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语文课堂更加幸福
让语文课堂更加幸福
“儿童期,是身心生长最重要的阶段,也应是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光,教育所能成就的最大功德是给孩子一个幸福而又有意义的童年,以此为他们幸福而有意义的一生创造良好的基础。”哲学家周国平一语道破了儿童教育的真谛和使命。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不禁要扪心自问:“我的语文课堂,学生感到学习的幸福了吗?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了吗?”据一份 《小学语文课堂学生幸福现状的调查报告》 显示:小学生语文课堂学习“幸福感”普遍低于数学、英语等其他学科,并随着年级的上升,语文的学习“幸福感”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要改变这一现状,迫切需要语文教师找寻儿童语文学习的“幸福密码”,唤醒他们对母语的热爱,语文课堂的向往,引领他们感悟语言文字的美好,收获语文学习的成功与快乐,帮助他们在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中拥有成就感,在言语实践中感受幸福,体验美好。
一、融入游戏元素,让天性在“游戏课堂情境”中释放幸福
儿童是游戏的化身,游戏的天才。爱玩、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教育只有顺应儿童的天性,与儿童的天性合作,学习才能成为儿童的自觉自愿、自主独立。可是,综观我们的语文课堂,在分数至上的功利思想影响下,教师教得一本正经,学生学得小心翼翼。机械的训练、繁琐的讲解、沉重的负担,让语文课堂变得无趣、无聊、无奈,“幸福感”也渐渐远离了语文的学习。
在语文课堂中融入游戏元素,唤醒并激发儿童的游戏精神,这样的课堂更贴近儿童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儿童的言语生命和精神生命都得以自由丰盈地生长”。游戏元素,它可以是一个精心设计的游戏,可以是一则令人捧腹的小笑话,可以是一句幽默机智的点评,甚至可以是一句调侃味十足的方言。它让学习隐身为游戏,让游戏化身为学习。它把快乐还给学习课堂,让幸福浸润师生的心灵。但它不是为玩而玩、为乐而乐,它蕴含着快乐因子,却更指向了言语学习的目标和儿童精神的成长。融入了游戏元素的语文课堂,儿童的身体获得自由,心灵得到舒展,思维得以开放,学习的幸福当然也就会如期而至。
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导入阶段,笔者设计了“翻纸牌”的竞猜游戏。游戏共出示四张扑克牌,看谁能根据前三张的提示最先猜对第四张牌。游戏开始,笔者先告诉学生,第四张牌里藏着的是一位人物。随后,笔者依次翻出了“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竞猜非常激烈,课堂也相当热闹。随着竞猜的深入,鲁迅先生忠于革命、关爱儿童的伟大形象在学生的脑海里逐渐明晰起来。当揭开第四张牌是“鲁迅”时,教室里一片欢呼,成功的喜悦溢于言表。
这样的竞猜游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的学习热情高涨,既展示、交流、检测了学生课前的预习情况,又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完成了对鲁迅生平的了解,实现了“教学”与“游戏”的高度融合,“目的”和“手段”的有机统一,“发展”和“幸福”的同步实现。
二、展现语文魅力,让课堂在“丰富本味体验”中充盈幸福
“没有一门课程,如语文般给人抑扬顿挫、低回婉转的感觉。”“没有哪一门课程,能像语文这样让人如此畅达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意志。”语文是一门浑身都散发着迷人魅力的学科。走进语文,就如同走进了一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浩瀚辽阔的“情的海洋”。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走进这个“美的世界”,让他们在诵读中体验音韵之美;在品味字词中,体验情感之美;在拓展意象中,体验文化之美;在关注形式中,体验表达之美。在言语实践中,培养语感,启迪美感,触发灵感,丰富自身的文化内涵,润泽自己的情感世界,灵动自己的言语智慧,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
语文的课堂要洋溢着语文的本味,要努力把语言中的文化部分、美的部分展示出来。如有位教师对“同学们沐浴在和煦的阳光中”的“沐浴”一词教学时,没有采用“看字形、猜词义”的传统教法,而是先给学生介绍汉族的“洗浴”文化——在古代,“沐”和“浴”都带有“洗”的意思,但是洗的部分有不同,用词也非常有讲究,洗手叫“盥”,洗脸叫“靧”,洗头叫“沐”,洗身叫“浴”。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联系句子进行理解,因为学生对“沐浴”的本义与引申义有了充分的理解,所以理解更多了几分诗意和浪漫——学生从头到脚都被温暖的春光所浸润与包围,身上没有一处地方“遗漏”,那是何等的惬意呀。
三、实施自主学习,让儿童在“自我实践选择”中创造幸福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获取幸福的途径很多,怎样的环境才能够使他们获得幸福呢?答案是当他们拥有独立自主的权利时,他们就会感到幸福。所以,我们必须践行“生本”理念,充分尊重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给予儿童自主选择的权利,把学习的时空还给儿童,把学习的过程还给儿童,把学习的快乐还给儿童。通过“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发言”,让学生广泛地参与到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来,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乐学”,提升语文学习的幸福感。
