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五年级《昼夜交替教案》
《昼夜交替》教学设计 书香园小学 卢玉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件演示,同学们请看视频,这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大家知道它们的答案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谈话,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第五单元《昼夜与四季》
2、观察下面两幅照片,这是在同一城市、同一地点拍下的,观察它们有什么不同?
3、对于这种现象,你有什么问题?
学生:昼夜变化有什么规律呢?为什么循环?我们看到太阳在空中是怎样运动的?伴随太阳东升西落,发生什么现象?(昼夜现象)„„
教师帮助学生筛选问题:这么多问题,你们认为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同学们都是围绕着“昼夜交替是怎么形成的?”这个问题提出的。学生讨论交流
4、现在就学习第一课《昼夜交替》 板书课题。
二、介绍人类对昼夜现象形成原因的探索
1、你认为昼夜现象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学生讨论并交流。
3、讲述:很早人类对昼夜的形成进行了探索,并形成了许多观点。
4、介绍对昼夜现象的探索。(多媒体演示)
5、古代的科学家对于地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提出了各自的学说,你知道有哪些学说吗?
6、学生回答:“地心说”与“日心说”
7、讲述:哥白尼是世界上第一位对“太阳绕地球转”的看法产生怀疑,并最早提出“地球围绕太阳转”正确结论的人。(见幻灯片)
8、通过以上科学史的学习,你认为:昼夜变化到底是太阳围绕地球转动,还是地球的自转引起的?
如果是地球自转,每天看到太阳东升西落,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推测地球自转的方向是怎样的?
从看到太阳正南到再次看到太阳正南,相隔的时间大约是多少?这说明什么?
三、模拟昼夜的成因
(一)大家用桌上的实验材料来做模拟实验
1、讲述:怎样证明昼夜到底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呢?我们可以通过模拟实验来进一来认识。(模拟实验)
⑴观察桌上的材料——用手电筒代表什么?地球仪代表什么? ⑵顺时针围绕地球仪转动手电筒,观察地球仪上的明暗变化,思考:太阳绕地球一周,可能需要多长时间;
⑶固定手电筒位置,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观察地球仪上的明暗变化,思考:地球自转一周需多长时间。
3、学生实验。
4、比较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和太阳绕地球所需时间的长短。
5、思考并交流:通过以上实验能够说明昼夜形成到底是什么原因?
6、小结:太阳离地球1.5亿千米,地球的半径只有6378千米,两者相差很大。太阳不可能用24小时围绕地球转一圈,而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则要短得多,说明地球上的昼夜交替不会是太阳围绕地球转动的结果,而只能是地球自转的结果。(见幻灯片——示意图)
(二)模拟地球自转的实验
1、讨论:怎样做实验呢?固定手电筒位置,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观察地球仪上的明暗变化。当太阳(手电)照射地球(地球仪)时,地球上被太阳照亮的那一部分是一天中的什么时候?黑暗部分又是一天中的什么时候?
2、学生讨论并交流。
3、在地球仪上插一个小旗,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观察并思考:当小旗从明亮部分转到黑暗部分的交界处时,这是一天的什么时候?小旗进入黑暗部分是什么时候?小旗从黑暗部分转到明亮部分的交界处是什么时候?小旗正对太阳是一天中的什么时候?(见幻灯片——日出、正午)
4、汇报交流并总结昼夜成因。(见幻灯片——文字)
5、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发现地球自转时,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在地球仪上找到中国所在位置,观察:当中国是白天时,哪些国家是黑夜。哪些国家和地区处于清晨?哪些国家和地区处于黄昏?
提示:先找到“昼夜交界线”,(这是教学本部分的关键)然后再判断;注意地球自转的方向;地球自转时,哪边先进入白天,哪边先进入夜晚。
四、认识不同地区日出时间不同的原因及时差对人的影响
1、我们知道了昼夜形成的原因,你能解释以下现象吗? ⑴观察地球仪,找出秦皇岛和乌鲁木齐的位置。为什么秦皇岛5点日出,而乌鲁木齐是7点日出?
学生讨论并交流。
秦皇岛和乌鲁木齐的地理位置不同,秦皇岛地处东部,乌鲁木齐地处西部当地球围绕太阳自西向东旋转时,秦皇岛先看到日出。全球共分24个时区,每个时区相差一个小时,秦皇岛和乌鲁木齐相差两个时区,所以秦皇岛5点看到日出,乌鲁木齐7点看到日出。
⑵教师谈话:地球的自转不仅会引起日出(地方时)的不同,还会引起时差,谁知道北京现在9点,纽约呢?
