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七课第一框家的意味 教案

时间:2019-05-13 22:01: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七课第一框家的意味 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七课第一框家的意味 教案》。

第一篇: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七课第一框家的意味 教案

《家的意味》教案

海口市金盘实验学校 符其霞

一、课题:第七课第一框《家的意味》

二、课时:1课时

三、课型:新授课

四、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家人对我们的付出,体验家人之间亲情的温暖和爱,感受家是身心的寄居之所,是心灵的港湾。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之情,认同中华文化中“孝”的价值观念,养成热爱父母,孝敬父母,关爱家人的意识,树立共建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

2.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和提高传承中华家庭文化传统美德的能力,增强孝亲敬长的行动力;提高与家人共建共享家庭美德的能力。

3.知识目标:理解“家”的内涵和功能,知道“家”对我们成长的重要意义。理解中华文化中“孝”的内涵,知道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规定的义务。

五、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家庭在我们成长中的重要作用,知道“孝”是中国家庭文化中重要的精神内涵。

2.难点:明确中国家庭文化中“孝”的精神内涵。

六、教法

情境教学法、活动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

七、学法

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

八、教学流程

(一)导入

多媒体展示:播放视频《家》。提问:视频中令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引导语:我们与父母之间有爱、有亲情,这就是家。那么家对我们有什么意义?我们中国人心目中的家又有什么意味?今天我们进入新课内容的学习。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自主学习我最棒

多媒体展示:以问题形式呈现的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组织学生课前预习,并收集有关古代的“家规”“家训”。

教师:课前安排同学们自主预习,现在我们一起来检测学生的自学效果。

活动二:我知我家

多媒体展示:请你说说,你的家庭是由哪些成员组成的呢?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追问:这些家庭成员的组成是基于什么关系?

教师: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PPT展示)

过渡:那么家庭对我们有什么意义?

多媒体展示:家庭的功能,提问:材料中分别体现家庭的什么功能?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教师: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PPT展示)

过渡语:家是我们心灵的依靠,是心灵的港湾。那么中国人心目中的“家”又有怎样的意味?我们一来观看视频

活动三:探究与分享

多媒体播放视频《公益广告:回家篇》,并思考:1.视频和图片中,呈现出一种怎样的场景?2.为什么在外的游子们要回家?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教师小结: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

提问:同学们,春节回家过年,长辈们对你有什么教诲?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小结:家规是指一个家庭的行为规范,一般是由一个家族传承下来的教育、规范后代子孙的准则。家训是指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家风是指一个家庭或家庭的传统风尚,家规、家训是它的承载形式。

活动四:探究与分享

多媒体展示:1.请你分享自己家中的“家规”“家训”。2.分析你收集的“家规”“家训”的内容,说说哪些内容应该继承并发扬。

教师小结: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亲敬长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律义务。

活动五:尽孝在当下

小组讨论: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如何孝敬父母?你打算用怎样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教师小结:尽孝在当下。孝敬双亲长辈,关爱家人,不仅仅是长大成人以后的事,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用行动表达我们的孝敬之心。

(三)课堂小结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总结。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PPT展示)

多媒体展示:2016年12月1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上发表讲话,他强调,我们要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民梦想起航的地方。

教师总结提升: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用爱和希望,和家人共筑美德之家、文明之家。

(四)布置作业

“21天爱的行动”记录卡,每天坚持帮父母做一件事,并且记录下来。

(五)板书设计

第二篇: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第一框家的意味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第七课

亲情之爱

第一框

家的意味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中的第七课《亲情之爱》第一目《家的意味》的内容,本课主要内容有一下几大构建:

1、生命的居所;

2、中国人的“家”。本单元的主题是学会并善于与父母沟通交往,在学生不断扩展的社会生活中,家庭是他们最熟悉的生活领域,与家长的交往,更是他们学习与其他人交往的基础,本课主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家庭的特点及家庭关系的确立,认识并了解中国人的“家”,帮助学生明白尽孝在当下。可以说,本框题的学习为下面内容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全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只有对家有很深的理解,才能更好地体味亲情,传递家人之爱,构建和谐家庭,在整个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中也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学情分析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正是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可塑性很强。再加上我们学校的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他们缺少该有的家庭温暖。所以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体会亲情,感悟家庭的温暖,了解家的意味,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亲情之爱,树立正确的亲情观、家庭观。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家庭的含义、家庭功能、识记家的作用,知道在中华文化中家的内涵,并能说出孝亲敬长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结合多种形式的活动,以学生探究体验为主,采用情景感染、合作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认识、分析自己家庭的能力,增强学生孝亲敬长的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体会家庭中亲情的温暖,培养热爱家庭、热爱父母的情感,继承家庭的优良传统。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家的含义和中国人的家。