在即将完成 《九色鹿》 一文的学习时,一位学生质疑道:“九色鹿能救人,说明它是头神鹿。那当它遭遇围捕时,为什么不借自己的神力脱险呢?”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学生说,九色鹿只有一个人,寡不敌众;有的说,九色鹿手无寸铁,当然无法战胜军队;还有的说,如果九色鹿借神力脱险成功,国王依然会重金悬赏捉拿它,它也永无安宁之日。国王不会觉悟,调达也不会受到应有的惩罚。此时,教师向学生补充了这则佛教故事的后半部分内容——调达面壁思过,悔过自新,重新做人,最终修成正果,成为五百罗汉中的第127尊。顿时,学生的思想闸门又一次被打开:“我觉得,九色鹿再次成为了调达的救命恩人。第一次是给了调达生命,这一次是拯救了他的灵魂,让他悔过自新。它帮助调达实现了从‘小人’到‘人’最后成为‘神’的蜕变。”“九色鹿真是太善良了,落水救调达体现了它‘与人为善’,愤怒斥责调达体现了它‘劝人为善’,它是完美的化身。”“九色鹿机智脱险,其实也是在启发我们:以后遇到不诚信的人时,不要惊慌失措,不要沉默不语,而要据理力争,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保护自己,维护正义。”自主学习是一杆秤,是衡量儿童语文学习能否幸福的重要标准。以上教学片段中,教师精心呵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未知欲,敞开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鼓励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合作交流进行自主、深度的探究。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对九色鹿深刻、全面的认识,更多的是自主阅读、专心思考、幡然醒悟、自由表达的乐趣和幸福。
四、设计智力挑战,让儿童在“超越生命智慧”中享受幸福
苏霍姆林斯基在 《怎样使小学生愿意学习》 中指出,儿童学习幸福的源泉,就在于进行紧张的智力活动和体验到取得胜利的欢乐。反观我们的语文课堂,要么“一问到底”,让学生在浅层次的问题中“打水漂”;要么“一讲到底”,用教师的理解代替学生的感悟。这样的课堂,表面上学生学得轻松自在、心情愉悦,实际上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品质却在逐渐钝化。正如张康桥老师所言:“一个学生,如果没有经历过坚持不懈的思考,并从思考的地方生长出自己的思想与语言来,那么,他就不可能真正体会到语文学习内在的快乐。”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创造机会,挑战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在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中发展自己的语言,享受语文学习的幸福。
“紧张的智力活动和体验”,需要学习富有挑战性,需要学生深度参与。在张康桥老师执教的 《九色鹿》片段中,他先让学生默读课文,用两三句话总结自己读出了什么,然后顺着学生的回答不停追问:“你善良吗?你英明吗?你任性吗?你诚信吗?”学生开始走向内省,接着通过出示“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等三句先哲语录,帮助学生将思维引向新的制高点。到此,他并没有停止,而是进一步制造矛盾:“如果调达再掉进河里,假如你是九色鹿,你救还是不救?”学生几乎异口同声说救,张老师并没有继续追问为什么,而是建议学生读完 《农夫与蛇》《东郭先生和狼》 之后再作回答。当再次问起“救还是不救”时,学生的回答更为理性和睿智——要救,首先救灵魂。在整个片段中,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兴奋、活跃的状态,在不断的肯定否定、思辨抉择中,过着紧张而幸福的智力生活。
五、开放学习时空,让儿童在“享受语文生活”中恒久幸福
生命的幸福,总是和个体全方位的生活相关。就语文课堂教学而言,学生在与文本相遇的过程中,在与同学论辩的过程中,在享受语文生活的过程中,如果他们的生活拥有开放的空间享受,那么他就是幸福的。这样的语文课堂就是幸福的语文课堂。语文课堂的幸福密码其实就是儿童心灵自由的出口和生活的入口。
(一)打开语文课堂的窗户,全方位向儿童开放,充分享受幸福的语文生活 美国教育家华特科勒涅斯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儿童语文的学习,生活不能缺席。因为只有体验到学习语文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儿童才能产生持久的语文学习兴趣和动力,语文的学习才有可能成为幸福。然而,在现实的课堂中,我们依然喜欢把语文教学限制在狭小的课堂上、在有限的课本里。学生认认真真地读着一本语文书,辛辛苦苦地做着无数道练习题,语文的学习“疏远”了生活,“屏蔽”了生活。所以,我们必须把语文课程的“触须”向外伸延,引“生活”这一源头活水,让学生在广阔的生活领域中学语文、用语文。在“大语文”“语文生活化”的理念观照下,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提升语文综合素养,获得学习的幸福感。
(二)打开人文熏染的入口,全方位向书籍开放,充分享受幸福的阅读生活 语文的课堂,要向四面八方打开。最应打开的,就是阅读之门。正如著名儿童文学家秦文君所说:“童年时打下基础的阅读习惯会像最忠心的伙伴,一生受用。”让儿童过一种幸福的阅读生活,这应该成为语文教师共同的诉求和愿景。在儿童阅读的道路上,我们要做他们的领路人、点灯人。语文课堂要成为儿童阅读的指路牌、加油站、狂欢节。当儿童的阅读像呼吸那样自然时,他们一定能享受到探索真知的快乐,品味到增长智慧的幸福,他们的精神会因此高贵而丰富,生命会因此深刻而宽广。提高小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的幸福感,是我们广大语文教师的一种追求,更是一种责任。让我们与学生的天性合作,发掘语文学科的“幸福因子”,开放语文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用“幸福的方式”教学生“学语文、用语文”,还学生“一个幸福而有意义的童年”。
第二篇:让语文课堂充满幸福和诗意
让语文课堂充满幸福和诗意
王建刚
[内容提要]:语文教学,不仅是一门塑造心灵的学科,而且具有特强的人文性和情感性,是一种雅致的文化,一块滋养心灵的沃土,一种洗尽铅华超越现实的精神享受,浸透了浓浓的诗意,教师要善于发掘和把握文本中的诗意,对每一篇课文都不能掉以轻心,取其琼浆醍醐去滋润学生的精神家园。让我们构建充满诗意的课堂,让学生享受充满诗意的人生!
