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早读课有效性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时间:2019-05-13 22:06: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语文早读课有效性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语文早读课有效性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第一篇:高中语文早读课有效性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高中语文早读课有效性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1、随着高中语文新课改的深入,借助中国教育学会在我校进行的语文“高效阅读”实验,以及在近些年的高考卷中,名句考查题一直被沿用,且分值五分。考查内容涉及面广,包括小学、初中、高中的必背篇目和课外名篇名句,广大语文教师为了获得这五分,用尽心思。尤其是语文早读几十分钟,把课内必背篇目让学生反复朗读,反复背诵,反复填写。但是,考试结果却不尽人意。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早读效率低。

2、高中生对待语文早读课的态度与兴趣同初中、小学相比,反差极大。好多学生认为要重视思维训练,早读课不必太在意,所以高中语文早读的教室里不再是琅琅书声而是沉默的世界。实际上这是对早读的误解,语文本身是语言课,不大声阅读,就没有语感;没有语感好多理解的东西就很难把握。因此,高中语文早读课要适应高中生的特点,高中教学的实际,对于语文老师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需积极探索和实践。鉴于语文早读课一直低效运作的事实,本课题组力图从存在问题出发,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以期提高语文早读课的有效性。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对早读课的研究比较多的地方有:徐州市、鹤山市、海南省、四川省等地皆有研究,多从早读课的现状、组织形式、检测模式等方面进行研究。现状多半不太理想,组织形式多为朗读模式的多样化,有个别研究涉及到背诵,检测模式也为抽查、课后了解等等。国外尚未见到对早读课的研究课题。杏南中学的田克云老师在他的课题《高中语文早读课有效性研究》中期报告中提到对早读文本的编辑——《早读古文选本》,即把必修一和必修五当中的重点古文选出编成文本,让学生通过重点篇目的诵读,从中培养文言语感,积累文言重点词句,夯实基础,进而形成文言文的阅读能力,这对我们是很好的启发。

拟创新点

(1)在查阅了众多的资料之后,我们发现多数研究只是强调朗读课文和课外经典篇章,但是忽略了课文的注释等部分,倘若学生忽视了这块内容,那么譬如读文言文读得再多,对很多的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还有句式也只是一知半解,也就达不到对接高考的目的。因此我们必须利用早读课让学生在朗读的同时注重注释的记忆。

(2)强化背诵,多数研究只是认识到背诵的重要性,但是没有涉及如何利用早读指导学生背诵,使学生早读背诵效率大大提高。所以本课题将加强教师的背诵方法指导作用。

(3)早读应重视“眼到、口到、心到、手到”,但是多数研究只是提到学生背诵时应该随手写写,增强记忆,但是对正式默写没有具体提到。故在研究中我们将加强在早读课中通过默写达到夯实学生字词基础,强化背诵效果的作用。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接受情感熏陶。”指出 “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叶圣陶先生说:“须在心与眼之外, 且用口与耳才好。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

古人云:“松声、涧声、琴声、鹤声……皆声之至清者,而读书声为最。”新课标提出的重视语文朗读教学是相当及时,也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朗读是“活”的,朗读使人感知、共鸣。朗读在语文教学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使我们切不可忽视语文朗读教学在新课程标准中的重要地位。背诵,自古以来就是读书的一种好方法,有着几千年历史传统的中国私塾教育中,背诵就是其中最基本的教学与学习手段,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托尔斯泰曾经说过:“背诵是记忆力的体操”。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文学家和学问渊博的学者专家都曾背诵过大量的名作。因此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是要下一番功夫来背诵的,背诵的文章多了,潜移默化中,就把美词妙句化为自己词汇仓库中的材料,在驾驭语言方面就水到渠成进入自由的境界。

本课题的研究以新语文课程标准为指针,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出发点,针对目前高中语文早读课存在的无序管理问题,开展全方位的改革实践,以有效提高早读课的效率,增加学生的语文积累,把早读与高考考纲相结合,提升应对高考的能力和语文素养。

四、课题的界定

早读课是早早读的课。高中早读课的有效性是指高中教师对学生所读内容加以正确引导,对读的方法进行合理的指导,对读的过程给予恰当的控制,并通过尽可能恰当的评价,以达到最佳的早读效果。日日利用一天中记忆力最旺盛的时候,通过诵读或吟读等方式,可以储备让自己都佩服的难以估量、难以想象的海量语文资源,但错过了就很难追回。本课题着重于通过对早读课内容及方式方法的管理研究以达到有效提高早读课的效率。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

早读课是语文学习的前沿阵地,小学如此,初中如此,高中更是如此。语文早读课在促进学生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高,情操的陶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也对于教学的顺利推进,师生情感的交流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文字,音、形、义皆美,需“读”来细细玩味其三美。汉语言作品,特别是古文学作品,大多长短相间,骈散结合,音韵和谐,说理形象,尤其需要通过出声地读方能领悟其曼妙。而对于诗、词、歌、赋、曲来说,“读”是必须的选择,唯有“读”才能品尝它的原汁原味。早读课利用好可以达到超越技巧、超越方法的效果,形成至美境界。学生将从题海中走出来,其思路与文采就会如溪水汩汩流淌,才能真正感悟到语文的大美、小美,发现和创造语文色彩缤纷的新天地。

本课题通过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时间段的效率来打造早读高效课堂,确保普通学生“吃得饱”,优秀学生“吃得好”,各得其所,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早读习惯以及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想读、乐读、会读,既读得有兴趣,又强化了对语言的感知力,还能提高语文素养,真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良好的习惯是一笔财富,那些良好的早读,是学好语文的开端。

六、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造成学生早读效率低的原因分析

(一)教师只重考点而不重能力训练

当前的语文早读,墨守成规,安于现状者居多。教师为抓考试分数,课内必背篇目成了唯一背诵内容。让学生反复背诵,反复填写,甚至大量抄写。机械重复,方法单调,内容枯燥。有的学生只是读背,并不了解该句说什么内容,考试时凭感觉写。即使写出也因出现错别字而不得分。例如“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中的“烦”写成“繁”。“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中的“长”写成“常”,此句就不得分了。

(二)阅读内容单调、乏味,不能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知识就学得快,容易理解,巩固得牢,在早读时内容如果局限于高中课内必背篇目,学生就不容易产生兴趣,这些篇目大部分是文言文,学生阅读起来有障碍,不顺口,也不容易理解,从心里上就害怕。背诵时不领悟它的含义,机械重复,几遍下来,产生了厌倦情绪。有时就开始打瞌睡,记忆效果肯定就差了。

(三)学生对名句考分结果期望值不高

大多学生有这样一种心理:花许多时间去背诵,结果还是考不得满分。还不如多记其他内容,还能增加分数。的确,高中必背内容共六册,还有初中的,课外的,有关还涉及到小学的,如此宽的涉及面,却只考五分。错别字一个整句不得分。即使当时能背诵,时间一长,也会忘记。有的学生就不重视早读,导致记忆效率低。

二、提高早读效率的内容与方法

本课题在继承传统早读课优良做法的基础上,在教师的主导下,根据学生心理和教学实际,把规定时间科学地划分为三个阶段:①明确目标,自由朗读——②学生探究,教师点拨——③及时反馈,巩固成果。这三个阶段相辅相成,紧张有序地贯串在整个早读过程中,既相互促进,又相互补充,通过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时间段的效率来打造早读高效课堂。(一、)明确目标,自由朗读(约25分钟)

