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步入国际社会的努力及冲突
中国步入国际社会的努力及冲突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王星宇
1.专门外交机构的设立
1.1 1860年前后的对外交涉形势 1.1.1 英法联军入侵北京
1859年10月13日,英法联军侵占北京;
1860年10月,奕訢分别和英法两国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1.1.2 俄国攫取在中国东北的权益
《瑷珲条约》:割地、船舶航行、贸易;《天津条约》:增开商埠、内地传教领事裁判权、最惠国待遇;《北京条约》:认可瑷珲条约、割地、陆路通商;
1.2 奕訢的外交观
奕訢(1832~1898),道光帝第六子,咸丰帝同父异母弟,恭亲王。1860年9月,英法联军进犯北京,咸丰帝派奕訢“督办和局”。1861年授议政王,入军机掌握权柄。1.2 奕訢的外交观
1.2.1 奕訢与晚清近代化外交意识的启蒙
辛酉政变后,奕訢全面掌权。开始重视外国同盟的价值,认为自己的利益与别国的利益纠缠在一起了,成为统治阶级上层最先改变对外来侵略者态度的人。奕訢主政成为晚清外交近代化的重要前提;
奕訢倡导成立总理衙门,开晚清近代外交之先河,并通过总理衙门开启中国通往世界之窗,进一步加强中西交流,促进外交领域的西风东渐;
奕訢开始认知并运用国际法知识来维护国家的主权,推动晚清外交近代意识的启蒙。
1.2.2 奕訢主导下的晚清外交近代化过程
奕訢主导下的晚清外交在逐步认同西方外交原则和初步接受西方外交体制的过程中,完成了晚清外交体制由被动开放到主动引进的转变。具体表现: 从派斌椿出使到使领制度为经常性中西交往逐步确立了体制上的保障; 成立京师同文馆到培养新型外交人才为近代化的外交体制和观念提供了人员载体; 南北通商大臣和地方中外交涉经常化成为近代外交进入地方的先决条件; 总之,奕訢主政期间采取上述相对务实的措施,多多少少给近代中国外交带来了新风,也加速了中国外交近代化的步伐。
1.3 总理衙门的设立及其职能 1.3.1 总理衙门的设立
1861年1月,奕訢、桂良、文祥上奏《通筹夷务全局折》,建议设立专门办理对外事务的机构,经咸丰批准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总理衙门是清朝经20多年与西方国家的摩擦、碰撞后为适应中外局势的变化而主动做出的政府机构调整,也是中国外交史上最初的专门外务机构。
1.3.2 总理衙门的职能
“掌各国盟约,召布朝廷德信。凡水陆出入之赋,舟车互市之制,书币聘飨之宜,中外疆域之限,文译传达之事,民教交涉之端。” 由此可知,总理衙门的管辖范围非常广泛,凡是涉及“洋”字的事务,不管是内政还是外交成为其职责范围。总理衙门把军机处、内阁及各部院的外交事务总揽过来成为晚清外交的具体执行机构,处理外交成为它职能的中心和重心。具体的职能范围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制定中国外交礼仪并具体实施。包括:接待外国使节的仪式、中外文书传递、日常与外国使节的交往。
负责与各国缔结和修订条约。
遣使设领的筹措、驻外使臣的派遣和发布训令; 其他方面的涉外交涉;
加强与地方联系,配合办理交涉和通商事务;
1.3.3 总理衙门的机构设置及分工
英国股:掌英、奥地利两国交涉;各国通商、海关及税务; 俄国股:掌俄、日两国交涉;陆路通商、边防、疆界、礼宾等; 法国股:掌法、荷、西、巴西交往;传教、华工及中越边界事务; 美国股:美、德、葡、意等9国;华工保护和参加国际会议; 海防股:南北洋海防、长江水师;铁路、矿务及造船制炮等; 其他司务厅、清档房、电报处、银库等;附属机构:南北洋通商大臣:负责各个口岸的涉外事务,并兼办海防、训练海陆军;总税务司:总署负责聘雇、任免,外国税务司→上海海关→1861年1月李泰国任总税务司→1865年进京;同文馆:教习和学生由总署聘请、选考,1862年6月英文,1863年俄法文;
1.3.4 职能与机构的逐步完善
初期只设立总理各国事务大臣及大臣上行走3人:奕訢、桂良和文祥; 自同治朝开始,常设大臣9人,满汉章京各8人,内选总务章京4人,帮办章京2人;
《北京条约》后设立南、北通商大臣,最初是专职,后分别由两江总督和直隶总督兼任。南洋管理长江及江苏以南的沿海各通商口岸;北洋管理北方口岸;
1.3.5 各国对总理衙门设立的态度
总理衙门的设立,受到了列强的普遍欢迎,英国公使威妥玛闻之“甚为欣悦”,认为这是西方“数十年求之不得”之事;法国公使布尔布隆更称赞这是“中外各国永敦睦好之最妙良法”。在列强看来,总理衙门一定会成为他们对清廷施加影响和控制的有效工具,同时也标志着晚清政府基本放弃了坚持多年的华夷秩序和朝贡制度,逐步接纳了西方近代外交的理念。案例:总理衙门设立的影响
作为专门事务开始认真对待“夷务”;改变了中国传统的文官制度;从根本上动摇了晚清的对外理念和传统的价值观念;晚清外交开始与近代外交接轨;
2.洋务运动与同治年间的对外交涉 2.1 洋务派的外交思想
2.1.1 外交思想核心:在新的国际局势中求中国自处之道;
2.1.2 代表人物: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总理衙门的主要官员和部分地方官员;
2.1.3 主要理念:信守和约,维持和局;力图自强;积极寻求对英美的合作;对外认知日趋现实、真实;
2.2 洋务派的外交成就
1861年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1861年设立南北洋通商大臣,管辖各口岸的涉外事务及海防等; 1861年各国驻华使馆设立;英国最先设立; 1862年设立同文馆,培养外交外事人才;
1861~1874年,与普、葡、丹、荷、西等国进行订约或修约;
2.3 同治年间的对外交涉 2.3.1 中英修约交涉
1868年1月~1869年10月,文祥与英国使臣阿礼国谈判修改《天津条约》;草签中英《新修条约》及善后章程10款,新税则12款在北京签订;中方同意增开口岸、内河航行、免收税厘;英方同意鸦片、生丝加税;英国商人强烈反对,英国政府没有批准;
2.3.2 关于觐见问题的交涉
1873年同治皇帝举行亲政大典次日,俄德英美法五国驻华使节照会总理衙门要求觐见;在商议觐见礼仪时,总理衙门坚持跪拜礼,并称“最关中国国体”,须首先议定,外使坚持鞠躬礼;后各使让步,愿将西方觐见常礼免冠三鞠躬改为免冠五鞠躬,以示“倍加恭敬”。李鸿章提出示以大度,变通礼节。获得赞同。1873年6月29日同治在紫光阁接见日特使及英美俄法荷五国公使;这是外国使臣第一次得以觐见清朝皇帝。
2.3.3 1870年天津教案交涉
自允许内地传教以来,民教纠纷不断;天津法国望海楼天主教诱拐孩童事发,引起民愤,火烧望海楼。法国领事丰大业等17人被杀;曾国藩持公办理,避免双方冲突,受到保守派攻击去职;李鸿章继任直隶总督,负责处理天津教案,对法赔偿谢罪。派崇厚作为钦差大臣出使法国赔礼道歉;
案例分析:晚清驻外使领馆的建立;
1.有关遣使的外来压力
西方公使驻京是通过交涉,最后付诸武力实现的。各国使节驻京后,晚清派遣使臣驻外,与有约各国办理外交尚未提及;
