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及其实现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时间:2019-05-13 21:37: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算法及其实现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算法及其实现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第一篇:算法及其实现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3.4算法及其实现》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设计思想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信息技术课程理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具体表现为:强调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学生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关照全体学生的发展;强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信息技术创新实践的能力,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教材”,要 “用教材去教”,要求教学模式由以往的“以教师为主体”转变到“以学生为主体”,提倡“任务型”教学,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本节课我根据新课标,结合学生的特点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思考,创作了学生学案,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提供多样的学习资源。教学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有趣故事作为任务驱动,让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等学习方式,通过意义建构获得新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教材分析

《算法及其实现》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浙江教育出版社)》的第三章第四节内容,该教材是按照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编写的实验教材。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可以达到“初步掌握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认识其工作过程与基本特征”的课程标准要求。

本节内容是第三章的难点,介绍了算法的基本概念和算法的表示方法。相比较前三节的内容要抽象的多,二本节又是第四节的第一课时,是第二课时《程序设计实例》的知识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的学习重点是算法的概念、特点及表示方法;难点是用流程图描述算法。

三、学情分析

从思维品质上来说:高一学生已有使用计算机的感性经验,已经可以 超越简单的技术操作,具备了接受更高层面文化的能力。学生的思维能力已接近成人,他们有旺盛的求知欲,较高的学习自觉性,并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已具有较强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从知识储备上来说: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可以使用计算机处理一些实际问题,例如:利用计算机对文字、图片、多媒体信息的处理,但是学生还不了解了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和解决方法,以及以何种方式来表示。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算法的含义;

2、了解算法的特点及表示方法;

3、学会用流程图表示算法。

(二)、过程与方法:

1、能初步利用算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2、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

2、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五、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算法的含义、及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用流程图描述算法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

1、学案导学,自主学习

2、问题导入,激情引趣。

3、创设情境,任务驱动。

4、合作探究,交流提高。

七、课前准备

1.教材、教材配套的教师用书、配套光盘 2.学生学案 3.教学课件

4、多媒体教室/大屏幕投影仪

5、将学生分为4人一组,每组都有优、中、差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

八、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讲了声音和视频处理,都是要利用计算机内存储的应用软件来解决处理问题,同样,像我们之前学习的文字处理软件、表格处理软件、多媒体报告处理软件也都是已经编制好的软件帮助我们处理信息。

但是,也有许多问题是没有现成的软件可以借用的,因此,我们必须根据不同的问题和工作要求,设计针对特定问题的解题步骤,编制专用的软件来解决这些问题。

今天开始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实际编写一个简单的程序来解决一个特定的问题。

(二)新课教学

1、算法

(1)师生共同完成游戏

师:首先,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农夫过河的游戏(游戏内容分别用文字和flash动画显示在屏幕上),请同学们按小组讨论,帮农夫设计一个具体的步骤,安全地将这三样东西带过河。

生:分组讨论过河的方案,最终得出了成功的方案。

师:让小组代表与全班同学分享各自的方案,评价各组的方案进而得出正确的步骤并总结:

同学们,这6个步骤是这个游戏中是不可缺少的动作,否则就不能完成总体目标,使问题获得圆满解决。因此,在解决某一问题时我们要把各个步骤都精确的考虑到。

上面这个例子中的解决问题的步骤其实就是编制程序的基础:算法。设计意图: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完成游戏中已经编出了一个解决问题的算法,让学生轻松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2)学生阅读,完成学案

师:现在请大家阅读课本3.4.1第一二自然段,完成学案1、2、3题。学生:阅读课本制定内容,完成学案。

学生完成学案时,教师要走进学生,观察学生的完成情况。完成后,学生要对学案的完成做简要展示,教师要对学生的完成情况作简要总结。

师:大家完成的都很好,请同学们告诉我有那些生活中算法的实例呢? 生:回答(多样)

师:大家说的都很好,乐谱、菜谱、广播体操图解、搬家的次序等等都是生活中的算法,就拿“搬家”来说,是不是设计的次序不一样,搬家的效果就不一样呢?也就是说,解决同一个问题,会有很多种不同的算法,那么什么样的算法更好一点呢?

现在请大家阅读课本3.4.1剩余部分,完成学案4题。学生完成学案时教师引导:

师:方法甲和其他两个方案比较优秀在哪里?节省了什么?

