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一章第一节教案
常德外国语学校2011年教案·七年级生物 编者:初中生物备课组
第1章
周围的生物世界
第一节
我们周围的生物
一、导入明标(2分钟)
【课前导入】
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展示地球上山川、河流、江海、湖泊及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
请同学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思考下列问题:你看到了什么? 看到了哪些生物?那么,什么是生物呢?通过同学们的预习和本节课的探究,我们要达到以下目标: 【明确目标】
1、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常见生物的名称。(2)举例说出生物的生命现象。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归纳、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列举周围的生物,养成关爱生物的情感。【强调重点难点】
为达到这些目标,本节课我们探究和展示的内容要抓住以下重点和难点: 重点:能举例说出生物的生命现象。
难点:分析生物生命现象的实例属于哪一生命现象。
二、探究交流(7分钟)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自主学习和预习学案完成过程中的疑难问题。
2、教师深入学生,了解、指导、参与学生的合作学习,汇总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疑点、难点问题。
3、各学习小组的疑点难点问题,可由组长写在黑板上。
三、教师精讲点拔(13分钟)
1、针对学生预习学案及探究交流中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精讲点拨。
2、结合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
(1)自然界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组成的。有生命的物体叫生物。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其中,植物约为30多万种,动物约为150多万种。细菌(大肠杆菌)、病毒(流感病毒)和许多真菌(酵母菌)的个体比较微小,不易用肉眼观察到,但是它们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十分广泛,数量十分庞大。(2)生物的生命现象,即生物的共同特征: ①生物体有一定的结构。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虽然没有细胞结构,但是它的生存必须寄生在其他细胞里,获取营养并繁殖后代 ②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例如,一粒种子可以发育成参天大树。钟乳石虽然能由小长大,但它不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也不能产生自己的后代,因而不能说它是生物。③生物体在生长的过程中,必须从外界不断地获得物质和能量,并把体内产生的废物等排出体外。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通过光合作用从外界获取物质和能量,也能把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如通过落叶的方式。
④生物体能够通过产生自己的后代使物种得以延续,并把它们的特征遗传给后代。每一种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现象。例如,“龙生龙,凤生风,老鼠生儿打地洞”说明了生物的遗传现象;“一娘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说明生物具有变异现象。⑤生物体能够对外界的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例如,含羞草的叶受到刺激后就会合起来。⑥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只有适应环境的个体才能生存下来,否
学贯中外 博约兼长
第二篇:第一节教案(定稿)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上学期从全球角度了解了地球分为七个大洲,那么我们生活在哪个大洲?(亚洲)现在我们就以大洲为研究对象,去研究某一个区域的地理环境状况和自然状况。
2、讲授新知:
(1)展示“东西两半球图”,复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
要认识一个大洲,首先要明确它的位置。观察一下亚洲位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中的哪个半球?(观察图6.1亚洲在世界的位置)
小结: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这是它的经度和纬度位置。
(2)了解大洲的地理位置,可以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等方面加以描述,现在我们来观察观察图6.2亚洲的范围,分组讨论: ①亚洲的经纬度是多少?
②观察亚洲周围的大洋,各位于亚洲的方位? ③亚洲周围的大洲,各位于亚洲的方位? 师出示幻灯片,学生看图回答。
小结:这样我们就明确了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3)师出示图6.3,引导学生完成P3活动(1)(2)(4)(展示“亚洲的范围图”)
引导:亚洲和其他大洲之间,有些是以海洋作为天然洲界,有些大陆相连的地方则是人为划定的洲界线。如亚洲与非洲,亚洲与欧洲之间。提问:你能参照地图能描述出亚洲与周围其它大洲的界线吗?
