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关于城市慢行系统建设和城市增绿工作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

时间:2019-05-14 09:11: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 关于城市慢行系统建设和城市增绿工作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 关于城市慢行系统建设和城市增绿工作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

第一篇:2 关于城市慢行系统建设和城市增绿工作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

关于城市慢行系统建设和城市增绿工作

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铁腕治霾工作部署,认真做好全省城市慢行系统建设和城市增绿工作,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结合全省工作实际,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城市慢行系统建设

按照我省《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战略部署,积极推动低成本、高效率、低环境影响的城市慢行系统交通系统建设,加快城市交通发展模式转变。以优化城市绿色交通结构为主线,大力提高城市步行和自行车出行比例为目标,改善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环境为重点,鼓励和支持绿色出行方式,形成一批系统完善、环境友好的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促进城市绿色交通发展。

到2020年,城市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环境明显改善,步行和自行车出行分担率逐步提高。西安市要重点解决中短距离出行和与公共交通的接驳换乘,其他市县要将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作为主要交通方式予以发展。

(二)城市增绿工作

深入贯彻落实中、省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一系列指示精神,按照《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规划》要求,“十三五”期间全省城镇园林绿化水平和质量应稳步提升,发展模式更加科学合理,体制机制不断

完善,基本形成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相适应的城镇园林绿化保障体系。

到2020年,全省城镇生态绿地系统构建应进一步优化完善;各地绿化技术指标评价体系和标准(规范)更加健全;绿化指标稳步增长,2018年至2020年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8%、38.5%、39%,城镇园林绿化的综合功能得到全面提升。

二、主要任务

(一)城市慢行系统建设

严格按照住建部《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设计导则》的要求,做好以下主要任务。

1.强化规划的引导和调控。按照城市绿色交通发展理念,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发展,及时完善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依据总体规划功能分区、用地布局和路网密度等方面完善明确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的发展要求。根据城市规模、自然条件、交通需求、公共交通设施等,确定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发展目标、原则、功能定位和设施布局。结合道路系统规划,确定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网络布局和设施规划指标。

2.加强步行和自行车道建设。结合城市道路建设,进一步加强完善步行道和自行车道路建设。城市道路建设要优先保证步行和自行车出行道路的划定。依据专项规划,新建及改扩建城市主干道、次干道,要设置步行道和自行车道,城市支路和居住区道路,要设置步行道。对不按规划建设步行道和自行车道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办理规划许可和施工许

可。要结合旧城改造、环境整治等,打通断头路,打开封闭街区,加密路网,完善步行和自行车微循环系统。

3.因地制宜搞好绿道建设。结合城市水体、山体、绿地,建设步行和自行车休闲道路。在城市河道整治、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尽可能规划建设自行车路网,在城市河道两侧亲水空间设置步行专用道,在郊野公园、湖泊周边设置步行专用道和自行车专用道,方便居民休闲、健身和出行。

4.合理设置行人过街设施。坚持平面为主、立体为辅的原则,科学设置行人过街设施。设置人行天桥或人行地道的要按照有关标准规范进行建设,方便行人通行。结合城市建设和改造,建设立体步行系统和步行街。在人流密集的大型商业中心、办公区、公共交通枢纽等地区,结合地下空间利用、周边建筑、公交车站、轨道交通车站出入口,建设连续、贯通的步行连廊等立体步行系统。结合商业、旅游网点开发,建设与土地利用、城市风貌相协调的步行街。

5.保障慢行系统基本路权。加强城市慢行体系畅通管理,严禁通过挤占步行道、自行车道方式拓宽机动车道,已挤占的,要尽快恢复。禁止以任何形式非法占用步行道和自行车道。禁止占用步行道、减少占用自行车道停放机动车。尽量减少占用步行道和自行车道,确需占用步行道和自行车道的,要通过交通组织、临时工程措施等解决步行和自行车出行问题。

6.加强设施养护和维修。结合城市道路养护维修,加强步行道和自行车道及附属设施的养护和维修。城市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据《城市道路管理条例》组织有关单位,严格执行城市道路养护、维修的技术规范,定期对城市道路进行养护、维修,确保养护、维修工程的质量。保障步行道和自行车道具有良好的通行条件。

(二)城市增绿工作

1.积极推进国家和省级园林城市建设。依据国家和陕西省有关创建标准,深入开展国家和省级(生态)园林城市(县城、城镇)的创建工作。指导城市(县城、城镇)绿地系统规划的修编和实施,推进城镇环城绿带、隔离绿带等建设,大力实施增绿扩绿工程,完善和优化城镇绿地系统结构。