我们在设计算法时应如何做呢? 生:回答

设计意图:以学案的形式给学生一个一个的任务,让学生自己去尝试、探究,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小结,接下来再尝试,这样就形成螺旋式的知识学习和能力提高过程。学生的主动和教师的主导都得到充分的发挥。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重视的不应该是结果,而是过程。

2、算法的表示

(1)常见算法的表示形式

师:大家已经知道我们可以编写算法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那么我们可以用什么形式来表示算法呢?请大家阅读课本3.4.2第1自然段,完成学案5题。

完成后要挑选学生回答。(2)流程图

师:通过大家的阅读和总结,流程图是形象直观,便于掌握的描述算法的形式,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学习如何用流程图描述算法,现在请大家阅读课本3.4.2中2、3、4自然段,完成学案第6题。

生:完成学案第6题。(3)用流程图描述算法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流程图的功能,现在我们就尝试着用流程图来表示算法,需要注意的是在用流程图描述算法之前必须能能够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否则也无法用流程图来描述。

操作一:将大象装冰箱

操作一由老师讲解演示,学生听讲。

操作二:学校上体育课,一般在操场上课,遇到下雨或下雪,改到室内上课,用流程图表示。

操作二由学生独立完成。

生:听老师讲解完操作一之后,完成学案的第7、8题。

操作三:对任意输入的三个整数x,y和z,找出并输出其中的最大值。

操作三老师讲解。

师:操作三用自然语言描述: 1.输入变量x,y,z

2.比较x,y。如果x>y,则x存入以max命名的存储单元中;否则,y存入max 3.比较z和max。如果z>max,则将z存入max。4.输出max。用流程图描述:

课堂练习:对任意输入的三个整数x,y和z,找出并输出其中的最小值。用流程图表示。

听老师讲解后,完成学案第9、10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中不断的给学生新的任务,让学生主动学习,增强技能,在练习设计中注意难度的梯度,让学生不断的战胜困难,而不是一下就被困难吓倒。最后,通过不断的练习,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算法的定义、特征、优化和算法的表示方式,并着重学习了如何用流程图表示算法。请同学们在课后完成学案第11、12题,并在小组之间交流。

九、课后作业

1、完成教材P71页上的“练一练”中的第(1)、(2)两题。

2、观察猜数字游戏,尝试画出猜数字游戏算法的流程图。

设计意图:课后作业分为课内作业和课外拓展两部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完成。课外拓展部分的算法比较复杂,涉及到了循环结构,可让学生在完成思索的过程中预习第二课时的内容。

十、学生学案(另附)

【问题研讨】

1、信息技术教育,采用任务驱动的形式,围绕一个能激起学生浓厚兴趣的主题展开教学,以学生的探究过程作为学习载体,较之与传统的信息技术课教学,以单纯的计算机知识和计算机操作作为教学内容,更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2、采用学案导学的方式,学生手中都有学案,方便了学习,梳理了思路,提高了效率,更主要的是真正实现了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只是引导的教学模式,更加贴近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3、以小组协作学习方式展开教学,使学生的知识、技能的获取变成了多渠道。学生相互之间的只言片语,远胜于教师长篇大论的讲解和繁琐的演示操作,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同时高、中、低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小组,充分利用优秀学生资源,进行同伴互助,缩小生生间的差距,改变两极分化的现状。同时也减少教师的课堂工作量,避免了很多学生同时提问教师忙不过来的尴尬局面。

4、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准备,并不适合于所有内容的教学。当学生对所要学习的知识毫无所知时,让学生去自主探究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由于受课时限制应有选择的采用。

第二篇:《对分查找及其算法实现》教学设计

《对分查找及其算法实现》教学设计

湖北省巴东县第一高级中学 刘少银

一、教材学情分析

本次课是浙江版高中信息技术选修教材《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二章算法实例第四节查找中的一部分内容。由于教材体系不适合校本实际,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体系作了如下调整。

讲授顺序:第一章 算法和算法的表示、第三章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第四章 VB程序设计初步、第二章算法实例,第五章 算法实例的程序实现穿插在相关内容教学中完成。

