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波《绝品》教学反思

时间:2019-05-13 21:24: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波《绝品》教学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波《绝品》教学反思》。

第一篇:高波《绝品》教学反思

“笑”“叹”“呆”“愣”中品“绝品”

——《绝品》教学反思

吉大附中

初一语文组

高 波

当代作家谈歌的小说《绝品》堪称绝品,读来令人荡气回肠。小说以一副古代书画作品为载体和故事线索,以三位信守承诺、重情重义、肝胆相照的英雄传递保护这幅古画为纲展开故事。让读者深切体会到了民族危难之时,他们身上展现出来的民族大义,正是这种爱国精神的代代相承,中华民族的文化才得以传承,民族精神才得以弘扬。

就小说教学而言,本文从“情节”“人物”“环境”等角度,皆可以进行深入探究。而“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是小说创作的核心,也是表现主题的主要手段。我在本文教学中依然把“把握小说的人物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主旨”作为主要目标。在以往的小说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把握人物性格,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而我关注到了本文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运用了大量的神态描写和情态描写,特别值得玩味。所以,我将“揣摩神态中所蕴含的人物心理及性格特点,进而把握形象探究主题”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这也是我在小说教学中的一次尝试。

“笑”中见“情”见“信”显“大义”。

小说写常先生与刘先生交往的部分中,“笑”出现的次数很多,且内涵丰富。

“常先生呷一口酒,笑道”“说完,就笑。” “三爷也笑了。”

此处的“笑”看似平淡,好像是一种自然落笔,细加揣摩,不难看出这笑中体现着两人之间的和睦、亲近和彼此的信任。再看下面一个片段:

常先生左右看看,凑近三爷。低了声音道:“我手上现有一张古画,主顾要大价钱。我劝三爷吃进,三爷可否有意?”

三爷笑道:“先生替我看中,买进便是。但不知那边开价多少?”

常先生道:“三千大洋。”

“三千?”三爷倒吸一口气,就有些口软。

常先生笑道:“我仔细看过,此画实为无价之宝。唐代珍品。委实是主顾急着用钱,才忍痛抛出。三爷不可错过机会。”

三爷的“笑”像是在说:尽管说吧,我信先生的,我还信不过你吗;常先生的“笑”则表现出真诚,有“信三爷,才劝你买进”,是诚恳的“笑”。这笑中让读者感受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情,也展现了他们彼此间的默契和信任。

作品通过写常先生的“大笑”还表现出了一位革命党追求正义、舍生取义的光辉形象,我们看下一个片段:

二人相对坐下,刚刚要举杯,马氏进来,讥笑道:“常先生果真走了眼力,卖与我家老爷一张好画?” 常先生一愣,旋即大笑起来。

三爷怒瞪了马氏一眼,也笑:“不提不提,吃酒吃酒。”

先生喝了一会儿酒,叹道:“我与三爷相交多年,甚是投缘。或许就今夜一别,再不能相见了。”

三爷道:“常先生何出此言?我观先生举止不凡,将来或许能成大事啊。”

常先生哈哈笑了:“多谢三爷夸奖。”就大杯痛饮,十分豪气。

喝罢酒,天已微明。常先生就告辞。

三爷依依不舍:“常先生何日再回保定?”

常先生慨然一叹:“三爷啊,人在江湖,身不由已啊。”说罢,重重地看了三爷一眼,拱拱手,大步出门去了。并不回头。

三爷急急地送出门去,在晨雾中怔怔地呆了半晌。

再一年,三爷店铺中的伙计到京城办货,回来后战战兢兢地告诉三爷,说亲眼见常先生在京城被砍了头,罪名是革命党。临行前常先生哈哈大笑,面色如常。

这里“旋即大笑起来”“哈哈笑了”“哈哈大笑”,我们看到常先生的三重境界:面对别人的误解甚至讥笑,他的“笑”中表现出的是仁义;面对朋友他不做任何解释,他的“笑”是对朋友的信赖,更是内心无愧的表现;面对死亡,他的“笑”表现出的是大义凛然,是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更是坚持民族大义的高贵。

“笑”这一神态描写,在后文中仅出现了两次,具有表现力的是常三爷得知王商人“饿死不卖收藏”后的“微微笑了”,这“笑”中是希望,是三爷找寻到完成朋友重托的途径后的欣喜。

“叹”中有沉重,亦更显情深义重。

常先生就义后,三爷的境遇因社会的动荡局势而愈加窘迫,家业逐步败落。作品接下来在表现人物时更多的使用了“叹”这一情态。虽显得沉重,但恰恰表现出人物的“信”与“义”。

“看久了,就含了泪,叹一声。直看到天光大亮,才一一摘下,悉心收起。” 常三爷这一“叹”,是睹物思人,是怀念挚友,是叹常先生英雄遭遇不幸,此时的他与英雄心心相惜。

三爷看看马氏,许久,长叹一声,无力地摆摆手:“你也不易,我不再多说了。”就让马氏取来卖字画的钱,颤颤地下了床,拄一根拐杖,顶着细细的雪花,到客栈去寻那姓王的商人。

王商人听了三爷的来意,皱眉道:“已成交,怎好反悔?”

