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关系史[推荐5篇]

时间:2019-05-13 22:13: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外关系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外关系史》。

第一篇:中外关系史

中英关系史——从鸦片战争到中英建交

对立的中英关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103

1840年6月至1842年8月: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经常称第一次英中战争或“通商战争”。1840年的夏天,是个残忍的夏天。这个夏天让中华子孙世世代代都记得。是从这个夏天开始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国家。从这个夏天开始,我们不再是那个领先与世界的强国,而是欧洲列强的嘴边肉。这是清廷和英国就英国向清廷走私鸦片引发的一场战争,战争的导火线是英国商人在中国广东海域走私鸦片二十多年不止日盛,林则徐于1839年在广东强行销烟,中英矛盾逐次升级,而战争以中国失败并赔款割地告终。由此签署的《南京条约》是近代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除赔款外,将香港岛永久让予英国,并使英国得到领事裁判权。(摘自互联网)

1856年~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

公元1856年至1860年9月22日英国与法国以清咸丰皇帝拒绝续签《南京条约》,以亚罗号事件及中国广西西林教案马神甫事件为导火索,组织英法联军进攻清国的战争,又被英国人称为“亚罗号战争”、“英法对华远征”或“第二次英中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签订中俄《天津条约》(1858年6月13日)、中美《天津条约》(1858年6月18日)、中英《天津条约》(1858年6月26日)、中法《天津条约》(1858年6月27日)。战争失败后1860年10月24日(咸丰十年九月十一日)清钦差大臣奕与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在北京礼部大堂签订中英《北京条约》。(摘自互联网)这两个时间段的中英关系是对立的,是剑拔弩张的。清政府的昏庸无能使得强大的英国想尽办法向中国殖民。鸦片战争对中国和英国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对中英关系的变化更加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政治上,鸦片战争前,中英几乎没有多少政治往来。即使有数次英国使者访华,在中英关系上也没有多少进展鸦片战争后,中国国门被打开,中英关系由以前的几乎不来往发展为清政府被迫和英国开始打交道。于是中国的国家主权开始慢慢丧失,清政府不能在自己的领土内独立自主的行使自己的主权,甚至开始投靠外国侵略者,成为其附庸和走狗,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经济上,鸦片战争让中英关系中的经济层面更加紧密。通过侵略战争,中英关系开始紧密起来,中国成为了英国亚洲地区重要的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英国对中国的依赖加大,同时中国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鸦片战争扩大了中英之间的贸易量,英国向中国输入呢绒、棉布等,中国卖给英国的主要是茶叶、生丝、药材等,发达的海运更加有利于货物的运输和集散。

外交上,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和英国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中英外交开始运作起来,而且非常紧密。随着清政府开始投靠外国侵略者,中英之间的外交活动越来越频繁,清政府甚至该总理衙门为外务部,居六部之上。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中国在与英国的外交上处处吃亏,而随着中英之间外交上的增多,中国又进一步沦为了英国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总之,鸦片战争是资本主义的英国用战争打开中国国门的一场非正义的侵略战争,战争以中国的失败告终,中国从此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对中英关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被迫合作的中英关系

二次世界大战(又常被简称为二次大战、二战等)是一次自1939年至1945年所爆发的全球性军事冲突,整场战争涉及到全球绝大多数的国家以及所有的大国,最终分成了两个彼此对立的军事同盟─同盟国和轴心国。这次战争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整整有超过1亿多名军事人员被动员并参与这次军事冲突。主要的参战国纷纷宣布进入总体战状态,几乎将自身国家的经济、工业和科学技术应用于战争之上,同时也将民用与军用的资源合并以方便统筹规划。而包括有南京大屠杀和犹太人大屠杀以及在战争中日军对中国军民进行细菌战以至美国对日本原子首次使用弹等事件,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战也是自有纪录以来涉及最多大规模民众死亡案例的军事冲突,全部总计便将近有5,000万至7,000万人因而死亡,这也让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了人类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战争(摘自互联网)

抗战爆发后,热振对抗日救国表示支持。英印与西藏亲英上层却不甘心西藏回到祖国怀抱,趁抗战之机,双方加紧勾结,阴谋推翻热振,再次搞分裂。

1938年7月,双方在江孜就谋划政变秘密会议。会后,英印侵占西藏的罗坝、满丹、阳却、那栽宝等地,以对西藏地方政府施压。

为抵抗英印侵略,1938年11月,三大寺呈文中央,要求开发、保护西藏,驱逐英日帝国主义侵略势力。1939年3月,中央应西藏地方政府之请,派蒙藏委员会委员长吴忠信到拉萨,于1940年2月主持**14世的坐床典礼。同年4月,正式设立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

但是,亲英势力日益膨涨,在其包围攻击下,热振于1941年1月被迫辞职,由大札摄政。西藏地方政权再次落入亲英分子手中。在英国挑唆下,热振于1942年被拘至拉萨,反抗的色拉寺僧众遭镇压,热振旋被毒死

1938年12月15日英国也宣布贷款50万英镑给中国购卡车用于滇缅公路。1939年7月27日,美国废除美日商约

为维持中国法币的自由兑换,英国又于1939年3月18日提供500万英镑“平准基金”,反映英国对援华态度有所积极。其大使卡尔认为,中国军队已经恢复过来,只要有财政支持,可拖住日本、1940年10月,英使卡尔见蒋介石,提出派重要军官讨论军事合作,中国可要求英国军事援助,中国派30至40万壮丁协助英作战,日本若进攻新加坡,中国攻广州以牵制等。蒋介石对中英美合作梦寐以求,他提议:1,英美共同或分别向中国贷款2-3亿美元。2,信用贷款售华飞机1000架。3,英美派军事、经济代表团来华,组织远东合作机关,中国聘为顾问。4,英美任何一国对日开战,中国全部参战。

但英国对此不感兴趣,表示英国目前不能与中国一起公开反日,因美不能迅速参战。英只是作一些姿态,如提高驻华武官的地位,派丹尼斯少将,扩大武官处

1940年英国也于12月再次提供1000万英镑(5000万美元)平准基金。

1941年8月中旬,中英就军事合作达成实质性共识:英日开战,英派15名游击顾问协助建15支游击队,同意在缅甸边境组装飞机及使用机场,中国协防香港,日本进攻缅甸时中国从云南侧击日军。

在抗战期间,英国有过对中国的援助和支持。对于抗战胜利有一定的帮助。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西斯国家的作为令人发指。大家本着同一个目的,相互合作为世界和平而努力。这个时间段的中英关系是合作的,但只是有表面的合作。在战争中的英国还在为侵占中国领土而努力,证明表面上的合作是为了打倒法西斯国家,但是英国人其他目的。路人皆知。这个时候的中国依旧弱小,只是刀下鱼俎,任人宰割.平等合作的中英关系

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

英国是较早承认新中国的国家之一,并愿意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但是,直到1972年,双方才正式建立大使级的外交关系。这一过程经历了整整22个年头。

1950年1月6日,英国从自身在华的利益出发,就指派其前驻华领事高来含向中国外交部递交了英国外交大臣贝文致周恩来外长的照会,通知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自本日起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为中国法律上之政府;愿意在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外交关系,并准备与中国中央人民政府互派使节;

1954年,周恩来率代表团出席第一次日内瓦会议期间,即4月30日,周恩来同英国外交大臣艾登会面,就中英关系问题交换了意见。

1960年5月27日,毛泽东与来访的英国蒙哥马利元帅进行了会谈。

1970年5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接见了40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在接见英国驻华代办谭森时说:“祝英国发展,请问候女王陛下。”

1971年7月10日,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约见英驻华代办谭森。乔说:现在我们建议把两国建立完全外交关系的原则用换文形式肯定下来。我们准备了一个换文稿,在征求你们的同意后就可以正式换文,并建议全文发表。

中英升格大使级的谈判,到1972年3月13日签字生效,两国终于建立了全面外交关系。英国逐步与中国建交的原因,我认为有如下几点

第一,英国的外交特点是承认客观事实。当时中国的现实是:国民党政权已被中国人民赶往台湾,革命的力量已对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实行有效的控制,人民政权巩固,全国局势稳定,英国政府承认新中国,不过是承认这个既成的事实罢了。

第二,第二,英国统治者主要考虑的是维护其在华的既得利益不受损害,或者力争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第三,英国承认新中国也着眼于英在香港和整个东南亚的长远利益。英国无意放弃香港这个商业和金融据点,香港也是英国远东战略防线中最重要的军事基地,英国力图维护其对香港的有效统治。

第四,英国此举旨在对中国政府施加影响,提高英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第五,英国国内进步力量的推动和广大英国人民的要求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英国人民一直关注和同情中国革命的进程。

从以前的被英国侵占到抗战时期的表面合作,再到新中国的平等合作。是我们的进步,说明了只有强大才会赢得尊重,一味忍让的结果就象清朝一样。中国外交的硬气与底气,这种硬气和底气来自哪里?首先应归功于国家实力的日益强大。不管任何时候,外交都是要有本钱的,没有强大国家实力为依托,尤其没有强大军事实力做后盾,说话不可能硬气起来,或者再硬气也没人在乎。当年英国在世界外交舞台纵横捭阖几百年,武力护持是基本要义。美国在世界上颐指气使,同样是依靠天下无双的军事霸权。中国不会重蹈西方“逢强必霸”的老路,但毋庸置疑,当前中国外交能够硬气起来,而且说话越来越有分量,前提就是包含军事实力在内的综合国力蒸蒸日上。

第二篇:国际关系史专题

国际关系史专题

国际关系主要指主权国家以及国家集团之间的相互关系。只有当人类进入到资本主义阶段,生产力有了巨大的发展,世界越来越联系为一体的情况下,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才开始出现。近现代史上的国际关系有三种基本类型:1.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的矛盾与斗争。2.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竞争与对抗。3资本主义列强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侵略与反侵略、奴役与反奴役的矛盾与斗争。从国际关系演变的过程来看,世界格局的演变是其核心内容。本专题包括1、2两种类型。第3种类型另外组成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

一、近现代各时期国际关系的发展史

1.16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

为夺取世界殖民霸权,英国先后同西班牙、荷兰、法国多次交战,最终确立了欧洲霸权和殖民霸权。

主要内容有:

(1)早期殖民斗争:主要表现为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在早期殖民扩张中的矛盾和冲突,主要目的是争夺殖民霸权。

(2)法国与其他欧洲列强的关系:时间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主要表现为反法同盟与法国的战争及欧洲大陆封建势力的反动统治,主要目的是争夺欧洲霸权以及恢复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

(3)主要是克里米亚战争及德国统一中与邻国的战争。克里米亚战争是英法与俄国争夺殖民地而进行的殖民战争;普法战争以色当战役为界,之前法国是非正义的侵略性战争,普是为完成统一的正义战争,之后性质变化。(全面把握普法战争的影响)在欧洲以外,欧美列强在侵华问题上又勾结起来,英、法联合出兵,充当元凶,俄、美充当帮凶,共同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在美洲,在拉美独立战争基本胜利后,欧洲列强想乘机填补西、葡留下的殖民空缺,俄国还加紧向阿拉斯加扩张。美国竭力阻止欧洲列强向美洲扩张,包含着“美洲是美国人的美洲”原则的“门罗主义”在这一背景下出台,排斥欧洲列强向美洲扩张。美国甚至还从欧洲列强手中攫取其在美洲的殖民地:1846年从英国手中得到俄勒冈,1867年从俄手中廉价购得阿拉斯加。

