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有关关注生活作文
有关关注生活作文三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注生活作文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注生活作文 篇1一篇作文占了语文高考的半壁江山,写作训练却难以在短时间内奏效,且不知以何为抓手,高考作文孕育思想,从关注生活开始。
写作,从根本上说,是思想的孕育和表达。不少考场作文缺的就是思想,尽管语言华美,讲究方法和技巧,但内容苍白。那么,怎样才能写出有思想的文章来呢?这就需要从关注生活做起,因为思想是生活孕育的,那些引起心灵微颤的日常之事往往是思想生成的缘起。
今年上海高考满分作文的作者黄莎就读于上大附中,那里地处城乡结合部,附近的小菜场有很多外来务工者,有次去买水果,她看到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趴在卖水果的摊位上,一笔一划地写作业,四周的嘈杂混乱,与男孩独自伏案的小小身影形成的对比,让她看出些许无奈与坚韧,还有乐观与希望。这件小事引起她对农民工子女这一群体的关注和思考,这才有了日后那篇写农民工子女的满分作文。
把来自生活的鲜活体验和独到的思想相融合,正是近年来许多优秀高考作文的共同点。那些远离生活、注重概念的文章难免肤浅雷同,枯燥乏味。
一、小事不小,是因为它常常寓含哲理。只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加以分析,用整体的发展的眼光来进行考察,小事就会显现出价值。一些同学害怕遇到哲理性的作文题,就是因为平时让许多含有哲理的小事白白流失了。
被称为史上最难的高考作文题“‘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曾经难倒不少考生,但一名考生却出人意料地从游山玩水入手,把这个题目演绎得淋漓尽致,高考辅导《高考作文孕育思想 从关注生活开始》。文中写道:到了杭州,若只是在湖滨一带走走,是不行的。观赏西湖,先须 “入乎其内”,——泛舟湖上,探访小瀛洲,登临湖心亭,后须“出乎其外”,——攀南高峰远眺,上宝石山俯瞰。入乎其内,才能领略西湖深处的精致妩媚;出乎其外,方知西湖大略。此外,“入乎其内”,就是还要了解西湖的历史人文底蕴。“出乎其外”,就是还要跳出来作横向比较,比如说,西湖虽不比太湖浩渺,却又比扬州瘦西湖耐看。如此,才算真正读懂了西湖。
游玩之事小矣,在此却成了绝好的材料。作者从“内”和“外”、“入”和“出”这些既对立又有联系的观点来考察西湖,谈得很有真知灼见。这和作者多角度地观赏西湖的游历有关,也和他具有了哲学意识有关。哲理并不神秘,它既隐藏于万事万物,又适用于万事万物。这大概也是近年来哲理性高考作文题渐见增多的原因,从关注生活、解读小事中的哲理开始做起,才是写好此类作文的治本之策。
二、有些生活现象的背后有着某种规律,不是满足于对现象的客观描述,而是加以归纳概括,思想就能更上一层楼。
许多人写高考作文题“季节”,都只是停留在对四季自然现象的描述上。有篇作文却这样写道:城市人已被季节所抛弃,上班族更是被迫远离了季节。季节是一种秩序,而现代人却是秩序的破坏者。季节正在马不停蹄地消失。我们需要季节,而属于唐诗宋词的季节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一如秋季般萧瑟的现代社会。读了这几句高度概括的话,也许谁都能心生共鸣。作者说,起初他也想写写一年四季,但想到一件事就改变了主意。——乡下的爷爷到城里来居住,原以为他可以好好享受了,可是爷爷总是精神萎靡,便去问他,爷爷说,住在城里,听不到虫儿叫,闻不到花香,看不到燕来雁去,吃不到自家院里的四时果蔬,心里郁闷啊。——这不是说住在城里找不到一年四季的感觉吗?由此他想到了城市生活的悲哀一面,再根据自己的体验写了此文。如果说他爷爷的话仅是对现象的表述,而他的话则把爷爷个人的感觉上升为一种概括,一种思想。一件小事引发了他对季节的重新思考,这和黄莎写作《他们》岂不有异曲同工之妙?
归纳琐屑零散的生活现象,从中发现它们的异中之同,就能写出感性与理性相交融的文章。
三、有些事虽小,却值得细究;有些事虽司空见惯,却有着鲜为人知的一面。所谓思想,就是抵达了事物深处的认识。
有位考生写“细微深处”这篇高考作文时,就抓住了一件被人忽视的小事,——写错别字,如不少人会把“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中的“幽”写成了“忧”,把“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的“生”写成“升”。他对此先作了点分析:第一句中,“幽愁”和“暗恨”构成了对应关系,而“忧愁”和“暗恨”则不能。“幽愁”的内涵比“忧愁”要丰富,有深广而又难以诉述之意。第二句中,“海上生明月”中的“生”字气象阔大,有出神入化之妙,误为“升”字则是直接描摩,失了意境,且了无意趣。由此他得出结论:写别字的原因决不仅是“粗心”二字能解释得了的,它的.深处是未能理解诗的内容,不会鉴赏它的美,同时写别字这件小事还反映出未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学习态度马虎等问题。
“细微深处”这道作文题出得好。我们的写作,如果既能敏锐地捕捉到细微之处,又能对它的深处作一番探究,何愁写不出佳作。
关注生活作文 篇2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写出漂亮的文章,是每个语文老师的心愿。但是,我们在过去的作文教学中,往往只注重作文的结构和技巧,而忽视学生习作的自主性和个性发展;只注重作文要写有意义的内容,而忽视儿童平时的生活体验。学生在老师诸多条件限制下习作,犹如“戴着镣铐跳舞”。于是,作文本上内容、格调完全相同的作文屡见不鲜。内容空洞,不实在,千人一面,没有特点。
俗话说:“文出自人,应接外物,发自于心,方能见之于文”。而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习作目标提出:“写自己想说的话,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要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因此,我校从小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关注个性体验,快乐生活作文”的课题研究,试图从“快乐生活”和“个性体验”的角度来优化作文教学,赋作文教学以生活的灵性。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泉水,文章如溪流,源泉丰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因此,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首先必须要解决积累问题。
(1)享受学校生活
校园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庄严肃穆的升旗仪式,沉积学生的爱国情愫;竞争激烈的校园运动会,让学生感受运动的快乐;精彩纷呈的艺术节,展示孩子们优美的舞姿和高亢的童声;趣味浓郁的班级活动,让学生在欢声笑语中汲取知识的养分。这些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为学生快乐作文提供最原始的积累。
高尔基曾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所以我鼓励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籍,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坚持每周一检查、一交流、一评比,让同学们在快乐的阅读中拓展知识面,获得更丰富的素材积累。朗诵比赛、成语比赛等等,寓作文教学于游戏之中,不断激发他们的灵感,(2)感受家庭生活
家是一个人的情感归宿,家庭亲情是永不褪色的话题,家庭生活是学生习作的素材库。学生融入家庭生活,主动与父母交流,参与家务劳动,引导学生善于捕捉、体验,并主动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学生就能把“包粽子”、“吃月饼”等写得细腻而富有童趣,习作就会充满生活的气息,流露孩子率真的心灵。
(3)关注社会生活
社会是个大学校,它具有广阔的空间。让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关注社会现象,体验社会发展,激发写作欲望。例如,我动员学生给汶川灾区献爱心,并且给灾区的孩子写一封信,唤起他们对灾区人们的关爱之情;我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唐山大地震》,让学生体验人间真情和大爱无疆的场景;我让孩子们观察城市的变化,让他们感受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等等这些,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思想感情。
(4)引进自然生活
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美丽神奇的大自然,它不仅属于画家,更属于小学生。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开展“我与春天有个约会”、“我与小树一起成长”、“我给小鸟做个窝”等活动,使学生细致观察自然美景,细心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景诱情发,情由景生,学生带着“出笼小鸟”般的愉悦,山水花鸟,飞禽走兽,便跃然纸上。
当代作家刘心武说过:所谓独特,就是基于我个人的生活经历和生活感受……,我越从自己独特的经验和感受出发,我的作品就越不会与别人雷同,越可能具备特点。由此可见,体验和感受是个性作文不可或缺的催化剂。那么习作教学中,如何从体验入手,张扬学生的习作个性呢?