先引导学生看幻灯片,再让学生读图讨论回答: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分界;西南临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洲界;东北隔着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与大洋洲隔海相望。
(5)让学生大致读出亚洲所跨的纬度位置,与其他大洲比较一下,看有什么不同?出示图6.4七大洲的面积比较(万平方千米)。
观察得出:亚洲不但所跨纬度最广,而且还有许多世界之最。(展示“七大洲面积比较”图)让同学们进行比较和讨论,得出结论: 从此图可以看出亚洲面积最大。(展示东西两半球图)
比较亚洲和其他大洲的东西距离,得出亚洲东西距离最大。
小结:根据以上的观察和分析,让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亚洲的位置、面积、范围。
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6)由于亚洲面积广大,国家众多,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人们根据地理方位的不同,又结合人文和自然环境特征的差异,把亚洲分成几个分区,共有几个分区?中国位于哪个分区?再观察,同在东亚分区的还有哪些国家?(展示亚洲地理分区图)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1、按照地理方位,亚洲分为哪6个地理区域? 东亚、南亚、东南亚、西亚、中亚、北亚
2、中国位于哪个分区? 中国位于东亚。
3、说一说东亚包括哪些国家:
4、说一说东南亚包括哪些国家:
5、说一说南亚包括哪些国家:
6、说一说西亚包括哪些国家:
7、说一说中亚包括哪些国家:
8、北亚地区属于哪个国家的?
(7)按照地理方位,亚洲分为6个地理区域。这些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各有特色。请看图6.6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的差异,反映了当地怎样的地理环境?(展示图片,说出那里的气候、居民生活、交通工具等特点。)(8)展示各图,比较亚洲和北美洲的位置和范围的差异,并完成表6.1
第三篇:第一节班会课教案
第一节班会课教案
成德炎
开学在即,又将迎来新的一届学生入学,他们将带着好奇踏进校门,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带着满腔的热情踏入这还显陌生的环境。面对这一群充满豪情和斗志的小伙子,我们新生的班主任应该把握好这一契机,上好第一节班会课,开个好头,为这群弟子今后三年的学习生活打下初步的基础、定下大致方向。那么,新生入学的第一节班会课,我们应该讲些什么呢?除了强调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实习安全守则,我觉得以下几方面也是不可少的:
一、灌输吃苦意识。强调技校的学习生活会是很艰苦的,与初中的学习生活会有很大区别:强度技校是以学职业技能为主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发扬“能吃苦,敢拼搏,不怕困难就怕懒”的奋斗精神,激励学生挑战自我,创造辉煌。这样先给学生交个底,让他们有心理准备,不会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何况此时的他们正满怀激情、充满斗志,所有的“未来的辛苦”在他们眼里都是小菜一碟,引导好了反而更激发他们的斗志。
二、强化集体主义教育。这个集体是由班主任和班里各成员组成,每位同学都是其中的一份子,每位同学的光荣都是这个集体的光荣,这个集体的光荣也是我们每位同学的光荣。优秀的集体会带动我们每一位成员健康而又快速地成长,我们的成长又会促动集体的建设,使这个优秀的集体变得更优秀。现在我们的集体已组成了,关键就看我们怎么去建设“他”了。要把这集体建设成一个优秀的集体,需要我们每位同学的无私付出和密切的配合,需要我们每位同学努力贡献自己的力量。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曾说“任何一个不做事的公民都是贼”。具体怎么做,我们会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逐步开展,那么,对于这个集体的建设,现在我们能做什么,要做什么?可以引导学生回去想想,想不出来也没关系,关键是要让他们拥有为建设这个集体做奉献的精神和心理准备,随时准备贡献自己的力量。一开学就灌输学生“为集体服务的意识”,能为后来的班风、学风建设打基础。
三、信心教育。可能现在社会上认为技校生都是些中考成绩比较差的,将来前途未卜,漫漫长路,未来还难以预测。如何给他们打气,让他们斗志昂扬地迎接新的生活、迎接新的挑战,这是我们新生入学第一节班会课的中心任务。可以尝试这样引导他们:“今天是我们进入技校生活的第一天,一天的时间能改变什么?一天可能很难改变什么;那一个月呢?一个月总可以改变一些东西;而一年呢?则可以改变许多东西。我们拥有多长时间?整整三年,还有什么改变不了?当然三年也是由短暂的一天又一天累积起来的,每一天都是这三年的1∕1095,我们都要好好珍惜,不虚度每一天。这第一天的时间已过不少,可能很难做点什么、改变点什么,但只是‘很难’,不是绝对的,因为,改变我们的思想,用不了一整天!回去后各位同学写我们进入技校生活的第一篇日记,把我们的目标、我们的计划、我们的拼搏精神、我们的思考等等都写进去,让这技校的第一篇日记扬起我们奋斗的风帆,激励我们“直挂云帆济沧海”。记住,只要你愿意,成功就在前面,正等着你去摘取。”
四、塑造人生思考。现在的社会是一个不断改革、高速发展、百花齐放的新型社会,也许你今天还能适应这个社会,睡醒一觉后就发现自己落伍了。作为新时代的我们,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我们,是不是得思考我们的未来:未来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才?“我”应该具备哪些素质才能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的发展?“我”还有哪些潜力可挖?“我”准备通过哪些努力来提升自己、塑造自己?可以明确的是:单单一个好分数是肯定不行的。此时,我们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就能力和品质方面入手去思考。能力如:交际能力、演讲能力、组织能力、办事能力、与人合作能力等;品质如:正直、诚信、宽容、坚强、独立、自信、执着、善良等。
