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欧洲文学长廊中的四个经典人物形象
欧洲文学长廊中的四个经典人物形象,以吝啬而著称。将吝啬贪婪发挥到了极致。由于对利益的追逐,是他们丧失理智、人性,并将愚蠢、下作、卑鄙无耻等人心的黑暗面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四位吝啬鬼,年龄相仿,脾气相似,有共性,又有各自鲜明的个性特征。简言之,泼留希金的迂腐,夏洛克的凶狠,阿巴贡的多疑,葛朗台的狡黠,构成了他们各自最耀眼夺目的气质与性格。另附,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吝啬鬼——严监生,以及附会的中国四大吝啬鬼。
夏洛克
(英国戏剧家 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他是犹太人,高利贷者,贪婪、吝啬、冷酷和狠毒;虽然腰缠万贯,却从不享用,一心想着放高利贷。极力限制女儿杰西卡与外界交往,使其带着钱财与情人私奔;无情地虐待克扣仆人,甚至连饭也不让人吃饱;十分痛恨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因为他慷慨大度,乐于助人,憎恶高利贷者。英国杰出的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非常成功地塑造了夏洛克这个贪婪、阴险、凶残的吝啬鬼形象。夏洛克是个资产阶级高利贷者,为了达到赚更多钱的目的,在威尼斯法庭上,他凶相毕露,“我向他要求的这一磅肉,是我出了很大的代价买来的,它是属于我的,我一定要把它拿到手里。”象一切吝啬鬼一样,贪婪是其共性。夏洛克之所以拒绝两倍乃至三倍借款地还款,而坚持按约从商人安东尼奥的胸口割下一磅肉,是因为安东尼奥借钱给人时不收利息,影响了夏洛克的高利贷行业,所以他要借机报复,致安东尼奥于死地,好使自己的高利贷行业畅行无阻,从而聚敛更多的财富。夏洛克作为典型的吝啬鬼形象,其个性是阴险凶残,当法庭调解让借款人安东尼奥出两倍甚至三倍的钱偿还他时,夏洛克险恶的说:“即使这六千块钱中间的每一块钱都可以分作六份,每一份都可以变成一块钱,我也不要它们,我只要照约处罚。”说着便在自己的鞋口上磨刀,时刻准备从安东尼奥胸口上割下一磅肉,凶
残地致安东尼奥于死地,而且一味固执,没有丝毫的同情怜悯。这就是夏洛克不同于其他吝啬鬼的个性。
阿巴贡
(法国剧作家 莫里哀喜剧《悭吝人》, 或译名为《吝啬鬼》、《悭吝鬼》)阿巴贡是个典型的守财奴、吝啬鬼。他爱财如命,吝啬成癖。他不仅对仆人及家人十分苛刻,甚至自己也常常饿着肚子上床,以至半夜饿得睡不着觉,便去马棚偷吃荞麦。他不顾儿女各有自己钟情的对象,执意要儿子娶有钱的寡妇,要女儿嫁有钱的老爷。当他处心积虑掩埋在花园里的钱被人取走后,他呼天抢地,痛不欲生,绘画出一个视钱如命的守财奴形象。莫里哀擅长塑造概括性很强的艺术形象。阿巴贡几乎成了吝啬的代名词。莫里哀笔下的人物性格鲜明,但稍嫌单薄,近于批评家所说的“扁形人物”。莫里哀的喜剧大多遵循古典主义的“三一律”原则,冲突集中,结构严谨。莫里哀常用“闹剧”手法来营造喜剧气氛,增强喜剧的讽刺效果。
葛朗台
(法国作家 巴尔扎克长篇小说《守财奴》, 原译名为《欧也妮〃葛朗台》)那么,如何认识葛朗台这样一个典型的人物呢?葛朗台是个吝啬鬼。葛朗台一生只恋着金钱,从来只是认钱不认人。侄儿查理为父亲的破产自杀而哭的死去活来,他居然说:‚这年轻人(指查理)是个无用之辈,在他的心里是死人,而不是钱。‛在葛朗台看来,查理应该伤心的不是父亲的死,而是他不仅从此成了一贫如洗的破落子弟,而且还得为死去的父亲负四百万法郎的债。人死是小事,失去财富是大事。妻子要自杀,葛朗台根本无所谓,而一想到这会使他失去大笔遗产,他心里就发慌。于是千方百计地抢夺了女儿欧也妮对母亲财产的继承权,并惺惺作态许诺按月付100法郎的‚大利钱‛,可一年下来,一个子也没舍得给女儿,太太生命垂危之际,他唯一的思考是治疗‚要不要
花很多的钱‛。葛朗台把爱奉献给了金钱,而把冷漠无情的留给了自己,并通过自己有施与他人,他花了两三年的时间,用‚他的吝啬作风把女儿训练成熟‛,而且‚变成了习惯‛他这才放心地把伙食房的钥匙交给她。欲守财,必吝啬。吝啬,是一切守财奴共有的特征。葛朗台是个占有狂。看到金子,要占有金子,便是他的执着狂。他抢夺女儿的梳妆匣,象老虎一样扑向睡着的婴儿。他担心女儿分去他手中一部分家财,‚在女儿面前打哆嗦,‛完全失去了常态。晚年患了‚疯癫‛,只能坐在轮椅上靠人推来推去,但他还亲自看藏着金子的密室。教父给他做临终法事,他竟想把镀金的十字架一把抓在手里。他临死时最依恋的不是唯一的女儿,而是将由女儿继承的那笔财产,并吩咐女儿要好好代为管理,等到她也灵魂升天后到天国与他交帐。