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康乃馨制作教案(定稿)
康乃馨制作教案
【教学内容】康乃馨的制作 【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康乃馨的花语,了解手揉纸的材质特性 ②掌握折叠、剪裁、捻梗的加工技能
2、过程与方法:
①收集康乃馨的有关信息,完成课前准备
②能耐心,细致地进行制作,体验制作成功的乐趣,并学会康乃馨的制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康乃馨花语和特征的认识,欣赏康乃馨的美,感受康乃馨的深刻寓意,表达学生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活动准备】
彩色皱纹纸剪刀浆糊铅丝 【活动重难点】康乃馨的制作方法
活动流程:谈话引入——观察欣赏康乃馨——制作康乃馨——欣赏评价康乃馨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入
你们知道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是什么节日吗?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节日呢?
2、演示讨论
1)今天,老师也做了一件“母亲节”礼物,这是什么呢? 2)它的名字是什么?(康乃馨)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要做这个礼物吗?
总结:(康乃馨是一种漂亮的花,它大概是花中颜色最多的一种:深红色的,粉红色的,白色的,黄色的等等,而且每种颜色的康乃馨都有自己的象征含义;粉红色康乃馨:祝母亲永远年轻、漂亮;白色康乃馨:纯洁的的爱,纯洁的友谊;红色康乃馨:祝愿母亲健康长寿。)
3)花瓣和花柄都是由什么做成的呢?
花瓣:原来,把红、粉、白三种颜色的纸绳拧开,将皱的纸剪成爱心的外形,然后用铅丝将爱心圆圆的一头向外卷,再将铅丝抽出来,这样花瓣就做成了。
花柄:用深绿色即时贴剪成铅笔杆那么宽,然后用深绿色即时贴宝宝给铅丝宝宝卷上一层绿绿的新衣服,注重绿衣服一定不要漏花柄阿!
4)怎样把花瓣粘在花柄上?怎样做更漂亮呢? 把花瓣宝宝的尖部包在花柄宝宝的头上,两个花瓣宝宝的头部向外翻卷的,然后把第二朵花瓣宝宝的尖部用同样的方法包住上面地一朵花瓣宝宝两边接合的地方,以后用同样的方法共粘八瓣。
3、学生制作
辅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制作康乃馨
4、活动结束:
老师希望你们今天能把自己做得漂亮的康乃馨送给自己的妈妈,在送上一句自己的祝福,好吗?老师也希望你们能利用这个假期多为妈妈做些事情,表达你们对妈妈的爱。
第二篇:康乃馨教案
《手工制作——康乃馨》
活动目标:
1、学习制作康乃馨的基本技法:画、剪、卷 粘。通过学习能自己动手制作康乃馨。
2、通过欣赏康乃馨图片及教师自制作品,感受生活与艺术的丰富多彩,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动手动脑能力。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康乃馨的制作方法与步骤。
难点: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康乃馨及剪刀的使用。教具:康乃馨图片、废纸、油画棒、剪刀、胶 吸管。学具:铅笔 纸巾
活动时间:2014年4月15日——5月9日 活动地点:劳技教师 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5月11日,同学们肯定都知道,是什么节日呀? 学生回答:母亲节
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得到学生的回答后总结,感恩有多种方式:
1向妈妈道一声:妈妈,母亲节快乐,您辛苦了; 2帮妈妈干家务,比如扫地,洗衣服; 3制作一些小礼物送给妈妈。
『设计意图』:采用学生们都熟悉的母亲节导入新课,我们可以制作康乃馨向母亲表达祝福,让学生们既熟悉而又有新鲜感,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
二、讲授新课 出示图片
1、图片上的花认识吗,叫什么名字?
康乃馨就是感恩的花,一种表达祝福 表达情感的花。2欣赏观察康乃馨图片 出示老师制作作品
这是老师用纸制作的康乃馨,漂亮吗?其实做起来也不难,老师想把方法教给你们,你们想学吗?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欣赏让学生们认识康乃馨,了解手工制作,能用手工的方法制作出康乃馨。
三、教师示范康乃馨的制作步骤
1、用铅笔在废纸上画好圆3个 花托2个 画叶4片 花带1个
2、将画好的工具剪下,分别涂上不同的色。
3、把圆对折再对折再对折,修好花边,沿每条折线剪开 4 将准备好的花瓣 画叶放在花柄上卷一卷。将花瓣粘在铁线的一端,把纸巾粘在花瓣下,粘上花托 绿带 绿叶;康乃馨完成。
[设计意图]:教师示范过程让学生们清楚 了解康乃馨的制作方法及制作步骤。能完成手工制作作品。
四、学生分组制作,可加进自己的创意。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在使用剪刀的时候注意安全,剪下没用的纸要丢到垃圾桶里。
[设计意图]:通过分组制作,培养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加进自己的创意,制作出更美更特别的康乃馨。
五、作品展评、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手工制作康乃馨,因为时间关系,有的同学在短时间内完成可能有一点难,你们课后再自己动手做一做,绝大部分小组同学合作制作成功了,且制作的非常漂亮。教学反思:
第三篇:幼儿园小班母亲节手工教案《制作手工康乃馨》
制作手工康乃馨教案适用于小班的母亲节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够用各种形式表达对妈妈的爱,幼儿能够知道5月的第一个星期天(本周日)是母亲节,知道母爱的伟大,快来看看幼儿园制作手工康乃馨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知道5月的第一个星期天(本周日)是母亲节,知道母爱的伟大。
