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义学教案全本
语义学概论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了解汉语语义学的起源、发展和现状。
(二)教学内容:汉语语义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作用。1.一次课学习一章,掌握1~2个主要观点;1~2个知识点。2.完成一次课堂训练;一次作业。3.评讲一次课外作业。
第一章 语义研究的发展与现状
一、语文学时期我国的训诂学
(一)训诂学起源
1.为了注释古代典籍
古人的古人所撰写的典籍,时间久远由于语言的变化而难于理解,所以解释工作就显得十分必要。为古代的典籍进行注解就是《传》,例如春秋战国时代的典籍,《春秋》,儒家经典之一,相传孔子(-552~-479)依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修订而成。(-772~-481)计242年。《春秋》文字简短,相传寓有褒贬之意,后世称为“春秋笔法”。[辞海缩印本1979年版P1611]解释《春秋》的有《春秋左氏传》(亦称《春秋左氏传》儒家经典之一,旧传春秋时左丘明[与孔子同时或曰在前]所撰,请代经今文学家认为系刘歆改编。近人认为是战国初年人据各国史料编成。多用事实解释《春秋》,同《公羊传》、《榖梁传》完全用义理解释的有异。起于鲁隐公元年(-722),终于鲁悼公四年(-464),比《春秋》多出十七年,其叙事更止于鲁悼公十四年(-454)为止。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优美,记事详明,实为中国古代一部史学和文学名著。P156)、《公羊传》(旧题:战国时,公羊高传初时仅口头流传,汉初才成书。据唐徐彦《公羊传疏》引戴宏序,说是由景帝时公羊寿和胡母生(子都)“著于竹帛”[辞海缩印本1979年版P280])、《榖梁传》等三传。
又如《诗经》成书于春秋时代[-770周平王元年~-476周敬王四十四年]《尚书》[尚即上,由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相传由孔子编选而成。P1116]《周礼》《仪礼》《礼记》等等均成于春秋时期。到了汉代,著名经学家郑玄(127~200)为诸多古代典籍作注,如《十三经注》。到了唐代,汉代的注又看不懂了,于是又有人出现给注作注。孔颖达(574~648)奉唐太宗命主编《五经正义》就是对注释的注释。这表明:训诂学就是解释学,是重在对意义的解释。语言研究重在解释古代典籍、风俗、习惯、制度等的工具。
语文学时期及我国的训诂学时期 主要是为了注释古代经典。如: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朋:朋友;说:悦,高兴;乎:吗?
二 传统语义学
19世纪语言学成为一门独立的,有自己理论与方法的科学;发展步伐加快,领域扩大了。语义学则成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词汇学的重要内容。
最后由词义研究独立建立一门科学:语义学。
1838年德国人提出建立一门独立的语义学。1893年法国人首先使用语义学这一专门术语。
传统语义学研究:词义、语音、客观事物三者的关系;词义与概念的关系;词义的色彩;多义词、同学出版社2004
三、现代语义学的兴起和现状
作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词汇学的重要内容。以具体的语言的语义研究为基础。语义、语音、客观事物三者的关系;
第一章语义研究的发展与现状
一、语文学时期我国的训诂学
二、传统语义学
三、现代语义学的兴起和现状
第二章
我们关于语言
语义的一些基本认识
一、语言是人类的基本工具之一
人从动物进化到人,其中三个最基本的工具起了决定性作用:手进化为劳动工具;人脑发展为思维工具;语言成为交际工具。人与猴子不同:禁忌原则。如“四猴儿香蕉原则”。
人就不一样,先要看是不是有风险,在夜里会偷偷地去试探风险,会私下达成交易、会欲擒故纵等等。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因为人能制造并使用工具的高等动物。人有三个基本工具:手——用来劳动;大脑——用来思维;语言——用来交际。
这三种工具是在漫长的过程中逐渐演变发展而来的,在这过程中,人类还创造了大量的工具来加强、延伸这三咱工具的功能。如制造锤子、拍子、耙子、勺子、铲子、梳子等等延长手的功能;制造文字、手势、旗语、电报、电话、扩音器、录音机等等来加强延伸语言的功能;制造电子计算机来加强延伸大脑的功能,故称为电脑。现代人生活自己制造的工具的海洋中,但其中最重要的工具还是手、大脑和语言。
计算机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就像语言的出现一新具有划时代意义。语言出现区分了人与动物、文字出现划分了原始社会与文明社会,计算机出现使人类社会步入了信息时代。
那么信息的丰富与便捷地传递就是信息社会的标志。
二、语言的功能
交际的工具、思维的工具。认知的工具、文化的载体。
(一)什么是语言
1、对语言的理解:
从语言自身结构认识:语言是一种自足的符号系统。语言的交际功能认识: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从语言和社会的关系来认识: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语音与意义结合才能表达意义。
音义结合不同语言不一样:英语与汉语:pen,盆;no,漏;?好盆不漏。
同一种语言内部还有方言:粤方言与普通话;广东普通话与其他地方的普通话都存在着语音导致的语义区别
2、语言的构成:(1)语音系统:
b
p
m
f(唇齿音)
j
q
x
(舌面)d
t
n
l(舌尖前)zh ch sh r(舌尖后)g
k
h
(舌根)
z
c
s
(舌尖前)不
送
鼻
擦
塞
擦 送
擦
边
擦
气
气
音
音
音
音(2)词汇系统:
词素构成词;基本词与非基本词;本族词与外来词;方言词与共同语词;古语词与非古语词等等。从词义的角度看有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内涵义、外延义。常用义与非常用义等等。从词义的发展看有:扩大、缩小、转移。(3)语法系统:
语素、词、短语、句子;词类12类词;单句复句等等。
(二)语义的性质和含义
1、语义是语法的三要素之一,或者说是语法的三个平面之一。短语或句子中词语和词语之间的隐层关系,即符号和符号之间的意义关系就是语义关系。比如名词跟动词搭配组成的隐层的语义关系结构里,就有语义关系。
昨天我在书房用电脑给张刚写信。
三、语言的结构
最先看成由词汇和语法两部分组成;后来把语音独立出来,认为语言由语音、词汇、语法三部分组成;再后来认为由语音、语法、语义三部分构成。其先后顺序是先听到语音,然后接触到语法,最后在语法的帮助下最后接触到语义。Women dao dongwuyuan kan laowu。
四、语义系统
语言由语音、语法、语义三个层次组成,而每个层次又是一个系统。汉语的语义系统,是由大量的处于聚合关系和某些组合关系中的语义单位构成的。语音、语法都是为语义服务的。人们往往重视意义而忽略形式:一种意义可用多种形式表达;无论何种语言都能翻译,都能从不同形式中取得意义。
五、语义单位
1、意义单位:义位(义项:词义)、义素(风:空气、流动)、语素义(教师、老师)、义丛(短语义:叶公好龙)、句义(句子义)、言语作品义(篇章义)。
2、语义单位的几种关系:
(一)语义单位与语音的关系
定义:形式与内容的关系。语音是形式,语义是内容。如:“han:汉、汗旱焊捍翰憾瀚”。
关系:不同的语义单位通过相应的语音形式来实现。各种语言单位都有相对的语义单位,各种语义单位都依附在相应的语音上。如语素义、义位、义丛、句义、作品义。例如:
“诅咒黑暗不如点燃蜡烛,期待善良怎比自强不息。”句义;义丛“诅咒黑暗/不如/点燃蜡烛/期待善良/怎比/自强不息”义位“诅咒/黑暗/不/如/点燃/蜡烛/期待/善良/怎比/自强不息”。
义素不直接依附在语音上,而是间接地依附在义位的音上。汉语的附加义,有一小部分依附在相应的语素的音上。如“鱼”与“鱼儿”中的“儿”的音上。
(二)语义单位与语法单位的关系
定义:语义单位在语法的帮助下组合起来。即内容与实现方式的关系。如“不完全懂”与“完全不懂”义位相同,组合方式不同则义丛义不同。
词组成词组,词组构成句子,义位就被组成了义丛甚至句义。这些单位与组合都由语音来实现,如“yīrén yīpiào móshì”(一人 一票 模式)“one person, one vote” model”。
(三)语义单位与语言、言语的关系 定义:语言——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言语:人们使用交际工具进行交际的结果,即说出来的话。
属于语言的语义单位:义素、语素义、义位、固定义丛、自由义丛的结构、句义的结构 属于言语的有:自由义丛的内容、句义的内容、言语作品义。关系如下:
语言的单位有义素、语素义、义位:
生命、有限、生活、无限、用、有限、的、生命、追求、无限、的、生活、就、是、挑战 义丛:生命有限、生活无限、用有限的生命、追求无限的意义、就是挑战(言语的语义单位)句义:生命有限生活无限用有限的生命追求无限的意义就是挑战。(言语的语义单位)
生命有限生活无限用有限的生命追求无限的意义就是挑战,不要委屈自己,不要勉强自己,珍惜每一天就是珍惜生命。什么是爱?什么是喜欢?爱是深深的喜欢,喜欢是淡淡的爱,因为我爱的人名花有主,所以爱我的人趁虚而入。社会不会错,生活没有错,如果有了错就一定是自己的错。(言语的语义单位:言语作品义)
总结:语义是语言与言语的内容,是人们运用语言所要传递的信息。如: 有时用一个义来来表达:好!有时用一个义丛来表达:这很好!
有时用一个句义来表达:你能够面对挫折面对失败不气馁,这很好!
六、语义类型 1.广义的语义
定义:语言和言语的所有的内容部分或意义方面。
(一)反映义
定义:指人们关心的客观主观世界在语言与言语中的反映,狭义地讲是词汇意义。如“孔子”、“木头”、“思想”、“中国”等等。反映义又分为两种。
(1)基本义:某一语义单位惟一的内容,六种语义单位都有。如“人”、“书”、“广州是中国的南方城市”等等。有了附加义基本义往往是某一语义单位的主要内容。如“糊里糊涂”是“不清晰”、“糊涂”的意思,但又有添加了一种口语倾向、程度稍深等等意义。
(2)附加义:依附于一些义位、句义和言语作品义之上的意义。与基本义共同构成语义。如“老头儿”与“老头子”的附加义是不一样的,前者有一定的贬义,后者有一定的褒义色彩。
反映义又可分成指称意义和系统意义两种:名称、动作行为、性质状态等等是指称意义,而“大——中——小”、“美——一般——丑”等等则是系统意义。
(二)语法意义
定义:各种语法成分的内容。如“主语”就是句子中陈述的对象;“谓语”句子中陈述主语的成分;“定语”修饰或限制名词性中心语的成分;“状语”修饰或限制动词性中心语的成分;“补语”补充说明中心语的成分。
另外“不但,而且”;“虽然,但是”等等递进、转折等意义也属于语法意义。2.狭义的语义
定义:语义学研究的语言、言语的内容部分或意义方面,即各种语义单位的性质、结构、功能和变化。如“跳”的义位“双腿用力同时离开原来所在的地方”,与义丛“跳高”,“双腿用力向离开原来所有的地方,以期达到与地面尽可能远的距离”。
狭义的语义排除了语法意义与认识成果义。如人们阅读《水浒传》、《红楼梦》所体现出来的认识、感悟、体验、联想等等意义。如“人人都说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生只恨聚无多,等到多时眼闭了;人人都说神仙好,只有功名忘不了,帝王将相古来多,荒冢一堆草没了;人人都说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在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人人都说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其间所表现出来的哲学意义:人生无常、事事难料、生老病死、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等等意义则是属于广义的语义而不是狭义的语义。
表现出来的思想不、“他跳得很高”等等语义单位 指排除了语法意义、具体如“
七、人是怎样认识语义的 交际要达到的落脚点,是为主要
八、语义与语言反映的各种现象的关系
第二章
我们关于语言
语义的一些基本认识
一、语言是人类的基本工具之一
二、语言的功能
(一)什么是语言气
(二)语义的性质和含义
三、语言的结构
四、语义系统
五、语义单位
(一)语义单位与语音的关系
(二)语义单位与语法单位的关系
(三)语义单位与语言、言语的关系
六、语义类型1.广义的语义
(一)反映义(1)基本义(2)附加义
(二)语法意义
七、人是怎样认识语义的八、语义与语言反映的各种现象的关系
第三章
义素分析法(上)
一、义素分析法的提出是不可避免的
二、义素分析法的程序和方法
第四章
义素分析法(下)
一、义素分析法的程序和方法(下)
二、义素分析实例补充
第五章
义素和义位的性质
一、义素的性质
二、义位的性质
三、语文词典的释义
第六章
语义场(义位系统)(上)
一、历代学者对义位系统的认识
二、语义场的性质
三、语义场的类型
四、义位间的关系
第六章
语义场(义位系统)(上)一 历代学者对义位系统的认识
《尔雅》19篇按“亲、宫、器、乐、天、地、丘、山、水、草、木、虫、鱼、鸟、兽、畜”分类。就是意义分类。一组近义词或反义词的义位,构成一个最简单的义位系统(美丽、漂亮、帅、俊;美、丑),是一个最小的子语义场。语义场可进一步分作词汇场、联想场两类。
二 语义场的性质
1语义场是义位形成的系统。如“丈夫”(义位结构为[近亲属]、[配偶关系]+[男性]),妻子。“镂,刻,切,磋,琢,磨”。2义位有系统意义。“星期一~六”[工作/学习的]。“星期日”[-工作/学习]反映客观主观世界中所处的系统地位。3语义场是外部世界系统性在语义中的反映。春播秋收:“春秋”;一年四季:“春夏秋冬”。4语义场对外部世界的划分。男女、老少、海陆空、金银铜铁锡。三 语义场的类型
1分类义场:大百科全书的分类就是,分为52种。交通工具、汽车、跑车、法拉利跑车
2部分义场:整体反映整体,部分反映部分。人:头颈肩胸臂腕手腿膝踝脚背采臀
3顺序义场:小中大学 春夏秋冬 4关系义场:教师学生 哥哥姐姐弟弟妹妹
5反义义场:死活 真实虚假 战争和平
6两极义场:老少 自大自卑
7部分否定义场:赚 够本 赔本 进停倒
8同义风场:可靠牢靠 东西玩艺儿
9枝干义场:
10描绘义场:红朴朴/艳艳/彤彤 笑哈哈(高)>呵呵(次高)>嘻嘻(微笑)>吟吟(有笑意)>咪咪(意向)(视/听觉形象)
四、义位间的关系
1对立关系:妻子丈夫
2重合关系:单车脚踏车
3包含关系:夫妻丈夫妻子
4上下义关系:家具桌子床柜子 5相对无关关系:狗 树
第七章
语义场(义位系统)(下)
五、语义场之间的关系 车:自行车 大车 火车 电车 汽车:小轿车 吉普车 面包车 卡车:轻卡 皮卡 重卡:矿山卡车 集装箱卡车
六、最小子场与多义词的比较
1最小子场是义位的集合。多义词的义项也可以是语素义。2各个义位之间存在着联想义:中医 西医 和平战争 3最小义场的各个子义位,属于同一概念故可出现在相同语境中:X~肉:炒炖炸煎烤焖蒸熘„„ 4最小子场内的各个义位依附于不同的读音,因而一个场有几个义位是明确的。5多义词由各个义项构成的语义系统是一种联想场。
七、语义场的实例补充
1手动作子语义场(一)徒手动作子语义场:(1)拿端提(枝干义场,使用手)和:拿:用手取,握在手里。端:平着拿。提:垂着拿。(2)拿握(同义义场,使用手)。(3)取拿(同义义场,使用手)。(4)拾捞摘抽掏挖(分类义场,使用工具或手)。(5)拾捡(同义义场,使用手)。(6)摘采(枝干义场,使用手)。(7)挖抠(枝干义场,使用手,手指或工具)。8取扔(反义义场使用手臂)。(9)扔甩投(枝干义场,使用手臂)(10)扔丢抛:
八、语言的总语义场
1对象[自然现象]
2运动对象
3性质对象 物质对象
精神对象
物质
运动着的物质存在形式 生物
非生物 动物
植物
微生物 人类
禽兽
第七章
语义场(义位系统)(下)
五、语义场之间的关系
六、最小子场与多义词的比较
七、语义场的实例补充
八、语言的总语义场
第八章
句义(上)
一、现代语义学为什么要研究句义
二、义位在交际中组合起来
三、句义的结构
四、句义结构的类型
第九章
句义(下)
五、句义内义位的搭配
六、句义结构是怎样形成并表现出来的
七、分析句义结构的依据和程序
八、句义间的关系
第十章
附加义
一、义位的附加义
二、句义的附加义
三、附加义的性质及其重要性
第十一章
语义的明确与不明确
一、注意到语义的不明确是一个进步
二、义位明确与不明确的状况
三、句义明确与不明确的状况
四、不要把语义的概括性等特点看作不明确
五、语义明确与不明确是相辅相成的
第十二章
汉语语义中的普遍因素
一、问题的提出与有关的理论
二、不同语言间语义比较的原则和步骤
三、语义的普遍因素同翻译与双语词典的释义关系
四、普通话与各方言语义间的普遍因素
第十三章
句义的演变(上)
一、在历史中没有变化的义。
二、义位的深化
三、句素分析揭开了义位扩大、缩小和转移的面纱
四、扩大缩小转移的结果之一____引申 第十三章
句义的演变(上)
一、在历史中没有变化的义
没有变化指有些义位从古到今没有变化。这主要是一些基本词汇的义位,主要是因为作为反映客观世界的语言,一开始就能反映其本质。如一些是核心的表示数目的义位。如“百,十十也”《说文·百部》,现在“百:数目,十个十”《现代汉语词典》。又如“孙:子之子为孙”〈尔雅·释亲〉,“孙:孙子。”“孙子:儿子的儿子”〈现代汉语词典〉。
其他如:大自然、亲属关系、最基本的衣食住行等等的义位。如:说、东南西北、二、义位的深化
三、句素分析揭开了义位扩大、缩小和转移的面纱
四、扩大缩小转移的结果之一____引申 第十四章
句义的演变(下)
五、语义场的演变
六、分析古汉语要注意它的特点
施事:自主性、感知性、使动性、位移性、自立性
受事:变化性、渐成性、受动性、静态性、附庸性 王帅:你在讲一张纸上面的东西。
李慧:解释上上节课没有说清的问题,音位的对立关系。最小义场的对立与多义词的义位对立。附加义,的概念发现附加义的方法分类来源种类表现手段性质和方法。(概括能力强、内涵不太明确)董华文:附加义是附着于义位上的意义,除理性义之外的意义。邓文莉:“夫人”“堂客”。Wife: 什么是语义明确与不明确,为什么说语义不明确是一个进步?
1、语义表达的几个层次:明确:山、水、人。多义:好看、不好看。好看:有好看“看上去很美丽”“丢人”。“打”:高:很、喝多;模糊:“早上”、“年轻”、“短篇小说”;笼统:“东西”、“家伙”。黎丹:现在社会的追求的不一定是明确。双关表达的需要。为什么说语义 何学恒:必须。
张珩:语义明确比如说是同一个意思,不明确就是不同的意思。讲模糊比如说相反的意思,经常说反话的人是不明确。
语义的明确只有惟一的解释:然而我们现在认识到语义有不明确与明确之分,其中,是一个连续统: “明确>多义>模糊>笼统”。
认识到语义的不明确是我们研究语义的一个进步,也是语义学发展的标志。
“言语交际的需要”语言表述形式有限,需要表达的意义无限,用有限形式表达无限的意义势必造成“以少统多”的局面,因此就会出现不明确。
2、语义明确与不明确有哪些状况? 孔琴心:借代与借喻的相同点:
1、都是比喻的下位分类,是辞格。
曾文科:
1、借代不是比喻。
2、借代是一种辞,借喻是比喻的下位辞格。
罗曼:共同点借用另外的事物来代指或喻指想要说明的一种事物。这体现在名字上“借”。李慧:本体或借体不在本句中出现,都突出本体某种特征的作用。相同点:
1、强调语言的联系美而形成的。
2、二者都有本体而且有相应的借代与借喻。
3、同时本体不在本句。不同点:
1、相似/相关;
2、借喻可以还原明喻;
3、借喻是喻中有代,借代只是密相关。“痛打落水狗” 举:“割尽黄云稻正青”、“乌纱帽”
都是常用的修辞手法,特点有:常用的生动形象由浅入深,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喻与比拟的异同:
1、相同:常用辞格,本体、喻体、拟体。
2、不同:A、本体喻体都出现;B比拟容易表达强烈的感情色彩。
3、一条:考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二条:考察分析能力的高低。张秀琴提问
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可以是借喻也可以是借代,这时就要看与客体相应的词语是否采用相应的比喻,如果是就是借喻:
1、大白熊呲牙咧嘴向我扑来。(借喻)
2、大白熊答应了我的价钱。(借代)
3、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血汗。(借喻)
4、那些毒蛇猛兽榨尽了我们血汗。(借代)2005-5-19
王帅:你在讲一张纸上面的东西。
李慧:解释上上节课没有说清的问题,音位的对立关系。最小义场的对立与多义词的义位对立。附加义,的概念发现附加义的方法分类来源种类表现手段性质和方法。(概括能力强、内涵不太明确)董华文:附加义是附着于义位上的意义,除理性义之外的意义。邓文莉:“夫人”“堂客”。Wife:
什么是语义明确与不明确,为什么说语义不明确是一个进步?
1、语义表达的几个层次:明确:山、水、人。多义:好看、不好看。好看:有好看“看上去很美丽”“丢 人”。“打”:高:很、喝多;模糊:“早上”、“年轻”、“短篇小说”;笼统:“东西”、“家伙”。黎丹:现在社会的追求的不一定是明确。双关表达的需要。为什么说语义 何学恒:必须。
张珩:语义明确比如说是同一个意思,不明确就是不同的意思。讲模糊比如说相反的意思,经常说反话的人是不明确。
语义的明确只有惟一的解释:然而我们现在认识到语义有不明确与明确之分,其中,是一个连续统: “明确>多义>模糊>笼统”。
认识到语义的不明确是我们研究语义的一个进步,也是语义学发展的标志。
“言语交际的需要”语言表述形式有限,需要表达的意义无限,用有限形式表达无限的意义势必造成“以少统多”的局面,因此就会出现不明确。
2、语义明确与不明确有哪些状况? 孔琴心:借代与借喻的相同点:
1、都是比喻的下位分类,是辞格。
曾文科:
1、借代不是比喻。
2、借代是一种辞,借喻是比喻的下位辞格。
罗曼:共同点借用另外的事物来代指或喻指想要说明的一种事物。这体现在名字上“借”。李慧:本体或借体不在本句中出现,都突出本体某种特征的作用。相同点:
1、强调语言的联系美而形成的。
2、二者都有本体而且有相应的借代与借喻。
3、同时本体不在本句。不同点:
1、相似/相关;
2、借喻可以还原明喻;
3、借喻是喻中有代,借代只是密相关。“痛打落水狗” 举:“割尽黄云稻正青”、“乌纱帽”
都是常用的修辞手法,特点有:常用的生动形象由浅入深,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喻与比拟的异同:
1、相同:常用辞格,本体、喻体、拟体。
2、不同:A、本体喻体都出现;B比拟容易表达强烈的感情色彩。
3、一条:考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二条:考察分析能力的高低。张秀琴提问
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可以是借喻也可以是借代,这时就要看与客体相应的词语是否采用相应的比喻,如果是就是借喻:
1、大白熊呲牙咧嘴向我扑来。(借喻)
2、大白熊答应了我的价钱。(借代)
3、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血汗。(借喻)
4、那些毒蛇猛兽榨尽了我们血汗。(借代)
邓文莉、陈尉瑜、罗曼、胡素珍、王永康、曾文科、张秀琴、李慧、黎丹、孔琴心、王帅、张璇、刘碧天、高胜
一、张珩、何学恒、陆兵、植毅、董华文、倪望珍。胡素珍:语义的明确与不明确、作业。罗曼:认识到语义不明确是一个进步。王永康:“大家”和“自己”的区别、“你”与“你们”“自己”的区别:大家是多对一,自己看作一个个体。语义的明确是只有惟一的解释,是一个连续的系统:明确>多义>歧义>模糊>笼统。曾文科:什么是汉语语义中的普遍因素,不同语言间语义比较的原则步骤是什么? 张秀琴:普通话与方言语义上的比较,找出其中的共性。付钱/埋单(结帐)、book与“书”。王帅:普通话与方言的比较例子。在普通话是“面”“面粉”“灰面”“干面”。傻:瓜/缺心眼儿、缺、犴、语义的共性:就是有一个内涵有不同的表达形式。例如:普通话的“傻”,上海话是“十三点”(痴),瓜、本溪缺心眼儿、傻、憨、阳江傻。内涵:不同的形式就词汇形式:傻瓜憨、缺心眼儿、十三点。亲属关系:不同语言间语义比较的原则步骤是什么。
跨语言间的语义比较,要放到语义场的系统中进行,而不能单个比较而不能单位比较,要按步骤比较。师父:师太、师叔、师伯。保姆、男保姆;强人、女强人; 翻译与双语词典的问题是 总结:语义是语言的核心,其中共同社会的生活基础是语义普遍性的来源,例如汉语的“秋波”就是sheep’s eyes.不同语言间的语义相应性情况有三种:无法翻译、大致翻译、准确/绝对翻译。汉语普通话与方言的对应情况与此相似。货到全付款。
明喻:一般是一个完整的主谓宾:小孩儿的脸||像红|苹果。
大齐夹着尾巴做人。夹着尾巴的大齐很老实。大齐平时都夹着尾巴。普通话和本地方言不同的词内涵,形式10 词形式相同,内涵十个。10个。李慧:共同语义基础是什么?
一是具有完全相同的基础的,如“父亲”英语汉语完全一样,这样可能通过共同的义素进行比较。二是有部分相同的语义,如早中晚餐与breakfast lunch dinner 之间的区别,要通过语义场系统来比较。三是完全不同。如孝、与道。只能通过社会文化的分析来比较。西方社会是强调个人奋斗,个人主义,不大重视家庭血缘关系,因此没有中国浓厚的家族观念,传宗接代、养儿防老等等没有。这需要从不同文化的比较中来分析比较。
因此共同语义基础是相同的社会生活、人类的共同思维、生存;大致相同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传统形成大致相同的语义;完全不同的文化传统、生活方式、思想意识形成不能翻译或不能对应的语义。
2005.5.26 邓文莉、陈尉瑜、罗曼、胡素珍、王永康、曾文科、张秀琴、李慧、黎丹、孔琴心、王帅、张璇、刘碧天、高胜
一、张珩、何学恒、陆兵、植毅、董华文、倪望珍。胡素珍:语义的明确与不明确、作业。罗曼:认识到语义不明确是一个进步。王永康:“大家”和“自己”的区别、“你”与“你们”“自己”的区别:大家是多对一,自己看作一个个体。语义的明确是只有惟一的解释,是一个连续的系统:明确>多义>歧义>模糊>笼统。曾文科:什么是汉语语义中的普遍因素,不同语言间语义比较的原则步骤是什么? 张秀琴:普通话与方言语义上的比较,找出其中的共性。付钱/埋单(结帐)、book与“书”。王帅:普通话与方言的比较例子。在普通话是“面”“面粉”“灰面”“干面”。傻:瓜/缺心眼儿、缺、犴、语义的共性:就是有一个内涵有不同的表达形式。例如:普通话的“傻”,上海话是“十三点”(痴),瓜、本溪缺心眼儿、傻、憨、阳江傻。内涵:不同的形式就词汇形式:傻瓜憨、缺心眼儿、十三点。亲属关系:不同语言间语义比较的原则步骤是什么。
跨语言间的语义比较,要放到语义场的系统中进行,而不能单个比较而不能单位比较,要按步骤比较。师父:师太、师叔、师伯。保姆、男保姆;强人、女强人; 翻译与双语词典的问题是 总结:语义是语言的核心,其中共同社会的生活基础是语义普遍性的来源,例如汉语的“秋波”就是sheep’s eyes.不同语言间的语义相应性情况有三种:无法翻译、大致翻译、准确/绝对翻译。汉语普通话与方言的对应情况与此相似。货到全付款。明喻:一般是一个完整的主谓宾:小孩儿的脸||像红|苹果。
大齐夹着尾巴做人。夹着尾巴的大齐很老实。大齐平时都夹着尾巴。普通话和本地方言不同的词内涵,形式10 词形式相同,内涵十个。10个。李慧:共同语义基础是什么?
一是具有完全相同的基础的,如“父亲”英语汉语完全一样,这样可能通过共同的义素进行比较。二是有部分相同的语义,如早中晚餐与breakfast lunch dinner 之间的区别,要通过语义场系统来比较。三是完全不同。如孝、与道。只能通过社会文化的分析来比较。西方社会是强调个人奋斗,个人主义,不大重视家庭血缘关系,因此没有中国浓厚的家族观念,传宗接代、养儿防老等等没有。这需要从不同文化的比较中来分析比较。
因此共同语义基础是相同的社会生活、人类的共同思维、生存;大致相同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传统形成大致相同的语义;完全不同的文化传统、生活方式、思想意识形成不能翻译或不能对应的语义。
第十四章
句义的演变(下)
五、语义场的演变
六、分析古汉语要注意它的特点
语义学相关思考
施事:自主性、感知性、使动性、位移性、自立性
受事:变化性、渐成性、受动性、静态性、附庸性
第一章
1、语义研究的三个阶段(训诂学时间、传统语义学、现代语言学)的内涵是什么?
2、现代语义学有哪些流派,代表人物与代表观点是什么? 第二章
1、语义是什么,语义在语言中的地位,语义有哪些单位,如何分析? 第三章
1、什么是义素,什么是语义场,如何运用义素分析的程序和方法进行义素分析?(确定分析的语义场、比较、纵横比较[最小邻近义场比较]、检验)
第四章
1、确定语义场的性质与层次、最小子场的方法有哪些?
2、分析方法有:列入图表进行比较、比较词典中的义位释义(事物对象、性质状态、动作行为等),请以“大五金、小五金,大、小,出境、入境”为例进行分析。第五章
1、什么是义位,如何理解义素与义位的关系?
2、如何理解义素的主观性与客观性、语文词典的释义? 第六章
1、什么是语义场,语义场有哪些类型,在语义分析中有什么作用?
(分类义场[客轮货轮],部分[头颈肩„],顺序[小学中学大学],关系[教师学生]、反义[动静]、两极[穷富]、部分否定[必然可能]、同义[结构构造]、枝干[摘采]、描绘[湿淋淋湿漉漉])
2、义位间有些什么关系,在语义分析中有什么作用?(对立[妻子丈夫]、重合[红赤]、包含[爱人妻子]、上下义[家具桌子]、相对无关[狗树]。第七章
1、语义场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工具”与“中华牌轿车”是一种什么关系?
2、最小子场与多义词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是什么,这对语义分析有何作用?
(子场是义位集合[锅碗瓢盆],多义词义项一定有义位,但也有语素义[深];子场义位间的基本联系是对立关系[风旋风],同义词各种最小子场各义位间存在联想关系[美丑师生];最小子场是同一类概念[炒炖煎炸],多义词不是[打];子场读音不同[春夏秋冬],多义词则相同[顶])
第八章
1、现代语义学为什么要研究句义,句义在什么情况下组合起来?
(训诂学研究句子意义,传统语义学不研究,现代语义学又去研究;在交际中:事物、事物运动变化、事物性质特征)
2、句义有哪些组成成分,结构,又如何分析?
(谓词:零目[变天入伏地震]、单目[美闷]、又目[是有]、三目[给送])语义格
A基本格(a.主体格:施事[小王来了]、主事[李白是诗仙]、参与[我们要团结他们]、遭遇[化工厂失火了];b.客体格:受事[杯子被明明打破了]、结果[妈妈做饭]、说明[刘老师是班主任]、客事[小明得了脑炎];c.与格:[老师教小月俄语])3类9种 B一般格(a.环境格:范围[校长就今年的工作讲了话]、时间[走了三天]、空间[把书放在书柜里];b.凭借格:工具[明天来都要带镰刀]、材料[牛皮可以做鞋]、方式[用书面形式发言]、基准[弟弟比姐姐高];c.根由格:依据[依法办事]、原因[因祸得福]、目的[考大学];d.修饰格:属格[北京的大学]、描写[铁路工人]、同位[首都北京])4类13种
3、简单句义、复杂句义与复合句义有何区别,各自有些什么类型?
简单谓词句义:无谓词[好球!]零目[快变天了。]单目[衣服真漂亮。]双目[她很像妈妈。]三目[他送她一束玫瑰。] 复杂句义:老王先讲几句比较好。
复合句义:联合[山朗润起来,水涨起来。]主从[由于太热,不少人只穿了件衬衫。] 第九章
1、什么是义拉搭配,有何现实根据,有几种情况?
(“小王/小李/小张/小妹/大哥„看/写/读/修改„论文/作业/设计/计划„。”要受社会、百科知识、现状制约。分为:A可以搭配:a.强势搭配[小李看书];b.弱势搭配[猫吃鱼];c.修辞上的搭配[好春天!];d.搭配与信息传递[学生写字];B零义位:[我想买点什么];C多余搭配[我用嘴吃饭];D不能搭配:a.指称范围大于环境要求[生物吃物质],b.不合要求[衣服吃空气])
2、句义结构是怎样形成的,又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A词序作用[小王打小李/小李打小王。]B虚词作用[在中国,人人有自由。]C语调的作用[他走了。?!]D义位的作用[我吃面。/我吃大碗。]E上下文和语境的作用[鸡不吃了。]
3、分析句义结构的依据和程序是什么,句义间有些什么关系?
(A依据:抓住句义表现手段[句法手段:词序、虚词、语调,义位、上下文、语境];a.揭示句法结构;b.找出句义;c.确定含义。B分析程序:a.找出谓词[零目、单目、双目、三目];b.确定句义[各种基本格的项属于何种格];c.指出成分[谓词项和项的描述成分:句义、成分句义、分句义];d.分析[对某些义位或义丛进行义素分析]。关系有:A延续[首先其次再次最后];B同义[中国大胜印尼队/中国队大败印尼队];C包含[她父母都很爱她/她父母很爱她];D不相容[小刘是东北人/小王是上海人];前提[你买两支还是三支?])
研究发展状况
句义研究新动向
语义格分类:不同的人分为不同的类。代表是《动词用法词典》分为“13+1类”,如:
1受事[钓鱼]2结果[盖房]3对象[教育孩子]4工具[盛大碗]5方式[存活期]6处所[去南京]7时间[起五更]8目的[等朋友]9原因[避雨]10致使[开门]11施事[进来一个人]12同源[跌跟斗]13等同[他踢中锋=他是中锋]14杂类:凡不易归入以上13类的届此类。[闯红灯、上年纪、比干劲、闹情绪、少五块钱、多两个字、欠说服力、吃父母、打官司、吵架、醒酒、出风头] Dowty《题元原型角色与论元选择》(thematic proto-roles and argument selection)难以确定、事实基础缺乏标准、分歧较大。提出:构成原型施事的特征有:
施事[自主、感知、使动、移位、自立]受事[变化、渐成、受动、静态、附庸]感事[自主、感知、移位、自立] 工具[自立、静态、附庸]系统[~~~]地点[静态、自立]对象[受动、静态、自立、变化]
施事>感事>工具>系统>地点>对象>受事 詹卫东的基于计算机的动态分析:
苹果:=[语义类:可食物,物态:固体];汤:=[语义类:可食物,物态:液体];圆:=[语义类:物形] 吃:=[语义类:获取,论元:2]{施事:[语义类:动物|人类],受事:[语义类:可食物,物态:固体]} 1.渴望:[论元数:2]{感事:[语义类:人],内容:[语义类:事物]}
2.渴望:[语义类:心理活动,论元数:2]{施事:[语义类:人],受事:[语义类:事物]}
沈家煊:施事性的典型特征
a.有生性:人>有生物>无生物>抽象物
b.使因件:直接使因>间接使因>非使因
c.自主性:高自主>低自主>非自主
d.支配性:强支配>弱支配>非支配
c.显著性:十分显著>比较显著>不显著
莫彭龄、单青(1985)统计
名词充当句子成分统计表:
动词做状语、定语和主宾语
统计:
主语
宾语
主宾语
定语
状语
谓语
谓语(补语)
状语
定语
主宾语
名词
21.2
49.0
471.24
20.9
6.5
0.18
82.58
7.15
6.52
3.77
代词
54.6
18.3
性质形容词
状态形容词
形容词充当句子成分的使用频率百分比是:
口语
书面语
小计
口语
书面语
小计
定语
谓语(补语)
状语
主宾语
做定语
112
200
177
42.0
31.0
19.1
7.75 做谓语
123
195 总计
119
204
323
197
175
372
这表明:语义分析在构词层面是义素分析,在词汇层面是义位分析、在短语层面是义丛分析。在句义层面就是语义格分析。对语义格的研究深入,有了种种方式探求最后与语言应用相结合。
第—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代词>专有名词>普通名词
有定名词>指称性名词>非指称性名词(沈1999,208)
陈平(1994)按照这一思路建立起汉语中这些语义范畴跟主语相配的连续统:
施事>感事>工具>系统>地点>对象>受事
受事主语句跟被动语态有自然的关联系,见(16 b)等,不加“被”字句子也往往有被动的含义在内。第三章3.2节曾说明受事主语句跟否定之间有自然的联系,这一点过去不人被人注意。为了进一步证实.我们统计了曹禺《雷雨》《日出》、老舍《茶馆》《龙须沟》四部剧作中的受事主语句,共132句,其中肯定58,否定句50,疑问句19,假设条件句51疑问句和假设条件句跟否定句是相通的,都属于“非现实句”(见第六章6.4节),肯定句和非肯定句相比为44:56。我们还统计了小说《山乡巨变》(下册)中的受事主语句,结果也大致相同,共97句,肯定句51,否定句加疑问句46,比例是52.6:47.4这证明否定句在受事主语句中确实不成比例地大幅度提高,甚至超过了肯定句.因为在语篇中否定句的总体比例是很低的。(沈家煊1999,217)
据莫彭龄、单青(1985)的统计,名词和代词充当主语和宾语的频率存在以下的“互补分布”:
主语
宾语
名词
21.2
49.04
代词
54.6
18.3(沈家煊1999,241)
语义类的语义特征
事物
性状
动作 独立/依附
自足
依存
依存 静念/动态
静态
静态
动态
有/无程度差别
无
有
无(沈家煊1999,255)
词类和语义类、语用功能类的关联标记根式
名词
形容调
动词 语义类
事物
性质
动作
语用功能类
指称
修饰
述渭(沈家煊1999,257)
{名词,半物,指称},{形容词,性质,修饰},{动词,动作,述谓}构成三个无标记组配,而其他组配方式,如{名词,事物,述谓},{动词,动作,指称},{形容词,性质,述谓}等,则都是不同程度的有标记组配。
无标记组配
无标记组配
无标记组配
主宾语
谓语
定语
名例
动词
形容问(沈家煊1999,258)
名词充当句子成分统计表:
主宾语
定语
状语
谓语
71.24
20.9
6.5
0.18(沈家煊1999,260)
动词做状语、定语和主宾语
莫彭龄、单青(1985)统计的仗用频率百分比如下:
谓语(补语)
状语
定语
主宾语
82.58
7.15
6.52
3.77 从频率标准看,动词做状语、定语和主宾语的有标记性是十分明显的。下面用其他标准来衡量。
10.5.2.1.
功词做状语
上面这个统计数字7.15%,那是把“助动词+动词”也看作“状语+动词”,如果排除助动词,那么动同做状语的可能件极小。(沈家煊1999,269)
莫彭龄、单青(1985)统别的使用频率百分比是:
定语
谓语(补语)
状语
主宾语
42.0
31.0
19.1
7.75 形容词做定语和谓语的比例相差不大,有的统计结果还是渭语高于定语,这个问题因此比较复杂,将在下一章专门论述。形容词做状语和主宾语的比例不高,按频率标准;显然是有标记的,做主宾语比做状语更加有标记,其他标准的衡量如下。(沈家煊1999,283)
定语
谓语 性质形容向
无标记
有标记 状态形容词
有标记
无标记
假设的这个标记模式具有高度的可证伪性,具体可以用第二章2.3节有无标记项的判别标准来检验。为此我们作了一次规模不大的调查。有三万字左右的口语材料,包括《唐山大地震》的作者钱钢介绍写作经过的讲话,节目主持人和—些名人的访谈三个,都经过录音和转写。另行书面识材料约三万字,是作家斯妤的中篇小说《出售哈欠的女人》(载《作家》1995年第8期)。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的界定完全按照朱德熙(1956),们在统计它们做定语和谓语(包括补语在内)的频率时一律区分加标志和不加标志的用例,标志包括“的”字和做谓语时加的“是”字(详见下)。同一个用例反复出现数次按一例计算,例如“大地震”多次出现,但只算计质形容问不加标志做定语的—例。先把不区分加不加标志的总体统计结果列出如下:
性质形容词
状态形容词
口语
书面语
小计
口语
书面语
小计
做定语
112
200
177 做谓语
123
195 总计
119
204
323
197
175
372 从这张表小可归纳山以下几点:
1)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台起来,也不分口语和书面话,做定语共377例,做谓语共318例.百分比是54:46,做定语略高于做谓语,这跟胡明扬(1995)的统计结果相一致。把口语和书面语分开,这个比例并没有多大变化.书面语中是53:47(201例对179例),口语中是56:44(177例对139例),这跟胡明扬(1995)的统计结果又木一致(下面会解释不—致的原因)(沈家煊1999,299)
形容词做出语的标记模式
性质形容词
状态形容词
(共200例)
(共177例)
加标志
不加标志
加标志
不加标志
79(39.5%)
121(60.5%)
138(78%)
39(22%)性质形容词不加标志“的”直接做定语占60.5%,好象不算很多.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121例中有95例是最常用的单音节形容词,举例如下:
表大小:大手,大床,大地震,大票子,大悲剧,小病,小挎包,小竹排,小角色,小商品,小纸卷„„(沈家煊1999,301)
形容词做谓语的标记模式
性质形容词
状态形容同
(共123例)
(共195例)
加标志
不加标志
加标志
不加标志
87(71%)
36(29%)
44(22.5%)151(77.5%)过去的研究已经表明性质形容词做谓语大多要加标志,标志通常是“的”,有时加了“的”还不够,还要加系词“是”,只有在表示比较或对照的意思时才可以不加任何标志(朱德熙1956,1982),例如:(8)今儿冷,昨儿暖和。屋里黑,外头亮。人小心不小。(沈家煊1999,302)
语言的对称和不对称是同——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相反相成。语言总体上是对称的,清音有对应的浊音,送气音有对应的不迭气音,形容词“大、良、高”有对应的“小、短、矮”、肯定句有对应的否定句,主动句有对应的被动句,形式和意义也是大致对应的。语言在局部上又是不对称的,对应的两项中总是有一个是无标记项,—个(沈家煊1999,329)是有标记项,形式和意义之间也百“种扭曲关系。焕一个视角,语言的不对称是绝对的、永久的.而对称是相对的、暂时的。对称的状态一旦形成,马上又会产生新的不对称。如果在达到对称后不再出现个对称,语言的生命也就完结了。
不村称的产生商生理和心理的原因。徐通锵(1删)指山语音系统的个对称是由牛理心理的条件决定的。受生理条件的限制,人的口腔构造是上下前后不对称的,因此各部位互相协向配合的发音能力是不对称的,有些强,有些弱,这止是各种语言中舌根辅音与前高元音的组合容易发生路化的原因(见Meibtl925):心理上人往往顾此失彼,结果在语言一个层次上求得对称会造成另—个层次上的不对称。徐文举的例子是浊音清化使汉语声母系统的小对称消失,而结果又在声、韵、调的配合关系上出现了新的不对称、本书说明语法中的不对称也有生理和心理的原因。人体构造的不对称、特别是视觉器官部位的不对称是造成方位词不对称的根源,而方位概念的不对称义引申出
系列其他概念的不对称;认知上显著事物的易处理性、人倾向常规的心理都是造成种种反义问不对称的原因;“施事—动作—受事”这样的关于事件或活动的认知模 型是形成主语和宾语不对称的根源。本书还着重说明语言交流策略和语用规律是造成语法小对称的重要原因。例如,语言交流中的“适量淮则”是造成否定运域偏向性的根源,“礼貌原则”也是造成许多词语和格式不对称的原因。
此外,语言的不对称还跟语言演变的规律有系。人总是通过联想和类推给旧的话言形式赋予新的意义,人说话时为丁凶省力话音形式有自然泊蚀的趋势.意义和形式总处在不断变化之巾c Wang(1969)提出音变的“词汇扩散”规律是造成词汇上语音不整齐的原因.这就是从语言演变的规律来解释共时平面上的不对称。我们在上面巳说明,语言合义演变的不同步规律也是造成音义间
(沈家煊1999,329)
只叔湘.1981b语文杂记,L海教育山版社。吕权湘.1拟h,“也、又、邯、就、还”的轻重区音,《语义杂记》
让。
吕叔湘.1987a,疑问 否定 肯定,裁吕叔湘(19路c)G 吕叔湘*1987b,说“胜”和“败”,(中国语文》第1期c 吕叔湘l987c,语文近著,上海教育出版社*
课程论文题目
1.《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名词语义系统分析(N)
2.《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动词语义系统分析(V)3.《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形容词语义系统分析(A)
4.《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副词语义系统分析(ad)5.《汉语水平词汇大纲》量词语义系统分析(L)
6.《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名+名,名+动,名+形;动+动,动+形,动+名;形+形,形+动,形+名搭配所能实现的句法关系语义分析(NN,NV,NA;VV,VA,VN;AA,AV,AN)
7.《汉语水平词汇大纲》量+名,副+名,副+动,副+形搭配的语义分析(LN,adN,adV,adA)8.《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名+名/动/形实现主谓结构的语义分析(N+N/V/A=SP)
9.《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名+名/动/形搭配实现定中结构的语义分析(N+N/V/A=AttrCen)10.《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名+名/动/形搭配实现并列结构的语义分析(N+N/V/A=Para)11.《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动+动/形/名搭配实现主谓结构的语义分析(V+V/A/N=SP)12.《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动+动/形/名搭配实现定中结构的语义分析(V+V/A/N=AtCen)13.《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动+动/形/名搭配实现并列结构的语义分析(V+V/A/N=Para)14.《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动+动/形/名搭配实现状中结构的语义分析(V+V/A/N=AdCen)15.《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动+动/形/名搭配实现中补结构的语义分析(V+V/A/N=CenC)16.《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动+动/形/名搭配实现连谓结构的语义分析(V+V/A/N=P+P„„)17.《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形+形/动/名搭配实现主谓结构的语义分析(A+A/V/N=SP)18.《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形+形/动/名搭配实现定中结构的语义分析(A+A/V/N=AtCen)19.《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形+形/动/名搭配实现并列结构的语义分析(A+A/V/N=Para)20.《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形+形/动/名搭配实现状中结构的语义分析(A+A/V/N=AdCen)21.《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形+形/动/名搭配实现中补结构的语义分析(A+A/V/N=CenC)22.《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形+形/动/名搭配实现连谓结构的语义分析(A+A/V/N=P+P„„)23.《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动词与名、动、形搭配实现并列结构的语义分析(N+N/V/A=Para)24.《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名词与名、动、形搭配实现主谓结构的语义分析(N+N/V/A=SP)25.《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名词与名、动、形搭配实现定中结构的语义分析(N+N/V/A=AtCen)26.《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名词与名、动、形搭配实现并列结构的语义分析(N+N/V/A=Para)
汉语水平词汇等级大纲
1、名词的义素分析
甲级词(1033)
[名:n;动:v(助动:aux);形:a;数:num;量measure;代:pron;副:ad;介:prep;连:conj;助:frame;叹:int;象声:voice]
A:啊、啊、矮、爱、爱人、安静、安排
B:
八、把、把、爸爸、吧、白、百、摆、班、搬、半、半天、办、办法、办公室、帮助、饱、抱、报、杯、杯子、北、北边、倍、被、本、比、比较、比赛、笔、必须、边、变、变成、变化、遍、表、表示、表现、表演、表扬、别、别的、别人、病、不、不错、不但、不久、不如、不同、不要、布、部分
C:63擦(动)、64才(副)、65菜(名)、67参观(动)、68参加(动)、69操场(名)、70草(名)、71层(量)、72茶(名)、73查(动)、74差(动)、75常(副)、76常常(副)、77长(形)、78场(量/名)、79唱(动)、80朝(介/动)、81车(名)、82车站(名)、83城(名)、84城市(名)、85成(动)、86成绩(名)、87吃(动)、88迟到(动)、89抽(动)、90出(动)、91出发(动)、92出来、93出去、94出现(动)、95出租汽车、96除了„以外、97穿(动)、98船(名)、99窗(名)、100窗户(名)、101床(名)、102吹(动)、103春(名)、104春天(名)、105磁带(名)、106词(名)、107词典(名)、108次(量)、109从(介)、110从„到、111从„起、112从前(名)、113错(形/名)、114错误
D:115打(动)、116打算(动/名)、117大(形)、118大概(形)、119大家(代)、120大声、121大学(名)、122大夫(名)、123戴(动)、124带(动)、125代表(名/动)、126但是(连)、127当(介)、128当(动)、129当然(形)、130刀(名)、131倒(动)、132到(动)、133道(量)、134道理(名)、135得(动)、136得到、137的(助)、138地(助)、139得(助)、140„得很、141得(助动)、142灯(名)、143等(动)、144等(助)、145低(形/动)、146地(名)、147地方(名)、148第(头)(第一)、149弟弟(名)、150点(名)、151点(量)、152点(动)、153点心(名)、154点钟(名)、155电(名)、156电车(名)、157电灯(名)、158电话(名)、159电视(名)、160电影(名)、161掉(动)、162丢(动)、163东(名)、164东边(名)、165东西(名)、166冬(名)、167冬天(名)、168懂(动)、169动(动)、170动物(名)、171都(副)、172读(动)、173短(形)、174锻炼(动)、175段(量)、176对(介/动)、177对(形)、178对不起、179顿(量)、180多(形)、181多(副)、182多(数)、183多么(副)、184多少(代)E:185饿(形/动)、186而且(连)、187儿子(名)、188二(数)
F:189发(动)、190发烧、191发生(动)、192发现(动/名)、193发展(动/名)、194法语/法文、195翻(动)、196翻译(动/名)、197反对(动)、198饭(名)、199饭店(名)、200方便(形/动)、201方法(名)、202方面(名)、203方向(名)、204房间(名)、205访问(动)、206放(动)、207放假、208非常(副)、209飞(动)、210飞机(名)、211分(动)、212分(名/量)、213„分之„、214分钟(名)、215丰富(形/动)、216封(量)、217风(名)、218夫人(名)、219服务(动)、220服务员(名)、221辅导(动/名)、222复习(动)、223复杂(形)、224父亲(名)、225负责(动/形)、226附近(名)
G:227该(助动/动)、228改(动)、229改变(动/名)、230干净(形)、231感到(动)、232感冒(名/动)、233感谢(动)、234敢(助动)、235干(动)、236干部(名)、237刚(副)、238刚才(名)、239钢笔(名)、240高(形)、241高兴(形/动)、242搞(动)、243告诉(动)、244哥哥(名)、245歌(名)、246个(量)、247各(代)、248各种(代)、249给(动/介)、250根(量/名)、251跟(介/连/动)、252更(副)、253工厂(名)、254工人(名)、255工业(名)、256工作(动/名)、257公共汽车、258公斤(量)、259公里(量)、260公园(名)、261够(形/动)、262姑娘(名)、263故事(名)、264刮(动)、265挂(动)、266关(动)、267关系(名/动)、268关心(动)、269馆(名)、270广播(动/名)、271贵(形)、272贵姓、273国(名)、274国家(名)、275过(动)、276过(助)、277过来、278过去(名)、279过去
H:280哈哈(象声)、281还(副)、282还是(副/连)、283孩子(名)、284海(名)、285寒假(名)、286喊(动)、287汉语(名)、288汉字(名)、289好(形)、290好(副)、291好吃(形)、292好处(名)、293好看(形)、294好像(动)、295号(名/量)、296喝(动)、297和(介/连)、298合适(形)、299河(名)、300黑(形)、301黑板(名)、302很(副)、303红(形)、304后(名)、305后边(名)、306忽然(副)、307湖(名)、309互相(副)、309花(名/形)、310花(动)、311画(动)、312画(名)、313化学(名)、314话(名)、315坏(形)、316欢迎(动)、317还(动)因、318换(动)、319黄(形)、320回(动)、321回(量)、322回答(动/名)、323回来、324回去、325会(助动/动)、326会(名)、327会话(动/名)、328活(动)、329活(名)、330活动(动/名)、331火车(名)、332或者(连)
J:333基本(形)、334基础(名)、335机场(名)、336机会(名)、337机器(名)、338鸡(名)、339鸡蛋(名)、340„极了„、341集合(动)、342急(形)、343济(动/形)、344几(代)、345技术(名)、346寄(动)、347计划(名/动)、348记(动)、349继续(动)、350家(名/量/尾)、351家庭(名)、352加(动)、353坚持(动)、354间(量)、355检 查(动/名)、356简单(形)、357见(动)、358见面、359件(量)、360健康(名/形)、361建设(动/名)、362将来(名)、363江(名)、364讲(动)、365交(动)、366数(动)、367脚(名)、368角(量)、369饺子(名)、370教室(名)、371教育(动/名)、372叫(动)、373叫(动/介)、374接(动)、375接着(副/连)、376街(名)、377节(名)、378节目(名)节日、结果、结束、解决、姐姐、借、介绍、斤、今年、今天、紧、紧张、进、进来、进去、进行、近、精彩、精神、经常、经过、400经济、经验、久、九、酒、旧、就、橘子、举、句、句子、觉得、决定
K:咖啡、卡车、开、开始、开玩笑、开学、看、看病、看见、考试、棵、科学、咳嗽、可能、可是、可以、渴、克、刻、客气、课、课本、课文、空气、口、口语、哭、苦、块、快、困难
L:拉、啦、来、蓝、篮球、劳动、劳驾、老(老二)、老师、了、累、冷、离、离开、里、里、里边、礼物、历史、利用、例如、立刻、俩、联系、连„都/也„、脸、练习、凉快、两、辆、亮、了、了解、零、领导、留、留念、留学生、流、六、楼、路、录音、旅行、绿、乱
M:妈妈、麻烦、马、马上、嘛、吗、买、卖、满、满意、500慢、501忙、毛、帽子、没、没关系、没意思、没有、每、妹妹、门、门口、们(朋友们)、米/公尺、米饭、面包面条儿、民族、明年、明天、名字、母亲、目前
N:拿、哪、哪里、那、那个、那里/那儿、那么、那么、那些、那样、哪、呐、南、南边、男、难、呢、内、内容、能、能够、嗯、你、你们、年、年级、年纪、年轻、念、您、牛、牛奶、农村、农民、农业、努力、女、女儿、暖和
P:爬、怕、拍、排球、派、旁边、跑、跑步、朋友、碰、批评、啤酒、篇、便宜、片、漂亮、票、苹果、瓶、破
Q:
七、骑、起、起床、起来、汽车、汽水、铅笔、千、钱、前、前边、浅、墙、桥、青年、轻、600清楚、晴、情况、请、请假、请问、秋、秋天、球、取得、去、去年、全、全部、全体、确实
R:然后、让、热、热情、人、人们、人民、任何、认识、认为、认真、日、日语/日文、日子、容易、肉
S:
三、散步、山、商店、上、上、上边、上课、上来、上去、上午、上学、少、社会、身体、深、什么、声、声调、声音、生产、生词、生活、生日、省、剩、胜利、师傅、十、十分、时候、时间、食堂、实践、实现、实现、使用、世界、事、事情、是、市、试、收、收拾、手、手表、首都、输、舒服、书、熟、数、树、数学、双、谁、水、水果、水平、睡、睡觉、说、说明、思想、死、四、送、宿舍、700酸、算、虽然、岁、所以、所有
T:他、他们、它、它们、她、她们、抬、太、太阳、态度、谈、汤、糖、躺、讨论、特别、疼、踢、提、提高、体育、天、天气、条、条件、跳跳舞、听、听见、听说、听写、停、挺、通、通过、通知、同时、同学、同意、同志、痛快、头、突然、图书馆、团结、推、腿、退、脱
W:袜子、外、外边、外、外语/外文、完、完成、完全、玩、碗、晚、晚饭、晚会、晚上、万、往、往、忘、危险、为、伟大、喂、位、为、为了、为什么、文化、文学、文学家、文艺、文章、问、问好、问题、我、我们、握手、屋子、五、午饭、物理
X:西、西边、希望、习惯、800喜欢、沅、洗澡、系、细、下、下、下、下边、下课、下来、下去、下午、夏、夏天、先、先生、现代、现在、相信、香、香蕉、想、响、像、向、消息、小(形/头)(小李)、小孩儿、小姐、小时、笑、些、鞋、写、谢谢、辛苦、新、新年、新闻、心、信、信封、星期、星期日/星期天、行、幸福、姓、休息、需要、许多、学、学生、学习、学校、学院、雪
Y:呀、呀、研究、颜色、眼睛、演出、宴会、羊、样子、要求、药、要、要是、也、也许、页、夜、一、一般、一边„一边„、一点儿、一定、一共、一会儿、一„就„、一块儿、一起、一切、一下、一些、一样、一直、医生、医院、衣服、椅子、已经、以后、以前、以为、艺术、亿、意见、900意思、意义、因为、音乐、阴、银行、英语/英文、应该、赢、影响、永远、用、尤其、邮局、邮票、游泳、有、有的、有名、有时候、有些、有意思、友好、友谊、右、又、鱼、愉快、雨、语法、语言、遇到、预习、元、原来、原谅、圆、远、愿望、月、月亮、月球、云、运动
Z:再、再见、在、在、咱、咱们、脏、早、早晨/早上、早饭、怎么、怎么样、怎样、增加、展览、占、站、张、长、掌握、着急、找、照顾、照相、这、这个、这里/这儿、这么、这些、这样、着、真、真正、整齐、正、正确、正在、政府、政治、只、支、知道、知识、„之间„、指、只、只好、纸、中、中间、中文、中午、中学、钟、钟头、1000种、重、重要、周、周围、猪、主要、主意、住、注意、祝、装、准备、桌子、自己、自行车、字、总、走、足球、祖国、组织、嘴、最、最初、最后、最近、昨天、左、做、作、作业、坐、座n.乙级词(2081)
A:阿、阿拉伯语/阿拉伯文、阿姨、挨、哎、哎呀、爱好、爱护、爱情、安全、安慰、安心、按(V、Prep)、按时、按照、暗、崖B:拔、白(ad)、白菜、白天、败、班长、板、半导体、半拉、半夜、办公、办事、帮、帮忙、榜样、傍晚、包(n/L)、包(v)、包括、包子、薄、保、保持、保存、保护、保留、保卫、保证、宝贵、抱歉、报到、报道/报导(v/n)、报告、报纸、背(v)、碑、悲痛、北部、北方、北面、背(n)、背后、被子、本(ad)、本(pron)、本来、本领、本事、本质、笨、逼、鼻子、比例、比如、笔记、毕业、闭、必然、必要、避、避免、边„边„、编、扁、便、便条、遍、标点(n)、标准(n/a)、表达、表面、表明、宾馆、兵、冰、饼干、病房、病菌、病人、并(ad/conj)、并(v)、并且、玻璃、伯父/伯伯、伯母、脖子、捕、补、补充、补课、实习、不必(ad)、不大(ad)、不得不、不得了(a)、不断、不管(conj)、不过(conj)、不好意思、不仅、不论(conj)、不平(a/n)、不然(conj)、不少(a)、不是吗、不行(a)、不幸(a)、不许、不要紧、不一定、不住(ad)、布置、步(n)、部(n/L)、部队、部门、部长
C:猜、材料、踩、采、采购(v)、采取、采用、餐厅、藏、草地、草原、厕所、册(L)、测验(v/n)、曾(ad)、曾经(ad)、插、叉子、差(a)、差不多(a)、拆(v)、产量(n)、新产品、产生、尝、长期、长途、超、超过、抄、抄写、吵、车间、彻底(a)、沉默(a)、趁(prep)、衬衫、衬衣、称(v)、称赞、成分/成份、成功(n/v)、成果、成就、成立、成熟(v/a)、成为、成长、乘、程度、诚恳、诚实、承认、吃惊、尺(n/L)、翅膀、充分、充满、充足、冲、虫子、重(ad)、重叠、重复、重新(ad)、崇高(a)、抽象、愁(v)、臭(a)、初(a/头)、初步(a)、初级(a)、出版(v)、出口、出生、出席、出院、厨房、除(v)、处(v)、处分(n/v)、处理(v/n)、处(n)、传(v)、传播、传统(n)、闯、创、创造(vn)、创作(v/n)、春节、此(pron)、此外(conj)、刺(v)、聪明、从不/没、从„出发、从此(conj)、从而(conj)、从来(ad)、从事(v)、粗、醋、促进、催、存、存在、寸(L)、措施
D:搭、答应、答、答案、答卷、达到、打扮、打倒、打扰、打听、打针、大胆(a)、大多数(n)、大会、大伙儿(pron)、大街、大量(a)、大陆、大米、大批(a)、大人、大使馆、大小(n)、大型(a)、大衣、大约(ad)、呆(a)、呆(v)、代(n)、代替、袋(n/L)、待、担任、担心、单(a)、单(ad)、单词、单调、单位、但(conj)、淡、蛋、蛋糕、当„的时候、当地、当年、当前(n)、当时、挡(v)、党、党员、当(v)、当做、刀子、岛、到处、到达、到底、到底(ad)、倒、倒是(ad)、道(v)、道(n)、道德、道路、道歉、德语/德文、„的话„、登、登记、等(v)、等待、等于(v)、滴、敌人、的确(ad)、底下、地带(n)、地点、地方、地面、地球、地区、地图、地位、地下(n)、地址、递、电报、电冰箱、电风扇、电视台、电台、电梯、店、吊、钓、调、调查(v/n)、跌、顶(n)、顶(v)、定、订、东北、东部、东方、东面、东南、懂得、动人、动身、动手、动物园、动员、动作、冻、洞、斗争(v/n)、豆腐、逗、独立王国(v)、读书、读者、堵、肚子、度、度过、渡、端(v)、短期、断、堆(v)、队、队伍、队长、对(L)、对比(v/n)、对待、对方、对付、对话(v/n)、对面、对象、对于(prep)、吨(L)、蹲、多数(n)、夺、躲、朵(L)
E:鹅、而(conj)、儿童、耳朵
F:发表、发出、发达(a)、发动、发抖、发挥、发明、发言(v/n)、发扬、法郎、法律、繁荣、凡(ad)、反动(a)、反复、反抗、反应(v/n)、反映(v/n)、反正(ad)、范围(n)、犯(v)、方(a)、方案、方式、方针、房子、防、防止、仿佛、纺织、放大、放弃、放心、非„不可、肥、肺、费(n)、费(v)、费用、吩咐、分别(v/ad)、分配、分析(v)、纷纷(a)、粉笔、奋斗(v)、份(L)、愤怒、封建(a)、风景、风力、风俗、逢、否定、否则(conj)、扶、幅、符合、服从、浮、副(L)、副(a)、副食、复述、复印、付、富、妇女
G:该(pron)、改革、改进(v/n)、改善、改造、改正、概括、概念、盖、干(a)、干杯、干脆、干燥、杆、肝、赶、赶紧(ad)、赶快(ad)、感动、感激、感觉、感情、感想(n)、感兴趣、干活儿、干吗、刚刚、钢、港、高大、高原、告、搁(v)、胳膊/胳臂、割、革命、隔、隔壁、个别(a)、个人(n)、根本(n/a)、根据(v/pron.)、跟前、更加、工程、工程师、工夫(n)、供(v)、供给、公费(a)、公共、公开、公路、公司、公用电话、公元、巩固(a/v)、贡献(v/n)、共(ad)、共产党、共同(a)、狗、构成、构造(n)、估计(v/n)、姑姑、鼓、鼓励(vn)、鼓舞(v/n)、鼓掌、古、古代、古迹、古老、骨头、故乡、故意、顾(v)、顾客、挂号、拐、怪、关键、关于、关照、官、观察(v)、观点、观众、管、管理、冠军、罐头、贯彻、光(n)、光(a)、光辉(n/a)、光明(a)、光线(n)、广场、广告、广阔、逛、规定(v/n)、规律、规模、鬼(n)、跪、滚、锅(n)、国际(n)、国民党(n)、国王、果然(ad)、过程、过年
H:海关、海洋、害、害处、害怕、含、寒冷、汗、行、航空、毫不、毫无、好好儿、好久、好容易、好听、好玩儿、好些、号码、号召、好、和平、合、合理、合同、合作、盒(n/L)、嘿、黑暗、恨、哼、红茶、红旗、猴子、厚、后悔、后来(n)、后面、后年、后天、呼、呼吸、壶、胡乱、胡子(n)、糊涂、护士、护照(n)、户、花园、划、滑、滑冰、画报、划、化(v/尾)、坏处、欢送、环、环境、慌、黄瓜、黄油、皇帝、灰、挥、恢复、回头(ad)、回信、回忆、会场、会见、会客、会谈、会议、昏迷、婚姻、混、活泼、活跃、伙食、火、火柴、获得、或、货
J:几乎、机床、机关、机械、积极、积极性、积累、激动、激烈、极、极其、集、集体、集中、及、及格、及时、急忙、即、级、技术员、季节、计算、记得、记录、记忆、记者、既、既„也、既„又„、既然、纪律、纪念、夹、家具、家乡、加工、加强、加以、假、价格、价值、架、假条、坚定、坚决、坚强、尖、尖锐、肩、艰巨、艰苦、拣、捡、剪、减、减轻、减少、箭、渐渐、建、建立、建筑、将(prep)、将(ad)、将要、奖、奖学金、讲话、讲座、酱油、降、降低、交换、交际、交流、交通、郊区、骄傲、角、教材、教师、教授、教学、教训、教员、较、叫做、接触、接待、接到、接见、接近、接受、街道、阶段、结实、节省、节约、结构、结合、结婚、结论、解、解答、解放、解释、届、金、金属、今后、仅、仅仅、尽、尽管、尽量、进步、进攻、进化、进口、进入、进修、进一步、禁止、近来、尽、劲、京戏/京剧、精力、经、经理、经历、井、警察、静、敬爱、敬礼、镜子、竞赛、究竟、纠正、救、就、就是、局长、举行、拒绝、据说、巨大、具备、具体、具有、距离(n)、距离(prep)、俱乐部、剧场、卷、觉悟、决、决心、绝对、军、军队、军事
K:开放、开会、开课、开明、开辟、开演、开展、砍、看不起、看法、看来(conj)、看样子、扛、考、考虑、烤、靠(v/prep)、颗、科(n)、科学家、科学院、科研、科长、可、可爱、可靠、可怜、可怕、可以、克服、刻、刻苦、客人、课程、肯、肯定、空、空间、空前、空中、孔(n)、恐怕、空儿、控制、口袋、口号、扣、裤子、跨、筷子、快乐、宽、款、矿、捆、困、扩大
L:垃圾、来、来、来不及、来得及、来信(n)、来自、拦、懒、烂、狼、朗读、浪、浪费、捞、老、老、老百姓、老板、老大妈/大妈、老大娘/大娘、老大爷/大爷、老虎、老人、老实、老太太、老头儿、乐观、雷、类、厘米、梨、离婚、理发、理解、理论、理想、理由、里面、礼拜天/礼拜日、礼貌、礼堂、利害/厉害、利益、例、例子、立、立场、立方、立即、粒、力、力量、力气、力所能及、联合、联欢、连、连忙、连续、恋爱、练、粮食、凉、量、良好、两、聊、聊天儿、了不起、列、临、临时、邻居、零钱、铃、灵活、领、领袖、另、另外、流利、龙、楼梯、漏、露、路上、路线、录、录像、录音机、陆续、旅馆、旅客、旅途、略、轮船、论文、萝卜、落、落后
M:码头、马虎、马路、骂、埋、买卖、迈、馒头、满足、猫、毛、毛病、毛巾、毛衣、矛盾、冒、贸易、煤、煤气、没错、没什么、没事儿、沿用、每、美好、美丽、美术、美元、梦、米、秘密、蜜蜂、密、密切、棉花、棉衣、面、面、面积、面貌、面前、描写、秒、庙、妙、灭、民主、明亮、明确、明显、名、名胜、命令、摸、模仿、磨、墨水儿、某、模样、亩、母、木、木头、目标、目的N:哪个、哪怕、哪些、那边、奶奶、耐心、耐用、南部、南方、南面、男人、难道、难过、难看、难受、脑袋、脑子、闹、内部、能干、能力、能源、泥、年代、年龄、年青、鸟、扭、浓、弄、女人、女士、暖、暖气
P:怕(ad)、排、排、牌、盘、盘子、盼望、判断、旁、胖、炮、赔、陪、配合、喷、盆、捧、碰见、批、批判、批准、披、脾气、疲劳、皮、皮肤、匹、偏、片面、骗、飘、拼命、品种、乒乓球、平、平安、平常、平等、平方、平静、平均、平时、平原、瓶子、坡、破坏、迫切、扑、铺、朴素、普遍、普通
Q:期、期间、欺骗、妻子、其次、其他、其它、其余、其中、奇怪、齐、旗子、企图、企业、启发、气、气候、气温、气象、汽油、牵、千万、签订、前进、前面、前年、前天、前途、欠、枪、强、强大、强盗、强调、强度、强烈、抢、敲、悄悄、桥梁、瞧、巧、巧妙、切、且、侵略、亲爱、亲戚、亲切、亲自、青、轻松、清、情景、情形、情绪、请客、请求、庆祝、穷、球场、求、区、区别、渠、取、取消、圈、全面、劝、缺、缺点、缺乏、缺少、却、确定、裙子、群、群众
