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欧洲神话中的圣诞老人-高三
欧洲神话中的圣诞老人-高三
圣诞老人是不同传说和神秘人型的结合体。传说圣诞老人是在数千年前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即出现。北欧神话中司智慧、艺术、诗词、战争的奥丁神,寒冬时节,骑上他那八脚马坐骑驰骋于天涯海角,惩恶扬善,分发礼物。与此同时,其子雷神穿红衣以闪电为武器与冰雪诸神昏天黑地恶战一场,最终战胜寒冷。
据异教传说,圣诞老人为奥丁神后裔。在德国中部和北部地区,尼古拉斯被称为“圣诞老人”,在英国被称为“圣诞父亲”,被美国的荷兰移民称为后来的“SantaClaus”。在荷兰的传说中,圣诞老人Sintirklass还带了一个叫BlackPeter的助手,乘着一艘船于12月6日来到。他带着一本大书,书中描述了所有荷兰小孩在过去一年中的表现。表现好的小孩就送礼物给他们,不好的小孩便让他的助手带走。孩子们都想知道圣诞老人住在何处,他们何时会收到礼物。答案通常是圣诞老人住在北极,他的作坊生产圣诞礼物。
1927年被孩子们称做“Markus叔叔”的儿童节目主持人MarkusRautio第一次透露:圣诞老人生活在拉普兰的Korvatunturi。位于芬兰东部边境地区的Korvatunturi发现了一只类似于野兔的耳朵,事实是圣诞老人的耳朵,它用来聆听孩子们的愿望。斯堪迪纳维亚的.传说中讲述了圣诞老人和助手小精灵们的历史。上世纪结束时,北半球不同关于圣诞老人的传说汇总成同一版本——白胡子老人为孩子们发放礼物,之后返回芬兰拉普兰的Kornatunturi。
1950年开始,圣诞老人快乐地逗留在napapiiri,除了圣诞节还要和孩子们及年轻人进行沟通。越来越多的人定期拜访圣诞老人,1985年,他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每天圣诞老人都来办公室倾听孩子们的圣诞祝愿并和他们沟通交流。圣诞老人村是圣诞老人的主要邮局,它接收全世界孩子们发给圣诞老人的信件。
第二篇:中国神话中的民族精神
神话中的中国精神
0引言
翻开中国上古神话,一个圣贤的世界扑面而来。尽管神话没有十分完整的情节,神话人物也没有系统的神系家谱,但它们却有着鲜明的东方文化特色。当我们把神话与民族联系起来的时候,会不由得感叹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那些看似荒诞而离奇的故事背后其实是这个民族生活状况、宇宙观、伦理思想、宗教思想的表现。
1尚德精神
在西方神话尤其是希腊神话中,对神的褒贬标准多以智慧、力量为准则,而中国上古神话对神的褒贬则多以道德为准绳。这种思维方式深深地注入中国的文化心理之中。几千年来,中国古代神话的这种尚德精神影响着人们对历史人物的品评与现实人物的期望,决定着社会对人们进行教育的内容与目的,甚至也影响着20世纪以来中国现代文明的走向。正是这种尚德精神,使中国文化中处处体现出了对“德”的要求。在我们传统的“修齐治平”的人生境界中,将“修身”摆在第一位也说明了这一点。这种文化的选择,甚至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在我们民族的思维和习惯中,依然处处可以找到它的影子。
“不食人间烟火,没有平凡人的情欲”,这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主要大神们神格的重要特征。在中国的很多经史典籍中,中国上古的主要大神们,诸如伏羲、女娲、炎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等等,都是崇高和圣洁的。他们不苟言笑,从不戏谑人类,更不会嫉妒和残害人类。在个人的私生活上,他们从来都是十分规矩和检点的,十分注重小节、注重品行和德操的修养,并且尊贤重能。几乎每一位神王都没有“红杏出墙”或“乱播爱情种子”的现象。在他们的身上,只有神圣的光环、纯洁的品性和高尚的情操。当人类向他们看过去的时候,只会仰面向上,顶礼膜拜,而不会有丝毫的不恭不敬。
相反,在古希腊神话中,我们所看到的大大小小的天神都是世俗的,是满身人间烟火味的形象:众神之王宙斯狂放不羁,拈花惹草,在神界与人间留下了一大串风流债,更严重的是他任意行事,不讲原则,充满嫉妒和个人爱好;主神如此,他们手下的众神也都有着极为相似的品性。可见,在希腊神话中,神与人除了力量上的差别外,在情感上却是相同的。当神们脱掉神的外衣之后,个个就都成了世俗的凡人。
2牺牲精神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的创世始祖是盘古。《山海经》里记载:“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在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故天去地九万里,后乃有三皇。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为星辰。皮肤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 盘古牺牲了自己而化为世界万物,这种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也一直被人们传诵着。女娲补天的故事和盘古开天的故事一样,都是中国人家喻户晓的。《淮南子·览冥训》:“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lǎn)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后来的始祖神继承了创世神的这一传统,并将它发扬光大,为中华民族创造了可歌可泣的业绩。燧人氏发明火历经千辛万苦种种磨难;炎帝为发明农业种植和草药而尝尽百草,几经生死。不仅创世神和始祖神如此,在对我国远古神话英雄的故事传说及对英雄的讴歌中,同样也反映出一种崇尚奉献与牺牲的精神。
