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培养音乐的耳朵之《山林的呼唤》

时间:2019-05-13 21:57: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二课-培养音乐的耳朵之《山林的呼唤》》,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二课-培养音乐的耳朵之《山林的呼唤》》。

第一篇:第二课-培养音乐的耳朵之《山林的呼唤》

课题:《培 养 音 乐 的 耳 朵》之《山林的呼唤》

教学内容:

1、音乐要素

2、《山林的呼唤》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在聆听、感受、分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聆听的习惯和简单的分析音乐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比使学生能自主了解到音乐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色等音乐要素及其表现形式的不同给人们带来的不同感受。(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教师的引导下感知交响组曲《山林之歌》的第一乐章《山林的呼唤》的意境之美。

教学重点、难点:学生自主理解音乐的能力培养。课

时 :一课时

教学设备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

(多媒体课件——繁体字“聽”)

引导学生“听”是用耳朵与“心”来完成的。在欣赏音乐时要认真仔细地聆听。

师:请大家看投影,让我们来共同解读所看到的这个字。生:这是一个繁体字

师:很棒啊!正如同学所说“这是一个繁体字”。那,大家是否知道它的正确读音呢?对于已熟悉了简体字的大家来说这似乎是个挑战哦!

生:猜测——

1、德?

2、聪?

3、听?„„

师:大家的解读可以说是各有道理。正像我们有的同学读出来的,这个字的正确读音是“ting—听”。那,从这个繁体的“聽”的字面结构中,我们又能读到些什么呢?

生:

1、“聽”要用耳朵。

2、“聽”要认真听。„„

师:对!要用耳朵,要认真听,这是鉴赏的前提。那我们看这个字的右半个,老师从这里还解读出一种涵义。大家呢?

生:哦。(恍然大悟)要用心听!

师:是啊!我们的汉字真是博大精深,祖先的智慧让我们叹服,而大家的细致、敏锐更让老师佩服。既然我们已经找到了聆听的真谛——用耳、用心,那就先让我们一起从我们的身边“聽”起!(多媒体课件——“请聆听,下面的声音你熟悉吗?”)

二.聆听体验 :

1.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婴儿的哭、婴儿的笑、咿呀学语声、雷雨声、爆炸声、风的声音、流水声、玻璃破碎声、交通的声音、抽水马桶的声音。

师:请大家仔细聆听这些我们身边的声音并做出判断。生:随聆听环节的进行讨论、表述。

师:在“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的学习中,大家已经了解“音乐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对生命、情感的解悟。”在听过了生活的声音之后,让我们静心聆听下面的音乐片段。

(多媒体课件——“请欣赏乐曲,如果用语言来表达,大家会做出怎样的诠释。”)

2.欣赏交响组曲《山林之歌》的第一乐章《山林的呼唤》片断 师:从音乐的片断中,我们感受到了什么?

生:(众说纷纭)a:音乐刚一开始像是在描写黎明„„

b:后面的部分有些压抑、沉重„„

c:像是一场战争结束后,幸存的人们在悼念逝者的同时对和平生活的渴盼„„

师:听了大家对音乐语言的解析,老师很感动。音乐艺术是声音的艺术、是情感的艺术。千变万化的声音是如何塑造音乐形象的?怎样更深刻地感受音乐的美感?音乐的要素给了我们很好的解答。

(多媒体课件——“如何感受音乐中的美感,千变万化的声音是如何塑造的”)

3、音乐的要素

(多媒体课件——“音乐的要素”)师:a:结合乐段的欣赏解读定义。

b: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加深理解。

4、欣赏交响组曲《山林之歌》的第一乐章《山林的呼唤》

a:创作背景及作品介绍——马思聪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曾在云、贵、川和粤北山区居住过,南方山林的自然景色及山民的生活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部作品是他收到一封附有云南怒江民歌曲调的音乐爱好者的来信后,受到触发而动笔写作的。

师:在乐曲中分别出现双簧管、长笛奏出的“山歌风”主题请同学们聆听时注意辨别感受这两种乐器的音色。

b:赏析:(多媒体课件——《山林的呼唤》结构、音频)

师:边讲解边听,引导学生按标题、结构去欣赏理解《山林的呼唤》。呈示(A)————主题a:“山歌风”主题(双簧管独奏)

中部(B)————主题 b:“呼唤式”音调

(中提琴-单簧管-圆号)

主题c:带装饰音的柔美旋律

再现(A1)主题————

“山歌风”主题再现(长笛独奏)

师:引导总结,不要给出固定答案让学生自己发挥,因为各人的知识、阅历都不一样,所以音乐给每个人的感受都不尽相同。c:自主阅读(课本p18页)

马思聪(1912—1987)作曲家,小提琴家,音乐教育家。广东海丰人。青少年时代曾两度留学法国,学习小提琴演奏及作曲。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央音乐学院首任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等职。他不仅是中国第一代小提琴家,中国小提琴演奏艺术与教学的拓荒者,而且是一位成就卓著的作曲家。其主要作品还有:小提琴曲《第一回旋曲》,交乡曲《第一交乡曲》,舞剧音乐《晚霞》,歌剧《热碧亚》等等。)

三.学生自主活动

分别让学生欣赏几段不同的乐曲,要求学生从乐曲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色、及整体感觉等方面谈谈对乐曲的理解并给乐曲起个自己认为合适的标题。

(学生谈完后教师可给出原标题,简单介绍该乐曲。)课件:音频——A.大鸟笼

B.月光奏鸣曲

C.野蜂飞舞(视频)

四.小结

在今天的学习过程里,我们尝试着通过音乐要素来把握聆听的脉搏。尽管我们分析了旋律、节奏、力度、速度、音色等音乐要素对音乐构成的重要性,而且他们也确实是音乐得以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可,老师仍然要强调的是:音乐是见仁见智的物件,她没有具体的形象,每个人的知识、阅历不同所感受的形象、意境就不一样。欣赏

音乐重在聆听。聆听的同时从各个不同角度去分析理解她,例如;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色、整体感觉等等诸多方面。

我们要养成一个用“心”去“聽”的习惯!“常聼常新”!

