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校长应怎样抓教学管理
校长应怎样抓教学管理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一个学校校长的教学观是支配教学管理行为的关键,校长不抓教学,质量就无从谈起。一位合格校长应做到:
一、确立正确的教学观,把教学工作放在首位。
校长既要研究教师的教,又要研究学生的学。重视学法指导,寓学法于教法之中,达到教与学的统一,尽快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标,把教书和育人统一在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提高能力。
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不论学校工作多么繁杂,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是学校的神圣职责。教学是学校的主战场,其它工作应服从教学的需要,服务于教学工作,一所教学质量差的学校,就是薄弱学校,就是管理不善的学校。因此作为一校之长,必须把教学工作放在首位来抓。
二、制定、实施教学规章制度,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
制定和实施各项教学规章制度,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是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必要措施。具体要做到:
1.建立健全教学指挥系统。由校长、副校长、教务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教研组长等人组成教学领导体系。制定岗位责任制,充分发挥各自在教学工作中的作用。
2.制定各种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没有规章不成方圆,有了制度师生才有章可循。3.协调好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关系。师生有计划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协调好教学工作与其它各项工作的关系,使学校形成上下一盘棋,教学工作有条不紊。
三、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一所学校的成败兴衰,最重要的是师资条件。毛泽东同志曾论述:“作为校长,关键性的工作之一就是要靠教师办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是学校管理中首当其冲的任务。校长应给教师队伍创造学习提高的机会,进修提高的机会。发挥老师传、帮、带的作用,加强青年教师培训,把教法、学法研究,纳入议事日程,把教师能力,素质的提高,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问题来对待。
四、要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因素,教学管理要特别重视人的因素,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首先应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1.尊重教师的劳动,激发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光荣感和责任感,全面客观评价教师,经常总结推广他们的教学经验,支持他们改革、创新,鼓励他们形成各自的教学风格和特点。
2.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听取教师的建议,广开言路,集思广益,不断提高教师的主人翁意识。
3.关心教师的健康和生活,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主观努力。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充分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2)要尊重学生,不伤其自尊,鼓励他们学习和创新。
(3)创造良好的情境,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养成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4)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倡尊师爱生,教学相长。
五、身临其境,深入教学第一线
没有实践,工作就没有主动权,想当好校长,就必须亲临教学的前沿阵地,深入教学、了解教学、领导教学,深入教学第一线听课,深入教研组参加教研活动,深入学生中了解学情和存在的问题。认真抓好教学常规工作,从抓常规工作中掌握教师的教学情况,探求教学改革的良药益方。在改革中提高常规管理的质量,从检查、备、讲、批、辅、考各个环节中,寻找新的突破口和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因素。打破“定势思维”全员参与教改,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总之,教学管理工作,是实现培养目标的保证。“向管理要人才”、“向管理要质量”的口号是有道理的。校长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定会成功。
第二篇:校长应该抓教育教学管理
校长应该抓教育教学管理
目前,我国农村初级中学的教育教学,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面临严峻的挑战。校长或为普九,或为验收,或为网络资金,或为学校晋级,······忙得不亦乐乎,根本不可能具体地抓教育教学,向管理要质量也只能在报告里阐述,对教师业绩评价也只能是一张学生试卷来定。前几年批评了“高分低能”,可是几年下来竟然出现了不得不承认的“低分低能”现象。
笔者一直在教育教学一线工作,经历了从“文革”后期到“创建和社会的今天,目睹了“开门办学”到“素质教育”的变故和改革,思绪万千,值此七一佳节进言,望校长们从忙碌的应酬中,抽出身来,着实地抓抓学校的教育教学。
抓好学校教育教学环节刚性管理
1、抓好“两处”的管理,“从实从精”
政教处和教务处非务实者不能,非精干者不能,两处不光是协助校长抓好教风,更应该脚踏实地抓好学风建设。两处既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引领者,更是教育教学的“管理器”和“事物所”
2、抓好钻研教材管理,“从实从深”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它为教师备课、上课、布置作业、检查学生知识提供了基本材料,钻研教材备好课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因而,校长在教学管理上要抓好对教师钻研教材的管理,引领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备好每一节课,从知识深度广度钻研教材,力求教师知识精、业务熟,编写教案,制作课件等工作落在实处。
3、抓好课堂教学管理,“从实从活”
所谓“实”就是课堂的教学环节落在实处,不作秀,倡导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学习方式,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往积极主动共同发展,按照这个思路进行课堂结构改革。所谓“活”就是教师选择教学方法要灵活,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要强调“三动”——动口、动手、动脑,体现“三性”——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抓四个环节,即听、说、读、写。
4、抓好教师批改作业,“从快从严”
所谓“快”就是批改作业要及时,不拖拉。所谓“严”就是在批改作业和辅导的手段上严格要求,一丝不苟。
抓好教学过程的柔性管理
(一)、视察学生的主动性
1、每当下课以后,学生是否围在教师身边问这问那,并且学生都是在争先恐后地企盼着教师的解答?