中国上古诸神所普遍体现的献身精神,是世界其他民族的神话英雄所不具备的。在希腊神话中,其开辟神话充满了血腥,希腊神话中宙斯的神界秩序是在代代天神们的血肉之躯上建立起来的,更严重的是这种杀戮还都是骨肉之戕。不独希腊神话如此,巴比伦神话和北欧神话同样也都带有浓浓的血腥味。巴比伦神话中创世的过程被理解为混沌与秩序的战斗过程,最后秩序战胜了混沌,且以混沌族神怪们的尸体创造了万物和人类。北欧神话则说,天神奥定杀死了强有力的冰巨人,以他的尸体创造了世界上的万物。
虽说盘古和女娲都是神话人物,但古人创造他们的灵感多是源于现实生活,说明古人对勇敢智慧,甘于牺牲自我而成全大我的人的崇敬和爱戴。当下,不论是那些为人民无私奉献的人民公仆,还是不顾一切跳水救溺水者的武警战士,还是在地震中用身体保护学生的老师,都让我们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3责任意识
他们均以天下苍生为重,平治天下、造福人类是他们的根本职责。其中大禹就是一个典范。大禹大公无私,为天下苍生的幸福鞠躬尽瘁。其他如炎帝、黄帝、尧、舜等也莫不如此。同时,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上古大神们并不以天下为己有,而是举贤授能,并且素有“禅让”的美德。所以,尧年老后便把帝位传给了舜,而舜同样也将帝位传给了大禹。
4创造精神
《系辞下》记载伏羲功业:“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包牺氏没,神农氏作,„„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
《平阳府志》记载:“上古仓颉为黄帝古史,生而四目有德,见灵龟负图,书丹甲青文,遂穷天地之变,仰视奎星圆曲之变,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文字既成,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为潜藏。今城南有仓颉故里碑。” 《古史考》云:“太古之初,人吮露精,食草木实,山居则食鸟兽,衣其羽皮,近水则食鱼鳖蚌蛤,未有火化,腥臊多,害肠胃。于使(是)有圣人出,以火德王,造作钻燧出火,教人熟食,铸金作刃,民人大悦,号曰燧人。” 宋代郑樵的《通志》讲:神农尝百药之时,“„„皆口尝而身试之,一日之间而遇七十毒„„其所得三百六十物„„后世承传为书,谓之《神农本草》。” 无论是伏羲还是仓颉,遂人,神农,都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很多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每一个创造都让人们的生活向美好又迈进一步。而古人都明白创造的重要性,所以他们敬仰那些充满创造力的神人,追求创造精神。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创造力的民族,古代的四大发明一直都让我们引以为豪。这些神话传说,也是创造的成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进步离不开创造力。可是今日之中国却仿佛把五千年来传承下来的创造精神给遗忘了,是制造大国也是山寨大国。也许我们都应该看一下这些神话,去了解我们的祖先如何在艰苦的环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如何创造。
5抗争精神
西方的神话里,火是上帝赐予的;希腊神话里,火是普罗米修斯偷来的;而在中国的神话里,火是钻木取火坚韧不拔摩擦出来的!面对末日洪水,西方在诺亚方舟里躲避,但我们神话里,我们的祖先大禹治水,战胜了洪水,是斗争,与灾难作斗争!中国神话故事中我们可以找到神话里表现的文化核心,就只有两个字:抗争!假如有一座山挡在你的门前,你是选择搬家还是挖隧道?显而易见,搬家是最好的选择。然而在中国的故事里,他们却把山搬开了,愚公移山精神!这样的精神内核,西方的神话里是不存在的,他们的神话是听从神的安排。每个国家都有太阳神的传说,在部落时代,太阳神有着绝对的权威,纵览所有太阳神的神话你会发现,只有中国人的神话里有敢于挑战太阳神的故事。有一个人因为太阳太热,就去追太阳,想要把太阳摘下来(夸父追日)。中国的神话里,人们把他当做英雄来传颂,因为他敢于和看起来难以战胜的力量作斗争。每个民族的神话都有自己的烙印,只有中华民族的神话里有这么多战天斗地的抗争故事。在中国神话里也体现出精卫填海般顽强精神的还有夸父,刑天等。他们悲壮的命运里歌颂着不畏艰难不畏险阻,顽强拼搏至死不渝的精神。我们从小听到大,并口口相传给下一代的这些神话故事,体现的绝不仅是故事情节本身。每个文明在初期都是有神论,但唯独我们的文明不畏惧神,所以我们的祖先从不把生存的希望寄托于神的眷顾。中华民族能延续至今能发展至今也是离不开这种顽强精神的。新中国的成立也离不开当初与侵略者做顽强斗争的人民。6总之
中国神话是一笔古老而宝贵的文化遗产,因博大精深的内涵和独特的文学魅力而流传久远。它反映了古代人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也逐渐凝聚出敢于斗争,勇于牺牲,自强不息,舍己为人,敢于创造的大无畏民族精神。
第三篇:有关圣诞节的作文城市中的圣诞老人
写写帮文秘助手(www.xiexiebang.com)之有关圣诞节的作文:城
市中的圣诞老人
看,我就是一个圣诞老人?一个有烦恼的城市圣诞老人。
我满脸花白的胡子,圆圆的脸,胖胖的水桶腰,走在马路上,特别讨小朋友喜欢,当然,他们更喜欢我送给他们的精美礼物。
在一个夜深人静的圣诞夜里,当人们睡得又香又甜的时候。我又去给小朋友们送礼物了,但是,当我站在屋顶上,竟然没有看见烟囱,我又往水管里看了看,摇摇头,因为我胖胖的身子,想钻进去,简直是根本没戏。我只好去爬消防紧急楼梯,当我悬挂在空中,我越来越觉得自己像个小偷,万一被发现,我不被抓起来才怪呢!这年头,当个圣诞老人也不容易啊!
现在,虽然我已经名扬四海,家喻户晓,但我也是十分辛苦的,我跑了这家跑那家,家家户户都没有烟囱,我都得爬楼梯,有的超高楼房,连个消防梯都没有,坐电梯又怕引起轰动,没办法,但我必须把礼物送完,这是我的工作,所以,我只好拿根绳子,从房顶倒挂下来,荡到每个窗口,然后跳进去,我感觉自己像是在耍杂技。一个晚上礼物送下来,“杂技”水平提高了不少。
看来,明年要叫圣诞老板多招一些人来当我的助手了。请上姚明来投礼物,让刘翔来跨窗子,如果这是真的,那能减轻我的多少工作量啊!那简直是太棒了!