2.19世纪晚期至一战

列强的关系即斗争又勾结,以斗争为主。

主要内容:随着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帝国主义之间围绕着重新瓜分世界,进行了愈演愈烈的斗争,列强之间形成三对主要矛盾,并形成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终于导致了一战的爆发。除此之外,还有因争夺我国东北领土而发生的三国干涉还辽、第一场帝国主义重新瓜分殖民地的美西战争、为争夺我国东北的日俄战争。另外:帝国主义国家的勾结协调有:同盟国和协约国集团的形成,以美国“门户开放”为基础的共同宰割中国同盟形成、三国干涉还辽。他们的勾结恰恰反映矛盾尖锐。

3、两次大战期间

主要内容:(1)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由协约国干涉苏俄到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和社会主义世界基本上是和平共处。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在西方和亚太地区的利益关系,世界局势趋向平稳。

(3)30年代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使30年代主要矛盾演变为法西斯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之间的矛盾。但由于英、法、美的绥靖政策和苏联从自己的安全出发,同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最终未能遏制战争爆发。二战中,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不同制度的国家形成合作)

4、二战后至今

主要内容: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形成、美苏争霸、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和主要国际形势。

二、主要认识

1、国际关系是人类历史最为复杂的一页,整个国际关系史实际上是一部冲突、合作并存与交替、相互促进与转换的历史。其主线包括三个方面──大国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对外政策)、国际格局的演变、对战争与和平的反思。

2、国际关系错综复杂,变换多端,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主要是两个方面:(1)利益。在国际关系中,民族与国家的利益总是放在第一位的,它决定着外交的方向。(2)实力。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是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的根源,实力是外交的后盾,国际关系大多情况下体现的是强权政治。

三、专题梳理

1、各时期国际关系总体特征、世界主要矛盾的变化简表

时期 总体特征 主要矛盾变化

16世纪末期到18世纪中期 国际关系的中心在欧洲;

西欧国家争夺欧洲霸权和殖民霸权。从英西、英荷矛盾──英法矛盾

18世纪末期到19世纪中期 国际关系的中心仍在欧洲;

列强争夺海上霸权和欧洲霸权 从英法矛盾──英俄矛盾

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期 帝国主义重新瓜分殖民地和争夺世界霸权 从法德矛盾到英德矛盾1919-1945 国际关系的中心开始从欧洲向它的两侧转移。

先是战后初期的激烈动荡转为和平发展,继而30年代的大危机使世界走向战争。从英美矛盾──法西斯与反法西斯之间的矛盾。

1945-从两个阵营到三个世界,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国际形势的主流是和平与发展 从美苏矛盾到南北矛盾

2、世界格局的变化

维也纳体系(略)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形成背景:一战后,帝国主义之间实力对比发生变化;战胜国为重新瓜分世界需要建立一个国际新秩序。(分赃、反苏)

(2)实质:帝国主义对世界的重新瓜分

(3)内容:

(4)维护机构:国际联盟(宗旨、实质、地位──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国际组织,为联合国的成立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5)瓦解:

凯末尔土耳其革命最早冲击凡尔赛体系,废除《色佛尔条约》签订《洛桑和约》,在凡尔赛体系打开一个缺口。

1935年德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大量扩军,1936年德军开进莱非军事区,进一步撕毁凡尔赛和约。

1939年德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凡尔赛体系彻底崩溃。

1931年日本发动侵华的“九一八”破坏了《九国公约》,冲破华盛顿体系的束缚。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华盛顿体系彻底崩溃。

雅尔塔体系:

形成背景:西欧普遍衰落;美国成为政治、经济、军事大国;

苏联成为唯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内容:(1)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东山再起

(2)重新确定欧亚政治地图,重划法西斯战败国及其占领区的疆界

(3)建立联合国

评价:积极:倡导和平、民主原则;消极:实质是美苏根据自己战略需要的两分天下 演变:(1)50年代中期形成两极格局

(2)50年代中后期—80年代形成美苏争霸(形成、三个阶段、对中国的态度)

(3)解体: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巨变。

多极化格局:

形成原因:根源于经济多极化趋势;直接因素在于苏联解体。

格局转换时期的特点:

(1)在和平条件下发生的,格局交替的过程是一个渐进演变的过程。

(2)新旧格局转换过程中,斗争的焦点:经济、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3)当今世界格局表现为支配力量是一超多强(五个国家),多极化是趋势。

(4)多极化趋势的影响:机遇与挑战并存

三个体系比较:

背景:①这三个体系都在战争之后建立起来。维也纳体系在拿破仑帝国战争失败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在两次世界大战后。②都是战胜国通过召开国际会议形成。维也纳体系通过维也纳会议,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通过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雅尔塔体系通过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等。

目的:都是战胜国中的大国、强国寻求有利于自己利益的和平。

内容:①从体系的建立者来看。维也纳体系的建立者除英国外,都是封建国家,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者是帝国主义列强,雅尔塔体系的建立者是社会主义的苏联和资本主义的美、英。②从具体条款看,都反映了大国的利益。维也纳体系的获益者主要是英、俄、普、奥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获益者主要是英、法、美等国,雅尔塔体系的获益者主要是美、苏等。③都有维护体系的国际组织。维也纳体系是“神圣同盟”“四国同盟”;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国际联盟;雅尔塔体系是联合国。④从格局看,前两个体系是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雅尔塔体系是美、苏的两极格局。⑤从范围看,维也纳体系主要限于欧洲,后两者带有全球性。

瓦解的原因:维也纳体系激化了封建势力和资本主义发展之间的矛盾,激化可了大小国之间的民族矛盾,在一系列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冲击下瓦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激化了战胜国与战败国、战胜国之间、大小国家之间的矛盾,德、意、日都对这一体系不满,随着德国重新的崛起,三国联合起来打破了这一体系。雅尔塔体系使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处于“冷战”对峙状态,由于苏联的瓦解而结束了两极格局的雅尔塔体系。

评价:(1)三者都具有进步性,但大小不一。维也纳体系下各国常通过召开国际会议的办法来解决国际争端,客观上促进了近代国际关系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出现了20年代的相对稳定局面;国际联盟的建立,初步克服了世界的无政府状态,为联合国的工作提供了一些经验教训,在~定程度上承认了民族自决。雅尔塔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和平与民主的原则,表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只要相互尊重,愿意合作,可以和平共处,使世界顺利地实现了由战争向和平构转变,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出现。

(2)都有负面甚至反动作用。维也纳体系维护封建统治,任意践踏弱小民族利益,是一种

历史的反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掠夺分赃,激化了各种矛盾,很快导致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在此体系下的和平只是20年的休战。雅尔塔体系造成了北约、华约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的对立,成为战后国际紧张局势和大战危险的根源,这一体系下美、苏凭实力重划势力范围,体现了大国的强权政治。

规律性认识:

首先:国际政治格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格局中主角力量的增长以及对比的变化。

其次: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直接动因是主角对自己国家利益的考虑以及对外政策的调整。第三,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都和主要国家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和改变相联系。

3、主要的国际组织、国际会议和对外政策

(1)国际组织

军事组织:反法同盟、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法西斯同盟和反法西斯同盟、北约和华约(双重性)

政治组织:国联、联合国、欧盟(双重性)

经济组织:欧共体、亚太经合组织、欧佩克、WTO

(2)国际会议

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慕尼黑会议

反法西斯会议:共产国际七大、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东京审判、纽沦堡审判。

反霸权主义:亚非会议

(3)对外政策

英国的“势力均衡”政策:

指英国为维护霸主地位,凭借自己经济和军事实力,维持欧洲各国之间的相互牵制的关系,防止他国称霸欧洲的外交政策。为此,英国在很长时间内不与欧洲大陆的国家结盟,所谓“光荣孤立”。但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由于英德矛盾尖锐,英国放弃“孤立”,转而与法国。俄国结成三国协约,共同对付德国,以维持“势力均衡”。

美国的霸权政策:

(1)19世纪直至一战前,扩张的重点在拉丁美洲,先后推行门罗主义、泛美主义、大棒政策、金元外交。

(2)一战后开始向世界各地扩张势力,先后推行金元外交,中立政策(不同时期政策演变)等。

(3)20世纪前期,把向中国扩张作为重点,先后推行门户开放,扶蒋反共等政策。

(4)二战以后确立了全球战略,并不断地加以调整,先后出笼了冷战政策、尼克松主义、里根主义等战略。

日本的“大陆政策”:

明治年间确立下来,以“征韩侵华”为核心,逐步由日本列岛向亚洲大陆发展势力,进而征服世界的政策。为实施此政策,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发动日俄战争、吞并朝鲜、侵略中国山东并签定二十一条;后来1927年“田中奏折”,明确提出占领中国东北,九一八事件后达到目的;1936年广田弘毅内阁制定“国策基准”,它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进而称霸亚太地区的侵略方案,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是具体实施,1941年日本法西斯进一步向东南亚扩张,提出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使美日矛盾激化;二战中,日本法西斯战败,大陆政策破灭。

绥靖政策

含义:绥靖政策是二战前30年代英、法、美等国推行的一种纵容法西斯侵略扩张的政策

原因:有深刻的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根源

(1)英法虽是一战的战胜国,但其经济军事地位受到了巨大的削弱。这使得英法统治集团不敢同德、意的侵略扩张针锋相对,而是试图通过满足侵略者部分贪欲来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

(2)大战的残酷性和破坏性,使一部分人谈战色变,极力鼓吹不惜任何代价避免战争的和平主义论调。

(3)30年代的危机使英法两国的政局动荡,不得脱身。

(4)英法对弱小国家存有固有的蔑视,对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本能的仇视希特勒的宣传造成惟有苏联才是德国敌人的假象。绥靖政策对于英国来说是“势力均衡”政策的特殊体现。对美国来说,中立法实质上是美国式的绥靖政策。

总之,牺牲弱小国家维护自身利益是推行绥靖政策的根本原因。

实质:避战求和,牺牲弱小甚至盟国利益、纵容侵略、祸水东引。

主要推行者:英、法、美

主要形式:英法的“不干涉”政策、美国的“中立政策”及国联名不副实的制裁等。

主要表现: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国联未制裁日本,主张把中国东北变为列强共管的殖民地;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国联未对意禁运石油等重要物资,英国控制下的苏伊士运河继续供意大利军使用;美国推行“中立政策”禁止向双方运送武器,实际上有利于意大利;1936年西班牙爆发内战,德意援助叛军,公开武装干涉。英法采取不干涉政策,禁止西班牙内战双方购买的武器过境,但对德意向佛朗哥提供武器听之任之。美国继续实行中立法;1938年9月英、法、德、意签订《慕尼黑协定》,企图祸水东引,绥靖政策达到顶点;二战爆发后,英法对德宣而不战的“奇怪战争”是绥靖政策在战时的继续。危害:助长了法西斯侵略的气焰,使30年代局部的反法西斯战争受挫,暴露了西方大国的软弱,加速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各国对外政策的制约因素

国际关系的特点受各国对外政策的制约,各国制定和推行什么样的对外政策是由国际国内的各方面因素决定的。这些因素主要有:

(1)各国的历史传统。各国长期的历史发展形成独特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使得各国在国际交往中具有自己的特色。近代中期,俄国、日本、德国的积极扩张政策与他们的军国主义、封建主义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

(2)各国的国家实力。各国国家实力的变化必然引起各国国家利益的变化,为此,必然调整外交政策。19世纪末德国的扩张政策、二战后美国的全球扩张战略都是他们国家势力膨胀的结果。