2.教师与学生在一起相处的时候,学生有没有用一些难题来考考你?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是怎样做的?
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疑难问题是否经过了深思熟虑后,才去请教老师?还是遇到问题不经思考就匆忙地向老师发问?
4.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仅仅局限于教材上的问题?有没有拓展自己的学习领域?
(二)视察教师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1.在课堂讨论的教学环节中,针对某一个问题,教师采取的是怎样的指导思路?是不是二名以上的学生回答不出来的时候,教师就急于把答案说出来了?
2.有没有具体措施来引导学生对某一问题的深入思考?学生的答案不正确的时候,教师是怎样做的?是继续把问题进一步分解,还是转换了话题?
3.学生在对问题进行思考的过程中,教师是积极地旁观还是时常打断学生的回答?
4.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了吗?尤其是在布置背诵的任务时教师是否告诉了他们怎样去背诵?
5.在教学时,你的学生是以怎样的表情来听课的?是不是始终处于一种思考的状态?面部表情是不是有一种满足的微笑?
6.每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是不是多数学生都会积极响应?进而展开热烈的讨论?还是处于一种沉闷的气氛中,学生不为教师的焦急所动?
7.课堂上教师为学生留下的有效时间是多少?能不能有一半以上的时间是学生在积极地活动?
8.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是否注意了学生的不同层次问题?是否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了不同的思考题?
第三篇:抓教学管理应注意六大关系
抓教学管理应注意六大关系
教导工作是学校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它又自成一个系统。而教学工作是教导工作系统中最重要、最复杂的一个因素。笔者在横向管理的实践中,运用“两手抓”的方法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教学管理应注意6大关系。
一、课堂与课外
目前,小学授课形式是课堂教学,课堂成了传授知识的重要阵地,那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课堂教学必须下大力抓好,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功的训练,这“两基”一定要扎扎实实,不能耍花拳绣腿,华而不实。但是,课堂教学的时空毕竟有限,如果学生仅仅局限在课堂上的学习,这是远远不够的,其知识面必然窄。事实上,一个人的很多知识是在生活实践、社会交往、信息交流、耳闻目睹、独立自学中得来的。学校就应该为学生创造这样的条件,引导他们向这方面发展。学校要开辟第二课堂,建立各种兴趣小组,让学生脱颖而出,课堂与课外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第二课堂不能成为课堂教学的延续,不能变成第三节课。但第二课堂与课堂教学又要有机联系。(2)得法于课堂,受益于课外。课堂教学要强调教给方法;第二课堂要指导学生用学到的方法去“精读”、“博学”、“广练”。
(3)兴趣组一定要体现“兴”,要成为能吸引学生自愿参加的乐园,在娱乐中增长知识,增长才干。不能把它办成补习班。
二、教法与学法
教学是双边活动,有教无学,或有学无教,就不成为教学。会教不会学,也不能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研究中,我们既注重教法,也注重学法。衡量教得好与否,当然有很多标准,要看学生能不能接受,能不能受到启发,能不能学到方法。我们要求教师备课时既考虑教法,也考虑学法。教学时要授之以渔,善于举一反三,进行学法迁移。教法要能体现学法,学生从教师的教法中悟到学法。
三、要求与示范
在教学中,我们要求教师加强学习,明确教学指导思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适应教改的形势;组织教师学习大纲,要求教师按大纲精神与要求教学;经常派教师到外地学习,要求他们把学到的新经验、新教法移植到本校;制订了“一堂优质课的教学标准”,要求他们按“标准”参加优质课教学比赛。这些要求无疑都是对的,对教学都有促进作用。但可能有的教师对你的要求接受不了,持怀疑态度,或认为“理论上说得对,实际上行不通”;“看花容易绣花难”;“可望而不可及”。教师的思想上有了障碍,光“言管”就不足以说服教师了,还需“身管”。那就是教导主任要披挂上阵,亲自上示范课,用事实,用效果消除教师的疑虑,这样就最具有说服力,也具有号召力,“身管”,也就不失为最好的管理方法之一了。
四、全面提高与因材施教
学校的教学工作,应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不能不顾多数,只抓少数,搞应赛教育、应试教育。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是关系到全民素质的大事,学校应该重视素质教育。当然,学校也不应排除发现和从小培养冒尖的学生,这也是振兴国家的大事,不能谈虎色变。再者,“尖子”、“优生”是建立在全体学生素质的基础上的,正所谓“水涨船高”,有了全体学生素质的提高,那么“尖子”、“优生”才如源头活水了。这两者是相辅相成,并行不悖的。我们一方面端正办学思想,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一方面又抓冒出来的“尖子”,因材施教。