教学难点:理解子女为什么要孝亲敬长,为什么尽孝在当下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 1.教学相长的含义;

2.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3.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4.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公益视频短片《爱的表达式》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

【教师活动】刚才播放的是中央电视台做的一个公益视频短片。是啊,每个人都有一个家,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母亲则负责相亲教子。家这个字大家想必都很熟悉,家字的上半部分是一个宝盖头,它代表着屋檐,下部分是一个猪,代表着食物,一家人在一块儿,有着遮风挡雨的屋檐,在一块儿吃着饭,这就是家,那家有着怎样的具体含义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第七课第一框《家的意味》。

(设计意图:播放视频短片,让学生对家有个形象的感受,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预习新知 幻灯片出示问题

【学生活动】学生在课本上找到答案。

【教师活动】教师限定时间2分钟,并用电子白板的随机数产生器的方法提问学生。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自学新知,带着问题进入新课,为后继学习做好铺垫。)

(四)新课教学

活动一:话说我家,体味亲情 1.生命的居所

【教师活动】幻灯片出示关于三毛的图片,问三毛最渴望得到的是什么呢?三毛最渴望自己能有一个家,那么,家到底是什么呢?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自己眼中的”家”并回答。

【教师点拨】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我们可以把学校、班级比作自己的家,歌曲《大中国》把中国比作我们共同的家,这些是广义上的家。狭义上的家与家庭有关,即“小家”。一般来说,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学生活动】学生自主阅读,得出家庭关系确立的情形包括: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结婚,组成新的家庭;因生育导致的血缘关系结合成家庭;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而组成的家庭;随父(母)再婚组建新的家庭。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经验出发,谈谈对家的认识与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并调动学生的思维。)

2.心灵的港湾

【教师活动】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可是有家的人却说自己没有家,这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请同学们欣赏幻灯片上的两则小故事,同时请大家思考富豪为什么明明有家却不想回家?中年男子为什么找到自己的女儿后说“我又有家了”?

【教师点拨】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家不只是一所房子、某个地域,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亲情,激励我们奋斗拼搏,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靠。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两则小故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在活动中让学生理解家的根本特点,感受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3.中国人的“家”

多媒体放映电影人在囧途截取片段

【教师活动】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种思念亲人的心情在中国春运得到了充分体现。中国的春运背后,流淌的却是最有中国味的浓浓亲情。你从春运时人们拥挤的身影和喜悦、期盼、焦灼等多样的神情中感受到怎样的情感?为什么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远方游子归家的心?你有这样的经历吗?谈谈你的感受?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交流,各抒己见。

【教师点拨】在中国文化中,家有着深厚的意味、丰富的内涵。在中国人的心中,家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

(设计意图:在图片中激发学生的思考、回忆,体会中华文化下“家”的特点。)

过渡: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不仅是一个避风港,它还是我们的天然学校。

活动二:孝亲敬长 学会践行

幻灯片出示一则小故事

【教师活动】从这则故事中你能得到什么启发?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

【教师点拨】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孝亲敬长的传统美德。在法律层面上,我国法律对孝亲敬长也做出了明确的法律规定,所以,孝亲敬长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律义务。

尽孝在当下。孝敬长辈,关爱家人,不仅仅是长大成人以后的事,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继承和弘扬孝亲敬长的传统美德,并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去。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五)课堂巩固 学以致用 幻灯片出示随堂训练习题。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巩固练习让学生学以致用,并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六)课堂小结 情感升华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

(设计意图: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总结使学生对本课的知识有一个整体性的轮廓。情感的升华,增强学生对父母的热爱,懂得尽孝在当下。)

(七)布置作业 提升能力

写一段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

(设计意图:通过调查探讨中华文化中“家的意义”。,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板书设计

巩固练习

1.下列属于确立家庭关系的有()

①小李和小王结婚了②小张的儿子出生了③老刘通过民政局到福利院收养了一个孤儿④小贾和小陆已离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冬天的风呀裹着雪花,把我的泪吹下。”从这段歌词中你对“家”的理解是()