[关键词]:诗意文本
诗意老师
诗意盎然
语文是一桌桌琳琅满目的筵席,是一道道色香俱全的大餐。当我们瞻望飘扬人文大旗猎猎长风的同时,发现朴实,简单,工具性的语文课堂上成了一些教育的时尚。人们没有了“悠然见南山”的平和与从容,缺失了“可下五洋捉鳖”的激情和豪迈。这份诗意失落了,人类心灵中最隐蔽最美好的语言,最能表达质朴而纯真的情感失落了;蕴藏于人们心中最美好的理想和意念失落了。这不得不让我们为之而汗颜。
教育是一项充满诗意的事业,它和生活一样,处处有美,处处存在着诗意。它是教人求真,向善,臻美,有着崇高理想信念的事业。语文教学,不仅是一门塑造心灵的学科,而且具有特强的人文性和情感性,是一种雅致的文化,一块滋养心灵的沃土,一种洗尽铅华超越现实的精神享受,浸透了浓浓的诗意,培育诗化了的心境,它会使语文课变得更精彩,更丰富,更走近语文教学的本源。
纯美的文本——诗情画意
语文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美丽与朴实相辅相成,就像银装素裹的北国之春。是虚与实,俗与雅,空灵与厚重于一体。她既要做“下里巴人”,又要成为“阳春白雪”;是“入世”中物质的语文,也是“出世”中精神的语文。没有一门学科能像语文文本那样包罗万象又体察入微。我们所用的苏教版文本是一套富有诗意的教材,一幅精美的画面,一篇篇纯正的文字,流淌指间,是一股浓的诗意。走进文本,在波澜壮阔的长江、黄河上劈波斩浪,浓妆淡抹的杭州西湖中荡漾;登临蜿蜒起伏的万里长城,回望《芦沟桥烽火》,泪湿陆游的遗嘱《示儿》,品尝的是《碧螺春》。诗意的文本,能让学生绽放生命的华彩。《拉萨的天空》那行云流水的优美文字,是一首精巧的诗,课文中的三幅图是一幅幅精美的画,无不透露出拉萨独特的民族风味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整体统一的美,美得无与伦比,美得激荡人心。美文配佳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岂止是一篇课文,更是一幅让人难以割舍的艺术作品。可以说,缺失了诗情也就没有了真正的语文教学。
然而现在的语文课上,老师对文本的解读成了一种可以复制的技术,语言的习得成了一种可以模仿的技巧。让人深深沉醉的语言成了僵直的图解,美丽的诗的意境被无情地解析,文本中所蕴含的人文意蕴被残酷的肢解,语文的文化语境也变得十分苍白,丰富的生存体验成为学生的奢侈梦想。一些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也被我们的老师简单地当成了宣扬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工具,而作品中弥漫着的人性、诗性的光辉却熟视无睹。这样的语文教学,给学生的心灵关注了太多他们年龄所不能承载的重负。我们的学生,也因为少了诗情的荡漾,少了诗魂的滋养,成了诗意失落的一代。
前辈们提出“涵泳”,叶圣陶先生把读书称为“美读”,李吉林老师创造情景教学。可见语文教育本身就是有诗意的。他们要把孩子带入情境的世界,美的世界,诗意的世界。语文教育就是发现美、感悟美、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课程,是诗意的课程。
语文文本大多是文学作品,形象性和情感性是文学性的显著特点,它总是以最美的语言描写时间最美的状态和情景,这就是诗境;它总是以丰富的形象来表达最感人和最令人遐想的情思,这就是诗情;它总是选择最精美的文字来负载所要表达的内容,这就是诗句,从文本的诗境、诗情,诗的语言中学生能汲取到丰富的精神营养。尤其与经典性的文本对话,学生会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境界。所以,教师善于发掘和把握文本中的诗意,对每一篇课文都不能掉以轻心,取其琼浆醍醐去滋润学生的精神家园。
诗意的老师———才华横溢
诗意的教师对人生,他们是渴求冲破功利主义的束缚,走出追仄的生存空间,诗意地栖居在教学的大地上,挥洒意趣,书写人生。诗意语文在于诗意解读。诗意的教师拥有一颗缪斯心性,能够以一颗敏锐、善感的心解读生活、文本、儿童中的种种诗意。“诗意语文在于唤醒诗心”。在诗意的课堂中,老师用一颗诗心,带着几十颗童心交流,以一份情感动另一份情,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一颗诗心荡涤另一颗诗心。文本语言有的或清新、或华美,给人修饰之美;有的或朴实、或简洁,如行云流水;有的则或平缓、或生动,亲切温馨„„针对不同的语言风格,教师的语言也要富于变化,或纵情渲染、激情回荡,或自然流畅、舒展畅达,或娓娓而谈、舒卷自如„„教师要准确把握课文的语言特色,让不同文体的课文散发出各自的语言魅力,让学生感受到不同文体的语言艺术美,在不同的美中熏陶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教师的语言具有了诗意,才能在学生的语言中播下诗意的种子
“情感是语文课堂的灵魂”。一个好的语文老师总是善于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创设教学情境,准确把握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轨迹,并以自己情感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将自己的人生体验、情感与课文交融在一起,从而实现师生情、作者情的情感交融。和谐共振,而不是那种做作的虚情、矫情。学生在课堂中,与老师、与同学、与文本实现真正的意义的自主对话,从而让那种源于儿童本性的真情在课堂中汩汩流淌。
