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贾芸谋差》公开课教案

时间:2019-05-13 22:08: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九上《贾芸谋差》公开课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九上《贾芸谋差》公开课教案》。

第一篇:九上《贾芸谋差》公开课教案

(二课时)

课前预习:阅读曹雪芹及《红楼梦》的有关资料。相关陈述:1.学生由于年龄、条件所限,对名著不是很熟悉。据此向学生简要介绍《红楼梦》,利用学生对该书故事有所耳闻的兴趣,引导到对课文的学习上,把握小说人物的性格; 2.以前已经学过了一些名著,学生对小说文体知识有一定了解,据此安排相应的自主和探究式学习;

3.学生已学习通过各种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突出中心,在此基础上拓展延伸、迁移借鉴,提高学生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和《红楼梦》的有关内容。

3、感受《红楼梦》的文学成就,吸收古典文化的精华。感悟文中所体现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社会现实。

学习重点、难点:即目标2、3。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前,利用多媒体播放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结束部分,贾芸倒卖凤姐独生女巧姐并落井下石的画面。

(设置氛围,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导入:贾芸偷卖巧姐是贾家败落、人心不古的生动写照。但先前的贾芸是如何说话、做事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欣赏曹雪芹流传千古的名著《红楼梦》中贾芸谋差的故事。

二、作者曹雪芹及《红楼梦》的常识

1、你了解曹雪芹吗?(学生说一说自己收集的相关材料)

曹雪芹,中国清代小说家,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祖籍辽阳,生于1715年,卒于1763年。其先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正曹雪芹白旗包衣(家奴)。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祖父曹寅,父辈的曹颙和曹頫相继担任江宁织造达60余年之久,颇受康熙帝宠信。曹雪芹在富贵荣华中长大。雍正初年,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牵连,曹家遭受多次打击,曹頫被革职入狱,家产抄没,举家迁回北京,家道从此日渐衰微。这一转折,使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更清醒地认识了封建社会制度的实质。从此他生活一贫如洗,他能诗会画,擅长写作,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专心致志地从事小说《红楼梦》的写作和修订,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写出了这部把中国古典小说创作推向巅峰的文学巨著。

2、你读过《红楼梦》这部书吗?(学生自由讨论)

《红楼梦》以其丰富的内容,曲折的情节,深刻的思想认识,精湛的艺术手法成为中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共一百二十回,前八十回由曹雪芹作,后四十回一般认为是由高鹗所作。内容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着重描写贾家荣国府和宁国府由盛到衰的全过程。作品语言优美生动,善于刻画人物,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薛宝钗、尤三姐等个性鲜明的人物。本书规模宏大,结构严谨,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三、感知课文

1、老师把时间交给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让同学欣赏评议。目的:(1)自学生字新词,扫除字词障碍。

(2)学生阅读感兴趣的语段,可提高欣赏水平。

2、再次快速浏览课文

(1)用一两句话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根据课文的题目,明确主要人物和事件。)(2)课文中出现了几个人物?主人公是谁?学生弄清人物间的关系

四、品读课文

1、(1)贾芸做了几件事?做每件事时说了哪些话?

(2)对方是怎样应答的,他们心里怎么想的,而嘴上又怎么说的?

2、列表概括贾芸、王熙凤、卜世仁的说话技巧、思想性格等。并用“这是一个()的人。”句式提炼概括。(说出相关语句并加以评点、品味。)明确:贾芸:聪明乖巧,很有心计,善于逢迎。王熙凤:办事精明,独揽大权,性格泼辣。卜世仁:冷漠,吝啬,为富不仁。

3、想一想:本文在口语表达上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你从课文中看出口语与书面语的区别在什么地方?

(深入文本,探究内容。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学生互动合作,讨论交流,如有小组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可以提出来,全班共同商讨解决。)

五、文学名著鉴赏

由导演李少红担纲的新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可能有的同学已经观看了,这无疑会有助于我们理解原著。建议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读一读《红楼梦》中典型故事,比如林黛玉进贾府、宝玉挨打、晴雯撕扇、黛玉葬花等等。

六、作业布置

完成相关的助学题。

板书设计: 贾芸谋差

贾芸:聪明乖巧,很有心计,善于逢迎。王熙凤:办事精明,独揽大权,性格泼辣。卜世仁:冷漠,吝啬,为富不仁。教学反思: 这节课觉得学生学得很轻松愉快,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边读边谈,不但掌握了一定的朗读方法,还认识了《红楼梦》中的一些重要人物,了解了他们的性格。达到了一课一得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人物性格总结不是很到位,究其原因在于对文本解读不透,有时引导的不是很到位。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让学生充分的预习,我本人还应加强自身业务学习。

