大差距。
四、对策研究
总的来说,农民保障意识普遍提高,是农村社会保障的重要基础;政府财力的进一步增
加,是农村社会保障的坚强后盾;社会多方筹措资金,是农村社会保障的有力支撑(李颖、张云策、张宗光、崔桂华、高艳华,2008)。
1.农村社会救助问题
张云英(2007)提出新型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应从救助理念、救助方式、管理体制以及社会救助体系等方面进行创新:运用社会工作价值观对传统的社会救助理念进行创新,建立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现代社会救助理念,让需要救助的弱势群体有尊严地获得社会的帮助。在社会救助管理体制的各个层次上,再适当地增加必要的人力资源,专门负责社会救助基金运作和管理。建立多层次的社会救助制度,将救助分为生存救助、生活支撑救助和发展性救助,逐步提高受助者自身的素质,使具备劳动能力的人尽可能多的实现就业,并最终得以摆脱贫困,融入主流社会,避免他们的疏离化、边缘化。
2.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
根据我国的国情, 勇于探索, 大胆实践找到一条成本低、效益高、操作性强和可持续发展的农村老龄人口养老保障之路, 建立资金来源多渠道、给付水平有差别、实施方式多样化、覆盖面广、受益人群多和成本低效益好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江兴、冯厚荣,2007)。
3.农村社会医疗保险问题
针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出现的问题, 我们应首先改变以家庭为单位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规定, 对不同特征的人口区别对待;其次, 改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自愿参与原则,将现行制度中以家庭为单位的自愿参加原则, 变更为以从事农业生产的个体为单位强制参与, 将具有准社会保险性质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转变为真正的社会保险制度(杨玲、柯冬林,2006)。【参考文献】
(1)陈育钦,“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困境与应对”,《怀化学院学报》,2008年第27卷第1期;
(2)郭玲霞,“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重大意义”,《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15卷第2期;(3)李葳,“建立健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意义及对策”,《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3期;(4)钟振强、宋丹兵、吴丽莉,“促进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发展”,《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年1月号上总第336期;
(5)江兴、冯厚荣,“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河北农业科学》,2008年12月(1);
(6)李颖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23卷第3期;
(7)杨玲、柯冬林,“我国农村社会养老、医疗保险制度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8)张云英,“论湖南农村社会救助存在的问题与制度创新”,《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第8卷第6期;
(9)刘晓静、倪宏敏,“试论和谐社会中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理论观察》,2008年第4期;(10)赵慧珠、陈景云,“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意义”,《理论前沿》,2008年第18期;(11)谢敏,“农村留守老人社会互助保障机制建立探析”,《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14卷第3期;
(12)张淑荣、刘洁,“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农业经济》,2007年第1期;
(13)汪华丽、卓如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困境”,《企业家天地》,2008年第2期;
(14)
第二篇:XX农村社会保障情况调查分析写作提纲
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提纲
题目:小台后村农村社会保障情况调查分析 专业班级:二00八级工商管理B班
届次:二0一一届学生姓名:陈 卫 正学号:20071159
指导教师:姓名刘新芝职称 副教授
指导教师签字:
山东农业大学教务处
二○一一年一月十日
小台后村农村社会保障情况调查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的经济发展现状开始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而体现了农村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化发展的农村社会保障情况则更是关注的重心。农民在中国人口中占据百分之七十的比重,是不可忽视的群体,他们的利益更是需要政府及各界人士的维护。当前,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与缺陷,如保障的普及覆盖率低、保障的水平较低、政府投入的资金不足、保障管理体制不规范等等。对此,对于这些状况,需要深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对策,以对现有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完善。因此,对XX农村社会保障情况进行调查,以具体的实例与真实的数据为依据,来对当前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情况进行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
1.引 言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人类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农村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有利于城乡融合、推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重要且必要的。
本文通过对山东省胶南市小台后村农村社会保障情况的调查分析,找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产生的原因,提出改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对策,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让更多的家庭步入小康水平。
2.农村社会保障概述
2.1 农村社会保障的内容