这一阶段要求学生全员参与,放声朗读。早读前首先要明确目标,布置具体的任务,由科代表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有章可循。早读任务一般为两条内容,既有硬性规定,人人都要落实,也有“自助餐”,供学有余力的学生提高。比如,在复习文言文《鸿门宴》时,我安排以下任务:

1、熟读课文,识记文言实词、虚词,掌握特殊句式;

2、选读《史记·项羽本纪》中的片断《垓下之围》或《古文观止》中苏轼的《留侯论》。显然,第一条属于基本任务,绝大多数同学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第二条属于延伸内容,供优秀学生拓展、提高。这样就兼顾到了各个层次的学生,确保普通学生“吃得饱”,优秀学生“吃得好”,各得其所。对于早读内容,教师要精心策划,统筹安排。高中生视野开阔,学习潜力大,支离破碎的知识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知识系统化,帮助学生整合高中语文知识体系,特别是根据高考复习备考的需要,精心选材,系统筹划,结合本校本班学生实际,选择文质兼备、适合学生诵读或识记的材料,可编制一套系统的语文早读教材。这个工程浩大,最好由语文组老师全体参与、共同攻坚。我校语文组统一编印的语文早读材料,包括新课标考试大纲中要求背诵的篇目、经典作品、语文基础知识、学生范文等,供学生早读时读、记、悟,学生很是喜爱。很多学生反映,读了这些内容,心里有底了,踏实了,面对考试也更加从容自信了。

自由朗读不是随心所欲,信马由缰,教师要给出方法指导,同时要加强过程调控。首先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节奏,进而读出情感,读出意境,读出风格。教师参与早读,可以起到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极大地提高学生早读的积极性,通过示范可以让学生掌握朗读的基本方法,如果还能够个性化地诵读某一作品,必能使学生心悦诚服,群起效仿,让学生不知不觉爱上早读,爱上作品。教师要尽可能地在教室里巡回走动,防止学生走神。巡视中要特别注意细节问题,如书本是否翻到朗读的那一页,学生的眼神是否注视内容,朗读时有没有发出声音来等,做得好的同学要及时表扬,不够专注的同学要及时提醒、指正,培养学生良好的早读习惯。

(二、)学生探究,教师点拨(约10分钟)

新课标倡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高中生善于理解性记忆,追求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喜欢哲理思辩类作品,一味地读是乏味的、徒劳的,也是学生厌恶的,而且背得再熟,最终还是要反映在卷面上;如果对所读内容不理解,不能灵活变通,考试也难以获得高分。经过第一阶段目标明确的自主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完成基本任务,自行解决朗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时可引导学生逐步进入探究阶段。

事实上,对于识记性的知识,比如名句名篇,许多学生都会背诵,可是一旦落实到个别字句时,往往不是写不出来就是写成了错别字,或是把语句的顺序弄颠倒,而对于语音、字形、病句等知识,许多学生一遇到题目就模棱两可、似是而非。为了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必须对所读内容作一个探究,在读的过程中要关注文本,读思结合,读写结合,比如形似字、同音字有何区别,生僻字该怎么写,不妨动手练一下。特别是对于文学类文本的阅读,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比如对古诗文,在吟诵中体会了其情感、节奏、韵律后,借助沉思,才能够走入诗境,加深理解;品读散文过程中要思考作品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作者的观点、情感态度是什么,遇到重难点词语、句子时要思索其含义,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在这个阶段,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在读中思,在思中读,因为只有以读促思,以思导读,读思结合,才能有质的飞跃。有时候为了突出重点,强化记忆,培养认真的习惯,可以边读边写某些难写的字或摘录文章中优美的句子,做到了“眼到、口到、手到、心到”,目标自然也很容易达到。学生经过探究还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在巡视中给予点拨,个别辅导。(三、)及时反馈,巩固成果(约5分钟)

早读快要结束的时候,不少学生往往显得心浮气躁、急不可耐。这时如果能及时来一次测评、反馈,检验、巩固一下早读成果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相关的题目,独立完成之后,自行核对、查证,也可以通过统一发放复习资料的方式进行。对于高三复习备考而言,后一种方式非常实用。测评最好结合早读内容设计,以适量的客观选择题、文字表述题为宜,比如字音、字形、病句、文学常识、名句默写、语言综合表达应用题等,这些都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紧张有序地完成,通过“短、平、快”的方式,达到高效的目的。

科学布置早读任务,合理划分早读时段,充分利用单位时间,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早读特别是复习备考的效率。

七、实验研究方法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运用现代教育理论与教育思想,通过教学改革与实验,结合我校正在进行的“语文高效阅读”实验,本课题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研究方法:

1、调查法:在研究前期、中期、后期采用问卷、谈话、观察、总结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事实依据。在研究过程中,及时进行总结,既总结切实可行的有效的经验,以便推广;也总结存在的问题或失败的教训,以利于今后的提高。

2、个案分析法:选取有代表性的学生个体作为长期观察对象,观察并分析其发展动态,进行科学比对,最终得出结论。

3、文献法:在课题研究中积极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与本课题有关的理论,掌握本课题发展动态,并积极吸取同行的研究成果,不断充实自己的研究。收集、研读《做一个高效的阅读者》(作者贝蒂娜.苏雷,译者杨蓉,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走进语文教学之门》(作者:王尚文 上海教育出版社)等文献资料。

4、行动研究法:由课题组成员通过共同研究,并在中国教育学会专家的指导下,针对高中早读课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计划,在实际中实施、验证、修正而得出研究结果。参考高考大纲,将早读与高考紧密结合。

八、课题研究的主要阶段:

研究预计用三个学期的时间,分三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确定课题,建立课题研究组织,收集课题研究相关的资料,学习与课题相关的理论。

2、设计研究方案,建立课题研究班级,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分工,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

3、积极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相关论著、文章,提高理论修养和学术水平及研究能力。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

1、落实课题组成员研究任务,通过学习理论、进行工作实践,积累经验,讨论完善理论框架,为课题的全面实施作好辅垫。

2、根据研究方案,启动课题研究。分析本校早读课的现状,基本探究出提高高中语文早读课效率的模式和策略。

3、定期召开研讨会,总结交流经验。完成各负责工作材料的整理和分析,形成阶段性研究报告、进行课题中期评估。

第三阶段:总结提升阶段

1、汇集材料,整理分析研究结果,撰写总结性研究报告。

2、以高中课本和高考考纲为基础,整理早读课资料。举办研究成果展示活动。

3、召开课题验收鉴定会,提交研究成果,完成课题的总结提炼,申请课题鉴定。

九、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该课题已经酝酿了较长时间,与同事做过多次切磋交流,并请教了中国教育学会语文高效阅读专家组的专家,通过对高中语文早读课的密切关注,现已具备较为充足的实施条件,主要有:

1、本课题研究是中国教育学会正在我校进行的“语文高效阅读”的大课题背景下提出的,全体教干教师热情高涨,全体同学劲头十足,具备优良的研究氛围。

2、语文开设早读课,由来已久,普遍认为,早读课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阵地,是课堂必不可少的延续与补充,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绝佳时间,也是决定学生语文成绩好坏的关键环节。我校教师已达成共识,明确认识到语文早读课的重要性。