第二篇:贾芸谋差教案+说课

《贾芸谋差》教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主读课文 贾芸谋差(1课时)

预习积累:

1.通读课文3遍,给文段标上序号,书写生字词1遍,完成《语文助学》“预习积累”第1、2题。

2.上网查找、记录、积累《红楼梦》及作者曹雪芹的有关知识。

3.划出精彩的人物对话描写。

相关课程标准:

1.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2.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3.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目标:

1.划出精彩的人物对话描写,概括人物性格特征。

2.探讨人物在对话中的交流技巧,分析其话中之话。

3.感悟小说体现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等社会问题。

评价任务:

1.展示我所知道的《红楼梦》和曹雪芹。

2.划出精彩的人物对话描写,分析其性格特点。

3.探讨人物在对话中的交流技巧,分析其话里有话。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前播放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主题曲《枉凝眉》,进入情境氛围。

同学们,我们刚才欣赏的是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主题曲《枉凝眉》,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红楼梦》,走进《贾芸谋差》,打开课本第177页,我们共同书写题目和作者曹雪芹。

说一说你知道的《红楼梦》和曹雪芹。(生自主展示上网查找的学习成果)

课件归纳展示: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又名《石头记》, 章回体长篇小说,共一百二十回,前八十回为清代曹雪芹作,后四十回为高鹗所续。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着重描写贾家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全面地描写了封建社会末世的人情世态及种种不调和的矛盾,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堪称“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其艺术成就达到了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的现实主义的巅峰。课文《贾芸谋差》节选自第二十四回《醉金刚轻财尚义侠

痴女儿遗帕惹相思》。

曹雪芹(约1715-1764):中国清代著名文学家,名霑zhān,字梦阮ruǎn,号雪芹、芹圃、芹溪,祖籍辽阳。曹雪芹的家庭是一个百年望族的贵族世家,从曾祖父曹玺xǐ起,到他父亲都任江宁织造要职。曹雪芹的童年,正当曹家极盛时期,在南京过着锦衣玉食富贵荣华的生活。雍正五年曹雪芹13岁,他的父亲获罪革职,全部家产被查抄,全家由南京迁到北京,他的青壮年是在家境由盛而衰的过程中度过的,这一转折,使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更清醒地认识了封建社会制度的实质。40岁后,他进入了凄苦的晚年,家迁到北京西郊,生活日渐贫困,竟然到了食粥赊酒、围毡御寒、卖画谋生的境地,在贫寒中写下了不朽之作《红楼梦》,这部巨著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但全书尚未完稿,约在1764年除夕,因贫病无医,加上爱子夭折,过度伤痛,泪尽而逝,终年还不到五十岁。作者曾“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其开头有一首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今天我们就解一解《贾芸谋差》里人物的话中之话。

展示“学习目标”:

①划出精彩的人物对话描写,概括人物性格特征。

②探讨人物在对话中的交流技巧,分析其话中之话。

③感悟小说体现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等社会问题。

二、整体感知:

1.请把题目补充得更加详细完整:

讨论后明确:贾芸向凤姐谋取种树种花的差事。主要人物就是:贾芸、凤姐(贾府的女管家);还有几个次要人物:倪二(泼皮)、卜世仁(贾芸的舅舅)、贾琏(凤姐的男人)、宝玉等。

2.简述故事情节:

小组讨论

开端:见贾琏谋差无果

发展:舅舅薄情拒赊欠

倪二慷慨借银两

高潮:送礼巧言谋差事

结局:领钱还钱买花树

三、合作探究:

1.贾芸和凤姐是怎样的一个人?用课文中的话回答。

贾芸是一个伶俐乖巧的人;凤姐是一个喜奉承爱排场的人。(板书)

2.“语言是人物心灵的表象,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可以洞察人物的性格和心灵。”

在贾芸谋差的情节里,哪些精彩的对话体现了人物的这种性格特征?划出来,体会一下对话中的话中之话。

师范读第13-15段,生自读第16-17段。

第1-5小组分别讨论第13-17段,其他小组依次同时讨论:

第13段一谎、二谎:贾芸言母亲身体不好,替母亲夸凤姐。

话里有话:表面夸凤姐有能力、有精力料理贾府的事务,目的是讨好谋差

第14段三谎:香料是朋友送的。

话中之话:香料不是特意买的,减轻凤姐接受的心理压力;抬高凤姐的品味,卖了可惜,他人不配使,只有孝敬婶娘;显示凤姐在其心里的地位高;好像不另有所图,减弱了送礼谋差的成分。

