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住长江头》声乐教学作品剖析

时间:2019-05-13 22:07: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住长江头》声乐教学作品剖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住长江头》声乐教学作品剖析》。

第一篇:《我住长江头》声乐教学作品剖析

《我住长江头》声乐教学作品剖析

声乐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完整塑造音乐形象,准确表达思想情感,充分展示作者意图。在声乐教学中,如果教师在进入曲目演唱前,能运用自己的学识,利用其它艺术理论知识对作品进行较为细致的理性分析,从而使学生在演唱前对作品一度创作的意图、背景、思想、内容与艺术上的特点、个性、风格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作品的演唱,才有可能进入尊重原创的良性的二度创作,达到感染听众,打动听众的目的。

那么,如何对声乐作品进行演唱前的曲目分析呢?下面就以民族声乐作品《我住长江头》为例进行阐述。

一、作者简介。了解词曲作者,了解他们的创作思想、创作风格以及与创作该曲有关的背景材料,从而了解该曲的基本创作意图。

该词作者李之仪,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沧州无棣人。治平四年进士。历任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他最善作词,文风磊落,最工尺牍。著有《姑溪居士前集》等传世。这首《卜算子》有仿古乐府《上邪》意。

词作者黎青主,中国现代音乐学家。原名廖尚果,广东惠阳人,参加过辛亥革命,后赴德国学习军事、法律,兼学钢琴及理论作曲。1929年任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教授,主编校刊以及音乐杂志《乐艺》。著有《乐话》及《音乐通论》两书,系统地论述了对于音乐的本质、音乐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以及音乐的社会作用等问题的看法。《我住长江头》为其代表性作品之一。

二、文学分析。由于声乐作品是音乐语言与文字语言的结合,而且绝大部分声乐作品都是曲作者在歌词作品的影响下产生的音乐意图,也就是说先词后曲。而声乐作品感染演唱者的可能偏重于文字,也可能偏重于音乐,更可能是二者结合严密的结果。因此必须对声乐作品的文字部分进行分析。

历来文艺作品中对爱情的描写无外乎聚、散两类情境所造成的思想与情绪。聚则幸福悱恻,极尽喜剧的审美色彩;散则相思苦涩,充满悲剧气氛。无论是鸿篇巨制,还是小诗数行,优秀传世、脍炙人口的作品真是不少。北宋李之仪这首《卜算子》应该是写相思之苦的小品中的典范。八句四十五个字,包含了丰富的想象与意境。

该词把相思不尽的惆怅与江水不休的无奈相互映衬,尤其是首句“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把一对热恋的情人置于空间长河的两头,千般无奈、万般相思便由此而生。下半阙借用汉乐府《上邪》起誓之格式,江水不休,爱情不止,“此恨”即“相思”之苦是由爱而生。因此,此恨即此爱。所有爱恨只一个愿望――“君心似我心”。

三、音乐分析。

1、曲式:该曲为(A+B)很规整的有再现的两段体结构。每乐段八句,每句四小节,没有任何句子有过分的扩充。A段主题的5、6、7句在B段5、6、7句再现。

2、调式:该曲为G大调乐曲。由于每段有八句,所以相对有比较从容的发展空间。A段从主音上方二度音开始结束于属音,A段的中间终止(第4句结尾)为二级音。观其发展以属调为主,音调发展围绕属和弦系进行,因而A段调性应为属调调性,A段终止具有相对的稳定性。B段的对比中段出现较多向下属系发展趋向,在调性上产生新意后进入再现段落,然后推出高潮,以完全的正格终止结束。

3、旋律:该曲特点因该是通过节奏上的简单少变与音调上的丰富多变形成对比与互补,来塑造音乐形象的。

节奏上几乎是通篇不变的附点四分音符一音一字,只在三次“定不负”的“不”字上出现一个八分音符的字。每句句尾大体上是两个附点四分音符的音唱一字的长音。乐曲标明速度是不太快的快板。演唱者把相思之苦以基本不变的三拍一音一字用较快的速度唱出,营造的是平静水面下的湍流的形象,多少产生出一些焦虑感来。