(3)各国的国家利益。谋求国家利益是对外交往的根本目的。国家利益的有无、得失、大小,决定着外交政策的走向。

(4)各国的意思形态。一国的意识形态反映这个国家的社会需求,影响到其外交政策的制定。极端的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是负面的,正常的则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5)各国的国内斗争。在近代民主制度下,使得对外政策的制定带有党派斗争的色彩。

4、大国双边及多边关系

在近现代国际关系中,始终围绕大国关系的演变而变化,竞争、冲突、勾结、合作构成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内容。

①英法关系。18世纪,英法既在欧洲争霸,又在印度和北美争夺殖民地。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多次组织反法同盟,最后打败了法国。19世纪中期,英法联合在克里木战争中打败俄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法缔结协约,共同对德。一战后,英法在西线对德作战。在巴黎和会上,法国极力主张削弱德国,英国反对过分削弱德国。英法操纵国联排斥美国插

手欧洲事务。20年代,在赔款和安全问题上,英国采取了一些不利于法国而有利于德国的行动。30年代,英、法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都采取了绥靖政策。二战中,英、法联合对德作战,并加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二战战后,英、法都加入北约组织。60年代以后,两国先后成为欧共体成员,经济利益趋向一致,90年代共建欧盟。

②法德关系。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普、奥积极组织反法同盟。1870年爆发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后被迫向德国割地赔款。19世纪晚期,法德矛盾十分尖锐。助世纪初,法国同德国均加强了军备竞赛。一战爆发后,法英在西线联合对德作战。巴黎和会后,法国主张全面削弱德国。巴黎和会后,法国成为严格限制德国的凡尔赛和约的维护派。30年代,法国纵容了德国的侵略。二战初期,法国沦亡。后来法国加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抵抗德国法西斯的侵略。1945年二战结束时,法国同美英分区占领西部德国,并加入北约组织。1967年,法国与联邦德国共建欧共体,在经济上建立伙伴关系。90年代共建欧盟。

③英德关系。从法国大革命到拿破仑帝国时期,英国始终联合普奥反法。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英德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20世纪初,英国同德国展开激烈的军备竞赛。一战爆发后,英法在西线联合对德作战。巴黎和会上,英国反对过分削弱德国。30年代,英国对法西斯德国采取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二战爆发后,英军在亚、非、欧同德国作战。60年代中期,与西德共同加入欧共体。

④英美关系。1783年,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枷锁。1823年,美国提出“门罗主义”,引起英国不满。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政策,首先得到英国承认。一战后期,美国参战企图同英、法等国争夺战利品。一战后,英美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在华盛顿会议上,美国取得了与英国相等的制海权。英美在武装干涉苏俄、德国赔款问题和绥靖政策等方面态度相近。二战爆发后,英美协调行动。二战后,美国取得世界霸权,排斥英国势力,并形成了事实上的主从关系。

⑤美日关系。1853年美国打开了日本大门。20世纪初,在侵略中国问题上,美日矛盾比较突出。一战期间,日美在侵略中国问题上一度达到妥协。一战后初期,美国加紧在东亚和太平洋的争夺,美日矛盾尖锐起来。1921年华盛顿会议上,美国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30年代日本大举侵华,美支持蒋介石抵抗日本侵略。二战后,美国独占日本,后又极力扶植日本。在日本经济重新崛起后,要求摆脱美国控制的趋势增强,建立平等的战略伙伴关系。⑥美苏关系。十月革命后,美国武装干涉苏俄。苏德战争爆发后,美国表示援助苏联,美苏走上战时合作道路。二战后期,苏、美首脑讨论协同打败法西斯和战后合作问题。战后初期,美苏同盟破裂。美国推行“冷战”政策,建立北约组织。苏联则以华约组织相对抗。50年代中后期,出现苏美争霸。70年代,美国转入战略防御,尼克松强调以谈判代替对抗。80年代,美国对苏联重新采取强硬政策。90年代初,苏联解体,冷战和苏美争霸的局面结束。

5、近现代国际关系的中国

自从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打开闭关锁国的门户后,中国便被动地进入近代国际关系体系中。但是,直到20世纪初期,作为落后国家,一直是列强瓜分、掠夺、欺凌对象,毫无国际地位可言。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取得了战胜国地位,但是由于是弱国,根本无法保障自己的国际权益。即使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列强放弃在中国特权后,中国的主权仍然受到侵犯。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开始在国际舞台上产生强大的影响。朝鲜战争的胜利、日内瓦国际会议、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等都标志着新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20世纪以来,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综合国力大大提高,中国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国家之一,在国际事务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三篇:华大主办的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2010年年会开幕

华大主办的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2010年年会开幕

作为华侨大学建校五十周年系列学术活动之一,由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华侨大学共同主办,华侨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和华侨华人研究院共同承办的“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2010年年会”,于11月13日在华侨大学泉州校区陈嘉庚纪念堂二层会议室举行开幕式。本次年会的主题为“多元宗教文化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旨在以宗教文化为纽带,加强中外关系史方面沟通和交流,推动中外关系史的研究。

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副会长、华侨大学校长丘进教授,华侨大学副校长张禹东教授,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会长耿昇,副会长晁中辰,中华万年网总编辑陈佳荣,马六甲中华大会堂主席陈瑞燕,出席本次年会开幕式。参加开幕式的还有中外关系史学会的其他相关领导、各科研机构和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华侨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庄锡福院长,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黄海德副院长。开幕式由晁中辰副会长主持。

华侨大学校长丘进代表校方致辞,欢迎与会专家、学者和嘉宾在华大50周年校庆之际共聚华园。丘进认为,中外关系史是一个较难以研究的学术领域,其在我国的研究发展势头虽有所提高,但仍亟待改变。他呼吁大家向为中外关系史研究作出卓越贡献的耿昇会长和陈金融先生学习,希望青年学者加入研究队伍中,鼓励和支持学会的发展壮大。丘进还称,地处闽南著名侨乡泉州的华大具有在对外教育、交流方面和考察研究宗教文化方面的独到优势,值得各位专家学者到泉州和华大考察和游览。

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会长耿昇首先感谢负责筹备年会工作的承办学院,并提议大会祝贺华大五十周年校庆。耿昇表示,泉州历史文化很浓厚,在中外关系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且还是中外宗教文化传播的重要桥梁。最后,他还热情地预邀与会专家学者参加学会创会三十周年庆祝活动。据悉,本次年会为期共3天,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年会还会以主题发言、分组讨论、参观考察等多种形式对年会主题进行广泛深入地研究和探讨,以期取得良好的效果。

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是从事中外关系史科研、教学、出版人员的全国性专业学术团体,是非盈利性的社会组织。学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秘书处设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中外关系研究室内。

第四篇:对外关系史1(范文模版)

第一章

1、宗藩体系:中国作为宗主国,在周边的小国中拥有一批被视为藩属的属国。藩属国的国王继位,须经过宗主国的册封,才算取得合法的地位;藩属国需定期向宗主国进贡;宗主国负有帮助藩属国维护统治秩序的责任。以中国和周边国家的关系为基础,在调整边界领土和解决民族矛盾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特点是小国名义上依附于中国的统治王朝,定期纳贡。

2、为什么《尼布楚条约》是一项平等条约? 第一,《尼布楚条约》是中俄两国经过平等协商、中方做出重大让步的结果。清军在反对沙俄侵略的战争中取得了重大胜利,清政府在谈判时所持的立场非常明确,而且康熙帝也提出了谈判方针,坚决维护国家利益。两国谈判时,双方地位平等。

第二,从内容上看,中俄尼布楚条约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它一度遏制了沙俄殖民主义者对这个地区的扩张。该条约是两个主权国家的正常边界条约,是平等条约,维护了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在历史上有显著贡献。

3、闭关政策原因

第一,为对付明朝残留的反清力量,清政府实行海禁政策,禁止沿海居民出洋,限制中外往来。

第二,遏制人民的反抗。清政府害怕随着中外交往的增多,这种反抗力量同洋人一起构成对其统治的威胁。

第三,清朝统治者妄自尊大,认为自己是“天朝上国”,天朝物产丰富,无需与外国往来。第四,它是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清王朝封建专制政权是建立在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基础上的。在分散的小农自然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和国内市场的商品交换得不到充分发展,对外贸易更属可有可无。

第五,同时也有防范西方殖民势力的侵犯,保卫国家主权的原因。

4、分析19世纪初中英两国的矛盾。

第一,经济制度上,英国是个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清朝统治下的中国依然是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第二,意识形态上,英国资产阶级追求其所谓的自由平等,而清朝统治者依然死守其封建的等级观念。

第三,商业上,英国资产阶级政府千方百计要打开中国的市场,而中国封建统治者却坚持闭关自守,大幅度减少了英国商品的进口。

第四,贸易上,中英正常贸易中,出于自然经济阶段的中国不需要大量进口英国工业品,而英国市场却需要中国的茶叶和丝绸,且需要量逐年增加,英国方面长期处于入超地位。尽管英国通过鸦片贸易获得不少赢利,但这并不能解决其他工业品进入中国市场的问题,两国的贸易纠纷长期存在。

第二章

1、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直接原因: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根本原因是工业革命后,英国为夺取原料产地和消费市场,推行殖民扩张政策,决意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

2、清政府在鸦片战争期间的对英政策。

清政府战和不定,实行传统的剿抚政策,出现了打—谈—打—最后降的局面。英国刚发动对华战争时,两广总督林则徐做了充分的军事准备,英军无法得逞。英军北上的过程中,各地守军也纷纷奋勇抵抗。清政府此时算是做了积极抵抗。

当道光帝得知英军可能北上天津,威胁到自身统治地位之时,又开始实行“抚”的政策,命令守军不要随便开枪,同时又派琦善、义律进行谈判。然而,广州谈判中,英国提出的赔款、割地等要求都超乎道光帝的预料,直接损害到清政府的闭关政策和领土完整,谈判由此中止。英军为迫使清政府答应其要求,出兵攻占了大角和沙角炮台。清政府大为震惊,又实行“剿”的政策,下令对英宣战,要对英军“痛加剿洗”。但其实,道光帝仍在考虑如何与英方妥协。中英交战时,由于实力悬殊,清政府被迫投降。

3、为什么说林则徐和魏源有新思想?