3、我校属市教学示范性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省、市、区级课题多,质量好,推广范围广;校级小课题也开展的如火如荼,做到了“人人都有小课题,各科都有小课题”;学校与中国教育学会签约成立了教师培训基地,定期邀请专家、学者来校作报告,并切实指导教师做好课题实施工作。所有这些,为课题研究活动提供了广泛的基础,为课题研究的进行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

4、我们语文组有着较为丰富的课堂教学驾驭能力及科研能力,陈宗理老师、张艳玲老师在课题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积累,为本次实验奠定了初步的人力基础。

十、预期的研究成果

1、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提高高中语文早读课效率的模式和策略。

2、关于高中早读优质课、公开课的推广

十二、参考文献

【1】魏吕成 新课程背景下对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思考 [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年03期

【2】王心敏

多维语文素养启示录[J]文学教育(下);2010年02期

【3】韦美日

高中语文课程的价值追求

[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吕美云

论《项链》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嬗变

[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5】李

学生自主设计问题 教师构建开放课堂

[J] 才智2010年05期

【6】赵学海

从高考文言文阅读题谈文言文教学[J] 成功(教育)2010年02期

【7】徐志伟

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语文教材改革需要准确价值定位

[N]中国教育报;2010年

【8】康

重庆綦江区域推进课改四人谈

[N]中国教师报 ; 2010年 【9】国

教育发展 教师是关键

[N]衡水日报;

2010年

【10】费文娟

语文学科如何迎战高考

[N]泸州日报 ; 2010年

【11】王凤霞

聚焦课堂我先行

[N]天津教育报 ; 2010年

【12】胡芳华

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的实践探索[D]苏州大学2009年

【13】沈万凤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 ; 2009年

【14】张后安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

[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5】李海涛

高中语文课内阅读与作文教学一体化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16】梁 蓉

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与实践 [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17】尹逊荣

新课程高中语文发现式阅读教学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 2009年

【18】魏红梅

新课程高中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19】张同杰

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选修教材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

2009年

【20】伍

语文网络课程的生成性研究

[D]首都师范大学;

2009年

第二篇: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ww w.5 Y k j.CoM文

章 来源

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枝江三中高中

一.课题研究背景及现状分析

当前我校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所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无效和低效问题。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就其总体而言,在朝着新课程的理念和方向扎实推进,但由于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理解和领会不到位以及由于实施者缺乏必要的经验和能力,课堂教学改革也出现形式化和低效化的现象,故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校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

一直以来,我校英语教学在教学思想上重视教学实践和教学结果,而忽视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和研究;重视对学生双基的落实,而忽视过程方法和情感体验;重视应试教学,而忽视对学生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和良好习惯的养成。

为改革我校英语教学与新形势发展不相适应的现状,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实施新教材,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学水平,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即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根据我校教科室统一规划,落实《枝江三中教育科研规划纲要》,参照枝江三中“农村普通高中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课题实验方案,特制定本方案。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界定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十分注重追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在知识教学的同时,关注过程方法和情感体验。这突出表现在:1.把过程方法视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探索、思考、观察、操作、想象、质疑和创新等丰富多彩的认识过程来获得知识,使结论和过程有机整合起来,知识和能力和谐发展。2.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努力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精神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努力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这种对人的情感和道德的普遍关注是舒张的以知识为本位的课堂教学所难以想象的,也难以企及的。用参加课改的教师自己的话说:“现在的课堂不能只有知识的传授,我们还要关心学生是怎么学会的,他们在学的过程中有什么样体验。”这实在是了不起的进步,因为它把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想落到了实处。

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教学的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有效教学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科学主义和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教学是否有效并非依赖于完全客观地标准来判断,实际上对教学有效性的判断是一个价值负载的活动,它取决于人们的教学价值观和教学目标观。对教学目标的不同认识,必然会导致对教学有效性的不同判断。

(2)有效教学旨在促进学生的学习。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有效教学是一整套为促使学生学习、实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策略。有效教学的着重点在于“有效”,而教学的“效”则体现在学生的学习上,体现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上。因此,判断教学有效性的标准是学生的学习。有效教学要求教师承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具有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观念。

(3)有效教学呼唤效益意识。优化理论认为,有效教学强调教学效果,教学效果的底线就是教学目标的达成。同时,有效教学强调时间合理而充分的利用,追求有限时间内学生发展的最大化。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又反对绝对量化或过于量化,而且将定性与定量、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师的工作表现。

(4)有效教学需要反思与创新。有效教学必然是一种反思性实践,有赖于教师持续的反思与探究。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有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创造精神,也需要教师具有经验意识,从经验中学习,形成自己的实践智慧。

在这四个理论的支撑下,我们把高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界定为立足于农村高中学科教学实践,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农村高中学校的教育环境,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系统借鉴、整理、选择教学经验,对成功的有效教学经验进行分析与整合,在有效的教学策略、有效的学习策略、有效的教学评价策略上取得突破,形成有效教学策略体系和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发展。

三、研究目标及所要解决的问题

(一)研究的目标:

第一,如何对学困生进行心理上的指导和学习上的帮助。教育界著名的“期望效应”实验,证明了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态度和评价将对学生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尤其是对那些英语学习能力不强、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教师对他们的期望值一定要适度,这是促使这部分学生逐步产生较高的自我期望值的前提。还要让这部分学生真正懂得,虽然成功是通过努力才能获得的,但也并非努力了就一定能成功;要想成功,除了必须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外,还必须打下坚实的科学知识的基础。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授业”和“传道”,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不能做拔苗助长的事情。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阿德勒认为,任何人在开始生活的时候都具有自卑感。学习能力不强和学习成绩不理想,往往会造成这一部分学生的自卑,因此教师一定要树立起这一部分学生的自信心。

第二,如何开发非智力因素,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智力是什么?我国学者认为:“智力是一种综合认识能力,由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组成,其中抽象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情感智力的实质反映出个体准确地、有效地加工情绪与情感信息的水平,是情感与理智(包括认知)协调的结果。美国著名心理学家Gardner则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的智力各具特色,学校里根本没有所谓“差生”存在。美国人类行为学家、心理学博士丹尼尔·古尔曼在《情感智力》一书中,认为情感智力其实就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了解自己情绪的能力;二是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三是自我激励的能力;四是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五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因此说,情感是处于核心地位的非智力因素,是学习和工作的内驱力,是沟通师生关系的桥梁。心理学研究证明:情感与认知、热情相随相生、与需要、动机、信心和兴趣等的关系极为密切。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注重情感因素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因此,英语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对于并非母语的英语的接受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注意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及语言表达能力,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情绪能力,培养学生以良好的情绪带动学习,以促进其多维智力的全面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取“以赞扬为主”和“以批评为辅”的办法。“以赞扬为主”指的是受到老师的经常表扬,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自豪感和荣誉感,从而使学生自觉自愿地进一次提高和完善个人的多维智力及综合能力。