三爷摇头叹道:“好羞惭人了。先生有所不知,这些字画,都是一位朋友帮我买进,说好不卖的。”就把常先生的事情细细说了一遍。

三爷家业败落到如此境地,却没有改变内心对朋友的敬佩,坚守信义,以上几处“叹”足见其苦衷。而叹中不乏有惭愧和自责,若不是出于对朋友的信义对朋友的敬佩,他又何至于硬着头皮去赎画呢?

“呆”与“愣”是大义致之,亦暗示“义”的传承。

得知常先生就义,刘三爷夜里把字画挂起来“呆呆地看”,王商人送刘三爷时,也是“呆呆地看”,我觉得这不是巧合,应该是作者有意为之。这“呆”中有敬佩,更有侠义之风对人的内心的震撼,也暗示着一种力量、一种精神的传递。再如:王商人听得呆了,愣愣地点点头,就把字画退给了三爷。王商人愣住:“刘先生此为何意?”中的“愣”也是如此。

通过对人物神态、情态的深入分析,学生能够准确把握三个英雄的性格特点:常先生舍生取义,视死如归,凸显的是“道义”;刘三爷重情重义,一诺千金,着一个“情义”;王商人重义轻利,恪守祖训,展现的是“信义”。三个人其实传递的不只是一幅画,更是一种永不止息的中华精神。

至此,作品主题,文题“绝品”的内涵都迎刃而解了。

通过本课教学,学生对小说阅读有了新的认识,尤其是在分析人物性格方面,又多了一种意识:不忽视神态描写。当然,分析“神态”是不能脱离语境的,必须与其它描写相结合,才能准确地把握词语的丰富内涵。

第二篇:高波《绝品》教学反思

“笑”“叹”“呆”“愣”中品“绝品”

——《绝品》教学反思

吉大附中初一语文组高 波

当代作家谈歌的小说《绝品》堪称绝品,读来令人荡气回肠。小说以一副古代书画作品为载体和故事线索,以三位信守承诺、重情重义、肝胆相照的英雄传递保护这幅古画为纲展开故事。让读者深切体会到了民族危难之时,他们身上展现出来的民族大义,正是这种爱国精神的代代相承,中华民族的文化才得以传承,民族精神才得以弘扬。

就小说教学而言,本文从“情节”“人物”“环境”等角度,皆可以进行深入探究。而“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是小说创作的核心,也是表现主题的主要手段。我在本文教学中依然把“把握小说的人物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主旨”作为主要目标。在以往的小说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把握人物性格,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而我关注到了本文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运用了大量的神态描写和情态描写,特别值得玩味。所以,我将“揣摩神态中所蕴含的人物心理及性格特点,进而把握形象探究主题”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这也是我在小说教学中的一次尝试。

“笑”中见“情”见“信”显“大义”。

小说写常先生与刘先生交往的部分中,“笑”出现的次数很多,且内涵丰富。“常先生呷一口酒,笑道”“说完,就笑。” “三爷也笑了。”

此处的“笑”看似平淡,好像是一种自然落笔,细加揣摩,不难看出这笑中体现着两人之间的和睦、亲近和彼此的信任。再看下面一个片段:

常先生左右看看,凑近三爷。低了声音道:“我手上现有一张古画,主顾要大价钱。我劝三爷吃进,三爷可否有意?”

三爷笑道:“先生替我看中,买进便是。但不知那边开价多少?”

常先生道:“三千大洋。”

“三千?”三爷倒吸一口气,就有些口软。

常先生笑道:“我仔细看过,此画实为无价之宝。唐代珍品。委实是主顾急着用钱,才忍痛抛出。三爷不可错过机会。”

三爷的“笑”像是在说:尽管说吧,我信先生的,我还信不过你吗;常先生的“笑”则表现出真诚,有“信三爷,才劝你买进”,是诚恳的“笑”。这笑中让读者感受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情,也展现了他们彼此间的默契和信任。

作品通过写常先生的“大笑”还表现出了一位革命党追求正义、舍生取义的光辉形象,我们看下一个片段:

二人相对坐下,刚刚要举杯,马氏进来,讥笑道:“常先生果真走了眼力,卖与我家老爷一张好画?”

常先生一愣,旋即大笑起来。

三爷怒瞪了马氏一眼,也笑:“不提不提,吃酒吃酒。”

先生喝了一会儿酒,叹道:“我与三爷相交多年,甚是投缘。或许就今夜一别,再不能相见了。”

三爷道:“常先生何出此言?我观先生举止不凡,将来或许能成大事啊。”

常先生哈哈笑了:“多谢三爷夸奖。”就大杯痛饮,十分豪气。

喝罢酒,天已微明。常先生就告辞。

三爷依依不舍:“常先生何日再回保定?”

