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语文课堂充满文美的气息
让语文课堂充满文美的气息
常熟市辛庄中学 黄丽萍
内容摘要:审美教育主要着眼于人们心理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使之具有对美的欣赏力和创造力,它通过审美实践得以实现。青少年学生由于生活环境所限,审美实践受到一定的局限,他们接触最多的是书籍,因此,对他们进行审美教育,就必须借助于教材这个充满了美的园地。语文教材中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凝练生动的文学语言、强烈浓郁的抒情色彩和优美深邃的意境,这些无不蕴藏着巨大的审美价值。利用教材中文学作品文美教育,不仅是可行的,而且可以大大提高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洞察历史,了解民情风俗,感受时代风云,拓展知识视野,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对文学语言、文学形象、情感意蕴等的感受力,对文学表现方法的感知力,进而有利于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形式、技巧和风格方面的独特之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写作能力。
关键词:文学语言 文学形象 主观情感 传达方式 感受力 理解力 鉴赏力 构创力
法国大雕刻家罗丹说:“美,无处不在,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如此精辟的见解,给了我们语文教学以深刻的启示。在提倡大语文教育的今天,正如罗氏所言,我们的语文天地、课堂内外、教材本身等不是缺少美,而是我们缺少发现。
新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要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正是因为我们的学生对美的事物熟视无睹;对高尚的情感无动于衷;他们在“大是大非”面前冷漠无情。因此当务之急就是如何开启学生的心智,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求真、求善、求美。在文学教学中,不应只是停留在目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而是应该切切实实地引导学生以至性的童心与至情的爱心去捕捉美的身影,发现美的踪迹,感受美的愉悦,领略美的魅力,体现审美精神,把美育作为文学课教学的制高点。
一、品读文学语言,培养学生对语言美的感受力
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的语言。准确、简炼而以生动优美。它不仅写景,描摹山水,如在眼前;状物,雕形图貌,栩栩如生;叙事,绘声绘色,娓娓动听;说理,鲜明清楚,练达警策。而且,由于构成文学语言的词的选择定夺,排列组合及句法运用的千变万化,又具有抑扬顿挫,变化有致的音乐美和爽心悦目的“建筑美”。
我们进行文美教育的第一步,就是要在把握作品语言本体意义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吟诵、咬文嚼字等手段去对作品整个语言韵律和内在节奏进行感知和品味,以真切细腻地感受作品的审美内涵。如读《海燕》,就要把握“热情”、“渴望”、“高亢”的感情基调,由低到高,由缓到急,读出大海风云变化的景物美,读出海燕搏击风浪的形象美,而且这景物,这形象是充满阳刚之气的壮美。朗读这种语言艺术能使枯燥的视觉文字转化为生动的听觉声音。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如同涓涓细流浸入心田,好象绵绵春雨沁人心扉,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学生听了会为之动容:或热血奔涌,或伤感泪下,或握拳顿足„„而且具有感染力、穿透力的语言能迅速地使学生进入形
象思维,引发学生回忆、联想,唤起学生心中的视觉形象,随之而来的就将是对文章的深刻理解、领悟,其中就包含了对形象的爱憎褒贬的审美判断。又如《关雎》,通过朗读吟咏,便能感知到回环往复、复沓叠宕的韵律美,以及缠绵缓慢的节奏美,从而理解诗歌男子思慕女子的心情,反映出他追求美好婚姻的愿望
朗读是对语言的品味,对文字的触摸,是对作品中生活气息的直接感受。的确,当朗读负荷着生活的丰富,缭绕于屋檐下、水塘边,语文便真正散发出它那浓郁的魅力。
二、把握作品文学形象,培养学生对文学形象的理解力
文学形象是作品特定内涵的载体,舍此,则作品事不能动人,情不能感人,理不能服人,因此,把握文学形象是理解作品信息世界——“说了什么”或者“传达出了什么”的关键。而文学形象既指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也指情景交融的画面或情绪氛围(既意境),它在不同作品中的不同表现,决定了我们教授不同作品时应该择定(或侧重)不同的教学方法。
讲授叙事类作品时,我们应注意引导学生以正确的审美理想为指导,分析、欣赏文学作品中一系列鲜活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具有普遍社会意义的典型,深入挖掘其内在美学价值。如《故乡》中的闰土,就要通过对这个人物的言行、心理以及他所生活的时代和他周围的人际关系的感知和解析,挖掘出这个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他是一个善良、本分、但他憔悴不堪,呆滞麻木,在求神拜佛中麻醉自己。是在生活重压之下“辛苦麻木而生活”的劳苦民众的代表。再如《我的老师》中的蔡老师,她外貌温柔美丽,心地善良,关心孩子疾苦,及时排解孩子的痛苦和悲伤,是一位教师的美好形象,在孩子的心目中,她最伟大、最无私、最公平。讲授时应让学生从这个形象上受到美的感召而净化心灵。还有更多的如周恩来、鲁迅、诸葛亮、毛泽东、„„这些活生生的人物形象都让我们感受到高尚的人格魅力。
讲授抒情类作品时,如诗歌、散文,就要细心体味作品情景交融的画面的氛围,换言之,就是体味作者主观感情与客观景物融为一体的意境。教学郦道元《三峡》引导学生领悟整体布局的结构美,音韵的和谐美,正面、侧面结合,虚实相生的手法美,更从中感受到祖国山川的壮美雄奇,清幽秀丽。那隐天蔽日的群峰,乘奔御风的江流,雪白的浪花,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美丽的倒影,奇松怪柏,林寒涧肃,一幅幅画面摇曳多姿,清新俊雅,让人着实感受到大自然的纯净美好,为现代自然环境所不及。至于课本中的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出来的形象美更是比比皆是。如荷塘的月色、泰山的红日、巍巍的中山陵、弯弯的石拱桥,滚滚的长江、滔滔的黄河、松树、白杨、麻雀、蜜蜂„„大干世界、绚丽多彩,美不胜收。景由情生而情景交融,自然景物也寓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社会生活内容。