2.加强生态绿廊和海绵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利用自然山体台塬、河湖湿地、林带、草地等生态空间,增加城镇氧源绿地,海绵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促进城镇集雨型绿地与湿地公园建设,鼓励屋顶绿化、垂直绿化,推广透水铺装,加强雨水花园、储水池塘、下沉式绿地等建设,使雨水滞留设施在单位小区、城市道路、公园广场等绿地中的应用,提高城镇雨水蓄积、渗透比例,缓解内涝灾害。

3.提升园林绿化精细化管护水平。大力加强园林绿化基层人才培养,提升园林绿化项目建设管护水平;引导和推动园林绿化社会化养护进程,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成效,提升人居环境良好发展。

三、保障措施

(一)城市慢行系统建设

1.加强组织领导。随着城市发展,机动车交通拥堵,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统建设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途径,各地一定要高度重视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设

计建设,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分工领导,明确部门,明确具体任务,明确责任人,大力倡导绿色交通,全力提高绿色交通的分担率。

2.加大政策支持。将步行道和自行车道及其附属设施一并纳入城市道路建设(养护、维修)计划,保证资金投入。完善投融资机制,坚持政府投入为主,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参与,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

3.强化监督管理。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和配合,共同推进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各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督促、指导各城市落实有关政策,并加强监督检查。

(二)城市增绿建设

1.规划先行,规划引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水准施工。做好绿地系统等规划的编制和修编工作,强化绿线管理,提高设计水平,严把规划设计审查关,做好规划设计和项目实施的监督和评估,强化动态管理,将规划绿地落到实处。

2.加强检查,指导监督。各级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园林绿化规划、建设和管理要开展经常性的检查、指导和监督工作,形成动态考核机制,对任务完成、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等形成长效管理,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整改。各市、县将园林绿化主要任务、建设项目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和目标责任考核体系,确保城市增绿顺利实施。

3.强化考核,动态管理。为巩固国家级和省级(生态)园林城市(县城、城镇)创建成果,对已获得命名的城镇每年开展一次自查,省住建厅在城镇自查的基础上每3年开展一次复查。复核达标的城镇继续保留其称号;复查不达标的城镇,限期整改,整改仍不合格的城镇,提请省政府、住建部撤销其称号,并约谈问责相关责任人。

第二篇:城市慢行交通规划与建设浅谈

城市慢行交通规划与建设浅谈

关键字:慢行交通

公共交通

TOD交通模式

慢行廊道

政策与管理

1.引言

近年来,随着小汽车的普及,城市交通拥挤问题日益突出。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型城市早晚高峰交通拥挤问题早已十分严峻,现在国内二、三线城市,甚至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县城也面临着交通拥挤的境况。以机动车交通为主的城市交通规划与建设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各城市交通发展的主要方式。随着道路上汽车的增加,尾气污染、噪声干扰、交通事故、高峰拥挤、能源匮乏等问题日益严峻。人们开始意识到以小汽车为主的出行方式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于是,以慢行交通为主的多模式混合交通方式被提出,并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与重视。

2.慢行交通规划与建设的目的与意义

早在2000年,上海市就在国内首先提出了建设慢行城市的概念,并在《上海市城市交通白皮书》中对慢行交通作出了如下定义:以步行及自行车为主体、以低速环保型助动车(最高车速不大于20KM/H,噪声较低,制动良好)为过渡性补充的非机动交通系统。经过十余年的实践发展,以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为引导,多渠道发展城市慢行交通的理念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

慢行交通具有灵活性高、低碳环保、出行方便、节约成本等特点,所以在规划和建设慢行交通系统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其优势,明确其目的。慢行交通系统在规划与建设中有着如下目的和意义:

第一、以减缓城市交通压力为目的。让更多的民众参与到慢行交通系统中,减少对汽车等机动车交通工具的依赖,从而减轻道路负担,缓解拥挤。

第二、以绿色交通、低碳交通为目的。倡导民众参与步行、骑自行车、坐公共交通工具上班,可大量减少汽车尾气排放,节约能源消耗,使人们的出行更加低碳、环保、节能。

第三、以慢活、乐活、创造和谐生活为目的。步行、骑自行车等出行模式不仅可以改善身边的环境,还可以锻炼身体,创造和谐的生活。

3.慢性交通规划理论及策略 3.1新城市理论与TOD策略

“新城市主义”是作为一种以再造城市社区活力的设计理论和社会思潮,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美国兴起的,又被称为“新传统主义”。“新城市主义”倡导许多独特的设计理念,其中最突出的反映在对社区的组织和建构上。他们所构筑的未来社区的理想模式是:紧凑的、功能混合的、适宜步行的邻里;位置和特征适宜的分区;能将自然环境与人造社区结合成一个可持续的整体的功能化和艺术化的走廊。新城市主义关于城镇社区和邻里的组织开发模式有两种最具有代表:一种是“传统的邻里开发”,被称为TND;另一种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称为TOD。TOD策略是指“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TOD)”,即是在规划一个居民或商业区时,使公共交通的使用最大化的一种非汽车化的规划设计方式,通过多种手段的结合来鼓励公共交通的使用。在TOD策略的六大构成要素中,步行被放在交通设计的第一位。