常先生慨然一叹:“三爷啊,人在江湖,身不由已啊。”说罢,重重地看了三爷一眼,拱拱手,大步出门去了。并不回头。

三爷急急地送出门去,在晨雾中怔怔地呆了半晌。

再一年,三爷店铺中的伙计到京城办货,回来后战战兢兢地告诉三爷,说亲眼见常先生在京城被砍了头,罪名是革命党。临行前常先生哈哈大笑,面色如常。

这里“旋即大笑起来”“哈哈笑了”“哈哈大笑”,我们看到常先生的三重境界:面对别人的误解甚至讥笑,他的“笑”中表现出的是仁义;面对朋友他不做任何解释,他的“笑”是对朋友的信赖,更是内心无愧的表现;面对死亡,他的“笑”表现出的是大义凛然,是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更是坚持民族大义的高贵。

“笑”这一神态描写,在后文中仅出现了两次,具有表现力的是常三爷得知王商人“饿死不卖收藏”后的“微微笑了”,这“笑”中是希望,是三爷找寻到完成朋友重托的途径后的欣喜。

“叹”中有沉重,亦更显情深义重。

常先生就义后,三爷的境遇因社会的动荡局势而愈加窘迫,家业逐步败落。作品接下来在表现人物时更多的使用了“叹”这一情态。虽显得沉重,但恰恰表现出人物的“信”与“义”。

“看久了,就含了泪,叹一声。直看到天光大亮,才一一摘下,悉心收起。”

常三爷这一“叹”,是睹物思人,是怀念挚友,是叹常先生英雄遭遇不幸,此时的他与英雄心心相惜。

三爷看看马氏,许久,长叹一声,无力地摆摆手:“你也不易,我不再多说了。”就让马氏取来卖字画的钱,颤颤地下了床,拄一根拐杖,顶着细细的雪花,到客栈去寻那姓王的商人。

王商人听了三爷的来意,皱眉道:“已成交,怎好反悔?”

三爷摇头叹道:“好羞惭人了。先生有所不知,这些字画,都是一位朋友帮我买进,说好不卖的。”就把常先生的事情细细说了一遍。

三爷家业败落到如此境地,却没有改变内心对朋友的敬佩,坚守信义,以上几处“叹”足见其苦衷。而叹中不乏有惭愧和自责,若不是出于对朋友的信义对朋友的敬佩,他又何至于硬着头皮去赎画呢?

“呆”与“愣”是大义致之,亦暗示“义”的传承。

得知常先生就义,刘三爷夜里把字画挂起来“呆呆地看”,王商人送刘三爷时,也是“呆呆地看”,我觉得这不是巧合,应该是作者有意为之。这“呆”中有敬佩,更有侠义之风对人的内心的震撼,也暗示着一种力量、一种精神的传递。再如:王商人听得呆了,愣愣地点点头,就把字画退给了三爷。王商人愣住:“刘先生此为何意?”中的“愣”也是如此。

通过对人物神态、情态的深入分析,学生能够准确把握三个英雄的性格特点:常先生舍生取义,视死如归,凸显的是“道义”;刘三爷重情重义,一诺千金,着一个“情义”;王商

人重义轻利,恪守祖训,展现的是“信义”。三个人其实传递的不只是一幅画,更是一种永不止息的中华精神。

至此,作品主题,文题“绝品”的内涵都迎刃而解了。

通过本课教学,学生对小说阅读有了新的认识,尤其是在分析人物性格方面,又多了一种意识:不忽视神态描写。当然,分析“神态”是不能脱离语境的,必须与其它描写相结合,才能准确地把握词语的丰富内涵。

第三篇:《绝品》教案及反思

“提升学习力 构建高效课堂”教案

课时教学目标:

1、明确《绝品》小说要素,借助背景资料,运用批注的读书方法,理顺情节,解读人物。

2、培养学生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等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仰慕并追随文中所塑造的人物,继承他们身上所具备的民族大义。3.体会文中人物对祖国艺术品的保护与热爱,培养学生的传承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爱国主义情操。

课时重点难点:解读人物形象,理解小说主题 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了解作者谈歌及其作品、创作风格。--参见《同步练习》,要点勾画

2、自读课文,字词注音、释义。

3、针对小说要素结合文本设计问题或者提出疑问。--以小组为单位,归纳整理

二、回顾旧知,提问导入

1、这几天的语文课堂上,我们一直在哪一种文学体裁中潜心修炼?从七上到七下,我们学习了几篇小说?想必大家对小说这种文体以及如何学习小说应该有一定的认识和收获了吧? 大家各抒己见,老师期待你们的学习成果展示。A小说的基本常识,B分析小说的常见方法

2、这节课我们就学以致用,用刚才大家总结的学习小说的方法自主学习七下的最后一篇中国当代小说《绝品》

三、出示目标

1、明确《绝品》小说要素

2、重点解读人物形象

3、理解小说主题

四、构建目标

1、五分钟的时间默读,再次熟悉课文,用不同的符号勾画出小说的人物、环境描写。用批注的方式简单梳理情节。

2、大屏幕展示 常先生:荐画

刘三爷: 买 画(鉴画 卖画)赎 画 送 画 王商人: 买画 退 画 得画

3、小说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而人物性格的展示,又离不开故事情节,因为只有在情节发展的过程中,才能显现出人物灵魂深处的东西来,离开了情节,就不知道人物怎样做事,也就无法分析人物性格特征。这篇小说的学习目标之一就是解读人物形象,所以还是让我们走进情节从情节的发展中分析人物形象。结合课前大家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文本设计的问题或者提出的疑难,我们一同合作,解决问题完成学习目标。

4、大屏幕展示

1)常先生为什么不将字画送给刘三爷而是高价卖给他呢?