“诗是心灵的自然流露”,诗意语文的美,在于教者自然,不无病呻吟,不把个人的情绪无限夸大。这使我想到老一辈特级教师于永正的朴素无华,贾志敏的行云流水,支玉恒的挥洒自如,靳家颜的腹有诗书。他们课堂中对学生风过无痕,大雪无痕的语言训练,是在一种很自然的状态下让学生受到良好的、扎实的训练。而学生却浑然不知是在接受训练,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一种诗意。语文教师得怀有诗情,得富有教学魅力。诗意需要智慧,需要真情,上课照本宣科捉襟见肘,情感冷漠僵硬的教师与语文课的诗意是无缘的。教师的诗情,教学的魅力哪里来?它源于理想信念的守望,文化底蕴的厚积和语言功底的修炼,在《逆风的蝶》中有一位教师是这样叙述的“去年的这一天,蔷薇花与蝴蝶曾经有过一个美丽的约定,今天就是它们相会的日子。蔷薇忘不了,蝴蝶更忘不了,迎着呼呼的狂风,蝴蝶出发了。我们看到过阳光下、微风中的蝴蝶,舞姿是那样飘逸、轻盈。那么狂风中的蝴蝶还能给我们这种感受吗?”然而,每个人的上课表达方式不一样,青年特级教师王菘舟内蕴深沉,盛新凤老师热情奔放,孙双全的睿智洒脱,都烙上了个人的风格,诗意语文要以教师自己的方式来表达。
一个诗意的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关注的是学生的生命成长。生命的基本需要是物质与精神。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教师满足不了孩子的物质需求,那么输入给孩子的精神就显得重要了。孩子的精神从哪里来,在课堂教学中,主要靠教师人格的影响和人性的发挥。教师的崇高在于无私的奉献,在于爱心的流淌,在于对孩子的尊重。“你是快乐的,我是幸福的。”是一个教师永远追求的教育境界。语文是富有感染力的学科,如果说一个语文教师,没有丰富的情感,没有优美的语言,没有应变的智慧,怎么能驾驭课堂,怎能让孩子喜欢语文。一个好的老师应该让学生感到是一种精神的享受,包括你的外表,你的体态,你的眼神,你的笑脸,你的手势,你的语言„„都能给学生心灵的震撼。
一个诗意的语文教师必须有丰厚的文化内涵。不说通晓天下事理,至少要了解文学、史政、科学、哲学等。一个诗意的语文教师应该具备高超的教学艺术。艺术是技能与智慧的完美结合。艺术包括处理教材的艺术、课堂设计的艺术、教学方法的艺术、处理问题的艺术,以及语言、板书、操作等艺术。所谓艺术就不是大众化的,突出的是个性与新鲜。譬如,同样课前导入,有的教师照本宣科,直扑主题。而有的教师,总是从儿童的兴趣与认知出发,让儿童渐入佳境。艺术是不断变化与创生的,一个方法艺术再好,但反复的运用,学生没有了新鲜的感觉,艺术也不能称为艺术了。同样是组织教学活动,有的教师是简单照搬,甚至是反复操作一个模式。而有的教师总能创设出富有个性组织形式。又如阅读方式,如果总是一个模式:复习—导入—学字—读文—作业。学语文就像走程序,学生还有什么兴趣可言。所以艺术,是智慧与技能的结晶。
上一节语文课容易,上一节有诗意的语文课不容易。做语文教师容易,做一个有诗意的语文教师不容易。诗意的语文课,如同高山流水,春雨缠绵。诗意的语文课,情景交融,自然流放。诗意的语文课,师生融洽,兴趣盎然。诗意的语文教师,充满着自信与关爱。诗意的语文教师,才华横溢,运筹帷幄。诗意的语文教师,语言优美,风趣幽默。
斑斓的“土地”———流淌诗意
教师耕耘的是一片诗意盎然的“土地”,面对的是天真烂漫纯真可爱的儿童。诗意与年轻的生命有着天然的本质的联系。我们脚下是
一片最纯洁、最少污染,保留着生命的原生状态的“土地”。每一个儿童都是天使,每一个儿童都是幻想家,心灵中都藏着一串彩色的梦,有梦就有诗。如果说几乎每一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段诗意盎然的岁月,那主要是指青少年时期。小学语文教师在这片“土地”上播种希望,耕耘未来,怎能不激动满怀并引以为豪!培根说:“物资以其感性的诗意光辉向着整个人微笑。”语文,这一“物资”当然也应该应它的诗意光辉向儿童微笑。但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常常忘了想儿童微笑,甚至还会像卢声林堡所说的“一个匆忙赶往伟大事业的人没心肝的撞到一个孩子”。而说的好!我们不理解诗意语文是为了孩子的微笑,为了孩子心灵的丰富和自由。雪莱说“诗也是孩子”,这正是语文的追求。面对着生动活泼的现实生活,我们要帮助孩子练就一颗慧心,打造一双慧眼,必须“身先士卒”,作出示范,给孩子感性的认识。
语文教师要有一双慧眼。“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为了培养孩子善于发现身边事情的主动意识,教师首先要做捕捉孩子生活亮点的能手。生活是色彩斑斓的,但很多事情是瞬间即逝,需要有较敏锐的洞察力,才能捕捉到别人不注意的细节。如果没有拥有一双聪慧的眼睛,没有敏感的心灵,是感受不到宇宙原来就是一个鲜活跳动着的生命啊。教师要多一份用心、多一双眼睛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教师要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到生活中去,陶冶他们的性情,净化他们的心灵,丰富他们的情感,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从而发现生活之美,生活之乐,生活之味;从而享受语文,享受生命。