R:然而、燃烧、染、嚷、绕、惹、热爱、热烈、热闹、热水瓶/暖水瓶、热心、人才/人材、人工、人家、人口、人类、人民币、人物、人员、人造、忍、任务、认、认得、扔、仍、仍然、日常、日程、日记、日期、日用品、日元、如、如、如果、如何、如今、入、软、弱
S:撒、洒、赛、伞、嗓子、扫、嫂子、色、森林、杀、沙发、沙漠、沙子、傻、晒、山脉、山区、闪、善于、伤、伤心、商场、商量、商品、商业、上班、上当、上级、上面、上衣、稍、稍微、烧、勺子、少数、少年、蛇、舌头、射、设备、设计、伸、身、身边、深厚、深刻、深入、什么的、神、神经、生、生、生动、生命、生气、生物、生意、生长、升、绳子、省、胜、失败、失去、失望、失业、狮子、施工、湿、诗、石头、石油、拾、时代、时刻、时期、食品、食物、实际、实事求是、实行、实验、实用、实在、使、始终、世纪、事件、事实、事物、事先、事业、适当、适合、适应、适用、市场、室、试卷、试验、收获、收入、收音机、手段、手工、手绢/手帕、手术、手套、手续、手指、首、首先、受、瘦、蔬菜、叔叔、舒适、书包、书店、书记、书架、熟练、熟悉、暑期、属于、树林、数、数量、数字、刷、摔、甩、率领、双方、水稻、水泥、顺、顺便、顺利、撕、私、私人、司机、丝、似乎、松、送行、速度、塑料、算了、随、随便、碎、损失、缩、所、所、所谓
T:塔、台、太太、谈话、谈判、弹、毯子、探、趟、烫、掏、逃、讨厌、套、特此(ad)、特点、特殊、提倡、提供、提前、题、题目、体会、体积、体系、体育场、体育馆、替、天真、添、填、田、田野、甜、挑、条约、调整、贴、铁、铁路、听讲、停止、通讯、同、同、同情、同屋、同样、铜、桶、统一、统治、痛、痛苦、偷、偷偷、投、投入、头、头发、透、突 出、突击、图、涂、土、土地、土豆、吐、吐、兔子、团、推动、推广、拖、托、脱离
W:挖、哇、歪、外地、外交、外面、弯、完整、网球、往往、望、忘记、微笑、危害、危机、违反、围、围绕、维护、委员、尾巴、未、未来、味道、胃、喂、位置、卫生、卫星、温度、温暖、文件、文明、文物、文字、闻、稳、稳定、问候、握、污染、屋、无、无论、无数、无限、武器、武术、雾、物价、物质、误会
X:西北、西部、西餐、西方、西瓜、西红柿、西南、西面、吸、吸收、吸烟/抽烟、吸引、牺牲、洗衣机、系统、戏、细菌、细心、下班、下面、吓、掀、先后、先进、鲜、鲜花、纤维、闲、显得、显然、显著、现代化、现实、形象、献、县、羡慕、限制、线、相、相当、相反、相互、相似、相同、香肠、香皂、箱子、乡、乡下、详细、想法、想念、想像/想象、响应、享受、项、项目、象、消费、消化、消灭、消失、晓得、小伙子、小麦、小朋友、小说、小心、小学、校长、笑话、效果、效率、歇、斜、血、新鲜、心得、心情、心脏、信、信心、星星、兴奋、形成、形容、形式、形势、形象、形状、行、行动、行李、醒、兴趣、性、性格、性质、姓名、兄弟、胸、雄、雄伟、熊猫、修、修改、修理、虚心、许、宣布、宣传、选、选举、选择、学、学费、学期、学术、学问、血液、寻找、训练、迅速
Y:压、压迫、牙、牙刷、盐、严格、严肃、严重、研究所、延长、沿、眼、眼镜、眼泪、眼前、演、演员、咽、阳光、仰、养、样、邀请、腰、摇、咬、要紧、爷爷、业务、业余、叶子、夜里、夜晚、一、一半、一边、一„也„、一方面„一方面„、一齐、一生、一时、一同、一下子、一致、一道、医务室、医学、依靠、移、移动、仪器、疑问、已、以、以及、以来、以内、以上、以外、以下、意外、意志、议论、异常、因此、因而、因素、银、引起、印、印刷、印象、英雄、英勇、应、应当、营养、营业、迎接、影子、应用、硬、拥抱、拥护、勇敢、勇气、用不着、用处、用功、用力、优点、优良、优美、优秀、悠久、由、由于、油、游览、游泳池、有的是、有
(一)点儿、有关、有利、有力、有趣、有时、有效、有用、右边、于、于是、雨衣、与、语调、语气、语音、羽毛球、玉米、遇、遇见、预备、员、原料、原因、原则、圆珠笔、愿望、院、院长、院子、约、约会、越„越„、越来越„、阅读、阅览室、允许、运、运动会、运动员、运输、运用
Z:杂、杂技、灾、灾害、暂时、赞成、遭到、遭受、糟糕、造、造句、责任、则、增长、扎、摘、窄、粘、展出、展开、展览会、战斗、战胜、战士、战争、章、涨、丈、丈夫、招待、招待会、招呼、着、照、照常、照片/相片、召开、折、哲学、这边、真理、真实、针、针对、阵、睁、征求、争、争论、争取、整个、整理、正、正常、正好、正式、政策、证明、支持、支援、之后、之前、之上、之下、之
一、之中、织、职工、职业、直、直、直到、直接、植物、执行、值得、指出、指导、指挥、指示、止、只是、只要、只有、至、至今、至少、制定、制订、制度、制造、秩序、质量、治、中餐、中心、中央、中药、终于、种子、种、重大、重点、重量、重视、周到、株、逐步、逐渐、竹子、煮、主动、主观、主人、主任、主席、主张、著名、著作、住院、祝贺、抓、抓紧、专家、专门、专心、专业、转变、转告、转、庄稼、庄严、撞、状况、状态、追、准、准确、准时、捉、资料、资源、紫、仔细、自、自从、自动、自费、自觉、自然、自我、自学、自由、综合、总结、总理、总统、走道、组、钻、钻研、醉、最好、尊敬、遵守、左边、左右、做法、做客、做梦、作家、作品、作为、作文、作用、作者、坐班、座谈、座位。
目录:
第一章语义研究的发展与现状
一、语文学时期我国的训诂学
二、传统语义学
三、现代语义学的兴起和现状 第二章
我们关于语言
语义的一些基本认识
一、语言是人类的基本工具之一
二、语言的功能
(一)什么是语言气
(二)语义的性质和含义
三、语言的结构
四、语义系统
五、语义单位
(一)语义单位与语音的关系
(二)语义单位与语法单位的关系
(三)语义单位与语言、言语的关系
六、语义类型1.广义的语义
(一)反映义(1)基本义(2)附加义
(二)语法意义
七、人是怎样认识语义的八、语义与语言反映的各种现象的关系
第三章
义素分析法(上)
一、义素分析法的提出是不可避免的二、义素分析法的程序和方法 第四章
义素分析法(下)
一、义素分析法的程序和方法(下)
二、义素分析实例补充 第五章
义素和义位的性质
一、义素的性质
二、义位的性质
三、语文词典的释义
语义学概论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了解汉语语义学的起源、发展和现状。
(二)教学内容:汉语语义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作用。1.一次课学习一章,掌握1~2个主要观点;1~2个知识点。2.完成一次课堂训练;一次作业。3.评讲一次课外作业。课程论文题目
1.《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名词语义系统分析(N)
2.《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动词语义系统分析(V)3.《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形容词语义系统分析(A)
4.《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副词语义系统分析(ad)5.《汉语水平词汇大纲》量词语义系统分析(L)
6.《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名+名,名+动,名+形;动+动,动+形,动+名;形+形,形+动,形+名搭配所能实现的句法关系语义分析(NN,NV,NA;VV,VA,VN;AA,AV,AN)
7.《汉语水平词汇大纲》量+名,副+名,副+动,副+形搭配的语义分析(LN,adN,adV,adA)8.《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名+名/动/形实现主谓结构的语义分析(N+N/V/A=SP)
9.《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名+名/动/形搭配实现定中结构的语义分析(N+N/V/A=AttrCen)10.《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名+名/动/形搭配实现并列结构的语义分析(N+N/V/A=Para)11.《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动+动/形/名搭配实现主谓结构的语义分析(V+V/A/N=SP)12.《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动+动/形/名搭配实现定中结构的语义分析(V+V/A/N=AtCen)13.《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动+动/形/名搭配实现并列结构的语义分析(V+V/A/N=Para)14.《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动+动/形/名搭配实现状中结构的语义分析(V+V/A/N=AdCen)15.《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动+动/形/名搭配实现中补结构的语义分析(V+V/A/N=CenC)16.《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动+动/形/名搭配实现连谓结构的语义分析(V+V/A/N=P+P„„)17.《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形+形/动/名搭配实现主谓结构的语义分析(A+A/V/N=SP)18.《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形+形/动/名搭配实现定中结构的语义分析(A+A/V/N=AtCen)19.《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形+形/动/名搭配实现并列结构的语义分析(A+A/V/N=Para)20.《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形+形/动/名搭配实现状中结构的语义分析(A+A/V/N=AdCen)21.《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形+形/动/名搭配实现中补结构的语义分析(A+A/V/N=CenC)22.《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形+形/动/名搭配实现连谓结构的语义分析(A+A/V/N=P+P„„)23.《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动词与名、动、形搭配实现并列结构的语义分析(N+N/V/A=Para)24.《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名词与名、动、形搭配实现主谓结构的语义分析(N+N/V/A=SP)25.《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名词与名、动、形搭配实现定中结构的语义分析(N+N/V/A=AtCen)26.《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名词与名、动、形搭配实现并列结构的语义分析(N+N/V/A=Para)
汉语水平词汇等级大纲
1、名词的义素分析
甲级词(1033)
[名:n;动:v(助动:aux);形:a;数:num;量measure;代:pron;副:ad;介:prep;连:conj;助:frame;叹:int;象声:voice]
A:啊、啊、矮、爱、爱人、安静、安排
B:
八、把、把、爸爸、吧、白、百、摆、班、搬、半、半天、办、办法、办公室、帮助、饱、抱、报、杯、杯子、北、北边、倍、被、本、比、比较、比赛、笔、必须、边、变、变成、变化、遍、表、表示、表现、表演、表扬、别、别的、别人、病、不、不错、不但、不久、不如、不同、不要、布、部分
C:63擦(动)、64才(副)、65菜(名)、67参观(动)、68参加(动)、69操场(名)、70草(名)、71层(量)、72茶(名)、73查(动)、74差(动)、75常(副)、76常常(副)、77长(形)、78场(量/名)、79唱(动)、80朝(介/动)、81车(名)、82车站(名)、83城(名)、84城市(名)、85成(动)、86成绩(名)、87吃(动)、88迟到(动)、89抽(动)、90出(动)、91出发(动)、92出来、93出去、94出现(动)、95出租汽车、96除了„以外、97穿(动)、98船(名)、99窗(名)、100窗户(名)、101床(名)、102吹(动)、103春(名)、104春天(名)、105磁带(名)、106词(名)、107词典(名)、108次(量)、109从(介)、110从„到、111从„起、112从前(名)、113错(形/名)、114错误
D:115打(动)、116打算(动/名)、117大(形)、118大概(形)、119大家(代)、120大声、121大学(名)、122大夫(名)、123戴(动)、124带(动)、125代表(名/动)、126但是(连)、127当(介)、128当(动)、129当然(形)、130刀(名)、131倒(动)、132到(动)、133道(量)、134道理(名)、135得(动)、136得到、137的(助)、138地(助)、139得(助)、140„ 得很、141得(助动)、142灯(名)、143等(动)、144等(助)、145低(形/动)、146地(名)、147地方(名)、148第(头)(第一)、149弟弟(名)、150点(名)、151点(量)、152点(动)、153点心(名)、154点钟(名)、155电(名)、156电车(名)、157电灯(名)、158电话(名)、159电视(名)、160电影(名)、161掉(动)、162丢(动)、163东(名)、164东边(名)、165东西(名)、166冬(名)、167冬天(名)、168懂(动)、169动(动)、170动物(名)、171都(副)、172读(动)、173短(形)、174锻炼(动)、175段(量)、176对(介/动)、177对(形)、178对不起、179顿(量)、180多(形)、181多(副)、182多(数)、183多么(副)、184多少(代)E:185饿(形/动)、186而且(连)、187儿子(名)、188二(数)
F:189发(动)、190发烧、191发生(动)、192发现(动/名)、193发展(动/名)、194法语/法文、195翻(动)、196翻译(动/名)、197反对(动)、198饭(名)、199饭店(名)、200方便(形/动)、201方法(名)、202方面(名)、203方向(名)、204房间(名)、205访问(动)、206放(动)、207放假、208非常(副)、209飞(动)、210飞机(名)、211分(动)、212分(名/量)、213„分之„、214分钟(名)、215丰富(形/动)、216封(量)、217风(名)、218夫人(名)、219服务(动)、220服务员(名)、221辅导(动/名)、222复习(动)、223复杂(形)、224父亲(名)、225负责(动/形)、226附近(名)
G:227该(助动/动)、228改(动)、229改变(动/名)、230干净(形)、231感到(动)、232感冒(名/动)、233感谢(动)、234敢(助动)、235干(动)、236干部(名)、237刚(副)、238刚才(名)、239钢笔(名)、240高(形)、241高兴(形/动)、242搞(动)、243告诉(动)、244哥哥(名)、245歌(名)、246个(量)、247各(代)、248各种(代)、249给(动/介)、250根(量/名)、251跟(介/连/动)、252更(副)、253工厂(名)、254工人(名)、255工业(名)、256工作(动/名)、257公共汽车、258公斤(量)、259公里(量)、260公园(名)、261够(形/动)、262姑娘(名)、263故事(名)、264刮(动)、265挂(动)、266关(动)、267关系(名/动)、268关心(动)、269馆(名)、270广播(动/名)、271贵(形)、272贵姓、273国(名)、274国家(名)、275过(动)、276过(助)、277过来、278过去(名)、279过去
H:280哈哈(象声)、281还(副)、282还是(副/连)、283孩子(名)、284海(名)、285寒假(名)、286喊(动)、287汉语(名)、288汉字(名)、289好(形)、290好(副)、291好吃(形)、292好处(名)、293好看(形)、294好像(动)、295号(名/量)、296喝(动)、297和(介/连)、298合适(形)、299河(名)、300黑(形)、301黑板(名)、302很(副)、303红(形)、304后(名)、305后边(名)、306忽然(副)、307湖(名)、309互相(副)、309花(名/形)、310花(动)、311画(动)、312画(名)、313化学(名)、314话(名)、315坏(形)、316欢迎(动)、317还(动)因、318换(动)、319黄(形)、320回(动)、321回(量)、322回答(动/名)、323回来、324回去、325会(助动/动)、326会(名)、327会话(动/名)、328活(动)、329活(名)、330活动(动/名)、331火车(名)、332或者(连)
J:333基本(形)、334基础(名)、335机场(名)、336机会(名)、337机器(名)、338鸡(名)、339鸡蛋(名)、340„极了„、341集合(动)、342急(形)、343济(动/形)、344几(代)、345技术(名)、346寄(动)、347计划(名/动)、348记(动)、349继续(动)、350家(名/量/尾)、351家庭(名)、352加(动)、353坚持(动)、354间(量)、355检查(动/名)、356简单(形)、357见(动)、358见面、359件(量)、360健康(名/形)、361建设(动/名)、362将来(名)、363江(名)、364讲(动)、365交(动)、366数(动)、367脚(名)、368角(量)、369饺子(名)、370教室(名)、371教育(动/名)、372叫(动)、373叫(动/介)、374接(动)、375接着(副/连)、376街(名)、377节(名)、378节目(名)节日、结果、结束、解决、姐姐、借、介绍、斤、今年、今天、紧、紧张、进、进来、进去、进行、近、精彩、精神、经常、经过、400经济、经验、久、九、酒、旧、就、橘子、举、句、句子、觉得、决定
K:咖啡、卡车、开、开始、开玩笑、开学、看、看病、看见、考试、棵、科学、咳嗽、可能、可是、可以、渴、克、刻、客气、课、课本、课文、空气、口、口语、哭、苦、块、快、困难
L:拉、啦、来、蓝、篮球、劳动、劳驾、老(老二)、老师、了、累、冷、离、离开、里、里、里边、礼物、历史、利用、例如、立刻、俩、联系、连„都/也„、脸、练习、凉快、两、辆、亮、了、了解、零、领导、留、留念、留学生、流、六、楼、路、录音、旅行、绿、乱
M:妈妈、麻烦、马、马上、嘛、吗、买、卖、满、满意、500慢、501忙、毛、帽子、没、没关系、没意思、没有、每、妹妹、门、门口、们(朋友们)、米/公尺、米饭、面包面条儿、民族、明年、明天、名字、母亲、目前
N:拿、哪、哪里、那、那个、那里/那儿、那么、那么、那些、那样、哪、呐、南、南边、男、难、呢、内、内容、能、能够、嗯、你、你们、年、年级、年纪、年轻、念、您、牛、牛奶、农村、农民、农业、努力、女、女儿、暖和
P:爬、怕、拍、排球、派、旁边、跑、跑步、朋友、碰、批评、啤酒、篇、便宜、片、漂亮、票、苹果、瓶、破
Q:
七、骑、起、起床、起来、汽车、汽水、铅笔、千、钱、前、前边、浅、墙、桥、青年、轻、600清楚、晴、情况、请、请假、请问、秋、秋天、球、取得、去、去年、全、全部、全体、确实
R:然后、让、热、热情、人、人们、人民、任何、认识、认为、认真、日、日语/日文、日子、容易、肉
S:
三、散步、山、商店、上、上、上边、上课、上来、上去、上午、上学、少、社会、身体、深、什么、声、声调、声音、生产、生词、生活、生日、省、剩、胜利、师傅、十、十分、时候、时间、食堂、实践、实现、实现、使用、世界、事、事情、是、市、试、收、收拾、手、手表、首都、输、舒服、书、熟、数、树、数学、双、谁、水、水果、水平、睡、睡觉、说、说明、思想、死、四、送、宿舍、700酸、算、虽然、岁、所以、所有
T:他、他们、它、它们、她、她们、抬、太、太阳、态度、谈、汤、糖、躺、讨论、特别、疼、踢、提、提高、体育、天、天气、条、条件、跳跳舞、听、听见、听说、听写、停、挺、通、通过、通知、同时、同学、同意、同志、痛快、头、突然、图书馆、团结、推、腿、退、脱
W:袜子、外、外边、外、外语/外文、完、完成、完全、玩、碗、晚、晚饭、晚会、晚上、万、往、往、忘、危险、为、伟大、喂、位、为、为了、为什么、文化、文学、文学家、文艺、文章、问、问好、问题、我、我们、握手、屋子、五、午饭、物理
X:西、西边、希望、习惯、800喜欢、沅、洗澡、系、细、下、下、下、下边、下课、下来、下去、下午、夏、夏天、先、先生、现代、现在、相信、香、香蕉、想、响、像、向、消息、小(形/头)(小李)、小孩儿、小姐、小时、笑、些、鞋、写、谢谢、辛苦、新、新年、新闻、心、信、信封、星期、星期日/星期天、行、幸福、姓、休息、需要、许多、学、学生、学习、学校、学院、雪
Y:呀、呀、研究、颜色、眼睛、演出、宴会、羊、样子、要求、药、要、要是、也、也许、页、夜、一、一般、一边„一边„、一点儿、一定、一共、一会儿、一„就„、一块儿、一起、一切、一下、一些、一样、一直、医生、医院、衣服、椅子、已经、以后、以前、以为、艺术、亿、意见、900意思、意义、因为、音乐、阴、银行、英语/英文、应该、赢、影响、永远、用、尤其、邮局、邮票、游泳、有、有的、有名、有时候、有些、有意思、友好、友谊、右、又、鱼、愉快、雨、语法、语言、遇到、预习、元、原来、原谅、圆、远、愿望、月、月亮、月球、云、运动
Z:再、再见、在、在、咱、咱们、脏、早、早晨/早上、早饭、怎么、怎么样、怎样、增加、展览、占、站、张、长、掌握、着急、找、照顾、照相、这、这个、这里/这儿、这么、这些、这样、着、真、真正、整齐、正、正确、正在、政府、政治、只、支、知道、知识、„之间„、指、只、只好、纸、中、中间、中文、中午、中学、钟、钟头、1000种、重、重要、周、周围、猪、主要、主意、住、注意、祝、装、准备、桌子、自己、自行车、字、总、走、足球、祖国、组织、嘴、最、最初、最后、最近、昨天、左、做、作、作业、坐、座n.乙级词(2081)
A:阿、阿拉伯语/阿拉伯文、阿姨、挨、哎、哎呀、爱好、爱护、爱情、安全、安慰、安心、按(V、Prep)、按时、按照、暗、崖
B:拔、白(ad)、白菜、白天、败、班长、板、半导体、半拉、半夜、办公、办事、帮、帮忙、榜样、傍晚、包(n/L)、包(v)、包括、包子、薄、保、保持、保存、保护、保留、保卫、保证、宝贵、抱歉、报到、报道/报导(v/n)、报告、报纸、背(v)、碑、悲痛、北部、北方、北面、背(n)、背后、被子、本(ad)、本(pron)、本来、本领、本事、本质、笨、逼、鼻子、比例、比如、笔记、毕业、闭、必然、必要、避、避免、边„边„、编、扁、便、便条、遍、标点(n)、标准(n/a)、表达、表面、表明、宾馆、兵、冰、饼干、病房、病菌、病人、并(ad/conj)、并(v)、并且、玻璃、伯父/伯伯、伯母、脖子、捕、补、补充、补课、实习、不必(ad)、不大(ad)、不得不、不得了(a)、不断、不管(conj)、不过(conj)、不好意思、不仅、不论(conj)、不平(a/n)、不然(conj)、不少(a)、不是吗、不行(a)、不幸(a)、不许、不要紧、不一定、不住(ad)、布置、步(n)、部(n/L)、部队、部门、部长
C:猜、材料、踩、采、采购(v)、采取、采用、餐厅、藏、草地、草原、厕所、册(L)、测验(v/n)、曾(ad)、曾经(ad)、插、叉子、差(a)、差不多(a)、拆(v)、产量(n)、新产品、产生、尝、长期、长途、超、超过、抄、抄写、吵、车间、彻底(a)、沉默(a)、趁(prep)、衬衫、衬衣、称(v)、称赞、成分/成份、成功(n/v)、成果、成就、成立、成熟(v/a)、成为、成长、乘、程度、诚恳、诚实、承认、吃惊、尺(n/L)、翅膀、充分、充满、充足、冲、虫子、重(ad)、重叠、重复、重新(ad)、崇高(a)、抽象、愁(v)、臭(a)、初(a/头)、初步(a)、初级(a)、出版(v)、出口、出生、出席、出院、厨房、除(v)、处(v)、处分(n/v)、处理(v/n)、处(n)、传(v)、传播、传统(n)、闯、创、创造(vn)、创作(v/n)、春节、此(pron)、此外(conj)、刺(v)、聪明、从不/没、从„出发、从此(conj)、从而(conj)、从来(ad)、从事(v)、粗、醋、促进、催、存、存在、寸(L)、措施
D:搭、答应、答、答案、答卷、达到、打扮、打倒、打扰、打听、打针、大胆(a)、大多数(n)、大会、大伙儿(pron)、大街、大量(a)、大陆、大米、大批(a)、大人、大使馆、大小(n)、大型(a)、大衣、大约(ad)、呆(a)、呆(v)、代(n)、代替、袋(n/L)、待、担任、担心、单(a)、单(ad)、单词、单调、单位、但(conj)、淡、蛋、蛋糕、当„的时候、当地、当年、当前(n)、当时、挡(v)、党、党员、当(v)、当做、刀子、岛、到处、到达、到底、到底(ad)、倒、倒是(ad)、道(v)、道(n)、道德、道路、道歉、德语/德文、„的话„、登、登记、等(v)、等待、等于(v)、滴、敌人、的确(ad)、底下、地带(n)、地点、地方、地面、地球、地区、地图、地位、地下(n)、地址、递、电报、电冰箱、电风扇、电视台、电台、电梯、店、吊、钓、调、调查(v/n)、跌、顶(n)、顶(v)、定、订、东北、东部、东方、东面、东南、懂得、动人、动身、动手、动物园、动员、动作、冻、洞、斗争(v/n)、豆腐、逗、独立王国(v)、读书、读者、堵、肚子、度、度过、渡、端(v)、短期、断、堆(v)、队、队伍、队长、对(L)、对比(v/n)、对待、对方、对付、对话(v/n)、对面、对象、对于(prep)、吨(L)、蹲、多数(n)、夺、躲、朵(L)
E:鹅、而(conj)、儿童、耳朵
F:发表、发出、发达(a)、发动、发抖、发挥、发明、发言(v/n)、发扬、法郎、法律、繁荣、凡(ad)、反动(a)、反复、反抗、反应(v/n)、反映(v/n)、反正(ad)、范围(n)、犯(v)、方(a)、方案、方式、方针、房子、防、防止、仿佛、纺织、放大、放弃、放心、非„不可、肥、肺、费(n)、费(v)、费用、吩咐、分别(v/ad)、分配、分析(v)、纷纷(a)、粉笔、奋斗(v)、份(L)、愤怒、封建(a)、风景、风力、风俗、逢、否定、否则(conj)、扶、幅、符合、服从、浮、副(L)、副(a)、副食、复述、复印、付、富、妇女
G:该(pron)、改革、改进(v/n)、改善、改造、改正、概括、概念、盖、干(a)、干杯、干脆、干燥、杆、肝、赶、赶紧(ad)、赶快(ad)、感动、感激、感觉、感情、感想(n)、感兴趣、干活儿、干吗、刚刚、钢、港、高大、高原、告、搁(v)、胳膊/胳臂、割、革命、隔、隔壁、个别(a)、个人(n)、根本(n/a)、根据(v/pron.)、跟前、更加、工程、工程师、工夫(n)、供(v)、供给、公费(a)、公共、公开、公路、公司、公用电话、公元、巩固(a/v)、贡献(v/n)、共(ad)、共产党、共同(a)、狗、构成、构造(n)、估计(v/n)、姑姑、鼓、鼓励(vn)、鼓舞(v/n)、鼓掌、古、古代、古迹、古老、骨头、故乡、故意、顾(v)、顾客、挂号、拐、怪、关键、关于、关照、官、观察(v)、观点、观众、管、管理、冠军、罐头、贯彻、光(n)、光(a)、光辉(n/a)、光明(a)、光线(n)、广场、广告、广阔、逛、规定(v/n)、规律、规模、鬼(n)、跪、滚、锅(n)、国际(n)、国民党(n)、国王、果然(ad)、过程、过年
H:海关、海洋、害、害处、害怕、含、寒冷、汗、行、航空、毫不、毫无、好好儿、好久、好容易、好听、好玩儿、好些、号码、号召、好、和平、合、合理、合同、合作、盒(n/L)、嘿、黑暗、恨、哼、红茶、红旗、猴子、厚、后悔、后来(n)、后面、后年、后天、呼、呼吸、壶、胡乱、胡子(n)、糊涂、护士、护照(n)、户、花园、划、滑、滑冰、画报、划、化(v/尾)、坏处、欢送、环、环境、慌、黄瓜、黄油、皇帝、灰、挥、恢复、回头(ad)、回信、回忆、会场、会见、会客、会谈、会议、昏迷、婚姻、混、活泼、活跃、伙食、火、火柴、获得、或、货
J:几乎、机床、机关、机械、积极、积极性、积累、激动、激烈、极、极其、集、集体、集中、及、及格、及时、急忙、即、级、技术员、季节、计算、记得、记录、记忆、记者、既、既„也、既„又„、既然、纪律、纪念、夹、家具、家乡、加工、加强、加以、假、价格、价值、架、假条、坚定、坚决、坚强、尖、尖锐、肩、艰巨、艰苦、拣、捡、剪、减、减轻、减少、箭、渐渐、建、建立、建筑、将(prep)、将(ad)、将要、奖、奖学金、讲话、讲座、酱油、降、降低、交换、交际、交流、交通、郊区、骄傲、角、教材、教师、教授、教学、教训、教员、较、叫做、接触、接待、接到、接见、接近、接受、街道、阶段、结实、节省、节约、结构、结合、结婚、结论、解、解答、解放、解释、届、金、金属、今后、仅、仅仅、尽、尽管、尽量、进步、进攻、进化、进口、进入、进修、进一步、禁止、近来、尽、劲、京戏/京剧、精力、经、经理、经历、井、警察、静、敬爱、敬礼、镜子、竞赛、究竟、纠正、救、就、就是、局长、举行、拒绝、据说、巨大、具备、具体、具有、距离(n)、距离(prep)、俱乐部、剧场、卷、觉悟、决、决心、绝对、军、军队、军事
K:开放、开会、开课、开明、开辟、开演、开展、砍、看不起、看法、看来(conj)、看样子、扛、考、考虑、烤、靠(v/prep)、颗、科(n)、科学家、科学院、科研、科长、可、可爱、可靠、可怜、可怕、可以、克服、刻、刻苦、客人、课程、肯、肯定、空、空间、空前、空中、孔(n)、恐怕、空儿、控制、口袋、口号、扣、裤子、跨、筷子、快乐、宽、款、矿、捆、困、扩大
L:垃圾、来、来、来不及、来得及、来信(n)、来自、拦、懒、烂、狼、朗读、浪、浪费、捞、老、老、老百姓、老板、老大妈/大妈、老大娘/大娘、老大爷/大爷、老虎、老人、老实、老太太、老头儿、乐观、雷、类、厘米、梨、离婚、理发、理解、理论、理想、理由、里面、礼拜天/礼拜日、礼貌、礼堂、利害/厉害、利益、例、例子、立、立场、立方、立即、粒、力、力量、力气、力所能及、联合、联欢、连、连忙、连续、恋爱、练、粮食、凉、量、良好、两、聊、聊天儿、了不起、列、临、临时、邻居、零钱、铃、灵活、领、领袖、另、另外、流利、龙、楼梯、漏、露、路上、路线、录、录像、录音机、陆续、旅馆、旅客、旅途、略、轮船、论文、萝卜、落、落后
M:码头、马虎、马路、骂、埋、买卖、迈、馒头、满足、猫、毛、毛病、毛巾、毛衣、矛盾、冒、贸易、煤、煤气、没错、没什么、没事儿、沿用、每、美好、美丽、美术、美元、梦、米、秘密、蜜蜂、密、密切、棉花、棉衣、面、面、面积、面貌、面前、描写、秒、庙、妙、灭、民主、明亮、明确、明显、名、名胜、命令、摸、模仿、磨、墨水儿、某、模样、亩、母、木、木头、目标、目的N:哪个、哪怕、哪些、那边、奶奶、耐心、耐用、南部、南方、南面、男人、难道、难过、难看、难受、脑袋、脑子、闹、内部、能干、能力、能源、泥、年代、年龄、年青、鸟、扭、浓、弄、女人、女士、暖、暖气
P:怕(ad)、排、排、牌、盘、盘子、盼望、判断、旁、胖、炮、赔、陪、配合、喷、盆、捧、碰见、批、批判、批准、披、脾气、疲劳、皮、皮肤、匹、偏、片面、骗、飘、拼命、品种、乒乓球、平、平安、平常、平等、平方、平静、平均、平时、平原、瓶子、坡、破坏、迫切、扑、铺、朴素、普遍、普通
Q:期、期间、欺骗、妻子、其次、其他、其它、其余、其中、奇怪、齐、旗子、企图、企业、启发、气、气候、气温、气象、汽油、牵、千万、签订、前进、前面、前年、前天、前途、欠、枪、强、强大、强盗、强调、强度、强烈、抢、敲、悄悄、桥梁、瞧、巧、巧妙、切、且、侵略、亲爱、亲戚、亲切、亲自、青、轻松、清、情景、情形、情绪、请客、请求、庆祝、穷、球场、求、区、区别、渠、取、取消、圈、全面、劝、缺、缺点、缺乏、缺少、却、确定、裙子、群、群众
R:然而、燃烧、染、嚷、绕、惹、热爱、热烈、热闹、热水瓶/暖水瓶、热心、人才/人材、人工、人家、人口、人类、人民币、人物、人员、人造、忍、任务、认、认得、扔、仍、仍然、日常、日程、日记、日期、日用品、日元、如、如、如果、如何、如今、入、软、弱
S:撒、洒、赛、伞、嗓子、扫、嫂子、色、森林、杀、沙发、沙漠、沙子、傻、晒、山脉、山区、闪、善于、伤、伤心、商场、商量、商品、商业、上班、上当、上级、上面、上衣、稍、稍微、烧、勺子、少数、少年、蛇、舌头、射、设备、设计、伸、身、身边、深厚、深刻、深入、什么的、神、神经、生、生、生动、生命、生气、生物、生意、生长、升、绳子、省、胜、失败、失去、失望、失业、狮子、施工、湿、诗、石头、石油、拾、时代、时刻、时期、食品、食物、实际、实事求是、实行、实验、实用、实在、使、始终、世纪、事件、事实、事物、事先、事业、适当、适合、适应、适用、市场、室、试卷、试验、收获、收入、收音机、手段、手工、手绢/手帕、手术、手套、手续、手指、首、首先、受、瘦、蔬菜、叔叔、舒适、书包、书店、书记、书架、熟练、熟悉、暑期、属于、树林、数、数量、数字、刷、摔、甩、率领、双方、水稻、水泥、顺、顺便、顺利、撕、私、私人、司机、丝、似乎、松、送行、速度、塑料、算了、随、随便、碎、损失、缩、所、所、所谓
T:塔、台、太太、谈话、谈判、弹、毯子、探、趟、烫、掏、逃、讨厌、套、特此(ad)、特点、特殊、提倡、提供、提前、题、题目、体会、体积、体系、体育场、体育馆、替、天真、添、填、田、田野、甜、挑、条约、调整、贴、铁、铁路、听讲、停止、通讯、同、同、同情、同屋、同样、铜、桶、统一、统治、痛、痛苦、偷、偷偷、投、投入、头、头发、透、突出、突击、图、涂、土、土地、土豆、吐、吐、兔子、团、推动、推广、拖、托、脱离
W:挖、哇、歪、外地、外交、外面、弯、完整、网球、往往、望、忘记、微笑、危害、危机、违反、围、围绕、维护、委员、尾巴、未、未来、味道、胃、喂、位置、卫生、卫星、温度、温暖、文件、文明、文物、文字、闻、稳、稳定、问候、握、污染、屋、无、无论、无数、无限、武器、武术、雾、物价、物质、误会
X:西北、西部、西餐、西方、西瓜、西红柿、西南、西面、吸、吸收、吸烟/抽烟、吸引、牺牲、洗衣机、系统、戏、细菌、细心、下班、下面、吓、掀、先后、先进、鲜、鲜花、纤维、闲、显得、显然、显著、现代化、现实、形象、献、县、羡慕、限制、线、相、相当、相反、相互、相似、相同、香肠、香皂、箱子、乡、乡下、详细、想法、想念、想像/想象、响应、享受、项、项目、象、消费、消化、消灭、消失、晓得、小伙子、小麦、小朋友、小说、小心、小学、校长、笑话、效果、效率、歇、斜、血、新鲜、心得、心情、心脏、信、信心、星星、兴奋、形成、形容、形式、形势、形象、形状、行、行动、行李、醒、兴趣、性、性格、性质、姓名、兄弟、胸、雄、雄伟、熊猫、修、修改、修理、虚心、许、宣布、宣传、选、选举、选择、学、学费、学期、学术、学问、血液、寻找、训练、迅速
Y:压、压迫、牙、牙刷、盐、严格、严肃、严重、研究所、延长、沿、眼、眼镜、眼泪、眼前、演、演员、咽、阳光、仰、养、样、邀请、腰、摇、咬、要紧、爷爷、业务、业余、叶子、夜里、夜晚、一、一半、一边、一„也„、一方面„一方面„、一齐、一生、一时、一同、一下子、一致、一道、医务室、医学、依靠、移、移动、仪器、疑问、已、以、以及、以来、以内、以上、以外、以下、意外、意志、议论、异常、因此、因而、因素、银、引起、印、印刷、印象、英雄、英勇、应、应当、营养、营业、迎接、影子、应用、硬、拥抱、拥护、勇敢、勇气、用不着、用处、用功、用力、优点、优良、优美、优 秀、悠久、由、由于、油、游览、游泳池、有的是、有
(一)点儿、有关、有利、有力、有趣、有时、有效、有用、右边、于、于是、雨衣、与、语调、语气、语音、羽毛球、玉米、遇、遇见、预备、员、原料、原因、原则、圆珠笔、愿望、院、院长、院子、约、约会、越„越„、越来越„、阅读、阅览室、允许、运、运动会、运动员、运输、运用
Z:杂、杂技、灾、灾害、暂时、赞成、遭到、遭受、糟糕、造、造句、责任、则、增长、扎、摘、窄、粘、展出、展开、展览会、战斗、战胜、战士、战争、章、涨、丈、丈夫、招待、招待会、招呼、着、照、照常、照片/相片、召开、折、哲学、这边、真理、真实、针、针对、阵、睁、征求、争、争论、争取、整个、整理、正、正常、正好、正式、政策、证明、支持、支援、之后、之前、之上、之下、之
一、之中、织、职工、职业、直、直、直到、直接、植物、执行、值得、指出、指导、指挥、指示、止、只是、只要、只有、至、至今、至少、制定、制订、制度、制造、秩序、质量、治、中餐、中心、中央、中药、终于、种子、种、重大、重点、重量、重视、周到、株、逐步、逐渐、竹子、煮、主动、主观、主人、主任、主席、主张、著名、著作、住院、祝贺、抓、抓紧、专家、专门、专心、专业、转变、转告、转、庄稼、庄严、撞、状况、状态、追、准、准确、准时、捉、资料、资源、紫、仔细、自、自从、自动、自费、自觉、自然、自我、自学、自由、综合、总结、总理、总统、走道、组、钻、钻研、醉、最好、尊敬、遵守、左边、左右、做法、做客、做梦、作家、作品、作为、作文、作用、作者、坐班、座谈、座位。
目录:
第二篇:词汇语义学 讲稿
词汇语义学 讲稿 第一章 词汇语义学概说
第二章 义位的性质
(一)什么是义位
(二)义位的语言性
(三)义位的系统性
(四)义位的模糊性
(五)义位的民族性 第三章 义位的结构
(一)义位的微观结构
(二)义位的宏观结构
第四章 义位与语用
(一)义位组合(二)义位与语境 第五章 义位的演变
(一)义位演变的类型
(二)义位演变的原因
第六章 义位的描写及描写原则
第一章 词汇语义学 概说 第一节
什么是词汇语义学
一、语义和语义学
当代语言学的发展趋势是语义学开始兴起并成为热点。当代语义学的研究享有“时代的标志”之美称。当前语言学的各个研究领域都在向意义的研究转向。
语言可分为两大方面:形式(包括语音、文字)和语义。人们借助形式,即语音(口语)活文字(书面语)进行交际。形式和意义相辅相成,互相依赖。形式为语言的载体或曰媒介,语义为形式的实质
或曰内涵。没有无语义的形式,也不存在无形式的语义。抽象的语义借助物质化的形式得以显现,使得交际成为现实。
究竟什么是语义?
语义是思维的体现者,是客观事物经人们认知后在头脑中的概括反映,是言语交际过程的中心所在。人们交流时,首先要使自己的思维为别人所理解,同时也最关心别人所表达的意思。因此,语义是交际的中心所在,没有语义就没有交际。David Crystal(1982:210)说:意义对语言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把语言说成是什么东西,它都是一种有意义的活动。我们把说出来的言语的声音和噪音区别开来的标志就是它是否有意义„„Wierzbicka(维尔茨别希卡,1988:1)说过:语义学是解释语言的关键所在,语义研究理当是语言研究的重中之重。
语义学的开端源于19世纪欧洲比较语文学的发展。Semantics一词是法国语言学家Michale Breal(布雷尔,1832-1915)在他的《语义学探索》(1900年英译本名Semantics:Studies in the Science of Meaning)最早用到,自此,语义学作为语言学的一门独立学科宣告成立。但此后很长一段时间,语言学研究始终未摆脱结构主义思潮的控制,加之语义涉及到人类思想意识深处最为抽象的部分,横跨多种学科,难免使人感到高深莫测,望而生畏。因而,语义的描写研究始终是语言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布隆菲尔德(1933:140)甚至悲观地认为:“这种状况将一直延续到人类知识大大发展,远远超出现有水平才会有改变。”
20世纪30-40年代随着对普通语义学的研究,语义学开始普及。40-50年代哲学家和逻辑学家对意义的研究,对语义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6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开始注重对构成表层结构基础的意义结构的研究。TG(Transformational-generative grammar)语法的重要代表人物Katz(卡茨)首次提出语言研究中应当包括语义部分,从此形成了语言理论中的“句法学、音系学、语义学”三组鼎力的格局。此后,人们对语义及语义研究在语言研究中的重要性基本达成共识:即要真正了解语言的表层结构、性质和功能、发展规律及其与思维和行为的关系与联系,就必须深入地研究语义,全面描写语义与认知规律、概念结构、人类知识等的关系。美国学者沃尔夫说:“语言学的实质就在于探索意义。”利奇在其《语义学》序言中说:“语义学在语言研究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成了研究的焦点,多数人现在都同意这种看法。”俄罗斯语言学家阿普列祥(1974:3)说:“语言学发展的现今时代无疑是语义学时代。”另一位俄罗斯语言学家科尔山斯基(1980:3)说:“当前语言学家越来越注意对语言内容方面的研究,不论研究的是语言的哪一方面,哪一层次,也不论是哪一种研究流派,都是如此。”
现代语言学对意义的重视,一方面是语言学发展内部规律的发展必然,对语言研究越深入,就会发现意义问题越重要。另一方面也是社会发展对语言提出的现实应用要求。随着机器翻译、人机对话、通讯技术自动化等技术的迅猛发展,意义问题是语言的核心也是最首要的问题。因此,当今学者们普遍认为,语义学的发展也必将为其他学
科的前进开辟更为广阔的前景。
那么,究竟什么是语义学?
语义是很多学科的研究对象,因而关于语义学的定义也林林总总、五花八门。我们说的语义学是狭义的语言学的语义学(linguistic semantics),它研究各种自然语言单位的意义及其相互关系,语义的共时变化和历时演变。又可以分为词汇语义学、句法语义学和语义语用学。其中,词汇语义学和句法语义学研究的是句子和词语本身的意义,研究命题的真假条件。研究的是句子的认知意义,不受语境影响的语义。而语用语义学研究的是言语使用上的意义,是在语境中才能确定的意义。
广义的语义学还包括逻辑学的语义学(logical semantics)、哲学的语义学(philosophical semantics)、心理语义学(psychological semantics)等。我们还能看到形式语义学、模糊语义学、文化语义学、结构语义学、认知语义学等等不同的以语义学为名称的学科。我们择其要者做一简介。
(1)逻辑学的语义学,指运用逻辑学的方法来对语言的意义(主要是概念意义)进行研究和描写的一门学科。该学科把逻辑学与语义学结合起来研究语义,且运用一套形式符号、公式和推理规则来描写语言的逻辑关系和语义结构。逻辑学家为了方便进行句子分析,他们创造了一套符号。如用a,b,c,d,代表任何一个个体或事物,例如我们可以用a代表sun,b代表moon;用P、Q、R、S、T代表不同的谓语。
例如,我们可以用P代表Spherical。那么,P(a)的意思是the sun is spherical; P(b)的意思是the moom is spherical;
R用来表示„„比„„大,(greater)。“the sun is greater than the moon”这句话,用逻辑语义学的语言来表示,就是R(a,b)。
逻辑语义学是一个具有较强的明述性和严密性的语义学模式。它采用一套简明的逻辑符号来表示各种概念和语义关系。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些著名的逻辑学家用数理逻辑研究自然语言,特别是研究自然语言所表述的语义现象。他们认为,尽管“自然语言”和“形式语言”各有自己的特色,但它们之间没有根本的差别。它们可以用逻辑的、数学的方法研究自然语言,使自然语言“形式化”。
(2)哲学的语义学(philosophical semantics)。指对语言中意义用哲理方法进行研究的总称。哲学家们常将语义与所指对象联系起来(指称论);与在人们头脑中产生的形象或概念联系起来(概念论);与命题的真实性联系起来(真值论),或是和语言的实际用法联系起来(语用论)。
(3)普通语义学是20世纪40年代末提出来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柯日布斯基和齐思。关于普通语义学的基本观点,最好从齐思的名著《词的专横》谈起。齐思在这部书中坚持说,当代世界的种种矛盾和斗争,并不是由于人类社会中固有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引起的,而是由于“词的专横”造成的。他认为,只要改变一个事物的名称,它的客观现实也会跟着改变。齐思的观点得到一些人的支持,他们问道:
“改换词要容易得多,干吗还要改变事物本身呢?把事物的名称改换后,情况就大不一样啦。”赞成普通语义学基本观点的人,特别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主张进行一次“语言改革”,或开展一场“语义革命”。这场“改革”或“革命”要在语义学家的指导下进行。只有开展这场改革或革命,才能“拯救”人类,消灭社会对抗。他们认为,有些词(例如freedom,demoracy,justice,peace,exploriation 等等)的涵义容易误解,误解就会产生混乱,从而导致社会对抗和社会罪恶;而普通语言学可以帮助人们克服这些对抗和罪恶。
普通语义学过份地夸大了语言对社会的作用。上面介绍过的那个关于“词的专横”的基本论点是错误的,可以说是荒唐的。这种论点曾被一些别有用心的政客所利用。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普通语义学关于语言对社会的巨大影响这个观点也有其积极的意义。
二、词汇语义学
词汇语义学是现代语义学的分支,是传统词汇学的发展。语义学通常是在词汇和句子两个层面上进行的,所以有词汇语义学、句子语义学两个子系统。在词汇层面上研究的就是词汇语义学。
语言是“词的语言”,词决定着其他语言单位。而词的核心是词义。因此,词义在语义学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20世纪50年代,乌尔曼把语言符号区分为能记(外部形态)和所记(语义)两个方面,与之对应,产生了词汇形态学和词汇语义学,句法形态学和句法语义学。苏俄的词汇学在语言学中一直遥遥领先。在语义学的影响下,苏
俄较早地产生了词汇语义学。其中的代表作是阿普列祥的《词汇语义学》、库兹涅佐娃的《俄语词汇学》、诺维科夫的《俄语语义学》。英美词汇语义学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克鲁斯的《词汇语义学》、莱文的《词汇语义学评论》、兰姆的《词汇学和语义学》。
第二节 词汇语义学发展简史
无论中外,语义研究都可以粗略地划分为语文学时期、传统语义学时期和现代语义学时期。
一、语文学时期
语文学时期,指的是为了注释古书而进行的语义研究。在欧洲,到公元前3世纪时,希腊的许多古代典籍一般人就已经看不懂了。于是学者们开始从事校订、评注、整理古籍。他们的主要注意力集中在典籍的语法问题上,也兼顾考订词语的意义。在中国,语文学时期的语义研究叫做训诂学。春秋战国时期从义理辞章方面注释《春秋》的《公羊传》《谷梁传》,是我国处于萌芽时期的训诂成果。汉朝提倡读经,为了便于人们读懂古代典籍,注释古书之风盛行,训诂之学由此兴起。郑玄注的《周礼》《仪礼》《礼记》备受推崇。为了解释古书的字义,汉代还编成了几部重要的工具书《尔雅》《方言》《释名》。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保存了大量的古义古训和古字字形,对后世影响很大。这以后,我国语文学的重点由训诂转到音韵方面,但训诂的工作并未中断。到了清朝,我国语文学再度兴盛起来。戴震、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俞樾等不再像前人那样只是着眼于字形和字义的关
系,而是把古音的知识和字义的研究结合起来,解决了许多悬而未决的疑难问题。
中外语文学的情况很不一样。古希腊、罗马、古印度的语文学的重点是语法,对语音也很重视。语义不是他们的重点。这是因为希腊语、拉丁语、梵语是屈折语,在语法上有丰富的形态变化,而这又引起词的读音变化。古代希腊人、罗马人和印度人,他们阅读古代典籍的难点集中在语法上。汉语则不同,汉代以后读经的主要困难在字义上。因此,我国的语文学不但始于训诂学,而且始终把训诂当做一个重要内容。
训诂学所取得成就,不仅对研究古代汉语的语义和汉语语义的演变极为重要,而且能帮助我们认识现代汉语包括方言的语义,对我们研究语义学的理论和方法也是很有帮助的。但是训诂学只着眼于古代的书面语,目的也只限于注释古书,没有形成什么语义方面的理论。
“趁”本义是追逐、追赶,《广韵》:“丑刃切。趁逐”。《一切经音义》:“关西以逐物为趁”。此义仍见于今吴、闽语,说“趁猪、趁鸡”(象山、莆田)。近代汉语又引申为挣、赚,《水浒》多有用例,如“他有一座酒店,在城东快活林内,甚是趁钱”。此义普遍见于今闽语,也见于赣语。
二、传统语义学
传统语义学一般认为始于19世纪。这时候语言研究不再只是了解古代典籍的工具,而是成为一门独立的有自己的理论和方法的科学。发展的步伐加快了,领域也扩大了。此时,语义的研究成了词汇
学的重要内容。早在1838年,德国学者莱西希就主张把词义研究建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命名为“意义学”,但他的主张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直到1893年,法国语言学家布雷阿尔首先使用了“语义学”这个术语,并于1897年出版了《语义学探索》,从此,语义学逐渐从词汇学中独立出来成为语言学一个新的分支。20世纪2、30年代以后,语义学的研究逐渐进入一个新的重要的发展阶段。语义研究的新阶段被称作现代语义学。此前,词汇学的语义研究和早期的语义学时期则被称为传统语义学。
传统语义学的理论是在哲学和逻辑学的影响下,以具体语言的语义研究为基础,吸收语文学时期语义研究的成果逐渐形成的,传统语义学时期在理论上对词义、语音、客观事物三者之间的关系;词义与概念的关系;词义的色彩;多义词、同音词、同义词、反义词;词义的演变,特别是词义演变中的词义扩大、缩小和转移等一系列问题做了探讨。19世纪以后,在理论语言学及语义学理论的影响下,与语义关系密切的实际工作,如语言教学、词典编纂、翻译等都有了长足发展。
语义研究从语文学、训诂学到传统语义学是一次飞跃。语义的研究从只研究古代到古今兼顾,从只研究书面语到兼顾口语,从只着眼于实用到重视理论建树,逐渐发展成语言学中的一个分支,为语言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但是,我们也应看到由于语义的复杂性,也由于人们的忽视,语义研究远远落后于语言学的其他分支。和语音、语法这些分支学科比
较起来,传统语义学有三个致命弱点:一是,传统语义学只研究词义,而语音学研究音素、音位、音节、词及句子的语音;语法学的研究对象包括语素、词、词组、句子等结构单位。二是,传统语义学的研究只是静态地研究语言中词义的纵向聚合,而语音学、语法学的研究既有语音单位、语法单位在语言中静态的纵向聚合,也在动态中研究它在言语中的横向组合。三是,传统语义学认为词义很庞杂,无系统可言。因而,对语义的研究多是孤立的、分散的、原子主义的,对词义的研究带有较强的心理倾向。而与之相对的语法学、语音学则是用系统论的观点,将研究单位抽象出一个系统。四是,对词义的分析没有深入到词义内部,只是把词义当做一个囫囵的整体。而语音学、语法学则都将研究对象分析出了更小的结构要素如音素、词素、形素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上述缺陷致使传统语义学的研究不能深入到词义的内部,不能掌握词义系统,也不能研究言语中的语义,这大大影响了语义研究的深度、广度和它的科学性。
三、现代语义学
现代语义学兴起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60年代以后逐步发展壮大。上述结构语义学、解释语义学、生成语义学、格语法、切夫的语义理论等都是现代语义学的流派,不同流派的出现表明现代语义学的蓬勃发展。它们都不同程度地承认语言中语义的作用,把语义和语法、语音结合起来,论述语言的结构和语言生成句子的功能。成为现代语
言学发展的基础。一方面,现代语言学为现代语义学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另一方面,现代语义学的产生和发展又直接影响了现代语言学的发展。
现代语义学在注意研究句子意义,使用义素分析法和语义场理论,无疑是对传统语义学的重大突破,初步克服了传统语义学的弱点,使语义研究深入到词义内部,抓到了语义系统并把研究范围扩大到句子,使语义研究的深度、广度和系统性大大加强。
第三节 现代语义学的流派
一、结构语义学
索绪尔的学说以及深受他影响的结构语言学,给语言学增添了诸多活力。20世纪初,欧洲的一些语言学家用结构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对语义进行研究,使得语义研究出现了新面貌。30年代初,德国语言学家特里尔提出了语义场的理论,把语言的意义看做系统,开始了语义系统的研究。由此,开始了结构语义学时代。结构语义学最主要的贡献是语义场理论。这个学派最有影响的学者是特里尔和乌尔曼。
二、解释语义学
美国描写语言学是结构语言学汇总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它在研究中无视语义,只按分布和替换原则对结构进行分类,结果进入句法领域就停滞不前了,于是在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乔姆斯基革命,产生了转换生成语法,但最初的TG语法也不重视语义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乔姆斯基修改了自己的转化生成语法,称为标准理论,包
括三个部分,除了基础的语法部分,还有语音和语义部分。认为语法部分具有生成性,语义部分没有生成性,只有解释性。语义部分的语义规则即投射规则对句子的深层结构做出语义解释,检验句子的各个组成部分是否搭配得当,在意义上是否站得住,并解决句子的歧义问题,从而得出句子的意义。这种语义学就被称为解释语义学。乔姆斯基的解释语义学把语法看做语义的基础,认为语法能够而且独立于语义之外进行研究。
三、生成语义学
乔姆斯基的一些学生如莱克夫、麦考来、罗斯等不同意乔姆斯基对语法和语义关系的处理,提出了不以语法为基础而以语义为基础的另一种语言理论模式,即生成语义学。它们认为语法和语义不可截然分开,语义是基础,是核心,它也有生成性。句子的语音形式是从语义直接产生的。
此外,跟生成语义学有关的还有菲尔默以名词为中心的格语法、切夫以动词为中心的语义理论。
他认为用范畴概念分析场by the tailor:时,它是介词短语,而用关系概念分析,应该是施事者(agent)。Chornsky的标准理论是以句法结构为主,语义为辅的理论,而格语法则以语义为主、句法结构为辅。前者认为表层和深层结构各有各的主语、宾语,而后者认为主语和宾语等只是表层中的关系,深层中的动词和名词的语义关系是格关系case一relation),一切语言中都存在普遍的“格关系”或“格功能”(case一func-tion)。因此他提出subject,directobject,indirectobject
专指属表层结构的“语法现象”,而agent,Object,Experiencer等指属深层结构方面的语义现象。它认为在一个深层格里,动词总是和某个名词并用的,如在“John jumped from one side of the diteh to the other side”句子中,动词jump与John(agent格)和一个from one side of the ditch(source格)以及一个to the other side(of the diteh)(Goal格)并用,也就是说这个深层格框表示了动词jumPed与三个语义格(A,S,G)的关系。Filmer指出,如果只留下John jumped,这个句子仍然可以接受,但略去John,句子则无法成立。但在John hit thewindpw with a hammer一句中,hit用在句子中必须表明“动作者”和打“什么”。因此该句中John(agent)和window(0)是不能省略的。用这种方式来分析动词的语义与语义格关系,对语义研究是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
切夫语法对“语义格”的处理是:在同一个句子中的各个语义格并不是处于同一个平面上,而是属于不同的层次。如:John made Bill a tie clasp。这句包含三个语义格agent、Benefactive和Object。Chafe把这三个语义格放在三个不同的层次上;最高层agent(John),第二层benefactive(Bill),第三层Patient Object(tie clasP)。而不是Filmer把三个语义格看作处在同一个平面上agent(John),benefaetive(Bill),Object(tie clasp)。
四、模糊语义学。
查德是美国的控制论专家。他于1965年率先提出模糊集合论。它的中心思想是说集合的界限不固定,元素集合的隶属度除了0,1两值外,还可取两值之间的任意实数为值。
集合是现代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它是具有某种属性的事物(成分)的全体,诸如沙粒的集合、词的集合等等。我们可以利用集合来刻画语义的界限。普通集合要求界限分明,一种成分要么属于某集合(用1表示),要么不属于某一集合(用o表示)。显然,用普通集合来刻画类似“青年”等模糊的语义界限是不行的,因为普通集合“非此即被”的描述与模糊语义界限“亦此亦彼”的特征相矛盾。查德在普通集合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模糊集合论,用模糊集合来表现模糊语义是比较合适的。对那些不能用绝对的“属于”或绝对的“不属于”来表示的成分,可在[o,1]区间上取值,即用[o,1]中的实数值表示某些成分在某种程度上属于某语义集合。这种隶属度表达式刻画了人类特有的灵活性思维,同时又是计算机可以理解的定量形式。因此,模糊语义以隶属度形式定量化之后,则有可能输入计算机从而使计算机带有灵活性特点。
模糊语义学主要是对带有模糊性的词语、句子的意义:进行研究。比如,“高个子”,多高才算是一个“高个子”?再比如,“美丽”,什么样的人才算为“美丽”?针对这种模糊语义,需要研究的问题有很多:模糊语义都有哪些特性?模糊语义是只限于外延界限模糊,还是内涵也模糊?同类型(比如,同义词)的模糊词语是否可以具有同一种语义模型或推理模型?模糊集理论是否适用于语义的研究?模糊语义是否可形式化,用什么方式形式化?
总的说来,模糊语义学的宗旨在于正视语言事实,在模糊中找出规律,使语义理论能够更全面、更现实地解释自然语言中的语义现象。
伍铁平《模糊语言学》(1999);张乔《模糊语义学》(1998)模糊词语分类研究其语义特性。在人类的自然语言中,最典型的几类模糊词语是颜色词、时间词、表示大小、年龄以及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
五、认知语义学。
认知语义学主要研究人类的概念系统、意义和推理(inference),简而言之,研究人类的推理(human reason)。认知语义学是描写概念结构,而概念结构又是认知过程的产物,认知又是与人类的心理经验、认知模型、知识结构等密切相关的,这就构成了认知语义学的研究基础。认知语义学充分强调人类的经验能力和认知能力,认为没有独立于认知以外的语义,也没有独立于人类认知以外的客观真理。他们坚决反对客观主义的真值对应论、真值条件语义论,认为语义是一种心理现象,语义的形成与人类概念的形成同时并举。
认知语义学的主要观点:
一是,经验观(the embodied view of meaning,the view of body-based meaning)。认知语义学的一个核心观点是思想、知识、意义来源于感知体验,这与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吻合的,承认存在决定意识和意义。第二代认知科学也持这种观点,反复强调心智的体验性,认为人类在对外部世界种种现象的感知体验过程中才逐步形成范畴、概念和思维,抽象出认知模型,建立认知结构,获得意义。体验哲学的三条基本原则的第一条就是心智的体验性。认知语言学的哲学
基础是经验主义。经验主义强调经验在人的认知和语言中的重要性。人类的经验源于人与大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源于人类自身的感觉动力器官和智力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但大脑不是一成不变地反映客观世界,而是具有自身的认识事物的结构和规律。因此,客观现实反映在大脑中形成了认知世界或认知结构。认知语言学就是研究这一认知结构及其规律对语言的影响。
二是,概念化(the conceptualization view)。认知语言学是语义为中心的语言学。语义是概念化的,认知语义学探索意义在大脑中是怎样建构的。认知语义学中一个基本观点就是,人类只有通过头脑中的概念范畴才能接触现实,反映在语言中的现实结构是人类心智运作的产物,因此语言研究重点就应围绕人类的心智、认知和概念来进行。概念是人认识世界的产物,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是对一类事物进行概括的符号表征。概念的形成是以认知范畴为基础的,也就是说,大脑并不是一个一个地认识事物,而是一类一类地认识事物。概念是词义的基础,词义是概念在语言中的表现形式,词又通过概念来反映世界上的事物或现象。词义属于语义范畴,而概念是思维单位,是词义的基础。所以,我们谈论词义离不开概念的形成过程。
三是互动化(the interactionism view)。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认为,语言主要是人们在对现实世界感知体验的基础上通过认知加工而逐步形成的,是主客观互动的结果。互动观也是认知语义学的一个重要观点。有了“互动”的概念,就强调了人在认知自然世界过程中可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就可解释不同人之间为什么会存在认知上的差
异、思维的分歧,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为什么会不同。这是由于人类的认知方式不同,概念结构也有差异,所形成的原型、范畴、意象、图式、认知模型等也就存在差异,语言表达也就有了差异。因此,我们的心理决不可能像镜子一样来反映客观外界,其间必有人的参与,含有一定的主观加工成分。
给事体命名就可充分说明在现实和语言之间存在认知这个“中介”因素。客观世界中的同一个物体或现象,先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们就开始认知它,然后从多种多样离散的感觉材料中择取出某些固定的知觉中心,在选择语言单位表达时,即在词汇化处理过程中,往往只是限于强调事体的某一特殊方面,如性质、形状、材料或功能等。正如陆宗达、王宁(1994:71)所说,名物是有来源的,在给一个专名定名时,完全没有根据、没有意图几乎是不可能的。人们为一物定名时,一定与对这一事物的观察、认识有联系,因而在不同程度上有源可寻。这就是构词的理据性。同一语言的同一事物的不同名称,其语素义跟事物特征的联系不同。如汉语的“青蛙”通称“田鸡”,着眼于其生活在田间且味美如鸡;又叫“水鸡”,则着眼于其常生活在水中;又叫“长股”,因其股长、善跳。
不同语言对同一事物命名不同,也往往因其有不同的理据。如火车,英语“train”,其词根语素义是一串、一系列;日语叫“汽车”,因其用蒸汽动力;汉语则跟火车动力用火相联系。汉语的“向日葵”,突出的是“朝向太阳的葵花”,英语叫“sunflower”,是太阳的花,法语叫tournsol,是转向太阳的花;俄语的字面意思是阳光下面的花;
德语则是晒太阳的花;西班牙语是跟着太阳转的花。汉语方言这样的情况更是不胜枚举。如“萤火虫”在不同的方言中叫法各异:西安叫“明火虫”;成都叫“亮火虫”,梅县叫“火焰虫”,合肥叫“火萤虫”、武汉叫“亮火虫”,宁都叫“焰火虫”,温州叫“火萤光光”等,都是从它的发光性能来描述的;苏州叫“游火虫”,长沙、南昌叫“夜火虫”,阳江叫“蚊火仔”“晚火虫”,新余叫“夜毛虫”这些知名了它夜行的特征;福州叫“兰尾星”,厦门叫“火金姑”,太原叫“明牛牛”是一种昵称。玉米,说“玉茭子”(福州)、玉如黍(扬州)、珍珠粟(阳江)、金豆(安义)、玉豆(赣榆)是从色泽去描述的;包粟(梅县)、苞米(西河)、包麦(连南)、棒子(济南)、棒头(镇江)是从果实的外貌上描状的。“花生”在不同的方言有番豆、地豆、地生、落花生等不同名称;“茄子”有矮瓜、紫菜、吊菜的不同说法;“老虎”有大猫、大虫、老虫的名称。即使在同一方言区内部,也有这样的情况,如山东方言内部,对日晕有很多说法,有叫“雨圈连(新泰)”、“风圈连(济南)、风圈儿(龙口、荣成)”、“阴缺亮(利津)”、“日套三环(曲阜)”、风疙拉(沂水)、日晒四耳(诸城)等等,则涉及到形状特征、天气预兆等内容。启明星,有叫“冒拉星(新泰)”、太白金星(济南)、三卯星(利津)、晨星(曲阜)、慌毛子星(郓城);北斗星又叫“北勺星(新泰)”、杓子头儿(利津)、勺子星(郓城、荣成)等等。
如果在现实和语言之间没有“认知”这个中介,就不能解释同一物体为什么在同一语言社团和不同语言社团中会有不同的名称。英汉
两种语言在很多词语表达和句法表达上存在不同,这都是由英汉两个民族在认知上的差异所致。如:
他坐公共汽车到这儿(he came by bus)他到这儿坐公共汽车(he came here to ride in a bus)他在马背上跳(he was jumping on the horse’s back)他跳在马背上(he jumped on the horse)汉语句子的词序与动作的顺序一致,而相应的英语句子词序则受抽象的句法规则(如介词短语必须置于动词之后)的支配。说明汉语句子的表层形式更接近于底层的逻辑形式。所以,有人说汉语的语法结构很像儿童语言,是一种图画式的语言。
一些学者的研究认为不同的文化造就不同的概念结构,映照概念结构的语法结构也就有了差异。例如,汉语说“她嫁错了人”,“错”是动补结构里表示结果的成分。英语说“she married the wrong man”,wrong是修饰名词的形容词,虽然我们不能简单地说这种差别源于英汉民族不同文化的价值系统,即汉人好把过失归于自己,英人常常诿过于人,但至少可以从认知方面讲,汉人在说“她嫁错了人”时观念上着眼于主语做错的动作,而英语的说法则着眼于主语想嫁的人跟实际所嫁的人之间的差距。.皮亚杰在阐述“建构论”时提出了“互动论”观点,认为人类的认知来源于主客体之间的互动作用,并提出了两种互动形式:适应(adaptation)和组织(organization)。光的波长存在于客观世界中,而颜色范畴却是人类不同认知结构的结果。不同的民族和语言对颜色
范畴化的将诶过是不同的。如汉语和英语有八种颜色,而非洲的丹尼语只有两个颜色词。这说明颜色产生于我们与世界的相互作用,强调了“理解来自互动”的观点,认为意义不仅取决于理性知识,而且还取决于自己的过往经验、价值、感情和直觉,意义带有想像力、建构性、互动性。人生活在社会环境之中,或者说也是环境的一部分,不可避免地要与各种环境和他人打交道,就存在一个互相适应的问题。正是在这种交道与适应中人们逐步形成了范畴和概念,认识了世界,也认识了人自身,形成了概念结构,从而获得了理解能力。
四是,百科观(the encyclopedia view)。既然语义是基于人的感知体验,是概念化的结果,与心智结构密切相关,它就不完全取决于客观世界,其中就要涉及人的主观因素,用客观主义的研究方法是行不通的。认知语义学家主张语义是与人类的知识密切相关,应该运用百科式语义分析方法。因此,语义根植于语言使用者和接受者的百科知识体系之中,也就不可能仅在语言系统内部的横组合和纵聚合关系中求得解释,而只有在其他认知结构中才能被完全理解,所以语义应从语言使用者的认知结构、背景知识等方面多角度加以描写。
按照认知语言学的观点,语言知识和非语言知识是难以区分的,语言的产生是对世界认知的结果,是以认知为基础的。语言运用和理解的过程也是认知处理过程。所谓语言知识不过是关于世界的知识固化于语言符号而已。
Wierzbicka(1982:2)指出:在自然语言中,意义存在于人们对世界的解释之中。“对世界的解释”就得依赖人类的知识系统。因此
语义就与人们的主观认识、背景知识、社会文化等百科性知识密切相关。
五是,原型观(the prototype view)。
1、关于范畴
所有活的动物,即使是最低等的,都具有范畴化的能力,如区分可吃物和不可吃物,辨别有害物和有益物,判断某一生物是同类或异类。动物如果没有这样最基本的范畴区分的能力,它们将不能生存和物种延续。人类无疑是最高等的具有范畴化能力的动物。面对这样纷繁复杂的物质和净胜世界,人类生存和认知的首要任务就是给不同的事物分类。这个分类的过程就是范畴化。Lakoff(1987:5)曾说过:“There is nothing more than categorization to our thought,perception, action and speech.”(对我们的思维、感知、行动和言语来说,再没有什么比范畴划分更基本的了。)如果没有范畴划分的能力,人类根本不可能有效地在自然界和社会中活动,大部分时候我们是“自动”地对周围的物质实体进行范畴划分,当我们把某个东西看做是一类东西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在进行范畴化了。例如我们说“这是一本书”。只有在遇到难以归类的时我们才意识到我们是在划分范畴,如西红柿是水果还是蔬菜?
