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社会学教案

时间:2019-05-13 22:03: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北大社会学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北大社会学教案》。

第一篇:北大社会学教案

第1章 社会学基本知识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掌握社会、社会学等社会学学科的基本概念,明确社会学学科的诞生、发展的基本历程及其主要思想流派和代表人物,理解它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所具有的意义、使命和社会作用,掌握学习本课程的方法,建立对学科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初步树立同学的专业意识。

课时分配:5学时

二、教学重点: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学的功能,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阶段

三、教学难点:

社会学产生和发展历程中重要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社会事实;社会行动;“行为-关系-制度”;社会唯名论;社会唯实论;结构功能主义;冲突理论

同学专业意识的树立

四、教学方法:讲授、组织讨论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社会

1、“社会”一词的词源含义

2、西方社会学者关于社会的两种代表性观点 社会唯名论:社会只是一个虚名,只有个人的存在才是客观真实的,“2”=“1”+“1”。

社会唯实论:社会本身就是真正的客观存在,是超乎个人的另一实体,即“2”>“1”+“1”。

3、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的两个基本观点 社会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 社会的基础和本质是生产关系

4、社会的特点举例

5、社会的定义

社会是人们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相互交往所结成的有机总体,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

二、什么是社会学

1、社会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社会学研究社会秩序和社会进步(孔德); 社会学研究社会事实(迪尔凯姆);

社会学研究人们的社会行动(韦伯);

社会学研究社会关系、社会行为及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辞海》);

社会学研究社会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北大《社会学教程》);

社会学研究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人大《社会学概论新修》)

国内有代表性的3个社会学定义:

《辞海》: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学科。”

北大《社会学教程》:“社会学是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社会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探讨社会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社会科学。”

人大《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2、社会学的学科特点 整体性:研究对象 综合性:研究方法 实证性:研究方法

3、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4、社会学的功用:干预说和价值中立说

三、社会学产生的根源

1、社会历史根源

2、思想理论根源

3、方法论根源

四、创立阶段(19世纪30年代至19世纪末)的西方社会学

1、本阶段社会学总体上的特点

2、本阶段社会学的代表人物:法国的奥古斯特〃孔德、英国的赫伯特〃斯宾塞

五、形成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的西方社会学

1、本阶段社会学总体上的特点

2、本阶段社会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法国的埃米尔〃迪尔凯姆、德国的马克斯〃韦伯

六、发展阶段(20世纪40年代至今)的西方社会学

1、本阶段社会学总体上的特点

2、本阶段社会学的代表性理论流派之一:结构功能主义

3、本阶段社会学的代表性理论流派之二:冲突理论

七、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诞生

七、思考题:

1、社会唯名论和社会唯实论的含义

2、社会学实证性的学科特点有什么含义?

3、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的关系

4、西方社会学界关于社会学功用的两种代表性观点

5、社会学产生的根源

6、西方社会学创立、形成、发展阶段总体上的特点

7、孔德“三阶段”理论

8、迪尔凯姆对社会学的贡献,尤其是自杀理论

9、韦伯的合理行动

10、韦伯《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主要内容?

11、结构功能主义的关于功能的两对概念?

12、科塞的安全阀思想

13、你如何看待冲突与社会弹性之间的关系?

第2章 地理环境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了解地理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对当代主要的环境问题有责任意识,树立与环境和谐共存的生态自然观。

课时分配:2学时

二、教学重点:

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作用和影响,当代环境问题的实质和主要环境问题,解决环境问题的思路

三、教学难点:

环境问题的实质,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关系的确立

四、教学方法:

讲授、分小组讨论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地理环境的含义及其对人类社会的重大作用和影响

(一)什么是地理环境

(二)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产生重大作用和影响

1、地理环境对社会生产产生作用和影响

2、地理环境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作用和影响

3、地理环境对国家的政治、军事及国际地位产生作用和影响

4、地理环境对社会心理和文化产生作用和影响

5、地理环境是影响人类前进步伐的重要变量,或者加速或者延缓人类社会的变迁与发展

(三)有关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和影响的论述

1、西方哲学家孟德斯鸠、黑格尔的观点

2、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

3、中国学者梁启超、朱谦之的观点

二、环境问题:人类未能正确对待地理环境所造成的恶果

(一)环境问题成立的前提及其理论阐释

1、环境问题成立的4个前提

2、环境问题的3种理论阐释模式:结构功能主义、社会冲突理论和建构主义

(二)当代世界和中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举例

(三)摈弃人类中心主义: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

七、思考题:

1、地理环境的含义及其构成部分。

2、你是如何评价地理环境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的?

3、如何理解环境公平的问题?

4、中国面临的环境公平问题主要有哪些?

第3章 人口:社会的主体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了解人口的含义及属性、马尔萨斯和马寅初的人口理论,掌握人口问题包括数量、素质和结构三个方面的问题。其次,当代世界和中国都面临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的问题。第三,人口素质包括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三个方面。第四,当代中国人口结构严重失衡,存在严重的人口结构问题,具体包括人口分布失衡、性别比失衡、年龄构成失衡即人口老龄化。学时分配:自学

二、教学重点:

人口的含义、人口的数量和质量、马尔萨斯和马寅初的人口理论、当代中国的人口问题

三、教学难点:

人口素质“逆淘汰”现象、我国的人口政策的讨论

四、教学方法: 自学、课堂提问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人口

(一)人口和人口问题

1、人口的含义

2、人口的两大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3、人口问题

(二)影响人口变动的三要素

1、生育率

2、死亡率

3、迁移率

(三)人口学理论简介

1、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

2、马寅初的人口理论

二、人口数量与社会发展

(一)“人口爆炸”:当代世界和中国面临的共同问题

1、世界人口数量越来越多、增长越来越快

2、中国人口数量多、增长快

(二)中国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的原因

1、历史包袱沉重

2、建国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3、现行计划生育政策还不完善

(三)人口数量的多少对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

1、人口数量过少不利于社会发展

2、人口数量过多不利于社会发展

三、人口素质与社会发展(—)人口素质影响社会发展

1、人口素质高,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2、人口素质高,有利于经济快速发展

3、人口素质高,有利于控制人口数量

4、人口素质高,有利于社会稳定

(二)中国人口身体素质偏低

1、我国人口的体质不尽如人意,平均预期寿命明显低于发达国家

2、我国存在大量残疾人、痴呆傻人

3、体育政治化和职业化影响了我国人口身体素质的提高

(三)中国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偏低

1、我国受过高等教育者所占比重偏低

2、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偏低

3、我国的文盲率偏高

(四)人口素质“逆淘汰”现象

1、世界人口素质存在逆淘汰现象

2、中国人口素质存在逆淘汰现象

四、人口结构与社会发展

(—)中国人口分布失衡及其影响

1、人口地区分布失衡

2、人口城乡分布失衡

(二)中国人口性别比失衡及其影响

1、性别比的含义

2、我国性别比严重失衡

3、性别比严重失衡的后果

(三)中国人口年龄构成失衡(老龄化)及其影响

1、中国存在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2、人口严重老龄化将给中国社会造成一系列消极影响

七、思考题:

1、人口和人口问题的含义。

2、人口再生产类型(人口再生产演变规律)。

3、马尔萨斯和马寅初人口理论的主要内容。

4、你如何理解人口素质“逆淘汰”?

5、你如何理解中国人的生男偏好?

6、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印度和中国人口问题的异同。

7、你认为我国目前的人口政策合适吗?对社会的影响?关于人口政策是否需要调整和如何调整?

第4章 个体社会化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了解社会化的含义及重要意义、个人一生的社会化历程,掌握影响个体社会化的社会环境因素和个体社会化的基本内容,理解西方学者关于社会化研究所提出的理论解释。

学时分配:4学时

二、教学重点:

个体社会化的环境条件、个人一生的社会化历程、社会化的基本内容、西方关于社会化的理论研究

三、教学难点:

社会环境尤其是家庭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西方关于社会化的理论研究

四、教学方法:

课题讲授、案例分析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社会化

(一)社会化的定义

(二)社会化的特点

(三)社会化的作用

二、社会化的必要条件

(一)个体的生物遗传条件,包括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学习能力、较长的生活依赖期;

(二)外界的社会环境条件,包括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工作单位、大众传播媒介等。

三、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一)学习和掌握必要的技能;

(二)接受和适应政治规范及其他社会规范;

(三)认识和培养特定的社会角色;

(四)学会正确对待生活和死亡,树立乐观、豁达的生死观;

(五)形成个性或人格。

四、西方学者关于社会化的理论

(一)库利的“镜中我”理论

(二)米德的社会化理论:角色扮演

(三)弗洛伊德的社会化理论:无意识

(四)皮亚杰的道德社会化理论:认知发展

(五)埃里克森的社会化理论:认同危机

七、思考题:

1、请评述现有社会化定义。

2、社会化具有哪三大特点?

3、社会化分哪两大阶段、三大类别?

4、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角色?

5、同辈群体具有哪些特征?

6、你认为现代社会中哪种个性更有优势,或者都一样?

7、如何看待死亡对人生的意义?

8、请谈谈在你从小到大的成长历程中,对你影响最大的人(指家庭、邻里、学校、同辈群体、社区、大众传播媒介中的人)是谁,他(她)对你产生了什么影响。

9、你认为因特网对青少年的社会化有何利弊?

第5章 社会互动

一、教学目的:

社会互动是社会生活中个人、群体和组织都无法回避的现象。通过本章的学习,在掌握社会角色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同学可以了解有关社会互动的理论分析、社会互动的类型,掌握社会关系网络在社会学研究中的应用,并学会分析社会生活中的集合行为。学时分配:4学时

二、教学重点:

社会互动的理论和类型、集合行为的分析和解释、社会网络

三、教学难点:

集合行为的分析、社会关系网络的分析

四、教学方法:

讲授、课堂讨论

五、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社会互动的含义及其理论

(一)如何理解社会互动

(二)社会互动的理论 1.符号互动论 2.拟剧论 3.本土方法论 4.社会交换论

二、社会互动的类型

(一)平衡性互动:合作和对立

(二)非平衡性互动:稳定的非平衡性互动和不稳定的非平衡性互动(集合行为)

三、集合行为

(一)集合行为的特点

(二)集合行为的理论 1.斯梅尔塞的基本条件说 2.感染理论 3.匿名理论 4.模仿理论 5.紧急规范论

(三)几种典型的集合行为:大众行为 谣言、恐慌、流行

四、社会网络

(一)社会网络的特征:网络密度和强度

(二)社会网络分析法 1.主体网分析 2.关系的分析 3.整体网分析

七、思考题:

1、通过调查,分析大学中的师生互动存在哪些问题?为什么?如何才能形成良性的师生关系?

2、通过实际调查,分析为什么有些人热衷于网上交友,而另外一些人不喜欢网上交友,这两类人群在现实生活中的性格特征、行为表现有何差异。

3、当前社会中存在很多流行,请指出其中一种,并说明它产生的原因及对社会的影响。

4、良好的人际沟通应把握哪些技巧?用实例给以说明。

第6章 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

一、教学目的:

人们通过社会互动组合成各种社会群体和组织的形式来参与社会生活,本章将介绍有关社会群体和组织的基本知识。通过学习,明确社会群体与一般非群体的人群聚集体的区别和群体的分类角度,掌握从群体结构和动力两方面分析群体的状态和性质。掌握初级群体的本质特征和家庭这一最重要初级群体的构成、发展历史,并探讨当前主要的家庭问题及其解决途径。了解常见的组织结构及其适用范围,掌握组织管理理论的发展和主要思想。

学时分配:5学时

二、教学重点:

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的本质特点、社会群体的分类研究、社会群体结构和群体动力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

家庭问题的分析和预防、社会组织的管理、组织中非正式群体的功能、科层制的负功能

四、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讨论

五、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社会群体概述

(一)什么是社会群体

(二)社会群体的类型

1、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库利)

2、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梅约)

3、内群体和外群体(萨姆纳)

4、所属群体和参照群体

5、大群体和小群体(一般不超过30人)

(三)社会群体的结构

1、群体规模

2、群体角色

3、群体领导

4、群体行为

(四)社会群体的动力

1、群体凝聚力

2、群体规范

3、群体沟通

4、群体冲突

二、初级社会群体的典型——家庭

(一)什么是家庭

(二)家庭的起源与历史演变

(三)家庭的结构: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不完全家庭

(四)家庭的功能:制度性功能和人格性功能

(五)当代中国家庭面临的主题问题

三、社会组织

(一)社会组织的涵义及构成要素

(二)社会组织的目标

(三)社会组织的结构与设计

(四)社会组织的管理

1、组织管理的涵义

2、组织管理理论

(1)古典组织管理理论:美国弗里德里克•泰罗(又译泰勒)的科学管理,法亨利•法约尔的管理14项原则和德马克斯•韦伯的科层制管理

(2)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美埃尔顿•梅约和切斯特•巴纳德。

(3)现代管理理论:系统的观点、权变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3、组织管理方式

七、思考题:

1、科层制对组织管理的优势及弊端?

