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其他常见工具_教案1
其他常见工具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认识锤子、筛子、漏斗、镊子等更多常见的工具,知道它们的用处。知道安全使用工具的方法。
2.科学探究
尝试建立工具的结构、用途、操作方法三者的联系,能正确地选择和使用工具完成指定的工作。
3.科学态度、STSE 初步体验和认识工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大胆地表达探索使用工具的经验。乐于合作,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1.认识锤子、筛子、漏斗、镊子等更多常见的工具,知道它们的用处。知道安全使用工具的方法。
2.尝试建立工具的结构、用途、操作方法三者的联系,能正确地选择和使用工具完成指定的工作。
【教学准备】
工具类物品:漏斗、老虎钳、镊子、转笔刀等。
操作类物品:需要削的铅笔、铁丝、瓶子棉花等、螺丝类积木玩具(内有扳手、螺丝刀、锤子)。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儿歌导入:小锤子,敲敲敲;小钳子,夹夹夹;小剪刀,剪剪剪;订书机,咔咔咔。小小工具用处大,本领强大人人夸。
儿歌中说了哪几种小工具?它们各有什么用途?你还知道哪些工具?
(二)新课学习1.认识更多的工具
(1)出示与教材中7幅插图相对应的工具实物。
/ 2(2)说一说:这些工具叫什么?它有什么用途?(配图)
(3)出示学生自带或者教师准备的其它工具,像前面一样进行介绍。
(4)观察比较这些工具不同的结构,不同的用途,继续初步建立结构与功能的关联。(5)想一想:如果缺少了这些工具,会带来哪些不便? 2.巧用工具
(1)出示教材中的6幅插图。
(2)明确需要完成的任务(削铅笔、舀红“汤圆”、瓶中取棉花等)。
(3)出示教材中提供的工具插图,遇到不认识的先注意观察它的结构,猜想其用途。(4)想一想,完成某个任务选用什么工具合适?(记录下来)(5)交代注意事项,提出安全操作要求。
(5)试一试,比一比,是这样吗?(与之前的记录对照)(6)交流。说一说试用工具的体会。
例如:削铅笔时,使用转笔刀最方便,其次是水果刀,剪刀的一侧刀刃也可以,但不方便。又如,舀红“汤圆”,试了好几种工具,还是用漏勺最方便。
(7)小结。工具是我们的好帮手。选用合适的工具可以顺利地完成工作任务。
/ 2
第二篇:其他常见工具_教学设计
一年级 科学教案 第五单元
2.其他常见工具
王维佳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认识锤子、筛子、漏斗、镊子等更多常见的工具,知道他们的用处。知道安全使用工具的方法。
2.科学探究
尝试建立工具的结构、用途、操作方法三者的联系,能正确地选择和使用工具完成指定的工作。
3.科学态度、STSE 初步体验和认识工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大胆地表达探索使用工具的经验。乐于合作,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教学准备
工具类物品:漏斗、老虎钳、镊子、转笔刀等
操作类物品:需要削的铅笔、铁丝、瓶子棉花等、螺丝类积木玩具(内有扳手、螺丝刀、锤子)。
三、教学时间 1-2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儿歌导入:小锤子,敲敲敲;小钳子,夹夹夹;小剪刀,剪剪剪;订书机,咔咔咔。小小工具用处大,本领强大人人夸。
儿歌中说了哪几种小工具?它们各有什么用途?你还知道哪些工具?