一句话,随着时间推移,守财奴的占有狂,更是变本加厉。‚守财奴‛,即看守财产的奴隶,人本应是财产的主人,是财富的支配者,可是葛朗台却成了守财奴,‚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著狂‛,金钱已经使他异化。他为了财产竟逼走侄儿,折磨死妻子,剥夺独生女对母亲遗产的继承权,不许女儿恋爱,断送她一生的幸福。作者通过葛朗台一生的描写,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贪婪和吝啬是相辅相成的,吝啬鬼们聚敛财富时都是贪婪,在使用财富时都是吝啬。像其他吝啬鬼一样,葛朗台既贪婪成癖,又吝啬成鬼。但巴尔扎克毕竟是大手笔,他笔下的葛朗台作为吝啬鬼的典型性是“执着狂”,尤其是一个“狂”字,高度概括了葛朗台的个性特征。中学生欣赏这个人物形象时,只有抓住“狂”字这把钥匙,才能深刻领会其典型性。过了七十六岁的葛朗台老头在看到女儿把玩自己的定情之物金梳妆匣时,竟“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一个“纵”和一个“扑”字将老葛朗台贪婪到发狂的形象活化到纸上。当独生女声明匣子是情人寄存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扑过去想抢回时,老头竟“使劲一推,欧也妮便倒在母亲床上。”梳妆匣上镶嵌的金子异化了父女之情,使吝啬鬼发狂。但抢夺女儿的情物梳妆匣把太太气得晕死过去的现实使葛朗
台从癫狂的漩涡中跳出,变得异常清醒,“孩子,咱们别为一个匣子生气啦,拿去吧”,老箍桶匠马上把匣子扔到床上,并且到自己的密室拿一把金路易来也摔在床上,声称是送给欧也妮的。葛朗台的“大方”,搞得太太和女儿面面相觑,莫名其妙。其中的隐秘只有吝啬鬼自己清楚。为一只梳妆匣气死了太太,女儿按律将继承家庭财产的一半,那等于要了葛朗台的命,狡诈的葛朗台知道以小失大划不来,便百般讨好自己的女儿,甚至常在她面前哆嗦,装模作样,以亲情为诱饵,骗女儿放弃对亡母财产的继承权,并且常利用女儿对情人的特有感情占便宜。这些都表现了吝啬鬼个性的另一个侧面——“狡诈”。但葛朗台毕竟是拜金狂。当他到弥留之际,生命力退守在眼睛里时,他能够睁开眼时,竟几小时地用眼睛盯着金子,脸上的表情仿佛进了极乐世界。当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给他亲吻基督的圣像,为他做临终法事时,他竟做了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金十字架抓到手里,这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他临终对女儿的遗言是“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帐。”一生疯狂地追求金钱,占有金钱,最后被金钱所累时仍竭力呼唤着金钱而走向坟墓,金钱已经使他异化成鬼,一个疯狂狡诈的吝啬鬼。
泼留希金
(俄国作家 果戈里长篇小说《死魂灵》)泼留希金是俄国没落地主的典型,是俄国封建社会行将灭亡的缩影。虽然贪婪吝啬与葛朗台不相上下,但腐朽没落则是泼留希金的个性。作为吝啬鬼,夏洛克和葛朗台虽个性不同,但都有贪婪吝啬的共性,都是处心积虑地聚敛财富的资产阶级代表。而果戈里笔下的泼留希金则是俄国没落地主的典型,是俄国封建社会行将灭亡的缩影。虽然贪婪吝啬三者如一,但腐朽没落则是泼留希金的个性。他实为富豪却形似乞丐,这个地主蓄有一千以上的死魂灵,要寻出第二个在他的仓库里有这么多的麦子麦粉和农产物,在堆房燥房和栈房里也充塞着尼绒和麻布、生熟羊皮、干鱼以及各种蔬菜和果子的人来就不大容易,然而他本人的吃穿用度却极端寒伧。
衣服很象一件妇人的家常衫子,且沾满了面粉,后背还有一个大窟窿。头上戴的帽子,正如村妇所戴的,颈子上也围着一种莫名其妙的东西,是旧袜子?腰带还是绷带?不能断定。但决不是围巾。他的住室,如果没有桌子上的一顶破旧睡帽作证,是谁也不相信这房子里住着活人的。他的屋子里放着“一个装些红色液体,内浮三个苍蝇,上盖一张信纸的酒杯......一把发黄的牙刷,大约还在法国人攻入莫斯科之前,它的主人曾经刷过牙的”。泼留希金虽家存万贯,但对自己尚且如此吝啬。对他人就可想而知了。女儿成婚,他只送一样礼物——诅咒;儿子从部队来信讨钱做衣服也碰了一鼻子灰,除了送他一些诅咒外,从此与儿子不再相关,而且连他的死活也毫不在意。他的粮堆和草堆都变成了真正的粪堆,只差还没人在这上面种白菜;地窖里的面粉硬得象石头一样,只好用斧头劈下来。泼留希金已经不大明白自己有些什么了,然而他还没有够,依然每天聚敛财富,甚至偷别人的东西。
附:中国作品中的吝啬鬼 严监生