五.作业

你认为《山林的呼唤》表达的意境,与我国诗人屈原笔下描绘的山鬼呼唤情人的形象有关系吗?试评述。六:反思:

《培养音乐的耳朵》是音乐鉴赏模块第一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是对第一课的延伸。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就是围绕“音乐的欣赏”启发、培养学生聆听的能力,增进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从而更好的感知音乐艺术的魅力。通过第一课时的教学,学生已经知道音乐艺术具有非具象性和非语义性。如何引导学生成为“更自觉、更有意识的聆听者——不仅在听,而且在听某种事务”就是本节课的要点。

要想成为有意识的聆听者,就需要学生了解构成音乐的要素有哪些。通过设计让学生从身边的、生活中的声音听起的环节,让学生感知“音乐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导入对音乐要素的认识和理解。学生的反映是热烈的,在聆听中判断,激发了同学们探知的兴趣。对生活中声音的准确判断给了学生成功的体验,这就为下一环节对音乐要素的理解奠定了基础。其实,绝大多数同学对诸如旋律、节奏、力

度等名词并不陌生,教师再结合生活实例加以讲解并配以音乐片断,是不难使学生理解的。

在前面的基础之上,欣赏《山林的呼唤》,在抒情与写意中引发学生的美感共鸣。

值得值得一提的是,当我向学生出示繁体字“聽”,用以让学生理解“用心听”对鉴赏的重要性时,有同学提出“聽”字结构中的“王”是什么意思?这是我在备课时没有想到的一点,同学的这一发问让我欣喜,这表明了他们已融入到我所创设的情景中。于是,我借题引导让大家得出了“‘听’为‘上’”的解读。这一插曲使鉴赏中“用心聆听”的重要性深深地映在了同学的脑海里。我由衷地为同学们叫好,大家的学习兴致更浓了。

由于学生们的音乐基础薄弱,本课选取的某些示范曲例略显深奥,这是需要再斟酌的。针对我们的教学实际,当以“由浅入深”为宜。

第二篇:山林的呼唤

山林的呼唤

课题名称:版教材第 册第 单元:单元名称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授课年级:四年级 教学课时:1课时 课型:欣赏课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对印象主义风格有一个初步认识,并体会作品的意境。

2、通过欣赏,让学生对木管乐器组及弦乐器的音色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3、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山林,激发学生保护山林爱护山林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1、能够体会作品的意境。

2、对木管乐器及弦乐器的音色有清晰的认识。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利用多媒体播放山林的音乐视频,由生动的画面导入新课《山林的呼唤》。

二、欣赏乐曲

1、播放音乐片段,初步感受音乐。

2、用语言描述山林。

3、作者简介

马思聪:中国第一小提琴家,近代最有影响的作曲家、教育家。1912年出生于广东海丰,12岁在法国学习小提琴作曲。19岁回国后从事音乐教育、演奏及创作活动。

马思聪的音乐创作有着鲜明的艺术特色和成功经验,对中国后续音乐家的创作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代表作交响乐作品《第二交响曲》《山林之歌》小提琴作品《第一旋律》、《蒙古组曲》(第二乐章为著名的《思乡曲》)牧歌,舞剧音乐《晚霞》,歌剧《热碧亚》等。

4、创作背景:

马思聪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曾在云、贵、川和粤北山区居住过,南方山林的自然景色及山民的生活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部作品是他收到一封附有云南怒江民歌曲调的音乐爱好者的来信后,受到触发而动笔写作的。

这部交响组曲有“山林的呼唤”“过山”“恋歌”“舞曲”五个乐章组成,单数乐章优美抒情,双数乐章活泼欢快。第五乐章与第一乐章在音乐主题上首尾呼应,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5、《山林的呼唤》作品分析

行板,自由的交替节拍,单三部曲式。

第一部分:主题为双簧管演奏的羽调式山歌风格的抒情旋律,描写幽静的山林奇景,弥漫着一种悠远回荡的感觉,似透过山间林雾般 的“山林呼唤”。

中部:开始由低音弦乐,圆号和小提琴从不同的音乐形象侧面描写山鬼的出现。

第三部分: “山歌风”主题的再现。

6、播放完整的音乐,深入体会。

三、认识交响乐队及弦乐器的音色

1、双簧管

音色柔和,适合表现田园风格

2、圆号

软音质乐器的音色,介于木管乐器与铜管乐器之间,可表现山谷的声音。

3、小提起

音色细腻,音域高,灵巧,表现力强

4、学生模仿乐器的演奏姿势,分辨乐器的音色,加强对乐器音色的认识。

四、听音乐,用画笔描绘山林

播放音乐,根据听到的意境,画出你听到的山林。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欣赏了马思聪的《山林的呼唤》,同学们认识了一些西洋乐器,感受到了山林的呼唤,希望同学们在客店这座山镇里快乐成长,当然不要忘了保护山林。教学板书设计:

山林的呼唤

A+B+A 第一乐章:“山林的呼唤”,这是以单三部曲式、交替节拍构成的乐章。第一主题由双簧管奏出山歌风的抒情旋律,表现山林的幽静、深邃。中段借用屈原关于山鬼呼唤情人的情节描写,由两个因素构成,开始的低青弦乐犹如山鬼出现,圆号及大提琴和单簧管相继以切分节奏音型描写山林在夜深人静时的呼唤;另一因素是在小提琴上出现表现山鬼女性的温柔的旋律。二者交织发展直到形成林涛怒吼,犹如山鬼凄历的呼啸声。然后,第一主题的再现,和低音声部延续着的“山林的呼唤”叠在一起,好似神与形的结合。