2、“婚外情”产生的原因及预防办法。

3、家庭暴力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4、展望未来,家庭会消亡吗?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正方:会消亡;反方:不会消亡)

5、假定你是一家企业的总经理,你将如何管理你的企业?请谈谈你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

6、在今天的背景下你如何看待科学管理主义?

第7章 社区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社区概念的发展及其含义演变、社区的分类研究,通过回顾我国社区建设的发展历程,进一步讨论社区建设的内涵和方向及措施。学时分配:4学时

二、教学重点:

社区的含义、社区发展和社区建设

三、教学难点:

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社区研究实例

四、教学方法:

讲授、观看录象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录象带

六、教学过程:

一、社区概论

(一)社区的含义与特征(由关系到地域含义的过渡)

社区是聚集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是一个地域性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包括四个基本要素: 1.一定的地域环境 2.一定的人口和群体 3.一定的社会活动 4.一定的文化心理

社区与行政区划单位、社会等社会共同体的区别。

(二)社区的分类

1.按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和社区的历史演化轨迹可分为:(1)传统社区;(2)发展中社区;(3)现代社区或发达社区。2.按社区的空间特征是否明显以及明显的程度可分为:(1)法定的社区;(2)自然的社区;(3)专能的社区;(4)虚拟社区。3.按社区的组织方式和控制方式可分为:神圣社区和世俗社区。4.按经济结构、人口密度、人口聚集规模多元标准分类,可分为农村社区、集镇社区和城市社区。

(三)社区的历史演变

真正意义上的社区出现在人类由渔猎采集为生转向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新石器时代,大致经历了下列的几个演化阶段: 1.原始村落社区 2.早期城市的产生 3.中古城市 4.现代城市

5.后现代城市的表现:大城市群区的形成、郊区化和“逆城市化”

二、社区发展和社区建设

(一)社区发展 1.社区发展的目标

根本目的在于人的全面发展和以人为本。直接目标在于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2.社区发展的原则

(1)基层自发、民主自治原则。(2)大众参与原则。(3)社区合作原则。(4)全面规划原则。

(5)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原则。

(二)社区建设

1.社区建设的主体:政府、社区组织和社区成员三位一体。2.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1)社区服务建设。(2)社区文明建设。(3)社区环境和设施建设。3.社区建设的难点和对策

社区承担的功能与管理能力之间的矛盾 社区自治与街区政府之间的矛盾关系 社区服务的发展与资金短缺的矛盾

三、我国主要的社区类型和城市化道路

(一)我国三种社区的概况 1.农村社区 2.小城镇社区 3.城市

(二)我国的城市化道路 1.加快城市化的必要性

2.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大城市重点论、小城镇重点论、中等城市重点论)

城市化过程中的双重动力机制:刘易斯的“二元结构”动力模型 城市化过程的双重性:托达罗的乡——城人口流动模型 3.消除城市化的体制和政策障碍

四、社区研究的中国学派——以费孝通为例

七、思考题:

1、你认为社区的含义中“关系”和“地域”哪个更重要?

2、阅读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建设运动”的相关文献,并谈谈它对我国当今农村社区建设的启示。

3、我国社区建设中的难点和对策?

4、你如何评价城市化过程中的双重动力机制和城市化过程的双重性的理论?对我国城市化道路的战略选择有何启示?

5、你认为应如何消除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体制和政策障碍?

第8章 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

一、教学目的:

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是最常见的社会现象之一,是反映社会结构和性质的重要方面。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机制、理论研究的成果,并对当代中国的社会阶层状况和社会流动有较清晰的认识。

学时分配:5学时

二、教学重点:

关于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理论观点、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的变化和状况、社会流动的影响因素和功能解释

三、教学难点:

社会分层的机制(标准)、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的变化和社会分层的状况、社会流动的途径和影响因素

四、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讨论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社会分层是一种普遍现象

(一)什么是社会分层

(二)古今中外关于社会分层的理论观点

1、中国古代思想家和一般民众的社会分层观点

2、传统西方社会学家关于社会分层的理论

3、当代西方社会学的社会分层理论

4、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分层的理论

二、当代中国的社会阶级和阶层

(一)什么是阶级和阶层

(二)建国后中国的阶级阶层结构发生过两次大规模的变动

1、第一次发生在在20世纪50年代前期

2、第二次发生在1978年以后

(三)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的新变化

(四)当代中国农民阶级的新变化

(五)十大社会阶层、五大社会等级:有关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的一种新观点

三、社会流动

1、社会流动的含义

2、社会流动的类型

3、西方社会学关于社会流动的理论研究

4、社会流动的根源 一是地理环境因素 二是社会因素 三是个人因素

5、社会流动的功能

七、思考题:

1、什么是社会分层?社会分层的根源是什么?

2、目前的研究中关于社会分层的主要模式有哪些?

3、合理的阶层结构应该具有哪些特点?

4、目前的农民阶层具有哪些特点和变化?

5、你认为中产阶级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点?

6、简述布劳—邓肯的地位获得模型的基本内容

7、对帕累托的精英循环理论进行评价

8、对大学生的分层情况进行经验调查,并分析其分层的主要标准有哪些。

9、你认为当代中国工人队伍的“主人翁”地位和“领导阶级”地位改变了吗?为什么?

第9章 社会制度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社会制度的含义、性质、组成和功能发挥,了解社会转型期我国主要社会制度的变化和特点。学时分配:3学时

二、教学重点:

社会制度的含义、构成和功能发挥

三、教学难点:

社会制度的功能分析,用制度范式研究一些社会过程和现象

四、教学方法:

讲授、课堂讨论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社会制度概论

(一)社会制度的涵义

可分为三个层次:(1)总体社会制度;(2)一个社会不同领域里的具体制度,体现着社会中某一层面的社会关系及其活动的特定规范;(3)某种规定的具体的行为模式和办事的程序规则,由各种具体工作部门研究制定。社会学侧重的是第二个层次的制度。所谓的社会制度,就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及其活动的相对稳定的规范体系。社会制度和社会规范的关系。社会制度和社会群体的关系。关于社会制度起源的三种观点:起源于风俗习惯;起源于人的共同意志,或说起源于人的生理心理需要;是在一定的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的基础上产生的。

(二)社会制度的特征和构成 1.主要特征:

第一,普遍性和变异性的统一。第二,相对稳定性。第三,系统性。第四,强制性。第五,阶级性。

2.社会制度的构成,主要包括以下四大要素: 第一:概念系统。第二:规范系统。第三,群体系统。第四,设备系统。

社会制度四要素的提出对大多数的社会制度来说是合适的,但并不是说所有的社会制度都是如此。

(三)社会制度的分类

从社会制度的起源与功能演变为标准,可以分为本源的社会制度和派生的社会制度。

从社会需要的类型、人类活动的领域、社会制度的性质和功能综合进行分类,可把社会制度主要分为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教育制度、文化制度、宗教制度、家庭制度、军事制度、科学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等。

二、社会制度的功能分析

(一)社会制度的基本功能

第一,对个人而言,社会制度具有行为导向功能。第二,从社会层面上看,社会制度具有社会整合作用。

第三,从文化层面上看,社会制度起到了文化积累和延续的功能。

(二)考察社会制度功能的角度

1.从性质的角度考察社会制度的功能:正功能还是负功能。2.从层次的角度考察社会制度的功能:显功能和潜功能。

3.从联系的角度考察社会制度的功能:该社会制度的功能与其它社会制度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关联,以及与整个社会大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关联。

4.从发展的角度看社会制度的功能

三、社会转型期我国主要的社会制度

(一)我国的经济制度

(二)我国的政治制度

(三)我国的教育制度

(四)我国的宗教制度

四、作为一种范式的制度

制度作为一种研究范式,认为社会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要从宏观的社会制度或结构的层面上去认识。用制度范式研究一些社会过程和现象,并从其它方法汲取有益的成分,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原则。

七、思考题:

1、什么是社会制度?它有哪些特征?

2、对社会制度功能分析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

3、大学生活对一位大学生的显功能、潜功能,或者正功能、负功能是什么?大学对社会的作用?

4、挑选两部电影中任一部来看:《秋菊打官司》,《刮痧》,看后讨论:法律等制度与习俗的关系是什么?

5、有机会到农村进行关于“费改税”制度实施状况的调查,探讨影响该项制度实施的各种因素,如与其它制度改革的相互关系等。

第10章 社会生活方式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生活方式所包含的基本内容,建立描述生活方式的指标体系,掌握社会生活方式的研究方法,探讨在新世纪人类应有的可持续的健康的生活方式。

学时分配:3学时

二、教学重点:

生活方式的基本内容和指标体系,社会生活方式的研究方法,健康合理的社会生活方式的确立

三、教学难点:

社会生活方式的指标体系,对社会生活方式意义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讨论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社会生活方式概述

(一)社会生活方式的涵义

(二)社会生活方式的质和量

(三)研究社会生活方式的意义

(四)社会生活方式的研究方法

二、生活方式的基本内容

(一)劳动生活方式

(二)消费生活方式

(三)精神生活方式

(四)闲暇生活方式

三、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生活方式

(一)建立科学、健康、文明的社会主义生活方式

(二)健康人生的原则 四、一种生活方式的理念:小的是美好的(一)关于西方世界的生产问题的出路

(二)关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

七、思考题:

1、怎样理解社会生活方式的质和量的规定?

2、城市和农村生活方式的主要差别在哪里?

3、如何设计符合现代社会的健康的闲暇生活方式?

4、生活方式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5、阅读或选读《小的是美好的》(舒马赫著,虞鸿钧、郑关林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写出读后感。

6、什么是研究范式?

第11章 社会问题

一、教学目的:

社会问题是每个社会都存在的普遍现象。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社会问题的判断标准及其性质,探析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尝试对当代中国几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加以分析。

学时分配:4学时

二、教学重点:

社会问题的特性、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当代中国几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三、教学难点:

社会问题的判断标准、当代中国社会问题分析

四、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案例教学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社会问题概论

(一)什么是社会问题

1、社会问题的定义

2、社会问题不同于个人问题、社会热点问题和社会矛盾

3、判断社会问题的四个标准

(二)社会问题的四对特性

普遍性和特殊性,客观性和主观性,破坏社和建设性,复杂性和持久性

(三)关于社会问题的几种理论观点

1、社会整合论

2、社会病态论

3、文化失调论

4、社会解组论

5、价值冲突论

6、偏差行为论

二、当代中国几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一)失业问题

(二)贫富差距问题

(三)犯罪问题

七、思考题:

1、社会问题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社会西方社会学有关社会问题的理论观点中,你认为哪些更有说服力?

3、你认为目前我国的社会问题主要有哪些?

4、与大学和学生相关的社会问题有哪些?

