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地理 第一章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教案10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一章 行星地球
各节的知识联系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课标: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课标分析: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指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环境,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理解。宏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微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太阳中的所处的位置。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目的是为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打基础。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从质量、体积、运动等来看,地球是普通,但地球上存在智慧生命又使地球成为太阳系中特殊的一员。而说明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不仅要从地球自身条件和行星际空间条件分析,还要从恒星际空间条件分析。根据本条“标准”的要求,学生在分析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时,要会用有关资料加以说明。这些资料如太阳系九大行星的比较数据、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地球本身的条件等。
教材分析:本节是高中地理的开篇,涉及较多的天文知识,同时这些内容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教材设计了较多的活动,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得出结论。教材在介绍天体的具体形式时用了很贴切的形容词,让学生有比较直观的认识。采取阅读的形式介绍了其中的四种天体,以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对于天体系统的层次,教材是以图加材料说明的形式从小范围到大范围来讲述,并让学生填写层次的框图来巩固。为了说明地球的普通性,教材把九大行星的有关数据归纳成图表,引导学生应用数据分析探究,把地球与其他行星进行比较,说明地球
是太阳系一颗普通的行星。而对于本节的重点内容,教材主要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和九大行星绕日公转的特征,分析地球上具备了生命存在的温度、大气和安全的宇宙环境等条件,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本节课后活动的目的是以地球上出现生命的条件作为一个参照,培养学生迁移和应用知识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但要有理论根据。
教学目标:
1.获得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 2.初步学会分析地理资料的方法;
3.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形成科学的宇宙观,激发探索宇宙的寻找地外文明的兴趣和决心。
教学重点:了解天体系统的层次,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教学难点:从数据中比较三大类行星的特点
方法与策略:谈“天”是为了说“地”,本节教材涉及较多的天文现象和天文知识,都是围绕“地”来展开的,因此教学时不要讲太多的天文知识,以致把地理课上成天文课。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课本的活动或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和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以达到课标的要求。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展示图片:(宇宙上看到的地球组图)地球是宇宙中的一颗行星,也是我们人类在宇宙中的唯一家园,本章我们主要学习的是关于地球的一些情况。
本节导入: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地球上的许多自然现象与所处的宇宙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季节的转换、昼夜的更替和昼夜长短的变化等。所以要研究地球首先要了解地球所处的宇
宇宙环境
星际物质:气体、尘埃 2. 天体系统
(1).概念:宇宙中的各种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的关系
(2).天体系统的层次: 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宇宙(总星系)、其他恒星系、其他行星系、河外星系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1. 九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共面性、同向性和近圆性 2.九大行星数据图,完成表格
教学反馈:
1.备选答案:A.太阳B.月球C.金星D.比邻星(1).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是()(2).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3).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4).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是()2.读上图,回答问题:
(1).填出九大行星的名称:
A. B. C. D. E. F. G. H. I.(2).注出行星和彗星绕日公转的方向
(3).从此图可以看出,九大行星及小行星的公转方向具有 向性,公转轨道面具有 面性;公转的轨道偏心率都不大,说明轨道有 圆性;这样使得它们在运动时能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一种比较稳定的宇宙环境之中。
3.材料分析
与其他行星相比较,地球的条件是非常优越的。
首先,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加上自转周期(1天)与公转周期(1年)适当,使得全球能够接收适量的太阳光热。整个地球表面平均温度约为15℃,适于万物生长,而且能够使水在大范围内保持液态,形成水圈。而水星和金星离太阳太近,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分别为地球的6.7倍和1.9倍,表面温度达350℃和480℃;木星、土星距太阳又太远,所获太阳辐射的能量仅为地球的4%和1%,表面温度是—150℃和—180℃;更远的三颗行星的表面温度则都在 —200℃以下,环境条件十分严酷。
(1).由上文看出,生命存在应具有 ℃— ℃之间的温度,这是液态水的温度范围。(2).为什么水星、金星表面温度很高,而天文星、海王星、冥王星表面温度很低?温度过高或过低对生命形成,发展有什么影响?(3).地球在太阳系中独特的优越条件是。
(4).想一想,如果自转周期不适当,对生命活动会产生什么影响?
