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可见培养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这样,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词汇、说话、朗读、概括、思维能力都得不到真正的提高。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浅见。
一、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词、句的训练。
读课文要理解其中的词语和句子,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要会自觉地使用学过的词语和组织出所需要的句子,才能更好地准确地表达出真情实感。掌握一定的词语知识和句子知识,是发展阅读和写作的重要基础。因此,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语和引导学生运用词语十分重要,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内容。词语训练要注意两点:一是既要重视理解又要重视运用,把学和用结合起来;二是要与阅读课文与理解文章结合起来。一些常用的词语,要引导学生在说话和作文中学习使用。一些基本句子形式,要引导学生加深认识,并让他们口头或书面造句子,学会使用。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时应让学生了解这些词语和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和用法。有的词语一读就懂,不需要讲解。有的词语稍作比较;学生就理解了。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哪里?重点应引导学生说,也就口头运用。
为了是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用祖国丰富的语言,有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课文中词语、句式变换说法。
二、要引导学生相关的阅读方法,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
1.在预习中求方法、拓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
学生刚上三年级,不会预习,我就把预习拿入课堂,集中上好预习指导课,教给学生预习方法:①读熟课 文,要求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②边读边想,读后能比较准确地回答出课文的主要内容;③要借助字典 认字,理解词语。如在教学《孔子拜师》一课时,让学生按上述预习方法,学习课文,当学生熟读课文,说出 课文主要内容,并借助字典认字,理解词语,把不理解的句子划上记号以后,再让学生回顾刚才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自己归纳出预习的方法和步骤。这样,在课堂上指导三、四篇课文,学生就基本掌握了预习方法和步骤。
随着阅读训练项目的进行,预习要求也相应提高,在上述训练的基础上,再给学生布置方向性预习提纲,让学生有所遵循,使预习由扶向放过渡。学生课前做了充分预习,不仅提高了教效果,为大量阅读创造了条件,而且学生通过预习,掌握了预习方法和步骤,提高了自学能力,使阅读起步训练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
2.在上精读课时要引导学生深入文中思考重点内容。
集中识字后的阅读教材是按单元分组的形式编写的。教学时,要抓住本单元本组的训练重点,以精读带略读,以课内带课外,以一篇带多篇,有重点地、有计划地训练学生,逐步提高独立阅读能力。因此,要用主要 精力上好精读课,教给学生读书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要善于启发学生的质疑,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阅读教学中,只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局面。我们要通过一篇一篇课文教学使学生学到阅读知识的方法,形成阅读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就要想办法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这样学生就学得比较主动了。教师可以让学生预习课文,有不认识的字,读读拼音,词义不懂的,查查字典。真正不能解决的,老师帮助解决。教学中,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把不能理解的地方(如句子、某一自然段、某些内容等)提出来。有的时候,学生确实提不出来,教师就问他们某句话,某个意思懂不懂。这样让学生逐步养成阅读课文时去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并且提出问题来的良好习惯。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尽可能启发他们互相解答。他们确实解决不了的,才由教师讲解。
四、要注意培养学生各种广泛阅读的爱好与兴趣。
要提高阅读能力,光靠课堂教学几十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通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在课外主动找读物看的兴趣。在教学中,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也一时难于解答。可是,发动学生又把疑难解决了。有位教师教了《蜘蛛的网》后,有个学生提出问题:“蜘蛛的网能粘住小飞虫,甲虫等等,它自己却不会粘住,是什么原因?”教师想不到学生会提出这个问题。教师随机应变,发动学生,说:“你们想想吧!看谁能想出来?”有个学生回答说:“因为蜘蛛身上有油,所以粘不住。”教师接着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学生答:“我在《动脑筋爷爷》那本书上看到的。”由于学生多看课外书,既提高了阅读能力又增加了科学知识。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有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能恰当地用上许多是在教材没学过的词语,可见,学生是在课外阅读获得的知识。因此,激励学生广泛阅读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途径。平时,教师要注意适当地介绍符合学生接受水平的读物让他们阅读。教师还要启发学生运用教学中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学生广泛阅读,必能丰富知识,开拓思路。无疑是朋友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好方法。
总之,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循序渐进的训练,去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会得到逐步提高.如何指导学生阅读呢?