第三,如何使传授语言知识与“任务型”教学相结合。《新课程标准》强调:“课堂教学应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书本知识的教学模式,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由于英语是高中学生的一门核心学科课程,所以一直以来教师在教学中都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以“教”为出发点,过多地注重了对英语基础知识的传授,过多地强调了学生对词汇的背诵记忆和对语法规则的掌握理解,恰恰忽视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心理特点、智力特点和思维特点,忽略了英语是一种语言,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用来交际。这样一来,使得英语课堂教学基本上体现的是教师的“教”,很难体现出学生的“学”。能够改变这一现状的教学方法只有“任务型”教学。“任务型”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直接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的教学方法或理念。“任务型”教学关注学习的过程,注重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强调生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多边互动,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实践、体验、参与、合作和交流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采取“任务型”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感受学习的乐趣。“任务型”教学的特点是:转变教师角色,重视学生主体性;突出任务的互动性和合作性;创设生动情境,激发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面向全体,人人参与,注重全员发展。很多教学实践证明,“任务型”教学在实际英语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效果是明显的。

第四,如何体现人文关怀,运用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内在发展动力。在我们的周围往往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教师深得学生喜爱的原因,一是因为这位教师的课讲得有滋有味,二是因为这位教师对学生非常关心。学生喜欢这位老师,便容易学好这位老师教的课。加上这位老师的课再讲得好,他的学生便容易普遍出成绩。美国学者罗杰斯认为,“人的认识活动伴随着一定的情感因素,当情感因素受到压抑时,人的自我创造潜能就得不到发展和实现”。因此,只有真正尊重和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激发起学生的热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其实教学也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不仅指“传道授业”的本领,还包括了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本领。每上完一节课,都不仅仅是学生经历了一次新的学习历程,同样也是教师经历了一次新的教学历程。那么如何在课堂上体现人文关怀,如何运用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内在发展动力呢?笔者认为,只有走进学生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善于发现蕴藏在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必然能够做到让我们的英语课堂充满新鲜的生命活力,让学生在更新、更美的境界中愉快地学习。加强课堂教学中的人文关怀,同样是对英语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与学生相处得和谐、融洽,不仅有利于情感的沟通,加深师生之间彼此的理解,而且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健康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第五,如何营造轻松的学习气氛。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利用课前十分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比如唱一些英语歌曲,开展一些有趣的复习知识型的游戏,活跃课前气氛,增强英语课堂的趣味性,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倘若教师只知道在课堂上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的学习地位,没有什么轻松、愉快的气氛,因而对知识也就毫无兴趣可谈,也就更谈不上学习的轻松。无数例证表明,营造一个宽松、舒适、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不仅能使师生的情感交融,还能使师生双方都感觉到教与学是一种乐趣,而不是负担。一般来说,营造轻松的学习气氛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创设思维情境,通过问题的解决获得愉悦感;二是在讲授中,运用多种技巧使学生获得愉悦感;三是通过大胆的、合乎情理的想象,创造性地复述课文,使学生获得愉悦感;四是引入竟争机制,通过学习的成功获得愉悦感;五是开展合作性学习和任务型学习,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

第六,如何构建科学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研究意义:

第一,促使教师增强素质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思想。引导教师强化教学目标意识,克服教学的随意性。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在教学中方法更加灵活多样。

第二,开发非智力因素,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学法指导、更新教学手段。为学生打好英语基础。让高中学生形成个性化的英语学习方式,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及健康丰富的情感。

第三,构建科学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准确体现高中英语课程的价值追求。

四、研究内容、重点

研究的内容:

(一)研究教师的有效教学策略。以教师有效的“教”来促进学生有效的“学”。内容主要有:教学准备策略(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资源的利用、开发与整合、教学行为选择的研究);教学实施策略(主要教学方法、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媒体);教学评价反思策略(做好教学后记、教学案例和教前反思的研究)。

(二)研究学生的有效学习策略。研究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习方式的特点,开展有效学习方法指导的研究,有效训练练习的研究,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完成知识的建构,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研究学校的有效评价体系。在新课程改革中,评价改革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要通过建构农村高中课堂有效教学评价标准、学生有效学习评价标准来促进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实现学校精细化管理,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和学校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四)研究有效地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研究的重点 :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是,研究如何让学科课堂富有个性,使学生学习成绩得以提高,个性得以充分发展;难点是如何引导教师建立新课程观念,杜绝“穿新鞋、走老路”现象,脚踏实地地落实实验步骤,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

五、研究的思路、过程与策略

研究的思路

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高中生应该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掌握学习方法,有较好的阅读鉴赏、表达交流能力,基本的信息处理能力,融会整合英语知识的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要素,形成富有个性的英语学习方式。

在研究过程中要端正态度,坚定信心,以高涨的热情冷静的头脑面对课改,除传统之弊,兴课改之利,具体措施:

(一)倡导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学习方式,继承传统优秀教法。

(二)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

(三)重视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合理使用现代媒体,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实效。

研究的过程 本课题将进行为期三年的实验研究

1.准备阶段: 2009年9月~2009年12月,在高一一年的基础上,比较分析新教材的特点,进行现状的分析,确立研究方案。研究人教版教材体例与英语课堂教学指向之间的关系。

2.实施阶段: 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课程改革中具体实施,实践探求,总结分析,资料积累,撰写论文。重点研究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总结阶段:2013年1月~2013年6月,效果评价,总结交流,论文结集。

研究的策略:

1.比较法:比较旧教材体例与人教版教材体例的差别

2.调查实验法:实施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调查课堂教学的效果,进行比较,然后进一步完善。

3.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就是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深人而具体研究的方法。个案研究的对象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个别团体或机构。前者如对一个或少数几个优生或差生进行个案分析,后者如对某先进班级或学校进行个案研究。个案研究一般对研究对象的一些典型特征作全面、深入的考察和分析,也就是所谓“解剖麻雀”的方法。同时个案研究不仅停留在对个案的研究和认识的水平上,而且需要认识教育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提出一些积极的教育对策,以便因材施教。

4.文献借鉴法:借鉴教育理论和教改发展动态,支撑构建本课题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

5.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教学中的经验和教训,修改补充和完善研究过程。

六、预期研究成果

预期研究成果:

1.通过实施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改变以前只是被动地听讲,做题的习惯,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通过独立探索、积极体验、协作学习等方式,使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学习、提问、思考、交流,课堂气氛要明显比以前活跃,学生的知识面更加广阔。

2.教师在教学中方法更加灵活多样。构建新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准确体现高中英语课程的价值追求,让高中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七、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

本课题属于学校“农村普通高中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的一级子课题(分课题)隶属于学校课题实验领导小组的管理。本部分课题由英语二级子课题组成,二级子课题由英语教研组管理。二级子课题由实验教师承担实验,所有文字材料均须向教研组和教科室报送电子文稿。英语一级子课题组信箱:x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课题实验方案枝江三中高中

一.课题研究背景及现状分析

当前我校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所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无效和低效问题。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就其总体而言,在朝着新课程的理念和方向扎实推进,但由于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理解和领会不到位以及由于实施者缺乏必要的经验和能力,课堂教学改革也出现形式化和低效化的现象,故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校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

一直以来,我校英语教学在教学思想上重视教学实践和教学结果,而忽视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和研究;重视对学生双基的落实,而忽视过程方法和情感体验;重视应试教学,而忽视对学生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和良好习惯的养成。