五、远期与近期
学校的工作是培养人的工作,周期较长。教学工作也是这样。如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的任务。教导处应有一个长期的考虑,常抓不懈。另外,教改在发展,每个时期上级有任务,教导处又要根据当前教改的动向,上级教育部门的工作重点,以及本校教学的实际,制定近期的研究课题或工作重点,着重抓,并使近期目标隶属于远期目标中,形成调整后的新系统,这样就不会觉得是东鳞西爪了,也不会见木不见林了。在学生方面,提高素质是远期目标,培养各种拔尖人才也应是远期目标。但在一个学期或学年里,区、市时有不同的项目竞赛,这是近期任务。如果我们把眼光放长一些,一切从低一段的年级开始,又与第二课堂中的兴趣小组结合起来,这就无异有了各种“常备军”了,届时就不会“突击”,不会干扰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六、普遍与重点
一个学校的教学水平如何、与一个学校的教研风气以及教研的深度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一个教导主任,在各项教导工作中,教学工作是重点。在教学工作中,教学研究又是重点。小学开设的学科比较多,不可能每科都具体抓,因为精力有限,一个教导主任不可能对每一科都懂都精,都能作指导,因为能力有限。
但不抓不行,不指导也不行,解决的办法是:亲自抓与依靠教研组长抓。在作法上,教导主任重点抓一个教研组,其他组由教研组长抓,点面结合,以点促面。
我们制定了《学科组开展教研活动的意见》,规定了教研组长的职责。在开展工作时,教导处抓一个组,对其他组提出要求,定时检查,期末汇报,交流经验,评比先进教研组。这样,群众性的教研活动就开展起来了。在内容上,教导处抓带有倾向性的问题,或较大的专题;教研组长抓教学常规,或个别的问题。由于两手抓,就发挥了两个积极性,教研活动既能“长流水”,又可集中精力解决一 些问题。
第四篇:读《校长怎样抓教学工作》——有感
教育为本质量为魂
——读《校长怎样抓教学工作》有感
近几天我读了《校长怎样抓教学工作》一书,深有感触。确实,读书能使人明智,读书能使人智慧,读书能使人明理、文明和善辩。下面我想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读书体会,水本无华,相荡乃至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希望能和在座的各位同学擦出思想的火花,让我们敞开心扉,交流思想。
一个好校长,应该是教育家、学者,而不只是一个单纯的行政管理人员。一个校长,有了思想,有了勇气,有了智慧,才会有专业含量,有了校长的专业含量,才会有高效发展的课堂。“组织”、“指导”、“研究”这应是校长三项基本职责。抓教学是校长的天职。“教育为本,质量为魂”,教育质量是学校立校之本。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一个不重视教学的校长是外行的校长;一个不抓教学的校长是不务正业的校长;一个不懂教学的校长是不合格的校长。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好校长必须要有教学领导力:既要重视、关注教学,又能领导、指导教学。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一个有经验的校长,他所注意和关注的中心问题,就是课堂教学”,“经验使我深信,听课和分析课——这是校长最重要的工作,经常听课的校长才能真正了解学校的情况。如果偶然想起来才去听几节课,老是忙于开会和操心其他事物使你走不进教室,不接触教师和学生,那么校长的其他工作都失掉了意义,开会等等的事就会一钱不值。”这是很有道理的,领导要抓好教学,就是要深入教学第一线。参加备课、听课、评课、才能够督促检查教师的教学活动,才能掌握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精细微妙之处的新境界,
才能看清动向,把握规律,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教学工作只有布置没有检查,只有号召没有督促,工作不能落到实处,是抓不好教学工作的,更谈不上以教学为中心。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真正的教育思想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提到更新教育观念,也许有的老师会觉得远水不解近渴,其实不然。人的行为方法是受思想支配的。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教育思想是一种生产力,思想新,方法才能新;思想落后,方法必然落后。教师教学中只重视教材方法的钻研和选择,不重视观念的转变,课是上不好的。当前有些教师的课之所以上得不好,有方法技能问题,但更多的是教育思想观念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因此培养教师学习力,使他们掌握最新的教育思想就显得尤为重要。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学习是教师保持思想鲜活、理念先进的有效途径。强化学习,就是要以优化职责为动力基础,以教师需要为毅力源泉,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研究成为一种风气。工作中享受快乐,合作中体验幸福。以文化引领替代制度约束,形成内力驱动,融为一种感情——爱同事、爱学生、爱学校。
实践引领,倾力培养,建设理念前瞻、奋发向上的典型教师队伍。典型教师是一个学科、一所学校、一个地区的领头羊。有了典型教师的带头,可以带出一个学科,甚至带出一批人。典型教师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先行军团、教研的引领团队,是教育教学发展的中流砥柱,他们的发展一方面依赖于自主学习与成长,另一反面更需要外力保障与促进,二力合一,则会使得小发展带动大发展。通过加强典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