体味和领悟作品的意境绝不是简单的画面还原,“但见情境,不睹文学,此诗之极境”。杜甫之《望岳》,单就文字可谓平平,但联系诗人的审美体验去欣赏玩味,则气韵生动,堪称杰作。该诗抒写了登泰山的审美体验和诗人独特发现。景,随着诗人的足迹不断变化;情,随着不断的攀登而逐渐深化,情景交融,气象生动。教学时如果无视诗人的审美体验和诗歌所营造的情感氛围,直露的把诗句翻译给学生,则不仅无助于提高学生对作品形象的理解力,还会使诗歌在意义上失之浅陋。因此,为把作者“难写之景”显现在学生面前,把“言外之意”恰切的表达出来,真正让学生体味到作品刻意追求的意境,我们在教学中还应该创造性的运用一些方法和手段——可以朗读吟诵,“以声征入”;可以咬文嚼字,“披文入情”;可以激发想象,“联类无穷”;可以对比映衬,强化意象;可以创设情境,迁移表象;可以音像显示,图乐配合,这样才能使学生从被动的词句含义的收录者转
变为积极主动的审美主体,从而提高学生对文学意境的感知力和鉴赏力。
三、悉心体味作者的主观情感,培养学生对情感的鉴赏力
语文教材 中的文学作品之所以“沁人心脾”,往往就在于它融入了作者的才情、血泪,爱的欢乐和恨的悲诉,乃至生命。要对学生进行文美教育,要让学生领悟作品的情感,就要引导学生“披文以入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深入挖掘作品中的情感因素,寻找自己感情与作品情感的大契合点,律动点,以达到审美客体感情上的交融。唯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沉睡的情感在与作品的同构共振中被激活,使学生粗浅狭隘的情感结构在对作品情感的顺应过程中被扩大和深化。正如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领袖狄德罗所说:“只有情感,而且只有伟大的情感,才能使灵魂达到伟大的成就。”
鲁迅在“病态”的“下层社会不幸人们”中的孔乙已身上融注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深广忧愤;莫泊桑在菲利普夫妇身上寄寓了资本主义社会人际关系的诅咒,在约瑟夫身上则寄寓了对未来人类社会的希望。教授此类作品,就要让学生通过对人物形象进行全面的感知,让学生的感情律动起来,以达到对作品更深层次的领悟。
人物形象自身所通过言谈举止表现的情感,也是我们感受情感美的一个方面,它可以增强对作品思想情感的理性思辨。比如《最后一课》中小佛朗士身上体现出来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背影》中父怜子爱的人类美德,都可以激起我们情感 的波澜,教学时,我们必须注意这些情感因素的挖掘,以培养学生对作品情感美的感知力,陶冶学生的情操,而加强对课文思想内容的深入理解。
抒情作品中作者的主观情感一般与生动具体的画面交融在一起,形成情景交融的意境。比如学习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这首豪迈奔放、雄视百代的词,我们就要从词所供给的北国风光中去洞悉一个无穷的精神世界,玩味一种宇宙豪情,深刻领会抒情主人公在作品中抒发的情,既是自我内在心声的高吟,又是一种时代情绪的概括。这种时代之情有了“江山多娇”的时代之景为依托,便气势恢宏,振奋人心了。教学时让学生对附丽于景上的情悉心体味,对于建构和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是不无益处的。
四、注意作品的传达方式,培养学生运笔为文的构创力
文学的传达就是作家依靠语言媒介将内心孕育的意象外化为文学作品。在这个外化的过程中,传达方式至关重要。因此,注意作品的传达方式,是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文美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既能使学生学到创作方法,结构形式,表现手法,描写技巧等一系列传达方面的方式方法,还能从作家对生活的微妙感受和独特态度中,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然而,由于欣赏习惯和文学修养的原因,目前语文教学中对作品的传达方式这一欣赏角度,往往有所忽视,已经淡化为课文教学结束时一种点缀——简单的几条写作特点归纳而已。传达方式没有很好的成为学生审美的视点和写作的借鉴。
从语文课审美活动的更高层次和文美教育的最终目标来说,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玩味作品的美质美态,领略作品的精思奥义,而且还要以所学的作品为引导,诱发学生进行美质文章的创造。比如学习朱自清的《春》、《绿》,作品对象化世界的筛选,材料的选取,想象的展开,景物的描绘,语言的运用,风格的呈现等都应成为学生审美的特点、关注的对象,这不仅有利于对作品内容进行审美观照,而且也可以为学生进行美的创造所效尤。教材中的鲁迅作品很多,可供借鉴的地方也很多,沉郁的语言风格、辛辣的讽刺手法、高超的写人技巧、匕首投抢式的文风,讲授其作品时,有意识的在这些方面加以点拨,对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总而言之,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文美教育。能使学生在领略美的过程中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并转化为强大的学习动力,不断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揭示奥秘、探求真理。它通过美的形象,情感的中介,逐步而非强制地使受教育者接受美的熏陶,这个过程正如杜甫诗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艺术论》韦志成 广西教育出版社
2、《中学语文教师基本功讲座》饶杰腾 王问渔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3、《中学语文语言艺术》 彭月英 湖北人民出版社
4、《语文课的育人方法》田晓娜 国际文联出版公司
5、《美学原理教程》中第十章第二节,美育在教育中的作用
第二篇:让语文课堂与美同行
让语文课堂与美同行
内容摘要:语文教学是一门美的艺术,语文学习更是追求美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构建以“和谐美”为中心的美的课堂,即建立师生关系的和谐美,构建学习方式的和谐美,感悟学习内容的和谐美,把握课堂节奏的和谐美。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徜徉于语文的殿堂而流连忘返。
关键词:和谐 师生关系 学习方式 学习内容 课堂节奏
语文教学是一门美的艺术,语文学习更是追求美的过程。著名学者钱理群先生说过:“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在有声有色的思想,有韵味的语文世界里流连忘返,透过美的语言,你窥见的是美的心灵,美的世界”。语文教学就是要使学生获得这种力量,语文课堂只有与美同行,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语文的魅力,徜徉于语文的殿堂而乐此不疲。那么,怎样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与美同行呢?