因此在前期教学中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算法基础及算法表示,VB程序设计初步等。本次课是让学生掌握对分查找的思想及算法的实现。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对分查找的基本含义、方法,理解并能画出对分查找的流程图;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直观观察,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信息技术与现实生活的关联,激发对信息技术学科的求知欲,培养主动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养成科学的学习态度,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对分查找的基本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对分查找算法的实现。

四、教学策略

·以“猜数”游戏导入,引入对分查找的概念;

·师生讨论、生生讨论、生生互助;分析、归纳、总结,理解并掌握对分查找的基本思想;

·采用分类研究、分享成果、课后练习等学习方法,理解对分查找方法及基本主要特征;

·采用自然评价、师生评价、生生评价等形式对学习进行过程性评价。

五、教学过程

1.游戏激趣,释疑对分查找

(三个程序图片)

(初始界面)(人工猜数界面)(程序猜数界面)

准备:几张白纸,一支记号笔。启动猜数程序。

师:同学们好!大家看到前面的程序了吗?它是一个什么程序呢?

同学:猜数游戏程序。

师:对,这是我用VB针对李泳主持的“幸运52”中猜商品价格环节开发的一款程序,我先来说说针对主持人的部分:当李泳宣布商品的价格范围时,比如10000元内,猜商品价格的人就可以在猜数范围栏起始栏填上“0”,终至栏填“10000”,然后再将鼠标移到猜数栏中单击,程序即提示:“准备!倒计时30秒”,当单击提示处,猜价格倒计时开始,猜价格人即可在猜数栏上填上所猜价格的数值,然后根据主持人的提示,选择“不对”重新填写商品价格或选择“正确”让所猜价格在“猜得结果”栏内显示正确结果并停止计时,提示栏中即显示“您猜了M次,对了,恭喜您”。

师:大家觉得程序光有这样的功能神奇吗?

生:不神奇。

师:对,我也是这样认为的。这个程序神奇的地方在它能帮助猜商品价格人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主持人的提示准确地猜出商品的价格,而且猜中率100%,所以现在“幸运52”停播了,大家知道为什么吗?

生:不知道。

师:就是因为我开发了这个程序呀!

生:(有的说信,有的抱着怀疑的态度不吭声,也有说不信的)

师:有同学愿意上来试试吗?

师:你在纸上写下你的数值范围和要猜的数,然后给大家看一下,别说出来,别让电脑听见了。

师:好,操作程序让程序帮忙把写的数找出来。

(程序找到正确的数)

师:神奇吧。

师:还有那位同学愿意试一下。

师:同样,你还是先写下要猜的数和范围100~200,这次我们不让大家看到他要猜的数,请大家帮忙记下程序每次出现的数字。

师:电脑程序也猜出了正确结果:132。

程序给出的数字是:

第一个数是:150

第二个数是:12

5第三个数是:137

第四个数是:1

31第五个数是:13

4最后是:13

2大家能看出什么规律了吗?

生:看不出

师:单纯从这几个数当中是看不出什么规律,现在我们依次把这些数放到数轴上,再看一下,大家看能找出什么规律呢?

同学发言„„

师:大家认为他说的怎样?为什么不鼓掌呀!

师:对,正如刚才的同学说的那样,程序是在给定范围内依次找中点方法来找到我们要找的最终数值,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一种新的查找方法:对分查找。

师:我们刚才的游戏中的数列是序的吗?

生:是有序的,升序排列的。

师:如果是降序能用对分查找方式查找吗?

生:能。

师: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们打乱数据的排序顺序,在没有排序的数列中能否用对分查找的方法,找到我们想找到的数据?

同学:不能。

师:对,这就是对分查找方法的一个特征,或称为条件。因为我们是根据数据的大小找到它在数列中的位置。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和对程序给出数值在数轴上的分布分析,让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对分查找的方法及前提条件,为后一阶段对分查找算法的实现作好铺垫。

2.分析实例,实现对分查找算法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程序是怎样一步一步的给出以上数据并最终找到“132”这个数的。

师:首先在100至200之间找中点,然后再用中点值150与所要找的数132比较,得出的结论是所要找的数在100至150之间的数,一下数值的范围就缩小了一半,终止变量j的值就由200变成了150;第二次查找时,程序就给出100至150的中点值125;当程序进行第三次查找时,起始变量i的值就被修改为125,它们的中点值应该是:(125+150)/2=137.5。有小数了,怎么办?