中国古代名著当中也有一个出了名的吝啬鬼--严监生(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长篇讽刺性小说儒林外史)严监生名严大育,字致和,是个胆小有钱的人。虽则胆小,但并非善良之辈。他妻子病卧在床,生命垂危,侧室赵氏假意殷勤,骗取正妻王氏答应把她扶为正房,王氏刚一吐话,严监生‚听不得这一声,连三说道:‘既然如此,明日清早就要请二位舅爷说定此事,才有凭据。’‛只这一件事,就把严监生外柔内奸、心狠情薄的性格本质揭示出来了。从整个一回看,严监生替哥哥还钱,贿赂王德王仁,与赵氏完婚,为王氏办丧事等等,一年之内,着实花了不少钱,单发丧就用去四五千两银子,但这并不能说明他的大方。正相反,严监生是个典型的悭吝鬼,他花费的银子,实在都出于不得已,有两个细节可以使读者体悟到严监生性格深处的苛刻贪吝:其一,当王氏死后,赵氏提起要送与两位舅爷赶考盘程银子时,严监生听而不言,‚桌子底下一个猫就扒在他腿上,严监生一靴头子踢开了‛。这个猝然之间的暗暗发狠的动作,正是他此刻怜惜银子、憎恶两个舅爷的心理流露。其二,严监生临终之际,伸着两个指头就是不肯断气,大侄子、二侄子以及奶妈等人都上前猜度解劝,但都没有说中,最后还是赵氏走上前道:‚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直到赵氏挑掉一根灯草,他方才点点头,咽了气。这细节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极著名的一例,它对那些悭吝乡绅的揭露讽刺可谓入木三分,同时也为严监生的性格塑造添上了极传神的一笔。当然,我们也应认识到严监生性格的复杂性。他的性格中有悭吝的一面,也有卑微可怜的一面,还有不乏人情的一面。他以金钱作为护身符,来消灾弭难,苟且偷安。正妻王氏病后,他延请名医,煎服人参,毫不含糊。王氏死后,他深情悼念,‚伏着灵床子又哭了一场‛,这不是‚做戏‛的眼泪,诚如闲斋老人的评语:‚此亦柴米夫妻同甘共苦之真情。‛这里写出了他具有人情的一面。由于他没有家族优势,至死也怕严老大,他活得卑微,死得窝囊。至于对财产的聚敛,主要靠两种方式:一是靠剥削来占有;二是靠惨淡经营,精打细算,甚至靠生活方式上的自虐来减少开支。他爱财、聚财,但有时不乏慷慨。这是与他没有家族优势,没有功名地位的处境是分不开的。但是他并不甘心屈从别人,这种心态在他临终托孤于内兄的沉痛遗言中充分地揭示出来了,他说:‚我死之后,二位老舅照顾你外甥长大,教他读读书,挣着进个学,免得像我一样,终日受大房的气。‛在他的心目中,除了金钱之外,还得有功名权势,只有如此,才可以活得威风凛凛。临终前的一席话,可谓是他人生经验的总结。总之,他是一个在统治阶级中被人捉弄的人物,他有吝啬、薄情的一面,又不乏人情味。对严监生这个人物的畸形灵魂多层面发掘,有利于全面领会作者深邃的用心和婉转多姿的笔力。
中国四大吝啬鬼李梅亭--钱钟书,《围城》徐复祚--卢至,《一文钱》监河侯--庄子,《外物》严监生--吴敬梓,《儒林外史》
第二篇:文学长廊
永远有多远,要用脚步去丈量;身体和灵魂的距离,需用心灵去度量
夜里寒风吹醒了清晨,停在街中一切都低温,溜进阳光轻轻印街头,流动照亮着微尘,欢迎收听《文学长廊》节目组为您带来的精彩内容。今天,将带您走进的是安妮宝贝,一个穿行在自由与幻想里的文学作家
孤独是空气,你呼吸着它而感觉到自己存在
在安妮宝贝的文字里总是可以看到那些孤独的身影,或穿行于人潮,或泅渡于世间。那些孤独的背影似乎总是在向我们讲述一个个令人动容的故事,当你想一睹其容颜时,待他转身。那脸上却布满迷雾,层层迷雾下的脸庞在过分的审视下却渐渐浮现出自己的模样。这便是安妮宝贝的魔力。沁透心脾的孤独原来不是出自于她的文字,而在于自己心中那个渐渐被自己遗忘的湖。在她的世界里,孤独与肉身同在,甚至渗透在身体的每个细胞里。人的孤独如空气,凌驾于一切感情之上。“感情是最难带来温度的物质。因为它不成形,因为它不持久,所以不值得信赖和依靠”她不相信感情。只忠诚于孤独。安妮宝贝曾经说过,她从不自欺欺人,只看事实。在独到的视角之后,抛开所有虚假感情的藩篱,跨过笑与泪之后。她看到的是人与生俱来的孤独。她看透复杂的情感,却沉浮于简单的孤独。
我想给我的灵魂找一条出路,也许路太远,没有归宿,但我只能前往
在安妮宝贝的故事里,总会出现孤独的女子,她们面容清丽,眉头微蹙,嘴角时而带着不易察觉的浅笑。她们以正常的节奏存活于这个世界,却以独有的姿态不与世人苟同。她们背着世俗的皮囊穿行于人间,目的只有一个。找寻一片纯粹的土地。她们,在世人的眼里与这个世界事那么的格格不入。视她们为“异类”。而她们却真真切切的存在着。她们在人海中“盲目地”穿行。在找寻那一份纯粹。为的是灵的释放,为的是肉体的解脱。穿过人海,走过四季。跨越时间与空间的束缚,只为一个寻找。没有终点,只能一味的向前。有呼吸同行,孤独做伴。路上还有什么羁绊? 对于那份纯粹,安妮宝贝没有做过多的解释。我只知道那份纯粹在于人心的一丝悸动,一缕温柔。