为改革我校英语教学与新形势发展不相适应的现状,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实施新教材,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学水平,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即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根据我校教科室统一规划,落实《枝江三中教育科研规划纲要》,参照枝江三中“农村普通高中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课题实验方案,特制定本方案。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界定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十分注重追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在知识教学的同时,关注过程方法和情感体验。这突出表现在:1.把过程方法视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探索、思考、观察、操作、想象、质疑和创新等丰富多彩的认识过程来获得知识,使结论和过程有机整合起来,知识和能力和谐发展。2.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努力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精神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努力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这种对人的情感和道德的普遍关注是舒张的以知识为本位的课堂教学所难以想象的,也难以企及的。用参加课改的教师自己的话说:“现在的课堂不能只有知识的传授,我们还要关心学生是怎么学会的,他们在学的过程中有什么样体验。”这实在是了不起的进步,因为它把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想落到了实处。

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教学的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有效教学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科学主义和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教学是否有效并非依赖于完全客观地标准来判断,实际上对教学有效性的判断是一个价值负载的活动,它取决于人们的教学价值观和教学目标观。对教学目标的不同认识,必然会导致对教学有效性的不同判断。

(2)有效教学旨在促进学生的学习。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有效教学是一整套为促使学生学习、实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策略。有效教学的着重点在于“有效”,而教学的“效”则体现在学生的学习上,体现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上。因此,判断教学有效性的标准是学生的学习。有效教学要求教师承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具有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观念。

(3)有效教学呼唤效益意识。优化理论认为,有效教学强调教学效果,教学效果的底线就是教学目标的达成。同时,有效教学强调时间合理而充分的利用,追求有限时间内学生发展的最大化。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又反对绝对量化或过于量化,而且将定性与定量、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师的工作表现。

(4)有效教学需要反思与创新。有效教学必然是一种反思性实践,有赖于教师持续的反思与探究。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有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创造精神,也需要教师具有经验意识,从经验中学习,形成自己的实践智慧。

在这四个理论的支撑下,我们把高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界定为立足于农村高中学科教学实践,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农村高中学校的教育环境,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系统借鉴、整理、选择教学经验,对成功的有效教学经验进行分析与整合,在有效的教学策略、有效的学习策略、有效的教学评价策略上取得突破,形成有效教学策略体系和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发展。

三、研究目标及所要解决的问题

(一)研究的目标:

第一,如何对学困生进行心理上的指导和学习上的帮助。教育界著名的“期望效应”实验,证明了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态度和评价将对学生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尤其是对那些英语学习能力不强、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教师对他们的期望值一定要适度,这是促使这部分学生逐步产生较高的自我期望值的前提。还要让这部分学生真正懂得,虽然成功是通过努力才能获得的,但也并非努力了就一定能成功;要想成功,除了必须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外,还必须打下坚实的科学知识的基础。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授业”和“传道”,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不能做拔苗助长的事情。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阿德勒认为,任何人在开始生活的时候都具有自卑感。学习能力不强和学习成绩不理想,往往会造成这一部分学生的自卑,因此教师一定要树立起这一部分学生的自信心。

第二,如何开发非智力因素,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智力是什么?我国学者认为:“智力是一种综合认识能力,由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组成,其中抽象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情感智力的实质反映出个体准确地、有效地加工情绪与情感信息的水平,是情感与理智(包括认知)协调的结果。美国著名心理学家Gardner则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的智力各具特色,学校里根本没有所谓“差生”存在。美国人类行为学家、心理学博士丹尼尔·古尔曼在《情感智力》一书中,认为情感智力其实就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了解自己情绪的能力;二是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三是自我激励的能力;四是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五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因此说,情感是处于核心地位的非智力因素,是学习和工作的内驱力,是沟通师生关系的桥梁。心理学研究证明:情感与认知、热情相随相生、与需要、动机、信心和兴趣等的关系极为密切。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注重情感因素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因此,英语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对于并非母语的英语的接受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注意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及语言表达能力,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情绪能力,培养学生以良好的情绪带动学习,以促进其多维智力的全面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取“以赞扬为主”和“以批评为辅”的办法。“以赞扬为主”指的是受到老师的经常表扬,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自豪感和荣誉感,从而使学生自觉自愿地进一次提高和完善个人的多维智力及综合能力。

第三,如何使传授语言知识与“任务型”教学相结合。《新课程标准》强调:“课堂教学应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书本知识的教学模式,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由于英语是高中学生的一门核心学科课程,所以一直以来教师在教学中都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以“教”为出发点,过多地注重了对英语基础知识的传授,过多地强调了学生对词汇的背诵记忆和对语法规则的掌握理解,恰恰忽视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心理特点、智力特点和思维特点,忽略了英语是一种语言,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用来交际。这样一来,使得英语课堂教学基本上体现的是教师的“教”,很难体现出学生的“学”。能够改变这一现状的教学方法只有“任务型”教学。“任务型”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直接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的教学方法或理念。“任务型”教学关注学习的过程,注重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强调生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多边互动,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实践、体验、参与、合作和交流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采取“任务型”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感受学习的乐趣。“任务型”教学的特点是:转变教师角色,重视学生主体性;突出任务的互动性和合作性;创设生动情境,激发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面向全体,人人参与,注重全员发展。很多教学实践证明,“任务型”教学在实际英语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效果是明显的。

第四,如何体现人文关怀,运用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内在发展动力。在我们的周围往往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教师深得学生喜爱的原因,一是因为这位教师的课讲得有滋有味,二是因为这位教师对学生非常关心。学生喜欢这位老师,便容易学好这位老师教的课。加上这位老师的课再讲得好,他的学生便容易普遍出成绩。美国学者罗杰斯认为,“人的认识活动伴随着一定的情感因素,当情感因素受到压抑时,人的自我创造潜能就得不到发展和实现”。因此,只有真正尊重和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激发起学生的热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其实教学也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不仅指“传道授业”的本领,还包括了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本领。每上完一节课,都不仅仅是学生经历了一次新的学习历程,同样也是教师经历了一次新的教学历程。那么如何在课堂上体现人文关怀,如何运用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内在发展动力呢?笔者认为,只有走进学生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善于发现蕴藏在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必然能够做到让我们的英语课堂充满新鲜的生命活力,让学生在更新、更美的境界中愉快地学习。加强课堂教学中的人文关怀,同样是对英语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与学生相处得和谐、融洽,不仅有利于情感的沟通,加深师生之间彼此的理解,而且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健康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第五,如何营造轻松的学习气氛。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利用课前十分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比如唱一些英语歌曲,开展一些有趣的复习知识型的游戏,活跃课前气氛,增强英语课堂的趣味性,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倘若教师只知道在课堂上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的学习地位,没有什么轻松、愉快的气氛,因而对知识也就毫无兴趣可谈,也就更谈不上学习的轻松。无数例证表明,营造一个宽松、舒适、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不仅能使师生的情感交融,还能使师生双方都感觉到教与学是一种乐趣,而不是负担。一般来说,营造轻松的学习气氛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创设思维情境,通过问题的解决获得愉悦感;二是在讲授中,运用多种技巧使学生获得愉悦感;三是通过大胆的、合乎情理的想象,创造性地复述课文,使学生获得愉悦感;四是引入竟争机制,通过学习的成功获得愉悦感;五是开展合作性学习和任务型学习,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