第15段:贾芸说得有枝有叶的甜蜜的谎话消除了凤姐的戒备心理,便夸他知好歹、心里有见识,以致凤姐差点把“派他种花木的事”漏出来,也足见凤姐深藏不漏,城府极深。

③第16段四谎:为谋差给凤姐送礼败漏后贬贾琏抬凤姐。话中之话:贾芸的利嘴巧舌灵活应变,消除了即将出现的尴尬处境,投其所好,使凤姐炫耀权利的虚荣心得到满足。

④第17段谋到差事:

凤姐:到这里,双方的话语就不再转弯抹角,凤姐的自豪感被贾芸一系列谎言激发出来,进入到推心置腹的层面,施恩于人却冷言冷语,足见其大权在握,其擅权的欲望达到满足。

动机:显示权威,让人感恩,满足虚荣心。

技巧:先打后拉,拖延战术,话中带骨,借批评为名,行炫耀权利之实。

性格:擅权,虚荣。

贾芸:谋到差事还得寸进尺,贾芸的机灵跃然纸上;凤姐又把面子给了贾琏,充分显示了凤姐当家的身份和爱虚荣的心理。

3.⑤贾芸的冰片、麝香是哪里来的呢?

用倪二借的银两买的。倪二虽是一个泼皮,但粗犷豪爽、慷慨率直,与他舅舅卜世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板书:慷慨率直)

4.⑥卜世仁存心不把钱借给贾芸,大可三言两语打发他走,却说了一大通话,细细品味,看说话的动机是什么,技巧在哪里,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思想性格?

学生自读5-6段,小组交流回答。

动机:不是不借,而是不能借、无法借,让贾芸死心不来打搅。

技巧:举例不能借——釜底抽薪;货短、唠叨不堪——知难而退;借无正经事不如干正事——以攻为守。

性格:刻薄、虚伪、吝啬,富有心机。(板书:刻薄吝啬)

⑦贾芸和他舅舅的对话为什么听起来不像口舌交锋?“舅舅说得有理”换成“舅舅说得倒干净”可以吗?

双方口气缓和,表现在贾芸的恭维话和舅舅的体贴话上,避开正面交锋和表面对抗,实际上是舅舅假仁假义、贾芸话里藏针,暗地交锋。正体现了小说反映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等社会问题。

不可以,有短兵相接、正面交锋之嫌。

5.主题归纳:反映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等社会问题。(板书)

四、达标练习:

1.谈学习收获,切“学习目标”:

①划出精彩的人物对话描写,概括人物性格特征。

②探讨人物在对话中的交流技巧,分析其话中之话。

③感悟小说体现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等社会问题。

2.读写积累字词:

害臊(sào)

麝(shâ)香

笤帚(tiáo· zhou)

簇(cù)拥

家眷(juàn)

绮(qǐ)散斋

勾(ɡòu)当:事情

半晌(shǎnɡ):半天

赊(shē)欠:买货延期交款。

趔趄(liâ·qie):身体歪斜,走路不稳。

伶俐:形容人机灵,做事干脆利落。

乖巧:合人心意,讨人喜欢。

喜不自禁:抑制不住内心喜悦,形容极其高兴。

五、拓展作业:

“开谈不说《红楼梦》,谈尽诗书也枉然。”请课下通读古典长篇巨著《红楼梦》。

板书设计:

贾芸谋差

曹雪芹

伶俐乖巧:贾芸 → 凤姐:喜奉承爱排场

慷慨率直:倪二← →卜世仁:刻薄吝啬

人情冷暖

世态炎凉

教学反思:

1.《贾芸谋差》篇幅较长,《红楼梦》精深的社会思想渗透在人物的对话里,人物语言话里有话,语言艺术高超精湛,是很难利用较短的时间让学生预习、学习并达到学习目标的,需要取舍,需要以学定教,需要即成答案而非预设答案,教学过程中不可能做到全面、完整、有深度的挖掘与研讨,深感时间与效率的矛盾。课堂上我的取舍还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节课的时间完成教学任务,达到了预定教学目标。遗憾的是个别处探讨“话里有话”的深度不够,人物说话的技巧和策略挖掘得还不够完整,学生读和悟的时间欠充分。

2.对于阅读与探究的处理还是仅仅依靠学生,自由朗读、默读、听读、分角色对话朗读、听读,然后小组交流讨论,形成小组统一意见,分享给大家,水到渠成的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3.关于对教材的处理,首先抓住“贾芸巧言谋差事”主要情节,合作探究贾芸和凤姐的对话技巧,然后过渡到“倪二慷慨借银两”“卜世仁薄情拒赊欠”的鲜明对比部分,从重要人物到次要人物,把课文前后情节顺序做了一个颠倒,在课堂结构上显出非平铺直叙的巧妙性。