师整体素质,可以坚持“以评促训、管训结合”的运作模式,通过各级优秀课的评选、上示范课、组织典型教师进行校际间教学交流、参与教育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等活动,以活动为载体,以活动促提高。通过典型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来发挥典型教师的引领作用,来促进了他们自身的专业发展,并以此促进典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制定和完善规章制度。这些制度要关系到教学的每一个阶段的各个环节,不仅规范全校师生员工的教育教学和日常行为,形成各司其职、有章可循、令行禁止的局面,而且要使每个层面的教师、学生都拥有最佳的发展空间。
有一则优美的广告语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对于学校来说,目标有多高,学校就能发展得有多好,关键取决于主观愿望和决心。办学目标决定了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定位。因此我们要以教研为内驱,增强学校的发展动力。
校长应是教育理论渗透的高手。应是教科研的首席研究员。校本教研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载体。有效的校本教研是教师形成先进教育思想,践行现代教学理念,促进专业认识水平提高,教学研究能力提升的最好土壤。
对于提高学校有效校本教研活力,应从“四化”入手
一、校本研究专题化
二、校本研究主体化
三、校本研究系列化
四、校本研究沿承华
孔子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教师专业发展的旗帜正在高高飘扬。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柱已经巍然矗立,方向的引领,平台的搭建,为我们每一位教育者提供了进步、提升、发展的空间,我们需要用智慧解开专业发展的密码,用情感书写专业发展的篇章。教师专业发展“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无限的留白让我们尽情创造,实现高远梦想,丰富的内涵供我们潜心研究,收获丰硕成果。
俗语说,“飞瀑之下,必有深潭”,这“深潭”是“飞瀑”常年累月冲击而成的。校长如果注重平时一点一滴的教学管理实践积累,并持之以恒,那么日久天长就一定是教学管理方面上的行家里手,甚至能成为有个性建树的教育专家。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只要我们不断地学习、提高,相信我们一定会创造出一支热爱教育、师德高尚、治学严谨、开拓进取、奋发向上的高素质队伍,把我们的学校打造成“名师辈出、示范一方”的全省名校。
桦甸市第三中学王飞
第五篇:校长应具有怎样的胸怀
校长应具有怎样的胸怀?
近日同校长交流,有的校长坦言了自己做校长的冤屈与苦恼。作为校长,从内心来讲,都想与教师友好相处,关系融洽。和谐的干群关系不仅有利于校长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能够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形成团结向上的工作氛围,但这往往只能成为部分校长美好的愿望。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受到这样那样的因素影响和干扰,尽管校长们在人际关系上作出很大努力,但仍是“众口难调”,很难保证所有教师对校长都满意。因而,教师对校长不满意或者不尊重的举动始终存在。
校长都不希望遇到这种情况,而一旦遇到,校长就必须面对,而且是必须正确面对。事实上,让人感到忧心的是,有些校长遇到这种情况时,并不能正确对待。要么把提出挑战的教师当作出头椽子、冒尖的刺,该刨的刨,该拔的拔,无情地压制。要么对这类教师打入冷宫,故意冷落,让他们自我“反省”,自然消沉。结果是恶化了校长和教师间的关系,伤害了教师的感情,进而严重影响到教师的工作热情,这就需要校长应具有宽阔的胸怀。
如果问题确实是出在教师身上,校长切不可得理不饶人。应该把教师当作自己的亲人,容忍他们的缺点和过错,允许他们发泄、提反对意见。即使是教师的看法有偏差,校长也应该深刻反思。教师的不良反应,多少与学校工作有直接或者间接的联系,只不过是教师提意见的方式方法不对而已,校长要透过事情的表象,找到实际的原因。对提意见的教师,校长应该心怀感恩之情,而不是恼怒仇恨,打击报复。以博大的胸怀对待教师,以诚交诚,以心换心,终将感动教师,让教师受到教育,从而赢得教师的尊重。
如果问题确实出在校长身上,校长更加应该虚心接受,自我检讨,切不可变本加厉,追究教师的责任。很多校长都这样认为,校长就要像个校长的样,要有一定的权威性,否则,校长说话没人听。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校长很容易高高在上,严重脱离教师,官僚主义倾向严重。倘若是教师意见正确,校长明知是自己不对,却照样坚持,不对也对。这样,混淆是非,更加不得人心。因此,校长应该彻底放下校长的架子和面子,虚心接受教师的批评,不要总想着教师提意见,就是想拿掉自己头上的乌纱帽。其实,教师敢于说真话,敢于对校长说“不”,恰恰是对校长工作最大的支持。
同时,校长应该不断学习,提高修养,提升办学境界。其次,校长也应该有种危机感,并把这种危机感转化为自身提高的动力,考虑如何做好校长,如何做好新时代的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