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丁安棋第2次教案答案 常用逻辑用语
丁安棋第2次教案答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1.【解答】解:|x+2|+|x﹣1|≤5,当x>1时,化为:2x+1≤5,解得1<x≤2.
当﹣2≤x≤1时,化为:x+2+1﹣x≤5,即3≤5,解得﹣2≤x≤1. 当x<﹣2时,化为:﹣(x+2)﹣(x﹣1)≤5,解得﹣3≤x<﹣2. 综上可得:x的取值范围是:[﹣3,2].
∴“|x+2|+|x﹣1|≤5”是“﹣2≤x≤3”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故选:D.
2.【解答】解:对于A:命题“若x2=1,则x=1”的否命题为:“若x2=1,则x≠1”.因为否命题应为“若x2≠1,则x≠1”,故错误.
对于B:“x=﹣1”是“x2﹣5x﹣6=0”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因为x=﹣1⇒x2﹣5x﹣6=0,应为充分条件,故错误.
对于C:命题“∃x∈R,使得x2+x+1<0”的否定是:“∀x∈R,均有x2+x+1<0”. 因为命题的否定应为∀x∈R,均有x2+x+1≥0.故错误. 由排除法得到D正确.故选:D.
3.【解答】解:由lg(x+1)<1得0<x+1<10,得﹣1<x<9,即不等式的等价条件是﹣1<x<9,则使lg(x+1)<1成立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对应范围要真包含(﹣1,9),则对应的范围为x>﹣1,故选:B. 4.【解答】解:若“a>
”,则a>0,则“a2>”成立,不成立,若a2>,当a<0时不等式a2>也成立,但此时a>即“a>”是“a2>”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
”⇔“A+B=,或A=
”⇔“A=+B,“C=5.【解答】解:“C=反之sinA=cosB,A+B=∴A+B=
﹣B”⇒sinA=cosB,”不一定成立,是sinA=cosB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
6.【解答】A“若am2<bm2,则a<b”的逆命题是“若a<b,则am2<bm2”,m=0时不正确;
第1页(共2页)
B中“∃x∈R,x2﹣x>0”为特称命题,否定时为全称命题,结论正确;
C命题“p∨q”为真命题指命题“p”或命题“q”为真命题,只要有一个为真即可,错误;
D应为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B. 7.【解答】解:当x=当x=
时,sinx=sin
=,时,满足sinx=,则x=不成立,即“sin x=”是“x=”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B.
8.【解答】解:∵集合A={x|1<x<2},B={x|x>b},若A⊆B,则b≤1,故A⊆B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b<1,故选:D. 9.【解答】解:命题:“若x2=1,则x=1”的逆否命题为 “若x≠1,则x2≠1”;
即“若x≠1,则x≠1且x≠﹣1”.故选:C.
10.【解答】解:对于p1:复数z1=a+bi与z2=﹣a+bi,(a,b∈R)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关于虚轴对称,∴p1错误;
对于p2:若复数z满足(1﹣i)z=1+i,则z=确;
对于p3:若复数z1,z2满意z1z2∈R,如z1=0和z2=2+i时,不满足z2=错误;
对于p4:若复数z满足z2+1=0,则z2=﹣1,∴z=±i,p4正确. 综上,真命题为p2、p4. 故选:B.
=
=i,为纯虚数,∴p2正,∴p3
第2页(共2页)
第二篇: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教案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1.1命题及其关系 1.1.1 命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命题的概念和命题的构成,能判断给定陈述句是否为命题,能判断命题的真
假;能把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
2、过程与方法:多让学生举命题的例子,培养他们的辨析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命题的概念、命题的构成
难点:分清命题的条件、结论和判断命题的真假
教具准备: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资料。
教学设想:通过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 学生探究过程: 1.温故旧知
初中已学过命题的知识,请同学们回顾:什么叫做命题?
2.思考、分析
下列语句的表述形式有什么特点?你能判断他们的真假吗?(1)若直线a∥b,则直线a与直线b没有公共点 .
(2)2+4=7.
(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4)若x2=1,则x=1.(5)两个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6)3能被2整除.
3.讨论、判断
学生通过讨论,总结:所有句子的表述都是陈述句的形式,每句话都判断什么事情。其中(1)(3)(5)的判断为真,(2)(4)(6)的判断为假。
教师的引导分析:所谓判断,就是肯定一个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不能含混不清。
4.抽象、归纳 定义:一般地,我们把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
命题的定义的要点:能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在数学课中,只研究数学命题,请学生举几个数学命题的例子. 教师再与学生共同从命题的定义,判断学生所举例子是否是命题,从“判断”的角度来加深对命题这一概念的理解.
5.例题分析
例一:下列语句中哪些是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2)若整数a是素数,则是a奇数.
(3)指数函数是增函数吗?(4)若平面上两条直线不相交,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5)=-2.(6)x>15.
让学生思考、辨析、讨论解决,且通过练习,引导学生总结:判断一个语句是不是命题,关键看两点:第一是“陈述句”,第二是“可以判断真假”,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均不是命题.