当今,“新城市理论”与TOD策略相结合的城市交通规划与建设模式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推崇。3.2 城市绿色休闲绿道理论

绿道发展历史悠久,在一个多世纪以前绿道就已经成为景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国外已经成为较为成熟的体系。绿道的重要意义在于强调了水系廊道等线性景观元素在生物保护、生态修复、减灾、游憩和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价值,也日益被作为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的一部分,并发展成了城市绿地规划系统与慢行交通核、慢行交通岛和慢行交通廊道相结合的交通发展模式。3.3 快慢分行、公交优先的策略 3.3.1规划优先

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布局的调整和城市道路建设,以超前的思路、全新的理念和创新的精神,调整、完善、优化公交优先的道路网,改善和提高公交服务薄弱地区的服务水平,充分尊重民心、体现民意,更好地维护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3.3.2建设上的优先

以“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为指导,进一步加大城市公交场站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按照有利于优化公交网布局、有利于场站资源优化配置、有利于场站功能与人性化服务相一致和场站风格与城市景观相协调的原则,在交通设施建设上以政府投入为主,对公交车辆和基础设施、装备的配置、更新给予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扶持。要坚持以公共交通为核心,科学配置和利用交通资源,建立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3.3.3政策优先

城市公共交通是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公益事业。政府应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给予公交企业优惠政策,并可协调利用其他的交通方式来补贴公交发展。如北京 实行 “公交优先”战略的政策包括:公交月票取消,实行刷卡4折优惠,学生2折;大幅度增加公交专用道;财政每年投入公交40个亿。通过政府的扶持、市场的监管、经营权的特许等措施系统地进行体制创新,进一步放开搞活公共交通行业,完善支持政策,提高运营质量和效率,为群众提供安全可靠、方便周到、经济舒适的公共交通服务。3.3.4理念优先

公共交通是一个“公共的品牌”,也是城市文化的表现形式。提到伦敦就会想到它与众不同的地铁,提到苏黎世就会想到它鲜明的蓝色优质电车和巴士。要营建良好的城市形象和城市竞争力,我们需要从实际出发,借鉴国外交通发展的成功经验,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等理念的指引下,进一步转变观念,拓宽服务领域,创优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内涵,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通过树立品牌意识,赢得市场。4.交通出行方式及交通工具对慢行交通体系的影响 4.1 交通出行方式及交通工具研究

依据出行结构不同,全球城市交通模式可概括为以下5 类:A模式:小汽车导向型,小汽车出行比例大于50%;B 模式: 公交导向型,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大于50%;C 模式:慢行导向型,慢行交通比例大于50%;E 模式: 均匀发展型,三极出行比例均不大于50%;D模式:不完全发展型,大量两轮机动车成为小汽车的过渡方式。不同出行方式相关指标参数详见下表:

4.2 交通出行方式及交通工具优化引导

4.2.1 充分利用高铁、城铁等国家投资建设的道路主干网络

我国政府近年来大力投资建设多段高铁、城铁等基础设施项目,为国内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对于高铁、城铁沿线的城市,应充分利用好交通便利带来的优势,整体布局、全盘规划,围绕铁路站点做好文章。对于远距离出行的旅客,政府应通过相关政策引导其搭乘载客量大、环境污染轻的公共交通工具。4.2.2 大力发展城市内部公共交通网络及公交工具 城市内部公共交通网络的发展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合理建设公共交通网络,以慢行交通理念为主导,因地制宜地发展轨道交通线路、BRT公交线路、开辟水上交通线路;二是

参考文献:

①《新城市主义TOD模式社区应对郊区化的策略研究》——林涛 ②《城市慢行交通规划刍议》——熊文1,陈小鸿2,胡显标3

第三篇:城市建成区违法建设治理工作五年行动方案

城市建成区违法建设治理工作

五年行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发【2016】6号)提出的“用5年左右时间,全面清查并处理建成区违法建设,坚决遏制新增违法建设”要求,现就开展城市建成区违法建设专项治理行动制定以下工作方案。