①家是我们温馨的港湾

②家只是一处住所,是吃饭的地方 ③家中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家有贫富之分,贫穷的家庭无可炫耀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3.八年级学生文文的博客摘要:我有一个温暖的家,爸爸对 我的爱是在生活上的,妈妈对我的爱是在学习上的。家庭生 活中,虽然会有许多的烦恼,但更多的时候,给予我的是巨 大的快乐,我爱我家!文文爱自己的家是因为()①家是她成长的摇篮,是她的港湾和第一所学校 ②父母是她最亲的人,也是她的第一任老师 ③父母一味地迁就她,满足她所有的要求

④父母无微不至地关心她、爱护她,使她尽享家庭的亲情和 温暖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教学反思

《家的意味》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框的内容。本框分为两目,第一目“生命的居所”主要是介绍了家的含义、家庭的功能以及家的特点;第二目“中国人的家”介绍了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家有着丰富的内涵,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公民的法律义务。本框题的学习在全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前面三个框题中,学生已学习了与同伴、老师的交往,在学生不断扩展的社会生活中,家庭是他们最熟悉的生活领域,与家长的交往,更是他们学习与其他人交往的落脚点。而宝贵的生命来自于父母,所以本框题也为第四课《生命的思考》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七年级的孩子存在责任感不强的情况,他们中的很多人会认为在家庭中,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对于在家庭中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认识不足。同时,七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与理解能力尚未成熟,要他们很好地理解中国家庭文化,学会孝敬父母有一定的困难。而本

框题所涉及到的家庭知识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兴趣还是较为浓厚的。本框依据《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意义”的思想,“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孝敬父母和长辈,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设计了“话说我家,体味亲情——晒晒家规,传承家风——孝亲敬长,学会践行”的教学过程,巧设情境,合作探究,激发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发现的热情,同时把课内知识与德育相渗透。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表达能力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第三篇: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七课第一框《家的意味》教学设计

《家的意味》教学设计

设计教师:郑文花 单位:永安市槐南中学 指导教师:林建梅 单位:永安市教师进修学校

一、教学内容

《家的意味》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框的内容。本框分为两目,第一目“生命的居所”主要是介绍了家的含义、家庭的功能以及家的特点;第二目“中国人的家”介绍了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家有着丰富的内涵,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公民的法律义务。本框题的学习在全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前面三个框题中,学生已学习了与同伴、老师的交往,在学生不断扩展的社会生活中,家庭是他们最熟悉的生活领域,与家长的交往,更是他们学习与其他人交往的落脚点。而宝贵的生命来自于父母,所以本框题也为第四课《生命的思考》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学生分析

七年级的孩子存在责任感不强的情况,他们中的很多人会认为在家庭中,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对于在家庭中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认识不足。同时,七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与理解能力尚未成熟,要他们很好地理解中国家庭文化,学会孝敬父母有一定的困难。而本框题所涉及到的家庭知识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兴趣还是较为浓厚的。

三、设计思想

本框依据建构主义理论提出的“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意义的主动建构。”的思想和《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孝敬父母和长辈,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设计了“话说我家,体味亲情——晒晒家规,传承家风——孝亲敬长,学会践行”的教学过程,巧设情境,合作探究,激发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发现的热情,同时把课内知识与德育相渗透。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表达能力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四、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验——体验家庭的温暖、父母的情感,弘扬孝亲敬长的传统美德的责任意识。认同——认同家庭的优良传统、家人的优良品质、孝亲敬长的优良美德。★能力目标

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情境创设,培养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合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收集、展示“家规家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行为能力——在生活中,增强认识自己家庭的能力,提高辨别家庭传统优劣的能力,能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孝亲敬长,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知识目标

知道——知道家庭的含义。

了解——了解家庭关系的确立情形和家庭的功能。懂得——懂得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设计依据: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出发,结合本课教学内容和七年级学生特点需要进行设计。)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中国家庭文化

(依据分析:自古以来,中国的家庭重亲情、重孝,学生只有理解中国家庭文化的内涵才能从情感上继承孝亲敬长的传统美德,从而自觉履行自己的法律义务,并且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教学难点:懂得尽孝在当下,用实际行动尽孝

(依据分析:大部分学生为独生子女,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他们接受父母的呵护而忽略对父母的孝敬,因而对父母不知孝敬,不懂得如何用实际行动去孝敬。)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教学时间约3分钟)多媒体播放歌曲《我想有个家》

【学生活动】学生展示自己的家庭照片。

【教师活动】刚才播放的是歌曲《我想有个家》以及同学们展示的家庭照片。是啊,每个人都有一个家,家是我们的乐园,是我们的避风港,是我们成长的地方。而家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呢?中国的家文化中又有哪些特点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七课第一框《家的意味》。