第12章 社会控制

一、教学目的:

社会控制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本章介绍社会控制的基本理论和类型手段。通过学习,了解社会控制的社会意义,掌握社会控制的类型和手段,探讨越轨行为产生的原因以及对越轨行为进行社会控制的有效措施。

学时分配:4学时

二、教学重点:

社会控制的类型和手段,越轨行为的理论解释及其启示,对越轨行为的社会控制

三、教学难点:

社会控制手段的有效性,越轨行为的成因,对青少年违法行为的预防和控制的讨论

四、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案例分析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社会控制概述

(一)什么是社会控制

“社会控制”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家罗斯(E.A.Ross)在他1901年出版的《社会控制》一书中提出的。广义的社会控制是指社会组织体系运用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手段和方式,对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及价值观念进行指导和约束,以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的过程。

(二)社会控制的构成要素

1.控制主体

2.控制对象

3.控制工具

4.控制目标。

(二)社会控制的功能与意义

1.保持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

2.维持社会正常生活

3.促进社会发展

二、社会控制的类型与手段

(一)社会控制的类型

1.外在控制与内在控制

2.积极控制与消极控制

3.硬控制与软控制

4.宏观控制与微观控制

(二)社会控制的手段

习俗、道德、宗教、纪律、法律、社会舆论

三、越轨行为与社会控制

(一)越轨行为的涵义及其类型

(二)越轨行为的原因

1.生物学解释

2.心理学解释

3.社会学解释(差异交往理论、标签理论、失范理论)。

(三)越轨行为的控制

1.积极性的和消极性的越轨行为

2.违法行为、违纪行为、违德行为、违俗行为

3.对青少年犯罪的综合治理

七、思考题:

1、你是否主张中国当前废除死刑,请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2、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什么青少年犯罪率越来越高,如何进行社会控制?

3、为什么中国目前的腐败问题很严重,具体应从哪些方面强化社会控制?

4、中国目前有哪些风俗习惯有利于社会发展,值得发扬;哪些风俗习惯阻碍了社会发展,有必要进行抛弃和创新。

第13章 社会变迁和社会现代化

一、教学目的:

社会变迁是各个社会的常态。通过本章学习,应了解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社会变迁的各种理论,讨论社会现代化的内涵、已有的现代化理论和中国现代化的条件及限制。

学时分配:5学时

二、教学重点:

社会变迁的理论研究和影响因素,社会现代化的概念和关于社会现代化的理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社会变迁的趋势

三、教学难点:

社会现代化的含义,对中国现代化道路选择的探讨

四、教学方法:

讲授、案例分析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录影资料

六、教学过程:

一、社会变迁

(一)社会变迁的概念

(二)社会变迁的理论

1.进化论的社会变迁理论

2.循环论的社会变迁理论

3.功能论的社会变迁理论

4.冲突论的社会变迁理论

5.历史唯物主义

(三)社会变迁的原因

1.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

2.社会需要

3.环境与人口变化 4.发明和发现

5.文化传播

6.文化观念与主观努力

(四)社会变迁的基本形式

1.从对社会结构性质改变的程度可分为渐进式和突变式两种形式。

2.从社会变迁的方向可分为正向的社会变迁和负向的社会变迁

3.自发的社会变迁和有计划的社会变迁

二、社会现代化

(一)社会现代化的概念

是以工业化为核心、社会结构根本转型为基础的社会系统全面发生变迁的过程。

(二)社会现代化的理论

1.传统的现代化理论

2.“依附论”和“世界体系论”

3.新现代化研究

(三)不同国家的现代化类型

早发内生型国家与后发外生型国家

(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社会变迁的趋势

1.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2.发达国家社会变迁的趋势

三、中国现代化的困惑

(一)中国现代化的两种不利因素 1.两个国内基本矛盾的制约

(1)基本国情矛盾:人地关系高度紧张——资源约束。

(2)基本体制矛盾:城乡二元体制矛盾与相关制度安排——体制约束。

2.当前中国现代化面临的外部制约因素——国际环境也是非常严峻

(二)西方的现代化道路在我国可以复制吗

1.传统的工业化模式行吗?加快城市化的进程行吗?

2.接下来的问题是:农业如何现代化?

七、思考题:

1、试述社会学有关社会变迁的基本理论观点。

2、现代社会有哪些基本特征?

3、我们应对现代性有哪些反思?

4、比较早发内生型现代化与后发外生型现代化的异同。

5、你如何看待“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的关系?

6、当代中国社会变迁中的冲突与困境?

第二篇:北大社会学必看书目

北大社会学考验必看书目

社会学理论

一、必看教材:

*

1、《外国社会学史》,贾春增主编,人大出版社(精读)虽然此书比较老并且有些错误,但是由于比较通俗易懂,复习考研还是很有针对性的。

是北大各位老师按照人物的思想赚写的教材,应该认真阅读,但可能难度稍大,重点掌握经典社会学家的社会学思想线索 以及核心理论概念和理论命题。

掌握好书中核心社会学家的核心概念即可。例如布尔迪厄的场域与惯习理论,以及他的反思社会学和各种资本理论及相互关系等;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现代性等;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理论、沟通交往理性等。

*

4、《社会学教程》,王思斌主编北大出版社(2004年版,需要重点精读)此书属于概论性质的教材,很简单,并且涉及许多考试内容,需要反复阅读并且在最后还需要反复背诵基本概念以及重点知识点。

二,选看教材

出版社(通读)资料新颖通俗易懂,适合社会学启蒙时阅读,但是概念不够规范,不太适合复习考试。

要概念,如差序格局等,也有可能出简答题。

理西方社会学的理论线索,较难,需要社会学史的背景知识。如考研复习时间充足,可翻看。

看下,把那些名著的主要内容能复述出来即可。

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及统计学

一、必看教材

*

2、《社会统计学》,卢淑华主编,北大出版社(通读)

需要花时间反复阅读,一些关键知识点需要仔细理解揣摩,特别是资料数字背后的理论解释往往是出题重点。

掌握特别是袁方教材中没有的概念例如双盲实验,分类法

书在书店基本买不到,在海淀图书大厦自考教材货摊有可能买到。

二、选看教材

在图书馆可借。

考。

社会学分支理论与方法

一、必看教材

及基本相关问题。

容。

想,特别是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思想。

出版社(精读)掌握书中家庭结构,关系,功能等发生的变化。以及家庭社会学的相关理论。

二、选看教材

意现代化理论,世界体系论以及依附理论之间相互区别以及联系。

实际情况的中国社会分层特点。

杂志、近十年的考研试卷:《社会学研究》和《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卷,从92年到现在北大教授发表的文章最好多看一些。这两本杂志近两年的文章可以经常看看,不限于北大老师。好文章应该复印下来,以便考试之前重点复习。

06年网上公布:社会学专业方向的必读书目

杨善华、谢立中主编《西方社会学理论》上卷 北大出版社1999年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第二版北大出版社 2003年

杨善华主编《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大出版社1999年

贾春增主编《外国社会学史》中国人大出版社2000年

巴比主编,邱泽奇译:《社会研究方法》第十版华夏出版社2006年 袁方、王汉生主编:《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卢淑华编著《社会统计学》

刘爱玉:《劳动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佟新:《人口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杨善华:《家庭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费孝通:《江村经济》戴可景译,2001,北京商务印书馆。

第三篇:北大社会学教程 考点总结

1.公民社会(2001,名;2002,简;2016,论)

公民社会(Civil Society),也被称为市民社会,是指以自由契约关系为基础,而与以强制力量为基础的国家(政府)相对应的人类生活形式。它是人们按照契约规则,以自愿为前提和以自治为基础的进行社会、经济活动的领域。

公民社会这一概念涉及到“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讨论,是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社会科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领域。“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讨论可以追溯到近代政治哲学家霍布斯和洛克等人的相关论述。如霍布斯在《利维坦》一书中认为,在自然状态中,是“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为了摆脱这一困境,人们通过订立契约,成立了国家。国家是高于个人的存在。

2.社会唯实论,社会唯名论

社会唯实论认为,社会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实体,它外在于个人而独立存在,并对个人具有强制作用。尽管社会是由无数个人联合而形成的,但它本身具有超越于个人的突生性质,而这些性质无法在单个个人身上找到。社会唯实论的代表人物有斯宾塞和涂尔干等人。如斯宾塞认为,社会是一个拥有器官和功能系统的超级有机体;涂尔干认为,社会是一个客观存在,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事实,对社会的研究不能还原到生物和心理层次上。

社会唯名论认为,社会只是一个名称而已,是个人行动的产物或互动的形式。社会真正存在的是个人以及个人行动,认识社会的目的最终也是为了认识个人。社会唯名论坚持还原论的观点,它认为认识社会必须还原到个人的生理或心理层次上。社会唯名论的代表人物在经典社会学时期有吉丁斯和韦伯等人,而在现代社会学时期则有布鲁默和戈夫曼等人。

3.文化元素,文化丛,文化模式(2014,名)文化元素是指文化中最小而有意义的单位,即它是能独立地反映某种文化意义的东西。在人类社会中,人们常常将自己行动的意义用某种器物或符号表示出来,这些器物和符号就是文化元素。文化元素可以分为物质的和非物质的。物质的,如电灯、火车、轮船等;非物质的,如一种礼节、一种观点、一个手势等。

文化丛是指相关的文化元素相互结合而形成的功能单位,这种文化丛在时空中可以作为一个单位存在并发挥作用。比如,农民的犁头、耕牛、套具等会形成一个文化丛,它们的结合可以发挥耕地的功能。文化丛是相关的文化要素按照内在的功能逻辑进行整合的产物。即是说,相关的文化元素之间的联系是有一定逻辑的,不符合逻辑的文化元素的堆放并不能形成文化丛,也不能发挥作用。

文化模式是相关的文化丛经过有秩序、有条理地整合而形成的整体。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从两个层面上来理解文化模式:第一种文化模式的理解用于不同民族文化的本质性区别;第二种文化模式的理解是从功能角度出发,它指的是任何文化体系中在较大时空中发挥功能的、由文化丛结合而成的整体。文化模式可以分成特殊文化模式和普遍文化模式两种类型。美国社会学家威斯勒曾在《人与文化》一书中提出了普遍文化的九个方面。

《菊与刀》的作者、美国著名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也写过一本同名著作《文化模式》(1934)

4.主文化,亚文化(2004,名),反文化

主文化是指在一定族群中占主导或统治地位的文化,也被称为主流文化。

亚文化是与主文化相对的文化,指的是在一定范围内与社会主导性文化不同的文化。亚文化是处于次要地位的文化现象,或是一局部的文化现象。亚文化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否定主导性文化,仅仅是忽视其某些方面,并以自己特有的形态补充主导性文化。亚文化通常会产生特殊的生活方式、语言和价值体系。从发展的角度看,主文化和亚文化并不是绝对的。两种都在变化,也能相互转化。

亚文化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如民族亚文化,职业亚文化,越轨亚文化等

反文化是指,亚文化一旦不与主导性文化共存,而是反抗主导性文化,这就成了反文化。反文化是对传统文化的背离和否定,是对现有主导性文化的抵制。

5.我族中心主义,文化相对主义(2005,名;2016,名)

我族中心主义,也被称为民族中心主义,是指站在本民族文化的立场上,认为本民族的文化优于其他民族的文化,进而排斥和否定其他民族文化的现象。人们习惯于自己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对本民族的文化高度认同并有自豪感,对其他文化不易理解,这是正常现象,这并不是民族中心主义。民族中心主义是比较极端的认同本族群的文化而否定其他文化的现象。我族中心主义并不只是发生在民族文化的层面,有时也发生于同一民族的亚文化之间,即某一文化对另一文化的排斥。我族中心主义常常导致文化冲突。

文化相对主义,也被称为文化相对论,认为文化并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相对的,因此不能站在本民族的文化立场上、用本民族文化的价值观念去评判其他民族的文化,而要依照他群的文化逻辑和文化模式去判断和解释他人的行为。文化相对主义强调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强调不同文化之间共存和相互吸收对方的长处。费孝通先生曾对此有过一句经典的论述,即“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6.社会性断乳

社会性断乳也称为心理上的断乳,它是相对母体对婴儿的生理上的断乳。社会性断乳是指少年、青年在其成长过程中力图脱离家庭及其他方面的监护、独立自主地进入某些社会生活领域,但是他们又经验不足,从而产生危机的状况。其性质不是生理性的而是社会性的。它一般反映为少年、青年不愿向家长和师长述说自己的想法,自己因缺乏经验和主见而犹豫不决、焦虑不安,在行动上则带有混乱的特征。社会性断乳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必须经过的阶段,它是一个人从依赖他人到独立的中间环节。要减缓社会性断乳对少年、青年的冲击,施教者要加强与少年、青年的沟通。费孝通先生曾在其《生育制度》(1947)一书中对社会性断乳有过专门论述。

7.代沟(2006,名)