第四篇:中西文化对话中的神话整理
中西文化对话中的神话整理
摘 要: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神话从未被单独命名,它一直作为不能登大雅之堂的民间文学中的一部分而存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在邀约西方来改造民族自我的同时,也试图在本民族文化中寻找中西方平等对话的文化平台。在“整理国故”和整理中国文学的呼声中,神话“浮出历史地表”,一跃成为 20 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心目中中国历史、哲学、宗教、文学艺术发展的源头,取得了复兴民族文化和与西方文化平等对话的双重权力地位,也 使新文化运动倡导者们获得了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满足了中国现代学者“希腊有,世界有,中国也
有”的文化心理。
关键词:中西文化对话;神话;整理与研究;民族精神
晚清中国遭遇到“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华夏民族一度曾有的骄傲受到巨大的伤害,泱泱大国的优越感
①一扫而光,面对先进的西方,中国人情不自禁地产生了复杂的“羡慕、嫉妒、恨”的“怨羡情结”。在“怨羡情结” 深
处,是现代知识分子复兴民族文化的道义责任和精神焦虑。一方面,一些有识之士将目光转向国外“求新生于异邦”。另一方面,启蒙者们抛弃高高在上的“庙堂”文学,试图在民间寻找文化的自我更新因素,寻找华夏民族的文化之根,寻找与西方平等对话的文化平台,神话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源头,取得了与西方平等对话的权力地位,在“国故”整理中,神话由此“浮出历史地表”,成为中国历史、哲学、宗教、文学艺术发展源头的“圣书”。
一、“浮出历史地表”的民间文学
近代以来,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们在不断向西方学习的同时,也在试图寻找获取中西平衡的自我文化因素,比较中西学术之长短,他们发现民间文学具有中国文化和文学的民族性特点。严复受到“物竞天择”的进化论观点的启发,提出了搜集、研究民间文学的主张,虽说民间隐藏着许多不能登大雅之堂的低俗文化,但是,民间也潜藏着中国文化的精华。黄遵宪提出“考国俗”的主张,认为民俗是民族文化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区别于其他文化的重要指标,是民族文化自我确认的标识,应该注重民俗在社会底层思想启蒙中的作用。晚清学者们对民族文化整体的重视,使民间文学具有了不同寻常的社会地位,它的人民性和大众性特点,使民间文学被看成是民族文化的源头。夏曾佑认为民族幼年的文化风俗在远古神话传说阶段就已经形成了,在文化流传
与迁徙中相对稳定被保留下来的文化风俗,决定了民族性格和民族文化的特点,这是应该被重视的文化。蒋观云也从相近的神话传说中得出中国各阶层都是一个人种,拥有共同的风俗和基本相近的道德、宗教观念。在这样的认识观念中,清末民初的知识分子大大提高了民间文学、特别是神话的历史地位,认为它具有文化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和文学艺术的多重文化内涵,应该利用它广泛深厚的民间基础,在对原有文化 加以改造的基础上,使之变成具有近代启蒙性质的民族新文化。
渴望民族复兴的近代知识分子对民间文学的重视,也引导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侧目于民间和民间文学。新文学的倡导者们以《歌谣周刊》为中心,开始对民间歌谣、神话、传说等进行初步的整理、研究,并且在对这些歌谣的搜集整理中,达成了初步的共识,即某一类型的歌谣有一个共同的母题,有些母题就源自民间神话传说,而顾颉刚对孟姜女哭长城的民间传说的整理,为之后出现的系列对民间神话传说的整理起到了引领作用。1927 年《民间文艺》在中山大学创刊,董作宾在《为〈民间文艺〉敬告读者》的创刊词中指出“我们所谓的文艺,不限于韵文的歌谣、谜语、谚语、曲本、唱书等等,凡神话、童话、传说、故事、寓言、笑话等等皆是。”[1]他还郑重指出,在欧美和日本,有关神话、传说、谣谚、谜语等都有鸿篇巨制的研究文章,我们中国重视祖宗文化,但是却忽略了我们文化的出发点,应该补足这一课,这也是未来中国文学创作和研究应该努力的方向。谢六逸还将日本的神话和民间传说翻译过来,以期指导中国民间神话传说的整理。自清末以来出现的民间文学热潮绝非单纯的以“民俗”和“民间文学”作为研究对象,而是在对民间文学祛魅过程中的一种新的赋魅,它一定程度上承载着新文化运动启蒙者共同的文化认同心理,成为近现代知识分子在传统儒学和西化文化之 外的第三种文化选择。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除了在民间搜集活生生的民歌小调、神话传说外,还调转潮头,来“整理国故”,他们对“国故”的整理摆脱了过去文人为入世而学的功利目的和单纯的个人爱好,不再借传统的亡灵以复古为目的,而是贯穿着启蒙先驱者对中华文明和中国文化崛起的希望,是以区别于“求新生于异帮”的新的价值导向,以建立起新的民族文化价值体系为根本目标。
1921 年胡适在东南大学演讲时,提出研究“国故”的终极目的是要使中国的年轻人建立起必要的历史观 念,只有系统地了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历史,才不至于出现一知半解的自高自大或自卑自贱的文化情绪。“国故”的整理、研究以“求真”为目的,追求“宁可疑而错,不可信而错”的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这样一来,“国故”的整理对象既有以往文人注重的经史子集部分,也有被传统忽略、小觑的“底层文学”,既囊括着“国渣”,也包含着“国粹”。如此一来,整理后的“国故”不再是少数以文化人自居者的文化专利,而是转变为人人能懂的、服务于社会和大众的更有价值的文化实体,以利于民族未来的文化教育和发展。这也是胡适在后来总结“整理国故”时说的:“化黑暗为光明,化神奇为臭腐,化玄妙为平常,化神圣为凡庸。这才是„重新固定一切价值‟。它的功用可以解放人心,可以保护人们不受鬼怪迷惑。”1922 年,郑振铎也提出了整理中国文学的建议。他认为在几千年的中国文学史中,既有经史子集的国家体
系的文学,也有名不见经传的俗文学,但是,真正有价值的文学一直处于被遮蔽的地位,言外之意,对俗文学的整理是不能摒弃的。他说流传于民间的神话传说、宝卷、民间弹词曲谱中,可以找到中国文学的另一条发展道路。这样,中国文学的整理,无论是在整理范围,还是研究方法上都要打破因袭的旧观念,范围的扩大和研究方法的多样化都要以进化的文学观为指导,理出几千年来的文学类别和发展脉络,并且要充分利用整理出来的新资源,它可以成为我们文化更新的有效因素。郑振铎还以《小说月报》为根据地,开展了“整理国故与新文学运动”的专题讨论,目的就是将曾被忽视的民间文学的新质和西洋文学相结合,创造出我们 的新文学来。
以民间文学为武器向传统文化进攻,同时在“国故”的整理中又找出尘封于资料中的民间文学的活力,还历史以本来的面目,这样,民间文学和“整理国故”互为表里,互相促进,无论是“武器”说,还是寻找“中国文学的另一条发展脉络”,目的都是一样的:文化不是少数人的专利,民间和民间文学也不是低人一头的“下贱货”,被蔑视和被埋藏的文学有可能是真正的、不载任何人之道的文学,这才是有民族意义的文学。“正是在借鉴传统、推
动新文学发展的思潮影响下,民间文学和古代神话传说的研究得到重视。
[2]
二、中西文化对话中的神话
神话尽管是人类低水平认识力的表现,但是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认知方式,中西方神话有许多共同之处,它记录了人类认识力发展的清晰足迹,是古代人类精神活动的智慧产物。正是在世界各民族文化起源于神话的认识基础上,中西方文化才有了对话的可能。