(一)注重生活实践,增强个性体验。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常常采用求同思维的模式,引导学生沿着一个固定的方向去思考。习作要体现个性化,首先要让学生写个性化的生活经历。比如母亲节这天,为了让同学们感受母亲的辛苦,我要求每个学生回家后为妈妈做一件事,并写下来。因为是亲身的经历,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感受。在事后的习作中,有的写道:“在我的记忆中,妈妈的头发乌黑发亮,可当我给她梳头时,却意外地发现竟然添了白发。想起自己平时总是不听妈妈的话,惹她生气,心中充满深深的歉意”。有的写道:“我把妈妈的脚放在一盆温水里,仔细地洗了起来。可是脚掌上全是小口子,不忍目睹。每当口子裂开的时候,妈妈就会感到钻心的疼。这时,许多往事便涌上心头。这些小口子,都是妈妈为我操劳的见证啊!我心一酸,泪就落了下来”。还有的写道:“我帮妈妈拖地,拖了一遍又一遍,好不容易才拖干净,直累得腰酸腿疼。不由得想起妈妈平日的辛劳”。那一次的习作是前所未有的真情流露、生动感人。
(二)自主选择,调动写作积极性。
研究表明,不同学生具有不同的写作方法,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每个学生就能写出天真而又有个性的习作。
在教学实践中,一次我要求学生以“保护环境”为题写一篇作文,让他们自由发挥,不加以干涉。结果,有的学生把看到的美景写成一篇优美的抒情文,从而激起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有的学生则以“鱼儿与小鸟的对话”为题,阐述破坏环境的危害性。甚至有的学生还以寓言或者编故事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想。写得七彩纷呈、入情入理、生动感人。学生在写作中放飞思绪,享受快乐。
(三)抒写真情实感,表达独特感受。
生活是儿童作文的源泉,每个儿童都具有不同的生活经历和感受,影响着他们的成长和思想。而他们在作文中表达出来的又是那么的天真,这是儿童生命季节中最宝贵的。我曾经要学生在习作中谈谈“我的理想”。同学们畅所欲言,有的说:我的理想是当大款,住豪华别墅,神气活现。有的说:我要当一个武功高强的大侠,行侠仗义。还有的写当大官、当警察、教师、农民,等等等等。我对孩子们的这些说真话、写所感的行为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赏,但同时又对他们这些稚嫩的认识给予正确的引导。
通过充分倡导个性化写作,使学生在写作中放松自我,展示自己的思想情感,乐于用作文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关注生活作文 篇3作文应该写真实自我 我手写我心
就高考的目的而言,是为了选拔优秀人才,就作文训练而言,也是要帮助学生确立思维、思辨意识,高考作文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所谓作文取胜的“法宝”,不能成为制约学生思想的瓶颈和束缚学生思维的桎梏,这种做法不是高考的初衷,也绝不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作文应该写出真实的自我,我手写我心。在文章中彰显个性,彰显每个学生对生活的真实看法和情感。教师要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把眼光从书本引向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学生的作文既要看出平时的训练,也要体现学生心智的成熟。这需要教师在平时做长期、扎实的指导。
高中语文课本是最好的作文素材
去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北京的符号》,提示中已经点出中关村、老舍、前门、胡同等与北京符号有关的8个点,可是还是有很多学生感到无话可说,事先背好的“司马迁”、“屈原”都套不进去了。范锦荣老师认为:高中语文课本是学生最好的作文素材,可以归纳出不同种类,比如,关于人生、科学、历史、文化、自我等。语文课本中有一篇史铁生的文章《我与地坛》。范老师在高一年级讲这篇课文时,就以“我与××”为题设计了一个作文训练,利用北京的人文环境,名胜古迹,让学生在自己生活环境中寻找作文源泉;以北京著名景点为中心,写作“观景十思”,结果北海、天坛、元大都遗址、五色土、前门大街等都成为学生观察、思考、写作的对象,而这些基本训练恰为去年高考作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直接写身边的风土人情
范老师还引导学生写自己身边的风土人情。学生们发现,每天上学、放学经过了多少次却视而不见的故宫、雍和宫、国子监,其实既有的可写,又有思考价值,高考作文指导《高考作文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有的学生从国子监写到中国科举制度的优劣;有的从雍和宫写到文化信仰的思考。高考时有的学生直接把“元大都遗址的思考”搬上去,写成《北京的符号》。还有个学生写出了自己的亲身感受:从小生活在四合院,冬天寒冷难耐。总是期盼着早一点离开破旧的大杂院。现在长大了,搬进了新楼,回到当年住过的小平房,却又觉得那么亲切,因为这里记录着童年的欢乐。这个学生在作文里说,小平房、四合院都是北京的符号,在建设和发展的新时代,我们又面临着古都文化遗产保护与改善居住条件的新课题……范老师说,虽然不知道这些学生的高考作文得了多少分,但路子肯定是对的。
关注真实感人的新闻故事
要让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首先要勤于积累,勤于思考。在做去年的上海试题《我想握住你的手》时,范老师提醒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真实感人的新闻故事,比如握住李继东的手。李继东是西南边陲一家水泥厂厂长,他帮助了几百名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范老师的素材来自凤凰卫视的“冷暖人生”。她向学生提问,为什么你们握住的手只有父母、李白、杜甫、司马迁,就没有更多的对象吗?你所接触的社会生活、感人的事件都可以成为写作材料。下一次作文,学生文章中出现了长征英雄,出现了自己崇拜的科学家和自己钟爱的文学人物……学生发现,可以写的东西太多了。
一个作文题目可以变出多种角度
有一个作文题,要求学生就“纸上读书率下降,网上读书率上升”谈谈自己的认识。范老师帮助学生就成年人“没时间读书”,分析成年人的阅读停滞心理问题;就青年人回答“没处买书”、“书太贵”,分析社会问题:公共阅读机构少、书价高,重装帧,少实用;还有高科技带来的阅读习惯变化等等,一个作文题目变出了多种角度,多个切入点,每个角度都可以是一篇文章,大大打开了学生认知、分析的渠道,丰富了写作内容。
范老师认为,作文就是要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自己相信的话。当教师打通了学生思考的路径后,就带来了鲜明的思想,新鲜的论据和丰富的情感,再加上写作技巧的训练,高考作文是能写好的。
第二篇:关注生活作文
精选关注生活作文四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注生活作文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注生活作文 篇1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写出漂亮的文章,是每个语文老师的心愿。但是,我们在过去的作文教学中,往往只注重作文的结构和技巧,而忽视学生习作的自主性和个性发展;只注重作文要写有意义的内容,而忽视儿童平时的生活体验。学生在老师诸多条件限制下习作,犹如“戴着镣铐跳舞”。于是,作文本上内容、格调完全相同的作文屡见不鲜。内容空洞,不实在,千人一面,没有特点。