曲调A段在属调上完整地表达了整首词义,在B段的对比中段落曲调产生了更多变化,以此表现江水的跌宕,增加了相思者焦虑情绪的份量,为音乐高潮的出现作了很好地铺垫。

4、伴奏:通篇运用分解和弦来营造江水不休、此恨不已的意境。三次重复的“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上句变为左手分解,右手为旋律音型的和弦音。下句整个用旋律音型和弦,增加了这两句主题的色彩与力度。

四、演唱要领。该曲音域d1---a2,宽广的12度涵盖了男、女高音的主要声区。因此,男、女高音均可演唱此曲,女高音演唱更多一些。

根据以上分析,该曲旋律为表达中国古人相思之情。以三拍一字的节奏贯穿始终,以跌宕多变的音调阐发情感,营造了平静水面下湍流涌动的音乐形象,给演唱者抒发激情提供了很好的音乐背景和较为广阔的发挥空间。歌者不可被看似简单的节奏所蒙蔽,而应充满激情地去演唱。

A段最高音在第四乐句上:

从谱面上看即可知作者把前四句的激情集中在此句阐发。“长江水”句的渐强和渐强后最高音a上的弱音,这是需要歌者很好研究并运用高水平的控制来完成的乐句。最低音在第八句,在前句尾长音渐强后,在强烈的情绪下唱出,声音和情绪都有一种放下来的感觉。最高处是“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的无奈,最低点是“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的补偿。江头江尾的无奈得到了满怀相思、相互爱恋的补偿,因而趋于平衡、平静。

B段则全段就是强调两遍下半阙词意。“此水何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前四句为对比中段,其材料仍然主要取自A段主题。其第三句在Ⅵ级音上的展开强调了下属关系的调性。后四句除第一句再现B段第一句外,二、三句完全再现A段主题。尾句在ff、rit的情绪中推出最高音,结束在高八度的主音g2上。

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音乐是人性化的音乐。词作者与曲作者所处时代几近千年,虽然时代不同,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表达方式有所不同,但人性是相通的。今天的歌者不妨热情奔放地去演唱古曲,才有可能沟通古今人类的心,使今人不去误解古人。我想这大概是今人唱古曲所应该注意的吧!

(作者单位:甘肃省天水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责任编辑:晓芳

第二篇:诗词欣赏——卜算子 我住长江头

诗词欣赏——

卜算子 • 我住长江头

宋 • 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译文:

我居住在长江上游,你居住在长江尾底。日日夜夜想你,却不能见你,你和我啊...同饮一江绿水,两情相爱相知。

悠悠不尽的江水什么时候枯竭,别离的苦恨,什么时候消止。只愿你的心,如我的心相守不移,就不会辜负了我一番痴恋情意。

主题思想:

这篇铭文融诗文之长,简短而又精粹,情丰而又理胜。写的是“陋室”,赞美的是“德馨”。因为品德高尚,所以陋室生光,无陋可言,读起来气象雄浑,朗朗上口,沁人心脾。

可以说,这篇短文表现的主题就是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和歌颂,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操,反映了他不慕富贵高洁清峻的品格。文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句话为本文的中心句,这句话可以看出作者陋室而不陋的根本原因在于自己本身的品德高尚。后“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可以看出作者的身高志愿,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心态,后,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用各路名人的陋室再一次来突出自己的品德高尚。最后借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又一次的写出自己的品德高尚,突出了主题“陋室不陋”。

作者简介:

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庆云县)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赏析:

李之仪这首《卜算子》深得民歌的神情风味,明白如话,复叠回环,同时又具有文人词构思新巧。同住长江边,同饮长江水,却因相隔两地而不能相见,此情如水长流不息,此恨绵绵终无绝期。只能对空遥祝君心永似我心,彼此不负相思情意。语极平常,感情却深沉真挚。设想很别致,深得民歌风味,以情语见长。

这首词的结尾写出了隔绝中的永恒的爱恋,给人以江水长流情长的感受。全词以长江水为抒情线索。悠悠长江水,既是双方万里阻隔的天然障碍,又是一脉相通、遥寄情思的天然载体;既是悠悠相思、无穷别恨的触发物与象征,又是双方永恒友谊与期待的见证。随着词情的发展,它的作用也不断变化,可谓妙用无穷。