文化起源于民族神话的观念认识,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当时启蒙知识分子“求新生于异帮”的文化焦虑,获得了文化心理上的补偿。其中,胡适的提法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我们中国如何能在这个骤看起来同我们的固有文化大不相同的新世界里感到泰然自若?一个具有光荣历史以及创造了灿烂文化的民族,在一个新的文化中绝不会感到自在的。”[4]进一步说,中西方文化存在较大差距,那么,我们在哪里以什么样的方式能够找到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切入口,使我们能够有效地在内外调和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新文化。周作人在对中西神话进行比较后,指出中西方人虽属于不同的人种,但是古人的生存状况却相差无几,同为人有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今
取二者之神话比勘之,多相符合。”而且中西方早期文化都将神话奉为“典章”,由此可知,中西方早期人类信仰也大致相同。这也就是说,中西方文化产生的基础是相同的,这是中西方文化平等交流的最佳切入点。譬如说人的由来,中西方神话都说人是由神创造的,那么神是依据什么来造人的呢?中国神话说女娲抟黄土造人,《圣经》写道:“神就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象造男造女。”中国神话中女娲为始祖母,希腊神话说地母盖亚创造了众神,而神的外在形象都有“人首”的共同特点,因此他们造出的人也都是人的面孔,正如谭桂林分析指出:“神最初诞生于原始人类消解自身恐惧的一种强烈的心理需要中……所谓创世神话本来就是人所创造的,人想象神在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人,实际上它是暗示着人在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神。所以,在起源的[5]意义上,人性与神性是同一的。在一种旷世的孤独中,在一种向死的焦虑中,唯有倾诉唯有聆听才能缓解人们的心灵紧张。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神,本质上是在创造一个能够对话的伙伴,而人性与神性的同一,也就奠[6]定了这一对话的可能性基础。”应该说这也是中西神话对话的基础。于是文化先驱者们一方面介绍希腊、罗马神话,一方面挖掘整理中国神话,试图在民族起源处找到东西方文化的交集。
神话不是毫无根据的幻想,它是人类认识宇宙自然的真实讲述,它表现了原始人真实的情感和精神世界。神话既是野蛮的遗留物,也是文明的开端,它为后人提供了探索民族历史、民族精神的无限丰富的秘密材料,对民族未来文明的形成、发展具有路标性的指示作用。启蒙者们看到西方强大的民族文化意识源于西方文化源头的清晰可辨,体系化的神话和完整的神话谱系使西方民族国家产生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他们也进一步认识到,民族根性和人性的丰简优劣都能在神话中找到源头。1902 年梁启超在《历史与人种之关系》中首先提出历史就是叙说各人种、种族在竞争过程中的兴衰变化,没有人种,也就没有历史,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历史生于人群,而人之所以能群,必其于内焉有所结,于外焉有所排,是即种界之所由起也。”[7]他还进一步分析白种人之所以称霸世界,是因为他们具备了精进向上、武力扩张与理性自持的内在精神,此文注意到了社会历史发展与人种间的关系。蒋观云的《神话历史养成之人物》、夏曾佑的《上古神话》和鲁迅的《破恶声论》是最早论述神话与历史、神话与文明、神话与民族精神的文章,他们都注意到了神话的内容及表达方式与种族、族群精神追求密切相关。神话是民族精神赖以形成的基础,古人对人类早期历史自然现象的描述,隐含了不同种族、族群人文精神的核心价值观,这也就涉及到了神话与国民性的关系。蒋观云在文章中说神话信仰对人的精神心理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欲为伟大之人物者,不能不有模范,而后其精力有所向而不至于衰退”。[8]鲁迅指出人的内在心理活动不是凭空出现的,普通大众在外在思想鼓动下,能够奋发有为,其中“历史与神话,其重要之首端矣。”[9] 他
还说宗教神话虽说是早期人类根据想象创造的虚幻产物,但是却有鼓舞人心向上的积极作用。
蒋观云还特别指出不同国别的神话对各自文化、心理及文学影响也各不相同,“印度之神话深玄,古印度多深玄之思。希腊之神话优美,故希腊尚优美之风。”[8]而后,夏曾佑对中国历史作了大略的划分,将中国上古历史的第一阶段称为传疑期,即是神话传说时期,因为这个时期内没有可靠的史料记载,虽然先秦诸子都或多或少有些许记载,但往往是寓言、传说、事实混杂在一起。恰恰是这样的懵懂状态反映了文化形成初始阶段的族群的心理和族群文化的表现形态和表达方式,它直接影响了后来社会人文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故一群之中,既有文字,其第一种书,必为记载其族之古事,必言天地如何开辟,古人如何创制,往往年代杳邈,神人杂糅,不可以理
139
[10]求也。然既为其族至古之书,则其族之性情、风俗、法律、政治,莫不出乎其间。”由此,神话传说是不可忽视的民族心理的文化源头。在中西文化对话的过程中,神话成为文化更新的黄钟大吕,文化先驱者们也由此找到了改变民族根性的根本方法。
三、中国神话的整理与研究
既然意识到了神话在民族发展史上的重要性,当然应该整理中国神话,同时寻找中国神话失落的原因以及与此相关的国民性问题。鲁迅曾指出“古有印度希腊,近之则东欧与北欧诸邦,神话古传以至神物重言之丰,他
[9]国莫与并,而民性亦瑰奇渊雅,甲天下焉,无未见其为世诟病也。”并且指出,神话与其他文化不同,是不能现实制造,也不能从国外买来,而精神资源的长期匮乏,导致了民族性格的狭隘。俄罗斯民族崇拜高空翱翔的雄鹰,英吉利民族将狮子作为图腾崇拜,从来没有人诟病,我们民族为什么不能把龙作为崇拜对象呢?鲁迅认为希腊、印度、北欧系统丰满的神话传说培养了国民丰富的情感,我们汉民族之所以“神思之穷”,就因为其“不能自造神话神物”,如果我们把凌空而舞的长龙作为图腾信仰,也许有利于民族性格的再造。
吴宓在将中国文化与希腊罗马文化对比后,不禁感慨“昔吾中华古国,竟不能比于希腊罗马之以学术文艺影响全世以来,且不能比于意大利爱尔兰之得其道以复兴。”吴宓感慨的是希腊罗马的“学术文艺”(也就是神话)都能远播欧洲,并成为一些国家“政治独立”的“原动力”,而与希腊罗马文化并举的中国文明之“原动力”又
哪里去了?吴宓借助神话将中西两大文明古国联系起来,试图借助神话复兴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古希腊罗马文化,能够唤起欧洲文化走向复兴,与希腊文化同样古老的华夏文化应该具有同等的蕴蓄力量,具有复兴民族文化的潜能,因此,他建议“今日国人之言爱国,言救亡。言民族之复兴,文化之保存者,何不于此保存汉字文化,加之意哉。”[11]挖掘民族文化的精髓,融入了文化先驱者对民族劣根性的改造和寻找其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鼓
荡 “”人心向上”的价值诉求的双重作用,这也是文化先驱者们从事神话整理与研究的最初动机。