俗话说:“文出自人,应接外物,发自于心,方能见之于文”。而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习作目标提出:“写自己想说的话,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要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因此,我校从小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关注个性体验,快乐生活作文”的课题研究,试图从“快乐生活”和“个性体验”的角度来优化作文教学,赋作文教学以生活的灵性。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泉水,文章如溪流,源泉丰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因此,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首先必须要解决积累问题。
(1)享受学校生活
校园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庄严肃穆的升旗仪式,沉积学生的爱国情愫;竞争激烈的校园运动会,让学生感受运动的快乐;精彩纷呈的艺术节,展示孩子们优美的舞姿和高亢的童声;趣味浓郁的班级活动,让学生在欢声笑语中汲取知识的养分。这些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为学生快乐作文提供最原始的积累。
高尔基曾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所以我鼓励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籍,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坚持每周一检查、一交流、一评比,让同学们在快乐的阅读中拓展知识面,获得更丰富的素材积累。朗诵比赛、成语比赛等等,寓作文教学于游戏之中,不断激发他们的灵感,
(2)感受家庭生活
家是一个人的情感归宿,家庭亲情是永不褪色的话题,家庭生活是学生习作的素材库。学生融入家庭生活,主动与父母交流,参与家务劳动,引导学生善于捕捉、体验,并主动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学生就能把“包粽子”、“吃月饼”等写得细腻而富有童趣,习作就会充满生活的气息,流露孩子率真的心灵。
(3)关注社会生活
社会是个大学校,它具有广阔的空间。让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关注社会现象,体验社会发展,激发写作欲望。例如,我动员学生给汶川灾区献爱心,并且给灾区的孩子写一封信,唤起他们对灾区人们的关爱之情;我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唐山大地震》,让学生体验人间真情和大爱无疆的场景;我让孩子们观察城市的变化,让他们感受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等等这些,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思想感情。
(4)引进自然生活
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美丽神奇的大自然,它不仅属于画家,更属于小学生。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开展“我与春天有个约会”、“我与小树一起成长”、“我给小鸟做个窝”等活动,使学生细致观察自然美景,细心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景诱情发,情由景生,学生带着“出笼小鸟”般的愉悦,山水花鸟,飞禽走兽,便跃然纸上。
当代作家刘心武说过:所谓独特,就是基于我个人的生活经历和生活感受……,我越从自己独特的经验和感受出发,我的作品就越不会与别人雷同,越可能具备特点。由此可见,体验和感受是个性作文不可或缺的催化剂。那么习作教学中,如何从体验入手,张扬学生的习作个性呢?
(一)注重生活实践,增强个性体验。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常常采用求同思维的模式,引导学生沿着一个固定的方向去思考。习作要体现个性化,首先要让学生写个性化的生活经历。比如母亲节这天,为了让同学们感受母亲的辛苦,我要求每个学生回家后为妈妈做一件事,并写下来。因为是亲身的经历,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感受。在事后的习作中,有的写道:“在我的记忆中,妈妈的头发乌黑发亮,可当我给她梳头时,却意外地发现竟然添了白发。想起自己平时总是不听妈妈的话,惹她生气,心中充满深深的歉意”。有的写道:“我把妈妈的脚放在一盆温水里,仔细地洗了起来。可是脚掌上全是小口子,不忍目睹。每当口子裂开的时候,妈妈就会感到钻心的疼。这时,许多往事便涌上心头。这些小口子,都是妈妈为我操劳的见证啊!我心一酸,泪就落了下来”。还有的写道:“我帮妈妈拖地,拖了一遍又一遍,好不容易才拖干净,直累得腰酸腿疼。不由得想起妈妈平日的辛劳”。那一次的习作是前所未有的真情流露、生动感人。
(二)自主选择,调动写作积极性。
研究表明,不同学生具有不同的写作方法,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每个学生就能写出天真而又有个性的习作。
在教学实践中,一次我要求学生以“保护环境”为题写一篇作文,让他们自由发挥,不加以干涉。结果,有的学生把看到的美景写成一篇优美的抒情文,从而激起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有的学生则以“鱼儿与小鸟的对话”为题,阐述破坏环境的危害性。甚至有的学生还以寓言或者编故事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想。写得七彩纷呈、入情入理、生动感人。学生在写作中放飞思绪,享受快乐。
(三)抒写真情实感,表达独特感受。
生活是儿童作文的源泉,每个儿童都具有不同的生活经历和感受,影响着他们的成长和思想。而他们在作文中表达出来的又是那么的天真,这是儿童生命季节中最宝贵的。我曾经要学生在习作中谈谈“我的理想”。同学们畅所欲言,有的说:我的理想是当大款,住豪华别墅,神气活现。有的说:我要当一个武功高强的大侠,行侠仗义。还有的写当大官、当警察、教师、农民,等等等等。我对孩子们的这些说真话、写所感的行为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赏,但同时又对他们这些稚嫩的认识给予正确的引导。
通过充分倡导个性化写作,使学生在写作中放松自我,展示自己的思想情感,乐于用作文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关注生活作文 篇2我们关注的事情有许多,但我们也要关注“白色污染”。你们知道吗?“白色污染”已经侵染到我们的身边,许多生命的都离开了我们,之所以我们要消灭“白色污染”。“白色污染”对我们造成很大的伤害,倒是我们也会灭绝,它污染了空气,污染了河水。
如果鱼儿喝了被污染的水,水里的鱼将会被污染,然后我们再抓被污染的鱼吃,我们会被传染,我们还怎么活下去!还有一次惨痛的教训:1955年,在日本富山市曾经出现过一种怪病。患者周身剧烈疼痛,甚至连呼吸都要忍受巨大的痛苦。后来才发现,这原因是由于人们长期食用被镉污染的大米造成的,其根源是用末经处理的工业污水灌溉稻田。等等还有许多例子。关注“白色污染”,创做美好家园。