解略。
引申:以前,同学们学习了很多定理、推论,这些定理、推论是否是命题?同学们可否举出一些定
理、推论的例子来看看?
通过对此问的思考,学生将清晰地认识到定理、推论都是命题.
过渡:同学们都知道,一个定理或推论都是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构成(结合学生所举定理和推论的例子,让学生分辨定理和推论条件和结论,明确所有的定理、推论都是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构成)。紧接着提出问题:命题是否也是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构成呢?
6.命题的构成――条件和结论
定义:从构成来看,所有的命题都具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构成.在数学中,命题常写成“若p,则q”或者 “如果p,那么q”这种形式,通常,我们把这种形式的命题中的p叫做命题的条件,q叫做命题结论.
7.例题讲解
例二:指出下列命题中的条件p和结论q。
(1)若整数a能被2整除,则a是偶数.(2)若四边行是菱形,则它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分析:已知的事项为“条件”,由已知推出的事项为“结论”.
解略。
过渡:从例2中,我们可以看到命题的两种情况,即有些命题的结论是正确的,而有些命题的结论是错误的,那么我们就有了对命题的一种分类:真命题和假命题.
8.命题的分类――真命题、假命题的定义.
真命题:如果由命题的条件P通过推理一定可以得出命题的结论q,那么这样的命题叫做真命题. 假命题:如果由命题的条件P通过推理不一定可以得出命题的结论q,那么这样的命题叫做假命题.
强调:
(1)注意命题与假命题的区别.如:“作直线AB”.这本身不是命题.也更不是假命题.(2)命题是一个判断,判断的结果就有对错之分.因此就要引入真命题、假命题的的概念,强调真假
命题的大前提,首先是命题。9.怎样判断一个数学命题的真假?
(1)数学中判定一个命题是真命题,要经过证明.(2)要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需举一个反例即可.
例3:把下列命题写成“若P,则q”的形式,并判断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1)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负数的立方是负数。(3)对顶角相等。
分析:要把一个命题写成“若P,则q”的形式,关键是要分清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然后写成“若条件,则结论”即“若P,则q”的形式.解略。
巩固练习:P4
2、3
教学反思
师生共同回忆本节的学习内容. 1.什么叫命题?真命题?假命题?
2.命题是由哪两部分构成的?
3.怎样将命题写成“若P,则q”的形式.
4.如何判断真假命题.
教师提示应注意的问题: 1.命题与真、假命题的关系.
2.抓住命题的两个构成部分,判断一些语句是否为命题.
3.判断假命题,只需举一个反例,而判断真命题,要经过证明.
布置作业:P8:习题1.1A组第1题
1.1.2四种命题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这四种命题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多让学生举命题的例子,并写出四种命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的举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辨析能力
以及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会写四种命题
难点:(1)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的区别;(2)写出原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
教具准备: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资料。
教学设想:通过学生的举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辨析能力以及培养他
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学生探究过程: 1.温故知新
初中已学过命题与逆命题的知识,请同学回顾:什么叫做命题的逆命题?
2.思考、分析
问题1:下列四个命题中,命题(1)与命题(2)、(3)、(4)的条件与结论之间分别有什么关
系?
(1)若f(x)是正弦函数,则f(x)是周期函数.(2)若f(x)是周期函数,则f(x)是正弦函数.(3)若f(x)不是正弦函数,则f(x)不是周期函数.(4)若f(x)不是周期函数,则f(x)不是正弦函数.
3.归纳总结
问题一通过学生分析、讨论可以得到正确结论.紧接结合此例给出四个命题的概念,(1)和(2)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1)和(3)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否命题,(1)和(4)这样的两
个命题叫做互为逆否命题。
4.抽象概括
定义1:一般地,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那么我们把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另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的逆命题.
让学生举一些互逆命题的例子。
定义2:一般地,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恰好是另一个命题的条件的否定和结论的否定,那么我们把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否命题.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另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的否命题.
让学生举一些互否命题的例子。
定义3:一般地,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恰好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的否定和条件的否定,那么我们把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为逆否命题.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另一个命题叫做原
命题的逆否命题.
让学生举一些互为逆否命题的例子。
小结:
(1)交换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的命题就是它的逆命题:(2)同时否定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的命题就是它的否命题;
(3)交换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且同时否定,所得的命题就是它的逆否命题. 强调:原命题与逆命题、原命题与否命题、原命题与逆否命题是相对的。
5.四种命题的形式 让学生结合所举例子,思考:
若原命题为“若P,则q”的形式,则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应分别写成什么形式?
学生通过思考、分析、比较,总结如下:
原命题:若P,则q.则: 逆命题:若q,则P.
否命题:若¬P,则¬q.(说明符号“¬”的含义:符号“¬”叫做否定符号.“¬p”表示p的否定;即不
是p;非p)
逆否命题:若¬q,则¬P.