在明确的神话意识中,《山海经》最早在“国故”中独立出来,成为被认可的神话资料。鲁迅曾大胆提出“中国之神话与传说,今尚无集录为专书者,仅散见于古籍,而《山海经》中特多”[12]首次肯定了《山海经》在中国神话学研究中的学术价值。而《山海经》因为神话传说的内容“特多”就格外受到重视,成为研究中国神话的最早、最重要的文献。顾颉刚在 1929 年《中国上古史研究讲义》中专章讲述了《山海经》,并且抄录了大量的“关于古人世代系统的材料”,他还解释说,这些材料好像是毫无根据的无稽之谈,但是研究和信仰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理念,对做研究而言,任何材料都是平等的,因为古史传说很多是由神话演进而来,他发现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尧
《尚书·典》中有不少内容都能在《山海经》里找到“老家”。也正是在这样的学术研究中,荒诞不经的《山海经》具备了与儒学经典《尚书》同等的价值地位,就神话地位的确立而言,这是“整理国故”运动中最重要的收获,也由此确立了《山海经》的不可动摇的中国神话学经典地位。至此,神话终于成为一门不同于历史的独立学科,于是“神话”作为一个词语也在中国的语言词汇中诞生。
在对中国神话的发掘过程中,所有研究者面临的就是神话材料的短缺,鲁迅在推测其中的原因时,将农耕
文化的地域原因视为主要因素,“一者华土之民,先居黄河流域,颇乏天惠,其生也勤,故重实际而黜玄想。”[12]胡
适也将中国神话稀少的原因归于地理的因素,他指出古代的华夏民族是一个勤劳朴实但不善于想象的民族,这与他们生活在内陆的温带与寒带之间的地理位置相关,比之于热带的南方,黄河流域天然供给要匮乏得多,只
有不停的劳作,才不至于饿死,也就“不能像热带民族那样懒洋洋地睡在棕榈树下白日见鬼,白昼做梦。”[13]地
理条件的限制使他们缺少幻想的时间和空间,在长期的土地耕作中,也渐渐放弃了对天空和远方的怀想,丢弃了对自己民族出发地的恒久怀念,在对民族起源的记述中,只剩下实实在在的三两行简短文字。因此早期神话学研究专家在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中钩沉中国神话的蛛丝马迹,爬梳中国神话的发展脉络时花费了大量的经历和心血。经过二三十年的努力,模糊不清的中国神话终于从历史面影中走出来,摆脱了长期依附于史学的附庸地位,在传统文化中居于异类的神话获得了崭新的历史地位。中国神话从无到有,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神话学科,由边缘走向了文化的中心,从此成为历史、哲学、宗教、文学艺术发展的源头,中国开始有了自己的“圣书”。
在一代学者的共同努力下,二三十年代出现了一系列神话学的论文和论著。鲁迅作为我国现代神话学的主
要开创者,他的有关神话的论述中,《破恶声论》是一篇专论神话的著述,它集中体现了早年鲁迅的神话观。他在论述神话源起的同时,简要陈述了神话在 20 世纪初启蒙文化氛围里的作用,他把神话与民间信仰相联系,在破除迷信的声浪中,将神话从迷信中剥离出来,认为神话的迷狂精神是人类精进向上动力之一。他指出“人心必有所冯依,非信无以立,宗教之作,不可已矣。”[9]这是人类乃至国家存在的“始基”。周作人也是最早研究神话和推介回归神话精神的学者,他的系列神话论文《童话研究》《神话和传说》《神话的辩护》《续神话的辩护》《神话的趣味》《习俗与神话》《希腊神话》主要辨析了神话、传说与故事、童话的不同,以及神话起源的五种学说。周作人是较早介绍人类学到中国来的学者,他运用人类学的方法解释神话现象,引领了现代神话学的研究方法。
茅盾是二三十年代系统研究神话的第一人。他的神话研究论著、论文主要有《中国神话研究 ABC》《北欧神话 ABC》《神话杂论》《中国的水神》《楚辞与中国神话》。他在认同中国神话历史化的前提下,依据民间神话传说和先秦史料,认为原始人的宇宙观与神话观是因其生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不同而变化的,楚人的浪漫与亚热带丛林、山地、大江大河不无关系。在《中国神话研究 ABC》中,作者比较完整的梳理了中国神话的几个母题,采用比较神话学的方法,以希腊、北欧的神话为参照系,比较简洁地整理了中国古代神话,初步建立了中国的神话体系。茅盾早期的神话学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了他的创作,有研究指出他的《蚀》三部曲在内容和结构上都受到北欧神话的影响。此外,还有黄石、谢六逸、林惠祥、钟敬文、汪倜然等都对中国原始神话进行了初步的研究。20 世纪初,中国神话及神话学研究从无到有的迅速搭建过程,清晰地说明神话对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性。
神话“脱颖而出”的历史发掘,“激发了现代中国学者的民族文化意识,满足了中国现代学者„希腊有,世界有,中国也有‟的民族文化虚荣心……一批又一批中国学者始终不断地重新构拟中国汉语神话之原始形态的努力
[14]正与此文化比较所引发的民族性„怨恨‟有关”,而体系神话的建构,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现代知识分子的文化焦虑,也解决了中西平等对话的文化观念。
参考文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董作宾.为《民间文艺》敬告读者[A].苑利.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学术史卷)[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296.胡适.整理国故与打鬼(给浩徐先生信)[A].胡适文集(第四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18.方锡德.中国现代小说与文学传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14.胡适.先秦名学史[A].胡适.胡适全集(第五卷)[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11.周作人.欧洲文学史[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5.谭桂林.人与神的对话[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2.梁启超.历史与人种之关系[A]梁启超经典文存[C].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210.观云.神话历史养成之人物[A].马昌仪.中国神话学文论选萃[C].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18-19.鲁迅.破恶声论[A].鲁迅全集(第八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5-41.夏曾佑.上古神话[A].马昌仪.中国神话学文论选萃[C].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21-26.吴宓.空轩诗话[A].吕效祖.吴宓诗及其诗话[C].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263.鲁迅.中国小说史略[A]鲁迅.鲁迅全集(第九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0-24.胡适.白话文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47.吕微.传统经学与现代神话研究[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9).