1865年赫德在《局外旁观论》建议:“派委大臣驻扎外国,于中国有大益处,在京所住之大臣,若请办有理之事,中国自应照办,若请办无理之事,中国若无大臣驻其本国,难以不照办。”
1866年威妥玛在《新议略论》建议:“抑或适与某国因事较论,中华果为有理,其余各国,必须帮同。若非用心相助,亦可用言劝解。” 总理衙门的态度:总理衙门认为外事日繁,交涉事亦多,需要加强外交,但驻外使臣派遣不急于办理。西方各国赖中国通商传教,有事可办,应当派驻使节;而中国无需要道外国去办的事,所以不用派使驻外。从主观上来说,传统观念依然存在;从客观上说,人才难觅,费用巨大。因此拖延了中国的驻外使领馆的建立。
2.两次有关遣使的争论
自19世纪60年代以来,晚清统治阶层内部已经开始认识到中国面临着几千年未有的境况。特别是中外交涉越来越多,抛弃与外界打交道的传统方法,寻求新方法处理新问题成为晚清统治阶级必须面对的大问题。围绕着派驻使节,建使领馆的问题在统治阶层内部出现了两次大讨论。第一次大讨论
赞成派:总理衙门:赫德、威妥玛的建议“不无谈言微中”,望各地“悉心妥议”。同治帝:“中国遣使分驻各国,亦系应办之事”。崇厚:“其所使有代国秉权,互相盟聘者;有修好往来,彼此常驻者”,乃“外交第一要议”。反对派:刘坤一:遣使驻外使把国家柱石重臣弃之绝域。第二次大讨论
1867年由于重新修订《天津条约》而引起的。
赞成:曾国藩:第一个递奏折表示支持,认为通过外派使节可以解决晚清对外了解茫然,各国驻京公使肆意横行的问题;李鸿章:两大好处,遇有交涉事不能与改过公使、领事谈判解决时可排除使节直接与其国打交道并可学习各国科技用来自强;
反对:官文:中国赴外国并无应办的事,远涉重洋,开支巨大;语言不同选人不当反误我事机,不得已可派使臣临时出国。
3.晚清遣使出洋的三次尝试
观光游历:1866年总税务司赫德回国,奕訢派斌椿及4名同文馆学生随同出国考察。作为出使的尝试,受到西方社会的重视,部分的打消了清朝派使的疑虑,初步验证了遣使的可行性,进一步动摇了清统治阶层内部对外观念; 一般性通好:蒲安臣使团。1868年派蒲安臣充当使臣赴欧美办理外交事务。清朝派出的第一个官方外交使团。成员有记名海关道志刚和礼部郎中孙家毅,并有英、法各一人参加。
赔礼道歉:专使出国。1870年清政府派北洋大臣崇厚出使法国。因天津教案事件,法国领事丰大业等17人死亡,清深恐法国与中国决裂,派崇厚出使进行“叩头外交”,“先尽中国友谊道理”。4.驻外使领馆的设置
晚清驻外使领馆建立于19世纪70年代,首批三个驻外使节的委任是其重要标志。1875年8月任命郭嵩焘为驻英公使;12月任命陈兰彬为驻美、西公使;1876年9月任命何如璋为驻日公使;
第一批驻外使领馆的建立:1877年2月郭嵩焘向英女皇递交国书;1877年11月刘锡鸿向德国递交国书;1878年5月向法国总统递交国书;10月陈兰彬在美递交国书;1879年1月崇厚向俄国递交国书。
5.驻外使领馆建立的意义
遣使驻外是晚清开始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重要举措。中国外交官通过时间逐步学会运用国际惯例和外交手段,在纷繁的国际关系重维护中国的国家权益。意义在于使中国逐步与世界接轨,迈出中国外交走向近代的重要一步。影响1:注重积累外交知识。影响2:加强对国家利权的认知。
影响3:培养了具有近代化思想的外交人才。
3.光绪年间的中外冲突 3.1 中俄伊犁交涉
3.1.1 沙俄强占伊犁与左宗棠收复新疆
1864年新疆发生回教叛乱活动;1866年俄控制浩罕国,支持阿古柏进犯北疆;1871年5月俄开始进犯伊犁,7月强占伊犁;1872年5月双方开始交涉未果,转在北京继续,依然分歧严重;此时日本侵台,清廷内部出现海防塞防之争。李鸿章Vs左宗棠;1876年3月起开始收复新疆,1878年1月清军收复了除伊犁外的新疆全部领土,平定阿古柏之乱;
3.1.2 崇厚使俄
1878年6月任命崇厚“全权大臣便宜行事”,出使俄罗斯谈判收复伊犁问题; 1979年1月开始谈判,10月崇厚与俄签订《交收伊犁条约》及三款专约; 条约内容:割地:割伊犁的7/10;通商:在乌鲁木齐等七地设领经商,在蒙疆贸易科不纳税;赔款:500万卢布
1880年清廷将崇厚治罪,并没有批准《交收伊犁条约》,改派驻英公使曾纪泽赴俄谈判收复伊犁问题;
3.1.3 曾纪泽使俄
曾纪泽(1839~1890):清末著名外交家,湖南湘乡人,曾国藩长子。曾纪泽抵达俄国后,“与俄外交部及驻华公使布策等反复辨论,凡数十万言”,经过曾纪泽的力争,废止《交收伊犁条约》。1881年2月24日,曾纪泽代表清政府同沙俄签订《中俄伊犁条约》及《改订陆路通商章程》。
条约内容:边界:收回伊犁和特克斯河地区 ;赔款:900万卢布;通商:只限嘉峪关、吐鲁番,陆路通商到肃州,在新疆暂不纳税;
3.2 中英滇藏缅交涉 3.2.1 中缅、英缅关系
乾隆年间曾两次征伐缅甸;1788年开始纳贡;1780年得到清朝册封,此后每十年一贡。自东印度公司成立就开始设立商馆;1824年和1852年两次战争;1862年将占领的南部地区并入印度。此后深恐法国在中国西南边疆占先,进而开始谋求更大权益。
3.2.2 滇案
1874年英决定派柏朗自缅甸取道入滇,英驻华使馆派马嘉理前往迎接;1875年2月柏朗马嘉理汇合,在腾越强行通商过程中与当地人民发生冲突,马及5名随行死亡。威妥玛照会总理衙门提出多项条件,双方开始交涉。总理衙门因伊犁问题和台湾交涉对此非常慎重。派云南巡抚查办此事。6项要求遭拒,威妥玛、赫德以武力要挟;要求慈禧亲表歉意,并离京赴沪以示交涉决裂。清政府派李鸿章负责交涉。
3.2.3 中英烟台条约
1876年8月烟台交涉开始,1876年9月李鸿章与威妥玛签订《烟台条约》; 内容:昭雪滇案,抚恤家属遣使道歉;优待公使,官方交往统一交涉礼仪;司法案件处理,总理衙门照会各使馆,英使可派员观审,外籍人员按照所属国法律审断;通商,增开口岸、租界免收税厘、用条约规定了租界的合法性;附则允许英人入藏“探路”。依据条约进一步在华扩大权益。
3.2.4 中英关于缅甸的进一步交涉
1885年12月英派兵攻占缅甸首府曼德勒。1886年1月将缅甸全部并入印度,完成吞并。清提出交涉,英拒绝调处并欺骗清廷说保证清廷在缅权益;1886年7月在京签订《缅甸条款》。承认特权:中方承认英在缅特权,英保证缅甸的纳贡制度;划分边界:1894年3月《续议滇缅界、商务条款》,北纬25度35分尖高山以南的中国边界,以北未定;商务:开滇缅路通商,出入货物减税。
3.3 中法战争与中法越南交涉 3.3.1 法国对越南的侵略
自17世纪法国开始对越南的侵略活动,19世纪下半叶开始武装掠夺。1858、59年联合西班牙占领西贡;1862年订立第一次《西贡条约》,割南部三省,并准许法人在湄公河航行。1873年进犯北圻,攻占河内。刘永福率黑旗军击退法军。越南统治者迫于压力于1874年3月签订第二次《西贡条约》。法国承认越南“独立自主”,并取得红河航行权。
3.3.2 中法关于越南的交涉