关注生活作文 篇3沟通,家庭的**与矛盾,以及邻里之间的各种人物和故事,都足以构成我们笔下的内容。
平中取“奇”是我们写作取材的思想出发点。对平中取“奇”的理解应当是两方面的—
其一选取生活中的新奇事儿作为素材。平静的生活不时会激起生活的波澜,尤其是当今社会转型和改革开放,经济观点的浓化,金钱意识对人情的侵蚀,开放的现代意识与封闭保守思想的冲突,以及现代生活的新领域给人带来的新的刺激和感受,都可以让你摄取到新奇的东西。所以说,抓新奇的题材,写新奇的事儿,文章就给人新的气息,新的信息,就易获得成功。
从校园生活来看,一些生活的有心人能从这“三点一线”的奔忙发现新意,写出成功的作品。读过一篇名为《六十大寿》的小说,写班上四个同年同月同口生的十五岁的同学,为了共庆生日,决定合起来过生日—庆祝“六十大寿”,作者并没有顺理成章写这个集体生日晚会,而是用跌宕起伏的曲折手法写四人为生日活动的具体项目发生的意见分歧和各人的想法,揭示了不同动机和不同思想性格的冲突,读之盎然有味。又读过一篇《花开的时候》的小说,写的'也是颇为新鲜的偶然事件:一名顽劣成性而又成绩极差的学生,不是由于老师苦口婆心的说教,不是由于同学的热诚耐心的帮助,也不是出于家长的管教和压力,而只是由于刻写英语试卷者一个偶然的失误,不慎将英语单词dog误成bog,这个偶然的错误却成了彻底改变他的契机—这个在所有的单词中只认识dog的差生鼓足勇气向老师提出质疑,使他第一次受到老师的表扬,第一次打破了英语考试零分的记录,获得了宝贵的“1”分,这“1”分给他以鼓舞和信心,使他意识到自己并非不可雕之朽木,于是在老师鼓励下急起直追,终于在期末考试中名列前茅。
从社会生活来看,可谓“太阳底下有新事”,“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这是因为,社会如同汪洋大海,鱼龙棍杂。人事纷纭,各种思想、各种矛盾冲突都时时会像“尼斯湖怪”窜出水面激起波澜,只要我们善于抓住,巧妙取材,就能驾轻就熟写出有新意的作品。读过一篇《轿车陷进泥泞》的小说,写一个乡村“暴发户”与贫穷百姓的思想冲突:他的轿车陷人泥坑后百姓袖手旁观的故事,觉得取材很新颖。写过中篇小说《寻找番薯》的阅迪伟在谈这篇小说的创作体会时说,小说的“触动点”是他听到的一个故事:说是某领导下来,提出要吃番薯。当时刚好是番薯栽种下去不久的季节,结果就难坏了、也忙坏了下面的人。这样的例子还多,从小说写作角度看,不少小说都是有着新奇动人的故事支撑的。
关注生活作文 篇4食品是我们每一个人延续下去的必需品,食品的合格和不合格关系到人类的健康问题。有一些经销商真是胆大包天,食品过期了,竟然重标“日子”这些经销商大肆更换食品外包装,将已经过期或即将到期的食品进行“现场”“抹去”原生产日期后重新标注虚假生产日期,然后将这些“改装食品”流入市场进行销售。
去年也将近八月半的时候,我外婆从超市里买了几筒月饼,我外婆吃了后就觉得肚子不太舒服,后来拿来月饼切开一看,原来月饼里面的馅中已经有一些白色的细毛,不仔细看还真的看不出来,我们家里人去说,超市的负责人还振振有词呢!
平时听爸爸和妈妈在说:“过期食品以往商家都退回给生产企业,而一些不良企业有可能将退回来的产品重新加工利用。”20xx年9月8日,浙江省工商局发布了全国首个《流通领域食品销售经营行为规范指引》简称《指引》。《指引》是根据日常监管中发现的问题,参照国际惯例制定的行为规范。其中包括“过期不合格食品,要主动销毁,不退回供货商,不得新换面重新上市销售”实施无理由退换货,在合理期限内,消费者能够提交购货发票或消费凭证,并且所退换的商品不影响第二次消费的质量要求的,应予以全额退款或者予以更换,这两项都是比较新颖的规范。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一定要有自我防护能力和意识,不论在商场和超市购买东西,一定要仔细地看一下食品的外包装上的生产日期有没有过期,如果发现外包装的生产日期变质的食品,一定要向工商局举报。
最后也请求经销商的叔叔和阿姨们请您们收收手吧!不要再为了谋取暴利而不顾我们大家的健康。请还给我们一个“绿色的”食品世界吧!
第三篇:关注生活细节
>>关注生活细节,在点滴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习惯
紫兰飞雪 | 2008-2-26 14:48:00
内容摘要:3—6岁的幼儿正处于良好品德习惯养成教育的关键期,如何正确的对其实施有效教育,为其一生的良好品德习惯养成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幼儿教师来说十分重要。而学前期的幼儿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他们对事物的看法只是单纯的依靠自己的所见、所闻、所做。因此以日常生活为切入点,在点滴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习惯成为笔者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幼儿良好品德习惯生成课程家园互动桥
引言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正确合理和适合标准地教育儿童,比做再教育的工作容易的多;如果在儿童的早年,不能合理的教育儿童而使其养成不良的意识和行为习惯,那将给以后的再教育带来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困难。这些话透彻的诠释了幼儿期德育培养的重要性。教育实践也证明了:儿童品德上消极因素越多,接受正确的思想就越难。那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习惯,完成从前道德到他律再到自律道德的尽善尽美发展呢?这就要从根基打起。但幼儿年龄小,认知范围窄,行为习惯、个性都处在萌芽阶段,单纯枯燥冷漠的说教不可能达到理想效果,这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寻求孩子喜欢并乐于接受的教育契机来有效的激活德育的源泉。
一、关注生活细节,从点滴中培养幼儿良好品德习惯的重要性
儿童自出生后便是社会成员之一,时时处处都在被动的接受各种思想的影响,再加上它们经验缺乏,又好模仿,辨别是非的能力很差。因此对他们进行简洁的正面教育是十分必要的。由于年龄小,他们接受和感知到的只是他们用眼看到的真实生活情景,他们不可能去分析、加工进行判断,这也是他们接受知识教育的最直接来源。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论”已经简单而精辟的告诉了我们一个教子良策:“让教育走进生活,让生活走进孩子。”我们通过发生在孩子身上的点滴小事、亲身体验,转化成丰富多彩的教育内容,扩大幼儿的道德认识,使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幼儿丰富的道德情感。这就是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教育素材,作为我们应该合理利用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在生活的点滴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习惯。
二、利用生活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的培养方法。
(一)、要做好“立规”的适度培养。
刚刚入园的孩子行动随便、听指令的意识差,所以在班里常出现 “老师课前几遍功,幼儿课上无人听”的现象。班级“一盘散沙”,常规“常立常破”。这种现象常见不鲜。这是因为刚入园的幼儿认知能力和坚持性还处于表面阶段,他们不可能记住老师或成人的嘴上功夫,所以习惯的培养就必须逐渐形成,只要坚持一贯的要求,逐渐在幼儿脑海中形成反射,才能成为定型。如:在平时吃饭时,要求幼儿做到“安静、干净”;饭前便后要洗手;离开坐位要把椅子轻轻的推进去,玩完玩具要及时回收„„在及时要求的基础上及时或定期对幼儿的表现用奖品进行强化。而对于坚持性差、过于依赖他人的幼儿则采用老师引导——合作——自己尝试的逐步过程,让他懂得不会的事情自己学着做、试着做的道理。一旦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就会懂得用常规去约束自己的行为,做事也会考虑周密细致。
