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0以内的数连加教学设计
《10以内的连加》教学设计
执教者:射阳县特殊教育学校
陈玮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连加计算数学问题的过程,直观理解连加的意义。
2、掌握连加的计算顺序,能正确进行10以内数的连加计算。
3、初步学习用连加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体会连加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
掌握连加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今天我们的课堂里来了好多的好朋友,小朋友们,你们想认识他们吗? 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些好朋友。这是什么?
数字宝宝,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数字宝宝吧!指名学生读。
二、新授
1、看,是什么来了?小白兔蹦蹦跳跳的真可爱啊!你能数出有几只小兔子吗?4只(指名数)又来了几只?3只
现在一共有几只兔子?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式?4+3=7(分层:指名学生数一数一共有几只兔子?)
2、这是我们前面学习过的用加法算式计算总数,又来了几只?2只 谁能算出现在一共有几只兔子?怎么列式?7+2=9
3、刚才我们列了2个加法算式算出了一共有9只兔子,那你能用一个算式来计算吗?
4+3+2=9你能说一说每个数字表示的意思吗?(指名学生说一说每个数字表示的什么意思?)
4、观察算式:这个算式有几个加号?有几个加数? 也就是把三部分加起来需要几个加号?
凡是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并且只有加号的算式,我们就叫它连加算式.
三、揭示课题讲连加读、算方法.
今天,我们要学的新知识就是三个数的连加算式. 师:1.连加算式怎样读呢?(老师范读,学生边听边记.)读作:4加3再加2 读一读:1+2+3 4+2+1 3+5+2 2.连加算式怎样计算呢? 连加要分两步计算:先把前两个加数相加(边讲边画),再用得数与第3个加数相加.
老师完整地把这算式的计算过程说一遍: 问:谁能把老师说的计算过程说一遍? 3.总结连加运算顺序: 求三个数的和用连加计算,计算时,按顺序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 这是连加的基本顺序。
四、巩固练习: 1.出示鱼图
又来了哪个好朋友啊?(鱼)请同学们观察这幅图,说说这幅图的意思?这幅图有几部分?用什么方法列式?怎么列式?
指名学生数一数,并找出对应的数字卡片贴在黑板上。说一说这个算式怎么计算? 2.出示胡萝卜图片。
这是什么?谁最爱吃胡萝卜啊?
谁能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怎么列式?
指名学生数一数,并找出对应的数字卡片贴在黑板上。说一说这个算式怎么计算? 指名学生说运算顺序。
3、活动
老师用拍手,同学们仔细听老师拍了几下,拍了几次,计算老师一共拍了几次?3 1 4 2 3 5在本子上写出数字或拿出数字卡片,列式计算。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和小兔子,小鱼还有小熊这些好朋友一起学习了什么新知识,你知道了什么?
在学生说的基础上老师归纳:
我们学习了连加算式,知道了连加算式的运算顺序,大家要牢牢记住.
教学反思
本课结束以后,我仔细的对整个过程进行了回顾!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了反思。
本节课我主要是用学生们认识的小动物图片导入新课,孩子们可以在喜欢的场景中进行连加的列式计算,让运算顺序、计算方法,潜移默化的得到掌握,使比较枯燥、抽象的数字生活化、形象化,增加了趣味性。同时在教学活动中,由于学生的思维方式不一样,所以所列算式及计算过程也是不尽相同的,既扩大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又增大了全体学生练习的数量。最后的自主练习环节,可以用来复习、巩固、提高。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即时评价,摒弃了以往“是”、“好”、“真棒”等简单性的评价,如:“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刚才这个同学说的棒极了,相信其他同学也和他一样棒!”改进后的评价让发言学生感到老师对他的肯定和尊重,并同时给其他的学生以鼓励。
由于学生层次不同,很多情况下孩子需要老师的帮助,包括读题等,但我有些眼高手低,今后要多关注孩子的年龄特征与孩子的身心发展状况!