第五篇:哈利波特中的欧洲民族
2、哈利的民族成份
中国人差不多是对世界上“民族差异”最不敏感的人群了,因为汉族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同一文化人群,人口有10亿之多。改革开放之前,大多数中国人一辈子都没有接触过真正意义上的其他民族的人,因此也很不习惯从民族成份方面考虑问题。不过,在国土狭小、民族众多、宗教语言错综复杂的欧美国家来说,“民族成分”是一个很重要的历史、文化问题,也是个很现实的政治问题,当然也是哈利和赫敏婚姻关系的一个很基础的问题。《哈利波特》中有很多不同民族和文化的元素,这里整理一下,尤其是搞清几位主角的民族成份很重要,直接关系到哈利的法学专业的属性,当然也是赫敏婚姻问题的前提。最基本的问题,哈利、赫敏、金妮、马尔福,都是哪个民族的? 最基本的回答,他们都是英国人。
不过这样等于没说,英国是个多民族国家,他们具体是什么民族呢? 看图,这是哈5的一张海报,里面的人都是什么民族的:
中国观众一般能分辨出黑头发黄皮肤的张秋是中国人,棕色皮肤的佩蒂尔姐妹是印度人,最右边有个没有台词的黑人安迪,剩下的,看着都是白人。问题是,白人和白人是不一样的。再看的仔细些,尤其是头发(欧美人分辨民族,先看肤色分辨种族,接着就看头发分辨民族)。发张详细点的图,四个卫斯理:
他们的头发是一个颜色的,因为他们是一家人。三个马尔福:
他们头发也是一个颜色的(至少父子两个马尔福是一样的),因为他们也是一家人。但是,对比一下,两个家庭的头发是不一样的。卫斯理家的人是红头发,马尔福家的人是“铂金色头发”,也就是金色浅到了接近白色的头发。
这就是片子中马尔福和卫斯理从一开始就对着干的原因,因为他们不是一个民族的,他们的祖先从很久以前就开始对着干了。
很容易从网上查到,英国的主体民族的正式称呼是“盎格鲁-撒克逊族”,但这仅限于英格兰地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还包括苏格兰、爱尔兰和威尔士三个地区,这三个地区人的民族,现在称之为“苏格兰族”、“爱尔兰族”、“威尔士族”,不过这三个民族的祖先在古代还有一个共同的称呼:“凯尔特人”。
英国历史是从罗马帝国开始的,汉宣帝五凤四年,罗马将军凯撒渡海进入不列颠岛,将这个岛屿变成帝国的西北省份,从此英国人有了自己文明史。凯撒在不列颠遇到一些当地的土著人,这些部落的来源不明(后来有专家考证,可能是更早从欧洲中部某个中纬度地区迁移过来的),是否是一个民族也不一定。不过黑头发的罗马人没有功夫理会更多的细节,凯撒给他们起了个拉丁语的名字:“凯尔特人”,在凯撒的战地日记里,凯尔特人最典型的体貌特征,就是他们标志性的红头发。
罗马帝国晚期国运衰落,老家大致在现在德国境内的“日耳曼人”冲入罗马帝国境内,解体了罗马帝国,建立了一系列日耳曼族的小国家,也奠定了今天的西欧各国的主体民族的大致血统,史称“日耳曼人大迁移”。具体到英国的“盎格鲁撒克逊族”,就是这场大迁移的结果。
“日尔曼German”现在已经成了德国的代名词,其实这个名字也是罗马人给他们起的,当时日耳曼人还在部落状态,他们自己并不知道自己叫做“日耳曼人”,而是用自己部落的名字自称。日耳曼人中有三个来自丹麦附近的部落:分别是撒克逊(Saxons)人、盎格鲁(Angles)人和朱特(Jutes)人,一起渡海迁移到了不列颠岛。人数最多的盎格鲁人把这片土地命名为“盎格鲁人的土地”Angland,中古英语A相当于今天英语的E,就成了英格兰England。而撒克逊人留在德国的部分同族,命名了现在德国北部的“萨克森州Sachsen”;朱特人,也把名字写在了丹麦最大的半岛——“朱特兰”Jütland上,只是我们一般翻译为“日德兰半岛”。日耳曼人三部落渡海来到不列颠之后,互相联合称为“盎格鲁撒克逊人”(朱特人很少),以便团结起来征服当地人,而当地的罗马人本来就不多,因此主要的征服战争,就落在了原住民凯尔特人的头上。大部分凯尔特人被杀或者变成奴隶,少数幸存者,只好躲到更西更北的荒凉地区,北部高地的凯尔特人成了苏格兰人的祖先,西部山区的凯尔特人成了威尔士人的祖先,西北爱尔兰岛的凯尔特人则成了爱尔兰人的祖先。后来开发北美的殖民运动中,波士顿地区聚集了大量的爱尔兰移民,他们的球队“波士顿凯尔特人队”,是现在“凯尔特”这个词曝光率最高的地方。
简单的说,现代英国人有两大族源:日耳曼人和凯尔特人,前者是征服者,后者是被征服者。两个族群的差别是可以从体貌特征上看出来的。凯尔特人是红头发,三个日耳曼部落的老家都在波罗的海附近,这个地区的纬度已经很高了,日照稀少,为了更多吸收紫外线,纬度越高的民族头发颜色就越浅,因此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典型特征,就是头发是金黄色的,或者说头发颜色越浅的,就越是“纯种的”盎格鲁撒克逊人。
现在回到第一部的开场亮相,这场戏其实挺重要的。马尔福和卫斯理一上来就剑拔弩张,听到对方的家姓就互相瞧不起,就是民族因素在起作用。作为胜利者的后代、“纯种贵族”的德拉科向来以自己的血统和浅色头发自豪,而鄙视罗恩的民族属性,因此张口第一句话就是重提卫斯理家的“红头发”。英国观众都能看明白,马尔福肯定是“纯而又纯的盎格鲁撒克逊族”,这个罗恩虽然没有明确是那个民族,但肯定是凯尔特族系之一,按照现在英国的人口比例,苏格兰人的机会最大。(为了方便起见,下文提到罗恩家的民族成份,都按苏格兰人处理)。夹在中间的哈利呢?哈利是黑头发,为什么马尔福不歧视黑头发的人呢?刚才说过,英国最早的文明史开始于罗马帝国,虽然今天正宗的罗马血统的英国人已经没有了,但欧洲各国都已罗马文明为自豪,就像战国中的齐楚燕秦吴越各国都以“周礼”为尊、以自已有姬周血统(至少是母系)为荣一样。哈利的黑头发,是他血统高贵的象征,他拥有和凯撒一样颜色的头发!