4.课堂上能够注重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逐渐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思维状态,做到全面关注学生,态度亲和,平等对话,有较强的调控和应变能力。总体来看课上学生和听课老师的反映以及自我感觉,还是比较满意的。当然,在多学少教方面还是有很大空间可以提升的。

《贾芸谋差》说课稿

各位领导,评委和老师们,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 课程标准 实验教科书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上第六单元《贾芸谋差》。

一、《贾芸谋差》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的单元题目是“话里有话”,在单元后“表达·交流”综合实践活动中,教材设计的活动为“对话·评论”。这提示本文教学的基本思路。《贾芸谋差》是这个单元的主读篇目之一,选自《红楼梦》第二十四回(电视剧是11集)《醉金刚轻财尚义侠 痴女儿遗帕惹相思》。《红楼梦》被评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全书有“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之称。所以通过学习《贾芸谋差》,可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小说的特点,巩固小说鉴赏知识,提高阅读欣赏小说的能力,为学习本单元《李逵见宋江》,《山地回忆》等小说和评论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的确立

鉴赏古典小说可以从小说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主题等方面着手。但依据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作品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其核心是“语言”,围绕核心,涉及小说的情节结构、人物性格、作品主题和口语交际活动。因此为综合达成目标,我将本文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目标:

(1)了解曹雪芹及小说《红楼梦》。

(2)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分析小说的情节,概括小说主题。

2、能力目标:

体会“话里有话”的无穷意味,由此评价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而发掘人物的精神世界,在听说读写中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3、德育目标:

说话要讲究方式方法。

4、课时安排:以上目标分两课时达成。

三、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单元侧重于对小说语言的赏析品味,感受“话里有话”的巧妙之处与无穷意味。所以,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语言的鉴赏,评价贾芸这样一个聪明乖巧,很有心计,善于逢迎的复杂人物,既是本课重点,也是本文的难点。

四:学情分析及对策

本班学生在课外通过名著阅读等活动,对本文已有粗浅的了解,但还不够细致深入,《贾芸谋差》这颗梨子,那么究竟是酸还是甜,经过他们自己亲口去咀嚼、品味,才会尝出滋味。

五、关于教法与学法

鉴于学生已在名著阅读中接触过该文,对文章内容有大体的了解。故我将本文的教学模式定格为:经典段落指导品读——争议问题学生讨论——疑难问题教师点拨的教学思路。

在学法上,《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质疑、发现、创新”,在授课中我借鉴“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融跳摘法,点拨法为一体,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师生共同遵循“启、读、练、知、结”相结合的原则,把教法和学法融为一体,创设情境,形成共同研讨的氛围,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养成他们对于优秀文学作品细细品读的习惯。

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我主要运用多媒体课件等,以求增大知识容量。

六、教学程序

本课共设二课时,说课内容侧重第一课时。具体的教学步骤是这样的:

【课前预习】

1、让学生运用手头的工具书自己解决课文中的有关字词。

2、阅读课文,进行初步的质疑活动。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

<一>、导入新课

教师介绍曹雪芹曹雪芹和《红楼梦》,导入《贾芸谋差》的学习。

<二>、教师展标:利用投影仪展示本节教学目标,由学生读标,通过展标读标把教师心目中的目标转化为学生心目中的目标,从而确立师生达标方向。

<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初读文章,识别字音词意。在每段文字前加序号。

2、抓住“谋差”这一核心,进行分角色朗读课文对话,努力做到恰如其分地表达出贾芸与其他人物语言情调和个性特色,提出朗读讨论题。

3、课文情节梳理:小说通过哪些情节展示了贾芸谋差时的性格特征?试做分析阐述。(多媒体投影仪展示)

<四>、重点难点的突破(多媒体投影仪展示):

为此特设计以下理读板块,进行朗读、讨论、交流:

重点读课文中贾芸送礼奉承、得差遂愿过程中与王熙凤几次对话,1、探讨凤姐在欲给贾芸派活过程中,所说一通话所包含的动机、表现的技巧和品性。

2、探讨贾芸所说的话所包含的动机、表现的技巧和品性。

3、两人中,请选其中一人,结合文章其他情节分析其语言特点。

至此,第一课时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达标结束。

<五>延伸拓展(多媒体投影仪展示)

下面是《红楼梦》第三回中林黛玉谢绝邀请的一段话。请仔细揣摩黛玉的回话,从委婉、得体的角度作简要分析。

邢夫人苦留吃过晚饭去,黛玉笑回道:“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邢夫人听说,笑道:“这倒是了。”于是黛玉告辞。

<六>、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教学要点】鉴于时间原因本次说课略。

七、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1-4)

打探消息。

第二部分:(5-10)筹钱买礼。

第三部分:(10-17)送礼奉承。

第四部分:(18)