五、挫折教育。不管是优秀学生还是普通学生,在接下来的三年学习生活中,我们每位同学都肯定会遇到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挫折。比如成绩不理想,学习退步了,班干工作失误了,受到同学或老师的批评了等等。要让学生现在的“三分钟热度”保持更久,当然,最好是能保持三年,这就要求我们在第一节班会课就引导学生碰到受挫或不如意时,要学会寻求外在的帮助和内在的调节、鼓励,让自己尽快解脱出来,重新投入到学习生活工作中去。外在的可以寻求老师的帮助,同学和朋友的开解,家人的支持等;内在的则可以自己这样“拷问”自己:“我承认自己受到挫折了吗?”
回答:“是。”
问:“只有我是最不幸的吗?”
回答:“不是。所有的人都会碰到挫折,碰到挫折是正常的。”
问:“那我因受到挫折而郁闷不开心了吗?”
回答:“是。”
问:“我沉迷于郁闷对我有帮助吗?”
回答:“没有。只会有害。”
问:“那怎么办?”
回答:“放弃郁闷,振作起来,把挫折当作是对自己的锻炼和挑战,继续努力前进!”
经过技校三年,应当从思考中确立自我,从学习中寻求真理,从独立中体验自主,从计划中把握时间,从交流中锻炼表达,从交友中品味成熟,从实践中赢得价值,从兴趣中攫取快乐,从追求中获得力量。离开技校时,只要做到了这些,你最大的收获将是技能和自信。你就能成为一个有潜力、有思想、有价值、有前途的中国未来的主人。
第四篇:第三章第一节教案
第三章
第一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一、教学目标:
1、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进行制备细胞膜实验。
3、认同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点:
1、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三、教学难点:
1、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2、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初中我们就已经学过细胞的基本结构了。而且我们在做显微镜观察细胞实验时,是不是很难观察到细胞膜,是不是有的同学还把气泡当作过细胞膜啊。那么,同学们,我们要怎样区分气泡与细胞呢?在光学显微镜下我们能观察到细胞膜吗? 生:记忆并回答问题
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完善与补充。气泡是光亮的,里面只有空气。细胞是一个具有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质的复杂结构,而且是一个立体的结构。在显微镜下,通过调节焦距可以观察到细胞的不同层面。但是,光学显微镜下不能看见细胞膜,但是能够观察到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是有界限的。科学家也一样,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清细胞膜,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得清楚。但是,“科学家用电子显微镜清晰的观察到细胞膜之前,就已经能确定细胞膜的存在了。”现在,老师请同学们推测一下,科学家们是怎样确定细胞膜的存在的? 生:思考并讨论
师:同学们看到这个材料一,有科学家用显微注射器将一种叫做伊红的物质注入变形虫体内,伊红很快扩散到整个细胞,却不能逸出细胞。伊红为什么不会逸出细胞?此实验说明了什么? 生:细胞有边界
师:对。正由于细胞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它有一个边界,伊红才能呆在细胞里,不能流出。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同学们了解细胞的边界,细胞膜。
板书: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师:上课之前,先来了解一下我们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进行制备细胞膜实验。
3、认同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二)进入新课
师:细胞膜作为细胞的边界,同学们想不想了解它为什么能作为细胞的边界而不是其他呢?想是吧,首先我们一步一步来,我们先来成分入手。我们要研究细胞膜的成分,是不是先要把细胞膜放到一边,然后才能好好进行研究呢?那么。怎样获得细胞膜呢?看到书里的实验部分。生:讨论回答
师:同学们都有很多办法获得细胞膜,但是细胞是很小的,但是我们知道,细胞里面含有物质,且有一定的浓度。把细胞放在清水里,水就会进入细胞,把细胞胀破,细胞内的物质流出来,这样是不是就可以得到细胞膜啦?这也是我们的实验原理:细胞吸水胀破。我们要做实验研究,是不是都要先选择材料,然后才能进行实验。那么,什么材料适合做实验呢?同学们看到这四幅图,从四幅图中选出符合研究细胞膜的细胞,并说明理由。
生: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因为没有细胞核和其它众多的细胞器。师:对的。材料有了,接着就可以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是:滴一滴红细胞稀释液在载玻片上,制成临时装片,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等观察清晰时,在一侧滴加蒸馏水。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取,使红细胞浸泡在水中,即可观察到哺乳动物红细胞在水中逐步胀破的过程。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要观察的实验是:注意比较加水前后视野中的变化。细胞吸水胀破后,得到的是混合液,我们要用离心的方法从混合液中分离出纯度较高的细胞膜了。
许多有关细胞膜化学成分组成的资料,都是来自哺乳动物细胞膜的研究。
现在让我们来重温科学家们对细胞膜的探索历程。看到材料一,①1859年,欧文顿选用 500 多种化学物质对动物细胞膜的通透性进行了上万次的研究。发现凡是易溶于脂质的物质,也容易穿过膜,反之,不容易溶于脂质的物质,也不容易穿过膜。