他们敢于冲破传统封建思想的束缚,“开眼看世界”。敢于抛弃陈腐观念,承认西方世界的现金科学技术和思想,林则徐组织翻译西文书报、编辑出《四洲志》一书、积极了解外国情况、主张学习西方技术„„魏源编成《海国图志》突破天朝上国的旧观念、认为中国非世界的中心只是世界的一员、强调向西方学习强国御辱之道改进落后武器装备和练兵方法„„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

在广大民众从传统的思维模式出发以简单的方式同外来侵略者进行斗争的时候,少数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西方的发展。他们抛弃以天朝上国自居和鄙视外国人的旧思想,探索新的制敌方法和国家的出路。

4、《南京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内容,见课本~~~ 第三章

1、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1、19世纪中期,世界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阶段,扩大市场和摆脱危机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一项主要任务,而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各国从同中国的条约中获取的各种利益未能根本上扭转对中贸易差额上存在的问题,认为是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太少而导致的(实际上是中国小生产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造成的),因此纷纷要求同清政府修约,而清政府因为其直接侵害到宗藩体系和闭关锁国的原则予以拒绝。2、1856年10月8日,英国借口英属“亚罗号”商船被中国非法扣留,派军对广州发动攻击。1857年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决定对中国发动战争。

3、冲突的起源依然是实行扩张主义的资本主义国家同坚持朝贡制度和闭关自守政策的中国封建王朝之间的矛盾。

2、分析清政府在战争期间时战时和的对策

首先,清政府不甘心自己的利益随便遭到侵害,更不愿看到政权被削弱,同时对外国人不信任的心理还是根深蒂固的。清政府也不愿放弃传统的闭关政策和宗藩体系。也由于清朝统治者盲目自大,以天朝自居,所以应战。

但是,由于实力对比相差悬殊,清政府根本无力应付列强的坚船利炮。而且落后的封建统治从根本上是无法战胜资本主义的。同时,封建统治者具有局限性和落后性,本身遇有妥协性,所以想打却又怕打,因此时战时和。

最后,由于清政府寄希望于同列强和谈,妄想可以通过和谈化解冲突,所以抱着侥幸的心态应战。

3、为什么清廷不愿意让外国使节常驻北京

外国使节常驻北京会打破清政府维护的宗藩体系。同时,长期坚持的闭关政策就得放弃,中国统治者不得不与“外夷”打交道,中国人同外国人的接触就会增加。清政府担心其统治基础被削弱。

同时,咸丰帝认为外国使节心实叵测,贪得无厌。若外国使节常驻北京则后患无穷

4、简述《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中英中法《天津条约》:

1)公使驻京。2)内地游历。3)长江开放和加开口岸。4)修订税则。5)赔款600万两。

中俄《天津条约》:

获得了通商的权利、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并同意就东北的边界进行勘查。

1)俄国在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台州、琼州七处口岸有通商的权利。2)在内地的传教权、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特权。

3)对于边界事务规定“以前未经定名边界,由两国派出信任大臣秉公查勘”。

中美《天津条约》:

1)美国公使每年可以到北京暂住一次,但若中国许可别国公使常驻北京,则美国公使也一律照办。

2)美国人有在中国沿海的贸易权 3)美国军舰可以在通商口岸巡查。4)美国享有最惠国待遇。5)中国保护传教士和教徒。

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1)对英法的赔款都增加到800万两。2)增开天津为通商口岸。

3)割让香港对岸九龙司一处给英国。

4)准许中国人与英法人订立合同,到英法属地或海外其他地方做工。

5)偿还以前没收的天主教堂财产,“并任法国传教士在各省租买田地,建造自便”。

中俄《北京条约》:

1)确认了《瑷珲条约》的规定。

2)把俄方提出的中俄西段边界走向强加给中国。这为俄国日后进一步占据中国西部领土制造了“条约依据”。

3)俄国取得在库伦、张家口、喀什葛尔等地免税贸易、设立领事并享有领事裁判权。

第四章

1、洋务运动的背景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者在内政外交上面临很多棘手的问题,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洋务派)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洋务派为了镇压人民,维护封建统治,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封建统治者自救运动。

1)、两次鸦片战争结束,清政府的统治阶级对如何解决一系列内忧外患分裂成洋务派和顽固派。洋务官僚发动“求富”“求强”的运动来寻求救国之路,摆脱困境,维护清王朝统治。2)、镇压太平天国,洋务派感受到洋枪,洋炮的理好,深感引进西方先进机器、自行设厂制造枪炮船舰的紧迫性。

背景:①清政府内忧外患,内有人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外有列强侵略——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朝统治集团不得不积极寻找巩固统治的出路。②列强侵略中国的同时也让中国人看到了他们技术的先进。③“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想已经产生,为统治集团寻找出路提供了参考、为洋务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④统治集团中少数先进人物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实现“自强”,形成洋务派,在中央以奕欣、地方以李鸿章、曾国藩等为代表。⑤一方面为了克服内忧外患,另一方面也为了巩固自身地位,在洋务派和顽固派的纷争中,新掌权的慈禧太后站到了在地方和中央都拥有巨大实力的洋务派一边,对洋务运动的兴起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⑥总理衙门成立,成为推动洋务运动的中央机构。

2、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进行了哪些对外政策和体制的调整

1)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内部出现了洋务派,主张向西方学习,并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2)建立了和外国的正常联系。主动的开展外交。希望通过和列强搞好关系,为内部的变革和政权的巩固创造条件。勾结列强共同镇压国内起义。3)设立外事机构。

4)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5)南北分设通商大臣。6)加强关税的管理。

7)在处理对外交涉事物中,有关督抚应互相照应。8)设立专门学校培养英语人才。派遣留学生

9)各开放口岸要按月把内外商情和各国报纸报道汇报中央政府 派使团出访„„

洋务派建立外交机构和制定新的外交政策,他们主张对外实行“外敦信睦,隐示羁縻”的政策,也就是对外要以诚相待,保持联系,通过外交上的交往来消除或减轻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洋务派主张不能因坚持虚礼而损实利,主张修改不平等条约和保护中国侨民利益。

他们采用均势原则观察国际形势,在外交上联络一个强国,结成联盟,而牵制他国

3、分析美国倡导的“合作政策”的原因和影响 19世纪60年代中,以美国为主要倡导者,得到英、法、俄附和为了纠合力量,为实现“保持和继续扩大它们的侵略利益,支持清朝政权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的基本方针,而采取的以“合作政策”为名的对中国的侵略活动。

“合作政策”的具体目的有三个方面:

1、支持清政府;

2、维护列强在华特权;

3、保持各国对华共管的局面。

其侵略活动主要表现在资本主义列强共同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的行动上;列强共同要求清政府既须遵守已订的不平等条约,还得承认他们陆续不断提出的额外要求。所谓的“合作”只可能是一个短暂的现象,这个政策是不可能长期保持下去的,因为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将使它们之间在争夺中国问题上的矛盾日益激化。而这一条约也使清政府称为列强侵华的工具,扩大了列强在中国的影响。

4、蒲安臣条约虽然明确规定了中美双方权利对等,并且这先前条约所没有的特点。当中有关移民的条款无疑是从美国的利益出发(当时美国正处于西部开发热潮,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但是后来在美国发生排华浪潮时,在美国的华人就援引这项规定来为自己的合法地位辩护。另外蒲安臣条约重视教育,希望通过学校传播美国的思想文化,扩大美国在中国的影响,客观上为中国学生赴美留学提供了条约依据,也为中国培养了一批人才。

第五章 边疆危机的处理

1.简析《烟台条约》的内容。内容:(课本上具体的,下面是缩略版的)

第一部分:关于马嘉里案件的处理,中国赔偿被害人员家属恤款及英方办理此案的经费,并派使到英国道歉。

第二部分:商务和其他特权。(1)赔偿欠款20万两;(2)增开宜昌等四处口岸,开放安庆等六处为停泊码头,可以上下货;(3)租界内废除厘税洋货申领半税单,鸦片的入口税和厘金在海关一并缴纳;(4)对民事和刑事明确“被告原则”,规定“观审制”;(5)所有开放口岸都要划出租借。

第三部分:英国政府派官员与清政府商议云南与缅甸边界开放通商的具体规定。

我对这个条约的内容的认识是:(1)条约的内容大大超越了对人命案案件本身的处理,除了第一部分的内容基本与此相关之外,其余部分都是英方通过武力威胁、外交诈骗等各种手段攫取的通商开口岸等各项权利。可见,案件只是英方扩大在华权利的借口,也可见,清政府由于陈旧意识和委曲求全的政策给中国带来的巨大损害。

(2)条约没有涉及到英方起先提出的诸如“把岑酶英提解到北京审讯”“抬写英国国名”“驻京公使随时可以进谏皇帝”等内容,保全了清政府的面子问题。而这正是中国以牺牲众多诸如通商之类的权益换回来的。英方摸清了清廷的守旧心理,在一些非实质性(对清政府来说却是实质性的)这些问题上作出妥协,加上威胁和恐吓,增加要求,特别是那些他明知清政府绝不会接受的要求,迫使清政府给予英方商务等其他新的特权。因此,《烟台条约》无疑是中方一次外交上的失败。

(3)关于商务和其他特权的规定,如“增开宜昌等四处口岸,开放安庆等六处停泊码头,可以上下货”,以及“租界内废除厘税,洋货运往内地,不论是洋商或华商,都可以申领半税单”等,以及同意英国与中方商议云南与缅甸边界开放通商的规定,使英国攫取了大量新的权利,极大地破坏了中国经济和领土主权,中国的市场也进一步向英国开放,这些都意味着中国在半殖民地的泥潭中陷得更深,中国社会一步步走向危机的深渊。

2.分析曾纪泽订立《伊犁条约》的谈判。

首先,谈判的背景对中国是不利的。(1)曾纪泽是在清政府拒绝批准《里瓦几亚条约》的背景下出任驻俄公使的,在此之前清政府派遣崇厚为全权代表到俄国谈判,崇厚同俄方的签订了这一条约,清政府不批准这一条约,中方理亏。(2)更重要的是,中国正处于国力的下降阶段,饱受列强的欺辱和压榨,中国几乎不可能以平等的身份与俄国进行谈判,中方也害怕和俄国发生战争,这时的清政府还在与日本交涉琉球问题,而其它列强也很可能乘机向中国发难。

但是,在谈判中,曾纪泽做出了自己的外交努力,尽可能地为中国争取更多的利益。(1)曾纪泽通过解释使俄国重新回到了谈判桌旁,他说:崇厚违背了清廷旨意签订了前一个条约,责任不在俄国方面。(2)在谈判的过程中,为了中方的利益,曾纪泽反复辩论,与俄方反复辩论,往往与俄方针锋相对,在关系到中方的切身利益的时候并没有采取完全的妥协态度。(3)但是,他的态度又不是简单的强硬,而是有理有节,考虑到清政府尽快收回伊利的意愿,在适当的程度上满足俄国的要求。俄方提出允许对原约作一些修改,但要中方给予补偿,甚至提出“中国沿海地方何处可让”,曾纪泽断然拒绝了以沿海地区作“补偿”,而根据清政府事前的指示,同意增加补偿“代守”伊利的费用,满足了俄方的要求。(4)曾纪泽充分利用了俄国在欧洲外交孤立和国内形势严峻的客观环境,和俄国适时达成了合约。

1881年2月,曾纪泽同俄国代表签订了《伊犁条约》,根据这个条约,中国收回了伊利地区的绝大部分。从条约的内容可以看出来,除赔款增加外,其他都比前一个条约有所收缩,曾纪泽能使俄国让出到手的东西,这在清末是相当不容易的。他的外交努力是比较有效的。

3.分析日本侵占琉球和向朝鲜扩张所采用的基本手段。

琉球:(1)武力征服,要求琉球向日本进贡,强行将琉球列为自己的属国。(2)通过分封来加强统治权威,1872年,日本分封琉球国王为藩主。(3)趁虚而入,强行干涉当地内部事务,否认中国对之的宗主权。(4)外交干涉和欺诈,签订协约,将对琉球的统治合法化,日本以琉球船民和台湾居民的冲突为契机,借口对台湾发动侵略,在武装进攻受挫和外国列强干涉的情况下,日方把解决问题的重点转为谈判,1874年10月31日,中日签订《北京转条》,其中称台湾居民“竟将日本国属民等妄为加害”,把日本出兵说成是“保民义举”,意味着使清政府默认琉球居民是日本人,这在成为了日本占领琉球的借口。(5)加强对当地的控制,干涉当地的内政和外事,减少琉球和中国的联系,1875年,日本政府禁止琉球向清朝进贡,1876年又接管了琉球的司权的警察权。(6)将琉球设县,将之置于自己的行政管理之下。1879年4月,日本政府宣布把琉球群岛改为冲绳县,并命令琉球的藩主移到东京居住,从而把琉球置于日本的行政管理之下。(7)通过外交上的作为占有琉球,提出“日本愿意把琉球群岛最南部的宫古列岛和八重山列岛划归中国,中国应当承认琉球的其余部分完全归日本所有”作为解决琉球问题的方案,并和清政府达成初步协议,在清政府拒绝批准后,蛮横地表示“中国自弃前议,今后琉球一案,理当永远无复异议”,自此之后,吞并了整个琉球群岛。