2、能够用各种形式表达对妈妈的爱。
3、体会妈妈的艰辛,培养幼儿尊重妈妈的情感。
4、愿意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5、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准备:彩纸、吸管、剪刀、双面胶等
活动过程:
1.出示康乃馨与孩子讨论这朵花的名字与花语。
2.幼儿观察,老师示范制作。
3.教师分发材料。
4.教师和幼儿一起制作康乃馨
5.幼儿共同欣赏制作的礼物,一起合影。
6.回家把康乃馨送给好妈妈并对妈妈说一句感谢祝福的话。
教学反思:
这次活动让孩子们懂得了如何跟妈妈表达爱意,知道了妈妈的艰辛,也让幼儿动手制作小礼物“花”来送给自己的妈妈。引发孩子爱妈妈,尊敬妈妈的美好情感,懂得了关心自己的妈妈。
小百科:20世纪80年代,母亲节逐渐被中国内地的民众所接受。从1988年开始,中国南方的广州等一些城市开始举办母亲节的庆祝活动,并把评选“好母亲”作为内容之一。
第四篇:制作康乃馨教学设计
《制作康乃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初步掌握制作康乃馨的技巧;
2、了解康乃馨的花语,了解手揉纸的材质特性
3、掌握折叠和剪裁的加工技能
二、过程和方法:
1、通过探究学习了解康乃馨的制作并巩固各种操作技巧。
2、能耐心,细致地进行制作,体验制作成功的乐趣,并学会康乃馨的制作方法。
3、通过探究、实践、创新来完成制作要求。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在制作纸花的体验中激发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激情,树立劳动创造美的观念。
2、通过对康乃馨花语和特征的认识,欣赏康乃馨的美,感受康乃馨的深刻寓意,表达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3、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综合实践活动的魅力,体验探究、实践和创新的快乐,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审美情趣和安全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探究和实践的方法,自己总结出康乃馨的制作步骤。教学难点:做花过程中的一些技巧,让学生通过实践去领悟和创新。教具准备:示范作品、课件、各色皱纹纸、铁丝、大小花瓣模型版。学具准备:剪刀、双面胶、铁丝、各色皱纹纸。
课前安排:
教师安排一个课前情境,引导学生分组找到座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欣赏康乃馨照片。
2、了解康乃馨知识小档案,让学生知道康乃馨的花语。
3、引出课题,制作康乃馨(板书)
二、自主探究,新授。
1、学生通过拆康乃馨来了解花的制作过程。
(1)教师给出提示让学生边拆花边想问题了解康乃馨是由几个部分组成。
(2)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每个部分怎么做?(3)拆完后学生总结出每个花的各个部分,并板书。
2、教师演示制作康乃馨的制作过程,让学生仔细观察,并提出问题。(1)做花瓣;(2)做花枝;(3)穿花瓣;(4)粘花托;(5)整理花瓣。
3、学生分组动手操作。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巡视,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制作,对于几个典型的方法进行演示。
3、学生展示自已折的花并总结制作方法。
三、老师总结。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不仅是要学会康乃馨的一种制作方法,更重要的是学会一种处理事情的方法,先探究,再实践,再创新。
四、拓展活动
教师:感恩节是在哪个月份? 学生: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
教师:康乃馨代表着感恩与祝福,根据今天所学的,尝试在十一月份为自己的亲人或长辈献上一次感恩行动吧!
板书设计
制作康乃馨
一、探究
二、实践:(1)做花瓣;(2)做花枝;(3)穿花瓣;(4)粘花托;(5)整理花瓣。
三、创新
第五篇:幼儿园小班母亲节手工教案《制作手工康乃馨》
制作手工康乃馨教案适用于小班的母亲节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够用各种形式表达对妈妈的爱,幼儿能够知道5月的第一个星期天(本周日)是母亲节,知道母爱的伟大,快来看看幼儿园制作手工康乃馨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知道5月的第一个星期天(本周日)是母亲节,知道母爱的伟大。
2、能够用各种形式表达对妈妈的爱。
3、体会妈妈的艰辛,培养幼儿尊重妈妈的情感。
4、愿意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5、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准备:彩纸、吸管、剪刀、双面胶等
活动过程:
1.出示康乃馨与孩子讨论这朵花的名字与花语。
2.幼儿观察,老师示范制作。
3.教师分发材料。
4.教师和幼儿一起制作康乃馨
5.幼儿共同欣赏制作的礼物,一起合影。
6.回家把康乃馨送给好妈妈并对妈妈说一句感谢祝福的话。
教学反思:
这次活动让孩子们懂得了如何跟妈妈表达爱意,知道了妈妈的艰辛,也让幼儿动手制作小礼物“花”来送给自己的妈妈。引发孩子爱妈妈,尊敬妈妈的美好情感,懂得了关心自己的妈妈。
本文扩展阅读:20世纪80年代,母亲节逐渐被中国内地的民众所接受。从1988年开始,中国南方的广州等一些城市开始举办母亲节的庆祝活动,并把评选“好母亲”作为内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