6.巩固练习
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1)若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相等,则这个三角形的两个角相等;(2)若一个整数的末位数字是0,则这个整数能被5整除;
(3)若x2=1,则x=1;
(4)若整数a是素数,则是a奇数。课时小结:学生小结本节课的知识点
布置作业
P8:习题1.1A组第2、3、4题
第三篇:常用逻辑用语小结第1课时
常用逻辑用语小结(第1课时)
张园园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学)
一、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解析
本次课的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A版•数学选修2-1》第28页,常用逻辑用语小结.这是学完第一章内容后的一节小结课,“命题”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全章的始终.本章由四个板块构成,首先介绍了“若p则q”形式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归纳了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对“若p则q”形式命题真假性的讨论,认识了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规定了由逻辑联结词联结的复合命题的真假法则;介绍了两种特殊的命题: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在判断命题的真假性方面,可以利用互为逆否命题的两个命题真假性相同,互为否定的两个命题真假性相反的结论,采用正难则反的策略,利用补集思想解决问题;在学习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等概念时可以类比集合、联系开关电路等帮助理解.因此,数学思想的教学也是本节课的重要内容.
根据以上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
教学重点:变题串通全章四个板块的知识要点,掌握联知编网的小结方法,体会类比联系的学习方法以及转化与化归、数形结合等思想.2.教学目标设置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正确地使用逻辑用语是现代社会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无论是进行思考、交流,还是从事各项工作,都需要正确地使用逻辑用语表达自己的思维.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逻辑用语在表述和论证中的作用,利用这些逻辑用语准确地表达数学内容,从而更好地进行交流.本节课作为章节小结课,力图通过回顾、梳理本章的知识点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问题探究,帮助学生回顾、再现、反思、梳理本章的知识点,加深并巩固对本章的各个概念的理解,掌握判断命题真假的方法,体会数形结合、转化与化归的数学思想,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或合作建构本章知识网络图,系统地认识本章内容,完成新的知识建构,提高整合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以上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置为 教学目标:(1)通过对一个命题的分层探究,学生能将特称命题、全称命题、四种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简单的逻辑联结词等知识要点有机地联系起来,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2)结合对问题的变式探究,学生会用命题的否定、补集的思想和逆否命题处理正难则反的问题,会利用集合的观点和类比开关电路理解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和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体会从具体到一般的认知过程,以及数形结合、转化与化归的思想;
(3)学生会采用变题抽知的方式梳理本章的知识点,会利用联知编网的方法画出本章的知识结构框图,能系统地列出本章知识内容和思想方法的特点.
3.学生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在学习完新课后,已对本章的知识点有了大致的理解,但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还比较模糊、头脑中欠缺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高二学生对数形结合、转化与化归的思想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不能很熟练的应用.根据以上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变题串通和探中抽知的方式把常用逻辑用语的知识点系统化,并有效建构本章知识结构图和思维导向库.
4.教学策略分析
小结课的基本任务就是通过全面系统地回顾,归纳概括本章主要知识,提炼主要数学思想方法,进而理清知识脉络,建立完整的知识网络,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是学生澄清疑点、突破难点、升华认知、提升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因此本节课采用“变题串通式”的教学设计,实施“趣味情境—问题探究—探中抽知—分段呈现—动态生成—有效建构”的教学策略,即通过对一个命题变式、分层探究的形式,将本章主要知识、思想方法有效串通起来,其特点是线条清晰、整体性强.
作为章末小结课,教学容量大,要求学生参与度高,需采用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教学流程:
故事烘托提升小结品位变题串通促进认知深化联知编网实现有效建构珠联璧合升华认知情感5.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一:故事烘托,提升小结品位】
(一)故事烘托——巧扣柴扉门自开
通过故事烘托,以打破小结课单调乏味的知识罗列和例题讲解,激活小结课的育人功能,提升小结课的教学品位.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在一次演讲中谈到国会,有些激动,他说:“国会议员中有人是混蛋”.一些议员知道后,纷纷给他打电话说自己不是混蛋,并且组织起来游行示威,让马克•吐温道歉,马克•吐温其实也不想闹别扭,于是决定道歉,他在广播里说:“我曾经说过,国会议员中有人是混蛋,我现在道歉,国会议员中有人不是混蛋.”
【设计意图】此环节这样设计的直接作用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出了本节课要研究的命题,但更深层次的用意是让学生认识到用数学符号去代表生活中的人或事,就将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了,说明数学从生活中来以及学习逻辑用语的必要性.【环节二:变题串通,促进认知深化】
(二)问题探究——一石激起千层浪
从故事中抽象出特称命题xA,x0,利用变式提出问题(它是引发后面问题探究的源头,简称为“源问题”),自然联系到对“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小结.源问题:若x1,2,使得xc0成立,则实数c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学生探究后可以得到c2,从而得到一个“若p则q”形式的命题: 原命题:若x1,2,xc0,则c2.【设计意图】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求解达到了三个目的:一是复习了特称命题与全称命题的形式及它们互为否定的关系;二是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会到了数形结合、转化化归的思想;三是得到一个“若p则q”形式的命题,从而自然地过渡到下一个环节:四种命题及其关系.(三)拓展探究——抽丝剥茧获真知
从原命题出发,通过如下问题进行拓展探究,自然过渡到对“命题及其关系”的小结.问题1: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的形式如何? 问题2:这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问题3:它们在真假性方面有什么样的关系?