(设计意图:展示自己的家庭照片,让学生对家有个形象的感受,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继学习做好铺垫。)

(二)新课教学

活动一:话说我家,体味亲情(教学时间约16分钟)

1.生命的居所 【教师活动】“家”是我们很熟悉的字眼,什么是家呢?有的人说家是地域,有的人说家是住所,有的人说家是一群人,有的人说家是吃饭的地方,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说说你眼中的“家”是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自己眼中的”家”并回答。

【教师点拨】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我们可以把学校、班级比作自己的家,歌曲《大中国》把中国比作我们共同的家,这些是广义上的家。狭义上的家与家庭有关,即“小家”。一般来说,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那么,我们的家庭关系是如何确立的呢?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72页的相关链接。

【学生活动】学生自主阅读,得出家庭关系确立的情形包括: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结婚,组成新的家庭;因生育导致的血缘关系结合成家庭;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而组成的家庭;随父(母)再婚组建新的家庭。

【教师活动】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家庭的功能有哪些?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并回答家庭的功能包括生产功能、人口生产功能、抚育和赡养功能、教育功能、休息娱乐功能。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经验出发,谈谈对家的认识与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并调动学生的思维。)2.心灵的港湾

【教师活动】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可是有家的人却说自己没有家,这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请同学们欣赏小品《家在哪里》和《我又有家了》。在欣赏小品的同时请大家思 考富豪为什么明明有家却不想回家?中年男子为什么找到自己的女儿后说“我又有家了”?你想要有个什么样的家?

【学生活动】学生表演课本情景剧[小品一:家在哪里(内容参考教材73页,两位学生分别扮演富翁和警察)小品二:亲情(内容参考教材73页,三位学生分别扮演中年男子、女儿和旁白)]后小组交流,并请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点拨】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家不只是一所房子、某个地域,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亲情,激励我们奋斗拼搏,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靠。

(设计意图:通过小品表演,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在活动中让学生理解家的根本特点,感受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3.中国人的“家”

多媒体放映2016年春运图片

【教师活动】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种思念亲人的心情在中国春运得到了充分体现。中国的春运背后,流淌的却是最有中国味的浓浓亲情。你从春运时人们拥挤的身影和喜悦、期盼、焦灼等多样的神情中感受到怎样的情感?为什么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远方游子归家的心?你有这样的经历吗?谈谈你的感受?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交流,各抒己见。

【教师点拨】在中国文化中,家有着深厚的意味、丰富的内涵。在中国人的心中,家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

(设计意图:在图片中激发学生的思考、回忆,体会中华文化下“家”的特点。)

过渡: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不仅是一个避风港,它还是我们的天然学校。每个家庭都有一些值得我们继承和弘扬的优良家风,例如“家规”、“家训”。

活动二:晒晒家规 传承家风(教学时间约10分钟)

【教师活动】你知道哪些我国传统文化中广为流传的“家规”“家训”? 在这些“家规”“家训”中,哪些内容应该继承并发扬光大,成为新时期的家风?接下来请各个小组为我们展示他们收集到的“家规”“家训”。

【学生活动】小组展示课前收集的“家规”“家训”,学生分组讨论,发表看法。【教师点拨】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所以我们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孝亲敬长的传统美德。在法律层面上,我国法律对孝亲敬长也做出了明确的法律规定,所以,孝亲敬长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律义务。

(设计意图:晒晒我的 “家规”、“家训”,培养学生的收集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收集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更加直接地体会到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过渡:孝亲敬长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公民的法律义务。我们作为未成年人,孝亲敬长是否与我们无关?若有关我们又该怎么办?

活动三:孝亲敬长 学会践行(教学时间约7分钟)

多媒体播放2016年最美孝心少年视频:捐髓救父的曹胤鹏 【教师活动】曹胤鹏的哪些优秀品质让我们感动?他的行为对我们有何启发?说说你平时是怎样孝敬父母的?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

【教师点拨】尽孝在当下。孝敬长辈,关爱家人,不仅仅是长大成人以后的事,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继承和弘扬孝亲敬长的传统美德,并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去。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三)课堂巩固 学以致用(教学时间约4分钟)

详见附件1(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巩固练习让学生学以致用,并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四)课堂小结 情感升华(教学时间约3分钟)

(1)利用思维导图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

(2)播放“感恩父母”的公益广告视频,进行情感升华。

(设计意图: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总结使学生对本课的知识有一个整体性的轮廓。情感的升华,增强学生对父母的热爱,懂得尽孝在当下。)