2)常先生冬天突然回到保定城,夜半敲门,天明就告辞,这期间,对马氏的讥笑,常先生先是“一愣,旋即大笑起来”,对马氏的不理解,他解释了吗?为什么? 3)

常先生离开的时候“重重的看了三爷一眼,拱拱手,大步出门去了,并不回头。”为什么要“重重”看一眼,出门时“并不回头”,这种毅然决然说明了什么?

4)三爷对常先生推荐的古画“看不出名堂”,为什么还重金购买? 5)马氏请来京城的古董行家鉴定常先生推荐的那幅古画是揭品后,马氏和刘三爷的态度一样吗?你的感受是什么? 6)刘三爷为什么在马氏卖掉收藏后,要冒雪赎回字画? 7)

王商人为什么 把字画退给了三爷?

8)

三爷为什么会把包括那幅唐代珍品的字画无偿赠与王商人收藏?

9)“绝品”指什么?

10)文章结尾的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5、小结明确

A常先生舍生取义、视死如归;刘三爷重情重义、一诺千金,豪气与儒雅并存,;王商人:舍利取义、不忘祖训。

B“绝品”?①画,价值连城,可谓画中“绝品”;②装裱技艺,天下一流,可谓装裱技艺中的“绝品”;③常先生和刘三爷的为人,可谓人中“绝品”④两人之间肝胆相照的友情,可谓情中“绝品”。C、对联小结:一幅古画成就天下绝品,三位男儿书写民族大义。

五、拓展阅读

1、在谈歌的创作中有一类作品,构成了他的“绝”字头小说系列,比如《绝品》《绝怪》《绝地》《绝意》《绝剑》《绝方》等。这些作品描绘的都是发生在作者老家古城保定的故事。展卷细读,你会看到发生燕赵大地上的一个个惊天动地泣鬼神的故事;掩卷遐思,充盈脑海的是那些鲜活形象背后承袭着的慷慨悲歌之风。保定有古称燕南赵北,在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自古豪杰英雄辈出,无一不在为我们画出民族大义的精神轨迹,结合你预习作业中查找的资料资源共享。

其实,这义的轨迹在中华大地处处都有体现。代代都在传承。

2、大屏幕展示

感动中国 胡忠、谢晓君夫妇之高义薄云

其实无论在哪个年代,我们都应坚守这份正义,这种义,金钱名之而不变,严刑生之而不屈,这种义如山在野,平地仰止;如坝挡水,波浪不惊。这种义,永远都是支撑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断提升、积极进步的精神力量。

六、课堂练笔

为绝品中的常先生、刘三爷、王商人任意一位写一份颁奖 大屏幕展示 来自民国的感动

常先生 刘三爷 王商人

七、课堂结语

感谢谈歌,感谢常先生、刘三爷、王商人,感谢各位组委会成员,感谢你们让人间正气的高歌唱响在语文课堂上,感谢你们让民族大义之花盛开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间,并且,永开不败。

八、布置作业

1、练习册1-9题

2、练笔积累:本文三位主要人物的颁奖词

九、板书设计

一幅古画成就天下绝品 画 义 三位男儿书写民族大义 技 情

十、课后反思

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次尝试-----小说《绝品》教学反思

当“学习力”这个概念走进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后,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再一次意识到要从“根”上解决学习问题,我们就必须首先找准孩子学习问题的“根”,而这个“根”就是孩子的学习力。怎么样在语文课堂是提升学习力,提高课堂效率,我在小说《绝品》的教学中尝试构建了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

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就是课堂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和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的语文教材为基本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设计问题、质疑问题、讨论感受、表达想法的机会,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主要在理科学习中应用比较广泛,在文科学习中实践,对我来说,是一种尝试。

在小说《绝品》的教学中构建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第一步是,在课前准备的学案中,布置了三道预习题,最后一道就是结合情节提出疑难或者设计问题。我的出发点是让学生结合对小说的学习,联系自身的学习水平,触碰思维,提出问题,因为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有问题才能去主动探究。我的想法就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高兴地参与到语文课堂上来,让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教学的第二步在教师组织引导下,让学生紧紧围绕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尝试解决,体验感悟,获取感性认识,并与身边的同伴、全班的同学及老师进行探讨交流,澄清认识。在预习作业问题汇总时,我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做了一个简单的梳理,按照小说要素将其归类,合并同类项,这样一个汇总了10个问题,通过这几个问题的探究,学生可以在情节发展中感知人物形象,把握绝品的主题,这不就达成了我的自主学习教学目标了吗?