得差遂愿。

八、参考资料: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上第六单元《贾芸谋差》。

九、反思

第三篇:第11课《贾芸谋差》教案

第11课《贾芸谋差》教案

【学习目标】1.了解曹雪芹及《红楼梦》相关内容。2.通过体会本文精彩语言描写,揣摩人物性格。3.激发对文学名著《红楼梦》的兴趣。【导入】“假不假,白玉为床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找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这几句顺口溜,是《红楼梦》中对金陵四大家族:贾、史、王、薛的描绘,作者以自己的笔,描绘了他们由盛而衰的经过。我们今天就来阅读其中的一小部分《贾芸谋差》。【作者及作品简介】1.曹雪芹:中国清代小说家,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祖籍辽阳,生于1715年,其先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正曹雪芹白旗包衣(家奴)。他从小是富贵荣华锦衣玉食,直到雍正即位之后,曹府被抄家之后是一落千丈之后,在贫寒中写下了不朽之作《红楼梦》。2.《红楼梦》又名《石头记》,章回体长篇小说。共一百二十回。前八十回为清曹雪芹作,后四十回多人为由高鹗续成。小说中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着重描写贾家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全面地描写封建社会末世的人性世态及种种不调和的矛盾。【阅读】1.初读,识别字音词意。2.再读:将自己认为有意思的段落读出来,让同学欣赏评议。(目的:让学生有重点地阅读自己感兴趣的语段,同时,也可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3.对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提问,全班探讨解决。【讲解】1.你能给划分一下层次吗?答:第一部分:打探消息(1-4)贾芸在贾链处打探消息,为后文谋差做准备。第二部分:筹钱买礼(5-10)○1在舅舅家受训、受辱。偶遇倪二,受资助。第三部分:送礼奉承(10-17)给王熙凤送礼,为谋差铺路。第四部分:得差遂愿贾芸得到了园中种花的差事,达到了自己的目的。2.卜世仁在回绝贾芸的请求后,就是对他的责怪,怪外甥不干正经事,从中可以看出卜世仁什么性格?答:冷漠、为富不仁、吝啬。3.卜世仁与娘子的对话,有什么含义?答:表面上看是想留外甥吃饭,实际是在赶走他。从中可以看出他们的冷漠无情。4.本文主要刻画了凤姐和贾芸这两个人物,试着找出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的语言来。凤姐:你竟有胆子在我的跟前弄鬼。早告诉我一声儿,有什么不成的,多大点子事,耽误到这会子。贾芸:早知这样,我竟一起头求婶子,这会子也早完了。如今婶子既知道了,我倒要把叔叔丢下,少不得求婶子好歹疼我一点儿。(本题答案为开放试题,只要符合人物性格的语言均可。)5.文中写了四个人物,请选其中一人,分析其性格。如:王熙凤:语言甜蜜,办事精明,独揽大权,性格泼辣。贾芸:聪明乖巧,很有心计,善于逢迎。卜世仁:冷漠、为富不仁、吝啬。倪二:为人豪爽、热心、重情义。【小结】贾芸思维灵活,说话圆滑、为人孝顺。他在贾琏、凤姐之间穿插的游刃有余,从舅舅那里碰了一鼻子灰后“恐他母亲生气,便不说起卜世仁的事来”,脂砚斋评“芸哥亦善谈,井井有理”、“孝子可敬”。【延伸】课外阅读《红楼梦》。

第四篇:贾佳《春江花月夜》公开课教案[范文模版]

《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

高二语文组 贾佳

教学目标:

1、赏析本诗的景、情、理,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2、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境。

3、体会诗歌“哀而不伤”的感情基调。

4、在本诗的情、景、理的鉴赏中,感受诗的语言魅力,学习作者对人生追求与热爱的态度。

教学重点: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教学难点:

1、景、情、理如何有机地融合的。

2、理解诗的过人、独特之处。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有诗评说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一诗是“孤篇盖全唐”、“盛唐

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伤感,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因此全诗感情被评价为“哀而不伤”,原因就在这里了。(我们学过苏轼的赤壁赋,里面说过“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里也有“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一句,都体现出古人朴素的宇宙观和人生观。都是操外星人的心,让他们无心可操。开个玩笑啊,古时受科学发展所限,认同地心说,皆认为天圆地方,比如《敕勒歌》就说过“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3、作者的积极思考因何而生?这跟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作者介绍及背景提示 张若虚(生卒年不详),扬州人。曾任兖州兵曹。唐中宗神龙(705-707)年间,与贺知章等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开元初其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

唐朝,特别是盛唐,国势强大、经济文化繁荣,诗人大抵胸襟开阔,意气昂扬,希冀建功立业。

《春江花月夜》中雄伟阔大的景象和“哀而不伤”的情绪,正是源于张若虚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奏响的是青春、热情的盛唐之音。

六、情感赏析

1、找出写思妇的诗句读一读,想想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写出了对丈夫的相思之情?