第二篇:高中地理《地球在宇宙中》教案(7) 中图版必修1
地球在宇宙中
一、教学内容与说明
1.教学内容
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八大行星的位置、基本物理参数和分类;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地外生命的探索。
2.地位与作用
本课题是高中地理教材“宇宙环境”的组成部分,通过对地球在太阳系中位置的认识,对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地外生命的探讨,让学生意识到,迄今为止,地球是我们发现的唯一具有适合人类和生物生存的星球,我们应该珍惜、爱护地球,建立和谐的“人地关系”。
二、教学目标
1.能说出八大行星的分类,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2.能由地球生命的存在条件、生命形态推想地外生命的存在条件和形态,举一反三,能从多种角度分析同一问题。
3.形成正确的宇宙观、生命观,树立敢于质疑、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设计思想】教学从探讨地外生命再回归到珍惜地球,珍惜地理环境。知识目标设计关注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三、教学重点、难点
由地球生命的存在条件、生命形态推想地外生命的存在条件和形态。
四、教学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在本课教学前,先让学生阅读《只有一个地球》一书,并就其中感触最深的部分写一段读后感。
【设计思想】让学生对本课题的学习有一定的知识铺垫。
(二)新课教学
1.让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朗读交流读后感。
2.教师设问:在地球周围有哪些同类别的星球?假如地球环境被严重破坏,人类能搬到这些星球上居住吗?
用心爱心专心-1-
让学生对八大行星排序,认识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设计思想】让学生知道位置排序,认识到地球是太阳系一颗普通的行星。
让学生将八大行星的物理参数比较归类。预计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思考分析能够归纳出: 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质量小、密度大、中心有铁核)。
巨行星——木星、土星(质量大、密度小、体积巨大)。
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距离太阳很遥远)。
【设计思想】通过比较,让学生认识到地球既普通又特殊,是太阳系中唯一拥有适合人类生存优越环境的行星。进一步唤起学生珍惜爱护地球、保护生存环境的共鸣,也为下一节课探讨地外生命作铺垫。
3.看一段影像资料——从影视作品中剪辑几个有代表性的外星人形象,制作成一个短片,给学生直观印象和探讨氛围。
【设计思想】在短片中通过三个层次递进的问题:①它们真的存在吗?②有什么迹象表明它们的存在?③它们为什么从来不曾和我们联系?给出本节课的探讨线索,最后点明本课主题——探索地外生命。
教师提问:你认为地外是否有生命存在?并简要说明理由。
预计学生可能有两种相反的观点:①没有。因为地球各种条件得天独厚;②有。因为地球极其普通渺小,其他星体可能会拥有与地球相似的条件。
教师进一步追问:那么地球到底是具有哪些条件才使生命得以存在呢?
【设计思想】通过分析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可以让学生感知生命对环境的要求是非常严苛的。
教师启发进一步思考:原始地球的环境非常恶劣,但生命还是诞生了。因此,在深入探讨地外生命之前,我们简单回顾一下地球生命的起源和演化。
出示米勒试验图,并解释地球生命的起源。
教师总结地球生命的演化:由于整个演化的事件和过程实在是太漫长了。打个比方:设想把每50亿年按比例压缩成“1年”,这样的话,“一星期”就相当于现实生活的一亿年;“1秒钟”相当于现实中的160年。从宇宙大爆炸到太阳系的形成,用掉了“两年”时间。地球是在第三年的1月份形成的。
三、四月份出现了蓝绿藻这种古老的单细胞生物。9月份的时候,地球上出现了第一批有细胞核的大细胞。10月下旬,可能已经有了多细胞生物。11月底,植物和动物接管了大部分的陆地,地球变得活跃起来。我们熟悉的恐龙是在12月18日出现的,这些不可一世的庞然大物,仅仅在地球上称霸了一个星期。除夕晚上11点,北京人问世;而
子夜前10分钟,尼安特人出现在除夕晚会上。真正的现代人,仅仅是在新年到来前的5分钟才露面的,而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则开始与子夜前的30秒。这以后,我们所熟悉的人类历史上的总大事件,非常迅速的一个接一个出现。在最后一秒,地球上的人口就增加了两倍。
可以看出,其实地球的生命是经过了很长很长时间的孕育过程。真正发展到比较丰富多彩,或者说像我们这样的高级的生命形式,仅仅是很短的一段时间。
设问讨论:在回顾了地球生命起源、演化和存在条件后,参考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和形态,大胆设想:你认为哪些迹象可能表明地外生命的存在?