多年的实践证明,和谐的语文课堂,能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翱翔,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因此,和谐是语文课堂美的基础所在。
一、建立师生关系的和谐美
和谐的语文课堂应是师生心灵融通、情感共振的绿洲。现代语文课堂教学应确立师生平等的教学观念,构建平等对话的教学平台,如果师生不是平等的朋友式的,心理的距离必然会增大,心灵上就达不到沟通,这将极大地阻碍学生的学习发展、人格建立。作为教师,要以一颗慈爱、宽容、真诚的心去关爱学生、尊重学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和温暖,让课堂教学始终处在融洽的氛围中,让学生能够“亲其师信其道”,让教与学得以互相交融,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师生和谐关系的构建中,尊重学生是极其重要的,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更要尊重学生的思维模式、思维技巧,乃至学生的求新、求异思维。教师要允许学生对一篇文章有不同的见解、不同的思考,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谈观点,论认识,说感情,一起沉浸在作品的情感中,同悲同喜。如在教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好多同学都把主旨定位于对封建教育的批判,我让学生在反
/ 4
复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展开讨论,看有没有更好的见解。一个同学勇敢的站起来说:“我觉得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和谐统一的,作者写三味书屋时写到了‘折腊梅’、‘寻蝉蜕’、‘描绣像’等事情,不也充满乐趣吗?”一语既出,大家纷纷表示赞许。思路被打开了,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有的说文章表现了儿童热爱自然、天真活泼的天性,有的说表现了对儿时充满童真童趣生活的无限留恋。文学作品是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而如果没有这种和谐融洽的氛围做基础,学生又怎敢轻易流露自己的独到见解?
二、构建学习方式的和谐美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堂应该是活跃的思想交流场所,是表达和表现自己的场所。合作学习作为一个新型的学习方式,在形式上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特征,就是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它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目的是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的能力,强调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教师抱着胳膊看热闹,教师应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成为把学生引入语文天地的向导,要深入到小组当中,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等等,从而灵活地调整下一个教学环节。在学习中合作和共享,使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进一步加强,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愉悦和满足。
如在讲授《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时我把“你怎样看待鲁智深这个人物”这一问题交给学生,要求小组讨论,得出结果。由于事先没作具体安排,没有制定规则,结果在学生展示中,同一组中你也说,我也说,而且答案不
一、非常混乱。虽然发言热烈,但是效果不甚理想。我认真总结,在另一班讨论同一问题时,要求小组长执笔,人人动脑、独立思考,然后把各人想法一一记录下来,其他学生认真倾听,然后集体讨论并进行分析总结,形成集体的意见,我再深入到各小组积极参与、引导,然后找代表回答。结果,同学们的展示既全面又有条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在积极讨论和发言当中把握了人物的思想性格,尝到了学习的乐趣,心里真是美不可言。
/ 4
三、感悟学习内容的和谐美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教材内容赋予文学、人生、自然、科学等方面的丰富性,这种丰富性不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养成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语文能力。为此在课堂教学里,应重视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尽可能地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增广学生的知识面,扩大阅读量,激发对问题的思考,以期达到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趣味盎然的和谐境界。
语文课堂处处洋溢着美的色彩:杏花春雨江南是美,骏马西风冀北是美;小桥流水人家是美,大漠孤烟直上是美„„美的内容,美的欣赏,美的陶醉。我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启发学生联想和想象,让学生深刻的体会这种美丽。如在教给学生《故都的秋》这篇课文时,我首先在感情朗读中引导学生领略故都的秋之纷繁多彩,然后联想到自己家乡的秋天,共同回味家乡秋天的特色,引领学生体会作者对美的追求。然后,我再和学生一起回顾有关秋的古诗词名句:刘禹锡的“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写出秋的辽阔高远;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写出秋的浓艳靓丽;“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写出秋的硕果累累„„学生的思维被打开,大家又想到了李清照、毛泽东、曹操等人的许多写秋诗句。这些内容与课文的教学内容达到互相辉映、水乳交融的和谐状态,学生的迁移运用能力得到了不断提高。
四、把握课堂节奏的和谐美
优美和谐的课堂节奏,是教学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应该波澜起伏,环环相扣,松紧适度,疏密有致,这样既强化了教师需要传递给学生的内涵,又给学生以审美体验,与音乐的旋律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说,节奏“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也是心理与生理的统一。” 课堂教学直接作用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因此,教学节奏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变动规律来安排。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变换教学快慢起伏的节奏,其中还包括教学内容详略、多寡的合理分配,它要求教师不能照搬照抄教学内容。而要加以再创造,以符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变动规律。
/ 4
如我在讲授鲁彦的《听潮》一课时,根据作者描写的海睡、海醒、海怒三幅图画,不断变化讲课的节奏,包括讲课的语言、情绪、手势等,让学生从中体会海的温柔及海的雄壮,慷慨激昂之处,学生好像身临其境,都深深的受到了感染,慨叹自然之神奇。
总之,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过程,语文教师要不断探索和研究,让我们的语文变得更美,让我们的学生变得更美!
/ 4
第三篇:让语文课堂流淌简约之美
让语文课堂流淌简约之美
【摘要】语文课由一棵大树变成一座大山,压在老师的头顶上。于是,望“语文”而生畏。为语文课“打枝”,让语文课简约起来,删繁就简,化难为易,走向简约,简且精,简且丰,少枝多果,岂不乐哉?