社会保障是国家为了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而依法建立的在公民由于年老、疾病、伤残、失业、灾害、战争等原因致使生活发生困难时由国家和社会向公民提供一定的物质帮助或使其达到某种生活质量的制度, 是为了保证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要而制定的一种制度。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指在农村这一特定区域范围内所施行的社会保障和福利事业。
农村社会保障包括以下内容
2.1.1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2.1.2农村社会医疗保险
2.1.3农村社会救助
2.1.4农村社会福利
2.1.5农村社会优抚
2.2 农村社会保障的功能与作用
3.小台后村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
3.1 XX村概况
3.2 XX村农村社会保障现状
3.2.1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现状
3.2.2 农村社会医疗保险现状
3.2.3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现状小台后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小台后村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4.1.1 农村社会保障的范围小、标准低
4.1.2 农村社会保障资金来源不充分
4.1.3 农村社会保障管理水平低下
4.2 小台后村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完善小台后村农村社会保障的对策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EB/OL].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0/15/content_6883752.htm.[2]李晓林,王绪瑾.社会保障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04)
[3] 张晖我国农村应建立不同层次的社会养老保障机制 1997(06)
[4] 梁鸿试论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及其特殊性 1999
[5] 梁鸿农村老年人自给自理能力研究 1999(04)
[6] 何承金中国西部农村人口控制与社会养老保障研究 1997(01)
[7] 田凯当前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分析 2000(06)
[8] 李晓林,王绪瑾.社会保障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4.[9] 洪大用.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救助[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3,262,280.[10] 毕天云.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重要性[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3
[11] 多吉才让.中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56-5759.[12] 吴小龙, 周敏丹.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考[ J].农业考古, 2008(6)
[13] 张淑荣, 刘洁.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 2007(1)
[14] 玲 霞.论建设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路[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2)
[15] 衣忠冰.关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考[ J].科技信息,2007(1)
第三篇:XX农村社会保障情况调查分析开题报告
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学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小台后村农村社会保障情况调查分析
专业班级:二00八级工商管理B班
届次:二0一一届学生姓名:陈 卫 正学号:20071159
指导教师:姓名刘新芝职称副教授
指导教师签字:
山东农业大学教务处
二○一○年十二月一日
第四篇:农村社会保障情况调查分析实践报告1
农村社会保障情况分析调查报告
学院: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 专业: 物流管理 年级: 2011级
姓名: 王溯 学号:201116016210
农村社会保障情况分析调查报告
学院: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 专业: 物流管理 年级: 2011级
姓名: 王溯 学号:201116016210 实践单位:新海村
实践时间:2012年7月5至8月5 共30天
我们新一代的大学生就是要看看自己是否拥有在恶劣环境中依靠自己的双手跟大脑而生存的能力,这样,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现远比自己道听途说的要真实的多,在实践中增长自己的见识,锻炼才干,培养良好的韧性,更为重要的是检验自己所学的东西在社会中是否具有实用性也就是――――自己的能力是否能被社会所承认,同时也找到自己的不足和差距!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的经济发展现状开始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而体现了农村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化发展的农村社会保障情况则更是关注的重心。农民在中国人口中占据百分之五十六的比重,是不可忽视的群体,他们的利益更是需要政府及各界人士的维护。
当前,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与缺陷,如保障的普及覆盖率低、保障的水平较低、政府投入的资金不足、保障管理体制不规范等等。为此,针对这些问题,需要深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对策,以对现有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完善。