【设计意图】这块内容的设计理念为:单元小结课应将知识、方法和思想融入问题情境之中,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加以归纳总结.(四)自主探究——曲径通幽引深思
从原命题为真命题出发,通过如下问题,采用类比探究、开放探究、合作探究的方式,自然过渡到对“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小结.问题4:原命题为真命题说明若p则q成立,也就是说,由p可以推出q,称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它的逆命题是真命题,说明若q则p成立,也就是说,由q可以推出p,称q是p的充分条件,p是q的必要条件,综上得:p与q互为充要条件,你能类比地分析出其它几种情形吗?
问题5:如何从命题的角度进一步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 【开放探究】在类比探究的基础上,通过如下开放性问题进一步探究.问题6:如何改变q中c的范围,使得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问题7:如何改变q中c的范围,使得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类比探究】在开放探究的基础上,通过类比集合间的包含关系进一步探究.问题8:如何从集合的角度进一步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
【设计意图】以上设计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从命题的角度、集合的角度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合作探究】分小组开展一个活动:设计电路图来表示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其中p对应:开关A闭合,q对应:灯泡B亮.材料:灯泡B、一个电源、包括A在内的最多三个开关、导线若干.(学生分四人小组讨论,将电路图画在白板上,在全班进行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学会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从而更深刻地认识数学问题;同时让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相结合,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享受了成功的喜悦.(五)变式探究——登高望远好风景
再次从原命题出发,通过如下问题进行变式探究,自然过渡到对“简单的逻辑联结词”的小结.问题9:变换原命题可得到命题q:x[0,1],xc0,那么当q为真时,实数c的取值范围又是怎样的呢?
命题p:x1,2,xc0,它为真命题时,c2.命题q:x0,1,xc0,它为真命题时,c1.若pq为假,pq为真,则实数c的取值范围是c1或c2.问题10:pq,pq可以分别和以上四个电路图中的哪个电路图对应?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用以复习pq,pq的真假法则,和电路图对应从而进一步体会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环节三:联知编网,实现有效建构】
(六)联知编网——碧玉妆成一树高
通过对以上“变题串通”和“探中抽知”过程的回顾,让学生养成独立“理知识线、画结构树、列线路图、建方法库”的小结习惯.问题11:在探究过程中我们运用了本章所学的哪些数学知识或技能方法? 问题12:你能画出本章的知识结构图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归纳概括本章主要知识,提炼主要数学思想方法,进而理清知识脉络,建立完整的知识网络.课外作业:
1.教材30面:复习参考题A组 1.3.4.6;
2.写篇小论文:举生活中与本章知识有关系的例子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分析.【设计意图】通过作业,进一步内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并弄清知识和方法上的易混点、易错点;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环节四:珠联璧合,升华认知情感】
(七)珠联璧合——五彩乐曲奏华章
用本章的关键词写成一段立志文字,用诗朗诵的形式作为本节课的结束语.如果人生只有一种选择,那会毫无趣味,正是因为存在多种可能,每个人才能有不同的生命姿态.只要我们努力,就一定可以找准坐标,只有敢于挑战自己,才能书写生命传奇.或精彩,或平凡,不蹉跎岁月,且只有这样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
【设计意图】这样的结尾人文气息浓郁,情感得到升华,体现了数学的文化价值,同时和本节课的开头首尾呼应,说明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回到了生活中,让人回味无穷.二、课后反思
为了摆脱传统的单元小结课面面俱到式的题型演练以及一招一式的技巧模仿,而将本章看似庞杂零碎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有机串联起来,实现知识的有效整合,促进学生的认知深化,从本节课所经历的预设与生成的过程来看,有如下可取之处:
采用了变题串通式的小结方式.即通过对一个典型问题及其若干个变式的探究,再现本 单元主要知识方法、形成知识网络,其特点是能有效调动学生,便于问题的拓展与延伸,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梳理和思维能力的提升.本节课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引入命题,进行变式与分层探究.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学生能将本章的知识要点有机地联系起来,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从中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体会从具体到一般的认知过程,以及数形结合、转化与化归的思想,并会利用联知编网的方法画出本章的知识结构框图,能系统地列出本章知识内容和思想方法的特点.同时为了提升小结的效率,在本章的大框架上做了调整,通过几次试讲,发现将“特称命题和全称命题”调到最前面,整个流程是最为顺畅的.展现了课堂多样化的结构形态.好的教学设计要靠形式多样的课堂结构加以呈现,尤其是要让小结课散发出生动性、互动性、有效性和人文性的气息.