【关键词】语文 教学 课堂 简约
“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个老师、一群学生、没有表演,没有多媒体,犹如一幅简笔画,线条简单而又意境深远。简约的语文课堂,剔除了喧嚣与华丽,变得干净而又美丽。”这是全国著名特级老师薛法根对简约教学的看法。事实上,当老师们把教材读厚、读深、读透之后,惟有 “更浅出”的教学,将那些不是语文或关于语文、甚至是语文但不是重点的东西清除出语文课堂,把多维深刻的语文教学内容以凝练简约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才能使教师简简单单教语文,学生简简单单学语文。
本色语文课堂追求简约与高效。主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简约——使教学过程清清爽爽
简单不是草率,不是省事,是简约的教学内容,是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简单,是一种指导思想,也是教学的很高的境界。我们要以简驭繁,实现省时高效的教学理想。
1、教学目标简明扼要。
教学目标是教师与学生预设教与学所达到的预期教学效果或者要完成的任务,也就是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航行灯”,目标定的是否科学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如果目标定过多或过高,面面俱到,就会无法实现;倘若目标制订过低或过少,将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或者是课标规定要达到的要求。
例如:我在教学《猫》一文时,抓住三个目标进行教学,首先学好生字词,重视识字的兴趣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倡导学生用不同方式识字,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其次是指导学生自我阅读实践,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 1
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兴趣;第三理解并练写,围绕“作者是怎样具体生动地描述成年猫的古怪和小猫的淘气可爱的”展开教学,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充分对话受到思想启迪的基础上进行习作,真正体现了学以致用。
2、教学环节简洁自然。
真正的好课主要教学环节往往只有几步,着重让学生充分地与文本对话,读写说悟,实实在在地体会揣摩语言文字。
如教学《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第一个环节默读课文,引导学生“批注”,写下各自的理解、感受、欣赏和评价;第二个环节交流“批注”;第三个环节自由选择“自助餐”式作业,可将文中某句话改造成自己的一句格言警句,可摘录文中优美词句,也可小组间开展写字或默写比赛,还可以独立为自己设计一项作业。简洁自然的教学环节,使学生有更充分的时间去主动思考,积极感悟。
3、教学内容简约精练。
“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语文课堂可以与社会生活、学生经验、学科知识等联系在一起。因此,语文课堂可教学的包罗万象,无所不有。为此,在课堂操作中,决不能面面俱到,我们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实际等要素,找准切入点,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统领整个课堂教学。我们首先得对教学内容进行恰当的取舍,选准精讲的内容。分清哪些是重点教学内容、哪些该略略带过,哪些该“蜻蜓点水”等!
如教学《四时田园杂兴》一诗的主要内容就是让学生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诗句来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让学生通过读中悟,悟中读,深深地体会田园风光之美。
教学内容简约精练意味着在课堂上,教师要学会放弃,懂得放弃,放弃一切与学生并不怎么重要的知识点,也许这样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或者是“教
材重组”的点点体现吧!总之,我们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不必面面俱到,也许留下点余地和空间反而更美!
4、教学手段要简化实用。
曾经听过这样的一节公开课《雨》。课前,教师把大屏幕投影仪打开,屏幕上出现了课题:雨。上课铃响了,教师想用猜谜语的方式激趣导入,于是说:“老师给大家出个谜语,千条线,万条——”老师刚说到这里,学生马上就喊起来:“是雨!是雨!”教师树起大拇指说:“同学们真聪明,我还没说完就猜到了,下面请看老师板书课题„„”。
这样的教学片段,教师一说要他们猜谜语,他们不用动一点脑子就知道答案一定是“雨”,学生的思维一点也没有参与到谜语其中,可以说这是无效的,这样的课堂导入手段多而繁,但却是一无用处,只是“哗众去宠”。这样的案例,给我们的启发是: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新理念多,新尝试多,新的教学手段更多,特别是现代多媒体手段,甚至是网络走进课堂、课堂有趣情景的创设、让学生参与表演、小组合作学习„„使现代语文课堂不再寂寞,变得热闹非凡,但过多过杂的手段,使用不当,会严重地冲击着我们的语文课堂,无法让我们的课堂实现精神与语言和谐共生,因此,我们该慎重地,根据课文特点,学生实际,学案预设等情况,选择科学而高效的教学手段,力求让教学手段简化而实用,不能追求表面的热闹,而导致“捡了芝麻而丢了西瓜”。
二、简约——使语文学习扎扎实实
聆听特级教师的课堂教学,他们深厚的文化底蕴、扎实的知识功底、宽广的学科视野,确实让我们为之震撼。每一个环节处理都是那么出其不意,每一次过渡都是那么情感投入,每一次朗读指导都是那么动情揪心,每一个细微的学习习惯都是那么重视,每一次教学拓展都是那么思路开阔,每一次角色转换都是那么自然。当孩子有问题的时候,他就能及时地捕捉这个问题的实质;当孩子有需要的时候,他能够及时出现在孩子的身边;当孩子想说某句话而没有说出来,他能够带着孩子说出来„„这都是智慧的体现。
在他们充满了文化功底的课堂中,我们看到的是特级老师的博学睿智、幽默深情和独到韵味,是一种深厚的文化底气。
底气来自于丰厚的积淀。具体到一篇课文,需要的是对教材的深入解读。语文新课标反对把课文讲深讲透,烦琐解析,但并没有反对教师对教材反复推敲,想深想透。惟有深入,才能浅出。有效的课堂一定是建构在对教材正确、充分把握的基础上的,我们每一位教师一定要在钻研教材上下工夫,针对教材特点,立足教材内涵上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不必盲目追求设计的新颖、多变。
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在纷繁复杂的语文信息中寻找一个圆点,统领整个课堂教学,简简单单教学语文。当然,语文教学要简单,并不是课堂上就让学生读读书,写写字那 么简单、随意。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张庆先生在《改革语文教学要用减法思维》一文中这 样阐述:“语文教学的时间是个常数,语文教师的精力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头绪越复杂,教师的精力分配便越分散。语文教学要跟着潮流走,于是每当一个新的说法提出来,教师便要兢兢业业地去钻研这些新概念,去体现这些新精神。这么一来,课堂中那些事倍功半的教学活动多了起来,那些华而不实、形式主义的东西多了起来,从而挤掉了学生对课文本身的诵读、理解、揣摩和语言文字的训练、运用。如此进行语文教学,其效率怎么能高得起来呢?”我以为,语文教学应该尚简。应该抓得住一个圆点——语文最根本的东西,扎扎实实而又简简单单地教学。
老师们只有成功地抓住一个“圆”点,才能简简单单教学语文,省却了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一下走进学生的心灵里去,踏准学生生命的节拍,把课上到了孩子们的心里,这是一种观念,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境界。
三、简约——使语文教学回归自然
“朴素是优雅的灵魂”。听于永正、贾志敏等老师的课,我们会发出一种“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感慨。他们的课堂,基本没有现代教育手段,只凭着一支粉笔一张嘴,就能让语文绚丽多彩、精彩纷呈。尤其让人钦佩的是,他们教学语言清新、质朴,没有
华丽精致的辞藻,没有气势如虹的排比,但是学生却在他们的带动下充分地说,投入地读。这种朴素的美,是真正的大美!