请分析:小红从北京到纽约后,白天很想睡觉,晚上却睡不着? 学生讨论:小红由于在北京处于东八区,当到达纽约时,相差十一个时区使得小红对昼夜的适应正好相反。所以从北京到纽约后,白天想睡觉,晚上却不困。2拓展思考:如果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定在晚上20点,那么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观众应该分别在什么时候收看实况直播?
提示:要确定这些国家所处的位置,与我国的位置进行对比;还要考虑地球自转方向。
学生分组讨论汇报,师作适当介绍:
生1:德国人会在白天(下午1点)看到实况直播。(德国与我国的时差为-7小时)
生2:美国人看实况直播和睡觉只能选其一了。(美国与我国的时差为-13到-16小时)
生3:澳大利亚会在晚上10点看到实况直播(澳大利亚与我国的时差为+2小时)
2、小结:由于地球的自转会引起许多现象—— 昼夜现象的小结(见幻灯片)
【板书设计】 昼夜交替 地心说 日心说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地方时、时差
第二篇:昼夜交替教案
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演示昼夜交替情景。
师:这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大家知道是什么现象吗? 2、昼夜变化有什么规律呢?对此,你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 3、学生讨论交流。
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探究这个秘密(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活动一:通过模拟实验,认识昼夜交替的成因
我们都知道了白天形成是太阳照射地球的缘故,(课件)
1、你认为昼夜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我们做个实验就清楚的知道了。
老师为大家准备了手电筒和地球仪,他们分别代替太阳和地球,你们能动手模拟一下白天是怎么形成的吗? 提醒一下:根据太阳的东升西落现象,你认为地球仪应朝哪个方向转动?
我们以祖国为例,确定好祖国的东方和西方,分别用两种转发来实验。(逆时针旋转)
2、学生分组模拟实验,讨论昼夜的成因。
3、分组汇报。
老师很高兴大家都解开昼夜交替的奥秘了,下面你们可以多转几圈,仔细观察一下昼夜交替的过程。
(学生打开手电筒,照射地球仪)
同学们,现在你们明白昼夜是怎么形成的了吧?
太阳的东升西落
活动二:模拟实验,发现时差
刚才同学们在自己的模拟实验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世界上有很多国家所处的昼夜状态正好是相反的呢,比如当中国处在白天的时候,有哪些国家和地区处于夜晚呢?让我们的祖国处在白天的状态(学生转动地球仪,自己去发现)
哪些国家和地区是清晨?哪些国家和地区是黄昏? 这样说地球上不同地方的时间就有了差异了,他们的时间又能差多少呢?(视频)2、小组实验,填表。3、汇报。
活动三:根据已知地点的已知时间,推测其他地点的所处时间
1、我们知道了昼夜形成的原因,你能解释这个问题吗?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定在晚上 20 点,那么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观众应该分别在什么时候收看实况直播? 提示:(1)确定这些国家所处的位置;
(2)考虑地球自转方向。
2、学生分组讨论
3、分组汇报。
这就是时差(放光碟)
活动四:了解人类认识昼夜交替现象的历史
这节课通过我们的学习和模拟实验知道了昼夜交替的成因以及时差是怎样形成的,这得益于我们的古人留下了宝贵的知识和经验,可我们的古人为了弄懂其中的奥秘却经理了长时间不懈的努力,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我们的古代科学家经历了怎样的一个科学过程。
1、分组自学书 P8 页内容。讨论:(1)这几种传说和理论中,哪一种更加可信?
(2)找出这几种理论中合理和不合理的地方。
2、分组讨论;
3、分组汇报;
4、阅读了这些资料之后,你有什么想法? 师: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不断进步的。
第三篇:昼夜交替教案
《昼夜交替现象》教案
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第二小学 原鹏飞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昼夜交替现象有多种可能的解释;昼夜交替现象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
2、过程与方法:能提出地球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多种假说,并用模拟实验进行验证,能引用实验收集的证据修正自己的解释。
3、情感价值观:树立在没有其它新证据之前,大胆猜测假设,并努力验证自己的猜测的意识。认识到同一现象,可能有多种不同的解释,需要用更多的证据来加以判断,培养主动探究,积极合作的态度。
教学重点:产生昼夜交替现象有很多可能的假说。
教学难点:根据假设进行模拟实验,结合模拟实验进行观察研究,根据现象修正自己的假设。
教学准备:手电筒、小地球仪若干。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出示分别描写黑夜和白天景色的诗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美吗?接着看。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对比这两组诗词,你有什么发现? 引出白天、黑夜,并概括为昼、夜。
白天黑夜是我们最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在浩瀚的宇宙中,我们生活的这颗蓝色星球----地球真是奇妙无比。太阳东升,白天来到,人们学习、工作;太阳西落,夜幕降临,人们可以好好休息,那么你知道这白天黑夜,也就是昼和夜是怎样产生的吗?