第六,如何构建科学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研究意义:

第一,促使教师增强素质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思想。引导教师强化教学目标意识,克服教学的随意性。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在教学中方法更加灵活多样。

第二,开发非智力因素,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学法指导、更新教学手段。为学生打好英语基础。让高中学生形成个性化的英语学习方式,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及健康丰富的情感。

第三,构建科学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准确体现高中英语课程的价值追求。

四、研究内容、重点

研究的内容:

(一)研究教师的有效教学策略。以教师有效的“教”来促进学生有效的“学”。内容主要有:教学准备策略(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资源的利用、开发与整合、教学行为选择的研究);教学实施策略(主要教学方法、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媒体);教学评价反思策略(做好教学后记、教学案例和教前反思的研究)。

(二)研究学生的有效学习策略。研究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习方式的特点,开展有效学习方法指导的研究,有效训练练习的研究,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完成知识的建构,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研究学校的有效评价体系。在新课程改革中,评价改革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要通过建构农村高中课堂有效教学评价标准、学生有效学习评价标准来促进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实现学校精细化管理,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和学校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四)研究有效地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研究的重点 :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是,研究如何让学科课堂富有个性,使学生学习成绩得以提高,个性得以充分发展;难点是如何引导教师建立新课程观念,杜绝“穿新鞋、走老路”现象,脚踏实地地落实实验步骤,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

五、研究的思路、过程与策略

研究的思路

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高中生应该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掌握学习方法,有较好的阅读鉴赏、表达交流能力,基本的信息处理能力,融会整合英语知识的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要素,形成富有个性的英语学习方式。

在研究过程中要端正态度,坚定信心,以高涨的热情冷静的头脑面对课改,除传统之弊,兴课改之利,具体措施:

(一)倡导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学习方式,继承传统优秀教法。

(二)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

(三)重视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合理使用现代媒体,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实效。

研究的过程 本课题将进行为期三年的实验研究

1.准备阶段: 2009年9月~2009年12月,在高一一年的基础上,比较分析新教材的特点,进行现状的分析,确立研究方案。研究人教版教材体例与英语课堂教学指向之间的关系。

2.实施阶段: 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课程改革中具体实施,实践探求,总结分析,资料积累,撰写论文。重点研究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总结阶段:2013年1月~2013年6月,效果评价,总结交流,论文结集。

研究的策略:

1.比较法:比较旧教材体例与人教版教材体例的差别

2.调查实验法:实施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调查课堂教学的效果,进行比较,然后进一步完善。

3.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就是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深人而具体研究的方法。个案研究的对象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个别团体或机构。前者如对一个或少数几个优生或差生进行个案分析,后者如对某先进班级或学校进行个案研究。个案研究一般对研究对象的一些典型特征作全面、深入的考察和分析,也就是所谓“解剖麻雀”的方法。同时个案研究不仅停留在对个案的研究和认识的水平上,而且需要认识教育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提出一些积极的教育对策,以便因材施教。

4.文献借鉴法:借鉴教育理论和教改发展动态,支撑构建本课题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

5.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教学中的经验和教训,修改补充和完善研究过程。

六、预期研究成果

预期研究成果:

1.通过实施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改变以前只是被动地听讲,做题的习惯,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通过独立探索、积极体验、协作学习等方式,使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学习、提问、思考、交流,课堂气氛要明显比以前活跃,学生的知识面更加广阔。

2.教师在教学中方法更加灵活多样。构建新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准确体现高中英语课程的价值追求,让高中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七、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

本课题属于学校“农村普通高中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的一级子课题(分课题)隶属于学校课题实验领导小组的管理。本部分课题由英语二级子课题组成,二级子课题由英语教研组管理。二级子课题由实验教师承担实验,所有文字材料均须向教研组和教科室报送电子文稿。英语一级子课题组信箱:v教科室信箱:b

本课题组织管理采用各级分管制

一级子课题负责人:谢保宜负责分课题研究工作,并组织管理好各个子课题的正常活动。

二级子课题承担人:负责每个子课题的正常开展,并作好本子课题的研究工作。

c教科室信箱:c

本课题组织管理采用各级分管制

一级子课题负责人:谢保宜负责分课题研究工作,并组织管理好各个子课题的正常活动。

二级子课题承担人:负责每个子课题的正常开展,并作好本子课题的研究工作。

ww w.Y k j.CoM文

章 来源

第三篇:谈初中英语早读课有效性策略

谈初中英语早读课有效性策略

谢殿友

初中住校生英语早读课往往不被部分教师和学生重视。学生的早读存在机械性问题,一个早读课下来,收效甚微。如何扎实有效地开展早读课,本人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 认识早读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早读时间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经过一夜的休息,达到了体力恢复,精力充沛,思维活跃,记忆清晰的状态,学习效率是相当高的。我们的古人就曾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由此可见,从古到今都很重视“读”,这种传统的教育方法和读书方法一直都为人所采纳,因此,英语教师更要明晰早读课的重要性。

2.在平时的早读课中,我们会发现有一小部分同学(尤其是英语基础差的同学),许多学生不知道早读课要做什么事.教师经常观察到一些学生一到早读课就对着单词表背单词,好像英语学习就是念单词。结果还是抱怨单词记不住。总是拿着书本“装模作样”给老师看,还有部分学生是漫无目的的东读一下,西看一下,结果还是抱怨单词记不住。一堂早读课毫无收获,长此以往,英语成绩提不上,学习英语的兴趣也会淡下来,造成恶性循环。因此,加强学生早读课指导是必要的。

3.英语早读可以弥补课内的不足。随着新课程改革对学生学习英语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学习的任务随之加重,往往一节课下来,新单词,短语,句型或习惯用语很多,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学生肯定很难全部掌握,也不能得到充分的练习,所以利用早读课,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纠正发音,练习语音语调,巩固复习已学的知识,这样有利于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提高,增强语感,进而提高英语水平。

二、明确早读课任务

1.早读课最主要的任务是朗读与背诵,那么读什么,背什么,完成多少任务,应当有明确的安排。任务要适中,要让多数学生有信心完成任务。在早读的开始或提前在黑板上给学生以明确的早读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读什么,早读范围广泛,但因为时间限制,所以安排的早读量要适宜,保证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能完成任务.