范畴划分是语言学中一个基本的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首先,范畴化过程常常涉及事物的名称。实际上,我们通常认为一个词的意义就是一个范畴的名称。知道“tree”这个词意味着知道什么物体可以叫做“tree”。由于范畴划分对人类的思维和认知十分重要,要想充分
认识人类的思维,就必须了解有关范畴划分的理论。原型理论是认知语言学关于范畴的力量,是对经典范畴理论的反动,在语言学。心理学和哲学领域影响深远。
2、关于经典范畴理论
在上世纪中期之前的两千多年里,亚里士多德的经典范畴理论一直是关于范畴化的真理。范畴被认为是具有一系列相同特征的事物的集合。一个集合要么符合这些特征,属于这个范畴化,要么不符合这些特征,不属于这个范畴。范畴的边缘是清晰的,范畴内部各个成员的地位是相等的。
最早发现经典范畴理论漏洞的是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1953)这本书里,他提出“家族相似性”(Family Resemble)理论。他指出“游戏”这个范畴不支持经典范畴理论,因为不是所有的游戏都具有共同的特性(attributes)。一些游戏仅仅为了游乐,有的具有竞争性,涉及技巧,还有的完全要靠运气。尽管没有一个或几个特征为所有的游戏所具有,但是“游戏”范畴的所有成员由家族相似性联系在一起。Rosch和Mervis(1975:575)把“家族相似性”定义为: A set of items of the form AB、BC、CD、DE。That is, each item has at least one,and probably several, elements in common with one or more other items, but no, or few, elements are common to all items.(一组形式为AB、BC、CD、DE的项,每一项都同一个或几个其他项拥有至少一个或者几个相同的要素,但是没有或几乎没有一个要素是所有项共有的。)
一个范畴是由一些通常聚集在一起的属性所构成的“完形”概念,范畴划分就本质而言也是一个概念形成的过程。范畴是通过其成员之间的“家族相似性”建立起来的。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Rosch,Labov,Lackoff等人对一些最基本概念(如cup,bird,fruit,vegetable等)进行了定量研究,发现在范畴化中起关键作用的是那些好的、清楚的样本,即“原型”(prototype),从而建立了现代范畴理论。
这种基于原型的现代范畴理论认为,范畴不能用一组充分必要条件特征来下定义。实体的范畴化是建立在原型样本基础之上的,它是对其他实例进行范畴化的参照点,此时就将其与原型样本进行对比,若它们在某些属性上具有相似性,就可归人同一范畴。这种根据与典型样本类比而得出的范畴就是原型范畴(prototype-based category)
3、原型理论
原型的定义。最初,原型被视为“一个范畴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或者几个成员”。“认知的参照点”。随着原型理论在认知语言学中的发展,“原型”这个概念的理解经历了一个有具体到抽象的过程。Talyor(2003:63-64)对“原型”的定义可以反映这个过程:
There are several ways in which to understand the term “prorotype”.We might apply the term to specific instances of a category.Thus, one could refer to a soecific artefact as the prototype of CUP.This is the protype-as-exemplar view.Alternatively,the protype can be understood as a specific kind of entity,This is the prototype-as-subcategory approch.Thus,one could refer to a certain kind
of cup,that is,cups which exhibit a certain set of attributes, as the protype.On this approach, we could say, not that a particular entity is the protype, but that it instantiates,or examplifies, the protype.We can imagine an ecen more abstract notion of prototype, which captures the conceptual “center” of a category, but which might not be associated with any specific
instance,or
subcategory.This
is
the protype-as-abstractionapproach.(对术语“原型”的理解有几种方式。我们可以把它解释成一个范畴的几个特例。这样,一个特定的人造物品可以被认为是“杯子”范畴化的原型。这是原型的范例观。我们可以把“原型”理解为实体的一个特殊种类,这是原型的下位范畴观。我们可以把某一种类,能够展示一个系列范畴特性的杯子作为“杯子”范畴的原型。依据这种观点,我们可以说某个特定的实体并不是原型,而是原型的一个范例。我们可以把原型想象为一个更抽象的概念,即原型是一个范畴化的概念中心,它可能不关系到任何一个特定的实例或下位范畴,这是范畴的抽象观。)
原型理论的基本内容,范畴内部的各个成员依据它们具有这个范畴所有特性的多寡,具有不同的典型性(prototypicality)。原型是范畴内部最典型的成员,其他成员有的具有典型性,有的具有非典型性,处于范畴的边缘位置。例如,在“鸟”这个范畴中,知更鸟是最典型的成员,因为它具有这个范畴的所有特性。麻雀、鸽子金丝雀等属于典型性较高的成员,它们和知更鸟共有的特性相对较多。而鸵鸟、企鹅、蝙蝠则处于“鸟”的范畴的边缘位置,它们和知更鸟共有的特性
非常少。
范畴内部的各个成员由“家族相似性”联系在一起。“家族相似性”意味着在一个集合中,所有成员都由一个相互交叉的相似性网络联结在一起。同样,在“鸟”的范畴中,成员具有的特性包括:有羽毛、生蛋、有喙、会飞、短尾、体型小、重量轻、红色胸脯等。知更鸟无疑具有所有的特性,但是鸵鸟和企鹅就不具有会飞、体型小、红胸脯等特征,它们和范畴中别的成员共有其他一些特征。
人们认识具体事物的范畴化能力是以“原型”为中心向外扩展的。原型是某一范畴最具有代表性的事物,其他的事物由于与原型有一定的家族相似性而被认为属于同一范畴。
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相邻范畴互相重叠互相渗透。让我们以色彩这个范畴为例,在众多的色彩中,中心色彩,比如典型的红色、黄色、黑色很容易识别,但是如果让我们指出紫红是属于红色还是紫色范畴,可能人们就不容易做出判断或者不同的人答案各异,原因在于各个颜色范畴的边缘并不清晰,紫红正处于红色和紫色交叉的边缘位置。
综上所述,原型理论的基本观点主要有以下四条:
(1)范畴是凭借典型特征,而不是必要和充分的条件所建立起来的“完形”概念。
(2)范畴成员有典型和非典型之分,彼此之间有隶属程度差异。(3)范畴成员或自荐存在相似性和共性特征,可以构成一个连续体。
(4)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
基本层次范畴理论
探讨原型理论离不开阐述基本层次范畴理论(theory of basic level categories),因为原型效应在基本层次范畴上最能得到体现。对基本层次范畴的研究,可以在追溯到Brown(1958)的《要怎样称呼一个事物》(how shall a thing be called)。他认为一个ieshiwu可能有很多名称:草坪上的这条狗不仅是一条狗,而且是一个攻击者,一个四足动物,一个生物。但是在一个范畴等级体系中,在对某物的所有称呼中,一个特定的称呼在范畴划分的特定层次上“具有优势地位”。当我们在草坪上看见一条狗时,我们第一时间给予它的称呼最有可能是“一条狗”,而不是“四足动物”或者是“猎犬”。
CHAIR这个范畴被包括在上位范畴FURNITURE中,而FURNITURE又被包括在更高一级的范畴ARTEFACT中。KITCHEN CHAIR是CHAIR范畴的一个下位范畴。这个图式可以向上下两端延伸,向上层次的范畴名称可能更加抽象,范畴层次的最下层将是具体实体的集合,如DINING-ROOM-CHAIR, KITCHEN CHAIR, DENTIST’S CHAIR。从横向看,TABLE,CHAIR,BED都是FURNITURE范畴的实例,处于同一个层次。
同名词范畴一样,动词范畴也有这样的层次。如DO,可以包括MAKE, CAUSE, BECOME.CAUSE 又可以分为COOK, KILL, BOIL.KILL 由可以分为EXECUTE, MURDER, ASSINATE.按经典范畴理论的解释,每一个范畴都具有它上位范畴的所有特性,同时具有一个iehuo几个自身的区别性特征,但一层次上的所有范畴都具有它们紧邻的上位范畴的所有特性,但又因为各自具有的特性而互不相同。这一论述忽略个范畴层次的两个基本特征:第一,这一论断没有说明原型效应,即一个范畴的一些下位成员能够更好地代表这个范畴,CHAIR比BOOKCASE更适合代表FURNITURE范畴;第二,经典范畴理论没有指出哪一个层次在所有范畴层次中可能具有特殊地位。但是,认知语言学认为,有一个范畴层次在认知上,比其他范畴层次具有更高的显著度(salience),人们通常在这个层次上进行概念化活动和称呼事物,这个层次就是基本层次。人类认识事物是一个从中心接近层级的过程,即从基本层次范畴想上位范畴和下位范畴扩展的过程。
为什么基本层次范畴在人们的认知心理中有如此特殊的地位?主要有以下四个因素:
第一,感知(perception):基本层次范畴具有整体被感知的形状,单个意象能被快速识别。例如,当我们听到“车”这个词,我们很容易在头脑中勾勒出一个完整的“车”的意象,但是人们不容易在头脑中反映出“交通工具”的完整意象,只能想象出若干个基本层次范畴成员的意象,比如公共汽车、出租车、飞机等。
第二,功能(function):同层次上的范畴成员可引起人们行为上相同或类似的反应。当小孩子第一次看见一种花并知道了它的名字,比如玫瑰,母亲做了一个闻花的动作,以后“闻花”这个动作就和“花”
这个范畴有了联系。但是“花”的上位范畴,比如“植物”这一动作就不会引起人的运动反应。再如,“椅子”的相关动作反应是“坐在上面”,但其上位范畴“家具”就不能产生共同的运动反应。第三,交际(communcation):基本层次词汇最短,交际中出现的频率最高,最先为孩子习得。如“狗”就比“猎犬”短、简单和常用。描写一起交通事故,我们通常会说“两辆车相撞了”,而不会说“两辆交通工具相撞了”或“一辆小轿车和一辆吉普车相撞了”(除非需要说明事故的细节)下位范畴词通常包含有基本范畴词和一个修饰成分的复合词,如“kitchen chair”“apple juice”“blackbird”“wheelchair”“raincoat”等。上位范畴词有时会有标记性,比如不可数,有时甚至出现上位范畴词缺失的情况,英语里“sheep”和“goat”就没有紧邻的上位范畴词,而汉语有“羊”这个词。
第四,知识结构(knowedge organization):范畴成员的大多数特征集中于这一层次,人类的知识在基本层次上组织起来。如果被问及“家具”的特征,多数人不知从何说起,然后借用其基本层次范畴成员的特征来做表述。如果让人们描述牙医的椅子,可能会有很多人感到茫然,然而,要介绍“椅子”这一事物,绝大部分人都能毫不费劲地说出它的形状、材质。功能等。
在上面的介绍中,我们都涉及到了上位范畴和下位范畴,上位范畴也叫寄生范畴,它依赖基本范畴获得完型和大部分属性。下位范畴也有寄生性,下属范畴词语的产生一般晚于基本范畴词,他们大都由基本范畴词构成,多为复合结构。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原型和基本范畴层次并非固定不变的,而是随语境(context)的变化而变化,并依赖于人们头脑中的认知模型和文化模型。比如,Rosch的试验中,受试人是美国人,橙子成了“水果”范畴的原型,如果受试人是中国人,可能原型就变成了苹果或者梨。还有研究发现,先秦中国人心中的“家畜”范畴的原型是马,猪是范畴中的非典型成员,而现代人心目中“家畜”的代表是猪和鸡。在基本层次范畴方面,生长在城市中的人会认为“树”是基本层次范畴,而生长在林区的人可能把松树、杨树、柳树当做基本层次范畴。这些现象都很有趣,可以进行系统的对比研究,为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提供跨文化的佐证。
六是,意象图示观(the image schema view)。意象图示的定义,有各种说法。
(1)A image schema is a recurring, dynamic pattern of our petceptual interactions and motorprograms that gives coherence and struture to our experience.(Johnson,1987:xiv):意象图示是感知互动及感觉运动活动中的不断再现的动态结构,这种结构给我们的经验以连贯和结构。
(2)Image schemas can be generally be defined as dynamic analog representations of spatial relations and movements in space.(Gibbs and Colston,1995:349):意象图示一般可以定义为空间关系或空间运动的动态模拟表征。
(3)Briefly,an image schema is a dondensed redescription od perceptual experience for the purpose of mapping spatial structure onto conceptual structure(Oakley,2004):简单说来,意象图示是为了把空间结构映射到概念结构而感性经验进行的压缩性的再描写。
核心内容是,首先我们人类有自己的身体,我们无时无处不处于各种各样的活动之中,如举手投足、观察思考、走路说话等,身体始终处于和外部客观世界的接触和互动之中。意象图示就产生于这些看似无关的活动之中,并使这些看似无关联的活动相互连贯,给抽象的活动赋予具体结构。这样我们就可以用意象如是来理解这些活动,进行推理,并把看似无关联的活动联系起来。请看下列例子 We go to university from home.Look at a long train from the first car to eh last A water drop rolls from the table onto the ground To fly from HongKong to Sydney The highway links beijing and shanghai 上述看似无关的活动有一个共同之处,它们都有个一个始源,或称出发点,沿着一个路径到达终点。它们都遵循着“始源-路径-终点”这样的模式。这就是一个路径图示(PATH SCHEMA)。又如: I take out a bottle of milk from the refrigerator.I pour the milk out of the bottle.I pour the milk into a cup.我把钱装进口袋,走出银行,钻进轿车。
以上例句都和“容器”有关。我把钱装进了口袋这个“容器”,走出了银行这个“容器”,再度进入另一个“容器”轿车。经过无数次“容器”的经验,我们头脑中就形成了一个“容器”的意象图示。
通过以上例子,我们可以把意象图示的特点总结如下,意象图示是一种抽象结构,它来源于人体在外部空间世界中的活动,具有体验性;它是许多具有一些共同特点的活动的“骨架”;它是头脑中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表征;它在人类活动中是不断再现的;它被用于组织人类的经验,把“无关”的经验联系起来;它产生于人类的具体经验,但是由于人类可以把它映射到抽象概念中区,因此,可以被用来组织人类的抽象概念。
常见的意象图示有:CONTAINER, CYCLE, PATH, LINK, PROCESS,SURFACE,OBJECT, COLLECTION,CENTER-PERIPHERY, NEAR-FAR, FULL-EMPTY, PART-WHOLE, CONTACT, COLLECTION.意象图式的转变(image schema transformation)指的是人们在利用意象图式进行概念化的过程中注意焦点的变化。如,当一个人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个在草地上运动着的高尔夫球时,他利用的是动态的路径意象图示,一旦该球停止,他的注意力就会就会停在球上。因此,观察者遵循的是path-focus-to-end-focus。意象图式的转变主要有以下四种:
path-focus-to-end-focus:想象移动物体经过的路径,之后注意力
集中在物体停止的地方。
Mutiplex-to-mass:想象某地点有一群物体,它们逐渐开始想四周移动,直到每一个物体都成为单一的独立的物体。Trajectory:在头脑中跟随一个不断移动的物体。
Superimposition:想象一个大的球体和一个小的管子,现在逐渐把管子变大直到球体能装进管子,再逐渐缩小直到能把管子装进球体。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无数经历大都遵循以上意象图示的转变。如当你看到一个水果摊时,决定过去买水果。从你原来站立处到走到水果摊前停下挑水果,遵循了path-focus-to-end-focus的转变。你把挑选的水果从筐子里拿出来,遵循了Mutiplex-to-mass的转变;突然,城管来了,小贩开始逃跑,你的视线追逐着小贩跑向远方,这就是Trajectory。
意象图示与一词多义研究
意象图式在一词多义的研究中最为普遍,尤其是对介词的研究。如Brugman的研究显示OVER,就可以用意象图示和意象图示的转变来解释。Lindner分析了1700多例动词短语的意义,结论表明这些意义都可以归结为数量不多的意象图示。在Linder的分析中包括600例verb+out(take out, spread out, throw out, pick out, leave out, shout out, draw out, pass out),以及1100多例verb+up(rasise up, break up, give up,wake up, shake up, think up).。一般认为,对数量这么大的一
些表达式,我们无法描述他们的意义。但是结果表明,我们都可以用几个意象图式来描述他们的意义。例如,对于verb+out结构,Linder找出了三个最基本的意象图示。如: John went out of the room Pump out the air(把空气压出去)Let out your anger Pick out the best theory(选出最好的理论)Drown out the music(淹没音乐的声音)Harry weaseled out of the contract.(哈里背弃合约)
Pour out the beans Roll out the red carpet.Send out the troops Hand out the information Write out your ideas The train strarted out for chicago 以上分析表明,意象图示是大量经验的概括。我们的经验可以无数,但意象图示的数量极少,因此,我们可以用有限的意象图示来组织和理解无限的经验。
意象图式是初始的认知结构,形成概念范畴的基本途径,组织思维的重要形式,获得意义的主要方式。意象图式的扩展是通过隐喻来
实现的,而且当一个概念被影射到另一个概念时,意象图式在其间也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我们通过在现实世界中的身体经验(如感知环境、移动身体、发出动力、感受力量等)形成了基本的意象图式,然后我们就用这些基本意象图式来组织较为抽象的思维,从而逐步形成了我们的语义结构。因此意象图式对于我们研究人类的语义结构、概念系统、认知模型具有关键作用。
人类的理解和推理正是凭借着这样的意象图式进行的,各种各样的意象图式交织起来构成了经验网络,从而也就形成了语义网络。既然意象图式规定并制约了人类的理解和推理,那么语言中意义的形成就可以从意象图式的角度加以描述和解析。近年来认知语言学家的大量实证研究说明,利用意象图式及其隐喻的观念可以对语言中错综复杂的语义现象(尤其是多义现象)作出简单而同一的解释。
七是,认知模型观(the ICM view)。框架语义学,简单地说就是,要理解一个词的意义,就要把这个词放到有关框架中去理解。Lackoff(1987)提出理想化的认知模型,简称ICM(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所谓ICM,就是指特定的文化背景中说话人对某领域中的经验和知识所作出的抽象的、统一的、理想化的理解,是建立在许多认知模型上的一种复杂完形结构。如,听到或看到“教授”一词,我们首先想到的不是它属于什么语义场,能和哪些词搭配。我们更可能想到的是“大学”“学生”“博士”“授课”“校园”“图书馆”。同样,我们看到“rose”玫瑰时联想到的往往是爱情、生日、求爱等,而不是它的同义词、上义词。因此,框架语义学是关于语言理解的语义学。
关于这一点,有一个很典型的句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框架语义学即:Frame as models for understanding,words as tools so evoke frames。意思是说框架是理解的模式,词汇是激起框架的工具。提出框架语义学的学者是Fillmore。框架是经验、信念或实践的结构背景,它构成意义理解的一种先决概念条件。在意义的理解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概念不是杂乱无章的,往往很多概念有一种同现的趋势。例如,RESATURANT, CUSTOMER, WAITER, ODERING, EATING, BILL等。CUSTOMER, WAITER, ODERING, EATING, BILL这些概念是理解RESATURANT的框架。再如,半径(RADIUS)的理解只能通过圆周、直径、圆心、圆弧等概念才能完全理解。半径是一条线段,但不是任何一条线段都可以叫做半径,只有连接圆心到圆周任何一点的线段才是半径。
语义场理论和框架语义学不同。语义场理论认为词汇都处于纵聚合关系(paradigmatic relation)或横聚合关系(syntagmatic relation)。受语义场理论的影响,语义学家的任务就是解释各种纵聚合关系和横聚合关系。框架语义学不同,它认为一个词汇或概念只有在相应知识框架的背景中才能得到理解。商业交流框架汇总的词汇关系:BUY , SELL, CHANGE, SPEND, PAY,COST,以及buyer, seller,goods,money。而实际上,在概念的理解过程中,往往只需要激活部分框架。例如,概念RISK的框架包含以下成分或元素:
chance(necertainty about the future); harm,victim object(potentially endangered by the risk); situation(which gives rise to the risk); deed(that brings about the situation); actor(of the deed);
grain(of the actor in taking the risk),purpose(of the actor in the deed),beneficiary and motivation(for the actor)
动词risk可能出现的一些句子如下:
a.You ’ve(actor/victim)risked your health(valued object)for a few cheap thrills(gain)b.Other(actor/victim)had risked all(valued object)in the war(situation)c.She(actor/victim)has risked so much(valued object)for the sake of vanity(motivation)d.Men(actor/victim)were not inclined to risk scalping(harm)for the sake of settlers they had never seen(beneficiary)e/I(actor/victim)did not dare risk a pause(deed)to let that sink in(purpose)在以上句子中,没有任何一个句子同时含有RISK框架的所有成分,但是理解以上任何句子都需要激活RISK的框架。
这种理想化认知模型是一种认知模型集,许多认知模型集合在一
起就可形成一个认知模型集,又叫集束模型(cluster models),它有时比单独的一个认知模型更为基础。我们是通过ICM 结构来组织知识的,范畴结构和原型效应是这种组织的结果,因此,我们用ICM来描写范畴也是完全可行的。
八是,隐喻观(the metaphor view)。隐喻可通过人类的认知和推理将一个概念域系统地、对应地映合到另一个概念域,抽象性的语义主要是以空间概念为基础跨域隐喻而成。隐喻不仅仅是个语言现象,人类的思维就是建构在隐喻之上的。
(一)隐喻语言的产生
语言深深扎根于认知结构中。隐喻就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是新的语言意义产生的根源。理查德(1936)指出,“好的语言是一种圆满的实现,能表达人的感知本身所不能表现的事情。语言是不同领域的交汇点,不仅是认知的表现形式,而且也是它的组成部分。源于日常经验的认知体系构成了语言运用的心理基础。”隐喻是利用一种概念表达另一种概念,需要这两种概念之间的相互关联。这种关联是客观事物在人的认知领域里的联想。但这两种概念是怎样共存于一个隐喻中的呢?一般认为,需要是隐喻之母。正如衣服起初是用来御寒的,后来才被作为装饰一样,词语的隐喻用法起初是为了填补语言表达的空白,后来由于它的修饰与表达力成为语言的修辞。随着人类经验的扩展,信息单位也不断增加,有些较早获得的语义单位被赋予了词语来表达。为了表达其他空位信息单位,人们不得不借用已经存在的词语。在原始社会中,人们创造并使用的第一批词语多是表示具体事物的,后来人们又用它们来命名其他相似的具体事物。当人类从具体概念中逐渐获得了抽象思维能力的时候,往往借助于表示具体事物的词语来表达抽象的概念。这种抽象认知能力来源于对两个概念的“相似”(similarity)的认知。在隐喻结构中,两种通常看来毫无联系的事物被相提并论,是因为人类在认知领域对他们产生了相似联想,因而利用对两种事物感知的交融来解释、评价、表达它们对客观现实的真实感受和感情。物体的物理特征固然起着一定的作用,但是人们认识事物不只是通过视觉,而是通过各种感官的共同作用,这种共同作用的结果使人们在日常经验中发现不同的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
心理学家已经证明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主客观相结合的产物。人们隐喻式的感知也由于认识主体的情感、态度、联想而使人们开阔了对客体的认识。例如“史密斯是狮子”既非对他本人真实的描述又非纯属某人对他的看法,而是主客体相互作用产生的隐喻。从这个意义上说,隐喻基于两事物间的合成相似(synthetic similarity)。当人们的思维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它已不满足于对具体事物的认识与表达,而是要认知、思考、表达一些抽象的概念与思想。这时,人们并不是无止境地创造新的词语,而是将新认识的抽象概念与已认知的事物相联系,找到他们之间的关联点,从而用对已有事物的认识来处理、对待、思考、表达新概念,于是产生了两个认知领域之间的投射。这种创造性的隐喻思维发展了语义范畴的抽象意义。以“床”
为例,在各种直接被理解的“床”之外,人们又认识并以同一语言符号命名了河床、冰床、机床、苗床、花床、矿床等等。在此基础上,又产生了“温床”这一概念并表示保持一定温度培育蔬菜或花卉等幼苗的苗床,又表示有利于坏人、坏事、坏思想滋生的地方或环境。英语中同样有“a bed of nails(极其艰难的情况)”“a bed of roses(称心如意的境遇)”,并在名词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动词意义:把„„栽于苗床,为客人安排床铺。这些并不是偶然现象,而是人类共同隐喻思维的结果,语义的发展正说明了这一点。
有趣的是,大部分隐喻思维和语言都是在基本范畴等级上发展的,我们注意到基本范畴词比其他范畴词有更多的隐喻用法,如bird,flower,dog,fox,wolf,lion等比dove,rose,animal的隐喻用法更多。在英语言文化汇总,rose也常用于隐喻。不谋而合的是,有人认为rose在英语言文化中有上升为基本范畴的趋势。这从另一角度说明基本范畴的又一基本性:被用于隐喻频率最高。所以,其语义变化最多,发展最快。
从认知的角度看,通过长期建立的常规关系而无意识进入语言的隐喻才是最重要的。(metaphors that have unconsciously built into the language by long-established convention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ones)。表示人体任何部位的词语都有隐喻的用法。如head,face,eye,mouth,lios,nose,neck,shoulder,arm,hands等。常规隐喻不仅丰富了语言,而且也是认了idui世界上的不同范畴的事物强加于一种关联的方式,是简化语言的手段。因为一个词可以用于不太得范畴。
比如,山和人体是两个互不相连的范畴,而隐喻思维的延伸在形成不同范畴之间的关系中起了重要作用。隐喻不仅是语言表撒思想经济而有效的手段,更重要的还是思维和认知工具。
一般来讲,隐喻是通过源范畴(sourse category)来思考和概念化目标范畴(target category)的。源范畴是先认知的具体的范畴,而目标范畴是后认知的具体的或抽象的范畴。如: You are wasting my time.Can you give me a few minutes? How do you spend your time? We are running out of time.Is that worth your while? 所以,隐喻不仅是根据对具体事物的认知模式来认识和构造对其他事物的认知模式,而且是将整个认知模式的结构、内部关系转移过去。这种转移被称为源模式向目标模式结构的映射(mapping of the structure of a sourse model onto a target model)。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参照它们熟知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思维、经历、对待悟性的、难以确定的概念,形成了一个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据统计,认了语言中大约70%的表达方式源于隐喻概念。莱考夫在《人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将隐喻大致分为三类:
1、结构隐喻(strucutal metaphor)
结构隐喻指以一种概念的结构来构造另一种概念,使两种概念相叠加,将谈论一种概念的各方面的词语用于谈论另一种概念。于是,产生了一词多义现象。如spend一词最早用来谈论金钱,后来被用于谈论time,energy,efforts,force,fuel等等。以TIME IS MONEY为例,用于谈论money的所有词语都可以用于time,时间被当做金钱一样宝贵的东西。
This gadget will save your house I do not have the time to give you How do you spend your time these days That flat tire cost me an hour 大量的表达方式证明ARGUMENT IS WAR 是一个隐喻概念: Your claims are indefensible He attacked every weak point in my argument His criticisms were right on target I demolished his argument I have never won an argument with him If you use that strategy,he will wipe you out.可以看出,人们“争论”时所说所为大部分是由战争概念所构成。争论是一场舌战,有进攻、防守、反进攻、输赢等。“争论是战争”这个隐喻决定了人们对争论的认识,理解、谈论的方式是由战争概念所构成的。
2、方位隐喻
方位隐喻指参照空间方位而组建的一系列隐喻概念。空间方位来源于人们与大自然的相互作用,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概念、上
下、前后、深浅、中心边缘等。方位概念是人们较早产生的、可以直接理解的概念。在此基础上,人们将其他抽象的概念如情绪、身体状况、数量、社会地位等投射于这些具体的方位概念上,形成了用表示方位的词语表达抽象概念的语言:HAPPY IS UP, SAD IS DOWN I am feeling up You are in high spirits I am feeling down He is really low these days 这个隐喻概念及其相应的语言表达不是任意的,而是有其物质的和文化的经验为基础:下弯的姿势与悲哀和沮丧同向,而直立的姿势与愉快和活力共存。再如,MORE IS UP;LESS IS DOWN.英语和汉语都有大量的语言实例:
The number of books printed each year keeps going up.The stock prices keep rising these days The number of errors he made is incredibly low.His income fell 10% last year because of inflation If you are too hot, turn the heat down 国民生产总值以8%的速度持续增长 科学技术是农业产量逐年提高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外贸出口有所下降
在这里,源于为上下域,目标域为数量。认知研究者们都认为充
当源域的一般来说是可以直接被理解的经验。地球引力的作用在人的经验中构成了上下图式结构,人类进一步发展了经验结构的相关性(structual correlation)。我们在容器中增加物质时,其平面上升,当减少物质时,其平面下降。于是产生了MORE与 UP;LESS 与DOWN的语义相关性。这是无意识的,而这种无意识更说明了它的自然性和必然性。除此以外,还有更多的方位隐喻概念,如HIGH STATUS IS UP;LOW STATUS IS DOWN.RATIONAL IS UP;EMOTIONAL IS DOWN.(其物质和文化基础是,在西方文化中,人们视人类主宰着动植物等自然环境,人的特有的理性思维能力使人类高于及其动物并具有控制权。)CONSCIOUS IS UP;UNCONSCIOUS IS DOWN(物质基础,人类和多数哺乳动物睡觉时为卧姿,醒时为立姿)
大量的语言事实证明,人类多数隐喻概念参照方位概念组建,这并非偶然,而是有其物质的、社会的、文化的经验为基础,同时,也说明人类的思维及语言的进化过程。
3、实体隐喻
人类最住的生存方式是物质的,人类对物体的经验为我们将抽象的概念表达、理解为“实体”提供了物质基础,由此派生出了——实体隐喻。在这类隐喻概念中,人们将抽象的和模糊的思想、感情、事件、状态等无形的概念看做具体的、有形的实体,因而可以对其进行
谈论,量化、识别其特征及原因等。例如: My fear of insects is driving my wife crazy(referring)It will take a lot of patience to finish this book(quantifying)The ugly side of his personality comes out under pressure(identifying aspects)The pressure of his responsibilities caused his breakdown(identifying causes)实体隐喻最典型的和最具代表性的是容器隐喻(container metaphor)。人是独立于周围世界以外的实体,每个人本身就是容器,有身体分界面、里外等。人们将这种概念投射于人体以外的其他物体,如房子、丛林、田野、地区,甚至将一些无形的抽象的事件、行动、活动、状态也看做一个容器,因而英语有如下表达:
The ship is coming into view(VISUAL FIELDS AS CONTAINER)Are you in the race on Sunday(RACE AS CONTAINER)There is a lot of land in kansas(AREAS AS CONTAINER)How did you get into window-washing as a profession?(THE ACTIVITY OF WASHING AS CONTAINER)We are out of trouble now(TROUBLE AS CONTAINER)这些语言形式已经成为普通的语言,一般人们已经意识不到他们的隐喻性。这正说明人们的思维方式已不自觉地将两种事物相提并论,并以具体的事物思考、经历、谈论抽象的事物,使其似乎具有了具体事物的特征,以达到系统地描述表面上杂乱无章的世界的目的。
隐喻式的思维方式和其他感知一样,已成为人们认识世界和赖以生存的基本方式。又如,LIFE IS JOURNEY,人们在对具体行为JOURNEY的经验的基础上对抽象现象进行理解:从JOURNEY到LIFE的结构映射(structual mapping): THE PERSON LEADING A LIFE IS A TRAVELLER:she went though life with a good heart.HIS PURPOSES ARE DESTINATIONS:he knows where he is going in life.THE MEANS FOR ACHIEVING PURPOSE ARE ROUTES: I do not know which path to take DIFFICULTIES IN LIFE ARE IMPEDIMENTS TO TRAVEL: he worked his way around many obstacles PROGRESS IS THE DISTANCE TRAVELLED: he made his way in life THINGS YOU GOUGE YOUR PROGRESS BY ARE LANDMARKS: then he came to a point in his life where he had to make a difficult decision CHOICES IN LIFE ARE CROSSROADS:there were two paths open to him.如果只从字典或字面意义来理解LIFE,其语义很单纯,但如果用JOURNEY 的隐喻结构来表达、联想、理解LIFE,其意义则变得非常丰富,而这丰富的意义来自人们的亲身体验,这体验不能直接表达,只能通过隐喻才能言传,才能达到交流的目的。那么,什么决定源范畴的选择呢?这取决于人们的经验和文化传统。常规隐喻是一个语言集团文化和经验的沉淀。源范畴与目标范畴之间形成一定的隐喻结构网,同一源范畴可以隐喻多个目标范畴,如LIFE IS JOURNEY, AN ARGUMENT IS A JOURNEY。同一目标范畴也可以由多个源范畴隐喻,如AN ARGUMENT IS A JOURNEY, AN ARGUMENT IS A BATTLE, AN ARGUMENT IS A CONTAINER, AN ARGUMENT IS A BUILDING.等。这些并不互相矛盾,不同的源范畴突出目标范畴的不同方面。决定于使用者欲表达和突显的内容。一般来讲,隐喻结构的源范畴是我们熟悉的、具体的,这些范畴来源于人们与世界的相互作用,是最基本的经验。
总之,认知语义学是建立在对传统语义理论批判之上的,强调基于身体的经验和想像,把注意力真正转向人类如何运用意象图式、隐喻、换喻寓比、百科观等进行推理的研究,这再也不是禁区了,因为多年来客观主义语义学限制研究人的推理。但该理论也有不可避免的缺点:强调语义出自身体经验,这是正确的,符合唯物主义观,但推理多具有明显的主观色彩,常会因人而异,常带有很大成分的主观色彩。隐喻植根于体验,可我们也会发现许多隐喻不一定是以经验为基础的,如没有经历过结婚的人,没有蹲过监狱的人,同样能理解这个隐喻的意义。这就是说,语言中的隐喻有一部分是来源于身体经验,还有一部分不一定来源于身体经验。它与社会文化因素有着密切的关
系。
第二章 义位及其性质 第一节 语义系统和语义单位
一、语义在语言要素中的地位
语言由语音、语法、语义三个层次组成,而每个层次又是一个系统。汉语的语义系统,是由大量的处于聚合关系和某些组合关系的语义单位构成的。语音、语义、语法作为语言这个整体的三个部分,一方面有许多相似、相通的地方,一方面又各自有明显的特点。语义与语音、语法相比,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1、语言有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语音是物质方面,语义是精神方面。精神不像物质那样可以直接观察到、接触到。
2、语音、语法是封闭系统,相对稳定,语义是开放系统,既有相对稳定的一面,又常常有变化。
3、在语言汇总,语义层面的单位最多,单位之间的关系最复杂。比较起来,语音最简单,语法比语音复杂,但远比不上语义的复杂性。
4、音位、语法与语言反映的主客观世界没有直接联系,而语义与语言所反映的极为复杂的主客观世界联系极为密切。由此可见,语义是语言中最复杂最难研究的部分。
从语言和它各个部分的功能来看,语音、语法、语义互相依存,缺一不可。但这三者的地位并不相同,语音、语法都是为语义服务的。语法是组词造句的规则,其目的是为了组织、表达语义,使人顺利实
现交流信息的目的。语音的作用,是负荷语义、区别语义,使看不见、摸不着的语义有所依托得以承载,因而才能被感知被识别。语义则不同。尽管语义必须附着在语音上,必须靠语法组织起来,但是语义不是为语音、语法服务的。它构成话语的含义或内容。运用语言交谈,其实就是用语言交流语义。说者想说的,听者想听的,说到底并不是语音和语法,而是话语的意思,其实就是语义。所以,不同民族不同语言的人交流,经翻译之后,只要能彼此了解对方的意思,就达到了交流的目的,双方并不在乎彼此差别巨大的语音和语法。所以说,语义是语言交际的内容,语音、语法是语义存在和交流的手段、载体,语义才是语言三要素中最根本最重要的。
二、语义单位
语义系统是由不同的语义单位组成的,言语的意义也是由不同的语义单位组成的。语义单位是语言中意义的单位,共有义素、语素义、义位、义丛、句义、言语作品义等。其中,前四种在词汇层面上。词汇语义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把词汇层面的无数意义单位简化为少数的几个基本义类——义素、语素义、义位、义丛,并研究它们的结构,以及它们在语义体系中的位置和关系。
(一)义位
在这些基本义类中,义位是最基本的核心的单位。因为,研究语义最重视的是词义。我国训诂学主要研究的字义大体等于今天所说的词义。词义是语义系统中现成的单位,是组成言语作品的基本的语义材料。说话或者写文章,从语义上讲就是将词义组成句子意义,再将
句子意义组成一段话或一篇文章的意思。词义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对语言中大量存在的多义词来说,词义是指多义词的哪一个意义呢?考虑到指称多义词各个意义的“义项”是词典学术语,因此,学者们主张采用“义位(sememe)”来指称大致相当于义项的语义单位。那么,从语义学的角度,我们就可以说单义词有一个义位,多义词有多个义位。如“缥缈”意思是“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样子”,就是一个义位。“手头”可以表示“手中所有。指个人的经济状况”,如“最近手头有点紧”;也可以表示“正在进行的”,如“把手头的工作忙完”。词典中的这两个义项就是词汇语义学中的两个义位。
(二)义素
义素是义位的组成成分,是分解义位得到的。由于义素不像其他语义单位那样直接依附在可以感知的语音形式上,因而不易被人们察觉。训诂学和传统语义学阶段都没有研究义素,现代语义学才发现并开始研究义素。我们分析“母亲”这个义位,就可以得到“直系亲属”“生育关系”“女性”这样一些义素。
义位是由一束义素构成的,这束义素把该义位与其他义位区别开来,同时又表明这个义位与其他义位的关系。在对名词性义位进行义素分析时,我们可以得到“客体、动物、植物、人”等义素,在对“亲属”类名词义位进行义素分析时,我们可以得到“长辈/晚辈、直系/非直系、姻亲/血亲、男性/女性”等义素。除了这些表示理性意义的基本义素,还有表示感性意义的附加义素,如褒/贬义、形象义、书面/口语语体义。
寻找义位的义素构成的方法叫义素分析法,也叫成分分析法,始于20世纪4、50年代。是通过对不同的义位的对比,找出它们包含的义素的方法。这是结构语言学的对比原则在语义研究中的运用。
1943年丹麦语言学家叶尔姆斯列夫提出了语义分析的设想,而美国人类学家古德纳夫(以刀denuogh)则在1956年在研究亲属词时正式提出了语义成分分析法。到60年代卡茨(Katz)和福多(Fodror)也在转换生成语法分析中用这种分析法描写语义成分.在汉语界,自1978年周绍珩把这种语义分析方法介绍进中国后也引起了相当的关注。刘叔新(1982)提倡采用义素分析法研究汉语同义词,并将这一认识用于他当时正在主编的《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中。贾彦德的《汉语语义学》专门列出义素分析的程序和方法,提供了一种可操作的义征分析程序。张志毅、张庆云(2001)也对语义成分的内部结构作了深入探讨,区分上位义素和下位义素。义素分析法的优点是可以细致地辨别词语意义的组成要素。
义素分析法的步骤如下,首先,掌握用元语言。元语言是人工创制的用来记录语义特征并分析、描写自然语言的语言,也叫符号语言,元语言是解释性语言,工具性语言用来记录的基本语义特征并用来分析和描写目标语言的更高层次的语言,是人工创制的语言。在辞书编纂和语言教学中用于释义的语句称元语言。在语言研究中为描写和分析语言成分特征作用的一套符号和术语,如[+noun]([+名记号])、[+abstraet]([+抽象])、[+animateJ([+有生命])等,也属元语言。
元语言所记录的语义特征即义素,如有生命、人类、动物、雄性、
第三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全本
云南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提纲
开科学院: 专业班级: 授课教师: 职 称:
一、本课程性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即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学科为依托的一门新课程。旨在使学生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律性,“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开设本课程,是中共中央国务院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为完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和学科建设所进行的一项创新举措。
二、指导思想和教学目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指导下进行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教育。
帮助学生了解帝国主义侵略及其与中国封建势力相勾结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苦难;了解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懂得必须推翻“三座大山”,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认识中国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和进步性;自觉继承和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进一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帮助学生了解近代以来中国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建立新中国而进行的艰苦探索、顽强奋斗的历程、规律及其经验教训;懂得旧民主主义革命让位给新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原因;深入认识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了解中国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了解改革开放和搞好代化建设的重大意义;懂得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从而增强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指导的自觉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紧密结合中国近现代历史实际,通过对具体历史进程、重要事件和人物的分析,帮助学生提高运用唯物史观和方法论分析、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
教师要在吃透吃准教材的基本精神上下功夫,掌握课程教学目的、基本要求以及基本思路,把握各章主要内容以及教学重点、难点。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一方面注意避免与中学历史课的简单重复,另一方面要着重弥补学生把握近现代历史发展规律性、经验教训、准确理解、解释不清等方面的不足。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史为鉴,抓住中国近现代历史主流和本质,是近代以来中国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这个“纲”,掌握反侵略斗争、国家出路探索、民族民主革命、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全面小康等“史要”,富有针对性、启发性、实效性和生动性,切实达到教学目的,保证课程开课质量。
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各章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顺 序 授课章节 章节名称
课时分配 4学时
2学时
(一)上编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二)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三)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2学时
(四)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封建帝制的终结 2学时
(五)中编综述
天翻地覆的三十年
(六)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七)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九)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十)下编综述
走向辉煌的五十年
2学时 4学时 4学时
4学时 4学时 1学时
3学时
(八)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十一)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
(十二)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2学时
(十三)第十章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学时
四、教学方式
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配以多媒体课件,并适时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内外教学活动,如观看历史文献影片、课堂案例分析讨论、爱国主义精神演讲、参观西南联大校史展览、一二一运动纪念馆或参加“三下乡”、“青年志愿者”到企业、农村进行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科技推广、公益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等。
五、作业、考查、考试及成绩评定
1.每学期布置两次课外作业,每次作业以培养学生思考分析能力为主,一般以两个教学难点的简述题为宜。
2.每学期期中考查,考查以已讲授内容为主,参考题如下:
一、简答题: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2.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到底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3.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教训。
4.辛亥革命是怎样失败的,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二、论述题
1.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的总的经验和教训?
2.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三、对本课程教学的基本评价、意见和建议。
3.每学期期末考试。考试题型分为客观题、主观题两大类。客观题闭卷考试,填涂机读卡。主观题题型为简述题、案例分析题和论述题,开卷考试。
4.学生学习成绩评定。学生成绩构成:平时成绩30%(作业和期中考查占20%;出勤和课堂纪律占10%);期末考试成绩70%。学生旷课三次取消平时成绩;旷课达总学时1/3及以上者取消考试资格。
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年——1919年)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1840年至1919年中国从鸦片战争之前到五四运动前夜历史发展的主要线索和要点。综述的作用是为大家提供指导思想理论原则和历史线索,为同学们学好各章内容奠定基础。
本章教学目的及其基本要求:让学生总体了解近代中国由封建社会而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历史转变;了解认识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性质、主要特点、阶级状况;掌握其主要矛盾和中华民族面临的重大历史任务;进一步明确国家独立与人民富裕、民族解放、人民革命与现代化的关系,明确中国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三大历史任务,对上编内容有总体把握。
本章教学重点和难点:
1.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主要特点、阶级状况; 2.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形成、性质、主要矛盾;
3.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的主要矛盾、中华民族的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本章教学时数:4课时 本章教学具体内容: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一)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人类五千年文明史中长时间走在历史前列,灿烂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是世界上历史文化从未间断、绵延至今的唯一国家;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优良传统和伟大民族精神的民族。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充分肯定古代中华文明,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上世纪80年代末,曾在我国泛起“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潮,诋毁、丑化中华民族,全盘否定中华文化。当时的政论电视片《河殇》,就是这股思潮的代表作。说黄河文明是失败的文明,渲染黄河文明的落后和保守,甚至把黑眼睛、黄皮肤当作落后的标志。声称只有用蓝色文明,也就是所谓的海洋文明取代黄色文明,中国才有出路。当时不少媒体中也充斥着丑化、诋毁中华文化的文章。有的说,中国是一个没有个性的国家;民族血管里流淌的都是奴性,缺乏创造力,安于现状。民族个性是畏惧斗争,逃避现实;有的说,中国传统文化都是糟粕和垃圾,要予以全面否定;还有的公开表示对爱国主义的轻蔑,说无所谓爱国不爱国,你说叛国就叛国,承认自己就是挖祖坟的不肖子孙,还以此为荣。这股思潮完全背离了历史发展的本来和真实。首先,“中华民族有着自己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个民族精神,博大精深,根深蒂固,是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历经磨难而信念弥坚,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强,开发建设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江泽民)。其次,这种思潮在现实中只会起到涣散斗志、扰乱人心、动摇和打击民族自信心的消极作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丧失了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就失去了精神支柱和凝聚力,就会失去生命力。有无高昂的民族精神,能否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尺度。综合国力,是经济、科技等硬实力和民族精神、创新精神、先进文化等软实力的统一。精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看,在一定条件下,精神可以变成物质,精神力可以转化为物质力。强大的精神力量不仅可以促进经济技术力量的发展,而且可以促使经济技术力量发挥出更好更大的作用。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形势逼人,不进则退。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的道理,也正在于此。
(二)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衰极而亡)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原因。这是纵向历史联系的探讨。即中国近代社会与古代社会的历史联系。毛泽东说:“今天的中国,就是历史的中国的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者,不应当割断历史”(《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不了解古代历史的特点和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的历史进程,我们就无法了解中国社会由古代向近代的转折。古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等方面的优缺点、精华糟粕等无不强烈地影响着近代社会的各个方面。不能透彻地了解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就不能深刻了解中国近代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二千多年。清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其时,中国封建社会已是“大厦将倾”,虽有康乾盛世,不过也是回光返照,百足之虫僵而不死罢了。19世纪中叶开始,清王朝危机四伏,矛盾重重,到了衰极而亡之时。
首先,封建皇帝位代表的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其次,中国封建社会经济是地主所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地主拥有最大部分的土地,农民很少或没有土地,也没有任何政治权利。对农民残酷的压迫剥削,必然激化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同时,中国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因为其基本生产结构是以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的小农经济。小农经济既束缚和限制生产力的发展,又对新生产方式有较强排斥力和抵抗力,加之封建统治者施行的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而在社会内部也缺少促使工业迅速发展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机制,造成封建经济发展迟缓。
再次,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专制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社会的生机和活力。同时,“家天下”而下的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是封建社会结构的特点,其日益增强的保守性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最后,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实行文化专制主义。总结: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一方面巩固和维系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延续,另一方面也使其前进缓慢甚至迟滞,并造成不可克服的周期性的政治经济危机。
“周期率”:各封建王朝王朝前期都汲取前朝历史教训,政治较清明、轻徭薄赋,励精图治而屡有盛世;后期则因政治腐败、土地兼并,农民战争而没落衰亡。
“嘉道中兴”已到了封建社会末世,可谓到了衰极而亡之时,其表现: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弛,国防虚弱,文化专制,阶级矛盾激化,对外闭关自守。
(三)世界资本本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 这是横向的分析,就是联系中国与世界的历史进行分析。学习历史,不仅要有深远的历史眼光,而且要有宽广的世界眼光。不了解当时中国所处的世界历史环境,不了解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不懂得殖民主义的根源和本质,不进行中国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综合国力等方面的对比。我们就难以了解,为什么从鸦片战争开始,会发生中国社会由封建社会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历史转折,为什么国家独立,人民解放会成为近代中华民族的历史任务。
1.16世纪开始,东西方的历史走向出现巨大反差,中国开始落后于世界。14世纪至15世纪,欧洲地中海沿岸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使用雇佣劳动者的手工作坊主、控制家庭手工业的包买商等)。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作了思想上的准备。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亨利王子、迪维斯、麦哲伦、达伽玛、哥伦布),更为开拓世界市场、发展海外贸易、推动殖民扩张提供了条件,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
16世纪至18世纪欧洲资本本义的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创造了两大条件:即一方面少数人积累大量货币财富,另一方面劳动者丧失生产资料变成自由出卖劳动力的无产者。如英国圈地运动;西方殖民者疯狂屠杀印第安人掠夺其土地和财富;掠卖非洲黑奴;欧洲国家实行国债制度、税收制度和贸易保护制度等等。
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历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1)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英国率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政权;率先进行工业革命并迅速推广到欧洲;凭借自身首个资本主义国家的诸多有力条件,先后挫败了西班牙、荷兰等老牌殖民主义国家,成为“海上霸王”,建立了殖民地横跨非洲、亚洲、美洲、大洋洲的“日不落帝国”,成为当时资本主义世界最强大的国家。
(2)法俄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挣脱了封建制度的束缚,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先后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终于在欧美确立。法国是第二号资本主义强国;沙皇俄国成为“欧洲宪兵”;后起之秀是在大英北美殖民地上独立的美国。
2.16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在鸦片战争前半个多世纪里,中国已经大大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西方冒险家的环球航行和随之而来的征服掠夺揭开了近代殖民扩张的序幕。
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殖民主义者上要是通过海盗式的掠夺土地、财物,欺诈性的贸易和奴隶贩卖等方式从亚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攫取巨额财富。
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后,资本自由竞争时期,广阔的国外市场和原料供应地的巨大需求,推动西方列强运用各种手段对亚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进行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侵略,使它们在不同程度上沦为资本主义强国所垄断的商品倾销市场、廉价劳动力廉价原料的供应基地和自由的投资场所。殖民主义世界体系开始形成。
资本主义在19世纪末进人帝国主义阶段之后,资本输出成为殖民剥削的重要形式,并出现瓜分世界的狂潮。殖民主义成为由少数帝国主义强国主宰的更完整的世界体系。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一方面,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世,僵化没落、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主义统治扼杀了人们的创造精神,阻碍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它没有力量解决日益激化的阶级矛盾和社会危机。另一方面,中英两国相比较,一个是相对停滞的、蜗牛速度爬行的封建主义古国,一个是迅猛发展、急于向外扩张的资本主义强国。两者于特定的历史时刻(19世纪中叶)碰撞,在中国领土上发生冲突(贸易)和战争(鸦片战争),并由英国扮演第一个殖民侵略者角色,其历史必然性也就在这里。所以,必须明确:第一,近代中国的落后并不是鸦片战争后才开始的。早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就已经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了。而且正是因为落后,才使得封建中国无力阻止西方列强的横暴相加。第二,西方列强的侵略进一步加深、加重了中国的落后。这两个观点是完整、统一的。前一种观点反映在西方人对待中国的态度变化上。16到18世纪时,西方人普遍认为,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物产丰富,繁荣富庶,政治清明,拥有古老文化、优雅艺术、先进技术的文明古国。但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对原来被视为世界样板的中华帝国表示出轻蔑,甚至仇视。尊敬和颂扬被诬蔑和谩骂取代了,中国被视为贫穷野蛮,落后停滞,闭塞傲慢,政治腐败、道德败坏,极度虚弱,制度落后的病国。态度的变化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客观变化。美国前国务卿布热津斯基《大失败——20世纪共产主义的兴亡》则可证明后一观点。他说:19世纪强加给中国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协定和治外法权的条款,使人们清清楚楚地看到,不仅中国作为一个国家地位低下,而且中国人作为一个民族同样地位低下。这个衰败的现实和中国人的自我意识发生猛烈冲突。中国人认为,在过去,甚至就在不久以前,他们在文化上和政治上都还比蛮横的侵略者们富有和强大得多。事实上,中国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发生大滑坡,是在近代的事情。这些事实驳斥了西方流行的看法,说中国是一个停滞而颓废的帝国,而更加生机勃勃、富有进取精神的欧洲人可以随时欺负他们。布尔津斯基在预言共产主义大失败为主旨的书里这样评述中国的落后,可见帝国主义侵略加深、加重了中国的落后,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客观事实。
3.资本主义的发展逐步使人类历史成为世界历史,深刻认识殖民主义的本质和特征。“掠夺是一切资产阶级生存的原则”(马克思);“资本主义如果不经常扩大其统治范围,如果不开发新的地方并把非资本主义的古老国家卷入世界经济的漩涡,它就不能存在与发展”(列宁)。资本主义把一切民族都卷到所谓的文明中来了。它迫使一切民族采用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马克思)。殖民主义是适应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而产生的,它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演进而发展,是为资产阶级剥削国内外人民、建立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服务的。西方列强的强大是建立在对各大洲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或地区人民的剥削、掠夺、压迫和奴役之上的。
正确了解殖民主义侵略对被侵略国家造成的后果和产生的历史影响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以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为标志的。但近些年来,怎样看待殖民主义的侵略却存在着对立的观点。有人说我们的研究依然停留在对殖民主义宣泄情感、缺乏理性的口诛笔伐层次上。有的主张重新评价殖民主义的侵略。认为批评西方殖民主义侵略造成东方国家普遍落后的观点使历史批判的天平倾斜了。是殖民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东方历史的进程,提供给了中华民族能够迅速赶上西方文明的最后良机。有的更直接地说,如果没有殖民主义的征服,人类,特别是东方各民族所有优秀的才能只能是永远沉睡、得不到发展的。是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结论:殖民化在世界范围内推动了现代化的进程。事实果真如此吗?殖民主义是西方列强通过军事征服、政治控制、经济掠夺,占领、奴役和剥削弱小国家、民族和落后地区,将他们变成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侵略政策。这种政策必然会给殖民地国家和民族带来灾难。殖民主义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大都采取赤裸裸的暴力手段,武装攻占、海盗式掠夺,血腥奴隶买卖,欺诈性贸易,海外移民等等。资本自由竞争时期,则改为通过自由贸易形式把不发达国家和地区变成自己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投资场所,廉价劳动力和雇佣兵的来源地。帝国主义阶段除继续采取上述手段外,资本输出成为剥削、奴役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主要手段。殖民主义和资本主义是本质联系的罪恶孪生。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建立在殖民主义的侵略、屠杀和抢劫上的,剥削和奴役殖民地人民是殖民主义生存的必要条件。毛泽东说,在帝国主义时代,殖民主义到了非依赖殖民地、半殖民地就不能过活的地步(《新民主主义论》)。西方列强在控制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之后,就要按自己的意愿去改造殖民地、半殖民地,改造的目的是最大限度获取自身利益。而在改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管理制度、科学技术等等东西引入殖民地、半殖民地。这在客观上对殖民地区产生过一定积极影响,就如马克思所说,他们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对于此,我们不必回避。但不能过分夸大这种影响,而把殖民主义当作传播人类文明的天使,当作引领人类历史进程的圣贤,当作给人们带来普遍幸福的救世主。最根本的是,殖民主义者绝非要把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发展成资本主义国家,也绝不允许这些国家和地区实现现代化,以至于让这些自己曾经的附庸变成自己的竞争者,甚至对手。且不说殖民主义在征服过程中的种种令人发指的暴行和种族灾难,以及通过赔款、投资以及欺诈等手段攫取的大量财富,仅是其通过各种条约攫取的政治、经济、外交的种种特权,就犹如一根根铁链,扼杀了殖民地人民政治、经济、文化的生机。经济学家戚淑棻《经济侵略下的中国〈序言〉》1926年的结论是,‚彼年以来,帝国主义与军阀狼狈为奸,他们加重我内乱,掠夺我金钱,屠戮我国民,已成为不可掩盖的事实。他们的勾结,就是一部部不平等的条约。由此观之,弱我中国者是资本帝国主义,至我国家危亡者,因而产生的不平等条约也;资本帝国主义实在是蚕食我们国家的野兽;不平等条约就是搜刮我的桎梏和陷阱‛。从中国近代史来看,帝国资本主义勾结封建势力压制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止、破坏中国社会的前进,是由无数事实所证明了铁证。
还有人认为,可惜中国没能像香港那样变成殖民地,说中国要富强,先得被殖民150年不为过。这是典型的一叶障目。香港成为今天这个样子,是由多个特殊历史条件构成的。世界上曾经的那么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都成了现代化国家了吗?印度并没有因为曾经是英国殖民地而成为现代化国家。殖民主义造成的历史后果:当今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没有一个不是历史上的殖民地国家。他们今天的贫穷与落后,正是当年殖民主义疯狂掠夺和血腥榨取的结果。不仅如此,殖民主义遗留下来的种种问题,今天仍然严重困扰着这些国家的人民,成为他们发展道路上的制约和障碍。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必须推翻殖民主义统治才能发展,这是历史证明了的一个规律。
19世纪中叶,经济停滞、科技落后、国力衰微、国防虚弱而地大物博的中国成为新殖民扩张的对象——把中国纳入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成为自己政治、经济上的附庸,这就是西方列强侵略的阴谋目的。直到今日,这个阴谋还在作祟。
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殖民扩张,使中国遭遇空前严重的挑战,面临着极其深刻的生存危机——文明尽毁,亡国灭种!美洲印第安民族的前车之鉴。
二、外国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一)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1.“日不落帝国”的形成,新的目标:中国。19世纪初,英国已成为世界资本主义最强大的国家。19世纪中叶,这个只占世界人日2%的岛国在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建立了号称“日不落”的殖民大帝国。在占领印度,入侵阿富汗、新加坡和缅甸等国家和地区后,它的新目标:中国。
2.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商品→贸易→鸦片→炮舰的殖民过程
其一,英国商品遭到中国自然经济和闭关政策的顽强抵抗,而英国却需用大量银元购买中国的商品,英国对华贸易长期处于入超状态
其二,英国以走私鸦片作为牟取暴利及改变对华贸易逆差的手段。英国政府、英印殖民政府、英国工商资产阶级都获得巨额收入。对华鸦片贸易成为英国经济的命脉。
其三,1825年和1837年英国发生了两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为了摆脱危机和转移国内人民的视线,英国迫不及待地要发动一场战争,正在寻找战争导火索。
其四,英国意欲侵略征服中国蓄谋已久。从乾隆60年玛戛尔尼开始,很多殖民主义者都曾上书英国政府,要求动用武力打开中国市场。
其五,马克思:“非法的鸦片贸易年年靠摧残人命和败坏道德来填满英国国库”,造成了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和财政危机,中国人民强烈反对鸦片贸易,清政府实行禁鸦片措施。
1839年6月大清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销毁收缴鸦片。与此同时,英国政府针对中国禁烟,加紧发动侵华战争的准备;1840年4月,英国国会通过对华战争的决定。
1840年6月英国侵华舰队封锁了珠江海口和广东海面。鸦片战争正式爆发。中国历史的发展从此发生重大转折。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派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在停泊于南京长江江面的英舰“康华丽 号上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
3.鸦片战争失败: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1842年8月29日,中英《南京条约》;1843年7月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10月《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
1844年7 月3日,中美《望厦条约》。1844年10月24日,中法《黄埔条约》。
4.中国历史的转折:中国由一个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国家,变成为领土割裂、主权散失的半殖民地国家。
政治上,1942年英国割占香港岛;1949年葡萄牙强占澳门,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领事裁判权和租界的形成使中国司法主权遭到破坏;允许列强兵舰在中国领海自由航行,在各港口“巡查贸易”破坏了中国的领海主权等等。
经济上,中国从一个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封建国家,变成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的、世界资本主义的商品市场和原料基地的、经济上的半封建国家。
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国家,走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畸形发展的道路。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因为如此,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从鸦片战争正确看待反侵略民族战争
前段时间有观点认为,鸦片战争以来的系列战争都是在中国实力远远落后于列强的总体态势下进行的,像林则徐这样的抵抗派是不识时务、虚骄误国。因为他们态度强硬才导致战争爆发,他们应该为战争的失败以及带来的严重后果负责。而像琦善、耆英、李鸿章等主和派则是能够审时度势、了解世界局势而忍辱负重、委曲求全者。其理由是,既然落后只能挨打,那么反抗是无用的。因为反抗之后仍是失败,况且失败后还要付出惨重代价。
我们可从四个方面分析。第一,落后就要挨打,这是近代中国人民在屡遭侵略的悲惨境遇中得到的一个惨重教训;但这绝不是停止反抗的理由,也并非是将‚落后就要挨打‛引申为‚落后只能挨打‛。两字之差,天壤之别。前者是一个积极的命题,警醒人们保持忧患意识。一个国家民族只有经过艰苦努力摆脱落后,使自己强盛起来,才能摆脱任人宰割、受尽屈辱的悲惨命运,以平等姿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后者则是一个消极命题。它宣扬奴隶主义和宿命论,涣散人们的斗志。鼓吹强敌当前要俯首贴耳、逆来顺受,任凭侵略者作威作福,予取予求。第二,这种观点毫无根据。该观点认为,既然落后弱小国家民族的反侵略战争是注定失败,反抗就徒劳无益,那就不必反抗,任侵略者所为就是。在古今中外战争史上,弱小一方战胜强大一方的例子屡见不鲜。美国独立战争打败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英国;落后的海地赶走了法国殖民者等等都是典型实例。如果因为力量对比悬殊就放弃反抗,就不可能有打败日本侵略者,推翻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胜利!近代中国的民族战争中,以弱胜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抗日战争。中国人民能够打败经济、军备的实力远比自己强大的日本侵略者,绝不是偶然的。战争胜负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固然重要,但战争性质、人心向背、战争动员、战略战术等等,也起着不可忽视的决定性作用。作为一个剑客,决不会胜券在握时才出手亮剑。评判历史,当侵略者将战争强加在弱小民族身上时,只有那些没有起码人格的人,才会去责备为民族生死存亡拼死抗争的人们。第三,投降的处方。既然反抗是徒劳的,那么在侵略者兵临城下时,该怎么办?他们开出两张处方。一张是暂不抵抗,等整备好军备、充实完武力之后再战。另一张是放弃抵抗,出让利益、甚至民族利益来换取利于侵略者的和约。前一方子根本就是一种搪塞。战争什么时候打,找何借口打,从来都是侵略者谋划的。强盗是决不会等你准备好了才来抢你的。后一张方子清政府则不断使用。如李鸿章在中法战争、中日战争就是按此方割地赔款的。但侵略者欲壑难填,绝不是你让利就会令其满足的。得寸进尺、贪得无厌的侵略者比比皆是,但因人放弃抵抗就停止侵略的侵略者闻所未闻!第四,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屡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制度的腐败,是经济技术的落后。不能因此得出不能进行反侵略战争的结论。“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恩格斯)。近代史诸多事件都是中国人民走向新的、更高斗争形式必经的阶梯,也是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的一个个奠基石。太平天国、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都从不同角度积极影响、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甲午战争惨败,使中华民族蒙受了空前的耻辱。但是,中华五千年深梦之唤醒,是从甲午战争割让台湾、赔款二亿开始的。创痛尤甚,爱国志士知耻而奋起雪耻,谋保国之策者所在笃有,掀起了新的民族觉醒浪潮,爱国主义得到新的发扬,变革的呼声日益高涨,这就是历史的补偿。义和团运动失败,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最重的《辛丑条约》。但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显现了中国人民的力量。德国元帅瓦德西说:无论英美或日本,都没有脑力或兵力来征服这个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国家。所以,瓜分之事实属下策。时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说,这是一个纯粹爱国主义的自发自愿的运动,它已经掌握了群众的想象力,并将会像野火一样烧遍全中国。今天的这段插曲不是没有意义的,而是一个要发生变革的世纪的序曲,是远东未来历史的主调。公元2000年的中国将远远不同于1900年的中国。外国人的发号施令有一天必须停止,外国人有一天必须离开中国。而目前发生的这段插曲,就是今天对将来的一种暗示。赫德从他的角度对义和团运动作了符合实际的判断,历史证实了他的预言。所以,‚我们研究历史,不仅要研究胜利的历史,还要研究失败的历史,只有经过很多痛苦才能取得经验,不要把错误纯粹当作是一种耻辱,要看到同时是一种财富‛。毛泽东的话很值得我们深思。
(二)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要认识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就须明确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社会性质是认识中国近代一切社会问题和革命问题最基本的依据。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两个根本性变化:其一,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其二,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上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初,曾开展过一场关于中国社会与革命的性质的大讨论,经过激烈争论,多数人认同了中国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判断。后来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对中国半封建、办殖民地社会的性质作了系统论述,形成了完整理论。正确判断中国社会性质之所以重要,第一,认识中国社会性质就是认识中国国情;要做好中国的事情,首先必须了解中国的国情。对中国的历史和现状一知半解或一无所知,干事情只凭主观想象,难免处处碰壁。国情包括很多方面,而最根本的就是现实社会的性质。社会性质制约着很多问题,有的问题是由社会性质决定的。中国近代史的前80年里,不同政治势力在爱国主义推动下,都曾提出过建国方案。这些方案都有其历史合理性,产生过一定的作用,是中国社会发展链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但最终都在具体社会实践中碰壁,失败。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社会性质的正确判断和对国情的深刻认识。第二,认清社会性质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根据。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才能够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革命的任务、革命的动力、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前途和转变;所以,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认清中国的国情,也是认清中国一切革命问题基本的根据。中国共产党就是依据中国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这个判断,制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路线和政策,引导革命取得胜利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革命的实践和胜利雄辩地证明了这个判断的正确性和科学性。第三,认清社会性质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出发点。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社会发生了两个变化,一个是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统治,使独立的中国变成半殖民地的国家;另一个是帝国主义的侵略加速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解体,促使中国产生了资本主义的因素,由完全的封建社会变成了半封建社会。但列强侵略的目的,绝不是要把中国变成完全的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有刺激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一面,而另一面则是帝国主义勾结中国封建势力阻碍、压制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中国人民为了争取国家主权,挽救民族危亡,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进行了艰苦卓绝、不屈不挠的顽强斗争。所以,因为这两个变化而有了中国近代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即,帝国主义勾结中国封建统治者使中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压迫的过程;掌握了这个线索也就获得了了解中国近代史全貌的钥匙。
1.为什么称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近代中国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社会形态。
半殖民地: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等,使中国基本丧失了独立主权国家的地位,并在相当程度上被殖民地化。但由于中国长期以来是一个统一的大国,特别是中国人民顽强而持久的反抗,同时也由于列强间争夺中国的矛盾无法协调,使得它们中的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单独征服中国,也使得它们不可能共同瓜分中国。它们才没有能够实行直接的殖民地统治,而是勾结联合中国封建统治者作为代理人,实行间接统治,使中国成为它们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中国实际上虽已丧失完整主权的独立国家地位,但仍维持着独立国家和政府的名义,所以是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门户,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经济体系中。商品倾销逐渐使中国农业与手工业分离,破坏了自然经济的基础,加速中国封建社会的解体;同时又促进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造成某些条件,使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国已经不是完整的封建社会了。然而,列强并不愿意中国成为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它们利用获取的政治经济特权,倾销商品,垄断轻重工业,直接压迫中华民族工业。近代中华民族资本主义虽然有了某些发展,但并没有也始终未能成为中国经济的主要形式。封建土地所有制顽强地存在,封建生产关系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依然占有明显优势。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东西依然根深蒂固地存在。中国已是半封建的社会。
半殖民地与半封建是密切结合、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是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教材P11-P12)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第一章第三节中,对这个问题作了细致生动的论述。毛泽东从十个方面论述了帝国主义在军事、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对中国实施种种手段,使中国社会从完全的封建社会一步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过程。
(一)向中国发动一次又一次侵略战争。
(二)强迫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了侵略特权;
(三)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设立租界;
(四)在中国经营轻重工业,直接进行经济压迫;
(五)垄断中国的金融财政;
(六)造成一个买办的高利贷的剥削网,培植买办和高利贷阶级;
(七)地主阶级成为他们统治中国的支柱;
(八)造成军阀割据和军阀混战;
(九)实行文化侵略政策;
(十)在一定条件下,把一些地区变成他们直接统治的殖民地。帝国主义有‚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工具‛的方面,但是更重要、更本质的一个方面,是帝国主义阻碍被侵略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毛泽东对此列出了十条实实在在的客观存在,进行了无可辩驳的阐述,其中任何一条都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着严重阻碍作用。教材将特征准确概括为六条。第一、二条讲政治问题。即,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政治控制和帝国主义勾结中国封建势力,使地主阶级成为帝国主义在中国进行统治的支柱;第三、四条讲经济。即中国社会中封建经济的状况与畸形发展的资本主义经济的状况。第五条讲列强争夺和封建阶级统治下,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第六条讲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人民生活的特点,一是极端贫困;二是毫无政治权力。这六条,就是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最主要特征。
(三)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随着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深刻变动:旧阶级的变化与新阶级的产生。
1.旧阶级的变化
封建统治阶级即地主阶级:地主、官僚地主、军阀、工商业兼地主、城居地主、资本家。地主与农民的阶级矛盾,不仅没有缓和,反而更加激化。
被统治阶级即农民阶级:自耕农、贫农、雇农、破产或失地农民(流入城市)。特点:社会地位低下,受压迫、剥削严重,极端贫困,毫无政治权力。具有强烈的革命要求,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阶级局限性:小生产者的保守、散漫、狭隘等。单凭自身力量不可能求得解放,更不可能领导并把反帝反封建斗争引向胜利。
2.新阶级的产生
新兴的被压迫阶级即工人阶级:来源:城乡破产失业的农民、手工业者和城市贫民。构成:19世纪40至50年代外国资本在华企业的口岸码头、出口加工业、船舶修造业等的工人、海员、雇佣工人;19世纪60至70年代后国家大型军民用企业的产业工人和中华民族企业的雇佣工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产业工人。
特点:比中国资产阶级早30多年产生;人数不多却是中国新生产力的代表;三重压迫世所罕见;受剥削最深,革命性最强;组织纪律性强、分布集中、坚强团结;与农民阶级有天然联系等。近代中国最革命的阶级。
新产生的中国资产阶级:来源:买办、旧式商人、地主、官僚、华侨等; 构成:来源不同,构成复杂。可分为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1)官僚买办资产阶级: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政权紧密结合的、利用政治经济特权和与外国资本紧密联系的、封建的买办的垄断的资产阶级。特点:集封建性、买办性、垄断性、剥削性、寄生性于一身。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
(2)民族资产阶级:由投资于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商办企业或创办经营新式企业的地主、官僚、买办、旧式商人、工场场主、华侨商人等转化而来。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中华民族资本兴办的新式企业逐步发展起来。
特点: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而与其有矛盾,也有反对压迫的要求;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参加革命或在斗争中保持中立;但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身力量薄弱,因而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坚决性,显现出妥协性、软弱性和动摇性。这种两面性使其不可能引导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并对民主革命产生了直接而消极的影响。
三、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一)两大主要矛盾及其关系在复杂事物中,会有一个或两个矛盾是主要的矛盾。它们的存在和发展,决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绝不能脱离主要矛盾去谈次要矛盾,更不能主次颠倒。譬如,学习西方是近代中国的一个重要命题。要救国、要富强,就要学习西方先进的东西。而中西方文化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碰撞,这就产生了西学与中学的矛盾。这个矛盾是次要的,是从属于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的。但有的人就硬将是否向西方学习当作评判历史人物功过的唯一标准,结果其评判出现了致命偏差。再如,有人夸大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作用,将袁世凯逼宫当作推翻清王朝统治的决定因素。结果把一个帝制货色,变成了共和元勋。只有正确认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才能够科学揭示近代历史的真相。
在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社会里,社会矛盾错综复杂,有两个主要矛盾,一个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另一个是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两大矛盾相互交织,贯穿于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中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最主要的矛盾。
两大主要矛盾的关系:互相交织。
矛盾关系的构成原因: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半殖民地统治是在与中国封建主义结成同盟的条件下实现的。当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时,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和支配地位,阶级矛盾暂时降到次要和服从的地位。中国社会各阶级会暂时团结起来以民族战争反对帝国主义。当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主义结成同盟,用非战争形式共同压迫中国人民,尤其是封建统治特别残酷时,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民族矛盾退居次要地位。中国社会被压迫阶级就采取国内战争形式反对压迫者,斗争的矛头主要直接地指向封建统治者。当国内战争发展到从根本上威胁帝国主义的利益和封建统治时,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交织而民族矛盾起支配作用。帝国主义就直接出兵,镇压中国人民,维持封建统治,保护殖民利益。
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是两大主要矛盾互相交织和交替作用的结果。中国革命就是在这些主要矛盾及其激化的基础之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
(二)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人民的共同富裕。前一任务是为后一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前提的”《十五大报告》。
近代中国人民的斗争,主要是以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为出发点的。
提出两大历史任务的原因:其一,帝国主义侵略使中华民族丧失了民族独立的地位;其二,帝国主义勾结封建主义残酷压迫、奴役毫无政治权利的中国人民;其三,近代中国遭受过世界上几乎全部帝国主义国家的欺凌;其四,由于“社会制度腐败”,“经济技术落后”这两个根本原因,近代中国的反侵略战争直到抗日战争以前无不以中国失败被迫接受丧权辱国条约而告结束。中华民族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人民要摆脱被压迫奴役的命运,必须彻底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彻底改变中国经济技术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两大历史任务,就是这样被历史地提出来的。
两大历史任务的关系: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要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必须推翻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相勾结的反动统治。而反动统治是不可能自动退出历史舞台的。因此,必须坚持反帝反封建,通过革命手段,彻底推翻反动统治,完成前一个任务,为完成后一任务扫清制度障碍,创造必要前提,开辟发展道路。即,只有以革命手段完成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任务才有完成的可能,而实现现代化是民族独立的保证。(教材P16,第二自然段)
就历史发展方式的作用及其变化而言,两大历史任务的关系,也是革命方式任务与现代化任务的关系。前一任务蕴含革命方式的内容,后一任务则反映了现代化的一般内涵。如果说,两大历史任务是统一的、密切相关的;那么,中国近现代史上,革命方式与现代化的关系也是统一的,密切相关的。革命是贯穿近代历史的主旋律,而现代化则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魂牵梦绕的不懈的追求。事实上,改良方式行不通。正是通过革命,中国人民才逐步改变了贫穷落后面貌,初步实现了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正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民族不独立,国家不统一、人民无权利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背景下,工业救国、教育救国、科学救国等主张只能是一种不能实现的良好愿望。
学习思考(见教材)阅读书目和参考资料
1.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年12月),《毛泽东选集》第二卷。2.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节选)(1997年9月12日)。
3.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1年7月1日)4.沙健孙、龚书铎《走什么路?——关于中国近现代史上若干重大是非问题》,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5.龚书铎、金冲及、宋小庆《历史的回答》,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6.林华国《近代历史纵横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参考论文:‚方式变化‛意味着什么?
美国多克大学德里克教授有一篇文章,题为《革命后的死穴: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当代危机》(香港《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5年春季卷总第10期),陈述了美国汉学界(包括西方)从革命方式到现代化的认识上转变的情况。
在上世纪60、70年代,革命依旧是美国汉学界占主导地位的历史解释方式。不仅中国近代史是以革命为中心书写的,那些并非研究革命问题的著作,也是以革命成就为标准,并据此解决、评判其他历史问题。尽管意见有所不同,但对革命的评价都是肯定的。即,革命为中国引进了一种新型的政治,使得比先前更多的人可以参与政治,使得过去没有权利谈论政治的人可以发言了。它将人民从过去被压迫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并使他们摆脱了传统思想的奴役。革命使中国摆脱了帝国主义,并转变为一个现代主权国家。革命清除了或是由历史形成的、或是由近代帝国主义导致的种种发展的障碍,解决了发展的问题。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看法完全变了。先前被描述为人民解放史诗的革命史,现在变成了失败与衰落的故事,甚至被描写为一种畸变,一种对中国历史正常道路的偏离。有的著作称,革命并不意味着被压迫者对压迫者的胜利,反而使得中国的不良分子得以掌握政治权利。以往所说的‚痞子运动‛的发起者掌握了权力,使得潜藏在中国文化中的恶劣习性和态度泛滥成灾。有人认为,中国虽然搞了一个多世纪的革命,但中国自晚清以来就从来没有进入过现代社会。换言之,革命不但没有使中国现代化,反而强化了其前现代的状态。即,革命破坏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有的更进一步强调,革命带来的不仅仅是失败,它打乱了清末中国向着现代化的渐进,中断了其现代化的进程。中国如果没有革命,其境况可能更好些。总之,论者们或否定革命是中国历史的中心;或在肯定革命中心地位的前提下将其理解为是一场失败,是中国发展的障碍。德里克很有眼光地补充道,凡是有关‚方式变化‛问题,都在中国国内研究中有充分反映。上世纪90年代,学界就有人提出‚告别革命论‛,说如要对20世纪中国历史进行反省,那首先的根本性反省,就是‚革命革糟了‛。我们民族犯了一个大错,就是‚革命崇拜症‛。它让人发疯、发狂,失去理性。革命方式有许多弊病,会造成包括对社会的破坏等后遗症。老在革命,整个民族的能量都在革命中耗尽了。所以,革命给20世纪的中国带来太多灾难。照此论调,20世纪的中国历史一团漆黑。革命的仁人志士就是制造这种黑暗的罪魁祸首。这种论调是否符合实际呢?下面就来做一点回答和分析。
革命是怎样发生的?