1875年法国政府将第二次《西贡条约》事宜通知清廷。总理衙门再三申明对越南的宗主权,但不否认条约,拒绝云南通商。1880年法国再次出兵,要求中国承认法国对越南的“保护权”。曾纪泽据理力争,否认1874年条约。总理衙门力主与法国妥协,希望法国不要进军北圻,作为不否认条约的条件。1882年4月法军攻占河内。清廷增兵北越的同时派李鸿章与法国公使宝海交涉。1882年11月李宝签草约。清军撤退,法声明无意侵犯清廷;开保胜通商;滇桂界外与红河划界。1883年法国推翻条约,派脱利古与李鸿章再行交涉。8月占领顺化;双方再次谈判,法要求清廷承认《顺化条约》,并开放云南。清廷内部主战势力高涨,1883年11月双方开战。1883年11月至1884年初法军击败清军,使清廷求和倾向增强,法国再度开始诱和。
3.3.3 李福条约与越南条款
1884年5月,李鸿章与福禄诺在天津开始谈判。
主要内容:法“保全”北圻边界,清军撤出北越;允许云南通商;条约中不得出现有碍中国威望的字样。
1884年6月在撤军过程中,双方冲突再起。8月进攻基隆,突袭马尾军港。清廷对法宣战。法军占领基隆,封锁台湾。在陆路方面中方占优,镇南关大捷。局势僵持不下,赫德派金登干调停。1885年6月在天津李鸿章与巴德诺签订《越南条款》,规定双方撤军;法越订约不碍清廷国体;会勘国界,开埠通商;法获得协助清廷筑路特权。
3.4 中日琉球交涉
3.4.1 中日两国与琉球关系
琉球国自明朝年间(1372年)建立起宗藩关系;1609年日本藩候萨摩武力征服琉球强迫向其纳贡;1872年10月日本宣布琉球为其“内藩”,统一管理其内政外交;“生番”事件:1871年琉球船只遇风漂到台湾东海岸,与当地高山族人发生冲突,多人被杀。也称作“牡丹社事件”。3.4.2 中日双边交涉
1870年日本派柳原前光来要求与清廷订约。柳原与李鸿章交涉过程中,李“以夷制夷”理念出现端倪;1871年7月伊达宗臣来华,9月签订《修好条约》和《通商章程》。没有最惠国待遇、协定关税和领事裁判权相互、制定口岸通商、遇事彼此协助或居间调停。1873年日本政府批准条约,换约时伺机打探清廷对琉球和朝鲜事务的态度。借总理衙门回复中的“生番置之化外”之误,1874年出兵台湾。
3.4.3 签订《北京专条》
日本进兵台湾后,军事上进展不大,来自美、英的国际压力剧增。因而希望在别国调停下停战。1874年10月大久保利通来华交涉。威妥玛出面“调停”。31日签订《北京专条》。
内容:认可日本的侵略行为,认为是“保民义举”、默认琉球是日本属地、赔款;1875年日本废藩置县,1879年武力占领琉球;
4.中日朝鲜交涉与甲午战争 4.1 朝鲜交涉的起因
明洪武元年,朱元璋遣使至朝鲜赐玺书,从而确立起两国间的宗藩关系。1636年,皇太极率兵新征朝鲜,攻占朝鲜京都汉城,朝鲜断绝与明朝的一切交往,并奉清朝为宗主。清朝定都北京以后,双方使节每年往来不断。朝鲜方面,每年除四次固定朝贡使节外,还有多种不定期使节来华。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作为“大陆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对朝鲜半岛虎视眈眈。
4.2 中日两国在朝鲜问题上的态度
日本1868、70年两次遣使要求通商遭朝鲜拒绝;1875年日舰“云扬号”闯入江华岛,并强占永宗岛;1876年2月借江华岛事件强迫朝鲜订《江华条约》:通商、领事裁判权等;同时遣使森有礼来华交涉朝鲜事务。清朝为避免与日本发生冲突,对朝日订约之事由礼部转达给朝鲜由朝方自己决定。日本加快侵朝步伐,通过1882年“壬午兵变”和1884年“甲申政变”签订了《仁川条约》、《汉城条约》,扩大了日本在朝鲜的侵略权益。自日本吞并琉球,清廷内部已经开始注意日本在琉球否认“宗主权”问题,并担心在朝鲜发生类似问题。朝鲜在清廷“藩属”中的地位:朝贡关系最紧密、与东北发祥地唇齿相依;1879年丁日昌倡议朝鲜和各国立约以牵制日本。此后李鸿章也极力劝说朝鲜采用。朝鲜在人民的压力下并未接受。此建议符合各列强要求,开始要求与朝鲜订约。1880年美国海军来到釜山要求订约。李鸿章劝说朝鲜代表来天津与美国谈判,并于1882年签订《朝美通商条约》,此后英俄德意法相继签约。1885年2月,日本遣使伊藤博文与李鸿章在天津举行谈判要求清廷军队撤出汉城;4月签订中日《天津条约》,规定双方撤军、派兵应事先照会、事定军队撤回。
4.3 中国在朝强化宗主权的措施
4.3.1 相对有利的国际环境:美日英俄等国在朝鲜争夺权益
美日勾结要求清廷推荐美国人为朝鲜的总税务司,并借机拓展美日在朝权益;英担心俄国南侵影响其在远东、长江流域的优势地位,认为保持清正府与朝鲜的现状有利于阻止俄势力影响;俄希望在逐步渗透自身对朝鲜影响的同时,“支持”和“帮助”日本反对清廷,以坐收渔利。日本自甲申政变后,在朝势力削弱,加之国内党派竞争激烈,对外忙于修约,无力在朝对抗俄英势力,随即将政策转为利用中国抵制俄国。
4.3.2 清廷采取的主要措施
何如璋、袁世凯等人曾建议李鸿章派大员赴朝鲜实施“监国”政策;碍于日俄未遂;1885年11月任命袁世凯为驻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大臣,实行所谓“监国”政策,对朝鲜内政外交实施干预:内政:控制海关、贸易、借款、电报等;外交:严格与清廷的交涉礼仪、与其他国家交涉须清廷核准;
考量:增强了清廷对朝鲜的控制,但引起反感;与近代外交理念相背;
4.4 中日甲午战争 4.4.1 东学党起义
1894年春天,朝鲜遇到天灾。在东学党领导下,发动了以“逐灭倭洋”、“尽灭权贵”为目标的农民起义。矛头直对在朝鲜肆意横行的日本等国以及腐败的朝鲜政府。1894年6月,朝鲜南部的全州、忠清、庆尚三道已被起义军控制,李氏王朝统治面临危急。1894年6月,当东学党起义的消息传至日本,日本政府敏锐觉察到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在极力推动中国派兵入朝的同时,日本国内开始了战争动员;袁世凯在日本的诱导、欺骗下,袁世凯竭力说动北洋大臣李鸿章派兵入朝干涉。
4.4.2 中日双方的军事准备情况
根据袁世凯的请求,6月4日李鸿章派淮军叶志超、聂士成率1500人开往牙山;同时,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派驻朝大使大鸟圭介率400人以保护使馆名义进入汉城。6月12日袁世凯与大鸟圭介交涉,无果而终,日军已经有万人兵力入朝。日本一方面增兵一方面胁迫朝鲜背华投日,并提出各种勒索条件,朝鲜未答应,日本随即直接动武。
4.4.3 事件初期清廷的对外交涉
李鸿章主张在军事上避战求和,外交上寄希望于英俄干涉;随即找到英俄驻华使节请求赖宁两国政府出面劝阻日本进军;
俄国劝阻遭到日本拒绝,退出调停;英国明确表示不愿采用威胁手段强迫日本退兵,并建议总理衙门直接与日本谈判。
1894年7月《日英通商航海条约》签订。应该开始公开支持日本。两国就一旦清日开战后的事宜达成了默契。7月25日日本在丰岛向清军开战。
4.5 《中日马关条约》及其影响 4.5.1 签订《马关条约》
1895年3月19日李鸿章到达日本下关,20日与伊藤博文开始谈判。4月1日至17日分两个阶段进行谈判。17日签署《马关条约》。主要内容:确认朝鲜独立;割台湾、澎湖和辽东半岛;赔款两万万两;增开口岸通商;日可在口岸设厂;领事裁判权和最惠国待遇;
4.5.2 《马关条约》的影响
改变了东亚传统的国际秩序;随着朝鲜的“独立”,中国传统的朝贡制度崩溃;晚清外交随着半殖民地化的加深也逐步失去了自主。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一时期正是晚清外交再次衰败的见证。