代沟这一概念是由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在所著《代沟》中提出的,指的是由于社会的迅速变迁,两代人在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上产生巨大差异的现象。她认为人类发明的技术把20世纪40年代中期以前成长起来的人与此后成长起来的人分开了。当新一代到了读大学年龄的时候,老一代是极为孤立的。另外,老一代的魅力已不复存在,年轻人面对的是一个没有楷模和先例援引的世界。

8.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2007,名;2015,名),逆向社会化 继续社会化是指在人们基础社会化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群体和社会的文化,以适应社会生活、适应角色变化的过程。继续社会化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扮演新的角色,如从学校走向工作岗位,职业人对于刚毕业的学生来说就是一种需要学习的新角色;;另一种是对同一角色的进一步学习,这往往是由于时代的迅速变化,已有的知识不能适应角色的需求,如信息社会的来临,使得许多职业必须学习相关的知识。

再社会化(resocialization)是指原有的社会化失败或基本已不适用,而重新学习群体和社会文化的过程。再社会化有两种基本类型:一是非强制性的再社会化,即个体主动地、自觉地适应新的社会生活这类社会化多是由于社会文化或生活方式的急剧变化造成的,如移民国外;二是强制性的再社会化,即对那些思想和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的人,在管制下进行教化。这种教化一般是通过一些特殊的机构,如监狱、工读学校等来实行。如犯罪人员的劳动改造。

逆向社会化,社会学家普遍认为社会化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即不但有长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晚辈,也有晚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长辈。传统的受化者向施化者传授社会知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社会化过程就是逆向社会化(reversal socialization),南京大学的周晓虹也把这种现象称为“文化反哺”。逆向社会化的产生是由于社会的迅速变化,造成年长一代的知识陈旧落伍,而年轻一代则可能因贴近时代具有新的知识。逆向社会化并没有否定一般社会化的意义和作用,相反,它表明传统社会单向度的社会化方式正在向双向乃至多向的社会化方向转变。

9.集体行为

集体行为(collective behavior)这一概念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帕克在其1921年出版的《社会学科学导论》一书中提出的。集体行为指的是缺乏组织的一群人受到某个因素的刺激或影响而形成的众多人的共同行为。集体行为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互动,如时尚、骚动等。集体行为具有如下特征:群体性,集体行为是众多人共同的、一致的行为;匿名性,这是因为集体行为以群体的形式出现,责任分散,“去个性化行为”发生;非组织性,集体行为虽由许多人的行为构成,但却缺乏组织;突发性,集体行为常常是在现场突然发生的。

10.社会角色(1997,简;2000,简;2003,名;2012,名)

角色(role)原本是戏剧中的名词,它指的是演员在戏中扮演的人物。社会科学家将其引入到社会研究之中,产生了社会心理学和人类学两个学术研究传统,如米德的儿童角色扮演、林顿将社会角色与社会地位联系。社会角色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与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相一致、社会所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社会角色不仅是个人社会地位的表征,也是社会所期望的一套行为规范。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社会角色分成不同的类型,最常见的有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规定角色和实际角色等。

11.先赋角色(2004,名),自致角色

先赋角色又叫归属角色,是指个人与生俱来的,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或生理因素基础上的、由先赋地位所规定的角色。先赋角色是与自致角色相对的一种角色。先赋角色包括两类:一类是由遗传、血缘等先天或生理决定的,如性别角色、种族角色、年龄角色等;另一类是由社会规定的先赋角色,称之为制度性的先赋角色,最典型的就是世袭角色,如通过世袭获得的王位、贵族身份。先赋角色主要反映的是个人角色获得的被动性。

自致角色也叫成就角色,指的是依赖于社会成员个人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现代社会中的学校角色、职业角色中绝大多数都是自致角色。自致角色的特点是具有明显的竞争性,自致性角色的获得要靠个人奋斗。但社会学也认为,自致角色的获得除了与个人努力有关外,也与社会制度有关。在现代的开放社会中,人们通过个人努力获得自己所期望的地位和角色的可能性更大。

12.规定角色,开放角色

规定角色是指那些权利义务、行为规范有严格限制和明确规定的角色。法官、警察是最典型的规定性角色,人们在扮演这些角色时其行为受到很大的约束和限制。违反规定的行为将会受到惩戒,严重的会遭受法律制裁。在现代社会中,各种组织中的角色规范要求都比较明确,对某些重要职位要求更加具体和严格。

开放角色是指那些权利义务、行为规范没有严格限制和明确规定的角色。社会成员可以根据对自己社会地位和社会期望的理解,比较随意地去扮演这类社会角色。扮演这类角色时,个人有充分的选择余地。如在家庭中,家庭成员之间的就是一种开放角色。

13.理想角色,实际角色,角色距离

理想角色,对于处于任何社会位置、承担某一角色的成员来说,社会都为其设计了一套应该遵循的、理想的、被期待的行为规范来指导其行为,这套行为规范被称为理想角色。理想角色是以维持社会秩序和促进社会发展为基础的,一般地,它是一种标准和较高要求。如古代儒家的三纲五常等。

实际角色是处于某一社会地位上的人实践其所应遵循的角色规范的情况,而实际表现出来的角色。

实际角色与理想角色之间的差距就是角色距离。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对游乐园中旋转木马的观察发现,这种木马只适合3、4岁的儿童玩耍,其他年龄的人则不能很好的进入角色。角色距离的研究表明,个人在某种角色上能否积极地发挥作用取决于他与该角色相适应的程度。但变化如此之快的社会,又哪有一成不变的角色,另外这种角色又是由谁规定的,自己活他人。

14.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指的是一个人承担某种社会角色,并按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去行动的过程。“角色扮演”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社会心理学家米德提出的,米德从社会化的角度分析角色扮演对儿童成长的意义,认为儿童的各种游戏,如过家家等有利于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角色扮演一般需要经历三个阶段:角色期待、角色领悟和角色实践。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中还提出了角色扮演的技巧,如理想化表演,神秘化表演等。

15.角色混淆,角色紧张(2013,名),角色冲突,角色失败 角色混淆是指人们对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和角色规范认识不清,从而使扮演该角色的行为与其他角色的要求发生混淆的现象。角色混淆的发生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角色认知不清,即人们对自己要扮演的角色规范认识不足;另一个是场景分辨不清,即角色扮演与一定的情景想联系,某种情景中的角色行为不能应用于另一情景中。角色混淆主要是社会化出现了问题。角色紧张是指个人在角色扮演的实际过程中所引起的在时间和精力上的紧张。一个人并不仅仅承担一种社会角色,而是具有多种社会角色。当许多种角色同时对同一个人提出各种不同的角色要求时,角色紧张就会发生,即个人在时间和精力的分配上就会发生矛盾。角色紧张可能是暂时的,也可能是长期的,长期的角色紧张会带来心理压力,以致引发心理疾病。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诸如此类的角色紧张更是时常发生,如许多人在家庭和工作之间就难以取得平衡。

角色冲突,围绕着某一社会地位而形成的一组角色被称为“角色丛”。在现实中,一个人同时承担了多种角色,而且其中的两种或多种角色对承担者的期待发生矛盾、难以协调,从而使角色扮演者左右为难,这种现象称为“角色冲突”。中国文化中常说的“忠孝不能两全”就指的是角色冲突。角色冲突反映了人们社会生活多样化、复杂化的现实。

角色失败是指个人在角色扮演过程中产生的极为严重的角色失调现象。它是一个人未能或无法成功扮演某种角色的情况。角色失败有两种情形:一种是角色扮演者未能有效地按照社会的期望进行表演,从而角色行为失败,如有的学生因各种原因而中途退学;另一种的是角色关系体系解体,原来的角色承担者无法再继续扮演原来的角色,如夫妻之间因各种原因难以适应而离婚。虽然角色失败属于负面事件,但处理得当也会为以后的成功角色扮演提供经验。

16.内群体,外群体

内群体和外群体,又称作“我群”和“他群”。这一对概念是由美国社会学家萨姆纳在《民俗论》(1907)一书中提出的。萨姆纳认为,根据成员对自己与群体关系密切程度的自我感觉以及对不同群体的态度分为内群体和外群体。凡是成员感到自己与群体关系密切、对群体有强烈归属感的,就是内群体。而那些由他人结合而成、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的群体,就是外群体。内群体和外群体是通过“我们”和“他们”的群体界线来划分和定义的。这些群体界线,有的是有形的,如校徽就是一种群体界线符号,然而,更多的是基于一种感情上的亲切和态度上的认同。

17.参照群体(2014,名)参照群体也被称为参考群体,它是人们在确定自己的地位时进行比较的社会群体,或人们在决定其行为和态度时所参照的群体。参照群体是与所属群体相对应的一种群体,有的是人为树立的,有的是自然形成的。参照群体具有对照比较功能和价值规范功能,我们的自我估价会受到选择的参照群体的重要影响。因此,参照群体是个人社会化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18.群体凝聚力(2008,名)

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吸引并整合为一体的力量,它是不同个体结合成群体的基本要素和内在机制。群体凝聚力表现为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和成员之间的团结。群体凝聚力的发展一般表现为三个层次:第一是人际吸引,即群体成员由于某种原因而渴望相互接触的冲动;第二是群体规范的形成与遵从;第三是成员把群体的目标自觉地作为自己的目标,把群体规范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另外,群体凝聚力的形成还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群体之间的信息沟通、群体受到的外部压力等。

19.初级社会群体(2001,名;2006,名;2010,名;2013,名)

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初级社会群体是最基本的一种群体形式,也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初级社会群体(primary group)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初,由美国社会学家库利在其写的《社会组织》一书中提出的。初级社会群体,也被称为首属群体、基本群体,指的是人们面对面交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初级社会群体的典型类型有家庭、儿童游戏群体、邻居等。初级社会群体一般具有以下特征:规模较小;持续的直接而全面的交往;人际关系密切;非正式控制。库利把初级社会群体称为“人性的养育所”,是培育个人的爱心和同情心的地方,是个人走向社会的桥梁。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998,名)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的一部关于古代社会发展规律和国家起源的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代表作之一。副标题为“就路易斯·亨·摩尔根的研究成果而作”,是在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的《古代社会》一书基础上写出的著作。书中主要观点是:由于劳动生产率的发展,产生了私有财产,因此形成了阶级和阶级对立;由于各阶级的冲突导致以血亲家族为基础的旧社会被摧毁,被组成国家的新社会所取代;家庭制度受所有制支配。

夫妇式家庭

夫妇式家庭是有美国学者威廉,古德在其所著的《家庭》一书中提出的。夫妇式家庭的产生是与工业化有关的,传统的家庭是一个经济协作体,而现代化过程中,家庭的经济功能逐渐外移。使得夫妻关系逐渐平等。夫妇式家庭的特征主要有:择偶自由;婚后小家庭独居;对夫妻双方家庭同等对待。

核心家庭,主干家庭(2016,名),联合家庭

核心家庭,指的是一对夫妻与其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的家庭。

主干(直系)家庭,是核心家庭的扩大化形态,指的是三代或四代同堂,每代至多只能有一代夫妻,且最小一代上面的那一对夫妻必须健全。

联合家庭,指的是同一代中有两对夫妻生活在一起的家庭。

家庭生命周期(2003,名)

家庭生命周期(family life cycle)是反映一个家庭从形成到解体呈循环运动过程的范畴。美国学者P.C.格里克最早于1947年从人口学角度提出比较完整的家庭生命周期概念,并对一个家庭所经历的各个阶段作了划分。一般把家庭生命周期划分为形成、扩展、稳定、收缩、空巢与解体6个阶段。标志每一阶段的起始与结束的人口事件,如表所示

家长制,科层制(2006,名;2011,名)家长制是组织管理的一种方式,是传统社会中比较普遍的管理方式。家长制是建立在下级对上级的个人效忠、服从和信赖基础上的组织管理方式。家长制具有以下特点:组织管理的权力高度集中于组织最上层,不向下分权;最高管理人和领导人基本上凭个人经验进行管理;管理行为具有较大的随意性;组织的领导人把组织当成自己的领地,不容许他人干涉;组织中缺乏严格的办事准则,没有明确的规范。

科层制是由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根据理想类型观点提出的,指的是社会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模式和管理方式。科层制具有以下特征:组织中有严格的规则,它指导着各个职位上职员的行动,从而组织成员的行为都有章可循;组织中的成员都具有专业的资格;组织中中以事为中心,排除个人的情感。科层制有利于提高组织的合理性,提高组织的效率,但也容易造成对个人情感的忽视。乔治,瑞泽儿在1993年出版的《社会的麦当劳化》一书中对当代社会中的科层现象进行了描述。