一、拓宽阅读面
小学阶段,学生从课本上学到的课文是有限的。尽管现在强调单元教学的整体性、训练的系统性,但毕竟阅读面是狭窄的。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制约着学生写作水平的发挥。语文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抓好课内的阅读,还要注重抓好学生的课外阅读,拓宽阅读面,扩大阅读量。首先,从现有的教材入手,将单元教学中涉及到的作品介绍给学生,并作为必不可少的课外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阅读完。这样,既能将课内的阅读延伸到课外,弥补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又能加深学生对单元教学中有关课文的进一步理解,取得一箭双雕的效果。其次,指导学生多读教材之外的名著和优秀儿童作品。优秀儿童作品在立意、构思、语言等方面,都应视为作文的典范,诗歌、寓言、漫画、谜语蕴含的创新精神都能触发学生的灵性。学生阅读完,会受益匪浅,或在选材上得到启迪,或在构思上有所感悟,或在语言上受到熏陶。再次,笔者鼓励学生订阅或借阅《小学生周报》、《中国少年报》《小火炬》《小学生习作》等报纸刊物,浏览报纸、刊物中有欣赏价值的好文章,这也不失为一种提高阅读能力的途径。有着良好阅读基础的学生,写作文时才会想象丰富,思路畅通,文思泉涌。
二、讲究阅读方法 1.粗读与精读相结合
粗读,就是拿到一篇作品,要大致泛泛地读;精读,就是对作品中精彩段落读熟、读透,甚至背诵。人们常说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只要我们把精彩部分背熟,日积月累,作文水平一定能得到提高。
2.开展阅读实践活动
笔者利用第二课堂成立语文兴趣小组,开展阅读实践活动。事实证明,这种活动不仅受学生欢迎,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适当的点拔和指导胜过空洞说教。如何开展阅读实践活动呢?这里介绍几种做法:①自我评价法。即要求学生选取自己的作文在全班朗读,并介绍自己构思的成功之处。这种方法能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有利于创造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②推荐阅读法。这是要求学生把在课外阅读时遇到的优秀作品介绍给其他同学。这种方法能够使学生不仅多读,而且能有比较、有选择地读,共同提高阅读能力、写作能力。③集体阅读法。这种阅读的内容由教师选择为主。首先由教师朗读,提出要求,学生评析;其次请学生朗读,由教师进行系统分析;再次可以采用录音的方法,师生共同评析,这样能使本来朦胧的思路变得清晰明朗起来。在评析中掌握作文决窍,丰富写作知识,训练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巩固阅读效果 1.朗读背诵
小学生正是记忆力旺盛的时期,对于一些好的内容,既要让学生朗读,促进口头表达能力的发展和提高,更要将其中的好句、好段熟读乃至背诵。这样以后写起作文来就会下笔如有神,并有助于记忆、感知、思维、想象与审美等 综合素质的培养。2.写读后笔记
写读后笔记是学生的练笔过程、思维过程,也是学生生活素材积累、词语积累的一个重要手段。阅读之后,学生或就作品蕴含的思想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写读后感,或摘录好词好句,或体会文章写法。写好后,教师定时对学生的阅读笔记进行检查,将几篇写得较好的笔记当众读给大家听,让大家有个学习的榜样,也是对学生的一种鼓励。3.借鉴仿写
借鉴仿写,即以所阅读的文章为例,仿照文中精彩的句子、段落来练习写作。句子修辞手法的运用、开头结尾的呼应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环境描写的衬托等等,都是小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教师要在课内给予点拨,课外阅读中给予引导,并鼓励学生进行仿写。
对小学生而言,作文难,怕作文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变写作文的消极态度为积极态度,除了要熟悉生活,认真观察,善于积累,还要学会阅读,搜集资料,并使阅读成为每个学生的自觉行动。这样,学生怕作文、厌作文的情况一定会得到改观,学生的全面发展才不至于成为一句空谈。
汉语的丰富性决定了读写结合训练的多样性。小学语文教材的语言训练内容,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规定性的训练内容,如各单元的训练点,课文后面的作业题,课文的生字和词语;另一类是选择性的训练内容。选择恰当的训练内容是一件细致而复杂的工作。教师既要总揽小学生语言发展的全局,又要深入钻研教材,把握课文的语言特点,还要了解学生的实际语言水平,才能精心选择语言训练的内容。读写结合训练才可能科学有效。
第二篇:深入文本学习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精选)
深入文本学习是语文教学的根本
——对“对话式”阅读教学的一点看法
海子街镇中心校
朱胜明
近年来,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开展深入,不少教师已意识到师生之间的平等主体关系。那种“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早已为许多语文教师所摒弃。这比过去的教师单一主体观无疑是一大进步。课堂上,对语文教学进行创造思维训练的呼声日益高涨,“对话”教学模式已成为很多力图创新的语文教师的首选。现在的问题是,在不少语文课中,教师的滔滔不绝确实少了,代之的却是以教师的一连串提问,领起学生的不着边际的回答,这种“一问一答”的对话或茶馆式的闲聊,到底是不是真正的“对话式”?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是不是非得用这种热热闹闹的形式才算是在启发学生的思维呢?