无论歌颂、赞扬也好,反对、诋毁也罢,革命确确实实就是20世纪中国历史的主旋律。这个事实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革命作为社会发展的一种客观运动,既不是少数人鼓吹、制造的结果,也不是多数人一时感情冲动的产物,而是一种适应社会历史发展的理性选择。以为依靠少数革命者政变,制造一种革命崇拜就能把无数群众卷到革命洪流中来,这显然是一种过于天真的想法。恩格斯早就说过,把革命的发生归咎于煽动者的恶意的迷信时代早已过去了。现在每个人都知道,任何地方发生革命震动,总是有一种社会要求为其背景,而腐朽制度阻碍这种要求得到满足(《马恩全集》第8卷P5)。实际上,只有在统治者不能照旧统治下去,人民群众也不能照旧生活下去的时候,革命才会发生。革命者选择或接受革命,往往是被逼上梁山的。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国家主权丧失,民族独立无存,被逼到了亡国灭种的危急关头。既然帝国主义勾结封建主义剥夺人民生存发展的权利,阻碍中国走向现代化,人民就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革命中去。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民要集中那么多精英、投入那么多精力、经历那么多艰难险阻、付出那么多惨痛代价去革命的根本原因。这是中国人民为国家独立、民族生存必须作出的历史抉择。诚然,革命必须付出代价,甚至是沉重代价。但是,如果没有革命对旧制度的扫荡,人民将要付出千百倍沉重的代价。至于破坏和建设的关系,一百年前的邹容就有明确回答:‚要想大精神,就必须对旧制度进行大破坏。有大破坏,就必须有大建设,这是千古不易之定论。我们今天所行之革命,是为建设而破坏之革命‛。革命确实有破坏的一面,但这种破坏是必要的。不除旧,何以迎新?孙中山也对胡汉民说过,建设是革命的唯一目的,如果不诚心建设,就不必去破坏,更不必革命。
没有革命就没有工业化
工业化是国家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能否实现工业化?上世纪40年代,毛泽东对这个问题作了明确回答,‚没有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不可能建设大规模的工业,没有工业,就没有巩固的国防,就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一个不是贫弱而是富强的中国,是和不是半殖民地的而是独立的,不是半封建的而是自由的、民主的,不是分裂的而是统一的中国相连接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分裂的中国里,要想发展工业,建设国防,造福人民,求得国家的富强,多少年来多少人都做过这样的梦,但是一概都幻灭了‛(《毛泽东选集》第三卷P1080)。教育救国、实业救国、科学救国论者的工业化道路也行不通。只有革命,推翻三座大山,争得国家独立、人民解放,才能建设工业化,实现现代化,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获得的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清末时,人们虽还未获知这个规律,但从切肤之痛的经验中体会到,要想实现强国富民、振兴中华的梦想,首先必须聚全力推翻已成为‚洋人的朝廷‛的清王朝,埋葬封建帝制,求得民族独立,争取政治民主。这就是辛亥革命发生并迅速兴起的原因。
有些人之所以将革命与现代化对立,认为革命妨碍或破坏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其根本错误,就是没有弄清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起着最终的决定作用。生产力落后、低下是不可能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文明进步、人民幸福的。所以,必须发展生产力。但不能否定生产关系、社会意识、上层建筑的反作用。没有一定的、适宜的政治条件和客观环境,生产力发展就举步维艰。当国家政权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严重障碍之时,推翻这个政权就成为时代的要求,就成为首先必决的问题。不踏出这一步,就难以继续前行。辛亥革命就为后来的社会进步拓开了道路。也正是在这种时代要求下,革命成为历史发展的火车头。不革命,不推翻反动政权,社会经济就阻滞不前,历史就无法进步。这同样也是由中国近代史证明了的。毛泽东曾多次指出,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往往是在革命之后,在新的生产关系建立之后。从世界历史来看,资产阶级工业革命不是在资产阶级建立政权之前,而是在之后才完成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大发展,也不是在上层建筑革命以前,而是在革命之后。都是先把上层建筑改变了,生产关系搞好了,上了轨道了,才为生产力的大发展开辟了道路,为物质基础的增强准备了条件。生产关系的革命是生产力的一定发展所引起的。但是,生产力的大发展总是在生产关系改变之后。首先是夺取政权,然后再解决所有制的问题,再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规律。
综上,把革命看作是对生产力的破坏,这是一种片面的观点,也不符合历史的实际。其片面性在于,它根本就没把革命放到历史长河里去考察,而只是看到社会在革命时所付出的代价。从发展而言,革命为社会进步创造了必要条件。资产阶级通过革命获得了政权,完成了工业革命,自己成为世界统治者,反过来就说落后、弱小国家民族的革命是破坏生产力,妨碍历史进程,这是典型的霸权主义言论。此外,现代化包括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人!很多人讲现代化,只讲经济。谁修了铁路建了工厂,谁就是现代化了。修铁路、办工厂、引进先进技术很重要,都是现代化必要的内容。那么真正的现代化呢?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下能实现现代化吗?只有推翻封建专制主义统治,通过革命!那么人的现代化呢?只有通过各种各样的改革创新,解放人们的思想,才能使人逐步走向现代化。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戊戌变法是一次思想解放,辛亥革命也是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五四运动是一次重大的思想解放,没有这些思想解放,人的现代化是难以想象的。再有,推动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是什么?这些问题都应该弄清楚。总之,只有正确理解了革命与现代化的关系,才能够深刻认识近代史的两大历史任务,也才能够准确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线索。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本章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近代中国1840年到1919年80年间的基本历史情况。把握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两条基本线索,即,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中国人民抵抗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明确三个主要问题,第一,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第二,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斗争的意义是什么。第三,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深刻领会近代中国人民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的历史根源和现实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深入了解国情,增强爱国主义意识、历史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
本章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1.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2.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及其意义;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本章教学时数:2课时; 本章教学的具体内容:
第一节 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资本帝国主义: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时期的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垄断前的资本主义、即自由竞争占统治的资本主义,发展到顶点的时期是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正是在这个时期以后,开始了夺取殖民地的‘大高潮’,分割世界领土的斗争达到了极其尖锐的程度。所以,毫无疑问,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向金融资本的过渡,是同瓜分世界的斗争的尖锐化联系着的”。(列宁)中国人民反对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既包括自由竞争阶段反对西方列强侵略的斗争,也包括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表现为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和文化渗透四个方面。
一、军事侵略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军事侵略。列强依仗强大实力和坚船利炮,或武力威胁;或发动侵略战争占地索款;或骚扰、蚕食领土、领海;或武装干涉中国内政;或出兵镇压中国革命;甚至企图瓜分中国。
(一)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80年间,几乎所有帝国主义国家先后对中国发动过大小数百次侵略战争。侵华战争历时之长,参与国之多,频率之高,范围之广大,危害之深重,世界罕见。
1.五次大规模侵略战争。1840——1842年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社会由此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56——1860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83——1885年法国发动中法战争;1894——1895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1900——1901年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俄国、美国、日本、奥匈帝国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危害最大。八国联军迫使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最终形成。
2.多次小规模侵略战争。1871年7月俄军侵占西北重镇伊犁;1874年5月日军在美国支持下入侵台湾;1879年日军侵占琉球;1875年英国从缅甸入侵云南,引发“马嘉理事件”,签订《烟台条约》;法国殖民越南后屡次入侵广西、云南。1883年英军入侵西藏;1903年英军入侵西藏等。20世纪到来时,中国上空笼罩着资本帝国主义瓜分的乌云。
3.奇怪的战争。1904——1906年,沙俄和日本在中国领土上(辽宁旅顺)进行的分割利益之战——日俄战争。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领土上分赃争斗,双方死伤近1万人,中国平民却被无辜地残杀数万,而清政府竟诺诺宣称保持中立。强盗进家争斗,任由强盗屠杀,主人宣称中立,奇怪至极!说到底,这是中国长期积贫积弱的结果,是帝国主义长期在中国横行霸道的结果,是帝国主义对中国主权的又一次赤裸裸的残暴践踏。
在历次侵华战争中,外国侵略者妄图以惨无人道的屠杀摧毁中国人民的自信心,扑灭反抗侵略的烈火,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
震惊人寰的三大惨案:
1.日军旅顺大屠杀:甲午战争中,1894年11月日军攻陷旅顺后,在四天之内屠杀中国居民2万余人;
2.八国联军京城大屠杀: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入北京之后疯狂屠杀义和团民和居民,据史载,仅在北京詹王府一地,就杀戮团民和居民1700余人。
3.沙俄江东六十四屯惨案:1900年7月15日,沙俄军队在拥有中国居民三万五千人的中国东北江东六十四屯,把所有抓到的中国人驱赶到黑龙江边,“各持刀斧,东砍西劈,断尸粉骨,音震酸鼻。伤重者毙岸,伤轻者死江,未受伤者皆投水溺亡,骸骨漂溢,蔽满江岸。有随浪力拥过者八十余名,赤身露体,昏迷不能作语”。列宁指出:‚它们杀人放火,把村庄烧光,把老百姓驱入黑龙江中活活淹死,枪杀和刺死手无寸铁的居民和他们的妻子儿女‛。‚他们的鲜血染红了黑龙江畔。不分男女老幼惨遭屠戮的尸体,像木筏一样漂浮在黑龙江的浊流之中。滚滚的黑龙江吞噬了有史以来第一次的人类的最大悲剧。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屠杀!最大的悲剧!最大的罪行!‛‚这些中国人在这个地区的半野蛮的俄国人当中是唯一的文明成分,他们是当地仅有的农民、园丁和工匠,没有他们,几乎就不能生存‛。‚黄童离家长号,白叟恋产叫哭,扶老携幼,逃奔瑷珲对过。长江阻梗,绕越不能,露守江滩,群号惨人‛。溺尸壅塞在轮船和木排周围,冲积在岸边的浅滩上。但沙俄却将这场残忍之极的大屠杀惨案当作‚向西方显示沙皇能够力挽黄祸狂澜‛的证据。真是无耻之尤!灾难来自何方,到底谁祸害谁,白山黑水无言,人心自明,铁案如山!
(二)强迫签订不平等条约,破坏中国的领土完整 从1840年到1919年,帝国主义通过各种手段迫使清政府和北洋政府签订了近500个不平等条约、条款、协定等。
1.与列强五次大规模侵华战争而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相伴随的是一批不平等条约: 第一批: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及附件;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等;
第二批:1860年后,中英俄法等《北京条约》、《天津条约》;中俄《瑷珲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等;
第三批:1881年《改定伊犁条约》;1885年《中法新约》;1887年《中葡和好通商条约》;
第四批: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等;
第五批:1900年中国与八个帝国主义国家《辛丑条约》至1912年前后签订的条约。《南京条约》、《瑷珲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7个主要的不平等条约显现了中国社会丧权辱国、割地赔款,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全过程。
2.割占领土,攫取特权,控制主权,划分势力。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资本帝国主义破坏中国领土的完整,迫使中国丧失各项主权,攫取了在华的种种特权,加强了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的控制。
第一,直接割占领土。通过不平等条约直接割占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及澎湖列岛、东北、新疆等大片领土。沙俄是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1858年《瑷珲条约》割占黑龙江以北60万平方公里领土;1860年《北京条约》割占乌苏里江以东44万平方公里领土;《中俄勘分西北界约纪》割占了新疆44万平方公里的领土。1881年《改定伊犁条约》割占新疆伊犁以西7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沙俄共侵占中国领土156万平方公里。
第二,设立租界。运用武力或欺诈等手段,霸占中国通商口岸内的土地,设立完全由列强直接控制和统治的租界。1845年,英国强租上海外滩837亩土地设立在华第一个租界。至1911年,列强各国先后在京、津、沪、汉、穗、渝、福州等16个城市设立了30多个租界。租界享有治外特权:设行政、法院等机构;制定专门法律和警察制度等,行使独立于中国政府的行政、司法、税收等权利;可借口紧急状态调集本国军队,甚至在租界长期驻军。中国领土上的“国中之国”;西方“冒险家的乐园”和侵略中国的据点。
第三,强占租借地。1898年始,列强掀起了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瓜分中国的狂潮。德国强租胶州湾,划山东为势力范围;沙俄强租旅顺大连湾,将长城以北划为势力范围;英国强租威海卫、香港九龙和新界,划长江流域为势力范围;法国强租广州湾,置粤、桂、滇为势力范围。
1897年在香港的兴中会员谢缵泰为警醒世人绘制《东亚时局形势图》。图中熊代俄国,犬代英国,蛙代法国,鹰代美国,日代日本,肠代德国。图旁题诗曰:沉沉酣睡我中华,那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谢缵泰还创作了粤方言的《题词》:
争什么野气!使什么思疑!时局分明看一下便知。你看俄国好似一只大罴狼到极地,张牙伸爪以恶为题:踏实山、陕、辽东兼及直隶,满洲、蒙古都系他跨下东西;他一心想着吞高丽,又把眼神插住个齐齐哈尔;若然给他来吞噬,遍地将来被他踏低;他见着人就乱屠,村就乱毁,看当地中国人性命贱过沙泥!
再怕有个法人同他合计,你看他伸开臂膀像一只大田鸡:他占据安南作为根据地,还说暹罗那边都任他施为,揽住琼州还说要两粤东西;怕他呖声来一吠,那时川、广、云南就惹问题。
故此英国好似一只大虫同他抵制:蟠藏两广誓不输亏,他就全身枕住个长江位;又见胶州入了德国箍围,故此伸尾搭藏威海卫,预备俄人南下他就发起雄威;宁可左眼暂留时半闭,等他饥鹰侧翅插下个面花旗。
还有东洋一个如唇齿,都说同文同种两两相依;那里想到他又光射却台湾去,还有层层光,射影入迷离。
唉!我好笑好嬲还有个只虾仔,他一身咸气重,八字须仔飞飞,枉费你中原如许大地,总系一角落藏,没有作为!看他大睡长眠,犹是未起。他还张开罗网,等你起脚难飞,为的是‘之乎也者’迷住你,为的是‘弓刀大石’等你越练越更顽皮。当官的提住个金钱来做生意,兜肚阴虚实在难于医治;个的财主人家诸事懒理,酒色昏迷乐此不疲。那知到外便还有好多谋住你,立刻时常会起祸机;况今日事已临头,收手未易;如果中国人再不奋发图强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第四,直接驻军。通过侵华战争,列强获得了在中国领土上驻兵的特权。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列强有权在北京使馆区和北京至大沽、山海关一线包括天津、唐山等12处“留兵驻守”。日俄战争后,日本从沙俄手中攫得租自中国的旅顺和南满铁路及其他有关权益,在旅顺设置“关东总督府”,派“关东军”驻守南满铁路沿线。关东军是日本侵略中国的急先锋。中国几乎完全丧失了独立的领土主权,“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三)勒索赔款,抢掠财富。列强侵略中国,屠杀中国人民,却要中国人民加倍承担其战争费用。列强向中国勒索巨额赔款,实行公开掠夺,造成了中国严重的财政危机,直接破坏和阻碍了中国的经济发展,进一步拉大了中国与西方国家间的距离。
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一共攫取赔款2700万两白银;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两国各向清政府勒索赔款800万两白银,相当于当时清政府中央财政年收入的1/3;甲午战争日本勒索的赔款达2.315亿两白银,相当于当时清政府中央财政三年的收入。日本用此赔款扩充军备(海陆军扩充等费用占赔款总数的85%),很快挤进近代大国行列。1901年《辛丑条约》勒索的“庚子赔款”更是达到4.5亿两,相当于当时清政府中央财政4至5年收入的总和,赔款从1901年7月1日起支付,到1932年付完;本息都用黄金支付,依照固定兑换率,逐年清偿,赔款本息总计9.82238150亿两(等于当时中国人均摊近2两5钱白银)。
据统计,1840年至1912年,清政府对外赔款达13亿两白银,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来说无疑是巨大的灾难。同时,列强还强迫清政府贷款赔付,借款以关税和盐税担保,而这两项正是清政府中央财政的主要收入来源。再加上列强各国在中国开设银行,列强就控制和垄断了中国的财政和金融,并以此进而垄断和经营中国的铁路、航运、轻重工业。
有关列强在侵略战争中抢掠财富和文物的情况,我们将放在“文化渗透部分”介绍。
二、政治控制
为统治中国,列强在政治上采取的主要方式,是操纵中国的内政、外交,控制中国政府,把中国当权者变成为驯服工具或培植为代理人。
(一)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1.逐步压服清政府。第一次鸦片战争时,依靠主和派贵族大臣琦善、耆英等对最高统治者施加压力;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强迫清政府签约又表示愿意帮助镇压太平天国,最终让清政府基本屈服。恭亲王奕欣受到侵略者赏识。
2.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在近代中国由不平等条约所构成的中外关系中,公使进驻首都,已不是正常外交的形式,而是半殖民地的重要标志之一。外国驻京公使是以征服者、太上皇的身份向清王朝发号施令的。1900年,美国公使强求清政府派袁世凯到山东镇压义和团;同时调遣使馆区驻军干涉中国内政。之后,《辛丑条约》规定列强可以在北京周围的12个地区驻军。1937年‚七七事变‛之所以在北京郊区发生,这是主要的原因。
3.享有领事裁判权。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起始,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扩大并确定外国人在华享有领事裁判权。所谓领事裁判权指领事国居民在所在国犯法,所在国无权过问,而由理事国领事根据本国法律裁决定罪。这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4.长期把持中国海关。近代中国海关的职权,除征收进出口关税外,还管理港口,主办有政和涉及与外国人交涉的各种事务。近代中国海关的高级职员全部由外国人担任。海关总税务司俨然成了清王朝中央政府的最高顾问;各口岸海关税务司也成了地方政府的高级顾问。英国人赫德自1863年至1908年一直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海关官员还干涉中国内政、直接参与中国外交。赫德及下属金登干就在中英《烟台条约》、《中法新约》、《中葡会议草约》,甚至《辛丑条约》签订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
(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例子不胜枚举。如1860年英法动用陆海军联手清军镇压太平天国;1870年天津教案中,公使团强迫清政府判处20名平民死刑,流放地方官吏25人;最典型的是镇压义和团。特别是《辛丑条约》规定,中国人不得组织或参加任何反对外国的组织。这说明,列强既想驯服清政府,更企图以暴行驯服中国人民。
(三)扶持和收买代理人为彻底控制中国的政治,把中国政府驯服为自己的工具,列强十分注意在清政府中收买、培植代理人。因为,中国毕竟不是西方列强的殖民地,西方列强也不可能按照殖民地的方式统治中国。特别是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以及体现出来的不屈不饶的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更是使资本帝国主义胆颤心惊。所以,从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他们就在中国寻找代理人。其目的是长期统治这个不可被征服的国家。他们甚至企图把清政府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变成为代理人。慈禧善于权术,在洋务派和顽固派之间操纵弄权,以满足权利欲望。本来她与列强有矛盾,后来在八国联军的强烈打击下,她提出了‚量中华之国力,结与国之欢心‛的方针,使清政府成了‚洋人的政府‛。辛亥革命后,列强为扶持袁世凯成为新的代理人,全力支持其篡夺革命的胜利果实,建立北洋军阀的统治,袁世凯死后,列强各国在北洋军阀各派系中扶持自己的代理人,导致中国连年军阀混战。
三、经济掠夺
列强经济侵略的方式,除巨额战争赔款外,主要是:利用条约赋予的特权,控制通商口岸,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扩大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操控中国经济命脉。
(一)控制通商口岸 从《南京条约》开始,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控制了中国近20个通商口岸。通商口岸是中国在不平等条约规定下被迫开放的,是资本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基地,与现在的开放城市有本质区别。在口岸城市里,外国人依仗不平等条约赋予的特权,自由居住,开洋行、办工厂、建银行,甚至设租界,控制当地的经济和贸易。甚者走私鸦片,贩卖华工,从中国掠夺了巨额财富。
(二)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关税自主权是一个国家的重要主权。自第一次鸦片战争战败,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就被资本帝国主义就剥夺了。《南京条约》规定,英国商人进出口商品的税率,由中英两国秉公拟定值率,首开“协定关税”恶例。《虎门条约》规定进出口商品税率为‚值百抽五‛,即5%。这个税率平均比战前降低了50%;有的降低了80%。大幅降低进出口商品税率,使海关丧失了保护本国经济发展的功能,而有利于列强的商品倾销和掠夺原料。1854年英、法、美三国攫取了上海海关管理权;1859年两江总督何贵清又将海关税务总管全权委托给了英国人李太国;英国人赫德1863年至1909年一直担任海关总税务司。控制海关,是列强打击、压制中华民族工业,扩张在华势力的重要手段。华商既要缴纳高于关税的厘金和其他苛捐杂税,还要经受官吏的敲诈勒索。关税大幅下降,这就使华商在与外商的竞争中处于极不平等的地位。华商不能订立和提高商品价格,盈利极少,甚至亏损。而如果要提高商品价格,又很难与外商商品竞争。对于本来就与外国资本不在一个竞争层次上的民族工业而言,关税主权的丧失,无疑是雪上加霜。
(三)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以《马关条约》为界,资本帝国主义由商品倾销转而资本输出。这之前,列强在华的主要投资,是商业性资本。即,投于进出口以及为商品倾销服务的运输、保险、银行等的资本,而非工业资本。如在通商口岸开设洋行500余家,垄断性地经营进出口贸易;再如,鸦片仍在进口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1895年以后,各国资本家大量来华投资,开工厂、办银行、开矿山、修铁路(大型厂矿130家),严重压制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列强在华投资的资本主要是用战争赔款从中国直接掠夺的。
列强的资本输出与当代引入外资的根本不同:第一,平等与不平等的不同。列强的资本输出无主权约束;当代的引外资、开市场,主权是第一位的。外商进入中国必须服从中国法律,接受中国政府管理。重大问题贸易双方谈判解决;第二,竞争实力不同。近代民族工业无法与外国资本抗衡,双方实力相比悬殊;当代中华民族工业已有相当的竞争实力;第三,结果不同。列强的商品倾销、资本输出,致使中国经济停滞落后,人民生活极端贫穷;当代引进外资、开放市场促使中国经济增长、国力增强。
(四)操纵、控制中国经济命脉 其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件下,中国与外国发生经济关系没有独立自主的基础。其二,列强同中国发生经济关系,是为了控制中国的经济,为自身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
具体表现为:外国资本很快垄断了中国的近代工业。如控制了中国新式采煤业的79.6%;控制了中国新式冶金业的100%;41.2%的纱锭和49.6%的布机。控制了中国的现代交通运输业。境内铁路绝大部分由外国资本经营。沿海和内河主要航道的航运业也被外国资本控制。同时,外国资本依仗特权低价收购农副产品作为工业生产原料,加速了传统农业的衰败。
列强不仅勒索中国的赔款,还迫使清政府举借外债来偿付赔款。外资银行凭借特权和雄厚实力,逐步控制了中国的财政金融。据统计,近代80年清政府举借外债近230笔,总额约18亿两白银;每年还债付息金额巨大。20世纪初,清政府中央财政每年只有1亿两左右收入。巨大的外债最终导致中国财政的崩溃。清政府大量举借外债,以关税和盐税作担保。这两项税收是清政府中央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大致在5000万两左右,大部分用于偿付外债,只留下极少的‚关余‛‚盐余‛。列强控制了这两项税收,等于扼住了中国财政经济的咽喉。列强借债的目的是要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清政府举债的目的是用于镇压人民革命,或偿还外债。如袁世凯北洋政府‚善后大借款‛,就是用来镇压革命的。而这些外债都附加着非常苛刻的政治条件,中国人民被沉重的外债压得喘不过气来。
四、文化渗透 目的:宣扬殖民思想,麻痹、摧毁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自尊心和自信心。
(一)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以传教名义下进行侵略和文化渗透活动。部分传教士参与了中英《南京条约》的起草和谈判;德国基督教传教士葛斯利是较典型的例子。19世纪60年代以后,大批外国传教士进入中国内地、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一些传教士用欺骗讹诈、强迫捐献、压价购买等手段,霸占土地,建造教堂,剥削佃户,出租房产。有的包揽诉讼,包庇教徒中的不法分子;有的强迫教徒抛弃中国传统;有的公开干涉中国内政。这些传教士的不法活动激起了中国人民的义愤和反抗,各地‚教案‛不断发生。
(二)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利用宣传宗教教义和西学的名义,为侵略制造舆论。他们在中国办报纸、杂志,翻译出版各种书刊,以反映列强对中国的态度和要求。基督教在中国的最大出版机构“广学会”发行的《万国公报》,在介绍西方宗教、政治、文化的同时,也宣扬殖民思想。该刊主编美国传教士林乐知就鼓吹英国统治印度的12种好处,主张把英国殖民制度搬到中国来。为制造侵略有理的理论,列强大肆宣扬“种族优劣论”、攻击中华民族是劣等民族,应该接受优等的白种人的开导和奴役。19世纪末西方殖民主义者炮制了所谓的“黄祸论”,说一旦黄种人意识到自己力量的时候,会给西方文明带来灾难,黄种人会对西方构成威胁。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扩张遏制了黄祸发生,所以是有理、有功的。
(三)焚毁和掠夺文物 晚清以来,中国文物流失海外主要有三个途径:一是列强掠夺。如英法联军掠夺和焚毁圆明园;八国联军对清宫廷珠宝的掠夺。这两次浩劫几乎把中国明代以来皇城的文物精华扫荡一空,损失无法统计。二是外国“探险队”的非法盗掘、盗取、骗取、抢夺。这些探险队在对文物集中地区进行的‚研究‛、‚考察‛中,大肆盗毁文物。如对新疆克尔克孜、甘肃敦煌文物的洗劫。敦煌被盗走了十之八九的经卷等文物。三是外国外交官、商人、旅游者甚至学者,通过各种“合法”途径和手段骗买、诈取、盗取文物。如大量甲骨文片被日本人骗买。列强焚毁和掠夺中国文物最臭名昭著的事例,就是火烧圆明园。从1709年开始,圆明园经过150多年的建设,形成了圆明园、畅春园、万春园三园一体的‚万园之园‛。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于10月8日开始对圆明园的抢劫。园中金银珠宝、精美其物被洗劫一空,不能搬运的则毁掉,最后为掩盖盗抢行径放火焚烧了圆明园,大火持续十余天。据参加抢劫的英军军官陈述,每人至少带走了45磅以上的珠宝。一些精美的文物收藏在英国、法国和美国的国家博物馆和私人收藏馆。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占北京至次年《辛丑条约》签订的一年多时间里,八国联军对明清两朝建于1421年的紫禁城集聚的不可胜数的文物、图书、宝藏大肆偷盗、洗劫。1900年底珍贵文物已损失过半。南海、中海和北海皇家御园被盗抢一空。沙俄军队在颐和园内大肆劫掠文物。这些自称是文明传播者在中国的所作所为,充分暴露出了其践踏、毁灭文明的野蛮行径、贪婪嘴脸。
小结:帝国主义的侵略是近代中国贫困、落后的根本原因。资本帝国主义给中国带来的是贫困、落后、灾难、耻辱!
参考论文: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这个问题是学习中国近代80年历史所必须弄清的问题,是弄清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规律及其特点的出发点和前提条件。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正确认识中国近代80年里重大事件发生的原因、进程、结果和经验教训,认识社会的发展和任务的变化。毛泽东精辟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是近代中国贫困、落后的根本原因之一。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勾结中国封建势力压迫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绝不是要把中国变成一个资本主义的强国,而是要把中国拖入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深渊;对他们而言,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但经济上不独立的中国,是商品倾销的绝好市场和资本输出的最佳对象,是廉价原料和劳动力的最大供应地。如果中国成了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就会成为他们的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这是他们最不愿意看到的。这就是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根本目的。
第二,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不断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导致整个社会的日益贫困。侵略战争和经济掠夺使广大农民处于破产边缘,导致社会动荡,激化了社会矛盾。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勒索了1600万两白银,加上军费开支。清政府把这个沉重负担转嫁给了广大农民。鸦片战争后几年,农民的税赋翻了几倍。这是使中国农民趋于破产的一个主要原因。资本帝国主义通过垄断价格和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促使农民破产,是另一个主要原因。当时中国的农产品市场被迫与世界市场连接,资本帝国主义控制了中国的对外贸易,控制了中国农产品通向世界市场的通道,形成了农产品垄断价格。当时在中国制造工业产品的,都是西方列强的企业,产品价格由列强制定,造成工农业产品巨大的剪刀差,加速了农民的破产。
总之,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使中国在政治上丧失了独立性。列强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破坏中国的领土完整,将清政府当作是他们的政治附庸。也使中国丧失了经济上的独立性。列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把中国拽入了世界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系之中,使中国成为他们的经济附庸。一句话,资本帝国主义与封建专制政权的联合统治,导致了近代中国经济上的落后和贫困,人民生活的潦倒。如果不推翻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联合统治,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独立、自由、富强的新国家。
但有人认为,列强的侵略相对于近代中国的贫困落后,只是其外因,而不是其内因,不可能起根本的决定性作用。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列强的侵略相对于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改变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对中国近代历史发生了全方位的深刻影响。更有少数人提出,列强的侵略给中国带来了现代文明,侵略给中国带来了福音,要感激帝国主义的侵略。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引进高度发达的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才能实现真正的现代化。这是当代中国版的典型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论调。
从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在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掠夺领土、侵占殖民地的时代里,殖民主义者把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学说直接搬运到人类社会中来替其侵略暴行辩护,即所谓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学说。他们断言在人类社会中有优等种族和劣等种族的区别;并根据适者生存的原则,认为只有强者和适者才能在生存竞争中保存下来,而弱者则只有灭亡。优等种族应成为劣等种族的天然统治者,劣等种族应被淘汰。他们声称,为了一个强大的国家的生存和繁荣,殖民地是非常必要的,那里的土著都是脆弱的和低劣的,他们需要优秀的欧洲人的保护和指导。总而言之,在弱肉强食、‚强权即公理‛的时代,能生存者是最强大的;他之所以最强大,因为他是胜利者;而最终决定谁胜谁负则取决于武力和战争。正如自命为近代帝国主义诗人的吉卜林(Rud-yard Kipling)所说:‚谁有强权,谁该掠夺;谁能掠夺,谁也就该占有。‛另一个英国作家贝洛克(Hilaire Belloc)也说:‚不管什么情况发生,我们有的是马克沁机关枪,而他们却没有。‛殖民主义者认为,要镇压殖民地土著的反抗,连发来复枪的威力是足够的了。西班牙殖民者20年间使印第安人减少90%,2500万减至不足250万。
当时,殖民主义者还说殖民是传播‚现代文明‛(‚modern civilization‛)。‚对此,英国人的说法是‘白种人的负担’(the White Man’s Burden),法国人的说法是‘他们的文明使命’(their mission civilisatrice),德国人的说法是‘传播文化’(diffusing kultur),美国人的说法则是‘盎格鲁撒克逊民族保护下的幸运’(the blessings of Anglo-Saxonprotection)。社会达尔文主义和流行的人类学教导人们说,白种人是‘适者’,或者说是具备着比有色人种更多的天赋(moregifted)‛。这样一来,殖民主义者就是传播‚现代文明‛的‚十字军‛,似乎更可以光明正大地去侵略,明目张胆地去屠杀了。实际上,为殖民者野蛮暴行作辩解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就其目的说是反动的,就其方法说是反科学的。它把生物学的规律机械地搬到人类社会领域,把自然科学的一般概念作为科学贴到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中去,其结果就是用‚生物学的词句曲解历史本来‛。事实上,依靠这些概念是不能对社会现象作任何研究,不能对社会科学的方法作任何说明的。如今,这个自欺欺人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理论的荒谬性,业已为两次世界大战的历史,特别是殖民地、保护国和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历史所充分证实。
第二节 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一、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那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压迫愈重,反抗愈烈。列强侵略、压迫中国人民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侵略、压迫的过程。救亡图存,成为中国仁人志士的神圣使命。
(一)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 1841年5月广州三元里抗英斗争,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大规模反侵略武装斗争的序幕。当时,英军在三元里一带淫掳施暴,三元里人民在古庙集合,以庙中三星旗为指挥旗,宣誓‚旗进人进,旗退人退,打死无怨‛。随后,他们联络周围103乡的群众,商定了诱敌牛栏岗聚歼的战法,30日清晨,千余群众组成的队伍向英军占据的四方炮台挺进,正在早餐的英军倾巢出动直扑而来。队伍且战且退,待英军追至牛栏岗时,早已埋伏好的近万名武装群众一涌而起,包围英军,展开近战肉搏,103乡群众呐喊助威,打得英军狼狈鼠窜,英军损失惨重。这场斗争最终被卖国的官吏和劣绅给破坏了。从此,民间开始流传‚官吏怕洋鬼,洋鬼怕百姓‛的民谣。
美日本帝国主义侵犯台湾,各族人民奋起反击。1867年高山族人民英勇抵抗,打退美国海军进犯,击毙马肯基。1874年日本陆军租借美国军舰侵犯台湾,遭到台湾人民迎头痛击。1895年《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及其所有附属岛屿以及澎湖列岛,台湾人民闻讯鸣锣集会表示抗议,台湾绅民发布檄文,“愿人人战死而死台,绝不能拱手而让台”,表达了誓与台湾共存亡的决心,并与总兵刘永福率领的黑旗军一道打击日本侵略者。1895年6月到10月,台湾军民浴血奋战,抗击日军两个近代化师团和一支舰队的狂攻,毙伤日军3.2万余人,为捍卫祖国的神圣领土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页。此后,台湾人民的反抗斗争从未停止。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及部分清军与之展开殊死战斗。(下节展开)
(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 在反抗外国侵略者的战争中,一些清军将领面对侵略者,或退缩或脱逃或投降。但广大爱国官兵大义凛然,表现出了英勇顽强的民族精神。
1840年林则徐、邓廷桢、关天培、陈化成等在广州、厦门、定海、宁波率军民抗敌。1859年天津大沽炮台官兵奋起抗击英法联军,击伤、击沉敌舰多艘。1884年督办台湾事务大臣刘铭传率军在基隆、淡水击退法国入侵军舰。1885年初浙江镇海炮台守军击退法国军舰进攻。
镇南关大捷:镇南关即今广西凭祥友谊关,中越边境战略要地。1885年初,法军大举进攻驻守越南北部的清军。负责谅山防务的清军将领弃城逃至广西境内。法军占领谅山、焚毁镇南关后,退回越南境内。清政府起用威望甚高、70岁的老将冯子材为统帅。冯老将军调集桂、滇各路将士镇守中越边境,自己亲自扼守镇南关前隘口,并在山麓上筑长墙为防御工事。1885年3月法军分三路再犯镇南关。是日,法军已攻到长墙下,有的已经逾墙而入。在此千钧一发的关头,冯子材身先士卒,手持长矛同二个儿子率部跃出长墙反冲锋,夺回关隘前的东岭、西岭,迅速占领高地。法军全线溃退,丢弃大批武器辎重。同时,清军黑旗军也出云南在临洮大败法军,连克10多个州县。冯子材亲率大军乘胜追击,又取得谅山大捷。中国军队的节节胜利,扭转了中法战争形势。消息传到巴黎,导致茹费理内阁的倒台。在晚清抗击外国侵略的战争中,这是为数不多的取得战役胜利中的一次。
中日甲午海战:黄海海战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也是世界史上第一次蒸汽机军舰的海战。1894年9月16日中午,北洋舰队主力在旅顺附近的大东沟遭遇日本联合舰队的伏击,双方鏖战厮杀。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绕到北洋舰队的背后,协同主力夹攻北洋舰队,使北洋舰队首尾不能相顾,各小队只能各自为战,队形凌乱,但士气仍旺。下午3时10分,北洋舰队旗舰定远舰舰幅中炮,大火熊熊,多数人员灭火,攻击火力顿减。第一游击队攻击定远舰,除了它是旗舰外,还因为它是当时亚洲的海上巨无霸。第一游击队乘势抵近攻击。镇远舰和致远舰连忙向定远舰靠拢,迎战日舰。致远舰已中弹累累,邓世昌驾舰撞向日吉野舰,3时20分,数颗鱼雷同时命中致远舰,并引发一只发射管鱼雷爆炸,右舷随即倾斜。全舰官兵除7人获救外,全部以身殉国。致远舰沉没后,位于北洋舰队左翼外侧的济远、广嘉二舰逃跑。第一游击队便围攻还在顽强战斗的经远舰,经远舰以一抵四,管带林永升中弹身亡,大副、二副也相继中炮身亡,舰上官兵在失去指挥官的情况下依然拼死奋起还击。此时,四艘日舰均已抵近到千米以内,用速射炮抵近射击,终将经远舰击沉。全舰官兵除16人获救外,全部遇难。中华仁人志士在反侵略斗争中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他们是中华民族的民族魂,他们前仆后继不怕牺牲,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二、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一)边疆危机和瓜分危机列强侵略中国的最终目的就是瓜分、灭亡中国。
19世纪70至90年代,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进入“世界史上最大规模的掠夺领土的时代”,列强掀起争夺殖民地的狂潮,非洲基本被瓜分完毕,亚洲大部分被瓜分。中国成为未被瓜分的“仅有的富源”。列强开始酝酿瓜分中国的阴谋。
边疆危机:19世纪70至80年代,列强从所侵占的国家蚕食中国的边疆。英国从印度入侵西藏,从缅甸入侵云南;法国从越南入侵广西、云南;俄国从中亚入侵新疆;日本吞并琉球入侵台湾;都想在瓜分中国的争斗中占据一个有利位置,中国陷入边疆危机。
瓜分危机: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在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至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达到高潮。1895年4月2日,日本驻德公使青木周藏提出瓜分方案。4月17日,《马关条约》签订,中国割让台澎和辽东的条款大大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也激化了列强争夺的矛盾。俄国以日本割取辽东半岛损害俄国在华利益为借口,联合法国和德国共同干涉,迫使日本‚还辽‛。日本只得向中国勒索3000万两白银‚赎辽费‛作罢,但埋下了9年后日俄战争的祸种。l898年俄、德、法三国以干涉日本“还辽有功”为由,强租中国港湾作为报酬。由此,列强各国至1899年竞相租借港湾、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列宁一针见血地指出:“欧洲各国政府(最先恐怕是俄国政府)已经开始瓜分中国了。”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瓜分图谋公开。联军总司令、德国元帅瓦德西上奏威廉二世:‚关于近年以来时常讨论之瓜分中国一事‛,现在‚实为一个千载难得之实行瓜分时机‛。俄国出兵十几万侵占中国东北。日本驻台湾总督则策划派兵侵占福建。一直标榜‚保全中国‛的美国政府也向海军发出准备占领福建三沙湾的训令。中国面临瓜分危机。
(二)义和团运动与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的破产
1.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破产的原因:其一,重要原因: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制约。英国不愿法国进据云南;日本害怕德国据有山东;各国难以坐视英国垄断长江流域;俄国独占东北,更使英、法、日等国强烈不满;要实现瓜分中国,‚彼此之间必将发生无限纠葛‛甚至战争(3年后的日俄战争)。列强反复争吵后决定定,暂缓瓜分,保全清廷作为共同的统治工具,实施“以华治华”的敲骨吸髓政策,获取战争赔款、驻兵特权等更大利益。其二,根本原因: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包括义和团运动在内的中华民族为反抗侵略所进行的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英勇斗争,使列强深刻认识到,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征服中华民族,没有任何办法可以瓜分中国。
2.义和团运动的性质:义和团运动是20世纪初中国爆发的一场规模宏大的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它是在甲午战争后列强侵略加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矛盾急剧上升的背景下爆发的,是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又一个高潮。
义和团是在义和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设坛练拳为形式,以‚保卫身家,防御盗贼‛为口号,最初流行于山东、河南等地。甲午战争后,随着民族矛盾的急剧上升和反教会斗争的广泛开展,义和拳逐渐从秘密反清组织发展为公开的、拥有千万群众的反帝团体。1899年竖起‚扶清灭洋‛旗帜,由山东向直隶发展,最后扩展至京津,形成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打教堂,攻使馆,抗击八国联军,最终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
3.义和团运动的意义和作用:义和团运动以前仆后继、视死如归的英勇斗争,表明了中国人民不可欺辱的气概,显现了中华民族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反侵略反压迫的决定信念;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列强不得不采取“以华制华”政策;动摇了列强及其走狗清政府的统治,客观上推动了清末新政;使中国人民从义和团失败的教训中深刻认识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切革命运动,必须反帝反封建。
强盗闯入家中杀人抢掠,主人就有权反抗。强盗没有资格对人们的反抗方式说三道四!敢于反抗是有人格、有精神、有血性的表现。一个没有人格的人是可悲的,一个没有人格的民族是悲惨的。义和团抗击帝国主义侵略显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人格。1900年6月,英国海军中将西莫尔指挥联军2千多人从天津乘火车向北京进犯,在廊坊、杨村受到当地义和团和清军的围攻,死伤近300人,不得不仓惶逃回天津。同时,义和团在天津大龙头火车站、紫竹林租界、北京新交民巷等地与侵略者进行了殊死战斗。东北民众也有力地抗击了了沙俄十几万军队的入侵。义和团大无畏的斗争精神打击和教训了侵略者,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瓦德西在给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报告中不得不承认,“中国所有好战精神尚未完全丧失,可于此次全民运动中见之。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法国一位议员在辩论对华政策的议会上说,中国地图广阔,民气坚韧,吾故谓,瓜分之说,不啻梦呓也。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说,义和团用大刀、肉体与联军肉搏,虽然被联军打死了几万人,伤亡枕籍,但还是前仆后继,其勇锐之气不可挡,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思想,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
4.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是导致失败的主要原因。其一,对帝国主义的认识处于感性阶段,笼统排外;其二,对封建统治阶级勾结列强欺压人民的本质认识模糊。早期提出“扶清灭洋”口号,把反侵略希望寄托于清政府,因而被其欺骗和利用。其三,缺乏先进思想和理论的指导,提不出完整的斗争纲领;活动中存在迷信现象。其四,严重分散,缺乏统一领导和坚强领导核心。客观原因:帝国主义力量的强大,清政府的出卖。
教训:没有科学理论武装的先进阶级领导,农民阶级无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5.中国人民屡次反侵略战争的历史意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及其在中国的统治,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极大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鼓舞了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的斗志,赋予中华民族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
三.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的觉醒
一、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近代中国80年,屡次反侵略战争除取得一些局部胜利之外,大都以中国失败、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结束。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最根本的原因是社会政治制度腐败。1840年以后,列强的侵略,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勾结的统治,是中国近代社会政治制度腐败的根本原因。
首先,吏治和军队的腐败。官僚机构膨胀,吏治黑暗,贪污贿赂成风,营私舞弊通行。民谣“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文官三只手,武将四条腿”,辛辣讽刺了官僚们的本性。政治腐朽,自然军队腐败。清军军备废弛,军纪荡然。军官吃空额扣军饷,敲诈勒索;士兵吸食鸦片,聚赌嫖娼。国防力量极度虚弱,所以才会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一败再败。甲午战争中,拥有新式枪炮的李鸿章淮军叶志超部,因腐败而毫无战斗力,在朝鲜战场一溃千里。在这样腐败的政府领导下,反侵略战争怎么会不失败呢?
其次,战争指导思想的错误,既害怕列强,更惧怕人民。反侵略战争失败的首要和直接原因。指导思想的错误是与其政治立场分不开的。统治者以“和外安内”为战争指导思想。多数权贵害怕列强的坚船利炮,丧失了抵抗的信心,为了个人和统治者的私利不惜出卖国家民族的利益。他们尤其惧怕人民群众,担心人民组织起来后危及封建统治,所以,屡屡压制、打击和破坏人民群众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不惜割地赔款向列强谋求妥协。第一次鸦片战争,林则徐、邓廷桢等爱国者被撤职查办、发配充军;琦善等卖国贼则加官进爵;钦差大臣奕山就诬蔑抗英群众是汉奸,提出‚防民甚于防寇‛。中法战争,爱国将领冯子材率边疆各族军民取得镇南关大捷、谅山大捷,打得法国内外交困。但统治者却反而接受法国的条件,签订了《中法新约》,并下令全线撤兵。最终中国大胜而败、法国大败而胜。
又如,甲午战争之初,慈禧忙于准备自己的六十寿诞,军机首辅李鸿章则寄希望于列强的调停。既没有详细周密的应战计划,更没有最高作战指挥机构,最高层内部更是为和与战问题相持不下。黄海海战之后,则被日军气势所吓倒,惧战心理十分突出。黄海海战虽然失利,但中国海军仍有实力与日军拼死一搏。但李鸿章一开始就为保存实力而消极应战,海战失利后更是严令北洋水师避战不出。北洋舰队、旅顺和威海卫举大清十余载国力建立,是当时亚洲最大的舰队和军港,最终葬送在李鸿章手中。11月7 日是慈禧六十寿辰,旅顺失陷。她照常升殿庆寿,大宴群臣,还让光绪和群臣陪她看戏祝寿三天,不得过问国事。
再如,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开始时,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一度想利用义和团的力量向列强讨价还价,排斥异己。八国联军逼近北京,慈禧带着光绪和亲贵大臣西逃。1900年9月17日,她在逃跑途中发布《上谕》,称‚义和团实为肇祸之由……非痛加铲除不可。‛并命令清军对义和团要‚严行查办,务净根株。‛同时,她派李鸿章与庆亲王奕匡向八国联军递降求和。此后,清军公开与八国联军勾结,联合绞杀了义和团运动。
再次,统治者和指挥者不了解世界的发展形势。最高统治者和权贵大都昏庸愚昧,既不了解世界的发展形势,更不不懂得现代战争。鸦片战争时,道光皇帝竟不知道英国在哪?开战一年多,还不知道英国是否与俄国接壤,也没能理解英国为什么由女流统治。不少将帅一直认为英国枪炮有邪术,根本不知道现代战争、战略战术,自然应对无策。甲午战争时,统治者根本不了解日本的发展情况,更没有投入最主要的财力、物力建设近代工业、建设中国近代海军。1888年海军衙门和北洋水师成立后,就再也没有购进军舰;1888年光绪皇帝婚礼花费白银500万两;此后为慈禧太后修葺颐和园陆续花费3000万两,其中挪用了不少于800万两的海军军费。而与此同时,日本明治天皇每年从宫廷中拿出30万两,并从所有官吏薪水中抽取10%,用于建造军舰。6年期间新增4000至6000吨级的战舰6艘。甲午战争前,日本海军的总体实力已超过中国海军。
(二)经济和技术的落后 当时,西方列强已完成了工业革命和技术革命,在动力、能源等领域出现重大创新和技术应用,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而中国生产工具简陋,生产力低下,财政收入困难,经济落后,武备和技术十分落后。
中国是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国家,但直到鸦片战争,中国战船都是小帆船,吨位小、载炮少、速度慢。英国海军使用的是大帆船,吨位大、载炮多、航速快,还有少数蒸汽机战舰。甲午战争时,北洋水师虽然装备较先进,但由于军队腐败,战争中指挥错误、弹药不足、军心涣散而惨败。装备上看,北洋水师主要战舰的平价功率比日军少1885匹马力,平均舰龄比日军大两倍;平均时速虽比日军只慢1海里,但日军第一游击队4艘快速驱逐舰的时速令北洋水师望尘莫及。日军速射炮的发射速度是北洋水师后镗炮的4至6倍;总之,日本海军速度快捷,火力密集,实力超过北洋水师。技术落后,还表现在将帅对近代军事理论无知上。清军将帅不懂近代战争的规律和特点;对新式武器的了解就更有限。北洋水师督师丁汝昌原为骑兵将领,对海战不甚了解,所以指挥一错再错。但这绝不是说,经济技术落后就不能进行反侵略战争;经济技术落后,反侵略战争就一定会失败。战争的胜负,关键在人,在于掌握武器的人。武器固然重要,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反侵略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统治者实行反动、落后、保守和错误的政策,不敢广泛地动员、组织人民群众参加反侵略战争。
(三)结论:中国社会政治制度腐败,使得经济技术落后的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变,而社会政治制度腐败和经济技术的落后,正是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失败的两个主要原因。
二、民族意识的觉醒
鸦片战争失败,“看起来很奇怪的是,鸦片没有起催眠作用,反而起了警醒的作用”(马克思)。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圆明园被焚,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民族危机感形成,又一批人觉醒,学习西方,维新救国;甲午战争后,民族意识普遍觉醒汇成浩荡潮流。庚子剧痛,推翻帝制,振兴中华势不可逆。
(一)变革和学习西方的主张 龚自珍的反思:“自古及今,法无不变,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转移”。林则徐“开眼看世界”,主动识认西方,组织翻译《地理大全》而编成《四洲志》;魏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主张学习西方先进军事和技术,首开向西方学习新风;王韬、薛福成、马建中、郑观应等人要求吸纳西方政治、经济学说;郑观应《盛世危言》提出“商战”和“君民共主”制度等主张。
(二)物质层面的学习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主张并进行了洋务运动。
(三)制度和文化层面的学习,救亡图存,振兴中华 太平天国《资政新篇》;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能变则全,全变则强”的维新变法主张。严复翻译赫胥黎《天演论》,指出如拒绝改革,将被列强所淘汰。《救亡决论》再呼“救亡”的口号;孙中山创立兴中会,“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发出“振兴中华”的时代最强音。
学习思考(见教材)阅读书目和参考资料
1.马克思《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1857年3月)2.列宁《对华战争》(1900年9—10月)3.恩格斯《英国在远东的成功》(《马恩选集》第二卷)
4.毛泽东《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一)(1963年9月)5.肖致治《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6.孙中山《檀香山兴中会章程》(节选)(1894年11月24日)7.毛泽东《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第二章 对中国出路的早期探索
本章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认识近代中国社会各阶级面对日益加重的民族危机和亡国灭种的威胁而对国家出路进行的艰辛探索;了解这些探索中所提出的理论主张和救国方案;明确这些探索的性质、意义、作用和失败的经验教训,并从中认识和把握近代中国各阶级之所以不能肩负起争取民族独立、国家解放历史使命的原因。
本章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1.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维新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
2.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何不可能领导中国完成历史使命。
本章教学时数:2课时
本章教学具体内容:19世纪下半叶中国各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即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洋务运动和戊戌维新三次探索。我们先了解产生这些探索的时代背景和特征:
1.19世纪下半叶后,中国这个长期统一的封建大帝国正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入侵造成了近代中国空前的社会危机和民族危机。
2.19世纪70到90年代,世界处于由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时代。这个时代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列强掀起了在全球瓜分殖民地的狂潮。到20世纪初,世界已基本被瓜分完毕,中国成为“唯一的富源”,列强纷纷前来加入最后的“盛宴”。这个时代的另一个特征是列强开始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实行商品倾销之上的资本输出,进一步操控中国的经济命脉,把中国拽入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体系,中国经济濒临破产。资本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主义的联合统治,加剧了近代中国的落后和贫困。
3.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以《马关条约》为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已基本形成。这个巨变向中国人民提出了必须回答并须作出抉择的问题:中国向何处去?中华民族生存的出路在哪里?即,必须探索国家和民族的出路。一方面是中国如何抵御帝国主义的侵略,救亡图存;另一方面,是中国如何向西方学习,求富求强。两者表面上似乎矛盾,又要抵御西方侵略,又要向西方学习,但实际上是辩证统一的。要维护国家独立必须要有实力,向西方学习是要寻找富强的道路,而要实现国家富强,就必须抵御外国的侵略,争得民族独立。为了寻找国家出路,19世纪下半叶开始,中国社会各阶级相继登上历史舞台,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探索。即,农民阶级发动的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地主阶级洋务派官僚的洋务运动;新兴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戊戌维新。三次探索虽由不同阶级发起,都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很大影响,都是中国历史进程必要的阶梯,但又都失败了。为什么会失败,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是什么?这是我们需要分析、解决的问题。
第一节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旧式农民战争:没有先进阶级领导的单纯的农民战争。
中国历代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太平天国农民战争达到了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太平天国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南方兴起而波及全中国的农民战争,也是世界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一次农民战争,而且由于它发生在新时代,有其新的特点。如反对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并提出了一整套纲领、制度和政策等。
(一)爆发原因农民阶级是列强和封建统治阶级最主要的压迫对象和反抗力量。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有两个原因:其一,阶级矛盾突出。长期以来,中国农民在封建地主的压迫剥削下,过着极度贫困、没有任何权利的生活。占农村人口仅10%的地主、官僚却占有绝大部分土地;而占农村人口90%的农民绝大多数靠租种地主土地过活,还要把全年收成的一半以上作为地租交给地主。阶级矛盾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其二,列强入侵激化了阶级矛盾。鸦片战争失败后,一方面,清政府为支付巨额战争赔款和军费,同时也为弥补财政亏空,加重了赋税的征收科派。旧赋新税,再加上官吏的横征暴敛,农民已是重负不堪。另一方面,列强入侵,导致中国以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加之鸦片的泛滥,白银外流更加严重,导致银贵钱贱,“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而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农民田赋负担成倍增加。残酷的压迫剥削使农民不得不起来反抗。1842年至1850年间,农民反抗斗争此起彼伏,各族人民的反清起义在百次以上。太平天国大规模农民起义就是在这种背景下酝酿和爆发的。
(二)历史过程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历时14年(1851——1864),波及18个省(大致过程如图)。其兴衰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酝酿阶段(1843年至1850年):1843年,洪秀全开始拜上帝,从广东进入广西后,撷取原始基督教教义中普世平等思想及教规仪式,创立拜上帝教,组织发动群众。起义阶段(1851年1月至12月):1851年1月(广西桂平县)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同年12月“永安建制”,建立了自己的制度,封了很多王。转战定都:(1852年4月至1853年3月)1852年4月北出广西,转战湘鄂。1853年1月攻占武昌。随后沿长江而下,势如破竹;同年3月占领南京,定为首都,改称“天京”,建立与清王朝对峙的农民政权。军事全盛阶段(1853年至1856年6月):北伐、西征和天京破围战,兵临天津逼北京,控制鄂、赣、皖、苏大片地区;危局苦斗阶段(1856年9月至1863年12月):1856年9月发生“天京事变”,成为其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之后太平军虽破江南江北大营,取得三和大捷,还在江浙建立了根据地,仍无法挽回颓势。失败(1863年12月至1864年7月):1864年1月安庆失守。“天京保卫战”,同年6月洪秀全病故,7月天京陷落,湘军屠城,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
(三)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纲领
1.《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于1853年冬颁布了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内容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也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的社会理想和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的基本内容:其一,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按亩产高低分土地为9等,好坏搭配,凡16岁以上男女按人口平均分配。不满16岁的减半。其二,建立农村基层政权组织“两”,组织负责管理农、副业产品的生产与分配,以实践平等思想;其三,建立最早的社会保障制度“圣库”。“两”分配所余的农、副业产品及银钱“归圣库”,“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鳏寡孤独废疾者“皆颁国库以养”。太平天国领导者希望通过施行这个制度,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天朝田亩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发展并超越了以往农民战争“均贫富”、“等贵贱”的思想,将千百年来农民渴望土地的愿望和建立无剥削无压迫社会的理想系统化、纲领化和制度化,既是这次运动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制度和政策,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农民革命纲领。正因为《天朝田亩制度》充分体现了广大农民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因而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参与革命的积极性,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迅速席卷全国。但《天朝田亩制度》是在小生产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一切社会财富;其理想仍是自然经济加上男耕女织生活方式的国度;是一个没有商品交换的和绝对平均的社会。这便成了无法实现的空想,加之太平天国还在战争中,故而《天朝田亩制度》的土地方案从未实行过,也不可能实行。
2.《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社会改革发展方案。1859年,洪仁玎从香港来到天京,被封为干王,总理朝政。不久,他制定了一个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性质的改革方案《资政新篇》,欲对中国社会上层建筑进行一些改革,在中国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洪秀全逐条加以批示,对其中绝大部分条款表示赞同,并下令镌刻颁布。
《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政治方面,针对封建政治,主张“禁朋党之弊”。同时要求学习西方,制订法律和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思想文化方面,建议破除封建迷信,设立新闻官、馆,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经济方面,主张发展工业、交通、邮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技发明和机器制造。最重要的是把学习西方扩展到生产关系领域,提倡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准富者请人雇工”,穷人“宜令作工,以受所值”。严禁鸦片输入。外交方面,主张平等交往,自由通商,“与番人并雄”;外国人“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不得干涉天朝内政。
由于《资政新篇》不是农民战争实践的直接产物,又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并未能付诸实施。但它毕竟符合历史发展潮流,为之后中国社会的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四)天京事变与太平天国败亡在以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小生产的社会基础上,虽然可以建立暂时的劳动者政权,但它最终是会向封建专制政权演变的。
1853年至1856年上半年,在太平军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农民阶级的狭隘性和农民运动内部潜在的矛盾和弱点也日益暴露出来。领导集团的思想迅速蜕化,与广大士兵关系逐渐疏离。太平天国建都后不久,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等诸王就开始在生活上追求享乐,大兴土木,攀比豪华,“为繁华迷惑,养尊处优,专务于声色货利”。洪秀全生活奢靡较之封建帝王有过之而无不及。政治上诸王们则献媚邀宠,争权夺利。“彼此睽隔,猜忌日生”;东王杨秀清“自恃功高,一切专擅”,最后发展至强迫洪秀全封其为“万岁”。1856年9月,洪秀全密令北王韦昌辉“清君侧”。韦昌辉趁机杀戮杨秀清及部下两万余。天京大乱,局势难以控制。洪秀全急令翼王石达开回师稳定局势。石达开率部诛杀了韦昌辉及部将,稳定了天京局势。洪秀全非但没有安抚劫后军民、奖励平乱将士,反而怀疑石达开有野心,并欲借诸王力量铲除其势力。石达开负气率部下及东王、北王部下十余万之众出走南下,后被湘军围歼于川滇边界之大渡河。这就是天京事变。天京事变严重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为挽救危局,洪秀全提拔了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具有军事才干的青年将领,1859年策封洪仁圩为干王,总领朝政,形成新的领导核心。但此时已无法从根本上挽回败局。洪秀全等决策者未能正确处理政治、组织、军事的路线及权力分配等问题,却采取滥封爵赏的办法,从而加剧了矛盾。诸王“各顾自己,不顾大局”。洪秀全本人的迷信也登峰造极。信天不信人,强调以“认实天情”处理军政事务。天京被围,他拒绝李秀成提出的“让城别走”、另辟根据地的建议,坚持死守天京。1864年7月,天京被湘军攻破。太平天国起义失败。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一)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和重大的历史意义。
1.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起义动员了百万农民群众,历时14年,建立了农民政权,消灭了上百万清军;大批封建官吏、恶霸地主被杀或逃亡;农民自耕农数量增加;在进军过程中,太平军毁孔庙、碎牌位,设立了由洪秀全亲自主持的“删书衙”,删改《四书》、《五经》,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动摇了封建政权、封建土地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起义削弱了清政府的中央集权,使地方势力崛起。晚清时,地方势力达到强盛时期,形成军阀割据。同时,在太平天国影响下,全国各族人民的反清起义风起云涌。如北方的捻军、南方的天地会、小刀会等,西南地区苗族、彝族的起义;西北地区的回民起义等;形成了全国性的反清起义高潮,加速了封建专制制度的衰亡。
2.太平天国是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太平天国提出了反映农民拥有土地要求的《天朝天亩制度》,公开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平均地权”方案表现了绝对平均主义的社会理想。太平天国颁布的《资政新篇》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比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它反映了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等人试图通过发展资本主义寻求出路的新努力。洪仁矸在香港与传教士交往颇甚,较深入地了解了西方的一些情况,故而提出了《资政新篇》这样一个涉及各方面的、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社会改革发展方案。
3.有力打击和教训了外国侵略势力。这也是中国历次农民起义所没有的新的特点。太平天国的领袖们拒绝承认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严禁鸦片贸易,“害人之物当务禁”。当中外发动派勾结起来镇压太平天国的时候,他们毫不犹豫地给英法联军和由外国军官组织和指挥的“常胜军”、“常捷军”、“洋枪队”以沉重打击和教训(太平军炮击英国军舰图片),使侵略者“呼救无人”,“梦魂屡惊”。
4.打击西方殖民势力,推动和支持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太平天国起义是19世纪中叶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它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如印度的民族起义;为日本明治维新创造了良好国际条件。当时也有一些西方正义人士支持太平天国,如英国人呤利帮助太平军买船、买军火,还参加了太平军。他回国后写了《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
(二)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客观原因:反动势力异常强大。中外反动势力相勾结共同镇压。清军、湘军、淮军、洋枪队、英法联军(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期清政府“借师助剿”)。主观原因:无法克服农民阶级固有的局限性。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和正确理论的指导,就没有办法克服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政权的封建化和腐败化。农民阶级可以暂时建立劳动者的政权,但最终会演变为封建专制政权,太平天国就如此。太平天国建都后,诸王都追求封建特权和享乐生活。在天京大兴土木,建造各种规格的如“天王府”、“东王府”等豪华宅邸,排场阵势超过封建帝王。王府均拥有大量的王妃宫女,其奢靡比封建皇帝有过之而无不及。
2.政权领导者思想蜕化,相互争权夺利。太平天国政权不能长期保持领导集体的团结,最后由争权夺利发展到自相残杀。“天京事变”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1856年太平天国达到全盛时期,但其领导层权力争夺也激化。东王杨秀清假借天父传言,你是天王万岁,东王为什么不是万岁呢?向洪秀全提出封自己当万岁;北王韦昌辉借机除掉了东王;石达开率部回师天京平乱,但仍受洪秀全猜忌,于是负气出走。天京事变严重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军事力量,瓦解了领导集体,大批中坚领导和老将士被杀,元气大伤,成为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自相残杀破坏了大好局面。
3.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的局限性以及政策的失误。《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绝对平均主义的土地纲领,要回到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代,逆历史而动,不准搞商品经济。同时,由于纲领是绝对平均,不管你生产多少都是平均分配,所以就难以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在实际上是不可能推行的。洪仁矸《资政新篇》虽提出了一个中国社会资本主义近代化的建设方案,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也是无法实行的。其中恰恰忽略了中国社会发展最关键,也是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政策上还一度要取消商业;另外太平天国男女分营,一个家庭不能在一起生活,王者则可有后妃宫女。
4.以宗教来发动、组织群众,但到后来宗教的消极作用就暴露出来了。太平天国的拜上帝教,吸收了基督教原始的平等思想,“天下男子都是兄弟,天下女子都是姐妹”,还有许多纪律性的教规。在运动初期产生过积极的号召、鼓动作用,但其毕竟不是科学的理论,而是依靠迷信和天命思想等来动员群众的。如洪秀全的“天兄传言”、杨秀清的“天父传言”,上帝附其身而说话。天京被围,粮食困难,军队减少,洪秀全却说,我的天兵多如水,天主会降甘露给我们吃。迷信不可能调动将士的斗志,反而带来了危害。另外,对外国侵略者一开始也因其信上帝称其为“洋兄洋弟”,对侵略者缺乏理性认识和必要的警惕性。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是具有巨大的革命潜力的阶级,但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洋务运动实际上是清王朝在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的双重打击下,地主阶级洋务派官僚兴起的以学习西方军事技术挽救其统治的“自救运动”。
(一)发生背景 在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下,封建统治摇摇欲坠。太平军北伐打到天津,皇帝被吓得准备开溜。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期,英法联军攻占天津,打入北京(中国历史上西方人首次打入中国首都),疯狂抢掠并为掩饰其罪行而焚毁了圆明园,“给中国皇帝最深刻的教训”,并强迫清王朝签订了《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咸丰被吓得逃到热河,最后病死在那儿。在此背景下,洋务派官僚兴起了学习西方军事技术的洋务运动。
明清官场称西方人为“夷人”或“番人”,跟外国人打交道称“夷务”。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天津条约》时,英法官员抗议说,你们称我们为夷人有贬义,是对我们的歧视。以后只能按你们福建、浙江百姓那样称我们“洋人”。此后,西方人称“西洋人”,日本人称“东洋人”,外国人笼统称“洋人”,而一切与外国人打交道的事务都称“洋务”了。
洋务运动:为挽救统治危机,清政府统治集团中的王公权贵,如奕歆、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洋务官员,主张学习西方的武备和科技,从事外交交涉;购买枪炮舰船,雇佣外国军官训练近代军队;聘请技师顾问,开矿筑路设厂造船,兴办航运、邮政、电报,建设近代工业;开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等的探索活动。
(二)兴办洋务事业的目的镇压农民起义,同时借此加强国防,发展统治集团军事实力。恭亲王奕歆等人的奏折说得最为清楚,心腹之害(发捻)、肘腋之忧(俄国)、肢体之患(英国)。“故灭发捻为先,治俄次之,治英又次之”。具体讲,“探源之策,在于自强。自强之术,必先练兵”。李鸿章“但求外敦和好,内要自强”,而“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围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洋务运动起始时间:1861年清王朝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开始标志,表明清政府不得不重视“夷务”并升格为“洋务”。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为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尽管当时有人把35年的洋务运动恭称为“同治中兴”(1862——1874),或“同光新政”(1875——1909)。当代港台论文也称其为“自强运动”。但35年的洋务运动并没有使中国强起来、富起来。
(三)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体西用”: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为主体,以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维护封建统治秩序。中体支配西用。冯桂棻《校邠庐抗议》最早完整表述:“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四)洋务运动的内容 “求强”为目的,主要是创办军事工业,编练新式军队。
1.创办军事工业。24个军工企业:安庆内军械所(1861年,曾);金陵机械局(1865年,李);江南制造总局(1865年,李,近代大型军工企业;后来还造船,“江南造船厂”的前身);福州船政局(1866年,左,中国第一个近代造船企业);天津机器局(1866年,满族贵族崇厚,后来归李);湖北枪炮厂(1890年,张,“汉阳造”)等。
军工企业是官办企业,大机器生产,雇佣工人,产品为政府军队服务。其特点:第一,浓厚的封建性:生产经费来自政府税收;工人多雇佣于清军士兵;企业管理沿用衙门制度;生产产品不计成本,直接由政府调拨给军队。第二,浓厚的买办性:技术、设备甚至原料都依赖列强各国。第三,一定的集团性:企业所有权名义上归清政府,实际上从经营管理权、产品支配权而始的一切权利均牢牢掌握在创办人及其官僚集团手中。
2.设立民用企业。20多个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中国近代第一个航运企业,1872年,李,);上海机器织布局(中国近代第一个棉纺企业,1879年,李);兰州制呢局(中国第一个毛纺企业,1878年,左);开平矿务局(中国近代第一个大型采矿企业,1877年,李);天津电报总局(1880年,李);唐山胥各庄铁路(中国人自己建造的第一条铁路,1881年,李,主要是为开平矿务局运煤);汉阳铁厂(1890年,张)等。
兴建民用企业的目的:筹措经费,积累资金,稍分洋利而求富。1870年之后,洋务派又提出“求富”口号,在兴办军事工业的基础上,大力举办民用工业并以此筹措军费。在兴办军工企业中遇到资金奇缺,原料、燃料供应不足和交通运输困难等问题,认识到须发展民用工业以积累资金,建立必要的工业经济基础。同时,也能通过民用企业求富,产品能够到市场上参与竞争,“稍分洋商之利”。
洋务民用企业的特点:其一,大部分采取“官督商办”的方式,少数是官办或官商合办的形式。基本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其二,生产经营具有封建的垄断性,压抑了民族资本企业的发展。其三,经营管理浓厚的封建性,成为官僚买办营私舞弊的场所。吸收了一些商人的资本入股,但企业盈亏由官方把持,商家无权过问。其四,产品部分投放市场,有了一些品牌,也有了一定利润,客观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刺激了民间资本和官方资本对中国近代工业的投资,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建立新式的海陆军。19世纪60年代,京师和津、沪、穗、福州等地建立洋枪队,聘用外国教官。后来就用近代武器装备淮军、湘军。
1874年,日本租借美国军舰派兵侵犯中国台湾,清政府筹办海防,建设海军之议随之兴起。从19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分别建成福建水师、广东水师、南洋水师和北洋水师,共有舰船八九十艘。其中北洋水师是清政府海军主力,拥有舰艇20多艘,这支舰队一直归李鸿章管辖。为统一海军指挥权,1885年成立海军衙门。
洋务运动中花钱最多的就是建海军。1875年李鸿章开始筹办北洋水师,1888年北洋水师正式成军,拥有25艘军舰,其中有2艘大型铁甲舰定远号和镇远号(德国造),7335吨,是当时亚洲第一大的军舰,(访问日本时引起了日本朝野的震动,日本急忙扩军备战);拥有旅顺和威海卫2个优良海港;1895年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4.兴办新式学堂,培养外语、军事和技术人才。1862年京师同文馆;1863年上海广方言馆;1866年福州船政学堂;1879年天津电报学堂。
5.派遣留美欧的留学生。1872——1875年派出4批共120人。发起人容闳(“中国留学生之父”,由美国传教士带到美国,1854年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向曾国藩、李鸿章建议派幼童到欧美学习,培养人才。这些幼童(詹天佑等)到美国后学习十分刻苦。但遭朝廷顽固派谗言所误,1881年半途被朝廷强令召回。1875——1894年派出3批留欧学生,主要学习造船、驾驶等工科技术。
6.翻译西方科技、法律等类书籍。江南制造局翻译馆,自然科学为主,到19世纪末翻译了160多种外国自然科学书籍。翻译方法特殊,中西结合,口译笔述,依翻译者认识而成书;京师同文馆,法律等社会哲学科学著作,最有名的是美国传教士丁伟良翻译的《万国公法》,这本书影响很大。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一)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评价继承了“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通过国家权力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军事工业,同时也发展若干民用企业,并引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客观上对中国近代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探索了中国近代化的道路。但由于其性质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并不是要使中国朝着独立的资本主义方向发展,因此不可能真正担负起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使命,故而最终未能求得中国的“强”,更未能求得中国的“富”。具体分析如下:
1.对列强侵略有所抵制。建立新式海陆军,加强了国防,民用企业也“稍分洋商之利”等。但更多的是妥协和勾结,从太平天国起对内外镇压,对外则避战求和,就是全军覆没也消极避战、卖国求和;没能阻止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加深。
2.对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有所促进。使中国有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给民族资本也提供了一些发展机会,提供了管理经验、技术和人才;客观上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导致了中国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但更多的是阻碍作用,如实行垄断,他们搞了的企业就不许民间再办这些企业;还常常贪污民间商人的股份;管理非常腐败,企业衙门化管理;大小官吏不懂管理更不懂技术,却拿很高的薪水,贪污腐败;许多企业最后都破产倒闭,使得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很软弱。3.开辟了学习西方的途径,冲击了封建思想文化观念。开了近代教育、留学等新风气,但“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在根本上束缚了这种学习,使向西方学习局限于物质层面,不敢涉及社会体制的,更拒绝改革封建政治制度、伦理道德和科举制度等。
(二)失败的原因 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的一次以自强求富为目的的自救运动。洋务派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的一部分,阶级属性和运动性质决定他们只能是封建制度的维护者。他们希望学习西方以自强,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斗争双重的迫切需要以及自身阶级和认识能力的局限性,使得向西方学习只能限于“师夷长技”的物质技术层面,不可能实现自强求富的目的。甲午战争的失败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1.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决定了它必然失败的命运。因为新的生产力同封建主义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不相容,是难以在封建主义的桎梏中充分地发展起来的。“牛体马用”的荒唐,导致洋务派既要发展近代企业,却又采取垄断经营、侵吞商股等手段压制民族资本;既想培养洋务人才,又不愿改变封建科举制度。
2.对西方列强具有依赖性。列强不愿意中国真正富强,更不愿意中国独立地发展资本主义。中国如果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他们就多了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因此,他们从资金、技术、原料、工艺等方面控制洋务企业,用攫取的特权阻挠洋务企业参加竞争。而洋务派却一再主张对外“和戎”,其企业生产经营的一切都仰赖列强,并企图依赖“好一点的强盗发点善心”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这无异与虎谋皮。
3.洋务企业具有腐朽性。洋务派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件质,但其生产、经营的管理却仍是封建衙门式的。洋务派军工企业全由官方控制,生产和经营不讲效益,产品质量低下。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其管理也是由政府“专派大员,用人理财悉听调度”,商家没有发言权并须承担企业亏损。企业内部充斥着徇私舞弊、贪污浪费等官场恶习。
4.朝廷顽固派的反对、阻挠、破坏。顽固派反对一切新生事物、反对学习西方、更反对改革。同文馆设天文算学馆拟在儒生中招生,顽固派说此为师事夷人,使中华夷化。结果无人敢报名;修铁路,顽固派说此举夺民生计,占地是小惊了龙脉是大。胥各庄铁路修通时用骡马拉火车,最后才用火车头拉;留学幼童有孩子剪了辫子、穿上西装。顽固派到慈禧那儿告状,说这些孩子不拜孔子、上教堂、读洋书、打棒球,将来回来全都是假洋鬼子。慈禧就下旨召回了留学幼童。当时美国耶鲁大学校长写信给李鸿章,说召回幼童之事,是很遗憾的、令人惋惜之事,这些学生学习实在优秀。
(三)洋务运动失败的启示 “中体西用”的洋务运动不可能为中国摆脱贫弱找到出路。只有革命,只有推翻封建专制制度,争得国家独立、人民解放,才能建设现代化;改革必须有制度和政权的有力保证才能成功。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
(一)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空前民族危机下的救亡改革运动。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着被瓜分的危机和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激发了新的民族觉醒。就如沉睡的雄狮,在豺狼撕扯的阵痛中苏醒。此时,中华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的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挣脱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欲在中国开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同时,西学东渐和日本学习西方的成功,促使一些代表资本主义发展要求的知识分子,把学习西方推进到学习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的新层面。他们提出,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日本就是通过明治维新走向了富国强兵的。他们的主张逐步形成为变法维新思潮,从而引发了一场变法维新的政治运动。
(二)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 康有为,维新派领袖,为维新变法提出理论、思想、纲领和要求。梁启超,维新派最活跃的宣传家、思想启蒙家,主持《实务报》。谭嗣同,戊戌六君子之一,实干家,军机处章京,光绪许多新政措施都是他参与制定的。严复,中国近代思想启蒙家、翻译家,翻译了许多西方社会政治理论的重要著作。
(三)维新派的活动主要是宣传变法思想和维新主张,目的是争得光绪皇帝和帝党官员的支持,并通过他们自上而下地施行变法主张。第一,向皇帝上书,康有为七次向光绪皇帝上书。第二,著书立说,康有为《新学为今考》、《孔子改制考》等。对传统儒家思想提出挑战。孔子曾经改革过,我们也可以改革。托孔改革。梁启超《变法通义》,很仔细地讲述了变法的各个方面。谭嗣同《仁学》也是一本重要的著作,从哲学层面批判了封建的“三纲五常”,向封建伦理道德和政治制度等挑战。第三,翻译西方政治学说。严复《天演论》介绍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指出,一个民族只有自强,才能生存;否则就要遭淘汰。介绍国外变法的经验,主要是日本明治维新的经验。康有为《俄彼得变更记》,用彼得大帝改革的决心和成就鼓励光绪皇帝下决心变法;《日本变更考》供皇帝学习明治天皇的维新经验和措施来进行变法,其中还提出了许多变革的主张。这本书后来成为光绪皇帝变法的指南,很多变法措施都是从这本书上来的。第四,组织学会。“强学会”“保国会”湖南“南学会”等。第五,办学堂,培养人才和变法骨干。康有为在广州办“万木草堂”,梁启超等人就在草堂学习变法;梁启超在湖南办“实务学堂”,也培养了一批变法人才。第六,办报刊。梁启超《实务报》,严复《国文报》,湖南《湘报》等影响颇大。
(四)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在思想领域的第一次正面交锋。当时,封建守旧派和洋务派,将维新变法思想斥之为“异端邪说”,将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视为“士林败类”。维新派挺身围绕以下三个问题与守旧派展开激烈论战。
第一,要不要变法?维新派:“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只有变法,革除积弊,才能力挽中国之危亡,求存而自强。守旧派:祖宗之法不可变。
第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谭嗣同:“君,未也;民,本也。”严复,国家本为“民之公产”,王侯将相“国之公仆隶”,帝王只是以专制“窃国者耳”。立宪国家之君主,是由民共举的。民可以共举君.也可以共废君。举废者,民权也。而“欲兴民权,宜先兴绅权”,即首先要给予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政治权力和地位,由他们组成议院,实现君主立宪。这成为维新派政治制度变革的理论依据。守旧派:“民权之说一倡,愚民必喜,乱民必作,纪纲不行,大乱四起”。
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兴西学?维新派,八股取士科举制度是“牢笼天下”的愚民政策,要废八股、改科举,办学堂、兴西学,“救亡之道在此,自强之谋亦在此”。“中体西用”犹如“牛体马用”之荒谬。守旧派则视西方近代科学技术为“奇技淫巧”。洋务派欲学西方之军事和技术,却死守封建政治制度、科举八股,尤其是三纲五常。
这场论战进一步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开阔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维新变法政治运动的帷幕随之拉开。
(五)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定国是诏》开始至9月21日慈禧“戊戌政变”,共计103天,史称“戊戌维新”,又称“百日维新”。光绪年轻有为、希望国家强大、但没有实权,帝党势弱。维新触动了慈禧为首的守旧势力的既得利益,他们发动政变扼杀了维新。
维新内容:1.政治方面,裁撤詹事府、通政司、光禄寺、鸿胪寺等闲散重叠机构;裁汰冗员,撤销湖北、广东、云南三省“督抚同城”的巡抚;提倡廉政,澄清吏治;准许百姓上书言事;取消旗人享有国家供养的特权,准许他们自谋生计。