一、充分认识违法建设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违法建设由来已久,是城市发展建设的毒瘤,且屡禁不止。违法建设使少数人不当得利,侵害了大多数群众合法权益,给城市带来了严重环境、安全问题,严重破坏了法治尊严,损害了政府公信力,务必痛下决心,下大力气加以整治。开展违法健设治理是维护规划权威性、促进城市发展转型的必然选择,有利于完善城市治理机制,有利于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违法建设成因复杂、利益矛盾多,治理任务十分艰巨,必须思想上高度重视,要敢于直面矛盾,主动作为,多措并举,全面推进违法建设治理工作。

二、工作目标

坚决遏制住城市建成区内新增违法建设产生,全面清查并处理建成区现有违法建设,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营造良好的生态、生活、生产空间。违法建设专项治理行动为期5年,2016年要全面摸清违法建设底数,查处违法建设比例不低于10%;2017年至2019年每年查处违法建设比例分别不低于50%、70%、90%;到2020年末,全面完成城市建成区违法建设治理任务,并形成长效管控机制。

三、工作原则

(一)坚决遇制新增,逐步消化存量。

要采取强有力措施,严防、严控新增违法建设,坚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明确存量违法建设治理进度,按计划逐步治理。

(二)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治理程序。

在违法建设治理工作中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惩、执法必严。要结合实际工作情况,明确违法建设认定标准,规范违法建设分类查处程序。

(三)坚持奋平公正,维护社会稳定。

所有违法建设活动一经查实,必须严肃查处,不开后门、不留死角,确保公平、公正。既要杜绝不法得利,也要保障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四)坚持联防共治,推动综合治理,推动政府相关部门、社会公众共同参与,联防共治。

将违法建设治理与消除城市安全隐患相结合、与治理环境相结合、与规划实施管理相结合,实现城市综合治理水平有效提升。

四、工作要求

(一)对断增违法建设“零容忍”。

要制定强有力的措

施,建立由街道、社区(村)等墓层单位和相关部门组成的违法建设巡查网络,制订巡查管控方案,划定责任单位和责任区域,严控新增违法建设,凡是当年发现的当拆新增违法建设,当年必须拆除。有条件的城市要充分利用遥感技术、信息技术,建立违法建设信息管理平台,及时共享违法建设的发现和查处信息,逐步实现“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多维防控手段。

(二)全面排查现状违法建设。

要根据城乡规划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对设市城市建成区现有违法建设进行全面摸底排查,摸清违法建设总数并建立台账,明确治理目标,定期销账。

(三)严厉查处各类违法建设。

要根据实际情况,准确认定各类违法建设,依法予以责令停工、限期改正、限期拆除、没收实物或违法收入并处罚款。对于应给子行政处分的有关单位和个人,按照《城乡规划违法违纪处分办法》等规定依法子以处理。

(四)建立违法建设月报和销账制度。

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直辖市有关部门应每月向住房城乡建设部报送设市城市建成区违法建设查处情况和进度,包括既有和新增违法建设查处情况、拆除总量和占地面积、累计进度等指标。

第四篇:平安城市校园建设监控系统方案范文

平安城市校园建设HD-SDI监控系统方案

近年来,“平安建设”日益成为人们所熟悉的话题,如平安城市、平安区县、平安社区等,成为安防行业关注的主题。在这些平安建设中,平安校园建设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目前的学校都普遍存在着校园面积大、场地分散,学生众多,校园周边的环境复杂等特点,传统的人力巡查已不能满足校园安全管理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考虑通过校园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实施来建设平安校园。

平安校园系统简介

平安校园结合当今的安防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朝着一体化、计算机化、多媒体化、网络化方数字化、智能化应用系统概念发展。平安校园安防系统不但保障了学校广大师生的人身安全,降低了各类治安事件的发生,而且还可以成为学校各级管理者有效管理教室和学生的有力工具,为校园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学习环境。

结合当前各地学校建设的校园视频监控系统管理方使用的现状,仍然存在某些不足之处:现在各校的监控系统均是独立系统,已经不能满足多方面的保卫管理工作的需求,任何人如需查看监控系统,必须去监控室,对于各级管理者不够灵活;无法与校园其他视频综合管理,如制作课件、教学评估、考场监控等,因此建立综合的监控系统,资源共享、统一管理已经成为平安校园的新趋势。

现在的大多数校园都建立了百兆、上千兆的校园网络,同时由于光纤传输成本的下降,校内光纤传输愈来愈普及。如何利用好现有的资源,避免重复投资,这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前端的数字网络视频设备采用以网络为传输媒介,基于TCP/IP协议,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数字视频图像监视系统。其特点是现场摄像机的模拟视频信号及控制信号在现场即被转换为数字信号发送、接收、控制、存储与显示,在统一的管理平台上管理和控制,实现网络化、多级别的管理模式,越来越受到各个高校的使用者的认可。