语文教师要有一颗慧心。我们习惯用成人的眼光看世界,却不知道用孩子的心看生活。这不但影响着教学,而且更会影响着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有人评价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是“成人派往儿童精神世界的友好使者”,这正形象而有力的说明了于老师的成功首先就在于他拥有一颗读懂童心的慧心,从而赢得了所有孩子的真心。因此,我们应该蹲下身来,用孩子的心灵去体验孩子的喜怒哀乐,主动接触、用心体察、宽容理解那些为孩子所神往和珍视的文化信息,关注孩子的最新动向,捕捉孩子的兴奋点,探寻教师文化与孩子文化的共鸣区,允许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思考、发现和表达。无论他们的想法是多么离谱、荒唐或出人意料,我们都应该真诚地倾听、关注、鼓励。教师的高尚品格,博学多才,与学生思维的多姿多彩,交相呼应,充满灵动之气。
“诗意的课堂应当浮动师生的情绪、灵气和悟性。”然而,一些语文竟然是这样教学,只要字词句章,而没有字词句章中所蕴涵的情感和心灵;只要听说读写的训练,而没有训练中人精神和能力,不是人去训练,而是去训练人;只注重结果,注重效率,而没有过程,没有学习的兴趣和儿童以有经验及其需求;只有教室。以及教室中那本薄薄的被称作“神圣”的教材,而没有田野,没有生活,没有清清的流水,蓝蓝的天,于是孩子把麦子认作草,不知夏天鸣叫的是蝉,只知中心句„„这样的语文,理性胜利了而感性却失败了。
我们所追寻的诗意语文,关注的是儿童的发展。把儿童当是真实生活的守护者,当作语文这一“田野”上的牧羊人,儿童天生是诗人,儿童的思维富有先天缪斯性,在《白鹭》第三自然段中,老师出事这样一个题目:谁愿意为第五自然段取名字?有的学生说:“我想取‘碧水中的倩影’,清水虽比不上大海美丽但是它有洁白的白鹭站在其间,白鹭美丽的身影倒影在水田,这倒影使整幅画异常美丽。”有的学生说:“我取名为‘澈’,因为整个画面水波盈盈,清澈见底,看上去晶莹透亮,犹如嵌在玻璃框里的一般。”又有学生站起来说:“我取名为‘出淤泥而不染’因为白鹭仿佛是一枝洁白无瑕的荷花,亭亭玉立。”说的多好啊!只有发自内心才有这么美的语言,然而这一切,并不是老师刻意的要求,而是交流、对话的自然延伸,是学生内在的诗意的升华。我们老师所要做的,就是让儿童诗意的栖息在语文的大地上,全身心地呼唤着语文中的儿童,心目中的人。
诗意语文是追求幸福的语文,诗意是一种部位外力所迫的自由自在,因此也是一种幸福的境界,这一切,将学生对幸福的追求导引向宽阔而悠长的生活世界。诗意语文,就是要以幸福的手段达成幸福的结果,赢得学生幸福的人生。在充满诗意的课堂氛围里,学生就会感到自己的尊严,享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感受到学习生活的幸福和甜蜜。这样的课堂,是心灵流动的乐章。这样的课堂,是人性弥漫的天堂;这样的课堂,是文心流泻的诗章。让我们构建充满诗意的课堂,让学生享受充满诗意的人
第三篇: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云安县前锋镇中学
瞿飞雄
近几年来,我县语文教学的现状不尽人意,尤其是我们乡村中学。在某种情况下,我们的学生甚至可以说对语文学习是处于一种讨厌的状态。这是我们所有语文老师不可逃避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们必须得提高语文教学的教学效率。
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教学效率,就必须研究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要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就必须要让语文课堂“活”起来。语文学习积极性主要指一种学习态度,是一种对待语文学习的认真、紧张、主动而持久的学习态度,语文知识要靠长期积累,语文能力要长期训练。所以要使与我儿女教学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果,就必须要让语文课堂“活”起来,要让语文课堂“活”起来,就必须研究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需要,践行“以人为本”的人本教育理念,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一、联系生活,满足现实需要
学习知识,运用知识,解决生活现实问题,这是人类基本的心理需要之一。我们必须得把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脱离了生活、脱离了学生实际感受得知识是没有生命力可言的。因此在教学上,应当将知识与学生生活相结合。让学生自己去做、去发现、去研究。
我在教学朱自清的《背影》一课时,我采用的是先分析课文,再联系生活的方式教学的。我把事先准备好的《背影》一文里面父亲买橘子的情景的视频展示在教室的VCR平台上,然后让学生边根据课文的泛读,边看视频。看作者是通过什么描写来刻画自己父亲的背影的。特别提醒学生,尤其是那个马褂棉袍蹒跚地爬月台的胖胖的老父亲的片段。视频播放完后,我深情的说:这个背影不知道 打动了多少读者,不知道让多少人看到了无言的深情,同学们想想:作者为什么会写得这么好?学生开始沸沸扬扬的讨论。
正在他们讨论的时候,我就说:是因为父亲当时爬月台的形象深深地触动了作者的心灵。接着我就开始问学生:你父母多大年纪,是从事什么工作的,有没有留意过他们工作时的情景。因为我班95%以上的学生的父母都是靠种田或在工地上做水泥工的,因此对他们的工作情形历历在目。但问他们有没有认真去观察和了解父亲时,他们的回答是除了严厉和陌生外,几乎没有其他印象,根本就没有认真留意过父亲工作时的背影,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意识过父亲的辛劳。在这种情况下,我就叫学生马上闭上眼睛。自己静下心来,慢慢想,收割稻谷父亲背谷的时候,是一种怎样的情形。这时,我偷偷的留意学生,有的眼角开始湿润了。