2.经济方面,国家设立农工商总局与铁路矿务总局,各省没商务局,保护、奖励农工商业和交通采矿业;开办实业,奖励发明;注重农业,提倡西法垦殖,建立新式农场;办邮政,修铁路;在上海、汉口等大城市办商学、商报,设立商会等组织;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决算。
3.军事方面,裁减绿营兵,训练新军,采用西方兵制、装备和训练等;
4.文教方面,创设京师大学堂(当时全国教育管理的最高机构,北京大学的前身),改各省书院为高等学堂,并在各地设立中、小学堂;提倡西学,废除八股,改试策沦,开经济特科;设立泽书局;派人出国留学;奖励新著,奖励办报,准许自由组织学会。
上述各项政令均是接纳维新派的建议而制定的,旨在一定程度开放言论、出版、结社自由,使资产阶级享受一定程度的政治权利,以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在光绪发布的新政诏令中,并没有关键的开国会、制宪法等政治改革措施,没有变法内容,并未触及封建制度的根本。因此,戊戌维新只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维新措施反映了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虽是温和的、不彻底的改革,但也遭到了中央和地方顽固派的强烈反对,大多数措施都没能付诸实施。随着新旧两派矛盾的激化,以后党为主的顽固派经过密谋于1898年9月21日发动政变,慈禧以“训政”为名重新“垂帘听政”,软禁光绪于中南海瀛台,并下令搜捕维新人士,史称“戊戌政变”。康梁被迫流亡海外,9月28日谭嗣同、刘光弟、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6人同遭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
1898年“百日维新”如同昙花一现,仅仅103天就被慈禧为首的顽固派扼杀在襁褓中。光绪皇帝所有的新政措施除京师大学堂被保留下来外,大都被废除。维新人士和参与、同情维新的官员,被闲禁、被革职、遭放逐。维新不变法的改良失败了。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一)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在中国近代史上仍然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有人将戊戌维新简单等同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而对戊戌维新加以否定。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实际上戊戌维新是集救亡、改革、启蒙为一体的、进步的政治思想运动。
第一,一次爱国救亡运动。在亡国灭种的严重危机下,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高举救亡图存的旗帜,疾呼要救国就要维新,图存就要变法。他们的思想理论、宣传鼓动和政治实践,因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而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光绪之所以赞同维新变法,正是在列强侵逼的巨大压力下,深感不变法自强,统治就难以为继,中国就没有出路。
第二,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维新派提出的很多主张和光绪皇帝的很多新政措施基本上反映了新兴的中国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要求和主张,尤其是突破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鼓吹兴民权、设议院的主张,提出用君主立宪制度替代君主专制制度,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历史的进步。戊戌维新虽未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度,其颁布的若干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也未能生效,但一定程度上仍在政治、经济等领域冲击了封建专制制度。
第三,一场学习西方的思想启蒙运动。自论战到维新,维新派人士翻译传播了一批西方重要的社会政治思想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社会进化观念,批判君主专制制度和封建纲常伦理,打破了顽固的封建主义思想和文化壁垒,起到了刺激民族觉醒的积极作用,推动了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诗界革命”、“文体革命”、“小说界革命”、“戏剧改良”、“史学革命”等随继而起,形成了广泛的文化革新运动;兴办新式学堂,积极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京师大学堂的创设,更成为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发端。
维新派还提出许多移风易俗、开启社会新风的主张,做了大量工作。如革除吸食鸦片、妇女缠足等恶俗陋习,主张“剪辫易服”,倡导讲文明、重卫生、反跪拜等。
(二)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和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
1.客观原因:新旧势力力量对比过于悬殊。严复说:千与一之比,力量非常弱小。顽固派掌握了几乎所有权力,集合在慈禧周围形成强大的后党,拼命维护既得利益,尤其是统治阶级核心集团、大官僚阶层的利益。改革总是要触动一部分人的利益的。改革官制,有些衙门和官吏就要被裁撤。这些官吏就极力反对。绿营要裁掉,其官兵也就极力反对。废八股,断了人家的仕途,儒士就极力反对,要杀康梁,以谢天下。旗人本由国家供养,绝少生财之道,要让他自谋生计,就等于断其生路,当然要群起攻之。光绪撤了6个礼部尚书侍郎,帝后矛盾激化。再者,变法缺乏厚实的社会政治基础。近代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基础相当狭窄,其政治代表维新派的势力更是非常弱小。维新派核心和帝党官员,都是些御使、翰林,没有实权。而他们寄托了全部希望的、唯一可依靠的也是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既无军队,也无财政,既无严密的组织,更不去发动群众,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2.主观原因:维新派本身的局限性。第一,不敢否定封建主义。资产阶级刚刚诞生,经济力量软弱,社会基础狭小,主要以维新人士为其政治代言人,反映其主张和要求。而维新人士在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只是幻想依靠光绪皇帝“以君权雷厉风行”,主张通过温和、改良的手段和渐变、缓变的步骤,实现自上而下的改革,让资产阶级和开明士绅的代表参加政权,逐步实现君主立宪。经济上,他们虽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却不敢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地主土地所有制,这就不可能发动广大的农民参与变法。思想文化上,他们提倡学习西学,却仍要抬出封建思想权威孔子,借古代圣贤之名。为改革制造舆论,托孔改革,“托古改制”,并无勇气提出自己的改革主张。
第二,对列强抱有幻想,依赖列强的‚支持‛。他们虽大声疾呼救亡图存,却又幻想能够得到列强对中国变法维新的“支持”。他们尖锐揭露沙俄侵华的恶行,却幻想依靠与英、日结成同盟来抵御沙俄。有人甚至建议聘请日本前总理大臣伊藤博文来华担任维新顾问。落入虎口还引狼入室。列强表面上同情,实质上都想乘机扩大在华势力,寻找代理人。日本是为了报沙俄“还辽”之仇。戊戌政变前夕,维新派分别乞求英、美、日公使的支持,结果全都落空。豺狼总惦记着虎口里的羔羊。
第三,害怕人民群众。维新派很多人仍属于封建士大夫和知识分子。他们不但脱离人民群众,而且害怕甚至仇视人民群众,更害怕人民革命。康有为多次上书,反复提醒光绪皇帝不要忘记人民反抗的危险,强调“即无强敌之逼,揭竿斩木,已可忧危”。如不变法,就有可能再现“金田之役”,使统治者们“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既害怕人民,更害怕革命。既没有人民力量为后盾,又没有实权实力,特别是没有军队,所以打算依靠手握重兵的袁世凯,末了反被出卖。谭嗣同就义前高喊“有心杀贼,无力回天”!而这“回天之力”正存在于他们所害怕的民众之中。
第四,急于求成和策略上失误。康有为曾对光绪皇帝说,西方变法经历了三百年,日本明治维新经历了三十年,中国有你这样英明的君主三年就能成功。一方面夸大皇权力量而估计变法过于乐观,另一方面急于求成而不顾国情实际。策略上又不去争取同盟军,孤军奋战。最后,戊戌六君子的鲜血唤醒一部分志士放弃了改良的主张,开始走上革命的道路。章太炎、吴玉章回忆时都谈到这一点。
(三)教训 戊戌维新作为中国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只是昙花一现,这不但暴露了这个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争得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必须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三、早期探索的经验教训和启示
从1851年太平天国起义到1898年戊戌维新,近半个世纪中国人民历经千辛万苦,在黑暗中探索国家的出路,步步前行,尽管历次探索都失败了,但为后人留下了深刻的经验教训,也为中国人民的三个选择提供了历史启示。历史证明,农民阶级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无法克服自身的局限性,领导革命胜利。洋务派官僚仅靠学习西方军事、科技,而不肯改革封建政治制度,决不可能使中国独立富强。资产阶级维新派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在中国也行不通。中国的出路只有在先进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在先进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首先通过人民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和帝国主义的统治,然后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才能真正实现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学习思考(见教材)阅读文献
1.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1853年6月)2.严复《天演论·自序》 3.《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4.洪仁矸《资政新篇》(1859年)5.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增订版),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6.茅家琦《太平天国通史》,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7.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1 895年5月)8.梁启超《变法通议》(节选)(1896年)9.严复《原强》(1895年3月)10.汤志钧《戊戌变法史》(修订本),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教学,使学生弄清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了解资产阶级改良派与革命派的区别,正确认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了解辛亥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正确认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进步性和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了解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正确认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局限性,并能深刻认识到,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谋求新的出路。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2.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意义。3.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
教学时数:2学时 具体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较为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体和高潮。什么是革命呢?所谓革命,就是在革命政党的领导下用武装斗争的手段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推翻旧的社会制度,代之而起以新的社会制度。辛亥革命,就是在资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在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的指导下,以推翻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恩格斯曾经说过:“任何地方发生革命振动,总是有一个社会要求为背景的。”辛亥革命也有着其爆发的深刻历史背景。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客观历史条件
(一)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加深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在中国掀起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是当时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的结果。
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控制进一步加深。它们在迫使中国签订《辛丑条约》以后,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政治控制,多方扩展在华经济势力,在华投资规模急速扩张,包括扩大设厂规模和给清政府大量高息贷款,而铁路、矿山的利权更成为列强掠夺的重要目标。1904年至1905年,日、俄两国为了争夺在华利益竟在中国东北进行战争。清政府却宣称“局外中立”。经过一年多的厮杀,日本战胜俄国,俄国将所攫得的中国东北南部所有一切特权“转让”给日本。乘日、俄相斗之机,1904年英国派兵侵入中国西藏地区。德国则企图将其势力从胶州湾延伸到原属于英国势力范围的长江流域。
(二)人民群众反抗斗争日益高涨 为了支付巨额战争赔款等,十余年间,清政府的财政开支激增4倍之多。在晚清最后几年里,各种旧税一次次追加,种种新税更是层出不穷,各级官吏从中中饱私囊,致使民怨沸腾。
正是在中外反动派的沉重压迫下,20世纪初,全国各阶层人民的斗争风起云涌。1902年至1911年间,各地民变多达1300余起:1905年农民反抗斗争103次;1906年199次;1907年188次;1908年112次;1909年149次;1910年266次。其中包括各阶层人民的反洋教斗争;农民手工业者的抗捐、抗税、抗租斗争;工人的罢工斗争;少数民族与会党的起事等。同时,还发生了拒俄、拒法、抵制美货等爱国运动以及收回利权运动和保路运动等。这些情况说明,随着晚清政局的演变,人民群众已经不能照旧生活下去了。
(三)清末“新政”及其破产 辛亥革命酝酿之际,正是清政府内外交困之时。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已彻底放弃了抵抗外国侵略的念头,甘当“洋人的朝廷”;同时也使国人对清政府更为失望,要求改革的呼声日渐高涨。为摆脱困境,清政府于1901年4月成立督办政务处,宣布实行“新政”。此后,陆续推行了一些改革措施,包括:设立商部、学部、巡警部等中央行政机构;裁撤绿营,建立新军;颁布商法商律,奖励工商;颁布新的学制,下令从1906年起正式废除科举考试。迫于内外压力,清政府终于在1906年宣布“预备仿行宪政”,并于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制定了一个学习日本建立君主立宪的方案,但又规定了9年的预备立宪期限。
预备立宪并没有能够挽救清王朝,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重了危机。主要原因在于,清政府新政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延续其反动统治。正如出洋考察政治的五大臣在回国后的奏折中所说的,立宪有三大利:“皇位永固”、“外患渐轻”、“内乱可弭”。而这正是清政府预备立宪的目的。为了巩固皇权,清政府迟迟不答应资产阶级立宪派提出的关于立即召开国会的要求,还镇压了立宪派的国会请愿运动,同时不断借改革之名强化皇权。1911年5月,在不得不成立的责任内阁里,13名大臣中满族就有9人,其中皇族占7人,被讥为“皇族内阁”。这不仅使立宪派大失所望,也使统治集团内部满汉、中央与地方的矛盾的极度尖锐。事实表明,清政府已陷入无法照旧统治下去的境地。正如孙中山所说,清政府“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1911年5月,长沙海关税务司伟克非在信中写道:“我看在不久的将来,一场革命是免不了的。”
(四)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20世纪头10年,中华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新发展:第一,设立厂矿数目和投资数额的增加。资本额超过万元的厂矿有800家,资本额超过1.6亿元;第二,轻工业发展较快,其中以棉纺织、面粉加工等行业最为显著;第三,主要集中在江浙、两湖、广东三个地区设厂。三地区共设厂251家,占民族资本企业总数1/3以上。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数量的增多和规模的扩大,民族资产阶级及与它相联系的社会力量有了明显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为冲破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勾结的网罗,发展资本主义,需要自己的政治利益代言人和经济利益维护者,从而构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的阶级基础。同时,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成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经济基础。后来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活动大多数集中在湖广地区,是与这些地区的资本主义经济比较发达有着密切联系的。
(五)资产阶级革命派骨干力量的形成 资产阶级骨干是指一批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在民族危机加深的情况下,他们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新道路,很多人选择出国留学而形成一股潮流(留日学生最多时上万人,腾冲一县就有上百人)。他们学习和了解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和文化,对国际发展大势和国内民族危机有了更敏锐的认识,不少人成为辛亥革命的中坚力量。
二、辛亥革命爆发的主观条件
(一)孙中山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 革命,是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相勾结残酷统治逼迫的结果。中国革命的许多先驱者都曾尝试用和平手段推进社会变革,孙中山的思想也经历了从改良到革命的变化。l894年,孙中山就写过《上李鸿章书》,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治国力略,并北上天津,希望能面呈李鸿章,但被拒绝。这对他是一个深刻的教训。他后来谈到,自己原本赞成“以和平之手段、渐进之方法请愿于朝廷,俾行新政”的,但经过现实教育,方知“和平方法,无可复施”,“积渐而知和平之手段小得小稍易以强迫”。同年,孙中山到檀香山组织兴中会,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纲领,并筹划发动反清起义。1904年,他发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指出只有推翻清政府统治,“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来代替旧政府”,“把过时的满清君主政体改变为‘中华民国’”,才能真正解决中国问题。这表明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踏上革命道路之时,就高举民主革命的旗帜,并选择了武装起义的方式。这也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的根本不同之处。
(二)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宣扬和传播 20世纪初,随着一批新兴知识分子的产生,各种宣传革命的书籍报刊纷纷涌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1903年,章炳麟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反对保皇观点,痛斥光绪皇帝“载淮小丑,未辨菽麦”,歌颂革命为“启迪民智,除旧布新”的良药,强调中国人民完全有能力建立民主共和制度。邹容以“革命军中马前卒”的名义出版了《革命军》,热情讴歌革命,阐述在中国进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和正义性,号召人民起来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共和国”。陈天华的《警世钟》、《猛回头》两本小册子,痛陈列强侵略给中国带来的沉重灾难,揭露清政府已经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号召人民奋起革命,推翻清政府这个“洋人的朝廷”。
(三)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革命党的建立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的同时,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也在各地次第成立。从1904年之后,出现了10多个革命团体,其中较重要的有华兴会、科学补习所、光复会、岳王会等。这些革命团体的成立为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命运动的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组织力量。但这些革命团体的活动范围往往局限于一省,孤立活动;而且都没有明确的政治纲领。
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和黄兴、宋教仁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推选为总理,黄兴被任命为执行部庶务,实际主持会内日常工作。同盟会以《民报》为机关报,并确定了革命纲领。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说同盟会是资产阶级的第一个全国性政党呢?理由有四:第一,有统一的政治纲领,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第二,有自上而下统一的领导机构;第三,有全国革命党人公认的领袖孙中山;第四,主张以武装斗争推翻清王朝。但是,同盟会自成立始,就有先天缺陷:第一,成员成分复杂;第二,成员对待革命的态度存在明显差异,对待革命纲领分歧也较大;第三,组织松懈,缺乏必要的组织纪律和约束等。这些缺陷隐伏着日后分裂的因素。尽管如此,同盟会在孙中山的领导下加强了同社会各阶层的联系,推动了国内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如上事实表明,革命的主客观条件均已经成熟,革命已如箭在弦上,一触即发。三、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一)三民主义学说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孙中山及革命党人在革命实践中逐渐深刻认识到,正义的、进步的革命事业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在此认识基础上,孙中山通过对西方国家民主思想较深入的研究后,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民主思想。
1905年11月,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概括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1.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一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其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二是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要特别指出的是,民族主义不是简单的排满,不是针对一切满人,而是“应将满洲政府所有压制人民之于段,专制不平之政治,暴虐残忍之刑罚,勒派加抽之苛捐,及满洲政府所纵容之虎狼官吏,一切扫除”。也就是要结束清政府的专制统治及其媚外政策。
但民族主义并没有从正面鲜明地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当时的孙中山及革命派多数人对帝国主义的本质认识不清,害怕帝国主义的干涉,甚至幻想以承认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为条件来换取列强的支持。同时,他们也没有明确地把汉族军阀、官僚、地主作为革命对象,从而给了这部分人后来从内部和外部破坏革命以可乘之机。
2.民权主义。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这就是孙中山所说的政治革命。
政治革命的目的是建立民国。《军政府宣言》指出:“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共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孙中山强调,政治革命应当与民族革命并行。民族革命是扣除“现在恶劣政治”,而政治革命则是扫除“恶劣政治的根本”,从而把斗争矛头直接指向集国内民族压迫与封建专制统治于一身的清政府。
不过,民权主义虽然强调了要建立民主共和国,却忽略了广大劳动群众在国家中的地位,因而难以使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真正的保证。
3.民生主义。指的是“平均地权”,也就是孙中山所说的社会革命。孙中山主张核定全国土地的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革命后的增价,则归国家,为国民共享。国家还可按原定地价收买地主的土地。他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中的诸多社会问题,其根源在于未能解决土地问题,因此他试图寻找一种一劳永逸的办法,既使中国富强,又避免产生贫富悬殊现象,避免社会危机。为此,才希望“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但孙中山的“平均地权”是资本主义土地纲领,脱离了中国的实际,它没有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在革命中难以成为发动广大农民的理论武器。
三民主义初步勾勒出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是一个较完整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对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二)对三民主义的评价 三民主义尽管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而有很多不足,但它是孙文主义的核心和结晶,是孙中山救国救民的方案,也是孙中山提出的资产阶级革命的政治纲领。这一纲领以民为中心,“是为民而设的”(孙中山),是为人民求幸福的。它充分体现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已经把握了时代的思想脉搏,努力追赶世界民主思想的潮流,也符合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民生富裕的愿望,是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交出的一份关于中国向何处去的这一历史性课题的答卷——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这一学说一出,受到海内外的广泛关注。后来列宁对三民主义的评价中说到:“孙中山纲领的每一行都渗透了战斗的真诚的民族主义,这是带有建立共和制度要求的完整的民族主义”。当时对三民主义的评价,有赞同者,有怀疑者,也有反对者。1905年到1907年在中国掀起的关于改良和革命的辩论实际上是围绕着三民主义而展开的。
四、关于革命和改良的大辩论
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革命形势日益成熟的时候,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坚持走改良道路,坚决反对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朝统治。1905年至1907年间,围绕中国究竟是采用革命手段还是改良方式这个问题,革命派以《民报》、改良派以《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了一场为时两年多的大论战。其范围从日本东京到海内外,双方唇枪舌战,十分剧烈。辩论的主要内容集中在以下几点:
(一)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这是双方围绕民族主义论战的焦点。
改良派称,革命会引起下层社会**,招致外国的干涉和瓜分,使中国“流血成河”、“亡国灭种”,所以要爱国就不能革命,只能改良、立宪。
革命派针锋相对地指出,清政府是帝国主义的“鹰犬”,因此爱国必须革命,“欲求免瓜分之祸,舍革命末由”。只有通过革命,才能获得民族解放和社会进步。革命派驳斥了改良派因革命要“杀人流血”、“破坏一切”而不可革命的说法。他们指出:
第一,革命,固然会有牺牲,但是,不进行革命,而容忍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中国人民就有可能免除痛苦和牺牲吗?相反,不革命恰恰意味着他们将长期地遭受难堪的痛苦和作出更大的牺牲。“革命不免于杀人流血固矣,然不革命则杀人流血之祸可以免乎? ”“无革命,则亦无平和,腐败而已,苦痛而已。”由于害怕流血牺牲就否定革命,“何异见将溃之疽而戒毋施刀圭”?革命虽不免流血,但可“救世救人”,是疗治社会的捷径。
第二,人们在革命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乃至作出的牺牲,是以换取历史的进步作为补偿的。孙中山说:“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革命之破坏与革命之建设必相辅而行,犹人之两足、鸟之两翼也。”革命本身正是为了建设,破坏与建设是革命的两个方面。
(二)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这是双方围绕民权主义辩论的主要问题。
改良派认为,中国“国民恶劣”、“智力低下”,没有实行民丰共和政治的能力,如果实行,非亡国不可。因此,只能实行君主立宪。梁启超甚至宣称,“与其共和,不如君主立宪;与其君主立宪,又不如开明专制”。只有劝告清政府主动实行开明专制,并进而推行君主立宪,才是中国政治的现实出路。
革命派针锋相对地指出,不是“国民恶劣”,而是“政府恶劣”。民主共和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拯救与建设中国都必须取法乎上,直接推行民主制度,而不能以国民素质低劣为借口,搞君主立宪或开明专制。只有“兴民权,改民主”,才是中国的唯一出路。中国国民自有颠覆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的能力。
(三)要不要平均地权,实行社会革命 这是双方围绕民生主义辩论的主要问题。
改良派反对土地国有、反对平均地权。他们认为中国社会经济组织优良,土地问题不是中国最重要的问题,不存在社会革命的可能。社会革命只会导致大**,平均地权是煽动乞丐流氓,土地国有是危害国本,并表示在此问题上“宁死不让”。
革命派强凋,当时的中国存在着严重的“地主强权”、“地权失平”的现象,而“救治之法,惟有实行土地国有之政策”。必须通过平均地权以实现土地国有,在进行政治革命的同时实现社会革命,才能避免贫富不均等社会问题的出现。
(四)辩论基本澄清的基本问题 经过两年多的辩论,基本澄清了中国革命的必要性和正义性问题。第一,在中国必须进行一场革命,革命固然会流血牺牲,但这种流血牺牲更多的是带来历史和社会的发展,是给人民带来福祉。第二,君主专制制度是中国“恶劣政治的根本”,只有兴民权、改制度,才是中国的唯一出路。第三,中国现在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地主强权”。必须通过平均地权实现土地国有,在进行政治改革的同时实现社会改革,才能避免贫富不均等社会问题。通过这场大辩论,一些改良派人士的观点有了改变,认为革命切实有必要。
当然,在这场论战也暴露了革命派在思想理论方面的弱点。比如,他们主张推翻清政府,但对“革命是否会招致帝国主义干涉”的问题不敢作出理直气壮的正面回答,只是希望通过“有秩序的革命”来避免**和帝国主义的干涉。再者,他们所说的“国民”,主要还是指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而不是广大的劳动群众。他们对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否应该改革的问题也是语焉不详,并且反对贫苦农民“夺富人之田为已有”。这些理论和认识的局限不可避免地会影响辛亥革命的进程和结局。
第二节 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一、封建帝制的覆灭
(一)武装起义与保路风潮
1.武装起义: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不但提出了具有号召力的革命纲领和指导革命的理论,而且积极地进行了实际的革命实践。尽管革命派内部对三民主义的认识尚不统一,但武装推翻清政府这一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同盟会成立以后,先后在东南沿海发动了多次反清武装起义。这些起义虽然相继失败,但影响广泛而深远。例如,1911年4月27日(农历三月二十九日)举行的广州起义。是日,黄兴率敢死队120余人在广州举行起义,革命党人大部牺牲。七十二烈士的遗骸被葬于黄花岗,故是役史称“黄花岗起义”。这些起义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关键是革命党没有广泛发动和依赖农民群众,过分依靠会党;其次是没有扎扎实实打下革命的基础,仅靠单纯的军事冒险活动。所以,这些起义失败以后,一部分革命党人也开始感到利用会党是靠不住的,开始把战略重点从南部边疆地区转移到长江一带,全力经营湖南、湖北地区,逐渐把争取对象转向湘鄂川新军。
参考资料:会党: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对鸦片战争后以反清复明为宗旨的民间秘密团体的总称。会党具有反对满清专制统治、反对列强侵略的性质。之前,天地会、哥老会等通称‚会‛,自兴中会与天地会首领联络后,始称‚会党‛。会党除有反清复明的口号外,有组织上实行家长式领导。一切唯大首领之命是从;组织成员以破产农民、手工业者和游民无产者为主体;有很强的地方性;采取秘密方式进行活动等特征。兴中会成立后积极联络会党,以扩大势力和影响。孙中山曾说:‚余持革命主义,能相喻者,不过亲友数人而已。士大夫方醉心功名利禄,唯所称下流社会,反有三合会之组织,寓反清复明之思想于其中,虽时代湮远,几于数典忘祖,然苟与之言,犹较缙绅为易入,故余先从联络会党入手。‛(《总理全集》第一集,P920)兴中会发动的广州起义和惠州起义,主要的依靠力量就是会党。
2.保路风潮:1911年5月,清政府宣布“铁路干线收归国有”,并与英美德法四国银行团订立粤汉、川汉铁路借款合同,借“国有”名义把铁路利权出卖给帝国主义,同时借此“劫夺”商股。这激起了湖北、湖南、广东、四川四省的保路风潮,其中以四川为最烈。立宪派本来主张把保路运动限制在“文明争路”的范围之内,但署理四川总督赵尔丰竟下令军警向手无寸铁的请愿群众开枪,造成“成都血案”。广大群众忍无可忍,在同盟会会员的参与下,掀起了全川的武装暴动。
(二)武昌首义与各地响应由于形势已经成熟,湖北新军中的共进会和文学社两个革命团体决定联合行动,举行武装起义。1911年10月10日晚,驻武昌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起义军一夜之间就占领武昌,取得了首义的胜利。
武昌首义获得成功的原因:第一,武汉三镇被称为九省通衢,是清政府在华中的统治中心和帝国主义侵华的重要据点,也是资产阶级革命力量迅速发展的地区和各省革命党人联系的枢纽。反清和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较为普及,在原来的科学补习所汉口支会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文学社和后来建立的共进会长期在湖北新军和学界内活动,影响广泛,群众基础厚实。第二,新军许多中下级军官和士兵参加了革命党,革命思想和民族主义迅速增长,新军士兵普遍同情革命党人,从而成为首义的主力军。第三,四川保路运动的兴起,湘鄂清军大部分西调入川,致使华中清军力量空虚,为首义提供了一个极为有利的机会。
武昌首义吹响了辛亥革命的号角,打开了清王朝统治的缺口。革命军在3天之内就光复了武汉三镇,成立了湖北军政府。一时间,革命烈火燃遍大江南北。在一个月内,就有13个省和上海以及很多州县宣布起义,脱离清政府统治。清王朝迅速土崩瓦解。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
在武昌首义和各省政权更迭过程中,资产阶级革命派既表现出革命性和勇敢精神,又暴露出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不少革命党人对自己掌握政权的能力缺乏坚定的信心。在一些地方,开始是由革命派发动新军或会党举行武装起义、宣布“独立”的。但是当反动势力反扑时,他们却不敢发动群众保卫已夺取的政权,致使政权落到了立宪派或旧官僚、旧军官的手里。如湖北革命党人起义后,就认为非得找一个有声望的人持政不可,于是把原清军协统(旅长)黎元洪硬拉出来当了都督。结果,黎元洪与立宪派勾结把持了湖北军政府大权。又如湖南革命党人起义夺取政权后,最初由革命派焦达峰、陈作新任正、副都督。后来立宪派与旧军官发动政变,杀害焦、陈,推立宪派首领谭延闿为都督。在一些省份,旧官僚和立宪派实际上改头换面地维持着旧政权。有的地方虽是革命党人掌权,但这些人很快蜕变为新军阀、新官僚。这就意味着,革命是很快地发展了,但它的基础并不牢固,在它的内部和外部都潜伏着深刻的危机。这也就为袁世凯东山再起提供了机会。
参考资料:辛亥革命前后的袁世凯。1909年,袁世凯被清摄政王载沣罢职驱逐出京,回到河南的章则(安阳)。袁世凯虽被罢职,但其势力并没有受到影响。他表面上悠然自得每日垂钓,实际上对清庭内外的情况了如指掌。他等待时机准备东山再起。武昌首义对清王朝统治构成极大威胁之时,清皇族约定起用袁世凯,任命他为湖广总督。又派人劝其早日出山。袁世凯称头疾未愈,与清庭讨价还价。当清庭先后任命他为钦差大臣和内阁大臣,他控制了清廷的军政大权时,他终于出山到北京就任。袁世凯凭借多年的政治经验,耍弄权术,对南方革命军采取战和并用,左右开弓的手段。他一面派人和湖北军政府谈判议和,一面又命令部下冯国璋对革命军发动猛攻,以武力威胁革命党人交出政权。最后请由帝国主义操纵举行南北议和,迫使革命党作出袁世凯能够逼迫清帝退位就推举其为大总统的承诺。在袁世凯咄咄逼人、软硬兼施的攻略下,革命党内部一些人也发生了动摇,有的跪倒在名利下,有的公开诋毁三民主义学说。而有握有一定政治实力的立宪派一致拥护袁世凯组阁。帝国主义也认为他是最合适的新代理人而公开支持袁世凯任总统。这一切都预示着革命形势发生逆转是不可避免的了。
二、中华民国的建立
(一)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告成立 1911年底,孙中山从海外回到上海。17个“独立”省的代表在南京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定1912年为民国元年,并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也是资产阶级革命最重要的成果。第一,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这个政权中占有领导和主体的地位。除孙中山作为临时大总统拥有统治全国和统率海、陆军之权外陆军、外交等重要部的总长和所有各部的次长全由革命党人担任。在作为国家立法机关的临时参议院中,同盟会会员也占多数。第二,南京临时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措施,集中代表和反映了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在相当程度上也符合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例如:扫除种种封建弊端,保护人权;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提倡兴办工厂、矿山、银行、垦殖事业等;宣布禁止刑讯,保护华侨、禁止贩卖华工,禁止买卖人日、废除奴婢,禁止种植和吸食鸦片等;宣布改革文化教育制度,否定忠君,尊重教育,废止小学读经,禁用清政府学部颁行的各种教科书等。
(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而“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临时约法》规定,增设国务总理,作为政府首脑。内阁辅佐临时大总统,为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增设法院,行使司法权;参议院为立法机关,行使立法权,参议院还有弹劾大总统和国务委员的权利。
《临时约法》还规定,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享有人身、财产、集会、结社、出版、言论等自由,享有请愿、陈述、考试、选举与被选举等民主权利。
《临时约法》就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废除了两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认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制度。毛泽东说:“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是资产阶级性的,但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
《临时约法》的民主性和革命性:第一,充分肯定了辛亥革命的伟大成果,使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和民权主义思想在法律上得以确认;第二,使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进一步具体化,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民主愿望;第三,从颁布的背景来看,是为了防范袁世凯的专制独裁,确保中国走上民主政治的轨道。南京临时政府的局限性。例如在南京临时政府的《告友邦书》中,就企图用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一切外债,来换取列强承认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也没有提出任何可以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施,反而以保护私有财产为借口,去维护封建土地制度以及官僚、地主所占有的土地财产。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毛泽东指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在近代历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是近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伟大飞跃。从鸦片战争开始,封建制的腐败已为朝野有志之士所共见,但完成变革却延续了70年,到辛亥革命才有了总体解决。辛亥革命最伟大的成果就是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它第一次把西方议会制度引入中国,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原来的立宪派中,经过改良与革命的大辩论,也有不少人转向共和。袁世凯骨子里仇视革命,反对共和,但在大潮之下,也不得不在表面上表示忠于共和。这些都说明,民主共和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自辛亥革命以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就再也没能在中国建立起较稳定的政权。北洋军阀虽几度破坏议会使其名存实亡,但议会形式还是保留了下来。袁世凯复辟称帝只有83天,张勋复辟只有12天,都在人们的声讨声中草草收场,不了了之。
第二,辛亥革命猛烈的冲击着封建思想,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自古以来,皇帝被看作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绝对权威,如今连皇帝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被怀疑、不可以被抛弃?辛亥革命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醒,打开了思想解放的闸门。
第三,辛亥革命推进了振兴实业热潮的出现,为中国近现代工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民国建立后,民族资产阶级极为振奋,各种实业团体纷纷出现,办实业成为当时的一种荣耀。就连一些军阀、旧官僚都给自己带上董事、经理之类的帽子。当时,民国政府力行保护之策,公布商业注册条例、公司注册条例。凡注册的公司、商店、工厂均妥为保护,没过几年大公司、大企业接踵而起。辛亥革命后新式企业逐渐增加,银行建设十分迅速。华侨回国办事业也十分活跃。这也从一个层面表明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史上工业发展的作用。当然,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帝国主义无暇东顾,也为中华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利时机,这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第四,辛亥革命不仅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变革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对建立新的社会生活产生了积极影响。其一,辛亥革命否定清朝教育制度,实施了新的教育制度和方针。全国新式学校教育得到恢复并逐年增长。新建学校数量逐年增加,大学、中学、小学、师范学校、妇女学校均有创办,在校人数也不断增加。这些都奠定了民国教育的基础。其二,在开放言论形势下,中国新闻事业迅猛发展。据统计,1912年全国的报纸约达500多家。一些中等城市也有多种报纸,这在中国新闻史上也是空前的。其三,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按照资产阶级民主、平等、自由、博爱等原则建立近代化的社会生活。提倡除旧务新,改革恶习,改良社会,社会面貌呈现出崭新的迹象。主要有保障人权;以公元纪年,改用公历;下级官吏见上级官吏时不再行跪拜礼;男子以“先生”、“君”取代“老爷”等称谓;男子剪辫、女子放足之风迅速席卷全国;禁止买卖人口、禁止鸦片、禁止赌博、禁止搞封建迷信等等。这不仅改变了社会风气,也有助于人们的精神解放。其四,南京临时政府在机关工作人员中提倡奉公廉洁和民主作风。
参考资料:公仆孙中山故事二则。其一,民国建立后的一天,孙中山及随员到雨花台巡查,归途中到中华门被群众发现并围观,群众鼓掌并高呼大总统万岁,孙中山不时向群众招手示意,这时警察局派人来维持秩序,准备驱散群众。一个巡官高举指挥刀挥舞,孙中山看到后立即制止说:对老百姓不能这样。其二,一位80多岁的老翁专程从扬州到南京总统府,求见孙中山,被门卫阻拦。孙中山得知后立即召见。老翁见到孙中山后,欲行三跪九叩之礼。孙中山急忙将老翁扶起来说道:总统在职一天就是人民的公仆,是为全国人民服务的。老翁问,总统若是离职呢?孙中山回答到:总统若是离职就回到人民群众中去,和老百姓一样。之后,孙中山派车把老者送回扬州。老者逢人就高兴地说:今天我总算见到民主了。
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存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列宁指出:“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具有世界意义,因为它将给亚洲带来解放并将破坏欧洲资产阶级的统治”。
第三节 辛亥革命的失败
毛泽东指出:“辛亥革命有他胜利的地方,也有他失败的地方。你们看,辛亥革命把皇帝赶跑了,这不是胜利吗?说它失败,是说辛亥革命只把一个皇帝赶跑了,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从这点上来说,辛亥革命既胜利了,也失败了。因为代之而取的是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专制独裁统治。
一、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
(一)袁世凯窃国,辛亥革命流产南京临时政府建立后,袁世凯战和开弓,命其党羽联名通电,宣称“若以少数意见采用共和政体,必誓死抵抗”。同时请列强调动军舰游弋长江,为自己助威,并攻击孙中山“缺乏管理国家的经验”。在革命高潮中附从革命的立宪派、旧官僚等则从内部施加压力,大造大总统职位“非袁莫属”的舆论,力主袁世凯上台,以早日结束革命。一些革命党人也主张只要袁世凯能逼清帝退位,就应该让他当大总统。内外压力之下,也为尽快停止内战,孙中山被迫表示只要袁世凯能让清帝逊位并宣布拥护共和,就可以把临时大总统职位让给他。袁世凯得到许诺后,随即加紧“逼宫”。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第二天,袁世凯致电临时政府,宣布“共和为最良国体”。同日,孙中山向参议院提出辞职咨文,但附以南京为首都、总统在南京就职、遵守约法三个条件,意图以此制约袁世凯。但袁世凯不肯离开北京,并指使部下发动“兵变”,西方列强也调兵进京配合,迫使革命派让步。革命派再次妥协。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4月1日,孙中山正式卸去临时大总统职务。随后,临时参议院议决将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胜利的果实,中国进入了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专制统治的时代。
袁世凯之所以能窃取革命果实,有五个原因:第一,帝国主义大力扶持和帮助;第二,国内大资产阶级、大地主阶级的支持;第三,立宪派的大力支持;第四,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和妥协;第五,袁世凯拥有相当的军事政治势力。
(二)封建军阀的专制统治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之后,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北洋政府。
政治上,实施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他们扩充军队,建立特务、警察系统,废除《临时约法》,制定《中华民国约法》等一系列反动法令,以暗杀、战争等方式破坏民主,最后直至为了达到专制独裁的目的,复辟帝制。经济上,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军阀、官僚本身就是大地主,他们还在以各种手段兼并土地。袁世凯在河南彰德等县占有的土地就有4万多亩,奉系军阀张作霖在东北占地150万亩。许多自耕农和半自耕农陷入破产和丧失土地的境地,变成佃农和雇农。北洋政府还通过“清丈地亩”、征收各种苛捐杂税等手段,对农民进行敲骨吸髓的压榨。
军阀与官僚还借助于政治势力,组成官僚买办资本集团,操纵、垄断财政金融和工业、运输业。如以梁士诒为首的交通系集团,控制了铁路和交通银行。交通银行具有代理国库、发行纸币的特权,为北洋政府经理外债、内债和税收,还直接控制了一些工矿企业。
文化思想方面,尊孔复古思潮猖獗一时。1913年6月,袁世凯向全国发布《通令尊崇孔圣文》。不久,又命令全国恢复祀孔、祭孔典礼,并规复文庙,恢复跪拜礼节,中、小学恢复尊孔读经。一些清朝遗老遗少、保守分子纷纷组织孔教会、孔道会、尊孔会等尊孔复古团体,发行《不忍》杂志、《孔教会杂志》等尊孔刊物。他们攻击民主共和,宣传封建伦常,甚至要求将孔教定为“国教”。一些帝国主义分子也鼓吹孔教是“中国独一无二之根本”,只有尊孔才能避免“人人之心皆为革命所颠倒”。
总之,北洋军阀政府对辛亥革命进行了全面反攻倒算,中国重新落入深渊。孙中山沉痛地说,此时中国“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尤盛,人民困苦日甚一日”。资产阶级革命派在中国建立一个独立、民主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梦想就这样破灭了。
二、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
(一)挽救共和的努力及其受挫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内部也发生了分化。不少革命党人以为,推翻封建帝制、建成共和政体,革命大功告成,从而丧失了革命意志。他们中有的人热衷于追逐个人的官禄,甚至投靠军阀,迅速蜕化为新的官僚、政客。有的人转为经商,为自身牟取经济利益。有的人热心于议会政治和政党内阁,甚至要劝袁世凯加入国民党。还有的人则隐遁山林,或移居海外,逃避政治斗争。但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巩固共和、反对专制、反对复辟进行了顽强的斗争。他们竭尽全力使用思想政治武器和武装斗争,但几乎都失败了,仍然找不到一条拯救中国的出路。
1.1913年的“二次革命”孙中山曾一度受袁世凯欺骗,表示“十年不预政治”,以修铁路、发展实业为己任。1912年8月,宋教仁在征得孙中山、黄兴的同意后,以同盟会为基础联合其他几个政党,在北京的广东会馆组成了国民党,并在随后的第一届国会选举中获得了多数席位。宋教仁希望由此组织以他为首的责任内阁,在中国推行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度。1913年3月,袁世凯指使心腹收买刺客暗杀了宋教仁。宋教仁被刺后,孙中山看清了袁世凯的真面目,毅然发动武装反袁的“二次革命”。
1913年7月,李烈钧和黄兴组织讨袁军,举起讨袁大旗,上海、广东及安徽等地纷纷起兵,兴师讨袁。但由于没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各地行动不一;加上军事上的劣势,结果持续2个多月后讨袁军被北洋军各个击破,孙中山被迫再次流亡日本。
1914年,孙中山在日本组织中华革命党,继续反袁武装斗争。由于中华革命党提不出能够动员群众的革命纲领,入党者又必须宣誓绝对服从孙中山,带有强烈的宗派性,严重脱离群众,因而参加的人数很少,社会影响不大。
2.护国运动1913年10月,在总统选举中,袁世凯指使军警、流氓包围国会,强迫议员投票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随后,他撕下“拥护共和”的面具,攻击国会是“暴民专制”,妨碍国家统一,于11月下令解散国民党,收缴国民党议员的国会证书、徽章,使国会不足法定人数而无法开会。1914年1月,他又停止参、众两院议员的职务,遣散议员。5月,袁世凯撕毁《临时约法》,炮制《中华民国约法》,用总统制取代内阁制。不久,他又通过修改《总统选举法》,使大总统不仅可以无限期连任,而且可以推荐继承人。这样,袁世凯不仅能终身独揽政权,而且还可以将其传子传孙。至此,中华民国只剩下一块空招牌了。
袁世凯独裁时期,出卖路权、矿权,大肆借款,并签订众多不平等条约。他未经国会同意,与列强签订“善后大借款”合同,继续用盐税作抵押,使列强再次实现控制和监督中国财政的愿望。1915年5月,他复辟帝制为获得支持,竟接受日本提出的严重损害中国权益的“二十一条”。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发表接受帝位申令。第二天,在中南海居仁堂接受百官朝贺。31日,他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极大典。帝制复辟活动遭到举国反对,连章太炎、梁启超都公开发表文章痛斥袁世凯。
1915年12月25日,即袁世凯准备“登极”前一周,蔡锷等在云南组织“护国军”宣布独立,很快形成席卷半个中国的护国运动。就连日本也公开反袁,其他西方国家则忙于一战,无暇东顾。次年3月,袁世凯在全国人民的反对声中被迫取消帝制,不久忧惧而死。
袁世凯从1月1日到3月23日只当了83天皇帝就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6月,前清官僚张勋率“辫子军”北上,拥废帝溥仪复辟。这一次复辟的时间更短,仅12天就在全国人民的声讨中破产了。
3.护法运动袁世凯死后,仍然是北洋军阀执政,中国出现了直、奉、皖、桂和滇等各系军阀割据的局面。皖系军阀段祺瑞掌握北洋政府后,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变本加厉地推行独裁卖国的反动统治。他们投靠日本,向日本借款扩充势力,准备以武力统一中国。其中“西原借款”前后共8项,总数达1.45亿日元。这些借款以东北金矿、森林,东北、山东铁路、国家烟酒专卖税利等为担保,使日本得以进一步掠夺中国的矿产资源和其他原料。在此局势下,孙中山举起了“护法”旗帜。由于孙中山既没有足够实力,也不掌握军队,“护法”口号在群众中缺少号召力,遂不得不依靠与皖系军阀有矛盾的西南军阀。而西南军阀则企图用孙中山的声望对抗北洋军阀,扩大自己的势力。1917年9月,在广州成立以孙中山为大元帅的护法军政府,陆荣廷、唐继尧担任元帅,并出师北伐。不久,西南军阀与直系军阀勾结,擅自实行停战,并排挤孙中山,改组军政府。护法运动坚持了10个月最后归于失败。1918年5月21日,孙中山愤然离开广州去上海。护法运动的失败,使他认识到“南与北如一丘之貉”,想依靠军阀来反对军阀,根本行不通。
(二)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护法运动的失败也标志着整个中华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它表明,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已经陷入绝境,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再也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前进了。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呢?
首先,从客观上说,辛亥革命发生于帝国主义时代,而帝国主义决不容许中国建立起独立、富强的资产阶级共和国,而使自已失去这个占世界人口l/4的剥削、奴役的对象。因此,它们用政治、外交、军事、经济、财政等各种手段来破坏、干涉中国革命,扶植并支持它们的代理人袁世凯夺取政权。帝国主义与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势力以及旧官僚、立宪派一齐勾结起来,从外部和内部绞杀了这场革命。
其次,主观方面是这场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革命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主要是:
1.不敢也不能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既没有明确提出反帝口号,还幻想以妥协退让来换取列强对中国革命的承认和支持。他们只强调反满和建立共和政体,并没有认
第四篇:谜语中的语义学
谜语中的语义学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6719bd0100bfd2.html 很多中国人都觉得学习英语既无聊又痛苦,尤其是那些纯粹为了通过四六级等大大小小考试(当然,中高考也包括在内)的“考证族”们。于是,不断有所谓的英语专家开始立言著书,试图将这一条条身心俱疲的生命解救出来,让英语学习变得更有趣味性。其中广为推崇的一个途径便是英文谜语,说得更直白些,就是英文的“脑筋急转弯”。在看过几则riddle后,大多数人都欣喜地发现,英文也可以如此诙谐。其实,英文谜语的巧妙之处,不过是语义学中的基本常识。
在语义学中,词汇之间的关系可以大致被分为三类:
1.同音异形词(Homophony):写法不同,发音相同的两个或多个词; 2.同形异义词(Homonymy):一个词具有两种或多种不相关的含义;
3.多义词(Polysemy):一个词具有多层相关的含义,也可认为是本义与引申义的关系。
英文脑筋急转弯所运用的,大都不外乎这三个伎俩,稍作分析之后,那些原本就令人称道的“智慧”似乎都变成千篇一律的“把戏”了。
一、同音异形词的谜语
1. Why is a peacock the best story-teller? Because it always has a beautiful tail.分析:这个谜语利用了“tail”(尾巴)与“tale”(故事)两个词的同音关系,它们分别与谜面中的另两个词相关,即“peacock”(孔雀)和“story-teller”(讲故事的人)。其逻辑关系如下: ∵ it is a peacock
∴ it always has a beautiful tail.∴ it always has a beautiful tale.∴ it is the best story-teller.根据这一思路,我们还可以问出多个相似的问题:“Why is a story-teller like a peacock?” “What does a peacock and the best story-teller have in common?”等(当然,这里的peacock指的应该是雄孔雀)。
以上的例子是同类词之间的同音异形(名词与名词),而英语中许多异类词里也存在着同音的现象,比如下面的例子:
2. What color would you paint the wind ? The wind blue.分析:这个谜语中出现的同音词现象是,形容词“blue”(蓝色)与动词“blew”(吹)。谜面出得很巧妙,用了would这个词,既可表示委婉语气,有可体现过去时态,因而令得答案也更加合情合理——“blew”是动词“blow”的过去式;而谜底的语法上还运用了省略句的结构,略去了“I would paint”后,“the wind blue/ blew”不仅仍与谜面保持着句法关系,而且又能独立成句——这两种句法结构的交叉也是揭示谜底双重含义的隐含关键。
除了词与词的同音异形,英语的词与短语间也有类似的现象。3. Why is a crash of thunder like a jeweler? Because both make the ear ring.分析:这个谜底的解释已经超越了词的界限,利用“„ear ring”(耳鸣)与“earring”(耳环)的相同发音,创造性地将“thunder”(雷)与“jeweler”(珠宝匠)联系起来。即:
∵ a crash of thunder makes the ear ring a jeweler makes the earring.∴ a crash of thunder is like a jeweler.其中,“ear ring”是两个词(名词 + 动词),而“earring”仅为一个单词,“打圆场”的关键词便是“make”。它既可作使动用法,解释为“使(耳鸣)”,又可作为实意动词,解释为“制造(耳环)”,进而令句子产生了两种含义。具体地说,“make”的这一用法所体现的,正是另一种词汇现象——同形异义。
二、同形异义词的谜语
同形异义词,从字面理解,即“形态相同,含义不同的词”。然而,语言学家莱昂斯(Lyons)对此所下的定义更为严谨,将之分为了“绝对同形异义词”(absolute homonymy)和“部分同形异义词”(partial homonymy)。绝对同形异义词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1)含义上没有联系; 2)所有形态都要完全相同; 3)形态相同的同时须语法对等。
虽然绝对同形异义词条件苛刻,但英文谜语中却不乏此类技巧。1. Where is Solomon’s temple? At the side of Solomon’s head.分析:这则谜语利用了“temple”的不同意义:“庙宇”和“太阳穴”,其实词汇本身并非罕见,主要是“Solomon”(索罗门)一词的误导作用。在某种程度上讲,Solomon也是一个同形异义词,因为它既理解为古代以色列的“索罗门王”,又可指一个名叫“索罗门”的普通人。不同的是,索罗门王修建过一座著名的耶和华圣殿,于是大多数人多会将“temple”理解为“庙宇”而非“太阳穴”了。如果问“Where is your temple?”我想也许稍加思考后,不少人都能答出“太阳穴在我的头两侧”。以上是名词的例子,再看一个动词的绝对同形异义:
2. If you raise corn in dry weather, what do you raise in wet weather? An umbrella.分析:“raise”一词与不同的词搭配可产生不同的意思,而此谜语中所取的两个意思却是完全不搭界的。谜面中,“raise corn”意为“种植玉米”,而谜底的“an umbrella”与“raise”搭配则指“撑起雨伞”。虽然raise 的这两个意思人们都不陌生,但仍然是由于谜面前半句的误导,令得“what do you raise in wet weather?”由一个普通的常识性问题变成了智力题。
部分同形异义词的范围更广些,再谜语中也更常见: 3. When is coffee like the surface of the earth? When it’s ground.分析:“ground”作名词时指“地面”,做动词时是“grind”(碾磨)的过去分词形式。这两个意思虽然形态相同,也没有联系,但是语法功能不对等,因而不能算作绝对同形异义词。谜底的真正意思是“当它被碾磨时”,而另一个理解“当它是地面时”又恰与谜面中“土地的表面”呼应。
4. How can you make a slow horse fast? Give it nothing to eat for a while.分析:“fast”作副词时指“快”,而其唯一的动词含义为“斋戒、禁食”。于是谜面便有了两种诠释:1)如何使一匹慢马快起来?2)如何使一匹慢马禁食?由于slow与fast形成对比暗示,加之对fast“禁食”之义的不了解,很少人能说出那个期望的答案。
从上面几个例子可以发现,此类的脑筋急转弯必用的一个招数就是“误导”:谜面中的额外信息将猜谜者引向错误的方向,使之形成了定型思维。
三、多义词的谜语
英语中的多义词数不胜数,几乎所有较常用的词语都不止一个意思。在语言学中,“多义词”的各个含义之间须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否则便可认为是某种同形异义词了。1. Why should you never tell secrets in a field? Because there are too many ears in it.分析:这则谜语运用的是“ear”的两个含义:“耳朵”和“麦穗”。比起上述两大类脑筋急转弯,此类的谜底应该算是最合理也最易理解的了。∵ people have ears.corns have ears.∴ corns are like people.∵ corns are in the field.∴ there are many ears in a field.∴ you should never tell secret in a field.谜面中的“secrets”和“field”暗含着“ear”的两个不同意义,也正是“ear”让谜面make sense。
除了名词,其他词类的多义现象也时常出现在英文谜语中: 2. How do we know the ocean is friendly? Because it waves.分析:动词“wave”可解释为“挥手”或“波动”,两者都含有上下或左右运动的意象。与上例一样,谜语中其实有两个不同语义的句子。∵ the ocean waves.a person waves
∴ the ocean is like a person.∵ a person waves to show that he or she is friendly.∴ the ocean is friendly.其实,多义词不一定要出现在谜底,有些谜面中就存在着这类需要做出解释的词语。3. What book has the most stirring chapters? A cook book.分析:谜面中的形容词“stirring”既可理解为“激动人心的”,又可采其本义——以动词“stir”的现在分词作形容词来修饰“chapter”,意为“搅拌”。所以,“stirring chapter”产生了两层意思:1)激动人心的章节;2)有关搅拌的章节。由于烹饪中经常涉及搅拌的步骤,故谜底为“菜谱”。虽然stirring早已独立成词,完全脱离了烹饪的范畴,但这则谜语又让人回想到其本源的含义,颇有语源的意味。
多义词的谜语让我不禁想到当今中国人在英语词汇记忆中广为推崇的“联想法”,这种猜谜记词的方式也许不会比其逊色太多。
总的说来,同音异形词,同形异义词和多义词的划分上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很多情况下,三者存在着重合。英文的谜语中也不仅仅总是运用一种手法,多种技巧的融合使得一条谜语更加妙趣横生。
第五篇:毛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全本教案
第一讲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历程及毛泽东思想理论
体系的重要内容
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板书]
1、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
[板书]
<1>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世界
①、清朝的封建统治走向衰落,对外闭关自守,对内残酷地剥削,极端专制的清王朝,当时已十分腐败“官以贿成,刑以钱免”,“文官爱钱而惜死,武官惜死而爱钱”。军队内部,烟、赌成风。
②、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崛起。
17世纪40年代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8世纪80年代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资本改革制度的确立,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代的到来,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如虎增翼。国内矛盾的日益尖锐,对外侵略,对外扩张日益激烈。中国,一个古老的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国家,自然也成了其对外扩张的重要对象。英国作为当时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就首当其冲。
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板书]
〈〈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和〈〈中法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征:
第一、封建时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被破坏了。
但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不但依旧存在,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着显著的优势。——革命对象
第二、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并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它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其经济力量仍然是很软弱的,它们一般都与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有一定的联系。——联合力量第三、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同中国封建势力相勾结,成为近代中国的主要统治者。
中国封建势力的总代表,起先是皇帝和贵族的专政,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官僚买办阶级的联合专政,它们对外勾结帝国主义,对内残酷统治人民,是中国最反动、最黑暗的统治势力。——革命对象第四、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成为统治中国的太上皇,不但操纵着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并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它是近代中国一切灾难和祸害的总根源,是阻碍中国进步的最根本的原因。
——主要对象
第五、由于中国处于许多帝国主义的统治或半统治之下,加之小农经济的存在和帝国主义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造成中国实际上长期处于不统一的状态,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很不平衡。
——条块分割
第六、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破产。
其经济上的贫困和政治上的不自由,是世界上也少见的。——依靠力量3、资产阶级没有能力能够救中国
[板书]
①、农民阶级不可能救中国
[板书]
“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的反帝爱国运动”
提不出彻底的反帝反封纲领,再者,农民在革命斗争中形成不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
②、民族资产阶级没有能力救中国
[板书]
“戊戌变法”——抵制和反对人民革命。
“辛亥革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
4、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板书]
①、向西方寻求真理——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
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③、中国工人阶级的壮大、工人运动的发展
④、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产生
⑤、1921年,中国共产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二、中国共产党所走过的光辉历程
[板书]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大革命,(1921—1927)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1)、各地工人大罢工
(2)、第一次国共合作
(3)、各地的工人罢工和农民运动
(4)、北伐战争
2、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战争时期
(1927—1937)
[第二次国内战争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1)、“八一”南昌起义
(2)、“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
(3)、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红米饭,南瓜汤,挖野菜,也当粮,”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从实践上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胜利之路。
(4)、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5)、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长征的开始
王明的“左”倾错误主要表现在:
第一、推行教条主义的思想路线,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
把共产国际的决议和苏联的经验神圣化。第二、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强调全国性的“革命高潮”,主张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进攻路线”,革命以城市为中心,否认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作用。
第三、单纯的军事观点,反对人民战争。
第四、在组织上推行宗派主义和惩办主义
⑥、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开辟——遵义会议
⑦、长征的胜利
3、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1937—1945]
①、第二次国共合作
②、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地道战”
“地雷战”
“敌后武工队”
③、相持阶段时,解放区的严重困难
“整风运动”
“大生产运动”“敌后战争”
④、《论持久战》。——抗日战争的三步骤
驳斥了国民党的“亡国论”和“速胜论”
“关于人民战争的思想”
;“关于游击战争的思想”;
“关于新民民主义革命的思想”
⑤、“中共七大”
⑥、抗战胜利
4、解放战争时期
[1945—1949]
①、重庆谈判
②、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③、粉碎国民党的重点、全面进攻
(4)、伟大的战略决战
大转折——辽沈
大决战——淮海
大反攻
——攻可南京
⑤、新中国的诞生
5、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945—1956]
[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①、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②、“一化三改”的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③、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完成[1953—1958]
6、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前十年
[1956—1965]
①、党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基本思想的初步形成党关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基本思想的内容:
《论十大关系》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第一、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理论
第二、提出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既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第三、提出了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的理论
第四、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质的基本设想
第五、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
第六、提出了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
第七、指出了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②、三年“大跃进”的失误
③、国民经济的调整
7.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十年低潮时期
(1965—1975)
①、文化大革命
②、林彪的反革命集团的被粉碎
③、挫败四人帮的组阁阴谋
④、“四人帮”的被粉碎
8、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确立。
三、《毛泽东思想》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
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一)、毛泽东思想产生历史条件:
1、20世纪前中期世界和中国政局的变动,是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时代背景。
当时时代的特点:战争与革命,俄十月革命的胜利带来的巨大影响。
2、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和革命运动的客观需要和历史产物。
近现代中国社会的状况决定了中国需要进行一场深刻的社会大革命,需要先进的科学的革命理论的指导。
[历次运动证明略]
3、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近代中国新的社会生产力主要指近代工业和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工人阶级,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工人阶级已成为革命的主力军。
4、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入与传播,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准备了思想理论条件
1915年新文化运动,是一切伟大的启蒙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理论渊源。
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是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实践基础。
(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国民革命时期,毛泽东思想开始萌芽
2、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
3、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
党的七大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4、解放战争时期和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毛泽东思想继续得到发展
5、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思想在曲折中得到发展。
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两类社会矛盾学说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三个世界划分理论。
6、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毛泽东思想得到全面恢复和重大发展。
(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板书]
1、关于新民主义革命的理论
(1)、将中国的资产阶级区分为买办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前者是革命的对象,后者是革命的动力。
(2)、科学分析了中国农民阶级及其各个阶层,指出了农民是可靠的同盟军,确立了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的思想。
(3)、指出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内容,农村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基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
(4)、指出了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唯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2、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板书]
(1)、创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2)、制定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之路]
(3)、提出了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思想,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探索
(4)、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
(5)、提出了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
(6)、确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和逐步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任务,提出了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以及一整套同时并举和“两条腿走路”的经济建设方针。
此外,毛主席还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可能分为不发达的和比较发达的两个阶段的设想,提出了“爱国一家”“爱国不分先后”的思想与和平解放台湾的倡议等。
3、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板书]
(1)、宗旨——为人民服务
(2)、原则——党指挥枪
(3)、纪律——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官兵一致。
4、关于政策和策略的思想
[板书]
(1)、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是革命政党一切实际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2)、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
(3)、不要四面出击,抗战的三个阶级等。
5、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板书]
毛泽东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精辟论述了文化与社会政治,经济的辨证关系。
(1)、又红又专。
(2)、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
(3)、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具有重大作用,知识分子要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
6、关于党的建设的学说。
[板书]
(1)、从思想上建设党。
(2)、党的作用: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3)、处理党内矛盾的方针——团结——批评——团结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4)、反对官僚主义。
四、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板书]
1、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板书]
(1)、一切从实际出发。
A、要用全面性的观点看问题。
B、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C、要从处于一定时间和空间的具体事物和现象出发,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A、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来正确认识中国的客观实际,并从实际出发来应用马列主义。
B、要在实践中,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使之马克思主义化,以中国自己独创性的理论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列主义。
(3)、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路线。
[板书]
(1)、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这是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
A、一切为了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觉地为人民谋利益,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团体利益出发。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B、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把向人民群众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当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共产党的一切言论和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敢于为人民利益坚持真理和修正错误。
C、相信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根据群众的实际需要和党悟,团结、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奋斗。而不是少数人发号施令或包办代替。
D、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三个代表”
(2)、从群众中来到群中中去,是中国共产党最基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3、独立自主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
[板书]
(1)、必须正确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2)、正确处理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和向外国学习的关系。
(3)、正确处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关系。既坚决反对外国对中国的干涉和侵略,也坚决反对任何国家对别国的侵略和干涉。
——邓小平理论中的独立自主
五、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为我们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的解放事业的胜利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他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是20世纪中国三次历史巨变中产生的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这一历史性巨变,是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完成的。毛主席留给中国共产党的最伟大的精神财富。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杰出的代表。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二讲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板书]
中国共产党从她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列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在把马列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际想结合的过程中,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是毛泽东为主要创立者而形成的毛泽东思想。党的七大把她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第二次是以邓小平为主要创立者而形成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党的十五大把她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贫穷不是社会主义——邓小平形成的历史背景。[1978——1992]
(1)、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
[板书]
由于特殊的国际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从建立之日起。就在封锁中搞建设的。加上中国国内的诸因素。因此到了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社会主义的中国与资本主义的西方国家相比差距越拉越大,虽有成功、也有教训。差距越拉越大迫使我们考虑的第一条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而坚持社会主义,首先要摆脱贫困落后的状态,大大发展生产力,体现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特点。
(2)、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特定历史背景,就是“文化大革命”给中国社会主义带来深重灾难。
[板书]
1966——1976的十年文化大革命,使中国政治上处于在动荡的状态,经济上到了崩溃的边缘,以至于人民不得不“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生活仍处于贫困的状态,恰恰在这一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在西方发达国家展开。资本主义开始了又一次经济结构的调整。结果,社会主义的中国和资本主义的西方生活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扩大了。因此,当邓小平从“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中走出来时,就不得不思考,这是为什么?
思考的结果是:不改革不行,不制定新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政策不行。
(3)、邓小平同志在进行思考时有两个特点:
[板书]
第一是以“贫穷的社会主义”为反面教材的。
“四人帮”社会主义观的本质特征,就是按照“极左的面目出现的主张普通贫困的假社会主义”越贫穷越好。表现在婚姻观上找贫穷的工人、贫民。按照邓小平的观点,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其生产力发展速度必须高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如果老是穷,它就站不住。正是在这一基础上。邓小平提出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的著名论断。
第二、这种理论思考又是从分析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开始的。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没有的速度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这就是说,社会主义就是要迅速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体现出优于资本主义,如果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的速度比资本主义国家慢,就谈不上什么优越性。“讲社会主义,首先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某种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实际上就是这种社会制度内在本质的外部表现。所以邓小平开始了对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的论证思考。
思考使邓小平得出一个结论:我们过去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因此,“包括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邓小平一直是从批判“贫穷的社会主义”这一观念入手,开始并展开他的理论创造活动的,从而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2、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国际条件。[板书]
(1)、20世纪前半期,是战争与革命构成了时代主题
。两次世界大战、抗美援朝、中印之战等。战争的危险性很大,因此一切工作的重心便以备战为主。50—60年代帝国主义亡灵之心不灭。美朝战争、将介石反攻大陆等,使我们在搞经济建设的同时,也千万不能忽视阶级斗争,“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20世纪70年代,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从军事力量的对抗转向综合国力的较量,主要标志为中国在联合国地位的恢复,中日、中美关系的正常化,生活中多元化追求的增多,“南北”问题,“东西”问题已突现。
为什么会出现转变呢?
第一、20世纪人类已经经历了两次战争的灾难,在具有空前破坏力的核武器存在的条件下,反对霸权主义、争取和平已经成为时界人民的共同意愿和当代世界的一种趋势。
从总的国际局势来看,制约战争的力量,世界和平的力量不断发展,因此争取比较长时期的和平是可能的,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第二、发达国家越来越富,相对的是发展中国家越来越穷,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自觉地认识到:要其正实现民族独立,国家独立,必须获得经济的发展,改变贫穷和落后状态。
发展问题成为占世界人口3/4的第三世界国家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成为当今世界的又一趋势。第三、发达国家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发展速度和再发展问题,问题在于第三世界国家经济不发展,发达国家的经济也不可能得到较大的发展,如第三世界国家得不到适当的发展,发达国家面临的市场问题、经济问题也就难以解决。
如果第三世界国家继续贫困下去,发达国家的经济就可能没有出路,所以经济上的开放不仅是发展中国家的问题,而且也是发达国家的问题。第四、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以及随之而来的新技术革命浪潮,必然促使各民族、国家之间的交往在深度上进一步发展,广度上全面展开。
在当代,交通工具和信息手段的发达,使身处于不同地理环境的民族或国家可以进行不同形式的交流,地理环境再也不是交往的界限,“地球村”的形成,当代的交往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交往,形成了规模更为宏大的世界市场。国际联合体以及全球循环的物质流、信息流、技术流、资金流。邓小平精辟地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的世界”就是指各民族或国家全面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依赖,世界已经一体化。
开放世界的形成,以及物质流.信息流、技术流、资金流的全球循环,增强了各民族、国家之间的共生性,这种共生性决定了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都不能长久孤立于世界之外。
(2)、关键的问题——国际条件的转变对邓小平理论的影响:
正因为主题变化了,我们才有可能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才有可能进行经济改革和必须实行对外开放,才有可能实行“一国两制”。
(3)、时代主题变化了,时代变化了没有?