朝鲜:(1)派遣使节,递送国书,以修好名义试图进入朝鲜。1878和1870年先后两次遣使前往,都遭拒绝。(2)挑衅并发动战争,强行占领朝鲜领土。1875年,日本派军侵入朝鲜汉江江华岛,朝鲜炮台轰击驱赶,日舰发动攻击,并占领了永宗岛。(3)外交作为避免清政府的干预。派森有礼和清政府进行外交接触,强行否认朝鲜是清政府的属地,清政府最终不得不要“朝鲜自行处理”。(4)签订条约攫取权利。1876年与朝鲜签订《江华条约》,规定日本在朝鲜享有领事裁判权、通商的权利和海岸的测量权。(5)通过条约否认朝鲜是中国的属国,《江华条约》第一款的开头就是“朝鲜为自主之邦,保有与日本平等之权”,否认朝鲜与中国的传统关系,为日本进一步扩大侵略朝鲜埋下了伏笔。(6)对朝鲜的统治阶级进行拉拢渗透。(7)乘内乱之机,派兵进入。最终还取得了海外驻军权。1882年,朝鲜发生兵变,日本趁朝鲜内乱,派军队开往朝鲜,内乱平息后,再度否认中国对朝鲜的宗主权,迫使朝鲜签订《仁川条约》,要求道歉、赔款,并允许日本在朝鲜驻兵保卫使馆,同时开放通商口岸。

3.试析清政府处理这些事件的教训。

首先,清政府的守旧思想使中国丧失了大量权益,在一些例如“不让使节进京”对外国来说无足轻重的事情利益上,清政府却为了树立权威保全面子而失掉了核心的本质的权益。

其次,清政府容易轻易妥协,只要外国的态度强硬,清政府马上就会谈判求和,丝毫没有战斗到底的决心和捍卫国家权益的担当。

同时,清政府经常寄希望于其他列强的调停,殊不知,列强都是一丘之貉,不可能真正站出来维护中国的利益。

再次,清政府没有强大的外交实力,外交人才缺乏,外交努力不够,甚至对很多外交规则根本不了解。

最重要的是,清政府统治之下的中国,政治腐朽,经济落后,军事效率低下,国力处于不断下降的状态之下,国力不强必定会挨打,所以想要在国际舞台上有所作为,一定要提升国家实力。

第六章 中法战争与列强在中国南部的扩张

1.分析中法战争爆发的背景。

法国国内方面:(1)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战败,战后法德两国的关系一直很紧张。180年,就任法国总理的茹费理积极推行海外扩张的殖民政策,以减轻国内在战败问题上对政府的压力,并缓和同德国的矛盾。(2)法国工业革命的兴起和发展,促使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法国急需开拓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组建殖民体系,以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法国在中国西南的行动方面:(1)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法国就开始武力侵占越南南部,1867年,完全占据越南南部,1867年的法越《西贡条约》,使法国得到了航行红河的权利,实际上,越南成了法国的殖民地,法国否认了中国对之的宗主权。(2)1882年,法国开始进攻越南北部,4月攻击河内,1883年起,在红河三角洲一带又展开军事行动,到8月25日,法国迫使越南签署《顺化条约》,取得了对越南的“保护权”,并立即禁止越南与中国的一切关系。(3)1883年10月25日,法国决定向红河三角洲的中国军队防地发动攻击。

中国方面,进行了很多努力,但多是委曲求全的态度,多次外交努力都未果。(1)不承认1874年法越条约。(2)法国贡献河内后,命令滇贵两省派兵进扎越南北部,但强调“衅端不可自我而开”。(3)李鸿章和法方谈判多次未果。(4)清政府内部形成主站和主和两派,1883年10月25日,法国决定向红河三角洲的中国军队防地发动攻击后,清政府提高警惕,开始备战。

中法关系方面:法国提出多项苛刻要求,中放不同意,多次谈判破裂,中法逐步走向正面对峙。

2.为什么中法都愿意谈判结束战争?

清政府:(1)面临财政上的困难,财政的实权掌握在地方督抚手里,中央难以筹措军费。

(2)面临着其他列强的压力,美国在远东的力量比较小,他也只是劝说清政府接受它的仲裁;英国采取“光荣孤立“政策,打算借支持法国侵占越南问题缓和和法国的关系,建议英美德三国一道同中国施压;德国为了减少德法两国因战争结下的怨恨,也积极支持法国的扩张,对清政府施压;日本在朝鲜半岛问题上挑衅。

法国:(1)1882年的世界性危机打击了法国的经济,实行殖民扩张加重了经济负担。

(2)政局动荡,政府支持率降低。(3)外交方面,英德等国不愿看到法国在中国沿海的战事长期拖延下去而损害自己的商业利益,它们要求法国尽早结束战争。

(4)镇南关中法国的失败让早就对战争不满的民众举行了游行示威。

3.葡萄牙如何一步步的扩大对澳门的侵占?

1535年,葡萄牙商人用重金贿赂地方官员黄庆,把澳门开辟为通商地。

1554年,又通过贿赂广东海道副使汪柏,借口带来的“贡品”路上被海水打湿需借地晾晒,得到在澳门租地搭棚,存放货物的权利。

1557年,葡人进一步在那里建房居住,设立官员进行管理,俨然把这块地方视为殖民地。但葡人并不交租。随后葡人大量居住建房。

1573年,贿金改为地租。

1614年,明朝政府正式宣布允许葡人居留澳门,他们获得居留权、贸易权和自治权。

1623年,葡萄牙任命了首任澳门总督。

鸦片战争给了葡萄牙进一步扩大侵略中国的机会。1845年,葡萄牙女王擅自宣布澳门为自由港,试图强化对澳门的统治。

1864年,葡萄牙海军上校亚马留任澳门总督后,对居住在澳门的中国居民强行征收苛税。

1846年,葡萄牙人亚马留非法撤销了设立在澳门的中国海关南海稽查口,公开逮捕中国稽查口的巡役。

1848年,亚马留命令在澳门的中国人进行户籍登记,侵夺中国政府对在奥华人的管理权。

1849年,亚马留致电朝廷要求取消中国海关,后来甚至下令正式封闭中国海关,拒绝纳税,说澳门是葡萄牙当局统治的地方,从此葡萄牙人不再向清政府缴纳地租。葡萄牙还逐步蚕食了澳门半岛附近的其他岛屿。强占龙田村、望厦村和水域。

1875年,葡澳当局擅自颁布澳门港口章程。1878年,将粤海关船只扣留。

1887年,葡人进一步侵占了澳门附近的全部海域,先拔去浮桩,后驱逐青州岛守界兵船。至此,全部占有了今澳门半岛全境及附近水域。

4.分析英国对西藏发动第一次战争的背景。

(1)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初步开始,渴望打开中国西南市场,以倾销工业品,缓和英国久已存在的贸易不景气。

(2)清政府腐朽无能,中国经济落后,社会衰败,自鸦片战争,英国打开中国的大门之后,中国饱受西方列强的剥削和压榨,丧失大量主权,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程度逐渐加深,对列强一味采取妥协退让政策。

(3)根据中英《烟台条约》的附款,清政府允许英军于1877年从北京派人经甘肃、青海或四川进入西藏,或由印度进入西藏。但这一规定遭到西藏地方当局和人民的坚决反对。英方难以以这一借口进入西藏。第七章

1、分析甲午战争前朝鲜半岛问题上中日矛盾?

答: 1868年开始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实行扩张的“大陆政策”,日本大力拉拢朝鲜,怂恿朝鲜“独立”。

1.日本的扩张对中朝宗藩关系的冲击:

1)从历史上看,朝鲜长期是中国的藩属。而在十九世纪中期以来,列强在远东的争夺中,日本试图打开朝鲜的门户,在侵占琉球之后,日本的第二个目标就是朝鲜,并进而向中国东北扩张。

2)1875年日本侵入朝鲜后,日朝签订的《江华条约》中,否认了朝鲜与中国的传统关系,导致了中日之间一系列纠纷。

3)朝鲜发生壬午政变后,一方面,在没有清政府介入的朝日谈判中,日本再度否认中国对朝鲜的宗主权,并且取得在朝鲜驻兵保护公使馆的权利。另一方面,清政府粗暴地干涉朝鲜内政,希望强化其宗主权,但是却没有设法阻止日本对朝鲜的威胁。而且,容许日军驻扎朝鲜为后来的中日冲突埋下了祸根。4)《仁川条约》签订后,日本极力拉拢朝鲜政府,怂恿朝鲜独立,面对这一事态的发展,清政府内部要求强化对朝鲜的宗藩关系。

5)中法战争后,中国承认法对越南的“保护权”,促使清政府对列强在藩属的活动提高警惕,特别是日本在朝鲜半岛的扩张行径,派袁世凯到汉城任驻韩办事大臣,直接干涉朝鲜内政,试图通过强化宗藩关系来阻止日本的扩张,其结果不仅加深了与日本的矛盾,也造成了朝鲜一部分人对清政府的不满,给中朝关系埋下伏笔。日本趁机发动对中国的战争。

2.中日在朝鲜势力对比的变化:

1)朝鲜甲申政变后,在中日谈判中,清政府最终妥协,中日签订《天津会议专条》,确认了中日在朝鲜权力对等,在事实上增强了日本在朝鲜的影响力,影响了中朝间的宗藩关系。2)在清政府不断强化宗藩关系的同时,日本在其《大陆政策》中提出了朝鲜为“利益线的焦点”,双发都对朝鲜提出了利益要求。甲午战前,中日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矛盾主要是在各自的利益要求中,日本想要侵占朝鲜从而进一步向中国东北扩张,而中国则想保持宗藩关系,维持它在朝鲜半岛的利益。

2、从外交角度分析中日战争清政府失败的原因

·中日实力差距,清政府军事力量较弱

·在战前,清政府不积极备战,而是寻求列强的调停,尤其是英国和俄国。而英国和俄国出于自己的国家利益,并没有积极地进行调停,也没有表示他们将不制止日本发动战争。·战争爆发后,由于对战争准备不充分,清政府的态度转向求和,它仍请俄国和英国出面调停。由于英俄的矛盾无法解决,调解计划失败。

·清政府没有建立健全的外交行政体系,甚至没有正式的外交官等,对于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外交活动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在甲午战争中,清政府将更多的希望寄托在列强的调解而不是战争的胜利上,为了使列强调解中日冲突,清政府在战略上有很多失误,也或多或少的贻误了战机,这样,在后来的中日谈判中,中国就变得比较的被动;其次,列强的调解并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列强对于中日战争的态度及措施首先是基于本国利益的,为了本国的利益和列强在华利益,列强有可能将中国的利益作为列强间谈判的砝码,在这种情况下,清政府仍然寄希望于列强,显然会在外交上失败。

·清政府为强化同朝鲜的宗藩关系,强行干涉其内政,引起朝鲜一部分人的不满,破坏了中朝的友好关系,给外国势力提供了可乘之机。

3、试分析《马关条约》及其结果?