(学生分组讨论并推选一位同学发表本组见解,教师点评、引导其他同学思考、讨论、补充或驳斥„„)
预计学生可能提到的方面:①找到一些生命必需的物质:例如水、氨基酸、氧气等。②找到有人认为是地外生命活体或者遗骸:例如外星人或者他们的尸体、遗骸。③发现被一些人认为是地外生命活动的痕迹或者遗迹:例如UFO、火星人面像、玛雅文明、金字塔、复活节岛石像„„④ 接收到可能是地外生命发来的信号。
同时,在讨论、质疑、反驳中,学生可能涉及到的方面:①生命的定义。②绿岸公式(德雷克公式):计算出在银河系有40万~5000万个文明社会。③地外生命可能的形态:一定要依靠氧吗?肯定是以碳元素为基础吗?水是必需的吗?
【设计思想】在讨论中激发学生合理的科学想象力,培养学生多学科知识迁移和融合能力(例如生物、物理、化学);在质疑和反驳中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不强求有标准答案,教师注意引导和鼓励学生敢于设想、敢于质疑,求真求实。
教师设问:为什么至今没有地外生命和我们联系?引导学生从三种假设情况(地外文明比我们低级、相当、高级)考虑。
拓展内容:近年来人类在寻找地外生命方面做出的努力„„。
【设计思想】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新闻大事件。也使之前“地外有生命,只是我们目前不认识”的观点有了进一步的合理解释。让学生体会在不断地设问、回答、再问、再答的过程中逐渐接近科学本质的研究方法。
(三)总结
一些科学家说:“如果认为地球是宇宙中唯一有人居住的地方,就像认为大地只生长一种植物那样荒谬”。对于地外生命,我们应该保持开放的态度,探讨生命存在的各种可能性。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希望大家把这次的课题和讨论作为一个开端,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关注、思考、探索有关地外生命和宇宙的各种事物现象。
教师提供几个相关网站地址:
http:///life/xuehui/qntwxh/(北京大学青年天文学会)
http://www.nasa.gov(美国航空航天局)
【设计思想】使学生学习的过程不因课时限制而中断,提示学生自主学习的多种途径,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潜能。
六、专家评析
“只有一个地球”作为高中地理新教材第二篇“宇宙环境”中的一个专题,该专题的内容对高中学生来说基本没有难点,尤其是针对交大附中的学生,如果教学只停留在让学生了解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及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上,不仅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更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林莉老师在深入研究教材、认真思考的基础上,将教学的重点设置为:由地球生命的存在条件、生命形态推想地外生命的存在条件和形态。这一设计改变了传统的简单获取知识结论的教学方法,而注重的是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去分析探究。如林老师在教学中提出:“外星人真的存在吗?”、“请同学们参考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和形态,大胆设想:你认为哪些迹象可能表明地外生命的存在?”这些问题有很大的探究空间,学生可以根据所学的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来推断地外生命的存在,也可以质疑地外生命是否一定需要有与地球生命生存环境相同的条件。通过学生的讨论、探究、质疑,从多角度展示自己的见解,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热情。
第三篇: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教学设计
地球在宇宙中
任娅红陕西省勉县第一中学
【课题】 必修模块一 第一章 第一节 地球在宇宙中 【所需课时】:2 节 【课标要求及分析】
课标要求: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 特殊的行星