最近,听了一堂公开课,上的是《孔乙己》。这篇文章虽然篇幅短小,却意蕴深长,整堂课设计得十分精致,而且运用了多媒体来进行教学。用酒店、酒店里的场景等精美的图片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请学生找出文中对孔乙己形象和所在环境的描写;:再通过比较启发学生思考造成孔乙己悲惨命运的社会根源,自由讨论,最后归纳总结,达成共识:作者在文中刻意营造、描绘酒店里的人对孔乙己的态度和孔乙己的前后不同的人生,突出了封建社会对文人的摧残,揭示了孔乙己不幸的一生的社会根源。教学过程一环套一环,课堂活动一个接着一个。看得出,施教者的目的是希望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但整堂课,学生都于应付五花八门的教学活动,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思去深入文本。许多学生学完此课后,对孔乙己的悲惨遭遇的根源,仍说不出所以然来。作者选择孔乙己这个被封建社会毒害的封建文人形象时,其深刻含义是什么呢?这在一课的教学中,如果没有引导学生深入去探讨文章的内涵,只是谈笼统概括,就没有真正读懂这一篇文章。
那么,“对话式”阅读教学是不是是不是补课去了呢?当然不是。“语文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是《中学大纲》对语文性质的界定。知识长期以来,我们对语文的交际功能却做了狭义的理解,我们谈到交际时,更多的是指同一时空面对面口头对话,似乎交际只是人与人之间面对面地交谈。这显然是不全面的。语文的交际,从形式上说,不仅仅是语言上的交谈问答,更应是思维上的交流探
讨;从对象来说,不仅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之间的对话,也应包括学生与文本、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当然文本的背后就是作者,所以,今天我们把学生纳入主体行列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把作者纳入主体行列。或者说,阅读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教师、学生、文本三方面的对话。
比如《孔乙己》这一课,我们必须深入文本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去探讨当年在酒店里工作的店小二,见到孔乙己被愚昧人们戏弄、嘲笑时的所思所想。只有深入文本,深入鲁迅的情感世界,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孔乙己深受封建毒害,既不愿与穷苦人在一起,又与上层人沾不上边的尴尬境地,体现封建文人的自命清高、迂腐、麻木不仁„„等等的性格特征。
可见,语文课上真正需要的不是轰轰烈烈的过程,而是对文本实实在在的深入理解。
一、深层理解必须以深入文本为前提
我们强调语文阅读教学应体现思想碰撞和情感交流,并不意味着就可以忽视深入的文本感受和细致的艺术分析。相反,深刻的思想碰撞和成功的情感交流并非走马观花的阅读可以达到。
深入文本确实能让学生对作品理解更上一层楼。比如在上《祝福》一课时,如何分析这篇文章的主旨曾让我素手无策。因为学生对此的解读一般只能达到这一层面:是封建的政权、夫权、神权、族权杀害了祥林嫂。所以这篇小说揭露了封建礼教对广大群众,特别是劳动妇女的精神摧残,揭示了旧中国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社会根源;或者说是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这样的解读并不是不正确,但这样的认识其实并没有真正读懂鲁迅的思想。
怎样能够让学生领悟鲁迅在这篇小说中更深层的思索呢?我采用的方法是耐心的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我让学生划出围绕祥林嫂的人物圈,这一人物圈就是鲁迅笔下的的国民,再找出鲁迅是怎样描写这些人对待祥林嫂的态度。在细细研读后,学生惊讶地发现祥林嫂的死跟她周围所有的人都有关:婆婆卖了它,小叔子的婚姻几乎让她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大伯把她赶出了家,四叔四婶讨厌嫌弃她,更令人心寒的是鲁镇的人在咀嚼透了她的悲剧之后还给她的是“又冷又尖”的笑影。鲁迅向我们展示了可怕的一幕:周围的人在她的不幸中获得了“满足”和“安慰”。面对弱小者,周围的人给予的是冷漠,甚至是鄙视。即使有同情,也只是
为了从她的遭遇中获得自我安慰。而“这些人”并非大恶之徒,只是普通民众。可见鲁迅写祥林嫂不仅仅揭露封建礼教对妇女的压迫,更重要的是揭示可悲又可怕的国民性这是鲁迅作品的真正主旨所在,也是鲁迅的高明所在。假如不深入文本,只是泛泛而谈的话,怎能领悟鲁迅以揭露国民麻木、迟钝、落后、愚昧等劣根性来达到“改造国民精神”这一深刻的思想内涵呢?