案例分析:华夷体系的瓦解及其对东亚国际关系的影响
1.华夷体系的特征:
①华夷体系是以儒家伦理思想建立起来的政治力学在外交方面的延伸,是封建君臣关系在国际体系中的表现;②来源于“居中制夷、夷狄奉华”的大一统理念的国际关系体系;宗主国与藩属国疆域分明,从属但没有控制;③儒家文化化的礼仪性的国际关系体系,通过朝贡和贸易来体现;④以中华文明为纽带的国际社会秩序观。在国际地位方面不代表藩属国,藩属有自由地内政和外交。
2.华夷体系瓦解的历程:
华夷体系的动摇来源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不断侵略,使晚清被迫进入条约体系。两次鸦片战争后,西方使节驻京、1873年外使觐见、1877年遣使驻外,从体制和观念上冲击着华夷秩序。琉球 → 越南→ 缅甸→ 尼泊尔、锡金→ 朝鲜;周边藩属国相继成为西方列强殖民地,华夷秩序也走向解体。
3.华夷秩序解体的原因
外因来源于西方的资本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冲击;
内因来源于晚清自身的国力衰败和对藩属国的政策失误;藩属国的存亡直接涉及晚清的安危;
主观原因来源于藩属国在近代资本主义的冲击下,从政治、经济、文化和观念等方面对宗主国的背离;
客观原因是华夷秩序的瓦解来源于体制自身是一种自然的、不成文的、没有约束力和法律效力的国际关系体系;
4.华夷秩序的瓦解对东亚国际关系的影响
甲午战争之后,随着对朝鲜宗主权的丧失,标志着华夷秩序的彻底瓦解。影响1:东亚的中国及其藩属国完全被纳入了西方近代国际关系体系,相继成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或附属国,东亚多国开始了近半个世纪的“慢慢长夜”。影响2:东亚国际关系体系中的主导国发生了变化,日本成为东亚国际关系体系的核心,提出“东亚共荣”的理念。
第二篇:寿险营销步入中国
寿险营销步入中国
《销售与市场》1996年第十二期,2000-06-30,作者: 杨育生,访问人数: 1010
启拓市场经济纵深发展之瓶颈
挑战国人传统生活理念
当国人还只习惯于把营销活动同有形的物品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寿险和寿险营销,这一全新的消费理念和服务方式正在向我们姗姗走来。
大概是一年前吧,京沪的大街小巷突然出现了许多挂着醒目标牌的保险咨询台;而当地居民发现:傍晚或是清晨时分,自家的房门越来越多地被一些陌生人敲响。这些“不速之客”一般都是衣冠楚楚,手里捧着一大叠子印刷品,脸上堆着温和的笑容,照面的第一句话可能就是:您好!我是推销保险的。当人们从这些人手中接过印制精美的寿险介绍资料时,可能还没有意识到:这些资料上所介绍的服务将可能成为自己消费的对象。而不论你现在对它的态度是肯定或是否定,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是:个人寿险服务正在向我们走来。而且也用不了多久,人们就会知道,在中国营销业又出现了一个新概念:“寿险营销”,而这些推销寿险的人当然就是“寿险营销员”了。
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对“寿险营销”是这样定义的:“寿险是人身保险的简称。它是一种保险,也是一种合同。当您拥有一份人身保险合同的时候,你的生、老、病、死就多了一份保障,生活会更有品位,人生便更有信心。寿险营销就是通过寿险营销员丰富的知识,熟练的技巧,出色的工作,良好的服务,把人身保险知识介绍给广大客户并得到他们的认同。”熟悉西方文化的人可能会记起,在一些海外影视和文学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上门推销的保险营销员形象。在西方国家,寿险营销是得到社会广泛承认与尊重的职业。因为它送去的是人生美好的祝愿与生活切实的保证。日本的柴田和子,就曾以每年1000余万美元的营销额而成为当今世界寿险营销的巨星。但当这些形象出现在自己家门口时,我们则有些猝不及防“养儿防老”的旧观念,市场经济副作用所导致的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等因素,致使人们对这一全新的服务方式抱有很大的偏见。1994年,当美国国际保险集团(AIA)公司进入上海,试图在中国这个巨大的人寿保险市场占得一席之地时,却在一些早有“预防”的百姓家门上出现了“谢绝推销保险”的拒客字条。而一向以宽容、观念开放、接受新事物快而著称的中国首都北京,在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上,前段也居然流行起大意如此的谢客字条:“谢绝卖保险者敲门”。在中国寿险被广泛接受,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中华民族寿险业在推销保险的同时,更在进行着一场观念更新的革命,任重而道远。因此在认识差距、借鉴经验的同时,必须探索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模式。
参照发达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经验,服务业是最具前途的领域。而人寿保险就是目前我国最重要且最具发展潜力的服务业,否则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西方保险公司等待着中国大门的开启。同时,从经济建设的角度考察,这一领域也已逐渐成为更深层次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桥梁。
最近几年国家开始加快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当社会保障体制全面改革后,强制性的社会保险发展势必要有商业性的人寿保险与之配套;否则,社会保险将没有生命力,不会持久下去,也不利于从旧体制向新体制转变过程中社会的稳定。
中国最早的寿险营销业始于四年前。当时美国友邦保险公司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引进全套国际寿险业运营模式在沪上展业;1994年,素以灵活饮誉的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也悄然将经营重心移至人寿保险;太保以至人保也随后开始了寿险业务。但目前我国的民族人寿保险业务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参照西方国家,应该说我国的保险业特别是人寿保险业是滞后于经济的发展的;并且原来的社会保障体制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目前的总保险额为600亿元,人寿保险额不足200亿,不到保险总额的三分之一;而在国外,人寿保险额均为保险总额的一半以上。并且就保险密度而言,我国人均保费仅1.4美元,还不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于我国的印度,更与日本、韩国等相距很远;就保险深度而言,我国寿险业保险费用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5%;就保险从业人数而言,我国寿险业执业人数同西方发达国家平均每300人就有一名寿险营销员更是不可同日而语。这些都说明,在我国构成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为社会保险,商业保险的地位还是从属的,中国的寿险市场尚未真正启动开来。
