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音版第六册教案
人音版第六册教案
第一课 教学内容:
一、歌曲:和祖国在一起,和妈妈在一起
二、读谱知识:拍号4/4和四拍子指挥图式
三、综合训练
1、轮唱练习
2、节奏写作练习
四、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齐唱)声乐演唱形式 教学目标:
一、学习交替运用连贯与跳跃的唱法,表达对祖**亲的挚爱和幸福的心情,为学习断音唱法作好准备。
二、通过对《国歌》的再次欣赏,使学生进一步树立自己祖国和民族的自豪感,初步了解声乐的演唱形式。
三、知道4/4拍的含义及其强弱规律,并结合学习歌曲和轮唱的演唱形式,练习四拍子的指挥图式。教学重点:歌曲演唱 教学难点:4/4拍的认识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4/4拍号
二、综合训练1
三、歌曲识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听音乐进教室,唱师生问好歌。
二、基本训练:
1、复习2/
4、3/4拍号指挥图式。
2、介绍4/4拍号,在学习其强弱规律时,先不告诉学生,由老师打节奏,学生听强弱变化。
3、进行拍手拍腿的强弱训练,加深识记。
4、介绍4/4拍拍号指挥图式。*
5、综合训练1:先做为单声部的发声练习,要求做到音准,4/4拍强弱感清楚,在熟练的基础上再进行轮唱训练。
6、歌曲识谱
(1)听录音范唱,在初步熟练全曲的基础上进行识谱练习。(2)单独练习* 节奏。(3)分段识谱教学,注意唱好附点节奏。
三、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复习巩固4/4拍知识。
二、歌曲教学
三、欣赏教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听音乐进教室,唱师生问好歌
二、基本训练
1、发声练习:综合训练1
2、复习4/4拍知识
三、新课教学
1、歌曲导入:让学生联系自己有所体验的事例,来表达幸福美好的感受启发学生用挚爱之情抒发对祖国***热爱与赞颂。
2、在老师的钢琴伴奏声中,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3、歌曲处理:速度宜用中速,力度上第二乐段要比第一乐段更激情,连音与断音的唱法要在一个乐句中,鲜明地表达出来。
4、欣赏
(1)进一步启发学生的联想,听赏时,将自己置身于国际比赛的授奖仪式上看到我国的运动健儿手捧奖杯,在庄严雄伟的《国歌》声中,眼望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动人情景,回咎《听听想想》。(2)介绍声乐演唱形式—齐唱。
四、小结: 第二课 教学内容:
一、歌曲:大雁歌
二、读谱知识
1、音名,唱名
2、全音、半音
3、跳音记号
三、综合训练
1、声乐训练
2、识别半音的练习。
四、欣赏:我乘上小马车(童声二重唱)教学目标:
一、进行连音和断音的对比练习,使学生懂得两种不同的唱法的表现方法,及其作用,并在歌曲演唱中运用。
二、认识音名和唱名,并了解各音名和唱名之间的全音和半音关系。
三、初步感受“重唱”的表现效果。教学重点:跳音记号的掌握 教学难点:音名、唱名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跳音记号
二、综合训练民
三、歌曲识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听音乐进教室,唱师生问好歌。
二、基本训练:
1、发声练习: *
mi yu mi ya mi ya mi ya 发声练习要求学生上鄂要向“天文馆”的屋顶,圆形的,眉毛挑起唱。
三、新课教学
1、跳音词记号:由发声练习的连贯唱变成跳唱引进跳音记号,表示该音要唱得短促有弹性,其时值大致是原音符的一半。
2、综合训练1,完成后半部的断音唱法,音断气不断。
3、学唱歌曲《大雁歌》
(1)复习3/4拍的强弱规律,作综合训练2。(2)介绍大雁的知识
(3)拍击节奏特点,注意* 节奏型。(4)标唱名
四、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学唱《大雁歌》
二、进行歌曲处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听音乐进教室,唱师生问好歌
二、基本训练:
1、发声练习(同上课)
2、节奏训练:复习《大雁歌》的节奏。
三、新课教学:
1、按节奏把歌词朗读下来,朗读歌词时要有感情,启发学生理解大雁,不怕困难,勇往直前遵守纪律,热爱集体的优良品德。
2、跟琴视唱歌曲的唱名。
3、跟琴小声唱词。
在练习带有跳音记号的第三个乐段时,应与第一乐段作对比,比较* 和 的不同唱法和不同效果。
4、歌曲处理:力度处理分作三个层次(1)1-10小节:保持稍弱
(2)11-18小节:力度适当加,表达坚定不移的决心。(3)19以后:从弱开始,模进部分“唱着歌儿,把路赶”,力度稍作增强,以后随旋律逐渐上升,力度也要相应做渐强的变化,把歌曲推向高潮。
四、结束:复习歌曲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一、复习歌曲《大雁歌》
二、学习音名、唱名、全音、半音。
三、综合训练2
四、欣赏《我乘上小马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听音乐进教室,唱师生问好歌
二、基本训练:同上课,复习《大雁歌》
三、新课教学:
1、读谱知识
(1)音名:C,D,E,F ,G,A,B在键盘及五线谱上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2)唱名do,re,mi,fa,sol,la,si在首调唱名法体系中是可以流动的,每个键上的音都可当do.(3)介绍全音、半音:在音阶中,两音之间音高的最小距离是半音,两个半音构成一个全音。*
(4)做综合训练2:在歌曲《大雁歌》中,找出两音之间相距半音的地方,用铅笔轻轻地作这样的标记“╲╱”
2、欣赏《我乘上小马车》(1)初听前介绍歌曲背景(2)提问:歌曲的拍节(3)复听,演唱形式?(4)听音乐跟琴哼唱(5)谈感受
四、小结 第三课 教学内容:
一、歌曲:边区好地方
二、综合训练
1、听辨和声音程连接
2、节奏连接练习
三、欣赏:浏阳河(男女声对唱)教学目标:
一、学唱一个升号调的歌曲,继续熟悉该调号的首位。
二、通过学唱和欣赏民歌《浏阳河》感受当年人民群众对革命的政权,领袖所怀的自豪与深厚感情。
三、初步认识乐段中前后两个乐句刘,在节奏上的联系及节奏组拿 规律;听辨由和声音程的连接构成的音组,培养初步的多声部听觉。教学重难点:听辨音程,初步熟悉和声旋律。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综合训练1、2
二、初步学会歌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听音乐进教室,唱师生问好歌
二、基本训练
1、综合训练1:听辨弹奏的是哪一组音 *(1)*(2)
老师先接顺序弹奏2遍,使学生在听觉上有个初步印象,然后,再弹奏其中的一组,由学生回答是第几组音,再分两组音程组合。
三、新课教学:
1、综合训练2:应先让学生把每一条节奏都练一遍,让学生自己讨论哪一条更合适。
2、学习歌曲
(1)范唱,讲解民歌的背景。
(2)此歌用听唱法学唱,因为g调这一知识至今教学中尚未涉及。(3)掌握节奏:*
四、小结:节奏是学习歌曲的基石,只有掌握了节奏才能更好的学习歌曲。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学会歌曲《边区好地方》
二、欣赏《浏阳河》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听琴进教室,唱师生问好歌。
二、基本训练:《边区好地方》的节奏。
三、新课教学:
1、学习歌曲《边区好地方》
(1)通过每行曲谱开始时所标的唱名提示,以及对歌曲音调的熟悉,引导学生部分旋律中的唱名,即有利用更准确地学唱歌曲,也为今后视唱g大调的旋律打基础。
(2)学习歌词:按节奏读歌词,跟音乐加词。
(3)歌曲处理:讲解放前陕北延安人民的生活,以及根据地的解放军使当地老百姓的生活变好,让学生体会人民心听喜悦,以达到处理好歌曲内涵。
2、欣赏《浏阳河》
(1)讲解湖南与陕北的地方特点,及民歌风格。(2)提问:歌曲唱的什么内容?歌颂谁?(3)小声跟音乐
四、小结:我国疆土广大,民族众多,民歌的色彩丰富,风格多样,是各族人民共同的文化财富,我们每个人都以此为自豪,并努力地去了解和学习各民族的民歌。第四课 教学内容:
一、歌曲:鹰
二、读谱知识:力度记号
三、综合训练
1、轮唱练习
2、力度和音程的练习
四、欣赏:伏尔加船夫曲 教学目标:
一、指导学生运用力度记号的变化,以优美流畅的歌声来表现雄鹰的健美形象,抒发自己豪迈的志向。
二、小结和练习运用各种常用的力度记号
三、引导学生注意欣赏《伏尔加船夫曲》在旋律,力度上的表现特点,从而更好地感受歌曲的内容和情绪,并比较独唱与合唱形式演唱的不同艺术效果。
教学重点:力度记号的识别与运用 教学难点:二声部合唱 教学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组织教学:听音乐进教室,唱师生问好歌。
二、基本训练:发声训练
三、新课教学:
1、学习力度记号:音乐中音的强弱程度叫做力度,这是塑造音乐形象表现音乐内容的一种重要手段。F(强)、mf(中强)、ff(很强)P(弱)、mp(中弱)、pp(很弱)渐强 渐弱
2、综合训练1(1)读节奏(2)视唱
(3)按力度变化唱一遍(4)两声部合唱
(5)给歌曲《鹰》的和唱部分标唱名
四、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综合训练2
二、学习歌曲《鹰》
三、欣赏:伏尔加船夫曲(男低音独唱)(男声合唱)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听音乐进教室,唱师生问好歌
二、基本训练:综合训练2 复习力度记号,用相反的力度和相反的进行方向来模仿老师所唱的音组 *
三、新课教学:
1、学习歌曲《鹰》先练习合唱部分
2、合唱部分唱好后再加齐唱部分。
3、学唱歌词:初学时,一组学生唱词,一组学生唱旋律,熟练后再同唱歌词。
4、有表情地演唱全曲
5、欣赏:《伏尔加船夫曲》
(1)介绍歌曲背景:沙皇统治,人民生活非常困苦。(2)请同学们回忆男低音音色特点(3)欣赏男低音演唱《伏尔加船夫曲》
(4)欣赏合唱,感受不同的演唱形式所带来的听觉感受。
6、做“听听想想”
四、小结 第五课 教学内容:
一、歌曲《数数歌》
二、综合训练:声乐练习;节奏填空
三、欣赏:森吉德玛(管弦乐)教学目标:
一、通过歌曲教学,指导学生感受和表现歌曲中诙谐的情趣以及劳动时的欢快情绪,并练习快速、清晰的咬字,吐字。
二、感受速度的变化在音乐表现中所起的作用。
三、通过节奏填空练习,学习节奏创作的简单方法。教学重点:歌曲快速、清晰的咬字 教学难点:十六分符点节奏型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综合训练1、2
二、学习歌曲节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听音乐教室,唱师生问好歌
二、基本训练:综合训练1
1、发声练习:*
骑上小竹 马 马 蹄 达 达响哒„„ 哒„„ 哒 哒 哒
2、练习快速的咬字、吐字 节奏练习:综合训练2 由学生自己自由填,自己拍自己填的节奏。
三、新课
1、听范唱,使学生对歌曲有个整体印象
2、练习节奏:
(1)掌握歌曲中难点节奏(2)练习整首歌曲的节奏
四、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继续学习歌曲《数数歌》
二、欣赏:森吉德玛(管弦乐)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听音乐进教室,唱师生问好歌
二、基本训练:发声练习(同上课)
三、新课教学
1、复习上节课的歌曲节奏,特别提问十六分符点音符的节奏型。
2、复听一遍范唱录音
3、学习歌词
4、按节奏读歌词
一呀(啊)二呀│三呀(啊)四 五│ 哥(啊)哥上山│去呀(啊)铺路│ 咳嗬咳│抬(啊)石块│咳嗬咳│ 又(啊)挑土│伊得儿呀得儿│ 喂(啊)呀(啊)呀│铺好路(啊)又│ 栽呀栽呀栽排│树(啊)嗬│咳(啊)‖
读以上歌词,读熟练后,把括号内“啊”弱化,这样能初步掌握歌词节奏。
5、听唱歌曲
6、处理歌曲:数数趣韵要唱得风趣,用断音唱法,5-8小节要唱得有力些,最后应唱得轻松活泼,表现发自内心的对劳动成果的赞美。
7、欣赏:
(1)初听感觉辽阔的草原景象(2)视唱主题音乐
(3)听辨两级音乐,因速度不同而形成的不同音乐形象(4)介绍贺绿汀
四、小结 第六课 教学内容:
一、歌曲:嘀哩嘀哩
二、综合训练:
1、声乐训练(二声部)
2、节奏填空训练
三、欣赏:马刀舞(手风琴独奏)教学目标:
一、指导学生用轻盈而有弹性的声音和灵活、清晰的咬字、吐字,表达在春天来临时欢欣喜悦的心情。
二、进行二声部歌唱训练,初步做到声部间协和、整齐。
三、感受欣赏曲《马刀舞》奔放热烈的情绪和两种演奏型式的不同效果。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用轻盈而有弹性的声音和灵活、清晰的咬字吐字唱歌曲。
教学难点:移调合唱练习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综合训练1
二、学习歌曲《嘀哩嘀哩》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唱师生问好歌
二、基本训练:综合训练1 *
先让学生通过听老师弹奏和看谱,找出两声部中有哪些音相同,哪些音不同,以及旋律各自进行的方向,然后用唱名视唱二声部曲调,再让学生自由填词如“你唱歌,我唱歌”。
三、新课教学
1、导入:联想春天的景象,气候特点,特别是春游去玩看到的树木、小草,太阳,想一想当时的心情。
2、听范唱,了解音乐旋律
3、练习歌曲节奏
4、跟琴跟唱歌曲
四、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综合训练2
二、继续学唱《嘀哩嘀哩》
三、欣赏《马刀舞》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听音乐进教室,唱师生问好歌
二、基本训练:发声练习
三、新课教学:继续学唱歌曲
1、分析节奏特点:第一条保持节奏的统一,通畅,又给人以稳定的结束感,第三小节以八分音符与十六分音符,共同组成为好;第二条第三小节节奏用了四分符点,第一、二小节节奏以平稳,疏密、适中为宜;第三条第四小节节奏宜稍长,以适当终止,第二小节则用动感的节奏。第四条练习要求第三小节可模仿第一小节、第二小节。
2、唱歌词
3、歌曲处理:要求学生情绪轻快,节奏活泼,歌唱时要多用非连音如“小黄鹂„”要有跳跃感,摸拟小鸟啼叫处要求咬字吐字清楚,声音有弹性,前句稍强,后句稍弱,表现少先队员欢乐的心情。
4、请个别学生领唱
5、欣赏《马刀舞》,感受亚美尼亚民间音调的风格。(1)初听,使学生了解三部曲式中不同段落的情绪变化。
(2)复听,让学生说说两种不同的演奏方法,有什么不同的感受?(一般气氛不同,队伍的人数的多与少之分)(3)完成“听听想想”
四、小结 第七课 教学内容
一、歌曲:小牧笛
二、综合训练:发声练习(二声部);节奏填空。
三、欣赏:《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京剧选段)《京调》(笛子与乐队)教学目标
一、指导学生用纯朴、明亮的声音来表现歌曲的民歌风格,抒发热爱农村、热爱劳动的真挚情感。
二、进一步发展写作的能力
三、通过欣赏,使学生接触京剧音调,初步培养他们对我国戏曲音乐的兴趣,同时增强听辨欣赏曲中对比性旋律的能力。教学重点:歌曲《小牧笛》的节奏特点 教学难点:2/4拍、3/4拍节转换 教学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综合训练1
二、歌曲《小牧笛》识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唱师生问好歌
二、新课教学
1、综合训练1:大、小三度哈唱练习。
2、学习歌曲《小牧笛》
(1)复习2/
4、3/4拍的强弱规律。(2)节拍练习。(3)变节奏的练习*
注:随着老师的口令,进行二拍子与三拍子即兴变换的节奏拍击训练。(4)初听歌曲《小牧笛》,随歌曲打拍子
三、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学唱歌曲《小牧笛》
二、节奏填空:综合训练2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听音乐进教室,唱师生问好歌
二、基本训练
1、发声练习:同上课
2、写作练习:根据节奏连接的动与静,张与驰,重复与变化的一般规律,完成节奏的填写任务。
三、新课教学
1、复习上节课练习的节奏训练
2、练习《小牧笛》的歌曲节奏
3、给唱曲标唱名
4、跟琴学唱歌曲旋律。
5、给歌曲加词。注意转换节奏时的拍节。
四、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一、歌曲处理
二、欣赏《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京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听音乐进教室,唱师生问好歌
二、基本训练:发声练习(同上课)
三、新课教学
1、复习歌曲节奏,曲调及歌词。
2、歌曲处理:请学生自己找方法演唱
3、谈一谈感受,说一说哪种唱法更好?为什么?