第三篇:第二课:生存环境呼唤保护

第二课 生存环境 呼唤保护

第二框 治理环境 当务之急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环境问题的表现,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的重大影响及环境问题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的巨大危害,从而意识到保护环境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初步学习用历史的观点看待环境问题,用联系的观点认识环境问题的危害,在探究活动中,逐步培养探究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环境问题的严峻性,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增强

环保意识,争做环保小卫士。

二、本教学设计和两纲内容的结合点:

《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中小学生要关心人类生态危机,理解生态伦理,了解环境污染与人类健康的关系,理解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养成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行为习惯,珍惜水资源和其它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人文传统教育——充分利用中国哲学、历史、文学、艺术、教育、民俗等多方面资源,加强对学生进行优秀人文传统的教育和熏陶;帮助学生认识和学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精神,吸纳中华民族注重和谐的文化精神,引导学生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热爱民族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学生了解并践行中华民族的良好礼仪,继承中华民族的人文传统。这些要求都在《治理环境 当务之急》这一框中实实在在的提了出来。而青少年的民族意识和生命质量又直接关系到民族的未来和前途,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让民族精神和生命意识在课堂上得以升华,在教材中得以延伸,真正发挥政治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努力构建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体现两纲精神和三维目标的新型课堂环境,是我们每一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教学中我充分重视让学生体验与感悟真实生活,给学生更多的观察、探究与调查等体验活动的时间与空间,提高学生的活动兴趣和参与能力。

三、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

1)学生排练小品《地球就诊记》 2)组织同学以3~5人为一组调查自己居住的周边环境,观察存在哪些环境污染与破坏,思考造成环境问题的原因,给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并用照片、图片、漫画加文字说明的形式写出调查报告。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3)学生上网或报纸收集国内外环境问题的各种材料,然后在课堂上展示。

2、教师准备:教师搜集整理有关水污染、大气污染、森林草原面积减少及对人类造成的危害的事例。

四、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地球是茫茫宇宙中最奇妙、最美丽的星球,它静静地闪耀着蓝色的光辉,缓缓地转动着。据目前太空探索的成果表明,整个银河系内尚未发现可供生物生存的其他星球,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人类自诞生以来,就一直以地球为家。她孕育着一切生命。如今,我们的家园正在经历着怎样的伤害呢?下面就请大家先看小品《地球就诊记》 问:看了刚才的小品,留给大家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反映了什么问题?(学生自由发言)

师:是的,地球已变得今非昔比,满身疮痍。如今,人类赖以生存在的摇篮正经历一场痛苦的磨难。有这么一首诗,诗的名字叫《但愿没有这么一天》,‚这是最为悲壮的一天,地球被太阳系当作垃圾给扔了,这是最为惊心的一天,人类从此变为零。‛显然,环境已向人类发出了黄牌警告。环境不保,何以为生,母亲不保,何以为家,珍爱地球,保护环境,这是我们生命的眷念。那么,什么是环境污染?我们究竟面临怎样的环境问题?它又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危害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第二课的第二框:治理环境 当务之急(板书)

师:首先,请大家阅读P31页的内容,思考:环境污染是如何形成的?当今威胁地球的环境问题有哪些呢?(学生自由活动)

师:同学们都说的很好,环境污染是由于人类某些活动没有遵循自然规律,向自然界索取的物质和能量超过了自然界的自动调节能力,向自然界排放的废气物超过了自然界的自然净化能力。世界环境的恶化是多方面的。全球气候正在变暖,海平面上升。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出现严重的‚温室效应‛,旱涝灾害增加。土壤过分损失,人均耕地不断下降。世界森林资源每年减少近1%。淡水供应不足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臭氧层的损耗对人类健康造成重大危害。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动植物资源急剧减少。空气污染严重,各种废弃物日益增多。环境问题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在我国,环境污染和破坏的情况也相当的严重。治理环境已成为我们面临的紧迫而重大的课题。师:那么,你能说一说我国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吗?你知道环境污染的危害吗?

(学生自由发言)师:在我国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水污染严重:(板书)

(学生展示有关水污染问题的具体表现及危害的材料或图片)

教师补充材料(投影展示)

1、国际在线报道:意大利世界水资源合同委员会公布了一份关于世界饮用水状况的报告。报告提供的数据表明,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每8秒钟就有一名儿童因为喝不到饮用水而死亡。报告中还称,全球每年有近500万人由于饮用被污染的水生病死亡;世界上有31个国家大约17亿人喝不到干净的水。

2、在我国,目前全国农村无法得到或负担不起安全用水的人口有3亿多人,其中饮用水氟砷含量超标的约有6500万人。长期饮用砷超标的水,造成砷中毒,导致皮肤癌和多种内脏器官癌变;微生物及其他有害物质含量严重超标的地区,易导致疾病流行,个别地区癌症发病率居高不下。河北、河南、安徽、湖北、浙江……部分村庄癌症高发的现象几乎遍及全国。癌症高发已成为流域污染地区农村无法回避的现实。走过淮河流域10多个癌症高发村,发现村民们对癌症一词已经麻木,对死亡二字也已并无恐惧。正如河南沈丘县黄孟营村党支部书记王林生所说:我们已经习惯得癌症,习惯死亡!这是怎样的一种悲哀?凡是癌症高发的村庄,那里的生态环境必然遭受严重破坏,当地人要么饮用水质量得不到保证,要么呼吸的空气质量有问题。

3、‚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这首广为传诵的歌曲,今天在无锡市民听来却另有一番滋味。5月29日,一场突如其来的饮用水危机,几乎席卷了无锡市整座城市,其罪魁祸首就是太湖蓝藻。这个无锡市民年年都要受到侵扰的‚常客‛,这次却来得更早、更凶。29日晚本该做晚饭的时间,很多无锡市民却只能望水兴叹。散发浓浓腥臭味的水,不仅让人没有食欲,而且连洗漱都受到了严重影响。一些市民说,他们两天没有洗澡了,水的味道实在令人作呕。