词以长江起兴。开头两句,“我”、“君”对起,而一住江头,一住江尾,见双方空间距离之悬隔,也暗寓相思之情的悠长。重叠复沓的句式,加强了咏叹的情味,仿佛可以感触到主人公深情的思念与叹息,在阁中翘首思念的女子形象于此江山万里的悠广背景下凸现出来。三、四两句,从前两句直接引出。江头江尾的万里遥隔,引出了“日日思君不见君”这一全词的主干;而同住长江之滨,则引出了“共饮长江水”。如果各自孤立起来看,每一句都不见出色,但联起来吟味,便觉笔墨之外别具一段深情妙理。这就是两句之间含而未宣、任人体味的那层转折。字面意思浅直:日日思君而不得见,却又共饮一江之水。深味之下,似可知尽管思而不见,毕竟还能共饮长江之水。这“共饮”又似乎多少能稍慰相思离隔之恨。词人只淡淡道出“不见”与“共饮”的事实,隐去它们之间的转折关系的内涵,任人揣度吟味,反使词情分外深婉含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换头仍紧扣长江水,承上“思君不见”进一步抒写别恨。长江之水,悠悠东流,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休止,自己的相思离别之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歇。用“几时休”、“何时已”这样的口吻,一方面表明主观上祈望恨之能已,另一方面又暗透客观上恨之无已。江水永无不流之日,自己的相思隔离之恨也永无销歇之时。此词以祈望恨之能已反透恨之不能已,变民歌、民间词之直率热烈为深挚婉曲,变重言错举为简约含蓄。

写到这里,词人翻出一层新的意蕴:“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恨之无已,正缘爱之深挚。“我心”既是江水不竭,相思无已,自然也就希望“君心似我心”,我定不负我相思之意。江头江尾的阻隔纵然不能飞越,而两相挚爱的心灵却一脉遥通。

全词以江水为抒情线索。悠悠长江水,这样一来,单方面的相思便变为双方的期许,无已的别恨便化为永恒的相爱与期待。这样,阻隔的双方心灵上便得到了永久的滋润与慰藉。从“此恨何时已”翻出“定不负相思意”,江头江尾的遥隔这里反而成为感情升华的条件了。

第三篇:我的戏曲声乐教学观

我的戏曲声乐教学观

戏曲表演艺术源远流长。人才辈出,流派纷呈。培养戏曲演员的教学模式多种多样。时至今日,有一条教学规律是不可改变的,那就是戏曲剧目成品教学依然是戏曲表演教学的核心模式,其它的课程都是支撑和辅助剧目成品教学的。这种模式是戏曲表演教学的显著特征,与西方的舞剧、话剧、歌剧等艺术形式有较大的区别。戏曲声乐教学则是在建立正规的戏曲教育体制后,由七十年代的教学雏形慢慢发展

建立起来的,其主要的目的是针对戏曲表演中“唱、念”两功做文章。从根本上讲,戏曲声乐教学就是教授学生用科学正确高效的发声方法唱戏。

几十年来,无论是大学还是中专,对戏曲声乐教学重视的程度是远远不够的,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很多。不认可的一方认为:

1、戏曲演唱跟音乐院校的声乐歌唱是两回事,有自己独特的演唱特点、行腔润腔的规律和技巧、咬字吐字技巧以及戏曲行当的特色音型等。

2、戏曲演唱讲究声音造型,声音行当化、脸谱化,声乐教师要教所有的剧种所有的行当,很难有这样的能力。

3、声乐教师对戏曲知识、戏曲演唱了解少,很容易用教声乐歌唱的那套理论来想当然的教授戏曲演唱,最终可能导致四不象。

4、声乐教师与剧目教师的声音观念有较大的冲突,而学生往往是听剧目教师的。

5、嗓子是天生的,有嗓子就是祖师爷赏饭,否则就是不赏饭,前辈艺术家都没学过声乐,不照样唱得很好吗?因此,没必要学。

6、声乐教师要想教戏曲演唱,首先要听听本人唱的怎样,是骡子是马先拉出来遛遛,否则不放心等等。

支持的一方则认为:

1、戏曲表演讲究“四功”“五法”,戏曲演员必须具备这些扎实的基本功。戏曲演唱是在戏曲表演的过程中完成的,有时要边打边唱,边跑边唱,有时要在一连串的高难度身段和做功技巧中进行唱、念,有时要跪着唱半个小时,有时要“垒鸡独立”着唱等等,其难度相当大。光凭好的嗓音条件是远远不够的,好嗓子昙花一现的也屡见不鲜,因此,必须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

2、学习科学发声方法能够使嗓音更好听,声音更美,能够修正很多嗓音问题,可以纠正各种各样错误的发声毛病。

3、学习科学的发声方法能够使嗓子经久耐用、延年。

4、学习科学的发声方法可以避免嗓音“塌中”。

5、不管是唱戏还是唱歌,都必须用嗓子,只要把握好戏曲演唱的风格和特点,就能够走出一条崭新的戏曲声乐教学之路来……等等。

应该说双方说的都对,都有一定的道理,只要冷静理智深刻地去分析,就能从错综复杂的众说纷纭中得出这样的结论:

1、前辈们、老师们对戏曲声乐教学的担心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是很正常的。

2、他们最根本的担心,无非是不要因为学了戏曲声乐而影响了戏曲演唱的风格和特点。因此,教授戏曲声乐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确保各戏曲剧种、各行当、各流派独特的演唱风格、韵味和特色音型。这是摆在每一位从事戏曲声乐教学教师面前的尖锐而严峻的课题。也是一项学术性很高,应用性很广,很有特色的尖端科研课题。从某种意义上讲,戏曲声乐是世界声乐领域里教学难度最大的一门学科。

在全国的民族声乐教学研讨会上,众多专家教授对戏曲演唱很感兴趣。他们觉得戏曲的发声很独特很有味,行腔很流畅,润腔很灵活。尤其对京剧花脸、老生、青衣等行当的发声特点很感兴趣,常常问我是怎么教的,是不是用音院学院的声乐教学理论和方法教。每每这个时候,我直截了当的说,不能简单的说是与不是,有相通的地方,有不同的地方,更多的是戏曲演唱独特的个性色彩。现成的戏曲声乐教学理论很少,更多的要靠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去探寻,从众多戏曲表演艺术家的演唱录音与实况演出中去总结、归纳和提炼,并主动积极的向戏曲表演艺术家、教授学习各种戏曲唱腔和念白,从亲身的演唱实践中去感受、体察、分析和把握各戏曲剧种、各行当、各流派在发声方法上的异同和行腔润腔规律上的特征。尤其要积极主动的去翻阅、找寻和运用古代的戏曲声乐演唱理论。这些理论经过历代无数艺术家的演唱实践,以及音乐家、理论家的归纳、整理和总结,分载于各种书籍、诗文、论述之中,保存于口传身授、心授和各种成语、谚语之中。这往往是最容易被戏曲声乐教师们所忽视和轻视的。

我清晰的记得在中国音院学院读本科期间,有幸跟京剧余派老生陈增?医淌谘?习唱腔和念白。他一会儿用老生的发声特点唱,一会儿用花脸的发声特点唱,一会儿用青衣的发声特点唱,声音灵活多变。无论是唱腔还是念白,陈老师的声音在高、中、低声区间都能转换的很自如。声乐界所说的高音C,也就是戏曲界说的六字调的“5”,陈老师在这个区域简直是得心应手。什么叫科学发声?这就是。因此,更坚定了我跟陈老师学习京剧唱腔和念白的信念。正因为有了这个基础,经陈老师的推荐,我才立志来到中国戏曲学院执教戏曲声乐。