第二篇:100以内数的连加 教学设计
《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教学设计
教材第28页例
3、例4及“做一做”,练习五第5、7、8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能正确地笔算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算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观察、讨论、比较,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加减混合运算竖式的简便写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算理。
教法学法:
小组研讨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教材第28页情境图。
提问引入。
(板书;加减混合)
二、探究新知
出示例3:老师出示“车上原来有67人”这个条件,到南山站下车的有25人,上车的有28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小组讨论:你打算怎么算?
请学生上台板演
及时评价学生的方法并比较各种计算方法。
完成“做一做”(点名板演,然后集体订正)
出示例4:72-(47+16)=
让学生分析、比较例3和例4两题的区别。
小组讨论,交流各自想法。
讨论小括号的作用,本题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讨论、汇报。
小结:“小括号”表示先算部分。
列竖式计算。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积累运用
口算教材练习五第8题
采取比赛形式,优胜者发小红花。
计算教材练习五第5题和“做一做”。
独立完成练习五第7题。
四、总结提升
板书设计:
加减混合
67-25+28=70(人)
72-(47+16)=9
“小括号”表示先算部分。
第三篇:20以内连加教学设计
20以内连加教学设计
刘钊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连加的意义,掌握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2.初步培养学生连续看图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连加式题.
教学难点
牢记前两个数计算结果,再和第三个数相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20 以内的加法.
全班学生开火车口算.
2.10以内的连加.
指名学生口算,说说是如何计算的.
3.看图列式计算.
空中有几架飞机?飞来几架飞机?求一共有几架飞机?怎样列式计算?
出示:3+4=
为什么用加法?(要求一共有几架飞机,就要把空中的3架飞机和飞来的4架飞机含并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
同学们对于加法的意义掌握得非常好,今天我们就要应用它进一步学习新知识.
板书课题:20以内连加
二、指导探索:
教学连加.
(1)理解连加的意义【出示图片“飞机图”】
空中有几架飞机?飞来几架?一共是几架?你是怎么算的?(3加4等于7)又飞来5架,现在一共是几架?你是怎么算的?(7加5等于12)
如果把这幅图连起来看,应该怎样叙述它的意思呢?(引导学生叙述题意:空中有3架飞机,飞来4架飞机,又飞来了5架飞机,现在一共有几架飞机?)
要求一共有几架飞机?谁会列式?你是怎么想的?有和他想法不一样的吗?
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老师板书:
教师范读算式:3加4再加5等于几.
学生齐读算式.
说明:在一个算式里,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相加叫连加.
连加的算式怎样计算呢?下面我们就一起研究这个问题.
(2)研究算法.
能直接算出结果吗?结合这道题的意思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归纳出:先算 再算 .
板书:3+4+5=
学生自己叙述 的计算过程.
(3)练习:【出示图片“树叶图”】
学生摆学具并列式计算.
订正时问:这幅图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算的?
三、巩固练习.
1.看算式摆学具.
出示: □
□
2.让学生用学具摆出这两道题,要求边摆边叙述题意.
3.看算式直接说结果.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连加算式表示什么?怎样计算连式题?(结合例题来教学总结).
五、布置作业
第四篇:1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1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信息窗7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情境建立连加、连减的数学模型,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会进行10以内连加连减的计算。
2.在具体的情境中提高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形成团结协作意识。
3.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同时,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理解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教学准备】小棒、小正方体、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出示野餐全景图
谈话:花果山里热闹极了,小朋友也来这里野餐,和小猴们成了朋友,今天,小猴子们又邀请请小朋友们参观跳水表演,你们想去看一看吗?