师:刚才我们例举了那么多水污染的事例,下面请大家完成P33页的小调查,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然后请同学交流发言。(学生自由活动)

二、空气质量下降:(板书)

师:空气质量下降的成因有自然因素,如火山爆发、森林火灾、岩石风化等;也有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燃烧、汽车尾气和核爆炸等。随着人类经济活动和生产迅速发展,在大量消耗能源的同时,产生大量的废气、烟尘物质排入大气中,严重影响了大气环境质量。

(学生展示有关大气污染问题的具体表现及危害的材料或图片)

教师补充材料(投影展示)

1、据统计,2005年全国废气排放量11.4万亿立方米,废气中烟尘排放量1414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1825万吨。目前我国大中城市的大气质量普遍较差,全国五百多个城市中,达到国家一级准的不到1%。北京、沈阳、西安、上海、广州都在世界十大污染程度最严的城市之列。

2、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米哈尔提供的一份报告说,空气污染在很多亚洲城市达到了严重水平。全世界因城市空气污染过早死亡人数超过75万,其中亚洲国家和地区有53万人。大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疾病;对植物可使其生长不良,抗病抗虫能力减弱,甚至死亡;大气污染还会对气候产生不良影响,如降低能见度,减少太阳的辐射而导致佝偻发病率的增加;大气污染物能腐蚀物品,影响产品质量;近十几年来,不少国家发现酸雨,雨雪中酸度增高,使河湖、土壤酸化、鱼类减少甚至灭绝,森林发育受影响等等。

三、森林草原面积减少:(板书)

师:森林构成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部分。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生产资料大量地来自森林。森林孕育了极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此外,森林还是涵养水源、水土保持、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保障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近年来,人们大肆砍伐森林,特别是热带地区的森林,使全球气候和环境严重恶化。

(学生展示有关森林草原问题的具体表现及危害的材料或图片)

教师补充材料(投影展示)1、1998年,整个长江流域发生了持续的特大洪水。中国政府紧急调动近60万军警和近600万民众投入抗洪抢险。水位之高,史所仅见,情况万分危急。溃堤之处,人们一艘接一艘炸沉江轮,并投入大量土石甚至煤炭、大米。数以百计的军人和更多的平民英勇捐躯。灾难过后,官方的内部统计证实:受灾人口近4亿,死亡近5000人,直接经济损失3000多亿元。另据民间组织披露,‚死亡人数仅长江地区估计高达3万多人。‛ 灾难从何而来?官民双方得出共同的结论--主要是人为因素:长江中上游森林受到严重破坏。那末,严重到何种程度了呢?有位记者想寻找森林,寻找那些幸存的原始森林。他沿著长江上游支流岷江与大渡河溯源而上,一直走到阿坝州林区。这里是防止长江水土流失的最後屏障,海拔骤然升高到5000米,已进入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但是,他仍然找不到森林,足迹所及之处,唯有荒山秃岭与低矮的灌木丛。有时他也会看到‚封山育林‛的巨大木牌,但四周只有一片片遗留的树桩。他以‚不见森林非好汉‛的决心继续深入,还是找不到森林。最後,一位林区官员的一句话彻底消解了他的宏愿:‚你就省些劲吧,能看到森林的地方你是去不了的。‛ 换句话说,人迹所及之处,森林早已砍光。

2、据国外有关组织提供的资料记载,由于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经常用盲目的掠夺式原始开发方式,全世界的沙漠面积每年要扩大五万到七万平方千米,每年有五百多万公顷的土地因沙漠化、盐渍化和遭受污染而不能用于再生产,全世界因此而失掉的耕地面积已达五亿公顷左右;地球上的森林面积已由19世纪的55亿公顷减少到现在的28亿公顷,近年来,全世界每年森林减少的面积达到2千万公顷;随着森林面积的减少,动物的栖息地也在减少,不少物种处于濒临灭绝的境地。据估计,到21世纪末,全世界的生物物种可能减少到不足一百万种。

师;刚才大家共同探讨了我国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和危害,下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介绍自己居住周围的环境有哪些污染和破坏?怎样解决?

(学生自由发言,进一步认识环境问题的危害性和治理环境问题的紧迫性)

师:同学们,我们生活的自然环境正面临着严重的危机,而我们周边的人文环境也在向人们敲响警钟。传统文化古迹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振兴和发展之根,可是有许多文化遗产没有受到妥善的保护。据统计,目前我国共有28项文化和自然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但目前我国文物遭受破坏的现象还相当严重。首先是经济建设与文物保护的矛盾仍然突出,破坏古遗址、古墓葬;或在旧城改造和城市化建设中忽视文物保护,拆毁有价值的文物建筑和历史街区现象时有发生。二是个别政府部门和法人违法的行为屡禁不止,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以言代法、以罚代刑的现象尤为突出。此外,对于文物环境来说,被称谓“无烟工业”的旅游业对文物环境的影响也日益增大。以下就是国内因旅游业迅速发展和文物环境保护不力而造成文物严重损坏的个案:(投影展示)

1、开凿于公元四世纪的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现有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由于它处于干燥少雨的气候之中,年降水量仅几十毫米,全年平均相对湿度22.53%,因此才能将距今千余年的壁画保存下来。但由于近年来旅游开放,游客猛增,近年人数每年超过60万,并呈不断攀升的趋势。游客在旅游旺季不间断的参观使洞窟长期处于酸性气体腐蚀环境,加速了壁画的变色、褪色。

2、张家界曾被世界各地的专家与游客誉为‚大自然的迷宫,中国山水画的原本,扩大的盆景,缩小的仙山‛,可如今却要忍痛割爱搞拆迁,原因在于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出示‚黄牌‛,限令张家界必须全部拆除景区内破坏性、污染性建筑。否则,张家界就有可能被永远地摘去世界自然遗产这枚金牌。