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教学的第三步是教师引导学生把通过感知获取的直观认识条理化,抓住其本质属性,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融入已有认知结构中。简单地说,就是源于学生,高于学生,既要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中抽象出知识的本质,又要让学生清楚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会学”是必要的,而“学会”是必须的。借助“绝品指什么”这个问题,我引导学生总结人物形象,分析理解主题,设计对联完成对人物主题的学习。并且延展谈歌的绝字头小说系列,借燕赵大地的豪杰英雄、借感动中国的人物再一次体现民族大义的精神轨迹。这个本来在教学预设中我觉得应该是一个课堂亮点,因为它又可以体现一次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也是实现德育目标的一个契机。但课堂实际中,有点太匆匆的感觉,言犹未尽。教学主任特意针对这个环节向我提出了宝贵的建议,文本分析之后,一定要有一个课堂的高潮,学生通过赏读评议,问题分析的很好,教师的引导也很到位,这个时候就一定要把呼之已出的主题加以明确、升华。千万不能着急,不要急着上你预设的教学内容,好好地做个该有的总结。她建议我可以通过完整板书,强化板书以促使学生加深理解。

应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第四步是让学生运用获取的知识解决具体问题,在实践中完善认识,升华认识。教学预设中,我想到了写作颁奖词。颁奖词要求必须对人物的事迹进行言简意赅的介绍,并对人物的行为作恰如其分的评价,更要以独特的语言魅力来升华人物的灵魂,从而达到动人心魄、奋人精神、弘扬正义的的目的。《绝品》教学中写作颁奖词我觉得应该是对完成学习目标的一个深化。在课堂实践中,学生明确阅读目的,通过写作颁奖词,对主题的思想认识、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进一步提升。遗憾就是,前面用时太多,学生的许多颁奖词都没有来得及诵读。

再看课堂视频,重新审视这节语文课,我对于自己大胆实践问题探究教学模式不后悔,新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被动盛装知识的容器。外在的知识、思想、方法只有通过学生实践、亲历,才能内化于学生脑海之中。至少现在看来我学会了,围绕文本,结合学生,问题一定要有效梳理,问题要有探究性,有学习价值。在接下来的课堂实践中,我还会继续坚持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权利,不设置框框,坚决做好引导,每一步探究先让学生尝试,把学生推向主动位置,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教学过程要靠学生自己去完成。真正做到合作探究,提升学习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四篇:教学能手 高波

青春,在历练中闪光!

新平县扬武镇小学 高 波

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是最伟大的人生,无私奉献,育人成材是最壮丽的事业。很荣幸,我是一名山区的小学教师。尽管与之相匹配的是清贫简单的生活,但十几年的教书生涯却让我感到无比的充实与富足。回顾近年来的教学经历,也有一些收获和反思,现做总结如下:

一、个人情况简介

高波,女,汉族,1981年2月2日出生于云南省新平县扬武镇。1987年9月——1993年7月,在扬武中心小学学习;1993年9月——1996年7月,在扬武中学学习;1996年9月——1999年7月,在玉溪师范学校学习;1999年7月至今,在扬武镇小学任教。

二、常规工作概况

1、自参加工作以来,我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不断加深对党的教育政策的学习和理解,加强个人道德修养,遵纪守法,勤奋工作,以身作则,乐于奉献,全面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服从领导安排,一贯模范履行教师岗位职责,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和无私奉献精神。

2、走继续教育之路,不断参加业务培训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先后参加函授学习、履职继续教育学习等,并分别于2003年7月在玉溪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专科毕业,2008年1月在西南科技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

我具有教师资格和小学一级教师职务,对所教学科具有坚实的基 础理论知识、系统的文化业务知识及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及时把握现代知识更新动向和本学科学术发展动态,每次统测教学成绩均居全镇小学同年级学科成绩的前列。

在平时的教学中,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先进的教学手段,积极推行教学改革,更新教育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走继续教育之路,不断探索教学改革和研究的新路子。认真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积极参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有关培训和学习,积极参加上级有关部门推行的课题实验。积极参加教学教研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3、认真搞好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

1认真备课。不但要备教材而且要备教法、备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授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堂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或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或利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辅助教学。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反思,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②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到书店去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③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④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目前的考试模式仍然比较传统,这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模式要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次上,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授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三、取得的主要成绩

十几年的教学生涯让我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参加各级各类的 培训、竞赛活动也让我掌握了不少的教学技巧技能。