教学之余,我大量的观看和精心的听诸多戏曲剧种、各行当、各流派创立者及传承者的录音、录象资料,观摩各种戏曲形式的演出,经过深入的分析、对比和不断的求教,得出这样的结论不仅是陈老师唱的科学,凡是能够驾驭自己的嗓子,胜任本剧种、本行当、本流派的演唱要求,不出现大的嗓音疾病,一直唱到六、七十岁甚至更大年纪还活跃在戏曲舞台上的艺术家们,都是掌握了科学发声方法的。如京剧界的老生名家谭鑫培、余叔岩、高庆奎、奚啸伯、杨宝森、马连良、李和增:花脸名家金少山、裘盛戎、方荣翔;四大名旦“梅、尚、程、苟”及张君秋、宋德珠,小生名家姜妙香、叶盛兰,老旦名家龚云甫、李多奎,昆曲名家俞振飞、张继清,京韵大鼓名家刘保全、骆玉笙,北京琴书名家关学增,北京曲剧名家魏喜奎,豫剧名家常香玉、马金凤、崔兰田,河北梆子名家裴艳玲、刘玉玲,评剧名家小白玉霜、新凤霞、李忆兰、魏荣元,黄梅戏名家严凤英粤剧名家红线女……等等。

大量的事实告诫我们,唱得科学不科学,不能以某个剧种、某行当、某流派来论,而必须以每一个具体的歌唱者来分析。以往一说起唱戏,声乐界就会有不少人武断的说,戏曲演唱发声不科学,都是在“喊”,声音“紧、挤、横、憋、卡、压、捏”,如此云云。这只能说,他被一些唱得不好的戏曲演员的错误发声现象所蒙蔽了,继而以点代面、偏概全来评论戏曲演唱。其实放眼一看,在声乐界以及音院学院学声乐专业的学生中,因发声方法的不科学而得声带小疖等各种嗓音疾病的不也到处都是吗?如果以此来评论声乐歌唱合适吗?

我以为,如果严格全面客观的来讲,戏曲的念白与歌唱,尤其是京剧老生、花脸、青衣等行当的念白与歌唱,相对其他的歌唱形式来比较的话,其难度系数是比较高的。这里随意举两个例子来说明: 京剧老生的念白与歌唱。

如《四郎探母》中《坐宫》一折。前面的“引子”只有12个字:“金井锁梧桐,长叹声(也有念“空”字)随,一阵风”。念这“引子”

时,一般要求是六字调,相当于F调;也有念正宫调的,相当于G调。“金井”二字连起来念,一般在小字二组的E上起音,“锁”字的音高般在小字二组的A上起音,然后快速向小字三组的C过渡再顺势回落,接近至小字二组的E音时念“梧桐”二字。“长”字从小字二组的F起音,时值略拍,再提高大三度念“叹”字,立即过度到从小字三组的C,在此音高上停留4拍左右,接着念“声随”二字,从高音C上快速直接下到小字二组的F音,如果用正宫调念就要整个提高一个大二度来念。念完“引子”后,念“定场诗”:“失落番邦十五年,雁过衡阳各一天。高堂老母难得见,怎不叫人泪涟涟”。接下来是一段主题念白:“本宫,四郎延辉……思想起来,好不伤感,唉!人……嗯……也……”。然后,接唱(西皮三眼)“杨延辉坐宫院自思自叹……”,老生的这段唱腔一般是用六字调,念白和演唱都必须从人物的情感出发,要求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声音灵活多变,共鸣交替运行,气息稳定而灵活,全面运用五音、四呼、四声、十三辙、尖团字、上口字、喷口、劲头等技巧以及各种用气的技巧来演唱,全面塑造戏曲人物形象。

在精彩的铁镜公主和杨延辉对唱后面,结尾处有一句“西皮快板”;“一见公主盗令箭,不由本宫喜心间,站立宫门叫小番……”,“叫小番”是京剧里的特色歌唱技术一嘎调唱法,音域陡然提高6度,要求在小字三组的F音上延长5拍左右,前面唱得好固然很能讨彩,但是,往往“叫小番”的嘎调歌唱技术更能让人情绪激越、痛快淋漓,听后极为过瘾。这也是检验一个老生演员的唱功是否扎实过硬的地方。因此,往往有些朋友看《坐宫》这折戏时,就是奔着这句唱来的,简直百听不厌回味无穷。老生的嘎调唱法(花脸、老旦等行当各不相同)还有《断密涧》中的“王伯党”,《文昭关》中的“大胆且向虎山行”等等。另外,老生行当里余派《搜孤救孤》中的“谗臣当道某汉朝”,《珠帘寨》的“昔日有个三大贤”,高派《逍遥津》的“父子们在官院伤心落泪”,奚派《御碑亭》的“王有道提笔泪难忍”,杨派《文昭关》中的“轮明月照窗前”,马派《空城记》中的“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借东风》中的“学天文习兵法犹如反掌”等唱段,都是很吃功夫的经典唱段,喜爱京剧的声乐界的朋友们不妨仔细去听听,也许会改变你对京剧歌唱的一些偏激的看法,甚至可能对你的声乐技术带来一些启示和帮助。花脸的念白与歌唱