这个剧照是英国传说中的民族英雄:亚瑟王(king author),英国的通俗文学中,很多英雄都有亚瑟王的影子。此人生平没有明确的记载,大致生活在盎格鲁撒克逊入侵时期,是反抗入侵者的不列颠人的领袖,但是传说中他有罗马贵族的血统,因此也是一头黑发。作为日耳曼人征服者后裔的铂金色头发的马尔福,瞧不起红头发的凯尔特人后裔罗恩是正常的,但在亚瑟王后裔黑头发的哈利面前,就不能再炫耀自己的高贵血统了。哈利波特全剧中,世界各大主要民族的元素都有体现,不妨盘点一下:
“邓布利多军团”主要成员里,除了哈利和两个卫斯理,还有一个铂金色头发的,一个黑头发的,(赫敏的头发问题暂时放在后面讨论)。
卢娜父女
卢娜的人气在中国观众中很高,(至少高于张秋),主要是卢娜有一股超凡脱俗的、不食人间烟火的气质,配上一头和马尔福差不多颜色的铂金色头发,显然,她也是纯度较高的日耳曼族系。一般认为,卢娜的文化原型与北欧文化中“精灵Elf”有关。Elf的传说很多,比如暗夜精灵(Dark elf)、树精灵(Wood elf),常和月夜、树林、女性有联系。卢娜Luna这个词是拉丁文月亮的意思,她相信直觉,常有惊人准确的预断,也是北欧原始日耳曼文化的特点。北欧是日耳曼人的最老的老家,纬度最高,因此卢娜父女俩也是一头铂金色长发。不过条件太高的女性不太好嫁,卢娜有点像红楼梦里面的妙玉,和宝玉深夜谈禅可以,结婚就不太合适了。
顺便说一句,德国-北欧是一个文化圈,都属于比较原始的也可以说比较纯粹的日耳曼文化,有很多北欧传说,是基督教文化圈其他区域尤其是法国等拉丁国家没有的。英国人对日耳曼老家的民族的态度一直比较纠结,血缘上比较亲近,但利益上又有明显的冲突,(打了两次大战)。好像自己的失散多年的亲兄弟,但现实中又可能和自己争夺家产。因此哈利波特全剧中日耳曼文化圈的形象代表,由卢娜和马尔福两个家族分别出演,各自代表一个侧面。两个家族的共同点,就是他们都比较“纯血”,(卢娜也是纯血巫师)。
一头黑发的纳威的文化类型不太典型,不过如果非要找的话,他是个“学者”Scholar。需要注意的是欧洲文化中“Scholar”的地位并不如中国的高,只是对某种自然现象特别有偏好的人,常年住在郊外的塔楼里(现在的欧洲大学往往也在不起眼的小镇,所谓的大学城),摆弄些别人看不懂的东西。欧洲文化中最典型的学者当然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那一群希腊老头子了,他们都是黑发。纳威擅长草药学,平常说话有些结结巴巴的,最后留校当了教授。(纳威开始并不勇敢,哈7里霍格沃茨之战中纳威手斩大蛇,意思是连老学究都会拼命,大决战到了最后关头)。顺便插一句,欧洲学者有保持单身的小传统,柏拉图、牛顿、康德和诺贝尔都没有结婚。纳威和卢娜在保持单身的方面是有些共同点的,不过他们两个结婚的可能性很小,约等于定逸师太嫁给方证大师的几率。
(头发的问题到此为止,《哈利波特》中,只有卫斯理、马尔福、卢娜、哈利、赫敏的头发和剧情有关,选演员的时候比较精确,其他演员的头发颜色并不是很严格,比如哈利的父、母、姨妈、姨夫、表兄的演员,他们的头发颜色就有问题。我们是盘点英国文化,不是讨论《哈利波特》剧情,谢绝各种头发的讨论。)再盘点一下哈利波特中的各国文化元素: 法国元素:芙蓉•德拉库尔和布斯巴顿魔法学校
这个学校明显是法国的。英法文化互相渗透很深,很多地方不需要特别标记,光看芙蓉·伊莎贝尔·德拉库尔Fleur Isabelle Delacour这个典型法国姓名足矣。Delacour其实是De la cour其中“德”De是法国贵族姓名的标记,本意相当于英语的of,“拉” la 相当于the,后面的“姓”其实是贵族的封地的地名,这个名字意思是“库尔领地的伊莎贝尔夫人的女儿芙蓉小姐”,就像孟德斯鸠的正式姓名“查理·路易·德·色共达”,意思是“色共达领地的路易老爷的儿子查理”。这种复杂的命名方式只在法国拉丁系文化中使用,是法国贵族文化的一部分。
(布斯巴顿魔法学校的校徽,精巧细致,其中的花纹叫“金百合”,是法国王室的标记)英国人对法国人,也有一个种非常复杂的感情,差不多是从小为抢一块糖经常打架的表兄弟之间的感情。在英国人的文化观念中,法国代表的拉丁文化纤细、精致、优美,一如布斯巴顿魔法学院的姑娘们的服饰和她们的校徽,因此安排芙蓉嫁给比尔,是可以接受的。当然,英法两国从百年战争开始打了几百年杖,总还有些瞧不起,芙蓉嫁入苏格兰族的卫斯理家还是可以的(顺便也抒发一下鄙视法国的心情,法国美女也只能嫁英国的二等族裔)。更高贵的门第,还是要留给自己人的。
俄罗斯元素:克鲁姆和德姆斯特朗魔法学院
这个也很明显,只有俄罗斯这个冰天雪地里的民族才会穿成这样。如果你仔细看,德姆斯特朗学院驶往霍格沃茨的船的帆上,还有俄罗斯国徽的图案。
(俄罗斯国徽,核心图案是东罗马帝国的双头鹰标记。)
哈4开场的魁地奇世界杯中清楚的表明,克鲁姆是“保加利亚队”的选手,为什么又是俄罗斯?因为欧洲文化圈中,保加利亚其实就是小号的俄罗斯,他们的关系就像今天的汉族和满族一样,一般不用分太细的。保加利亚人和俄罗斯人不仅都是斯拉夫族,而且还是不分你我关系非常要好的斯拉夫族。“保加利亚”这个词来自东欧的第一长河:保加尔河,俄语中把“保加尔”读做“伏尔加”而已。在英国人看来,克鲁姆这个“伏尔加国”的选手,其文化原型是明显的。