2、引出“昼”“夜” 形成的原因。(课件演示)
3、揭示课题
现在我们这里是白天,也就是昼,昼过后是夜,夜过后第二天又是“昼”,昼过后又是“夜”。我们所在的这一地区一直明亮黑暗在交替变化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昼夜交替现象”。(板书课题)
二、大胆假设
1、在地球上,为什么会出现昼夜交替这一现象呢?想一想。如果我是太阳,这个男孩是地球,我们都不动,会是什么情况?
2、太阳和地球在运动时可能会有那些状态呢?在没有足够的证据之前,我们可以进行大胆的猜测,这是我们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许多同学可能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那我们写一写、画一画,同时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小组长要做好记录,咱们比比哪组的想法多。
3、交流、补充。在黑板上标示出学生假设的情况。
4、现在请同学们就我们黑板上总结出来的这几种假设快速地和书上的猜测进行一下对比,看看哪些相同,哪些不同。
5、同学们真厉害,大家不仅得出了和书上一样的猜测,而且还有属于自己的想法,佩服!科学研究就是要大胆猜测,有了那么多的想法,那你觉得哪几种运动状态出现昼夜交替的可能性较大。
三、模拟实验
1、我们得出了这么多的假设,但别高兴的过早,我们这还只是纸上谈兵,要知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呀!那怎么办呢?如何来验证你的想法呢?
2、出示实验提示,并解读其中的重要环节。
3、学生分小组进行模拟实验,师巡视指导。
4、全班展示交流实验结果。
四、总结分析
1、通过实验你们有什么发现?
2、那你认为哪一种才是地球上出现昼夜交替的真正原因呢?
3、播放视频,引发思考。
在没有新的证据之前,我们通过模拟实验发现这几种猜想都有可能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到底哪种猜想更合理呢?请看科学家的解释。
4、全课小结
同学们,对于一个自然现象人们可能会有很多种解释,但要找到符合真实情况的解释我们需要更多的信息和证据,当获得的证据越多,我们就越可能对所看到的现象做出更合理的解释,我们也就越接近真理。
科学研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节课大家通过观察、猜测、讨论、验证对昼夜交替现象有了一定的认识。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只要大家继续寻找新的的信息和证据,一定能就昼夜交替这个现象作出最正确的解释。正所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节课我们就研究到这里,下课。
板书设计:
昼夜交替现象
太阳
地球
1、不动
围着太阳转
2、围着地球转
不动
3、不动
自转
4、不动
自转并围着太阳转
第四篇:昼夜交替现象教案
《昼夜交替现象》教案
【教材分析】
《昼夜交替现象》是小学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是整个单元的基础。大多数五年级学生通过书籍、电视、网络等渠道,都已经了解地球在自传并且围绕太阳公转这一科学事实。而这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根据所看见的昼夜交替出现的现象提出多种假说,并通过模拟实验去验证这些猜想,从而体验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昼夜交替现象有多种可能的解释 过程与方法:
提出地球产生昼夜现象的多种假说,并进行验证。做好模拟实验和运用实验收集的证据。根据实验的情况修正自己的解释。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积极参与讨论,并发表有根据的解释是重要的。
认识到同一现象,可能有多种不同的解释,需要用更多的证据来加以判断。培养主动探究,积极合作的态度。
【教学重点】学习提出地球产生昼夜现象的假说并利用模拟实验进行验证 【教学难点】学习有理据的解释假说,并善于质疑和采纳其他意见 【教学准备】
1、学生6人一个小组,每组有组长一名,小组活动过程中组长根据轮换原则将材料员、记录员、操作员和保洁员等工作分配下去。
2、每组发放一支手电筒(或聚光灯),一个小地球仪(无地轴),六张白纸。
【教学过程】
一、感知昼夜交替现象——聚焦现象,着眼发现
谈话导入课题: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它是一个球体。地球的一半受到阳光照射时,是白天,称之为“昼”,地球的另一半没有受到阳光照射,是黑夜,称之为“夜”。像这样白天过后是黑夜,黑夜过后又是白天,白天黑夜交替出现的现象我们称之为“昼夜交替现象” 板书:昼夜交替现象
学生思考:怎样的运动才会产生昼夜的交替现象呢?
二、昼夜交替现象假说——说议画演,发散思维
1.说一说: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
2.画一画:学生分组讨论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可能性并画出假说示意图
要求:学生画图表示(用记号笔)示范:一大一小两个圆表示太阳与地球,线条表示运动轨迹 3.演一演:小组演示各组假说
板书:
太阳不动,地球自转 地球围绕太阳转 太阳围绕地球转
4.思考:怎样才能知道那种观点是正确的呢?