过了几分钟,我开始说话了:父爱是很少被赞颂的,那么今天希望同学们静下心来,用自己朴实的言语,好好的赞颂一下自己那伟大的父爱。我还是提示了学生,可以通过收稻谷、摘沙糖桔等。这样让他们也了解生活并不是那么轻松,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辛苦。
二、重视学生动手实践,满足成就感需要
我们在教学中,如果只是一味的靠磨嘴皮子(老师讲,学生听)是提不高教学效率的。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应想方设法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
我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时,在和学生探讨完课文后,我就布置了一篇小作文,以“我的于勒叔叔发财后„„”为话题写一篇小作文,题目自拟。要求学生大胆创新,发挥自己所有的想象力,200—300字左右。第二天收回来后,发现有很多学生的创新思维很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班上相对来讲认为是学困生的一个同学是这样写的:于勒叔叔发了财回来后,知道菲利普一家去哲尔赛岛度假旅游,于是到船上扮成卖牡蛎的,来试探菲利普一家的态度。他“巧遇”菲利普一家,菲利普夫妇不肯相认这个“穷鬼”弟弟。顿时,于勒卸下自己 2 的“武装”,当场决定,说把自己的财产捐给慈善机构和穷人家的孩子,此时此刻,菲利普太太大吃一惊,当即晕倒了。这一篇小作文,我把他当做是范文,输进电脑,在班上的VCR平台上展示了出来。学生大胆的创意,赢得全班同学的一致好评。这样不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还能激发他们学习课文的热情、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更重要的是能够让枯燥无味的语文课堂“活” 了起来。
三、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满足对爱的需要
我们都知道: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老师能重视自己、关心自己、爱护自己。因此,教师要摆正自己与学生的关系,确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经常与学生聊生活、聊学习、聊家常„„形成融洽的老师爱学生、学生喜欢老师的师生关系。从而满足学生被重视、被爱护、照顾等需要。学生因为爱老师,慢慢的,就爱上这一门学科了,也就开始对这一学科产生了兴趣。相反,没有对爱的需要的满足,就不能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就慢慢的厌恶这一门学科,教学要求就不容易被学生接受,课堂教学的效率就大打折扣。即使再有趣的课文的课堂,也会慢慢的沉闷了。
在教学中,践行“以人为本”的人本教育观念,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才能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才能让枯燥无味的课堂“活”起来。正因为如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必须转变观念,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师生互动、共同进步的教育观念,千方百计的调动学生潜能,让他们走进课堂,参与到语文教学中来,慢慢的让枯燥无味的语文课堂“活”起来。
第四篇:让语文课堂从
让语文课堂从“开始”美到“结束”
响石中心学校教师
余万知
语文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中的一部分,它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文化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黑格尔说过:“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也正是如此,审美教育有着其他教育形式所无法比拟的魅力优势和独特效应。它常常在寓教于乐中感染人的心灵。升华人的精神,陶冶人的情操,带给人们“美”的享受。语文课也要处处体现美。
一堂优美的语文课,要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创设一个“美”的氛围是必不可少的,它取决于教学活动中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但更有赖于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教师优美的教学语言,优雅的教学姿态,声情并茂的课文朗读,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都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关键。只有当教师的言行举止中浸透着各种不同风格的“美”时,才能让学生进入到“美”的氛围中,带着一种享受快乐学习语文,学好语文。根据十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告诉我:语文课堂应该从“开始”美到“结束”