4、欣赏:《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京调》(1)了解我国戏曲知识
(2)介绍京剧艺术的历史及艺术家(3)介绍剧情
(4)初听,说一说是什么行当的演员所唱(5)跟老师学唱几句京剧(6)复听,完成“听听想想”
四、小结 第八课 教学内容
一、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
二、综合训练:节奏写作练习
三、欣赏:
1、斑鸠调》(女生独唱)
2、《高歌朝太阳》(男声独唱)
3、《起蓬号子》(男声齐唱)教学目标
一、歌曲:通过学习《八月桂花遍地开》使学生感受当年革命根据地人民欢庆胜利的热烈气氛,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二、读谱知识:在歌曲轮唱中要求学生既保持声部间音量的平衡协调,也注意各声部的独立和清晰。
三、通过歌曲和欣赏教学,使学生提高对我国民歌的喜好和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中国民歌知识介绍 教学难点:歌曲轮唱 教学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综合训练1、2
二、学习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听音乐进教室,唱师生问好歌
二、基本训练:发声练习
三、新课教学
1、综合训练1:轮唱练习
通过前几课中的节奏写作练习,学生对乐段或乐句中在前后节奏上的相互关系已有了初步了解,在练习中,使学生认识到:乐段中的前后句除了音调之外,在节奏上也往往有一定的联系,表现为节奏的全部重复或部分得复,为今后简单的旋律写作积累知识。
2、综合训练2:在指定的音高上进行节奏创作。
注意:乐句结束音要求时值稍长;节奏类型不宜过多,要以一个主要的节奏类型贯空乐段;长短相间始终是节奏连接中应该遵循的原则。
3、学习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1)歌曲节奏练习(2)分高低声部分别练习(3)给歌曲标唱名(4)视唱歌曲
四、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继续学习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
1、赏斑鸠调》(女生独唱)
2、高歌朝太阳》(男声独唱)
3、《起蓬号子》(男声齐唱)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听音乐进教室,唱师生问好歌
二、基本训练:发声练习(同上课)
三、新课教学
1、复习歌曲唱名
2、练习歌曲节奏*
3、学习歌词
4、歌曲处理:第三句“张灯又结彩呀”的“呀”字由于连线的原因后面一拍应唱余音“啊”即“彩呀”(啊)
5、完整唱全曲
6、欣赏:
(1)介绍中国民歌的三种类型:山歌、小调、号子。(2)欣赏三段音乐,分辨类型(3)巩固
四、小结
第二篇:人音版 小学音乐第六册教案
第一课 春天来了
教学目标
一:能用优美动听的声音演唱歌曲《春天来了》,表达对美妙景色的赞美,通过歌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二:了解曲式结构知识,能用动作和图形表现歌曲的曲式结构。三:听赏乐曲,指导学生用动作表现音乐,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四:进行保护大自然的环保教育
教学重难点:对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教育 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教学课件,电脑
第一课时《春天来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新授课:学唱歌曲《春天来了》
1、教师语言导入课题,播放歌曲《春天来了》,听完让学生用画笔描绘出歌曲的内容,增强学生对歌曲的理解。
2、学唱歌曲。
(1)附点四分音符的练习。
(2)师引导学生想象春天美丽的景色,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歌唱春天,歌唱大自然。
3、分析歌曲的特点,引出曲式结构。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情绪及旋律的特点,歌曲的旋律是比较明显的aba三个单乐句结构,请学生用简单的图形来表示三个单乐句的相同与不同。同时引导学生思考:(1)你听了歌曲的前奏音乐时联想到了什么?(2)“这些相同与不同的乐句在你听、唱后有什么感受?请你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
三、拓展(环保):布置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思考自己将如何用实际行动来爱护大自然?
四、总结、下课。
第二课时《春天来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春天来了》
1、播放课件,学生安静地欣赏,感受春天的气息,感受大自然的美。2、教师弹钢琴,学生复习旋律。
3、播放课件的伴奏录音,学生跟唱歌曲。
4、分组表演唱,其他学生评价,并说出优缺点。5、个别学生表演唱,其他学生评价,说出优缺点。
三、鼓励学生在唱歌曲时,进行舞蹈的创编,可以个人的表演也可小组表演。
四、引导学生用敲击乐器伴奏。指导学生根据音乐的相同与不同去选择打击乐器,并用不同的节奏型进行伴奏。鼓励学生大胆选择打击乐器,自己创编节奏。
五、巩固知识。做课后练习“我的小音库”,在脑海中建立fa的相对音高概念,会用手号表示。
六、课后拓展(环保):画出心目中的春天。每个人对春天都有不同的感受,请学生用彩笔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春天,并用语言说出对春天的感受。(引导学生讲 述如何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怎样保护大自然。)
五、总结
六、下课
第三课时《春天在哪里》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教学过程:《春天在哪里》
1、读读、拍拍节奏
学习歌曲前练习XXX节奏,进行朗诵,师指导学生读准、拍好XXX节奏。
2、听唱歌曲
师指导学生唱准嘀哩哩
嘀哩
嘀哩哩。。。这一句歌词。师指导学生用轻盈而有弹性的声音、灵活清晰的吐字演唱。
3、师指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歌曲:表达自己对春天的热爱。学生分组进行舞蹈动作创编或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创编表演。
4、拓展:看画寻找春天。师课前准备好一些关于春天的图画(如:枝头吐新芽、蚯蚓出土、农民春耕、春雨绵绵、春花开放等)和其他内容的图画,给每幅画进行编号,请学生看完后选出属于春天内容的图片。此活动意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春天的气息。如何保护我们的大自然,尽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使我们四季永远都非常鲜明。
三、总结
四、下课
第四课时 欣赏乐曲《春》和《百鸟朝凤》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教学过程:欣赏乐曲《春》和《百鸟朝凤》
1、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春》第一乐章。
该乐曲是小提琴协奏曲《四季》中的第一乐章,作品大约作于1725年,是维瓦尔第大约五十岁时出版的十二部协奏曲的第一号到第四号,合称《四季》。第一乐章音乐所描写的内容:春天来,鸟儿欢唱,欣喜若狂,来把春报。泉水潺潺,微风习习,好似喃喃细语。闪电雷鸣,转瞬风停雨止,鸟儿重又歌唱。音乐通过独奏小提琴和乐队之间的对比,表现出春天蓬勃的朝气。(1)用〈〈春〉〉的音乐做背景,有感情地进行朗诵春的诗歌。
(2)欣赏全曲。欣赏音乐时引导学生用身体随音乐轻轻地摆动,充分感受音乐,也可闭上眼睛认真倾听。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习惯。
(3)启发学生谈对音乐的感受: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4)鼓励学生用动作感受音乐。当听到音乐中出现小鸟歌唱或电闪雷鸣时做出相应的动作
(5)教师弹钢琴带领学生唱熟主题旋律。
(6)复听全曲。指导学生倾听主题旋律,教师要求学生用举手的方法,让学生听到主题旋律时举起右手,计算主题旋律出现的次数。
2、欣赏唢呐独奏曲〈〈百鸟朝凤〉〉 〈〈百鸟朝凤〉〉这首曲子原是流行于山东、河南、河北等地的民间乐曲。它以热情欢快的旋律与百鸟和鸣之声,表现了生气勃勃的大自然景象。(1)师用看彩图、听故事的形式导入课题。教师一幅百鸟为凤凰庆祝生日的图画,边讲故事的形式来引入课题。用形象的语言、美妙动听的音乐引导学生打开想象的翅膀,感受音乐所描绘的景象。(激发学生热爱动物,保持生态平衡)(2)鼓励学生模仿音乐中的动物形象或听音乐做律动。
3、通过欣赏了《春》和《百鸟朝凤》两首乐曲,请学生思考两个问题:(1)、两首乐曲有什么区别?(2)、“一年之计在于春”请学生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并说出自己的学习计划。
三、拓展:思考大自然给我们带来什么?为什么要爱护它?学生回答。
四、总结
五、下课
教学反思:
第二课
听听、唱唱、跳跳
教学目标
一.通过欣赏乐曲《瑶族舞曲》、学唱歌曲《瑶山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可创造性,学会举一反三。
二.学唱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体验歌曲优雅高贵的旋律和轻盈明快的节奏,感受歌曲表达的欢乐情绪,感知3/4拍起伏流畅的旋律特点,能用身体语言表现歌曲、感受音乐,并进行歌曲的创作活动。旋律中跳进和级进是本课需掌握的知识点。
三.通过认识音名在键盘上的位置,继而进行“玩乐器”的练习,培养学生动手演奏的能力;并结合乐曲中的动物,激发学生表达对动物的认识,自己如何爱护动物。
四、进行环保教育 教学重点
1、音乐的创造性,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2、“玩乐器”的练习,培养学生动手演奏的能力;并结合乐曲中的动物,激发学生表达对动物的认识,自己如何爱护动物。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电脑,教学课件
第一课时欣赏乐曲《瑶族舞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教学过程:
欣赏乐曲《瑶族舞曲》
(1)复习第二册学过的歌曲《瑶家儿童爱唱歌》,再次播放课件中的瑶族长鼓舞,让学生感受瑶族的舞蹈特点。教师语言导入课题:欣赏了瑶族的长鼓舞,现在老师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描写瑶族人民身着盛装载歌载舞欢庆节日场面的乐曲。(2)欣赏全曲。欣赏音乐时鼓励学生用身体语言(轻轻摆动身体或晃动脑袋)帮助感受音乐,学生进行律动时教师适当引导学生根据音乐情绪的变化而选择不同的动作。
(3)听完乐曲教师引导学生谈乐曲的特点,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乐曲的节拍、节奏、情绪、音色等,讨论完毕,各组派代表进行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对各组的分析做出评价总结。
(4)教师在黑板上贴出课前准备好的主题旋律卡片,带领学生唱熟主题。
(5)听主题出现的次数。
(6)用舞蹈动作感受音乐,模仿瑶族人拍长鼓的舞蹈动作,教师和学生一起边听音乐边表演,进行师生互动。
三、拓展(环保)爱护我们的祖国,爱惜我们祖国的资源,热爱我们祖国的文化,保护我们祖国的文化
四、总结
五、下课
第二课时《瑶山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教学过程:
1、学唱歌曲《瑶山乐》(1)教师导入:“刚刚看同学们表演了精彩的长鼓舞,老师也很想给同学们表演一个节目,下面我为大家演唱一首《瑶山乐》”。
(2)先用“lu”进行哼唱旋律,作为发声练习,训练学生声音的连贯性。
(3)指导学生用优美的声音和愉快的情绪来演唱歌曲,歌曲中多处出现连音记号,所以应注意声音的连贯和圆润。
(4)鼓励学生把歌词直接套进歌曲中进行演唱,也可让学生自己创编歌词进行演唱。
(5)指导学生随音乐的节奏和情绪自由律动。
(6)歌曲《瑶山乐》是由乐曲《瑶族舞曲》的主题旋律改编而成的,说明了音乐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小组进行讨论汇报。
(7)引导学生自己选择乐器、并自创节奏型进行伴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三、拓展(环保):和学生一起讨论做这些乐器的材料,我们要怎样保护我们的资源,不浪费。大自然中的这些资源是如此奇妙,能做出各种各样的东西,带给我们这么多的快乐。
四、总结
五、下课
第三课时《我们大家跳起来》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教学过程:学唱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
1、欣赏巴赫的《G大调小步舞曲》(1)欣赏巴赫《G大调小步舞曲》。请学钢琴的学生弹奏乐曲(教师自己弹奏乐曲),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挖掘学生潜能,真正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拓宽音乐视野。(2)哼唱第一主题旋律,熟悉歌曲旋律,感受3/4拍音乐起伏流畅的旋律特点,也为后面学习《我们大家跳起来》做铺垫。
(3)结合音乐做4/3拍子的律动,并引导学生用动作感受旋律的高低起伏。感受4/3拍子舞步,鼓励学生动起来:
开火车前后拍手。学生按横排坐,第一个人排第一下手(即强拍)另外两拍与下面的同学互拍,一直这样传下去。1、学唱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
(1)歌曲简介。教师简单介绍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是根据巴赫的小步舞曲填词而成的。
(2)学唱歌曲。由于旋律学生已经很熟悉,引导学生自学歌曲,让学生之间互相聆听,互相评价。师在教唱歌曲时指导学生唱好跳音,跳音要唱得轻巧有弹性,并且要唱好5 1 1 和 1 1 1的音准。(3)学习知识。学习级进和跳进。
(4)创编表演。鼓励学生自由组合,用各种各样的形式表现歌曲。(如:小组进行重新填词演唱、舞蹈创编表演、用敲击乐器伴奏等)在理解和感受歌曲、乐曲情绪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性教学、培养学生创新学习的能力。
(5)评价。对各组同学的表演做出评价,自评、学生评、教师评,给予最佳表演组的同学进行奖励。
三、拓展(环保):鼓励学生多跳多运动,锻炼好身体,少生病,减少吃药以及因此带来的副作用,也减少某些药品对自然的污染。
四、总结
五、下课
第四课时
玩乐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玩乐器
通过动手制作键盘可让学生具体了解键盘的构造,各音的排列位置,另一方面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1、师课前布置学生带硬卡纸、剪刀、粗线笔、尺子等工具。
2、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进行制作。
3、制作完毕,教师为学生讲解键盘构造和C、D、E、F、G五个音的位置。A、导入:利用学生资源,请学琴的同学说说自己学琴的历程。并让具备较高演奏水平的同学为同学演奏一曲,以此激发学生学琴的兴趣,引导学生爱护动物,保持生态平衡.B、复习C D E三个音在键盘上的位置,请学生思考:比E还高一些的两个音应该是什么音?接着引出F和G另外两个朋友。教师弹奏这两个因请学生记住这两个音的音高。
C、按课本上的几首歌曲如《我有一只小羊羔》《小铃铛》《小蜜蜂》上面都标有指法,引导学生先唱旋律再唱指法歌。D、弹奏乐曲。练习弹奏《我有一只小羊羔》《小蜜蜂》《小铃铛》三首乐曲。(用“假键盘”的学生,教师和学生同时在钢琴上弹奏,引导学生想象这就是自己弹出来的琴声。)
E、歌曲伴奏。学会弹奏简单的乐曲后,进一步指导学生为学过的歌曲进行伴奏。如歌曲《春天来了》:
三、拓展:将《我有一只小羊羔》《小蜜蜂》创编改歌词,换别的动物,并讲述自己对动物的认识,自己是如何爱护动物的?