同学们从这则材料中得到什么结论? 生: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中含有脂质。
师:对。看到第二个材料,科学家对细胞膜化学成分深层分析发现,细胞膜会被蛋白酶分解(提示:蛋白酶是生物体内普遍存在只对蛋白质分解起催化作用的物质)。同学们又从这里得出什么结论了? 生: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中还含有蛋白质。
师:对的,从以上两则材料我们可以得出细胞膜中含有脂质和蛋白质,那还有其他的物质吗? 生:还有糖类
师:是的,还含有少量的糖类。细胞膜中的脂质占大部分比例,蛋白质也占较大部分。而且,在组成细胞的脂质中,磷脂最为丰富。这是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同学们可以看出,细胞膜的磷脂占据了大部分。蛋白质在细胞膜行驶功能时起重要作用。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其实,细胞膜与我们生活也是有一定的联系的。看到书本里的小子部分:这是肿瘤医院的检验报告单。同学们能得出什么结论吗?讨论两分钟。
生:癌细胞的恶性增殖和转移与细胞膜成分改变有关。
师:是的,细胞在癌变的过程中,细胞膜成分发生改变,主要是细胞膜糖蛋白或糖脂减少,导致细胞粘着性降低,癌细胞就易于转移,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物质增加。所以,癌细胞的恶性增值和转移是与细胞膜成分改变有关的。
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为什么它能作为细胞的边界呢?它究竟对细胞这个生命系统起什么作用呢?我们接下来看细胞膜的功能。人们普遍认为生命起源于海洋,原始海洋中的有机物逐渐聚集并且相互作用,演化出原始的生命。在原始海洋的不断进化中,膜出现了,它将生命物质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产生了原始细胞,并成为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膜的出现是生命起源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阶段,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所以细胞的第一个功能便是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细胞作为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是不是要像我们人类一样需要从外界吸取营养物质,但,是不是任何物质都能进入到细胞呢? 生:不是。举例
师:生物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不能通过。也就是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具有选择控制性。其中行使控制物质进出功能的物质主要是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当然,细胞膜的控制作用是相对的,环境中一些有害的物质有可能进入;有些病毒、病菌也能侵入细胞,使生物体患病。像我们人生病也是一样的。
在生活过程中,我们随时都要与外界进行交流,那细胞是不是也是一样呢? 生:是
师:对的,在多细胞的生物体内,各个细胞需要协调发展健康发展,就得依赖各个细胞间相互作用,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信息的交流。实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物质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1)-些细胞(如分泌细胞)分泌一些物质如激素,通过血液的传递,运送到作用部位的细胞(靶细胞),被靶细胞的细胞膜上的受体(成分为糖蛋白)识别,引起靶细胞的生理反应。例如胰岛素,性激素等的调节。
(2)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通过糖蛋白识别,将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识别结合。(3)高等植物细胞间的识别主要通过细胞间的胞间连丝来实现。植物细胞在细胞膜的外面还有一层细胞壁。它的化学成分:纤维素和果胶。它的功能:支持和保护.性质:细胞壁是全通透的。思考:如何去掉植物细胞壁?(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分解)
六、课堂小结
师:本节课我们的内容就讲完,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学过的内容:
1、细胞膜的成分:
2、细胞膜的功能:
七、课堂练习板书设计: 第三章
第一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一、细胞膜的成分
(一)制备细胞膜
选材:哺乳动物红细胞 原理:细胞吸水胀破
(二)细胞膜的成分
脂质、蛋白质、糖类
二、细胞膜的功能
1、将细胞与外界分隔开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第五篇:第二章第一节教案
师:我们在第一章中学习了地球的圈层结构,探索了内部圈层,也了解了外部圈层,地球的外部圈层有哪几个呢?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作为地理圈层之一对于人类生存的意义重大。从今天开始,我们来学习--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板书)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教师精讲]
师:太阳辐射既能到达地球表面,又能到达月球表面,但是月球表面白天的温度可高达
℃,夜晚则降至-183 ℃。而地球的昼夜温差要小得多,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地球上有厚厚的大气层而月球没有。我们就先从大气的受热过程学起。(板书)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师:地球上的能量主要是从哪儿获得的? 生:太阳。