那些离别和失望的伤痛,已经发不出声音来了
作为70后作家的安妮宝贝似乎已经经历过人世间的所有,在她的笔下往往体现出对于结果的无奈和释然。
“会过去的,就会过去的。我们的痛苦,我们的悲伤,我们的负罪”。我一面惊讶于她坦然面对的勇气,又一面疑惑于她这份释然的根源。究竟是什么让这女子对于结局如此的“豪迈”?原来,还是她灵魂深处的那份挥之不去的孤独。“当一个女子在看天空的时候,她并不想寻找什么。她只是寂寞”。有时候,她也会因为孤独和寂寞而暗自伤神。有些事情在劫难逃,有些情绪在所难免。所以,安妮宝贝选择了无奈的接受和“豪迈”的坦然。
岁月带给了安妮宝贝女性独有的知性魅力。而她把这份魅力在她看似平静的文字上发挥的淋漓尽致。她用她细腻的文风向我们勾勒出一个由一个无法逃离的结局。在结局之后她又将这份面对结局的无奈和释然准确而深刻的传递给我们。肉体安然无恙,灵魂却遍体鳞伤。这样,安妮宝贝再一次向世人展示了她无可挑剔的文字功底。这个孤独的女人又一次完成了这场在文字上对读者的“杀戮”。这,就是安妮宝贝,一个坦然面对伤痛的女性。
这是一片最宁静的海,海底却游荡着最凶猛的鲨。你沉静于海的美丽时,杀机以无法躲避
安妮宝贝有种与生俱来的能力,再复杂再混乱的情节在安妮宝贝的笔下统统归于平静却又不失原味。这是她平静文字的强大力量。
喜欢安妮宝贝的文字,安静,落寞.颓废,撕心歇地般忧伤的感觉,血淋淋的痛,却是很真实的感情.在安妮宝贝的文字里,我看出一种颓废,并非一种颓废。更似一种心灵的挫伤。如此之真切和隐痛。
安妮宝贝的文字好似一片暗蓝暗蓝的海,而暗蓝暗蓝的颜色却充满了孤独的负罪感,也暗藏无限杀机。无法躲避,唯有独自忍受。
平淡,阴郁,冷静,清冽,游离......这些字眼都无法恰当的诠释出安妮宝贝文字具体风格。
看似平静的文字杀机四伏,在告诉世人以真相时往往血刃相对,避之不及,命中下怀。待直视自己伤口后才知晓这文字里蕴含的杀伤力。叫人不得不钦佩其实力。爱上安妮宝贝正是钟情这独到的文字。形似芝兰,妙笔生花,读之切切,心伤似渣。一遍一遍。安妮宝贝的情感已如灵魂深埋于心,不可挣脱。无法抽离。身心一体,才能独自舔舐暗红的伤口。
我们可以盲目,但不可以绝望
安妮宝贝在一个一个平静的故事里以悲伤的结局将我们伤害。却也在一个又一个的故事里教会我们怎样筑起自己坚强的精神堡垒。在伤害后要学会自我保护。在孤单时要学会自我倾听。在离别后要学会自我陪伴。在失落后要学会自我疗伤。
......安妮宝贝教会我们一步一步在受伤后穿上坚实的甲胄。
这便是安妮宝贝,在受伤后教会我们坚强,教会我们疗伤。
安妮宝贝,教会我们细腻温婉的笔风,教会我们平淡而不加修饰的辞藻,教会我们真实又感动的文字,教会我们直接深切的感情,教会我们看清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人都是有野心的动物,你不例外,我也不例外
在世人的眼里安妮宝贝只是个单纯的作家,一个纯粹的文字爱好者。实则不然。今年三月,安妮宝贝又多了一个身份——杂志主编。有她亲自操刀担任主编的文学杂志《大方》隆重上市。安妮宝贝以其丰富的文字工作经验,让世人眼前一亮。《大方》杂志一经出版发售就引起轰动。这份以新文艺标榜的杂志,带给了文学爱好者一大惊喜。
安妮宝贝在谈及担任杂志主编的初衷时表示其旨在做出一本备书籍属性的读物,这种属性是单纯、专注、延伸、深化。能使人在阅读时获得一段静谧时光。有一定距离感,但是美的。有些不合时宜,甘愿带有一定的倒退。推崇一种平实、真诚、清湛、开放的思考方式。以自己的方式前行。没错,安妮宝贝并没有让世人失望。她做到了。《大方》杂志的成功向世人昭示者安妮宝贝的非凡实力。安妮宝贝是大胆的,在世人对周作人大加排斥时,唯有她看到了周作人身上的文学价值,在《大方》上率先刊出周作人的未刊稿《龙是什么》。这就是安妮宝贝,一个成功的主编和作家。
谈及工作上的成就,安妮宝贝总是一笑对之。这份淡定从容非常人能所及,这就是安妮宝贝。
我相信我爱你。依然。始终。永远
在现在的文学作品中,怎么能少了爱情这个重要的话题。
在安妮宝贝的关于爱情的描写不在少数。爱情,这个虚无缥缈的东西,在安妮宝贝的笔下依然开出了最美的花。只不过安妮宝贝的花,开得多了几分凄凉.....“爱如捕风,你想捕捉注定要离散的风吗”。安妮宝贝在笔下所描绘的爱情里对爱情的多是凄凉的。她笔下的爱情如风似影。捕捉无形,却紧紧的缠绕住两个处于平行轨道上纠结的人儿。缠到两人铭记彼此,痛恨彼此,最后忘却彼此。对于时间,安妮宝贝认为爱情总要输给时间。时间让爱情面目全非。时间让人不再留恋,却无法忘掉当时心中的那份简简单单的悸动。爱情过后是伤,是永远无法愈合的痛。伤口只能留给自己。安妮宝贝笔下的人物不会对旁人诉说在爱情里受过的伤痛,因为她深知爱情里的苦果只能自己吞下,与别人诉说,到最后痛苦的还是自己。