本文在对新海村农村社会保障情况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以具体的实例与真实的数据为依据,找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产生的原因,提出建议,以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造福于人民。一 建立农村社会保障的意义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农村这一特定区域范围内所施行的社会保障和福利事业。长期以来,由于历史的原因,占我国人口一半以上的农村居民大多游离于社会保障之外,农村社会保障始终处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边缘。社会主义保障制度的建立是人类社会的进步。它表明人类对自身认识水平的提高,对社会发展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农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可以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可以体现中华民族互助互济的优良道德传统,还可以促进社会发展,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深化我国新农村建设步伐。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建立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对构建和谐社会,加快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村社会保障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受传统城乡二元结构模式的影响, 造成现在我国城乡发展极不平衡,分化严重,在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的同时, 农村社会保障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窄、层次低、形式单一,土地保降功能日益下降,缺乏法律保障,管理体制分散,例如新农合初步形成体系,但是还在初级阶段。
我们值得关注的农村社会保障问题进行了研究,农村居民收入偏低是我国近大半的农村居民普遍缺乏社会保障的主要原因之一,收入水平偏低已成为农村居民参加农村社会保障的制约因素, 它既不利于农村的发展, 也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我国多年来以中央“一号”文件来解决“三农”问题,略见成效农村有了变化但是还停留于极低的水平,任然存在诸多制约我国农村发展的因素。同时,广大农村居民自身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对社会保障的认识不到位, 导致了他们缺乏基本的医疗保健和社会保障知识及整个农村居民的保障意识缺乏,对于社保基层开展工作困难, 一定程度上, 不理于我国农村社保制度的建立和顺利发展。另外,受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农村居民用于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却很少, 现有的社会保障尚属于一种低水平的社会保障,与城市开展的社会保障存在极大差距。
具体来讲,在农村社会救助方面,尤其是最低生活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救助理念落后,对造成农民贫困的原因缺乏科学的认识,对农民的救助存在着严重的恩赐色彩;救助对象的界定程序不科学,导致该救助的没有得到救助,不该救助的又得到了救助;救助方式单一,救助资源缺乏,以现金救助为主,实物救助为辅,而服务救助和能力救助严重不足;农村社会救助政策依据粗糙,农村社会保障立法整体滞后,与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极不适应,远远落后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
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方面,制度供给短缺,政府尚未计划在短期内给农村提供一个可操作的社保制度安排,而且处于初步实施阶段,没有真正走上制度化、法制化。农村养老制度的建立目前还主要依赖于各地的探索和实践。养老保障的经济能力严重不足,家庭分散社会养老风险的功能正在退化,以及农村社会救助不足,医疗保障匮乏,都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方面存在的问题。
农村医疗保险方面,以家庭为单位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与原则, 忽视了农民家庭成员身份分化的现实, 降低了制度的目标覆盖率,导致新制度部分目标人群无法进入制度体系,甚至会出现大病医治后报销难、报销速度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自愿参与原则将增大逆向选择风险, 加大制度财务负担,任然处于老大难的问题,看病贵、看病难,医疗机构设备落后依然困扰这农民。三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的对策
总的来说,农民保障意识普遍提高,加强教育改革,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是农村社会保障的重要基础;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是农村社保问题的关键:政府财力的进一步增加,是农村社会保障的坚强后盾;社会多方筹措资金,是农村社会保障的有力支撑。
新型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应从救助理念、救助方式、管理体制以及社会救助体系等方面进行创新:运用社会工作价值观对传统的社会救助理念进行创新,建立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现代社会救助理念,让需要救助的弱势群体有尊严地获得社会的帮助。在社会救助管理体制的各个层次上,再适当地增加必要的人力资源,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和服务水平,专门负责社会救助基金运作和管理。建立多层次的社会救助制度,将救助分为生存救助、生活支撑救助和发展性救助,逐步提高受助者自身的素质,使具备劳动能力的人尽可能多的实现就业,并最终得以摆脱贫困,融入主流社会,避免他们的边缘化,真正的享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 根据我国的国情, 勇于探索, 大胆实践找到一条成本低、效益高、操作性强和可持续发展的农村老龄人口养老保障之路, 建立资金来源多渠道、给付水平有差别、实施方式多样化、覆盖面广、受益人群多和成本低效益好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
针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出现的问题, 我们应该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必要修正:首先, 改变以家庭为单位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规定, 对不同特征的人口区别对待;其次, 改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自愿参与原则,将现行制度中以家庭为单位的自愿参加原则, 变更为以从事农业生产的个体为单位强制参与, 将具有准社会保险性质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转变为真正的社会保险制度,充分提高新农合给人民带来的福利。
社会实践使我们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尤其是我们学生,只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实践环节,往往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发挥的不很理想,我们不仅要学会学习,更应该在学习中关注我国的发展,关注农村的发展。通过社会实践,可以紧密结合自身专业特色,让自己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在实际操作中得到巩固和提高,以此同时也不能忽略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通过社会实践,可以检验自己的知识和水平,加深和巩固原来在理论上的模糊认识,使理论上的欠缺的在实践环节中得到补偿,从而加深了对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消化,全方位、多渠道提升自己的使命感责任感。