四、总结
五、下课 教学反思:
第三课
多彩的乡音
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唱歌曲《风阳花鼓》,让学生了解我国安徽省地理风貌、民间艺人生活状况启发学生爱祖国的情怀及喜爱安徽民歌的风格并能流利歌唱与表演。二.通过学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让学生领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情感,了解蒙古族的风情、风貌并学习掌握“
”速度渐慢记号以及学会蒙古族舞蹈扭肩膀的特色动作及巩固四拍子拍号的打法,描述优美风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三.通过听赏管弦乐曲《森吉德马》以及用马头琴独奏的《草原就是我的家》两种不同乐器演奏的蒙古族两段音乐。让学生感受两首同民族地方风格民歌及精彩的歌舞表演(课件),并能用不同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或即兴画画。复习巩固已学过的×××
等节奏型。
四.探究《森吉德马》音乐旋律相同,音乐速度变化后不同形象的两段音乐变化的奥密,了解音乐中速度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掌握不同民族音乐风格的特点学习《草原就是我的家》,描绘了美丽辽阔大草原的秀美景色,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教学课件
第一课时 学唱歌曲《凤阳花鼓》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教学过程:学唱歌曲《凤阳花鼓》
1、轻声播放高胡演奏的《凤阳花鼓 》旋律,提问:这首曲子旋律美不美,在哪听到过?师讲解美的民歌音乐有其流传美的内涵,这首优美动听的旋律蕴涵着一个美妙或凄婉动人的故事。
2、师放课件《凤阳花鼓》讲述了旧时代劳动人民离乡背井外出谋生卖唱的苦难经历以及现在改革开放后风阳花鼓唱遍大江南北,让学生逐步了解音乐来自劳动人民创造的意义,它是一个地区劳动人民生活的写照,情感宣泄的一种表达方式。
3、师带着愉悦的心情,深情地演唱歌曲《凤阳花鼓》,让学生从教师声情并盛的演唱中受感染想歌唱。
4、放《凤阳花鼓》旋律创设意境启发学生从曲调中,使学生为学唱歌曲做铺垫。
5、学生模仿教师的范唱一句一句地学唱此曲。比比谁模仿得最好。
6、师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演唱形式表达歌曲内容及情绪。分组让学生按乐谱边唱边敲击小乐器等;让学生自带铜碟、不锈钢碟、陶瓷制的碟以及一对筷子,创编简易节奏律动边唱边表演,通过动手、动口、体验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三、拓展(环保):讨论怎样保护我们这个地大物博的国家,怎样保护我们生存的这个地球。
四、总结、下课
第二课时
欣赏管弦乐曲《森吉德马》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欣赏管弦乐曲《森吉德马》
1、引导学生根据教材提供的两幅画创遍故事并选代表讲给大家听。师先不要提醒包办,让学生自己观察,组织语言,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2、师播放课件管弦乐曲《森吉德马》主题片断(两次),引导学生感受蒙古民歌风格并利用钢琴或跟随录音机唱会音乐主题。教唱主题曲时要引导学生注意掌握好歌曲速度。(第一次是慢反映牧民温馨幸福美满的生活环境、第二次奔放热情速度加快)。
3、学生听两段音乐,分别将音乐、画面与相应的形容词搭配连线。(第一幅是描绘美丽辽阔大草原的景象;第二幅是表现蒙古族人民欢天喜地载歌载舞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画面。)让学生感受在《森吉德马》中不同形象的两段音乐,它们的旋律是不 是相同?如果旋律相同,作曲家又是采用什么方法创造出两种不同形象的音乐的呢?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这些美丽的景色呢?
4、自学探究评价:作曲家是用了速度的变化,第一段慢,第二段快。所以,音乐中的速度非常重要,我们唱歌时可一定记住掌握好速度。
5、简单介绍:节拍机的作用。
三、总结
四、下课
第三课时
学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教学过程:学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 1.师播放草原英雄小姐妹课件,教师描绘了美丽辽阔大草原的秀美景色,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感情.2、放课件歌曲范唱。要求学生认真聆听。
3、师钢琴伴奏,学生跟唱。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出现的不同节奏型;并处理好一音多词,引出难点。
4、学生分若干小组即兴创作表演。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歌曲。表演时一部分同学演唱,、一部分同学表演,一部分同学选择敲击小乐器的为歌曲伴奏,增加场景气氛。
三、拓展:在情景画面中帮助学生了解蒙古族人居住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特色等, 启发学生是否了解别的民族,能否进行有创意地自由回答:自己如何表达对它的热爱之情?
四、总结
五、下课
第四课时
《草原就是我的家》,欣赏《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
1、播放课件,学生安静地听。
2、教师弹琴,学生跟唱歌曲。
3、分组展示,其他学生评价。
4、个别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歌曲,师生评价。
三、欣赏马头琴独奏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1、播放课件《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学生安静地欣赏,并注意马头琴的音色特点。
2、个别学生分析乐曲和马头琴的音色特点。
3、师简介乐曲。
4、复听乐曲,引导学生用画画的形式表现乐曲。
5、各组展示自己的画,师生评价。
三、拓展:在情景画面中帮助学生了解蒙古族人居住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特色等, 启发学生是否了解别的民族,能否进行有创意地自由回答:自己如何表达对它的热爱之情?
四、小结
五、请学生分组讨论,用别的形式表现乐曲后,各组展示。
六、下课。学生听着乐曲离开音乐室。教学反思:
第四课 音乐幽默小品——木桶有个洞
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唱《木桶有个洞》,学生能灵活运用力度记号,并巩固已建“小音库”中的音高和“认朋友”——C、D、E、F、G、A。
二、通过排演幽默小品《木桶有个洞》,学生能默契配合地参与表演。教学重点
培养小孩的幽默感
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教学课件,电脑 第一课时
学唱歌曲《木桶有个洞》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学习歌词《木桶有个洞》
1、教师播放背景音乐,风趣地朗读歌词。2、学生也风趣地朗读歌词,在朗读过程中理解歌词内容。3、个别学生风趣地朗读歌词,其他学生评价。
三、学唱歌曲《木桶有个洞》
1、教师范唱歌曲,学生安静地欣赏歌曲,并注意教师的语气。2、学生轻声跟钢琴学唱歌曲。
3、引导学生用双响筒模仿老师将歌词唱出来。
四、拓展:结合这节课学习的内容,包括稻草、水以及木桶,教育孩子们要节约,能修好用的物品就不要随便扔掉去买新的,不要浪费资源。
五、总结,布置学生课后创编歌词。
六、下课,听着歌曲离开音乐室。
第二课时
复习歌曲《木桶有个洞》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木桶有个洞》
1、请个别学生用自己理解歌词含义的语气朗读歌词,师生评价。2、学生欣赏课件的歌曲范唱。
3、学生用唱歌曲,注意将歌曲的情绪表现出来。
三、拓展歌曲
1、学生展示课后创编的歌词,并演唱出来。2、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表现歌曲。3、分组表现歌曲。
四、延伸部分:结合这节课学习的内容,包括稻草、水以及木桶,教育孩子们要节约,能修好用的物品就不要随便扔掉去买新的,不要浪费资源。
五师将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排练音乐剧,把讨论的剧本写下来。
六、总结:布置学生课后准备剧本的排练。
七、下课 教学反思:
第五课 动物——人类的朋友
●教学目标
一:学唱歌曲《土拔鼠》,能用体态感受6/8拍子的韵律。
二:学唱歌曲《小斑鸠对我说》和绕口令练习,区分×××和×××节奏,并学会用活泼、天真的情绪演唱。
三:欣赏童声合唱《海鸥》,通过赞美海鸥,激励学生要像海鸥一样敢于拼搏,有刚强的意志。
四:通过“认朋友”和“玩乐器”,能掌握音名A、B在键盘的位置,复习巩固 已学过的音乐知识。
● 教学设计
(一)学唱歌曲《土拔鼠》
1、课题导入: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什么动物?是否经常把喜欢的动物玩具带在身边?让学生畅所欲言导入歌曲。
2、拍手游戏:教师把学生说到的小动物编成儿歌,可让学生结合课本P31做拍拍读读练习,建议两人对拍或三人轮拍,还可以一横排连拍。调动学生的兴趣,儿歌熟悉后边拍手边摇摆身体感受韵律。
3、听听动动:播放课件《土拔鼠》,师生随音乐律动,要求学生用心听,身体充分放松,通过摆动身体感受6/8拍子的韵律,注意培养内心节拍感。
4、学唱歌曲:《土拨鼠》共有四个乐句。第一乐句(a+b)、第二乐句(a+c)、第三乐句(d+e)、第四乐句(d+f),可让同学分辨四个乐句中,哪些乐句是完全相同的,哪些乐句是部分相同部分不同的。运用这种相同与不同的辨识乐句与乐句的关系,培养学生从音乐审美中获得情感满足的同时,锻炼逻辑思维能力与音乐的记忆能力。
(1)先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有利于学生用准确的情感和歌声表达歌曲。
(2)用“LU”哼唱旋律。因为学生气息较短,按4小节换气学生不容易做到,可按弱起拍的规律,2个小节换一次气,统一在弱拍前换气,这也是本课的难点。(3)歌曲基调比较忧伤,要求教师多次范唱,感动学生,让学生模仿,达到效果。
(4)歌曲熟悉后,可让学生选择适当的乐器为歌曲伴奏。如让一些学生强拍拍击鼓心,次强拍敲鼓边;或三角铁、响板、拍手拍脚,再次感受6/8拍。(5)可让学生自己创编一个固定节奏型,边唱边鼓。
(二)学唱歌曲《小斑鸠对我说》
1、听听议议,导入课题:教师播放课件《小斑鸠对我说》,以讲故事形式导入,学生边看课件边听故事,然后议一议,猜一猜小斑鸠对“我”究竟说了什么。2、听听说说:学生欣赏歌曲,谈谈自己的体会,并验证自己的猜想和感受歌曲的情绪。
3、拍拍唱唱
(1)教师带领学生先做P33读读、拍拍绕口令练习。重点练习下面这一句:(2)按节奏读歌词
(3)教师范唱歌曲,要求学生边听边打2/4拍的强弱规律。
(4)用师生接唱方法一句一句接唱,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注意“服、咕、福、书、苦、五、足”等字的韵母“U”音,要求嘴圆,喉咙放松。
(5)歌曲处理:唱熟歌曲后,启发学生带情感演唱。第一乐句唱得轻快、跳跃,唱出儿童内心的喜悦;第二乐句是问句,唱出少年迫不及待想问清对方说什么的心情;第三乐句不宜过强,活泼可爱,声音要有弹性;第四乐句有力上面的保持音,应唱得饱满有力,情真意切。
4、自编自演: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歌曲的表演形式。可以是歌表演,也可以是集演、唱、说、奏为一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看谁的形式最新颖。
5、互相评价,取长补短
(三)、欣赏童声合唱《海鸥》
1、议议、说说:查阅相关资料这个环节,可以在前一节课时布置给学生,让他们在网上查阅有关鸟类的知识和有关海鸥的介绍。让学生谈谈自己所找到的资料的 内容,互相交流,导入课题。
2、听听:教师播放歌曲《海鸥》,要求学生用心聆听,请同学思考这首歌曲有什么特点?听了以后有什么感受?教师要因势利导启发学生听出歌曲由两个声部演唱。歌曲的基调欢快活泼,由于加入二声部,歌曲增添了抒情优美的色彩,烘托出海鸥飞翔在辽阔的海面上的意境。
3、想想:从情绪上进行对比,前两句欢快活泼,中间句抒情优美,最后一句前后呼应。
4、动动:随着“海鸥”的音乐,由学生自行设计动作,表现海鸥勇敢飞翔,击风搏浪的形象。
5、串编故事:把学生分成小组,将本课所学的歌曲与“绕口令”用故事情节串连起来,边讲故事,边歌唱。
(四)认朋友: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
1、把C
D
E
F
G
A
B做成与键盘一样大小的卡片。听老师在钢琴上弹出do、re、mi、fa、sol 各音,让学生出示相应的音名,复习检查掌握程度。
2、老师弹出la、si两音,出示不同颜色卡片A
B,贴到相应的键盘上,并让学生唱准,认准A、B在键盘的位置。
3、找到A、B位置后,让学生依次找到C、D、E、F、G在键盘的位置,再次巩固。
(五)玩乐器:在认识A、B在键盘的位置后,再让学生接触玩乐器练习,要求学生移换右手一指位置,把原来C大调《我有一只小羊羔》转在G大调弹出,这时的A、B位置听起来为唱名re、mi的音响效果,让学生感受同样曲子,在不同高度上的效果。其他曲子依此类推。
(六)拓展
教学反思:
第6课
我们的节日
●教学目标
一:能用愉快,活泼的心情演唱《来吧!快乐的节日》,让学生抒发自己的情感。二:通过欣赏二部轮唱曲《卡农歌》,让学生认识卡农的演唱形式和特点。三:通过学唱《欢乐歌》,让学生感受轮唱形式的特点,能随欢快的节奏动起来,表达高兴的心情,充分张扬孩子的个性。四:通过音乐游戏《雨的节奏》,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音色等,并能运用所建立的“小音库”中的音创编音乐短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教学设计
(一)、学唱歌曲《来吧!快乐的节日》
1、看图片配音乐。先请学生谈谈印象中一年里有哪些节日?最喜欢哪个节日?与儿童相关的节日是什么节?接着媒体展示有关节日的图片,如《新年好》、《祝你圣诞快乐》、《每当走过老师窗前》等,请学生为图片配上相应歌曲的音乐。并导入新课。
2、听听想想。播放歌曲,要求学生听完音乐后,谈谈对歌曲的感受,这首歌曲描述的是哪个节日?怎样让自己的节日过得更有气氛。
3、创设情境。为使“六一”儿童节过得更加热烈,请同学们用自己身边的东西设计现场,布置一个过“六一”儿童节的场景。(边听音乐进行)
4、学唱歌曲。
(1)听老师范唱,边唱边跳,感染学生。
(2)分句听唱,难点训练、如:切分音和附点节奏的处理,“啦啦啦、、、、、、”一段要启发学生用明亮而富有弹性的声音表达孩子欢快的心情,最后一句声音保持较强的力度。(3)歌表演
本环节可作为本课的高潮,挖掘学生特长,如有的唱,有的跳、有的敲,分工合作,让孩子们全身心投入,体验音乐活动给他们带来的乐趣。
5、评价:同学们参与活动的表现要及时进行评价,能更好调动他们积极性
(二)听赏二部轮唱曲《卡农歌》,学唱轮唱曲《欢乐歌》
1、听听说说。教师播放二部轮唱曲《卡农歌》,让学生仔细聆听,然后说说这首歌曲有什么特点?