HD-SDI监控系统的应用

摄像机是整个安全防范系统的原始信号源,主要负责各个监控点现场视频信号的采集,并将其传输给视频处理设备。监控前端的设计将结合学校实际监控需要选择合适的产品和技术方法,保障视频监控的效果。

近两年,高清可以说是监控行业最热门话题,业界各大主流厂商都纷纷推出自己的高清产品尤其是高清网络摄像机和HD-SDI高清数字摄像机、基于IP监控和基于HD-SDI监控各有优势,从目前安防需求看,HD-SDI监控是令人振奋的。但是,HD-SDI监控本身也还有技术问题需解决。就目前技术和监控市场,如果前端采用SDI摄像机,那么必须要有一整套完整的SDI产品与之搭配才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包括SDI编码器、SDI视频服务器、SDI光端机等产品。

但由于广电与视频监控领域的应用差异存在高造价高费用问题、无论是HD-SDI还是IP高清监控,它们都有自己特殊的应用领域,相互不能替代,却是互补的,所以我们可以结合IPCamera和HD-SDI摄像机的特点使用结合方案、比如方案中重点区域或重要通道使用HD-SDI设备其他区域使用网络摄像机和统一管理平台的方案。

系统特点

采用高品质摄像机,获得清晰的视频图像,满足学校不同部位的监控要求,将校园各区域的安全问题尽收眼底,以减少人员疲于奔命搞巡逻,做到动静结合,有效节省学校人员开支;采用HD-SDI设备可提供不失真原始高清实时图像、由于HD-SDI监控以未压缩数字信号在同轴电缆上高速传输所以不失真、不受传输网络影响、不会有IP网络监控产生的图像延迟等问题。在实时监控校园各区域方面该性能显得特别明显。

与录像机联动的紧急按钮为危险中的受害者提供快捷的呼叫服务,保卫中心在监视器上自动显示报警所在位置的视频画面,提醒值班人员快速处理,事件触发录像功能为后期快速破案提供依据;而且单位面积摄像机布点密度大幅下降,提高了采集设备的利用效能。

安防系统可与学校日常工作相结合,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如门禁管理系统,电子考场监控系统等。

前端设备

作为监控系统的视频源头,摄像机对整套监控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整个学校校园监控系统可以分为四类。

大门出入口,校园周界。校园的校门进出口颇多,社会人员往往是通过学校出入口强行闯入学校,是整个校园安全防范重要的区域,应能清楚的辨别出入人员的面部特征及机动车牌号。

在条件允许的地方,学校主要出入口可选用高清HD-SDI摄像机,以高清实时的画面实现对关键细节(如车牌、人脸)的取证从而更好的为整个安防系统服务。

校园内道路、主要路口。该部分主要采用网络快球摄像机以及红外摄像机来实现。

各教学楼、办公楼、宿舍楼。室内需要安装在楼梯口、电梯口、走廊等位置的半球/枪型等不同类型的摄像机来实现相应区域内的监控。

教学楼顶、广场、运动场制高点。这些区域需要安装高清摄像机,可以超大范围清晰监控此区域的任何一个角落,基本上做到不留盲点。

传输

本地网络传输系统主要依托校园局域网,实现本地信息的处理和存储;远程传输系统是远程集中监控管理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负责各种信号和指令的上传下达,实现系统的集中管理、多级联网、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互控。远程集中监控管理系统以现有以太局域网为基础、可以通过宽带互联网完成数据传输,将视音频数字信号进行压缩编码传送到各级集中监

控中心控制端,同时将各级集中监控中心控制端发出的控制信号传回监控前端。

网络传输受网络带宽的约束、目前基础的百万像素高清720P规格计算码流约是D14M带宽的2倍,采取1080P计算码流更是D1的5倍、所用带宽约为10M。以100M以太网为例,在确保流畅的前提下,实际上同时能承载5路左右的高清图像,但如果同一视频源有多个用户访问,占用的带宽会更大。换成千兆以太网可以承担几十路、对于小规模高清监控系统可以有效解决,对于大工程而言由于光纤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使得光纤传输监控系统的造价大幅降低,所以光纤和光端机在监控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目前调查发现光纤已广泛应用于校园领域。

在HD-SDI信号传输方面短距离(100米)可以采用同轴电缆传输、也可以加中继器的方式可延长传输距离至400米左右、如果是长距离传输目前最普遍的是HD-SDI通过转Fiber的光端机转换为光纤电缆传送,同时为了能满足多路的HD-SDI信号的单向或双向传送,光端机也有以WDM/DWDM/CWDM等多频道光波长分频方式的传输,达成一路以上的HD-SDI光纤信号载送传输要求,这可以让HD-SDI摄像机信号传输达到30-70公里。