再反观当前不少课堂,不难发现,现在的课堂太喧闹了,丰富多彩的图片影像让人目不暇接,曲风不一的背景音乐此起彼伏,热闹活泼的游戏层出不穷„„学生静心学习语文的时间严重缺失。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能学会倾听,学会思索吗?当视觉疲劳、听觉疲劳、身体疲劳的他们随着教师的教学节奏赶冲时,他们的语文能力又如何能提高?苦心设计准备的教学环境已经对学生学习语文形成了干扰。
“静”是语文教学洗尽铅华、回归本真的前提条件,使语文教学逐渐走向简约,走向真实。为了让学生沉下心来学语文,真正学会倾听、阅读、思考、写作,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出外部的“静”界。孔子教育学生,最喜带着学生到自然中去,远离尘世的喧嚣。“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样清静的外部环境,有利于学习者不受干扰,专注学习。营造外部的“静”界很简单,只要教师能够将课堂实实在在地当作学生学习的场所,在教学时多做“减法”,删去对学生认知起负面影响的环节,把时间还给学生。课堂自然就安静下来了。
语文学习也需要学习者保持良好的内心“静”态。只有静心,才能保证倾听他人的发言;只有静心,才能保证真正地读进文本;只有静心,才能保证调动新知、旧知进行思考。“静”下来,不仅作为一种语文学习的良好状态,更应是一种弥足珍贵的语文学习习惯。
我们期望,凭借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达到真、纯、实、活的教学境界;努力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想。“大道至简”简约并不简单。语文课堂教学只有删繁就简,才能无比丰盈。大道至简,真水无香;简约语文,丰满境界。
让我们共同追求语文教学的简约之美!
【参考文献】
1.《打造语文课堂教学的“静”界》查静 《江苏教育》
2.《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杨再隋 《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
3.《利用课文空白开发思维潜能》 郭辉雄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
4.一沙一世界 一花一天堂》张祖庆 《小学语文教师》
5.《简简单单平平淡淡 真真切切》梅林等
6.《简约语文》汪潮,浙江青年名师展示会
7.《关于新课程改革的一些想法》张庆
8.《守望简约的语文教学》 徐新铭
第四篇:美文美教,让语文课堂更加精彩
美文美教,让语文课堂更加精彩
——浅谈《诗经》教学中多种形式的“对话“
《诗经》像春风吹动万物而发出的“万籁之声”,千百年来,感染打动着人心。感情都是那样诚挚淳朴健康,如孔子说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选入初中语文课本的《关雎》和《蒹葭》,是两首表达爱情的诗,表现了小伙子对意中人的执着追求,意境优美,充满了细致、隽永的抒情意味。在教学中,要尽量做到美文美教,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充分对话中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加精彩。下面就以自己的教学感受谈一点自己的做法:
首先,用朗读再现音乐美。高水平的范读和流畅明确的朗读要求,让课堂中洋溢着琅琅的读书声,在读中感知,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思考,在读中质疑,在读中品味,在读中领悟。形式、方法不拘一格,但要以琅琅书声贯穿整个教学环节,努力建设有读书声的轻松快乐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诗经》的音乐美。在这方面,马清华老师的课就是很好的例子:“一咏三叹吟读《关雎》——相映成趣译读《关雎》——诗情画意品读《关雎》——音韵悠扬唱读《关雎》——诗意栖居再读《诗经》”通过这些环节,让读成为课堂主线,使琅琅的读书声始终在课堂萦绕,给人美的享受。这是整体感知最好的对话,在朗读中让学生初步感知古典文学的节奏美,音乐美。
其次,用想象感受意境美。《关雎》的意境优美简约,全诗以展现滩头水畔的形影不离的雎鸠鸟开头,看这美好的和谐之景,听它们一唱一和,自然引起岸边的青年的无限情思。“窈窕淑女”,她在参差的荇菜之间,在潺潺河流之上,形象不断叠加,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画卷。《蒹葭》意境空灵朦胧,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一位痴情的恋者,踯躅水畔,热烈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上的恋人。那恋人好像在水一方,河道阻隔,可望而不可及,于是他徘徊往复。教师可以通过描述画面的形式,调动学生的想象来感受意境。如马清华老师让学生通过写电影脚本的形式来感受《关雎》意境,洪越老师让学生听读配乐朗读,想象画面,然后谈感受、理解的方式,设计都很巧妙新颖,值得学习。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理解,也是对文本的再创造。是更深层次的一种对话。
再次,用赏评感悟形象美。采荇菜的少女勤劳能干,心灵手巧; 苦苦追求的君子爱情执著而又情趣高雅。《蒹葭》中伊人在水的那方忽隐忽现,可望而不可及,在特定情境中有一种朦胧美。主人公上下追寻,执着而又始终充满希望。在教学中应该通过对诗歌语言的品读赏析中,引导学生去感悟。像洪越老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宛在”等,引导学生感受伊人的形象。阅读文本,不仅仅要读“进去”,更要读“出来”。而对于文本中形象的感悟和赏评无疑是一种读“出来”,能让学生更理性的去分析文本,是一种更深入的认知和独特感悟。
最后,用心灵捕捉情感美。其实情感美是与形象美、意境美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如我在设计“美点寻踪”这一环节,就通过对优美画面描述,对人物形象分析,让学生很自然地用心去捕捉诗歌中传达出的情感,这种情感既有君子初见淑女时的喜悦和爱慕之情,又有“求之不得”时的焦虑、苦闷、失望,还有想象与她相会的陶醉和幸福之情。我想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与文本的情感对话交流,也是最高层次对文本的理解。
美文美教,让学生运用多种方式与文本进行充分的对话,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获得审美的愉悦,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展示自己的个性化解读。像马老师设计的“译读”“品读”唱读“环节,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学生的答案真是精彩纷呈,令我们惊叹。美教的方法还有很多,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不断学习尝试,让我的语文课堂更精彩!