2、看看做做。教师出示各种颜色卡片:红、黄、蓝、绿等,各摆放在两行,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有什么相同与不同?(请课件制作配合)教师小结,得出规律:卡农原意是“规律”,这首歌曲是黄自为训练轮唱而创作的,歌词本身就已揭示出卡农曲式的特点:虽则我先你后,各唱各的调子,其实只有一个旋律。{教参后附《卡农歌》谱}
3、听听拍拍。歌曲《欢乐歌》,由四个乐句(abac)组成,教师范唱,学生跟随音乐的拍节奏。
4、听听动动。
播放课件,要求学生用四个动作表现四个乐句,进行律动
5、唱唱比比。学会歌曲后,可进行轮唱。轮唱时,要抓住第二声部的起音,如:一声部唱“高”字时二声部准确进入唱“欢”字,以此类推。
6、师生合作。请唱得较好的同学与老师进行轮唱练习。
7、学生合作。把学生分成演唱组、乐器组、舞蹈组合作表演
(三)音乐游戏《雨的节奏》
1、创设情景。
2、创编活动。教师启发学生按书中下雨的情节创编旋律。
3、交流汇报。各组间交流或个人汇报,教师挑出一些作品进行指导整合。汇报创编歌曲时,学生可配上伴奏(生活中的音源或敲击乐器)进行演唱。
4、合作表演。教师把各小组创编的乐句按雨的情节连成音乐剧,请同学们分角色表演出来(分旁白、歌唱组、伴奏组、声势组等)
5、评价。学生进行自评、他评、教师点评贯穿始终。
(三)、拓展(环保):我们在过节的时候,在庆祝节日的时候,怎样保护环境,不要乱丢垃圾。保护好我们的环境。教学反思: 第7课 环球音乐探宝
(二)——漫游亚洲
●教学目标 一:通过欣赏印度尼西亚甘美兰音乐《珍珠》、歌曲《木瓜恰恰恰》、日本名歌《樱花》、渔歌《拉网小调》、歌曲《邮递马车》让学生感受印度尼西亚、日本的民族风情和音乐文化特色,帮助学生理解多元的音乐文化,建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
二: 通过自学歌曲《恰利利、恰利》,学生能运用已学过的节奏与“小音库”已储存的五个音,结合键盘,进行自主合作的学习。三:通过学唱歌曲《红蜻蜓 》,学生能运用力度的变化来演唱歌曲,表达歌曲的感情,并巩固七个音名在键盘的位置。
四: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和了解护照及签证的作用、印度尼西亚和日本的国家的地理位置、民族状况、风俗习惯、国旗等知识。● 教学设计
(一)、听赏印度尼西亚甘美兰音乐《珍珠》
1、填护照。
2、听中讲。教师尽可能将收集到的印度尼西亚风光照片或影碟制作在一个多媒体课件上,听着印度尼西亚甘美兰音乐《珍珠》以导游的口气向同学们介绍印度尼西亚。
3、听中动。教师播放印度尼西亚甘美兰音乐《珍珠》,和学生一起随音乐自由律动。并简介甘美兰音乐。演唱歌曲《恰利利、恰利》
1、听中跳。教师播放歌曲伴奏,并和学生一起听着音乐做简易律动。如《恰利利,恰利》一曲的结构与律动图:
全体一起按节奏拍手(全曲的脚步动作为踏点步)
2、听中拍。先请同学们拍读歌曲中的节奏,充分感受和把握这一印尼民歌风格的特色节奏:2/4 X XX
XX | XX
X||。然后教师按歌曲节奏与旋律,打手号让学生唱出旋律。
3、唱中弹。熟拍节奏的基础上,请同学们在键盘上弹出书48页的指法谱,边唱边弹。先把1指放C音上按指法谱演奏,再把1指移放G音上按指法谱演奏。让学生感受用相同的指法谱可演奏两种音高的《恰利利恰利》。
4、自学歌曲。分小组让学生自学歌曲。自学歌曲时,学生可选择按歌曲节奏与旋律打手号唱歌词,也可选择按指法谱演奏学唱歌词。注意:要唱好“f”记号与“p”记号及印尼民歌风格。自学后分小组进行汇报演唱,演唱时要把轮唱部分的勤耕作的愉快心情唱出来。
5、听中编。教师播放《恰利利,恰利》,请同学们听完后编故事。
6、合作表演。同学们自选表演形式:弹琴、唱歌、舞蹈或自选节奏乐器为歌曲伴奏进行合作表演。
(一)听赏《木瓜恰恰恰》
1、听听找找。教师播放歌曲《木瓜恰恰恰》,请学生找出“恰恰恰”共出现了几次。
2、听听动动。听赏歌曲《木瓜恰恰恰》,教师对学生提出要求:听赏第一遍音乐时,在听到“恰恰恰”处随节奏做拍手的动作。听赏第二遍音乐时,在听到“恰恰恰”处做按节奏拍手、按节拍扭腰的动作。听赏第三遍音乐时,在听到“恰恰恰”处随节奏拍手、跺脚(左右左)和扭腰的动作。听赏第四遍音乐时,在听到 “恰恰恰”处随节奏摇沙棰、跺脚(左右左)和扭腰的动作,其余音乐处随节拍跺脚(左右各一次)和摇动自制沙棰。
3、听听讲讲。教师简介恰恰舞曲特点:舞曲热情奔放,舞步花哨利落步频较快,诙谐风趣。源于非洲,后传入拉丁美洲,在古巴得到发展。及印尼风土人情及相关文化。
4、歌舞表演。教师播放歌曲《木瓜恰恰恰》,请学生分小组分角色进行情节歌表演的排演。
(四)听赏《樱花》
1、听听读读。教师播放日本民歌《樱花》并朗读歌词,请学生边看49页画面边听老师的配乐朗读,听后说说这是到了哪个国家?
2、听听动动。教师播放日本民歌《樱花》,并和学生一起做体验性律动。
3、听听画画。教师播放课件日本民歌《樱花》,请学生先欣赏课件中的樱花,再画出想象中或印象中的樱花图。最后教师简介日本的相关知识。
(五)学唱歌曲《下雨了》
1、听听动动。教师播放歌曲《下雨了》,和学生一起做乐句的体验活动。
2、听听想想。教师范唱歌曲《下雨了》,请学生想想歌曲内含是什么?教师范唱谱例参照见教参
2、听听讲讲。教师播放歌曲《下雨了》,请学生讲讲日本小朋友唱的日本童谣《下雨了》是什么意思?
3、听听唱唱。教师先范唱歌曲《下雨了》,再请学生随伴奏音乐朗读歌词,朗读歌词时,师生共同配合,可让学生从朗读一句过渡到朗读整段歌词。最后师生一起演唱歌曲共同感受这首独具风格的日本童谣。学生学唱歌曲时,一定要模仿教师的范唱语气及乐句间的连接进行演唱。
4、忆忆唱唱。熟唱歌曲后,教师让学生回忆演唱已学过的广东民谣《落水天》,边唱边感受《下雨了》与《落水天》这两首不同风格的下雨歌。
5、唱唱演演。教师启发学生创设情景进行歌表演。
(六)听赏《拉网小调》
《拉网小调》——日本是一个岛国,渔业生产自古以来占着重要地位,作为反映人民生活劳动的民歌,以拉网捕鱼为题材的颇多,《拉网小调》就是其脍炙人口的一首。
1、听听想想。播放日本北海道渔歌《拉网小调》,请学生想想可以在哪句音乐作拉鱼网的动作。(第一句和第四句)
2、听听动动。第二次播放日本北海道渔歌《拉网小调》,师生随音乐的第一句和第四句做拉鱼网的动作。第三次播放歌曲时,教师提出新要求:学生随音乐的第一句和第四句做拉鱼网的动作时,要做出相应的力度和重音;第四次播放歌曲时,学生除了随音乐的第一句和第四句做拉鱼网的动作外,第二句和第三句要求自己创编描写有关渔民的动作来表达对歌曲的感受。
2、听喊喊。
(七)听赏《邮递马车》
1、听听动动。播放日本歌曲《邮递马车》,师生随音乐自由律动。
2、听听选选。播放日本歌曲《邮递马车》,请同学们做练习。
3、听听敲敲。播放日本歌曲《邮递马车》,请学生选用适合表现马蹄声响的小乐器,并随音乐敲击拼好的节奏型。
(八)学唱歌曲《红蜻蜓》
1、听中动。▲听琴声做书中53页“玩玩”的音乐活动。
▲教师弹高声部旋律,请高声部同学模唱高声部旋律。教师弹低声部旋律,请低声部同学模唱低声部旋律。
2、学唱歌曲。▲教师有表情地范唱歌曲的高声部和低声部。这样有助于学生对歌曲所描述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有条件的可以播放这首歌曲的录音。▲学唱歌曲时也可按两个声部分别学唱歌曲。学唱歌词时注意第二、第六小节,由于三段歌词在词曲搭配上的不同,学生常要唱错,可在唱前提醒学生注意或练习几次。
3、唱唱谈谈。学会《红蜻蜓》后,试用以下两种不同方法演唱并谈谈两次歌唱的感受(感受力度的表现作用)。①自始至终用一种力度演唱。②按乐谱上标记的力度演唱。
4、拓展。学了歌曲之后,谈谈我们怎样保护蜻蜓等等这些小动物。请学生自由讨论,然后发表各自的意见。教学反思:
第八课
先辈们唱过的歌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先辈们唱过的歌,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2、能感受和分辨旋律和伴奏。●教学设计
(一)学唱《红星歌》
1、观看影碟。教师播放故事片《闪闪的红星》片断。简介《红星歌》的创作背景。
2、听唱歌曲。教师教唱歌曲时,可单独教唱旋律声部的演唱也可教唱二部合唱。(1)全体学生拍手击b、c、d乐句高音声部的节奏。
(2)全体学生唱前b、c、d乐句高音声部旋律,唱过两次后要求背唱。
(3)全体学生默读后b、c、d乐句低音声部旋律,教师请轻轻拍击节奏,锻炼学生内心听觉。
(4)全体学生背唱b、c、d乐句低音声部旋律。当然不是所有学生都可以背唱准确,可以打开谱子看唱一遍后,再背唱,锻炼音乐记忆能力。(5)学生视唱完整旋律。学生歌唱时,教师歌唱与之对比的声部。(6)教师演唱旋律,学生视唱与之对比的声部,并且要求分句背唱。(7)全体学生歌唱高音声部,同时拍击低音声部节奏。然后交换,歌唱低音声部、拍击高音声部节奏。
(8)学生分为两组,分别歌唱高、低音声部,做二部合唱。(9)由两个学生分声部歌唱,检查学生个人掌握情况。
(10)由学生个人歌唱一个声部,在钢琴上弹奏一声部,并注意按照教师的要求,并随时进行声部交换。
4、学习知识。播放两种形式演唱的《红星歌》,请同学听音乐看画面选择:哪幅图画像音乐中单旋律的演唱?哪幅图画像音乐中带有伴奏的演唱?教师总结:旋律与伴奏,旋律可以是单独演唱的或演奏的,有时听见伴奏在陪衬它。
5、巩固知识。听辩《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片段与《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片段,请学生做活动:如果是单旋律的演唱请举右手,如果是带伴奏的演唱请举双手。
(二)学唱《读书郎》
1、看看。播放课件《读书郎》。向学生提出要求:哪个地方出现了衬词?共出现了几次?
2、听听。教师范唱《读书郎》,要求唱出歌曲情节变化的语气。
3、唱唱。教师一句一句地教唱歌曲,让学生在模仿教师的范唱过程中掌握对歌曲的演唱。
4、敲敲。请同学们按指定的节奏型演奏各敲击乐器为全曲伴奏。
5、演演。熟唱歌曲《读书郎》后,请几名同学根据歌词的内容进行表演(表演方式可个人即兴,也可以经过同学们集体讨论创编),其他同学边唱歌曲边敲击小乐器伴奏。
6、拓展。我们要珍惜我们身边的资源,珍惜我们的生活。讨论我们怎样珍惜我们的生活,怎么样保护我们地球上的资源。教学反思:
第三篇:人音版三年级第六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 春 天
教学内容:春天(第一单元第一课第2—7页)。教学目标:
1、从聆听《春天沂河》、《春》等到中外音乐作品中感受“春”的意境,并展开想像、联想,即兴创作以“春”为主题的音响作品。
2、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表演《嘀哩嘀哩》、《春天举行音乐会》,并进行打击乐伴奏的编创活动,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颂。
重点、难点:歌曲的表现以及听辩并掌握十六分音符的时值长短,并能在实践活动中运用。教学内容:
1、聆听《春天沂河》、《春》等中外音乐作品。
2、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表演《嘀哩嘀哩》、《春天举行音乐会》,并进行打击乐伴奏的编创活动。
教具准备:钢琴、U盘、打击乐器等。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表演《嘀哩嘀哩》。
1、谈话导入。
2、听歌曲范唱;要求:模仿歌曲中的黄鹂鸟的叫声(嘀哩哩 嘀哩)。
3、讲解十六分音符的时值;在黄鹂鸟的叫声中模仿其节奏,从模仿实践中感受“X”的长短,结合复习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时值。
4、再听范唱:要求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
5、学习曲调:分两部分学唱,即前16小节和后16小节。
6、有感情学唱歌词,唱好歌曲。
7、让学生自己为歌曲第二部分选用合适的打击乐器编创伴奏。
8、边唱边表演,师加入表演行列。
三、聆听《春到沂河》。
1、以山东民歌《沂蒙山好风光》导入欣赏。
2、聆听《春到沂河》第一部分。设问:(1)这段曲调熟悉吗?它源于哪一首民歌?
(2)这段曲调给你的情绪有什么感受?
3、介绍柳琴的形状与音色特征。
4、看着书上的图形谱,完整地听全曲,比较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速度变化。
5、揭示曲名《春到沂河》,介绍沂河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懂得《春到沂河》是以山东民歌为素材改编的乐曲。
6、再次完整聆听全曲。即兴用动作来表达对乐曲的感受与理解。
四、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表演《嘀哩嘀哩》。
三、聆听《春》。
1、在歌曲《嘀哩嘀哩》的歌声中导入本课欣赏。设问:歌曲《嘀哩嘀哩》讲的是什么主题?
2、听《春》的主题音乐。
设问:你能从这一段音乐声中感到是四季中的哪一个季节?说说你的感受。
3、分别聆听第一、二、三插段音乐。
4、完整聆听全曲。
过听边看着课本上的图形谱及插图,想像音乐所描写的情景,并校对、调整自己刚才填写的答案。
5、用彩色笔涂色块,描述音乐的情绪变化与发展。
四、表演《春天举行音乐会》。
1、谈话导入,聆听范唱。
设问:这场音乐会的指挥是谁?
2、学唱歌曲第一部分(前16小节):(1)有感情地、有节奏地吟读歌词;
(2)在有感情熟读的基础上,学会曲调与歌曲。
3、学唱歌曲第二部分: 以乐句为单位,以听唱法为主学唱曲调。
4、有感情地唱全歌,并且伴以动作表演。
5、打击乐伴奏渲染气氛。①选择乐器,②选择节奏。
五、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听辩三条节奏,哪两条相同,并进行模仿。
1、节奏图示:
① XXX XXX ∣XXX XXX ‖ ② XXX XXX ∣XXX XXX ‖ ③ XXX XXX ∣XXX XXX ‖
要求:
1、辩别前十六分音符节奏与后十六分音符节奏。
2、让学生他作三条节奏进行听辩。
3、三条节奏同时拍击,重复二到三次。
4、听辩后让全体学生模仿拍击。
三、创作活动。
1、启发引导谈话。
2、结合课本上的四幅图,启发学生用图画、人声、打击乐器表现一组以“春”为题的创作。
3、创作活动可以一个人,也可以找伙伴二三人一起创作,也可以是小组,大家自由结合,充分想像即兴创作。
四、小结。
今天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第二课 可爱的动物
教学内容:可爱的动物(第二单元第二课第8—13页)教学目标:
1、认识低音“567”,掌握“5-5”的八个音高与唱名。
2、唱好《顽皮的杜鹃》、《花喜鹊和小乌鸦》,并试用“5-5”即兴创作4小节曲调,唱自己的歌。
3、在感受、体验音乐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即兴创作表演,表达我对动物的一片爱心。
重点、难点:
1、体验并感受四首作品,进行即兴创作表演。
2、掌握“5-5”八个音的音高与唱名。
教具准备:钢琴、U盘、音符卡片、打击乐器等。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表演《顽的杜鹃》。
1、复习已学过的音高“12345671”,注意唱准“
4、7”两音的音准。
2、认识低音“567”,师示范“567”的柯尔文手势。
3、唱准“5-5”八个音,同样注意唱准“
7、4”。学生边唱边打手势。
4、学生视唱歌曲前4小节曲谱。
5、在能准确视唱前4小节的基础上,再加4小节。
6、听辩训练:听出乐句的重复部分及出现最多的两个音是什么音?在什么时候出现?