答:1895年4月17日,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其主要内容有:1)中国承认朝鲜独立,宗藩关系从此解除;2)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3)赔偿日本军费两亿两白银;4)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得在这些地方设立领事馆;5)日军得“暂驻”威海卫,直到清政府赔款和订立商约为止。

《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之后签订的最屈辱的不平等条约,根据条约,中日于1896年签订《通商行船条约》,清政府给予了日本领事裁判权和片面的无条件最惠国待遇。

1.《马关条约》的分析:

1)中国承认朝鲜独立,破坏了中朝宗藩关系,损害了中国在朝鲜的利益,同时也将朝鲜置于日本的势力范围中。

2)日本对中国的领土要求,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对台湾极其附属岛屿的割让,对现代的中日关系也有很大的影响。

3)大量的战争赔款,使得清政府不得不举借外债,这为列强在债务,尤其是经济上控制清政府提供了条件;同时,大量的债务也加重了清政府和国内人民的负担。4)新的商阜城市的开放,使得日本的势力伸入了中国内地。5)日军暂驻和军费支付,对中国主权形成了威胁。2.《马关条约》的后果:

1)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后,中国签订的最屈辱的不平等条约。在此条约中,清政府给予日本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日本从此同西方列强一样在中国享有种种特权。

2)马关条约严重的损害了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战中中国政府的软弱,使得列强纷纷提出各种要求,从各个方面扩大其在华利益,甚至开始谋求建立势力范围,在甲午战后,中国面临着被瓜分的危险。

3)战争赔款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民族危机的加深,使得社会上层出现了改革的声音(维新变法),在社会的下层,也对逐渐形成的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起到了促进的作用。4)条约有损中国的主权和利益,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危机。

5)另一方面,条约的签订让几千年都是中国学生的日本一下成为了列强,这让鄙视日本的中国人感到大为吃惊,亡国忧虑日趋强烈,直接导致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强烈要求学洋变法,是公车上书和戊戌变法的直接原因。

4、试分析战后清政府寻求与俄国结盟的政策? 答: 1.结盟的可能性:

1)马关条约后俄国带头发动三国干涉还辽,清政府出现亲俄气氛。2)中俄素来友好的历史。3)中俄关系的修好 2.结盟的必要性:

1)联合俄国,牵制日本在中国的扩张。

2)在英日扩张时,清政府可借助俄国军事力量的帮助。3.《中俄密约》

1)日本侵占中国领土时,中国可获得俄国支持。

2)俄国的势力伸入了中国东北,在事实上对中国东北存在着威胁;另一方面,俄国在中国东北修建铁路,使得其他列强也纷纷提出在中国修建铁路的要求。这样一来,不仅列强在经济上扩大了利益,在政治上也扩大的了影响力。4.影响:

尽管清政府在条约中获得了俄国的支持,但是在事实上,中俄盟友关系除了便利俄国在中国东北的扩张,并没有给中国带来保护自己的利益,防止外来侵略的好处。

在盟友关系下,俄国的势力伸入了中国东北,并不断加强它在这一地区的影响力,俄国逐渐将东北地区视为它的势力范围。同时,在东北修建铁路,不仅有利于俄国攫取经济利益,而且使得其他列强对修建铁路提出了要求。而在清政府方面,它不仅没有维护好自身的利益,而且,民族危机进一步地加深。

中俄结盟政策虽然是在中国希望联合俄国牵制日本势力的基础上结成的,但在事实上,却成为了俄国扩大其在华利益的手段。第八章

1、分析19世纪末中国面临的局势?

答:1,西方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西方列强看到中国的软弱,纷纷提出各项要求扩大在华利益,强迫清政府与各列强签订大量不平等条约,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机。各国在中国划分了势力范围,具体如下,德国的范围是山东,强租胶州湾;俄国强租旅顺和大连,东三省成为其势力范围;法国之云南、广东、广西三省;长江流域成为英国的势力范围;福建是日本的势力范围;美国政府因其历史原因,在华只有微弱的影响不足以维护其在华利益,于是照会各国,要求清政府实行门户开放政策。以保证其利益的实现。

2,清政府每年财政收入根本无法偿还马关条约中对日本的赔款,因此以关税为抵押大举外债,使外国控制了中国的关税,并左右清政府的财政收入。

3,由于关税过低,民族工业和手工业得不到保护,外国公司大量在中国设厂,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另外为了进一步巩固各自的势力范围和保障长远的经济利益,各国争夺中国的铁路修建权。

19世纪末,清政府过于软弱,列强在华经济上不断扩大利益,政治上不断增强对清政府的影响,因此中国有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危险。

2、分析义和团斗争的特点?

答: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农民运动,其打击对象是外国侵略势力,而不是封建的统治政权,反映了当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已经成为主要矛盾。以“扶清灭洋”为口号。扶清:有利争取官军,却容易让群众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灭洋:能够动员广大群众参加反帝斗争,却带有笼统排外色彩。但他们无法正确处理反帝和反封建的关系问题

3、分析清政府对列强“宣战”的原因?

答:1,随着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势力扩大,多年对中国的大量商品倾销,严重摧毁了农民的手工业,破坏了农村的自然经济,加上吏治腐败,以及严重的自然灾害,广大民众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这使民众反对和仇视外雇侵略者的情绪日益高涨,认为这一切的根源是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种种作为所导致的,这使清政府对外宣战有了群众支持基础。

2,维新派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太后实际上剥夺了光绪皇帝的权力,并想从形式上废除他的皇帝地位,另立一个皇帝。但在征求各国意见时,各国公使纷纷加以反对,以显示他们对光绪皇帝的支持,废立计划失败,触及其自身利益,慈禧太后及其追随者对列强不满。3,腐朽的清政府受了多年列强的欺压,又遇上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认为可以利用义和团力量来制衡各国列强。

4,面对义和团的威胁,各国列强纷纷派遣卫队保护在华商人和使馆。慈禧太后误认为洋人将要求慈禧将权力还给光绪皇帝,直接威胁了她的统治地位,因此于1900年6月21日向各国列强宣战。

第九章

1、日俄战争表明了列强侵华的什么新特点?

答: 日俄战争的发生反映出势力范围的争夺进入更为激烈的阶段,由以往各自最大限度向清政府榨取领土和利益,到各自势力范围相互交叉,为相互遏制对方的势力扩张甚至不惜采取武力方式直接对抗解决。另一方面,从以前各国间接地同清政府进行谈判敲诈勒索获取势力范围和利益,到日俄战争时期,就是直接的明目张胆地进行侵略和势力争夺。2、20世纪初中英谈判西藏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答: 清政府同英国进行西藏问题的谈判关键是:必须承认中国对西藏的主权,英国不能直接与藏人签订任何协定和条约,只有中央政府才有权力对外订立条约和协定。

3、中外围绕铁路修建权的斗争说明了什么?

答:20世纪初,列强表面接受“门户开放”政策,但都在巩固各自的势力范围和扩大自己的经济利益,并试图打入其他列强的势力范围,它们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而铁路修建权正是这一矛盾的突出反映。

4、分析清政府对付日俄在东北扩张的政策。

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甲午战争中国战败,1895年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其中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引起俄、德、法不满,日本与俄、德、法达成协议,迫使清政府加付三千万两白银作为“赎金”,赎还辽东半岛。三国干涉日本退还辽东半岛事件,是19世纪末列强为争夺中国而发生的第一次正面冲突,暴露了沙俄侵占中国东北领土的贪婪野心。

沙俄推行“黄俄罗斯”计划。1900年11月,沙俄侵占东北三省之后,为了实现它的“黄俄罗斯”计划,急于和东北地方当局签订了地方性协定《奉天交地暂且章程》,使其军事占领合法化。1901年1月,沙俄试图通过谈判使《奉天交地暂且章程》和《监理满洲之原则》发生效力,一一遭到了清政府的拒绝。

1904年至1905年,日俄宰割中国东北的战争,是一场帝国主义肮脏的掠夺性的战争。中国是被侵略的受害国。可是,卖国的清政府,屈服于帝国主义的压力,无耻宣布“局外中立”,划辽河以东的地区为两国交战区,辽河以西为中立区。并严令各地官吏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和镇压,听任帝国主义强盗侵略、蹂躏中国人民。

日俄战争后,1905年12月日本又强迫清政府订立《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及附约清政府除承认日本继承沙俄从中国所攫取的长春以南的全部权利外,还同意增开凤凰城、辽阳、哈尔滨等16处为商埠,在营口、安东、沈阳等地划定日本租界,日本享有改建和经营安奉铁路并采伐鸭绿江右岸森林等权益。第十章

1.分析湖北军政府和南京临时政府的对外正策。

湖北军政府采取避免同外国人发生冲突的对外政策。军政府在《刑赏令》中明确规定“伤害外人者斩”,“保护租借者赏”,“守卫教堂者赏”。1911年10月12日,军政府派外交司长胡瑛等人前往汉口,以湖北军政府都督的名义向驻往汉口的各国领事发出照会,宣布革命政府的外交政策。它指出“对各友邦,宜敦睦谊以期维持世界之和平,增进人类之幸福,所有国民军对外之行动,特先知照,免致误会。

一、所有清国前此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

二、赔偿外债照旧担任,仍由各省按期如数摊还。

三、居留军政府占领地域内之各国人民财产,将一律保护。

四、所有各国之既得权利,所借之国债,其事件成立于此次知照后者,军政府概不承认。

六、各国如有助清政府以妨害军政府者,概以敌人视之。

七、各国如有接机清政府以可为战事之物品者,搜获者一概没收”。军政府的对外政策尽管在维护国家主权方面有严重缺陷,但它在不给帝国主义以干涉革命的口实方面具有策略性意义,有助于革命的展开。列强其实无意承认革命军为交战团体。尽管如此,湖北军政府能争取到列强的中立就足以使革命声势大震,也避免了同列强发生直接冲突。

湖北军政府又派夏维松等人分别拜会各国领事,请其承认革命军为交战团体。列强其实无意承认革命军为交战团体。黎元洪发给各地军政府的通电中也提到各国尚未承认军政府为交战团体。尽管如此,湖北军政府能争取到列强的中立就足以使革命声势大震,也避免了同列强发生直接冲突。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正式成立,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1月3日,他发布的第一张布告宣示了临时政府的内外政策,其中对外教发针做了全面阐述“临时政府成立以后,当尽文明国应尽之义务,以期享文明国应享之权利。满清时代辱国之举措,与排外只心理,务一洗而去之。持和平主义,与我友邦益增睦谊,将使中国见重于国际社会,且将使世界渐趋于大同。”设外交部。1月5日,临时政府发表《对外宣言书》其基本政策同军政府时对外政策一样,“

一、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而止;其缔结于革命起事以后者则否。

二、革命以前,满政府所借外债及所承认之赔款,民国亦承认偿还之责,不变更其条件。其在革命军兴以后者则否。其前经停借事后过付者亦否认。

三、凡革命以前满政府让与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种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其在革命军兴以后者则否。

四、凡各国人民之生命财产,在共和政府法权所及之域内,民国当一律尊重而保护之。”革命政府表示了同世界各国和平外来的真挚愿望。南京临时政府向各国发出照会,希望得到承认。尽管其要求得到各国承认的请求都没有得到任何答复,临时政府还是着手履行自己的外交职责。孙中山和革命政府曾在一些场合提出要收回租借权、取消领事裁判权和改革关税制度等。然而,由于害怕引起列强的敌意和期望得到外国的帮助,他们并没有在收复主权方面做出任何决定,而是恪守宣言中许下的诺言。