“感情有时候只是一个人的事情。和任何人无关。爱,或者不爱,只能自行了断”。安妮宝贝把感情的事归于一个人身上,所反映的并不是她对待事物归于偏激,而是重在表达自己善于自省的态度。
“爱情是容易被怀疑的幻觉,一旦被识破就自动灰飞烟灭”。安妮宝贝笔下的爱情更多了一份脆弱。那些爱情是那么的易碎,那经得起世俗的践踏。所以,那些爱情都以失败告终。而那些爱情的结束都是那么的利落。没有一丝拖拉。这是她的成熟。关于爱情。安妮宝贝的所有爱情都已失败。
因为,安妮宝贝设想的爱情过于纯净,那份纯粹在现实中没有可以寄生的土壤。她笔下的女主角都在寻找那一寸净土,寻至今日,仍无结果。安妮宝贝笔下的爱情没有了存活的基础。
有人肯定会觉得安妮宝贝对爱情的设想太过于理想化,与真实的偏差太大。而我却认为这是她笔下这脆弱却完美的爱情才勾起了我们对追求完美爱情的渴望。这是有了这种种不完美才有了我们不断追求完美的心。
她就在那里,不来亦不去
安妮宝贝,她的文字影响了与其同时代的70后作家,而作为80后的郭敬明,落落,笛安等众多作家也都曾喜爱她的文字。而作为90后的我,更是对她无比喜爱。她似风,轻拂而过,撩动人心。她似云,飘然而走,无限遐想。她似雨,淅沥而落,形影成河。阴郁的背后藏有多少炽热 喧嚣之下藏有多深的宁静 她就在那里,不来亦不去
这不需要太多,阳光,音乐,咖啡,一颗心足矣
安妮宝贝,安静的作家,大胆的主编。她,用独特的文风感染着许许多多人。读她的文字不需要太多。一缕阳光 一段音乐 一杯咖啡
一颗安静的心就足够。
音乐悄无声息的潜伏进我们的心脏,轻易将我们俘获。只剩下呼吸与我们相伴。好了,同学们,今天的 《文学长廊》节目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大家的支持。我们下期见 播音:XXX XXX 编辑:邓鸿杰
第三篇:欧洲文学中的四大吝啬鬼
欧洲文学中的四大吝啬鬼
纵观欧洲文学发展的过程,汇集品目繁多的吝啬鬼形象,其中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莫里哀喜剧《悭吝人》(《吝啬鬼》)里的阿巴贡,巴尔扎克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以及果戈理小说《死魂灵》里的泼留希金,堪称为欧洲文学中不朽的四大吝啬鬼典型。
这四大吝啬鬼形象,产生在三个国家,出自四位名家之手,涉及几个世纪的社会生存,从一个角度概括了欧洲四百年来历史发展的进程。从创作的时间上说,泼溜希金出现最晚,果戈理的《死魂灵》写成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但从人物形象的阶级意识上说,泼留希金应列为最早,他是前苏联封建农奴制下的地主。夏洛克排行第二,他是十六世纪,即封建社会解体,资本原始积累初期旧式的高利贷者。阿巴公算作老三,他是十七世纪法国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资产者,葛朗台成了老四,他是十九世纪法兰西革命动荡时期投机致富的资产阶级暴发户。
这四代吝啬鬼,年龄相仿,脾气相似,有共性,又有各自鲜明的个性特征。简言之,泼留希金的迂腐,夏洛克的凶狠,阿巴公的多疑,葛朗台的狡黠,构成了他们各自最耀眼夺目的气质与性格。
(一)夏洛克
英国杰出的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非常成功地塑造了夏洛克这个贪婪、阴险、凶残的吝啬鬼形象。夏洛克是个资产阶级高利贷者,为了达到赚更多钱的目的,在威尼斯法庭上,他凶相毕露,“我向他要求的这一磅肉,是我出了很大的代价买来的,它是属于我的,我一定要把它拿到手里。”
象一切吝啬鬼一样,贪婪是其共性。夏洛克之所以拒绝两倍乃至三倍借款的还款,而坚持按约从商人安东尼奥的胸口割下一磅肉,是因为安东尼奥借钱给人时不收利息,影响了夏洛克的高利贷行业,所以他要借机报复,致安东尼奥于死地,好使自己的高利贷行业畅行无阻,从而聚敛更多的财富。
夏洛克作为典型的吝啬鬼形象,其个性是阴险凶残,当法庭调解让借款人安东尼奥出两倍甚至三倍的钱偿还他时,夏洛克险恶的说:“即使这六千块钱中间的每一块钱都可以分作六份,每一份都可以变成一块钱,我也不要它们,我只要照约处罚。”说着便在自己的鞋口上磨刀,时刻准备从安东尼奥胸口上割下一磅肉,凶残地致安东尼奥于死地,而且一味固执,没有丝毫的同情怜悯。这就是夏洛克不同于其他吝啬鬼的个性。
(二)、葛朗台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巴尔扎克在他的名著《欧也妮•葛朗台》中也塑造了一个典型的吝啬鬼形象——葛朗台。
