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年级上数学公开课教案[小编推荐]
人教版五年级(上)数学教案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1)
讲授教师:董艳芳
教学内容: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1)教材-
人教版五年级(上)数学教案
2、引导学生看图,说一说图中传达的信息。
3、教师提问:王鹏每天坚持晨练,他计划4周跑步 22.4千米,你们知道:他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吗?
4、引导学生分析:由“4周跑步 22.4千米”的信息列出算式。可能会有下面两种方法:
①将千米数转化为米数,把小数除以整数的除法转化成整数除法来做。②是一般的小数除以整数的方法。
重点放在-
人教版五年级(上)数学教案
1.回忆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2.新课。例1.方法一:22.4km=22400m 22400÷4=5600(m)5600m=5.6km(数学转化思想)方法二:列竖式计算。七.拓展练习。
(1)豆豆编了4个“中国结”,用彩带5.2米。平均每个“中国结”用彩带多少米?
(2)四个同学去电影院看电影,一共花了33.6元。问:每人平均花多少元? 八.反思。
-津南小学
2014年9月14日
第二篇:五年级数学上学期公开课教案
五年级数学上册梯形的面积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自主参与探索的过程中,发现并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能灵活运用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比较等逻辑思维能力与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自主参与探索的过程中,发现并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法和学法:活动探究、小组合作、猜测—验证等。教具: 完成相同的两个梯形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铺垫引导
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前两天学习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还记得三角形的面积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吗? 学生回答后,指名学生操作演示转化的方法。
(2)展示台出示梯形,让学生说出它的上底、下底和各是多少厘米。(3)师:我们已学会了用转化的方法推导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那怎样计算梯形的面积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板书课题,梯形的面积)二.探究新知(1)自主探究图形的转化
①启发学生思考:你能仿照求三角形面积的办法,把梯形也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计算出它的面积吗?
②学生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一拼,教师巡回观察指导。③指名学生操作演示。
④教师带领学生共同操作:梯形(重叠)
旋转
平移
平形四边形。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
a.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梯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b.每个梯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形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2)交流归纳,推导公式。①学生回答上述问题。
②师生共同总结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1)两个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推导过程:
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梯形的(上底+下底),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梯形的高,每个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板书: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③字母表示公式。教师叙述:如果用S表示梯形的面积,用a、b和h分别表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怎样用字母表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S=(a+b)h÷2”。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出示课本第89页的例3,教师指导学生理解“横截面”。①学生尝试解答。
②展示台出示例题的解答,反馈矫正。四.巩固练习:(1)完成P89页做一做
(2)完成练习十七第1、2和3题。五.全课小结:
1、通过今天的上课,谈谈你的收获。你还有什么疑惑?
2、梯形面积公式中为什么要“除以2”?它与三角形面积公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板书设计:
梯
形的面
积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平行四边形的底=梯形的上底+梯形的下底平行四边形的高=梯形的高
梯形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2
=底×高÷2 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第三篇:五年级数学公开课教案
五年级数学公开课教案
(2011至2012学第一学期)
执教人:余明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5—106页的例
4、例5及练习二十三。
教学目标:
1、理解中位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学会求中位数的方法。
2、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体会“平均数”“中位数”各自的特点。教学重点:合理选择统计量,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教学难点:中位数意义的理解以及在什么情况下要运用中位数能表示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中位数与平均数各自特点的理解。教学准备:作业纸、PPT课件
教学思路:为什么要引入中位数-----什么是中位数------怎样求中位数------运用中位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新课
1.出示场景,五年级(1)班举行掷沙包比赛,图中的表格列出了三组同学的成绩,你用什么数表示这组同学的掷沙包水平呢?
(1)让学生估计一下第3组同学掷沙包的一般水平应该是多少,再算一下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对比表格数据,思考“平均数表示这组同学掷沙包水平合适吗?”。引导学生发现大多数同学的成绩都低于平均值
(2)找出“为什么平均数比大多数学生的成绩要高?”的原因。
(3)认识中位数:把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后,最中间的数据就是中位数。
师:由于数据中出现了偏大的数据,为了更好的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我们可以将这些数据按照大小顺序排列起来,选取最中间的这个数据24.7来表示这组同学的掷沙包水平比较恰当,这个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强调1:中位数不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因为有两个同学的成绩太高,严重偏离了大多数同学的水平,这时我们可以用中位数来表示第3组同学掷沙包的一般水平。
强调2:“中位”是相对一组数据的数值大小顺序而言的,计算中位数前首先应将该组数据按照大小顺序进行排列,再找出处于最中间位置的数据。
小结:平均数与中位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但针对具体的一组数据来说,则应根据数据组中各个数据的分布情况,合理选择适当的统计量。当一组数据中某些数据严重偏大或偏小时,就最好选用中位数来表示该组数据的一般水平。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只有一个,在数据个数为奇数的情况下,中位数是这组数据最中间的那个数据;在数据个数为偶数的情况下,中位数是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
2、进一步理解中位数的概念,掌握求中位数的方法,体会中位数在统计学上的作用。
例题5,出示场景图,同学们正在进行跳远比赛,看看他们的成绩:
(1)分别求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
(2)用哪个数代表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更合适?