1、教学技能竞赛情况

镇级:1999年10月,在镇小学目标教学竞赛中获思品组一等奖。2004年5月,在镇小学组织的教学能手竞赛中获语文组一等奖。

县级:1999年11月,参加新平县教师五项教学技能竞赛,获思品学科一等奖。

市级:1999年11月,在玉溪市举行的小学思品教师《五项技能》竞赛中获三等奖。

2、撰写论文获奖情况

镇级:1999年12月,论文《我争做时代的弄潮儿》在镇小学征文活动中获一等奖。

县级:2004年3月,在新平县小学数学教案展评在或三等奖。市级:2007年2月,论文《寻找生命的幸福符》在玉溪市师德 师风建设读书征文评选活动中获一等奖。

2008年3月,论文《面对新课程,我选择积极应对》在新平县教育科研论文竞赛中荣获三等奖。

省级:2006年12月,论文《好花还需细栽培》在云南省教育科研论文竞赛中,获三等奖。

2008年6月,教学设计《蜗牛的奖杯》获“第五届云南省教育工作者优秀论文”征稿活动二等奖。

2011年2月,论文《从课题切入语文教学的策略》在“云 4 南(2011)新教育论文研讨”活动中,获一等奖。

国家级:2002年6月,论文《谈课外活动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 在北京联合英才国际教育科学研究院《21世纪中国优秀教育论文精品文库》的评选活动中,获2002年版教育科学研究论文成果一等奖。

3、演讲比赛成绩

镇级:2010年10月,在镇小学举行的“修师德、铸师魂”演讲比赛中获一等奖。

县级:2007年3月,在县总工会举办的仙福杯“三八”女职工演讲比赛中获三等奖。

2010年11月,在新平县教育系统“迎县庆、展师风、修师德、铸师魂”演讲比赛中获二等奖。

2011年5月,荣获“学习杨善洲,为党旗添光彩”新平县红土地之歌演讲比赛二等奖。

市级:2011年5月,在玉溪市第八届“红土地之歌”演讲大赛中荣获优秀奖。

4、其他荣誉

2004年9月,被扬武镇人民政府评选为优秀教师。2004年9月,被新平县人民政府评选为优秀教师。

2007年3月,在镇小学开展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中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还存在着很多旧观念旧制度阻碍,个别学生行为习惯还不够规范等。在今后的 工作中,我一定要发扬优点,改正不足,扬长避短,争取更大的成绩。

不用说教师是人类多么崇高的行业,只需用心上好每一堂课,让学生在愉快和上进的氛围中掌握知识。不用抱怨自己事业和生活遇到的种种困难,只需积极、上进地解决问题。于是,学生以加入你的课堂为荣耀;以成为你的关注对象而欣喜。我经常对学生说的一句话是:今天你们以是高老师的学生为骄傲,今后一定要努力,让老师因为曾经是你的老师而自豪。

我是教育战线上一名普通但却执着的战士,我愿为我挚爱的事业贡献一切,让我的青春在历练中闪光!

附:

联系地址:新平县扬武镇小学 电话号码:*** 电子邮箱:906044005@qq.com

第五篇:绝品教学设计

《绝品》教学设计

【课时安排】 二课时。【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小说的人物描写方法、描写角度。2.理解小说 ‚绝品‛的多重含义。

3.注重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理解信义的根本价值所在。4.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教学重点】

1.学习塑造人物的多重方法

2.把握故事情节,培养概括、归纳的能力。【教学难点】

1.怎样理解侧面描写的好处。

2.从多个角度理解‚绝品‛的文本内含,理解信义的根本价值所在。【课时安排】 二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检查预习情况:

分角色朗读课文,检查预习,让学生回味预习中的思考。

学生听读,理清小说人物身份,主要活动、人物置身于其中的典型环境,就学生的回答导入新课。

二、赏析课文

1.提问:在这篇文章中你发现了那些‚绝品‛? 明确:①物质方面,唐代古画是绝品 ②精神方面,常先生与刘三爷的个人友谊是绝品③他们二人在保护国宝方面体现的爱国义举,民族道义是绝品。④装裱技术方面,此画装裱实为绝技,天下一流。论其装裱,更是绝品。

板书: 绝品 唐代古画、友谊、爱国义举,民族道义

2.提问:文中的一些小的细节都可看出作者巧妙精心的设计。例如‚常先生没有雇佣伙计,自己装裱字画,手艺很神,一些样子容貌落魄的旧字画到了他的手里,一经装裱,便神气崭新。‛与小说下文中的那些细节相呼应?

明确:一方面常先生没有雇佣伙计与下文中常先生的革命党人的身份相呼应,另一方面与下文向刘三爷介绍交代古画的情节相呼应。

3.提问:刘三爷与常先生的友谊可以用哪两‚善‛来概括?彼此间的‚信‛是怎样表现的?

明确:(教师范读第五段)两人的友谊是萍水相逢,的君子之交。一个善饮,一个善谈。彼此间的信表现在‚三爷爽快,凡是常先生推荐,一概买下,且从不斩价。‛

板书:小信

4.提问:马氏在小说中的的第一次出现有什么表现?你怎样看待这一人物的性格? 明确:故事情节情节发展到这里,全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起到烘托作用的人物就出场了,那就是马氏的出现。‚三爷的娘子马氏放心不下,瞒着三爷,让下人拿着字画到京城找行家鉴定。皆货真价实。如此几回,马氏也就不再疑。‛从马氏的这些表现来看,他对常先生不放心,私下里请人对刘三爷收藏来的画请行家进行了鉴定,‚皆货真价实‛ 五个字即是对画品的鉴定又是对常先生诚信的认可。由此可见马氏是一个遇事多疑,颇有心计,喜欢计较的人。

板书:马氏 多疑 有心计(烘托作用的人物)5.提问:小说中是如何评述那幅唐代古画的?是如何侧面描写它的价值的?常先生对刘三爷作怎样的嘱咐?