社会人假设(1999,名)

社会人假设是对组织管中,对人性的一种假设,在传统的管理中,人是理性的存在,也就是“理性人”假设。但霍桑实验发现,在组织中,职工不仅有经济需要,也有广泛的社会需要,如心理,情感等,也就是“社会人假设”。社会人假设形成了全新的管理思路,突出了人在组织的因素。正式群体外的非正式群体就是社会人假设的一种表现。

社会资本(2000,名)

社会资本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组织社会学、经济社会学等领域中被广泛应用的的概念。系统的社会资本概念是由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提出的。他认为社会资本是实际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这些资源与相互默认的或承认的关系所组成的持久网络有关,而且这些关系或多或少是制度化的,这种网络从集体拥有的资本的角度为各会员提供支持。另外美国社会学家科尔曼认为,社会资本是个人之间的关系,它是由信任、义务和期望、信息网络、规范和权威等组成,是存在与人际关系结构之中并能为结构中的个人实现目标提供便利的东西。

单位制(2000,名;2003,名)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社会学家沃德关于中国国营企业的研究开创了单位组织和单位制度的研究。单位制是在20世纪50年代之后实行的、以企事业组织为单位,承担政府的社会分工目标并对其成员进行全面管理的制度,执行这种制度的企事业组织被称为“单位组织”,简称“单位”。单位制具有 以下特征:功能合一;组织资源的非流动性;组织成员对组织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具有行政等级性。

社会分化(2007,名;2015,名)

分化是事物由同质性向异质性的变化过程。而从社会结构角度来讲,社会分化是指原来承担多种社会功能的社会单位变为承担单一功能的多个单位,以及诸多社会单位由地位相同变为地位相异的现象。在这里社会单位既指社会个体,也指各种社会群体。社会分化具有两个特征:功能专门化和地位多样化。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将社会分化分成不同的类型,最典型的是分为水平分化和垂直分化。

等级制度(2008,名)等级制度是在传统社会中,将阶级差别用居民等级划分而固定下来的制度。等级制度是划分社会集团的制度。其划分是以阶级分化为基础的,是阶级差别的一种形式。社会中不同等级成员的不同权利、义务及加入或排除于某等级的条件,都是由国家法定的。等级身份一般是世袭的;个别成员的身份有时因战功、贡纳或罪罚等而升降。等级制度的实质是法律规定了的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在欧洲的前资本主义社会中以及我国古代社会的某些时期都盛行过等级制度。

身份制度(2012,名)

“身份”一词具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在一定情景中对角色的区别,即人们在角色关系网络中所处的地位,应用于社会互动;另一种是人们在社会结构中对某一位置的评价,应用于社会分层。身份制是对各类社会成员进行社会声望评价并将其规范化、体系化的制度。它规定了不同类别的社会成员有不同的权利和机会,而且不同社会成员那以改变自己的身份。身份制度实际上是对社会成员进行划分的制度。如中国古代社会对女性的歧视就是一种身份制度。

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caste)是一些国家所采取的封闭性的社会分层制度。在这些国家中,一个人在社会分层的体系中的地位是一出生就确定的,即是先赋的,而且这种地位终身不变。在种姓制度中,不同种族之间是相互隔离的,不同种族之间的婚姻或性关系是被禁止的和违法的。族内婚是种姓制度的一个特点,它有助于保持本种姓内血统的纯正性和划清层次之间的界限,从而巩固种族之间的等级关系。如在传统印度,种姓制度从高到低依次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社会阶层,社会分层

社会阶层概念是社会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社会学把由于经济、政治、社会等多种原因而形成的,在社会层次结构中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群体称为社会阶层。社会阶层是社会分化的结果。与社会分层相似的概念是社会阶级。马克思是从社会的不平等去看待社会阶级,期望用革命去改变不平等的实施,而韦伯则关注社会阶级中的地位,机会等因素。

社会阶层的划分有不同的标准,著名的由马克斯韦伯的权力、财富和声望分层体系,及马克思的生产资料占有划分等。

地位一致,地位相悖(1999,名)

不同的分层标准会产生不同的分层体系,因而同一社会群体在不同的分层体系中会有不同的地位。地位一致是指一些群体或职业在不同的分层体系中的地位大体是一致的。地位一致实际上反映了社会资源在不同的谁群体中分配相对集中的情况,即社会资源优先被某些社会群体所占有,而另一些群体很少占有资源。

地位相悖是指社会群体或职业在不同的分层体系中地位的排列完全相反。比如,改革开放初期对私营企业主的评价就是如此,私营企业主在经济标准中具有很高的地位,而在政治标准中则具有较低的地位。地位相悖反映了各种社会资源在不同社会群体中分配较为分散的状况,它是不同群体的在不同资源分配体系中各得其所,它反映的是社会结构多元化。

社会流动,代际流动

社会流动指的是人们在社会结构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移动的过程。社会流动不是物理空间上的流动,而是具有社会意义的、地位上的变化。判断某种变动是否属于社会流动,关键是看当事人在社会结构中获取或占有他所期望的资源的机会是否发生了变化。社会流动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划分成不同的类型,如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代际流动和一生流动等。

代际流动指的是子代相对于父辈而言社会阶层的变化。当子代的职业、地位与父辈相比发生了变化时,也就发生了代际流动在一个开放、不断不进步的社会中,代际流动在总体上也表现出向上流动的倾向,即子代的职业地位高于父辈。反之,在一个封闭的、停滞的社会中代际流动较小,子代的职业和地位具有更多先赋的色彩。

精英循环(1999,名;2002,名)精英指的是那些具有特殊才能、在某一方面或某一活动领域具有杰出能力的成员。对精英的界定主要是看一个人在某一个领域是否有超凡的、出类拨萃的表现。意大利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帕累托是最早对精英理论进行系统论述的学者。他认为,精英这一概念与道德或名誉无关,它只是在一定圈子内“具有最高才能指数的人”。他把精英分为两种:一种是在政府中直接或间接发挥作用的人组成的统治精英;另一种是有其他人员组成的非统治精英。帕累托认为,精英地位是与卓越的才智相关的。当精英的地位与能力不对称时应该要求精英的循环,才能维持社会的稳定。而当已有的精英阻止具有非凡才能的人进入精英行列时,精英循环就会受阻,这样就会产生两个结果:或者是社会、国家动荡,衰败,或是用暴力推翻过时、无能的精英。

超稳定结构

超稳定结构是20世纪80年代由金观涛、刘青峰所写的《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一书中提出的。超稳定结构主要是对我国传统社会结构的一种剖析。在我国传统社会中,由于小农经济发达,工商业不发达,社会分层较为简单,社会流动的规模较小,也不剧烈。人们向上流动的的机会主要是读书和军功,中国社会结构呈现出明显的稳定性社会分化和社会流动都不显著。

社区(2001,名)在社会学领域中,社区这一概念最早是在19世纪末期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在其所著的《共同体与社会》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社区是指由具有共同习俗和价值观念的同质人口所形成的、关系密切、富有人情味的社会组合方式。在其后,社区的概念不断发展,综合来说,社区指的是聚居在一定地域内,相互关联的人群形成的共同体。社区具有以下构成要素: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组织起来的人群;一定的地域;共同的社会生活;社区文化;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城乡二元结构

二元结构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部,同时存在着有重大差别的部分,而且两者又相互隔离、无法沟通的现象。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在研究发展国家经济时提出“二元经济”理论,借用他的概念,我国社会学家提出了“城乡二元结构”概念。城乡二元结构指的是城市和乡村在经济类型和经济发展水平、城乡居民收入、享受的社会福利待遇和受教育机会,乃至在政治与社会权利方面存在重大差别的现象。这一概念高度概括了我国的城乡差别,反映了计划经济体制对我国城乡关系造成的负面影响。

郊区化,逆城市化(2016,名)

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2005,名;2011,名)制度是经济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议题,并形成了著名的制度学派和新制度学派。正式制度是指人们有意识的创造的、正式的、由成文的相关规定构成的规范体系,他们在组织和社会活动中具有明确的合法性,并靠组织的正式结构来实施。非正式制度是指人们在长期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不成文的、指导人们行为的道德观念、伦理规范和风俗习惯。非正式制度往往对正式制度发挥着补充、支持作用,重视个人的创造性。制度学派的诺斯曾经提出过“正式约束”和非正式约束。

制度化,制度变迁(制度生命周期),制度化,简单来说就是人们活动方式的模式化,规范化的过程,反映在人们重复的共同活动中。制度化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结果。制度化是一个过程,是指规范是人们在一定情景中通过互动、相互调整而逐渐形成的,并调节着其后的互动,使其稳定。通过这一过程,制度化的模式得以建立、维持或改变。制度化是一种结构,是指当人们的互动制度化时,可以说某一种社会结构也就存在了。对制度的起源,有两种观念:一种是自然起源论,一种是人为设计论。

任何社会制度都不是永恒的。制度生命周期指的是一种社会制度从其产生、不断完善到成熟、再到衰落直至消亡的过程。从功能角度讲,这一过程是:制度因不完备而发挥有限的功能--制度因成熟而发挥充分的功能--制度因落后于人们的需要而不能有效的发挥功能--制度因过时而不能发挥积极功能。制度生命周期包括四个阶段:形成阶段、成熟阶段、形式化阶段消亡阶段。

适度人口,结构性失业,结构性贫困(2005,名)适度人口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保持某种特定标准或指标达到最高水平所需要的人口数量。适度人口是一种理想状态。

结构性失业指的是因经济结构的调整而导致的失业。在结构性失业中,失业常常带有群体性特点,这种失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在技术更新换代中会经常发生。

结构性贫困是指由于社会结构、社会分配制度而造成的相当数量社会成员的平困现象。比如一定时期政府忽视农民利益而使相当数量的农民处于贫困状态;劳动政策的调整使得大量缺乏竞争力的中年工人失业,导致家庭贫困。结构性贫困具有群体性特点,影响着社会结构的形态。

人性的自然秩序(2000,名)

人性的自然秩序这一概念是由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在其1901年出版的《社会控制》一书中 提出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经历了快速的城市化,大规模的向城市移民使城市中的越越轨和犯罪频繁发生,社会秩序称为问题。罗斯认为这种混乱与某些初级社会群体的解体有关,与人性的自然秩序被破坏,人们缺乏自我约束和相互约束有关。

罗斯认为,同情心、互助性和正义感是天生的,是人性的自然秩序。人性的自然秩序可以调节自己的行为,并与他人和平相处,从而维护社会秩序。但是在移居的城市中,某些初级社会群体的解体,人们的自我意识难以形成。这样人们生活在陌生的、缺乏同情和互相帮组的环境之中,各种社会问题就容易产生。罗斯认为,在人性的自然秩序遭到破坏下,要维护社会秩序就需要社会力量,这就是社会控制。

相对剥夺感

相对剥夺感是指人们面对自己实际达到的与期望达到的有一定差距时的心理感受,相对剥夺感实际上是不满足感或不满意感,这容易引发一致的行为。

结构性压力(2002,名)结构性压力是由美国社会学家斯梅尔赛提出的一个概念,用来分析集体行为。他认为集体行为实质上是人在受到不可靠、威胁或极度紧张等压力下,为改变他们的环境而进行的尝试。这是结构之下对个人心理上的反映。他指出集体行为发生的六个条件:结构性助长、结构性紧张、概化信念、催发因素、行动动员和社会控制机制。

文化堕距

“文化堕距”这一概念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奥格本在1923年出版的《社会变迁》一书中首先提出。他用这个概念来说明在社会变迁中由于社会各部分变化的速度不同而产生的种种问题。奥格本认为,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物质文化与科学技术的变迁速度往往是很快的,而制度与观念等部分的变化则较慢,这就产生了一种迟延现象。他认为,有的迟延现象可延续较长的时间,有时甚至达数年之久。这种迟延产生的差距即文化堕距。

社会趋同论(1998,名)