7、视唱全曲。
8、学唱歌曲。
注意唱“咕咕”时要短促、跳跃,想像就是杜鹃在歌唱。
9、以三人为一组进行即兴表演。
三、聆听《森林深处的杜鹃》。
1、谈话导入,解释什么是“森林”。
2、初听《森林深处的杜鹃》。
四、小结。
课后请同学们收集反映大森林的资料,下节课一起欣赏。
第 二 课 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表演《顽皮的杜鹃》。
三、听辩“
5、7”两音填入括号内。
四、欣赏《森林深处的杜鹃》。
1、聆听全曲:
设问:①当你听到是你想像中的森林景色时请站起来。②当你听到杜鹃鸣叫声时请举手。
2、师生讨论。
3、复听全曲。
要求:把你对音乐作品的理解用你最方便、最能表现的形式表达出来。
4、简单介绍圣一桑的《动物狂欢节》。
5、完成教材下方的练习与思考。
五、表演《花喜鹊与小乌鸦》。
1、谈话导入,听歌曲录音。
2、感受歌曲的情绪与内容。
3、按节奏有表情朗读歌词。
4、听录音范唱。
要求:把印象最深的几句模仿唱一唱。
5、相互交流已经会唱的几句。
6、重点解决几句难唱的地方,师给予指导纠正。
7、完整唱全歌,鼓励学生随音乐即兴表演。
8、学唱曲谱,要求能流畅地唱谱。
9、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编创伴奏音乐。
10、完整地表演歌曲。
六、小结。
第 三 课 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表演《花喜鹊和小乌鸦》。
三、唱一唱。
用56712345八个音,用X·XX、XXX、X节奏组合,编4小节自己的歌,唱一唱。
四、聆听《赛马》。
1、课件出示一段内蒙古大草原的风光,播放录音《赛马》。
2、设问:刚才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是什么场景?
3、揭题《赛马》二胡独奏。
4、听听二胡的音色,讲讲二胡的主要结构与发声原理。
5、聆听第一乐段主题,随主题哼唱一次。
设问:这段音乐表达了当时比赛场面怎样的气氛?音乐主要运用什么节奏型表现这种气氛?
6、聆听第二乐段的主题并哼唱。
设问:这段音乐与第一乐段比较,又表达了比赛的怎样情景?
7、再听第二乐段。
设问:①第二乐段的主题反复了几次?②你能想像每次反复的不同变化,在比赛的场面上的不同情景吗?③第二次反复时,独奏乐器二胡是怎样演奏的?你能模仿一下吗?
8、完整地听全曲,边听边看课本上的五幅插图。听完后把这场赛马盛会编成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9、复听全曲,边听边用节奏乐器或人声表演赛马时的情景。
五、小结。
第三课 童 趣
教学内容:童趣(第三单元第三课第14—21页)。教学目标:
1、为《一支短笛轻轻吹》、《木偶的步态舞》即兴编创表演,体验其童趣。
2、从《猜调》、《摇船调》中感悟谜语的乐趣,课后收集更多的谜语进行民间文化交流。
3、掌握反复跳跃记号,进行即兴节奏问答的创作活动。
重点、难点:启发学生感受童年生活的乐趣,进行即兴节奏问答的创作活动。教具准备:钢琴、U盘、打击乐器、图片等。
第 一 课 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表演《一支短笛轻轻吹》。
1、谈话导入,听录音范唱。
要求:听听歌曲唱的是什么内容?表达怎样的情绪?
2、讨论歌曲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3、分句学唱。
(1)难点突破,先慢速学唱曲调:335|2|335 25|321 2|当曲调唱熟后,再把歌词唱好。注意后十六分音符与前十六分音符的准确。
(2)学唱第一乐段前8小节与后4小节的曲调。(3)用听唱法学唱第二乐段。
4、歌曲处理。
5、歌表演。
在教室内准备些道具,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表演唱,然后在全班展示。
三、聆听《猜调》。
1、直接聆听。
设问:你能否听出歌中问什么?答什么?
2、解释-问答的对歌,这种形式在民歌中很常见。
3、再听《猜调》。
设问:歌曲的演唱形式、歌曲的速度有什么变化?
4、复听《猜调》。
四、分析小结。
课后请大家收集谜语,可以到图书室去找,也可以自己编,下节课交流。
第 二 课 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表演《一支短笛轻轻吹》。
三、创编与活动。
四、聆听《木偶的步态舞》。
1、形象导入:
(1)设问:看过木偶戏吗?谁玩过木偶?哪位同学来模仿一下木偶的动作,木偶的走路。
(2)师:谁能用语言来描述一下木偶的形象?
2、聆听《木偶的步态舞》。(1)揭示课题。
(2)欣赏第一部分音乐,要求学生在安静听音乐的前提下,可以在座位上边听音乐边做无声的动作及脸部的表情。
(3)再次听第一部时,学生可离开座位,走合拍的步子,及做身体动作,能边听边即兴表演,互相不必语言交流。师同时加入学生的行列。
(4)聆听第二部分音乐,要求合着音乐的节拍走路。
设问: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在速度上有什么变化?表现了木偶的怎样形象?
3、完整地聆听《木偶的步态舞》。
要求学生安静地边听音乐边根据交响乐的发展变化即兴地做各人的模似木偶的动作,把第一、二、三总分的动作有变化地进行表演,看谁做得最好?
五、小结。
音乐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第 三 课 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表演《摇船调》。
1、猜调》导入,聆听录音范唱。要求:能听出问什么?怎样回答?
2、再听老师范唱。
要求:能感悟到“摇船”的感觉吗?当你有感觉时,请用摇船的动作为歌曲伴随律动。
3、学生边听录音边做摇船动作边看歌谱。
4、老师的伴奏下试唱歌曲。
5、各人自学歌曲并设计表演。
6、各组排列成船形,学生边唱边观摩各组的表演,师生评价。
7、两组为一歌队,一问一答。
8、评价小结。
三、猜谜语活动。
1、各人把上节课后收集到的谜语进行交流。
2、修改收集到的谜语。
3、为《摇船调》编创新的歌词。
4、演唱新创作的《摇船调》并进行表演。
四、小结。
音乐与人的关系给我们带来童趣、乐趣。
第四课
音乐会
教学内容:音乐会(第四单元第四课第22—26页)。教学目标:
1、在聆听《苗岭的早晨》等四首不同风格的乐曲中,感受不同的音乐作品情绪给我们美的享受。
2、在演唱《我是小音乐家》中,进行编创活动,体验做小音乐家的情趣。在演唱《嘹亮歌声》中,实践轮唱的演唱形式及其表现的情绪。
3、掌握八分休止符的时值,并能在读谱实践中运用。
重点、难点:创编并体验做小音乐家的情趣,掌握并运用八分休止符。教具准备:钢琴、U盘、图谱等。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聆听《游击队歌》、《苗岭的早晨》。
1、听觉直接导入:
(1)播放《游击队歌》与《苗岭的早晨》的第一句音响。
(2)设问:你能听辩出这两首作品的片段分别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
2、揭示作品的名称以及演奏的乐器名称。
3、聆听《游击队歌》。
(1)初听乐曲,让学生边听口哨吹奏,边看歌谱。
(2)师简介作品的创作背景及作曲家贺绿汀。
(3)复听全曲,允许班上会吹口哨的同学随录音跟着学吹片段。
4、聆听《苗岭的早晨》
①设问:听了这首作品,你想像一下,苗赛早晨的美丽情景,并把它描述出来。
②师简单介绍口笛乐器。
三、聆听《那不勒斯舞曲》、《匈牙利舞曲》(第五号)
1、介绍欧州文化中的音乐、舞蹈,导入本课欣赏。
2、欣赏《那不勒斯舞曲》——小号独奏:
(1)初听全曲。
设问:该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复听乐曲。
设问:速度的变化与情绪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主奏乐器是什么乐器?“吹”、“拉”、“弹”属哪一类?
3、欣赏《匈牙利舞曲》(第五号)
(1)初听乐曲。
设问:该乐曲的主奏乐器是属哪一类?介绍三角琴。
(2)复听乐曲。
设问:乐曲的主题音调出现几次?乐曲可分为几段?速度有没有变化?每段的情绪有什么不一样?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表演《我是小音乐家》。
1、说说自己的理想,听听美国的孩子他们想干什么?
2、聆听歌曲录音。
设问:歌曲中唱些什么内容?是哪几个国家?哪几个城市?他们各演奏什么乐器?怎样演奏?
3、讨论上述问题。
4、再听歌曲,找出歌曲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或规律。
5、师用点谱法指导在学生唱后半拍,起拍的节奏,唱好第一、二句曲调。
6、学唱第三乐句,穿插讲八分休止符。
054∣33 343∣22 254∣33 343∣22 2∣
7、完整地唱好全曲后,填上歌词。
8、以第一人称的角色即兴表演唱。
9、自编歌词。
三、活动与练习
(二)唱熟曲调,然后在四分音符上分别用① XO XO ② OX OX节奏进行唱与奏。1 1 3 3∣5 5 3-∣4 4 22∣7 7 5-‖
1、唱熟曲调。
2、分别用XO XO或OX OX节奏改编,再唱与奏。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活动与练习
(一)1、师范唱内蒙古民歌。
设问:这友歌的歌名是什么?是哪一学期唱的歌?
2、全班学生齐唱。
设问:这支歌能否唱轮唱?怎样唱轮唱?最后结束怎么办?
3、分组讨论。
4、分组展示、点评。表扬有创新的小组。
三、表演《嘹亮歌声》。
1、演唱形式导入。
2、聆听轮唱《嘹亮歌声》
要求能听辩出同一曲调先后进入交叉进行。
3、看歌谱再听一遍。
4、学唱第一声部曲调。
(1)设问:大家在看谱时有没有发现,曲调有一个什么规律?每隔几小节的第一拍有一个什么休止符?
(2)全班四组学生每组自学一句,师巡视重点指导第二句。
(3)分组接唱第一声部,相互纠正,师指导。
(4)交换乐句,再次接唱。
(5)完整地唱好第一声部。
5、学唱轮唱:
(1)全班分为两部分,A唱第一声部,B唱第二部分。先学唱第二声部最后一句。
(2)在教师指挥下,唱二声部轮唱。
(3)填入歌词。
要唱得自豪,声音要明朗、悠扬,切忌喊叫。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五课 牧童之歌
教学内容:牧童之歌(第五单元第五课第28—30页)。教学目标:
1、在学唱《小小羊乐要回家》中掌握全音符的时值及延长记号。
2、在曲调接龙活动中,以即兴他作相连接,提高音乐基础的综合能力。重点、难点:处理歌曲,掌握全音符的时值及延长记号。教具准备:钢琴、U盘、打击乐器、音符卡片等。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表演《剪羊毛》
1、课件出示澳大利亚牧场的画面。
2、边看画面边听范唱。
设问:歌曲中唱些什么内容?这一群牧场上的男女老少在干什么?
3、再连续听两遍,请大家边听边看歌谱,在听完两遍后,测试一下,谁的记忆最好?哪一位能唱出歌曲中的哪几句?比谁唱出句子多而准确?
4、在学生试唱的反馈中学会全歌。
5、再次聆听。
启发学生讨论用什么速度、什么情绪来演唱更能表达这群牧场上人们的心情。
6、完整地有感情地唱全歌。
7、把歌中的“X·X”节奏改为“XX”唱一唱,比较一下感觉如何?为什么?
8、再完整地更有感情地唱好歌曲。
9、分组讨论,为第二部分回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并编配伴奏。
10、各组展示表演并进行点评。
三、聆听《牧童短笛》。
1、谈话导入,听第一部分音乐。
2、再听一遍。
设问:你能从音乐中体验这一情景吗?听完后说说你的想像与感受?
3、师生讨论对第一乐段的感受。
4、揭题,对照图形谱哼唱,5、聆听第二乐段。
设问:这段音乐描绘牧童在干什么?在速度、节奏上与第一乐段相比有什么变化?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6、师生一起讨论。
7、完整地听全曲。
设问:全曲分几段?为什么?有没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乐段?
8、再次完整地听全曲,根据自己对乐曲的理解边聆听边即兴用动作来表演。
9、完成课本上的涂色块及线条连接的作业。
10、简单介绍作曲家贺绿汀。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表演《剪羊毛》。
三、表演《小小羊儿要回家》。
1、由《剪羊毛》导入,提问:小小羊儿为什么要回家?它们的家是怎样的家?
2、聆听范唱两遍。
设问:歌曲表达了哪些内容,它的速度与情绪是怎样的?
3、学唱曲调:
(1)听一遍曲调的范唱。
要求:边听边看谱,是否发现歌谱上出现一个新的音符。
(2)简单复习已学过的音符。“X;X;X-;X”。
(3)新授全音符“X---“。
(4)学生再听一遍曲调范唱,找出“X---“出现几次?
(5)跟着琴轻轻哼唱,师纠正曲调中的音准及节奏错误。
(6)完整地唱全曲。
4、学唱歌曲与处理:
(1)有表情按节奏朗读歌词。
(2)跟着琴轻声把歌词唱准。
(3)师生讨论《剪羊毛》与《小小羊儿要回家》演唱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4)从对比分分析中唱好《小小羊儿要回家》。
(5)讲解延长记号“ ”。
(6)创作歌曲伴奏的节奏型及选择打击乐器。
5、表演实践。
以小组为主可激请外组同学参加,进行适当的排练活动,然后展示表演成果。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表演《小小羊儿要回家》。
三、聆听《孤独的牧羊人》。
1、直接聆听。
2、介绍这一插曲是女教师与孩子们在玩木偶戏时的一首歌曲。
3、提问:这首歌曲中每隔两小节就出现“来咿噢都“,这是谁的歌声?
4、介绍这一插曲的风格。
5、复听歌曲。
在“来咿噢都”处轻轻地合着拍子拍手,边听边表演。
6、单元小结。
四、曲调接龙创作游戏。
1、讲解游戏规则。
2、由老师开始唱头一句,接着就按座位顺序而接,看谁坚持到最后为胜者。
3、此游戏也可穿插在每堂课中,以经常锻炼学生的即兴曲调创作的反应。
第六课 爱祖国
教学内容:爱祖国(第六单元第六课第34—39页)。教学目标:
1、聆听乐曲《红旗颂》,感受相同的曲调由于不同的表现而产生不同的情绪。
2、在演唱《只怕不抵抗》,聆听《救国军歌》中,感受队列进的音乐特征并进行表演。
3、在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等五首爱国主义题材音乐作品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
重点、难点:通过聆听与演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具准备:钢琴、U盘、图谱等。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1、提问:十月是个怎样的季节?
2、欣赏全曲。
设问: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演唱形式是怎样的?
3、出示歌片,再次欣赏。
设问:歌曲由几部分组成?为什么?