这次短暂而充实的实践,将对我走向社会起到一个桥梁纽带的过渡作用,将是我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经历、一个重要步骤,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有着很大帮助。社会实践告诉我,在新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转型的关键时期的大学生不仅要掌握成熟技术、开拓创新、积极进取,还要有社会使命感责任感,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及其严密的思辩能力和理性的思考能力,致力于探索理性、情操、才智、体质之完美,只有做到全面发展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并立于不败之地,才能融入到社会。我们要时刻与外界社会保持同步发展,做到与时俱进,不与社会脱节;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学习好知识、运用知识,时刻牢记,虚度年华就是作践自己、浪费青春。我们应接受时代的挑战受,不断地充实自我。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还要广泛的汲取各领域的知识,努力提高综合素质。
作为大学生,我们要了解社会,深入基层,深刻地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此次实践,是学院给我们的难得的学习实践机会,是给了我们的极大的支持和信任,我们作为国家的后继力量,只有懂得全面的发展自己,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中去,才能真正做一个奋发有为的现代青年!我们只有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加上敏感的洞察能力,胸怀会当凌绝顶的壮志,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与社会的接触过程中,加快融入社会的步伐,才能在人才高地上站稳脚跟,才能扬起理想的风帆,驶向成功的彼岸,让青春绽放出更加绚丽的色彩。
第五篇:农村社会保障情况调查分析实践报告1
农村社会保障情况分
析调查报告
学院: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专业: 物流管理
年级: 2011级
姓名:王溯学号:201116016210
农村社会保障情况分析调查报告
学院: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 专业: 物流管理
年级: 2011级
姓名:王溯学号:201116016210
实践单位:新海村
实践时间:2012年7月5至8月5共30天
我们新一代的大学生就是要看看自己是否拥有在恶劣环境中依靠自己的双手跟大脑而生存的能力,这样,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现远比自己道听途说的要真实的多,在实践中增长自己的见识,锻炼才干,培养良好的韧性,更为重要的是检验自己所学的东西在社会中是否具有实用性也就是――――自己的能力是否能被社会所承认,同时也找到自己的不足和差距!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的经济发展现状开始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而体现了农村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化发展的农村社会保障情况则更是关注的重心。农民在中国人口中占据百分之五十六的比重,是不可忽视的群体,他们的利益更是需要政府及各界人士的维护。
当前,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与缺陷,如保障的普及覆盖率低、保障的水平较低、政府投入的资金不足、保障管理体制不规范等等。为此,针对这些问题,需要深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对策,以对现有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完善。
本文在对新海村农村社会保障情况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以具体的实例与真实的数据为依据,找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产生的原因,提出建议,以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造福于人民。
一 建立农村社会保障的意义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农村这一特定区域范围内所施行的社会保障和福利事业。长期以来,由于历史的原因,占我国
人口一半以上的农村居民大多游离于社会保障之外,农村社会保障始终处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边缘。社会主义保障制度的建立是人类社会的进步。它表明人类对自身认识水平的提高,对社会发展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农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可以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可以体现中华民族互助互济的优良道德传统,还可以促进社会发展,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深化我国新农村建设步伐。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建立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对构建和谐社会,加快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村社会保障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受传统城乡二元结构模式的影响, 造成现在我国城乡发展极不平衡,分化严重,在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的同时, 农村社会保障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窄、层次低、形式单一,土地保降功能日益下降,缺乏法律保障,管理体制分散,例如新农合初步形成体系,但是还在初级阶段。
我们值得关注的农村社会保障问题进行了研究,农村居民收入偏低是我国近大半的农村居民普遍缺乏社会保障的主要原因之一,收入水平偏低已成为农村居民参加农村社会保障的制约因素, 它既不利于农村的发展, 也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我国多年来以中央“一号”文件来解决“三农”问题,略见成效农村有了变化但是还停留于极低的水平,任然存在诸多制约我国农村发展的因素。同时,广大农村居民自身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对社会保障的认识不到位, 导致了他们缺乏基本的医疗保健和社会保障知识及整个农村居民的保障意识缺乏,对于社保基层开展工作困难, 一定程度上, 不理于我国农村社保制度的建立和顺利发展。另外,受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农村居民用于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却很少, 现有的社会保障尚属于一种低水平的社会保障,与城市开展的社会保障存在极大差距。