明确:

(1)用了哪些意象? 明月、闺楼、妆镜台、玉户帘、捣衣砧、鸿雁、鱼龙等意象。

(2)典故“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暗含以传信为任的鱼雁,如今也无法传递音讯──该又凭添几重相思之愁和思乡之苦!

(3)请分析徘徊之月在本诗中的独特的内涵。明确:徘徊之月:诗篇把“月”拟人化,“徘徊”二字极其传神:一是浮云游动,故光影明灭不定;二是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去。它要和思妇作伴,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清辉洒在妆镜台上、玉户帘上、捣衣砧上。把jpj格式的静图变成了gif的动图,化静为动后不仅写活了景色,也使感情更加动人,富有浪漫的想象。

(4)根据“卷”和“拂”两个动作,发挥你的想象揣摩思妇的心理? “卷”“拂”两个动词表现了思妇看到月光触景生情,反而相思又深,想赶走这恼人的月光的思念的烦躁与内心的惆怅和迷惘。

2、读一读写游子的诗句,找出作者选择了哪些意象,又借着这些意象抒发了怎样的感慨?

明确(1)用了哪些意象? 闲潭、落花、流水、海雾、江树、明月(2)“落花” “流水”两意象有何特定内涵?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关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五代十国·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宋•晏殊《浣溪纱》

飘零的落花中,弥漫着春光不再、青春不再、美人迟暮的感慨。以落花为媒介,用优美流畅的语言表达对年光流转、红颜易老、生命无常的感叹,几乎涵盖了后世落花意象的所有意义。

江水流春,流去的不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游子的青春、幸福和憧憬

3、与唐玄宗开元时宰相张九龄《望月远怀》作比,在抒写游子思妇离愁别恨的范围和境界方面有何不同?有人说张若虚的相思之苦已经超越了自我,上升到了天下的离人思妇,你怎么理解。

望月远怀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明确:

同样抒写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情别绪,讴歌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幸福的憧憬。苦但快乐着!

《春江花月夜》作者用“谁家”“何处”的互文方式,表现出不止一家、一处有离愁别恨,都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都希望“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作者要表现的游子思妇的相思之苦已经超越了自我,超越了时代。

《望月远怀》从一个人的视角进行描写,更侧重于个体的情感抒写。不如课文大气。

七、课堂小结:

月亮,自从上古时期,就是文人墨客笔下的主角。人们喜欢把自己的喜怒哀乐成败得失,溶进月光里,注入明月中。而张若虚却在思想与艺术上超越了以前那些单纯模山范水的景物诗,超越及时行乐的思想局限,抒儿女别情离绪的爱情诗;将这些屡见不鲜的传统题材,注入了新的含义,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整首诗篇仿佛笼罩在一片空灵而迷茫的月色里,吸引着读者去探寻其中美的真谛。给人以玩味无穷的艺术感受。

八、结束

在朗诵中结束一节课。

九、板书设计

景 春江花月夜

理 宇宙 人生

情 思妇怀远 游子思归

第五篇:《九加几》公开课教案

《九加几》公开课教案

育英小学

胡梅

教材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96~98页。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知道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比较简便,学会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能正确、熟练地计算9加几的加法。

二、过程与方法

在探索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过程中初步渗透转化为10加几的转化思想,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仔细观察的习惯和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

1.会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加法。2.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教学资源

1.教学课件。

2.为学生每人准备18根小棒。教学方法

1、情景再现;

2、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 教具:交互式白板课件,小棒18根,小蚂蚁头套,一条数字卡片。学具:准备小棒18根。

一、复习铺垫

师:小朋友们,今天呀有一些小动物想跟我们一起学习数学,看看他们是谁?(小蚂蚁,小猴子)大家欢迎他们吗?(欢迎)它们啊想见识见识你们的口算能力,请看屏幕:谁会?

1、口算

点名、分男女生回答。

师:大家都算对了,而且算得很快,掌声表扬一下自己。

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看看刚才算的这些题,你为什么算得这么快啊? 生:„

师:所以:10+1就是11,10+5就是15,10+几就是:? 生:十几。

师:哎,对了!这些呀,就是我们学过的10加几就等于十几的知识。大家学得可真好!所以呀老师要奖励大家,带大家到运动场去观看比赛,准备好了吗?出发咯!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出示运动场主题图。

师:运动场上热闹吗?(生答:热闹。)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学生汇报观察、发现的结果。

3、列式解决问题

师:大家想一想运动员们辛苦吗? 生:辛苦!师:那我们给他们送点饮料吧?(出示数饮料画面)谁会读这个小女孩说的话?请你—— 生:一共有多少盒? 师:你认识的字可真多。师:(点名)用什么方法来算? 生:加法。师:怎样列式呢? 生:9+4=13。(教师板书)

师:大家说对吗?(对)是的,你真聪明,奖励你!