师:我们知道万物生长靠太阳,这说明了太阳光热的重要性,而且太阳辐射能也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那么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的过程是怎样的呢?
(投影)教材30页图2.1--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分析)
师: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使地面增温,所以,太阳是地面的直接热源;同时地面向外释放能量。(板书)太阳暖地面
师:根据教材30页页脚处的说明可知,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物体温度越低,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长。太阳表面温度达到6000 K,所以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而地面温度远远低于太阳表面温度,所以地面辐射属于长波辐射。同样,大气辐射、人体辐射等也属于长波辐射。那么地面辐射被谁吸收了呢? 生:大气层。
师:正确。近地面大气中的CO2和H2O,能够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而增温,吸收率75%~95%,近地面大气又以对流、传导等方式,层层向上传递热量、贮存能量。所以,地面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请问大气这种受热的过程有什么意义呢?
生:大气受热的过程影响着大气的热状况、温度分布和变化,制约着大气运动状态。师:刚才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谁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生:地面。
(板书)地面暖大气(活动)教材P31活动1(投影图片)
师: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大气增温后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习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的知识,实现由地面辐射到大气辐射和大气逆辐射的知识迁移)
生: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释放红外线长波辐射。大气辐射的一小部分向上射向宇宙空间外,大部分向下射向地面,其方向与地面辐射正好相反,故称为大气逆辐射。
所以,大气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将热量还给了地面,从而完成了大气的保温作用。
师:非常好。地球表面及大气层里保存着的这部分热量,成为在地理环境里发生许多自然现象及其过程的能量源泉。
(板书)大气还地面
师:(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学习)再看第2题。为什么月球表面昼夜温差比地球表面昼夜间的温差剧烈得多? 生:地球上有大气层,由于大气的削弱作用,使地球的白昼温度不高;由于大气的保温作用,使地球的夜晚温度不会过低。
师:地球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表现在吸收、反射和散射三个方面(可做扩展)。通过这三种削弱作用,1
使太阳辐射只有一半左右能穿透大气层到达地面。这是地面增温的主要能量来源。所以地球的白昼温度不高。另外,大气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很强,可将地面辐射的绝大部分能量储存在大气中,同时大气逆辐射又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从而起到了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地球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既降低了白天的最高气温,又提高了夜间的最低气温,从而减小了气温日较差。月球上没有大气层,白天太阳辐射全部到达月球表面,使月球表面温度迅速升高。夜晚,月球表面辐射强烈,没有大气对月球表面的保温作用,温度下降速度很快。再加上月球昼夜交替周期比地球长,所以月面温度昼夜变化比地球剧烈得多。
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大气的受热过程。即首先是太阳辐射使地面增温,“太阳暖地面”;接下来是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地面暖大气”;最后是大气逆辐射使地面保温,“大气还地面”。板书设计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复习太阳直射点的回归年变化)地球表面高低纬度间获得的太阳辐射相同吗? 生:不同。
师:高低纬度间大气获得的热量相同吗? 生:不同。
师:热胀冷缩是大气十分显著的物理特性,地球表面高低纬度间的大气存在着热量和温度的差异,必然引起大气的运动。因此各地冷热不均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大气运动能输送大气中的热量和水汽,引起各种天气变化。
(板书)
二、热力环流 师:下面我们分组做一个实验。(活动)P32活动2(同时投影)
得出结论:香的烟雾先下沉,从装冰块的盆向装有热水的盆飘动,然后在装有热水的盆向上升起,最后飘向装冰块的盆的上方,形成一个循环。结论是:地面冷热不均带来空气环流。承转:请大家看投影(引导学生分析,完成热力环流形成的简图)
师:(结合图形讲解)(1)如果A地受热,近地面大气膨胀上升,上空空气密度加大,形成高气压;
B、C两地冷却,空气收缩下沉,上空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
(2)同时,A地受热,近地面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
B、C两地冷却,空气收缩下沉,近地面空气密度加大,形成高气压。
(3)由于同一水平面上产生了气压差异,并且在水平方向上,空气总是从高气压流向低气压。所以,高空空气就从气压高的A地向气压低的B、C两地扩散,近地面的空气又从