第五篇:感悟语文课堂的文化气息
感悟语文课堂的文化气息——浅谈从区教研活动中得到的启示
上周三下午,区语文组的教学活动在我校举行。在听汪湖英老师上的《端午的鸭蛋》这一课中,感受到了把文化的气息潜移默化到课堂教学中,才能使课堂的生成宽度与广度兼具。
汪曾祺的散文语言优美、淡雅,他的文章大多清新自然,少有世俗之气。汪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这一特点,而是让学生在语言的品读中慢慢感受语言的魅力,以及扑面而来的文化气息,这对于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无疑具有重大功效。更可贵的是,汪老师点评的语言精妙,在不自觉中运用了与课文类似的语言风格,使得整个课堂浑然一体。这堂课还是一堂课内精读与课外多读相结合的示范课,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立足课本,开阔眼界,同时又能切实有效地思考现实问题,如在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怎样保护民族文化等内容,使语文课堂变得灵活而高效,让听课的我们有了为之一振的感觉。
最后在两位特级教师评课的环节中,还学到了怎样在平时的课堂中激发学生扩展课外阅读的兴趣,可以说是受益匪浅。
你有敏锐的语文意识吗
——— 四月份教师培训感言
四月二十三日,我融入全体四年级语文教师的集体,参与了第一次高年级的教研活动,观摩了两节教研课,分别是茅以升小学章臻老师执教的《触摸春天》,和彭埠中心小学的何霞老师任教的《全神贯注》,感触颇大。
对小学高段的语文教学是比较陌生的,只有大学见习的时候才接触过四年级语文教学的皮毛,我有生的第一堂语文课就是感动心灵的美文《触摸春天》。因此,我大胆地再次走进它。
尽管窗外声声沸腾,春光暖暖,但是幽默和谐的互动使得整个教研活动,不仅学生热情洋溢,踊跃展示,而且老师也认真谦虚,大方交流。我们本期教研的主题是“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创生”。两位教师从课题、课时、教学媒体、板书设计等着手,都做到了对文字或非文字教学内容的择优录取。
听课感受 谭超
由于我自己是教高段的语文,所以选择了听一节高段的课,所以选择汪海老师的《扁鹊见蔡桓公》。我去年也讲过这节课,听了之后也有些感想。
汪海老师是以推理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了蔡桓公得病的经过以及最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引导起到 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教学流程设计细致,教师的教态自然。尤其是最后结尾的时候引出的道理,很值得人回味。教师的语言比较清晰流畅,但是有写地方的语言的指向性不是十分明确,小学的语文有一些问题是要多重复几遍的,否则学生很难听清楚老师的意图。教师的设计细致,但是我个人感觉设计的细致有些过了。太细碎就失去了课堂的灵活性,显得课堂不是十分大气。我个人认为男教师要有大气的风格。
从总体上讲,汪海老师的课堂还是十分成功的,有许多值得我借鉴的地方。能成为优秀的教师也是我们王曜君讲座体会
“动”中取胜,课堂法宝
1、思路清晰
课堂中教师是引导者,教师一定要对教学设计有清晰的思路,明晰的线索。章老师的课堂以“这真是一个奇迹啊!”为主线索,贯穿全文,学生在感受这个清晨,发生在这个小女孩安静身上的每一处奇迹,层层递进,深刻感悟生命的奇迹——“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而《全神贯注》由课题而入,围绕罗丹在创作作品的情境中如何全神贯注,以“醉”为切入点,在语言文字中体会描写如喝醉般的千姿百态,深切地体会到“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
教师在课前必然要理清各种线路,不论是层层递进的直线性,还是从中心辐射的射线性,在分明中有机地交织交融,那么协调,那么自然,学生在这样的思路引导下更容易获得信息。
2、有的放矢
“有的放矢”是营造课堂高潮,推进主旨升华;是有目标地突破,解决重难点
譬如:针对四年级的字词教学问题,一定要明确如何做到泛学,即在学生能自主识字记字的基础上,通过对易错字、难解字的强调,而重点解决难点。
而阅读教学是注重整体感知和个性解读相结合。从全文到段到句到字词,口子越缩越小,感悟越来越深刻。如:学习《触摸春天》时,对“流畅”、“极其准确”、“悄然”、“磕磕绊绊”四个词语的解读是轻重分明。学生能说出“流畅”、“极其准备”、“磕磕绊绊”的意思,并能用朗读来表达它们的意义即可。而在解读“悄然”时候,学生从说“悄然”的解释,到融入文本,感受“悄然合拢”是怎样的一个动作,继而闭上眼睛,走入情境,仿佛你就是此时的盲女孩安静,蝴蝶在手中扑腾,你的心里是怎么想的—— 教师采访现场的安静,把想法说出来!安静的学生们悄然地走进了安静的世界!同样《全神贯注》的“靶心”更分明,师生共同来解读第二自然段,感受罗丹创造时刻的全神贯注。这两节课中有个共同点,对表现文章主旨的关键句,学生都是在通过读、写、说三个环节来掌握。
3、评价反馈
很喜欢这两节课中教师对学生的机智评价,如果我是学生,我肯定很开心,因为每次我回答好问题后老师对我的点评都让我感受到了愉悦。瞧,“你居然拢住了蝴蝶”,“你的理解很深刻”,“你读得很深入”,“就是这种感觉,好”等等。那么自然地过渡和反馈,是充分备战和深厚功底的结果。
撑起语文教学的“支点”
杨老师引用了阿基米德的话:“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撑起一个地球”。这句话很好地提示我们语文教学中要找到支撑的点,才能漂亮地撑起一节课堂。而同样杨老师的“你有敏锐的语文意识吗?”也让我陷入思考,语文意识具有广泛的涵义,包括如何解读文本、解读学生、解读语文学习过程、解读教学设计等等。不管如何,语文老师必须具备敏锐的语文意识,而它势必要历经实践的磨练,“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年轻的生命啊,渴望机会,多多实践,多多反思,多多学习!