“守财奴”,即看守财产的奴隶,人本应是财产的主人,是财富的支配者,可是葛朗台却成了守财奴,“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着狂”,金钱已经使他异化。他为了财产竟逼走侄儿,折磨死妻子,剥夺独生女对母亲遗产的继承权,不许女儿恋爱,断送她一生的幸福。作者通过葛朗台一生的描写,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贪婪和吝啬是相辅相成的,吝啬鬼们聚敛财富时都是贪婪,在使用财富时都是吝啬。像其他吝啬鬼一样,葛朗台既贪婪成癖,又吝啬成鬼。
但巴尔扎克毕竟是大手笔,他笔下的葛朗台作为吝啬鬼的典型性是“执着 狂”,尤其是一个“狂”字,高度概括了葛朗台的个性特征。中学生欣赏这个人物形象时,只有抓住“狂”字这把钥匙,才能深刻领会其典型性。过了七十六岁的葛朗台老头在看到女儿把玩自己的定情之物金梳妆匣时,竟“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一个“纵”和一个“扑”字将老葛朗台贪婪到发狂的形象活化到纸上。
当独生女声明匣子是情人寄存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扑过去想抢回时,老头竟“使劲一推,欧也妮便倒在母亲床上。”梳妆匣上镶嵌的金子异化了父女之情,使吝啬鬼发狂。但抢夺女儿的情物梳妆匣把太太气得晕死过去的现实使葛朗台从癫狂的漩涡中跳出,变得异常清醒,“孩子,咱们别为一个匣子生气啦,拿去吧”,老箍桶匠马上把匣子扔到床上,并且到自己的密室拿一把金路易来也摔在床上,声称是送给欧也妮的。葛朗台的“大方”,搞得太太和女儿面面相觑,莫名其妙。其中的隐秘只有吝啬鬼自己清楚。为一只梳妆匣气死了太太,女儿按律将继承家庭财产的一半,那等于要了葛朗台的命,狡诈的葛朗台知道以小失大划不来,便百般讨好自己的女儿,甚至常在她面前哆嗦,装模作样,以亲情为诱饵,骗女儿放弃对亡母财产的继承权,并且常利用女儿对情人的特有感情占便宜。这些都表现了吝啬鬼个性的另一个侧面——“狡诈”。
但葛朗台毕竟是拜金狂。当他到弥留之际,生命力退守在眼睛里时,他能够睁开眼时,竟几小时地用眼睛盯着金子,脸上的表情仿佛进了极乐世界。当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给他亲吻基督的圣像,为他做临终法事时,他竟做了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金十字架抓到手里,这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他临终对女儿的遗言是“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帐。”一生疯狂地追求金钱,占有金钱,最后被金钱所累时仍竭力呼唤着金钱而走向坟墓,金钱已经使他异化成鬼,一个疯狂狡诈的吝啬鬼。
(三)、泼留希金
作为吝啬鬼,夏洛克和葛朗台虽个性不同,但都有贪婪吝啬的共性,都是处心积虑地聚敛财富的资产阶级代表。而果戈里笔下的泼留希金则是俄国没落地主的典型,是俄国封建社会行将灭亡的缩影。虽然贪婪吝啬三者如一,但腐朽没落则是泼留希金的个性。
他实为富豪却形似乞丐,这个地主蓄有一千以上的死魂灵,要寻出第二个在他的仓库里有这么多的麦子麦粉和农产物,在堆房燥房和栈房里也充塞着尼绒和麻布、生熟羊皮、干鱼以及各种蔬菜和果子的人来就不大容易,然而他本人的吃穿用度却极端寒碜。衣服很象一件妇人的家常衫子,且沾满了面粉,后背还有一个大窟窿。头上戴的帽子,正如村妇所戴的,颈子上也围着一种莫名其妙的东西,是旧袜子?腰带还是绷带?不能断定。但决不是围巾。他的住室,如果没有桌子上的一顶破旧睡帽作证,是谁也不相信这房子里住着活人的。他的屋子里放着“一个装些红色液体,内浮三个苍蝇,上盖一张信纸的酒杯......一把发黄的牙刷,大约还在法国人攻入莫斯科之前,它的主人曾经刷过牙的”。泼留希金虽家存万贯,但对自己尚且如此吝啬。对他人就可想而知了。
女儿成婚,他只送一样礼物——诅咒;儿子从部队来信讨钱做衣服也碰了一鼻子灰,除了送他一些诅咒外,从此与儿子不再相关,而且连他的死活也毫不在意。他的粮堆和草堆都变成了真正的粪堆,只差还没人在这上面种白菜;地窖里的面粉硬得象石头一样,只好用斧头壁下来......泼留希金已经不大明白自己有些什么了,然而他还没有够,每天每天聚敛财富,而且经他走过的路,就用不着打 扫,甚至偷别人的东西。这就是泼留希金的所作所为。
综上所述,三个吝啬鬼形象其共性都是敛财时的贪婪和用财时的吝啬,但贪吝的特征却各不相同。夏洛克和葛朗台虽都属于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但前者是高利贷者,后者是资产阶级暴发户;前者贪吝得阴险凶残,后者贪吝得狡诈癫狂。而泼留希金则是俄国腐朽没落的地主阶级的典型,与前两个不同的是他竟对自己极端吝啬,以致形似乞丐而实为巨富。这三个人,金钱都将他们异化成鬼,成了金钱的奴隶。