具体来讲,在农村社会救助方面,尤其是最低生活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救助理念落后,对造成农民贫困的原因缺乏科学的认识,对农民的救助存在着严重的恩赐色彩;救助对象的界定程序不科学,导致该救助的没有得到救助,不该救助的又得到了救助;救助方式单一,救助资源缺乏,以现金救助为主,实物救助为辅,而服务救助和能力救助严重不足;农村社会救助政策依据粗糙,农村社会保障立法整体滞后,与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极不适应,远远落后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
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方面,制度供给短缺,政府尚未计划在短期内给农村提供一个可操作的社保制度安排,而且处于初步实施阶段,没有真正走上制度化、法制化。农村养老制度的建立目前还主要依赖于各地的探索和实践。养老保障的经济能力严重不足,家庭分散社会养老风险的功能正在退化,以及农村社会救助不足,医疗保障匮乏,都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方面存在的问题。
农村医疗保险方面,以家庭为单位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与原则, 忽视了农民家庭成员身份分化的现实, 降低了制度的目标覆盖率,导致新制度部分目标人群无法进入制度体系,甚至会出现大病医治后报销难、报销速度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自愿参与原则将增大逆向选择风险, 加大制度财务负担,任然处于老大难的问题,看病贵、看病难,医疗机构设备落后依然困扰这农民。
三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的对策
总的来说,农民保障意识普遍提高,加强教育改革,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是农村社会保障的重要基础;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是农村社保问题的关键:政府财力的进一步增加,是农村社会保障的坚强后盾;社会多方筹措资金,是农村社会保障的有力支撑。
新型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应从救助理念、救助方式、管理体制以及社会救助体系等方面进行创新:运用社会工作价值观对传统的社会救助理念进行创新,建立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现代社会救助理念,让需要救助的弱势群体有尊严地获得社会的帮助。在社会救助管理体制的各个层次上,再适当地增加必要的人力资源,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和服务水平,专门负责社会救助基金运作和管理。建立多层次的社会救助制度,将救助分为生存救助、生活支撑救助和发展性救助,逐步提高受助者自身的素质,使具备劳动能力的人尽可能多的实现就业,并最终得以摆脱贫困,融入主流社会,避免他们的边缘化,真正的享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根据我国的国情, 勇于探索, 大胆实践找到一条
成本低、效益高、操作性强和可持续发展的农村老龄人口养老保障之路, 建立资金来源多渠道、给付水平有差别、实施方式多样化、覆盖面广、受益人群多和成本低效益好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
针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出现的问题, 我们应该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必要修正:首先, 改变以家庭为单位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规定, 对不同特征的人口区别对待;其次, 改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自愿参与原则,将现行制度中以家庭为单位的自愿参加原则, 变更为以从事农业生产的个体为单位强制参与, 将具有准社会保险性质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转变为真正的社会保险制度,充分提高新农合给人民带来的福利。
社会实践使我们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尤其是我们学生,只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实践环节,往往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发挥的不很理想,我们不仅要学会学习,更应该在学习中关注我国的发展,关注农村的发展。通过社会实践,可以紧密结合自身专业特色,让自己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在实际操作中得到巩固和提高,以此同时也不能忽略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通过社会实践,可以检验自己的知识和水平,加深和巩固原来在理论上的模糊认识,使理论上的欠缺的在实践环节中得到补偿,从而加深了对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消化,全方位、多渠道提升自己的使命感责任感。
这次短暂而充实的实践,将对我走向社会起到一个桥梁纽带的过渡作用,将是我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经历、一个重要步骤,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有着很大帮助。社会实践告诉我,在新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转型的关键时期的大学生不仅要掌握成熟技术、开拓创新、积极进取,还要有社会使命感责任感,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及其严密的思辩能力和理性的思考能力,致力于探索理性、情操、才智、体质之完美,只有做到全面发展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并立于不败之地,才能融入到社会。我们要时刻与外界社会保持同步发展,做到与时俱进,不与社会脱节;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学习好知识、运用知识,时刻牢记,虚度年华就是作践自己、浪费青春。我们应接受时代的挑战受,不断地充实自我。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还要广泛的汲取各领域的知识,努力提高综合素质。
作为大学生,我们要了解社会,深入基层,深刻地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此次实践,是学院给我们的难得的学习实践机会,是给了我们的极大的支持和信任,我们作为国家的后继力量,只有懂得全面的发展自己,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中去,才能真正做一个奋发有为的现代青年!我们只有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加上敏感的洞察能力,胸怀会当凌绝顶的壮志,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与社会的接触过程中,加快融入社会的步伐,才能在人才高地上站稳脚跟,才能扬起理想的风帆,驶向成功的彼岸,让青春绽放出更加绚丽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