客观地说,我国人寿保险业与发达国家人寿保险业的差距是全方位的。这首先表现在保险意识、保险观念上的差距。中国寿险执业者必须同中国两千年来积淀下来的传统观念--“养儿防老”和近半个世纪以来“大锅饭”状态下形成的生、老、病、死国家保险的思想作斗争。二是人寿保险行业经营观念上的差距。作为一种刨造性的服务部门,保险公司的工作不仅仅是售出保单,更重要的是要绝对履行保单上所承诺的服务。保险公司的宗旨座该是:共同努力,创造出一流服务,全方位满足顾客需要。三是人寿保险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上的差距。国外发达国家人寿保险业高度发达,集约经营,向深度发展,力争为消费者及时、准确地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而中国人寿保险业目前还处在向广度发展阶段,粗放经营,甚至还处在“古庙”“垦荒”阶段。四是专业技术上的差异。五是电脑等现代化技术手段运用上的差距,并且国外人寿保险业发展的一些先进经验和管理技术也不能直接应用于中国。
针对上述状况,中国的人寿保险业要想尽快地缩短同发达国家的距离,就必须采取正确的发展战略和推进策略。在现有条件下,中国人寿保险业必须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既要借鉴和吸收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寿保险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又要切实结合中国的国情文化背景。同西方的文化背景不同,中国是从两千年的农业经济发展而来,现在尚处在二元制结构中,并且浸润之中的传统的儒家东方文化祟尚和强调的是家庭观念、集体主义和互相协作精神,因此,寿险营销就必须立足这种国情,在把人身保险知识介绍给广大客户的同时,在执业初期,必须把观念传播放在重要位置上。
巨大的寿险市场期待着优质的服务,而优质的服务呼唤出色的营销人员。正如英国鹰星保险集团主席李署先生所言:寿险业最重要的是寿险营销员。
因为寿险营销渗入性较强、分散面广等一些不同于其他商品营销的特点,入户直销一直被证明为最快捷、最有效的展业方式。而就入户直销而言,开始我们可能会首选自己的熟人、朋友,但这些“关系”毕竟是有限的,“陌生拜访”似乎也就无从避免。
在寿险业发达的西方国家,顶尖的寿险营销人员肯定也是位顶尖的“陌生拜访”的专家。但中国目前的人文环境、交往习惯、居民防护等是否适合“陌生拜访”,却是每一位营销者必须弄清楚的。要知道,即使是在西方世界,在隐私意识大觉醒的二、三十年代,这种“陌生拜访”也同样招致过鼎沸的怨声。平安保险公司北京分公司曾对其属下寿险营销人员进行的遭遇统计证实:在20户对敲门作出反应的家庭中,只有一户准其进屋攀谈,余下的举动“不用了,谢谢”算是最客气的了,诸如“讨厌”或打开门后再“砰”地一声关上则是家常便饭。面对如此的观念,面对具备这些观念的消费者,对于刚刚唤起民众注意的中国寿险市场来说,寿险营销员无疑是寿险业的生命。作为拓荒的第一代寿险营销人员,机遇与挑战并存,风险与价值共生。他们必须依靠自身的高素质、高智慧和熟练的技巧才能把中国的寿险营销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而目前国内寿险业市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障碍也恰恰正是人才瓶颈制约,缺乏大量的寿险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这一方面需要保险公司加快对专业人才、实用人才的培养,迅速扭转大学保险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适应保险公司需要的局面;另一方面保险监管部门、保险同业公会要统筹考虑并担当起培养保险专业人才的职责,尽快培养出大量的适合中国保险市场需要的经营管理、市场开发、专业技术方面的人才;第三应该创造一个保险人才流动的宽松环境,保险专业人才的一定的有序的流动是现阶段中国人寿保险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时,为了使寿险公司业务长期稳定发展,有必要给个人业务员提供稳定的保障,包括参加社会保障、公司为其提供养老保险等。
各个保险公司在进行寿险营销员的招考中,还必须强调:“要做代理人,先做好人”的训条。对严重违规的寿险营销员,国际寿险业的通行作法是行业共同通告“终生封条”。但在中国,即使在北京市保险行业公会成立已相当长时间的情况下,具体的、针对性的寿险营销员行为规范一直未见出台;唯一的举措是寿险营销员将要参加十月份人民银行组织的统一考试,以取得《保险代理人资格证书》后方可执业,这将对规范寿险营销市场起到一定的作用。面对众多虎视耽耽准备在中国抢滩占地的外国寿险公司,中国寿保公司要想在竞争中取得胜利就必须从树立和塑造自身形象、满足客户需要着手。
自从打开国门,每一轮商机都是对中国同业者的挑战。从最初的服装业到后来的家用电器;从家庭轿车到家用电脑、多媒体;甚至从日常的洗涤用品到我们口中喝的饮料……我们都是在同拥入国门的外国公司进行着艰难的抗衡,每一次,我们都似乎做得不尽如人意。这一次呢?这一次我们依旧不能轻率从事。我们只能把成功的希望寄托在我们做得更好上面不是等“入侵”者出现失误。作为中国的寿险公司应该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用今天把握未来”应该成为所有寿险公司的宣传口号,并作为同中国的传统观念和思维模式作斗争的精神依据。
“以不懈努力提供更好、更完善的服务,让顾客满意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应该成为寿险公司的管理宗旨。
寿险公司要想提高竞争力,就必须塑造自已与众不同的企业形象,提高知名度。这可以考虑从公益广告、大型公关活动着手,也可以通过投资兴建老人公寓等社区服务体系来提高地位。
寿险作为一种服务,应该结合消费者的需要,及时推出符合消费者需求和新险种。例如就结合以上“陌生拜访”的困惑,可以因地制宜地推出团体人寿险等。运用高新技术,开发出能满足普通百姓家庭需要的、大众化的保险产品及能通过电脑安排满足不同家庭或个人需要的保险产品组合。