实现的原则为,以校园原有网络为基础,其他网络为辅,最大限度的节约成本。如重点区域(校门口)可通过HD-SDI方式连接到DVR;校园围墙、路口等可通过原有光纤通过4/8口光端机拓展接入;办公和教学区域则完全从原有网络接入即可。

存储

存储系统采用本地存储的方式,模拟或网络的高清图像都可采用嵌入式DVR,NVR进行接入及存储。HD-SDI,这个标准主要针对分辨率为1080P,帧率为25或者30,模数转换后的数据量为1.485Gbps,用这样的数据量直接去存储的代价是相当大的,所以从实际考虑,视频的存储还是需要进行压缩、而且可以采用4CIF画质进行录像、按照每小时650兆的数据量计算的话存储一个月每路大概需要500G的容量,以此类推可以估算出需要的数字硬盘录像机的数量以及配置。

监控管理中心

TSM是最新推出的一个全数字化的、开放式的网络视频联网平台,可以调用HD-DVR编码后的视频、能够实现校区内各系统间的相互集成、报警联动、信息集成以及控制信息的统一发布和管理。具备强大数据管理功能,可对系统数据进行集中管理、检索、查询、分析和统计,包括各类事件信息、报警信息等。

目前很多人认为HD-SDI摄像机目前缺乏系统性的管理平台工具,在整合、集中管控上会遇到问题。实际项目中实现这一需求并不是很难、前端部分采取同轴缆线搭配光端机的传送方式将所有路侧信号送回控制中心,图像解调后用分配器一路上墙实时监视,一路进入具有联网功能的HD-SDI硬盘录像机、用管理平台软件将所有的DVR进行联网管理收编,这样不仅达成平台管理的要求更在分群分组上更便捷、快速的进行高速公路画面调拨工作,另一种方案是图像解调后用分配器一路上墙实时监视另一路通过编码器编码后进入NVR进行存储和统一管理。

显示

在监控中心设置多台大屏监视器构成电视墙,中央管理软件可最多支持64路画面的实时监视。

系统构架图如图1。校园教学区、学生宿舍、办公区等在原有网络基础上增加摄像机。校园外围及路口,以原有网络最近原则,通过光电转换器4路或8路连接网络快球;校园入口等通过HD-SDI摄像机监控,通过HD-SDI的DVR做接入、录像存储,同时通过BNC转HDMI的转换器输出到电视墙实时显示。如要浏览实时高清图像,建议通过视频服务器端调取HD-SDI的DVR上的录像文件查看。

未来展望

平安校园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很大的程度取决于当前市场客户的需求以及视频监控技术的发展,校园安防发展前景是毋庸置疑的,大型校园安防系统还涵盖智能一卡通,车牌识别,门禁系统,3G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消防系统,报警系统等。如何将被动监控提前到主动监测上,如何提高检测准确程度,如何达到少投资多收益,将车牌识别、多媒体教学、校园安防一体化、家校通、入侵报警系统、消防报警联动等系统做到无缝兼容,这些都是未来行业发展的新动向。

第五篇: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慧聪智能社区网讯

一、系统建设背景及意义

“十二五”以来各地政府纷纷加大智慧城市建设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力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管理应用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日常业务管理、为公众提供服务等方面发挥了较重要的作用。

但是,城市信息化的发展对城市信息化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和共享、城市管理与运行相关系统功能提升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解决如下问题:城市“感知”节点远远不够,无法满足精细化管理需要;城市各部门业务系统呈信息孤岛态势,跨部门协同能力较弱;城市管理海量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不足,无法满足城市管理综合监控和智能化决策的需要等。因此,需要通过新的视角、新的思路、新的技术手段和更加全面系统的方法来加以解决和实现。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是一个信息整合平台及协同服务平台。该系统面向城市管理者,从城市综合管理角度出发,将原有和新建的各类业务系统依据统一的标准进行接入,实现城市运营管理信息资源的全面整合与共享、业务应用的智能协同,并依托于城市信息资源数据库,为城市管理者提供智能决策支持。

通过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的建设,城市管理者能够及时全面了解城市运营管理各个环节的关键指标;以智能分析预测等手段,提高管理、应急和服务的响应速度;逐步实现被动式管理向主动式响应的转型;并以高效率的跨部门智能协同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的水平,从而不断向“智慧化”城市运营管理的目标迈进。

二、系统架构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由业务应用、应用展现、应用支撑和应用集成四部分组成,分别描述如下:(1)业务应用层