(二)、生成课程中注重孩子的各种道德情感的培养。
日常生活中,孩子们会出现很多“非道德判断”的现象:例如,小飞去抢小乐的玩具,还理直气壮地来告状:小乐不让我玩他的玩具!我就抢过来了!甜甜把玩具扔到地板上,还振振有词的说:“这又不是我们组里玩的玩具!不同类的玩具不能放到一起!”这些现象的形成不是孩子品德本身的问题,而是他们自身存在的“非道德判断”。所以我们注重幼儿生活中的点滴事情,并随机生成课程,以此为切入点来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如“哭泣的图书”让幼儿懂得要爱护图书;“听——水在响”让幼儿懂得节约用水;“升国旗”让幼儿懂得热爱祖国;“观看教师劳动场景”让幼儿懂得要尊重别人的劳动、热爱劳动;“争做文明游客”让幼儿学会爱护公物,保护环境;“我做交警”让幼儿学会如何遵守集体规则。教学活动中通过“拔萝卜”“都是好朋友”等活动让幼儿懂得团结友爱、和睦相处;这些都是从幼儿自身生活出发来设计的教学,孩子们容易理解接受,并很容易在认识上达成共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在活动中获得行为练习和巩固,从而更深化幼儿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
(三)、建立家园互动桥,让家长用真爱去感染孩子。
家庭是幼儿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大家都认可一句话:“最了解孩子的莫过于父母”。而笔者认为并不完全是。有的家长脾气急躁,只要孩子犯错了,不管什么原因,先劈头盖脸的责骂一顿,或者是暴打一通。这样家庭的孩子很容易丧失自信,正处于叛逆期的他们也可能就此反叛,不愿意去改正错误。而有的家长却“性情温和”,无论孩子犯了什么样的错误,他都会“耐心细致”的说教,哪怕是同样的错误短期内重复发生了若干次。这样家庭里的孩子很容易形成错误的道德判断,认为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是爸爸妈妈说教过了按么事情就此完结了。所以笔者主张家园及时沟通,共建互动桥,真正走到孩子的内心世界,唤起对孩子内心需求的真爱,这样孩子的品德、心智才会健全发展。
总之,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蕴涵着许多德育教育的契机,而这些隐藏着的教育契机也许会让孩子们终生受益。所以让我们蹲下来,关注生活细节;真正参与到孩子鲜活丰富的生活中去,用他们易懂、乐懂的形式去感染孩子,在点滴中教育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一生受用不尽的良好品德。
参考文献
(1)黄人颂,《学前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8月版。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
1(3)《学会生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著1996年版
(4)邵瑞珍主编《教育心理学》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7年版
(5)叶澜《教育概论》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6)曹树《幼儿德育应渗透认知教育》(早期教育2005年第12期)
在区域活动中促进幼儿主动学习
作者:祁文雪来源:北京市怀柔区第一幼儿园(2011-6-9)阅读数:113网友评论:0 条《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核心内容是:尊重幼儿,相信幼儿,促进幼儿主动性学习;让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都得到富有个性的发展。中班幼儿的活动水平明显提高,需要更为丰富的活动空间、游戏空间、探索环境,以及表达与创造的空间。《幼儿园快乐与发展课程》把目标化的活动区作为主要的教育途径。目标化的活动区能为幼儿提供更为广阔的交往、游戏、探索的空间。因此,合理创设游戏空间,深入开展区域活动,能有效促进幼儿的主动性学习。
一、依据幼儿的兴趣及需要创设活动区,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纲要》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这就要求教师在设置活动区时,一定要摆脱过去的区角设计以教师安排为主的观念,应主动观察、了解幼儿的学习兴趣和需要,从中挖掘其所蕴涵的教育价值,并以此作为区域设计的重要依据。如我班的主题探究活动──“车”的产生就是源于幼儿对车的兴趣。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幼儿喜欢看有关车的图书、画有关车的图画,在与同伴的谈话中也常常提到坐车的感受,有的幼儿还会把家里的玩具车带到幼儿园来玩,在积木区喜欢为汽车搭跑道„„孩子的这些表现,体现出中班幼儿好玩、好动的年龄特点。因此我抓住幼儿这一兴趣点,在进一步了解幼儿对车的认知程度之后,确立了“好玩的车”的主题探究活动方案,并和幼儿一起创设了幼儿感兴趣的区角活动。在图书区,孩子们主动翻阅车的卡片、图书;在建筑区孩子们开始为汽车设计马路和停车场;在美工区,孩子们用不同图形粘出了造型各异的汽车。教师还利用主题墙制做了一辆公共汽车,周围贴了许多幼儿搜集、设计的交通标志。活动区游戏时,孩子们自己分配角色,有的当司机,有的当警察,有的当乘客,孩子们玩“认标志开汽车”的游戏,孩子们在快乐的游戏中逐步了解了各种交通标志。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表现出极高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和创造性,并获得了多方面的学习经验和发展。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设置活动区,将主题活动与活动区巧妙融合,幼儿会在学习中表现出极大的主动性,活动区活动更加生动、鲜活。
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幼儿在有准备的区域活动中主动学习
“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环境是幼儿的教师,它能让幼儿获得经验、建筑自信、发展自我。教师应依据幼儿的兴趣、需要,运用整体规划原则设置活动区,每个活动区都提供数量、种类充分、合适的玩教具及操作材料,供幼儿选择,空间安排要配合教学内容的需要定期更换。教师将教育意图应蕴藏于环境创设及活动区材料中,让孩子在“刻意”设计而又井然有序的丰富的学习环境中主动探索、发现、学习,使幼儿获得成功和自信,促进幼儿整体性发展。如在泥工区,教师投放了厨师帽,小围裙,套袖,竹签,纸盘等。活动区游戏时,孩子们立刻扮起了小厨师,做起了羊肉串、蛋糕等各种食品;在积木区教师投放了圆形、方形、三角形的板材,高矮不同的易拉罐,幼儿开始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辅材合作搭建不同造型的楼房;在娃娃家老师投放了领带,项链,小书包等,孩子们开始分配角色,当起了爸爸,妈妈;在动手区,教师在窗户上悬挂了五颜六色的毛线球,并创设了“小花猫绕线球”的情境,孩子们主动学小花猫绕线球„„教师为幼儿提供基本的游戏材料,才能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随着孩子们游戏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游戏的需要,孩子们学会根据自己的需要主动收集各种物品、材料。娃娃家的幼儿带来了围巾、眼镜、口红(空的)、废旧电话;