2、试析中华民国在争取承认问题上的教训。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的一个首要目标,是得到帝国主义各国的承认。临时政府的《宣告友邦书》中,重申清政府过去和帝国主义国家缔结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借过的外债和赔款,以及列强在华的各种特权,“均认为有效”。资产阶级革命派以为主动承受卖国政府的可耻遗产,就会换取帝国主义的同情和承认。临时政府根据“平和主义”、“循序渐进”的外交方针,仅仅怯懦地申明不平等条约到“期满为止”,租界的行政警察权和侵害司法主权的会审公堂“要向各领事交涉,使必争回”。临时政府为取得列强承认,进行多次交涉,但毫无结果。帝国主义一直不承认临时政府,临时政府的领导者们为此每日都感到无穷的压力。

南京临时政府刚成立时,1月5日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名义发布了一个对外的文告,这个文件表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派对于帝国主义的不切实际的幻想。他们主观上是想使中国独立,能和世界各国平等相处,他们的革命是要推翻帝国主义的走狗清朝政府,但是他们却无条件地把帝国主义者同清朝政府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卖身契一律承认了下来。对于刚成立的革命政府来说,立即宣布废除这一切固然是不现实的,但是他们以为,既然他们保证不损害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既得利益,帝国主义列强就会来支持他们把中国改造成为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国家,这是个幻想。这种幻想迅速地在事实面前破灭了。南京政府不但没有从帝国主义列强得到他们所企望得到的承认,而且经常感受到列强武装干涉的阴影。

南京政府不是靠自己在国内站稳脚跟来使得外国不能不承认,而是想靠帝国主义列强的承认来提高自己在同北方政府谈判中的地位。凭这种姿态,它不可能得到它所渴望得到的承认。在武昌起义后,列强虽然一般地停止了对清朝政府的贷款,但仍应清朝政府的要求而给以少量的贷款。同时,南京政府想要向外国借款来解决它的财政困难,却遭到了各国的拒绝。南京政府不能依靠广大人民自力更生,结果帝国主义就能够用不承认的政策来把它扼杀。

孙中山的南京政府所希望得到而没有得到的各国承认,袁世凯的政府得到了。1913年5月2日,美国首先宣布承认中华民国。到了这一年的10月6日,国会正式选出袁世凯为大总统的时候,其他列强也宣布承认。他们不愿意承认孙中山的中华民国而只愿意承认袁世凯的中华民国,用意是很明显的。

俄国、日本、英国在承认袁世凯政府时,都附有一意在分裂中国领土、加强他们对中国的侵略势力的条件.3、中俄蒙条约签约背景和影响

背景: 沙皇俄国早就对中国蒙古地区抱有野心。1911年,沙俄策动外蒙古封建王公宣布“独立”后,次年又支持了外蒙古所谓的“自治”,并擅自同外蒙地方当局签订了《俄蒙协约》和《俄蒙商务专条》。清朝灭亡后,袁世凯政府为换取沙俄的援助和承认,屈从于沙俄的胁迫,于1913年11月5日签订了《中俄声明文件》5条和《中俄声明另件》4条,沙俄虽表面上承认外蒙古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但北洋政府承认了《俄蒙协约》的内容和外蒙古所谓的“自治权”,实际默认了沙俄对外蒙古的控制权。

根据《中俄声明文件》第五款的规定,中、俄、蒙三方于1914年9月8日起在恰克图举行会议,商订“俄国及中国在外蒙古之利益暨各该处因现势发生之各问题”。参加会议的中国代表为都统衔毕桂芳、驻墨西哥公使陈篆,俄国代表为驻库伦领事密勒尔,外蒙古代表为司法副长希尔宁达木定、财务长察克都尔扎布。谈判中,沙俄极力扩大其侵略权益和外蒙的“自治权”,并威胁中国代表说,如果中国提出让外蒙“万难承认之条件”而使会谈“无效”的话,俄国就要“一再扩充承认蒙古政府事实上自治发生之效力”。谈判以《中俄声明文件》和《中俄声明另件》为基础,但在外蒙取消独立和外蒙的铁路、邮电、税则以及内外蒙古交界处不殖民等问题上,沙俄仍步步紧逼,欲谋求更多的权益。中国代表虽据理力争,但在北京政府“勿致决裂”的命令下,一再退让。如税则问题,双方本已形成定议,但在得知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中日关系紧张的消息后,俄国乘人之危,推翻已有的定议,坚持苛刻的条件,加重内地商人在外蒙经商的困难。中国代表虽提请罢议,但袁世凯指示要“设法勉力解决”,向沙俄让步。再如俄国代表提出不得在与外蒙毗连的内蒙各旗殖民,中国代表立即表示拒绝讨论。俄国代表就以停止会议相要挟,北京政府便终以另行照会的形式,对俄国的提议予以承认。就是在这种情况下,1915年6月7日,中、俄、蒙三方代表在恰克图正式签订了《中俄蒙协约》。条约影响: 《中俄蒙协约》是中国北洋政府同沙俄签订的有关外蒙古的不平等条约。它将沙俄在外蒙获得的权益具体化,严重损害了中国在外蒙古地区的主权。外蒙古的“自治”,实际上是俄国殖民统治的代名词。《中俄蒙协约》使中国外蒙古地区沦为沙俄的势力范围 分析西姆拉条约的性质

1914年7月3日,英国勾结西藏地方卖国分子私自签订了非法的《西姆拉条约》。中国政府代表拒绝在这个条约上签字。英帝国主义妄图把西藏从中国分割出去、变成它的殖民地的阴谋遭到了可耻的失败。

所谓的“西姆拉条约”虽然有英国和西藏代表的签字,但是没有任何法律效力。在西姆拉会议期间,西藏地方代表背着中央政府同英国达标就印度边界问题进行会谈,并于1914年3月24日、25日和英国代表在德里举行了秘密换文,私下里划定了中国西藏和印度的东段边界线,后来这条线被称为“麦克马洪线”该线把西藏东南门隅、洛隅察隅地区约9万平方公里的徒弟划归英属印度。在“西姆拉条约”的附件中有一份表明内外藏范围的示意图,英方不声不响地把中国西藏与印度的东段交界按麦克马洪线的走向标画,试图以此占据这大片领土。西姆拉会议根本没有讨论中印边界问题,所谓的麦克马洪线是在未经中国中央政府知晓和同意的情况下炮制的,也从未得到中国政府的承认。

从《西姆拉条约》的产生过程看,它完全是英国政府代表单方面抛出的,是英国政府勾结西藏地方卖国分子制造的企图分裂中国领土的阴谋。因此,所谓《西姆拉条约》,完全是非法的和无效的,麦克马洪线也是非法无效的 第十一章

1. 分析日本的二十一条的要求(1)、二十一条第一号文件涉及山东问题:要求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与利益让与日本,整个山东及其沿海土地和岛屿不得让与和租与他国。

这反映了日本对其觊觎已久的山东权益的要求,也是其攫取中国权益的最基本的目标;(2)、第二号共七条涉及东三省和内蒙古:①要求确认日本在南满和东部蒙古享有优越地位,日本人可以任便居住来往和经营工商业,②将旅顺大连租借期限并南满洲及安奉两铁路期限展至九十九年为期,日本管理经营吉长铁路为期九十九年,③南满和东蒙聘用政治、财政、军事各顾问、教习,必须先与日本商议。

满洲一直是日俄争夺的地方,两国都想控制这一地区,日本提出这样的要求无疑是想独霸这里的权益,将俄国这个竞争对手排除在外。将铁路与租地的租借期限延长能够方便日本在此地进一步进行掠夺和渗透。而日本对人事任免的插手则反映了它希望进入管理层面进行干涉,进而控制决策层,以便将来培养亲日势力,制定有利于日本的政策及维护日本在该地的权益。(3)、第三号共两条涉及日本势力进入华中地区:中日合办汉冶萍公司,未经日本同意,该公司所属矿山不得让公司以外之人来开采。

合办汉冶萍公司,其实是将中国的矿产开采权控制在日本的手中,以有利于日本对中国的资源掠夺,在中国开公司办厂都有足够的资源,方便其以他人之利养自己之力,而且能为日本国内的生产提供源源不断的原料。(4)、第四号仅一条,要求中国不得将所有沿岸港湾及岛屿让与或租与他国。这反映了日本希望独占中国,而排除他国的势力,将中国纳入日本一国的掌控之中。(5)、第五号共七条,涉及日本在整个中国的独占:①中国中央政府必须聘用日本人充当政治、财政、军事等顾问;②在必要的地方中日合办警政或警署聘用日本人;③由日本帮中国采办军械或在中国设立中日合办之军械厂;④将接连武昌与九江、南昌路线之铁路,及南昌、杭州,南昌、潮州各线路之建设权许于日本;⑤日本在福建省内筹办铁路有优先权;⑥日本在中国内地所设医院、寺院和学校等拥有土地所有权,允许日本人在中国传教等等。这一条充分反映了日本独霸整个中国的野心,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都对中国进行干涉、控制和渗透,实现其称霸亚洲的既定目标。

日本的这些要求都严重损害了其他国家在中国的权益,破坏了“门户开放”和在华工商业“机会均等”的原则。但由于其他国家正忙于欧洲事务,无暇东顾,于是日本得到了可趁之机,没有受到他国的干涉便顺利实现了其要求,将中国变为了日本一国的保护国。但是,列强是不会甘心其在中国这片有巨大利益可图的地方的权益受损害的,它们觉不会任由日本对中国的独霸,因此在一战结束后它们又卷土重来,联合反对日本,争取自己的权益。2. 如何认识二十一条交涉中北京政府的外交

二十一条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独立,袁世凯在交涉初期也极力应付,试图减少中国的损失。北京政府的方针是:凡日本的要求不与各国约章内容相抵触,而且不侵犯中国主权和独立者可以尽量答应,否则一概拒绝;对于第五号要求绝对不讨论。

具体的对策是:①一方面在交涉中逐条讨论,不笼统做出决定,恳求日本降低要求,节节让步;②另一方面,将二十一条内容有意泄露给西方列强,力图让欧美等国起来干涉,限制日本的要求。

这反映了北京政府在面对这一有损国家与民族整体利益的条约时,也在极尽全力进行斡旋,但将主要希望寄托在西方列强的身上而不是自己的身上,则体现了其软弱和无能,和对时局的错误认识和评估。

在交涉过程中北京政府虽然在有些时候据理力争,试图让日本降低要求,但面对对方的压力便软弱下来,逐步放松原则,一让再让,使中国丧失了巨大的权益,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北京政府的这种屈辱卖国的行为是其软弱无能的表现。

整个交涉事宜都由袁世凯在幕后直接主持,在日本以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诱惑下,他将自己的个人利益置于国家的整体利益之上,不顾国内的反对呼声,出卖了国家利益。这充分暴露了以袁世凯为首的北京政府对内独裁对外妥协投降的丑恶面目。

虽然当时中国经济落后,政治制度腐朽,力量微弱,而且经过列强的侵略与剥夺,已经明显弱于其他大国,但如果团结所有国民,坚决抵制这一条约的签订,中国是有可能占优势的,毕竟中国人口众多,一旦团结起来,其力量是不容低估的,这是近代以来列强在侵略中国的过程中逐步发现的,也是事实不断证明的。所以,这个丧权辱国的条约的签订不是这个力量微弱的必然结果,而是以袁世凯为首的北京政府为了实现自己统治利益而选择卖国行为的结果。