二、个性阅读应建立在对文本深入研读的基础上
文本之所以是主体,是因为它引导着、影响着、制约着我们的理解。因此,我们队文本的理解便不能拥有绝对自由。
当然,我们不否认阅读是一种审美再造的活动,具有鲜明的个性差异。正如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所说:“古人之言,包含不尽。后人读之随其性情浅深高下,各有会心。”对语文课而言,阅读是学生个性化体验的过程,或说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因为每个学生都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和时代特点由文本而激发新的想象或联想,进而赋予文本新的含义。更何况一部好的作品,总能给不同的人和不同时代的人以不同的美感和濡染,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我们也应认识到读者的主体作用不是无限和万能的,它理应受到作者、作品的制约。否则,对作品的探讨、所谓的个性化解读往往会变成随心所欲的“自由理解”,甚至无限衍义。
曾听过一堂《过万重山漫想》观摩课,教师精心设计了不少问题来启发学生思考,从题解到文中“漫想”的思路,“漫想”的内容,问题一个接着一个,讨论一次接着一次,课堂气氛委实活跃,学生也确实非常投入。但唯独没有引导学生去细细地阅读文章。这节课的最高潮是鼓励学生讨论文章的主旨——这个出发点无疑是善意的。多数学生都只是顺着老师的上课思路重复老师的分析,或抓住某一点牵强附会。有一个学生质疑这篇文章中对“第一个”的赞颂,理由是:“我们人类应该做的是与自然和睦相处,而不是一味地征服自然。”这一说法初听似乎颇有新意,但稍一回味就能发现这与文章毫不相干,可见学生既不了解写作背景,更没有深入阅读文章。学生发言无法抓住要害,当然可以归咎为学生阅读能力的限制,但根本原因在于学生阅读不充分,感受不真切,思考得不深入。只是初读一遍,获得一点粗浅的印象,一点皮毛的感觉,哪里会有深刻的见解呢?
可是教师竟然大加赞许,高度评价这位学生的思维活跃,观点精辟。而后的
“评课”中,也把他当成整堂课的“闪光点”,认为它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和阅读差异的表现。语文课应该是通过读者的再创造,去体味文本所要传给我们的种种信息感悟作者要表达的感情,从而也给学生提供一个锻炼语文综合能力的经历。如果完全脱离课文的结论都成立的话,那我们还要文本做什么?还要语文课做什么?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在创新语文的压力下,无限提高读者的地位而将文本逐后,甚至对学生无视文本的附会之论予以肯定,这种做法则是矫枉过正。“一千个哈姆雷特”尽管各有不同,但首先必须是“哈姆雷特”,而不能曲解成“奥赛罗”或“罗密欧”。抛离了作品的本义辐射范围,所谓的个性化解读就会成为一种武断的臆想。而在这样的“对话”式教学中,只不过多了纷纷嚷嚷的问答,真正个性化的解读依然不见踪影。所以个性化的“创造”必须建立在深入“阅读”的基础上。
南宋陈善在《扪虱新话》曾言:“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入知处,则尽读书之法也。”这段话告诉我们,读书应该分两步走,先是深入文本,理解作者的意旨,然后又要走出文本,对作者的意旨和进行阐发或批判。同时这两步是统一的,“入”是“出”的基础,“出”是“入”的目的。可见“入得书”是语文课之本,失去了“本”之语文课也便失去了“魂”,当然无法“出得书”。
必须强调说明的是深入的文本感受绝不是抠字眼儿,钻牛角尖;细致的艺术分析绝不是“目无全牛”的肢解。深入文本是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去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情感价值。我们的阅读教学不仅应该提倡课堂内面对面的交流对话,更应该跨越时空,通过文字与古今中外的作者进行对话,与他们进行精神的交流。
让学生实实在在接触文本,实实在在地学会读书吧﹗ 参考文献
李维鼎《阅读理论的分歧、阅读理解的弹性与阅读教学策略》(《语文学习》2004年第2期)
2.李镇西《阅读教学的解释学思考——解释学学习笔记》 3.王伟娟《语文课到底怎么上》(《语文学习》2004年第2期)
深入文本学习是语文教学的根本
第三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 科学制定与有效落实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起点)和归宿,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和灵魂。它决定着教学内容的确定与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教学效果的高低优劣„„可见,教学目标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导向功能,指引着教学活动的方向;评价功能,是评价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调节功能,影响并制约着教学程序的设定和教学策略的选择等一切具体的课堂教学环节;激励功能,教学目标的实现对师生双方都能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因此,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应该首先确立教学目标,然后才是为了达成目标而选择的教学策略、拟定的教学程序,以及为实施目标所进行的教学活动过程。
教学设计过程是由对象、目标、策略和评价四要素组成,其中,目标占据 着核心地位。因为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回归点。教学目标的制订是否 准确清晰,不仅影响着教学过程的展开,很大程度上也牵制了最终的学习效果。教学目标是制定教学策略、选择教学媒体、评价和修改教学方案的依据,也表明 了学生通过教学应达到的最低标准,因此反思目标对我们的课堂教学实践非常必 要。教学中遇到的难题是如何确定一课的教学目标,又如何有效地实施教学目标。教师就必须彻底改变思想,准确确定教学目标。那么,课堂教学究竟该如何准确 确定、落实教学目标呢?对于这个问题,我结合教学实践作简单的分析,备课时对教学要达到的目标进行整体思考,既要明确 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又要明确实现目标的方法、手段、策略,而后用简明的、条 分缕析的、策略与目标相联系的语言加以描述.教学目标的功能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导学——确定教学范围、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及学生的原有学习基础等,引导学生自主、积极地参与到教 学过程中;二是导教——确定教师将采取的教学步骤、教学环节以及每个步骤或 环节将采取的教学活动,指导教师有条理地去完成教学计划或任务;三是导测量 ——明确学生要达到的学习要求或水平,为教师本人及教育监督者提供检测的标 准和依据。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目标设计往往存在许多问题,如目标描述笼 统,缺少标准和层次,只关注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而忽略学生的思想情感、道 德品格、跨文化交际意识、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开发等要求,忽略了对学生综合 素养的全面规划和培养。