课标分析:地球在宇宙中,从地球角度分析宇宙,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理解地球 的宇宙环境。宏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微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太 阳系中所处的位置。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目的是为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 又特殊的行星。根据本条“标准”的要求,学生在分析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时,要会 用有关资料加以说明。这些资料如太阳系九大行星的比较数据、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图、地球本身的条件等。从而也培养学生利用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材及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本节是高中地理的开篇,涉及较多的天文知识,这些内容很容易激发学 生的兴趣。教材设计了典故叙述宇宙环境,教材在介绍天体的具体形式时用了很贴切的 形容词,让学生有比较直观的认识。对于天体系统的层次,教材是以图加材料说明的形 式从小范围到大范围来讲述。为了说明地球的普通性,教材把八大行星的有关数据归纳 成图表,引导学生应用数据分析探究,把地球与其他行星进行比较,说明地球是太阳系 一颗普通的行星。而对于本节的重点内容,教材主要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地球的 体积和质量适中和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特征,分析地球上具备了生命存在的温度、大气 和安全的宇宙环境等条件,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本节课后活动的目的 是以地球上出现生命的条件作为一个参照,培养学生迁移和应用知识的能力,鼓励学生 大胆想象,但要有理论根据。
1学情分析:学生已经从各种媒体了解宇宙与地球的相关知识,但多数不系统,更不 能聚焦于地球的宇宙环境这个核心上,发散度高。另外学生对宇宙的充满了好奇,特别 是一些地外生命的信息,所以合理引导和正确诠释地球的特殊性很关键,再就是利用学 生丰富的宇宙知识开展课堂讨论,有利于学生培养利用资料解释自己观点的能力,对于 学生中一些常含糊不清的概念和观点,教学中有必要进行适当的纠正。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宇宙环境包括宇宙的概念和层次。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作为普通的行星是与八大行星比 较,在运动特征上和结构特征具有共同性和相似性;作为特殊的行星是自身和宇 宙环境造就了存在生命的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生积极查阅相关资料和参与课堂讨论的活动,感受到世界是物质的、普遍联系得和运动发展的,世界发展是有规律的,规律是 能为人类认识的;科学发展可以存在不同观点的,从而激发学生利用资料证明自 己观点的勇气,促进学生初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确定的理由:是核心知识,是说明地球宇宙环境 的基础。
2、特殊的行星的特殊之处——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确定的理由:是地球 特殊性的具体体现,地球有了生命和人类才有可能探讨地球的宇宙环境以及四大 圈层环境的发展规律。
教学难点:
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确定理由:学生易于从自然常识角度认识地球上为什 么有生命,而难以从地球的宇宙环境探索地球为什么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
【教学方法与方式】
1、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幻灯、投影、录像等直观教具,进行直观教学。
22、运用读(学生读课本、读图)、讲(教师启发式提问、板书板画、讲述 讲解)、练(学生讨论发言、随堂练习)、论(讨论、争论)等教学法。
【教学设计思路】
抬起我们高贵的头颅,仰望星空,繁星点点,这就是宇宙,给学生一个直观 的感觉,不要觉得宇宙很空泛很神秘;从宇宙开始,讲到天体,在这里可以设置 一个讨论,什么是天体?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从飞禽走兽到宇宙飞船,加深学生 对天体概念的理解;运动是永恒的,静止是相 对的;运动需要中心的,天体是 有系统的,引入天体系统,在这里设计学生活动,读图 1-1-2,根据图中信息,邀请学生在黑板上画出天体系统的层次,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读图能力的培养; 谈天的目的是为了说地,这样便顺利进入了太阳系的学习,学习太阳系同时就为 地球宇宙环境做好铺垫,引导学生阅读图 1-1-3 和表 1-1-2,提出地球在太阳系 中地位如何?引导学生讨论,得出很不起眼,很普通的结论;进入地球内容的学习,设置两个讨论,一个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另一个 地外生命是否存在,扩展学生思维,这个讨论不必设置什么结果,学生言之有理 就可以,培养学生整理资料说明自己观点的能力。