B、C两地流回A地。
(4)这样,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形成了。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热力环流是自然界常见的一个自然现象,请你注意观察和思考自己身边热力环流的实际例子。海陆风是热力环流在自然界的具体体现。下面请你利用热力环流的原理,完成教材P33活动3。(投影)
师:讲解答案:(1)白天陆地气温比海洋高,因此陆地上为低气压,海洋上为高气压。夜间的情况正好相反。据此,图2.4A:陆--低,海--高;图2.4B:陆--高,海--低。
(2)风从高气压吹向低气压。据此,一日之内,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3)白天来自海洋的风比较凉爽湿润,对滨海地区能够起到降温的作用;夜晚来自陆地的风比较温热干燥,对滨海地区能够起到增温的作用。海陆风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使滨海地区的气温日较差较小。
(小结过渡)近地面空气的受热或冷却(气温差异是原因)→引起气流的上升或下沉运动(空气垂直运动是气温差异的结果)→导致气压的差异(水平气压梯度是空气垂直运动的结果)→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板书)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 师:什么是水平气压梯度呢?
生:同一水平面上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叫做水平气压梯度。
师:很好。气压的高低是在同一水平面上进行比较的。那么什么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生:只要在水平面上存在着气压梯度,就会产生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即水平气压梯度力。
(投影)北半球水平气压梯度力示意图(图略)
师: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由谁决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取决于气压梯度,气压梯度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反之越小。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应该是怎样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是垂直于等压线,并由高压指向低压。
师: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原动力)。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风向垂直等压线。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板书)
(投影)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的北半球风向示意图
师: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将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风是大气的水平运动,也会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的方向,不能改变风的速度。
投影的图片中,空气质点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始终是按两个力的合力方向运动,而水平地转偏向力始终是垂直于运动方向之右侧,最终达到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其合力为零,达到平衡状态,空气运动不再偏转而做惯性运动,形成了平行于等压线吹的稳定的风。高空大气中的风向,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平行。(过渡)师:近地面的风除了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外,还会受到摩擦力的影响,其风向还能与高空大气的风向相同吗? 生:不能。
师:那近地面的风会是怎样的风向呢?
(投影)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下的北半球风向示意图 师:在近地面,大气的水平运动受哪几个力的作用?
生:在近地面,大气的水平运动受到三个力的作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
师:大气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此时若再加上摩擦力的影响,风向一定不再与等压线平行,而是斜穿等压线吹的。一般摩擦力的影响可达离地面1500米左右的高度,在这范围内的风向都斜穿等压线。摩擦力愈大,风向与等压线之间的夹角愈大;摩擦力愈小,其夹角愈小。小结:今天我们又学习了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两方面的知识,知道大气垂直运动的原因是地表受热不均,垂直运动又导致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从而导致大气的水平运动--风。也一起研讨了大气水平运动的三种作用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以及在几种不同作用力的作用下所产生的风向变化情况:高空大气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的作用,风向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大气的运动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三个力的共同作用,风向与等压线斜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