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年级科学下册《昼夜交替》教案设计
五年级科学下册《昼夜交替》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
导入新:地球上有许多地理现象的产生与地球运动密切相关,探究这些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和规律使我们学习地球运动的目的。本节,我们要探究的是地球上昼夜交替出现的原因和相关规律。
讲授新:
一、用地球仪演示,并通过学生绘图,探究昼夜交替及晨昏线的判读
师:大家看这个地球仪,当这束光照在地球仪上时,地球上有多大面积被照亮?(1/2)此时地球仪上一半被照亮,另一半处在黑夜中,地球仪中出现了昼夜现象,再拨动地球仪,地球仪上的各点就出现了昼夜交替。
提问:那么,地球上为什么会出现昼夜和昼夜交替现象呢?
回答:由于地球既不发光也不透明,当太阳从一侧照射到地球上时,就产生了昼夜现象,当地球自转就产生了昼夜交替。
师:我把大家刚才看到的地球上的某一瞬间的昼夜现象定格下来,这边是昼半球,这边是夜半球,他们之间还有个分界线。现在,大家从地球仪的侧面看地球上的昼夜分布状况,然后将它给绘出来。
师:此时,我们看到A点出现在昼夜半球的分界线上,它此时正看到日出,随着地球自转一周,A点会出现一次昼夜的交替。那么,在下一时刻,A?。那么B点呢?(和A一样)。AB所在的这条线上的各点在下一时刻都将进入白天,它叫晨线。地球上还存在一条昏线了。晨线和昏线共同构成一个经过地心的大圈,叫晨昏线,也叫晨昏圈。
二、晨昏线特点
三、晨昏线的判读
活动:自己动手画二分日时的太阳光照图(侧视图和俯视图)
堂小结:主要学习了昼夜交替的产生和晨昏线的判读,大家要学会画图。
教后反思:
1、导入不够清晰,要有突破点,可以让学生说说昼夜交替现象的形成都和哪些因素有关,如地球、太阳等。
2、条理不清,知识间的联系不紧密,每个因素和昼夜现象的关系不清晰。可以对每一因素进行逐次假设,如假设地球不自转,也不公转,再假设只公转不自转;最后只自转不公转。
3、演示环节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让学生动起来。
4、重点不突出,在小节中要有体现。、内容可以少点,但要思路清晰。
第二篇:五年级科学上册 昼夜交替 1练习题 苏教版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练习题昼夜交替
一、填空题:
1.(地球自转)是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
2.“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来的,他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是围绕地球旋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他认为(不是太阳在运动,而是地球绕着太阳在旋转,昼夜的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二、选择题:
1.昼夜形成的原因是(C)。
A.太阳的东升西落B.乌云的遮盖C.地球的自转、2.最早提出地球自转的科学家是(A)
A.哥白尼B.托勒密C.牛顿
三、实验题:
设计试验模拟昼夜变化的实验。
答:实验名称:模拟昼夜变化的实验。
实验准备:地球仪、手电筒等
实验过程:用手电筒水平照射地球仪,会发现向着手电筒的一面变亮了,背着的一面没有变亮,逆时针转动地球仪,地球仪亮着和黑的一面不断变换。
实验结论: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随着地球的转动,白昼和黑夜交替出现。
第三篇:昼夜交替教案
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演示昼夜交替情景。
师:这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大家知道是什么现象吗? 2、昼夜变化有什么规律呢?对此,你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 3、学生讨论交流。
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探究这个秘密(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活动一:通过模拟实验,认识昼夜交替的成因
我们都知道了白天形成是太阳照射地球的缘故,(课件)
1、你认为昼夜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我们做个实验就清楚的知道了。
老师为大家准备了手电筒和地球仪,他们分别代替太阳和地球,你们能动手模拟一下白天是怎么形成的吗? 提醒一下:根据太阳的东升西落现象,你认为地球仪应朝哪个方向转动?
我们以祖国为例,确定好祖国的东方和西方,分别用两种转发来实验。(逆时针旋转)
2、学生分组模拟实验,讨论昼夜的成因。
3、分组汇报。
老师很高兴大家都解开昼夜交替的奥秘了,下面你们可以多转几圈,仔细观察一下昼夜交替的过程。
(学生打开手电筒,照射地球仪)
同学们,现在你们明白昼夜是怎么形成的了吧?