泥工区的幼儿带来了薯条盒、月饼盒、蛋糕刀(塑料)、小叉子;表演区的幼儿带来了面具、头饰、塑料花、废旧话筒、自制小鼓„„可见,教师为幼儿提供丰富有趣的材料,就会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丰富幼儿活动的内容,促使幼儿学会自主选择、交往、收集,主动参与到活动中,从而使幼儿在此过程中主动学习,获得发展。
在区角创设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活动区的布置要反映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需要,尊重幼儿的想法,布置的过程要让幼儿充分参与。可以师生共同计划、设计活动区,也可以由教师规划好位置后,让幼儿随活动的进展随时调整,还可把幼儿的学习成果、美工作品布置上去,让每一个幼儿都有展示自己作品的机会,做环境的主人。如幼儿刚升入中班时,为了让幼儿感受到娃娃家的温馨,我们在娃娃家铺设了地垫,为了保持地垫的干净,我和孩子们共同制定了规则,其中一条是“进区前脱鞋”。在老师和幼儿的相互监督下,孩子们能做到自觉脱鞋。一次班内搞卫生,保育员老师把地垫拿去清洗,为了不影响幼儿的正常活动,我请幼儿照常选择娃娃家。我突然发现孩子们穿着鞋在娃娃家里游戏非常开心,而且与其他区幼儿交往时进出自由、方便自如。看到这个现象,我和幼儿商量是否需要地垫,孩子们一致同意撤掉地垫,我满足了孩子们的需要。现在区域活动时,我们可以看到娃娃家的幼儿背着包到泥工区买蛋糕,也可以看到“小厨师”到娃娃家送点心,还可以看到经常有“客人”到娃娃家做客„„教师只有真正尊重幼儿,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才能使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快乐、自主,主动学习。
又如,最初我班的美工区靠北墙开设,主题墙在东墙,幼儿在区域活动时的作品只能放在楼道、贴在主题墙或带回家。随着幼儿的发展,我发现幼儿的表现欲望越来越强烈,非常需要有展示自己作品的空间。于是我在北墙创设了“作品展示墙”,并根据教学目标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动手、创作的热情。如幼儿学习剪窗花时,我在作品墙上布置了简单有趣的窗子,幼儿主动把自己设计的窗花贴在“窗子上”,既满足了幼儿体验成功的需要,又为幼儿间的相互交流、学习提供了空间。此外,我还为幼儿提供了“作品篮”,孩子们可以把准备带回家的折纸、剪纸、纸工等作品放在果篮中,孩子们既能随时取放、相互交流,又能随时带回家,满足了幼儿的不同需要。促进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主动学习,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为幼儿提供基本的游戏材料,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在区域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倾听、了解幼儿的想法,根据幼儿的需要不断调整活动空间,满足幼儿游戏和发展的需要,为幼儿提供展示交流的空间,帮助每个幼儿体验成功、树立自信,这样才能促进幼儿的主动性学习。
三、在区域游戏中,做幼儿学习的伙伴,促进幼儿主动学习
《纲要》中强调:“教师应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与反应,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因此,教师要放下架子,倾听幼儿的感受、问题、意见,借助理解、支持、宽容、激励的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技巧来点燃幼儿的学习火花,主动、积极地参与幼儿的活动。如中班初期,娃娃家的幼儿无角色意识,满地都是“食物”、材料,一片狼藉。老师再三提醒,不起作用。于是,我转换角色,以客人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游戏中,并在与他们的交谈中让幼儿知道把家整理得既整洁又漂亮,客人才会高兴。我还和他们一起商量、分配角色,让幼儿学会分工,合作游戏。这样一来,幼儿角色分清了,游戏时幼儿注意根据需要选择、取放材料,“家”里不再乱糟糟了。在我的带动下,其他区的幼儿也主动到娃娃家作客,娃娃家的幼儿逐步建立了角色意识和规则意识,游戏时更加自然有序。教师增加与幼儿互动的机会,融入幼儿的活动,成为幼儿的玩伴,能促使幼儿在区域活动中不断解决问题,获得发展。
此外,教师要学会和幼儿共同游戏、探索、操作。在活动中提出启发性、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发现、学习,提升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如在积木区,三个幼儿合作搭建了十层的房子后,推着小汽车在房子周围来**跑。此时,丹宁用一些积木在地上堆放,她说是“加油站”。我立刻启发另外几个幼儿,“小车跑累了,该加油了,从单位去加油站怎么走呀?要有什么?”孟帅立刻说:“得有大马路!”几个幼儿七手八脚的用积木搭马路,一直铺到“加油站”。他们讨论后,还把“加油站”搭得更高更宽了,小汽车进出加油更加方便了,丹宁看到与伙伴合作搭建的“加油站”兴奋极了。在今天的活动中,由于我的及时介入和引导,使丹宁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同时也丰富了她的搭建经验,使他获得了新的发展。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必须与幼儿建立平等、和谐的伙伴关系,关注幼儿的需要,及时发挥主导者的引领作用,才能使幼儿在主动参与中得到更大的提高。
四、注重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学习过程,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与探索
《纲要》多处提到“让每一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要支持、鼓励幼儿大胆探索与表达”。这充分表明了幼儿是学习的主体,对幼儿的主体性活动,教师不可替代,也不可直接控制,而应给以尊重和保护。如美劳区的幼儿很喜欢崔老师剪的窗花,主动向崔老师学。开始孩子们剪的很简单,有的将纸折几折后,直接在纸上剪了一些口。当幼儿打开时,发现自己的“窗花”有了图案(几道口子),非常高兴,便开始一张接一张的剪。在反复尝试的过程中,幼儿有的“不小心”剪掉一块,可当幼儿打开时,发现这次剪的和原来的图案有了很大的变化,幼儿剪的兴趣更浓了。最后,幼儿经过大胆尝试,剪出了各式各样的窗花,有的按轮廓剪,有的自由剪,剪窗花活动持续了一周。在剪窗花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但提高了动手能力,还感受到了对称的美、体验到了创造的快乐,而且每个幼儿在活动中更加大胆、自信。在区域活动中,教师给孩子们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幼儿才能在不断探索、尝试中体验动手和创造的快乐。