那么,确定好了教学目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落实教学目标,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主攻方向。因此,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去着力落实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转变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发展
所谓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基本的行为和认知取向。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两种学习方式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传统学习方式强调接受,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窒息了人的思维和智力,消磨了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阻碍了学生的发展。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被动性的学习态度,把学习转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使学生学习的学习过程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发展,关键是让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天地。自主、合作、探究三者相辅相成,水乳交融,有机结合。学生采取这样的学习方式,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能获得有效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良好的价值观的形成。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能力,使知识、文化得到积累。如学习《地球爷爷的手》一课,让学生自由组合三人小组合作表演课本内容,此时,学生便自由组成了一个整体,他们为表演好课本内容,互相帮助。这样,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大家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学生的潜能得到了开发,主体地位得以真正体现,促进了学生的共同发展。
二、转变教师角色,促进师生交往
传统的教学观把教学理解成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陶冶品德的过程。显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具有绝对的权威,师生之间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
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共创共生的过程,是师生平等参与教学的过程,教师要打破“教师中心”“课堂主角”的旧思想,在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中引导学生自由表达,自主探索。同时教师作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应积极创设自主探究合作的饿空间,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之间的真正交往互动。
三、注重课堂评价
美国教育家斯蒂芬表示,课堂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目的是为了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不仅仅是对学生的一种测评。他认为,对学生的课堂评价是有效、成功的教学的一部分。可见,课堂评价是一种教育手段,用它来改进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成绩。在课堂上,教师总会有许多鼓励性的评价。如:“相信自己,你们会读好的。”“你真行!”“再努力一下就成功了。”“我怎么没想到?你体会得太精彩了。”“多好的问题,会读,会思考,进步真大!”„„可见,在课堂评价中有效地落实了教学目标,尊重学生生命发展的独特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教学中得到发展,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