本节课针对小结课的特点,一是运用了多种活动形式,如独立思考问题,同桌讨论交流,动手操作实践,小组合作探究,成果展示活动等,活动形式的多样性改变了以往小结课堂沉闷的气氛,使小结课变得生动有趣;二是设计了分层探究方式,如从问题探究到拓展探究,以“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小结为例,学生从命题的角度类比探究其它情况、采用开放探究类比集合间的包含关系、再通过合作探究联系开关电路来进一步理解概念,让学生经历了独立思考、对比联想、类比转化等一系列活动过程,探究方式的多样化使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状态,使小结成为思维活动的有效课堂;三是营造了人文关怀氛围,如教师面带微笑,用各种语言鼓励学生,“很好”、“不错”、“你表达的很准确”、“你描述的很清楚”、“你的反应很敏捷”等,使小结教学成为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突破了小结课的开头与结尾的现状.主要体现在趣味故事烘托式的开头和励志散文朗诵式的结尾上.开头利用图文并茂式的谐音趣闻讲述马克•吐温的故事,引入本节课要分层探究的特称命题,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沟通日常生活中的逻辑用语和数理逻辑的联系与区别.结尾利用朗诵明文暗理的励志散文链接本章的核心概念与关键的数学符号语言,既蕴含着人生哲理名言,又隐含了数理逻辑语言,使数学的人文精神与理性思维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因此,激趣式的开头和抒情性的结尾,无疑激活小结课的育人功能,提升小结课的教学品位.当然,教学是门遗憾的艺术,特别是对小结课的大胆尝试后,感觉本节课还有如下值得改进之处:
一是本节作为本章小结的第一课时,其教学重心放在了串通知识结构上,因此,对本章的易错点、易混点没能做出设计分析,需要在后续小结中适当加强;
二是如何使“变题串通式”的小结方式更加同步、自然、有效地构建本章知识结构图和思维导向库,这是需要进一步思考、改进和探索的问题.三、教学点评
本节课最新颖之处是打破了常规单元小结课的格局,从实际情境引入,巧妙引发所要探究的问题,通过对一个问题的变式递进探究,将学生对本章知识和方法的认识层层深入,采用“趣味情境—问题探究—探中抽知—分段呈现—动态生成—有效建构”的教学流程,既较好地兼顾了全章认知结构的形成和知识要点的梳理,又突出体现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升.整个设计“一线串珠”,新颖独到,既体现数学知识在探究过程中的自然生成过程,又与学生的认知过程相吻合,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基本理念.有如下特色:
1.质疑激趣,精心创设新颖别致的问题情境
古训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在疑.而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善于思维、学会学习能力的有效手段.本节课的亮点之一就是在小结复习课中尝试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分析问题背景,从中发现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并在主动质疑中巧妙生成本节课要重点探究的问题,既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领悟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又体现了学以致用,发展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2.变题串通,自然生成层次分明的探究环节
本节课通过对一个问题的变式引申,自然生成四个方面的探究问题,问题引发一线串珠,设计独特.所有探究问题都具有明显的层次性,由浅入深,所设计的问题以及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过程的发问,都力求做到“把问题定位在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教师通过对问题的引申、变化,引起学生新的认知冲突,将对问题的讨论层层引向深入,重点突出、分析到位,基本实现了预期目标.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对本节知识的认识不断深化,同时通过问题解决,思维的深刻性、创造性、科学性、批判性等良好品质得到了很好的训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而且教师在对教材内容深层次的理解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了“精加工”,变换了知识呈现的顺序,教学实践证明,这样的重新整合,不仅能完成预定教学目标,而且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主动建构.3.探中抽知,知识在动态变化中实现主动构建
本节课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所有知识的呈现都是在探究中生成,这样的教学方式合理、高效,符合新课程理念.所设计的问题强调了基础性、探究性、层次性.这种“探究—合作”式教学模式,使学生在“知识的获得过程”上不再是简单的“师传生受”,而是让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的建构,实现了教师主导下的主体建构.4.协作小结,思维在相互交流中得到有效发展
善于通过协商进行合作学习.协商合作学习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是学生主体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学习方式,是学生最明智的选择和立足社会必需的本领,也是提高课堂主体参与效率、拓宽学生情感交流渠道的重要方法.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过程,教师采用提问、学生自主讨论、小组讨论、展示交流等多种方式促使学生合作学习.教 7 学中教师把联系与思考的过程与合作学习结合起来,与交流、讨论结合起来,学生自主建构的知识与能力的效率无疑得到明显提高.说明学生必须善于探索、善于发现、善于总结、善于协作,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等综合素质的提高,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这节课还能充分显示出“多媒体课件”与探究合作式教学理念的有机结合的教学优势.借助于电脑多媒体课件,全体学生参与空间增大,难以理解的抽象的数学理论变得形象、生动且通俗易懂,学生拥有更多的时间自悟、自练、自查,充分发挥了主体作用.