“趋同”原是生物学术语,20世纪40年代后,西方学者将这一术语引入社会科学领域。美国社会学家索罗金在1949年所写的《俄国与美国》一书中首先使用这一慨念。社会趋同论认为,所有社会和民族都将普遍经历现代化过程,并形成大体相同的社会特征,即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组织管理上的科层化、城市化和文化的世俗化。社会趋同论认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是现代化不同阶段的体现,发展中国家经过现代化过程,最终会会形成发达国家。社会趋同论的理论基础是工业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性,但却忽视了文化的影响。

后工业社会

后工业社会这一概念是由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在其所写的《后工业社会来临》一书中提出的。在这本书中写道,西方发达国家在20世纪60-70年代出现的种种迹象表明,在今后的30-50年里,人们可以看到一种可以称之为“后工业社会”或“知识社会”的社会形式出现。后工业社会具有以下特征:服务性经济的创立;专业和技术阶级占据优势地位;理论知识的首要地位;对技术的发展进行规划和控制;新的智能技术的兴起。后工业社会反映的是技术变迁所引发的各种经济、社会、政治的影响。

风险社会,有组织的不负责任

风险社会这一概念是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贝克提出的,用来捕捉当代社会发生的新的变化。在贝克看来,现代化发生到今天已经发生断裂,20世纪后半叶之前的现代社会是古典工业社会,现在则已经形成一种新的社会形式--风险社会。它取代了古典的工业社会。如果说工业社会的轴心原则是财富的生产和分配,是财富的生产和分配逻辑统治风险的生产和分配,那么风险社会的轴心原则则是风险的生产和分配,是风险生产和分配的逻辑统治着财富生产和分配的逻辑。现代风险具有高度复杂性、广泛影响性和危害的全球性,因此风险治理超出民族国家的范畴,而需要全球治理机制。

第四篇:社会学教案

第五章 社 会 学

教学目标:

1、了解社会学这门学科

2、理解社会学观察社会的独特视角

3、熟悉社会学的发展历史 教学重点:

1、社会学的研究范围

2、文化

教学方法:讲授法、课件演示法、阅读法、拓展阅读

课程导入:

提问:你最看重的关于社会状态的评价词语是:

公平?民主?幸福?安全?和谐?等等? 歌曲:

外面的世界——齐秦

在很久很久以前

你拥有我 我拥有你 你离开我 去远空翱翔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外面的世界很无奈 当你觉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当你觉得外面的世界很无奈 我会在这里衷心的祝福你 我还在这里耐心的等着你 每当夕阳西沉的时候 我总是在这里盼望你 天空中虽然飘着雨 我依然等待你的归期 提问:社会=大学?

有人说人的一生有90%以上的知识和技能来源于社会,这个数字正不正确,无法证明,但至少我们可以感觉到:社会这所大学里面,可以学习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社会很温暖,社会很现实社会很复杂,究竟什么是社会?????? ——让我们一起去探索社会的奥秘!

一、什么是社会

(一)古代对社会理解:“社”指的是土地之神,或者祭祀之所;“会”就是集合。在一定的地方,于民间节日举行的演艺集会或祭神的庆祝活动。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观: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 的总和,只有具体的社会,没有抽象的社会。具体的社会是指处于特定区域和时期、享有共同文化并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按照一定的行为规范相互联系而结成的有机总体。

二、什么是社会学

社会学是现代社会科学中从某种特有的角度,或侧重对社会,或侧重对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或侧重对社会和人的关系,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因而具有自己独特的对象和方法的学科。

(一)社会学定义:

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整体结构及其运行规律的社会科学。

(二)词源学释义

从词源学上讲,社会学在英文中是sociology,由两部分组成。希腊文,意指“论述”或“学术”,拉丁文,意指“社会中的个人”合在一起,意指“关于社会的理论或学说”

(三)社会学概念的提出

孔德(August Comte,1798—1857)被称作“社会学之父”,1839年,在其《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中创造了“社会学”这一新名词,提出建立这门新科学的大体设想将实证主义方法论引入了社会学研究中来。

(四)社会学——看社会的特殊视角

就环境污染和治理来说,环境科学可以提供一种特定的视角。比如,特定污染现象的规律是什么;什么样的污染需要用什么样的技术去治理;治理特定污染的时候要解决的技术难点究竟是什么;等等

经济学可能会提供另一种视角,即是成本和收益。如果收益大于成本就是划算的,否则就是不划算。但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经济学的逻辑经常是行不通的。比如,一个企业一年创造50万元的利税,但污染所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是100万元。这是明显不划算的,但在现实中,这样的企业往往是不但没有关闭,反而在红红火火地生产着,一方面在生产着产品,另一方面在生产着污染。为什么会如此?

社会学告诉我们,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成本的承载者与收益的承载者不是一个主体。获得这个企业利润的是企业的所有者或企业主,获得企业提供的税收的是政府,而污染代价的承担者则可能是普通民众,比如周围的农民,特别是河流下游的农民。分析一下我们就可以知道,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企业收益获益者与污染代价承载者的社会力量是不一样的。作为企业收益获得者的政府和企业是强有力的,而污染代价承载者的力量往往是很软弱的。知识点链接——喝咖啡折射的社会学

喝咖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普通的一种现象。对这一现象,人们往往都习以为常,很少去深究其背后更多的内涵。我们却可运用社会学理论对喝咖啡的现象进行了饶有兴味的分析:

第一,咖啡并不只是一种让人精神焕发的东西。作为日常社会活动的一部分,咖啡还具有象征价值。在西方,早上喝咖啡标志着一天的开始。在白天,人们常常是与其他人一起喝咖啡则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社会仪式。

第二,咖啡含有咖啡因,而咖啡因是一种毒品,对大脑有刺激性作用。人们不把嗜好喝咖啡的人看成是吸毒的人。但是,如果你只是要咖啡因(吸),情况就不同了,大多数社会并不容许人们吸毒。不过,也有社会容许消费大麻甚至可 卡因,但却反对消费咖啡。为什么这样呢?这是社会学家有兴趣探讨的问题。

第三,喝一杯咖啡使一个人卷入到了全球一系列复杂的社会与经济关系中。咖啡生产地大多数是贫穷国家,而消费地大多数在一些富裕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咖啡是仅次于石油的最有价值商品,是许多国家最大的外汇来源。咖啡的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为许多人提供了就业机会、也为国家之间的交往提供了机会。通过咖啡可以看到全球化。

第四,喝咖啡也构成一种政治,由于咖啡的种植已十分普及,已变得“品牌化”,而喝什么样的咖啡就变成了消费者对社会方式的选择,譬如纯天然的咖啡、无咖啡因的咖啡和“公平交易”咖啡等等。喝咖啡可以到特色咖啡厅,也可以到“星巴克”连锁店。喝咖啡的人们可以联合抵制来自某些国家的咖啡。对于这样的现象,社会学家也有兴趣。

第五,喝一杯咖啡的行动隐含了某种社会和经济发展史。咖啡成为一般消费品是18世纪晚期以后的事。咖啡源于中东,西方人对咖啡的消费是殖民扩张时期才开始的,那么西方人到底怎样看待咖啡?过去和今天的看法有何不同?咖啡与世界贸易的发展有着怎样的关系?这也是社会学家感兴趣的问题。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看起来完全是个体的事情,当把它放到一定的社会经济背景中去的时候,就成为了社会的现象。而色彩斑斓的社会现象在社会学的透镜下,会折射出一种异样的色彩。

三、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一)侧重以社会整体为研究对象

研究社会的结构和过程、社会的运行和发展、社会的秩序和进步等。主要代表人物是孔德、斯宾塞(强调一般社会现象)、迪尔凯姆(强调特殊的社会现象,即“社会事实”)。

迪尔凯姆(涂尔干)(1858~1917),法国社会学家,1891年被评为法国第一位社会学教授。法国社会学年鉴派的创始人。名著《社会分工论》、《自杀论》、《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二)侧重以个人及其社会行为为研究对象

主要代表是马克斯•韦伯。

我国学者大多数赞成以社会整体为研究对象。代表性的观点:

A、早期有严复的治乱兴衰说(研究社会治乱兴衰的原因,以及达到这一目的的方法和规律的学科)。

B、李大钊、瞿秋白、李达等人的社会发展普遍规律说(认为社会学与历史唯物论一样是研究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

C、费孝通的社会整体及其规律性说;郑杭生等人的社会运行说

四、西方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社会学的产生标志

奥古斯特·孔德

(AugustComte)在1838年10月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提出“社会学(Sociology)”这个名词。

孔德是实证主义哲学家,他将社会学界定为“研究社会秩序和社会进步的科学”。他认为,社会学的目标是去发现社会的“不可更改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可以建立新的秩序。

(二)社会学产生的条件

1、政治思想条件:1789年法国大革命

2、时代条件:发源于美国的产业革命

3、社会转型产生新的问题: 农业社会→工业社会

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三)西方社会学的形成期代表人物及观点

1、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

他提出了社会像一个有机体——一个自我管理的体系的思想。斯宾塞提出社会就像物种那样,由简单向复杂进化。斯宾塞反对政府干预社会事务,因为他认为这种干预会阻碍这些自然发展规律。

2、卡尔·马克思(Karl Marx)

马克思把社会看成是不断冲突与变迁的。他指出,每一个社会都包含有“毁灭自己的种子”。马克思相信社会主要是由经济力量决定的。他将人类历史看成是经济上的各阶级不可避免的相互冲突的过程。

3、埃米尔·迪尔凯姆(Emile Durkheim)

迪尔凯姆提出,社会学主要应关注于他所谓的“社会事实”。这些事实在人们以外,但是却对人们施以控制。他坚持认为要用其他社会事实来解释社会事实,而不是用生理的、心理的特征来解释。迪尔凯姆将社会视为它自己的一个整体,该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

4、马克斯·韦伯(Max Weber)

主张对特定社会行动或社会现象背后的个人动机或隐藏的意义加以理解。理论有科层制(官僚制)“价值无涉”(价值中立)他认为社会科学家在研究问题和得出结论时,应将自己的价值观暂时放在一边,才能发现解决问题的客观方法。

5、芝加哥学派

以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为中心,注重经验研究解决现实问题。主要贡献有:一方面主要采用经验的方法研究城市的外来移民、贫民窟、犯罪、人口以及种族问题等社会弊病,改善城市运行;另一方面提出城市人文区位安排模式,认为城市不是一个杂乱无章的庞然大物,而是有一定内部结构的统一体。

(四)当代西方社会学发展

(1)结构功能主义

功能主义的视角强调:社会的每一个部分都对总体发生作用,由此维持了社会稳定。根据这种观点,社会非常像人类的机体或任何活的有机体。像身体的各个部分(比如心脏、四肢、大脑)一样,社会的构成部分(比如家庭、商业机构、政府)以系统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对整体发挥着好的作用。代表人物:帕森斯、默顿。

功能主义既作为文化人类学也作为社会学的重要理论视角,特别适合于研究稳定的、小规模的社会。(2)社会冲突论

冲突论强调人们因有限的资源、权力和声望而发生的斗争是永恒的社会现象,也是社会变迁的主要源泉。该理论假设:构成社会的各部分远不是作为整体一部分而平稳运行的,实际上,他们是互相冲突的。

冲突论强调社会秩序(常常是十分短暂的)源于社会的一部分统治于另一部 分之上,而不是源于各部分之间的自然合作。社会秩序是力量与强制的产物,是统治——强的压迫弱的,富的压迫穷的。

小贴士——社会秩序

表示社会有序状态或动态平衡的社会学范畴。

中国古代思想家们提出的“治”,就表示社会的有 序状态和社会秩序的维护与巩固,“乱”则表示社会秩序 的破坏和社会的无序状态。16世纪英国哲学家T·霍布 斯用社会契约论来解释社会秩序的起源:独立的个人为 摆脱“人自为战”的混乱状态,相互缔结契约,形成社会秩序。社会秩序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1)一定的社会结构的相对稳定,也即所有社会成员都被纳入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系,每一个人都被置于一种确定的社会地位,各成员及各种社会地位之间的关系都被社会明确规定。(2)各种社会规范得到正常的遵守和维护。(3)把无序和冲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3)社会交换论

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的美国,重点研究人际关系中的交换现象。

人与人之间具有普遍的功利关系,他们彼此之间的互动根本上是一种交换过程,这种交换并非全部有偿,如情感、报酬、资源、公正性等。

乔治·霍曼斯关于社会交换的六个命题:

(1)成功命题:在一个人所做过的所有行动中,若其中某一特定行动经常得到酬赏,那么这个人就越愿意重复该行动。

(2)刺激命题:如果一个人在过去对某一种或一组刺激做出的某一行动获得了报酬,那么,当类似于过去的那种刺激再发生时,这个人就有可能做出与过去相同或类似的行动。

彼特·布劳: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平等以及由此产生的权利的不平等,使个体之间产生异质性。人们要获得所需资源,必须用自己的资源去交换。

五、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

(一)发展阶段

1、传入时期:中国各种书刊中最先采用“社会学”一词的是谭嗣同1896年出版的《仁学》。“群学”或“人群学”。最初用这一名称的是康有为。严复于1889——1903年期间把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一书翻译为《群学肄言》,并得以正式出版,这标志着中国社会学的开端。

2、成长时期和发展时期:1949年以前,如陈达、吴文藻、费孝通、李景汉等,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

3、中断时期: 20世纪50年代初,随着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我国在高等学校停止了讲授社会学,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70年代末。

4、恢复和重建时期:1979年至今,社会学开始得以重建,并很快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二)当代中国的社会学研究内容

1、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

2、小城镇与社区发展研究

如“小城镇、大问题”

3、发展理论与中国现代研究

4、社会利益群体与中国社会分层研究

5、中国社会保障研究

6、社会问题研究

7、人与人的关系及人的现代化问题研究,如“关系网”

六、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第二节)

(一)文化

1、文化的涵义

广义的文化指人类所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的总和。

狭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精神产品的总和。

2、文化的特性

(1).创造性(2).象征性(3).后天习得性(4).共享性(5).传递性(6).变迁性

3、文化的构成

文化是一个具有特定结构的复合整体,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对文化的构成作不同的分析。

(1)外层、中层和里层:外层即物质层;中层是心物结合层;里层即心理层,包括人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道德情操等。(2).文化特质、文化集丛和文化模式(3)主文化、亚文化和反文化

4、文化的变动

文化是社会系统中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子系统,它有自己独特的变动与发展规律。

(1)文化传承。它是文化在纵向上变动和发展的基本形式。

(2)文化交流。文化交流是指以文化传播为起点的两种文化之间的接触、冲突、采集、借鉴、移植、整合或融合的过程,它是文化在横向上变动和发展的基本形式。文化交流是文化的固有属性,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

5、文化的功能(1)整合功能:文化的整合功能是指它对于协调群体成员的行动所发挥的作用。

(2)导向功能:文化的整合功能维持民族团结和社会秩序,而文化的导向功能则引领社会进步。

(3)育人功能:社会化过程就是人被文“化” 的过程。当然,先进的优秀的文化和落后的腐朽的文化是不同的。

(二)社会化

一般而言,社会化是指个人通过学习社会文化,通过扮演社会角色,来发展自己的社会性,把自己整合到社会中去的过程。

1、人社会化的可能性

A、人没有先天的行为模式

人没有先天的行为模式,这是人的特殊遗传素质之一,正因如此,人具有可塑性,即能够通过文化教化,实现社会化。B、人有较长的生活依赖期

一个人在自己的全部生活中,大约有15%―25%的时间依赖父母和家庭,这为个体接受人类文化提供了必要时间。C、人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如果没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即使有长期的依赖性生活,也无法达到社会化的目的。人的学习:模仿、内化、创造,三者互相联系、逐次递进。创造性是人学习能力的最高表现。D、人有语言和思维能力

社会化过程中,如果没有语言和思维,人与人之间就很难沟通,社会互动就不易实现,个人社会化也难以完成。E、人有生物和情感需求

哈洛曾研究过隔离状态下长大的猴子。研究表明,身体的接触和相互作用是一种最基本的生物需求,如果这种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严重的肉体和情感问题。中外研究都证明,温暖家庭的孩子比冷落破败家庭的孩子容易社会化。

2、社会化的环境条件

社会化的环境条件,是指影响个人社会化的全部社会环境因素的总和。一般而言,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直接影响着他会有什么样的社会化过程和社会化结果。主要因素:家庭、学校、社区、同龄群体、工作单位和大众传媒等,它们既可以单独对个体社会化发挥功能,又可以相互渗透,在整体上影响个体的社会化。

(1)家 庭

在任何社会中,家庭都是一个最重要的社会化因素。家庭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具体讲:生命早期是个人社会化的奠基时期;个人首先通过家庭获得社会地位;家庭成员状况深刻影响个体的行为模式。

(2)学

学校是一种具有特殊价值的社会环境因素。它是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机构。通过学校,人们可以获得与社会需要相适应的各种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念。(3)社 区

社区影响着人的社会化的各个方面:形形色色的社区人物,影响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也为生活于其中的个体提供了了解和扮演各种社会角色的机会。社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影响着人们对自然地理、人文环境和时空知识的了解。社区是社会和文化的缩影,通过参与社区生活,人们不仅熟悉了社区所特有的文化现象,并在其中顺利的工作和生活,而且对整个社会的文化也有所了解。

(4)同龄群体

同龄群体也称同辈群体,它一般以年龄、性别、职业、志趣等为构成条件。这一群体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表现在:有身份认同的作用、有平等信息交流作用、学习人际交往的作用(5)工作单位

工作单位是以业缘为纽带的社会组织。它以劳动技术和工作能力为基础开展社会化,补充了学校教育之不足,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工作,人们建立了以职业为纽带的基本社会关系。职业影响人们的社会威望和价值观念,因而影响人们人生的目标和社会化目标。工作单位还培养了成员的组织纪律性和竞争、协调等意识。(6)大众传媒

大众传播媒介是以社会公众为对象,对其进行信息传播的工具,包括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书籍等。大众传播媒介以最大限度地吸引听众、观众和读者接收其 信息为目的。大众传播的特点是:开放性、形象性、无强制性等。

3、社会化的一般过程

人的社会化过程是人生最为重要的学习经历。对此,社会学家有不同的详细划分方法。美国心理学家 R·哈维格斯特强调人的社会化是持续一生的思想,他在《人类发展》一书中,把人一生的社会6个阶化过程分为:

(1)幼儿期:学习走路;学习吃固体食物;学习说话;懂得脾气的好坏,学习控制自己的脾气;获得生理上的安定;形成有关社会与事物的简单概念;与父母、兄弟姐妹及他人建立感情;学习区分善恶。

(2)儿童期:学习一般游戏中必要的动作技能;与同伴建立良好关系;学习男孩或女孩角色;发展读、写、算的基础能力;发展日常生活必要的概念;发展道德及价值判断的标准;发展人格的独立性;发展对于社会各个单位和团体的态度。(3)青年期:学习与同龄男女的新交际;学习男性或女性的社会角色;认识自己的生理结构,有效地保护自己的肌体;从情绪上独立于父母和其他成年人;准备选择职业;作结婚成家的准备;发展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知识与态度;寻求并实现负有社会责任的行动,学习作为行动指南的价值和伦理体系。

(4)成年早期:选择配偶;学会与配偶一起生活;家庭中添了第一个孩子;教养孩子;管理家庭;就职;担负起公民的责任;寻找适合的社会团体。

(5)中年期:形成作为社会公民的责任;建立一定的经济生活水平并维持这种水平;帮助儿童成为一个能被人信赖的幸福的人;充实成人的业余生活;接受并适应中年期生理方面的变化;照顾年老的双亲。

(6)老年期:适应体力与健康的衰退;适应退休和收入的减少;适应配偶的死亡;与自己年龄相近的人建立快活而亲密的关系;承担公民的社会义务;对于物质生活的满足方面要求降低。

(三)社会互动

社会互动的几种主要形式:交换

合作

竞争

冲突

强制

1、交

交换是不同行为者之间彼此通过转让自己所有物而获得对方所有物的行动。交换有规则。交换行为主要是由社会差异引起的,在社会生活中,交换双方都以自己的所有物为手段,以对方的所有物为目的,因而才有了交换。一般而言,交换是一种使双方都受益的行为。

2、合 作

合作是不同个人或群体为了达到共同目的而互相配合的互动方式。当人们不能单独抵抗外部的生存压力时,就采取了合作方式,群体是人类合作的基本形式。

3、竞 争

竞争是行动者之间为了同一目标而展开的较量和争夺。竞争以不同利益主体的存在和目标物的稀缺为前提。这种目标物可能是物质财富,也可能是权力、名誉、爱情等精神性因素。

4、强 制

强制意味着互动双方力量的不平衡,它是一种力量对另一种力量的制约。当一个人或一个群体将其意志强加于另一方时,强制这种互动形式就出现了。从本质上讲,所有形式的强制都以使用物质力量或暴力威胁为最终基础。强制广泛地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5、冲 突

冲突是不同主体为了某种目的而采取的争斗、压制、破坏以致消灭对方的互动方式。冲突的类型:从规模上划分,有个人间、群体间,甚至国家间的冲突等;从性质上划分,有经济、政治、文化冲突等;从方式上划分,有显性、隐性冲突等。

课堂小结:总结本章内容

推介阅读书目:

1、邱泽奇《社会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

2、(美)乔纳森 《社会学》,华夏出版社

第五篇:社会学概论教案

《社会学概论》教学方案

第一章

引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地位、视野和作用

一、教学目的:

对社会学发展历程中的一些经典研究或论著(论断)作简单考察,介绍一些关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的观点,以使我们对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通过对社会学的内容、特点及其作用的介绍,使学生初步了解本课程的内容与教学目的。

二、教学要求:

让学生了解关于社会学的基本概念,进一步能够把握社会学的特点、研究对象、学科地位、功能等,学会用社会学整体的视角看待社会。

三、教学时数:

3学时

四、教学重点:

社会学的视角;社会学的学科地位。

五、教学难点: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六、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为主。

七、主要参考文献:

1.孙本文:《社会学原理》,上海:商务印书馆,1985。

2.郑杭生、李迎生:《二十世纪中国的社会学》,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1999。3.郑杭生:《社会学对象问题探索》,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4.杨雅彬:《中国社会学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7。

八、作业:

1. 什么是社会学?中外学术界存在哪些分歧?为什么? 2. 社会学有哪些特点?学习社会学有什么现实意义? 3. 社会学是怎样解释社会的?学科地位如何?

第二章

社会(Society)

一、教学目的:

本章主要介绍社会的起源与演进,考察社会的角度,社会结构分析,社会要素中人口因素及环境因素分析,社会运行的条件与机制分析等。

二、教学要求:

要求对社会发展、社会结构、社会运行有基本的认识和初步的思考。

三、教学时数:

3学时

四、教学重点:

社会及其特征与类型;社会结构。

五、教学难点:

关于社会结构的不同理论。

六、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为主,并配合影观看像资料。

七、主要参考文献:

1.陈宝良:《中国的社与会》,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2.【德】斐迪南·腾尼斯:《共同体与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八、作业:

1.什么是社会?社会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2.简述较西方学者和马克思对社会的理解。

3.试比较西方学者和马克思对社会结构的不同理解。4.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历史演变。如何理解可持续发展? 5.怎样理解人口对社会的影响?

6.什么是文化?文化的结构和功能是什么?文化对社会有哪些影响。

第三章

文化(Culture)

一、教学目的:

本章首先分析文化的构成、文化的特性、文化与社会的相互作用,然后分析文化运行及其规律,最后对中西社会的文化模式作比较,探讨中国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二、教学要求:

要求了解文化的有关概念、分析角度,树立比较的观点,在不同文化模式的比较中加深对我国文化的理解,思考在现代化过程中如何对我们的文化进行改造。

三、教学时数:

6学时

四、教学重点:

文化的特性;文化的区分。

五、教学难点:

文化的结构。

六、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为主。

七、主要参考文献:

1.【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2.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3.【法】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1卷)》,北京:三联书店,1992。

4.【美】威廉·奥格本:《社会变迁——关于文化和先天的本质》,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八、作业:

1.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及你的阅读与思考,对中美文化作比较。2.当代中国文化具有哪些特征?你认为应如何对其进行现代化改造? 3.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哪些主要特点并加以阐述。

4.什么是文化?文化的结构和功能是什么?文化对社会有哪些影响。第四章

人的社会化(Socialization)

一、教学目的:

本章主要介绍社会化的定义、研究社会化的角度,分析人的社会化的影响因素、社会化的内容与过程、我国社会中人的社会化环境的若干问题,最后对中美国民性差别及其形成的社会化环境作初步分析。

二、教学要求:

要求对人的社会化的基本概念和若干理论有基本的认识和初步的思考。

三、教学时数:

3学时

四、教学重点:

什么是社会化;社会化的客观条件。

五、教学难点:

西方社会化理论。

六、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七、主要参考文献:

1.黄育馥:《人与社会——社会化问题在美国》,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2.李强等:《社会变迁与个人发展:生命历程研究的范式与方法》,社会学研究,1999。

3.阿尼达·陈:《毛主席的孩子们:红卫兵一代的成长与经历》,天津:渤海湾出版公司,1988。

4.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八、作业:

1.什么是个体社会化?如何理解社会化? 2.何谓人格?主要的人格发展理论有哪些?