(五)布置作业 提升能力(教学时间约2分钟)

(1)查一查“家”在中国古代文字中有哪些写法,探讨文字背后的意义。

(2选择自己熟悉的一门外语,从中找出与汉语的“家”相对应的一些词语,通过分析比较这些词语,探讨中华文化中的“家”有哪些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调查探讨中华文化中“家的意义”。,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

七、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通过思维导图能够使学生对本课内容有一个整体性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附件1

一、单项选择题

1.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而成的亲属生活组织称为()

A.集体 B.家庭 C.亲情 D.家族 2.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说:“家庭生活的乐趣,是抵抗坏风毒气的最好良剂。”中国有句俗话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说明()

A.家庭的教育功能 B.家庭的人口生产功能 C.家庭的消费功能 D.家庭的休闲娱乐功能

3.歌曲《让爱住我家》中唱道:“我爱我的家,弟弟爸爸妈妈——让爱天天住我家,让爱天天住我家,不分日月,秋冬春夏,全心全意爱我们的家。让爱天天住我家,让爱天天住我家,充满快乐,拥有平安,让爱天天住我家。”可见,歌曲的词作者认为家庭中最重要的是()A.平安和快乐 B.优越的物质条件

C.成员间的血缘关系 D.家中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二、非选择题

七年级(2)班学习了第一框《家的意味》后,决定组织一场主题班会课,班会分为“孝”、“ 礼”、“ 爱”三个篇章。父母是孩子人生最初的榜样,他们言传身教,教会孩子孝顺家长、文明礼貌、热爱生命、坚强勇敢„„开完班会后,同学们纷纷在班级微信群中发表感言,王敏:“亲情流露,幸福有我﹣﹣疼我孰知父母!”李东:“感恩父母,中华传统美德!”„„ 1.请你为本次班会拟定一个主题。2.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3.你打算怎样孝敬父母?

第四篇:第七课第一框《家的意味》

家的意味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验——体验家庭的温暖、父母的情感,弘扬孝亲敬长的传统美德的责任意识。认同——认同家庭的优良传统、家人的优良品质、孝亲敬长的优良美德。★能力目标

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情境创设,培养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合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收集、展示“家规家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行为能力——在生活中,增强认识自己家庭的能力,提高辨别家庭传统优劣的能力,能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孝亲敬长,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知识目标

知道——知道家庭的含义。

了解——了解家庭关系的确立情形和家庭的功能。懂得——懂得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设计依据: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出发,结合本课教学内容和七年级学生特点需要进行设计。)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中国家庭文化

(依据分析:自古以来,中国的家庭重亲情、重孝,学生只有理解中国家庭文化的内涵才能从情感上继承孝亲敬长的传统美德,从而自觉履行自己的法律义务,并且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教学难点:懂得尽孝在当下,用实际行动尽孝

(依据分析:大部分学生为独生子女,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他们接受父母的呵护而忽略对父母的孝敬,因而对父母不知孝敬,不懂得如何用实际行动去孝敬。)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教学时间约3分钟)多媒体播放歌曲《我想有个家》 【学生活动】学生展示自己的家庭照片。

【教师活动】刚才播放的是歌曲《我想有个家》以及同学们展示的家庭照片。是啊,每个人都有一个家,家是我们的乐园,是我们的避风港,是我们成长的地方。而家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呢?中国的家文化中又有哪些特点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七课第一框《家的意味》。

(设计意图:展示自己的家庭照片,让学生对家有个形象的感受,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继学习做好铺垫。)

(二)新课教学

活动一:话说我家,体味亲情(教学时间约16分钟)

1.生命的居所 【教师活动】“家”是我们很熟悉的字眼,什么是家呢?有的人说家是地域,有的人说家是住所,有的人说家是一群人,有的人说家是吃饭的地方,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说说你眼中的“家”是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自己眼中的”家”并回答。

【教师点拨】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我们可以把学校、班级比作自己的家,歌曲《大中国》把中国比作我们共同的家,这些是广义上的家。狭义上的家与家庭有关,即“小家”。一般来说,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那么,我们的家庭关系是如何确立的呢?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72页的相关链接。

【学生活动】学生自主阅读,得出家庭关系确立的情形包括: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结婚,组成新的家庭;因生育导致的血缘关系结合成家庭;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而组成的家庭;随父(母)再婚组建新的家庭。

【教师活动】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家庭的功能有哪些?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并回答家庭的功能包括生产功能、人口生产功能、抚育和赡养功能、教育功能、休息娱乐功能。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经验出发,谈谈对家的认识与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并调动学生的思维。)

2.心灵的港湾

【教师活动】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可是有家的人却说自己没有家,这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请同学们欣赏小品《家在哪里》和《我又有家了》。在欣赏小品的同时请大家思考富豪为什么明明有家却不想回家?中年男子为什么找到自己的女儿后说“我又有家了”?你想要有个什么样的家?