4、分段深入欣赏:
(1)边看图形谱,边听第一部分音乐,谈谈对这部分音乐的感受。
(2)边看图形谱,边听第二部分,谈谈与第一部分的对比“风”、“雨” 的含义?
(3)听第三部分并按曲调由自己画图形谱,并与第一、二部分作比较。
5、细致地聆听全歌。
6、各人根据三段音乐,设计三种动作,边聆听边表演。
三、表演《一个妈妈的女儿》。
1、谈话导入。
2、聆听歌曲范唱。
讨论歌曲的内容及其表达的情感。
3、学唱曲调。
先唱第1-12小节曲调,唱会巩固后再唱后面部分。
4、学唱歌词并作处理。
(1)先唱好第一段,熟练流畅后,再学第二段。
(2)学生讨论对歌曲的处理方法,并逐一试唱。
5、用西藏舞的基本舞步,边跳边唱。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聆听《红旗颂》。
1、谈话导入,完整聆听。
2、熟悉、哼唱“红旗”主题。
(1)听赏第一部分“红旗”主题旋律的片段。
(2)出示主题曲调的歌谱,学生跟琴唱曲调。
3、欣赏第一部分。
设问:(1)乐曲一开始的音调你熟悉吗?是取材天哪一首歌的音调?
(2)“红旗”主题给你什么感受?从红旗标题出发,你想到什么?
4、欣赏第二部分。
设问:这部分主题音调是什么曲调?与第一部分的主题音调相比较,相同在哪里,不同在何处?
5、重点讨论相同曲调表现出的不同情绪。
6、完整聆听全曲。
(1)要求学生安静专心地聆听音乐。
(2)每个人用自己最容易表达的方式表现对乐曲的理解。
三、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聆听《救国军歌》。
1、初听全曲。
设问:为什么提出“枪口对外”?
2、再听全曲。
设问:这首歌在音乐上有什么特点?
3、师生一起归纳讨论进行曲的风格特点。
4、在歌曲音乐声中,做队列方整队伍行进步伐操练,体现音乐的特征——威武、雄壮,展示抗日队伍勇敢前进的形象。
5、介绍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三、表演《只怕不抵抗》。
1、由《救国军歌》导入新歌。
2、聆听范唱。
设问:谁能说说歌词与歌曲的情绪。
3、学唱歌曲。
(1)板书1-10小节歌谱,师范唱曲与词。
(2)学生自学,学会后相互唱给旁座同学听,并相互纠正。
(3)师范唱11-17小节三遍,并提问:
谁的记忆力最好,能准确地唱出?
(4)用以上方法再学唱第二乐段10小节。
(5)反第一、二乐段连起来完整地唱,并在歌谱中要唱得强的部位涂上●。
(6)师范唱歌曲最后一句。
(7)学生自学全歌。
4、表演歌曲。
(1)认真聆听范唱,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情绪。
(2)分组讨论设计歌表演,师巡视指导。
(3)分组展示成果,评选二组歌表演A组与B组。
5、综合表演:
顺序可由学生自编,但要包括本单元学过的内容,以突出单元主题——爱
祖国。
四、小结。
爱祖国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小朋友们你们应怎样表达对我们伟大祖国最真挚、最崇高的祝福。
第七课 老师的歌
教学目标:
1、掌握并比较常用的音符,休止符的时值,及听辩曲调,为学习音乐基本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
2、指导学生用真挚的感情,轻声有表情地演唱,表达自己对老师尊敬与爱戴之情。
重点、难点:掌握常用的单纯音符与休止符的时值。教具准备:钢琴、U盘、多媒体。教学设计:
一、组织教学。
二、聆听《我爱米兰》。
1、直接聆听。
设问:你从歌声中感受到了什么?
2、再次欣赏,细细品味。
(1)要求:指导学生从曲调的起伏中和歌词的比喻中体验这种深情的爱。
(2)讲解二重唱的形式。
3、师生讨论歌曲怎样表达学生对教师的爱。
4、再次聆听《我爱米兰》,从认真聆听的神态中要表达出对敬爱老师深深的敬意。
三、表演《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1、谈话导入,欣赏歌曲范唱。
2、朗诵歌词
(1)轻声有感情朗读歌词。
(2)以歌曲录音作背景音乐朗诵歌词。
3、学唱曲调:
(1)跟琴哼唱第一乐段。
(2)学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学生自学第1-8小节曲调,另一部分学生自学第9-16小节曲调。
(3)两大组交流自学的成果,师及时给予指导。
(4)跟琴学唱第二乐段。
(5)完整地唱全曲,;加入同学的朗诵。
4、学唱歌词。
(1)跟琴轻声把歌词填入。
(2)分成四组讨论歌曲的情感处理。
(3)各组汇报一下对各段歌词的处理设想,并进行试唱,大家帮助处理完善。
(4)选出领唱的同学,按教材上的要求试唱。
(5)让学生讨论演唱形式,按他们设计的形式歌唱表演。
四、小结。
小朋友们,你们打算用什么方式表达对老师的爱?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一、组织教学。
二、音乐知识:单纯音符与休止符。
1、复习已学过的音符。
2、设问:哪个音符时值大?它的一半是哪个间符?再一半„„
3、反馈设问:
(1)一个全音符等于几个四分音符?
(2)一个全音符等于几个十六分音符?
(3)有没有三分音符、五分音符、六分音符、七分音符名称?为什么?
4、探究学习:
(1)你从上面归纳的图示中,能否得出一个单纯音符规律?
(2)休止符是怎样的规律?
三、表演《甜甜的秘密》。
1、谈话导入,听歌曲范唱。
2、按节奏有感情地朗诵歌词。
3、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学唱第1-4小节曲调。
4、跟唱第5-8小节曲调→唱好第1-8小节曲调→有感情唱好第一乐段歌曲。
5、学唱第二乐段歌曲。
6、完整地唱全歌。
7、师生讨论以怎样的情绪演唱《甜甜的秘密》。
8、有感情地、投入地演唱《甜甜的秘密》。
9、用动作表现歌曲的情绪。
四、听辩练习。
听辩老师弹奏的是哪一条,用手势表示。
五、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第三课时
教学设计:
一、组织教学。
二、聆听《飞来的花瓣》。
1、直接聆听。
设问:体会歌曲的主题思想和歌名的含义。
2、全班师生讨论题材与内容。
3、再欣赏《飞来的花瓣》。
设问:(1)歌曲的天堂形式是独唱、重唱、齐唱?(2)歌曲为什么采用这样的演唱形式?
4、讨论为什么采用混声合唱的形式。
5、复听歌曲。
要求:从内容、形式进而感受并体验作品所表达的情感。
6、完成课本上作业要求。
三、拓展延伸。
1、把采访老师的内容与自己的伙伴交流。
2、小组合作把收集的内容串起来,中间再穿插本课的四首歌曲或自己会唱的其他歌颂老师的歌曲,形式一个敬师小品——《唱唱我们的好老师》
3、在班上交流敬师小品,体现师生的亲密友情。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第八课 爱和平
教学内容:爱和平(第八单元第八课第48—53页)。教学目标:
1、从聆听《小小白鸽》、《欢乐颂》中进一步了解人声分类的常识。
2、从编创节奏的组合中,用“1-1”八个音编创自己的歌。
3、通过演唱启发学生珍惜友谊、团结友爱,为全世界人民的和平做出自己的贡献。
教学重点:教唱歌曲《每人伸出一只手》和《友谊花开万里香》。
教学难点:用“1234567i”八个音按组合节奏组合编自己的歌,唱一唱。教具准备:钢琴、U盘、打击乐器等。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表演《每人伸出一只手》。
1、谈话导入。
2、聆听范唱。
设问:歌曲唱出了哪几种颜色的手?他们是哪些国家的人。
3、再听一次范唱。
设问:
(1)歌曲分几部分?(2)速度有什么变化?(3)演唱形式有几种?
4、学唱歌曲。
(1)学习点谱法。
(2)师带领学生按节奏点谱,及时纠正音高与节奏,在大跳音程时用手势提示唱准。
(3)按节奏朗读歌词。
(4)词曲结合完整地唱全歌。
5、轮唱与齐唱。
让学生自己处理轮唱与齐唱,以及两部分的不同情绪处理法。
6、歌表演。
按教材提示或自己重新设计表演,体现世界儿童大团结。
三、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表演《每人伸出一只手》。
三、编创与活动。
1、节奏编创:编创二拍子节奏型。
2、旋律编创:用“1-1”八个音按编创的节奏编自己的歌。
四、聆听《小小白鸽》
1、谈话导入欣赏,初听全曲。
设问:小白鸽在歌唱什么?
2、再欣赏《小小白鸽》
设问:(1)从音乐声中你获得什么感受?
(2)歌曲的引子与尾声音乐使你想到什么?
3、边看谱边听录音。
设问:歌曲的节奏有什么特点?请你用“XX XX|”节奏轻轻地为歌曲伴奏。
4、再次聆听《小小白鸽》,学生可作自由选择。
(1)随录音轻轻哼唱。
(2)随音乐合着节奏翩翩起舞。
(3)边聆听边画画,画和平鸽。
(4)合着音乐轻轻击拍。
5、表演《小小白鸽》。
选择部分同学跟着音乐歌唱、舞蹈、画画„„
五、小结。
1、同学们,让和平鸽带着和平的祝愿飞向远方。
2、再次演唱歌曲。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聆听《欢乐颂》。
1、谈话导入。
设问:你是否知道德国有位大作曲家名叫贝多芬?谁能说出他的作品名称?
2、介绍《欢乐颂》。
3、初听《欢乐颂》。
感受庄严而宏伟的气势。
4、再听《欢乐颂》。
思考:你能听辩出几种声音的类别?顺着他们出现的先后你能一一说出来吗?
5、复听《欢乐颂》。
边听边一一板书领唱及各声部进入的声音类别名称。
6、讲解混声合唱,各声部的组成,介绍人声的分类
(二)。
三、表演《友谊花开万里香》。
1、谈话导入,欣赏范唱。
设问:这首歌与《每人伸出一只手》在内容题材、情绪、风格上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2、师生讨论两首歌曲的对比。
3、学唱歌曲
(1)听录音,看歌谱,能唱的句子随录音哼唱曲调。
(2)老师随时调控,及时给予指导。
(3)放录音,心里默唱。
(4)齐唱曲调,要唱得欢快热情。
(5)填上歌词。
4、表演歌曲
(1)分组选择及编创打击乐伴奏。
(2)通过展示,评估选择一组伴奏。
(3)学生自由选择本单元两首歌曲中的一首进行表演。
四、小结。
1、只要我们团结、友爱、合作、友谊,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和平一定能实现。
第九课 家乡美
教学内容:爱家乡(第九单元第九课第54—59页)。教学目标:
1、认识高音“2 3”,用已掌握的从低音“5”到高音“3”十三个音列及各单纯音符时值的组合,自由创作4至8小节自己的歌。
2、启发学生以火热的激情体验歌颂家乡,自豪地唱唱、画画、说说自己的家乡,赞美自己的家乡。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用各种形式表现,赞美自己的家乡。教学难点:编4至8小节自己的歌,唱一唱。教具准备:钢琴、U盘、打击乐器、多媒体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表演《全都认识我》。
1、谈话导入,聆听范唱。
2、学唱曲调:
(1)师范唱一次曲调。
(2)分组分句学唱曲调。
(3)分组接唱曲调。
(4)分组交换学唱乐句,直至全班学生都能唱全曲。
3、师归纳学生的意见试唱这首歌曲。
4、推荐与自荐相结合,请个别学生独唱。
5、分组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编创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6、完整地表演歌曲。
三、聆听《乡下的阳光》。
1、直接聆听,感受歌曲。
2、学生讨论。
3、看着歌谱再听一遍。
讨论:(1)“乡下的阳光好”好在哪里?
(2)说说它的演唱形式?
4、如果你认为好听,可跟着录音轻轻哼唱。
四、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聆听《黄土高坡》、《洞庭鱼米乡》。
1、直接聆听。(不告诉歌名)
2、讨论:两首歌的地域、地区。从歌唱的内容上,从音乐风格上展开讨论。
3、分割欣赏,根据学生的喜爱程度,适当多听几遍。
4、设问:歌曲给你什么感受?歌唱的是什么主题?是哪一声部的独唱?能模仿其中几句吗?唱一唱。
三、表演《山里的孩子心爱山》。
1、谈话导入,聆听范唱。
设问:(1)为什么山里的孩子心爱山?
(2)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学唱第一乐段:
(1)朗读歌词。
(2)分句跟唱,严格注意乐句的完整性。
(3)先歌词后曲调,先跟唱后听唱,适时穿插认识“2 3”
(4)分句巩固,分组反馈,个别指导,及时纠正。
3、学唱第二乐段:
(1)听唱曲调,分句学唱。
(2)填入歌词。
4、完整地唱好全歌。
5、分组讨论演唱形式。
6、分组表演,评出最佳方案,给予表扬。
四、小结。
课后收集唱唱、画画、说说自己家乡的资料,在下节课交流。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编创与活动。
编4至8小节自己的歌,唱一唱。
三、唱唱、画画、说说自己的家乡。
1、推选一位节目主持人,推选一位节目策划人,在老师指导下先了解各人准备的情况,然后安排顺序,唱、演、讲、画穿插进行,有声有色有讲有演,开个热热闹闹的班级联欢会。
2、各人按自己的特长赞美自己的家乡。
四、总结。
第四篇:人音版第六册音乐教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
教学内容:
1、歌曲《嘀哩嘀哩》
2、聆听《春到沂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歌曲黄鹂鸟的叫声中模仿其节奏,从模仿实践中感受十六分音符的时值长短,在复习四分、八分音符时值的基础上,通过比较,让学生理解。
过程与方法:从聆听《春到沂河》中外音乐作品中感受“春”的意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展开想像、联想,即兴创作以“春”为主题的音响作品。教学重难点:
听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注意力与记忆力。能辨别前十六分音符节奏与后十六分音符节奏。备课时间:2月26日 授课时间: 课 型:新歌教学
教 法:教师指导法、引导法 学 法:听唱、合作法 教具准备:钢琴、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聆听《春到沂河》
1、以山东民歌《沂蒙山好风光》为欣赏《春到沂河》的导入。(1)欣赏女声独唱《沂蒙山好风光》。
(2)随教师的琴声视谱哼唱《沂蒙山好风光》曲调。
2、聆听《春到沂河》第一部分(可以听两遍)。设问:
(1)这段曲调熟悉吗?它源于哪一首民歌?(2)这段曲调给你们的情绪以什么感受?