3.个体社会化具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在现代社会,一个人从青年到老年要不断地进行社会化?

4.个体怎样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实现社会化?社会化的具体内容?

第五章

社会群体(Social Group)

一、教学目的:

了解社会群体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和主要分类;熟悉主要的社会群体类型,包括家庭、邻里和同事。

二、教学要求:

要求对社会群体的基本概念和几种基本类型有基本的认识和初步的思考。

三、教学时数:

3学时

四、教学重点:

群体存在的基础、初级社会群体的定义、基本特征、形成条件和社会功能;

五、教学难点:

社会群体结构及其作用过程;初级社会群体的衰落及其影响。

六、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七、主要参考文献:

1.【美】西奥多·M·米尔斯:《小群体社会学》,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2.【美】B·瑞文·J·儒本:《社群心理学》,厦门: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3.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三联书店,1985。

4.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八、作业:

1.什么是社会群体?存在哪些特征和类型?

2.什么是初级社会群体?有哪些特征、功能和类型? 3.初级社会群体衰落的表现及其影响是什么? 第六章

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别

一、教学目的:

了解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别的基本概念,从而帮助我们在初级生活圈这样一个基本层面来理解和处理自我、家庭及其相关物以及社会等的关系。

二、教学要求:

掌握家庭的起源、家庭的本质和特征,家庭的功能,婚姻的内在动机和婚姻动机外化表现的五种类型,婚姻过程的不同形式,择偶的条件,择偶的形式,婚姻的质量,什么是爱情,家庭结构的类型,家庭关系的含义、离婚和分居以及改革对家庭的影响。

三、教学时数:

6学时

四、教学重点:

家庭的概念、家庭历史演变、家庭的特征、家庭的功能、家庭的结构、家庭的功能与变迁、婚姻的定义与特征、婚姻的功能、择偶的限制、婚姻的类型、性存在的社会学概念。

五、教学难点:

国外对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别研究的情况。

六、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七、主要参考文献:

1.徐安琪:《世纪之交中国人的爱情与婚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2.【美】约翰·盖格农:《性社会学——人类性行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3.【美】爱德华·劳曼:《美国人的性生活》,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4.【美】玛格丽特·米德:《性别与气质》,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5.王政,杜方琴:《社会性别研究选择》,北京:三联书店。6.潘绥铭:《中国性现状》,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5。

八、作业:

1.人类“初级生活圈”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2.举例说明家庭与婚姻作为社会设置和作为生活实体,有哪些不同? 3.婚姻过程有哪些主要环节? 4.性社会学的基本命题有哪些?

5.社会性别理论与以往的性别角色理论有哪些主要的异同?

第七章

社会组织(Social Organization)

一、教学目的:

了解关于社会组织的基本概念,从而帮助我们在日益规范化、制度化的社会组织结构中增强组织观念、意识,从而完善自我,达成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一致。

二、教学要求:

掌握社会组织的基本概念、分类,准确把握社会组织的目标,理解社会组织的结构,对社会组织管理的理论基本了解。

三、教学时数:

6学时

四、教学重点:

社会组织的分类;社会组织的结构。

五、教学难点:

社会组织目标的制定和实施;影响组织目标的因素。

六、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七、主要参考文献:

1.许卓云:《从历史看组织》,台北:洪建全基金会出版,1997。2.朱国云:《组织理论:历史流派》,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3.杨晓民,周翼虎:《中国单位制度》,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4.于显洋:《组织社会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八、作业:

1.怎样理解组织的概念及其特点? 2.组织目标对社会组织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3.如何理解组织结构中的非正式群体? 4.简述科层制理论及其应用过程中的问题。5.简述组织理论给我们的启示。

第八章

社会设置(Social Institution)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在把握社会制度的含义和一般作用的基础上,了解习俗、道德、宗教、法律、制度等几种主要的社会制度的特点及其作用。

二、教学要求:

熟悉掌握社会制度、社会制度的功能、制度化和制度改革。

三、教学时数:

3学时

四、教学重点:

什么是社会制度;社会制度的功能。

五、教学难点:

制度化与制度改革。

六、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七、主要参考文献:

1.【美】R·默顿:《论理论社会学》,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2.【美】T·B·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3.【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4.张宇燕:《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八、作业:

1.什么是社会制度?它由哪些要素构成?具有什么特点? 2.如何理解社会制度的功能?

3.什么是制度化和制度的生命周期?研究有何实际意义? 4.运用理论谈谈我国体制改革的原因。

第九章

社区(Community)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熟悉社区的含义、要素、主要特征和分类,掌握城乡社区的特点、演变和格局,了解农村城市化特别使中国农村城市化的必然性、具体模式、实现途径等问题。

二、教学要求:

要求对社区的基本概念和几种基本类型有基本的认识和初步的思考。

三、教学时数:

3学时

四、教学重点:

什么是社区;城市化。

五、教学难点:

西方社区理论。

六、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七、主要参考文献:

1.陈卫星:《网络传播与社会发展》,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2.丁元竹:《社区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3.潘乃谷、马戎:《社区研究与社会发展(3卷本)》,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

4.徐永祥:《社区发展论》,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八、作业:

1.什么是社区?社区有哪些要素构成?社区互动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2.简述社区的产生和发展。3.简述西方关于社区的主要理论。

4.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有什么区别?城乡差别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消除?

5.什么是社区发展和社区服务?如何实现社区的发展?

6.什么是城市化?试析我国城市化基本方针和的依据和贯彻的具体思路。

第十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Social Mobility)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明确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分层理论与资产阶级的社会分层理论的根本区别。

二、教学要求:

了解什么是社会阶级及其社会的阶级结构,什么是社会分层及其社会分层的基本类型,什么是社会流动及其社会流动的原因。

三、教学时数:

6学时

四、教学重点:

什么是社会分层;我国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分层;什么是社会流动。

五、教学难点:

社会分层的标准;社会流动的原因。

六、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七、主要参考文献:

1.郑杭生、李强、李路路:《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李强:《社会分层与贫富差别》,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3.【德】马克斯·韦伯:《共同体内部的权力分配:阶级、等级、政党(《经济与社会》第8章第6节)》,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4.【美】P·布劳:《不平等和异质性》,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八、作业:

1.什么是社会分层?社会分层的客观基础是什么? 2.简述社会分层的基本理论。

3.如何确定社会分层的标准?社会分层的一般标准有哪些? 4.在我国进行社会分层的必要性有哪些?通常划分为哪几个阶层? 5.如何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分层结构出现的重大变迁?

6.什么是社会流动?社会流动的主要类型有哪些?引起社会流动的原因是什么?

7.如何看待我国近20年来出现的大规模的农民流动浪潮?

第十一章

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Social Change and Social

Modernization)

一、教学目的:

准确把握当前我国社会变迁的过程与趋向、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和主要解决措施。

二、教学要求:

熟悉社会变迁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理解社会渐变和社会革命两种社会变迁的形式;领会当代社会发展理论的发展趋势;了解什么是社会阶级及其社会的阶级结构,什么是社会分层及其社会分层的基本类型,什么是社会流动及其社会流动的原因。

三、教学时数:

3学时

四、教学重点:

社会变迁的定义;社会变迁的动力;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社会现代化基本内容。

五、教学难点:

社会变迁的理论。

六、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七、主要参考文献:

1.孙立平:《社会现代化》,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

2.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3.【美】西里尔·E·布莱克:《比较现代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4.【英】戴维·赫尔德等:《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5.杨雪冬:《全球化:西方理论前沿》,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八、作业:

1.什么是社会变迁?它有两种基本形式? 2.简述社会变迁的主要理论。

3.什么是社会发展?如何正确理解社会发展?社会发展的特征是什么? 4.社会发展有那些理论模式?简述它们的主要内容。5.什么是社会现代化?它包括哪些内容?

6.发展中国家能否通过发达国家的模式实现现代化?为什么?

7.我国社会现代化的背景、特征是什么?如何选择我们的现代化目标?具体途径有哪些?

第十二章

社会问题(Social Problem)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能够对社会存在的问题进行解释和界定,并就当前中国乃至世界存在的困扰问题进行分析。

二、教学要求:

熟悉掌握社会问题的基本概念、理论解释以及社会问题的根源。

三、教学时数:

3学时

四、教学重点:

社会问题定义;社会问题的特征。

五、教学难点:

社会问题的理论;中国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

六、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观看影像资料、社会调查。

七、主要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八、作业:

1.什么是社会问题?如何认定社会问题? 2.社会问题的特点有哪些?可以作哪些分类? 3.运用有关理论说明我国当前某一社会问题。4.简述社会问题的几种理论解释。

第十三章

越轨与社会控制(Deviance and Social Control)

一、教学目的:

明确越轨行为与社会控制都是社会运行中的正常现象。运用社会控制理论处理自我与社会的关系,防范可能或者突发的越轨行为。

二、教学要求:

了解什么是越轨行为及其基本类型,运用社会控制理论去正确处理社会生活中的越轨行为。

三、教学时数:

3学时

四、教学重点: 社会控制定义;社会控制手段。

五、教学难点:

社会规范与社会控制;越轨行为与社会控制。

六、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观看影像资料、社会调查。

七、主要参考文献:

1.【美】E·A·罗斯:《社会控制》,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2.【美】R·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3.郑杭生、李强等:《社会运行导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基本理论的一种探索》,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八、作业:

1.什么是社会控制?社会控制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2.如何认识社会控制与社会规范的联系和区别?

3.社会控制的主要手段包括哪些?如何实施对越轨行为的控制? 4.简述越轨行为的主要理论。

下载北大社会学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北大社会学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北大三老》教案

    《北大三老》教案综合部姚冠军【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查找资料,熟悉“北大三老”,了解他们人生经历、为人处世的态度以及学术上的贡献。2.学习作者从不同描写角度对呈现人物特......

    法社会学教案五篇范文

    第一篇法社会学的概念、框架和方法论 重点:了解法社会学是研究法律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学科,是法学与社会学相互结合的产物。 难点:理解法社会学家使用的法律概念的多元化趋势。......

    第二章 教育社会学教案(本站推荐)

    第一章 教育社会学的学科要素 §1—1 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 一、研究对象诸说 主要有2类观点: (一)社会化过程说 佩恩:教育社会学是描述与解释个人如何透过社会关系以获得并组织......

    北大考研复试班-北京大学体育人文社会学考研复试经验

    www.xiexiebang.com/)打印。网站打印功能开通时间为 2018 年 3月5日10:00。 登录规则: 用户账号为“bd2018”+报名号(北京大学报名点);“wd2018”+报名号(非北京大学报名点)。用......

    东北大森林教案

    东北大森林 一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品读感悟、想象画面,了解东北大森林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3、联系上下文,理......

    法社会学教案(共五则范文)

    法社会学教案 第一编 法社会学基本理论 第一章 法社会学导论 第一节 法社会学的概念 一、法社会学的概念 法社会学是研究法律与社会相互关系,兼具法学与社会学知识与性质的交......

    体育社会学教案(共5篇)

    体育社会学教案 绪论部分自学一、体育社会学的概念 (一)体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 (二)体育社会学的概念 二、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畴 (一)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二)体育社会......

    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课教案

    《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课程 教 案课 程 性 质 专业课 教研室(实验室) 社会工作教研室 授 课 班 级 10社会工作1-2班 姓名职称杨书胜 讲师 使 用 教 材 《西方社会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