(四)、阿巴贡
莫里哀是十七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喜剧大师,他的创作对一切不合理性的社会导恶现象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吝啬鬼》一剧的情节从古罗马作家普劳图斯的《一坛金子》脱胎而来。主人公阿巴贡是个典型的守财奴、吝啬鬼。他爱财如命,吝啬成癖。他不仅对仆人及家人十分苛刻,甚至自己也常常饿着肚子上床,以至半夜饿得睡不着觉,便去马棚偷吃荞麦。他不顾儿女各有自己钟情的对象,执意要儿子聚有钱的寡妇,要女儿嫁有钱的老爷。当他处心积虑掩埋在花园里的钱被人取走后,他呼天抢地,痛不欲生,活画出一个视钱如命的守财奴形象。
莫里哀擅长塑造概括性很强的艺术形象。阿巴贡几乎成了吝啬的代名词。莫里哀笔下的人物性格鲜明,但稍嫌单薄,近于批评家所说的“扁形人物”。莫里哀的喜剧大多遵循古典主义的“三一律”原则,冲突集中,结构严谨。莫里哀常用“闹剧”手法来营造喜剧气氛,增强喜剧的讽刺效果。
三一律
three unities
三一律是戏剧结构理论之一,一种关于戏剧结构的规则。先由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戏剧理论家提出,后由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家确定和推行。
三一律规定剧本创作必须遵守时间、地点和行动的一致,即一部剧本只允许写单一的故事情节,戏剧行动必须发生在一天之内和一个地点。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理论家布瓦洛把它解释为“要用一地、一天内完成的一个故事从开头直到末尾维持着舞台充实。”
三一律是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引申出来的。在《诗学》中,亚里士多德论述了戏剧行动的一致性,认为戏剧“所模仿的就只限于一个完整的行动”,但并不排斥使用次要的情节。他也提到“悲剧力图以太阳的一周为限”,但这只是指演出时间的长度。
16世纪,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被阐发、曲解。意大利理论家基拉尔底·钦提奥在1545年首先提出“太阳运行一周”指的是剧情的时间。其后,洛德维加·卡斯特尔维屈罗在注释《诗学》时又进一步阐述了剧情时间与演出时间必须一致的观点,并认为戏剧“必须真正限于一个单一的地点”。此外,戏剧行动的一致性也被加上了排斥次要情节、只能有一条情节线的限制。
17世纪,三一律被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家当作不可违反的规定而极力推行,并在欧洲剧坛长期占据统治地位。18世纪以后,随着浪漫主义戏剧的兴起,三一律不断受到戏剧家的抨击,逐渐被冲破。
三一律作为古典主义戏剧的一条固定法则,对剧本创作是一种严重的束缚,它最终被打破是势在必然。不过,作为戏剧结构的一种形式,它可以使剧本结构更趋集中、严谨,一些剧作家运用它曾写出成功之作。又称三整一律,意指一出戏只能表现单一的行动,情节只能在一天之内和一个地点展开。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曾指明悲剧“所模仿的就只限于一个完整的行动”,同时指出一出戏的演出时间应“以太阳的一周为限”。在16世纪,意大利理论家C·G.基拉尔底•钦提奥把“太阳运行一周”解释为剧情的时间限度,L.卡斯特尔维特罗又进一步规定一出戏“必须真正限定一个单一的地点”。在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理论家(-D).N.布瓦洛把三一律总括为“要用一地、一天内完成的一个故事从开头直到末尾维持着舞台充实”,并以此作为不能违背的结构法规。把三一律作为一种戏剧结构的方式,有助于使剧本的结构集中、严谨,运用这种结构方式也造就了不少成功的剧作。但是,把它作为一种法规,对戏剧创作则是严重的束缚。所以18世纪以后,特别是浪漫主义剧作家,一再攻击这一法规,其创作实践也已突破了这一法规。
“三一律”是古典主义戏剧的艺术法则,要求戏剧创作在时间、地点和情节三者之间保持一致性,即要求一出戏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一天(一昼夜)之内,地点在一个场景,情节服从于一个主题。莫里哀的喜剧《伪君子》就是按“三一律”写成的,全剧五幕,单线发展,情节发生在一个地点,即奥尔恭的家里;所描写的全部事件都在一昼夜之内发生;主题集中在揭露答尔丢失的伪善面目这一点上。