【学生活动】学生表演课本情景剧[小品一:家在哪里(内容参考教材73页,两位学生分别扮演富翁和警察)小品二:亲情(内容参考教材73页,三位学生分别扮演中年男子、女儿和旁白)]后小组交流,并请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点拨】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家不只是一所房子、某个地域,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亲情,激励我们奋斗拼搏,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靠。

(设计意图:通过小品表演,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在活动中让学生理解家的根本特点,感受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3.中国人的“家”

多媒体放映2016年春运图片

【教师活动】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种思念亲人的心情在中国春运得到了充分体现。中国的春运背后,流淌的却是最有中国味的浓浓亲情。你从春运时人们拥挤的身影和喜悦、期盼、焦灼等多样的神情中感受到怎样的情感?为什么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远方游子归家的心?你有这样的经历吗?谈谈你的感受?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交流,各抒己见。

【教师点拨】在中国文化中,家有着深厚的意味、丰富的内涵。在中国人的心中,家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

(设计意图:在图片中激发学生的思考、回忆,体会中华文化下“家”的特点。)过渡: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不仅是一个避风港,它还是我们的天然学校。每个家庭都有一些值得我们继承和弘扬的优良家风,例如“家规”、“家训”。

活动二:晒晒家规 传承家风(教学时间约10分钟)

【教师活动】你知道哪些我国传统文化中广为流传的“家规”“家训”? 在这些“家规”“家训”中,哪些内容应该继承并发扬光大,成为新时期的家风?接下来请各个小组为我们展示他们收集到的“家规”“家训”。

【学生活动】小组展示课前收集的“家规”“家训”,学生分组讨论,发表看法。【教师点拨】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所以我们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孝亲敬长的传统美德。在法律层面上,我国法律对孝亲敬长也做出了明确的法律规定,所以,孝亲敬长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律义务。

(设计意图:晒晒我的 “家规”、“家训”,培养学生的收集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收集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更加直接地体会到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过渡:孝亲敬长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公民的法律义务。我们作为未成年人,孝亲敬长是否与我们无关?若有关我们又该怎么办?

活动三:孝亲敬长 学会践行(教学时间约7分钟)

多媒体播放2016年最美孝心少年视频:捐髓救父的曹胤鹏

【教师活动】曹胤鹏的哪些优秀品质让我们感动?他的行为对我们有何启发?说说你平时是怎样孝敬父母的?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

【教师点拨】尽孝在当下。孝敬长辈,关爱家人,不仅仅是长大成人以后的事,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继承和弘扬孝亲敬长的传统美德,并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去。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三)课堂巩固 学以致用(教学时间约4分钟)详见附件1(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巩固练习让学生学以致用,并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四)课堂小结 情感升华(教学时间约3分钟)(1)利用思维导图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

(2)播放“感恩父母”的公益广告视频,进行情感升华。

(设计意图: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总结使学生对本课的知识有一个整体性的轮廓。情感的升华,增强学生对父母的热爱,懂得尽孝在当下。)

(五)布置作业 提升能力(教学时间约2分钟)

(1)查一查“家”在中国古代文字中有哪些写法,探讨文字背后的意义。

(2选择自己熟悉的一门外语,从中找出与汉语的“家”相对应的一些词语,通过分析比较这些词语,探讨中华文化中的“家”有哪些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调查探讨中华文化中“家的意义”。,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

七、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通过思维导图能够使学生对本课内容有一个整体性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附件1

一、单项选择题

1.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而成的亲属生活组织称为()

A.集体 B.家庭 C.亲情 D.家族

2.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说:“家庭生活的乐趣,是抵抗坏风毒气的最好良剂。”中国有句俗话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说明()

A.家庭的教育功能 B.家庭的人口生产功能 C.家庭的消费功能 D.家庭的休闲娱乐功能

3.歌曲《让爱住我家》中唱道:“我爱我的家,弟弟爸爸妈妈——让爱天天住我家,让爱天 天住我家,不分日月,秋冬春夏,全心全意爱我们的家。让爱天天住我家,让爱天天住我家,充满快乐,拥有平安,让爱天天住我家。”可见,歌曲的词作者认为家庭中最重要的是()