现在是什么时代呢?按照辨证唯物原理: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社会主义与帝国主义的矛盾仍是当前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仍是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由此决定了我们当前的国际社会仍是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时代,但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表现而已,我们要搞清楚这一问题。
3、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发展的理论条件
[板书]
邓小平理论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在这里对理论的继承是继承其精髓和灵魂,用其最基本的原则[而不是背离]来观察和分析问题.决不是照搬照抄。
在这里,需要给同学们补充的是,不管是马列主义,还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他们的体系中都有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灵魂、精髓部分。[指最基本的立场、观点、方法、不会过时]
如马列主义的一切从实际出发,毛泽东思想的实事求是,邓小平的理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第二层次:理论的基本原则部分
[大部分不会过时,少数会过时]
第三层次:对具体问题的具体论述
[大部分会过时,但其中的基本精神、基本原则不会过时]
如对无产阶级政权的理论的论述,夺取政权的道路的论述,所有制问题的论述等。
我们在这里要继承的是灵魂和基本原则,发展的是对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
王明的“左”倾错误犯的是本本主义、教条主义。
4、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实践条件。
[板书]
让学生回忆实践与认识的辨证关系。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实践是理论的源泉、动力。
标准和目的,实践也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唯一源泉,不是“闭门造车“造出来的。
5:“三起三落”的独特经历,邓小平理论的形成的主观条件[板书]
历史环境,社会需要和时代特征只是为某种理论的产生创造了客观条件和可能,但理论并不能自动地产生出来,要使这种理论的产生从可能转变为现实,还需要这种理论的创立者具备一定的特殊的主观条件,包括个人的社会经历、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
20世纪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创造了具有这种条件的邓小平,邓小平由此而成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
第一、从邓小平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环境看,他是在西方的法国和“半东方”的俄国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的。
[板书]邓小平1904年8月22日,出生于四川广安,1920年16岁时从重庆到上海,到巴黎勤工俭学[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青年牺牲较多需要劳动力],开始接受各种西方理论[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抛弃“工业救国“的幻想。1926年赴俄就学于东方大学和中山大学,系统地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基本理论。1926年回国,矢志不渝地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伟大事业。
第二、从邓小平的个人经历看,“三起三落”的独特经历使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产生了深刻而特殊的理解。
[板书]
邓小平的政治生涯中“三起三落”使他一生颇具传奇色彩,而他每次陷入逆境,并不是因为他个人的失误造成的,相反是由于他坚持正确的意见而遭到错误的处理。正是由于坚持真理而“落”,所以当真理被人们普遍认识之后,邓小平就奇迹般地“起”。“落”与“起”之间的神奇性,根源于邓小平是正确的这一根本点上,同时这种大起大落的经历又造就了邓小平坚强的性格和意志,形成了他透过历史看未来的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塑造了他在复杂的社会运动中,在同“左”“右”各种思潮的斗争中,艺术性地引导社会前进的特殊能力,并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产生了一种深刻而特殊的理解。
第一次,邓小平回国后在冯玉祥队工作,后蒋叛变,冯玉祥不杀共产党人,而是集中起来把他们从西安送到开封集中培训,邓逃跑,到武汉后,派到广西工作,组织了白色起义,组建了红七军和红八军,后因李立三叛变,邓率部投奔井冈山的毛泽东和朱德。不久王明上台,开始在党内整顿,在闽西整罗明,在中央整邓小平,毛泽东等。
[这次思考得出结论是决不能搞教条主义]
第二次,遵义会议后逐步受重视,解放后主持西南工作,后调中央工作。[马进京、高岗、林彪、邓小平、习仲勋]。文化大革命初期与毛泽东观点相异,被下放江西。[反“右”]
第三次,1973年12月26日军区首脑进京会议上,毛主席公开讲邓小平的才能,再次受重用,一上台便大手整顿,再次被下放。
三次受迫害使他深深地懂得了教条主义害死人,绝不能搞教条主义,要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第三次,从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中的地位看,邓小平一直是一个处理全局问题的领导者,由此形成了一种宏观的战略式的辨证思维方式
[板书]
1927
年,担任中共中央秘书长。1934年再次担任中共中央秘书长,1956年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1975年主持中央日常工作,1978年开始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的生涯。期间,邓小平的活动领域涉及党、政、军以及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各个方面,更为重要的是他一直是一个处理全局的领导者。这样一种历史地位,加上丰富的革命和建设经验,邓小平形成一种宏观的、战略式的辨证思维方式,是毫不奇怪的。
第四次,从邓小平的思维方式看,邓小平是一位具有高度辨证思维能力,善于进行宏观思考和战略设计的理论家。
[板书]
邓小平具有丰富的历史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利用自己的高度思维能力对之进行综合,这才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毛泽东曾多次赞扬他善于“照辩证法办事”。这种善于照辩证法办事的特点集中在邓小平的宏观性、整体性和系统性的思维方式上,在对各种事物、现象的分析中,邓小平始终是从全局的相关性来把握个体,从大局,以更宏大的系统和更深远的关系去把握事物,.这是邓小平思维方式具有其他人难以达到的广度和深度的原因所在。
二、邓小平理论形成的过程
[板书]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起点有三种观点:一种从56年底开始[社会主义建设开始],一种从75年开始,一种是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多数人的观点],我们沿用第三种观点。
第一阶段:[1978--1982]党的十二大
这是邓小平理论主要观点的形成时期,具体地说,关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观点,关于实行改革开放的观点,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观点,关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观点等等,以此为基础,在党的十二大上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命题。
第二阶段:[从1982——1987十三大].理论逐步展开,形成轮廓时期。
这一时期邓小平围绕着在理论上阐述“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揭示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规划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概念,阐发了党在对社会主义再认识过程中提出的十二个理论观点,这些观点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轮廓。
第三阶段:[1987——1992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
邓小平理论体系形成的时期
这一时期的鲜明标志,就是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对台阶式的发展战略,社会主义的本质,计划市场与社会主义的关系,改革与革命的关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实践的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关系等,都从理论上作了新的深刻透彻的概括和阐发,从而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提到了新的高度。以邓小平南方谈话为灵魂的党的十四大,对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作了新的科学概括,使之成为较为完善的科学体系,从党的十四大开始,邓小平理论进入新的检验和发展时期。
邓小平文章有两篇,建议同学们阅读: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邓小平的南巡讲话》
解放生产力
[第一个宣言书]
第四阶段:
92年以后,继续发展阶段
2001年江泽民总书记的七一讲话
三、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涵义
1、是马列主义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在我党历史上有两次伟大的转折,遵义会义和三中全会,出现了两位特别卓越的人物:毛泽东、邓小平。以他们为核心形成了两代中央领导集体,[十三届三中全会形成了第3代领导集体],领导了两次伟大的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实现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两次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2、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在不同的历史时代有不同的主题,谁解决了这一历史时代主题谁就是伟大人物,时代不同主题也不同。
马克思时代:有三个历史主题,马克思解决了,他便成了伟大人物
(1)、无产阶级与人民大从用什么样的世界观看待世界,用什么样的办法解决问题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如何认识上升时期的资本主义
《资本论》
《政治经济学》
(3)、社会发展的规律如何,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什么
历史唯物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
列宁时代:
(1)、如何认识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
《帝国主义论》
(2)、在资本主义较发达的国家无产阶级如何夺取政权
《一国胜利论》
俄十月革命的理论与实践
(3)、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建立什么样的无产阶级专政政权
《国家与革命》
《无产阶级专政》
毛泽东时代:
(1)、在东方落后的国家无产阶级如何夺取政权的问题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2)、如何建立社会主义
49—56年的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和实践
(3)、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
《两类矛盾理论》等,但最终没解决好
邓小平时代:(1)、什么是社会主义(2)、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3)、如何实现祖国统一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3、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板书]
毛泽东与邓小平个人的关系是同志、战友、领导关系,两个理论体系的关系是纠正、继承、发展关系,(1)、纠正
毛泽东同志晚年的错误:A: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典型的是58年的大跃进;B:在生产关系变革上急于过渡,想通过变革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他老人家认为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反对他的是机会主义的。C:阶级斗争扩大化,毛主席提出从思想政治标准划分阶级,这样当时的中国存在着两个劳动阶级—工人和农民,两个剥削阶级—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阶级,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因此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在党内表现为走资派,提出了继续革命的理论。(文化大革命)
纠正时有两大难点:A、历史造就了毛泽东崇高的威望;B、华国锋提出了
“两个凡是”。
功绩是大的(2)、继承
A、实事求是的思想
B、群众路线的思想
C、独立自主的思想
D、首先从农村抓起
E、关于发展平衡理论
(行业、地区的不平衡)
F、关于基本矛盾理论,两类矛盾理论等
3、发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的本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一国两制,三个有利于标准
第一生产力论等
纠正继承概括为拔乱反正,继承发展概括为继往开来
邓小平的失误:
A、摸着石头过河
B、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急视了人们的思想和精神
C、晚年经济建设上也有急于求成如开发区的迅速增加
4、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5、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第四讲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
理论成果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1.时代背景:(1)从国际政治环境看,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
第五讲
邓小平理论的主题、科学体系及历史地位
一、邓小平理论的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板书]
1、中国当代社会的主要矛盾
[板书]
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再次发生了历史性转换,即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转换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按照唯物辩证法原理,随着主要矛盾的转换,事物原有的发展进程便会结束,新的发展进程便会由此开始。这样经过1949—1956这一特殊的过渡阶段,中国历史便由现代进入当代,这也就是说当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当代中国这一矛盾,实际上也就是社会主义制度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建立在落后的社会生产力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制度不可能长久地建立在这一落后的基础之上,而且社会主义的优势性根本体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的社会所没有的发展速度而得以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
于是一个历史课题摆在了中国共产党人面前,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以允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实际上,这就是当代中国面临的根本问题,是一个关系到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命运和中华民族兴衰的重大的历史课题。
2、中国共产党人对这一问题的探讨
[板书]
中国共产党人已经意识到了这一根本问题,就在社会主义改造刚刚完成之际,毛泽东就开始探讨
“中国工业化的道路”,探讨
“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并告诫全党: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这表明毛泽东已经意识到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与中国当代实际之间的矛盾。已经开始探讨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
历史的发展不是直线前进的,中国共产党人已经意识到了这一根本问题,但没有解决这一问题,主要失误在于:(1)、在一定程度上误解了马克思主义的某些理论,形成了一条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力图通过
“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形式解决巩固社会主义的问题,通过
“抓革命、促生产”的形式来解决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2)、在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上不理解市场经济的作用,不理解市场经济是配置资源和提供激励的有效形式,实际上现代化既是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的过程,同时也是市场经济取代自然经济的过程。(3)、在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结构,尤其在生产关系上盲目追求
“一大二会”,先是看中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后又提出
“五七指子”,企业把工、农、商、学、兵组成一个大公社,使之成为中国社会的基本单位。
3、邓小平同志对这一历史课题的探讨
[板书]
1980年后,邓小平通过对中国、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以及非洲一些搞社会主义经验教训的深刻反思,认识到:
——社会主义制度并不等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做法,搞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实际,必须发展生产力,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不是完全清醒的”或者说
“没有完全搞清楚”。
——从总体上看,中国过去的社会主义体制是
“学苏联的”,它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又存在着一些弊端。问题在于,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怎样搞社会主义,苏联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而且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正因为如此,在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失误,并最终导致国家解体。
——要研究一下,为什么好多非洲国家搞社会主义越搞越穷。1988年他在同莫桑比克总统希萨诺谈话时,邓小平指出:“确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向是可以的,但自先要了解什么叫社会主义。贫穷绝不是社会主义,要讲社会主义也只能讲符合其莫桑比克实际情况的社会主义”。可见非洲一些国家搞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也是促使邓小平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原因之一。
所以邓小平同志指出要集中力量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正是搞清了这一问题,当代中国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传统的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封闭半封闭社会转向开放型社会,并寻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确是一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解放思想的进程始终围绕着这个问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念的形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规划。“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的确定等等都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句话,邓小平理论全部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首要的基本问题展开的。“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主题。
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板书]
判断一种理论是否形成体系,就在于它是否系统地回答了所研究领域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只要是系统地回答而不是零星地回答。是回答该领域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而不是回答个别问题,那么就意味着某种理论体系已经形成,无疑,邓小平理论是一个科学体系,它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系统而科学地回答了当代中国的一系列基本问题。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书外文版书名就译作《当代中国的基本问题》,其主要内容有:
1、在当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上,强调走自己的路。
3、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上,作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强调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时间,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
4、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上,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并以“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标准,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5、在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僵化停滞是没有出路的。
6、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上,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强调对外开放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基本国策。
7、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上,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8、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问题上,提出分三步走的以台阶式的发展战略,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同步富裕又不可能,所以必须允许和鼓劢一部分人,一
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9、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重点上。指出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其中农业是根本,科教是关键。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0、在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上、强调作为工人阶段先锋队的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必须适应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不断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依靠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依靠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11、在祖国统一问题上,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
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板书]
1、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的旗帜。
(旗帜就是方向,就是形象)
我党在一大树起马列主义的伟大旗帜,七大时树起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的章程。
(如何处理好领导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可酌情而讲)
2、邓小平理论是我们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并把她写进章程,她便具有了不可动摇的组织权威(不论理解与否都必须坚决执行)和科学权威(是真理、是科学,她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3、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一个民族不可能没有精神支柱。中华民族的精神具有多重支柱,而中心支柱必须是能够为中华民族在当代世界如何自立、自强、如何发展指出方向的科学的理论,能够担当起这一历史重任的,只能是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曾经充满感情地写下这样一段话:我荣幸地以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不仅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而且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邓小平坚强的性格不仅源于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而且源于他对中华民族精神遗产的自觉传承。邓小平理论是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统一。它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而且有浓烈的民族情感。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而且是“中国化”的,这种“中国化”的风格不仅体现在邓小平理论的内容上。而且表现在渗透于这一理论之内。洋溢在这一理论之外的民族情感上,当邓小平强调“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时,爱国主义的情操和社会主义的理想已经直接融合在一起了。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的统一已经成为邓小平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出发点和基本立场。
正因为邓小平理论是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统一,是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的统一,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又是“中国化”的。所以它才能成为统一全党的指导思想,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4、是设计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重要理论
[板书]
在一批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垮台后,现在只剩下了中、朝、越、古巴、老挝五个社会主义国家。而中国是最大的,中国社会主义若垮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必将遭遇极大的挫折。中国的社会主义能否搞好,关键在于有没有正确理论的指导,中国搞好,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也必将随之而不断发展壮大起来。
第六讲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
精髓:即贯穿理论体系的基本精神。
一、为什么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起点。
2、………………………是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逻辑起点。
3、………………………是贯穿邓小平理论体系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涵义及相互关系
[板书]
1、解放思想:即指的是针对思想僵化迷信盛行的情况,敢于冲破思想禁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具体来讲:(1)、从对马列主义僵化,教条的理解中解放出来。
(2)、从照搬照抄其他经验中解放出来。
(3)、从照搬照抄自己的经济中解放出来。
(4)从传统的观念中解放出来。
(5)、从个人崇拜中解放出来。
2、实事求是的涵义:
“实事求是”一词源于1900多年汉史学家班固撰写的《汉书•河间献王传》,文中对西汉景帝第三子河间献王刘德写道:“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唐朝颜师古注“实事求是”四字,谓“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务得事求”指务必得到客观事物的事实情况;“每真求是”指不断追求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特点。因此实事求是本意是指严谨好学、务求真谛的一种认真的治学态度。
对“实事求是”作出全新的马克思主义解释,使之内涵精神又升华。并用之来概括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是毛泽东。毛泽东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而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列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
邓小平同志对“实事求是”的解释为: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按照邓小平的观点,实事求是可以从两个层次来理解:第一个层次,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第二个层次,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点。作为第一层次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凝结,但它只是最一般的哲学原理的要求和反映。作为第二个层次,则已经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是因为实事求是是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第一、是源于唯物论的观点。第二、是源于反映论的观点。第三、是源于辩证法的观点。
实事求是又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第一、它是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关系的一种根本立场和态度,是反对主观主义、经验主义、教条主义的产物。第二、它是同中国式革命道路的探索联系在一起的,是中国革命胜利的精神武器。第三、它是同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同中国共产党基本理论建设过程联系在一起的。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二者之间的关系。
第一、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
在实事求是中,关键是一个“求”字。“求”的状态如何,思想是解放的还是被各种迷信束缚的,是积极进取的,还是消极保守的,就是一个前提性问题了。
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实际上提出了人类认识世界要关注人本身的主观条件的问题。人是作为社会的主体而活动的。认识是作为主体的人在实践过程中对客体的反映。不仅客体决定着人们的认识,而且主体即有思维能力并进行实践活动的人本身,也规范着人的认识,邓小平解放思想的理论意义就在于此。解放思想,也就是要关注作为主体的人的精神条件,包括知识水平、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等,并把它作为实事求是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条件。换言之,即使在一个精神枷锁的环境中,也仍然要解放思想,不断反思自己,即把自己的思想、思维方式作为自己的思考对象,使自己成为自己思想的主人。
第二、解放思想是为了破除思想僵化的主体精神状态。
思想僵化就是思想禁锢于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中,禁锢于旧的条条框框中,一切从“本本”或上级指示出发,因循守旧,不敢思考,不敢创新的一种精神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人的精神萎缩下来,没有任何创造性。
思想僵化与实事求是是对立的,因为思想僵化从“本本”、指示、旧的传统出发也就不从实际出发,究根到底是一种主观主义和唯心主义,从根本上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原则,所以要达到事实求是,必须破除思想僵化,不打破思想僵化,不大大解放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
第三、解放思想是为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达到新的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必须真正解决问题”,“解放思想就是要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这就是说,解放思想不仅仅为了扰乱反正,破除思想僵化,更重要的是要研究新情况,从而解决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是解放思想的目的。
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实际上就是达到新的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并不单纯表现为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同时也表现为解放思想必须以实事求为指针和方向。使解放了的思想为实事求是服务,并达到新的实事求是,这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如果解放思想是沿着实事求是的路子走,那么这样的解放思想没有界限,越解放越好,不存在什么过头和越界的问题,反过来,如果解放思想不是沿着实事求是的方向前进,这种所谓的思想解放就是过了头,就会变成不切实际的幻想,甚至是胡思乱想。
在邓小平看来,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解放思想为了实事求是,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在解放思想的过程中达到实事求是,在实事求是过程中不断解放思想,离开实事求是来解放思想,只能导致怀疑一切,离开解放思想讲实事求是,即使想求也求不到的,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是在实践过程中实现的,是在具体的认识和解决过程中实现的,是通过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互动来实现的。事物在不断地发展,实践在不断地发展,总会出现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只有理论联系实际,倾听群众的呼声,总结新的经验,才能保持思想的活力,防止思想僵化,也才能发现新的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新办法,这个过程既是不断实事求是的过程,也是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任何离开这个过程抽象地讲解思想的做法,任何把解放思想和实事求割裂开来的做法,都是形而上学的表现。
三、在摸索中“求是”,在试验中创新,按照辩证法办事
[板书]
1、在摸索中“求是”
在邓小平同志看来,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的事业。其艰巨性和复杂性也是罕见的,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建设社会主义,依照“本本”坐而论道不行,主观主义想当然不行,开始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关键是要善于总结经验,哪一步走的不稳妥,就赶快改,“走一步,看一步”,在摸索中求是,实际上体现着一种实践反馈的方法。
2、试验中创新
[板书]
邓小平的创新,在理论上不是脱离马克思主义离径叛道式的创新,而是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实际措施和具体政策上不是脱离实践的创新,而是建立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的创新。一句话是实事求是的创新,是大胆试验中的创新,建立特区“试验场”集中体现了邓小平在试验中创新的思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提出了改革一切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任务,怎么改?邓小平认为“在全国的统一方案拿出来以前,可以先从局部做起,从一个地区,一个行业做起,逐步推开。中央各部门要允许和鼓励它们进行这种试验。试验中间会出现各种矛盾,我们要及时发现和克服这些矛盾,这样我们才能进步得比较快”。如果没有特区“试验”及其经验,许多大的改革政策是不可能那么快就出台并取得那么好的效果的。
3、按辩证法办事
[板书]
在摸索中求是,在试验中创新,是实践的辩证法。
对于实事求是来说有一个思想方法的问题,如果思想方法不对头,不善于实事求是,结果还是做不到实事求是,在这个意识上说,实事求是一定要与按辩证法办事结合起来才能落到实处。
“一切都是变化发展的”,按照辩证法办事就要从发展着的实际出发,理论要联系变化着的实际。
在我党历史上,邓小平是少数几个真正把握了辩证法实质的人。他从来不迷信“本本”,一方面注意从当今世界发展的形势和中国的具体情况出发,力求使大政方针符合实际;另一方面又告诫大家一定不要“照抄照转”中央文件。而应开动脑筋,将之与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结合起来。邓小平指出:思想僵化,不从实际出发的本本主义也就严重起来了。要提倡“独立思考,敢想敢说敢做,固然也难免犯错误,但那是错在明处,容易纠正。”“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不但中央、省委、地委、县委、公社党委,就是一个工厂、一个机关、一个学校、一个商店、一个生产队,也都要实事求是,都要解放思想,开动脑筋想问题、办事情”,在他看来,学习理论和上级文件是重要的,但更为重要的,是要把理论与当前实际相结合,学习理论主要不是学习和了解导师们得出的结论,而是要把握他们得出这些结论的方法。
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我们一定要坚持,但必须使之与我们面临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要联系不断发展的实际,认真研究新的情况,解决新的问题,形象地说,就是要坚持一种“前后左右法”,即要对前(历史)后(未来)左右(周围现实的各种条件)达到一种全新的认识和把握,同时反对任何超前的“左”倾向和落后于现实的右的倾向,这样才能不断达到实事求是。
四、从实践标准到三个“有利于”标准,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板书]
实事求是的直接目的的为了使认识达到真理,而判断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是实践,而实践这一标准本身也需要进一步的深化和具体化。而要使实践标准具体化,必须走出认识论一般原则的层次与唯物史观相结合,提出较为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标准,这样才能更好更大地发挥作用。
正是在这种条件下,面对改革开放过程中存在的种种困惑和疑虑,邓小平提出了今天已经家喻户晓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实践标准在社会领域的深化和具体化,更加适合具体的操作。第一、这里,生产力已不再是一般的生产力,而是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凡是符合这一点的,都可以大胆采用。第二、综合国力既可以是直接的现实的,也可以是间接的潜在的。首先是经济方面的,也包括政治、文化、教育、艺术等方面。对于那些远离经济建设的部门,就可用这个标准来衡量其决策和工作。第三、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是对发展生产力目的的规定。也是搞社会主义的总目的所在。
三个“有利于”标准,重点突出“有利于”,突出了以往被人们所忽略的“实践标准”中的价值问题,实现了真理标准和价值标准的有机统一。
[毛泽东思想中最主要的有两条:一是实事求是,二是群众路线,前者为真理标准,后者为价值标准]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一个整体,具有内在的联系。其中,发展生产力是基础和根本,因为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究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这就是说,在三个“有利于”标准中,生产力标准是根本标准。
这主要因为:
第一、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社会发展多种目标的根本条件。
第二、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和客观标志。
第三、就社会主义社会而言,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首要表现”“根本表现”,就是能使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向前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的“首要任务”“根本任务”就是要发展生产力,从而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因此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制度方针、政策、措施的根本依据,应当成为检验实际工作和方针政策的根本标准。五、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
[板书]
1.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这是对与时俱进的科学表述和精辟概括。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发展的科学,行动的指南。马克思、恩格斯一贯认为,我们不想教条式预测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恩格斯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始终着眼于“眼前的历史运动”,这是全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从《共产党宣言》的问世到《资本论》的发表,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就是不断探索真理和发展真理的过程,就是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的行动历程。马克思主义理论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就在于它不是褊狭封闭、万古不变的教条,而是不断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科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正是顺应时代潮流、应对时代挑战、破解时代课题的过程中不断实现新的突破、完成新的飞跃。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也是马克思主义保持旺盛生命力和无限创造力的根本之所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是立足于时代、根植于实践的伟大理论创新,凸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2.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
体现时代性就是要站在时代前列,把握时代脉搏,符合时代特点,在新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把握规律性,就是要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使理论发展和各项工作符合这三大规律;富于创造性,就是要不断吸取一切科学的新经验、新思想、新成果,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谱写新的理论篇章结合起来,把发扬革命传统与创造新鲜经验结合起来,永不自满,永不懈怠。
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
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对开创党和国家工作的新局面至关重要。
要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坚持理论上的与时俱进。就必须站在时代前列,勇于和善于创新。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2.创新的意义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第八讲
社会主义的本质及根本任务
[板书]
内容提要:“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根本问题。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的科学概括,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主的社会主义学说。社会主义的本质的科学论断是统一整体。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目的与手段的内在统一。
一、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提出
:
1、三中全会以前,人们对社会主义的理解
[板书]
(1)、把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权,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解为社会主义的全部内容。
这里强调一点的是:我们可以把社会主义理解成一种理论体系,运动过程,社会形态及生产方式。
(2)、不是把社会主义特有的内容当作社会主义来看待。
(3)、抛开生产力抽象地理解社会主义。
第一、表现在对社会主义目标的认识上,只强调生产关系上与资本主义的对立和差别。
没有涵括生产力目标。斯大林把社会主义理解为计划经济+公有制+按劳分配,这一公式强调了计划与市场,公有与私有,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的对立。这样的思维定式反发展生产力抛在了一边,带来了极大危害。如文革中大批的“唯生产力论”,“宁愿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第二、表现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手段上。
马克思设想的未来社会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之上的,而我们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贫困落后的基础之上的。怎样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社会主义生产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历史课题。而生产力的发展是一个不可跨越阶段的自然历史过程,我们过去的实践总想绕过这个问题来进行社会主义,那就企图改变生产关系来达到建设社会主义的目的。在物质远没有富裕的情况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样不仅没有解放生产力,反而使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
第三、表现在离开生产力这一最大的实际来确定社会主义的阶段,屡犯超阶段的错误。
共产主义必须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作基础。离开这一点来谈社会主义就不能从实际出发,而只能从观点出发来认识社会主义,这必从使我们在社会主义的实践运动中付出沉重代价。
(3)、在所有制和分配方式问题上,追求纯而又纯的公有制和单一的“平均主义”分配方式,存在着树大的片面性。
2、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到底体现在哪里。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到底体现在哪里?这是邓小平深入思考社会主义本质的起点,他针对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实际。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干革命几十年,搞社会主义三十多年,截止一九七八年,工人的有平均工资只有四五十元,农村的大多数地区仍处于贫困状态,这叫什么社会主义优越性?”
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误解有:
第一、误把单纯的“精神崇高”理解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板书]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有它在精神方面的表现,但绝不能仅仅认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只在精神方面,在“左”倾错误时期,很多人认为我们的物质产品虽不如资本主义丰实,但我们有精神的优势,政治的优势,并以为凭借这些优势即使不高也能战胜资本主义。这自然就把“继续革命”“关键兴无”,“突出政治”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结果是越抓越不行。
第二、误把“一大二公”当作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板书]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水平,特别是其中生产资料的公有化程度,本来应该根据生产力来确定,但我们做的正好相反。不是着力发展生产力,以生产力来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而是通过变革生产关系,以为公有制水平越多越能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结果导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脱节,严重阻碍甚至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误把平均主义当作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板书]
中国是个封建思想和小生产意识影响很深的国家,“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根深蒂固。这种思想和“左”的思想奇妙地结合在一块,使长期以来平均主义被当作社会主义所固有的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却被当成“按酬付劳”的“资产阶级雇佣劳动”观点,遭到严厉批判。大搞平均主义的结果是严重起来损害了劳动群众的积极性。干和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共同落后,共同贫穷。使生产力得不到应有的发展。
第四、误把“普遍贫穷”当成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板书]
党在指导思想上的失误在,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发展到了顶峰,四人帮提出的“宁要贫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的资本主义”的荒谬理论,一时间“富”被当作资本主义的代名词和同义语,谁也不敢误富,“穷”被当作社会主义的代名词,越穷越好,越穷越光荣。
3、在实践中的反思
[板书]
没有弄清楚到底什么是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以否定的方式讲:“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没有民主不是社会主义,封闭僵化不是社会主义”。
二、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内容及其理解
[板书]
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对这一科学论断的理解
[板书]
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第一个目标:
(1)、这一科学论断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放在了首位,并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统一。[板书]
马克思主义一直强调,革命是解放生产力,但过去解放生产力,指的是社会主义革命推翻和消灭旧的社会制度,把生产力从旧制度的束傅下解放出来,至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以后,就是发展生产力,不存在解放生产力的问题了,邓小平深刻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指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好的,它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要通过各种具体的体制[包括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才能体现出来。基本制度建立以后,各种具体体制的建立,完善还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还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开拓创新。在某一时期建立的某种具体体制,随着实践的发展就会产生弊端,束傅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在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要发展生产力,还有一个不断改革从而解放生产力的问题,邓小平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傅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直讲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
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第二个目标:(2)、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做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目标。
[板书]
由于私有制的存在,使资本主义的两极对抗不可能消除,一极是财富的积累,一极是贫困的积累。剥削、两极分化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直接后果,因此许多空想社会主义就把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作为最直接的目的和愿望。但他们并没有找到良方马克思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从资本主义内部运动出,为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找到了一套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现实的途径
。“
邓小平同志多次谈到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我们的改革并不是使社会导致两极分化。就是说不是使富的更富、穷的更穷,社会主义建设不应用人民的血汗重新培植一个剥削阶段。如果产生出新的剥削阶级,那我们就真的走了邪路了。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纳入社会主义本质的范畴,是社会主义压制于其他经济形态的本质规定,这是我们对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认识。
第三个目标
3、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把“共同富裕”做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最终目的[板书]
“共同富裕”相对于前两个目标来说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共同富裕最能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社会主义与其他一切社会形态的本质区别。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原始社会没有剥削和两极分化。但它是共同贫穷,而不是共同富裕。少数人富,多数人穷也不是社会主义,如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都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少数人富。多数人穷都不是社会主义,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是历史上一切被压迫、被剥削的人民为这追求的共同理想,共同富裕更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的梦想,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梦想变为现实成为可能。
注意: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步富裕。
4、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手段与目标的辩证统一
在3个目标中,第一个生产力目标是后二个目标的基础,第3个目标是最终目的,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有前2个目标作为手段,因此它们之间是手段与目标的统一。
1、2句是生产力方面的手段3、4句是生产关系方面的手段
5句是目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表现在只有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按劳分配为主的基本制度,才能保证共同富裕这一目标的实现。
5、社会主义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体现在以下几个动词上:解放、发展、消灭、消除、达到、反对僵化观点。
6、社会主义是按自身固有规律运动的过程,和人们发挥能动作用的过程的统一
[板书]
[这一点可自由发挥]
7、五句话是递进关系
[板书]
8、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对立统一关系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肯定出现贫富差距,这与3、4句是对立的,但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根本的途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它们又是统一的在这5句话中,最根本的是发展生产力。
三、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重大意义
[板书]
1、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把对社会的认识由特征层面深入到本质层面。
2、社会主义本质是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一整套理论大厦的基石。
3、社会主义本质贩论断,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人们对社会主义观念的深刻改革。
4、社会主义本质论断,为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
四、发展生产力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板书]
1、坚持社会主义必然坚持发展生产力
[板书]
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根本的最终的决定因素,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资本主义的发展源自于它创造了比封建社会发达的生产力,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又成为它发展的桎梏,社会生产力的更进一步发展,要求更优越的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是建立在比资本主义更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上的,社会主义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就在于能够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更发达的生产力,否则它就没有产生和存在的理由。
过去我们曾急略过发展生产力问题,导致了贫穷才是社会主义的观念形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并将生产力目标纳入社会本质范畴,这是邓小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中国实际得出的重要结论,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
2、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必然性
[板书]
(1)、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板书]
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而此是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前提的,只有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并按社会主义的原则进行分配,才能实现共同富裕,否则财富匮乏,无论采用什么样的分配方法,都不能达到共同富裕。
(2)、大力发展生产力是解放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矛盾的根本途径
[板书]
现阶段我国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距离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距离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的要求相差更大,因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就具有特别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在现阶段的主要矛盾的两个方面中,主要是社会生产的落后,这就决定了我们的工作重点和根本任务必然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3)、大力发展生产力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成功的根本前提和基础[板书]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一个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伟大目标,三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三者又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不可分割,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靠高度发展的社会主义生产创造物质技术基础。因而,最根本的还要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成功通路的形成是以秤力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加强得到证实的。
(4)、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并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前提条件
[板书]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之后,必须利用自己的“政权统治”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列宁也曾深刻指出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使新社会制度取得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社会主义从诞生的那一天便遭受着资本主义敌对势力的封锁、欺负,甚至军事进攻,企图扼杀它,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初,曾以其能迅速发展生产力的优越性生存了下来,社会主义只有使社会生产力充分地痛流出来,才能发挥它的优越性和吸引力,才能最终代替资本主义,才能为未来的共产的社会提供物质技术前提。
(1)、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决定的(3)、是体现社会的优越性,战胜资本主义的需要
(4)、是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历史前提)决定的(5)、创造条件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需要
(6)、提高或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安全的需要
(7)、提高国际地位的需要
(8)、实现祖国统一的需要
五、发展是硬道理
[板书]
邓小平通过他多年领导建设实践的思考,不但得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而且把社会主义本质同社会主义发展问题紧密联系起来,把发展问题提到了能否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能否解决中国所有的问题、能否得到人民的拥护、能否最终战胜资本主义的高度,认为我们所做的全部事情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要发展自己,中国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在南方谈话中,他把这些凝为一句话:
“发展才是硬道理”。
1、发展是硬道理是一个时代性的命题
[板书]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这是时代的特征,中国应同世界一致,中国的主题也应同世界的主题联系在一起,发展是一种带有世界历史性的客观需要,中国人民若认识不到这一点,就会落伍,就无法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只有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把自己耽误的时间弥补过来,中国社会主义才有希望,中华民族才能复兴。
2、发展是硬道理是一个政治性命题
[板书]
中国的发展首先是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发展不仅仅停留在经济上,要把它提高到一个政治的高度,不这样看问题,就不会明白为什么邓小平同志对中国的发展问题那么忧心如焚,90岁高龄时南方视察,再次谆谆告诫党和人民不发展不行,发展太慢也不行,80年代末的风云变幻,东欧的剧变,苏联的解体,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解决好发展问题。
3、发展是硬道理是一个战略性命题
[板书]
战略问题—全局性、长远性的问题;
战术问题—局部性、短期性的问题
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包含的问题很多,矛盾也十分复杂,如经济落后、文化、科技、教育的落后,政局的稳定、祖国的统一,国防建设的加强等,所有问题的解决集中到一个焦点上,那就是必须把发展放在首位。
4、什么是真正的发展—发展慢了就是不发展
[板书]
在唯物辩证法中,运动—变化—发展是同序列的,范畴,更高级的是发展,任何的运动、发展都是永恒的,但任何的运动、变化、发展又都是必然通过一定的参照系和能比较出来的,在同类事物中,决定其前途和命运的,不是发展不发展问题,而是发展快慢的问题,人类社会越向高级发展,越呈现出加速度发展状态,原始—奴隶—封建—资本主义莫不如此,因此社会主义要优于资本主义,就必须促进生产力和经济、文化,以以往所没有的速度向前发展,这才叫发展,邓小平讲:
“现在周边一些国家比我们发展快,如果我们不发展或发展太慢,老百姓一比较就有问题,”发展太慢不能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也就是不发展,也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因此邓小平同志说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
5、抓住机遇—实现真正发展
[板书]
邓小平同志指出:
“我们可利用的矛盾存在着,对我们有利的条件存在着,机遇存在着,问题是要善于把握。”这里体现了邓小平同志善于运用辩证法中变不利为有利,变可能为现实的矛盾转化思想,他讲的机遇是客观条件与主观努力的统一,是冷静分析形势与革命乐观主久精神的统一,是稍纵即逝的发展契机与实践主体有准备的奋力捕捉契机的统一,总之契机既不是单纯客观的,也不是单纯主观的,实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邓小平同志更多地强调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如何不失时机,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板书]
邓小平同志特别强调发展生产力,在发展生产力的任务中,又特别强调科学技术的作用,把科学技术摆在第一的地位,并提出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马克思曾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什么说第一生产力呢?
1、从科技在现代生产力系统中的作用来看,必须承认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2、从现代经济增长中科学技术因素所占的比重来看,必须承认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当今世界,科技特别是高科技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之大,已经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程度,高科技产业雨后春笋。
3、从知识创新和创造知识的劳动在现代社会生产中所起的作用来看,必须承认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板书]
科研人员是劳动者;“知识已经被认为是提高生产率和实现经济增长的驱动器,因此,信息、技术和学习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江泽民指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四、坚持
“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板书]
针对经济建设中姓
“贸”
姓
“社”
问题的质疑,邓小平同志在92南方视察讲话中指出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建设新条件下,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社会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即
“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是一个实践准则和理论准则的统一,对加快改革、扩大开放、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体现了党的实是求是的思想路线
[板书]
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际中,我们最大的实际就是发展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个有利于”标准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符合中国实际,是真正的实事求是,用它来统一思想,才能勇于创新,大胆试验,取得新的成果,在实际工作中,符合“三个有利于”的就坚持,违背的就纠正,才能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推动各项工作前进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
2、“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为我们解放思想,促进生产力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板书]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没有先例的伟大创新事业,哪些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哪些是实事求是的,这靠主观判断是无法证明的,实践是检验的唯一标准,但实践是一个总体范畴,具体起来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误的,个别实践是无法足以证明或设想措施的正确性,“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提出,验证一切工作得失,无疑是正确的。
第七讲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板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邓小平理论的基石)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板书]
1、马克思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
[板书]
马克思在《哥达纲令批判》一书中提出资本主义制度被推翻以后,要经过三个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发展阶段的理论:在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之间有一个过渡时期;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通常称作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
但历史的发展已证明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理论。但社会主义并不是发生在高级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诞生于经济社会发展还相当落后的国家。现实的社会主义无法选择自己的历史起点,这就决定了现实的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不能简单照搬马克思主义的一般结论。从本国的实际出发,科学分析和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便成为社会主义实践面临的首要问题。
2、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阶段的认识
列宁是第一个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者。十月革命胜利以后,经过由“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实践。意识到不能从社会主义的一般特征出发建设社会主义,应对社会主义阶段进行符合本国实际的判定。“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就是建立在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重新认识基础上的。列宁对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曾提出过“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发达的社会主义”
“完备形式的社会主义”等概念。说明社会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有熟程度不同的阶段,但列宁并明确提出进入社会主义后有一个初级阶段的思想。
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作出了超现实的判定。1936年宣布建成社会主义,并认为社会主义建成之日,就是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之时,计划10—15年的时间过渡过共产主义,赫鲁晓夫宣布20年建成共产主义。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等都没有做出贴近实际的正确判断。
3、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认识的曲折过程
[板书]
(1)、50年代末,毛主席曾提出社会主义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个阶段可能比前一个阶段需要长的时间,这对我党的探索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但由于认识不足,纠“左”不利,把主要矛盾看作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提出了阶级斗争为纲的理论错误,导致了“10年文化大革命”的产生。
(2)、理论孕育:1979年9月29日
叶剑英《建国30周年的讲话》中孕育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思想:“社会主义制度还处在幼年时期,我们现在还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
(3)、概念的提出:
[板书]
1981年6月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明确提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阶段。”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理论初步阐述
[板书]
1986年9月十二届六中全会《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决议》中,再次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正处在初级阶段,指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
1987年党的十三大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1997年党的使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在党的纲领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概念,这在马克思主义历史上是第一次。”“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讲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搞清楚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历史经验表明,中国建立社会主义以后,虽然我们身处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环境,但在主观上却并未自觉意识这一客观事实。错误地认为我们所进入的就是当年马克思恩格斯所讲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由于没有认清现实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必然会在建设的指导方针、政策和策略上出现一系列失误。严峻的事实教育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要总结经验,重新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和国情现状。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性和长期性.[板书]
1987年党的十三大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我国社会主义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初级阶段,具有其历史的.现实的必然性。
1、是由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条件所决定的[板书]
中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基础上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历史阶段,在世界历史所造成的特殊条件下,经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而进入社会主义的。也就是说,中国不是象马恩当年设想的那样,在发达的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而是在东方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基础上建立和建设社会主义。由于世界历史给东方落后国家提供的历史机遇,它可以跨越资产阶段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制度,但是它不能跨越生产力发展的必备进程和客观阶段,社会主义只有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建立在生产高度现代化、社会化和市场经济充分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充分体现对资本主义的优越性,显然,我国现实的社会主义远没有达到这样的程度,这就决定了我国必然有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2、是由我国的现实国情决定的[板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实力有了巨大增长,社会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仍处于不发达状况。今天的中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仍很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的后列,(1)、人均收入只有700美元,(2)、经济结构上,包括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结构,科技结构等方面极不平衡,距离现代化的目标还很遥远,(3)、在经济运行机制上,我国的市场经济仍然不发达,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以及其他生产要素市场均不完善,有待发育,(4)、社会生活中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还占有相当比重。(5)、国民总体素质不高。只有少量的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普遍的技术水平不高,工艺水平和管理水平落后。(6)、科技教育总体水平还比较落后。(7)各地区发展还很不平衡,少数城市和有些沿海地区发展水平较高,广大农村还比较落后,一些人的温饱还有待解决。从总体上说,中国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状况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有待成熟,国民经济市场化进程度还不高,社会主义的民主法制还不够健全,社会主义的各项具体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小生产习惯势力在社会上还有广泛影响。
中国现在在世界上一个典型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相当的距离,与中等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也不小,美国人口只有中国的1/4,但其国内的生产总值以美元计是中国的10倍,中国与亚非一些比较落后的国家处在同一发展线上。
3、是由我国现代化建设所处的时代特点和国际环境决定的[板书]
由于我国不是在现代化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的,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又是在两种制度并存,两条道路竞争的格局中,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而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环境中,通过内调生产关系也在不断发展,这一切意味着要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发达的生产力任重而道远,即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也需要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4、是由实现现代化任务的艰巨性决定的[板书]
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江总书记对党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和由此决定的这一阶段的长期性,作了精辟的概括,他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这样一个阶段:
(1)
它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2)
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
(3)
是由自然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
(4)
由文盲半文盲人中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比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
(5)
由贫困人中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
(6)
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
(7)
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比较完善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
(8)
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
(9)
是逐步缩小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这样的历史进程,至少需要一百年的时间,至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那还需要更长的时间。
三、几代甚至几十代人的努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板书]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是由这个阶段所要解决的历史任务决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是要使中国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实现包含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在内的工业化。在中国要全面实现工业化,需要很长的时间。
1、中国的工业基础很落后,我们工人旧中国接受下来的工业几乎等于零
[板书]
在这个基础上起步,将占世界人口1/5的国家实现工业化。决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历史上发达的国家工业化都走过很长的历史时期,英国的工业革命持续了几个世纪,发达的国家工业化都花费了从近一个世纪到几个世纪不等的时间,中国的人口比现今所有发达国家的人口之和还要多,中国工业化所需的资源,财力和物力,在人类历史上都是空前的,即使考虑到中国现代化的后发展因素,中国现代化的难度也比这些国家都要大,所需的时间也比较长,没有一个世纪甚至更长的时间是难以完成的。
2、实现中国的城镇化,对中国来说也极为繁重
[板书]
西方发达国家现在的农业人口占总人口很小的比例,多的不超过15%,最小的只有3%,而中国至少占80%,中国要使非农业人口占大多数,譬如将农业人口降到总人口的1/4,也需要将7亿农业人口转移到非农业领域,这几乎是发达的欧洲人口之和如果转移相当于加拿大那么大国家的人口,完全转移这些人口也需半个多世纪,从现在算起到21世纪中叶。[不包括人口的自然增长因素]
3、现代化是一个变化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要求也不一样
[板书]
我们现在的目标是21世纪中叶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或具体地说是人均收入4000美元左右,应该说这是一个比较代的目标,现在中等国家发达是这个水平,而发达国家远远超出这个水平,到21世纪中叶,这些国家肯定在现有的基础上又前进了一大步,从动态角度来看,要完成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差距的任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这些分析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需要一百年是比较中肯的,应该看到,“至少“两字表示一百年只是一个下限,初级阶段可能更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矛盾
[板书]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涵义
[板书]
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涵义:第一,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这表明:
(1)、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指出了我国社会的性质.[板书]
标志:生产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公有制为主体,按劳分配为主体,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权,以马克思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
(2)、从量上看,我国社会主义还没有发展成熟。还处在不发达阶段,从而使这个阶段有着不同于已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的特点。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板书]
(1)、从生产力状况看,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呈现出发展的不平衡性。
解放以来,生产力有了极大的发展,从总体上看,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远没有达到社会主义理应具有的生产力发展的高度,这突出表现在:
第一、经济总量可观,但人均占有量极低。
第二、生产力发展多导次性,既有现代化工业,也有落后于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落后工业,既有科技水平具有世界先进水平,也有文盲半文盲占人口很大比重状况同时并存。
第三、地区发展不平衡。
第四、生产力落后决定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较低,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还占相当比重,整个经济的传统生产方式与现代化生产方式二元结构特征极为突出。
(2)、从生产关系状况看,由于生产力的落后及多层次不平衡,决定了生产关系只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
与所有制结构相适应,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也只能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3)、从上层建筑状况看,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已经确立,但还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民主的制度化,法制化建设任务还很重,建设高度的民主政治所必需的经济文化条件还很充分,需要有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
(4)、从意识形态状况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已经确立,社会主义思想和道德观念已经成为全社会的主体规范,但是封建主义的,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和小生产习惯势力严重的影响还严重存在着,经常侵蚀着党的干部队伍和国家公务员队伍,并在社会上有着广泛的影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仍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板书]
1981.6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概括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解决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就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提高劳动生产力,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技现代化,并为此而改革生产关系和商城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
五、一切从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
[板书]
我国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史上的首创。邓小平在谈到建设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是特别强调:“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视野,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的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有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探索。”这就是说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不能从这样或那样的外国模式出发,不能从对马克思著作中个别论断的教条式理解和附加到马克思名下的某些错误观点出发,只能一切从实际出发。我国最大的实际就是现在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一切从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实际出发,才能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2、一切从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实际出发,才能对我们所建立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有一个正确地认识。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3、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才能理解我们现在所实行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制度并存的分配制度
4、一切从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实际出发,菜呢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积极与巫傩相结合的发展战略。
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大意义。
[板书]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发展阶段发奋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逻辑起点和基础性组成部分。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制定一切方针的根本依据。
第九讲
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一)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
。(板)
一、正确选择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性。
(板书)1、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是指一个国家根据对经济社会发展各种制约因素的分析,从全局出发制定的较长时间内经济社会发展所要达到的总目标及实现的根本途径。
主要包括战略目标、战略部署、\战略重点和战略措施。
2、正确选择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性。(板书)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出发点。
A、工、人均占有量低.。除钨、稀土人均占有量较高,钛、锌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外,其他均低于平均水平。
B、传统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很大比重,服务业不发达。
C、人中基数大。
D、经济结构不太完善。
因此要实现工业化,会面临许多困难,选择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显得尤为重要。
(2)、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能否全面进步。
(3)意义:
第一、正确选择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是实现经济跳跃式发展的首要条件。
“亚洲四小龙”发展历史(略)
第二、是关系全局纲领。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具有整体性。方向性、长远性的指导作用。它是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基础;是制定和运用各种经济政策和社会发展政策以及立法的基本依据。能否选择切合实际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是关系到能否实现奋斗目标。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问题
第三、是动员和指引人民群众奋进的目标和道路
经济社会发展战备是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蓝图。通过它可以动员人民群众为实现这一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实现这一蓝图而努力奋斗。
实现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和特点
;(板书)
(一)、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
(板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21C中叶。反我国建设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摆脱贫穷落后,基本实现现代化。
(二)、“三步走”战略方针:(板书)
第一、我国的战略目标是实现现代化,反我国建成社会主义强国。
第二、“三步走”战略步骤:
第一步、在八十年代翻一番。以1980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均只有250美元。翻一番。达到500美元。
第二步、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1000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钨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
第三步、下世纪用30-50年时间翻一番。大体上达到人均4000美元。基本上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这三步中最关键的是第三步目标不高,但做起来不容易。
发展战略的重点:“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因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能源和交通是支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
邓小平提出的”分三步走”经济发展战略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经验教训进行的科学总结。它必然成为我国今后制定现代化
建设战略蓝图的指导方针:
第一、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证明社会主度制度的优越性。
第二、经济现代化是整个社会全面现代化的基础与保证。
我们进行的现代化建设,是要在经济上赶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创造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并且造就比这些国家更多更优秀的人才,但中心仍然是经济的发展。
第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现现代化不能争于求成。
在通往现代化的征途上存在着众多的困难,因为”中国科学技术落后,困难比较多,特别是人中太多。增加人民的收入很不容易。短期内要摆脱贫困落后状态不容易,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反目标定得不切实际,也不能把时间
定得太短,欲速则不达。
第四、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生积累。轻消费。片面追求增长速度,忽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根本目标是很清楚。那就是消灭贫穷。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第五、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为实现”三步走”发展战略创造必要的体制条件。
(三)、分三步走战略的特点:
1、既体现了雄心斗志,又坚持了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板书]
我们要用100多年的时间走资本主义几百年走过的路。(雄心壮志)。实事求是表现在:目标降低了。不再是建设强国。而是赶上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时间延长了。至少延长了半个世纪。
2、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板书]
3、注重了社会的全面发展。
[板书]
(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
二、实现分三步走战略的重大意义。
[板书]
三、1、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2、标志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功
3、必将大大加快世界文明的进程。
四、利用机遇,把中国发展起来
。(板书)
我国的现代化实现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为了尽快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我们必须以速度发展经济。因为低速度就等于停步,甚至等于后退。怎样尽快发展中国经济呢?邓小平认为:“要善于把握解决我们的发展问题”。也就是说要善于排除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最大限度地利用一切有利因素,把握时机使国民经济迈上一个新台阶。邓小平语重心长地指出“抓住电动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现在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比我们快。如果我们不发展或发展太慢,老百姓比较就有问题”,“我们不抓住机会使经济上一个台阶,另人就会跳得比我们快得多,我们就要落在后面了。”
机遇是客观存在的,在机遇面前,各国和各地区都是平等的,谁抓住机遇谁就能走在别人前面,谁错失机遇谁就落后。历史证明了这一真理:一个是二战后在20年内经济快速增,就抓住了两个机遇;一个是二战后,日本防务由美国提供,军费直线下降,美国侵朝、侵越战争对日本54亿美元的“特需订货”,国际贸易体制自由化等有利时机,引进技术、扩大出口。迅速成为亚洲强国。
亚洲“四小龙”从60年代中期开始,利用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国际资本市场资金供给比较宽松的机会,大量引进外资与先进技术,实施外向型发展战略。用国内产品替代进口品,大力发展出口工业。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增长,跨入了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行列。
我国在经济发展史上则有多次与机遇失之交臂的惨痛教训,13世纪宋元之际,由于持续的战乱,刚刚出土的资本主义萌芽被扼杀在摇蓝之中;17世纪明清之际,中国又由于战乱,错失了发展机遇,使中国在走向资本主义和现代化的竞争中,比西方国家落后了一大截。18世纪后期,中国正处于“乾隆盛世”而英国则发生了工业大革命,当时的夜郎自大的清政府,闭关锁国。以不变应万变,把现代工业和国际贸易拒之门外,终于落在了世界各国的后面。19世纪中叶,以戊戌变法为标志的一批仁人志士,试图走富国强兵之路,但被慈禧太后疯狂镇压,没有出现类似日本明治维新后的经济发展的格局,错失追赶西方列强的机遇。
1911年的辛亥革命后,军阀混战,又葬送了孙中山先生提出的变法图新。振兴
民族经济的发展机遇。
当前我国下面临着一个百年机遇:
机遇之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不可逆转的趋势,我国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持久和平的国际大环境专心致志地发展本国经济。
机遇之二、多极化趋势取代了原来的美苏两极争霸世界的格局,中国也成为其中一极,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机遇之三、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为我国扩大开放提供了更大空间。
国际分工新格局的形成使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不公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需要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管理与资本,而且发达国家也展中国家的市场。
机遇之四、世界经济的中心正逐步向太平洋沿岸地区转移,太平洋时代的到来,为我国加速经济发展提供了非常难得的机遇。
古代以农业文明为主的时期,中国及其他文明古国处于了经济中心。在中世纪时以各航海技术为首的商业文明,扮成在地中海地区,在近代工业文明时代,以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为中心。二战后,确立了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中心地位,“金元帝国”的建立经济技术移向大西洋地区上世纪的60年代后,随“四小龙”的迅速增长,东盟各国的奋起直追,世界经济中心开始向亚太地区转移。本世纪有经济学家称之为“亚洲太平洋世纪”。这里没有中国的发展是形不成的,而中国又正处于亚太地区的中心地带,这一有利的战略位置对于中国经济的腾飞具有不要估量的战略意义。
机遇之五、新技术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为我国缩短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提供了机遇。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我们以传统工业为主的发展中大国来说既是一个挑战,又是一个机遇。我们抓住这一机遇积极引进、消化国外先进技术,同时实现技术创新,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突破口,改造传统的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的初级化,就有可能加快我国的经济增长,追赶西方发达国家。
机遇之六、良好的国内政治经济形势为我国今后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抓住机遇的原则:
第一、必须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埋头苦干,反中国的经济建设。
第二、必须要继续解放思想,改革开放。
第三、必须有强烈的时代紧迫感,不要片面求稳。
第十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
(二)[板书]
一、要有一个合理的经济结构
[板书]
在探索具体实现
“分涉走”经济发展战略方针时,邓小平提出了以下三方面的重要经济思想,一是要正确处理好国民经济的重大比例关系;二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根本;三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的各个产业之间组合和构成情况
[或国民经济各个产业在社会生产所占的比重及其相互关系]
分类:根据不同产业中生产要素的密集程度来划分,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根据人类经济活动的先后顺序来划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2、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板书]
(1)、农业和工业之间
(2)、农林牧副渔和轻重工业之间
(3)、煤电油和基他工业之间
(4)、“骨头”和
“肉”之间
[即工业和住宅建设,交通市政建设,商业服务业建设等]
(5)、积累与消费之间
(6)、经济发展和教科文卫之间
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与我国当时选择的粗放型、封闭型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有关,在这一传统发展战略的约束下,我国又选择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即依靠行政力量采用
“紧”的投资计划,集中短缺的资金源投入到优先发展的行业,其结果是资源严重短缺,投资效益很差,经济结构严重扭曲,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很慢。
3、市场经济条件下,处理好以下国民经济比例关系
[板书]
(1)、农、轻、重之间比例关系,关键是不能以牺牲农业为代价发展工业。
(2)、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之间比例关系,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应更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
(3)、区域之间的协调关系,既要允许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又不能以牺牲一部分地区来发展另一部分地区。
(4)、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应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5)、积累与消费之间的比例关系,不能以牺牲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来追求高积累、高增长。
(6)、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一时增长,要两个文明一起抓
4、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原则和方向
[板书]
强调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的相互协调,一方面要注重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不能搞
“单打一”,另一方面,要有发展重点,农业与交通、教育与科学应是发展战略,因为过去这些产业的发展严重滞后,要使国民经济比例关系合理化,就要重点发展这些行业。
怎样处理好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一个关键的问题是要正确国家、集体、个人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利益关系,邓小平指出:
“在社会主义制度之下,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暂时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或者以小局服从大局,小道理服从大道理”。
调整总原则:
(1)、以市场为导向,使社会生产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
(2)、依靠科技进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3)、发挥各地优势,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4)、轻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高投入、低产出和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
调整方向:
着力加强第一产业,调整和提高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这就是说,第一产业要全面提高农业的质量和隐步增加农业产量;第二要调整工业结构和提高工业素质;第三要大力兴起和发展流通与各种服务部门。
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根本
[板书]
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板书]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再生产理论认为,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因为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赖以独立化的基础,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作用具体表现为:
(1)、为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粮食和农副产品等基本生活资料
(2)、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材料
(3)、为工业和整个国民经发展提供劳动力
(4)、农业的发展提供最广大和最可靠的市场
(5)、是经济建设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
(6)、为我国对外贸易提供出口商品
农业在我国有着更为重要的地位,因为我国有十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多,而可耕地只占世界耕地的7%,人均占有量很低,如果农业发展滞后,十几亿人口的吃饭就成问题,邓小平一再告诫我们
“中国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隐定不隐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隐定不隐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隐定的基础是不行的”
“农村不隐定,整下政治局势就不隐定,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
2、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目标和政策
[板书]
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并进一步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具体来说:
(1)、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
[板书]
(2)、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
(3)、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城经济。
(4)、开拓农村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
(5)、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6)、逐步发展规模经营:
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充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逐步发展规模经营,尊重农产的市场主体地位,推动农村经营体制创新,增强集体经济实力,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支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利益。
三、继续发展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振兴支柱产业
[板书]
1、基础工业及措施
基础工业: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和能源、钢铁、重要原材料等基础工业。
措施:(1)、集中必要力量,高质量,高效率地建设一批重点骨干工程,(2)、实行投资倾斜政策,固定资产投资的重点应当放大加强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以及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改建扩建上,尤其要重视老工业基地和大型骨干企业的技术改造。
(3)、高度重视节约能源、原材料和运力,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2、支柱产业及措施
[板书]
支柱产业: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和建筑业
措施:大力推进其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带动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和结构调整,支柱产业的发展,必然确定目标,择优扶持,集中突破,注重提高,加强自主开发能力,形成经济规模,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
3、十六大提出的在新型工业化的路子
[板书]
(1)、新型工业路子: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2)、正确处理好三种关系:
第一: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
第二:正确处理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
第三: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
四、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板书]
1、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作用和意义
[板书]
(1)、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条件
(2)、是加快经济发展和提高经济素质的需要
(3)、是提高经济效益和提高服务社会化,专业化水平的需要
(4)、是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第一、第二产业发展的需要
(5)、是提高劳动力素质,扩大就业,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
(6)、加强宏观调控的需要
2、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板书]
(1)、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目标是:
建立开放型,多层次,多功能的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合理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多层次和相当配套的第三产业发展格局,重点是加快发展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就业量大,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关系密切的行业;与科技进步相关的新兴行业;农村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行业。
(2)、发挥国家、集体、个人三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
(3)、制订和完善有关第三产业,特别是有关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规范市场竞争规则,维护市场秩序,使第三产业的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
(4)、以企业化、社会化为方向,建立充满活力的第三产业自我发展机制,赋予第三产业自主经营权。
(5)、积极鼓励第一、第二产业的人员,资金和设备向第三产业转移,一方面要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新增就业人员和企事业及行政机关下岗人员从事第三产业,另一方面鼓励第三产业兼并应当关停并转的工业企业。
(6)、要特别重视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积极建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引导乡镇企业和农民到小城镇兴办第三产业,建设小城镇市场和基础设施,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
(7)、积极引用外资、技术和销售渠道发展第三产业,鼓励国内第三产业走出国门,发展对外贸易和服务业、旅游业,实行国际化经营。
第十一讲
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三]
一、促进区域经济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
[板书]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
[板书]
1、意义:(1)、地区经济协议澳发展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2)、是实现全国经济布局合理的途径。
(3)、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条件。
2、作用:(1)、它有利于开通市场,货畅其流,打破封锁,实现贸易互补。
(2)、它有利于发挥地区优势,联合开发,协作配套,实现资金的融通和资源优化配置,形成优势产业。
(3)、它有利于集中中财力,无力,人力,连、合起来发展基础产业,共同打开水陆空出口通道,改善投资和市场的环境。
(4)、它有利于共同利用科技开发能力,联合技术开发和攻关,开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与低物耗的产业,实现智力与技术互补。
(5)、它有利于促进共同繁荣,将强民族团结,安定边境。
(6)、它有利于组织跨地区经济贸易集团,充分利用本地的出海出境口岸,共同走向国际市场,发展与走遍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交流与睦邻友好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生产力布局发生了新变化,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但是,各地重复建设项目多,妨碍了生产的合理写作全国统一市场得形成,应港充分发挥各地优势,加淮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形成合理的经济布局。
二、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
[板书]
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与引导地区经济康发展,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分工合作,协调发展。
1、统筹兼顾,因地制宜
[板书]
要大力促进地区经济的合理发展分工,是各地区各发展其长,发展自身的经济优势;各地区都要从国家的整体利益出发,树立全局观念,避免不合理的建设和重复引进;各地区要根据自然地理特点和经济的内在联系,加快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发展格局特设的地区经济;加强地区的合理分工,形成有利于发挥地区特设和区域协作的统一经济体系和统一市场;把经济的统一性和发挥地区经济的特赦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步实现全国范围内的资源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
2、发展优势,分工合作
[板书]
正确处理和协调好字眼地区和加工地区,沿海和内地的关系,比买你去见产业结构趋同,促进各地区经济在更高的起点上向前发展。
3、利益兼顾,共同富裕
[板书]
正确处理地区的经济利益关系,这是地区经济联合的关进;把资金合资烟头相应倾斜与投资韩晶和经营环境好的地区和产业;国家要继续扶持“老、少、边、穷”地区,使这些地区的经济面貌和人民生活都有显著改善。
三、正确处理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关系
[板书]
东部地区是我国经济比较发达,基础较好,技术水平较高的地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骨干作用。这类地区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继续发展优势,在推进改革开放中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有条件的地方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中西部地区是我国资源富集,能演较为充裕的地方。这类地区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快政策个开放步伐,积极发展优势产业和产品,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
第四节
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板书]
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板书]
1、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条件
2、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巩固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根本条件。
3、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的根本条件。
二、实心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板书]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板书]
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缓解资金短缺压力的需要。
2、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社会需求结构变得需要
3、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需要。
4、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增强国有企业活力的需要
5、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6、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缩小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差距的需要
7、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需要。
(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关键在于深化改革
[板书]
(具体内容略)(由学生补充材料)
三、经济发展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板书]
1、方针:坚持速度与消息的统一,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基本方针。
2、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建设效益的辩证关系
经济发展速度已经济效益为前提,经济效益以经济增长速度为条件。但方则发生不一致时,要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保持适当的增长速度,四中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全部经济工作的中心。
3、意义:
坚持经济建设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提高经济效益可以逐步缓解我国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资金严重短缺等矛盾;能够增加供给,缓解供需矛盾,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能够加速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在社会现有劳动总量既定的情况下,提高经济建设效益可以节约生产单位产品的劳动耗费,加快生产力发展速度。
第五节
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板书]
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板书]
(一)、1劳动力:是劳动则掌握了一定科学知识形成的劳动能力
[板书]
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管理)
2、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经济建设要转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
3〉建立科研、开发、生产、市场相结合的科技体制。
(二)、经济建设要依靠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板书]
1、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
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从刚本上说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
2、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培养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内容略,实例从报纸上剪裁]
二、控制人口,保护生态环境
[板书]
1、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严格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是我国解决人口问题的基本思路和途径。
2、保护生态环境:
主要措施:防止工业污染和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推广生态农业,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加强环境科学研究,积极发展环保产业;综合利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强化环境保护;增加环保投资,提高投资效益;编制环境保护规划,江污染防治费用纳入政府预算。
三、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板书]
1、我们必须坚持志愿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戏院放在首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措施:一是合理开发资源,充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
二是要依法管理和保护资源。
三是要实施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3、可持续发展的内容:
由1972年世界环境大会提出的,它包括:消除平昆和保持适度经济增长、控制人控增长和开发人力资源,适量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建立公平的分配雁泽,推动技术进步和对于危险的有效控制,降低能原和原料的密集程度,提高科技含量,实现地区经济平衡等。
第十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
[板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是由我国生产力的状况和发展要求决定的。在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居主导地位。
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板书]
1、生产资料所有制:
社会生产总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进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并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生产资料的归属问题,包括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占有,支配,使用和收益所形成的经济关系,在法律上表现为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和收益权。
2、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板书]
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中存在多种所有制形式,构成该社会的所有制结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指不同性质的所有制在社会经济形态中所处的地位,占有的比重及相互关系。
3、我国的所有制结构:[板书]
以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的多种生产资料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结构。
4、以公在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存在的客观必然性:[板书]
(1)是由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决定的[多层次生产力水平]
(2)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板书]
这种所有制结构,最有利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它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发展,综合国力的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大提高,最实际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3)反映了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客观要求。[板书]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必须经历一个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必须建立最适合生产力状况,最能推动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二、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板书]1、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板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提出,形成与发展
[板书]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际,改革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并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1997年党的十五大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针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明确提出,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阐述,由“必要补充”改为“基本方针”。由“基本方针”明确为“基本经济制度”,进而强调要“坚持和完善”。这是党中央特别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长期实践,特别是在总结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改革开放实践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新发展。
3、这一基本经济制度鲜明地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板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生产力不发达的阶段。目前我国经济总量(GDP)居世界第六,人均超过800美元,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但2001年人均国民收入(GPI)仅居世界第141位,相当于美国的1/39,日本的1/36。总体来说,我国生产力水平公平还比较落后,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二十多年的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以基本经济制度的特征和要求来衡量,仍有很大差距,突出表现为所有制结构不合理,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单一,国有经济战线过长,比重过高。在现有的608个工业门类中,国有企业涉及604个,其中大型国有企业涉及533类,占全部工业门类的87.7%。有限的国有资本几乎遍及所有的经济领域,在许多产业仍然“一统天下”,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足,多种经济成分不能平等参与市场竞争。
4、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板书)
(1)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板书]
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是国家引导、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在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对于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国际地位,具有关建性作用。因此,要加快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就“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第一、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板书)
公有制为主体,首先体现在国有资产和集体所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是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只有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的性质,有效地组织社会生产,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人事,促进经济高速
发展。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不能简单地从数量和比重上衡量,而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质”的优势上,即体现在产业属性、技术构成、科技含量、规模经济、资本的增殖能力和市场的竞争力等方面。
其次,公有制为主体不等于国有制为主体,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混合所有制企业目前已占企业总数的32.6%。它们的蓬勃发展,充分体现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要求,有利于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
第二、要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板书]国有经济在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控制国民经济和经济制度的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的稀缺资源的能力。为提高国有经济控制力,要从战略上调查国有经济布局,坚持贯彻国有经济“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有所为,就是国有经济要控制少数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在国防和具有自然垄断性的基础行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公益性行业要占去配地位,在重要竞争性领域,国有经济可以控股,也可以参股,通过少量国有资本控制和影响更多的社会资本。有所不为,是指国有资本要从一般竞争性行业逐步退出,让更多的社会投资主体进入,依靠多种经济成分解决现阶段面临的社会经济发展问题。
第三、要支持和帮助集体经济的发展[板书]
符合现阶段我国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体经济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占整个国民经济的1/3,占公有制经济的1/2。集体企业就业人数为14377万人,占全部就业人员的19.7%。其中,城镇集体单位从业人员1291万人,乡镇集体企业从业人员13086万人。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促进集体经济发展。集体经济面宽量大,多为劳动密集型,是我国城乡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龙其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和迅猛发展,成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极富活力的一个新增长点,是近年来增加农民收入和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力。以乡镇企业为重点,支持和帮助城乡集体经济发展,是调整所有制结构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内容。当前要针对产权界定难、贷款融资难等实际问题,调查政策,深化改革,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明晰产权,建立出资人制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产品升级换代,努力实现集体经济新的飞跃。
(2)、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板书]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绝不是权宜之计,它本身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经济活力,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板书]
一是支持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
目前,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的增加值已占GDP的1/3;二是拓宽了就业渠道。
到2001年底,城镇非公有单位就业人员已达4329万人,占城镇从业人员的29.3%;其中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经济单位从业人员达671万人,私营个体单位从业人员达3658万人。三是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投融资体制由单一的投资主体向多元投资主体变化。
到2001年底,非公有制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投资占社会总投资的比重已达38.5%;四是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了一个多元竞争、充满活力的环境。
五是促进了一批新兴产业和新兴行业的发展,特别是一些高新技术产业,非公有制经济占了很大比重,为提高我国国民经济集体水平和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应做到:[板书]
一是充分认识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对非公有制经济及其实现形式,只要有利于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加就业,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应支持和鼓励发展。
二是在政策上要清除各类岐视性规定,在市场准入,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各种所有制经济同等待遇。
个人资本投向“民航”,要扩大非公有制经济的投资领域,鼓励民间资本和外国资本投资参股能源、交通、电信和供水、供热、供气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领域,鼓励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建立企业集团公司,允许民间资本和外国资本控股现有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要支持和帮助包括个体私营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积极引导它们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三是在政治上要关心帮助,在参与政治生活方面应当一视同仁。
(3)、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
市场经济的发展证明,多种所有制经济安全可以在市场经济中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要求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这一共同点,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的法律制度,努力培育多元的市场主体,完善优化资源配置的市场经济体系,建立和强化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秩序,创建多种经济成分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所有制结构调整的作用。
三、社会主义的公有制经济
[板书]
1、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含义
[板书]
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应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板书]
现阶段我国国有经济的特点
[板书]
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指由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形式。我国现阶段生产资料由国家代表全体人民所有,采取国家所有制形式,所以称为国有经济。
特点:
第一、这不是覆盖全社会的单一的全民所有制,[板书]
而是同集体所有其他非公有制经济并存的一种全民所有制。
第二、全民所有制企业提供的积累基金属于全体人民,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统一分配。
它提供的消费基金,特别是个人消费基金,则主要是在全所所有制企业,国家机关和国家管理的事业单位的职工中进行分配;第三、它的生产资料所有权属于全体人民,由国家代表全体人民统一管理。
而国有企业拥有全部法人财产权,包括对其经营管理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和依法处置的权利。国有经济的作用:
[板书]
(1)、以国有经济掌握着关系国计民生的经济命脉,从总体上控制着生产和流通。
[板书]
拥有现代化的大中型工矿企业、交通运输业、大型商业、通信业、银行、矿藏、水流以及属于国有的森林、土地、山岭、草原等自然资源、(2)、国有经济掌握着社会化程度较高的社会化大生产,代表了我国生产力的趋势和方向。
[板书]
它们为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技术改造提供各种先进的设备,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在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
(3)、国有经济又是保障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并且保障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贸经济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决定性条件,也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经济基础,是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巩固工农联盟的重要保障、3、集体经济的发展及作用:
[板书]
集体经济:
[板书]
即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是指由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集体所有制经济是劳动群众根据自愿互利原则组织起来的,实行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合作经济组织。是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
作用:
[板书]
(1)、是我国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
(2)、它不仅向城市和部门提供了大量的粮食、农副产品和原料,而且还为化肥、农药、农业机械和轻工业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城镇集体经济已成为一支强大的经济力量,在工业、交通运输和商业等领域中占较大比重。对予发展生产、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繁荣市场、稳定物价、提供黄金积累、安排劳动就业、扩大商品出口以及巩固工农联盟,加强人民民主专政等有极其重要意义。
(3)、沿海地区,集体经济具有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利条件。发展创汇农业和使乡镇企业进入国际大循环,走向国际市场,对扩大和加深我国对外开放将起到重要作用。
第十一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二]
[板书]
一、个体经济:[板书]
1、个体经济:是指在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从事个体劳动和个体
经营的经济。
特点:它以自己的劳动为基础,不剥削他人劳动,劳动者的劳动与自有的生产资料直接结合,劳动产品归自己所有。
我国现阶段的个体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已占主体地位的情况下,在经营范围、规模、方式到原料来源、销售价格、收费标准等方面,都是公有制经济的制约和影响,都要接受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和管理。因此,它是同社会主义公有制相联系的,是从属于并服务于社会主义的经济。
2、特点:规模小、操作方便、经营灵活。
[板书]
同分散的生产方式相适应,但也可以同社会化大生产的某些环节相联系。我国生产力比较落后,因而在相当广泛的范围内,特别是在那些以劳务活动为主和适宜分散经营的经济活动中,在那些群众需要而国家和集体又不能有效经营的行业中,个体经济有很大适应性,应该大力发展。即使将来社会化大生产水平有了相当的发展,个体经济仍会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以弥补现代化大生产的某些需要。
3、作用:
(1)、它可以充分利用劳动力和零星分散的生产资源,挖掘民间的特殊技艺,增加社会产品和出口产品,保存传统的手工艺和服务项目,增加外汇收入,满足人民各种需要。
(2)、它以规模小、经营灵活、适应性强的特点,补充了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不足,满足人们多方面的生活需要,方便人民生活。
(3)、个体商业从事的商品贩卖,促进了城乡和工农业产品之间的交换,活跃,繁荣了市场。
(4)、它可以动员和利用社会闲散资金,广开艺业门路,吸收大量劳动力就业,即节约了国家投资,又增加了财政收入,还提高了个体劳动者生活水平,促进了社会安定。
(5)、它还锻炼和造就了一批善经营、懂管理、有技术的人才,通过市场竞争,起到促进国有和集体企业改善经营管理的作用。
要继续鼓励和引导个体经济的发展,依法保护其合法利益,进行管理,促进其健康发展,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
二、私营经济
[板书]
1、私营经济
[板书]
是指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获取利润为生产经营目的的私有制经济。
在私营经济中,私营生产占有和支配生产资料,雇佣一定数量的工人,依靠雇佣劳动进行生产性经营。私营经济存在剥削关系。
我国私营经济自1982年以来发展较快,有一批私营企业具备较大的生产经营规模。私营企业经营范围也较广,主要经营建筑、加工制造、采矿、农副业、商业、运输、饮食、服务等行业,这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作用:
[板书]
目前,我国私营经济的经营活动是在法律规定的范围之内;是同占优势的公有制经济相联系,在原材料上,燃料的来源和产品的销售、价格的确定等方面,受到公有制经济的巨大影响,它一定程度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对私营经继续鼓励和引导,要依法保护其合理的权利和权益,进行管理,使其健康发展。
3、出现的条件:
[板书]
我国私营经济是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产生的,它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具有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相对落后,发展也不平衡,而且人口众多,不仅每年城镇有大量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同时农村还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随着我国农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大量农业需要转向非农产业,现阶段的公有制经济还不可能吸收这样庞大的劳动力,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就必须自谋出路,在公有制还不能有效地把一切生产要素组织起来的条件下,私营经济的存在就有必然性。私营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积极作用,它可以发展生产,活跃市场、扩大就业、出口创汇、增加财政收入,满足人民生活多方面的需要;同时,通过市场竞争,促进国有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三、外贸经济
[板书]
1、定义:
[板书]
外贸经济作为非公有制经济的经济成分是指国外投资者根据我国涉外的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在我国大陆开办的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中外合作企业听外商投资部分。
(1)、外商独资企业
[板书]
是指外商经过我国批准,在我国境内租赁土地,独自投资、独自管理、自负盈亏的企业。
(2)、中外合资企业
[板书]
是指我国同外商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负盈亏、共担风险的企业。
(3)、中外合作企业
[板书]
指由外商出资金、设备,我方出土地、劳动力,双方签订合同,合作经营的企业,在合同期内,外商可用提取折旧费的办法取回投资,并按照合同规定享有权力、履行义务、分享企业利润,合同期满后,企业归我方所有。
2、性质:
[板书]
中外合资、合作和外商独贸企业所吸收的外贸绝大部分属于是资本主义性质,属于社会主义国家“能够加以限制,能够规定其范围的资本主义。”属于从技术比较先进的国家取的一种手段。这此企业在国家控制和调节下同社会主义经济有着紧密的联系。它们都要遵守我国的法律,接受我国政府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合资、合作经营的企业还包含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股份,它们中的相当部分是由国家和集体控股的。双方共同经营、共同管理,共同盈方。因此,这些企业不是一般的资本主义经济,具有明显的公有性。
(3)作用:(板书)
积极发展外资经济,对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经济还不发达。资金十分短缺,技术比较落后,生产经营管理不中,利用国外资本,可以弥补
我国建设资金之不足,建设者一些国民经济急需的项目;可以引进世界先进技术,加快国有企业技术改造,增强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可以啬国家。地方的财政收入,积累建设资金;可以学习外因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培养管理和技术人才;还可以扩大就业,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等。
当然,吸收外资可能也会带来一些问题,但是带来的消极因素比起利用外资加速发展的积极效果,毕竟要小得多,外资经济中存在剥削现象,但从长远来看,它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四、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板书]
进入新世纪后的一段时间内,国有企业改革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十六大报告对今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作出了明确的部署。
1、继续调查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
[板书]
方针: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和抓大放小的方针
(2)、国有经济控制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四大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即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自然垄断的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以及支持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这是国民经济有所为和要发展的行业和领域,其他行业,特别是一般竞争性行为,由于国有经济不具备优势,要逐步退出和收编。
(3)、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经重逐步降低
由目前的1/3多一点降到“十五”末占30%,这有助于进一步改善所有制结构。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我国国有经济在经济总量中经重比一般市场经济国家高一些是理所当然的(目前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的国有经济在经济总量一般占5%左右,发展中国家则占10%左右)。我国国有经济也许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要占20%以上。但是也不能比重过高,以免影响有效竞争的开展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4)、积极地实行抓大放小方针
[板书]
国有经济主要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掌握干把个甚至几百个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就能左右国民经济大局,主宰国民经济的发展。这几年国有企业进一步加大产业整合力度,推动了国有经济实力继续向大型企业集聚,一批具有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在国民经济中的骨干作用显著增强。按照国家经贸委规划,“十五”期间,要努力发展30-50家大型企业集团,并紧紧围绕提高大型企业国际竞争力推进相关的工作。
与引同时,对于数以千计的没有市场前景,没有资源或者没有竞争力的大企业,数以万计的一般中小企业,则要按照“三个有利于”的原则,通过兼并、破产、资产重组(指大企业)等逐步退出市场,或者通过多种形式放开、搞活、转制(指中小企业),不要久施不决,变成沉重负担。为此要抓紧建立健全国有企业退出机制,主要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债务清理,二是职工安置。相应地,一定要适当增加银行呆坏账准备金,二是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2.、积极推进国有大中型企业股份制公司制改革
[板书]
国有经济由于控制着我国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使国有企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要积极推进作为国有经济主干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股份制公司制改革,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规范,使其成为面向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方。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
(1)、要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积极采用能够提高国有经济效率的经营方式。[板书]
要改革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营运体制。同时,除极少数必须由国家独资经营的企业外。积极推行股分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这就是说,要积极吸收民间资本和外资参与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股份制公司制改革。目前,国有大中型企业上市在股要市场募资是一种重要形式。据统计,自1991年~2001年底,我国上市公司累计募资已达7726.84亿元。
存在的问题:国有股一股大现象比较普遍;一股独大问题也很突出(国家股东和法人股东占压倒大多数);我国相当多的以国有股东为大股东的公司是由其控股母公司资产剥离包装后上市的。有的母公司原来的优良资产转到上市公司后,剩下的非主业和不良资产留在母公司,这样的安排使有竞争力的上市公司,受没有竞争力的母公司所控制,董事会成员也主要由母公司任命。母公司作为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就有可能把上市公司视为“提款机”,通过各种方式把上市公司资走掏走。
(2)、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板书]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要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形成各负责共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据此,当前要注重维护股东包括中小股东的利益;要健全董事会制度,上市公司要建立独立董事制度,董事会要真正代表出资人利益,防止和纠正“内部人控制”;强化外部监督,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形成有效的对经理层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董事会和总经理原则上分设;处理好新三会(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老三会”(党委会,工会,职代会)的关系,实行“双向进入,交叉任何等。
目前存在的问题:股东大会形同虚设,董事会不到位,不能很好代表出资人利益,存在“内部人控制”现象。董事会与经理层的关系(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关系)。
五、推行垄断行业改革,积极引入竞争机制。
[板书]垄断行业是我国国有经济最集中的领域,推进垄断行业改革,积极引入竞争机制,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
从经济学意义上说,垄断有三大类:
第一类叫自然垄断。它是以输送网络系统的存在为基础以及与此相应的规模经济性和范围经济性所决定的。首先,输送网络(如电网,电话线,自来水煤气管道,铁路等)业务需要大量固定资产投资其中相当部分是沉淀成本,如果由两家或两家以上的企业进行重复投资,不仅会浪费资源,而且使每家的网络系统不能得到充分利用,不能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规模经济要求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必须足够大,以有效降低产品的固定成本,进而降低产品单位成本。范围经济则要求将密切相关的业务很好聚合起来,进行一体化经营,以节约市场交易费用。因此与自由竞争能促进效率提高不同,网络性自然垄断行业由一家经营比多家厂商竞争更有效率,资源配置更为优化。正因为这样,世界各国的反垄断法,都承认“适用除外”原则,把自然垄断部分排除在反对之列。
第二类叫行政垄断。政府职能部门要消费者按照它审定的价格购买它指定的产品和服务。这也包括政府不准某些商品自由经营,或者不准某些商品进入它所管辖的地区销售,或援矛本地企业一些业务垄断权等。业务主管部门限制或禁止行业公司之间开展价格竞争,也属于这一类。
第三类叫经济垄断。企业凭借其资本集中,生产集中和技术集中等经济优势,在生产经营和服务领域限制,排斥竞争的垄断,也称厂商垄断,包括企业之间搞限价、价格同盟(如行业自律价),企业之间及竞争企图垄断市场的购并等。
对以上三大类垄断,需作具体分析和对待。
首先,对行政垄断总的要加以反对和破除。
[板书]
例外的是,烟草还需国家专卖,垄断经营。不如对人体健康有密切关系的食盐的供应,由国家定点生产。对于一般的行政垄断,包括地方封锁,部门市场分割,政府限制贸易等,都是坚决反对,因为这类垄断是会麻痹市场机制,损害效率的提高,还会带来收入分配不公。
其次,对经济性垄断,也要防止和的对,特别是对于各种形式的价格操纵和串谋、追求暴利的定价等,要予以揭露和制止。
[板书]
现阶段中国经济的集中度较低。据统计,1999年,我国销售额居于前十名的商业企业的年销售为1260亿元人民币,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为8%,而美国1998年销售额居于前十名的商业企业的年销售额为4013亿美元,占全国零售额的20%,这表明中国市场的集中度低。因此,经济性垄断问题还不十分突出。
比较复杂的是自然垄断行业的改革和引入市场机制的问题。
除上述几方面的工作以外,还要大力推进国有企业的技术和管理创新,推进企业管理和现代化,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以提高企业的素质和竞争力。
第十二讲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板书]
一.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板书]
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板书]
在社会主义社会,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这是马克思一个基本观点。
社会主义传统的分配方式是在按劳分配理论指导下,不论是在理论和实践中,都把按劳分配作为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加以认识并使其与公有制,计划经济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调控社会生活三者方面的运行。从1956年~1978年,我国基本上是否定按劳分配以外其他分配关系存在的合法性。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进程,我们对以往的分配问题进行了重新审视和反思:一方面,由压抑消费政策转变为富民政策,通过多种手段和措施完善社会分配机制,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另一方面,在分配制度的改革完善上,从过境只讲按劳分配到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了“按劳分配为主,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分配政策,再到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又将其完善为“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党的十五大提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结合起来”“依法保护佥收”,“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到十六大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
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
2、按劳分配的内容:(板书)
凡是有劳动人都应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劳动,劳动产品经过社会扣除之后,社会以劳动为尺度。按照等量劳动取得等量报酬的原则。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原则仍然适用。(适用)
市场经济按劳分配是相容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按劳分配并不矛盾,而是相互统一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基本性质和要求未变,但按劳分配适用的范围、实现的方式和程度、与马克思设想的模式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做法有着很大不同。按劳分配的寅,同其他经济活动一样,要按价值规律,供求关系和竞争机制作用的影响和制约。主要表现在:首先,两个主体既企业与劳动者在流通过程中要根据市场形成的劳动力以价格,在合同中规定劳动者的标准工资,作为劳动力的交换价格。其次,劳动者成为企业职工进生产过程。企业职工的最终所得不要看实际付出的劳动大小。
实现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客观必然性。(板书)
(1)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在整个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中,既不能因为强调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而否定多种分配方式的存在和发展:也不能因为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而动摇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板书)
(2)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板书)
(3)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板书)
(二)、按劳分配在实践中出现的其它情况。
(板书)1、平均主义、按劳分配的本来含义是反对平均主义,可是运行的结果却是平均主义。
2、官本体制:官本体制本来与按劳分配毫无牵挂,但却偏偏结下了不解之缘。究其原因,就是按劳分配的劳动标准不好计算,而官价却是容易把握的尺度。
3、脑体倒挂。简单与复杂劳动之间的关系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实在复杂。
4、在实践中演化为“按权分配”,对于公共福利而言,不是人人平等,不能体现按劳分配,而是为权所用。
以上诸种现象,在按劳分配的传统框架里根本无法解决,就像揪着自己的头发要离开地球一样。这是实践中的一个黑洞,我们只能采取对按要来分配的办法解决这些问题。按要来分配可以消除平均主义,因为人们拥有的“要来”并不是平均的,要来分配也可以消除官本体制,因为官价从来都有不是生产要来;要来分配可以消除脑体倒挂,知识产权的收益就是劳动的升华。
二、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板书]
1、在企业内部实行分配
2、通过货币关系实现
3、实现程度受市场机制的制约
三、按生产要素分配
[板书]
1、什么是生产要素
[板书]
对于生产力由哪些要素构成,哪些要素有权参与分配,形成了大致3种观点。
(1)、多数人认为,随着生产的发展,除了马克思的三要素外(劳动力、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管理、技术也应纳入生产要素中。生产要素是指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所需要和使用的各种具有相对特殊功能的基本因素,具体来说,包括生产经营活动中发挥作用的劳动者、劳动工具、原材料、资金、技术、专利、信息、管理、教育等.(2)、生产力要素层次论。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也称实体性因素层次,包括劳动力、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这是生产力的三个基本要素。第二层次,又称附着性或渗透性因素层次,指科学技术、教育、信息等没有实物形态,只能附着在实体性因素之上或渗透在这些因素之中,通过改善实体因素的质来发挥作用的因素;第三层次,也称运行性因素层次,主要指生产管理它包括生产力的组织,生产结构安排,产品设计、规模选择、生产与销售决策等。
(3)、实物形态和流动形态构成的。以商品形式出现的实物形态的要素,如劳动力、不多资本、地产等以外,更主要的是另一类以各种流动的形态出现的物质生产要素,如生产,消费、分配、交换等。前一类叫物化的生产要素,后一类叫流动的生产要素。只有物化的而没有流动的,就像只有物质而没有运动一样,真实的社会生产是不可想象的;只流动的而没有物化,就像运动没有物质一样,真实的社会生产同样是不可想象的。
2、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内涵
[板书]
所谓按生产要素分配,实际上是指生产要素所有者按其每个生产要素参与生产的数量和质量以及时间的长短来进行分配。
3、按生产要素分配的重要性
[板书]
(1)、市场一种观点认为: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客观要求,也是市场经济体制存在的一种分配方式。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明显区别在于通过市场竞争性的价格机制来实现资源配置,所依存的最基本的前提是一切产品,特别是参与产品生产过程的每种生产要素都必须是商品,并以存在的这些要素所有权为前提,否则也就不存在相应的比较完善的市场和市场机制,生产要素作为商品的事实,要求它们的使用从所有权的角度,必须向其所有者支付相应的费用,生产要素这种参与分配经济行为的发生,就是取决于资源主要由市场配置这种特定的经济运行方式,在这样的市场机制下,资源的分配和配置要求收入分配必须与其相统一。
(2)、第二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没有收益或收益太低,生产要素就不会投入。生产的基本要素如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等,只要通过市场投入生产和服务,就要得到相应的报酬,即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信息、技术、才能、商标等要素在生产中的作用日浙重要,也要求按要素分配。
(3)、第三种观点认为,多数人认为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促进生产要素市场的发育和完善,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完善,有利于促进企业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加快党的富民政策的实施步伐,实现共同富裕。
4、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如何结合[板书]
在两者如何结合的问题上,有的学者提出,在我国现阶段,客观存在着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并存和结合的社会经济基础,这个基础就是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关系及其结构。结合将采取外部结合和内部结合两种形式。
(1)、外部结合,指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分别在不同的经济领域中发生作用。即在公有制经济中实行按劳分配,而在各种非公有制经济中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
(2)、内部结合:指在同一经济内部可以同时存在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两种分配方式。
具体说来有三种形式:
a、在混合所有制经济,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相互融合,就使得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可以在混合所有经济内部共同发生作用,形成两者的内部结合。
b、在公有性质的股份制企业,由于将有一部分企业内部职工股和社会公众股,这就产生了按股分红,它和按劳分配就在企业内部结合了。
c、在股份合作制经济中,既有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又有劳动者的资本联合,在前一种情况下,劳动者的分配将采取按劳分配的方式,从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在同一经济中实现内在的结合上。
5、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具体实现形式
[板书]
多数人认为具体实现形式是资本、管理、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利润的分配。
也有相当部分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者的生活资料,先按劳分配不行,而应该按劳分配和按资分配相结合。因为社会主义劳动者,既是劳动者,又是财产所有者,因而应从两方面取得收益,如果光按劳分配,没有按资分配,那就只是劳动者,不是所有者;如果光按资分配,没有按劳分配,那就只是所有者而不是劳动者。
本章小结:本节主要讲解了我国目前的分配制度和分配方式、问题,其中重点讲解了按生产要素的分配问题,这是一新问题,提出一些争论点供同学们参考。
思考题:你如何看待我国当前的分配方式?