在《坐寨》这出戏里,窦尔墩的念白:“铁面雄心胆包天,英雄四海美名传。只恨不随心头愿,数载的冤仇挂心间。”尽管这是架子花脸的念白,但是对声音技术的要求是很高的。这段念白要求声音有很强的爆发力、威摄力和穿透力,运用喷口、劲头等特色声乐技术来念,声音上下贯通,共鸣交替运行,其中“雄心”的“心”宇在小子三组的D上站稳,胆“包天”二字在小字二组的A或B音上站稳并延长二拍左右,“英雄四海”的“英”字在小字三组的D上,“海”字从小字二组的A向上稳定而有力的往小字三组E音过度,“只恨不随心头愿”稍微平一点,“数载”的“数”字加衬词“哇”来念,音高在小字三组的D或E音上,挂“心间”二字,音高在小字三组的C或D音上站稳并延长4拍左右。凡是从事声乐歌唱的朋友或学声乐专业的学生,就应该知道这段念白对发声技术的要求有多高了。刚开始教学时,针对这段念白我不敢给学生做示范,只能轻声示范,经过不断地听名家的录音,观摩名家演出,仔细分析、精心琢磨,虔诚的求教和亲身实践,慢慢就能满工满调给学生示范了,其中的艰辛和喜悦难以言表。这样高难度声乐技术的念白在花脸行当里到处都是。

唱功是每一位戏曲文戏演员必须下苦功训练的看家本领。古代形容善歌者有“声振林木,响遏行云”,“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美誉,戏曲界甚至流行“一响遮百丑”的说法,由此可见唱的重要性。对铜锤花脸来说,唱是最见真功夫的地方。如《锁五龙》中单雄信的核心唱段“大喝声绑帐外”,一般要求是唱六字调,其中的“不由得豪杰”的“豪”字在小宇三组的D音上站稳,“杰”宇在C音上站稳并延长4拍左右,演唱时声音粗犷豪放,威力四射,口劲十足,喷发强烈,充满阳刚之气:《探阴山》中包拯唱的“辅大宋锦华夷赤心肝胆”一段,其中“悲惨惨惨悲悲,阴风绕吹的我透骨寒”一句,豪放刚劲荡气回肠《斩判官》中包拯唱的“包龙图下阴曹……”的“包龙图”三字在小宇三组的D音上站稳并延长4拍以上,气势磅礴一泻千里,《铡美案》中包拯的核心唱段“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和“驸马不必巧言讲”,运用西皮导板、原板、快板、摇板等多种板式结构唱腔,加上各种打击乐器复杂多变的演奏技巧,把整个剧情的气氛以及包青天的艺术形象渲染得淋漓尽致,唱腔几乎集中在小字二组的C与小字三组的D之间,要求演唱者气沉丹田,声贯三腔,声若洪钟,喷口有力,劲头十足,字字铿锵,行腔润腔灵活多变,韵味浓郁,特色鲜明。整个演唱的过程一气呵成,情绪激越高亢,听后极赋予感染力。声乐界学美声唱法的朋友不妨听听,兴许会有收获。

综上所述,我们就能够比较清晰的看到,京剧的唱、念发声特点和技术是与声乐歌唱有很大的区别的,何况戏曲表演讲究“四功”(唱、念、做、打)“五法”(手、眼、身、法、步),一切从人物出发,处处都要体现出人物造型、声音造型和行当个性特征。长期以来,传统的口传心授的教学模式,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戏曲表演歌唱人才,由于各种历史或人为的因素,未能把之总结、归纳、提炼成完整的、系统的、规范的、科学的教学理论和方法。故此,很多从事戏曲表演教学的老师,面对每个学生的具体嗓音问题时,苦于没有具体的嗓音训练的理论做指导,导致不少学生出现各种各样的嗓音问题。