区域活动是幼儿自由、快乐的游戏天地。培养幼儿主动参与、自主选择、善于交往,以及大胆表现,勇于创新的能力,对幼儿的发展和终身学习都有着重要意义。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幼儿的想法和意愿,为幼儿提供充足的自主选择、自由活动的游戏时间和空间,让幼儿在自我尝试、小组讨论、集体分享中学习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幼儿才会在快乐中主动学习、大胆创造、获得发展。
第四篇:关注个性体验,快乐生活作文
关注个性体验,快乐生活作文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写出漂亮的文章,是每个语文老师的心愿。但是,我们在过去的作文教学中,往往只注重作文的结构和技巧,而忽视学生习作的自主性和个性发展;只注重作文要写有意义的内容,而忽视儿童平时的生活体验。学生在老师诸多条件限制下习作,犹如“戴着镣铐跳舞”。于是,作文本上内容、格调完全相同的作文屡见不鲜。内容空洞,不实在,千人一面,没有特点。
俗话说:“文出自人,应接外物,发自于心,方能见之于文”。而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习作目标提出:“写自己想说的话,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要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因此,我校从小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关注个性体验,快乐生活作文”的课题研究,试图从“快乐生活”和“个性体验”的角度来优化作文教学,赋作文教学以生活的灵性。
一、注重生活体验,创造快乐源泉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泉水,文章如溪流,源泉丰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因此,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首先必须要解决积累问题。
(1)享受学校生活
校园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庄严肃穆的升旗仪式,沉积学生的爱国情愫;竞争激烈的校园运动会,让学生感受运动的快乐;精彩纷呈的艺术节,展示孩子们优美的舞姿和高亢的童声;趣味浓郁的班级活动,让学生在欢声笑语中汲取知识的养分。这些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为学生快乐作文提供最原始的积累。
高尔基曾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所以我鼓励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籍,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坚持每周一检查、一交流、一评比,让同学们在快乐的阅读中拓展知识面,获得更丰富的素材积累。朗诵比赛、成语比赛等等,寓作文教学于游戏之中,不断激发他们的灵感,(2)感受家庭生活
家是一个人的情感归宿,家庭亲情是永不褪色的话题,家庭生活是学生习作的素材库。学生融入家庭生活,主动与父母交流,参与家务劳动,引导学生善于捕捉、体验,并主动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学生就能把“包粽子”、“吃月饼”等写得细腻而富有童趣,习作就会充满生活的气息,流露孩子率真的心灵。
(3)关注社会生活
社会是个大学校,它具有广阔的空间。让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关注社会现象,体验社会发展,激发写作欲望。例如,我动员学生给汶川灾区献爱心,并且给灾区的孩子写一封信,唤起他们对灾区人们的关爱之情;我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唐山大地震》,让学生体验人
间真情和大爱无疆的场景;我让孩子们观察城市的变化,让他们感受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等等这些,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思想感情。
(4)引进自然生活
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美丽神奇的大自然,它不仅属于画家,更属于小学生。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开展“我与春天有个约会”、“我与小树一起成长”、“我给小鸟做个窝”等活动,使学生细致观察自然美景,细心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景诱情发,情由景生,学生带着“出笼小鸟”般的愉悦,山水花鸟,飞禽走兽,便跃然纸上。
二、创新教学方法,倡导个性化写作
当代作家刘心武说过:所谓独特,就是基于我个人的生活经历和生活感受„„,我越从自己独特的经验和感受出发,我的作品就越不会与别人雷同,越可能具备特点。由此可见,体验和感受是个性作文不可或缺的催化剂。那么习作教学中,如何从体验入手,张扬学生的习作个性呢?
(一)注重生活实践,增强个性体验。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常常采用求同思维的模式,引导学生沿着一个固定的方向去思考。习作要体现个性化,首先要让学生写个性化的生活经历。比如母亲节这天,为了让同学们感受母亲的辛苦,我要求每个学生回家后为妈妈做一件事,并写下来。因为是亲身的经历,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感受。在事后的习作中,有的写道:“在我的记忆中,妈妈的头发乌黑发亮,可当我给她梳头时,却意外地发现竟然添了白发。想起自己平时总是不听妈妈的话,惹她生气,心中充满深深的歉意”。有的写道:“我把妈妈的脚放在一盆温水里,仔细地洗了起来。可是脚掌上全是小口子,不忍目睹。每当口子裂开的时候,妈妈就会感到钻心的疼。这时,许多往事便涌上心头。这些小口子,都是妈妈为我操劳的见证啊!我心一酸,泪就落了下来”。还有的写道:“我帮妈妈拖地,拖了一遍又一遍,好不容易才拖干净,直累得腰酸腿疼。不由得想起妈妈平日的辛劳”。那一次的习作是前所未有的真情流露、生动感人。
(二)自主选择,调动写作积极性。
研究表明,不同学生具有不同的写作方法,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每个学生就能写出天真而又有个性的习作。
在教学实践中,一次我要求学生以“保护环境”为题写一篇作文,让他们自由发挥,不加以干涉。结果,有的学生把看到的美景写成一篇优美的抒情文,从而激起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有的学生则以“鱼儿与小鸟的对话”为题,阐述破坏环境的危害性。甚至有的学生还以寓言或者编故事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想。写得七彩纷呈、入情入理、生动感人。学生在写作中放飞思绪,享受快乐。
(三)抒写真情实感,表达独特感受。
生活是儿童作文的源泉,每个儿童都具有不同的生活经历和感受,影响着他们的成长和思想。而他们在作文中表达出来的又是那么的天真,这是儿童生命季节中最宝贵的。我曾经要学生在习作中谈谈“我的理想”。同学们畅所欲言,有的说:我的理想是当大款,住豪华别墅,神气活现。有的说:我要当一个武功高强的大侠,行侠仗义。还有的写当大官、当警察、教师、农民,等等等等。我对孩子们的这些说真话、写所感的行为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赏,但同时又对他们这些稚嫩的认识给予正确的引导。