生:„„(有点茫然)

师:对于小数,程序可以继续查找,但有可能要增加查找次数。为了保证在整数范围内查找,我们就要对含小数的中间值进行处理:取整。大家还记得我们学过VB的取整函数吗?

生:int。

师:对。即int(137.5),结果是多少?

生:137。

师:所以我们查找i到j范围内的中点值的表达式应该为:m=int((i+j)/2)。

师:依次类推,程序会依次给出131、134、132即找到了要找的数。

师:请同学们根据算法逐步求精的原则在下面画出流程图。

(展示如下流程图,然后请同学完成完善对分查找的算法流程图)

流程图补充完善后的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对程序给出中间数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对分查找算法实现的方法,为学生顺利完成对分查找算法流程图给予理论与实践上的支持。

3.推出特例,完善对分查找算法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完成的对分查找的流程图;下面请同学们用刚才的查找方法分析一下在199至200范围内要找200这个数,能找到吗?为什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将教室内学生按座位分成若干组,进行讨论。每个组推选一名小 组长,完成后作小组发言)

„„

(每一小组完成发言后,老师或点评,或让学生点评)

师:根据刚才同学的讨论分析,那我们先前给出的流程图就有了一些缺陷,怎么修改?

(在同学们的发言声中,修改完善流程图)

修改后的流程图如下:

【设计意图】给出特例,让学生相互讨论、互助学习,归纳总结出上述流程图中出现问题的症结所在,并给出正确的流程图;由此可让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探索精神。

六、课后作业

师:1.在前面的取整中我们用了取整函数int,大家想一想能不能用四舍五入函数处理?如果用四舍五入函数(round)处理,流程图又将怎样修改?

2.请看教材P40-43,比较我们所给出的流程图与教材上的流程图有什么差异?两个流程图最后结果是否一致,那个流程图的结果有问题,问题是怎么造成的?请写出一篇500—800字的小论文。

(提示:认真阅读教材P40至P43内容,并分析教材中所给算法的逻辑错误)

作业提交方式:电子邮件(校内、校外均可)

邮件名称:登分号+姓名+论文题目

作业提交地址:bdxyz@qq.com

【设计意图】作业(1)扩充课堂内容,丰富学生知识面,丰富学生分别学习内容;作业(2)通过两个流程图之间差异性比较,引导学生判别书本上所给出流程图的逻辑错误,从而培养学生:1.科学的学习态度和精神,不迷信教材、不迷信权威;2.运用论文等形式来表达自己观点;3.通过学生自己的分析、探索,找出教材中的错误。

七、教学反思

整节课充满了笑声和掌声,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讨论、生生互助中比较好地掌握了对分查找的思想和算法实现,教学效果好。但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将程序的源代码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是本次课的一个缺憾。

第三篇:算法及其实现教学设计

《算法及其实现》教学设计

XXXXX中学 XXX

一、教材分析

在前面的章节已经提到,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有两个重要的环节——设计算法、编制和运行程序实现算法,所以算法是学习程序设计的前提和依据。算法是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为了不让学生害怕后面程序的学习,在选择例子的时候降低了难度,都是贴近学生生活易于理解的例子。上好本章的第一节,对学生学习算法和编程兴趣的影响十分重要。

二、学情分析

该课程的学习者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已具有接受抽象事物的能力、同时逻辑思维、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和新理念、新知识兴趣浓厚,但是怕吃苦,遇到难题,易退缩。虽然通过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掌握了一定的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知识,然而大多数的同学对算法还是比较陌生的。基于这样的情况,在教学中,要尽量的把抽象的问题具体话,和生活中的事例紧密联系,化难为易,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使同学们在快乐中学习算法及程序设计。

三、教学媒体 a)b)多媒体网络教室

教材、教学幻灯片、图片。

四、教学方法

主要以任务驱动法、小组讨论为主,讲授为辅。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已达到主动式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学习。

五、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算法的含义,能从生活中准确举例说明使用算法的例子;

(2)了解算法的表示形式,有自然语言、伪代码、流程图;(3)掌握用流程图描述算法的方法。

2、技能目标

(1)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会用流程图描述算法,解决问题。

3、情感目标

(1)让学生明白解决任何问题有应具有清晰地思路和步骤;

(2)通过对算法的设计,提高学生对算法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1.如何分析问题、设计算法。2.流程图的画法。