谈话:小朋友们们快看花果山到了。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找一找都有哪些信息?(多媒体呈现花果山图片)
预设:
第一幅图上有4个小朋友有5只小猴;第二幅图上有7个小朋友有4只小候;第三幅图上有9个小朋友还有2只小猴……(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说完整的话)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小朋友感兴趣的的情境,更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心理需求,进而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二、算法比较,分析比较
(一)探究连加
1.课件演示,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提出问题。
谈话:看,有几个小朋友在野餐?(多媒体演示4个小朋友在野餐)又来了几只?(多媒体演示来了3个)瞧,这2个小朋友贪玩,来迟了吧?(演示又来了2个)
谈话:你能将小朋友来参加野餐的过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原来…先…又…)
谈话:根据刚才的这些信息,哪位小朋友会提个问题考考大家?(引导学生提出求一共有几个小朋友的问题)
2.引导学生列式
谈话:要求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参加野餐?你们会列式计算吗? 学情预设:学生欣赏的角度不同,列出的算式也可能不同。预设1:学生列的是分步算式。
谈话:听他说得多清楚呀,用我们学过的加法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真了不起!设想2:学生列的是综合算式。
板书:①4+3=7(个);7+2=9(个)②4+3+2=9(个)或4+2+3=9(个)3.探究、理解含义
(1)指名学生说说第一种方法两个算式的意思。
(2)师:结合图,说说算式中的4、3、2、9各表示什么意思呢?
谈话:老师看到小朋友们还列出了4+3+2=9(个)和4+2+3=9(个)这两个算式,老师不明白是什么意思,谁能来告诉老师?
谈话:看这两个算式与以前学过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你来给这个算式来取个名字?像这样三个数或三个数以上的数加在一起叫做连加。(板书:连加)
谈话:你会读这一道连加算式吗?(指名学生读)4.交流算法。
谈话:5+2+1=8,你是怎么算出来的?(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板书:从左往右)
(二)探究连减 1.情境演示
师:小朋友们都到齐了,小猴们的表演开始了。(多媒体出示小猴跳水图)2.合作探究
谈话:小朋友,看了这幅图,你会编个数学问题来考考大家吗?(学生先同桌交流,再回答。)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原来…先…又…)
谈话:要求还剩多少只小猴,你会列式吗?(板书:5-1-2=2)结合图,说说算式中的5、1、2、2各表示什么意思呢?
追问:为什么这里要用减法呢?要-1再-2呢?
谈话:你能给这个算式起个名字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连减”)真不错,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连减”。
提问:你会读这一道连减算式吗?(指名学生读)
学生一起完整地读出课题“连加 连减”。
谈话:请小朋友们开动脑筋想一想,这道题我们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谈话:请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如果他说对了,请你夸夸他,如果他说错得不够好,请你帮帮他。
全班交流,小结连减得计算方法:计算连减题时,先把前两个数相减,再用得到的结果减去第三个数。
3.初步小结:今天认识的两个新朋友,连加连减。都是按怎么样的顺序进行计算的?(板书:从左往右)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旧知识的迁移,让学生感受今天的加法算式和以前的相比有什么不同,从而引出连加。课题引出后,并不是死板的讲述运算的顺序,而是让学生自己去编写算式,并自己去计算,这样学生的兴趣非常高,我借此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计算的,采用自主探索,大胆尝试的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建构连加的计算顺序,很自然的引出了计算的顺序问题。
三、联系实际,灵活运用
谈话:夕阳西下,小猴们的表演结束了,小朋友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花果山,今天小朋友们一起学会了很多的新知识。现在,老师还想考考我们小朋友知识学得怎么样呢。小朋友们,我们来接受挑战吧。
1.教师摆,我来说
学生看教师操作过程分别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
(1)师先摆4根小棒,再摆上2根小棒,又摆上3根小棒。(2)师原来有10个小正方体,先拿走2个,又拿走5个。
反馈:为什么要4+2+3=9?它表示的是什么意思?4、2、3、9各表示的是什么意思?(10-2-5=2同前)
2.看图讲数学故事
出示图片,学生根据图片讲数学故事。根据故事列式计算。
【设计意图】第1题是对知识的巩固,体现出学生对连加和连减两种知识的理解,从而感受到教师引领学生经历了探究的过程的价值;第2题是开放的题目通过让学生看图画编故事增强了题目的趣味性和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四、全课总结,回顾整理
谈话:今天我们学习了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是从左到右,还学会用连加连减来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课后还可以找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连加连减来解决的,比比谁找得多!