2.早读的要求。根据不同的早读内容,教师要讲明早读的要求,如泛读了解、熟读领悟、背诵默写等。早读的要求要切合学生实际,不宜定得太高,要使大多数学生都能完成,从而让学生体验完成任务、达到目标后成功的喜悦感。同时,针对基础较差的同学可布置简单的早读任务。让他们也有成功感。

三、科学谋划早读课形式

1.范读(带读),因为我们语言能力的发展是从模仿开始的,所以每次早读课,作者都会亲自带读重点词汇或句型,让学生去反复模仿,有时也让学生跟着磁带模仿,这样既可以避免学生在语音语调方面的错误、训练语音语调的基本功,也可以兼顾到英语基础差的学生。

2.齐读,齐读可以调节“读”的气氛,调动整体的积极性,但是由于学生成绩的差异,肯定会有“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这时教师就要做好帮扶者的身份,多关注这部分学有困难的学生,帮助、指导他们读背,对他们多加鼓励,不然他们会因为不会读,跟不上班级而对自己失去学习的信心。

3.赛读,比一比谁先完成任务,哪一组完成任务的人最多。组与组比,男女生之间比,对表现突出,进步明显的要及时予以奖励,对落后的要予以指导。英语朗读比赛活动,这不但能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口语、语音语调,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自由读,让学生在有任务的前提下自由读(不带读也不齐读),同学之间可以互读互背,形成一种“你帮我,我帮你”,相互监督的良好氛围,同时,在工作中发现,这种互助式的自由读,不一定要“优生”帮“学困生”,也能有好的效果。

四.指导好早读课学法

让学生“怎么读”也就是让学生“怎么学”,有没有好的学习方法是学好任何学科的关键,“早读课”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其一,单词,初中阶段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掌握2000多个单词和200多条词组,所以毫无疑问学生肯定要利用早读时间记单词,由于方法欠佳,有的学生死死的,苦苦的记着26个字母的不同组合,虽然花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可结果还是一团糟,因此对于初中基础阶段的学生,一定要教会掌握音标,因为单词的拼写与读音有很大的联系。其二,语法,有的学生单词记住了,但不能灵活正确的运用单词(尤其是词的形式),这就如同建房子准备好了砖块,不知道怎样盖起漂亮的大厦,盖房子需要设计和框架,同样语

言也有“框架”即语法。初中阶段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语法知识,而纯粹的死记硬背知识点是不够的,也是无趣的,例句则可以帮助说明,解释语法知识点,增强对语法的理解,所以每次讲解一个新的语法点,我都会尽量提供例句,让学生利用早读课熟读熟背,再进行分析、比较、总结,这样学生学起来比较轻松有趣,又能比较好的掌握。其三,背诵,不管学习哪一门语言,都离不开背诵这一方法,因为语言的习得与运用,首先必须有大量的输入,而熟记熟背就是一个输入的过程,当然这也是一个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实践证明,早读课背英语多的同学,英语成绩都比较好,而且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等各方面都要比较强一点,所以教师应抓住早读课这一重要环节,科学正确的引导学生多读成诵,多积累语言,勤培养语感。

五.做好检查反馈工作

如果老师只布置了早读的任务,而不检查读的效果,有的学生嘴读而心不读,甚至有些自觉性不强的学生就会偷懒、讲话、看课外书或甚至扰乱秩序影响其他同学早读,所以教师一定要对早读的效果进行检查或不定时的抽查,并采取一定的措施,可适当施加一定的“压力”。促使学生的阅读有效果、有收获。

英语早读对学生学习英语是非常重要的,只要能被充分利用起来,不但能对日常的英语教学起到补充作用,也能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总之,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在教学中无处不在,而且又辨证地统一,教师在早读课中的主导性加强了,学生的主体性也相应地得到进一步体现。学习英语本是一乐事,我们要努力走出早读课的一些误区,望早读课精彩起来,让学生在兴趣的海洋里快乐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作者单位:洪泽县朱坝中学 邮政编码223113)

第四篇: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有效性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有效性研究课题实施

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数学课堂导入方式也不断发生变化,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理念,精心设计课堂导入。

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在课堂导入上却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的现象。例如:许多教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不重视教学中“导入”环节,认为导入太浪费时间,不如抓紧时间教书本知识或加强练习;有些教师虽然也很关注导入,可形式过于单一且呆板,譬如:回顾己学过的相关知识和内容,并从这些预备知识中转入本节课的学习;还也有些教师一直都很注重课堂导入,但是“事倍功半”的现象却屡见不鲜。

基于对上述情况的分析,本研究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出发点,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数学学科的特点等内容,设计课堂导入,本课题研究的意义旨在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情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创建良好的教学氛围。

二.研究的内容

.小学数学典型课堂导入案例的分析。

2.如何根据小学生的特点,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有效性的导入。

3.探讨多种形式的课堂导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三.研究目标

.通过研究,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师课前的预设能力和课堂教学的调控能力。

2.通过研究,探索如何从贴近学生生活、调动学生兴趣、找知识间的连结点、脱出教材制约等方面,来创设有效的探索有效的课堂导入方法。

3.通过研究,促使教师养成反思习惯,在科研和教改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专业素养。

四.理论依据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的作用在于让学生热爱数学,迫切希望了解数学,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而课堂导入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在讲解新知或数学教学活动开始之时,教师有意识、有目的的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一种方式,是课堂教学的启始环节。

理想的导入是老师经验、学识、智慧、创造的结晶,是教师谱写优美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情感共鸣的第一个音符,也是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在课堂导入时,应注重内容美,要能唤起学生的情趣,激发其旺盛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感受数学美;引人的导入能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愉悦,从而引起共鸣,使他们在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全身心投入数学学习中。

同时,良好的新课导入更是展示教师教学艺术的“窗口”,是教师对教学过程通盘周密安排的集中体现,熔铸了教师运筹帷幄、高瞻远瞩的智慧,闪烁着教师的教学风格。因此,运用合适的导入方法,可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究,为一堂课的成功铺下了基石。

五.关键词的界定

导入,就是在讲授新课之前,教师本着一定的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具体特点,精心设计一小段(三至五分钟不等)与新课内容相关的课引,以引起学生注意,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呈现出一种积极的状态;教学是没有固定的形式,一堂课如何开头,也没有固定的方法,由于教育对象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每堂课的开头也必然不同,因此课堂导入方法要是多种多样的,要根据实际选取不同的导入方法。

六.研究的实施对象和范围

XX区XX小学学生的数学课堂教学。

七.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XX.12-XX.2)。

.收集与学习有关课堂导入的基础理论、书籍,了解该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制定研究计划,商讨实施步骤,撰写课题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XX.2-XX.4)。

.根据上阶段查阅的文献资料,系统分析,构建研究方案,根据不同的内容进行课堂导入设计。

2.结合“同课异构”,分析、讨论课堂导入设计的不足和成功之处,选取其中几节课,形成个案分析。

3.加强案例收集,及时反思,并在网络平台上与同行分析交流。

4.邀请同行指导,不断调整实验方案,摸索改进,积极实践,并进行阶段性小结。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XX.4-XX.6)。

.通过对比,整理筛选有效的反思方案,指导教师积极运用。

2.根据研究过程中的经验、启示、反思案例,组织课题组成员撰写相关论文。

3.整理并汇总研究材料与阶段研究成果,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八.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通过《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文献的研究,为此课题奠定理论基础;同时,了解同类课题研究的现状,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借鉴,为创新性研究奠定基础。

2.观察法。制定课堂观察量表进行课堂观察。

3.案例分析法。大量收集小学数学课堂典型导入案例并进行全方位的分析。

4.经验总结法。对教学实录、教学案例的课堂导入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

九.预期成果

.完成课题研究报告一份。

2.教育随笔、教学反思、教学日记。

3.展示相关课题的优秀课例示范资料。

4.攒写相关论文一篇《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有效性研究》。

第五篇: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有效性研究》

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提出

1、学生发展的需要

从国际数学课程发展的趋势来看,许多国家都将使学生理解数学的应用,发展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重要的课程目标,因此,我国小学数学应当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作为重要作务,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更应当重视解决问题的作用与价值。解决问题能力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解决问题教学有利于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及对数量关系的理解,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