太阳的东升西落
活动二:模拟实验,发现时差
刚才同学们在自己的模拟实验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世界上有很多国家所处的昼夜状态正好是相反的呢,比如当中国处在白天的时候,有哪些国家和地区处于夜晚呢?让我们的祖国处在白天的状态(学生转动地球仪,自己去发现)
哪些国家和地区是清晨?哪些国家和地区是黄昏? 这样说地球上不同地方的时间就有了差异了,他们的时间又能差多少呢?(视频)2、小组实验,填表。3、汇报。
活动三:根据已知地点的已知时间,推测其他地点的所处时间
1、我们知道了昼夜形成的原因,你能解释这个问题吗?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定在晚上 20 点,那么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观众应该分别在什么时候收看实况直播? 提示:(1)确定这些国家所处的位置;
(2)考虑地球自转方向。
2、学生分组讨论
3、分组汇报。
这就是时差(放光碟)
活动四:了解人类认识昼夜交替现象的历史
这节课通过我们的学习和模拟实验知道了昼夜交替的成因以及时差是怎样形成的,这得益于我们的古人留下了宝贵的知识和经验,可我们的古人为了弄懂其中的奥秘却经理了长时间不懈的努力,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我们的古代科学家经历了怎样的一个科学过程。
1、分组自学书 P8 页内容。讨论:(1)这几种传说和理论中,哪一种更加可信?
(2)找出这几种理论中合理和不合理的地方。
2、分组讨论;
3、分组汇报;
4、阅读了这些资料之后,你有什么想法? 师: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不断进步的。
第四篇:昼夜交替教案
《昼夜交替现象》教案
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第二小学 原鹏飞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昼夜交替现象有多种可能的解释;昼夜交替现象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
2、过程与方法:能提出地球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多种假说,并用模拟实验进行验证,能引用实验收集的证据修正自己的解释。
3、情感价值观:树立在没有其它新证据之前,大胆猜测假设,并努力验证自己的猜测的意识。认识到同一现象,可能有多种不同的解释,需要用更多的证据来加以判断,培养主动探究,积极合作的态度。
教学重点:产生昼夜交替现象有很多可能的假说。
教学难点:根据假设进行模拟实验,结合模拟实验进行观察研究,根据现象修正自己的假设。
教学准备:手电筒、小地球仪若干。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出示分别描写黑夜和白天景色的诗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美吗?接着看。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对比这两组诗词,你有什么发现? 引出白天、黑夜,并概括为昼、夜。
白天黑夜是我们最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在浩瀚的宇宙中,我们生活的这颗蓝色星球----地球真是奇妙无比。太阳东升,白天来到,人们学习、工作;太阳西落,夜幕降临,人们可以好好休息,那么你知道这白天黑夜,也就是昼和夜是怎样产生的吗?
2、引出“昼”“夜” 形成的原因。(课件演示)
3、揭示课题
现在我们这里是白天,也就是昼,昼过后是夜,夜过后第二天又是“昼”,昼过后又是“夜”。我们所在的这一地区一直明亮黑暗在交替变化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昼夜交替现象”。(板书课题)
二、大胆假设
1、在地球上,为什么会出现昼夜交替这一现象呢?想一想。如果我是太阳,这个男孩是地球,我们都不动,会是什么情况?
2、太阳和地球在运动时可能会有那些状态呢?在没有足够的证据之前,我们可以进行大胆的猜测,这是我们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许多同学可能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那我们写一写、画一画,同时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小组长要做好记录,咱们比比哪组的想法多。
3、交流、补充。在黑板上标示出学生假设的情况。
4、现在请同学们就我们黑板上总结出来的这几种假设快速地和书上的猜测进行一下对比,看看哪些相同,哪些不同。
5、同学们真厉害,大家不仅得出了和书上一样的猜测,而且还有属于自己的想法,佩服!科学研究就是要大胆猜测,有了那么多的想法,那你觉得哪几种运动状态出现昼夜交替的可能性较大。
三、模拟实验
1、我们得出了这么多的假设,但别高兴的过早,我们这还只是纸上谈兵,要知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呀!那怎么办呢?如何来验证你的想法呢?