【教学资源】
1、课本上提供的各种图表
2、引导学生收集相关图片,资料,这种资料应该是学生感兴趣的,老师做 出引导和解释,材料需要最新的,最具有说服力的。
3、影视材料,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播放《斗转星移》系列节目中个别与宇 宙和太阳系有关的专题,或者介绍一些关于宇宙的影视节目,提醒学生利用课余 时间观看。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学习两个内容,宇宙和天体系统的层次
导入:仰望苍穹,繁星点点,浩渺宇宙,就是由星星点点组成,那么这些星 星点点怎么构成宇宙空间的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3一、宇宙
1、宇宙的含义:讲述:我国古代哲学著作《尸子》解释说:“四方上下曰 宇,古往今来曰宙”,可见宇宙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体,它在时间上是无始无终 的,在空间上是无边无际的,即宇宙是无限的。所以,科幻片中,所谓的穿越时 空一定是通过宇宙空间来实现的,特定的时间对应的是特定的空间,只有穿越的 时间和空间一致,就会回到想像的曾经或者未来。
承转:宇宙好虚无缥缈呀!宇宙到底什么样子呢?
2、宇宙的特点:
1)宇宙的物质性特征——宇宙是由各种天天组成的物质世界
结合课本图 1-1-1,对各种天体作简要介绍。并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进行比 较,如恒星与星云的比较、流行体与彗星的比较等,总结概括天体的概念;强调,天体是物质的,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讨论:a.什么是天体?地球大气层中飞行的飞机是天体吗?航天飞机呢? 讨论结束,老师总结并提问引入下一环节:天体是组成宇宙的各种形态的物 质;大气层中的飞行器不是天体,因为他是地球的一部分,是地球这个天体的组 成部分;航天飞机,在没有被发射到太空中的预定轨道以前,属于地球,所以不 是天体,在进入预定轨道以后便成为天体,我们把他们成为人造天体。那么这些 不会碰撞吗?(转入)
2)宇宙的运动性特征——天体系统
运动是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有中心的;运动的天体是有层次的。①天体系统的概念:
临近天体彼此吸引,形成以质量大的天体为中心(公共质心),形成了天体 “集团”,成为天体系统。
讨论:什么是公共质心?
4学生讨论,老师总结,举例说明,比如月球围绕着地球运动,那么地球就是 月球的公共质心;八大行星围绕着太阳运动,太阳就成为公共质心,这样,我们 的宇宙中的天体都是在不停的运动,而且是有规律、有中心的运动,小的围绕着 中等大小的转,中等大小的带着小的围绕着大的转;大的带着一群中等大小的及 小的天体围绕着更大的中心转,这是什么?(承转)这是天体系统的层次。
②天体系统的层次:
设问:目前人类认识的天体系统,从低级到高级共有几个层次? 学生阅读图 1-1-2,老师引导,完成板书。
课堂小结:宇宙无限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观测到的宇宙范围在不 断扩大。由于科学技术有限,我们现在所能看到最远的地方就是总星系的边缘,这就是我们现在的宇宙的边缘,但我们相信,随着人类技术的革新,宇宙的范围 会随着我们眼界扩展而扩大。
【板书设计】
一、宇宙
1、宇宙的含义:宇宙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体,宇宙是无限的。
2、宇宙的特性
(1)、宇宙的物质性:宇宙是有各种物质组成的。①、天体的概念:组成宇宙的各种形态的物质
②、天体的组成: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和星际物质组成 了宇宙,其中星云和恒星是宇宙中的基本天体。(2)、宇宙的运动性——天体系统
①、天体系统的概念:临近天体彼此吸引,形成以质量大的天体为中心(公 共质心),形成了天体“集团”,成为天体系统。
②、天体系统的层次:
5河外星系
总 星
其他恒星系
银河系
太阳系
地月系
月球
引导学生总结,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就是天体系统的层次。引出思考,在天体 系统中,我们的地球处于什么地位?