2、课程改革的需要

从应用题到解决问题是新课程教材内容转变最大的部分,无论是学习目标、内容体系、编排与呈现、教学模式还是评价方式,给教师带来的冲击是非常强烈的。由于教师没有准确把握应用题在新课程中的功能性转变,在解决问题中出现了一些偏差,暴露了一些新的问题,需要不断总结与反思,重新认识解决问题的教学价值,审现自己的教学行为。

本研究力图以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为抓手,探索学生解决问题的心理机制,并进而形成解决问题教学的新模式,为教材修订提供依据,为广大教师提供可资参考的教学范例,真正为师生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二、研究理念

解决问题是新课程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和四大教学目标之一,是与国际数学教学接轨的重要体现。它应该贯穿在所有数学内容的学习之中,而不仅仅在“应用题”中。“解决问题”不是一种知识形态。对教师而言,不仅是教学目标,更是一种教学意识、教学方式与教学过程;而对学生而言,是一种综合的数学能力,是综合性、创造性地解决新的情境中陌生的数学问题的过程。

三、研究目标

1、学生层面: 通过课题研究,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着力点,使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从而学会“数学地思维”

2、教师层面:通过本课题研究,使广大教师对解决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明白解决问题与应用题教学的区别及优势,研究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

3、学校层面: 通过本课题研究,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教研活动,培养出一批研究型教师,推动学校的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四、研究的内容

1、解决问题的内涵及教育价值

(1)解决问题与传统应用题教学的比较研究

(2)人教版教材“解决问题”编写体系及其修订建议(3)解决问题的教育价值

2、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1)低年级段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渗透(2)解决问题策略教学的现状分析与思考(3)解决问题策略教学的教学模式研究

3、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4、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测试与评价

五、研究原则

1、前瞻性原则

本课题研究应努力反映新世纪科技和社会发展对公民的科学知识的需求,使我们的课题研究具有新时代的特征,从而促进师生的可持续发展,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2、科学性原则

必须考虑小学生的身心特点,特别是学生的认知、情感和个性特点,把学科的逻辑体系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结合起来,并以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研究成果作为工作的指导。

3、创新性原则

要根据学生解决问题的心理规律,结合学科特点和当前“探究性、体验性、交往性、做中学”等教学改革的总趋向,创造性地设计出系列性的能够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各种新颖的教学策略。

六、研究方法 由于本课题的研究是一种基础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的范例,是一种理论性、实证性、探索性研究。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案例研究、经验研究等研究方法,同时辅以文献的调查、实验等研究方法。

七、组织管理

1、组织管理:由校长全面指导实施,教务处成员主持,学校教师担任课题研究人员。

2、课题组成员:

组长: 卢波钦 副组长:蒋明文 卢如亮

成员:邱峻琦 曹爱国 侯少飞 欧阳毛古 侯爱花 谭家国 罗志华 何金金 李翠云 谭志忠 邓伟玲 邓媛园 王光耀 吴姝君 徐红莉 何芳 谭婷婷

八、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酝酿准备阶段(2013.4—2013.6)

1、制定方案,分层次落实课题

课题选定后,实验领导组和研究组要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在阅读有关资料、帮助实验教师提出研究的目标和任务,设计研究方法、研究过程、写成课题设计方案。

2、加强管理,精心组织实施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研究”课题是一项从理论上、实践上都具有探索性的研究工作,要加强领导和计划管理,尽量少走或不走弯路,保证实验的正常进行,争取早出、多出成果。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3.7—2014.9)

1、加强学习,建立健全学习研究制度

学习是提高教育教学改革、实验研究的理论指导水平的重要措施,实施有正确的理论指导,才有正确的实践活动,才能结出丰硕的成果;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实验就陷入盲目的实践活动,研究就将遇到挫折。

参加课题研究后,应健全学习研究制度,制定好每学期研究工作计划;建立研究活动日(每周半天),认真开展学习研究活动。

2、认真做好搜集、积累和整理资料工作

资料的搜集和积累是实验必备工作,它也是研究的基础工作,是实验研究结论的基石;也是实验总结、实验报告、论文写作的起点和基础。

3、切实上好每一节实验研究课

课堂教学是教学体系中最基本、最有效的教学形式,是实验研究的最实在、最丰富的实践活动,每一位实验教师都应重视和上好每节有后劲儿的实验课。

实验课要体现教学新思想、新观念、新措施和新方法。实验教学要有创新精神,做别人没有做过的试验,体验前人没有体验过的感受,发现前人没有发现过的东西,总结前人没有总结过的经验,探索前人没有探索的规律。

4、开展多种形式的研究活动,活跃科研气氛,提高课题研究水平开展多种教科研活动,是提高对科研工作的认识、活跃研究气氛、推动科研工作深入进行的重要措施,各地应积极地扎实地开展。各种活动应分学期做出工作计划:订出内容,提出要求,安排好研究活动时间等。

5、建立相应的质量评估体系

根据我们构建的实验教学目标和研究理念,实验教学的评估应改变过去单一的“学习成绩”测试评价,做到评价目标的导向性与实效性的统一。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4.9—2015.4)

搞好总结、定期组织鉴定验收,开好总结、结题会。

在课题鉴定验收时,要以实验目标所倡导的教学观念为依据,根据实验资料,对实验结果,做出定性和定量分析,写出实验报告,以便进行成果鉴定。

九、研究的子课题

在总的课题下,实验教师在不同年级不同教育阶段,可选择采用更为具体的子课题进行实验研究。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定题目,选题时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题目要“小”、要“近”(贴近本地本校本人实际),内容要实(研究的内容要符合实际),视角要“新”(研究的视点要新,要比原有教学超前)。

荷叶中心校《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组

二0一三年四月

下载高中语文早读课有效性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语文早读课有效性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怎样提高英语早读课的有效性

     怎样提高英语早读课的有效性英语是一种有声语言,朗读是学习这种语言的有效途径。重视“读”的训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听、说、写”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综合应用语言能力的发......

    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有效性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马房)

    关于《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有效性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

    怎样提高英语早读课的有效性(精选5篇)

    怎样提高英语早读课的有效性 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空气清新,学生精力充沛,记忆力强,正是读书的黄金时间。而合理利用早读课,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又可以诵记那些英语短文。......

    基于微课的高中生物科学史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基于微课的高中生物科学史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项目负责人: 陈 蓉一、课题研究 1.《生物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及其网络课程群的构建与实践》荣获福建师大教学成果二等奖......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2011.8.29)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杨帆作为我们的母语的汉语,无疑是最博大精深的语言之一,然而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尴尬。以高考为核心的考试文化遮蔽了教育的原生......

    德育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德育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子课题《建立健全班主任校本培训制度,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现状和研究价值 1、研究的现状 班主任队伍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

    幼儿园区域活动有效性研究课题实验报告

    幼儿园区域活动有效性研究课题实验报告一、研究的意义区域活动,是教师根据教育的目标和幼儿发展的水平有目的的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

    幼儿园区域活动有效性研究课题实验报告 区域活动

    幼儿园区域活动有效性研究课题实验报告 区域活动,是教师根据教育的目标和幼儿发展的水平有目的的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