2、出示实验提示,并解读其中的重要环节。
3、学生分小组进行模拟实验,师巡视指导。
4、全班展示交流实验结果。
四、总结分析
1、通过实验你们有什么发现?
2、那你认为哪一种才是地球上出现昼夜交替的真正原因呢?
3、播放视频,引发思考。
在没有新的证据之前,我们通过模拟实验发现这几种猜想都有可能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到底哪种猜想更合理呢?请看科学家的解释。
4、全课小结
同学们,对于一个自然现象人们可能会有很多种解释,但要找到符合真实情况的解释我们需要更多的信息和证据,当获得的证据越多,我们就越可能对所看到的现象做出更合理的解释,我们也就越接近真理。
科学研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节课大家通过观察、猜测、讨论、验证对昼夜交替现象有了一定的认识。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只要大家继续寻找新的的信息和证据,一定能就昼夜交替这个现象作出最正确的解释。正所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节课我们就研究到这里,下课。
板书设计:
昼夜交替现象
太阳
地球
1、不动
围着太阳转
2、围着地球转
不动
3、不动
自转
4、不动
自转并围着太阳转
第五篇:苏教版五年级科学《昼夜交替》教学设计和反思
五年级科学《昼夜交替》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6页—第8页 教学目标:
1.能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昼夜现象进行假设性解释。
2.会昼夜成因的模拟实验,以回答和解释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3.通过真人模拟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4.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同别人合作交流的习惯。重点难点:
重点:会做模拟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体验昼夜交替现象形成的原因。难点:根据已知条件推算某地的时间。教学过程:
一、课件引出探究问题
师导入:在茫茫宇宙中,有一颗美丽的蓝色星球,她孕育生命,是我们共同的家园,这就是地球。
1.师:仔细观察这两张照片,分别是在什么时间拍的? 生:一个是白天,一个是黑夜。2.师:白天可以用哪一个字来表示? 生:昼(板书:昼)
师:黑夜可以用哪一个字来表示? 生:夜(板书:夜)
3.师:想一想,每天早上和傍晚有什么不同?(太阳是怎样的?)4.小结
师:对,白天和黑夜总是交替的出现。每天早上,太阳从东边冉冉升起,地球上的人们迎来了白天,每天傍晚,太阳又从西边落下,地球上的人们又迎来了黑夜。我们把白天用一个字来表示,叫做“昼”,把黑夜用一个字来表示,叫做“夜”。白天和黑夜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我们叫做昼夜交替现象。
二、猜想
1.师:思考,地球上为什么会出现昼夜现象呢? 生:因为太阳光总是照亮了地球的一半。2.师:被太阳光照亮的一面就是,昼;没有被太阳光照亮的一面就是,夜。(板书:图)(出示图片)
3.师:真的是这样吗?请想一想:
假如地球是透明的,有昼夜之分吗? 假如地球本身会发光,有昼夜之分吗? 假如太阳和地球都不动,会有昼夜之分吗? 生:这样有昼夜,但不会出现昼夜的交替。
4.师:现在你能试着归纳一下形成昼夜现象的的原因吗? 生:(1)地球自身不发光,也不透明,(2)太阳在同一时间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才能产生昼夜。(3)地球和太阳不能静止不动。
5.师:看来,地球和太阳必须运动起来,才可能出现昼夜交替的现象。那么,地球和太阳怎样运动,才可能会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呢?请积极思考,在4分钟内请每个小组尽可能多的提出,可能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设来。——在实验记录单上画出简图。
6.交流汇报,收集学生的假设: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课件出示相应的假设
三、模拟实验
1.师:这么多的猜测,是否真的都会引起昼夜交替的现象呢?如何证明?(我们需要做什么呢)
生:需要做模拟实验
2.师:对,就是做模拟实验,在做模拟实验前我们先来玩一个小游戏。(1)请几组同学,每组两人,一个扮演地球,一个扮演太阳。
(2)扮演地球的同学每正面直视太阳时要说“昼”,背向太阳时要说“夜”。(可选)(3)“地球”和“太阳”要按老师的指示,分别扮演: 地球自转
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
3.师:如果我们要做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你认为我们需要一些什么材料?为什么?