3. 从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分析美日矛盾。

日本利用世界大战爆发之机迅速在中国扩张,引起了美国的忧虑。美国强调“门户开放”和在华工商业“机会均等”的原则,而日本谋求在华的特殊权益甚至独占,两国的矛盾可谓难以调节。

最初,日本极力反对中国参战,害怕中国参战后取得协约国集团的支援,不利于它借机推行大规模侵华的阴谋,但1917年,美国以反对无限制潜艇战为由宣布与德断交,进而要求北京政府与美国政府一致行动。日本担心美国在华政治势力增长,极谋把中国参战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借以同美国争夺对北京政府的控制权,于是日本极力鼓动中国与德断交,并支持中国参战。而美国担心日本会凭借中国参战之际谋取更大的权益而损害其在华的利益,因此反对中国参战。

美日两国之争直接表现为“府院之争”。总统黎元洪倾向于美国,而总理段祺瑞为解决财源、扩充军队而倾向日本,双方在对德绝交和参战问题上受美日两国的支配而持不同意见。段祺瑞主张与德绝交并且参加世界大战,但黎元洪反对,而最终日本支持的段祺瑞获胜,中国与德断交并参战。1917年3月14日,北京政府与德国断绝外交关系。1917年8月2日,国务会议通过对德宣战协议。为了预防中国的军权落入日本之手,美国要求“中国之一切军备、军需,将完全由中国政府支配、管理,任何对于此次战争的军事措置,将由中国政府自行处理”。

虽然美国在对德宣战后希望避免与日本的冲突,而日本也因依赖与美国的贸易而不愿两国矛盾过于激化,因此签订了兰辛—石井协定,但两国对中国的主张是完全相反的,日本想要独霸中国;而美国为了能够在早已被列强瓜分的中国谋求自己的权益,美国希望两国都能永远遵守所谓“门户开放”或在华工商业“机会均等”的原则,两国都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在华利益,都不愿意让对方享受比自己多的权益,因此,双方的矛盾是难以化解的。4. 在中国参加世界大战的过程中,日本通过什么手段进一步扩大对中国的 控制?

一方面,段祺瑞的北京政府财政困难,只有向日本借款。另一方面,日本因大隈重信内阁过激的侵华政策遭到中国人民的广泛反对,抵制日货运动使日本在经济上遭受到重大损失。另外,日本在战争期间谋取的大量资金需要寻找出路,这也成为日本大规模对华资本输出的重要原因。1916年,寺内正毅上台组阁,开始实行以经济渗透为主的所谓“中日亲善政策”,企图通过向中国提供经济借款的手段攫取中国更多的国家权益,进一步控制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

(1)、“西原借款”正是在中日关系出现上述情况下进行的。1917~1918年两年间,中国向日本贷款20余起,总额近4亿日元,涉及国计民生的各个方面。为了得到这些贷款,北京政府吧许多国家权益让给日本。

(2)、日本为了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通过一系列手段在山东造成既定事实,逼迫中国与其签订《山东问题换文》,使北京政府默认了其侵占山东的非法地位,而且攫取了更多的利益,更成为以后日本在巴黎和会上诬指中国已承认日本在山东取得合法地位的借口。

(3)、另外,日本通过与中国签订军事合作协定来控制中国军队,并为日军开进中国领土及日本控制中国军队创造了合法途径。第十二章

为什么中国政府在巴黎和会上无法收回山东主权?

1、根本原因:

1)、中国作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经济落后、政治制度落后,国力虚弱,长期受到列强的侵略与压迫,国际地位低下,在一些有关国际问题的谈判中的话语权有限。2)、巴黎和会实际上是一个在一战战胜的强国之间进行的一场分赃会议。各国为夺取更多利益而互相争斗妥协,必要时必然牺牲中国利益以达成妥协。

2、历史原因: 1)、在一战期间,日本与英法俄意达成秘密谅解,保证日本战后继承德国在山东权益和太平洋赤道以北的岛屿的权益 2)、中国对德宣战以后,北京政府未取得日本的贷款,在接受《山东问题换文》时用了“欣然同意”一词,这成为日本在巴黎和会上诬指中国已承认日本在山东取得合法地位的借口

3、具体原因: 1)、日本一系列施压措施:

A.会议初期以及整个会议过程中,日本代表一直在山东问题上设法为难中国代表。1.1.2.3.1.2.3.4.5.1.B.在会外,日本违反国际惯例,令驻华公使向北京政府施压。

C.日本用“种族平等”的提案来为难实行种族主义政策的英国与美国,迫使美国改变了对中国的支持态度。

D.日本趁意大利退出和会之机,提出一项书面主张,要求山东问题必须尽快解决,美国担心日本会仿效意大利的行为,退出和会,从而破坏它试图构建的战后国际秩序,便进一步改变立场 2)、会议主要操作国英法美都担心日本的不满会影响自己在会上的争夺计划以及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特别是美国态度的逆转使中国收回山东主权的可能大大减小。分析五四运动对中国外交的重大意义

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政治运动。中国人民在五四运动中所焕发出来的爱国热情,以及反帝浪潮,促使中国代表拒绝在对德合约上签字,改变了“弱国外交,始争终让”的惯例,这在中国近代外交史上是一个空前的事件,它不仅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企图强占中国的狂妄野心,而且开辟了中国冲破帝国主义列强,在国际事务中独立决定自己命运的先例,这对以后的中国外交产生了重要的积极影响;

2、五四运动使西方列强认识到,中国已经产生了一种有组织的公众舆论,能对中国政府施加具体的压力,并实施具体的行动,也让它们明白,以后要想通过扶植在华代理人来控制中国的方式已经过时,或至少没有以前有效了。同时也让列强认识到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分析美国召开华盛顿会议的背景 巴黎和会上,美国认为巴黎和约及国际联盟条约有许多地方不符合美国的利益,因此拒不批准“凡尔赛和约”,而且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的14点原则也没有被采纳,美国的掠取世界霸权计划落空,因此对这次和会不满

巴黎和会后,远东问题没有解决,列强在远东的势力无法得到调整,美日矛盾成为国际关系中的主要矛盾。巴黎和会上日本继承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加之日本有英日同盟作依托,这进一步增强了日本与美国竞争的优势,美日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争夺更加激烈,而且日本独霸中国的形势违背了美国所提倡的门户开放的原则,不利于其对中国进行进一步的经济扩张。

列强为称霸世界所进行的军备竞赛仍然是巴黎和会后国际舞台上存在的一大问题,各国的军备竞赛,尤其是海军的扩张竞赛,严重影响了它们的财政能力,军备问题需要进一步讨论

分析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的得与失

得:

北京政府派出的代表在会议中的地位与其他国家的代表完全平等,这有利于中国形象的树立,在会议中的发言权也相对增加,; 在会议上签订了《九国公约》,确定了处理中国问题的“四项原则”,中国的主权与行政完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证,使列强以后在中国的行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与制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日本的侵华势力; 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受到一些限制,比如关税可以有所提高列强今后不能再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了,外国驻华军警得到一定的限制,“二十一条的某些部分得以废除,外国的电台和邮局被撤销;

山东问题得到解决,中国收回了山东主权

这次会议使中国的“弱国无外交”的局面有所扭转,日本试图独霸中国的局面受到抑制,中国面临的恶劣外交环境稍有改善

失:

“门户开放”政策得到国际社会和中国的承认,使中国有重新回到战前由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方便了各国在华的活动;

2.虽然限制了列强在中国的某些特权,但这些特权的限制都未能触及列强在华的根本利益,因此未能真正起到遏制列强对中国得到侵略的目的。如中国的关税自主仍然未能实现,列强仍然掌握着中国的领事裁判权和租借权,“二十一条”仍然未能完全废除等等。这次会议仍是在十分不平等的情况下进行的,所以,中国代表做出了很多妥协和退让,封建军阀政府为了个人私利仍然在出卖国家利益,中国的主权和行政完整仍然未能实现;

3.虽然中国收回了山东主权,但也为此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比如中国需要以3200万银元购回青岛济南铁路,而且日本在这一地区的权益并没能完全废除,为以后侵华提供了借口和方便,另一方面还为其他列强趁此机会染指山东提供了方便 4.在强权政治盛行的年代,落后软弱的中国仍然只是帝国主义对外扩张与争夺的一个筹码,中国外交也还只是列强在全球力量调整部署中的一种附属品。

第五篇:《国际关系史》参考书目

阅读书目

[1].王绳祖.国际关系史(10卷).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

[2].(英)巴里·布赞.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3].(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北京:求实出版社,1998

[4].(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尤来寅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5].(美)肯尼思·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信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6].(美)小约瑟夫·奈.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张小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7].(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门洪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美)罗伯特·吉尔平.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武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9].(美)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苏长和、信强、何耀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0].张小明.冷战及其遗产.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1].刘金质.冷战史(上、中、下三卷).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12].(美)约翰·加迪斯.遏制战略:战后美国国家安全政策评析.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

[13].(美)约翰·伊肯伯里主编.美国无敌:均势的未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4].(美)罗伯特·吉尔平.杨宇光等译.全球政治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5].(美)托马斯·弗里德曼.黄其祥等译.直面全球化.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3年版

[16].(美)戴维·赫尔德等.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17].陶文钊.中美关系史(全三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1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人民出版社,1972年

[19].列宁.列宁选集(1-2).人民出版社,1972年

[20].胡莹.地理空间与全球霸权.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21].(美)汉斯·摩根索.国家间的政治.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

[22].(加)卡列维·霍尔斯蒂.和平与战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阅读期刊

《历史研究》、《世界历史》、《世界经济与政治》,《美国研究》、《欧洲研究》、《日本学刊》、《德国研究》、《现代国际关系》、《国际问题研究》 学习网站

http://.cn/ http:///

下载中外关系史[推荐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外关系史[推荐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国际关系史论文

    国家利益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题目:国家利益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2012级外国语学院 英语十班 赵莉雯 摘要:现当代国际关系复杂多变 ,造成各国关系的缓和跟紧张的原因有很多,但其根......

    近代关系史书目

    1.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上、下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 [美]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1-2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3. [德]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

    国际关系史论文大全

    学院:政法学院 姓名:廖德来 学号:1014503224 班级:10思政(2)班 20世纪80到90年代苏联改革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一、摘要 20世纪80到90年代,针对苏联的改革,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

    国际关系史论文

    盐城师范学院课程论文 浅析文革背景下的中、苏、美三国外交关系 【摘要】六十年代初至七十年代初,中国经历了十年文革,社会遭受了惨重的损失,但其中也取得了一些卓越的成就,包括......

    国际关系史(历史)[模版]

    第二章西方的强盛和近代国际关系的肇始 名词解释: 1、掷出窗外事件:是指1618年布拉格发生的新教徒 起义事件。波西米亚于1526年并于神圣罗马帝国,介于其经济和政治的双重优越性......

    当代国际关系史论文

    当代国际关系史 ——浅谈我国与日本关系 国际关系是指人们超越国家的界限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它主要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关系。纵观种种国际关系,从一开......

    中国对外关系史 复习资料

    】《中国对外关系史》复习资料 1、天下观念 中国传统世界观念的核心即天下观从属于总体的“天道—天理”观念,它是一个较为完整的系统,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

    战后国际关系史教学大纲大全

    《战后国际关系史》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英文名称:History of Post-War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2、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程 3、课程学时:总学时32 4、学 分: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