(罗琳阿姨为了避免麻烦,对片中的大多数文化符号都做了一些似是而非的小改动,以免读者对号入座,影响票房收入,不过改动以不不影响文化含义为限,稍做解析就能看出来。)中国元素和印度元素:张秋、佩蒂尔姐妹。
判定这三个女生的民族属性不是问题,“张秋是不是配哈利”这个话题,也已经被国内的哈迷讨论了一万遍。这里不讨论爱情,只是从英国人的文化观念来分析一下。英国人的主流观念里,对中国、俄罗斯这样的能够构成对手级别的民族或者文化还是有一定地位的。哈4中的舞会,首先进场的4对舞伴,英美4个,中法俄印各1个,简直是联合国五常加一个发展中国家代表嘛。
细分下来,根据不同的民族/文化实力,英美文化给予这些外国形象的地位还是有微妙差别的。比如印度文化的代表佩尔蒂,剧情给她的评价就比代表中国人的张秋低得多。剧情中,佩尔蒂参加舞会,是因为情节需要抬高赫敏,压低哈利和罗恩,因此需要个倒霉的女孩垫在下面。这个倒霉女孩之所以选择印度而非中国,是因为英国人统治印度过百年,在心理上占有巨大优势,看印度人总是像在看家仆。因此在片中佩尔蒂姐妹的举止略显轻佻,礼貌奇多至于惶恐,缺乏女生应有的矜持。
对张秋则不然,有求必应室中哈利和张秋的初吻,是很多欧美观众心中的浪漫的东方情调。
不过尊重归尊重,英美文化对中国人也谈不上多么崇敬,英美还是对自己的文明很自豪的,所以一定要在文艺作品中表现出中国人的缺点,以维持自己的心理优势。一般认为,英美人认为中国文化最大的缺点,是中国人懦弱和缺乏勇气。英美的主流文化是征服者的文化,崇拜强者,遵守规则,最瞧不起叛徒。孙子兵法这样的东西,他们可以读读但很难真正接受。因此片中张秋被乌姆里奇拷打而叛变了邓布利多军之后(作为对照,哈利也经受了刑罚,但挺过来了),她和哈利的关系也就结束了。同理,英美文化对俄罗斯的印象就是简单强壮但粗暴,赫敏和克鲁姆也没戏。英国人能接受同源的法国人芙蓉嫁给卫斯理,距离更远的文明,找找异国情调谈谈恋爱还可以,结婚是不行的。更边缘的,日本元素:两个魔法部官员。
魔法部长福吉(有的翻译成“夫子”)是日本姓名,白人长相,魔法部国际交流司司长巴蒂·克劳奇,是日本衣着相貌,白人姓名,这也是罗琳阿姨做的似是而非的小改动,这两个人共同构成《哈利波特》中的日本文化元素。必须明确一点,很多中国人倾向于把日本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这是扩张解释,日本文化还是有独立性的,欧美主流观点中,日本文化和中国文化从来不是一回事(这里面也有利益因素)。不过欧洲人对日本文化的评价低于中国文化,在欧洲人看来,日本人谨小慎微、唯唯诺诺、机械死板却又傲慢刚愎,重视礼仪却缺乏道德感,谈恋爱都缺乏感觉,只适合做公务员。(欧美文化中公务员可不是什么好名词)。两个部长,片中基本上也是反面角色。犹太人元素:古灵阁的妖精
古灵阁的原型很明显是银行,尤其是瑞士的银行,而犹太人擅长经营金融业是世人皆知的。从体貌特征上讲,犹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一个大鼻子。比如下面两个有代表性的犹太人,演员伍迪艾伦和基辛格,注意鼻子。
英美主流文化中对犹太人的评价并不高,普遍认为他们唯利是图,为了一块银币出卖良心。所以哈7中,妖精拉环又出卖了哈利一次。欧洲反犹传统,并不是说说而已,在儿童剧中都有渗透。
黑人元素:片中只出现过两个黑人:
一个是哈利的同宿舍成员,本文第一张照片中的黑人,迪安·托马斯Dean Thomas。
另一个是魔法部的官员金斯莱·沙克尔Kingsley Shacklebolt
还有个哈6中无姓名的酒馆女招待:
在英国主流观念看来,黑人谈不上有什么独立文化,基于人种的差异,不好同化到欧美文明里,但是出场也没什么好表现的,只好安排个跑龙套的角色罢了。要不是照顾美国观众中有不少黑人,可能这个龙套都给不了。下图是哈剧中各种文化的地图:
应该说作为目前世界的领先的文明,英美国家的主流观念里,对外国文化的态度持有相当开放的态度,和盛唐时期中国人对外族人的看法是类似,宽容外族,本质上是给英美文明增光添彩,就像人大开会的时候总能见到各种民族盛装一样。不过这种宽容是有限度的,所谓“外宽内忌”,就是不以威胁英美的主体地位为限。
地图上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域、一个大的文化体系没有出现。下图是这个民族元素唯一一次出现,只是张照片。
英美国家潜意识里世界各个文明的分量,对谁看得重些,对谁看得轻些,谁是对手,谁是朋友,谁是家奴,谁可以结婚,谁只能恋爱,是很有分寸的,细节可以随意,大原则决不能违反。英、法、德、俄四大文明都出自基督教文明,和这个文明从中世纪斗到“911”,在影片中作为正面形象出现,是要触犯英美观众心理底线的。如果非要出现一点点色彩,只能展示他们的古代文明时段,因为埃及和金字塔也算是基督教文明源头的一部分。但是这个民族有了自己的独特的信仰之后的那些元素,就不能在影片中出现了。
其实也不能这个文明说没有出现,只是这种出现的方式非常微妙。尽管作为儿童文学作品,罗琳阿姨为了避免麻烦,已经尽了最大可能消除“那个人”的文化因素,但是“那个人”的文化原型又能是谁呢?如果从“那个宗教”的角度分析,其实也可以写很多的,不过这个问题比较敏感,咱们中国人也犯不着去趟这趟浑水,这里就不多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