难点:1.如何分析问题、设计算法。2.流程图的画法。

六、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引入新课(5分钟)

【教师活动】

(1)教师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一个农夫带着一条狼、一头山羊和一篮蔬菜要过河,但只有一条小船.乘船时,农夫只能带一样东西.当农夫在场的时候,这三样东西相安无事.一旦农夫不在,狼会吃羊,羊会吃菜。

(2)要求学生分组讨论设计一个方案,使农夫能安全地将这三样东西带过河.。

【学生活动】

(1)学生积极思考讨论问题。(2)派小组代表发表解决方案。

【教师活动】

(1)口述总结学生提出的方案

第一步,农夫带羊过河.第二步,农夫独自回来.第三步,农夫带狼过河.第四步,农夫带羊回来.第五步,农夫带蔬菜过河.第六步,农夫独自回来.第七步,农夫带羊过河

当然,也有可能学生会提出第二种方案: 第一步,农夫带羊过河.第二步, 农夫独自回来.第三步,农夫带蔬菜过河.第四步,农夫带羊回来.第五步,农夫带狼过河.第六步,农夫独自回来.第七步,农夫带羊过河.设计意图:通过这个有趣的问题,在学生的讨论中已无形的接触到算法,让同学对算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二)循序渐进,引出算法(8分钟)

【 教师活动】

教师简单介绍算法的定义,即“算法”就是是解决方法的精确描述。从广义的角度来看,生活中到处存在着算法,乐谱是乐队演奏的算法,菜谱是厨师做菜的算法,广播操图解是广播体操的算法。

(2)让同学谈谈生活中,你还遇到什么样的算法。【学生活动】

(1)认真听讲,做好笔记(2)积极发言。

设计意图:为了使抽象的知识更加具体化,联系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知识,易于理解后面的知识。

(三)逐步深入,突破重、难点(15分钟)【 教师活动】

(1)教师讲述算法的表现形式——自然语言、伪代码、流程图。(2)结合PPT,讲述流程中常用的几种符号。

 处理框(矩形框),表示一般的处理功能。

 判断框(菱形框),表示对一个给定的条件进行判断,根据给定的条件是否成立决定如何执行其后的操作。它有一个入口,二个出口。

 输入输出框(平行四边形框)。

 起止框(圆弧形框),表示流程开始或结束。

 连接点(圆圈),用于将画在不同地方的流程线连接起来。如图中有两个以1标志的连接点(在连接点圈中写上“l”)则表示这两个点是连接在一起的,相当于一个点一样。用连接点,可以避免流程线的交叉或过长,使流程图清晰。

 流程线(指向线),表示流程的路径和方向。

 注释框, 是为了对流程图中某些框的操作做必要的补充说明,以帮助阅读流程图的人更好地理解流程图的作用。它不是流程图中必要的部分,不反映流程和操作。

(3)引导学生看课件中学校上体育课的流程图。【 学生活动】

(1)认真听课,了解算法的表现形式。(2)了解流程图的画法。

设计意图:这部分的知识是本堂课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本,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总结、归纳、表达对于他们的学习很重要。

(四)层层展开、巩固新知识(8分钟)

【教师活动】

(1)引导学生思考课件中提出的问题(2)教师分析课件中的流程图得出最终结果

【学生活动】

(1)积极讨论思考,回答教师的提问。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同时通过学生的回答,老师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有所了解。

(五)课堂总结(3分钟)【教师活动】

(1)老师以提问的方式,什么是算法,算法的表现形式,自然语言和流程图的对比。

【学生活动】

(1)积极回答教师的提问,回顾本节的知识点。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加深学生对本堂课知识的理解。

(六)布置课后作业(1分钟)【 教师活动】

给出三个数a、b、c,请问如何判断出最大数?并画出流程图 【学生活动】(1)课后认真完成。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第四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第一单元例1、2加减混合运算和乘除混合运算

设计人:岳志芳

学校:东营区一中

使用人: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例1、2加减混合运算和乘除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减混合运算和乘除混合运算顺序,并能够正确进行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学生在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合作交流、语言表达、分析解决问题等能力,渗透数学应用意识。

3、进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中获得积极、愉快的学习体验,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重点教学重点难点: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理解掌握加减混合和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教学过程:

一、体验情境,导入新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晶莹、美丽的雪花吗?(生:喜欢)提到雪花你能联系到什么?(鼓励学生尽情地表述心中对“雪”的感受。)是啊!神奇的大自然造就美丽的雪花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美丽的享受和快乐。师:(出示 “冰天雪地”情境图)看的这幅图你有什么感受?(让学生自由说一说)你仔细观察图,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决吗?(学生观察图后教师指名口答,教师适时指导,让学生明确图中有3个活动区及每个活动区的人数,对于学生的发言,只要合理教师都可予以鼓励,有创意的发现教师可给予表扬。)

师:刚才同学们从图中发现了很多有价值的东西,你们是爱学习的好学生,现在我们把目光集中的在滑冰场上。

[设计意图]采用这种方式导课,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为新课作了较好的铺垫。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二、根据情境,探究新知。教学例1。

师(出示放大的滑冰场区情境图,同时出示例1。)让我们一起来关注滑冰场上的数学问题(指名读题,再说说题中告诉什么,求什么)。师:请同学们试一试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独立完成后进行交流,把你是怎样列式解答的,为什么这样解答的理由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教师巡视,再把学生的不同解法写在黑板上。重点让学生指出解题思路和每步算式的意义,估计学生会出现分步列式和列综合算式两种情况)师:(指着综合算式)先让学生读题,再根据这道算式,同学们想一想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生: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教学例2。

师:根据“冰天雪地”活动中心的统计,三天能接待987人,请同学们帮助解决下面一个问题。

(教师随机出示例2,指名学生读题,理解题意,重点说明“照这样计算”的意义。)师:同学们能用线段图表示出这道题的意思吗?试一试,可以和同桌合作。

(学生试画,然后指名在黑板上演示,集体订正,重点让学生明确表示6天接待人数的线段的长度应该是表示3天接待人数的线段长度的2倍。)

师:请同学们独立列式解答,然后把你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同小组内同学交流,比一比哪组同学能想出不同的解法。

(学生独立做后小组内交流,要求学生把不同的解法写在黑板上,再让学生针对黑板上出现的不同解法在组内交流评析,最后集体订正,评析时让学生

说出解题思路,重点引导学生理解6÷3×987的解题思路。如果学生没有想出这种解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6天里有几个3天?接待人数还应该是几个987人?)师:(指着两种解法的综合算式)像这样只有乘除法的算式,运算顺序又是怎样的呢?

(生: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师:请同学们观察黑板上的每个综合算式有什么特点?(生:算式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它们的运算顺序怎样呢?(生: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师: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加减法混合运算和乘除法混合运算。)教师出示第5页方框内的总结语,学生自由朗读。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问题情景学习四则运算,并且放手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和环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的意识。及时进行总结,在自己总结作的基础上,开展讨论,交流感受,从而加深理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巩固新知,反馈练习。练习一第1、4题。

第1题学生独立将结果写在书上,集体订正,最后让学生说说这些题目的运算顺序是是什么?

第4题先估算,在笔算,集体订正,评析。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对所学的知识及时进行梳理、总结,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点,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课堂检测 见课件。

六、布置作业 练习一第2、3题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

(一)72-44+85

(1)987÷3×6

(2)6÷3×987

=27+85

=329×6

=2×987

=113(人)

=1974(人)

=1974(人)

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 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第五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给予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识字写字:会认10个生字,正确认读给予、宽裕、立即、仁爱、糖果、圣诞、逛街、分享、援助、沉默不语、兴高采、烈如愿以偿等词语。能用钢笔正确美观书写“裕”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采用找出文章时间、人物、事件的方法概括主要内容。

3.引导学生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形式理解词语“如愿以偿、沉默不语”。

4.抓住“沉默不语,什么都没有,”等关键词语,让学生大胆想象,体会金吉娅的内心活动,进而感受她善良和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1.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抓住关键词语,让学生大胆想象,体会金吉娅的内心活动,进而感受她善良和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搜集关于圣诞节的资料。

教师准备:前置学习单,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说说过春节的快乐。(压岁钱,新衣服,放鞭炮……)2.在西方有一个重要的节日,相当于我们的春节,是什么?(圣诞节)。出示西方圣诞节图片(配乐)欣赏,看完你有什么感想?