A.平安和快乐 B.优越的物质条件 C.成员间的血缘关系 D.家中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二、非选择题

七年级(2)班学习了第一框《家的意味》后,决定组织一场主题班会课,班会分为“孝”、“ 礼”、“ 爱”三个篇章。父母是孩子人生最初的榜样,他们言传身教,教会孩子孝顺家长、文明礼貌、热爱生命、坚强勇敢„„开完班会后,同学们纷纷在班级微信群中发表感言,王敏:“亲情流露,幸福有我﹣﹣疼我孰知父母!”李东:“感恩父母,中华传统美德!”„„ 1.请你为本次班会拟定一个主题。2.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3.你打算怎样孝敬父母?

第五篇: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第1框家的意味教案

7.1 家的意味

【教学设计思路】 课标分析

本课内容依据课程标准“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 “交往与沟通”部分编排。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体会 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能尽自己所能孝敬父母 和长辈。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 的关爱和教育,以及可能产生的矛盾,增强与家人共 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通过本课内容的教 学,旨在引导学生在深刻认识到父母无私关爱的基础 上,培养学生孝敬父母长辈的感恩之情,增进与父母 长辈的感情,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孝敬父母长辈。教材分析

《家的意味》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交往与沟通”。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孝敬父母和长辈。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调适‘逆反’心理。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

本课分为两个层次:其一通过对家庭功能的分析和对亲情的情感体验,理解“家”的内涵和“家”的意义;其二通过体悟“中国春运”这一中国独有的社会现象,让学生理解在中华家庭文化中,家的深厚意味和丰富内涵。通过对我国传统文化中“家规”“家训”的探究,引出中国家庭文化中“孝”的精神内涵,引导学生对家庭美德深入思考,进而引导学生学会孝亲敬长。学情分析

初中生对于“父母”“家庭”的概念并不陌生,但由于他们正处在半幼稚、半成熟、半依赖、半独立的心理发展阶段,普遍存在责任感不强的情况,他们中的很多人会认为在家庭中,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对于在家庭中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认识不足,而且不懂得珍惜家庭的温暖和亲情。因此,需要通过对家庭温暖和亲情的认识和感受,培养学生对家庭的责任意识。学法指导

为了有效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课堂上引导学生 讲体会、谈感受、说感悟;在课外,帮助学生查阅资料、制订方案、落实行动。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 热情,创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情境,让学生在热烈 的教学氛围中受到感染,并将课堂上培养起来的情感 化作课堂外的实际行动。教学准备

(1)了解本班学生的家庭生活情况。(2)要求学生课前预习本课的教学内容。

(3)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等途径搜集教学所需要的资料。(4)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家庭的含义。

(2)了解家庭关系的确立情形和家庭的功能。

(3)懂得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能力目标

(1)通过情境创设,培养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2)通过小组合作收集、展示“家规家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3)在生活中,增强认识自己家庭的能力,提高辨别家庭传统优劣的能力,能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孝亲敬长,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家庭的温暖、父母的情感,弘扬孝亲敬长的传统美德的责任意识。(2)认同家庭的优良传统、家人的优良品质、孝亲敬长的优良美德。【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家庭对成长的意义,热爱自己的家庭 难点:孝亲敬长的意义与做法 【教学方法】

(1)教法:创设情境、设疑提问(2)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资源】 图片及相关人物故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有了泥土,嫩芽才会长大;有了阳光,枝芽才会开花;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我们的家。当我们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爱我们的父母就开始为我们编织美丽的梦想甚至为我们起好了名字。(请2~3名同学介绍一下自己名字的含义)简简单单的名字,寄予了父母对我们深切的爱。我们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被家的温暖所包围。

那么,什么是家呢?让我们一起进入这节课的学习吧。自学互研

(1)自主学习:认真熟读教材P71-75内容,独立完成学案中的填空部分内容,并在教材相应位置标记。(2)合作讨论:各小组对疑难问题进行讨论,对解决不了的问题,提交给老师。(3)小组要求:学习组长、政治学习组长认真负责,做好督促检查,确保共同提高。课堂探究

知识点一 生命的居所

多媒体展示材料,请学生自读下面材料思考并探究问题,小组交流。

2015年6月9日,中宣部、全国妇联向全社会公开发布了10户全国教子有方“最美家庭”的先进事迹。汪宝桂、刘世昌、刘聪玲等10户全国教子有方“最美家庭”,崇尚家庭美德、注重家庭教育,悉心建设家庭这个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用优良家风涵养子女心灵,用言传身教促进子女成长。在全社会公开发布他们 的事迹,对于引导人们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自主探究,小组交流:(1)家的含义是什么?