3、周庄是苏州的一颗明珠,也是一棵摇钱树。原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镇,现在却成了‚过度旅游开发导致建设性破坏‛的反面典型。一位著名的古建筑专家在电视中大胆预言:‚周庄商业泛滥,发展下去将与‘世界文化遗产’失之交臂。‛

师:同学们我国历史悠久,先辈留给我们的这些珍贵文物、文化遗产,还要靠我们一代一代的保护下去。那么,我们青少年学生又应该怎样做呢?(学生讨论交流)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探讨了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危害,了解到目前我们身边环境的现状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人类的文明进程不会倒退回茹毛饮血的时代,但是人类的‚文明‛如以自然环境的破坏为代价,那么大自然将真的会剥夺人类生存的权利。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只有一个家,让我们携手共同建设这个美丽的家园。就让我们在优美的歌声中结束我们今天的课程。(播放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五、备课资源:

1、文本资料:小品:

《地 球 就 诊 记》

情节概要:

一天,地球觉得浑身不舒服,便去找宇宙大夫——土星。

到了土星那,土星大夫看了看,就说:‚你是哪个星球?脏死了!‛地球一听,心中不免有些伤心。毕竟在以前‚宇宙选美大赛‛时,她被评为‚最漂亮最能让生物生存的星球‛。以前人人看见地球都称赞说她漂亮,现在连跟自己一样在太阳系中,一样是八大行星的土星也不认识她了。但她还是强忍住泪水说:‚我就是地球呀!‛。

‚地、地球?!‛土星听了,差点没晕过去,又说:‚你、你、你就是当年被评为选美冠军的地球?‛地球说:‚是……是我。‛土星又问:‚老兄,你得了什么病了?‛地球说:‚我觉得身上水蓝色的海水变浑浊了,有一些还变黑了。‛土星听完,马上拿星球放大镜给地球作内部检查,检查完后,长叹了一口气说:‚你的孩子——人类,大量把污水、废物扔进海里,使海水发黑了。‛

地球听完很心痛,她又说:‚土星大夫,我觉得最近眼睛看不清,你帮我看看。‛土星大夫说:‚人类在那里自相残杀,什么炮弹呀,什么导弹呀,炸得那是浓烟滚滚。‛地球听了,眼圈都红了。

地球又接着说:‚我觉得脸总是黄色,以前的绿色已经看不见了。你再帮我看一下。‛土星大夫叫来了美容大夫仙女座过来,仙女座看了看地球,摇摇头说:‚人类乱砍滥伐,绿洲沙化,所以你的皮肤黄了,这我也没办法。‛地球听了,泪水夺眶而出,呜呜地哭了。

土星大夫说:‚我们也没办法,真遗憾,唯一的办法是人类要保护环境才行啊!‛

2、音像资料: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3、图片资料:水污染、大气污染、及人文环境图片

4、资料来源:百度搜索、中学思想政治教学网、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网、报刊杂志、学生收集资料等

六、教学设计说明:这节课的设计,为调动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我将发动学生排练小品《地球就诊记》,组织同学以3~5人为一组调查自己居住的周边环境,观察存在哪些环境污染与破坏,思考造成环境问题的原因,给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并用照片、图片、漫画加文字说明的形式写出调查报告。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让学生上网或报纸收集国内外环境问题的各种材料,然后在课堂上展示。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说服力,提高学生对环境严峻形势的认识。同时,我将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课堂中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这节课不仅是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积极思索社会问题的思维,帮助学生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好长时间了,地球都觉得浑身不舒服,一天他便去找宇宙大夫——土星。到了土星那,土星大夫看了看,就说:‚你是哪个星球?脏死了!‛地球一听,心中不免有些伤心。毕竟在以前‚宇宙选美大赛‛时,她被评为‚最漂亮最能让生物生存的星球‛。以前人人看见地球都称赞说她漂亮,现在连跟自己一样在太阳系中,一样是八大行星的土星也不认识她了。但她还是强忍住泪水说:‚我就是地球呀!‛。

‚地、地球?!‛土星听了,差点没晕过去,又说:‚你、你、你就是当年被评为选美冠军的地球?‛地球说:‚是……是我。‛土星又问:‚老兄,你得了什么病了?‛地球说:‚我觉得浑身没有劲,感觉有点贫血一样。‛土星听完,马上拿星球放大镜给地球作内部检查,检查完后,长叹了一口气说:‚哎呀,您的血液---一种透明、无色、无味的液体即将枯竭了;而且您身上碧绿、蔚蓝色的液体怎么变浑浊了,有一些还变黑了。‛

地球听完很心痛,她又说:‚土星大夫,我觉得最近眼睛看不清,你帮我看看。‛土星大夫说:‚您的周身有一层‚灰沙‛,您的眼睛高度近视,已经36000度了。‛地球听了,眼圈都红了。

地球又接着说:‚以前我觉得浑身有精神,脸色很润泽的,但是现在我觉得脸总是黄色,很干燥。你再帮我看一下。‛土星大夫叫来了美容大夫仙女座过来,仙女座看了看地球,摇摇头说:‚人类乱砍滥伐,绿洲沙化,所以你的皮肤黄了,这我也没办法。‛地球听了,泪水夺眶而出,呜呜地哭了。

土星大夫说:‚我们也没办法,真遗憾,唯一的办法是人类要保护环境才行啊!‛

第四篇:湘教版高中音乐《培养音乐的耳朵》精品教案

培养音乐的耳朵

周雪

课型:音乐鉴赏课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钢琴、铃鼓等

教学内容:探究音乐艺术的表现特征,分析音乐的基本要素,欣赏《1812年序曲》《山林的呼唤》等。教学重点:通过欣赏《1812年序曲》,了解听懂音乐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通过分析音乐要素来培养音乐的耳朵。教学方法:欣赏、谈话、表演、比较启发、发现法等 教学目标:

1.在高中的起始单元的课上,能认真欣赏音乐作品,从中得到精神上的享受,从而增进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同时期待今后的音乐课。

2.根据已有的经验,尝试运用比较的观点,探究音乐艺术的非具象性和非语义性特征,以及音乐是声音、听觉、时间和情感的艺术。

3.通过欣赏《1812年序曲》的感受与认识,了解一些听懂音乐的方法,能用简单的语言说出音乐表现要素(节奏、旋律、力度、节奏、音色等)在作品中的作用,同时增强学习音乐的自信心。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自我介绍:

同学们,你们喜欢音乐吗?平时有空听音乐吗?听哪些的音乐呢?