三、昼夜交替模拟实验——分工明确,细致观察
1. 教师提供实验材料,提出实验要求,强调注意事项(1)找到武汉作为观测点
(2)观察:武汉在什么时间被照亮,什么时间没有被照亮(3)控制地球仪的转动不要太快
(4)用记号笔更正假说示意图(标记被照亮和没背照亮的时间点,学会使用阴影)(5)安全事项
A不触碰聚光灯金属部分,避免烫伤
B不用眼睛长时间注视聚光灯,不用聚光灯直射入同学的眼睛
2. 小组演示模拟实验:请一个小组的同学上台演示一下他们的假说。一号操作员模拟地球,二号操作员模拟太阳,汇报员讲解假说过程,其他同学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由记录员将观察到昼夜交替现象的具体细节画在示意图上,组员补充修改,形成组内最终假说图。3. 学生分小组模拟实验
四、学生解释昼夜交替——思维交锋,迸发精彩
1、学生汇报:各小组汇报研究成果
2、聚焦质疑:在模拟实验中,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3、课下探究:在今天这节课上,我们通过观察,猜测,讨论,验证对昼夜交替现象有一定的认识。在没有新证据的前提下,这些假说暂时成立,在找到新证据后我们可以对假说进行进一步的解释、排除和修正,请同学们下课后将你们的示意图张贴在黑板上,后期找出更多的证据验证假说,直到形成最终的解释。
【板书设计】
示意图总结 太阳不动,地球自转 地球围绕太阳转圆周运动 太阳围绕地球转 ……
第五篇:1.1.3 昼夜交替教案
内江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昼夜交替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够解释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2.能够读图判别晨昏线和运用晨昏线的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地球仪演示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2.运用图片分析和解释晨昏线的判别和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世界的物质性及物质运动规律性本质性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1.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的区别。2.晨昏线的判别。
教学难点:
晨昏线的判别和特点
教学方法:
讲授法、读图分析法、引导法 教具准备:
地球仪和书本插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复习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现在开始上课。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白天黑夜不断交替,我们地理上把白天黑夜叫做昼夜,那么我们今天我们就从地理的角度来研究一下我们生活中的昼夜交替现象,这也是我们地球自转的第一个地理意义。
昼夜交替(板书)
一、昼夜现象(板书)
内江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新课学习】
[提问] 请同学打开你们的书,翻到十六页,快速浏览这一部分内容。同时,思考一下为什么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
学生回答:
[讲解] 由于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够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半球是昼半球(白天),背着太阳的半球是夜半球(黑夜)。这样就产生了昼夜现象,它是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由地球自身的特性决定的,是一个静态的过程。
二、昼夜交替的原因(板书)
[过度] 我们都知道地球无时无刻都在自转着,同时转动地球仪,让学生观察,就会发现白天和黑夜不断转换,引起昼夜交替现象。
[小结] 学生通过观察就能得出昼夜交替的原因是地球的自转,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着重区分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是两种不同的自然现象。
三、昼夜交替的周期(板书)
[提问] 同学们,我们知道的昼夜交替的原因是地球的自转,那么通过刚才的看书,有没有同学知道昼夜交替的周期是多少呀?
学生回答:
[讲解] 不错,就是一个太阳日(24小时),昼夜交替是以太阳作为参考点的,所以周期是一个太阳日。昼夜交替影响着人类的起居作息,因此,太阳日被用来作为基本的时间单位。
四、晨昏线(板书)
[过度] 由于太阳距离地球非常遥远,我们粗略得把太阳光线看作是平行光线。请同学看图1.19太阳光线照射在地球表面产生了昼半球和夜半球。而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叫做晨昏线(圈)。
[讲解] 顾名思义,晨昏线是由晨线和昏线构成。晨线就是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分界线。昏线就是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分界线。在这里要着重强点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它是判别晨昏线的关键。
[过度] 我们学习了如何判别晨昏线,那么,它有哪些特点呀?请同学看图1.19,归纳一下晨昏线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
[讲解] 晨昏线有如下特点: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大圆的圆心和球心重合);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永远平分赤道,可以点出晨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18点;与经线圈的关系重合或者有夹角,夹角a的范围在0度到23度26分,且与太阳直射点的度数相同。
内江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五、昼弧、夜弧(板书)
[讲解] 晨昏线把纬线圈分割成了两半,位于昼半球的这部分纬线叫做昼弧,位于夜半球的这部分纬线叫做夜弧。
【板书设计】
昼夜交替
一、昼夜现象
二、交替原因
三、交替周期
四、晨昏线
1.构成 2.特点
五、昼弧、夜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