4、摆小棒,说算法。

师:大家都知道9+4=13。那你是怎样算出来,怎样想到结果的?咱们这样,四个小朋友为一组,一边用我们桌上的小棒摆一摆,一边说说看,你是怎样算出这道题的得数的。(教师巡视指导,注意渗透“凑十法”的计算方法)

5、汇报。

师:谁来说说?(点名)生展示:

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一个一个的数出来、、、(2)接着往下数、、、(3)先把9凑成10再和剩下的合起来、、、6、得出最佳方法

师:同学们可真会动脑筋,想出这么多好方法,你们真聪明!那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最好呢?为什么? 生:回答。

师:其实呀,几种方法都很好,不过依次点数和接着数有点麻烦,9和4合起来是多少一下子比较难想得出来。但是如果我们能把箱子里变成十盒,再想10加几那就比较简单了。谁会变呀?

7、演示凑十法

(在黑板上贴出饮料图片)师:请你。生:上讲台操作。

师:哟,还真让箱子里变成10盒了,表扬这个小小魔术师吧!(奖励一个你真棒)这样一变的话,那就表示怎么想的呢?原来的4盒就分成了几盒和几盒? 生:1盒和3盒。

师:我们可以把这种想法用思维图来表示出来,9再拿1来就是10,把4分成1和3,9跟1凑起来就是10,10跟3合起来等于13.(板书思维图)这样我们的想法在思维图上就一目了然了,那这么好的方法,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吧!叫什么名呢?(生:答。)我们刚才是先找1来跟9凑成10的,就叫做“凑十法”吧!来跟老师读:凑十法。

三、巩固新知识、掌握规律

1、动手用小棒演示小猴数木块。(1)师:孩子们,看到你们表现这么棒,小猴子啊也想要向大家表现表现自己。看看它要干什么?(课件出示:小猴子数木块)师:你知道小猴子要干什么吗? 生:小猴子要数木块。

师:你真聪明,是的,小猴子呀要数木块。我们先来看一下左边有几块木块,右边原来有几块?那你们知道小猴子要怎么数吗?来看一下。看明白了吗?

好,请大家同桌之间用摆小棒来演示一下小猴它是怎么数的。(2)点名上展台来操作。

师:好,谁上来给大家演示一下? 生:(演示)

(3)师生一起完成思维图。

师:小猴它是用什么方法来算出木块的数量的? 生:凑十法。

师:我们一起用思维图把小猴的想法表示出来吧!

9+6=

2、归纳算法特点

师:小猴子呀跟大家一样聪明,一下子就掌握了“凑十法”,大家仔细观察一下,我们每次算9+几的时候都是要先找哪个数来跟它凑? 生:1。师:是的,所以我们可以总结出这样的顺口溜:遇到9去找1,6可以分成1和5,9+1=10,10+5=15。大家能不能一边打拍子,一边说出计算思维呢? 生:能。

全班边打拍子边说计算思维。

四、应用新知识,加深记忆

1、小组内比赛

每个小组将得到不同的9+几的题目,一边打拍子,一边说计算思维。看哪个组赢得最多五角星。

2、玩小蚂蚁搬家的游戏。

(1)师:从上课到现在,大家都非常认真,所以接下来,老师决定给大家放松一下,来玩个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小蚂蚁搬家”。先由小蚂蚁移动数字,大家说得数。

(2)师:我们也要考考小蚂蚁,其他同学说一个得数,小蚂蚁要挪动9找数来凑那个得数。

3、完成书本第89页 “做一做”的 第1题.五、课堂总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请大家一边休息,一边回忆。

2、结课:

师:我们用“凑十法”可以快速计算9+几的算式,那么能不能计算8+几、7+几、6+几这样的算式呢?我们下一节课再来探讨。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学习

师:同学们,咱们学校刚召开了冬季运动会,你们喜欢运动会吗? 师:好,那么老师带大家看看人家学校的运动会去。

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1、多媒体展示。(运动会场景图)

师:运动场上的比赛热闹极了,请大家仔细观察,同学们都参加了哪些体育比赛项目?

师:比赛项目有:赛跑、跳远、踢毽子、跳绳。

孩子们观察得真仔细,看到大家这么能干,老师有一个问题想向大家请教,问题是:踢毽组和跳远组一共多少人?(教师贴问题)(学生齐读问题。)(1)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数学信息呢?