第四篇:第2次考试试题及答案
1.基地地面高程应按___________确定的控制标高设计
基地地面宜_____出城市道路的路面,否则应有排除地面水的措施 基地应有__________不同方向通向城市道路的出口(人员密集的基地)
基地应至少_______临接城市道路
基地有滑坡、洪水淹没或海潮侵袭的可能时,应有安全防护措施 基地沿城市道路的长度至少不小于基地周长的________ 基地或建筑物的出入口,应避免直对城市主要干道的交叉口 2.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核心内容是_____________与资金筹措 3.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建筑项目一般有:商业、________、娱乐、_________、工业
其中__________的土地使用出让最高年限为______年
4.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时耕地________亩,其他土地_________亩以上需国务院批准
5.根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有关规定,在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使用年限界满,土地使用者需继续使用土地的,应最迟于界满前_____个月申请续期
6.城市用地分类中的绿地包括_______绿地和_______绿地 7.城市用地有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设施用地、绿地和特殊用地(军事等)共______类
8.城市用地面积计算原则应按___________面积计算、现状和规划用地计算采用同一比例尺的图纸
9.房地产权利人欲进行房地产转让或抵押时,对于房屋的所有权和该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一般规定房屋的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必须___________ 10.11.12.建筑物抗震设防的重点是________度地震烈度的地区 结构抗震设计是以地震________为依据的
____________表示地面及房屋建筑遭受地震破坏的程度(分十二级)13.14.15.16.17.地震_______表示一次地震能量的大小 震级每差一级,地震波的能量将差______倍 国际上通用的是_______震级 风级表中的风级共分为_______级
住宅应每户至少有一个居室、宿舍每层至少有半数以上的居室能获得冬至满窗不少于____小时的日照 18.托幼、老年人公寓的主要居室、医院疗养院半数以上的病房能获得冬至满窗不少于___小时的日照 19.20.21.22.场地的外形较为经济合理的是_______(长宽比为_______)缓解城市噪声的最好方法是________与__________ 单车道通路宽度不小于____m、双车道通路宽度不小于____m 尽端式车行道长度超过______应设回车场;一般回车场_______;大型消防车回车场_______ 23.消防站的选址应使消防队在______内要达到责任区的最远点 24.在城市一般地区可不计入建筑控制高度的部分有局部突出屋面的楼梯间、电梯机房、_____及烟囱等 25.商业中心每建100m2营业面积、办公楼规定配建______机动车停车位
展览馆、医院每建100m2面积______机动车停车位 体育馆每100坐位_______ 26.27.28.29.剧场前面应当有不少于________m2/座的集散广场; 建筑容积率=_________/用地面积 建筑的使用系数=___________/建筑面积% 场地的三通一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土地使用权出让可采取________、招标和________的方式 1.2.3.4.5.6.7.8.9.城市规划,高,两个以上,一面,1/6, 投资估算
旅游、居住,居住用地,70, 1000, 2000 十二
公共生产防护 九平面投影 同时转让
10.7、8、9 11.烈度 12.地震烈度 13.震级 14.32 15.里氏 16.13 17.1 18.3 19.矩形/1:1.5
20.增加噪声源,受声点的距离 21.4//7/
22.35m 12*12 15*15 23.5min 24.水箱间
25.0.3-0.4 0.2 1.0-2.5 26.0.2 27.建筑面积 28.使用面积
29.水通、电通、路通、平整场地 30.拍卖 双方协议
1.基地地面高程应按城市规划确定的控制标高设计
基地地面宜高出城市道路的路面,否则应有排除地面水的措施 基地应有两个以上不同方向通向城市道路的出口(人员密集的基地)
基地应至少一面临接城市道路
基地有滑坡、洪水淹没或海潮侵袭的可能时,应有安全防护措施 基地沿城市道路的长度至少不小于基地周长的1/6
基地或建筑物的出入口,应避免直对城市主要干道的交叉口 2.设计前期工作有:编制‘项目建议书’;拟制‘设计计划任务书’;进行预可行性和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评估报告’ 3.投资估算划分为四个阶段: 规划阶段、评审阶段、项目建议书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 4.我国借用国外贷款的种类有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政府贷款、商业贷款
5.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核心内容是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建筑项目一般有:商业、旅游、娱乐、居住、工业
其中居住用地的土地使用出让最高年限为70年
7.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时耕地1000亩,其他土地2000亩以上需国务院批准
8.根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有关规定,在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使用年限界满,土地使用者需继续使用土地的,应最迟于界满前十二个月申请续期
9.给排水设施建设用地、园林绿化建设用地、消防设施建设用地属基础设施用地
10.城市用地分类中的绿地包括公共绿地和生产防护绿地
11.城市用地有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设施用地、绿地和特殊用地(军事等)共九类
12.生活居住用地中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属于生活居住用地 13.城市用地面积计算原则应按平面投影面积计算、现状和规划用地计算采用同一比例尺的图纸
14.房地产权利人欲进行房地产转让或抵押时,对于房屋的所有权和该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一般规定房屋的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必须同时转让