阅读全文(1)| 回复(0)| 引用通告(0)| 编辑
感受中感动
———记一年级备课组“快乐识字”主题教研活动
在前期工作有序而充分准备的情况下,一年级备课组开展的“快乐识字”主题教学研究活动,终于闪亮登场!这次教研活动分这样几步过程:首先由年轻老师匡老师执教《小小的船》,接着由徐芸老师进行点评,继而备课组长郜老师向我们汇报 “快乐识字”的工作开展情况和,最后其他备课组的老师和长河小学的老师为我们送上了精彩的点评。
感受长辈的全心、精心、悉心
在坐的每一位教师都感受到了一年级备课组三位元老——郜老师、徐老师、虞老师的她们的一片热心,全心地部署、精心地指导、悉心地汇报。首先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角度全面开展识字的调查,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确定“快乐识字”的主题。虞老师倾囊地辅助,徐老师认真地准备,声情并茂地点评,郜老师幽默风趣而独有建树地汇报,都传递给我们感动。
感受“年轻”的活力
在工作近三个月的匡艳老师和她的孩子们为我们送上了一堂充满乐趣的识字课。匡老师以她生动的语言、亲切的表情与孩子一起遨游在快乐识字的课堂,受到了各位听课老师的一致肯定。
感受“快乐识字”的趣味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我们更感受到了一年级“快乐识字”的趣味性,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可以学习各种有趣的方法,如加一加、编谜语、做动作等,可以在孩子喜欢的游戏中学习和巩固生字,更领悟到要在生活中去认识绳子,学生感受到了识字的快乐。而让孩子在生活中主动地乐意的学习汉字,是“快乐识字”的根本目标,充分地利用生活中各种资源,如挖掘开发校园文化资源,引领孩子去认字学字。
最后一切化为姚国娟老师所说的“感动”!希望把“感动”传承下去,我们的备课组更快乐地合作、学习,同样把“感动”传递给我们的孩子,让“快乐识字”伴随孩子愉快地认识学习汉字。师德演讲搞
chxd 发表于 2007-3-18 18:58:34 大家好!世上有很多东西,给予他人时,往往是越分越少,而有一样东西却是越分越多。您也许会惊奇地问:“那是什么呢?”我将毫不迟疑的回答您:“那就是爱!”爱,不是索取,不是等价交换,而是付出,是给予,是自我牺牲。
我试着以平等的尊重和真诚的爱心去打开每个学生的心门,我成功了。爱心让我发现,每一扇门的后面,都是一个不可估量的宇宙;每一扇门的开启,都是一个无法预测的未来。讲台下,我所面对的不止是几十双求知的眼睛,而是一个需要用爱来倾注的浩瀚的海洋。
“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教师应用自己博大的爱去温暖每一位学生。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去精心地培养学生,只有爱得深,才能更认真、更耐心、更细心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爱”源于高尚的师德,“爱”意味着无私的奉献。我认为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出自个人的恩怨,而是出自社会的需要、教育的需要。这种爱是稳固的、深厚的,是与教师所肩负的社会责任紧密相连的。当我第一次站在孩子们面前的时候,一切都让我新鲜、好奇。看看这张脸、摸摸那个头,多像一枚枚蓓蕾仰着小脸,渴求着阳光雨露。每天清晨“老师,您早。”那童稚的问候,给我带来了一天的快乐和生机;每天傍晚随着一声声“老师,再见。”给我留下明天的希望之光。孩子们纯洁的心、圣洁的情、深厚的意,净化了我的心灵,激起了我对教育事业深深的爱,我真正地体会到了一个教师所有的幸福和快乐。那间教室里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是自己;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那根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流下的是泪滴,奉献的是自己。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深深地懂得,教师对学生的爱,不能局限于个别的对象,而是面向全体学生。教师所肩负的是对一代人的教育使命,并非对个别人的教育任务。这种责任和爱能超越一切,汇聚成一股无可阻挡的力量,我用我的爱心感化着学习困难的学生。当然,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无原则的,而是始终与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要爱中有严,严中有爱,爱而不宠,严而有格,严慈相济,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
唐代韩愈曾经为我们老师写过一篇文章,里面写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说的就是我们教师教育学生的第一目的是“传道”,即教授做人的道理,第二才是知识技能。教育学生是不是多上几节思品课,让学生背诵日常行为规范就可以了呢?不是的。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教师我们要在要在日常教学中发挥模范、表率作用,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言谈风貌。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风和学校的校风,教师的形象直接关系着学生素质的培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用自身的榜样作用和人格魅力,让学生佩服,从而仿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相信合格的教师才能塑造出合格的学生。教师的品德和素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只有对“怎样做一名好教师”这一问题有深刻的认识,才能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
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我认为:首先,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行将是教师最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曾经有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他不幸患上了强直性脊椎炎,颈不能转,腰不能弯,腿不能曲,上课时整个身体全靠双拐支撑着。但他不悲观、不忧伤,凭着对人民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依然顽强地坚守在讲台上。学生看着他忍着剧痛、冒着冷汗在那里讲课,都感动得落泪。他深情地说:“我的知识是人民给的,我要珍惜这有限的时光,把知识献给人民。”古今中外无数事例证明,育人单凭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还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作为一名教师就要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甘为人梯,像“春蚕”吐尽青丝,像“蜡烛”化成灰烬,把毕生献给事业,献给学生。其次,规范文明行为。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再次,关爱每位学生。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花10年时间,将一名有偷窃习惯的学生培养成一名成功的农庄主席。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学生,容易形成特别性格,这就要求教师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
史烟飘过,回看今天。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教师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们的道德基因的转接者。因此,师德 ,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用爱心创造未来
岁月匆匆,我在教师岗位上已经工作了半年,经过了这150多个日日夜夜,我也经历了很多的酸甜苦辣。但是常言说的好: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而这个目的的达成,我仍需努力。争取早日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绿荫的。”让我们用慈爱呵护纯真;用智慧孕育成长;用真诚开启心灵;用希冀放飞理想,我将用自己的双手和大家一道默默耕耘.什么样的老师才是优秀的教师呢?有人会说,优秀老师就是有渊博的知识,端庄的仪表,优雅的风度,健康的体魄。可我认为,要当一名优秀老师,首先要有爱心,不热爱学生的老师,决不是好老师,学生们也决不会欢迎他。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不仅是一名教师人品、学识、情感与亲和力的展现,实际上更多的是倾注了我们教师对祖国、对人类、对未来的热爱。因为有爱,我们才有耐心;因为有爱,我们才会关心;因为有爱,我们才和同学贴心。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微小的“闪光点”,实际上是我们教师最大的乐趣。