业务应用层包含系统为使用者提供的业务应用功能模块,包括:

城市运行信息综合展现:面向区政府及部门、街道的主要领导,通过移动终端、电视墙大屏幕及PC桌面等各种终端,展现经济财税、城市建设管理、社会发展、社会稳定、热点事件等领域的关键信息。

城市运营管理智能协同:实现视频监控、部分传感终端与业务系统的智能协同,达到城市运行管理事件从自动发现告警到协同业务系统完成处理的全过程管理与控制。智能协同的关键是以全新的角度看待城市运营管理,把之前分散的涉及城市运营管理的各种领域,如人、交通、政务、环保、城管、通信、视频等,综合起来考虑,并发现这些领域之间的关系,将城市中的物理设施、信息资源、社会资源等连接起来,形成“事件驱动、规则判断、联动处理、流程监管”的智能协同体系。城市运营管理智能决策:基于对城市运行历史数据的全面整合,建立城市运营管理分析决策模型,分析、挖掘城市运营管理领域的内在规律、发展趋势,为城市运营管理决策提供支持。

(2)应用展现层

应用展现层包含面向不同使用者和不同操作终端的个性化展现与交互能力。

从使用者视图来看,包括:

领导综合门户:整合领导关注的信息展现、日常办公、协同指挥、应用商店等功能,面向各级领导提供个性化的定制门户。

协同工作门户:整合城市运营管理智能协同功能,并集成相关业务应用的界面,为工作人员提供协同工作的环境。

应用管理门户:整合应用支撑和应用集成相关的功能,为业务和系统管理人员提供管理、维护的操作门户。

从终端视图来看,包括:

移动终端视图:相比较传统的PC桌面,移动终端有着显著的特性,屏幕较小、携带方便、触摸屏幕、手势操作等,基于移动终端的交互特性,针对适合在移动终端上使用的功能(主要以信息展现为主),设计符合移动终端操作习惯的交互界面,提供城市运营管理中心移动客户端应用门户。

电视墙大屏幕:大屏幕是智慧城市重要展示手段,在政府开会、日常工作、参观接待中作为直观的信息展示墙使用。系统提供符合大屏幕操作习惯的交互界面,根据电视墙大屏幕的展现和使用特点,综合展示政府工作中关心的经济财税、城市建设、社会发展、社会稳定等各方面的信息,通过表格、图片、视频、多媒体等多种方式展现,支持良好的互动功能,支持信息再挖掘,支持与城市其它系统切换展示。

PC桌面视图: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同时也提供传统PC桌面的使用门户。使用者通过浏览器访问系统服务器获取信息,通过鼠标和键盘与系统进行交互。PC桌面操作具有稳定、安全、易管理、通用性强和配置较为灵活等特点,系统的主要功能都可以通过PC桌面门户进行访问使用。(3)应用支撑层

应用支撑层包含为业务应用和应用展现功能模块提供支撑的基础能力,重点是应用商店管理,同时包括首页定制、系统管理、安全管理等基础功能。

应用商店管理,为符合城市综合运营管理中心系统接入规范的应用的接入、发布、安装、访问提供统一的管理和控制功能。

首页定制,为面向不同使用者的个性化门户提供首页定制功能。(4)应用集成层

应用集成层包含服务、数据、流程、门户及内容等五方面的管理与集成能力,为本系统与周边其它各业务系统的对接和应用的协同处理提供支撑。包括:

服务管理与集成,提供服务的注册、接入、协议适配与转换,担当各个业务系统间的服务总线,降低系统间交互的复杂性;数据管理与集成,提供元数据管理、数据整合等基础数据管理功能,并为上层应用和外部系统提供数据共享服务,为各业务系统数据的管控、共享和应用提供支撑;流程管理与集成,提供流程定义、执行和监控功能,为应用内部和跨应用的流程协同提供支撑;门户集成与AAAA,提供应用界面整合、单点登录、统一账号、认证、授权与审计功能,支撑各个应用的统一访问。

内容集成与统一发布,提供对各类媒体内容资源的基础管理功能(包括上传、审核与发布),并支持通过多种网络,将内容按需发布到多种显示终端。

三、系统建设要点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是一类新兴应用,它不同于面向某一部门的业务系统,具有明确的需求;而是需实现跨部门的应用协同、城市运行信息整合与综合展现(经济财税、城市建设、社会发展、热点事件等)、移动终端工作支撑及辅助分析决策。

在该系统建设过程中,需要把握如下几个关键要点,才能推动项目的成功: 1.强有力的协调组织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面向城市管理者,即政府部门,支持跨部门的信息整合、综合展现、业务协同,需要与多个部门及多个业务系统进行对接,需要政府领导者的全力支持,需要具备有力的跨部门协调推动能力,这是项目成功的前提。2.深入的需求分析及功能策划