15.工业建设项目建设地区的选择应遵循的原则是适当聚集布置、靠近原料、燃料和消费地原则
16.大型建设项目在选择场地时要收集地形图,1:500的比例尺的图纸最适合
17.建筑物抗震设防的重点是7、8、9度地震烈度的地区 18.结构抗震设计是以地震烈度为依据的
19.地震烈度表示地面及房屋建筑遭受地震破坏的程度(分十二级)20.地震震级表示一次地震能量的大小 21.震级每差一级,地震波的能量将差32倍 22.国际上通用的是里氏震级
23.在场地进行的功能分析中,与确定合理的建筑朝向有关系的有: 建筑物使用太阳能供热、冬季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场地东面的高速公路产生交通噪声
24.中国建筑气候区划分为一级区区划和二级区区划 25.风级表中的风级共分为13级
26.Ⅰ、Ⅱ建筑气候区,主要应考虑住宅冬季防寒保温要求,防风沙 Ⅲ、Ⅳ建筑气候区,主要应考虑住宅夏季防热和组织自然通风、导风入室的要求
27.住宅应每户至少有一个居室、宿舍每层至少有半数以上的居室能获得冬至满窗不少于1小时的日照
28.托幼、老年人公寓的主要居室、医院疗养院半数以上的病房能获得冬至满窗不少于3小时的日照 29.用地指标托儿所为12-15平方米/人;幼儿园为15-20平方米/人
30.场地的外形较为经济合理的是矩形(长宽比为1:1.5)31.规划用地的周界为城市道路、居住区级道路小区路或自然分界线时,用地范围至道路中心线或自然分界线;规划用地与其他用地相邻,用地范围划至双方用地的交界线
32.缓解城市噪声的最好方法是增加噪声源与受声点的距离 33.当基地与道路红线不连接时,应采取设通路的方法与红线连接 34.单车道通路宽度不小于4m、双车道通路宽度不小于7m 35.尽端式车行道长度超过35m应设回车场;一般回车场12*12;大型消防车回车场15*15 36.消防站的选址应使消防队在5min内要达到责任区的最远点 37.在城市一般地区可不计入建筑控制高度的部分有局部突出屋面的楼梯间、电梯机房、水箱间及烟囱等 38.医院选址应符合下列要求:
交通方便、面临两条城市道路、便于利用城市基础设施、环境安静,远离污染源、地形力求规整、远离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和贮存区,并远离高压线及其设施、不应邻近少年儿童活动密集场所 39.商业中心每建100m2营业面积、办公楼规定配建0.3-0.4机动车停车位
展览馆、医院每建100m2面积0.2机动车停车位 火车站、码头每100旅客2.0 影剧院每100坐位0.8-3.0 体育馆每100坐位1.0-2.5
40.剧场前面应当有不少于0.2m2/座的集散广场;
剧场的道路宽度应不小于剧场安全出口宽度的总和;800座—8米;900-1200座—12米;>1200座—15米
若不能满足疏散总宽度,应有连接疏散小巷不小于3.5米 41.建筑容积率=建筑面积/用地面积 42.建筑的使用系数=使用面积/建筑面积% 43.场地的三通一平是:水通、电通、路通、平整场地 44.项目建议书的作用
国家选择建设项目的依据,项目建议书批准后即为立项 批准立项的项目,可以列入项目前期工作计划,开展可行性研究 涉及利用外资的项目,在批准立项后,方可开展工作 45.可行性研究的作用:
作为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和编制设计任务书的依据 作为向银行申请贷款的依据
作为与建设项目有关的部门商谈合同、协议的依据 作为建设项目开展初步设计的基础 作为拟采用新技术、新设备研制计划的依据
作为建设项目补充地形、地质工作合乎补充工业性试验的依据 作为安排基本建设计划和开展各项建设前期工作的参考 作为环保当局审查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依据
46.设计计划任务书报请批准时,必须附有城市规划部门的选址意见书;
在申请用地时,需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审查批准后,由土地部门划拨土地;
禁止在批准临时使用的土地上建设永久性的建、构筑物和其他设施;
在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后,方可申请办理开工手续; 47.在初步设计阶段开始以前最先应取得可行性研究报告
48.在初步设计阶段建筑师要考虑业主的需要、顾客的需要、可行性研究报告
49.初步设计文件深度应满足审批的要求:
应符合已审定的设计方案、能据以确定土地征用范围、能据以进行施工图设计和进行施工准备及主要设备及材料的准备、应提供工程设计概算,作为审批确定项目投资的依据 50.项目发展周期的三个阶段
投资前阶段:项目建议书-评估、可行性研究-评估、项目决策 投资阶段:初步设计、列入计划、施工图设计、建筑工程和设备安装、生产准备投料试生产、验收 生产阶段:开始生产
51.施工周期不包括设计前期工作;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及技术设计的审批时间;施工图预算;设计前勘察调研时间 52.土地使用权出让可采取拍卖、招标和双方协议的方式
第五篇:第2次作业有答案
中财第二次作业(一)
一、单项选择
1、下列各项,不属于存货范围的是(D)。A、发出供展览的商品
B、已付款尚未运抵企业的材料 C、发出委托外单位加工的物资
D、已开出发票及提货单,且购货单位已交款,但尚未提走的物资
2、企业外购存货发生的下列支出中,通常不应计入采购成本的是(A)。A、运输途中的保险费 B、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C、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 D、市内零星货物运杂费
3、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购货时取得的现金折扣,应当(C)。A、冲减购货成本 B、冲减管理费用 C、冲减财务费用 D、冲减资产减值损失
4、企业委托加工存货所支付的下列款项中,不可能计入委托加工存货成本的是(C)。
A、支付的加工费 B、支付的往返运杂费 C、支付的增值税 D、支付的消费税
5、企业接受捐赠一批存货,该项接受捐赠的利得应当计入(B)。A、其他业务收入 B、营业外收入 C、资本公积 D、盈余公积
6、存货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在存货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将会使企业(B)。A、期末存货成本升高、当期利润减少 B、期末存货成本升高、当期利润增加
C、期末存货成本降低、当期利润减少 D、期末存货成本降低、当期利润增加
7、某企业赊销商品一批,商品标价10 000元,商业折扣20%,增值税率17%,现金折扣条件为2/10,n/20。企业销售商品时代垫运费200元,若企业应收账款按总价法核算,则应收账款的入账金额为(A)元。
A.9 560 B.9 360 C.11 700 D.11 900
8、随同商品出售但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其成本应计入(B)。A.制造费用 B.销售费用 C.其他业务成本 D.营业外支出