(二)新课学习1.认识更多的工具
(1)出示与教材中7幅插图相对应的工具实物。(2)说一说:这工具叫什么?它有什么用途?(配图)
(3)出示学生自带或者教师准备的其它工具,像前面一样进行介绍。(4)观察比较这些工具不同的结构,不同的用途,继续初步建立结构与功能的关联。
(5)想一想:如果缺少了这些工具,会带来哪些不便? 2.巧用工具
(1)出示教材中的6幅插图
(2)明确需要完成的任务(削铅笔、舀红“汤园”、瓶中取棉花等)。(3)出示教材中提供的工具插图,遇到不认识的先注意观察它的结构,猜想其用途。
(4)想一想,完成某个任务选用什么工具合适?(记录下来)(5)交待注意事项,提出安全操作要求。
(5)试一试,比一比,是这样吗?(与之前的记录对照)(6)交流。说一说试用工具的体会。
例如:削铅笔时,使用转笔刀最方便,其次是水果刀,剪刀的一侧刀刃也可以,但不方便。又如,舀红“汤园”,试了好几种工具,还是用漏勺最方便。
(7)小结。工具是我们的好帮手。选用合适的工具可以顺利地完成工作任务。
第三篇:工具管理制度1
项目部工具管理制度
一、项目部工具分类管理
项目部工具分文件柜工具、STANLEY工具箱及车间摆放工具、班组工具。
二、工具使用人与责任人
文件柜工具责任人;STANLEY工具箱工具及车间摆放工具责任人为库房管理员;各班组工具责任人为相应班组长。
文件柜工具使用人为技术部相关人员,技术部人员使用工具不得随意打开班组工具柜,必须使用时需征得相关责任人同意。各班组工具使用人为相应班组成员,班组长负责日常保管,班组间借用工具须征得其班组长同意。
文件柜工具与STANLEY工具箱工具均为不常用工具,使用要填写借用登记表,使用后要将工具清理干净及时归还。相关责任人要做好监督工作。
三、损坏工具处理办法
为了在工具损坏后能及时补充新工具,保证项目部工作正常有序的进行,特制定《工具以旧换新制度》。
工具正常使用损坏以及磨损过度报废的,由负责人填写《工具以旧换新申请单》并旧工具交库房管理员审批后汇报公司上级要求更换。
工具非正常使用损坏的,负责人填写《工具以旧换新申请单》
并旧工具交库房管理员报项目经理审批后汇报公司上级要求更换。并对损坏工具当事人处工具半价罚款。
各负责人应及时统计损坏及无法使用的工具并上报,做好工具以旧换新工作。
四、工具丢失处理办法
各负责人应采取各项有效措施防止工具丢失,如出现工具丢失情况须及时填写《工具丢失报告》标明丢失工具信息,及丢失工具时间、地点、相关责任人,交库房管理员核实后上报项目经理。如丢失工具当事人明确,对当事人处工具全价罚款。不能明确丢失工具人的,对负责人处以工具半价罚款,其他使用人共同承担另外半价罚款。
为保证工具齐全,避免因工具缺失影响生产。各负责人应对丢失工具及时汇报,如迟迟不报被发现后罚款加倍。
五、外出携带工具
为防止外出人员携带工具外出后班组工具不足,影响生产,备专用外出携带工具三套,外出人员仅作保养维护,携带工具只能使用专备工具,负责人需将所携带工具列出清单交库房管理员,核对无误后入档保存,外出工作完成后负责人将工具交库房管理员核对,并将工具收回。
此条报公司且工具到位后开始实施。
六、工具使用
使用工具需按规范合理操作,避免违规操作造成工具损坏。
工具使用规范专门列出,各班组长监督实行。
七、工具整理
为了能做好工具管理工作,并及时统计损坏及丢失工具,各责任人应经常组织工具清点、整理,每周一次。
库房管理员负责每月工具整理工作,汇总出工具清单并由各负责人签字后归档保存。
负责人在休假、离职等工作交接时要与交接人对照工具清单清点工具,确认工具与清单无误后双方签字,将签字后的工具清单交库房管理员归档。
2011-06-01
神东项目部
2009年2月21日
第四篇:《常见的传动装置》教案1
常见的传动装置
【教学课题】
常见的传动装置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知道一般机械的组成,了解常用机械的传动方式。了解常见齿轮的特点,形式,和应用,会计算简单的齿轮传动比。
2. 能力目标
通过案例,使学生认识到多个齿轮组成的多级齿轮系能达到较大传动比。学生讨论交流各种齿轮传动示意图和特点,掌握常见齿轮的传动形式。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发展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安排】
90分钟
【教学重难点】
重点:齿轮转动的转动比 难点:带转动和链转动的区别
【教学方法】
实验法、讲练法、归纳法、讲授法
【教学内容】
一、齿轮转动
1、定义