古典主义者主认为,“三一律”原系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其实,这是对亚里士多德的曲解。下如马克思所指出:“路易十四时期的法国剧作家从理论上构思的那种三一律,是建立在对希腊戏剧(及其解释者亚里士多德)的曲解上的。但是,另一方面,同样毫无疑问,他们正是依照他们自己艺术的需要来理解希腊人的”
“三一律”是十七世纪古典主义的产物,它是当时法国宫廷中的文人学者根据路易十四的政治意图而制订出来的,最后总结性地反映在古典主义理论家布瓦洛的《诗艺》中。在此书的第三章中写道:“不过我们要遵守理性制定的规则,希望开展情节,处处要尊重技巧;在一天、一地完成一件事,一直把饱满的戏维持到底。”这是对“三一律”最简明的概括。
古典主义戏剧艺术的实践表明,“三一律”在政治上符合君主专制政体的要求,在艺术上既体现了时间和空间方面高度简练、紧凑、集中等优点,但又存在人物性格单一化、类型化,戏剧结构上绝对化、程式化等弱点,最终束缚了戏剧艺术的发展,为后人所摒弃。
第四篇:文学长廊之歌 中考满分作文
文学长廊之歌(2006年厦门市中考优秀作文)
合上书,我的耳际仍然萦绕着丝丝余音,久久不绝。细细一听,竟是从一篇篇名着中悠悠飘出。
奋斗之歌
这么大的人,拉着这么美的车,他自己的车。祥子将车停好,细细打量:微微上翘的车把,亮堂的车厢,那么响的喇叭。祥子自我陶醉在“拥有车”的快乐中,不觉哼唱起家乡的小调,民间的无词之曲。祥子的漂亮车很快就上了一位主顾,一脸斯文的样子。祥子跺跺脚,松松腰,拢住车把,“走嘞!”滚圆的木轮就随祥子稳健的大步向前滚动了。穿过大街小巷,尽管集市噪声喧嚣,却丝毫无法干扰祥子心中无数遍哼唱的旋律。定是首悠扬的山歌。脑上的汗珠顺着背不断地砸向石板路,硬棒的黝黑。祥子累着,心中却抑止不住地快乐。自己的车,自给自足的生活。他乐得脸蛋红红的,尽管淌着汗。歌唱的祥子奋斗着。
忠贞之歌
清晨新一轮的朝阳渐渐跃出山头,金色的光射在青草上,仿佛镀了一层金边。褐发挺拔的绅士,身着燕尾服,踏着如此耀眼的金色走来。惟美的画面配着轻柔的乐曲,小提琴的柔美音色却无法使达西的紧张有所减退。“我再努力一次,但愿伊丽莎白能答应我。”达西大步地走近,棱角分明的五官透露出忐忑。悠扬的乐曲响起,希望也更加明朗。
当一袭素裙立在青草中的伊丽莎白出现在达西的视野中时,那张棱角分明的脸顿时软化了:“如此美好„„”尽管想立即飞奔到她面前,但是达西的步伐仍然不乱。典型的绅士。阳光四溢,代表希望的乐曲响起,美好而温暖。达西极快地表达心意后,满心期待着答复,局促得像个孩子。一个轻轻的吻印在脸颊,伊丽莎白灿烂的笑着:“我答应。”欢快的弦律响起,见证了这走过傲慢越过偏见后的忠诚。悠扬的忠贞之歌。坚毅之歌
雨过天晴后的泥土发出阵阵香,鲁滨逊今天起了个大早,提上斧子,便赶往“造船厂”。第十五个年头了,孤岛上的生活不但没打垮他,反而磨炼了他的意志,使他更加坚忍而专注。十二天完工的木板,用围巾筛面做成的面包,圈养的野山羊„„他甚至自己种谷子。
对上帝的信仰使他时常哼着唱着安慰自己,鼓励自己努力劳动。尽管年年与孤独为伴,他还是在这岛上建立了自己的物质和精神王国。
坚毅的歌声响亮地萦绕在孤岛上,快乐勤劳。
尾声
闲时,我常喜欢打开书本,静心品着文学长廓中时时传响的歌,时而婉转,时而悠扬,发人深思,催人奋进。
第五篇:《当代欧洲文学纵横谈》读书笔记
斯坦默斯.梅茨达克斯.西方文学和批评多元化的兴起[j].见:刘意青主编.《当代欧洲文学纵横谈》.北京:民族出版社XX:476-484.综述:本文探讨与“文学多元化”的兴起有关的差异创新和进步的概念。“文学多元化”指近2XX年来艺术作品和解读作品的日益多样化;它表现在审美和批评两方面。本文从一个真正全新的角度展示西方文学和批评而不只从差异的角度。
评论: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的一些先锋派作家和评论家曾经宣告过文学(小说)的死亡。世纪交替之际又有一些文化人预言21世纪将“小说不在”。文学批评发展的前提是多元化的声音存在。世界本来就是复杂化的简单武断的文学批评又如何能够反映出文学作品的真实面貌?文学在新世纪里并未消亡。从现代西方各批评流派对文学与批评的认识及反批评家们的追求来看文学批评的一致性表现在每个批评家都试图把文学真正作为文学弄清文学是什么为什么等“本体”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流逝某种单一性的文学批评方法已不足完整地解释作品一种走向综合的文学批评方法渐渐成为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