3、介绍柳琴的形状与音色特征。(有条件的学校如能用VCD及多媒体现代化手段介绍,将更为形象生动。)
4、看着书上的图形谱,完整地听全曲,比较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速度变化。
5、揭示曲名《春到沂河》,介绍沂河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懂得《春到沂河》是以山东民歌为素材改编的乐曲。
6、再次完整地聆听全曲。从乐曲的名称(标题)及三部分的速度变化,即兴用动作来表达对乐曲的感受与理解。
三、学唱歌曲《嘀哩嘀哩》
1、导入:谁能模仿小黄鹂鸟的鸣叫声? 如果你不会的话,请听听歌曲中的小黄鹂鸟叫。
2、听歌曲范唱(录音或教师示范)。
3、请你模仿歌曲中的黄鹂鸟叫声。
4、讲解十六分音符的时值。
5、再听歌曲范唱,要求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
6、学习曲调:分两部分学唱,即前16小节和后16小节。(1)前16小节的学唱曲:听出这16小节中的相同乐句是哪一句?先学唱这8小节,然后在学唱其他8小节。
(2)后16小节从听辨相同节奏地乐句切入,学唱好8小节,然后再学唱最后8小节。(3)完整地、有感情地唱好歌曲。
7、有感情地学唱歌词,唱好全曲。
8、让学生自己为歌曲第二部分选用合适的打击乐器编创伴奏,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尊重他们的创作,在尝试实践的基础上,选择最好的方案。
四、教学小结。
小结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掌握情况。
板 布 谷 书 歌唱了勇敢报春的布谷鸟 设 计 教学后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内容:
1、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
2、聆听《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表演《春天举行音乐会》。
过程与方法:并进行打击乐伴奏的编创活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聆听《春》等中外音乐作品中感受“春”的意境,并尽可能展开想像、联想,即兴创作以“春”为主题的音响作品。教学重难点:
听辨并掌握十六分音符的时值长短,并能在实践活动中运用。课 型:新歌教学
教 法:教师指导法、引导法 学 法:听唱、合作法
教具准备:钢琴、打击乐器 录音机 备课时间:3月3日 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表演唱《春天举行音乐会》
1、谈话导入:大自然里有各种美妙的声音,你能用人声来模仿一下吗?春雷的声音?春水的声音?春雨的声音?春风的声音? 这些声音组成了春天的音乐会——课题揭示的《春天举行音乐会》。
2、聆听范唱(教师示范或听录音)。
3、设问:这场音乐会的指挥是谁?这首歌多么富有想像!
4、学唱第一部分歌曲(前16小节):
(1)有感情地、有节奏地吟读歌词(按音乐节奏)。
学生吟诵歌词时,教师弹这16小节曲调为他们伴奏,既作为背景,又为学曲调铺垫,注意:(2)在有感情熟读这段歌词的基础上,学会曲调与歌曲。
5、学唱歌曲第二部分:以乐句为单位,以听唱法为主学唱曲调。“春天举行音乐会”是点题乐句,也是全歌的高潮,要注意唱好。
6、有感情地唱全歌,并伴以动作表演。
7、以打击乐伴奏渲染其气氛。
8、打击乐的编创有两个方面:一是选择乐器,二是选择节奏。必需按不同性能的打击乐器选择其适合表演的节奏型。如金属类宜表演长音,而木块类则宜短音。
三、聆听《春》
1、在歌曲《嘀哩嘀哩》声中导入《春》的欣赏。设问:歌曲《嘀哩嘀哩》讲的是什么主题?
2、听《春》的主题音乐。? 设问:你能从这一段音乐声中感到四季中的哪一个季节?说说你的感受。
3、分别聆听第一、二、三插段音乐。
4、完整地听全曲,边听边看着课本上的图形谱及插图,想像音乐所描写的情景,并校对、调整自己刚才填写的答案。
5、用彩色笔涂色块,描述音乐的情绪变化与发展。
想像音乐描写的情景,启发学生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音乐的情绪发展。不要求统一答案,只要大致情绪(色彩)相同即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四、教学小结。
小结本节课内容和学生掌握情况。
板 春天举行音乐会 书 春的主题音乐 设 计
教学后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内容:
1、歌曲《顽皮的杜鹃》
2、聆听《森林深处的杜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表演《顽皮的杜鹃》。
过程与方法:能根据乐曲的情绪编创不同的动作为歌曲伴奏。
情感、态度、价值观:杜鹃是可爱的动物,在感受、体验以“杜鹃” 为题材的四首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即兴创作表演活动,以表达我们对动物的一片爱心。教学重难点:
认识低音及音高与唱名 课 型:新歌教学
教 法:教师指导法、引导法 学 法:听唱、合作法
教具准备:钢琴、打击乐器 录音机 备课时间:3月3日 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聆听《森林深处的杜鹃》 设问:谁有过去大森林的体验?也许我们大部分都没有去过。能称森林的是几万株几十万株的大树组成的茫茫一大片大树。今天要欣赏的作品是《森林深处的杜鹃》,你能从音乐声中想像吗?
1、聆听《森林深处的杜鹃》
2、再听:
(1)当你听到是你想像中的森林景色时请站起来?(2)当你听到杜鹃鸣叫声时请举手。
3、师生讨论。
设问:(1)你能描绘一下,你想像中的森林景色吗?(2)你能模仿杜鹃的叫声吗?
4、复听乐曲:要求,把你对音乐作品的理解用你认为最方便、最能表现的形式表达出来。如:简笔画、身体的动作„„边听边表现,要保持教室安静能听清音乐,自由想像。
5、简单介绍圣-桑的《动物狂欢节》。
三、学唱歌曲《顽皮的杜鹃》
1、轻声学唱:注意唱“咕咕”时要短促、跳跃,想像就是杜鹃在歌唱。
2、聆听范唱(教师示范或听录音)。
3、学唱第一部分歌曲。
(1)有感情地、有节奏地吟读歌词(按音乐节奏)。
4、学唱歌曲第二部分:以乐句为单位,以听唱法为主学唱曲调。
5、有感情地唱全歌,并伴以动作表演。
6、手势游戏。出示《顽皮的杜鹃》前4小节曲谱,让学生尝试视唱。
7、听辨训练:听出乐句的重复部分及出现最多的两个音是什么音?在什么时候出现?(教师弹奏全曲。)
五、教学小结。
小结本节课内容和学生掌握情况。
板 顽皮的杜鹃 书 咕咕 短促、跳跃 设 计
教学后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教学内容:
1、歌曲《我心爱的小马车》
2、聆听《赛马》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唱好《我心爱的小马车》。
过程与方法: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和持续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马是人类的好朋友。在感受、体验以“马”为题材的四首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即兴创作表演活动,以表达我们对动物的一片爱心。教学重难点:
试用 八个音即兴创作4小节曲调,唱自己的歌。课 型:新歌教学
教 法:教师指导法、引导法 学 法:听唱、合作法
教具准备:钢琴、打击乐器 录音机 备课时间:3月10日 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聆听《赛马》
1、准备一段内蒙古大草原举行赛马盛会的录像,以及一段二胡演奏。如班上有学生会拉二胡或教师本人会二胡演奏更佳。
2、播放内蒙古人民赛马盛会的录像让学生感受赛马时的热烈场面。同时播放录音《赛马》(如能做成多媒体课件,通过大屏幕播放效果更佳)。
3、设问:刚才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是什么场景?
4、揭题《赛马》二胡独奏。
5、听听二胡的音色,讲讲二胡的主要结构与发音原理:二根弦,一个共鸣箱,一把弓。弓摩擦弦,振动发声,由共鸣箱扩大传音。
6、聆听第一乐段主题。再随主题哼唱一次。
设问:这段音乐表达了当时比赛场面怎样的气氛?音乐主要运用什么节奏型表现这种气氛?
7、聆听第二乐段的主题: 再随这主题哼唱一次。
8、设问:这段音乐与第一乐段音乐比较,又表达了比赛的怎样情景??
9、再听第二乐段。设问:
(1)第二乐段的主题反复了几次?(2)你能想像每次反复的不同变化,在比赛的场面上的不同情景吗?(3)第二次反复时,独奏乐器二胡是怎样演奏的?你能模仿一下吗?
10、完整地听全曲,边听边看课本上的五幅插图。听完后谁能把这场赛马盛会编成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
11、复听全曲,边听边用节奏乐器、或人声表演赛马时的情景。
三、表演唱《我心爱的小马车》
1、歌曲《我心爱的小马车》的节奏较复杂,音程跳动大,因此有相当难度(指学谱),所以本歌主要采用听唱法学唱。
2、学唱歌曲:(1)教师范唱。
要求:感受歌曲的情绪与内容。设问:你听后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几句?(2)听录音范唱。
要求:你能把你印象最深的几句模仿唱一唱吗?(3)跟随录音、看着歌谱哼唱歌曲。(4)相互交流已经会唱的几句。
(5)重点解决几句难唱的歌曲,教师给予指导纠正。
(6)完整地唱全歌。在间奏上,鼓励学生随音乐即兴表演(骑马、扬鞭、走崎岖山路„„)。
(7)歌曲会唱后学唱曲谱,要求能流畅地唱谱。(8)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编创伴奏音乐。(9)完整地表演歌曲(唱,演,伴奏)。
3、创作4小节自己的歌?(1)、该曲调的创作要符合三个条件: ①用 八个音。②用 四种节奏型。③4小节长度。
(2)、凡符合以上三个条件,可以让学生自由创作。(3)、在学生创作后,要让学生自己唱自己创作的歌。
(4)、评价后(师生共同评价),唱几首优秀的创作,教师点评给予鼓励。
15、教学小结。
小结本节课内容和学生掌握情况。
板 我心爱的小马车 书 咕咕 短促、跳跃
设 ①用 八个音。②用 四种节奏型。③4小节长度 计
教学后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内容:
1、表演《一支短笛轻轻吹》
2、聆听《猜调》
3、编创与活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反复跳跃记号,进行即兴节奏问答的创作活动。过程与方法:从《猜调》中感悟谜语的乐趣,课后收集更多的谜语进行民间文化交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表演《一支短笛轻轻吹》,体验其童趣。教学重难点:
在学唱歌曲时结合歌曲学习认识并实践反复跳跃记号。
课 型:新歌教学
教 法:教师指导法、引导法 学 法:听唱法
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打击乐器 备课时间:3月16日 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表演《一支短笛轻轻吹》
1、谈话导入:一位小学生在山坡上、在草地上,一边放羊一边吹着笛子,是多么富有童趣。请听歌曲《一支短笛轻轻吹》。
2、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或听录音范唱)。
要求:听听歌曲唱什么内容,表达怎样的情绪。(2)、讨论歌曲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3、分句学唱
(1)难点突破,歌曲中笛子的模拟声节奏较复杂,前十六分音符、后十六分音符都在一句3小节内同时出现,有一定难度,先给予突破。先慢速度学唱曲调。
(2)学唱第一乐段前8小节与后4小节的曲调。
(3)第二乐段,建议用听唱法学唱,以减轻学生的识谱负担。4.歌曲处理。
(1)模拟笛声在乐谱上有顿音记号要唱得短促、轻快,以表达主人翁欢快的心情。
(2)两个乐段要处理得细致:第一乐段是绘景,第二乐段是抒情,两段要有对比。
三、欣赏
1、介绍:《猜调》是一首一问一答的对歌,这种形式在民歌中很常见。
2、聆听《猜调》。设问:你能否听出歌中问什么?答什么?
3、再听《猜调》。
设问:歌曲的演唱形式?歌曲的速度有什么变化?
4、复听《猜调》。
5、分析小结:这首民歌的问句一气呵成,几乎让你没有喘息的机会和思索的余地;回答时,机灵、敏捷,对答如流,显示出回答者的智力和思路的清晰。
6、提出要求:课后请大家收集谜语,可以到图书馆去找,也可以自己编,我们下节课交流。
四、教学小结。
课后请同学们收集更多的谜语进行交流。
板 一支短笛轻轻吹 书 第一乐段是绘景 设 第二乐段是抒情 计
教学后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内容:
1、聆听《木偶的步态舞》
2、编创与活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聆听《木偶的步态舞》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和持续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节奏问答编创活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木偶的步态舞》即兴编创表演,体验其童趣。教学重难点:
通过节奏问答来训练学生的节奏感与想像力。课 型:欣赏课
教 法:教师指导法、引导法 学 法:欣赏法 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 备课时间:3月16日 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聆听《木偶的步态舞》。
1、形象导入:(1)设问:你们看过木偶戏吗?谁玩过木偶?哪位同学来模仿一下木偶的动作、木偶的走路? 当学生自由即兴模仿,教师可轻声地播放《木偶的步态舞》作为背景音乐衬托。当有的学生能合着音乐的节拍走路时,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
(2)设问:谁能用语言来描述一下木偶的形象?(活泼、可爱、滑稽、动作机械)教师适时表扬用词恰当的学生,表扬他们观察很细致,总结很得当。
2.聆听《木偶的步态舞》。(1)揭示课题——标题名称。
(2)欣赏第一部分音乐,要求学生在安静听音乐的前提下,可以在座位上边听音乐边做无声的动作及脸部的表情。
(3)再次听第一部分时,学生可离开座位,走合拍的步子,及做身体动作,还应保持安静,能边听边即兴表演,互相不必语言交流。教师也同时加入学生的行列。
(4)聆听第二部分音乐,要求合着音乐的节拍走路。
(5)设问: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在速度上有什么变化?表现了木偶的怎样形象? 3.完整地聆听《木偶步态舞》。
要求学生安静地边听音乐边根据音乐的发展变化即兴地做各人的模拟木偶的动作,把第一、二、三部分的动作有变化地进行表演,看谁做得最好,尤其是“步态”要做得与音乐相吻合。4.小结:音乐给我们带来无穷的童趣与乐趣。5.编创活动:节奏问答
⑴节奏问答主要是训练学生的节奏感与想像力,是一种较为自由的一种即兴创作活动,没有太多的制约,原则上长度相同即可,但也不是完全一定要一样的小节数。
⑵节奏问答包含诸多音的要素,如力度、速度,以及疏密度等,而问答相当灵活,可以强对强,也可以强问弱答、弱问强答。
6.教学小结。
小结学生本节课掌握的情况。
板 木偶的步态舞
书 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在速度上有什么变化?表现了木偶的 设 怎样形象? 计 “步态”要做得与音乐相吻合教学后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内容:
表演《摇船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用轻松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摇船调》。过程与方法:能根据乐曲的情绪编创不同的动作为歌曲伴奏。情感、态度、价值观:表演《摇船调》,感悟谜语的乐趣,课后收集更多的谜语进行民间文化交流。教学重难点:
感悟谜语的乐趣。课 型:新歌教学
教 法:教师指导法、引导法 学 法:听唱法
教具准备:钢琴、电子琴、录音机、打击乐器 备课时间:3月23日 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表演《摇船调》
1、由《猜调》导入:一问一答的歌曲上节课我们学了《猜调》,今天我们再唱一首这样的一问一答歌曲。2.聆听范唱。
要求:能听出问什么?怎样回答?
3、再听范唱。要求:能感悟到“摇船”的感觉吗?如当你有感觉时,请用摇船的动作为歌曲伴随律动。
4、让学生边听录音边做摇船动作边看歌谱,学生可以随录音轻声哼。
5、在教师的钢琴伴奏下,分男女声试唱歌曲。教师从中获取反馈,纠正个别乐句的错误,如第3、4小节的一字多音,附点节奏等。
6、各人自学歌曲并设计表演。
7、猜谜语活动。
⑴各人把上节课后收集到的谜语进行交流。⑵修改收集到的谜语。⑶为《摇船调》编创新的歌词。
⑷演唱创作新的歌词的《摇船调》,并进行表演。?