一、从“开始”激发美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语文课,从老师走进教室的那一刻起,就应该让学生有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这是语文老师特有的优美外在气质。当然更重要的还不是这个,更重要的是语文课的导入部分。
以真情实感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良好的情感、态度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而绝不能把他们仅仅看做是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的条件。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取代的。以情激情,使学生不自觉地产生学习兴趣。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在导入新课时,创设优美的情景,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文章,采用不同的激发兴趣的方式,让学生从这堂课的导入就产生“美”,甚至能根据老师的导入情不自禁地说“真美”。
导入产生美的方法很多,有视觉的,有听觉的等等。下面我就举几个我教学中导入激发美的例子。
1教师优美的语言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感受老师或者说是语文语言的美。我在上口语交际课《感动》时,我是这样深情导入的:感动是人间最好的情感,我们的心潮会不断地为一些人和事而荡起阵阵涟漪;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令人潸然泪下;草地上的老班长为小战士而放弃自己的生命的故事感人至深;在生死关头,无私无畏、舍生忘死的老支书形象让人久久挥之不去„这深情地解说,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而且不时脑子里会闪现出一些感动的场面,通过老师这样入情入境的导入,这堂口语交际课学生能不开口吗?
2、用优美的音乐导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上《月光曲》一课时,我就在上课开始播放了一曲《高山流水》,学生边听边欣赏,感受音乐的美,从而 以美好的心情来学习《月光曲》这篇文章。
3、从视觉和听觉上感受老师导入的美。在上《美丽的小兴安岭》时,老师用多媒体出示中国地形图,然后老师声情并茂地说:同学们,这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有巍峨的高山,浩瀚的江河和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还有那茫茫的长满参天大树的森林。我国的森林主要分布在东北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边说边在图上指出相应的位置)现在,老师就请同学们欣赏东北地区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放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的录像)这样的导入,学生既欣赏到了老师优美语言的解说,又欣赏到了小兴安岭的美景,听着听着,看着看着,他们就情不自禁的发出了同样的声音——真美!
这样的导入能不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吗?
二、从“结束”回味美
一堂优秀的语文课,当然要重视结束语。它不仅能精彩地归纳全堂课的重点,也能帮学生把本节课知识梳理清晰,同时也能为下节课预设问题,引导学生在课外自主探索,它是一堂课的精华。这就要求老师设计好美的结束语。结束语的类型有很多,有启迪人生,升华情感的;有真情实感,富有诗意的;有语言生动,富有张力的等等,这就要看你学习课文的类型了。我讲两个我在教学中我认为感动学生的结束语:
1学习完《草原》一课后,我就播放了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同学们不禁轻声唱了起来,优美的旋律中流淌出的快乐洒在了同学们充满幸福的笑脸上,这节课的主题得到了完美的深化和升华。
2在学习完《匆匆》一课后,为了激励学生惜时奋进,我用白板出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诗句,配一点轻音乐进行总结“人最宝贵的东西就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是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老师和学生共同朗诵了两遍,学生激情高涨。美在其中。完美地结束了这一课。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仅仅是对语言文字的表达与创造,更是对自我人格的完善与创造,它能开发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这就要求老师在每个环节都要精心设计,特别是每堂课的开始和结束。不仅要用“美”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要用“美”来结束这堂课,让整堂课“美”下去,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好语文!