通过充分倡导个性化写作,使学生在写作中放松自我,展示自己的思想情感,乐于用作文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三、创设轻松氛围,感受写作的快乐
要让学生快乐写作,就要为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写作氛围。比如,一次,我在班上开展“找朋友”的游戏,将孩子们分成A、B两组,要求同学们面对面地给对方画像,然后将画像打乱发给同学们,对着画像找朋友,并进行相互采访。拿到画像后,同学们就像清晨的小鸟,叽叽喳喳地议论开来。有的说:“这个帅哥是李洋吧?好像又不是,鼻子大了点”,有的说:“这个像是谁画的呀,太可笑啦,头那么大,眼睛又那么小”,„„。在同学们的交流中,我听到了他们稚嫩的情感交流的话语,感受到了友情互助的愿望和童心焕发的真诚。“你平时喜欢玩什么?”“玩电脑,你呢?”“我喜欢打篮球”。“我觉得你数学很好,下次一定要帮助我哟”。“我家里养了一个小狗,好可爱的,下次来我家里玩好吗”„„。教室里洋溢着阵阵欢快的童音和笑声。此时,我突然发现一个叫姜雨的小女孩正默默地坐在座位上,注视着我,我走过去问:“你没找到朋友吗?”她怯生生地低下头,小声说道:“老师,我想和你做朋友好吗?”我心里咯噔一下,说:“好啊”,她走向我说:“那我可以亲一下你吗?”,我蹲下身子说:“老师很愿意”,于是她紧紧地搂着我的脖子,用稚嫩的嘴唇亲在我的脸上。顿时,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涌上心头,我不知道这是作为小学教师的那份责任?骄傲?还是自豪。最后,我问大家,你们愿意把这节课的快乐写一写,与其他人分享吗?同学们异口同声的说:“愿意!”。第二天,《有趣的作文课》《我的新朋友》《我的画像》等一篇篇充满个性的文章放在了我的桌上。轻松的氛围让学生不再害怕作文。
为了让学生自主快乐地写作,我创设班级作文选刊,让学生将自己快乐的事、愿意与大家分享的事,写到班级作文选刊上,其余的学生看后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一个小小的改变让我惊喜不已:我看到了科学课上实验成功带给学生的自豪感;我看到了美术课上一张普通的画也是学生独有的快乐;我看到了老师的一个个表扬竟然可以帮助孩子们树立自信„„。
总之,厚积才能薄发。在作文教学中,不光要教给学生方法,更重要的是发展个性,快乐作文。让他们在写作中自由翱翔,感受快乐,让我们的学生童心焕发,自鸣天籁
第五篇:实用的关注生活作文
实用的关注生活作文三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注生活作文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注生活作文 篇1今天晚上,我聚精会神地看完了“相关地球熄灯一小时的新闻”,我不禁感慨万千。于是,我也试着将我们家所有的电器都关了。在这黑暗的世界里,我一动不动地坐着,想起了我们的地球^“现在的世界,自然灾害频频发生;海啸、暴雪、洪水、大小地震、沙尘暴接连不断;藏羚羊、白鳍豚等多种生命危在旦夕……到底是什么可怕的物种使我们的地球变成这样子了呢?对,没错,就是我们——统治世界的霸主,人类。
近几年来,我们的科技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我们正处在无知中潜移默化地伤害我们的地球妈妈。再过20年,北冰洋将成为北水洋,只剩下水,无情之水。科学家预测,按现今温室化速度,乞力马扎罗的雪将在十几年后消逝。丹麦哥本哈根,在被称作“拯救人类最后机会”的世界气候大会上,一位斐济女代表在演讲现场失声痛哭,因为她的家乡——那个一碧海蓝天、洁白沙滩和妩媚棕榈树着称的岛国,已四面楚歌、摇摇欲坠。再看,减损的湖泊、荡平的丛林、削矮的山头、大量鲜为人知的生命正黯淡陨落……这些都是人类成就杀死自然成就的显赫事例。
作为新一代的小学生,怎么能袖手旁观,眼睁睁地看着我们的地球妈妈痛哭流涕呢?答案是肯定的:不能!低碳已经成为了我们的话题。可是该如何低碳呢?这可是个让大家头痛的问题。
首先我们大家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尽量少用纸巾,重拾手帕,保护森林;每张纸都双面打印,相当于保留下半片原本将被砍掉的森林;随手关灯、开关、拔插头;不坐电梯爬楼梯,省下大家的电,换自己的健康;尽量少使用一次性牙刷、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水杯,因为制造他们所使用的石油也是一次性的`……在学校里,我们可以干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当教室里空无一人的时候,我们要伸伸手,关掉教室里的照明灯;在水龙头边,当我们看见细水长流的时候,我们要弯弯腰,把水龙头关紧;在食堂里,当你看见今天的菜不和你胃口的时候,我们要牢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做到不挑食、不浪费粮食的好习惯……同学们,不要让我们自己亲手毁了赖以生存的地球。让我们携起手来,低碳生活,共创美好家园。
关注生活作文 篇2来到厨房,我发现茄子炒肉片里面有几块白色的东西,莫非坏了?不会吧,今天早上刚炒好的。天哪!难道被人放了毒药…我越想越可怕,抓起电话就向妈妈“求助”。我向妈妈说明情况后,妈妈笑着对我说:“唉,我还以为什么事情呢,等你把菜放到锅里,你就知道了。”哼,妈妈居然和我玩神秘,可是我没时间多想了,因为我的肚子已经抗议了——开始“咕咕”叫了。所以我就不管三七二十一,把菜放到锅里。谁知,等我开了火后,那白东西居然没了,我想:这东西这么胆小,一遇到火就没了!
等菜热好后,我一尝,味道还不错,可是我不敢吃了。唉,眼看着炒好的菜却不能吃,这种滋味真难受。好不容易等到妈妈回来,我就一五一十地把事情说了一遍,妈妈说:“这是正常现象,那个白东西叫荤油,是动物油冷却后凝结而成的。至于遇热就没了,那是荤油化了,你不必担心。”
关注生活作文 篇3十二岁以前,我是个活得很辛苦的女孩,用力地抓住身边的朋友,家人,抓住那些看得见的小幸福。甚至为了这些而可以去迎合别人。
十二岁,因为一本书的影响,我开始将自己解脱出来。沉重的负担不属于我,虚伪的面具不属于我,没有声色的生活不属于我!
十二岁以后,我真正开始融入生活,关注生活的细节。
朋友不必太多,真心就行;家庭环境不必太好,不愁吃穿就行;做事不必苛求完美,对得起自己且让人满意就行,要的只是生活的质量。
怎样将火候调整好,使菜即不流失营养又美味可口?怎样控制水温将咖啡冲得香浓?怎样大口吃零食又不担心体重?怎样将房间布置得舒适、温馨?怎样在沉重的课业负担外与家人相处融洽?
这些我也许不知道,但我正在竭尽所能地去学。
可这些仍只是表面。我更关注的还有细节末梢对心灵的触动。
今年,我们学校来了一位新语文老师。他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的笑。无论课上课下,我们从未见他对任何人扳过脸。
碰巧与他同路。我们漫无边际的聊着。快走到他家口时,他蓦地停下脚步,微笑的偏着头问道“你们觉得我的课上的好吗?”他好象是在问我的意见,又好象在问大家的。凭心而论,他的课真的不错。脉络清晰;他讲得仔细,全面,我们听的也认真。所以,我当然毫不犹豫得说:“好啊,好啊。”他把头完全转过来,嘴巴咧开笑着,又说:“好?那就好!”那一刻,阳光仿佛全洒在他脸上、身上,褶褶生辉。他整个人显得那么神圣。我想那时,他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心或是荣誉感,应该真正满足了吧。
我想,生活不在于是否富足,而在于你拥有多少广阔的心灵空间。同样,也不在于你是否高贵,而在于你是否能始志不渝得把握并珍惜生活的细节之处,坚守心灵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