四、注重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美国著名教育家华特做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论断。”因此,在《语文课程标准》根据语文教学的实际状况强调语文课程的生活化,要求进一步密切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把语文学习的背景扩大到学生整个的生活世界。如学习《胖乎乎的小手》、《看电视》、《棉鞋里的阳光》等孩子关爱父母的课文时,则可以让学生设身处地想一想自己如何爱父母的。这样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还能对学生的心灵产生强烈的震撼,很好地实现语文教学的情感目标。再如有的教师在学习了《失物招领》、《火车的故事》等课文后,布置学生开展当地的生态和环境状况进行调查的活动。类似这样的活动,把语文课堂学习和社会生活直接联系在一起,扩大了语文学习和实际运用的范围,新课标所要求的对学生实施的语文综合素养的教育才能落到实处。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实教学目标,能带给学生一个全新的课堂,能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教学目标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及学生实际而制定的一种具体要求和标准,它是教学目的的具体化,是课堂教学的方向,是一堂课的灵魂,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可见目标在教学中的重要性。目前,我市老师在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与落实方面存在问题较多,具体表现在:
1、对小学语文教学总目标、阶段目标和单元教学目标不很明确,教哪儿算哪儿,致使有些能力简单重复地训练,有些能力一直得不到训练。
2、课堂目标确定不全,重难点把握不当,知识与能力训练不到位,导致目标落得不实。
3、目标太多,没有重点,时间有限,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结果学得多,掌握得少。
4、课堂目标模糊,尽管学法多样,教法多变,却不明白这节课要给学生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如何确定和落实课堂教学目标,下面我谈几点建议:
一、明确目标
首先明确有哪些目标。课程标准有义务教育阶段总目标,有各学段的学段目标。从教材编写的角度看,有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
1、明确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
总目标是什么呢?课程标准讲了十点,这十点概括起来就是“五个习惯,四个能力”。“五个习惯”即查字词典的习惯,说普通话的习惯,规范、正确、快速书写的习惯、坚持积累的习惯,主动探究、实践、运用语文的习惯。“四个能力”即听说读写。
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下,按照1--2年级、3—4年级、5—6年级三个学段,分别提出了阶段性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阶段性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个方面互相渗透,各个年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达成总目标。
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的落实要把准两点:持之以恒的训练;螺旋式的上升。在此基础上明确所教教材在小学阶段中的地位和作用,教材教到什么程度,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2、明确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小学语文教材按专题编排单元课文,如三年级下共八个专题,分别是“感受自然的美好”“爱护周围环境”“怎样看待问题,怎样想问题”“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可贵的亲情、友情”“神奇的科技世界”“国际理解和友好”“神话故事传说”。老师教每一个专题时,要明确本专题的学习内容、学习重点和学习目标,无论教学进行到哪一部分都要与单元学习重点联系起来,做到“瞻前顾后”──前面学过的适时总结、复习、应用,后面要用到的适时做好铺垫。所以备课时胸中要有全局,在每组教学过程中应该安排哪些教学内容,布置学生进行哪些学习准备,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
二、确定目标
总目标、阶段目标、单元目标都明确了,每一堂课的目标如何定位呢?这是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琢磨的。备课时,教师要好好研读《教师用书》、单元提示、课后练习、口语交际与习作。
三、落实目标
一堂好课,功夫在课外,效果在课堂。
(一)精选内容。
1、找准切合点。备课时围绕目标精心组织教学材料,找准教学材料与教学目标的切合点,以教学内容的重点为线索,延伸拓展课程资源,既有一定的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也涉及对学生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教育。
2、看清课文重点。解读文本时要看清课文的重点,特别是中高年级,教师要悉心研读文本,和作者想到一起,和编者想到一起,懂得取舍,关注课标对不同年级学生要求的差异。
3、选准语言训练点。语文学习的重点不尽在于感知文本的内容层面,更应该落实在语言的品味、积累和运用上。教师要能够敏锐地发现并挖掘隐藏在文本中的语言增值点,进而设计基于文本语境的听说读写训练。
(二)、精心设计
1、设计合理的结构。课堂结构要有整体性、层次性、连贯性。先讲什么,后讲什么,哪一个目标放在哪一个层次,哪一个活动落实什么目标,课前要周密安排,力求把教学过程设计得简洁明晰。
2、设计合情的提问:课堂提问要准确简明,紧扣目标,有启发性,趣味性、开放性、发展性,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质疑探究。不能随意问、“满堂问”。
3、选择合适的教法和学法。讲述法,朗读法,问题引领法,自学指导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等教学方法,无论何种方法,都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都要适合课文内容,适合学生的实际,都要为落实目标服务。
4、坚持四个落实。
落实写字教学1—6年级要一以贯之,做到识、写同步,教给学生识字方法,让学生发现识字方法,引导学生归纳识字方法;写字指导,从姿势到笔画、笔顺、字的间架结构,落脚到写出正确美观的字,要一点点去训练。
落实朗读指导做到读有要求,读有目的,读有层次,读有示范,读有评价,读有指导,读有提高。在读的基础上感悟,感悟文本语言的美妙,感悟蕴含道理的深刻,读多了,悟透了,“其意”自然成“吾意”“其言”自然成“吾言”了。
落实习惯培养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良好的预习习惯,良好的朗读习惯,良好的表达习惯等。