【课堂评价】
引导学生完成以下问题: 1.下列属于天体的是(①地球 埃⑤陨星 ②河外星系 ⑥流行体))
③天空中漂动的云
④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
其他行星系
地球
2.天体系统的层次,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A.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总星系 B.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总星系 C.总星系→河外星系→银河系→太阳系 D.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第二节课: 复习导入:
1、提问个别学生,要求在黑板上写出天体系统的层次
2、讨论地球在宇宙环境中的位置,学生讨论,老师总结,关键在于检查学 生提前预习课文的情况及对于天体系统的理解。
开始新课:
6讨论总结可知,地球在宇宙的天体系统中处于最低一层,是太阳系中一颗普 通但又不普通的行星,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和讨论的问题。
二、太阳系
引导学生读图 1-1-3,太阳系示意图,老师在黑板上画出简图。
天
水
太阳
星
星 球
星
星
星
星
金 地
火
木
土
王
海 王 星
引导学生识记从太阳向外一次轨道顺序进行记忆,并强调人肉眼可看到的是 前无可行星。
学生讨论:在这个太阳系示意图中,我们看到的地球,如果不告诉你说这是 地球,能认识他吗?
学生讨论,老师总结:不能认出,因为地球和其他行星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继续引导学生阅读表 1-1-2,八颗行星主要物理性质比较,引导学生将地球 的各种物理性质与其他行星比较,有没有特别的地方?
讨论总结:从这些物理性质可以看出,我们的地球和其他行星一样,是太阳 系中一颗很普通的天体。
真的地球是普通的吗?如果地球是普通的,我们又算什么呢?带着这个问 题,我们来学习我们的地球
三、地球
71、地球的普通性:就大小和质量等物理性质而言,地球在太阳系中并不起 眼。
2、地球的特殊性:地球是宇宙中现在可知的条件下唯一有生命,特别是高 级智慧生命的天体。
讨论: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外部条件 太阳光照稳定 太阳从诞生至今没有明显的变化; 运行轨道安全 地球附近的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自身条件:有适宜的温度 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不长不短,使地表平均气温为 15℃;
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吸引气体形成大气层,并 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以氮和氧为主的大气;
有液态的水,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致热和原始地球体积收缩,产生热量,不断产生水汽,并随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带到地表,形成原始海洋;
小结:这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主要内容,但我想很多同学此时内心正在反驳我 “外星人不是真的吗?”下来我们就讨论关于外星人的真伪!
开展课堂讨论,地外生命是否存在?如果存在生命,请阐明你的理由?如果 不存在,也请阐明理由?