3.生交流对圣诞节的了解。(补充资料:接助中心、给予树)

4.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发生在圣诞节前夕的故事,板题(强调“给予”的读音,“予”的书写)指名读,齐读。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解决字词。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字词和句子多读几遍。

2.检测词语:宽裕,立即,仁爱,糖果,圣诞,逛街,分享,援助,沉默不语,兴高采烈,如愿以偿。(1)出示带拼音词语,同桌互读,纠正字音。(2)出示去拼音词语,开火车读。(3)齐读词语。

(4)理解“如愿以偿”:愿望实现,找近义词(梦想成真)(5)出示“裕”的大篆和小篆体,师讲解:左衣右食,丰衣足食(会意字)。指导书写。

3.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思考:故事里写了谁?谁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交流,板书: 圣诞 棒棒糖(家人)金吉娅

前夕 洋娃娃(陌生女孩)

请学生看着板书交流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渗透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三.精读感悟,体会金吉娅的美好品质。

1.师:圣诞节前夕,妈妈给每个孩子发了20美元后,孩子们买完礼物,回家途中有什么表现?默读第三自然段,找一找。

2.出示句子“回家途中……沉默不语”。(1)理解“沉默不语”。

(2)金吉娅为什么沉默不语?(难过,自责,害怕……)(3)透过”沉默不语”,我们体会到了金吉娅的内心,带着你的体会读一读。

(4)对比着读一读,读出其他孩子的兴高采烈,金吉娅沉默不语时的复杂心情。

3.金吉娅为什么只给家人买棒棒糖,而给那个陌生小女孩买洋娃娃呢?请大家从第4自然段,找找原因。4.出示句子:“可是妈妈……什么都没有。”(1)“什么都”说明什么?

(2)想想她没有什么?(想象说话)(3)指导朗读:读出那个小女孩的可怜。5.孩子们,这就是给予树上那个小女孩的卡片。(出示卡片内容,师配乐读)

你就是金吉娅,站在给予树旁读着这张卡片,你心里想什么?(想象说话)

师:金吉娅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从她的做法中你体会到什么?(有爱心、同情、善良、体贴……)板书:同情,善良,体贴…… 6.升华情感,引读最后一段话。

师:面对金吉娅的做法,如果我是金吉娅的妈妈,我担心过,生气过,可现在,我会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范读)

你们是金吉亚的哥哥姐姐,你们会(读)我们每一个人都会(读)

四.总结:这个小女孩收到礼物是多么开心呀!下节课我们来替她写写感谢的话。

板书:

31给予树

时间 人物 事件 圣诞 棒棒糖(家人)金吉娅

前夕(善良,同情,体贴)洋娃娃(陌生女孩)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思路

一、复习导入: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二、小练笔:替那个陌生女孩写感谢的话。

三、寻找文中几处不易发现的爱,如母子之爱、手足之爱,引导学生发现母亲心情的变化以及变化的原因,进一步体会金吉娅对陌生人的爱的难能可贵。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指导书写易错字:糖、即

稀土高新区黄河路小学

贾妍

下载算法及其实现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word格式文档
下载算法及其实现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假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假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北团电力希望小学 罗蔚萍 【教学背景】 每一个儿童都是一名诗人。儿童充满了想象力、创造力,虽然他们往往只能“假如”,但是这些“假如”都是他们对......

    《假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3《假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城厢中心小学 林金环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小节。 3、通过学习使学生有关爱他人的......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范文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Recycle 2 教学重点: 听懂、会说Let’s act 部分的故事。 复习4—6 单元所学的会话。 教学难点:Let’s act 部分的故事情节的理解。 教具准备: 1 教师......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7、麋鹿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六个生字,重点掌握“沛”的写法。 3、引导学生通过入情入境地朗读,真真实实地感知麋鹿的特点习性和传......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运用以下句型进行口头交际: How do you study for a test? I study by working with a group. 2.对目标语言的听力训练,提高听力技能。 教学......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参观果园前的准备 教学目标 1、 丰富知识,开拓视野。 2、 了解关于水果的知识,学会做好参观前的准备工作。 重点难点 了解关于水果的知识,学会做好参观前的......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莞、姹、嫣”等生字,理解“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课文的优美语言......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企石镇铁岗小学 撰稿人:梁伟勋 小语通讯员:潘婉兰 设计理念: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