但是教师的爱也不是盲目的,爱是一门艺术,我们不仅要能爱,而且要善爱。“爱”要一视同仁。学生没有贫富贵贱之分,他们有一样的智慧和热情,有一样被爱护的权利,我们应该用一样的心去关爱他们。“爱”要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这点上咱们学校好多老教师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指明了方向。她们疼自己的学生吗?疼。有的老师带生病的学生回自己家照顾;有的老师经常给贫困的学生衣物;有的老师甚至为同学挤大便。她们都在学生身上倾注了爱心,但是她们对学生的要求也是非常严格的,不放过一点小错误,及时进行教育,以促其不断进步,这才是善爱。“爱”要以理解,尊重,信任为基础。平等,民主,理解,尊重,信任会使我们更容易走进学生的心,更好的帮助他们进步。
付出爱的过程是甜美的,付出爱的道路是艰辛的。我曾为学生不学习而大动肝火;曾为半夜找不到学生而心焦如焚;曾为作通学生的思想工作而绞尽脑汁;曾为学生的不理解而心酸流泪。我犹豫过,消沉过,有时候问自己,和读研或干其他工作的同学比起来,自己是不是太累了。但是当看到学生们体会到老师的苦心奋起直追,成绩进步时;当生病时看到学生关切的目光,听到他们亲切的问候时;当听到他们骄傲的谈起“我们老班„„”时;当经过自己和同学们努力班级取得成绩时,一种感动和自豪就会油然而生,原来付出就有收获,爱的付出就有爱的回报。这时我又燃起了工作的热情,又充满了事业的执着。我想虽然我的工作做的并不优秀,离“名师”的目标还有相当大的距离;虽然可能我的事业永远也不能够轰轰烈烈,惊天动地,但我的工作充满着希望,决定着未来,所以我会始终坚持用心去做,用爱心耕耘终生。
在座的各位都是教育工作者,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都用自己的爱心来创造美好的未来,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我不是诗人,不能用漂亮的诗句来讴歌我的职业;也不是学者,不能用深邃的思想来思考我的价值;更不是歌手,没有动听的歌喉来颂咏我的岗位。然而,我是教师——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我要在知识的宝库里采撷如花的词语,构筑我心中最美好的诗篇;我要用深深的思索,推演我心中最奥秘的哲理;我要用凝重的感情,唱出我心中最优美的赞歌——用高尚人格塑美好心灵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人,从教事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试想一下,我们每个人,谁没有受过恩师的指点?在我们无助的时候,是老师向我们伸出了温暖的双手;在我们成功的背后,是老师在为我们默默地耕耘;在我们迷茫的时候,是老师一次又一次的为我们指出前进的方向。
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灵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学子们人生可靠的引路人。换而言之,教师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无限的师爱,可以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个学生,把关爱倾注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和学生产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让一切学生的心灵都感受到师爱的温暖。二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使我深刻体会到,学生再笨再懒再难管,都不应该成为被老师蔑视、嘲讽的对象。如果教师在一个被认为难管的学生面前束手无策,只能用难听的话打击他,本身就是一种不称职,更何况学生们其实不像有的老师认定的那样笨,关键要看教师有没有从心底里尊重和爱护学生的意识,有没有求真、求善、求美、求知的人格原则。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学生才会把老师当成可以信赖的人,师生之间才能架起一座信任、友好的桥梁,学生才肯接受教育。师爱--真正是教育者取得成功的法宝。
“无德无以为师。”真正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人。他对祖国的爱,对学生的爱,对事业和未来的爱,都表现在他对自己的高标准要求的落实上。率先垂范就是对学生真正的负责,就是潜够默化、影响深远的教育。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肩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为祖国的未来夯实基础的重任。这就要求我们本身要有一定的人格魅力,而这种人格魅力表现为教师必须要有敬业精神,必须具备健康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勿庸置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除了父母长辈等家庭成员之外,就要数教师了。教师必须处处、时时、事事、言言、行行,严格要求自己。因为小学生的模仿能力特别强,如果教师言行上不严谨,势必会不知不觉地对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造成影响。毕竟他们年龄还太小,对于是非、善恶、美丑还没有成熟的概念和判断的经验。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高大的、可信赖的,他们认为教师所说的、所做的都是正确的,可见教师言行的好与坏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句看似无关紧要的话语,都会给他们以前进的动力。当然教师的不经意中做过的一件错事(哪怕很小),或者说过的一句错话(哪怕很短),都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反之的教育,则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煦风化雨 润泽“春芽”
叶圣陶曾说:“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意思是,教育者应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充分尊重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最大限度地激发生命潜能,促其个性发展。而不能像工厂流水线作业那样,把学生打磨成一个个规格统一的标准“构件”。这句话因比喻新颖、妥贴而给听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然而在很多人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它又往往成了无力的说教和苍白的表述。
今天,在听了春芽实验学校卢建萍老师的语文课《威尼斯的小艇》后,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认识。
讲台上,卢老师激情四溢,用极富感染力的语言创设了对话情境后,便睿智地将话语权交给学生,一再用“你看到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来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生活体验仔细研读文本,从而让他们得出自己的观点和感悟。整堂课,卢老师的话语虽不多,但每句话都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
听着孩子们极为精彩、极富个性的回答,我不禁想到:卢老师的教学实践不正是对新课程理念“阅读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独特体验”的生动诠释吗?长期以来,我们很多教师在课堂上总是把握话语霸权,让学生在既定范围内跟着老师亦步亦趋;课前预设过多,而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学生在课堂知识动态生成中的灵性、个性与主动性。其结果便是:知识贫乏化、答案标准化、思维模式化,学生也便成了思维被剥夺、情感被疏离的“标准构件”。
德国教育家第多斯惠认为:“教育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知识的过程,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阅读教学中,卢老师以其独具的教育智慧,明确了自己 “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的身份,给予了学生宽松的思维发展空间,让学生如吐绿的“春芽”,在煦风化雨中茁壮成长。
(戴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