这恰恰是戏曲声乐教师必须全力以赴的。因此,我们从事戏曲声乐教学的教师们就必须深入了解戏曲表演课、剧目课的教学方式、程序和内容,身体力行去学习各种戏曲唱腔和念白,下大力气大功夫向前辈们、戏曲表演艺术家、剧目课教师和戏曲理论家学习。精心的从前辈艺术家们弥足珍贵的演唱录音录象资料中去分析、总结、归纳和提炼戏曲声乐教学的理论和方法。利用一切机会观摩各种戏曲形式的演出。积极主动的去翻阅、找寻和应用古代的戏曲声乐演唱理论。灵活借鉴中西方声乐界科学的适合戏曲声乐教学的教学理论。从武术学、气功学、中医学、经络学中去探索新的行之有效的戏曲声乐教学理论和方法。与戏曲表演艺术家、教师们道,为培养、铸就合格的高精尖的戏曲表演歌唱人才,为构建中国戏曲声乐教育体系而共同努力。

第四篇:《我和小树一起长》教学设计

我和小树一起长

教学目标

1.巩固100以内数的认识、加与减、观察图形等知识与技能.

2.培养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3.感受到生活中有许多的数学问题,提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对学生渗透环保意识,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

教学重点

巩固100以内数的认识、加与减、观察图形等知识与技能。

教学难点

感受生活中有许多数学问题,提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挂图,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入.

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吗?冬天过后就该是什么季节了?(春天)你们知道吗现在虽然刚刚下完雪但现在已经是春天了,你知道春天里的节日都有什么吗?(植树节)植树有什么好处?

是啊,现在我们的地球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而植树能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所以,在春天里,很多人都会去植树。我们小朋友也不例外,淘气、笑笑带着他们三个班的小伙伴也去植树了。

(意图设计这两个问题可以给学生渗透环保意识,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

二、层层深入,巩固练习.

1.估计小树的高度

师:淘气很快植好了一棵,他东走走西看看,来到了一班植的树旁,他正在和小树比个呢!你们听他在说什么呢?

生:我身高是1 m 20 cm,小树大约有多高?

师:请你先估计一下,小树大约有多高?再说给同桌同学。

生1:小树大约是1 m 10 cm。因为淘气比小树高一点,我觉得小树大约1m 10 cm。

生2:我想小树大约是1 m 14 cm。因为小树比淘气低一些。

师:像这样的1 m 10 cm,1 m 14 cm,都是1 m多一点,也可以说成是1 m左右。我们已经知道小树大约高1m。

2.复习数数和数的组成.

师:这么高的小树苗,我们一班到底植了多少棵呢?(学生数出一班的棵数。)

(1)一班植树31棵,你是怎样知道的?

(一棵一棵数的;前两行每行11棵共22棵,再加上第三行9棵,共有31棵;将第二行的一棵移到第三行,每行10棵共三行,是30棵,再加上第一行多出来1棵共31棵.)

(2)二班植树的情况怎么样?你怎样算的? 二班和三班也来植树了,他们要植多少棵呢?我们先来猜一猜,笑笑告诉我们:二班植的比一班多一些。(出示12,43,98三个数)你们猜猜可能是多少棵?

淘气把二班要植的树拿来了我们来看看到底是多少棵?(每捆是10棵,有4捆是40棵,还有3棵,一共是43棵)

(3)师:现在我们再来猜猜三班植了多少棵,淘气已经数过了,“三班栽树的棵数是两位数,十位是4,个位是5。”是多少棵呢?(谁能在计数器上拨出来,学生读出来)

3.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问:根据他们的植树情况,你能看出什么?

(三班植树棵数最多;一班最少;二班植树的棵数比一班多,比二班少„)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同组的同学轻声的说一说,请同组的同学解答试试看.

4.二班比一班多植多少棵?一班比二班少植多少棵?(43-31=12)

三班比二班多植多少棵?二班比三班少植多少棵?(45-43=2)

三班比一班多植多少棵?一班比三班少植多少棵?(45-31=14)

一班二班共植树多少棵?(31+43=74)

二班三班共植树多少棵?(43+45=88)

三个班共植树多少棵?(31+43+45=119)

5.复习观察物体.