明确:作者运用简单的话语‚我仔细看过,此画实为无价之宝。唐代珍品。‛交代了画的价值。侧面描写是通过常先生的动作描写与对画的包装细节描写来展现的。‚常先生携一布包,来到三爷家中。三爷屏去下人,又关门闭窗,常先生才打开布包,里边又是布包,如此四五层,最后取出一幅画来。打开,那纸已泛深黄。但托裱一新。‛

常先生的嘱咐意味深长。

其一,‚三爷若收下此画,万不可示人。若是有人开价,出多少也是不能卖的啊。‛这一嘱托给读者留下了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其二,‚三爷啊,关于此画。我不再多说,此画价值连城,悉心藏之啊。‛信任与被迫离别的无奈尽在不言之中。此画的价值如何又给读者设下了一重悬念。环环紧扣引人入胜。

板书:无价之宝---唐代古画(侧面描写)

小结:在这一部分中,应检查学生的自我阅读能力,加强学生对小说中刻画描写人物方法的认识。学习这篇小说缜密行文环环紧扣的艺术特点。

三、作业:

1.学写探究性的短文《品析常先生与刘三爷的义》

2.用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的形式,表现一种观察感受。

板书:

绝品:唐代古画 友谊 爱国义举 民族道义

第二课时

一、课文探究

请同学们把第一部分(小说开端部分)的课文内容概括复述一遍。重点回忆常先生、刘三爷、马氏在这一部分中的表现,进一步体会他们所表现出的形象特点。

(一)师生共同探究小说发展部分的内容。

1.常先生遭受怎样的变故?刘三爷与马氏对此各有怎样的表现,作者在这里分别刻画了他们怎样的性格特征?

明确:变故是:‚ 第二天,三爷刚刚起床,下人来告,说常先生的店铺被官府抄了,已查封,常先生也不在店里。‛ 三爷表现:①‚三爷惊了脸,半晌说不出话来。‛②‚三爷听过,无动于衷。‛③‚三爷登时沉下脸:‘不可胡说,我与常先生非一日之交,他坦荡爽直,怎么会哄骗我。千虑一失,或许常先生走了眼。即使常先生知此内情,也或许另有难言之隐。不可怪他。’‛

性格特点:这些语言神态描写,可以看出刘三爷对常先生的遭遇感到震惊,陷入沉思。对常先生的人格深信不疑,绝不允许有人亵渎诋毁常先生。尽管面临着行家的鉴定有被骗的可能,他依然对常先生充满理解与信任。

马氏的表现,在这里被刻画得异常鲜明形象。起到了良好的衬托作用。如:①马氏终是放心不下那幅画,差下人到京城请来一位古董行家家,鉴定那幅画。②马氏忍不住心疼地骂起来:‚姓常的黑心,坑了咱三千大洋啊。‛

性格特点:作为家庭中的女主人,对巨资收藏始终心存疑虑,维护家庭利益也是无可厚非,当得知古画为不值钱的揭品时,她先前的疑虑似乎得到了印证,被骗的痛苦转为刻骨的仇恨便心疼地大骂。足见其精明泼辣的一面,更好的衬托出刘三爷的憨厚老实,对常先生信任的坚定不移。

板书: 马氏 精明泼辣

刘三爷 憨厚老实

2.小说中插入行家鉴定古画在结构与内容方面起到了哪些作用?

明确:在结构上,他与前文常先生对画的评价相呼应(无价之宝),在后文又与王商人的鉴定相对照(宝中之宝)。

在内容上,使文章行文波澜起伏,也便于物情感态度随情节发展而自然转换。以马氏的多变,衬托刘三爷的坚定信义。

板书:刘三爷 坚定信义

3.常先生冬夜造访,如一幕独立的话剧,空间集中于一室之中,人物较少,且具有着尖锐的矛盾冲突,请大家分析一下这里有着怎样的矛盾冲突呢?

明确:冲突一,对马氏而言,常先生的到来如若骗子上门,怒从中生,分外眼红。这一反面衬托,更好的衬托了刘三爷的大度、雅量,对彼此间的信义坚定不移。

冲突二,常先生冒险来访与被官府缉拿之间的矛盾,可见他真是彼此间的友情置生死于度外。也是对刘三爷毫不怀疑彼此间情谊的肯定,这一正面衬托更加有力。

冲突三,似戏剧的尾声暗示出常先生的革命大义,与黑暗社会的矛盾,捐躯赴国难。把私人间的友情上升到革命大义的一面,既交代了人物身份,又突出了文章主旨。

板书:常先生 捐躯赴国难

刘三爷 大度、雅量

4.刘三爷彻夜赏字画‚入夜,三爷独自关在房中,把所有常先生帮他买下的字画,二十余幅,挂在房中,呆呆地看。看久了,就含了泪,叹一声。直看到天光大亮,才一一摘下,悉心收起。‛仿佛影视片中的特写镜头一般,经典凝练震撼人心,你是怎样理解这一情境的?