(3)如果 2.89m以上为及格,有多少名同学及格了,超过半数了吗?
(4)如果再增加一个同学杨冬的成绩 2.94m,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多少?
首先让学生分组讨论:
①表格中的数据有什么特点,譬如有几位同学的成绩,最高是多少,最低是多少?
②求数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看看几位同学的成绩与平均数和中位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③选择哪个统计两表示数据的一般水平比较合适呢?
结论:7名男生跳远成绩的平均数是2.96,中位数是2.89,有5名男生的成绩都低于平均值,这说明在这里用平均数来代表该组成绩不太合适,应选用中位数。
强调:
①中位数的求解方法,首先将数据按照大小顺序排列好:
②找到最中间位置的数据2.89。
③当数据增加一个后,中间位置出现两个数据:2.89和2.90,需要求两个数的平均数,即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二、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科书第107页练习二十三的第1、2题。
三、课堂小结。
你能举例说明什么是中位数,什么是平均数吗?怎样求偶数个数据的中位数?
四、作业
教科书第108页练习二十三的第3、4题 板书设计:
中位数的认识 平均数
在一组有序排列的数列中,最中间的数是这组数的中位数。
说课稿
(一)教材说明: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统计学在现代社会中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统计观念是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在统计中,对数据的分析以及做出科学推断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平均数”在小学和前两节也已经初步学习,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非常广泛;但现实生活的事务是多方面的,针对数据中出现的“异常值”时该如何评价呢?中位数应运而生。从知识的掌握看:它是对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进一步完善,提高数据分析能力。从数学的应用价值看:从“单一”的“平均数”评价逐步过渡到“多元”的综合评价,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有利于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2、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明确中位数的含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中位数在描述一组数据特征方面的差异,对统计数据多角度、全面的分析。(由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缺乏这方面的经验,可以多借助一些生活中的事例及现代教育技术来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难点)
3、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
②、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社会生活问题,积累数学应用、创新意识。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通过社会调查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及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②、在通过对大量数据的统计、计算中培养认真、耐心、实事求是的态度。情感与态度目标:
①、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其自信心。
②、在问题情境中激发学习积极性;在中位数的学习中,渗透一组数据对称的数学美以及树立求中位数时对应的数学思想。4.教法和学法:
①、根据本节课的内容主要采用“以问题为中心”讨论发现法。教师提出问题,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学习;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发现概念的产生过
程及思想方法的概括过程。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体现其主体地位;教师是通过参与学生活动中以启发、调整、激励体现主导地位。
②、在学生合作学习的同时,始终坚持对学生进行“学疑结合”、“学思结合、“学用结合”的学法指导,注意对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流程:
布置作业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合作探讨、探究新知自主学习、形成概念指导应用、积极创新归纳小结、反思提高。
(三)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合作探讨、探究新知】
设计意图:学生之间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相互评价、相互完善;在自主探索中发现概念的形成过程,在合作学习中提高学生的整体认识水平。同时,教师作为参与者,应主动地加入到学生的讨论中,对学生的认识不断地起促进和调节作用;在讨论的过程中积极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教师对问题解答要点:(1)为什么去掉经理工资?与截尾平均数的区别?因为客观存在的事实,是不容抹杀的。体现统计是一门客观公正的科学,应具备实事求是的精神。(2)为什么以大堂服务员的工资来反映平均工资水平?因为这样评价更符合实际情况。以此为契机,对学生进行客观公正的科学价值观的培养。【自主学习、形成概念】
让学生自学教材,结合上面的故事带着问题进行讨论、解决。有助于同学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探索能力的培养。采取同学间“一问一答”的形式即:一部分同学提问,另一部分回答,活跃课堂气氛。可能提出的问题:(1)什么是中位数呢?(2)怎么确定中位数呢?(3)中位数有什么作用呢?(4)中位数和平均数有什么异同?(5)各有什么优缺点?。教师小结:中位数和平均数都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平均数比较稳定,它与这一组数据中每一个数都有关系,对这一组数据中所包含的信息最为充分、最为广泛,在统计中有重要作用,但计算比较较繁,并且容易受极端值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计算较易,但不易受极端值的影响。
第四篇:数学公开课教案
数学公开课教案
教学时间:2014年3月19日(星期三)第六节课
任教班级:四年级(1)班
任教教师:xx
教学内容: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简便计算之第一课时《连减的简便计算》 教学目标:
1、知道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改为减去两个数的和。
2、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探索、研究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时,可以减去两个数的和,也可以先减后一个数再减前一个数。教学难点:
根据具体的数据特点,选择灵活、合理的计算方法。
师生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常规学习用具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新课
师:我们来玩个对口令游戏好吗?