齿轮传动是指主动轮与从动轮的轮齿直接啮合得转动装置,如下图所示。
齿轮
2、齿轮转动的原因
当主动轮转动时,轮上的齿给从动轮的齿一个力F这个力对从动轮的轴产生力矩F×R2,使从动轮转动。
可见,齿轮传动是靠均匀分布于轮上的齿的逐对接触来传递动力的。
3、齿轮的转速与齿数的关系
设主动轮的齿数为Z1,其转动周期为T1,从动轮齿数为Z2,转动周期为T2.再相同的时间内,两轮转过的齿数应该相等,故有:Z2/ T2= Z1 / T1
如果n1表示主动轮的转速,n2表示从动轮的转速,那么:T2/ T1= n1 / n2 结论:从上式可以看出主动轮与从动轮的转速与两轮的出、齿数成反比。n1 / n2叫做转动比活或者是转速比,用符号i12表示。
二、带传动
1、定义
带转动有主动轮和从动轮组成。
带传动
设主动轮的半径是D1,转速为n1从动轮的直径为D2转速为n2.。假设带与轮之间的没有相对滑动两轮边缘的线速度与转动的速度v相等,则有:πn1D1= πn2D2 解得:i12=D2/D1
2、带转动的转动比跟两轮的直径成反比
3、带转动的特点是:
结构简单,转带平稳和噪声较低,由于过载时发生打滑,所以有保护作用,但是转带比不正确,带转动适用于两轴距离较远,转带比要求不高的场合。
【课堂小结】
1、齿轮传动是指主动轮与从动轮的轮齿直接啮合得转动装置。
2、齿轮转动的原因:齿轮传动是靠均匀分布于轮上的齿的逐对接触来传递动力的。
3、带转动有主动轮和从动轮组成。i12=D2/Di12表示转速。
4、带转动的转动比跟两轮的直径成反比
5、带转动的特点是:
结构简单,转带平稳和噪声较低,由于过载时发生打滑,所以有保护作用,但是转带比不正确,带转动适用于两轴距离较远,转带比要求不高的场合。
【板书设计】
第五篇:常见繁体字认读教案1
常见繁体字认读教案
(一)授课教师:代婷婷
一、教学目标:1、2、3、学生能熟练地识别常见的繁体字,阅读繁体版的书籍;
通过对繁体字的识别,区分相应简体字中的形近字,避免错别字; 培养学生钻研汉语文字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让学生学会认读常见的繁体字,能阅读简单的繁体版文章;
2、难点:通过对繁体字的认读区分简体字中的形近字;
三、教学时数:15分钟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五、教学步骤:
(一)导入:汉字是世上最为古老的文字,他记载了我们祖先战胜自然,创造文明的奋斗史。学习汉字不仅利于我们相互间的交流,也便于我们逡巡于文学的殿堂。而今,咱们日常使用的汉字主要是简体字,而台湾同胞却偏向于使用繁体字,这并不是说咱们就不要繁体字了,只是为了书写的方便。当然大家还是得学习认读繁体字,需做到能独立阅读简单的繁体版文章。
(二)巩固旧知识
1、汉字的演变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等七种字体
2、汉字的造字法:
“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三)繁体字认读方法:
1、繁简对照,多读多看,熟能生巧。
2、上下文互见理解。
3、掌握规律,事半功倍:
1)异音字假借:如面孔的面取代面粉的(麵),山谷的谷取代谷子的(榖),升斗的斗代替斗争的(鬥)等;
2)(主要简化方法)简化形旁或声旁,如刮风的刮(颳),肮脏的肮(骯),棉袄的袄(襖),衬衫的衬(襯);
或同时简化,如肮脏的脏(髒),惊惶的惊(驚); 或新造非形声字为形声字,如邮局的邮(郵),逃窜的窜(竄); 3)草书楷化,如东(東),车(車),贝(貝)等字;
4)局部代全部的特征字,如声(聲),医(醫),录(録),号(號)丽(麗)阳(陽),际(際)等;
5)保留轮廓,如卤(鹵),乌(烏)区分:鸟(鳥); 6)新创会意字,如尘(塵),笔(筆),泪(淚)等;
7)不表音和意的简单符号取代原字中繁难部分,叫符号字。如用“又”这一符号取代繁难部分的字:汉(漢),叹(嘆),艰难(艱難),欢(歡),观(觀),权(權),劝(勸),仅(僅),鸡(雞),戏(戱),邓(鄧),对(對)等。用“不”的还(還),环(環),坏(壞),怀(懷)等;
8)偏旁类推字,已简化的字或偏旁类推,如军(軍),阵(陣),连(連)等。
(四)辨 别 形近字
1、烏 与 鳥
2、門 与 鬥
3、買 与 賣
(五)以练代学(印发材料,由生自主有选择性地阅读,允许同桌讨论,后由教师纠正错误)
1、识别常见繁体字(30字):