生:我们需要〃〃〃〃〃〃
我们可以用乒乓球(地球仪)代替地球;我们可以用手电筒(蜡烛)来代替太阳。4.师:我们观察到什么,才能说明“地球”发生昼夜交替现象? 生:把手电筒照到的一面当作白天,照不到的一面当作夜晚。
5.师:现在我们用手电筒(蜡烛)当作太阳;把乒乓球(地球仪)当作地球。我们把手电筒照亮的一面当作白天,照不到的一面当作夜晚。
6.师:演示一下“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 生:仔细观察老师是如何做实验的。7.温馨提示(课件出示)(1)手电筒不能从上往下照,(2)作标记:乒乓球上的红色图案为标记
(3)实验中地球仪不要转动太快,手电筒不能随便乱动。
(4)认真观察:红色图案处昼夜变化时“太阳”和“地球”在如何运动。(5)完成实验记录单。
8.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并记录,教师巡视、交流沟通。
四、学生汇报
1.汇报是否出现昼夜交替现象。
2.师:刚才我们提出自己的假设,并通过模拟实验的方法进行了验证,我们发现我们提出的几种假设都有可能产生昼夜交替。
3.师:请同学们分析一下,在这些能够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中,都有什么共同特点?
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四组模拟实验 教师出示四种模拟地日运行效果示意图。
共同特点:地球和太阳作相对的圆周运动,都可能产生昼夜交替现象。4.师:你认为哪一种解释最有可能?请说说理由?
生回答。
五、拓展
1.师:这四种解释中最多只有一个解释是符合现实的,到底是哪一种解释呢?在没有新的证据时,我们很难判断这些解释方法的对与错。下面请同学们仔细欣赏短片--
3、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希望大家能从里面发现有用的证据。
(1)昼夜形成
(2)昼夜交替的产生-演示(3)昼夜交替-蜡烛模拟实验(4)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
2.师:现在你能尝试归纳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吗? 生:(1)地球自身不发光,也不透明,(2)太阳在同一时间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才能产生昼夜。(3)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同时自转。
3.师:对于一个自然现象人们可能会有多种解释,但要找到符合真实情况的解释我们需要的更多的信息和证据,当我们获得的证据越多,我们就越可能对我们看到的现象做出更合理的解释,我们也就越接近真理。
教学反思:
《昼夜交替现象》是地球运动的起始单元,引领孩子们不断探索发现地球运动的真实情况,感受科学家们探索宇宙奥秘的艰辛,作为起始课,充分引领孩子们激发探索地球运动的热情是重中之重。针对本节课反思:
1.从生活经验入手,引领探索地球运动
太阳的东升西落、日夜交替对于学生来说是极为熟悉的现象,然而正是这些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现象对于学生来说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抛出“为什么会出现日夜交替现象?”学生很少考虑过这样的问题。这个问题也激发学生探索其原因的热情。
2.大胆猜测,勇于尝试
对于可能造成“日夜交替现象”原因,学生很容易联想到地球、太阳之间的运动,然而是如何运动可能造成日夜交替现象,我鼓励学生大胆的猜测,出现:1.地球自己转动;2.地球绕着太阳转;3.地球自转并绕着太阳转;4.太阳绕着地球转;5.地球自转,太阳自转。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进行推测,对于推测是否真的能出现昼夜交替现象,需要实验验证,每个小组选择一种进行尝试,并说清楚,照亮的一面和未照亮的一面。
3.合理选材,合理实验
教参给出两种充当太阳的材料—手电筒和蜡烛,经过事先的操作,选择蜡烛更为合适一些,手电筒只能让一个方面照射,在验证太阳绕着地球转以及地球绕着太阳转等上面不能很好的进行解释,因而在选材上也需要斟酌。
4.得出结论,保留可能
对于本单元,需要学生在不断的探索发现中获得太阳运动的真正过程,如何对出现的可能性进行取舍,需要引导学生认识要获得更加准确进行判断,需要获得更多的证据,我们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感受科学家们发现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