(2)我爱我家:家有着浓厚的意味、丰富的内涵。你认为家意味着什么?(3)感受亲情:亲情,激励我们奋斗拼搏。你认为家庭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引导归纳:

家,是我们经常说的一个词,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我们常把一个单位比作是自己的家,比如:学校是我家,工厂是我家,班级是我家。歌曲《大中国》把中国比作我们共同的家。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狭义的家,狭义的家和家庭有关。

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家庭关系包括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收养关系。

家意味着:①家是生命的居所。②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③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④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

家庭最大的特点是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师生共同总结,理解记忆,展示知识点:

1.家庭的含义

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2.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

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3.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家不只是一所房子、某个地域,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亲情,激励我们奋斗拼搏,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靠。

知识点二 中国人的“家”

多媒体展示新、旧两首《游子吟》,请学生自读下面思考并探究问题,小组交流。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问题探究:

(1)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你对新、旧两首《游子吟》的感受。(2)为什么要孝亲敬长?(3)如何孝亲敬长?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引导归纳:

游子吟 新编 老爸手中钱,儿子身上花,临行迟迟给,意恐进网吧。

在中华文化中,家有着深厚的意味、丰富的内涵。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

这两首诗均表达了父母的关爱,父母对自己生活的关心,对自己品行的关注。父母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真挚的爱。我们要孝敬双亲长辈,关爱家人,从现在开始,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公民的法律义务。

做到孝亲敬长我们要懂得:尊敬、倾听、感恩。师生共同总结,理解记忆,展示知识点:

1.孝亲敬长

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 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 国公民的法律义务。

2.尽孝在当下

孝敬双亲长辈,关爱家人,不仅仅是长大成人以后的事,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家的内涵、家庭关系及中华传统家庭文化的作用。

人生旅途,不管我们在哪里,最终会回到那个属于我们的温暖的家,让爱常驻你我他的家。网络构建

课外拓展

新“24孝”行动标准

01.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02.节假日尽量与父母共度。03.为父母举办生日宴会。04.亲自给父母做饭。05.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06.父母的零花钱不能少。07.为父母建立“关爱卡”。08.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当堂演练

1.有这么一句古话:子不教,父之过。这句话说明家庭具有(A)A.教育功能 B.抚育和赡养功能 C.人口生产功能 D.消费功能

2.“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时候,我会想到它。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受惊吓的时候,我才不会害怕……”,你对“家”的理解是(B)①家是我们温馨的港湾 ②家是一个住所,只是我们居住吃饭的地方

③家是我们情感的栖息地 ④家中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回家给父母洗洗脚”。这里某校老师给学生布置的“家庭作业”。老师这样做的目的是(D)A.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缓解学习压力 B.从小学会自立自强,争做家庭小主人 C.让学生明白洗脚是孝敬父母的最佳方式 D.体会父母辛苦,培养孝敬父母的美德 4.“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下列语句不适合作为“好家规”的是(C)A.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B.百善孝为先 C.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D.不学礼无以立

5.中国的春运,可谓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景观,而这个景观的背后,流淌的却是最有中国味的浓浓亲情。(1)从春运时人们拥挤的身影和焦灼的神情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略。

(2)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是什么?

09.教父母学会上网。10.经常为父母拍照。11.对父母的爱要说出口。12.打开父母的心结。13.支持父母的业余爱好。14.支持单身父母再婚。15.定期带父母做体检。16.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

17.常跟父母做交心的沟通。18.带父母一起出席重要的活动。19.带父母参观你工作的地方。20.带父母去旅行或故地重游。21.和父母一起锻炼身体。22.适当参与父母的活动。23.陪父母拜访他们的老朋友。

24.陪父母看一场老电影。

在中华文化中,家有着深厚的意味、丰富的内涵。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

(3)在中国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你打算如何做到孝亲敬长?

①尊敬:尊敬双亲长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教导。如有不同见解,不急于反驳,理性地与他们沟通。②倾听:与双亲长辈保持亲近、融洽的关系,倾听他们的心声。双亲长辈不在身边时,要经常和他们保持联系。

③感恩:知恩、感恩,用行动表达感恩之情。认真学习,不辜负父母的期望,是一种感恩;了解双亲长辈的喜好,体谅他们的辛劳,平日里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家人一起建设家庭,也是感恩。

下载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七课第一框家的意味 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七课第一框家的意味 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