请学生讲讲听哪些音乐。

无论你们喜欢听哪一类音乐,你们一定有个愿望——听得懂音乐,对吗?

(老师和学生用谈话方式互相贴近,消除彼此的陌生感。)要想听得懂音乐,我们就要有一双音乐的耳朵,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怎样培养音乐的耳朵。(点出课题)

二.音乐与耳朵——感受音乐的物理属性 我们先来听三组音,同学们来对比一下。

老师在钢琴上弹奏第一组音,一高一低——音的高低 老师在钢琴上弹奏第二组音,一长一短——音的长短 老师在钢琴上弹奏第三组音,一强一弱——音的强弱 学生听由钢琴与长笛演奏的两段《土耳其进行曲》,得出第四个属性——音色。

音的这四个属性是构成音乐的物理要素,所以,我们认为“音乐是声音的艺术”。

那么,是不是我们能听出音的高低、长短就能听得懂音乐呢?答案当然不是。每一个健康的人,都能感知音乐,这只是听得懂音乐的第一步。(音乐与耳朵)

要想真正深入音乐,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音乐艺术的表现特征是什么。我们一起来欣赏一幅画,请问这幅画描绘了什么?

三.探讨音乐艺术的非具象性、非语义性的表现特征。1.与绘画艺术比较

欣赏米勒的绘画作品《拾穗者》,提问作品描绘了什么? 请学生回答,提问通过什么看出来的?(通过色彩、人物形象等)这是法国画家米勒创作的著名油画《拾穗者》,描绘了秋收季节人们在地里拣拾剩余麦穗的情景。

2.与文学艺术比较 欣赏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片段,提问这段散文描绘了什么? 学生朗读: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作者使用了丰富的比喻手法和拟人手法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荷花的清新美丽,婀娜多姿。

3.欣赏音乐《山林的呼唤》片段,提问音乐描绘了什么? 要求学生闭上双眼,安静聆听,说出自己的欣赏感受。

4.通过美术作品、文学作品与音乐作品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绘画艺术的表现形式非常直观,具有具象性;文学艺术具有语义性。我们对他们的理解大致相同。然而,听音乐后,觉得它会把我们带到不同的意境,所以,我们认为,音乐艺术具有非具象性和非语义性的表现特征。它靠音响作用于我们的听觉,让我们产生心理和情绪的反应,所以我们认为“音乐是听觉的艺术”。

四.培养音乐的耳朵要要抓住通感。那么音乐真的不能表现具象性和语义性的内容吗?接下来,我们来听两段音乐,说说音乐带给我们的感受。

1.欣赏《1812年序曲》中两个《众赞歌》片段,选择欣赏后的感受。

片段一对应——不祥的预兆或虔诚的祈祷 片段二对应——热情的赞颂或辉煌的场面 2.了解“通感让我们产生联想”。

为什么这样两段相同的旋律会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呢?

是因为音响作用于我们的听觉感官以后,让我们产生了很多联想。这就是心理学中的“通感”。“通感”是指我们在受到一种感官的刺激以后,可以引起其他感官感受的现象。例如:我们视觉上看到红色,我们会和触觉上的温暖相联系;那么看到蓝色呢?会和寒冷相联系。所以,“通感”又被称为“联觉”。作曲家往往根据“通感”来创作。

3.音乐与通感。

物体体积的大小与音的高低、强弱、长短和速度的通感。

“通感”是我们感受音乐的心理基础,也是我们听音乐后能够让产生联想的重要原因。音响作用于我们的听觉感官后,引起我们了我们各种情感反映,这种感受是因人而异的。所以“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我们学习音乐,就是培养、锻炼、提高我们的听觉感能。培养音乐的耳朵要抓住通感。

五、培养音乐的耳朵学会分析音乐的语言——音乐的基本表现要素。

1.听音乐后我们产生丰富的联想固然重要,我们还要深入音乐的本体,学会分析音乐的语言——音乐的表达方式,就是音乐的基本表现要素。有哪些音乐的基本表现要素呢?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等。

2.复听音乐,分析力度、速度、音色、节奏和旋律的不同。原来,力度、速度等音乐要素会使音乐的表达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我们学习音乐一定要学会听辨、分析音乐的基本表现要素。

六.培养音乐的耳朵——了解音乐的相关文化

刚才,我们分析了这两段音乐,但是我们感觉还是“云里雾里”的,一会儿低沉,一会儿高涨,怎么回事呢?我们是不是要了解音乐背后的故事呢?培养音乐的耳朵——了解音乐的相关文化。1.了解《1812年序曲》的作者介绍与创作背景。

下面我们用快速阅读的方式了解《1812年序曲》的作者介绍与创作背景。学生可以翻开书第20页,阅读“相关链接”和“阅读材料”,也可以看大屏幕。

2.回答关于作品的四个问题。(1)乐曲名称 《1812年序曲》。

(2)曲作者是谁?国籍?

柴可夫斯基,俄国(3)为什么而创作?

应邀以“救主基督大教堂落成”为题,为“莫斯科艺术及工业博览会”而写。

(4)创作题材是什么?