明确:这一节中‚独‛字甚妙,若伯牙失去钟子期,为知音亡去而悲,睹物思人,借画回忆历历往事,彻夜难眠悲从中生,足见其对于常先生之谊的眷念。

(二)师生共同探究小说高潮部分的内容。

1.在战祸迭起的社会环境中,刘三爷家中发生了哪些变故?体会这样安排材料的好处。明确:①后来军阀在保定开战,一场大火,三爷的店铺皆烧尽。②祸不单行,又一年,三爷又让土匪绑了票,索去许多财物,一个大大的家业就败落下来。③三爷也就病倒在了床上。

这里是小说中的略写,这样安排材料,简要交代刘先生的家庭变故,为下文突出刘三爷的义举――为护国宝而捐画作铺垫。

2.马氏为什么要卖字画?这样写有何深意?

明确: ‚家中已经败落到这步田地,我拿去换些钱,也好度日啊。‛ 这样写的深意是从家庭背景方面衬托刘三爷为王商人无尝捐画的义举。3.王商人为何说那幅画是宝中之宝?刘三爷为何愿意把画赠与王商人,你怎样评价这一义举?

明确:

宝中之宝:我猜想装裱者担心此画被人夺走,才苦心所为。此画装裱实为绝技,天下一流。论其装裱,更是绝品。(印证了常先生品格的光明磊落。)

赠画原因:‚不敢。祖上有训,饿死不卖收藏。‛ ‚我自知不久人世,已无意收藏。这些都是国宝,我恐家人不屑。送与先生收藏,我终于算是对得住常先生了。‛(既点明了画的价值,有说明刘三爷是位重信义守诺言的豪侠之士,爱国之士,他重义轻财,护卫民族文化瑰宝,令人敬仰可歌可泣。)

板书:常先生 忠义可信

刘三爷 重信义守诺言 重义轻财 爱国

4.小说结尾部分的环境描写有怎样的作用?

明确:作者以雪景渲染一种悲壮苍凉的气氛,‚雪,哑哑地落着。四野一时无声。‛以无声胜有声,借满天大雪巧妙的烘托了小说主人公的义满乾坤,义薄云天的高大人物形象。

板书:刘三爷 义满乾坤、义薄云天

二、小结 《绝品》一文是作者‚绝‛字头小说系列中重要的一篇,从课文中可以看出,小说构思巧妙,结构环环紧扣,颇有明清小说的遗风,作者由始至终在对比衬托中把主要人物写得鲜明形象。对马氏这一衬托人物作者的笔墨尤为精到,以其泼辣精明的表现成就了主要人物鲜明的个性形象,又通过常先生的活动变化,王商人的鉴赏品评把刘三爷的民族大义创造出来。为更好地体会谈歌小说的艺术特色,建议大家能够阅读他的其他数篇‚绝‛字头小说。

三、作业

1.完成思考与讨论及练习册。

2.为更好地了解有识之士那一历史时期对文物的保护情况,可以课外阅读的形式给学生补充讲解读者上的文章《1938年的较量》。

板书:马 氏 精明泼辣

常先生 捐躯赴国难 忠义可信

刘三爷 憨厚老实 坚定信义 大度、雅量 重信义守诺言

重义轻财 爱国义满乾坤 义薄云天

下载高波《绝品》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波《绝品》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绝品》教学案例

    《绝品》教学案例 秦攀 【案例背景】 《绝品》是中国当代作家谈歌写的一篇小说,安排在高二上册的课文教材中,小说的基本情况对于学生都已经有了相对的了解,一般情况下学生都能......

    绝品教学设计

    《绝 品》 一、课程名称:七年级下册第九课《绝品》 二、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对小说还只停留在感受和理解的层面上,还不具备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对本......

    工作总结高波

    工作总结 本人在工作中,努力学习本职工作的专业知识,遵纪守法,团结同事,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中早来晚走,工作态度端正,事事起带头作用,事事以学校大局为重. 今年的......

    《绝品》教案

    《绝品》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多种形式朗读小说,把握故事情节,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 2、学习小说人物的精彩描写方法。 3 、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小说题目“......

    《绝品》教案

    《绝品》导案 教学目标: 1、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小说情节和人物。 2、 学习并积累本文精短含蓄的语言。 3、 多角度理解“绝品”的含义。 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品......

    绝品教案

    课题:绝品 课时:1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理顺情节,解读人物;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理解小说题目“绝品”二字的含义。 2. 能力目标: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

    绝品 说课稿

    《绝品》说课稿 各位评委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小说《绝品》。 一、说教材 《绝品》是高等教育出版社语文职业模块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第四单元以“职业和理想”为话题安排了......

    高波 —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当下课堂何为“高效” ——高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学校:白泥井郑国洲学校姓名:高 波 我是一名教学时间不长的体育教师,在所有家长、学生及社会各界人士的眼里,体育课只不过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