该系统不是面向某一特定部门的特定需求,其需求具有不清晰、不具体性。不同城市的关注点不同,导致其需求不同,希望系统解决的问题不同。而需求是否有效是一个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要素,因此项目前期的需求分析与挖掘、功能策划与引导都至关重要。需求分析人员应结合城市管理者的工作重心和工作思路,通过与政府部门的访谈、调研,通过对已有系统的调研、梳理,从中提炼形成满足城市管理者的需求。

如在经济财税指标方面,可以从领导者视角提供城市全局数据,如重点产业项目推进情况、招商引资推进情况、经济财税指标,市区县各级财政收入完成情况、税收构成等等;在城市建设与管理方面,可以策划大项目建设情况、城市管理热点案件立案情况、城市管理问题案件处理情况等。对于跨部门的业务协同,则更需要在深入了解政府各部门职责及工作流程,挖掘已有的各信息化系统潜在的协同服务价值,策划出切实可提升各部门间联动处理能力。如城管的非法占道事件、环保噪声超标事件、气象灾害预报事件等,这些事件根据协同工作的需要,统一上报到本系统,根据需要与各业务系统之间进行各种信息的联动,通知到相关部门进行协同处理,最终将结果反馈到事件的发起方。3.与多个业务系统的对接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建立在城市已有各业务系统之上,需要实现各业务系统信息模型和元数据的统一管理,支持多应用系统的数据整合,在此基础上,为城市运营管理系统的信息综合展现和业务协同提供支撑。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需要对接的系统数量众多,接口形式多样,需要考虑如何实现在数据、流程、功能上的交互。在集成方案的设计和实施上,需考虑数据一致性、数据更新同步周期、数据安全性、接口可实施性、接口可扩展性等多种因素,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接口技术,如实时同步接口可以选择在业务逻辑层调用对外暴露的EJB方法(通过RMI-IIOP协议)、或在表现层调用页面(通过HTTP协议)、或调用封装好的Web服务等;准实时异步接口可以选择消息机制或传统的接口表方式等;定时接口可以选择FTP方式等。

四、结束语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不改变现有城市管理信息化系统架构,而是在现有架构上搭建新一层的协同应用。系统通过灵活高效的集成架构,汇聚城市管理相关所有信息资源数据,并与其它城市管理应用之间形成无缝的衔接与协同互动。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可帮助城市管理者整合和利用城市信息技术和资源,建立城市信息资源数据中心,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城市信息资源交换共享体系。系统将有助于全面提高政府执政能力,提升职能部门的执行力和服务效率,提高治理能力水平,提高量化考核的科学性。通过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的建设,可逐步建立城市政府各部门间、政府与企业、公众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良性互动,协调、和谐人与环境的关系,增强城市运营管理能力,完善提升城市服务能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能力。

下载2 关于城市慢行系统建设和城市增绿工作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word格式文档
下载2 关于城市慢行系统建设和城市增绿工作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杭州市城市绿道系统规划》招标公告

    《杭州市城市绿道系统规划》招标公告 一、项目名称 《杭州市城市绿道系统规划》。 二、项目背景 绿道是一种连接主要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城乡居民居住区的线形绿......

    标准化建设三年行动方案

    “标准化建设三年行动”暨创建“平安先行学校”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平安福建”建设工作的意见》、省综治委《关于......

    标准化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模版)

    安供车队【2011】16号安溪县供销车队关于印发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各职能组、营运车辆:根据《安溪县交通局关于印发安全性交通系统开展交通行业企事业单......

    标准化建设三年行动方案

    晋江市延林小学开展落实安全教育和管理“标准化建设三年行动”暨创建“平安先行学校”工作方案与年度计划2011年3月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等有......

    城市气象灾害防御系统建设初探

    城市气象灾害防御系统建设初探 摘 要:本文结合城市发展的实际,分析了城市气象灾害的特点和城市对气象灾害防御的需求,提出了以城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应急减灾为核心......

    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方案(定稿)

    “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方案 “智慧城市”建设是以城市建设运行系统的整合与业务高效协同为目标,充分运用感知技术、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手段,对获取的有一定标准规范的城市发......

    城市防汛平台建设方案

    关于城市防汛平台建设方案的汇报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防汛指挥管理工作的经验基础上,研究并建立现代化的防汛指挥系统对于提高应急指挥能力,及时、正确、科学、合理地实施抢险......

    平安城市监控系统试运行方案(精品)

    项目名称XXX 试 运 行 方 案公司名称XXX 目录 一、试运行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