四川省隆昌县响石中心学校 电话0832——3580012 邮编642152
工作单位:响石中心学校
第五篇:让语文课堂书声琅琅
让语文课堂书声琅琅
龙华东方小学 周素云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其受到思想情感上的熏陶,从而达到阅读教学中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在阅读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已成为当前小语教改中众人注目的重点,但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却发现这样一些现象:不少读的不错的同学在课堂上不愿举手读书;有的同学在众人面前读书时胆小害羞,无论教师怎么启发、鼓励,就是放不开;还有的同学读书时东张西望,眼神无力,有口无心;甚至有的学生像东郭先生一样滥竽充数,课文学完后都还是不能流利的朗读„„从这些现象,我们不难感觉出:学生对朗读缺乏兴趣。
如何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让朗读成为语文课堂的“热点”,让课堂书声琅琅,成为我们语文教师要长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通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和反复小结,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经验: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可以使课堂充满活力,使学生热爱读书。
一、鲜活灵动富有层次的朗读
我的《再见了,亲人》一课教学片段。师:(播放课件:大娘照片)这就是李大娘和志愿军战士挥泪告别的情景。回首往事,情更深、意更浓,谁想和大娘“诵”别? 生:(深情的朗读)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 师:可是,大娘怎么忍心和亲人志愿军分别呢?我们只好请求她留住送别的脚步。谁来请求大娘?(学生读出了“请求”的语气,读得很动情。)师:大娘也没有停下,送了一程又一程,我们只好恳求大娘——(学生用“恳求”的语气读,尤其是“大娘”一词由由慢到快的语气处理,颇有味道。)师:可是,大娘的脚步依然没有停住。为了让大娘早点回家休息,万般无奈,我们的战士只好哀求她——(学生用“哀求”的语气读,有一个学生连续强调了两次:大娘!大娘!)师:可是尽管我们哀求的大娘,她还是舍不得回去。最后,没有办法,我们只好以军人的口气命令她。谁来命令大娘——(学生用“命令”的语气读,语气很坚定。)师:是啊,我们七十五岁的大娘舍不得走啊!我们就这样一次次地请求、恳求、哀求,到最后只好命令。现在你想怎样向大娘送别,你就怎样对大娘“诵”别。(全体学生带着各自的体验读出了属于自己的情感。)的确,“活”的朗读给语文课堂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再见了,亲人》是一篇老课文,但是这富有层次的朗读指导赋予它新的活力。“请求—恳求—哀求—命令”等不同体验的朗读,把学生真切地带进了课文的意境里,再现了那依依惜别的感人场面:志愿军走一程,大娘就送一程,再走一程,大娘就再送一程。大娘的脚步老也停不下来,而志愿军呢,每走一程,都在恳求大娘停住脚步。每走一步,都在深情地回忆着昔日大娘那亲人般的恩情。此情,怎能不让人为之动容呢?此景,怎能不让人百感交集?在对语言文字一而再、再而三的吟咏与涵咏中,中朝两国人民那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深情厚谊,学生定会铭记在心,融于灵魂深处。这样的朗读无疑是鲜活的、灵动的、富有层次的。这是朗读指导的最高艺术境界。通过“活”的朗读赋予语言文字更深层次的情感;通过“活”的朗读,使学生的思维超越了时空,超越了文本,产生与作品主人公零距离的对话与心灵的沟通,使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达到一种彼此交融,互动生情的境界。
二、直观形象的画面欣赏朗读
目前使用的人教版试验教材与以前的教材相比,增强了直观性,特别是低年级的每篇课文,甚至语文园地的相关内容都配有密切联系的插图,这些插图不仅画面充满童趣,而且色彩鲜艳,让人赏心悦目,借助电教手段,如制作投影,多媒体课件等方式适时用插图配合朗读,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学生进行看图训练的基础上去理解感悟课文内容,对画产生喜爱之情,产生朗读的欲望,从而收到良好的朗读效果。
一年级有篇课文《小小竹排画中游》,朗读前,我先让学生仔细观察书上的插图,让他们充分的去观察,自由的表达:两岸的树木长的那么茂密,田里的禾苗绿油油的,鱼儿在清清的河水中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有的还跳出了水面,多么高兴,小鸟在天空中飞翔,唧唧的唱着欢快的歌,小男孩撑着竹排多么快乐!学生看着这幅形象生动的画面和同桌的同学相互交流,共同感受江南的美好,再指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句朗读,效果很好。有的读第一句“小竹排,顺水流,鸟儿唱,鱼儿游”时像一种跳跃的音符,把鱼儿与鸟儿的的动感表现的淋漓尽致。有的读第二句“两案树木密,禾苗绿油油”很陶醉的样子,仿佛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片绿色的世界,有的读第三句“江南鱼米乡,小小竹排画中游”时则满是憧憬。
三、如身临其境的配乐朗读
优美的音乐,往往能使人在一定的气氛中得到感情的熏陶和哲理的神悟,能带领人们进入精神的圣域,能烘托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情绪,更进一步感受课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但是小语课文类型不一,所以我们要针对不同类型的课文内容,选择与其朗读基调相宜的音乐进行配乐朗读,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指导朗读《静夜思》一文时,我在引导学生借助插图大致的了解了诗歌的内容,感受了诗人李白孤独、怀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之后,播放了著名小提琴家马思聪的《思乡曲》,忧伤而悠长的曲调一响起,我发现孩子们一下子安静了下来,思绪仿佛进入了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渐渐,个别孩子脸上有了一丝丝不宜察觉的忧愁,于是我在安静而平静的氛围中轻轻的朗诵了起来,孩子们不由自主的接着我轻轻的随着音乐也读了起来。那停字断句,轻重急缓随着音乐自然的表现了出来。然后,我再次把古诗唱了起来,这下可热闹了,孩子们兴趣盎然的跟我唱了起来,连下课了也不知道。在如教学《四季》和《小熊住山洞》时,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四季的美,在欣赏四季景色的时候,我陪上了优美的钢琴曲,让学生在惊讶之中充分的享受。还让学生在舒缓,轻柔,抒情的音乐中进行朗读,个个读得兴趣盎然,声中融景,景随声出。又如教学充满音乐感月童真的〈小小的船〉时,我选择了儿歌《小小的船》,不仅让学生借助音乐记住了课文的内容,更充分的利用音乐把学生带如了广阔的天宇,给了学生无尽的想像空间。让学生读的像歌,美的像歌,快乐的想飞。如此种种恰当的音乐不但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诱发了美感,而且陶冶了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