学生从三个方面谈自己的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所学知识,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活动经验的同时,提升了梳理、概括知识的能力。
第五篇:《1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1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实际情境建立连加、连减的数学模型,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会进行10以内连加连减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具体的情境中提高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形成团结协作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同时,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点: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教学难点: 理解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天天口算)
学生看着屏幕口算:4+1= 5+2= 5-2= 8-2 = 10-4=
5+3= 7+1= 6-2 = 7+3= 6-6=
二、结合情境,探究新知
1、探究连加
(1)课件演示,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师:看,有几只小鸡在吃米?(多媒体演示5只小鸡在吃米)又来了几只?(多媒体演示来了2只)瞧,这只小淘气贪玩,来迟了吧?(演示又来了1只)
师:你能将喂鸡的过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原来…先…又…)
师:根据刚才的这些信息,哪位小朋友会提个问题考考大家?(引导学生提出求一共有几只小鸡的问题)
(2)列式。
师: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鸡?小朋友们会列式计算吗?
学情预设:学生欣赏的角度不同,列出的算式也可能不同。设想1:学生列的是分步算式。师:听他说得多清楚呀,用我们学过的加法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真了不起!设想2:学生列的是综合算式。板书:①5+2=7 7+1=8 ②5+2+1=8或5+1+2=8••
(3)探究、理解含义。
①指名学生说说第一种方法两个算式的意思。
② 师:结合图,说说算式中的5、2、1、8各表示什么意思呢? 师:老师看到小朋友们还列出了5+2+1=8和5+1+2=8这两个算式,老师不明白是什么意思,谁能来告诉老师?
师:看这两个算式与以前学过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你来给这个算式来取个名字?像这样三个数或三个数以上的数加在一起叫做连加。(板书:连加)
师:你会读这一道连加算式吗?(指名学生读)(4)交流算法。
师:5+2+1=8,你是怎么算出来的?(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板书:从左往右)
2、探究连减。(1)情境演示。
师:不一会儿,小鸡都吃饱了。(多媒体出示小鸡跑走图)(2)合作探究。
师:小朋友,看了这幅图,你会编个数学问题来考考大家吗?(学生先同桌交流,再回答。)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原来…先…又…)
师:要求还剩多少只小鸡,你会列式吗?(板书:8-2-2)结合图,说说算式中的5、2、1、8各表示什么意思呢?
师:为什么这里要用减法呢?要-2再-1呢?
师:你能给这个算式起个名字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连减”)真不错,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连减”。
师:你会读这一道连减算式吗?(指名学生读)学生一起完整地读出课题“连加 连减”。
师:请小朋友们开动脑筋想一想,这道题我们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师:请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如果他说对了,请你夸夸他,如果他说错得不够好,请你帮帮他。
(3)全班交流,小结连减得计算方法:计算连减题时,先把前两
个数相减,再用得到的结果减去第三个数。
3.初步小结:今天认识的两个新朋友,连加连减。都是按怎么样的顺序进行计算的?(板书:从左往右)
三、联系情境,应用拓展
师:夕阳西下,小男孩跟着妈妈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奶奶家,小朋友们跟着他们也一起学会了很多的新知识。现在,小男孩的妈妈还想考考我们小朋友知识学得怎么样呢。小朋友们,我们来接受挑战吧。
1.打开书本72页,完成做一做。
反馈:为什么要4+3+1=8?它表示的是什么意思?4、3、1、9各表示的是什么意思?(10-3-5=2同前)
2.师:(课件出示跳绳图和小燕子图、汽车图和小猪吃西瓜图)请小朋友观察,这图中都有些什么,可以提什么数学问题?如何解答!
3.计算连加连减。
4.填上数,使横行、竖行的三个数相加都得 9。
四、全课总结,延伸课外
今天我们学习了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是从左到右,还学会用连加连减来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课后还可以找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连加连减来解决的,比比谁找得多!
五、板书设计
连加 连减
5+2+1=8 从左到右计算
8-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