第二年春天,他们坐着热气球去看小树.啊,小树都长高了.山坡上到处是绿丛丛的,山顶上还有一座漂亮的供大家休息的凉亭.

大家猜猜看:淘气和笑笑在热气球上看到的凉亭是什么样的呢?

出示两张不同凉亭顶部的图片.

全班交流,说说理由.

好了,这节课就到这里,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们对数数,数的组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且能够正确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了。好下课。

第五篇:我和小树一块长教学设计

我和小树一块长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体验参加植树活动的乐趣,学习观察、探究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对自然的兴趣和关注的意识,并把小树的成长和自己的成长结合起来联想,感受成长的快乐。

教学准备:

课前小调查:植树节的来历。请家长协助学生了解有关植树的知识、种植植物的方法。收集有关绿化造林的图片资料。学生自己小时侯及最近的照片。学生向家长了解自己小时侯的趣事、自己小时侯最让家里人担心的一件事。一些植物的种子。

活动一: 走进绿色世界

参观植物园,欣赏各种美丽的植物

用不同的词语来形容自己所见到的景色。

2.选择园中的几棵大树进行仔细观察。

数的粗细、高矮、枝叶的繁茂与稀疏等。

3.采访园林工人。

了解:

(1)种植小树的步骤与方法。

(2)小树顺利成长的条件、环境。

(3)小树长成大树所需要的时间、条件。

4.种植或认养一棵小树苗。

活动

(二)我是小园丁

看植物种植方面的书,了解种植的方法。和家长一起买来自己喜欢的一些植物的种子,种在家里的花盆里。注意施肥、浇水。观察并记录生长情况。

种子由种植到发芽、开花、结果所需的时间,生长的速度(每天量一量高度的变化、观察枝叶的变化)。

5.果实分享

活动

(三)我也在长大

猜猜我是谁。量一量

(1)看宝宝成长册里自己的身高记录。

(2)与同学互相帮忙量一量自己。

(3)比一比,我长高了多少。

讨论:你还可以从哪些方面发现自己长大呢?

活动四感谢身边的亲人

向同桌介绍自己家里的人。说一说:每天家里的人都为自己的成长做了些什么?我的小秘密分享。

告诉老师或同学:

(1)自己小时侯的一件趣事。

(2)自己小时侯最让家里人担心的一件事。

4.想一想,讨论交流:我能为家人做鞋什么?

5.画一画,我爱我的家。

下载《我住长江头》声乐教学作品剖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住长江头》声乐教学作品剖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的作品】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P99页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

    关于经典声乐作品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论文(五篇范例)

    高校声乐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融技术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课程。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学习歌唱的兴趣和才能,循序渐进地教学,始终是教学的重点。在高......

    我又长高了教学反思

    《我又长高了》一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我在课前备课时曾想该怎样导课呢?是否应该创设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呢?后来我还是决定让学生实际测量一......

    我看初中语文中鲁迅作品教学

    我看初中语文中鲁迅作品教学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的三个月的国培顶岗实习很快结束,在此期间,我学到了很多,不仅是专业知识的提高,还是为人处事方面。三个月的教学也让我重新了......

    《我长高了》教学设计(共5篇)

    《我长高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对长度单位的实际感知,巩固测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的精神。 2、使学生进一步巩固......

    一年级美术《我长高了》教学反思范文

    一年级美术《我长高了》教学反思长高,是每一个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都有的心愿,与成年人身高的差异使他们对长高有很多的期盼,都希望自己可以长得又高又大,高到可以随手灌篮,可以随意......

    《我又长高了》的教学反思

    “体验数学”是现代数学课堂教学所倡导的,是《数学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体验是指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经验,是一种有认知、情感和行为......

    第五课 让我的作品更精彩 教学设计

    第五课让我的作品更精彩 湖南省隆回县小沙江中学易黎宝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会使用模式设置幻灯片的背景颜色、字体; 学会根据需要对版面进行调整。 2.能力目标 让学生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