第十三讲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二]
[板书]
一、允许一部分地区。
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客观必然性[板书]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和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但是,要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一)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差距。
[板书]
改革开放的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城乡居民的收入也迅速增加,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大幅度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但也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1、贫富差距在拉大
[板书]
在收入结构中,我国已经出现了一批暴发户,确切地说是暴发群体。正常的收入差距是显形收入,而且有一个积累的过程。最富群体属于非正常的隐形收入,几乎没有过程,一夜惊变,诸如“炒批文”、“炒贷款”、“炒产权”、以及以权谋私,贫污受贿、走私贩私、侵吞公产。有人估计,当前我国已有300万户到400万户是富有阶层,其中百万元以上资产的约有100万户,千万元、亿万元富翁也不乏其人。其中一部分是依靠非法收入富起来的,这种非法收入不属于政策允许的收入倾斜之列,属于禁止和反对的范畴。与此反应,出现了一些待救济的“新贫困阶层”,其中包括下岗职工,在职失业人员,待业人员,部分吃财政的工薪族,流动人口等。
2、城乡收入差距有明显扩大的趋势
[板书]
1978年,我国城乡收入之比为2.73:1,1984年为1.71:1,1995年2.47:1,1998年2.54:1,1999年2.65:1,差距拉大,此外,由于城镇居民还享有国家和单位的公共福利,城乡收入差距事实上还要大得多。
3、区域和行业间也存在较大收入差距
[板书]
从区域差距来看,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人均收入之比为1.06:0.98:1,几乎不存在差距,2000年,人均GDP上海4200美元,而中西部还不到600美元,从行业差距来看,不同行业间,不同所有制间,以及企业内部的不同群体间,收入差距也十分明显。收入最高的是房地产、金融保险、科研技术三大行业。较低行业为农林牧渔,差距都在2倍以上。公司经理与亏损企业的职工之间,差距更大。
(二)、造成收入差距的原因
[板书]
1、按劳分配形成的差别
2、所有制分配方式不同形成的差距
3、市场经济产生的差别
4、市场经济发展不平衡形成的差别
详细参考教材
(三)、解决当前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对策和建议
[板书]
1、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从源头上解决好初次分配的问题,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合理拉开收入分配差距,使劳动者取得的报酬与其对社会的贡献拉钩,使劳动者投入的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得到相应的回报。
2、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解决因失业导致的贫困问题
[板书]
(1)、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2)、积极发展非国有经济
(3)、加强职能培训、转复就业形式
(4)、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努力开拓国际劳务市场
3、加大国家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
[板书]
道理很简单,财力、实力是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社会保障、增加就业和提高人民收入水平的基础,社会分配不公的形成,不少因素是来自地方财力,实力的过分悬殊。现在国家解决真正意义的转移支付的数额和力度实在是微乎其微。只有国家用财政手段合理地调节社会财力的分配,才能有效地缓解不断加剧的分配不公。
4、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标准
[板书]
(1)、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2)、建立健全失业保险制度
(3)、全面落实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4)、积极推进医疗保险体制改革
(5)、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6)、合理确立社会保障范围,标准和水平
第十四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一]
[板书]
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邓小平理论体系中极具创新意义的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依据这一理论,我们党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进行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前无古人的探索,一、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板书]
长期以来,传统的观念把市场经济看成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形式,强调市场经济只能与私有财产制度相联系,认为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是根本对立的,从而否定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和发展的可能性,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是对这一传统观念的重大突破。
1、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
[板书]
社会主义制度是基本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建立起来的,市场经济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特别是在分工和商品交换的基础上逐渐发育成长起来的社会资源配置方式,所以两者能够结合起来而不矛盾,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化大生产过程中的结合,体现了人类社会自发组织、自发管理能力的提高和社会成熟的程度,属于人类社会创造的文明成果之一,邓小平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生产力发展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是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我国通过改革发展了市场经济,并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起来,既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又能有效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伟大的创造。
2、搞市场经济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有效途径
[板书]
邓小平说:“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邓小平搞市场经济的根本出发点。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一方面是统得太死,限制地方和企业的主动性,限制了经济的活力;另一方面是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管理者和生产者的积极性都不能很好发挥。这两方面都是对生产力的束缚。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就从根本上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僵滞局面,市场经济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要素:①供求,由于社会分工的发展,出现了生产的单一性和需求多样性的矛盾,这就使供求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商品交换则把供求双方联系起来,从而解决供给和需求的矛盾,②价格,价格是把供求双方联系起来的利益纽带,是价值的实现形式。价格是协调供求、引导资源流动和在不同生产部门和企业配置的指示器,通过价格的双向调节,使供求在新水平上达到平衡。③竞争,竞争是指买卖双方之间及买方之间、卖方之间围绕商品价格和质量进行的较量,只有竞争才能使价格随供求的变化而升降,价格的变化及过来调节供求。所以,竞争作为一种强制的社会力量使价值规律的要求得以贯彻,并在优胜劣汰中变成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自觉行动。竞争是市场活力的灵魂。市场机制就是在供求、价格、竞争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中,发挥着节约资源和合理配置资源的功能。它使市场经济这种组织的开放运行系统,内有追求利润的动力,外者竞争的压力。形成特有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从而调动起各方面的积极性,有效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市场范围逐步扩大。市场对经济活动的调节作用越来越大。凡是市场作用发挥得比较充分的地区。经济活力就比较强。发展态势也比较好。市场经济体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正式宣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且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并给企业的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运用市场对各种信号瓜比较灵敏的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板书)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异同。
(1)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法上基本和资本主义社会相似。”是就市场经济本身通行的共性东西而言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则、形式、手段、方法等。都可以借鉴,拿来为我所用,市场经济的一般共性:企业是市场法人主体;产品、服务、货币及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形成均衡价格;通过灵敏的市场信号和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使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必须有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管理和计划调控来干预市场的运行,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
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和本质要求:产权明晰化、市场主体法人化、要素流动市场化、宏观调控间接化。经济关系法制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共同点:资源配置市场化、企业产权商品化、宏观调控间接化、市场体系完善化、交易过程规模化、市场管理法制化。现代市场经济具有信息化、金融化、知识化、金球化四大特征。
(2)异:(板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不是有计划与无计划、计划性与盲目性、自觉性与自发性。有调控与无调控之间。而是所有制不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公有制为主体。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以私有制为主体:前者是按劳分配为主要形式,目标是共同富裕,后者是按资分配,导致两极分化。
二者区别在于所有制基础不同,目的不同,宏观调控的范围和力度不同。社会主义国家,政权掌握在共产党领导的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手中。为全体人民谋利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在资本主义国家,政权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为少数人或小集团谋利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生产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辅。共同富裕,国家、集体与个人三者根本利益一致,靠发展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关系自我完善可以解决社会基本矛盾;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生产目的是最大限度追求剩余价值。按资分配,贫富悬殊两极分化。劳资对立,靠自身难以协调资本主义私有制与生产社会化的基本矛盾。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板书)
(1)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
(2)在宏观调控下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
具体地讲:
(1)在所有制结构业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上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多类不同的企业都进入市场,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市场运行中发挥主导作用。
(2)在分配制度上,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以注意消除社会分配不公,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3)、坚持国家对市场经济的电宏观调控,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但决不能推崇市场的自发性,国家通过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更好地发挥市场与计划两种手段的长处,把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继计划经济体制之后形成的新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比较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正在形成的新的市场经济体制,它们最重要的共同点,是政府在经济生活中仍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政府干预经济即宏观调控的职能依然存在,不可偏废。所不同的是政府干预经济的方式,不是计划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而是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在经济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政府对宏观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对微观经济活动施加影响,经济生活已不再是安全自由放任的市场机制的作用已不再被认为是无所不能的,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政府作为代表社会总体利益的经济行为主体,与企业、个人并列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三大经济行为主体。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曾经与早期市场相伴随的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大大减弱了,整个经济的计划性增强了。强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宏观调控的经济体制,就是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早期的市场经济,而只能是现代市场经济。
思考题: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第十五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板书]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板书]
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企业所建立起来的适应社会生产要求的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一整套企业制度,主要指现代公司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
(1)产权关系明晰。
(2)企业以企业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对出资者承担资产保值增值责任。
(3)出资者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选择管理者,资产受益和重大决策等三项权利,破产时承担有限责任。
(4)企业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和经营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为目的,政府不能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5)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制度,调节所有者,经营者和职工之间的关系,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机制。
有限责任公司:是指由两个以上股东共同出资,各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特征:
(1)公司股东负有限责任。
(2)公司股东人数有限制,2-50人
(3)公司股东转让出资要严格限制,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其中出资,必须经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
(4)公司不得发行股票,公司就向股东签发了出资证明,不发行股票。
(5)是资合和人合的公司,一方面有限责任公司是由各股东基于信任而建立的,另一方面,有限责任公司的建立又依赖于酱的组合,可风有限责任公司既是人的结合,也是资本结合,设立条件;(1)股东符合法定人数。2-50人(2)股东出资额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A、生产经营50万。B、商品批发为50万。C、商业零售为主50万。D、科技开发、咨询、服务性公司10成。(3)股东共同制定公司章程。(4)有公司名称和符合法律要求的组织机构。(5)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
股份有限公司:指公司全部资本划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持有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日本的“株式会社”,西方的“公公司”或“开放式公司”。
特征:(1)公司全部资产划分为等额股份。
(2)公司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
(3)公司发行股票,经批准后不可以上市。
(4)股东人数没有上限。5人以上。
(5)典型的资合公司。
设立条件:(1)符合法定人数。5人以上。
(2)注册资本1000万以上。
(3)股份发行符合法律规定、募集资金。
(4)发起人制定公司章程,并经创立大会通过。
(5)有公司名称和符合要求的组织机构。
(6)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
国有资产改革已到了大刀阔斧阶段:
国有资产必须有进有退,怎样退,今年重庆拿出其不意1000亿无,武汉拿出500亿无孔不入有资产反它卖掉,这说明什么?
资产本的价值不是它的中长面值,而是未来收益的一具手段企业未来收益越高,企业资本价值越高,反这越低。
德国政府花了望2000亿美元,反东德国有企业卖了出去,但是卖企业是资本重组,安置工人,清偿债务,清理污染,这样才有人所企业买过去。
腐败的根源在于公共权力的庞大。
自己的孩子自己养——关于家族企业制度是最好的制度。
(阿姨,干妈,亲妈)产权开放,管理开放。
证券市场——买壳上市。
小狗经济——关于江浙经济模式。
晋商之信——关于信用
二、西方人和日本人的不解
随中国经济的崛起,年7%~8%的经济增长率越来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西方世界近年一开始大肆炒作中国经济威胁论或泡沫论。他们中很多人都以一种诧异的眼光看待中国。他们不明白为什么奉行他们所不认可的社会制度的国度总会出现如此的经济奇迹。19世纪,美经济的发展对欧州经济、乃至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日本经济学家深信,成长的中国经济也将对21世纪的亚州经济发挥决定性作用。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许多人担心,在充满活力的中国经济面前,日本经济会显得软弱无力,这就好象让青年人和中年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赛跑,孰优孰劣一看便知,日本人害怕,日本经济无力应对来自中国的竞争。
在日本人抱怨的时候,中国人已迅速完成了自行车和电视机产业的升级工作,现在中国能生产和日本同样科技含量,同样价值含量的产品,而长久以来,高科技产品一直是日本人的骄傲,机械产品、半导体芯片、机床、造船业,第三代,第四代的移动电话业等都颇具竞争力。中国人推崇的“日本制造”的年代已经走到尽头。
美国《商业周刊?1996年以《不要约束的巨人》来比喻中国。“对这样一个庞大的、不要约束的、不按固定规则行事的经济巨人,在世界贸易中可能会带来的冲击,使得西方分析家的大为震惊”。2002年6月,《洛杉机时报》美著名光学者保罗·肖尼迪的一篇文章,说全球化将使中国受益,反过来威胁到美国的地位。作者甚至担心美国会像当年的英国一样,重蹈衰败的悲剧。文上章读来颇有悲壮之意,作为世界超级霸主的英国,在21世纪或许就风光不再,根源就在于全球化,全球化使美国不断输出繁荣,但同时也在“养虎为患”,中国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之时,可能就是美国成为第二个英国之际。《纽约时报》2002年6月发表文章,认为中国已成为美亚洲重要盟友日本在经济和政治上的威胁,当然,他们也不忘提到,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这一地区的经济动力。
三、可以看到的距离
2002年,中国人均收入不到1000美元,日本差不多是40倍,(39)。国民生产总值日本4万亿美元,中国则为9800亿美元。
四、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在哪里
1、潜在加速度
(1)、中国人表现出来的开放意识和企业家精神,将是中国经济看好的重要因素。人民币也将面临着国际上强烈要求升值的压力。
(2)、中国经济将仍加速发展,在内需、投资、外贸——被称为中国经济“三驾马车”的带动下,中国经济可以长期维持较高的增长速度,这个期限是15—30年。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司司长对中国经济增长作出了预期,他认为中国经济总量将在2005年超过法国,2006年超过英国,但在21世纪还赶不上美国。
(3)、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逐月上升,外商投资增加,中国吸引外商投资到2005年将超过1000亿美元,是现在的两倍多。
(4)、中国拥有其他国家所不可经拟的资源—13亿人口的国内市场,庞大的人口规模,在制约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同时,也造就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潜力。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巨大的需求潜力是中国当前和今后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和基础设施差,都表明了巨大的潜力市场。
(5)中国经济还经历一次新的转型—从外贸拉动向内需推动的转型,这大约需要5—10年,内需的扩大和培育,加大了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西部大开发、重点企业改造、南水北调等建设。
(6)、以住房、汽车、通讯类产品为代表的新一轮消费正逐步形成并已开始发挥作用
(7)、出口的增加
2、潜在的后发优势
后发优势就是别国开发出来的产品,我们很快通过学习生产出来,不用付出在开发过程中所投入的研发资本,国家体制上来讲,发达国家通过付出很多代价,不断地尝试和总结得出的适合其本国发展经济的方式和体制,我们也可以模仿,中国要想赶超,必须利用好后发优势才能超越。
利用后发优势,日本经济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到80年代维持了将近40年的快速增长,亚洲四小龙从20世纪60年代起快速增长了将近40年。中国从1978年起,由于差距大,利用这种后发优势,快速发展局面将维持30—50年。
3、潜力在功夫外—文化优势
20世纪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在东西方精神价值和道德观念的比较中,西方人感到,中国儒家传统文化的“博爱”思想、“十庸”风度、“济世济民”的胸怀,“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注重气节和勇于献身的精神等,对于克服西方工业化社会所产生的能源枯谒、生态失衡、道德沦丧、物欲
流等“现代社会病”有着奇特的疗效。如美学者卡思认为,中国文化中提倡个人与家庭、组织和社会的和谐,合作上,限制个人私利和过多的性欲望,努力培养人的节制、牺牲、忠诚、责任、义务等,这种文化精神远比西方文化更能适应现代化的需要。
21世纪是中国文化的世纪,因为中国文化自身的多样性与包容性,而不像西方国家那种刻板的教条式文化。工业社会其实就是一个机械社会,它有严格的规则,而且非常专业化。1989的《温哥华宣言》提出:为了改善21世纪科学、文化和人类的生存发展,需要更新思想、更新观念,要展示一个不要机械规律约束,具有持续创造力的宇宙形象,如何展示这种形象呢?人们仍然求助于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求助于“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宇宙观。中华传统文化与传统教育
和追求的是人自身的身与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21世纪是中国文化的世纪,因为我们的文化有着很多的先进性,这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很大的支撑力量。
4、2002年中国经济的几大亮点:
(1)、GDP半持续增长
(2)、投资和消费稳定增长
9%—10%
(3)、贸易顺差减少
(4)、物价水平保持在低位
(5)、制造业高速增长
五、中国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中国经济目前发展的主要问题是:金融业,证券市场,失业问题,财政问题,农业问题。
1、金融业;反思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1)不良资产比例较高。2001年占据25。4%(2)银行利润少,有的还存在亏损。(3)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管理薄弱,产生的案件比较多。如内部的贪污,腐败,卷款潜逃等时有发生,损失较大。基主要原因就是改革不到位。方法是加快股份股份制改造,并做到最终上市。关注民间金融的发展(中小银行)
2、证券市场(股票市场)
目前中国公司治理存在六大弊端。(1)股权结构不合理。
(2)“授权投资人”制度。(3)“多收法人制”(4)董事会,监事会存在缺陷。(5)董事会与执行层之间关系不顺。(6)公司执行机构有弊端。
3、再就业问题:
中国正面临一声“就业战争”,成为中国在新世纪10年中最为严重的发展挑战。
4、财政赤字。
2002年将达3098亿,规模不小。今后投资方向:国企结构调整,社会保障制度完善支出。
5、农村是中国内需的最大的潜在市场,也是最令人头疼的市场:因此在加入问题乘WTO后,中国农村要在外国农产品的冲击下实现第二次飞跃是摆在政府面前的迫切任务。面啬农民收则是重中之重。
通过国家投资扶持农业发展,可以直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减少农村失业,拉动国内需求等。
国际货币基本金组织以为,中国能否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增长,关键有二:一是取决于还在进行的结构改革,以及能否保持财政的可持续性,二是农业制造业和金融业的改革能否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挑战。
第十六讲:追求卓越生活:打造未来经济生活的新空间
一、财富就是力量
[板书]
1、财富是什么?
[板书]
据中华汉语词典解释,财富就是具有价值的东西,如自然财富、物质财富、精神财富。
(1)、中国古代对财富的见解
[板书]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以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经济形态,再者,统治阶级由于维护其统治的需要,推行重农抑高政策,形成了中国长期的自然经济形态,在这一状态下,肯定了人们对财富的追求,同时主张“君与生财,取之有道”。
儒家认为人们可以并且应当追求财富,农民生产粮食是创造物质财富,士君子求官治国也是创造财富,军人保卫边疆同样是创造财富。对财富的追求并无等级限制。但是,士大夫以上的统治阶层,绝不能以追求个人物质财富为首要目标,所以“
”
人类的财富需要全社会一致努力协调行动才能创造出来,并在一定程度上强调实民为本,国家的国家的富裕必须建立在民从富裕的基础上,民富国强,因此,历代明君都把富民作为首要任务,如唐太宗、雍正。
中国传统文化都主张利人利己、共同富裕,在财富问题上要处理好得志、贫穷和腾达的关系,“古之人得志洋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善天下。”
在“利”与“义”的关系上,反对“见利忘义”,“不以其道得之”,主张“见利思义”,“穷不失义”,“富不忘义”,儒家虽然鼓励人们追求财富,但是获利应当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规则,而不应惟利是图,这就是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孔子提出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2)、司马迁对财富的理解
[板书]
司马迁对财富观念进行了系统的论述,第一次突破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强调农工商虞四业为重,司马迁肯定了商人的历史作用,鼓励发财致富,司马迁引用老子小国富民的主张作为批判的靶子,指出在文明社会中最大限度地追求财富是历史的趋势,认为农工商虞四业缺一不可,他引用《周书》的话:“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
少。”
司马迁认为逐利求实是所有人的共性,并不是什么邪恶,“天下,皆为利来;天下,皆为利往。”统治阶级应该放手商人活动,听凭人们追逐财富,发展生产,国家就可以得到用不完的财富。
统治统治阶级为统治需要,历来采取“重农抑商”政策。
2、追求财富
[板书]
改革开放后,原来倡导的那种抽象的集体主义精神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人们追求财富的本性被彻底释放,对于财富的向往如同狂风暴雨般猛烈而不可收拾。国家承认人们对财富追求的合理性,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新闻媒体也对多时的“万元户”大加吹捧和报道。国家政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神州大地一股全民参与、铺天盖地、势头汹汹地追求财富的狂潮,“十亿人民九亿商,还有一亿待开张。”
随着改革大潮的冲击,人们想尽办法创造财富,使自己的腰包鼓起来,人民富了,国家也强大起来。
3、财富观念的激变
[板书]
创造拥有财富,是每个现代人的梦想,观念对人的一生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圣经》中有一则十分耐人寻味的故事,也许可以被视为靠社会致富的最早记载:
一位财主为测试仆人运用钱财的能力,就给他们每人一笔钱财,让他们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约定一年后大家再聚首,看谁在处理钱财方面精明过人,一年过后,三个仆人兴高采烈地回来了,第一个仆人把钱进行投资;第二个仆人用钱制造商品,两个仆人不但保本而且赢利,都使财富增加了一倍。第三个仆人自以为是,把钱埋在地下,以为这样万无一失,结果他带回的只是原来的财富,资产并未增长一分一毫,这个仆人理所当然地受到了训斥。
21世纪我们应当具备什么样的财富观念?
(1)、传统文化对此的影响
a、文化传统因素阻碍对财富的追求和创造性发挥、推崇”安贫东道”
b、大部分人的先积累后消费的守财模式应加以改变,投资理财应被重视,勤劳、节约的美德是应当提倡,但又靠勤劳和节俭也难以致富,需要观念的更新
(2)、a、社会的整体富裕才能使社会进一步良性发展,关注贫困群体,除加大力度,给予物质支持外,还要进行观念扶贫和智力扶贫。
(3)、世界已进入21世纪,财富的观念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财富不再以占有土地、矿产、工厂、劳力等有形资产的多少来衡量;而是以拥有信息、知识、智慧、比特等无形资源的多少来衡量了,“在信息时代,世界500强与普通人站在同一起跑上。”你相信了这一点,明天的亿万富翁或许就是你!在新世纪的信息时代,我们得到知识、友爱、财富、乐趣……
(农村义务教育谁买单?10.54元能做什么?最新的中国教育人力资源问题报告显示,这是农村中学生一年的“人头费”,也就能买几盒粉笔文具。我国小学生用经费最高省市和最低省市相差50倍,初中的是92倍)
因此,一个人改变自己的命运,说穿了,只有依靠自己的努力,但这种动力有一个前提,就是在“正确方向”上的努力,你要么是金钱的主人,要么是金钱的奴隶。
例:洛阳大中原流通总裁郭兰芳:
“个人享用的财富总是有限的”
(芳达超市)
13亿元资产的总经理下属8个子公司:“企业干到这份上,一种无形而巨大的责任促使你不能停下脚步,因为资本的属性就是要不断增殖,不断增殖的过程其实是不断惠及更多人群的过程。财富对个体而言是有限的,对整体而言是无限的。说白了,一个人享用的社会财富是有限的,也可以是无限的。”
“企业运转的过程其实也是社会财富如何配置的过程,如果为了企业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择手段,财富本身也就失去了意义。从这点看,财富归谁所有不重要,重要的是归谁所用。当然在原始积累阶段,在资本扩张的过程中,的确也存在着道德层面的问题,这就为资本拥有者在人格塑造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我的看法是,你不可能成为圣人,但你可能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诚信即财富”
二、知识和技术,未来社会新价值杠杆
[板书]
无论哪种技术,最后归结点都是人,美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实验室主任德尔图佐斯认为,人类最初的三次社会经济革命都是以事物为基础的:犁的发明引起了农业革命,发动机的出现导致了工业革命,计算机的诞生引发了信息革命。人类将会面临第四次革命,这次革命将是以地球上最珍贵的资源——人为目标的。
(1)、21世纪,你必须每天接受许多新事物、新思想、新变化,它们的源兴都是技术,人作为世界的主宰,从出生成长到生存,从外到内都将被技术化,思维也将被技术化,原有的思维逐渐被淘汰,而代之以技术化的法则:你反对克隆人吗?你同意男人负责生孩子吗?你喜欢同时拥有两种性别吗?人的价值体系将更趋于技术化。
(2)、21世纪人类繁衍更加具有技术性
(3)、未来人们可以提早安排自己的命运,不再受意志和疾病的摆布,人类可以健康地活到100岁,就像现在的40岁一样健壮,人造的器官将越来越多。
(4)、人类的生存具有技术性,一个面对一堆机器不知该按下哪个按钮的人将被迫退出生存竞争,电脑,因特网,信息高速公路,航空航天技术,海洋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纳米技术等在生产中广泛应用,使人类向着一体化、休闲化方向发展,在未来,技术是人脑的延伸,(5)、在未来社会中知识和技术是价值杠杆。技术化的人必须具有掌握大量能力,真正造就未来经济的不再是那些掌握金钱力量的资本家,而是掌握知识和技术的“知本家”,越来越多的加入社会经济活动的人不再是简单的生理意义上的劳动要素,胜负的关键是
“人力资本”的占有与开发程度,未来经济是以人力资本为主要推动因素的经济
2、数字化分水岭
[板书]
未来社会中,能否掌握新技术成为未来决定致富的关键。无法接触到互联网等技术,就很难获得像样的职业,这就是所谓
“数字化分水岭”,一方面未来社会中财富增长最快的人群是那些从事计算机,网络、通讯、生物、材料等新技术产业经营、开发的人,而那些没有掌握新技术、新知识的人自然无法享受到技术革命所带来的经济腾飞的成果。另一方面,低收入的人群无力购买最先进的电脑,接触信息和学习新技术的机会也远远不如高收入的人群,因而获得的信息量小而且落后,从而无法更新知识结构,形成恶性循环。那些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人群将获益于新经济,而大量教育程度低或知识结构老化的人群将在未来社会经济的赛跑中落后。
未来社会中,特别需要两类人才来推动科学和经济相结合,一是有市场头脑的技术带头人,二是有技术背景的管理专家,21世纪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急需的人才主要有:
(1)、生命科学和信息技术人才。这是21世纪领头技术,高科技提供的产值占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比重越来越多,相应地对高科技人才的需求必然日益增多。
(2)、生态环境人才。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对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人才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
[板书]
(3)、绿色食品人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命健康愈加重视,对从事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食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的人才越来越受欢迎。
(4)、复合型人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相结合,科学与技术的结合,以及经济与技术的交叉,生产与营销的融合,将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
未来技术化的社会,将对我们的式作方式产生深刻影响,21世纪,人们的生产、加工、销售的是建立在人类知识和智慧基础上的新创意,这就决定了工人将是懂技术的人,即技术化的人,因特网的普及,人们在家中办公已成可能,“秀才”不出六,不仅便知天下事,而且能办天下事,21世纪,家中办公将是人们主要的办公方式。
技术化的社会也将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联合国世界机器人市场报告预计,在未来的10—15年内,“家用服务型”机器人会像今天的电脑、移动电话和因特网一样逐渐在家庭普及,将来具备了传感和信息处理系统的机器人可以料理各种家务。到2012年,机器人将达到老鼠的智力水平;2030年机器人将达到猴子的智力水平;2050年,机器人将会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三、网络生活,你无法逃避的主流生活
[板书]
1、网络化生存
(略)
[板书]
信息革命发展于近20年,也就是知识经济时代,它可以促进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有人说:农业社会的基础是农民,工业社会的基础是工人,信息社会的基础是网民,在以网民为基础的信息社会里,人们的行为方式、思想方式、甚至社会形态都发生显著变化。
在人们天天谈论的“世界500强”话题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促使工业的隐退与新产业的崛起,原有诸多
“钢铁大王”,“石油大王”的隐退和财富新贵们的粉墨登场,看待这个世界的眼光与认识已无法再用传统的那一套,在全球富豪中,前5名有4名是从事工厂生产的,前20名中,从事工厂的8名,但他们的财产总和都与从事传统产业的另12人相当。
2、信息化前景
[板书]
总的来说,未来社会会具有12个特点
(1)、信息、技术、知识等无形资产是信息时代的核心,生产要素,生产者成为知识性生产者
(2)、生产向着智能化与网络化发展脑力与体力相结合,生产与用户相结合,实现敏捷生产与智能生产.如果外出现的无人工厂.实现了全部的网络化操作.(3)、企业组织结构呈现网络与灵活化的特点,所以,信息和知识生产型企业就是成功的企业.(4)、企业过了实现信息化,网络化,个性化,知识与柔性管理.(5)、技术向着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可视化,灵性化发展.(6)、产品成线智能化,特色化,个性化,艺术化和生产周期短的特色.(7)、社会分配按贡献和知识结构分配.(8)、市场呈现全球化,网络化,无国界化与变化快的特点.(9)、生产结构以知识和信息产业为主,物质生产和服务为辅.(10)、在就业方面从事信息,致使生产的劳动者就业率高,体力劳动者的失业提高.(11)、企业文化是创新,合作与学习.(12)、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是知识和信息,是现代化的人力资本.这就是未来的生活,由网络的新生活.第十五讲:完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
[板书]
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应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健全统一.开放,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这包含了以建设现代市场体系为目标,推进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发展产权,土地,劳动力和技术等市场,创造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环境,通过深化修通体制改革,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不断完善我国的现代市场体系等内容.一.资源配置和市场经济.[板书]
1.资源配置:指社会中可以被人们掌握.利用的各种资源,通过在各个地区,各个行业和具体的企业之间有效,合理的组合,已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资源,特指资本,土地,技术,劳动,管理,等生产要素,在大概念上也可包括矿藏,水等自然资源.资源配置问题,根据在于资源的稀缺性.因为有限的资源与无限的需求之间的矛盾运动,要求人们把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2.合理的配置资源要回答三个问题.[板书]
(1)生产什么?对稀缺资源来说,多生产某一种产品就以为至少生产另一种产品.(2)怎样组织生产?安排生产要素的投入比例,生产规模,选择生产技术等.(3)怎样分配收入?即拿收入如何在生产要素之间进行分配.要解决以上三个问题,有两种足药方是:一是通过计划手段.一是通过市场手段配置资源.二.现代市场体系的构成与特征.[板书]
1.市场体系:是指各类市场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市场有机整体,主要有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1)商品市场:主要有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以及目前所扩及的服务市场.(2)生产要素市场:主要包括:A、金融市场.B、产权市场.C、劳动力市场.D、土地市场.E、技术市场.价格体系是市场经济体系的核心.通过价格来引导和调节资源流动.2.现代市场体系的特征:
[板书]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是现代化市场体系的基本特征。
(1)统一是指市场体系在全国范围内应该是统一的.统一的市场必须打破条块分割,地区封锁商品,生产要素可以在不同的行业,部门,地区之间自由流动.同一还意味着市场按照统一的规则,制度进行组织和运作.政府或监管部门利用市场调节工具和监管手段,克服不同部门,区域扩经济主体之间由于利益不一致给商品流通和资源流动造成的障碍.把局部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协调起来.(2).开放:是商品和生产要素能够只有流动.(3).竞争:在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下进行.消除壁垒.垄断和岐视.帮助市场资本在公开.公正.公平的条件下.根据合理的价格信号来获取资源或作出投资决策.(4).有序:有一定的规则来维持市场的正常秩序.保证公平的竞争和资源的合理流动.这种规则及包括法律.法规.也包括正是.非正式的行业规范.国际惯例和商业信用等.三.加大发展的要素市场的力度.[板书]
1.注意把握好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关系.[板书]
二者相互依存:
(1).商品市场是要素市场发胀的基础.[板书]
商品市场的价格信号引导着要素市场的配置.(2).要素市场通过生产要素的再配置影响商品的生产数量.影响商品的供求关系和价格形成.如果生产要素重新配置的过程存在障碍.包括要素价格形成机制不合理.要素流动缺乏灵性等.则要素市场优化配置的功能不健全,商品的生产数量难以根据价格信号灵活调整.商品市场供求不能及时到达平衡.进而影响经济增长.2.推进资本市场的整个开放和稳定发展。
[板书]
在我国目前阶段.从各类生产要素的稀缺程度看.自办在大多数生产领域仍是最稀缺的资源
①劳动力资源丰富.②在本阶段。对新技术的需求相对来说也不搞.因为资本相对短缺.目前我国的资本试产仍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比例偏低.资本市场存在结构单一.层次少.投资品种不足等问题.资本市场产品也应丰实和多样化.既有要多样化的融资工具和投资工业.资本市场种产品的大分类有股票,债卷和衍生金融产品.3.发展产权.土地.劳动力和技术市场.[板书]
劳动力市场不一定要有固定的市场场所.各种招聘广告.求职信息都是劳动力市场的一部分.而聘用.解聘.跳槽都是劳动力流动的具体表现.我国的土地市场以公有制为主体.只有交易使用权,不让渡所有权.4.确立生产要算起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板书]
<略>
5.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环境.[板书]
改变行政性障碍和公共服务不是而形成的障碍.四.深化流通体制改革.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板书]
1.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大规模的集中物流业,网络化,封锁华等]
2.培养产权明晰,自主经营,行为规范的市场主体.3.加强信用建设.4.强化法治,从严监管.五.加强和文山宏观经济调控:
[板书]
1.宏观调控的必要性.[板书]
宏观调控指正府通过调节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行为.(1).市场机制是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但市场机制本身不能自动保证宏观经济若干总量的平衡.政府通过计划,财政和货币政策调节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促进经济平衡,稳定增长.(2).市场失灵与政府调控.在某些特殊环节,市场机制本身不能正常起到自动调节供求平衡并生成正确价格的作用,经济学家将这些缺陷称为“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第一.社会产品和服务可以分为“公公的“和“私人的“两部分.港口.公路.公用设施属于“公共物品“.通过要依靠政府提供,价格机制厂不能正常发挥作用.第二.个别经济活动具有外部性.外部性是指经济行为主体的行动不通过价格或供求关系而影响他人的经济利益.如电视教学,环境的污染等.市场机制不能自动对其进行调解.第三.经济中存在自然垄断缓解.第四.规模经济效应.规模经济是资本下降,在规模经济十分突出的行业,自由竞争并由市场寻求供求平衡的规律变得不适用.2.宏观调控的目标:
[板书]
(1).促进经济增长.(2).增加就业.(3).稳定物价.(4).保持国名收入平衡.3.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板书]
(1).计划手段.(2).财政政策.[税收.预算.国债.购买性支出和财政转移支付]
复习旧课:上章我们主要介绍了市场经济和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的一些内容.现代市场经济既是统一的,竞争的,也是开放的市场经济.进行新课:
第十七讲.我国的对外开放
[板书]
一.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板书]
“开放的世界“的基础是经济生活的国际化.在当代世界,经济技术化的潮流更加迅猛的发展.以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等新技术群为代表的新的技术革命蓬勃兴起.极大地推动了世界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国际竞争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世界经济市场上各种资源的流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经济的开放性不断扩大,经济资源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各国经济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今天,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发展不可逆转的客观进程.各国的开放度也越来越高.第一.生产的国际化趋势.[板书]
由于生产社会化,工业机器化大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一系列的新型产业部门出现,分工愈益精细,使产品专业化向零部件专业化发展.很多产品需要许多国家的企业分工协作才能完成.如日本的爱华电器,就是由组装而成.由于各国在新技术革命中各有优势和劣势,积极地参与国际化分工与协作,可以扬长避短,节约本国社会劳动从而获得比较利益.第二.市场的国际化.[板书]
由于社会化生产效率高,规模大,社会产品急剧增加,国内市场已无法容纳;消耗的原材料数量,品种剧增,单靠本国不能满足需要.必然要求资源配置的国际化.加上当今国际经济手段的日臻完善,通信卫星,电脑和信息网络的发展,交通运输工具的现代化,极大的促进了国际间经济联系和世界市场的形成.(a.产品数量越来越多.b.生产需要的资源越来越多.c.通信的快速发展带来的便利条件)
第三.资本的国际化.[板书]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国资本流动发展迅速.金融市场的发展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发展.(a).一方面是新兴产业的崛起.需要巨额投资.(b)另一方面传统工业的改造和更新,产业结构的调整也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c).再加上生产经营的国际化发展.使以跨国公司为核心的资本流动在国际间迅速发展起来.国际间的投资合作和资本融通、资本运动进一步国际化.第四.科技开发和应用的国际化.[板书]
当今世界是知识经济的时代.a.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愈来愈突出,经济竞争,实质上已成科技的竞争.b.科技的无国界性.无阶级性,也使任何一个大国想独揽新技术成为不可能.c.新技术涉及范围广,科技开发投入多,风险大.个别国家科技开发与科技投入的力量是有限的,决定了要想最大限度的分享新技术革命的成果,就必须走科技开发和应用国际化的道路,共同投资,共同开发,共担风险,共享成果,推动各国经济的共同繁荣和进步.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板书]
第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建立和广泛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和国际市场.[板书]
(1).市场经济的本质是开放的经济.[板书]
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和很多规则是世界通用的,在封闭的条件下,不可能建立现代市场经济体系.要建立市场经济.就必须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发展开放型经济,使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实现互接互补。只有参与国际交换,才能分享国际专业化协作带来的好处。
(2).社会化大生产所需要的资源是多方面的,我国很难拥有本国经济所需要的全部资源.[板书]
(3).我国由于占有世界上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某些特有的生产要素。现在的经济结构,经济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又难以将这些要素全部吸收,只有通过对外开放,与世界各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才能使自己的资源要素获得最佳配置与最佳利用.(4).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要求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最大限度的利用国际化分工和世界市场的有利条件.第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我们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板书]
从历史上看,经济技术落后的国家能够在较短的历史时期内迅速赶上甚至超过发达国家,无一不是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同时勇于创新和善于创新的结果。
如日本.韩国.香港.等地经济的崛起.第三.对外开放可以吸引大量外资.[板书]
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需要大量的资金,而我国的资金又严重短缺:如技术的改造.设备的更新,结构的调整,农业,交通通讯能源教育等.单靠我国的资金积累是远远不够的。
第四.对外开放可以更好地借鉴和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板书]
(1).我国缺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组织现代化大生产的经验,借鉴和引进国外先进的经济管理方法和经营方式是我们对外开放的一项重要内容.(2).对外开放还可以引进国外优秀人才,加快我国经济的发展.第五.社会主义只有在对外开放中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板书]
在开放的世界中,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发达国家如此,发展中国家也如此;社会主义国家如此.资本主义国家也如此.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以后,出现了如何正确处理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尤其是资本主义国家关系的问题。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制度视之为洪水猛兽,持反对和仇视的态度,企图把社会主义扼杀在摇篮之中。因此多年来。他们或是用封锁、或是用制裁、甚至干涉、侵略的办法,力图消灭社会主义,至少要把它封闭起来,遏制它的发展。我国50年代便是在如此环境中生存。60年代虽有所缓和。但我国正处于以阶段斗争为纲的年代,错失了机会。
历史的经验证明,社会主义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阶段,不能离开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大道。从纵向来说,必须继承千百年来,包括资本主义时代创造和积累的文明成果;从横向来说,必须大胆吸收不同国家适应时代要求的新的文明创造。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越性,走在人类文明的前列;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才能始终保持蓬勃的生机,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三.对外开放的基本途径和方式。
[板书]
1.对外贸易。
2.引进技术。
3.利用外贸。
4.国际劳务合作和国际旅游业。
5.创办经特区。
四.对外开放的新部署。
[板书]
1.扩大外贸进出口,优化进出口结构,进一步实施以质取胜战略,市场多元化战略和科技兴贸战略。
2.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
[板书]
重点是农业,能源,交通,重要原材料建设以及企业的新技改项目。鼓励外商向中西部地区投资。
3.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
[板书]
4.抓紧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
[板书]
真正的对外开放应是“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双向开放。我国的开放进程,是从“引进来”起步的。如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沿海城市的开放等。目前,我国的“走出去”战略也已基本具备条件。
(1)我国人口多,人均资源相对有限,只有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起来,在继续大力“引进来”的同时,积极大胆地“走出去”稍稍弥补我国国内市场和资源的不足。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后劲。促进我国经济长远发展。
(2)“走出去”的领域是广泛的,包括产品,技术,设备,资金,人员等,都要积极走出去,而企业走出去是关键。企业走出去,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专业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的跨国经营中,在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中,会有小到大,逐步成长为我们自己的跨国公司。
五。正确认识和坚持对外开放政策。
[板书]
1.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板书]
(1)要把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
(2)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成果要坚持正确的方针.2.正确认识和处理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板书]
(1)我国经济的发展,既不能掠夺别国,也不能依靠别国的援助.只能主要依靠本国人民自己的力量去努力奋斗,艰苦创业。
(2)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外开放也使世界上任何大变动都会传递给我国,对我国经济生活产生影响。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就能使我国站稳脚跟.(3)世界上还存在某些敌对势力,不愿意中国迅速发展和强大起来。他们总是利用种种借口企图卡我们的脖子。从西方发达国家取得资金和先进技术是不容易的。
只有坚持独立自,自力更生的方针,才能增强我国在对外经济交往中的实力,打破西方国家的垄断、限制和制裁,才能真正地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而不受制于人.3.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与经济安全的关系.[板书]
一些西方国家以为自己的经济利益遍及全世界,因而维护这些经济利益就成为其经济安全首要的考虑,为此他们不惜威胁和损害别国的经济利益乃至主权。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落后是经济最大的不安全,落后就要挨打。因此,保障经济安全重要的任务是努力发展本国经济,尽快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
(1)在开放中谋求安全.[板书]
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冲击和挑战,需要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在改革中维护和保障我国的经济安。
一是农业方面:
a.农产品价格将受到冲击.b.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压力加大.c.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能力减弱,因世贸组织注重市场规则,弱化政府配额和垄断管理.二是信息技术和电信服务业方面:
[板书]
a.经营.管理水平低.b.技术竞争中中国处于受制境地.c.一些涉及国家经济,政治,国际等安全的信息,须加以保密.d.国有电信服务企业还要承担一部分效益不高的普通服务业务.三是金融、保险和商业方面:
[板书]
a..金融业:经营管理水平,服务质量,不良债权等.b.保险业:人员素质,服务品种少,成本高等.c.商业:国外零售业以其大型化、代理店、连锁店、专业规模经营、网上批法定货销售等方式.对我国目前的小型店居多,专业和规模经营不发达,网上销售不普遍等形成竞争和冲击.四是工业方面:
[板书]
中国的资本、技术及资本技术双密集型行业,既是目前中国的工业优势所在,又是中国竭力扶持的进口替代和出口产业.如纺织、钢铁、石油石化、机械、汽车、家电等支柱产业和高科技书产业等。这些产业在国际上并不具有比较优势,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首当其冲的行业,主要是技术水平低,冗员较多,生产率低,经营管理水平不高,体改还没有到位等。因此要采取积极进取措施,提高中国工业企业和产业的竞争能力,充分利用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企业和产业所可能造成的巨大压力,大刀阔斧地推进国企改革,最大可能地激发更多企业和产业自我调整和反应,在“背水一战“的情况下“逼迫“出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产业.4.坚持对外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板书]
(1).社会主义的国家机器保障着对外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2)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能够保障对外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3)党的基本路线能够保障对外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复习旧课:上一章我们介绍了我国的对外开放的形式.政策及当前任务.加上前两章我们介绍的我国的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我们主要学习在经济方面.本章我们着重从政这方面来了解我国当前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新课:
第十八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一]
[板书]
一.所谓民主:
[板书]
1.民主:指人民在政治上享有的自由发表意见,参与国家政权管理等的权利。民主是有阶级性的。
2“民主“一词源于古希腊。意思是指“人民的权利“或“多数人的统治“.到了近代“民主“一词被赋予了“民主原则“、“民主精神“等多种涵义。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民主首先是一种国家制度。
3.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只能是一定阶级的民主.是一定阶级统治的国家形式。这样民主便有了两个方面,其一是由哪个阶级掌握政权,居于统治地位,享有民主。这是民主的本质,属于国体。其二.如何实行民主,采取何种形式组织政权,这是民主的实现形式,属于政体。
4.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核心--人民当家作主.[板书]
人民真正享有各项公民权利:享有管理国家、企事业和社会生活的权利。因此,社会主义民主也可以概括为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当家作,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民主制度和民主生活。
中国是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但人民真正当家作主,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只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才成为现实,这是中国人民政治地位的根本变化。观察当代中国的政治,首先要认清这个大前提,忽略了这一点,就不能从根本上正确认识中国政治制度是人民民主的本质。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我们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就是要进一步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完善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制度,保证人民充分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充分调动基层和群众的积极性,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特点进一步发挥出来。
江泽民在接受美<<纽约时报>>董事长兼发行人苏兹伯格、执行总编等一行来访时的谈话。
二.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板书]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就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首先和主要表现在经济上,即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而且也表现在政治上,即充分发扬人民民主,保证全体人民真正享有通过各种有效形式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利,享有各项公民权利.“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如同“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一样,从一个重要的方面揭示了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和基本特征.2.民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
[板书]
民主与社会主义不可分,同样民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也不可分。政治民主化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1979年9月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指出,现代化不限于工业,农业,科学技术和国防四个方面,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和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党的基本路线规定,我们的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民主是这个三位一体的总目标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3.民主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基本条件.[板书]
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有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项伟大的艰巨的任务,必须积极地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就是从这个意义上邓小平言简意赅地说:“调动积极性是最大的民主.“同时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前无古人,艰巨复杂,只有提高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切实发扬党内民主和人民民,逐步形成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的决策机制,才能保证党和国家做出的各项重大决策真正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民主是科学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三.按照中国的实际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板书]
民主的具体模式、发展过程和完备程度,总是要受到经济,政治文化及历史传统、民族心理等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民主不能只有一种固定模式.也不能照搬别国模式.而必须切合本国实际。当代的中国民主制度萌发于党领导人民建设根据地政权的年代,建国后又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雨考验,显示了强大的优越性和生命力,同时也存在着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我们必须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兴利除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既要坚持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其他重要政治制度,又要不断完善这些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们的特点和优势,决不能丢掉这些特点和优势。
2.既要借鉴别国的经验,又不能照抄照搬。
[板书]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要继续完善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其他重要政治制度,还要建立和健全一系列具体制度,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社会主义民主要扩展到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分析研究别国的经验,吸取对我们有益的东西,不仅吸收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而且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民主发展的有益经验,我们都应该借鉴。
借鉴缺不能照搬照抄。历史表明,任何国家的民主都离不开本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制度。邓小平指出:“西方民主就是三权分立,多党竞选等等。我们并不反对西方国家这样搞,但是我们中国大陆不搞多党竞选,不搞三权分立,两院制等,“我国借鉴各国经验,必须结合本国的实际,创造出具有自己特色的民主发展形式和道路。
3.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板书]
见教材“民主政治建设的渐近性和长期性“
四.尊重和保障人权.[板书]
人权,泛指一定社会人们按照人的本质和尊严依法享有的各种权利,他既包括公民的政治权利,也包括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尊重和保障人权.人权同民主一样,是历史的具体的,世界上没有抽象的人权。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的人权。
1.社会主义人权是多数人的人权.[板书]
邓小平指出:“什么是人权?首先一条,是多少人的人权?是少数人的人权,还是多数人的人权,全国人民的人权?西方所谓的人权和我们讲的人权,本质上是两回事,观点不同.“资产阶级宣称人权是普遍的,超阶级的,极力掩盖人权的阶级性质和具体内容。实际上,在资本主义社会,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广大劳动人民所享受到的权利是有限的。
2.社会主义的人权是全面的人权.[板书]
它不仅包括公民的政治权利,而且也包括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不仅包括个人人权,而且包括集体人权。中国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相对短缺,经济文化比较落后,这是基本的国情。因此生存权,发展权历史地成为中国人民实现人权的首要问题和头等大事。我们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注重精神文明建设,这就为人权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条件。
3.维护和促进人权,必须维护国家主权,反对别国干涉内政.[板书]
国家主权是实现人权的基础和先决条件,没有主权就谈不上人权。虽然人权问题具有国际性的一面,但在本质上还是一个国家的内部问题。这不仅是因为实现人权的各种制度和政策要由各国根据自己的国情来制定,各项具体的权利主要靠各国采取各种具体措施来实现,而且还因为各个国家所承担的大量国际义务,最终也要由各国自己去努力实施。人权就其核心和本质来说,是一个法律的概念,人权最终只能通过对国际公约的遵守,特别是各国国内立法,司法及行政措施来实现。由于各国法律建立在不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经济关系和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因而世界上不可能也并存在一个统一的一成不变的人权模式。当今各国关于公民权利的法律规定存在差异,即使对某些最重要的国际人权公约,一些国家也有所保留。各国法律条款与国际人权文件的条款还有许多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各国之间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开展积极对话,不能把自己的人权观和人权模式置于国际关系准则之上,对别国横加干涉,否则只能导致国际关系紧张,而丝毫不利于解决人权问题.五.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板书]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发展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十六大党章也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规定。这是我们第一次明确地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做出的部署,并将它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起,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大基本目标。
1.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
[板书]
党的十三大-----“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五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基本纲领;十六大------.....所谓文明,在广义上讲,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各种成果和财富的总和。它的内涵非常丰富和复杂。人类社会的发展在经历了蒙昧时代、野蛮时代以后,进入了文明时代。从原始社会解体到社会主义制度诞生以前,都一直存在着阶级压迫和剥削,文明的发展也走着曲折起伏的道路,依然充满着文明与野蛮、进步与倒退的斗争。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可以看到,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从整体上讲,是经济、政治、文化形态的有机结合,互相作用的统一体。与之相适应,人类文明也是一个有机系统,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方面。人类在经济领域中创造的财富,主要表现为社会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进步及政治文明;在文化领域中创造的财富主要表现为社会精神产品和精神生活的进步及精神文明。在社会生活中,这三个方面存在交织,渗透和转化的情形。社会在发展,各种文明也在不断发展,从低级走向高级。人们在衡量社会进步的水平时,常常把这三个方面所创造的文明成果作为一种标志。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取得成功,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物质文明建设的不断进步。而这种发展和进步,离不开政治文明提供的政治动力和政治保障,离不开精神文明提供的精神动力和支持。社会主义应该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实现现代化的过程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在内的社会不断全面进步的过程。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优势和特点。
[板书]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决定意义的特点。
〈2〉.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点。
〈3〉.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又一显著特点。
复习旧课:上节课主要介绍什么是民主。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内容。以及人权问题的几个方面内容。本节课我们介绍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以及加入WTO后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
进行新课:
第十九讲。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二]
[板书]
一.政体改革的必要性。[板书]
1.政体改革的提出:[板书]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多次提出政体改革问题。1980年8月,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所作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对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作了系统分析,把政体改革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摆在了全党面前。此后。党的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都再次深入地提出了政体改革。
2.政体改革的必要性。
(1)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需要,(2)是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发展的要求.(3)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
和稳定发展的需要。[党内不和谐因素]
(4)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必须不断推进政体改革。是我们党坚定不移的基本方针。
(5)继续推进整体改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
3.推进整体改革必须做到“三个有利于“
推进政体改革在有利于争强党和国家的活力。[板书]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的不竭努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2).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点。
[板书]
政体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必然要求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生产力是最终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越性表现在比资本主义有更好的条件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他们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是不同的。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打开了广阔的道路。
(3)有利于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板书]
(4)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板书]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稳定是前提。
(5)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板书]
4.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板书]
(1).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3).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4).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5).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板书]
1.加强立法工作,提高执法水平,确保法律得到严格实施。[板书]
(1)切实转变观念。[板书]
目前,妨害严格执法的认识问题主要是:a,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b,有些同志对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这一根本性质,没有从根本上认识清楚,c,有些同志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观念,工作习惯,工作方法尚未从根本上得到转变。
(2)切实加强执法制度建设。国家大法与部门法,地方法规之间的关系。
(3)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执法队伍素质。要求学历达到本科。
3.依法治国的主要内容:
[板书]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其内涵是:
(1)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也就是党领导人民实行依法治国.(2)依法治国的客体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依法治国就是要保证对所有这些事业、事物的管理工作都要依法进行。
(3)依法治国所依的法,最重要的是宪法和法律。
4.依法治国的意义:a.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b.民主政治的基本保证。
c.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d.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三.新使命,加入WTO政府应该做什么?[板书]
1.变“无限”为“有限”。改变政府角色定位。[板书]
(1)政府不能越位。
加入WTO后。政府不能在当“运动员”,要当好“裁判员”和“服务员“,维护公平的市场经济秩序,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既不能越位也不能失职。
现代政治学认为,政府是公民间契约的产物,它在本质上是一种为公民和社会共同利益服务的组织。其合法性是建立在公民与政府、公民之间政治契约的基础上。结成契约的形式就是公民直接或间接地选举。因而,政府的一切权利来自人民。在现代,绝大多数国家政府都宣称民选政府,代表人民。政府作为社会共同利益的组织,是为维护公共利益,保护公共秩序而产生,而存在而发展。因而政府的根本职能就是服务职能。
2.有限政府的使命:[板书]
(1).政府与企业。社会公共利益的关系上,政府不再直接管理企业。
(2).政府权利与公民权利的关系上,体现为政府是由公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政府的权力是人民授予的,接受人民监督。
(3).权力与法律关系上,体现为权力由法律界定。权力运行受法律规范与制约。有限政府是法治政府。
(4).权利与外部环境关系上,体现为政府决策,行政行为受世贸组织规则的约束和监督。
(5).政府的主要使命是:
a.宏观经济决策能力。
b.处理国际经济事务纠纷能力
c.市场监督能力。
d.社会整合能力。
3.建立规范和看得清的政府。[板书]
(1).建立符合WTO规范的法律体系。
(2).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3).完善对行政行为的审查制度。
a.取消不适当的行政终局裁决制度。[板书]
根据WTO规则要求和精神,各成员方在国际贸易方面应当取消不适当的行政终局裁决制度。给有关当事人提供行政救济的机会,特制是在知识产权领域WTO,不承认行政终局裁决制度。
从国际惯例来看,不能拥有终局裁决权的事项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不可能审查,二是没有必要审查。三是高度技术性具有。
b.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司法审查范围。[板书]
c.完善司法审查的依据和标准。
4.建设一支公务员“铁军”。[板书]
(1).加强公务员培训,——懂WTO中规则和原则知识。
(2).政府机构要精干,不能人浮与事。(大力推选竞争上岗,推行政务公开)(落实责任制,规范聘任制)
(3).在人员精干的基础上,加强对政府公务员的激励约束机制。(增加收入,增大对渎职、腐败的惩治成本和风险)
(4)在人员精干,收入增加的同时,显著改进政府的办事制度,逐步使政府机构成为全部社会组织中效率较高的组织形式之一。建立一支高效,廉洁稳定的公务员队伍。
复习旧课:前面我们以简单介绍过我国当前的经济体制改革及有关经济问题,政治体制改革及相关政体改革的问题,本书可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当前国际与政治格局的几个问题。
进行新课:
第二十讲。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板书]
一.当代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板书]
世界经济格局,是指一定历史时期内世界各国或国家集团在世界经济领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结构、态势。其核心内容是大国或国家集团之间的经济力量对比关系和支配世界经济的权力分配状况。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动,取决于各个国家或国家集团间经济实力的此消彼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半个多世纪里,世界经济格局经历了从一极到多极的演变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发展:
第一阶段:战后初期美国独霸世界经济领域。[板书]
战前,欧洲国家凭借先进的工业,技术和雄厚的经济实力,以殖民统治和海外贸易为手段,建立了以欧洲为中心,世界其他地区为外围的世界经济体系。尽管19世纪后,美,日的发展使欧洲中心地位受到挑战,但直到大战爆发前,其经济中心地位仍未改变,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中断了世界经济的正常发展,而且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冲击了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使原有的世界经济体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战后,德,意,日,几乎成了废墟,法,英遍体鳞伤,唯独美国迅速膨胀起来,军火生产和过剩农产品的广开销路,使美国工业提升了1.2倍,资本输出,商品输出迅速增加,到1945年,美国独霸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量的60%,占对外贸易的32.5%及黄金储备总量的59%。
一枝独秀的压倒性优势,为美提供了争夺世界霸权的基础,使美能按照自己的设想构筑战后经济体系。①.在国际金融领域,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国际贸易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确立了美元的中心地位,一是美元与黄金的自由兑换,二是美元与其他货币的固定汇率,这意味着美元的国际储备职能与支付手段职能的被确认而成为世界货币。②.在国际贸易领域,美积极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1947年筹组了一个多边的“关税及贸易总协”,主张大幅度地消减关税及其它贸易障碍,取消贸易歧视政策,目的是大量地输出美国商品,趁国际上没有竞争对手之际抢占国际市场。“关税总协定”为战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提供了便利。③.对欧资本主义国家,采取扶植政策,“马歇尔计划“止1952年6月,向西欧拨款131.5亿美元,其中贷款约1/10,其余为赠与。对日也提供了大量援助,迫使日本对美在经济上开放,为美控制日本打下了基础。④.对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美国采取新殖民主义手法,试图通过对其经济政治渗透,抑制共产主义,扩展美国势力,美定了战后美国处理同民族独立国家的基调,⑤.对社会主义国家,则实行经济、技术封锁,遏制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的“经互会”与资本主义的“巴统会”壁垒森严。
在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中,各国都迎来了五,六十年代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期持续时间之长,范围之广,增长速度之高,都是前所未有的。由于速度差距,世界多极化开始酝酿了。
第二阶段:70年代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转变.[板书]
进入70年代,世界经济发生了巨大的转折,开始了一个低速发展和激烈动荡的新阶段,造成的原因主要有:①.美国金融体系70年代初,受到巨大冲击。因50年代后期开始,美国国际收支状况不断恶化,多次抛售美元,抢购黄金爆发一系列的美元危机,1971.1973年尼克松两次宣布美元贬值,使美元对其他货币国定汇率制开始转变为浮动汇率制,新的体系尚未建立来代替旧体系时,使国际贸易和国际收支严重不平衡,国际经济环境趋于恶化,②.发展中国家的石油争斗引发了石油危机,阿拉伯世界国家以石油为武器打击以色列及支持的资本主义国家,不仅减少石油生产,实行禁运,而且大幅提价,由原来的每桶3.01美元上涨11.65美元,使资本主义国家形成巨大冲击,也对其他国家造成影响。③.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内部也发生了很大变化,1973年起,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爆发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上述原因,伴随美国经济霸权的衰落,世界经济开始向多极化方向演变,主要是美,西欧,日三足鼎立局面。
战后美国的衰落也有军费开支太大的原因,因向资本主义国家提供经济援助,同时也为他们撑起巨大的军事保护伞,军费开支过大延缓了经济的发展。
由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有着千丝万缕的经济联系。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对发展中国家影响很大,相继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债务负担加重等,但也有新兴力量的出现。
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出现停止或下滑,计划经济体制弊端开始暴露。
第三阶段:80年代以来,世界三大区域化组织加快发展
[板书]
80年代,各国都寻求发展之路,调整与改革经济及其体制,以经济和科技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成为国际关系的焦点,美,欧,日三大经济中心的较量越来越复杂激烈,直接推动了西欧,北美,亚太经济区域化的发展,形成了三大区域组织相互依赖,矛盾斗争的新格局:
(1)欧洲联盟(EU)是目前最有成效,一体化程度最高的一个区域性集团,他的前身是欧洲共同体
[板书]
1985年,欧共体提出建立欧洲内部统一大市场的计划。1993年1月正式启动,实施商品,劳务,人员,资本的四大自由流通,1996提出欧元----货币体系,15个成员国除英国,丹麦,瑞典,希腊以外11个国家都淤1999年元月1日正式启用欧元。
(2)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是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组成的统一大市场。
[板书]
1992年签署协议,1994
.1.1正式生效,三国约定在15年内逐步取消货物与服务的进出口关税及投资障碍,实现商品,劳务,资本的自由流通和更高等级的知识产权。美此举的最终目的是想把北南美洲连在一起,建立一个美洲自由贸易区。这仅是第一步。
(3)亚太经合组织:
[板书]
1989年经澳大利亚提议,在堪培拉举行了亚太经合部长会议。亚太地区有组织的经济合作正式起步。1996年6月。正式启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名称。(APEC)每年召开一次非正式首脑会晤。它不同于欧盟那样的有排他性的体制完备的经济集团,而是一个具有广泛经济协商功能的“大家起”一类的机构。1994年确立了在其成员中分两步实现贸易,投资自由化、即发达国家在2010年前,发展中国家在2020年前实现既定目标。
二.当代世界经济的主体及运行机制。
[板书]
1.当今世界范围的联系和竞争。是在两种制度。多种类型的国家之间展开的。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
类型:发达国家。美,加,日,奥,新西兰。
发展中国家: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四小龙及巴西,阿根廷,墨西哥。
最不发达国家----撒哈拉沙漠以南国家及地区和南亚的国家和地区。
转型国家经济:前苏联,东欧,当今的新兴力量。
2.在非国家的世界经济主体中,跨国公司的蓬勃发展十分引人注目。
[板书]
集投资、贸易、金融、服务等经济功能于一体的主体。
强强联合是当今跨国公司的趋向。
3.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国际贸易,是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的纽带。
[板书]
世贸组织(关贸总协定)的互惠性,透明性,非歧视性为三大原则。世贸组织通过定期审议各国贸易政策的机制。确保这些成员国的国内贸易政策与世贸组织规定相一致。
4.国际金融看作是当代世界经济运行的核心。[板书]
5.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需要世界经济的协调机制进一步发挥作用。
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到西方七国首脑会议(美,英,法,日,德,意,加),西方五国财长会议(美,英,法,日,德,)及到联合国下属的各有关机构,会议和世贸组织等。
三.当今世界经济的特点。[板书]
1.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并行发展,[板书]
客观过程和主观意志的产物,欧盟,北美,亚太是最大三个。
从理论上来看,经济发展的趋势是全球一体化趋势,但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水平各异,利益分歧在长期内不会改变,因此经济联合就会在那些地理上接近,经济水平,经济体制,经济政策趋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通过协定,制定共同的行为准则,甚至让渡部分国家主权,实现经济上的联合,这就是区域化集团的成立。
2.市场经济机制在全球范围内运行,[板书]
各国采用方式各异,但都在用两只手调整经济运行。
3.新科技革命产生深远影响,知识经济迅速兴起。[板书]
三次科技革命:18c下半叶以蒸汽机的发明
19c下半叶以电力广泛应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原子能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合成材料,宇航技术
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各国经济增长方式由“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化。
追求数量和速度的增长方式让位于追求质量和效益的增长方式,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相对减少,而对科学技术、信息和人的素质的依赖大大加强,由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高科技的知识和信息密集型产业。
四.当前世界经济的焦点问题。[板书]
1.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板书]
(1),发展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不平衡,美优于欧日。
(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不平衡。
南北差距进一步拉大,(3),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不平衡,80年代各地区经济增长率,%
1980——1989,发展中国家
东亚
南亚
非洲
拉美
3.8
7.9
5.1
2.1
1.6
即使在同一地区,那些政局稳定,经济政策符合实际的国家和地区脱颖而出成为新兴的工业化的国家和地区,而那些国内政治不稳定,经济措施混乱,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经济发展则非常缓慢,甚至停止不前,沦为最不发达国家。
2.国际金融市场出现动荡。[板书]
当浮动汇率制代替固定汇率制后,金融市场便险象频生。1978年美元汇率暴跌,引起混乱,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股市狂泻再次引起恐慌,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使墨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一夜间几乎骤减为零,国家濒临破产,也殃及拉美国家并引起了美元危机,1995年英巴林银行因一名交易员的投机失败而倒闭,并引起了欧洲,日本金融市场的恐慌。1997年的泰国金融危机,很快席卷东南亚波及全球,造成严重的经济危机,被称作“90年代核武器”,“和平时期的头号杀手”。
为什么会爆发金融危机呢?因为经济的全球化,使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国际金融的支持和保障,使金融可以脱离物质生产和国际贸易活动而独立存在,但资本的本性是逐利性,大量的资本投向金融市场带来极度膨胀,对东道国的货币政策,银行系统和金融监督机制乃至宏观调控能力都会形成巨大压力,一旦东道国经济体系存有漏洞且处理不当,就会造成金融风险,短期投机资本的推波助澜则会加剧这种风险,金融风险的多诺米骨牌效应便会影响全球。
4.可持续发展道路并不平坦[板书]
污染,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和废弃物质等问题严重。
根据国际上的统计口径,现代化的标志中有几项重要指标:一是农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超过12%——15%,二是非农业就业人口在总就业人口中的比重超过70%,三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要超过50%,四是第三产业的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超过50%,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
复习旧课:前面三个专题我们着重介绍了我国的经济及经济体制改革;政治及政治体制的改革,了解了我国当前的主要问题,本专题我们着重介绍我国的文化及道德建设。
进行新课:
第二十一讲。我国的文化教育建设
[板书]
一.守望诚信:
[板书]
1.诚信——人生永远的绩优股。
[板书]
2001年四川省高考满分作文《与诚信同行》,其中写道:
“农误地一时,则自误一年。人不信于一时,则不信于一世,不经意间,冥冥之中,仿佛有一只手指,悄悄探入我心,拨动心底那根往日里不被触及的弦儿,奏出一连串的颤音,仿佛徐悲鸿的奔马在旷野里长嘶,仿佛舒伯特的琴键星星般颤动,仿佛屹立喜马拉雅山之颠,听天外的风。正是这一时,我豁然开朗;——人生路上与诚信同行。
17c英国曾发生了一场影响深远的“公地悲剧”。它的通俗说法就是公众因不重视公共信誉和信用而失信于人。“公地”制度是英国当时的一种土地制度,即封建主在自己的领地中化出一片尚未耕种的土地作为牧场,无偿提供给当地的牧民。但是正因为是无偿使用,因此才出现了牧民在这块草地上疯狂放牧的现象,每一个牧民都想方设法增加自己的羊群数量,意图在最短的时间内从牧场从羊身上获得最大的效益。然而牧场上的牧草的面积是有限的,生长期是有限的,土壤的地力是有限的,而自然界的法则是无情的。随着牛和羊的数量无节制地增加,牧场最终过度超载而成了不毛之地,“公地”随之取消,最终成了一个历史名词。从一定意义上讲,信用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企业与社会之间,国与国之间的“公地”如果失信,轻诺,背信弃义,则是一切“信用公地悲剧“。
今天,中国人的信用意识正在受到冲击,假冒伪略商品泛滥,制假贩假活动猖獗,不守信用,不践成约,破坏市场秩序,埙怀公民利益,成为社会一大公害。要把日子过塌实,你得是方方面面的“专家”。重阳节你需验证大闸蟹的“金毛,银抓白肚皮”,中秋节你得掰开月饼,学会辨认馅儿是否隔年,是否变质,修车你需辨明修车铺子会不会偷换你的零件,会不会在换机油时以次充好,现在的一切似乎跟人一种万般皆假的感觉了。
信用危机:
北京市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会长张世瀛
认为中国企业正面临五大“信用”危机:
(1).商业信用危机:
出尔反尔,毁约欺诈,恶意骗约等商业流氓行为屡见不鲜。
(2).金融信用危机:
金融贷款如临大敌,提心吊胆,使担保者如履
薄冰,结果是大量的资产不能与企业迅速有效地结合。
(3).产品信用危机:虚假的广告宣传,营销人员的信口雌黄等使人屡屡上当,假货,劣货,水货等层出不
穷。
(4).科技信用危机:伪科学,伪技术乘机泛滥,科技鉴定不严肃,严重影响了真正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5).官员信用危机更是让企业家们头疼的问题;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制订的各项法规,政策尚不规范,不系统,加之官员水平不高,责任心差,因此随意性、任意性、不稳定性很大,使商、企业界对某些部门的承诺及决定缺乏信任。
3.信用是易碎品,失信曾是我们永远的心痛。
[板书]
温州的“礼拜鞋”,深圳的中英街购物,郑百文的股市**,南京的冠生园。
4.诚信依法制为保障,[板书]
(1).从法理上,信用缺失本质
上是一种违约行为,从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的市场法则来看,当失信的收益高于相同的资源和时间从事其他活动所带来的收益时,市场主体就会选择违约。之所以会造成这种失信成本远远低于受益的现状,还在于现行法律对契约关系的维护,对债权人的保护未能到位,有待于进一步健全,完善,(2).审理过程过多的行政干预,诉讼费过高,赔偿低,执行难,造成债权人往往是“赢了官司赔了钱”。守信者既有得到应有的保护,失信者没有得到应有的制裁。
(3).从业者缺乏职业道德。
(4).社会舆论的错误导向。
二.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困境和出路:[板书]
1.一流的标准是什么?