落实情感教育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在韩愈看来,老师的首要任务是“传道”。既教书,更要育人,这是老师肩负的特殊使命,不可忽视。
(三)用心组织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斯卡特金说:“教学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兴趣。”有兴趣的学习是富有主动性的,教学中教师要设计趣味性的活动,可采用用实物、故事、游戏、童话、竞赛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采取一些增强学生自信心教学策略,让学生敢想、敢说、敢问,始终保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落实目标,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2、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要尊重学生,鼓励他们独立思考,提出不同的见解,善待学生的错。给学生营造平等、宽容和信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觉得,老师是可以信赖的朋友,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努力获得知识和能力,达到落实教学目标。
3、老师“少一点”,学生“多一点”,老师在组织教学中,学生能解决的问题少讲一点,不必要的问题少提一点,没有用的话少说一点,多给学生一些探讨机会。周玉仁教授曾说过:“要为学生多创造一点思考的情境,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体会成功的愉快。”这些“多一点”,充分表明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领路人。教师一定要为学生创造时间、空间,保证学生的参与机会,把教学目标设计成相应的活动,开展“读一读”“说一说”、“想一想”“评一评”、“写一写”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在活动中发现创新、在活动中享受成功的喜悦,落实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四篇: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要有效地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始终离不开引导学生参与听说读写实践这个语文基本活动。语文教学的目标主要体现在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上。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各种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读写,学生可以学习如何用恰当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培养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通过读写,学生可以加深对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通过读写,学生可以理解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总之,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再现。但是,如何处理好“讲”和“读”、“记”和“写”的关系,充分发挥读写的作用,却是十分重要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五篇: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
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教师要树立素质教育的大教学观,在识字教学中,注重学生语文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利用教材优势给学生创造更广阔的语言交际环境,以识字和发展语言同步为目的,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训练。同时识字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又是一个新的任务,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阅读必须要有一定的识字量才可以进行;而习作又建立在阅读和写字的基础上才得以完成。低年级学生识字量不足,将严重制约读写能力的发展。识字教学的速度和质量,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速度和质量。因此,让学生在原本枯燥的识字教学中学得更有趣、主动,记得更牢固、扎实,是异常重要的。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低中年级学生,本课题研究的识字教学,旨在学生掌握汉字的构字规律,在教师的指导下,拓宽学生识字渠道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多元化的识字环境中认识汉字,运用汉字,提高小学生识字兴趣、识字能力以及阅读能力,多角度、多元化、有创意地解决阅读客体,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取向,提高识字效率。
《语文课程标准》