俄法战争。最后以法军失败告终。前面欣赏的《1812年序曲》中两个《众赞歌》片段,哪段是战斗打响前的演奏,哪段是胜利的赞歌。

音乐艺术具有人文性的特点,它是人类精神文化的结晶与体现,我们要了解与音乐相关的文化,才能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七.欣赏、分析、感受呈示部。

老师介绍了一些听懂音乐的方法,下面然我们检验一下是否凑效。

1.小测试:听辨分析音乐主题的表现要素,选择所对应的主题。(1)战斗的主题——由弦乐器和打击乐器演奏出紧凑、密集的节奏,渐强的力度,不断上行的旋律,我们仿佛看到了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

(2)法国军队的主题——铜管乐吹奏号角性的音调,铿锵有力的节奏,我们感受到了拿破仑一世率领60万大军气势汹汹地逼近莫斯科。

分析旋律(大跳音程),演唱感受。

(3)俄罗斯军民思乡的主题——弦乐器连贯的演奏,连绵起伏的优美旋律。

(4)俄罗斯军民乐观的主题——轻快的节奏表现军民跳起欢乐的舞蹈,铃鼓的使用增加了欢乐的气氛。

演唱感受

练习铃鼓的节奏,和着音乐打铃鼓。这段音乐具有严密的律动性和节奏性,说明“音乐是时间的艺术”。

2.欣赏呈示部,说出四个主题的演奏顺序。

(1)下面我们再来发挥视觉的作用,欣赏视频,说出四个主题的演奏顺序。

(2)反馈,评价。八.尝试创作

题目:如果你来创作表现“法军溃败”“俄国骑兵” „„ 了解了培养音乐的耳朵的方法,也就了解了音乐表现的一般规律,下面让我们也来创作一下音乐。

1.先写 “法军溃败” „„(1)设计:音色(铜管),旋律(完整变支离破碎 不断下行),选择力度(渐弱)

(2)欣赏再现部中的“法军溃败” 2.再写“骑兵胜利,凯旋而归” „„

(1)设计:音色(加一支铜管乐队、钟声、礼炮、烟花),旋律(高亢激昂),力度(很强)

(2)欣赏尾声中的“俄罗斯骑兵音调发展成凯旋的号角” 3.评价:你的想法和伟大的作曲家柴科夫斯基一样!九.课堂小结

1.课堂回顾

(1)判断题:音乐艺术的表现特征:非具象性和非语义性。×(2)填空题:音乐是怎样的艺术:声音的艺术、听觉的艺术、时间的艺术、情感的艺术。

(3)要想培养一双音乐的耳朵,我们就要学会哪些方法? ①安静聆听

②分析音乐基本表现要素 ③了解音乐的相关文化 ④抓住通感,展开联想

抓住通感,展开联想,这还得取决于我们是否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结束语

美国音乐家科普兰认为:倾听音乐有三个不同的阶段上(1)美感阶段,(2)表达阶段,(3)纯音乐阶段。”

提问学生自己聆听音乐时达到哪个阶段?

如果你还在第一、第二个阶段徘徊的话,那么,后面的音乐课,我们会带领大家进入聆听音乐的第三阶段。

第五篇:第二课音乐教案

第二课《快乐的一天》

教学内容:

1、聆听音乐《快乐的一天》

2、了解音有长有短,读出走与跑的长短 教学目标:

1、能注意聆听《快乐的一天》,初步知道怎样聆听音乐,学可以动作的方式表达自己感受

2、知道音有长有短,读出走与跑的长短,会看图形谱 教材分析:

《小组曲 快乐的一天》是编者为了培养儿童的音乐感受能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而编的一组走题音乐欣赏,由五个不同情绪的音乐小品组成,通过五首小曲的欣赏,使学生能初步地借助于作品 的艺术形象来感知音乐,体验听音乐的乐趣,并初步感受各种不情绪的乐曲。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感受各种不同的情绪在乐曲中表现的内容。难点:准确的读出走与跑的时值。教学准备:录音、节奏卡片 教学过程:

一、聆听《快乐的一天》(师):“我们已经开学两个星期了,你能不能说一说你上学后的感受是什么呢?”

1、请学生谈谈自己上学后的感受

2、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的一天: 的一天,请学生发挥想象力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3、初听乐曲(请孩子静静地听):仔细地分析乐曲出现了几段音乐,他们的情绪有什么不同?

4、“如果我们用各段音乐来描绘我们的一天的生活,你觉得每一段都描写的是什么”起个合适的名字,复听乐曲。

5、分析各小段乐曲的情绪,并随音乐动作表示(鼓励学生创编表现每段内容的动作,并表演出来)

6、再听乐曲,让学生自由想象,鼓励学生编创独特的与众不同的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了解音的长短,认读走与跑(师):“我们在生活中会听到成千上万种声音,但这些声音的长短是不一样的,有的长,有的短,我们的音乐是与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因此音乐中的音符也有长短之分”

1、讲解走与跑的区别——出示卡片

观察:两张卡片的大小一样,说明应唱的一样长,但一张卡片中有一个人(走),另一张卡片中有两个人(跑),走一步的时值与跑步一样多。因此:走=跑跑(读一读 拍一拍)

2、练习

3、学生用走与跑创作2-4小节节奏,读一读 拍一拍

4、有时间还可以做节奏接龙的游戏

(既巩固了两个节奏,以培养了创造力)

三、课堂小结:小结今天的教学内容与学习情况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认读走与跑的节奏,并用创节奏说一句话

2、表演歌曲《其多列》 教学目标:

1、能够整齐演唱歌曲,学习用歌声及动作表达欢快、活泼的情绪

2、巩固走与跑的时值与长短,通过创编活动,让学生准确地掌握它的长短,并培养学生的即兴创作能力

教材分析:歌曲《其多列》是一首云南哈尼族儿歌2/4拍,五声羽调式,歌曲轻快、活泼、旋律以级进为主,节奏变化不大,易上口,是孩子们喜爱的一首儿童歌曲。教学重点:有表情的进行歌唱与表演 难点:用节奏创作一名话

教具准备:歌曲录音,节奏卡片 板书设计:

书写歌曲节奏P10-11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学习的内容:

1、出示节奏卡片,认一认,读一读

2、拍手认读,要求准确、均匀、速度以中度最好

3、认读老师用卡片拼出的节奏(读、拍出来都可以)

4、请学生试着自己创编2-4小节的节奏,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二、创作练习(巩固走与跑的节奏。培养创编与灵活运用的能力)

1、老师讲解练习要求,并举例说明怎样做?例:(老师问5个字 学生答5个字)你去 做什 么? 我要 去上 学!