9、甲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本月购入一批商品,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750 000元,增值税127 500元。所购商品到达后验收发现短缺30%,其中合理损失5%,另25%的短缺尚待查明原因。该商品的入账价值为(B)元。A.560 000 B.562 500 C.655 200 D.702 000
10、甲材料月初结存存货3 000元,本月增加存货4 000元;月初数量1 500件,本月增加2 500件,那么,甲材料本月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为(B)。A.2元/件 B.1.75元/件 C.1.6元/件 D.2.5元/件
二、多项选择:
1、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入原材料过程中发生的下列支出,应计入原材料采购成本的有(BCE)。
A、采购人员差旅费 B、运杂费 C、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D、增值税进项税 E、入库前挑选整理费
2、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可以采用(ABCCD)。A、个别计价法 B、先进先出法 C、一次加权平均法 D、移动加权平均法 E、后进先出法
3、下列存货中,所有权归属企业的存货是(BCDE)。A、已验收入库,发票账单未到,尚未付款的存货 B、委托外单位正在加工的存货 C、受托代销的存货
D、委托外单位代销的存货
E、采购材料已办完交易手续,材料尚在运输途中的存货
4、在物价上涨期间,企业将存货的计价由原来的加权平均法改为先进先出法,对企业毛利、资产负债表上的存货数额产生的影响是(AB)。
A.增加毛利,增加存货
C.减少毛利,增加存货
E.减少毛利,增加成本
B.增加毛利,减少成本 D.减少毛利,减少存货
三、判断:
1、在存货已运达企业并验收入库,但结算凭证尚未到达的情况下,企业在收到存货时可先不进行会计处理。(对)
2、企业因收发计量差错造成的存货盘亏,应计入产品生产成本。(错)
3、存货的日常核算可以采用计划成本法,但在编制会计报表时,应当按实际成本反
映
存
货的价(错)
4、企业某期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为该期期末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存货成本的金额。(错)
值
5、企业没收的出租周转材料押金,应作为营业外收入入账。(错)
6、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的,结转入库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时,无论是节约差异还是超支差异,均计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借方。错
7、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下,发出材料分配转出的材料成本差异额,都通过“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贷方转出。()
8、企业为债务重组发出材料存货抵债,应通过“其他业务收入和其他业成本”科目核算,作为销售会计处理。错
四、会计业务题
(一)华联公司只有一种A材料,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核算,该企业20×1年3月初有关资料为:“原材料”账户借方余额26 000元,“材料成本差异”账户借方余额1 800元,3月份发生下列经济业务:
(1)1日,用银行存款向甲工厂购入A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32 000元,增值税额5 44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该材料的计划成本为34 000元。
(2)8日,向乙工厂购入A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22 400元,增值税额3 808元,开出商业汇票,材料已验收入库。该材料的计划成本为20 000元。
(3)25日,向丙工厂购入A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10 000元,增值税额1 700元,开出转账支票,该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2 000元,材料尚未验收入库。
(4)31日,企业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购入A材料一批,材料已验收入库,发票账单未到,月末按计划成本20 000元估价入账。(5)31日,计算本月的材料成本差异率。
(6)31日,汇总本月领用A材料的计划成本为60 000元,其中基本生产车间生产领用50 000元,车间管理部门领用6 000元,销售部门领用1 000元,企业行政管理部门领用3 000元。
要求:作出华联公司相关会计分录。(本题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二)5月31日,华联公司的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的账面成本为11 000元,可变现净值为10 000元。“存货跌价准备”科目已有贷方余额400元。
(三)3月1日,华联公司购入一批原材料,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材料价款为10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 700元,款项已经支付,但材料尚在运输途中。
(四)1、华联公司为一般纳税企业,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计价核算。2011年8月初“原材料——甲材料”账户账面余额为20 000元,相对应的“材料成本差异“账户为贷方余额815元,华联公司8月份发生如下经济业务:(1)8月5日,购入甲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买价为50 000元,增值税税款为8 500元。华联公司开出面额为58 500元的商业承兑汇票,付款期为一个月。
(2)8月15日,上述甲材料到达,已验收入库。计划成本为48 500元。(3)8月31日,本月领用甲材料,计划成本为30 000元,其中生产部门领用20 000元,车间一般耗用6 000元,管理部门领用4 000元。
要求:
(1)编制8月5日购入甲材料业务的会计分录;(2)编制8月15日甲材料验收入库的会计分录;(3)编制8月31日领用甲材料的会计分录;
(4)计算甲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率,编制领用甲材料时分摊材料成本差异的会计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