最近上海交大21c发展研究院和高等教育研究所完成的一份研究报告,以较为充实的数据和具体的分析,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他们的结论是,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营应处在世界大学体系的200——300之间,其他若干名牌大学则处于在300——500名之间。
那么世界一流大学的特征有哪些呢?
(1)都是研究型的大学,科研成果卓著,学术声誉很高,(诺贝尔奖学金获得者等国际化论文多)
(2)学术大师汇聚,教师素质很高。[主要是诺贝尔奖和博士生导师]
(3)科研经费充裕,科研经费少则1亿多,多则数亿美元。
(4)研究生占全校学生的比例一般在30%——60%之间,博士后的数量一般为数百名至3000多名。
(5)办学特色鲜明,办学理念明确。
(6)具有自己的“大学章程”
(7)有杰出的校长掌舵。
(8)学生素质一流,师生比例不高。
(9)学术水平很高,门类较为齐全。
(10)国家化程度高,留学生比例一般在20%以上。
(11)办学经费一般在数亿到10多亿美元
左右,其中社会各界及校友捐赠占有较大比例。
(12)拥有一流的图书,博物中心和丰富的馆藏资料。
我国名牌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甚大,最突出地表现在原创性成果,教师质量,科研经费和国际化方面,特别是在获得诺贝尔奖,nature和seience论文,博士教师比例,研究生中留学生比例等。
所谓一流大学,不但体现了所在国的综合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而且对这个国家的经济,政治,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乃至军事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不断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重要贡献。
素有“先有哈佛,后有美利坚”的哈佛大学,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就是其他大学所不可比拟的。建立于1636年的哈佛大学是美国最古老的学府,历久弥馨,长盛不衰,至今仍以杰出的办学成果对美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并且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哈佛大学从建立至今,共培养出6名总统,37位诺贝尔奖得主,和30名普利策获得者,其它奖项不计其数,哈佛共有13个学院,其中11个是研究生院和专业学院,哈佛特点在于:
(1)以学术研究为轴心的多层次人才培养,除本科,研究生,博士生,博士后专业班外,还有不少攻读学位的专业研讨班,训练班,培养班,暑期班,构成了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格局。
(2)多形式的人才培养:有全日制,半日制,暑期班,短期班,提高班,进修班等,与国际交流也是主要一环。
(3)多样化的课堂教学:十分注重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的课堂内容提出的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
(4)学术交流与学术资源共享:每年数百名的访问者。
牛津大学校长认为牛津大学的理念体现了三个领域:一是较高的国际声誉,二是雄厚的师资力量,三是较好的人文环境。
南京大学校长蒋树生认为世界高水平大学的标准有9个字:“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
2.中国高校追赶一流
;[板书]
(1)211工程:是1991年国务院批准的设立的,即在21c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
(2)在追求原创性成果及人才培养和引进上下功夫
(3)大师级学者。目前中国大学有一定距离:获诺贝尔奖的:牛津27人,哈佛37人,耶鲁13人。
3.打造中国的“航空母舰”
[板书]
高校体制改革:(1)面向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人才。
(2)打破部门和地方高校的“条块分割”,各自封闭办学,重复办学。
(3)打破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学生知识面窄。
4.反思中国的高考选拔考试制度。[板书]
(1)被污染的净土。(2)素质教育突出重要。
5.21c中国教育如何发展?[板书]
(1)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育思想,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2)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全面考虑我们的教育方针。
(3)办学模式必须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多渠道办学]
(4)造就和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第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
第二,进行个别化的教育,承认和重视学生个性差异,第三,指导思想上,牢固树立终身教育的思想。
(5)改革高等教育体制,充分发挥其功能作用。
(6)高等教育要努力实现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
在美国,科学园区与高校相互交错,连为一体,以美国斯坦福大学为主导发展起来的“硅谷”科学工业园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目前我国不少高校还仅仅停留在教学,搞基础理论研究层面上,不能适应新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高等院校应该促成知识的创新,加工,传播和应用有机结合,建成教育,科技,产业三位一体的基地。
复习旧课:上节我们介绍了我国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关几个问题,本节我们主要介绍“一国两制”和我国对外政策的有关问题。
进行新课:
第二十二讲。
“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一]
[板书]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
[板书]
祖国的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全中国包括台湾同胞和港澳台胞、海外侨胞的共同愿望。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实现国家的统一是民族的愿望,是民族的感情,分裂状况是违背民族意志的。“一国两制”作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创造性构想,首先是从探索解决台湾问题开始的。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无论是三国时期的“夷州”,隋唐时期的“流球”,还是明朝时期的台湾,都历史地证明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个组成部分。荷兰殖民者霸占台湾,民族英雄郑成功于1662年率军成功收复。中日甲午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中,腐败的清政府将澎湖列岛和台湾割让给日本。1945年,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台湾顺利回到了祖国的怀抱。1948年,国民党当局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沉重打击下,率残部退守台湾,造成了台湾与大陆的分裂局面。所以说台湾问题是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内政问题。为谋求这一问题的早日解决,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毛泽东、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在阐明对台问题的立场时就指出,中国人民有权用一切方式,包括不排除和平方式来解放台湾。在同年5月份的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又明确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台湾有两种可能的方式,即战争的方式和和平的方式。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第一次公开表示愿意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1956年,周恩来提出了“为争取和平解放台湾,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而奋斗”的号召。同年,毛泽东又多次指出,“准备和蒋介石采取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1957年,我国有关方面明确表示:两党通过对等谈判,实现和平统一;台湾成为中国政府统治下的自治区,实行高度自治。
1963年,周恩来将我们党的对台政策,概括为“一纲四目”。“一纲”即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四目”为:台湾统一于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台湾之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于蒋介石;台湾所有军政及建造费用,不足之数,悉由中央拨付;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必须条件成熟,并尊重蒋介石的意见,协商决定后进行;双方互约不派特务,不做破坏对方的团结之事。
由于受当时国际环境的影响和国内因素的制约,解决台湾问题实际上没有能够提上日程。但是,毛泽东和周恩来的这些主张,成为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科学构想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准备。
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1971年10月,联合国第26届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驱逐了台湾当局的代表。1972年,中美两国签署了《上海公报》,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结束了长达10年的文化大革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在考虑和平解放台湾并进而扩展到解决香港问题的过程中,邓小平集中了全党的智慧,逐步形成了“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这一构想从提出、确立和进一步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和形成[板书]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首次宣布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指出:“一定要考虑现实情况,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在解决统一问题时尊重台湾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不使台湾人民蒙受损失”,并建议两岸恢复通商、通航和通邮。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从当天起停止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同年1月,邓小平在访美期间指出,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的提法,只要实现祖国统一,我们将尊重台湾的现实和现行制度,初步表明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1981年,叶剑英发表了《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提出了实现祖国统一的九条方针,明确表示“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1982年1月,邓小平会见外宾时,在叶剑英谈话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两种制度是可以允许的,在国家实现统一的大前提下,国家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一国两制”的构想由此正式形成。
第二阶段:“一国两制”构想的扩展
[板书]
1982年,邓小平在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阐明了中国政府准备用“一国两制”的办法来解决香港问题。他指出:“香港继续保持繁荣,根本上取决于中国收回香港后,在中国的管辖之下,实行适合于香港的政策。香港现行的政治经济制度,甚至大部分法律都可以保留。当然,有些要加以改革。香港仍将实行资本主义,现行的许多适合的制度要保持。”
同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增加了设立特别行政区的规定,为“一国两制”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依据。
1983年,邓小平在会见美国新泽西州西东大学教授杨力宁时,进一步阐发了用“一国两制”的办法来实现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他说:“我们不赞成台湾‘完全自治’的提法。自治不能没有限度,既有限度就不能‘完全’。‘完全自治’就是‘两个中国’,而不是一个中国。制度可以不同,但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1984年,邓小平在会见美国乔治城大学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国代表团时又指出:“我们提出的大陆与台湾统一的方式是合情合理的。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一个中国,两种制度。香港问题也是这样,一个中国,两种制度。
1984年5月,在第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明确概念,并获得大会通过。这样,“一国两制”就成为一项具有法律效力的基本国策。
1984年6月,邓小平在会见香港工商界和知名人士时指出:“我们的政策是实行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1984年12月,中英两国政府签署了《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87年4月,中国和葡萄牙政府签署了关于澳门的《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根据宪法规定,设立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现行制度和生活方式保持不变。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香港和澳门分别
先后顺利实现回归祖国,证明了“一国两制”的完全正确。
第三阶段:“一国两制”构想的进一步发展
[板书]
20世纪90年代,大陆与台湾两岸关系的发展出现了良好的势头,两岸人民在科技、教育、文化、体育等各个领域的交流进一步加强。两岸的经济往来也更为密切,但阻止台湾与大陆的统一问题仍然存在,一些外国势力插手台湾事务,台湾内部的“台独”势力仍在不断地制造种种“台独”谬论,妄图阻止历史车轮的前进。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在新春茶话会上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就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提出了八项主张。第一,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反对制造“台湾独立”,“两个中国”等各种言论和行动,任何外国势力插手台湾问题,都必须予以坚决反对;第二,不反对台湾同外国发展民间性经济文化关系,但不允许“台独”势力借此搞“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为目的所谓“扩大国际生存空间”的活动;只有实现和平统一后,台湾同胞才能与全国各民族人民一道,真正充分地共享伟大祖国在国际上的尊严与荣誉;第三,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可吸收两岸各党派、团体和有代表性的人士参加,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什么问题都可以谈。海峡两岸可先就“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进行谈判,并达成协议;在此基础上,共同承担义务;第四,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决不是针对台湾同胞,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搞“台湾独立”的阴谋;第五,面对21世纪世界经济的发展,要大力发展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以利于两岸经济共同繁荣,造福整个中华民族。不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将切实维护台商的一切正当权益,并采取实际步骤加速实现直接“三通”;第六,两岸同胞要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第七,要充分尊重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和当家作主的愿望。保护台湾同胞一切正当权益,尽可能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欢迎台湾各党派、各界人士同我们交换有关两岸关系与和平统一的意见,也欢迎他们前来参观、访问;第八,我们欢迎台湾当局的领导人以适当的身份前来访问;我们也愿意接受台湾方面的邀请,前往台湾。江泽民的重要讲话是我们党和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这个讲话进一步阐释了邓小平“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思想,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建设性主张,是对“一国两制”构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再次阐明了我党对台问题的基本方针和总的指导思想。这必将对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实现祖国的早日统一产生深远影响。
二.“一国两制”构想的客观依据
[板书]
“一国两制”的构想是全新的,但又被实践证明是切合实际的,是根据世界的现实,历史的状况和中国的实际提出来的。
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是实行“一国两制”的外部条件。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已成为时代发展的趋势和各国人民的迫切要求。维护世界各个地区的和平、安定和经济繁荣,已成为客观形势发展的需要。这样的形势就使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可以和平共处、共同发展;一个国家内部社会制度不同的地区,由于共同的民族利益,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可以
清除隔阂,和睦相处,实现和平统一。
当代世界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社会制度,即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因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且这两种制度的共存和共处将是世界上长期存在的现象。台湾、香港、澳门是中国的一部分,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大陆则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的统一问题既是中华民族的问题,又是两种社会制度的问题,实现祖国统一,这两个制度都要考虑。在这一点上,邓小平指出:“如果不能和平解决,只有用武力解决,这对各方都是不利的。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最大的实际是“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内部条件。邓小平既是伟大的共产主义者,又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统一复兴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的目标是祖国的昌盛、人民的富强。也就是说,祖国必须统一,统一之后又必须是大陆和港、澳、台的相互促进,共同繁荣和共同发展,否则就失去了统一的意义。从这一观念出发,邓小平说:“根据香港和台湾的历史和实际情况,不保证香港和台湾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就不能保持它们的繁荣和稳定,也不能和平解决祖国统一问题”。“‘一国两制’除了资本主义,还有社会主义,就是中国的主体,十亿人口的地区坚定不移地实行社会主义。”
“在这个前提下,可以容许在自己身边,在小地区和小范围内实行资本主义,我们相信,在小范围内容许资本主义存在,更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发展是硬道理。“一国两制”不但不妨碍发展,相反能促进发展,这正符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因此,邓小平把“一国两制”看作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他说:“这是个新事物。这个新事物不是美国提出来的,不是日本提出来的,不是欧洲提出来的,也不是苏联提出来的,而是我们中国提出来的,这就叫做中国特色。”
祖国大陆的繁荣昌盛和人民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拥护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根本条件。
[板书]
1.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主义传统是“一国两制”的出发点。维护统一,反对分裂,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中华民族虽然饱经内忧外患磨难,但都没有被曲折和磨难所压倒。各族人民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心向祖国,维护统一,反对分裂,休戚与共。“一国两制”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和繁荣昌盛,这是所有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
2.国家的繁荣昌盛是实行“一国两制”的前提。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我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声望日益提高,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愈来愈突现,这为祖国的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人民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党的领导是“一国两制”构想的力量所在。“一国两制”,实现祖国统一,意味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和平共处与竞争,由国际转到国内,我们敢于实行“一国两制”,就是因为我们深信全国人民是衷心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所以邓小平说,制定“一国两制”的政策,“没有点勇气是不行的,这个勇气来自人民的拥护,人民拥护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党的领导。”
三.“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原则
[板书]
“一国两制”的涵义可以概括为: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具体来讲,有以下几点:
第一.一个中国的原则。即坚持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香港、澳门都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承认在国际上代表全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的政府,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一个中国的原则是“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核心,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政治前提和根本保证。
第二.两制并存。即中国大陆(中国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在这里,主体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主体是很大的主体,社会主义是在十几亿人口地区的社会主义,这是个前提,没有这个前提不行),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两种制度长期并存,和平共处,共同为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振兴做贡献。不存在大陆的社会主义吃掉台湾、香港、澳门的资本主义的问题,也不存在台湾、香港、澳门的资本主义吃掉大陆的社会主义的问题。在这里,是两制,而不是一制。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途径,也是统一后中国国家体制的重要特色。
第三.高度自治。祖国和平统一后,依法在台湾、香港、澳门设立特别行政区。特别行政区行使地方政府的权利,除在外交、国防、宣战、媾和方面服从中央政府外,享有高度自治权,包括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台湾特别行政区政策更为宽松,允许继续使用台币,继续保留军队,继续保持政府框架,人事自立,不派任何官员到台湾等。这是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得以保持的基本制度保障。
第四.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通过接触和谈判的方式来实现祖国的统一。这是邓小平和我们党的一贯立场和既定方针,也是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心愿。我们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祖国统一问题。但是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在祖国统一问题上,始终存在着和平方式和非和平方式两种可能性。能否以和平方式统一祖国,并不完全取决于我们一方。正如邓小平所说:“我们坚持谋求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但是始终没有放弃非和平方式的可能性,我们不能做这样的承诺。如果台湾当局不同我们谈判怎么办?难道我们能够放弃国家统一?当然,绝不能轻易使用武力,因为我们精力要花在经济建设上,统一问题晚一些解决无伤大局。但是,不能排除使用武力,我们要记住这一点,我们下一代要记住这一点。这是一种战略考虑。”
第五.“一国两制”是我们党和国家要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和政策。用“一国两制”的办法来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不是权宜之计,不是短时打算,而是要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和政策。这是在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过程中以及祖国和平统一后,保持香港、澳门、台湾的繁荣与稳定,促进祖国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基本保证。
思考调研题:
1.“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邓小平如何根据世界的现实,历史的现状和中国的实际,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
3.怎样正确理解“一国两制”构想的战略意义?
第二十三讲。“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二]
[板书]
一.推进祖国统一大业,“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实践
[板书]
1.香港胜利回归是我们党在完成和平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板书]
香港问题是因西方殖民主义的侵略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刚在全国解放之初,我们党和政府考虑到当时的实际情况,决定暂不收回。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和国内条件的改变,和平解决香港问题的条件已经具备。自1982年起,中国政府和英国政府就开始香港问题进行谈判。在谈判过程中,英方曾经拒绝接受中方提出的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说法,并向中方提出了一系列的无理要求。经过几十轮的艰苦谈判①《邓小平文选》
第3卷,第86页
和斗争,于1984年12月19日,中国政府首脑和英国政府首脑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声明》宣布,收回香港地区是全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决定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联合王国于1997年7月1日将香港交还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声明》中,中国政府宣布了对香港的基本方针政策。
1990年4月,七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把“一国两制”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了下来,为香港回归提供了法律依据。
1996年1月26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成立。12月1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
届政府推选委员会,推选董建华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人选。12月16日,国务院总理李鹏签署国务院令,任命董建华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12月21日,推委会选举产生临时立法60名议员,为香港政权顺利交接、实现平稳过渡打下良好的组织基础。
1997年7月1日零时,鲜艳的五星红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上空冉冉升
起,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六百多万香港同胞回到了伟大祖国的怀抱。
香港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刷了百年国耻,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香港回归,标志着香港同胞从此成为香港的真正主人,标志着我们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香港回归,使“一国两制”从科学构想变成了现实;香港回归,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20世纪世界历史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香港回归作为“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将永彪史册。
2.澳门回归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板书]
澳门问题也是一历史遗留问题。香港问题的顺利解决,为澳门问题的解决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就在中英签署联合声明后不久,中葡两国政府便就澳门问题进行磋商。经过谈判,于1987年4月13日中葡两国政府于北京签订了《关于澳门问题的声明》,宣布澳门是中国领土,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中国政府阐明了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对澳门所采取的基本政策。
1993年3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决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为澳门的顺利回归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经过中葡双方的共同努力,有广大澳门同胞的大力支持,澳门回归工作进展顺利。1999年5月31日,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澳门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主持下,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选举何厚铧为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1999年5月20日,中央政府任命何厚铧为澳门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1999年12月20日零时,鲜艳的五星红旗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在澳门上空升起,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回到了伟大祖**亲的怀抱。
澳门回归,是继香港回归之后,“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又一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的又一盛事,是我们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标志着近代西方列强侵占中国领土的历史宣告终结;澳门同胞真正成为澳门的主人,在“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针的指引下,澳门的发展开始进入了一个崭新时代。
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有利条件
[板书]
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标志着实现祖国统一已取得重大进展,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使命突出地摆在了我们面前。中国政府严格按基本法办事,保持了港澳的繁荣与稳定,并为港澳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内陆空间,这对解决台湾问题产生了巨大的示范作用,使海峡两岸人民认识到“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行得通,在台湾同样能行得通。
为实现祖国早日统一,促进两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发展两岸关系的政策和措施。如在政治方面,调整有关政策,化解敌对情绪;在军事方面,主动缓和军事对峙状态;在经济方面,敞开门户,促进交流,欢迎台商来大陆投资和从事贸易活动并提供优惠条件和法律保障;在其他方面,如文化、科技、学术、邮电交通、新闻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积极鼓励并采取相应措施。成立了得到政府授权的民间团体“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同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以及有关团体建立联系,维护两岸人民的合法权益,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同志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精辟地阐述了邓小平同志关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思想的精髓,客观地分析了解决台湾问题所面临的形势,并就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提出了八项主张,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和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立场和政策的一贯性、连续性,体现了我们党和政府发展两岸关系,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决心和诚意,是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台湾当局也迫于民意压力相应地调整了对大陆的政策,也采取了一些松动措施,如开放岛内民众赴大陆探亲,逐步放宽两岸民间交流的限制,简化两岸同胞通话、通邮、通汇的手续等。近年来,海峡两岸经贸迅速发展,人员往来和各项交流不断扩大。
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日益壮大,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创造了新的有利条件。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快速稳定健康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充满生机、活力和希望。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越来越尊重和支持中国政府关于“一个中国”的原则立场,这将推动中国统一大业的早日实现。
2003年1月26日,台湾客机自1949年以来首次降落在祖国大陆,表明着两岸关系的发展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三.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原则
[板书]
完成祖国统一,是我们党在新世纪的三大任务之一。2002年11月14日通过的党的十六大报告,宣示了今后一定时期内对台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原则。
1.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同台湾同胞一起,加强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
[板书]
2.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决反对“台独”等
任何分裂图谋。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板书]
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这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和八项主张的核心。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问题的核心是祖国统一,凡是中华民族的子孙,都希望中国统一,分裂是违背民族意志的。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解决台湾问题,要始终不渝地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的:要坚决反对分裂,反对“台独”,对任何旨在制造“台湾独立”“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言行,我们都坚决反对。绝不允许任何势力以任何方式改变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地位。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就使两岸双方有了谈判的基础,找到解决双方政治分歧的办法,实现和平统一。反之,如果否认一个中国原则,就会使和平成为不可能。
3.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恢复和进行两岸对话与谈判。[板书]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开展对话,进行和平统一谈判,是我们的一贯主张。我们再次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暂时搁置某些政治争议,尽早恢复两岸对话和谈判。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什么问题都可以谈,可以谈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的问题,可以谈台湾地区在国际上与其身份相适应的经济文化社会活动空间问题,也可以谈台湾当局的政治地位等问题。我们愿与台湾各党派和各界人士就发展两岸关系,推进和平统一交换意见。这充分表明了我们党争取和平统一的诚意。
4.“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板书]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长期不变的基本方针。它既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又体现了充分考虑台湾历史和现实的高度灵活性。基本内容是:台湾与大陆统一以后实行“一国两制”,国家主体——大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可以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不变,高度自治。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不变,他们的切身利益将得到充分保障,永享太平。台湾经济将以祖国大陆为腹地,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台湾同胞可以同大陆同胞一道,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利,共享伟大祖国在国际上的尊严和荣誉。这样,台湾同胞不但可以充分保有现有权益,而且还可以获得新的权益。
5.寄希望于台湾人民,促进两岸关系的发展
[板书]
台湾同胞具有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是发展两岸关系、推动祖国和平统一的重要力量。两岸同胞命运与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割断两岸同胞的血脉,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损害两岸同胞的情谊。党的十六大报告重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我们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我们充分尊重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和当家作主的愿望;大力发展两岸经济交流,开创两岸经济合作的新局面;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共同弘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厚植和平统一的文化基础。
6.努力争取和平统一,同时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板书]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指出,我们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我们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并坚定地表示,维护祖国统一事关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中国人民将义无返顾地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
两千三百万台湾同胞是我们的手足兄弟,没有人比我们更希望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江泽民同志曾明确指出:“我们提出并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就是要最大限度地维护台湾同胞的利益。但我们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如果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将使和平统一变得不可能。“我们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不是针对台湾同胞的,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台湾分裂势力搞“台湾独立”图谋的。如果台独分子胆敢搞“台独”事变,我们必然采取断然措施,坚决予以粉碎。
国家要统一,民族要复兴,台湾问题不能无限期地拖延下去。我们坚信,通过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努力,祖国的完全统一就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四.“一国两制”构想的重大意义
[板书]
1.“一国两制”的构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结构新形式。
[板书]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结构形式理论,国家结构的主要形式有单一制和联邦制两种。“一国两制”的构想,是在保持我国单一制的前提下,允许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包容于一个统一的国家之内。特别行政区是我国单一制的地方行政区域,但它又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财政独立等,所有这些都说明特别行政区享有比联邦制国家的州更大的权利,这有利于特别行政区的繁荣和稳定。“一国两制”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结构新形式,突破了在一个单一制国家内只允许存在一种制度以及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的观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的统一。
小资料:联邦制,是指由具有国家性质的行政区域(有国、邦、州等不同名称)联合组成统一国家的一种国家结构形式。各成员国有自己的宪法、立法机关和政府,联邦也有统一的宪法、立法机关和政府。国际交往以联邦政府为主体。
2.“一国两制”使和平统一国家的愿望开始转化为现实。[板书]
香港、澳门的回归与继续繁荣说明“一国两制”构想是科学的,切实可行的。和平统一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和平统一有利于全民族的大团结,有利于台湾的稳定和发展,有利于中国的振兴和富强。和平统一是维护国家主权完整和保持台湾地位的战略选择,是我们研究邓小平“一国两制”思想的基石和出发点。我们坚持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是不变的,“一国两制”为解决台湾问题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3.“一国两制”的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新范例。
[板书]
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但当代世界并不平静,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
之间的矛盾和争端时有发生,有些冲突长期得不到解决,造成了一些局部地区局势紧张,危及到了世界和平。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已经成为世界人民关心的重大问题。邓小平认为,要根据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新办法,“‘一国两制’是从我们自己的实际提出来的,但这个思路可以延伸到某些国际问题的处理上。”香港、澳门的成功回归,为国际上许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线索。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国两制”对于整个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价值和意义将日益显示出来。
4.“一国两制”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
[板书]
“一国两制”更有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对于大陆来说,随着“一国两制”构想变为现实,祖国统一大业的最后完成,将为大陆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加和平稳定的国内环境和有利条件。使大陆、台、港、澳之间更加密切地交流与合作;学习港澳台地区的先进的管理经验,吸收那里的资金和技术;港澳台作为特区发挥观察传递世界新信息的“窗口”作用,使我们及时了解最新的市场信息,直接吸收国外多样性的有用知识。这一历史进程显示了并将进一步显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丰富多彩的内容以及这一伟大事业无比的生命力、吸引力和凝聚力。
对于台湾、香港、澳门来说都将获得极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由于他们对祖国的和平统一所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将赢得全体中国人民的尊重并在中国政治发展史上享有其应有的地位,依法参加国家的管理;祖国的完全统一为澳、港、台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必将更进一步推动其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21世纪,经济的全球化和世界的多极化趋势将进一步发展,综合国力的竞争和较量会更加激烈,用“一国两制”的办法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会调动包括港、澳、台同胞乃至海外侨胞在内的中华儿女为民族振兴尽智尽力的积极性,从而形成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合力。随着大陆与港澳台之间多方合作与交流的发展,中华民族的整体实力必将得到很大的增强。那时,中华民族必将以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思考调研题:
港澳回归后对大陆和港澳两地政治、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第二十四讲。社会主义建设的外交战略[一]
[板书]
邓小平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认识当今世界格局变迁和国际政治斗争新形势的重要理论依据,也是新时期我国外交工作的行动指南。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根据变化了的新形势,制定了一系列新的外交政策,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外交战略理论,使邓小平外交战略理论日趋成熟。
一.当代世界的主题——和平与发展
[板书]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
[板书]
当今世界形势错综复杂,变化很快。邓小平站在战略角度分析后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和平问题,主要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大战和其他战争的问题。其中也包括用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和制止局部战争的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形成的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奉行实力政策,进行核军备竞赛,大肆宣扬核威胁论,使国际关系处于两级对抗的“冷战”状态。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以后,尤其是东欧剧变和苏联的解体,使两极对抗变为一极独立;战争尤其是现代化核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严重后果,不得不使人们慎重考虑;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也自觉地认识到,要真正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必须争取创造一个和平的发展环境。因此争取和平已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意愿和一种趋势。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国际形势总体上继续趋向缓和,各国人民要求平等相待、友好相处的呼声日益高涨,要和平、求和作、促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流。
发展问题主要是指经济上的繁荣与进步,发展问题从来都是国际关系中极为重要的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取得民族解放和独立的第三世界国家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求得本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但由于为战争与和平这个突出的矛盾所掩盖,一直未能成为时代的主题。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国际形势逐步趋向缓和,发展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了。一方面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发达国家越来越富,相对的是发展中国家越来越穷。努力改变贫穷和落后状态成为占世界总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国家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另一方面是第三世界国家经济的不发展,也给发达国家的发展速度和再发展带来极大的约束,如果第三世界国家继续贫困下去,发达国家的经济就可能没有出路,所以发展经济是发展中国家也是发达国家都面临的急于解决的突出问题;再者,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也从军事竞争转向了经济和科技的竞争。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成为世界范围竞争的重点。因此,发展问题就成了另一个时代的主题。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两个重大问题。和平的国际环境是世界顺利发展的前提条件,只有在长期稳定的和平环境中,各个国家才能得到有效而迅速的发展;和平也离不开发展,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了,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发展了,就能为世界和平提供有利的条件。在和平与发展的两个大问题中,核心是发展问题。因此邓小平
同志强调“应当把发展问题提到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要从这个高度去观察和解决问题”。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代世界的主题,并不意味着战争的危险已降到零点,也并不意味着世界已获得了共同发展的机会。它只意味着维护和平与寻求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个最大的问题,解决这两个问题比解决其他问题更为迫切和重要;同时,维护和平和寻求发展也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要求,它体现了世界的潮流和时代的特征。
(二)霸权主义是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板书]
霸权主义是指某些国家在对外关系中奉行的残踏别国主权,破坏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的政策和行为。当今世界,虽然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但战争的根源并未消除,世界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天下并不太平。“现在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是霸权主义,”“霸权主义是世界上最危险的战争策源地,是危害世界和平、稳定的根源。”目前虽然少数发达大国不能随意地主宰世界人民的命运,但凭借自身强大的经济和军事优势,欺侮落后国家的政策没有变,想称霸世界的野心没有削减。冷战时期霸权主义表现为两极争霸,随着苏联的解体,东欧的演变,世界的战略局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出现了“一超多强”的新格局。但霸权主义并未随着冷战的结束而消失,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推行的是新霸权主义。它们凭借其经济、军事优势随意插手别国事务,推行强权政治和扩张战略。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是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最主要障碍。
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是主张和平的社会主义。中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我们不仅自己不称霸,而且还坚定地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党的十六大把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作为我们党在新世纪的三大历史任务之一和我们党的外交政策的宗旨。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庄严宣告:“在新的世纪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愿同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渴望发展、向往进步的国家和人民携起手来,争取实现一个长时期的国际和平环境,共同推进历史的车轮向着光明的目标前进。”
小资料:美国霸权主义的新发展:1.战略上,以“领导世界”为目标,竭力谋求全球霸主地位。2.政治上,以维护“民主”、“人权”为名,肆意干涉别国内政。3.经济上,打着“公平贸易”的旗号,图谋主导国际经济秩序。4.军事上,大力推行新干涉主义。
(三)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
二十一世纪,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实现现代化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重要任务之一,因此,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发展经济是我们的根本任务,这就要求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邓小平也曾多次强调:“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在争取和平的前提下,一心一意搞建现代化建设,发展自己的国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小资料:国际环境,大体上包括安全环境和发展环境两个方面。安全环境,主要是指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以及关系我国主权与安全的外部条件。发展环境,主要是指世界经济形势、各种资源和市场要素分布和流动的情况以及外国与我国的双边经济关系。
实现现代化,搞好改革开放,在国内要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在国际上需要一个和平的安全环境。如果世界处于严重的战争和动荡状态,我国的主权、独立和安全受到威胁,我们就很难安下心来搞建设。当今世界,正处于一个大变动的重要历史时期。两极格局终结后,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多极化发展趋势,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影响着人类和平历史的进程,但和平的因素在不断增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这就给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一个极佳的机会。我们要抓住这一机会,加快发展。
在世界向多极化趋势发展的同时,经济全球化趋势也发展迅速,各国经济正在形成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联结,互相影响的态势。只有善于利用外部的资金、资源、人才、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善于在开发国内市场的同时打开国际市场,才能使中国更快地发展起来。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日益深化,信息化浪潮发展迅猛,综合国力的较量与竞争日趋激烈。这为我国经济的腾飞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机遇,我们只有紧紧抓住这一机遇,使中国经济的发展驶入世界经济发展的快车道,才能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当代国际环境对我们有着很大的挑战,但也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继续努力改善我国的国际环境,同时积极而充分地发挥比较优势,趋利避害,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是中国外交所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
二.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和宗旨
[板书]
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坚决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维护我国的独立、自主和尊严;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全球共同发展。为此,我们把独立自主原则作为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为我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宗旨。
坚持对外政策的独立自主原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贯立场,是中国对外工作的根本方针,也是中国外交的核心。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庄严宣布:“中国必须独立,中国必须解放,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不容许任何帝国主义国家再有一丝一毫的干涉。”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又指出:“我国对外交问题有一个根本立场,即中华民族独立的立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立场。”建国以后,我们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维护了国家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独立自主地享有内政、外交的权益;独立自主地同其他国家发展平等互利关系。对于一切国际事务,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来决定自己的立场。不依附任何大国或大国集团,不屈从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的压力,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不参加任何军事集团。不以意识形态画线,同谁都来往,同谁都交朋友。讲公道话,办公道事。我们不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人,但也绝不允许别国把他们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我们,所有这些,都使我国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处交政策的根本宗旨。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事理事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邓小平说:“中国革命胜利后,一直奉行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支持一切被压迫民族独立和解放斗争的政策。这个任务还没有结束,可能至少还要进行一个世纪的斗争”。建国几十年来,我们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了不懈的努力。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中国是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与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国际形势的新变化,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要顺应世界潮流,高举和平的旗帜,高举发展的旗帜,在国际上树立维护和平和致力共同发展的形象”。
三.坚持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板书]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月12月我国政府在同印度就两国在中国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的谈判中首次提出的。它的主要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项原则相互关联不可分割,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国
际关系的基本原则。邓小平指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其他方式,如‘大家庭’方式,‘集团政治’方式,‘势力范围’方式,都会带来矛盾,激化国际局势。总结国际关系的实践,最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就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本质是反对侵略和扩张,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这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关系准则和一切国家之间的关系准则,不仅反映了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而且也适应了现代国际关系与发展的需要。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推动了我国同发达国家关系进入全面发展的时期,及时同发达国家建立了适应国际形势发展变化的合作关系。中美两国元首就发展建设性合作关系达成重要共识;中欧建立全面伙伴关系;中日两国决定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建立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关系。中国与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其他发达国家的关系也取得新的进展。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把同第三世界的团结与合作推进到令人满意的新阶段。中国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磋商与协调更加密切,共同维护自身的正当利益。我国继续向一些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积极探索平等互利合作的新途径,形式多样、讲求实效的合作取得了新成果。“中非合作论坛”为中非关系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中国同拉丁美洲国家,中国同包括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在内的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关系继续得到巩固和加强。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发展睦邻友好关系,使我国的周边环境处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较好时期。同周边国家建立了各种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确立了在新世纪发展相互关系的基本框架。维护了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推动了亚太区域的经济合作。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江泽民同志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就国际问题阐述重要政策主张,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响。推动“上海五国”机制发展成为“上海合作组织”,开创新型区域合作模式。促进亚太经济合作健康发展。推动亚欧建立新型伙伴关系。坚持平等互利原则,同世界各国和各地区广泛开展贸易往来、经济技术合作和科学文化交流,“引进来”成果显著,“走出去”初见成效。
我们坚持和平外交,维护世界和平。旗帜鲜明地反对一切形式恐怖主义。遏制一切台湾当局的“务实处交“。坚决反对任何旨在制造“台湾独立”,“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言行,深刻揭露“台独”的分裂本质和危害,国际社会普遍重申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我国的建交国目前已达165个。
恐怖主义:是指一种旨在通过制造恐惧气氛、引起社会注意以威胁有关政府或社会,为达到某种政治或社会目的服务的。无论弱者或强者都可以采用的,针对非战斗目标(特别是无辜平民目标)的暗杀、爆炸、绑架与劫持人质、劫持交通工具、施毒、危害计算机系统以及其他形式的违法或刑事犯罪性质的暴力、暴力威胁或非暴力破坏活动。
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我国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外交活动,增进了我国同各国的友好关系。树立了我国在国际上的良好形象,也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更为有利的国际环境,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思考调研题:
为什么我国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第二十五讲。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二]
——
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板书]
一,国际形势的新变化与新特点
[板书]
(一)目前国际形势的基本态势。
[板书]
人类进入新世纪,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世界还很不安宁。但国际形势基本走向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总体和平,局部战乱,仍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形势的基本态势。
1.在预见的时期内,新的世界大战打不起来,出现冷战以来相对稳定时期。由于国际局势的变化,和平的因素在不断增长;各大国也从实现本国二十一世纪长远发展战略考虑,努力争取一个对己有利的和平国际环境。从维护本国利益出发,一般采取务实态度处理相互关系,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约,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竞争,努力寻求共同利益汇合点,力求通过磋商解决分歧。大国之间发生直接全面对抗的可能性不大。一些地区热点虽然出现反复,甚至发生武装冲突或局部战争,但不会形成新的世界大战。
2.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前进。
[板书]
小资料:所谓多极化是指多个具有强大经济、政治、军事实力的国家或国家集团能够对国际局势发挥影响、并决定今后世界的走向。现今它包括美国、日本、欧盟、中国、俄罗斯,还包括预测中的第三世界某些国家集团和某些地位正在上升的地区大国。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进入一个旧格局被打破,新格局尚未形成的转换期。各种力量不断分化组合,国际关系特别是大国关系深入调整,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有了新的发展。各种区域性、全球性的组织和国际会议空前活跃。超级大国受到的牵制很多,难以为所欲为,建立单极世界的图谋不可能得逞。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世界多极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中国主张世界多极化,因为单极力量不能平衡,多极力量在一起才能平衡。”“推动世界多极化,不是重演历史上大国争霸和瓜分势力范围的旧剧,而是要推动世界各国各地区平等竞争,互利合作,和平相处,共同繁荣。”
小资料:经济全球化是指在不断发展科技革命和生产国际推动下,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连成一个整体。所有国家、地区、国家集团的所有经济部门和经济环节,都成为这个整体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主要表现在:1。以信息技术革命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加强了各国的经济联系;2。国际金融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金融工具不断创新,资金跨国交易的速度和规模前所未有;3。全球和地区贸易投资自由化的进程加快,发达国家要求发展中国家全面开放市场;4。西方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不断向世界各地扩展。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等经济行为超越一国领土界限的大规模活动,是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及国际分工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有利于促进资本、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二十一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21世纪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和高新技术的突飞猛进,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程度继续加深,国际竞争更为激烈。全球范围内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势头正盛,地区经济合作方兴未艾。经济全球化给各国各地区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江泽民同志指出:“经济全球化,带来众多的创业机会,但也伴随着更快的技术创新,更短的产品寿命周期,更快捷的资本流动和更激烈的人才竞争,这就要求国际社会应对资本的跨国流动加强有效监管和合理规范,并制定和实施适应市场迅速变化的新的经济技术国家规则,也要求人们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术。”“经济全球化,由于发达国家的主导,使各国各地区在全球发展中的地位和水平进一步出现差异。广大发展中国家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发展更趋艰难,南北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这不仅不利于全球经济的继续发展,也不利于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我们需要的是世界各国平等、互惠、共赢、共存的经济全球化。”尽管如此,经济全球化趋势将在调整利益关系中继续发展。
3.第三世界是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的重要力量。
[板书]
广大发展中国家经过冷战后十多年的冲击与磨难,正在出现新的觉醒。它们更加痛恨西方“多党制”“民主化”这副“毒药”,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治制度和发展道路;要求通过和平方式政治解决存在的争端,不应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反对各种形式的“新干涉主义”,反对干涉发展中国家内政;主张改变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能够分享经济全球化的成果,反对继续拉大南北贫富差距。振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是二十一世纪国际新格局的一个重要特征。
小资料:第三世界:原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摆脱殖民枷锁取得民族独立的数十个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国家。当时有人称帝国主义阵营为第一世界,社会主义阵营为第二世界。由于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毛泽东同志1974年2月指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第一世界,亚、非、拉美及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为第三世界,介于两者之间的发达国家为第二世界。这一概念被广泛采用。有些学者认为第三世界与发展中国家在内涵上有所区别,前者为政治术语,后者为经济术语。
总体看来,国际局势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经济发展迅速的和平繁荣的历史时期,但同时也应看到,当今世界正处在多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和利益重新分配的关键性时期,国际形势错综复杂,面临的挑战和问题还很多:造成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依然存在;传统的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危及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引发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南北矛盾进一步突出。
小资料:传统的安全威胁因素,主要是指国家面临的军事威胁及威胁国际安全的军事因素。自从有了国家,也就有国家间的军事威胁。非传统安全威胁因素,是相对传统安全威胁因素而言的,指除军事、政治和外交冲突以外的其他对主权国家及人类整体生存与发展构成威胁的因素。非传统安全问题主要包括:经济安全、金融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信息安全、资源安全、恐怖主义、武器扩散、疾病蔓延、跨国犯罪、走私贩毒、非法移民、海盗、洗钱等。当前特别突出的是,作为一大国际公害,形形色色的恐怖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的危害空前加大。
(二)贯彻新时期党的外交方针,开创我国外交工作新局面
[板书]
党的十六大报告对新世纪之初的对外工作做了部署,提出了我国对外工作的十条方针政策:主张顺应历史潮流,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主张维护世界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主张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继续加强睦邻友好;继续改善和发展我国同发达国家的关系;继续积极参与多边外交活动;继续坚持在党际关系四项原则基础上开展党际交流与合作;继续广泛开展民间外交。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好这十条方针政策,努力把新世纪的外交工作提高到更高水平。
继续弘扬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对外政策宗旨。中国最希望和平。中国的发展是和平力量的发展,是制约战争力量的发展。中国发展得越强大,世界和平的发展就越靠得住。我们反对任何形式的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以富压贫、侵犯别国主权干涉他国内政的行径,同时也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在参与反对恐怖主义的国际合作中保持我们的独立、主动地位。中国强大了,也永远不称霸,不搞扩张。
继续推动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党的十六大报告就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从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新主张。这是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所提出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政策主张,我们要认真贯彻这一主张,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努力。
要继续改善和发展同各大国的关系,加强睦邻友好,积极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全面友好合作关系。把争取长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作为我们对外工作坚定不移的目标,保证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要毫不动摇地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与合作作为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足点。中国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命运是共同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相互同情与支持是我国巨大的政治优势。中国支持发展中国家反对强权政治,反对外来干涉;支持他们积极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和为发展本国经济所作的努力;支持他们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维护自身正当权益。尊重并支持阿拉伯和伊斯兰世界的正当要求和合理关切。积极推动中东问题的全面公正政治解决。以后我们将继续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各个方面的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共同维护正当权益。
继续积极参与多边外交活动和多边合作,充分发挥我国在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中的作用。坚决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维护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推动其改革朝着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方向发展。支持并参加联合国及其各专门机构开展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在其他国际和地区组织中积极发挥作用。支持并参与发展中国家开展的多边外交活动。
继续坚持四项原则,不断拓展和深化我党同各国各地区政党和政治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党的对外工作是我们党的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是我国总体外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年来,我们党坚持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原则,积极发展同外国政党的党际交流和合作。目前,我党已同140多个国家的400多个不同类型的政党保持着联系和交往。
党的对外工作的实践证明,政党外交对于加强同各国政党和政治家的思想沟通与经验交流,了解世界,宣传自己,争取国际友人对我们事业的理解、同情与支持,对于促进国家关系的建立、巩固与发展,对于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新世纪,党的对外工作的内容更丰富,对象更广泛,舞台更大。我们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充分发挥政党外交的独特作用和优势,开拓新思路,探索新举措,努力丰富党际关系的内涵,进一步增强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总之,我们要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不断开创对外工作的新局面,为共同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而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板书]
国际秩序是与一定历史时期世界格局相适应的处理国际事务、国家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和行为规范。每当世界格局发生变化,必然随之建立与其相适应的国际秩序。旧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是少数帝国主义国家——殖民主义国家在开拓世界市场、建立殖民体系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其实质就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即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建立的国际秩序,也存在许多不合理不公正的现象。战后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发生了空前巨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突现,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因此,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便成了当今世界必须解决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一)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重要性
[板书]
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推动国际关系正常化的需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范围内形成了美苏对抗的两极局势。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行为使国际范围内的矛盾和纠纷不断和升级,使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受到严重威胁。作为“冷战”秩序的实力政策、“大家庭”方式、“集团政治”方式、“势力范围”方式和恐怖平衡原则,成了国际矛盾和国际局势激化的根源。广大第三世界国家迫切要求建立独立、平等、互利基础上的民主型的国际新秩序。
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进一步繁荣和发展世界经济的需要。当今的国际经济秩序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处于无权地位的情况下,按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意志和需要而建立起来的。主要包括:以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为基础的国际生产体系;以不等价交换为特征的国际贸易体系;以垄断为基础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结果是导致发达国家越来越富,发展中国家越来越穷。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南北问题不解决,就会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障碍。
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是维护发展中国家根本利益的需要。旧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以强权政治为特征,阻碍了世界的民主进程和发展中国家的富强之路。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就是要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建立起公正、平等、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从而使发展中国家早日走上富强之路。
(二)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原则和内容
[板书]
1.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原则
[板书]
以什么样的原则为基础来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不仅关系到各国利益和发展,而且关系到人类的前途和命运,成为国际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一些大国为使未来的世界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提出了种种关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张和构想。其实质都是西方价值决定论,西方制度扩张论和西方经济决定论。这种主张受到广大发展中国家和人民的反对。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同广大第三世界国家一样,主张改变不公正的国际旧秩序。中国政府认为,未来的国际新秩序应该完全不同于过去那种以极少数大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为基础的旧秩序,这种新秩序应以新型的国际关系的准则为指导,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为此邓小平最早明确提出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张。1989年月10月,邓小平会见泰国总理差猜时指出:“我特别推荐50年代我们亚洲人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今后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准则。”根据历史经验和现实状况,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邓小平外交思想,一贯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江泽民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各国相互尊重独立和主权,对维护世界和平极为重要。只有遵循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严格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世界各国才能真正和睦相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理应成为建设国际新秩序的基础。
2.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内容
[板书]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我们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各国政治上应互相尊重,共同协商,而不应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经济上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而不应造成贫富悬殊;文化上应互相借鉴,共同繁荣,而不应排斥其他民族的文化;安全上应互相信任,共同维护,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新安全观,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争端,而不应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这段话反映了我们对国际政治新秩序的新的系统认识。
(三)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根本途径和保障机制
[板书]
1.建立对话协商机制,化解矛盾、寻求合作是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根本途径。
[板书]
各国和平共处,共谋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其根本出路只能在于,所有国家不论大小、贫富、强弱都应该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建立对话协商机制,就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加强沟通,促进了解,扩大共识。只有这样才能搁置分歧,避免对抗,建立起健康、稳定、持久的合作关系。
建立对话协商机制有利于化解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当今世界是一个多样的世界。各国之间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制度、价值观念等的不同,自然会导致国家利益不同而产生分歧或争端。同时由于历史的原因,有些国家之间还存在着宗教、民族、边界冲突等问题。这些都不能简单地用武力手段来解决。无数事实已经证明,动辄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只能使问题进一步复杂化。只有承认这些不同,相互尊重,建立对话协商机制,才能化解矛盾,扩大合作,发展交流,和睦相处。
建立对话协商机制有利于加强国家之间的合作。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陈出新,整个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依赖、密不可分的整体。竞争与合作并存,矛盾与利益共生。这样原本一国的问题也开始走向国际,成为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如环境、毒品、人口、恐怖主义、资源、核扩散问题等,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各国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国际上的相互配合与密切合作。只有整个国际社会携起手来,通力合作,可持续发展的相互依存关系才能得以为继,人类才能共同繁荣。
建立对话协商机制,必将推动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发展。推动世界走向多极化,是时代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安全。各国之间在平等对话协商的基础上,建立起新型的战略伙伴关系,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世界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2.维护联合国权威,发挥联合国作用,致力于联合国决策民主化是构建国际新秩序的保障机制。
[板书]
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国际新秩序离不开完善的保障机制。联合国作为世界上最有代表性,最具权威性的主权国家间的国际组织,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小资料:联合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于1945年成立的国际组织。总部设在美国纽约。主要机构有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和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秘书处等。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原则是: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禁止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确保非会员国遵守上述原则;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
联合国推动了世界的和平进程。联合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主权国家间的国际组织,也是当今世界最受重视的宣传各国对外政策的国际讲坛和开展多边外交的场所。《联合国宪章》的宗旨是反对战争,维护和平,尊重平等权利和自决原则,加强国际合作。这体现了世界人民的普遍利益和共同愿望。维护世界和平,防止冲突发生,使人类避免再次爆发两次世界大战那样的世界性战争,是《联合国宪章》赋予联合国最重要的使命。几十年来,联合国在这些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如采取维和行动,为解决争端,防止冲突升级作出了重要贡献;促进各国发展和平友好关系;进行了一系列的裁军方面的工作;阻止殖民化进程的发展,并推动前殖民地转变为独立的主权国家等。所有这些都大大制约了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行径,对于促进世界的和平进程做出了自己独特贡献。
联合国促进了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同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是联合国的左右手,在联合国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联合国在为发展中国家的脱贫工作,各国经济的多边外交,促进技术合作,提供经济援助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联合国是创立国际规范的重要机构。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的不断深化,需要各国都必须格守一定的规范。在这一方面联合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半个多世纪以来,联合国主持制定了大量的,内容涉及国际生活各个层面的国际协议,通过了许多大会决议,构成了国际法的重要来源。随着各类国际问题在联合国内进行辩论得以通过,与决议相适应的法律规范和制度也不断产生,联合国立法也构成了国际立法的重要部分。同时,建立国际新秩序,也需要把通用的国际关系原则和各国处理国际问题的普遍方式以法律形式加以确立,以规范各国行动。由此可见,联合国国际立法的职能对于推动国际新秩序的建立,具有其他国际组织难以替代的保障作用。
我们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代表了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坚信,只要全世界爱好和平、向往进步的国家和人民共同携起手来,一个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一定会建立起来。
附资料:当今国际形势特点。[板书]
“9.11”以来的大国际关系现状及趋势。
2001年发生的“9.11”恐怖袭击事件是1812年美英战争依赖美国本土遭受的最严重的外来打击。《纽约时报》以《是反对美国的战争》为题发表社论,认为这是对美国“深不见底的打击”,美国的历史本改写了,今后人们谈美国的时候,会以星期二的时间来划线,人们会以9月11日之前和之后来谈美国,美国国务卿鲍威尔也曾预告,“9.11”事件的发生不光使得国际关系的冷战时期已经结束,深知,后冷战时期已经结束,整个国际关系格局已经由于“9.11”事件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也有人对此持异议,美国前国防部长施莱辛格就指出:一位“9.11”事件已经改变了一切,这是媒体的习惯用语;事实上。“9.11”事件只能是部分地改变冷战后的国际社会和美国对外政策,而无法断定已经全部发生了变化,更无法使之脱离:“9.11”之前的所有背景与积累,种种说法都无法否认的是“9.11”事件对美国的内政与外交尤其是其安全战略和安全政策乃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美国作为冷战后的唯一超级大国,其变化必然会对世界其他地区产生影响。
1.“9.11”以来大国关系的变化与特点。[板书]
(1).美俄关系明显趋缓[板书]
美俄关系自小布什上台后频繁发生危机,布什上台指出,即对俄采取强硬政策,警告俄罗斯不要重新渴望采取扩张主义,把俄美关系从“战略伙伴”调整为“非敌非友“,在一系列未提上明显加大对俄的防范和积压,以反间谍为民驱逐51名俄罗斯外交官,宣布对俄消减拆除核武器的援助。对俄罗斯在车臣的军事行动横加指责。俄罗斯也毫不示弱,针锋相对地拆去还击,例如以牙还牙驱逐美驻俄外交官;对美袒护车臣分发武装进行谴责和驳斥;坚决反对美部署导弹防御系统,俄美关系跌入低谷。
“9.11”事件后,两国关系迅速升温:
a.“9.11”事件后,俄总统普京立即表示同情美遭遇并强烈谴责恐怖主义。
b.俄在美推出反导条约上的反应也显示了两国关系的缓和。c.两国首脑数度会晤,商谈并这首调整两国关系。
d.2002年6月在加拿大召开的8国首脑会议红另一个侧面显示了美俄缓和的成果。8国首脑会议决定:2006乃呢8国峰会在俄举行,由普京当东道主;在今后10年内向俄提供200亿美元,以帮助俄处理俄核武器,核废料和化学,生物武器,美将承担100亿美元,其余由各国承担,布什还称普京为“可靠盟友”。
(2).中美广西颇有成效。[板书]
a.两国首脑的频频会晤。
b
.两国在反孔情报交流与冻结恐怖主义资金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
c.在双边贸易上,2001年布什宣布跟于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国地位。
d.在台湾为题上,布什政府也多次强调其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没有改变。
e.双方在人权问题上的合作也有所进展。
f.中美关系的缓和也促进了防止核武器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方面的合作。
(3).俄欧关系迅速升温。[板书]
a.俄欧军事合作也初见成效。
b.在欧盟扩大问题上分歧也逐渐缩小。
c.俄与北约的关系也进一步得到改善。
(4).做“好邻居,做好伙伴,好朋友“的中美关系。[板书]
(5).美欧传统关系得到调整。
2001年10月。包括欧盟成员国在内的北约一致通过决议,表示支持美向北约提交的有关集体防御援助请求的清单。这些请求包括:北约盟国“无条件同意”美飞机飞越其领空,使用欧洲盟国的空军基地和北约专用的航空燃料供应管道。以及向美提供“低强度,高要求”的军事资源,其中包括侦测,医疗救援和通信部队以及情报方面的支持。同时首次动用北约创始条约“华盛顿条约”第五条关于共同防御的条款,即把对一国的进攻看作是对多有成员的攻击作出要集体上阵的姿态,与美国一起对阿富汗抗敌。“集体防御”行动,随后,欧盟大国首脑相继访美,与协调立场,意示在提供情报,开放领空乃至直接出兵方面跟于最大限度的支持,欧盟还召开了特别首脑会议,确定了反孔对策和基本立场。
2002年5月,布什作了历时一周的欧洲之行,先后访问了德国,俄罗斯和法国,意大利等。
2.大国关系调整和变化的原因:[板书]
(1).各国期待和平与安宁,争取和平稳定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要求,和平解决争端成立为主要取向。各国出于战略和经济利益考虑,都在寻求改善和发展战略,设法增强综合国力,争取在新世纪里占据有利地位。
(2).国家安全观大转变,[板书]
“9.11”事件结束了美国建国以来本土从来未受到严重的直接打击的历史。实际上,在冷战之后。环境问题,难民问题,恐怖主义问题,计算机网络反罪,金融犯罪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已日益具有全球性质,成为国际安全的重要问题,“9.11”事件将恐怖主义的问题更加突出出来,恐怖主义的国际化,网络化和大型化已成为重大的国际性问题,它改变着世界对“威胁“的看法和定义,不同的国家,社会,文明迫切需要寻求和塑造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关系模式,传统的安全观念和安全战略在“9.11”事件中受到猛烈冲击。这种传统观念着缘于地缘政治,大国角逐,夺取势力范围和战略要地,更着重于防范帝国和潜在的帝国和战略要地,更着重于防范帝国和潜在的敌国可能对自己国家发动的战争,而恐怖分子利用不对称的能力,竟然对美国发动造成伤亡产中的袭击,这使传统目标不同而产生的分歧,得以暂时搁置,世界大国开始新界定国家安全的内涵,调整国家安全战略,大国之间可能激化的矛盾和冲突中得以缓解。
(3).国家利益最真切[板书]
俄认为,为了复兴俄罗斯,当务之急是发展经济,增强国力,外交则应为这个根本任务服务,努力营造有利的国际环境,积极发展同美及其他西方国家的合作,已获得发展经济所必需的资金和技术。因此,俄是振兴其经济,重振大国地位为其最高利益。
普京很明确,俄要实现现代化,并宠幸成为一个崛起的大国,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入西方阵营,而“9.11”时间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9.11”事件所凸现的国际恐怖主义问题改变了世界的政治,巍峨愚昧和整个西方世界的合作提供了历史性的锲机。
3.长远展望,大国关系的未来趋向。[板书]
(1).大国,矛盾新焦点。[板书]
中美之间--------台湾问题始终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问题,并没有随着“9.11“事件而减弱影响.美欧之间-------欧反对美国的单边主义政策,“邪恶轴心国“,巴以冲突,“伊拉克问题“,“京都协议书“,:钢铁贸易“,“农业补贴““国际刑事法院以及死刑“等问题上,欧美之间立场是对立的.(2)竞争与合作交织,[板书]
各国不断调整外交政策,期望在和平环境中,致力于加强自己的综合国力,经济全球化,使各国都在相互合作中协调发展.(3)协调与摩擦并存。[板书]
由于各个大国及存在共同利益,又存在不同利益,外交政策传统,各国国家利益的差别,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不同,决定了大国的摩擦和竞争也会不断,但大国之间的这种矛盾,摩擦是不会激化,造成大国间的大的冲突和剧烈争斗的。
思考调研题:
1.如何正确认识当前国际形势?
2.如何认识加强与第三世界的合作是我国外交工作的立足点?
3.为什么要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4.调研:坚持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复习旧课:上节课我们简单地介绍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几个要点问题,以及介绍了“9.11”事变后国际局势的变化和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和外交宗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还必须依靠我国的光的工人阶级农民,知识分子,人民军队及社会各阶层人士,尽智尽力。
进行新课:
第二十六讲
社会主义事业的主要依靠力量。
[板书]
一.今日“老大哥”---深刻认识我国工人阶级的新变化
[板书]
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工人阶级是一个受压迫最为深重的阶级,新中国成立后,工人阶级从深受剥削和压迫的阶级一跃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尤其是国有企业的工人,一向以地位高,职业稳,收入好而自豪,“工人老大哥”的称呼响遍全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生了深刻变化,那么,今日“老大哥”的情况怎样呢?
1.工人阶级的新变化。
[板书]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向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转变,特别是随着国企改革的变化,我国工人阶级队伍状况发生了明显变化,(1).队伍迅速壮大。
1978年,全国在职职工总数为1.2亿多人,2000年,全国在职职工总数近2.1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0.61%,占城乡从业人员的36.67%。每年我国新增长就业人口有1000多万,大多数加入到工人阶级队伍中来,越来越多的进城务工农民,也转化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2).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a.工人阶级中知识分子的比重大大增长。工人阶级的科技文化素质明显提高。1978年,在国有经济体制单位,工人与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为18:1。到1999年,比为5:1。
b.职工所依存的经济组织的所有制形式日益多样化。目前,约有1亿多职工在私营企业,个体经济,“三资”企业等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就业,占全部职工的一半左右。随着第三产业的兴起,在各类服务中就职的人数会显著增加。
c.工人阶级的队伍的年龄低结构发生了变化。
据调查,目前全国职工平均年龄只有36岁左右,职工的年轻化,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3)岗位流动加快。
[板书]
在国有和集体经济中。广泛地推动了劳动合同制,原先的“铁饭碗”已经被打破,另一方面职工对单位的依赖性也大大减弱,独立自主性大大增强。职工可以进入劳动力市场,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和意愿选择职业,在单位,地区,部门之间自由流动。
(4)收入差距拉大
[板书]
不同地区,行业,所有制单位职工收入增长幅度不一,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差距有所扩大,一部分职工由于企业经营不好或自身的原因而下岗失业,收入减少,2.新变化如何看。
[板书]
面对工人阶级状况的这些变化,难免会有人对工人阶级的地位和作用产生疑问和困惑,有的问:“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工人阶级还是先进的阶级吗?”。有的讲“大批工人下岗失业了,主人翁地位怎么体现?”还有人说:“劳动力进入市场了。企业改制了,董事会,老板说了算,工人还是不是主人了?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究竟应该怎么看呢?
(1).工人阶级的先进性根本的是体现在他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当今社会,所谓先进生产力,是指以现代科技特别是高科技为龙头,带动经济迅速发展的生产力,在我们国家,与这样生产力直接联系的劳动者恰恰是工人阶级。改革开放以来,知识分子的人数不断增加,在工人阶级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他们以自己所掌握的科学技术知识,对发展先进生产力起到了特殊的重要作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我国工人阶级内部有知识,有技术,懂管理的人数越来越多,他们与高技术的研究开发,与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力以及高科技企业的管理相联系,这就使整个工人阶级作为先进生产力代表的地位越来越巩固,总体来说,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实际上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2).工人阶级作为领导阶级和主人翁的地位没有改变。
a.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没有改变。
[板书]
b.企业中出现的下岗现象,主要是由于经济结构的调整而产生的,淘汰落后生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符合工人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与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并不矛盾。
c.在私企和外企中,确实存在着雇佣关系,但并不占我国经济中的主主导地位。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大环境中,必须接受我国法律的约束,这些企业中,职工群众的合法利益同样受法律的保护。
d.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是指工人阶级的总体地位,并非指每个工人个体都是领导者,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是一个总体的政治判断,并不能把这种总体的政治判断等同于每个人的个体职业感受。
(3)、工人阶级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主力军的作用没有改变
[板书]
工人阶级是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决定了它始终是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新时期的工人阶级,仍然是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最先进的阶级,仍然保持着原有的阶级特征和优秀品质,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力军。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共和国的脊梁”
二、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正确认识我国新的社会阶层
[板书]
从20世纪40年代毛主席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至今,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这些新的社会阶层,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影响越来越大,如何正确认识这些新的社会阶层,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当前我国出现哪些新的社会阶层
[板书]
(1)、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
(2)、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
(3)、个体户
(4)、私营企业主
(5)、中介组织从业人员
(6)、自由职业人员
2、新的社会阶层产生的原因
[板书]
(1)、基本经济制度的变化
(2)、经济体制的变化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的劳动分工日益精细,为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提供了从业条件。
(3)、产业结构的变化
第一产业产值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下降,第二、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促成就业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例如,由于第一产业比重的下降,大批被分流出来的农民纷纷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其中一些农民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摸索出发家致富之路,成为私营企业主、个体户等。
3、如何看待新的社会阶层
[板书]
(1)、推动了社会发展,增加了国家税收
(2)、扩大了就业门路,缓解了就业压力
(3)、为社会公益事业做出贡献
新的社会阶层中的不少人,自己富了不忘国家,不忘社会,积极参加
“希望工程”,“光彩事业”等社会公益活动,以各种方式回报社会。
他们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三、面目虽新,规律难违
——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
[板书]
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就宣布资本主义必然灭亡,20世纪初,列宁又认为,资本主义进入了腐朽的垂死的阶段。令人感到困惑的是,在20世纪,资本主义尽管发生过世界性经济危机,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但没有灭亡,反而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科技、军事等领域明显地占有优势,相比之下,世界范围的社会主义运动却遭到了严重挫折,那么究竟如何看待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资本主义的判断呢?资本主义是否真的像少数西方学者预言的那样,已进入了一个“无限制”的,“长期繁荣”的发展阶段呢?
1、老店延续,貌有新色
从资产阶级革命算起,资本主义已有360多年的历史了,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表现在:
第一、一般劳动群众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有所缓和
[板书]
资本主义国家尽管贫富差距仍在扩大,仍有数百万流浪者、无家可归者,但对于大多数老百姓而言,生活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目前,不少西方发达国家通过税收集中起来的国民收入大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以上,其中一半以上用于社会福利开支,从而使工人和其他劳动者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社会状况也相应改善,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和。
第二、经济有了新的发展
[板书]
二战后,尽管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波动性仍然存在,但这种波动性在减小,经济危机的破坏力明显下降,资本主义国家获得了相对的稳定发展,有时还呈加速发展的趋势,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发展的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现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3/4,仅美国就约占1/4。
第三、高新技术及其产业有了长足进步
[板书]
20世纪中期以后,西方出现了信息技术,原子能技术、材料科学、宇航技术和生物工程为标志的新科技革命,使科学技术同生产力发展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也使生产力的多个要素发生巨大变化,促进了新兴产业群的出现,创造了新的消费热点,扩大了市场的容量,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
第四、产业结构、工人队伍结构出现新的变化
[板书]
向信息化、服务化和高科技化的趋势,以金融、信息和其他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第三产业迅速崛起,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国民经济占据的比重已上升到2/3,而第一、第二产业的比重则大幅度下降,与此同时,劳动力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第一、第二产业工人数量减少,第三产业从业者大幅度增加,劳动者队伍出现了知识化、脑力化的新趋势,整体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素质日益提高。
2、新的变化事出有因
[板书]
第一、进行了社会改良
(1)、生产关系的调整
a、向社会主义国家学习
b、提高工人待遇
c、偏小收入差距
(2)、社会、企业管理渗透情感和精神等因素,把由过去的把工人看作是“会说话的机器”,逐步转变为把他们看作是“经济人”,“社会人”,由单纯的强制、纪律管理,转变为激励管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劳动人民的生存环境。
第二、以经济实行政府干预和宏观调控
[板书]
资本主义国家在总结以前经验的基础上,开始重视经济计划的作用,加强国家干预,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市场经济的波动性、盲目性和破坏性,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最典型的是20世纪40年代以复兴经济为目的的复兴计划,50年代从宏观上调节有效需求的短期计划,60年代综合性的长期发展计划,80年代针对“滞胀”制定的稳定计划,都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和稳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控,也使资本主义变得不是完全
“无计划”
“无政府”。
第三、加强了对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扶持
[板书]
西方国家对科技开发投入不断增加,促进了新技术、新材料的发明和应用,从而几倍、几十倍、甚至几百倍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3、千变万化不离其宗
[板书]
当代资本主义所进行的调节和改良,从根本上讲,都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日益社会化之间的固有矛盾。
第一、资本主义私有制没有根本改变
[板书]
实行股份制,绝大多数股票还是掌握在少数资本家或资本财团手中,大多数股民只是持有很少股票的小股东,以美为例,10%的富裕家庭拥有全部股票的89.3%,债券的90.3%,而其他仅占1%,实行股份制的结果仍然是使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第二、资本主义国家贫富两极分化继续存在和扩大
[板书]
90年代来,美最富的20%的人的收入,比最穷的20%的人高出9倍,而1979年时仅为3.5倍,英,20%的人的富人是最穷的20%的收入的10倍。
第三、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没有变
[板书]
穷人想当上总统,比骆驼穿针眼还难,美国学者伦德•佰格在《富豪和超级富豪》一书中说:“美国实际上只有一个单独的政党,即财主党”,“不论何时,也不论就哪一党来说,在幕后操纵的总是大财主,他们为了自己的优厚利益,布置景物,安排场面,导演出了一幕幕千奇百怪的戏剧”。
第四、资产阶级文化占据主导地位
[板书]
道德沦丧、精神颓废、拜金主义盛行,享乐主义泛滥,第五、西方发达国家利用科技、军事和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操纵有关经济组织,抢占市场,转嫁危机,掠夺和廉价地利用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广大发展中国家在享受资金、技术等有限利益的同时,成为它们的廉价资源供应地、获取高额利润的投资对象,和推销剩余产品的市场。
4、历史规律不可改变
[板书]
(1)、基本矛盾没有改变
(2)、贫富差距仍在扩大20、30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49个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差距越拉越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主导的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使富者越富,贫者越贫,少数资本主义国家的发达,恰恰是建立在多数资本主义国家不发达的基础之上的(3)、历史规律不可抗拒
复习旧课:上节课我们介绍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依靠力量,着重介绍了当前我国工人阶级的新变化,怎样看待这些变化及新的社会阶层,本节课我们介绍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进行新课:
第二十八讲。
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板书]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关键在党
[板书]
1、中国共产党是全国各族人民的领导核心
[板书]
党是全国各族人民的领导核心,没有这样一个核心就不可能把中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高度文明的、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强国。
党的领导地位是由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决定的,经过几十年的革命历程证明了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也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共同建设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各族人民的领导核心,是因为她经历了长期的革命斗争的考验,党领导人民历尽艰辛,终于赢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同时也赢得了人民发自内心的支持与拥护。
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后,继续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奋发图强,艰苦创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建设蓬勃开展,政治局面安定团结,经历了执政的考验,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仍是中国各族人民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成为全社会的领导核心,关键在于党的自身的先进性,中共党员总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富于奉献和自我牺牲的精神,在各条战线都能起模范带头作用,这是党员队伍的主流。
中国共产党是全国各族人民的领导核心,不是哪一个政治集团和任何个人的主观意志,而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和人民的正确选择。
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保证
[板书]
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现代中国的一切,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保证把我国建设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按照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调节和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3、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
[板书]
(1)、改善党的领导必须做到
[板书]
改善党的领导,首先要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的领导,经济建设是我们一切工作的中心。
改善党的领导,必须加强和改善党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
(2)、改善党的领导,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板书]
第一、必须保持全党在政治上思想上高度一致性原则
第二、“党要管党、党管干部”的原则
第三、实行党政公开的原则
第四、正确处理党同群众团体关系的原则
第五、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的原则
第六、民主的方法与科学的手段相结合的原则
二、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板书]
1、面向新世纪党的建设的总目标
[板书]
第一、要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集中解决好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把党建设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只有抓住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这个根本,新时期党的建设才有了灵魂,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才能巩固。
第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是我党始终坚持的根本宗旨,这一宗旨也是确立党的建设总目标的依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集中体现了党要继续努力为人民谋利益,克己奉公,多做贡献。
第三、面对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党要领导好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迎接跨世纪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和考验,必须实现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安全巩固,把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中国共产党带入21世纪。
2、从思想上,组织上和作风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板书]
第一、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全力加强党的思想建设。
第二、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一是进一步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
第三、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3、坚持贯彻从严治党
[板书]
第一、从严治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二、各级党委都要坚持
“党要管党”的原则,把从严治党的方针贯彻到党的的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