可以借鉴中国国情,在繁华地带搞产品咨询的方式,采取边介绍、边销售的方式。平安保险公司北京分公司采取这种方式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现在,其保费收入已突破7亿元,约占全系统总保费收入的17%,市场占有率接近60%。平保在北京开展的大型寿险咨询活动在今年春节达到一个小小的高潮,在北京市繁华地带的上百个咨询台前,人们络绎不绝,仅在2月17日至3月4日的14天里,公司就收到5500份保单,平均每天超过300份,保费达到200万元。
但愿中国寿险业能够在“狼也来了”的巨大压力下末雨绸缪,在一批有志献身中国寿险事业的开拓者的率领下,真正发展壮大。
第三篇:中国软件业步入快速成长期
中国软件业步入快速成长期
据媒体报道,今年中国软件产业在去年快速发展的基础上保持了大幅度的增长势头,今年一到六月中国软件产业共完成软件与系统集成收入52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完成软件出口额6亿美元,增长41%,创历史最好水平。另对中国软件市场所做的调查显示,在全球IT市场增长趋缓的情况下,中国软件市场即将由导入期进入快速成长期。从目前的种种表现来看,中国软件业几经发展终于步入了健康发展的快速成长期。
中国软件业崛起
从20世纪60年代研发操作系统开始,中国的软件业经过大浪淘沙、艰难跋涉,加上连续不断的市场扩张、新生力量的不断涌现,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规模和体系,并走向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趋势。而信息技术,特别是硬件设施的搭建,为软件产品与服务的应用普及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多年来软件市场的迅猛增长,形成了一定的存量市场,培育了广阔的增量空间,整个软件市场开始进入快速成长时期。
市场需求快速扩张,软件产业蛋糕越做越大。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软件产业保持了持续稳定高速增长的势头,据有关资料显示,截至2000年底我国软件产业销售额已达550亿元左右;2001年,虽然受到全球IT产业波动和国内计算机硬件市场疲软的影响,全年的软件产业总额也达到796亿元,占全球软件产业总额的1.6%。今年上半年,国产软件业更以它快速增长的发展势头成为信息产业经济运行中瞩目的经济增长点。目前,国内软件产品已在ERP和财务管理软件、防杀毒软件、中文信息处理软件及部分行业应用领域占据优势。
软件企业逐步壮大,产业集中程度进一步提高。根据2001年3月的调查统计,我国从事软件与服务业的企业超过10000家,其中具有自主软件研发能力的软件企业约5700家。中国软件企业已走上正规化发展道路,并初步具备参与国际化竞争的能力。
软件企业的人才队伍粗具规模,管理、运营水平逐步提高。目前全国软件从业人员约40万人,其中专门从事软件技术工作的软件人员约25万人。此外,还有近30万人在社会各领域从事与计算机软件应用、研究与教学相关的工作。
与此同时,软件业的资本化程度快速提高,不仅与资本市场之间的接口趋于畅通,同时,软件上市公司在我国股市高科技板块中扮演重要角色,软件产业开始进入良性循环发展空间。
政府扶持与内需拉动为软件产业开拓巨大的市场空间
对于我国软件业来说,从零做起到如今在杀毒、财务管理里的领域异军突起,中国的软件业确实经过了一个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在它快速成长的过程中,政府扶持以及内需市场的拉动成为了促其茁壮成长的重要因素。
政府扶持为软件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空间。2000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的18号文件,从投融资、税收、技术、出口到收入分配机制、采购、软件企业认定、知识产权保护等多方面,对软件产业给以全方位的政策支持,为今后中国软件产业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软件企业、产业的规模快速成长;部分国产软件技术获得突破;软件产业基地建设稳步推进,软件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已逐步形成。
信息技术的应用成为软件业发展的助推器。我国高度重视电子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20多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初步建成一个完整的应用与信息服务体系,形成了“抓应用、促发展”,“产用结合、共同发展”的良好氛围。随着企业管理信息化、城市信息化和电子政务项目的陆续展开,中国软件市场需求,特别是应用软件市场的需求将快速增长。
中国软件市场快速成长的主要动力来源于内需的拉动。1999-2000年网络的发展和普及,拉动了整个计算机市场的高速增长;而中国又拥有强大的电子信息整机制造能力和消费市场。据了解,2000年全国电子信息产业销售额超过1200亿美元,整机的发展给软件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市场空间。除此之外,在电信、银行、交通、消费类电子、数控机床、医疗、社保等行业和领域中,国内软件产品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中相当数量的技术和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这些内需的拉动也将为软件产业开拓巨大的市场空间。
软件产业的发展为信息产业的运行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软件产业的高速增长,使其成为了继移动通信产品后又一
发展活跃的新型行业。它不但为国家信息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其它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
软件产业的高速增长使得其成为计算机市场新的增长点。产品结构的日趋软化,是中国计算机市场发展的基本趋势。市场软化的主要动力来源于软件和信息服务市场的拉动。据赛迪顾问统计,2002年上半年中国软件市场销售额为143.3亿元,同比增长23.6%。预计2002年全年计算机市场销售额为2941亿元,软件市场销售额约360亿元,软件市场份额将由2001年的11.4%上升到2002年的12.2%。赛迪顾问预测,2002-2005年中国软件市场将以21.3%的复合增长率快速成长,预计2005年将达到748亿元人民币。软件市场的快速成长将拉动IT技术的应用普及,拉动IT培训和资源外包等相关市场领域的孕育与发展。