一、二年级识字教学目标强调指出,“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激发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最永恒的动力。《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经验,注重教给识字的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识字教学的评价建议就明确指出:“要着眼于学生的识字方法,关注学生日常识字的兴趣,激发学生识字的积极性”。语文教学目标从双基到综合的转变,识字教学过程从只重结果到全过程的关注,促进了识字教学评价的改变。识字教学评价,不能只追求识字的数量和结果,我们更要关注学生识字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研究本课题对培养小学生识字能力有实际意义,本课题符合课程改革和《语文课程标准》精神。“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同时,在阶段目标中,要求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符合儿童语言的发展规律要抓住儿童已有的在学前教育打下的语言基础,利用多种形式,开发多种资源,构建儿童识字的多功能基本模式。本课题研究的识字教学,是语文老师的一个重要职责,从“教师中心”到“学生中心”,从关注识字结果到同时关注学习过程,从关注识字技能的记忆保持到关注汉字在不同情境中广泛灵活的迁移,注重培养识字能力,促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由“被动的学”变为“主动的学”,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自主领会识字方法,并灵活运用,提高学习效率。首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其次,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使用行动研究法,探索提高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相关策略,及时总结记录。最后,在大量的实践中,摸索出自主识字的教学模式。力求通过课题研究,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能力;利用编排多样化的识字内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力求通过课题研究,提升语文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水平,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给学生多样的精彩的识字方法,增长教师的教学智慧,推进课程改革进程,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实现课堂教学的高质高效,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至于该如何具体实施,有以下几方面:第一,课内识字要扎扎实实。从“三维’’目标方面设计,我们的教学,更好地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特别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识字教学要步步落实,读正确,让学生先感知、体验,后理解运用。在课堂上,教师要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如挂图、投影、多媒体、表演、绘画、音乐帮助学生识字。在文中复现读准确、读连贯,狠 抓落实,打好基础。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从他们的生活实际出发,把识字与生活实际有机地结合。抓好写字训练,巩固识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提笔即是练字时。首先,要教师以身作则在板书是要工整、规范,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榜样。其次,有效规范学生书写习惯,着实加强写字训练。教给学生写字方法,掌握汉字的间架结构和运笔规律,使所写字美观匀称。第二,巩固拓展,阅读识字。我们识字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阅读。反之,通过阅读又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汉字的掌握。因此,识字和阅读是不可分割的,只有坚持识读同步、寓识于读,才能有效地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但是儿童识字认得快,忘得也快。因此,不断复现是巩固识字的重要方法。而把识的字放到语言环境中巩固的效果最好。教师一方面把识的字编成句子、儿歌、短文,让学生阅读,鼓励学生组词、写句子,在读和用中巩固识字。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然后利用班会课的时间进行讲故事比赛。这样既能有效地巩固识字,又能使学生及早受到独立阅读的训练,得到良好语言习惯的培养。第三,日积月累,在生活中识字。可以结合教科书中的识字内容,引导学生增识字词。可以借助教材中的有关提示,鼓励学生自主识字。教师要经常为学生提供交流、展示自主识字的机会。还要引导学生随时随地在生活中识字。课后,学生有广阔的学习活动空间和时间,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观察,认真广泛积累识字材料,做一个在生活中识字的有心人。广泛利用书报、影视媒体、商标、招牌、广告、网络等资源,拓宽学生的识字渠道。定期开展识字交流活动,让学生向别人展示自己的识字成果,分享收获的喜悦。在课外识字积累中,还可以鼓励学生把收集到的识字材料编成《识字集》,并根据自己的爱好命名,编汇而成的手册还可在图书角中展示,增强识字的覆盖面。总之,教是为了不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低年级识字量多、难度大,为了让学生掌握得更牢固,教师不仅要教学生会读生字,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生字,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获得生字学习的主动权。
本课题采用的方法有文献法,搜集、查阅各类与课题有关的资料和识字教学改革实验,探究科学的识字教学方法。有行动研究法:根据课题内容,边实践、边研究,使整个研究过程在具体行动中进行。还有经验总结法:总结前人的识字方法及课题实施中的成功经验,整理出课题研究的成功案例。通过网上查找资料、查阅书籍等途径了解与培养学生识字能力有关的方法,经验,在本课题研究中将借鉴、参考,为顺利开展课题研究提供帮助。平时实行课题例会制。每月课题组进行一次研讨活动,由课题组成员交流一个月以来课题研究的状态和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集体研讨不同的工作思路和方法。第一阶段为实验准备阶段,分析调查收集资料,确定课题并制定课题。第二阶段为实验实施阶段,进行实施研究,巩固反馈,不断改善修正实验方法。第三阶段为实验总结阶段,进行成果总结汇编,撰写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