生:好。
师:我说一个数,你对的数要与我说的数的和能凑成整百。
过程略
师:怎样的两个数相加得整百数。
生:个位相加得10,十位相加得9的两个数相加得整百。
师:换游戏规则,你们对的数与我说的数的差是整百。
过程略
师:怎样的两个数相减得整百?
生: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相同的两个数相减得整百。
师:其实,我们计算时常常可以用凑整的方法来使计算更简便。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解决一个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起来探讨在连减中怎样使计算更简便。(板书课题:连减的简便计算)
二、自主探索,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例1情境图,提问:你能从图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白以后,就请你们小组讨论后用一个算式表达出来吧。(学生分组讨论列式 教师巡视)
3.指名学生汇报,并说说是怎么想的师板书:234-66-34234-(66+34)234-34-66
4.这3位同学用了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讲得很有道理。那李叔叔到底还剩多少页没看呢?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
5.指名汇报:你是用哪种方法进行计算的?请在黑板算式下写出。
6.比较三个算式的结果,你们发现了什么?(结果相同)
7.你觉得哪种方法更简单?
8.小结简便计算方法。
在计算连减时,有多种方法,①可以(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②可以把(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去减;
③还可以先减去(后面)的减数,再减去(前面)的减数。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连减的简便计算。
三、实际运用,深化知识
课件出示习题。
1.在○里和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和数。
(1)868-52-48=868○((2)1500-28-28○272)
(3)415-74-74○26)
(4)684-(584+37)=684○2.选择最好的方法。
(1)800-138-162()
A800-138-162B800-138-162
=662-162=800-(138+162)
=500=800-300=500
(2)472-49-272()
A472-49-272B472-49-272
=472-(49+272)=472-272-49
=472-321=151=200-49=151
四、课堂总结
师:你们真棒!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点名汇报
师:老师今天也有很多收获,与同学们分享:在进行连减的计算时可以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可以把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去减;还可以先减去后面的减数,再减去前面的减数。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连减的简便计算
五、布置作业
课件出示作业,学生独立完成。
第五篇:数学公开课教案
福州红博幼儿园2012—2013学年下学期家长半日开放活动
时间:2013.4.24
班级:大四班
活动内容:《学习自编加法应用题》
活动目标
1、能看图自编加法应用题,初步掌握编加法应用题的结构。
2、能根据生活经验自由编题。活动准备
大幅教育挂图一副、1—10的数字卡、问号图卡、算式卡,情境图、集合图若干。活动过程
一、根据图片内容编加法应用题。
1、出示教育挂图,幼儿观察。
引导语:图片中有什么?你们可以根据图片中的情景编一道加法应用题吗?
2、师幼互动编加法应用题。
二、幼儿尝试根据图片内容编加法应用题。
引导语:老师还带来了很多不同的图片,想请小朋友看看图片上有什么,你们能根据这个图编一道加法应用题吗?
1、幼幼交流,根据自己手上的图片内容互相编加应用题。
引导语:现在请小朋友把根据图片的内容编加法应用题编给旁边的小朋友听听。
2、师幼分享交流。
引导语:你的图片中有什么?你是怎么编加法应用题的?
三、师幼共同梳理编加法应用题的结构。
结合背景图、数字卡、问号,梳理编加法应用题的结构——编加法应用题时,讲的是一件事
执教:陈霞(出示图谱),要有两个数(出示两个数字卡),最后还要提出一个问题(出示问号图卡)。
四、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自由编加法应用题。
1、幼儿两人一组,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轮流编加法应用题,教师倾听,及时纠正幼儿的编题中出现的错误。
2、师幼分享交流:你是怎么编的?说给大家听听。
3、教师引导幼儿结合加法应用题的结构,共同评价幼儿的编题情况。
六、活动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