目前,融合已经成为全球信息产业发展的大同趋势,软件作为信息技术的灵魂,更成为整合产业链上下游的核心元素。特别是越来越明显的行业性融合趋势更使软件拓展内涵、扩充领域,起到推动经济进步的杠杆作用。赛迪顾问研究数据表明,中国软件业平均每增长10%,直接或间接刺激经济活动总量增长17%,提供软件和其它辅助产业65579个就业机会,上
缴国家税收增长16.8%。软件业正加速向各种行业渗透,促进传统产品的升级换代,孕育革新产品。
在新经济泡沫破灭的阴霾中仍能保持平稳的增长已使中国的软件业成为了众多产业经济发展中的一抹亮色。然而当我们看到中国软件业高速成长的同时,还要正视其所面临的诸多掣肘,包括:国产软件占有率低、软件企业规模偏小竞争乏力、软件企业创新能力不足、软件盗版仍然严重等等。因此,在当前舆论界各种赶超印度或印度威胁的言论声中,中国的软件业首先要做的是找准自己的立足点和切入点,把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作为当前产业发展的关键才是根本。(摘自通信信息报)
8月30日07时19分
第四篇:国际社会看好中国发展现状和前景
国际社会看好中国发展现状和前景
【国际国内瞩目中国两会】
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国际社会十分关注。一些国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纷纷肯定中国经济良好现状,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积极评价中国的国家治理成就,盛赞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发展的贡献,对“一带一路”建设充满期望。
经济增速仍让其他国家惊叹和羡慕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国家安全事务特别助理杰弗里·贝德指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6年来,经济成就“令人印象深刻”,也造福了中国的贸易伙伴。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最大制造国、最大出口和贸易国,全球市场的重要成员以及主要的外国直接投资源。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尼古拉斯·拉迪多年研究中国经济,著述颇丰。他认为,2017年中国经济会很好,仍将是全球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并且为全球经济增长起到重要作用。尽管中国外汇储备减少,但这不会影响经济增长。
俄科学院远东所副所长奥斯特洛夫斯基对俄罗斯媒体表示,在全球经济整体不景气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仍然保持了强劲活力。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目前占据世界经济约20%的份额。全球GDP年均增幅约3%,而中国为6.7%。中国在技术领域也拥有优势,比如高铁建设技术,这对领土辽阔的国家尤其具有现实意义。
莫斯科大学亚非学院副院长安德烈·卡尔涅耶夫对俄罗斯媒体指出,一些西方专家曾认为中国增长速度放慢是因为“中国模式”走到了尽头,然而2016年中国经济仍然保持约6.7%的高速增长,经济和社会发展平稳,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英国皇家三军研究所中国问题专家拉法埃洛·潘图奇表示,中国经济正在从重视“量”向重视“质”转变,虽然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是超过6%仍然让其他国家惊叹和羡慕。巴基斯坦开普尔-帕克图瓦银行总裁阿提夫认为,中国很好地把握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和机遇,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一发展历程堪称当代奇迹,当今世界没有第二个国家在30多年间取得如此成就。除了体制因素,政府正确领导、人民艰苦创业、大力改革开放、顺应全球化大潮、经济政策得当,都起了重要作用,值得所有发展中国家深思。
泰国智库开泰研究中心中文部主任黄斌表示,中国经济虽然进入深度调整期,但经济增长速度仍然保持世界第一,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三分之一,经济结构更加合理,经济增长趋于稳定,增长质量更好,单位能耗不断减少,高新科技产业增长加快,消费需求拉动作用更加显著,服务业占GDP比重超过50%,充分说明中国的改革收效显著。
有理由看好中国经济前景
黄斌进一步表示,一年来,中国司法改革取得明显进展,纠正了不少冤案错案,加强了执法规范化和透明度,大力排除人为干预办案。中国还通过制度建设加强对各级官员的监督,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强化公务员的宪法和法治意识,开展监察委试点,把反腐纳入国家法治体系建设。“相信两会以后,中国法治体系建设步伐会进一步加快,为中国深化改革和长足发展保驾护航”。
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摩根士丹利亚洲区前主席史蒂芬·罗奇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保持乐观。一是中国制定了很好的、明确的战略,即经济发展由以制造业为主、投资和出口驱动,转向以服务业为主、私人消费驱动。二是中国政府意识到经济转型对保持增长和发展“生死攸关”,具备推动实施的坚定决心。三是中国政府拥有实现经济转型的手段,通过为社会保障、医疗保险以及其他社会安全网络等方面提供支持,完成对私人消费的再平衡。
英国保守党议员托马斯·图根达特表示,中国经济非常繁荣,有巨大的经济潜力和发展机遇,中国政府管理经济的能力很强,中国经济前景令人看好,中英合作潜力非常大。
引领世界经济的大国担当 俄罗斯国际关系管理研究所所长瓦斯拉夫斯基表示,中国经济尽管增速放缓,但仍是世界上增速最快的经济体,是引领世界经济的主要力量。他还表示,中国经济发展与中国领导层的治国理政智慧密切相关。
俄罗斯普列汉诺夫经济大学校长维克托·格里申表示,中国经济健康平稳发展必将对全球经济产生重要影响。俄中两国经济合作建立在两国紧密的战略关系基础之上,对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拉法埃洛·潘图奇认为,习近平主席年初在达沃斯发表的演讲非常精彩,在美国总统特朗普采取保守政策时,中国表现出开放和合作的姿态,令人欣慰。他关注到中国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呼声,认为中国将推动国际自由贸易的发展。他还表示,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在一些缺乏资金和资源的国家进行巨大投入,使这些国家受益。他本人近年前往中亚和南亚多个国家,亲眼看到“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了这些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