樹、蟲、鳥、獸、風、來、樂、離、歷、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兩、靈、龍、開、羅、馬、買、賣、麥、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難、烏、寜、舊、愛、樂、憂、師、時、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联欣赏
(1)、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2)、若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無益,莫過一日曝十日寒。
3、《山海經》
北二百裏,曰發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其鳴自詨(音同“笑”)。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遊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爲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漳水出漹,東流注于河。
(译:向北走二百里,有座山叫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部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传说这种鸟是炎帝小女儿的化身,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被海水淹死了,再也没有回来,她的精魂很是愤,认为正是是大海吞噬了和一样有着青春年华的生命,所以化为精卫鸟。经常口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浊漳河就发源于发鸠山,向东流去,注入黄河。)
4、《列子•湯問》
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鬥,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爲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爲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兩小兒笑曰:“孰爲汝多知乎?”
(译:孔子到东方游学,看见两个孩子争辩不已,就问他们争辩的原因。
一个孩子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近,但是到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远。”
另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升起时距离人远,而到中午时距离人近。
第一个孩子说:“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像车篷般大,到了正午看起来就像盘子一样,这不是远的东西看起来小而近的看起来大的道理吗?”
另一个孩子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感觉很清凉,到了中午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越近感觉越热而越远感觉越凉的道理吗?”
孔子也不能判断谁对谁错。
两个孩子笑着说:“谁说你知识渊博呢?”)
(四)课后作业:
1、阅读下面成语故事,复述内容。
孫武流寓于吳,吳王想試試孫武的軍事才能,就將180名年輕宮女交給孫武操練。孫武將宮女分作兩隊,讓吳王的寵姬當隊長。孫武向宮女們交代了口令之後擊鼓傳令,宮女們一陣哄笑,隊伍亂成一片。孫武再一次下達命令,宮女們只覺得好玩,根本不聽命令。孫武說號令既然已經明白又不聽令,這是頭領之罪,下令將兩名隊長處死。吳王急忙叫人傳令不能斬殺王妃,孫武仍然殺了兩個王妃。然後,孫武重新操練宮女,這回沒人敢不聽號令了。
教学反思:学生对汉字兴趣浓厚,对繁体字也有粗略的认识,课堂上易于调动起学习积极性。从造字法的举例,到汉字演变的传授,我带着学生从汉字传承脉络上找其变化规律,课堂气氛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