老师说明:开着这个课堂讨论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整理思维和利用材料的能 力,所以在讨论过程中强调,第一,先表明态度,再加以阐述;第二,坚持自己 的观点,再找理由证明观点的正确性。
学生讨论,老师总结,在总结过程中切忌对学生观点做出错误或者正确的定 论,这是一个开放式问题,只要学生能表明观点就可以了。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对课本的学习,明确了太阳系的相关内容和地球的普通性和 特殊性,重点是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这些条件“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太短,8一切恰到好处”正因为这些恰大好处的条件才能使得我们可以生存和发展,这些 “恰到好处”很有可能是在宇宙形成中一个“偶然”,我们要爱护我们的地球环 境,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
【板书设计】
二、太阳系
天
水
太阳
星
星 球
星
星
星
星
金 地
火
木
土
王
海 王 星
三、地球
1、地球的普通性:地球是太阳系乃至宇宙中很普通的一员
2、地球的特殊性:地球是宇宙中现在可知的条件下唯一有生命,特别是高 级智慧生命的天体。
3、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①适宜的温度——日地距离适中 ②液态的水——生命之源
③适量的大气——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
④安全的宇宙环境——各天体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地球宇宙环境 【课堂评价】
9地球自身条件 1.备选答案:A.太阳 B.月球 C.金星 D.比邻星(1).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是()(2).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3).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4).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是()2.材料分析
与其他行星相比较,地球的条件是非常优越的。
首先,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加上自转周期(1 天)与公转周期(1 年)适当,使 得全球能够接收适量的太阳光热。整个地球表面平均温度约为 15℃,适于万物生长,而 且能够使水在大范围内保持液态,形成水圈。而水星和金星离太阳太近,接受到的太阳 辐射能量分别为地球的 6.7 倍和 1.9 倍,表面温度达 350℃和 480℃;木星、土星距太 阳又太远,所获太阳辐射的能量仅为地球的 4%和 1%,表面温度是—150℃和—180℃; 更远的三颗行星的表面温度则都在 —200℃以下,环境条件十分严酷。
(1)、由上文看出,生命存在应具有 ℃— ℃之间的温度,这是液态水的温度范 围。
(2)、为什么水星、金星表面温度很高,而天文星、海王星、冥王星表面温度很 低?温度过高或过低对生命形成,发展有什么影响?
(3)、地球在太阳系中独特的优越条件是。
【课后反思】
宇宙是一个很广阔的课题,对于刚刚不上高中,对什么都充满好奇的学生来 讲,这个广阔的空间太具有吸引力和想象力了,同时宇宙也有着很多未知的东西,因为未知所以学术界便存在争议,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学老师,如何处理好这样的 一节课对于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很关键,处理不当就会让他们觉得地理很枯燥很 死板,这对以后的教学影响一定很大。特别是现在媒体的宣传,很多学生对于宇
10宙多少有了自己的理解,老师如何引导学生用自己已知的材料证明自己的观点,对于学生开放性思维的培养也很关键。
在教学过程中,我个人认为要注意的是在讨论过程中老师如何做到合理引 导,既符合科学依据又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特别是在这里设置的“地外生命是 否存在”这样的课堂讨论,对调动学生积极性作用很大,但很多来自农村的孩子 找有听的份,因为他们接触的东西太少,这个时候老师是否可以帮助他们呢?在 这个环节的讨论过程中,老师切忌不可掺杂自己的观点和所谓的专家的观点,这 个本来就是一个开放式问题,学术界也是有争议的,我们应该允许学生之间也存 在争议。通过这个讨论也可以告诉学生,所谓的科学就是在不断的争议过程中完 善和证明的,大胆表述自己观点和证明自己观点,这就是创新。
第四篇: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考试说明要求:
1、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2、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
主要知识点:
1、天体的类型有、、、、、等。
2、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相互,形成天体系统。
3、请归纳天体系统的层次。
总星系
4、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
5、请用图示意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名称和位置。
6、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是、、。
7、八大行星按照结构特征可以分为 行星(包括、、、)、行星(包括、)、行星(包括、)。
8、地球是太阳系中特殊行星的原因是。
9、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外部条件:(1)太阳光照 ;(2)八大行星。内部条件:(1)适宜的(原因:日地距离);
(2)适合生物呼吸的(原因:地球有适中的 和 ;
大气经过漫长的演化);
(3)有 水(原因:原始地球体积收缩和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
产生,地球内部温度升高,不断产生的水汽逸出地表,形 成,最终形成原始的)。
用心
爱心
专心
第五篇: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1《宇宙中的地球》教案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课标:
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课标分析: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指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环境,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理解。宏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微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太阳中的所处的位置。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目的是为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打基础。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从质量、体积、运动等来看,地球是普通,但地球上存在智慧生命又使地球成为太阳系中特殊的一员。而说明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不仅要从地球自身条件和行星际空间条件分析,还要从恒星际空间条件分析。根据本条“标准”的要求,学生在分析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时,要会用有关资料加以说明。这些资料如太阳系九大行星的比较数据、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地球本身的条件等。
教材分析:
本节是高中地理的开篇,涉及较多的天文知识,同时这些内容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教材设计了较多的活动,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得出结论。教材在介绍天体的具体形式时用了很贴切的形容词,让学生有比较直观的认识。采取阅读的形式介绍了其中的四种天体,以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对于天体系统的层次,教材是以图加材料说明的形式从小范围到大范围来讲述,并让学生填写层次的框图来巩固。为了说明地球的普通性,教材把八大行星的有关数据归纳成图表,引导学生应用数据分析探究,把地球与其他行星进行比较,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一颗普通的行星。而对于本节的重点内容,教材主要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和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特征,分析地球上具备了生命存在的温度、大气和安全的宇宙环境等条件,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本节课后活动的目的是以地球上出现生命的条件作为一个参照,培养学生迁移和应用知识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但要有理论根据。
教学目标:
1.获得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 2.初步学会分析地理资料的方法;
3.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形成科学的宇宙观,激发探索宇宙的寻找地外文明的兴趣和决心。
教学重点:
了解天体系统的层次,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教学难点:
从数据中比较三大类行星的特点
方法与策略:
谈“天”是为了说“地”,本节教材涉及较多的天文现象和天文知识,都是围绕“地”来展开的,因此教学时不要讲太多的天文知识,以致把地理课上成天文课。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课本的活动或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和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以达到课标的要求。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展示图片:(宇宙上看到的地球组图)地球是宇宙中的一颗行星,也是我们人类在宇宙中的唯一家园,本章我们主要学习的是关于地球的一些情况。
本节导入: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地球上的许多自然现象与所处的宇宙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季节的转换、昼夜的更替和昼夜长短的变化等。所以要研究地球首先要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阅读归纳:宇宙环境的组成成员(引导学生在阅读时注意形容词)
小结:
天体: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彗星 宇宙环境
星际物质:气体、尘埃
过渡:物以类聚,任何天体在宇宙中都有自己的位置,并且天体之间能够形成不同层次的天体系统。
概念:天体系统(强调关键词: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地月系 活动探究:完成天体系统的框图
太阳系 银河系 宇宙(总星系)河外星系 其他恒星系 其他行星系
过渡:从天体系统中我们明确了我们的地球是处于太阳系中的,那么,地球在太阳系中的地位是如何的呢?我们说,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不过在这之前,我们首先要学习的是太阳系具体包括哪些具体的成员。
巧记: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水、金、地、火、木、土、天、海
探究活动:1.读图表得出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共面性、同向性和近圆性,最终得出结论,地球在运动特征方面没有特殊的地方。
2.读课本八大行星数据图,列表比较九大行星特性,最终得出结论:地球质量和体积方面,与水星、金星、火星相比,也没有特殊的地方。
总结与过渡:从以上可以看出,地球在运动特征和物理性质方面没有特殊的地方,所以我们说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的行星。但是,我们为什么又说地球又是一颗特殊的行星呢?
回答:地球上有生命的存在。
探究、资料分析: 距日适中 适宜的温度
生命存在的条件: 质量、体积适中; 适宜呼吸的大气;海洋的形成; 液态水的存在
活动:讨论如何在茫茫的宇宙中寻找外星人的方向。
课堂总结:
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地球在宇宙中并没有什么特殊性,它也是一颗普通的行星,但是地球由于自身的原因而使地球上有智慧生命的存在,从这个方面来讲,地球又是一颗特殊的行星。
板书: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 宇宙环境
天体: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彗星 宇宙环境
星际物质:气体、尘埃
2. 天体系统
(1).概念:宇宙中的各种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的关系
(2).天体系统的层次: 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宇宙(总星系)、其他恒星系、其他行星系、河外星系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1.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共面性、同向性和近圆性 2.八大行星数据图,完成运动特征的比较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