(2)能从96页图中很快找出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的信息吗?找到信息的孩子举手表示。(3)师: 如何列式? 板书: 9+7=16 师:今天我们来研究9加几。(板书课题:9加几)2.探究9加几的计算方法。

师:运动会上的各项比赛都在激烈进行着,志愿服务队的小朋友为运动员们加油助威,给他们准备了美味饮料。(教师贴图片)师:老师把饮料移到黑板上,体育委员想知道:现在有多少盒饮料?你能解决吗?

师:请大家独立思考,你是想什么办法可以知道现在有多少盒饮料? 师:先静静思考。

师:把你的方法和同桌的小朋友交流交流。(教师收集)学生汇报。

学生中有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1)1、2、3„„

12、13依次数。(2)从9数到13。

(3)先捡一盒放进箱子里,再想“10+3=13”(4)10+4=14 9+4=13

3、凑十法

你们说的这几种方法都很好,都与十有关,所以我们有一种新的方法叫“凑十法”。

计算:9+4 把外面的一盒饮料放在箱子里凑成10盒,10盒再加上剩下的3盒。(学生用小棒代替饮料试着摆一摆, 让大家看明白你究竟是如何想的).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盒子外边的4盒饮料。

把你的想法讲给你的同桌听听,互相交流想法。(学生收好小棒),抽生上前摆。

师:为什么拿1根呢?2根行吗?9和1在一起好在哪里? 师:因为9+1=10,所以拿1根和9加在一起得10,拿1根的目的是把9凑成10。再用10+3=13,好算。这样,就把9+4转化成了好算的10+3。

师:刚才摆的过程如何清清楚楚地在算式上记录下来呢?(配合小棒图)看到9想:9+()=10。把4分成1和3,再用9和1凑成10,最后算10+3=13

这种方法叫凑10法(板书:凑10法)

5、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问:踢毽子和跳绳组的一共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板书 9+6)

问:9+6等于多少呢?自己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汇报后,教师启发:你们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每提一个问题,教师就让学生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人。对于9加几的问题,还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三、巩固练习。

1、圈一圈,算一算。(“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看图说图意,并动手圈一圈,再看图写出得数。

2、看图列式。(“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看图填写,订正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教师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会计算9加几的算式吗?请说出几个9加几的算式并说说怎样计算的。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9加几)同学们想到了许多的方法。其中的“凑十法”能让我们计算得更快。

四、课外作业 :

把你算9加几的方法讲给爸爸妈妈听。

下载九上《贾芸谋差》公开课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九上《贾芸谋差》公开课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公开课教案《林黛玉进贾府》

    【公开课教案】 林黛玉进贾府 曹雪芹 授课者:龚巧华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简介中国小说发展的有关知识,了解曹雪芹及《红楼梦》。2.了解本文通过一个人物的行踪、见闻,按时间......

    蒯芸蕊 校级公开课 诗歌《家》教案

    荣县富南学校幼儿园学前班 语言教案 执教人:蒯芸蕊 一、活动名称:诗歌《家》 二、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诗歌内容,理解“家”的含义。 2、借助视频、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感受诗歌......

    鲁教版语文九上贾平凹《落叶》教案

    实验中学于玲 1贾平凹,陕西人。现任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市文联主席,《美文》杂志主编。著有小说集《兵娃》、《姐妹本纪》、《山地笔记》、《野火集》等,著有散文集《月......

    《林黛玉进贾府》公开课观摩课教案

    《林黛玉进贾府》公开课观摩课教案 【教学目的】1、在熟悉课文情节、环境的基础上分析王熙凤这一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2、了解《红楼梦》塑造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全面把......

    林黛玉进贾府优秀公开课教案

    林黛玉进贾府优秀公开课教案 2015-12-21 11:15 226次 共1课时 1 林黛玉进贾府 高中语文 人教2003课标版 1教学目标 1、初步归纳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性格特点,掌握小说刻画......

    九上语文复习教案

    九上语文复习教案 一、《沁园春 雪》(刘) 1 文学常识:《沁园春雪》的作者是毛泽东,“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词的题目 词的知识:词,又称长短句。最初称为“曲词”,是配音乐的。后......

    九上3.1《圆》教案[大全]

    九上 3.1《圆》教案(1) 浙教版 一、复习引入 1.展示幻灯片,教师指出,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许多问题都与圆有关. 如(1)一个破残的轮片,怎样测出它的直径?如何补全? (2)圆弧形拱桥,设计时桥拱......

    九上综合实践教案

    单元1 自我成长·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教学目标: 1.应用文献检索、网络搜索、调查访问等方式,搜集有关生涯规划的信息。 2.在搜集资料、撰写个人生涯规划的过程中,不断总结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