2、学生进行创编练习(在节奏准确的情况下,不限制说话的内容)——出现问题老师及时纠正。

3、如某个班的能力强,还可变换节奏进行创作,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

三、歌曲教学《其多列》(师):“九月一日这一天我们所有的小朋友都背着新书包高高兴兴地来上学,你们知道吗?每年的这一天全国的一年级小朋友都开学啦!他们与我们一样,背起漂亮的书包,高高兴兴地走进学校,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你们听。。。”

1、老师有表情的范唱歌曲。然后请学生描述出歌曲的大概情节与情绪,同时也可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其多列:哈尼语 快快来)

2、板书,请大家一起来认一认歌曲中的节奏,并练习分辨音字

3、听歌曲录音,边听边拍手,并记下第一段歌词,然后老师辅导学生拍 ● ○读词。

4、随老师的范唱学习二、三段词,如学生记不下词,可用动作辅助。(老 师可教几个动作,也可让学生即兴创作)

5、学生随音乐完整、整齐的演唱歌曲。(老师随时纠正学生在演唱中出现 中出现的不同——尤其是姿势及演唱方法)

6、熟练的唱下之后,可进行小组及个人的表演,鼓励学生不仅可以与大 家一起整齐的歌唱,还能勇敢自信地进行独唱。▲如有时间,右辅导学生分辩图形谱中的音符。

四、课堂小结:小结教学内容与学习情况

教学反思:

《快乐的一天》是编者为了培养儿童的音乐感受能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而编排的一组专题音乐欣赏。它由“早早起”“上学去”“来学习”“做游戏”“静静睡”等五首不同情绪的音乐短曲组成。在欣赏这首组曲时我通过取名、说说、听听、动动等几个教学步骤组成,有几个环节使我印象很深刻,首先我让学生先看着这五幅图画来给它们取个好听的名字,并说说图画当中的人在干什么?一年级的孩子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自己的生活习惯说得很清楚也很能说,我的目的是想让在其后的音乐表演中知道自己应该表演什么动作,这一环节进行的很顺利,我的目标达到了。到了离下课还剩10分钟左右时该是学生表演的时候了,学生的兴趣一下子上来了,那个兴奋劲无以言表,我和孩子有个约定:在表演的时候耳朵要听着音乐,身体动作要合上音乐节奏,要用身体语言来告诉我你在干什么?是表演但不是真的。一开始孩子很努力的在遵守着我们的约定,可到了后来简直声音比我的还要大,一发不可收拾啊,一股火正在燃烧上来,心想:和你们说过的话怎么一点效果都没有呢,真是没有脑子哦。习惯了上高年级的课程,一下子见到这种史无前例的场面,我真是束手无措了,想开始大声骂时,忽然来个大逆转,何不先表扬一下呢。于是心平气和地说:老师见到XX同学的耳朵的本领可大了,一直听着音乐在表演呢!小嘴巴一直遵守着我们的约定呢!于是好多学生眼睛齐唰刷地看向表扬的学生,突然间的安静,我惊呆了,怎么表扬比批评还有效呢。我的心情一下子明朗了起来。音乐课在我的笑脸中结束。

虽然这节课当中有点小小的瑕疵,被调皮的孩子打断几分钟,但是我用这几分钟的时间换来了一个宝贵的经验:有时表扬比批评更有效。幸亏我没有发火,不然那一张张白纸上说不定要留下下些什么呢?

下载第二课-培养音乐的耳朵之《山林的呼唤》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二课-培养音乐的耳朵之《山林的呼唤》.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音乐赏析第二课教案

    中华民族民间音乐 欣赏现代歌曲《龙文》 歌词概括了中华文明的点点滴滴,音乐、书法、古诗词、茗道、戏曲……思绪纷飞与之一起贯穿中华五千年的文化脉搏,自然而然娓娓道来,禁......

    耳朵的故事音乐教案

    教学目标1 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感到好奇和有趣,并且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来进行模仿;2 在玩玩唱唱中学会歌曲《两只小耳朵》,在参与演唱和即兴填词及声音的造型活动中体验创......

    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读后感

    英文《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读后感 《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读后感 这几天在新浪的读书网站上看到科技教育栏目中的几篇文章,感受颇深!今天,我看了《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这篇文......

    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读后感

    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读后感 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读后感 身为英文专业毕业生,一直不屑于读一些孩子英文启蒙的书籍,这次是为了弄明白自然拼读法,大补这类书籍,汪培珽的《培养孩子......

    云南昆明中考满分作文--留只耳朵倾听呼唤

    云南昆明中考满分作文范文--留只耳朵倾听呼唤 为了心中的爱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题记。 人生步履匆匆,踩过春夏秋冬的肩膀,让爱穿过心灵深处,你会发现每个......

    四年级音乐上册第二课教案

    第2课 秋天的联想 一、教学目标: 1、用音乐与姊妹艺术结合的方法,了解什么是音色。 2、了解人声的分类,通过聆听与对比,听辨出人声的类别。 3、激发学生学习竖笛的兴趣,初步掌握......

    五年级音乐 第二课 农家乐 教案

    第二课 农家乐 教学目标: 1、由反映农家生活的中外作品四首组成本课内容,这是人文性在音乐与社会关系上的体现。让我们从音乐中体验农业丰收带来农家乐,从而促进社会的安定与发......

    五年级上册音乐第二课(5篇)

    第二课 足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雨花石,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弘扬革命烈士为了人民利益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 2、能用优美柔和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