泰国朱拉隆功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卡威·宗吉他翁表示,中国在地区及全球事务中扮演的角色日趋重要,中国的稳定和发展会给地区乃至全球带来直接和深刻的影响。因此,即将召开的中国两会传递出的“稳定”和“发展”信号最值得关注。中国两会同时有助于周边国家和全世界更清楚地看到中国为解决当前世界经济低迷所提供的中国方案,更好地理解“一带一路”倡议,感受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决心和信心。“我们对中国充满期待”。
阿提夫表示,“一带一路”倡议适应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表现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得到了沿线国家的热烈响应和积极参与。巴中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巴基斯坦的“命运改变者”,将助推地区经济发展和稳定,前景美好。
第五篇:中国船舶工业转型升级步入关键时点
中国船舶工业转型升级步入关键时点
2013年08月04日16:02 新华网 我有话说(697人参与)
2013年8月1日 南海开渔日 临高迎新港 8月1日,海南省临高县渔民在船上鸣放鞭炮庆祝武莲港开港。
新华网北京8月4日电(记者 李春)为促进中国船舶工业转型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日前国务院印发《船舶工业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实施方案(2013-2015年)》。这是新一届政府立足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统筹施策,出台的又一项重大举措。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球航运、造船市场持续低迷,中国船舶工业在经历了近10年的快速发展后步入调整发展的“困难期”——新增造船订单严重不足,新船成交价格不断走低,导致我国船舶工业产能过剩矛盾加剧,产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今年上半年,我国船舶工业主要造船指标和经济指标持续下滑——船舶行业80家重点监测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03亿元,同比下降18.5%;利润总额35.8亿元,同比下降53.6%;
此时出台《船舶工业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实施方案》,显示出决策层对产业转型升级高度重视。《实施方案》强调,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以加快转变船舶工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创新体制机制,发挥企业市场主体作用,着力改善产品结构、提升技术结构、优化组织结构、调整布局结构,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努力实现船舶工业由大到强的转变。
《实施方案》明确了今后3年船舶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七项主要任务:一是加快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开展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关键技术攻关,培育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二是提高关键配套设备和材料制造水平。重点依托国内市场需求推进关键船周配套设备、海洋工程装备专用系统和设备以及特种材料的研发、制造。三是调整优化船舶产业生产力布局。严格控制新增产能,清理整顿违规建设项目,通过优化组织结构、兼并重组、转型转产等,整合优势产能,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产业布局调整。四是改善需求结构,加快高端产品发展。鼓励老旧船舶提前报废更新,加快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加强行政执法和公务船舶配置,实施渔船更新改造,推动船舶工业产品结构升级。五是稳定国际市场份额。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融资支持力度,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引进核心人才和团队,开展海外产业重组和全球产业布局。六是推进军民融合发展。促进军民科研条件、资源、成果共享。七是加强企业管理和行业服务。引导船舶企业全面加强管理,加强船员队伍建设。发挥行业协会和专业机构在信息、技术、培训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实施方案》所提出七项主要任务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既对破解当前船舶工业发展困境有很强的针对性,更为行业的长远发展释放了充足的政策红利。
尽管,我国船舶工业陷入阶段性的发展困境,但是我们还应看到行业发展所取得显著成就。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了一批高水平的造船基础设施,上下游产业齐全,劳动力资源充裕,国内市场潜力较大;船舶工业实现了由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由“自我封闭”到国际性产业的历史性飞跃。
在国际造船市场复杂而严峻的形势下,《实施方案》为我国船舶企业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只有通过主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不断调整产品结构、推进技术创新、提升管理水平,主动融入世界船舶工业深刻调整的大趋势,才能化解产能过剩带来的矛盾和困难,进一步积蓄力量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