三、教学小结:
音乐给我们带来童趣、乐趣。板 摇船调 书 “摇船”的感觉 设 计 教学后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内容:
1、聆听《苗岭的早晨》
2、聆听《游击队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能够用歌表演的形式参与表演、创编动作。
过程与方法: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聆听《苗岭的早晨》、《游击队歌》不同风格的乐曲,感受不同的音乐作品情绪及音乐情境美。教学重难点:
熟悉乐器的音色及种类。课 型:欣赏《游击队歌课 教 法:教师指导法、引导法 学 法:欣赏法 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 备课时间:3月27日 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聆听《苗岭的早晨》、《游击队歌》
1、听觉直接导入:(1)播放《游击队歌》与《苗岭的早晨》的第一句音响。(2)设问:你能听辨出这两首作品的片段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2、揭示作品的名称及演奏的乐器名称:? 《游击队歌》——口哨; 《苗岭的早晨》——口笛; 3.聆听《游击队歌》:
(1)简单介绍作品的背景及作曲家贺绿汀。
(2)复听时,可允许班上会吹口哨的同学随录音跟着学吹片断。4.聆听《苗岭的早晨》:
(1)设问:听了这首作品你想像一下,苗寨早晨的美丽情景,并把它描述出来。?(2)教师简单介绍口笛乐器。(3)复听乐曲
三、教学小结 小结学生掌握情况。板
书 《游击队歌》——口哨 设 《苗岭的早晨》——口笛 计 教学后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课时间:4月3日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学唱《嘹亮歌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过程与方法:在演唱《嘹亮歌声》中,实践轮唱的演唱形式及其表现的情绪。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出现了一幅幅生动而饶有情趣的画面,形象地表现了儿童们在一年四季中天真烂漫的欢乐情景,抒发了他们热爱生活的心情。教学重难点:
轮唱的演唱形式及其表现的情绪。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 教
法:教师指导法、引导法 学
法:听唱法 课
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学唱歌曲
1.演唱形式导入:我们两年多的音乐课上,基本上是大家一齐唱,这种形式称为齐唱。有种演唱形式,曲调是一样的,但不是一齐进入,有先有后轮流进入,这就称为轮唱。
2.聆听轮唱《嘹亮歌声》。要求能听辨出同一曲调分先后进入交叉进行。
3.看歌谱再听一遍。请大家看图形谱:两个人的睑部,二次进入线条是一样的。
4.学唱第一声部。教师范唱第一声部曲调。
(1)设问:大家在看谱时有没有发现,曲调有一个什么规律?每隔几小节的第一拍有一个什么休止符?
(2)每4个小节为一句,共四句。全班分四组学生每组自学一句。(教师巡视重点指导第二句)
(3)分组接唱第一声部,相互纠正,教师指导。(4)交换乐句,再次接唱。(5)完整地唱好第一声部。5.学唱轮唱:
(1)全班分为两部分,A唱第一声部,B唱第二声部。先学唱第二部最后一句。
(2)在教师指挥下,唱二声部轮唱。
(注意进入要准确,最后结束二声部音准)轮唱时,两个声部都要注意相互倾听,相互照顾。各人唱自己的声部还要能听另一个声部,这是唱好二声部的关键(也包括轮唱)。
(3)填入歌词。要唱得自豪,声音要明朗、悠扬,切忌喊叫。6.巩固练习。
三、课堂小结。
小结本节课内容及学生掌握情况。备课时间:4月3日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我是小音乐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指导学生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情感目标:在演唱《我是小音乐家》中,进行编创活动,体验做小音乐家的情趣。教学重难点:
学习演唱《我是小音乐家》,并掌握八分休止符的时值。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 教
法:教师指导法、引导法 学
法:听唱法 课
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新歌教学 1.说说自己的理想?? 2.听听美国的孩子他们想干什么?——聆听歌曲录音。3.设问:在歌曲中唱些什么内容?是哪几个国家?哪几个城市?他们各演奏什么乐器?怎样演奏?
4.讨论上述问题:
(英国—伦敦、法国—柏林、法国—巴黎。吉他—弹奏、提琴—拉奏、法国号—吹奏。)5.再听歌曲。仔细听听这个歌曲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或规律?(每句的开始都是第二拍的后半拍起唱)这个规律学生不一定能讲得出,教师可通过范唱曲调,边唱曲调边打拍子,尤其在弱起时击拍更突出,以引起学生注意与思考。教师适时用动作、独唱进行暗示及语言点拨。
6.教师用点谱法指导学生唱后半拍起拍的节奏,唱好第一、二句曲调(注意乐句的完整性)。
7.学唱第三乐句时,穿插讲八分休止符。
学生已掌握十六分符的时值,只要点拨适时,加上点谱法的动作,学生是能理解的。
8.完整地唱好全曲后,填上歌词。9.即兴表演唱。
三、音乐知识:八分休止符
1.八分休止符的认识可以从八分音符引入,这样即复习八分音符的时值,同时也掌握八分休止符。
2.结合本课《我是小音乐家》教学中穿插进行。3.八分休止符在后半拍是比较容易的,只要前半拍的音符唱得短些即可,但八分休止符在前半拍这样往往是后半拍起唱,这就有一定难度。教师可通过拍击、点谱、动作启发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这一节奏。
4.本课的“活动与练习
(二)”就是配合这一乐理知识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认真练习。
5.通过四分休止符与八分休止符的比较进一步掌握和理解。
6.活动与练习
(二)⑴唱熟曲调。
⑵分别用X0 X0 或0X 0X 节奏改编,再唱与奏。
四、教学小结。小结学生掌握情况。
板
我是小音乐家 书
X0 X0
0X 0X 设 计
教学后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课时间:4月10日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1、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2、学唱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用准确的节奏、正确的换气和自然优美的声音来演唱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
过程与方法:学唱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在演唱体验中表现歌曲主题意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爱国主义题材音乐作品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教学重难点:
通过聆听和演唱歌曲,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 教
法:教师指导法、引导法 学
法:听唱法、欣赏法 课
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1.设问:为什么人们把十月称为金秋?(气候、季节、节日„„)2.欣赏《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回答问题:歌曲的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什么主题思想?演唱的形式? 3.出示歌片,再次欣赏:边看谱边欣赏。提问:歌曲由几部分组成?为什么? 4.分段深入欣赏:?(1)边看教材的图形谱[1],边听第一部分音乐,谈谈你对这部分音乐的感受。?(2)边看教材的图形谱[2],边听第二部分,谈谈与第一部分的对比。“风”、“雨”的含义?(3)听第三部分并按曲调由自己画图形谱。谈谈这一部分的形象并与第一、二部分比较。
5.细致地聆听全歌曲并讨论:(1)歌曲给你什么感受与启示?
(2)对“我们走进明天的洪流”这句词你怎样理解? 6.各人根据三段音乐,设计三种动作,边聆听音乐边表演,以表示对歌曲的理解。
三、学唱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
1.谈话导入:每个人都有一个妈妈,你的妈妈叫什么? 2.太阳和月亮也有个妈妈,他们的妈妈叫什么?——光明。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3.聆听歌曲范唱。
讨论歌曲的内容及其表达的情感。4.学唱歌曲:
注意:(1)由于此歌音域较广,节奏较复杂,所以对三年级学生有一定难度,宜用听唱法,反复多听几次模仿学唱。歌曲定调建议改为1=F。低声区的声音不要压,要放松,高音不要喊叫,用些假声唱。
(2)为了降低难度,可分为两部分学唱,先唱第1~12小节曲调,唱会巩固后再唱后面部分。在歌词方面要先唱好第一段、熟练流畅后,有时间再唱第二段,或第二段让学生课后再学唱。
5.唱熟练、流畅后,可以边跳边唱。?
四、教学小结。
小结本节课内容,及学生掌握情况。
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板
歌曲给你什么感受与启示? 书 设 计 教学后记:
———————————————————————————————————————————————————————————————————————————————————————
备课时间:4月17日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聆听《红旗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聆听《红旗颂》,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聆听素材统一,形象完美的音乐作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聆听《红旗颂》,感受相同的曲调由于不同的表现而产生不同的情绪。
教学重难点:
通过聆听感受相同的曲调由于不同的表现而产生不同的情绪。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 教
法:引导法 学
法:欣赏法 课
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聆听《红旗颂》
1.谈话:200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周年。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隆重的庆祝晚会。晚会的题标就是总书记亲笔题写的“红
旗颂”。红旗象征着革命,是我们的信仰。它火红炽烈,燃烧着无数先烈血染的风采。红旗是团结的象征、力量的象征、胜利的象征。
2.熟悉、哼唱“红旗”主题。
(1)听赏第一部分“红旗”主题旋律的片段。
(2)出示主题曲调的歌谱,教师在钢琴上弹奏,并要求学生看着谱跟唱曲调。
3.欣赏第一部分。设问:
(1)乐曲一开始的音调你熟悉吗?是取材于哪一首歌曲的音调?(国歌)(2)“红旗”主题给你什么感受?从红旗标题出发,你想到什么? 听后讨论以上两个问题,如有必要还可以听一次。4.欣赏第二部分。设问:
这部分主题音调是什么曲调?与第一部分的主题音调相比较,相同与不同之处在哪里?
(这环节是本教学内容的重点,要细致引导点拨,让学生从音乐中获得体验。)5.重点讨论相同曲调表现出的不同情绪。
(1)要求发表意见的学生不仅是讲,还要唱。唱出两个相同曲调的不同表现(第一部分抒情歌唱性,第二部分进行曲风格,速度也加快了)。教师要适时加以点拨、启发。
33(2)分析两部分不同的情绪表现、发挥学生的想像进行形象比较。(3)有必要的适度播放第一、第二部分的“红旗”主题进行对比,加深学生的感受。
6.完整地聆听全曲。
通过以上两部分的分析、对比,要激发学生听全曲的欲望,并提出聆听的要求:
(1)要保持安静地聆听音乐的环境。
(2)对乐曲的演绎理解,可以各人用自己最容易表达的方式进行,善于画画的,可以边听边用简笔画来表现乐曲的意境;善于用动作表演的,可以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各段音乐的发展。当然还可以创造更好的方式来表现。
三、课堂小结
人们赞红旗,颂红旗,用最美的旋律表达对红旗的颂扬。显示出我们民族的伟大,民族的骄傲。
红
旗
颂 板
取材于哪一首歌曲的音调?
国 歌 书
红旗象征着革命,是我们的信仰。设 计 教学后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课时间:4月24日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1、聆听《救国军歌》
2、学唱歌曲《只怕不抵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用饱满的歌声唱好《只怕不抵抗》,努力表现抗日战争时期广大儿童的爱国热情和年纪虽小志气高的精神面貌。
过程与方法:感受形象鲜明起伏跌宕,节奏疏密相间,显得生气勃勃的旋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 聆听《救国军歌》爱国主义题材音乐作品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教学重难点:
通过聆听和演唱歌曲,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 教
法:教师指导法、引导法 学
法:听唱法、欣赏法 课
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学唱歌曲《只怕不抵抗》
1、导入新课
师:你们看到过哪些抗日战争的影片、还记得影片中的哪些小英雄?
生:讨论、回答问题、雨来、刘胡兰„„ 师:你喜欢这些小英雄吗? 生:喜欢。
师:在这些影片中我们常能听到一些好听的歌曲,你记得有那些?
生:《闪闪的红星》、《共产儿童团团歌》、《歌唱二小放牛郎》„„ 师:那今天我们还要学唱一首小英雄们唱的歌,我们先来听一听。
2、听录音
指导学生边听边轻声歌唱。
3、分析歌曲
师:你在唱的过程中发现哪些句子不易唱好? 生:冲锋到战场
师:“冲”字是后半拍起唱,“锋字”唱两拍,“到”里的附点四分音符唱一拍半,“场”唱三拍,跟老师来演唱。还有吗?
生:“只怕不抵抗”三句
师:一句一句分析,一句一句范唱,学生横唱。生:最后有一个“ ”记号
师:这叫延长音记号,看象不象眼睛,上面象眉毛,它一般置于音符或休止的上方或下方,一般从延长一般为原则。
再次听音乐,边听边划拍唱,能基本唱准。
4、学唱歌曲
跟琴轻声唱,边唱边划拍 有感情的进行演唱 分组分句进行演唱
5、学唱歌谱
认音名,放慢速度,跟琴把音名音高认准 跟琴轻轻划拍唱乐谱 个别乐句跟老师来唱一唱 师生接口唱 齐唱乐谱
6、创编动作
再次歌唱词要求能更准确、更有感情
师:请你们想想小英雄的形象,你觉得这些歌词应配上哪些动作,自己讨论。
学生自己表演 老师给加上一些动作 一起跟音乐来表演 加上打击乐器伴奏进行演唱
三、欣赏《救国军歌》
1、初听《救国军歌》
设问:为什么提出“枪口对外”?
师生交流有关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从而进一步理解歌词“枪口对外”含义。
2、再听歌曲《救国军歌》。
设问:这首歌在音乐上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在音调、节奏上、风格上„„去讨论。(学生讨论,教师归纳进行曲队列歌曲特点:音调高昂激越,节奏铿锵有力。)
3、在歌曲《救国军歌》音乐声中,做队列操练,步伐要体现音乐的特征——威武、雄壮,展示抗日队伍勇敢前进的形象。
4、教师小结,介绍这首歌是冼星海从法国归国后于1936年开始创作的救亡歌曲最成功的作品之一。
四、课堂小结:
小结本节课内容及学生掌握情况。
只 怕 不 抵 抗 板
“到”里的附点四分音符唱一拍半 书
“场”唱三拍 设 计 教学后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课时间:5月1日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1、聆听《牧童短笛》
2、学唱歌曲并表演《剪羊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用轻盈而有弹性的声音在较高音区歌唱。过程与方法:感受形象鲜明起伏跌宕,节奏疏密相间,显得生气勃勃的旋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聆听、学唱歌曲使他们进一步认识到劳动的意义。教学重难点:
歌曲节奏的准确把握。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 教
法:教师指导法、引导法 学
法:听唱法、欣赏法 课
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
师:同学们,谁来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为什么?(生
回答)
老师也告诉学生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羊”。因为羊很温顺,也很可爱。而且羊的全身都是宝呢,羊肉可以吃,羊奶可以喝,羊皮、羊毛还可以做成衣服,还有羊角不光是珍贵的药材,还可以做成装饰品呢!
师提问:在你们的印象中,我们国家哪些地区的羊特别多?(新疆、内蒙古大草原„)
老师给大家讲澳大利亚的“羊”:澳大利亚的羊特别多,就因为这个国家的羊特别多,它还有个美称叫“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在澳大利亚,每年到了春夏之交的时候,所有牧场、农场就会将羊集中在一起,剪下羊毛,然后将这些羊毛出口到其他的国家。我们平时穿的羊毛衫、羊毛大衣等都是用羊毛加工而成的。
同学们看过怎么剪羊毛吗?谁学着做个动作试试。
三、出示歌曲
1、听录音,听听勤劳的人们是怎样剪羊毛的。他们的心情如何呢?(生听完歌曲后回答)
2、带着愉快的心情再听一遍,师生为歌曲伴奏。
3、师“老师也想感受歌曲愉快的心情,我来把歌词读一读。师有节奏的读第一段歌词。学生读第二段歌词。师生做游戏合作读歌词。
4、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哼唱学习歌曲。
5、带上歌词试着唱一唱。
6、跟录音唱歌。
7、分小组创编动作表演歌曲。
8、指名上台表演,师生评价。(没有上台的同学为表演者伴奏)
9、全班同学愉快、高兴的表演歌曲。
四、聆听《牧童短笛》
1、《牧童短笛》,由几个乐段组成?它们的情绪怎样?(分成三个乐段)。
第一乐段速度徐缓,旋律悠扬; 第二乐段速度欢快,旋律流畅; 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完全再现。
(三)分段分析,分段讲解,分段欣赏全曲
第一乐段。1=G,4/4拍,这一乐段用对位手法写成,左右手各演奏一个声部,使旋律此起彼落,连绵不断,在我们面前仿佛展现了这样一个画面:一望无际,绿草成荫的田野里,两个牧童倒骑在牛背上,在田野里纵情对歌。
在这一乐段里,教师要启发学生想象,引导学生理解乐曲所表现的内容;乐曲的两个声部此起彼落,正如两个小牧童在牛背上对歌。
第二乐段
这一乐段由上面的C调转到G调,由4/4拍转到2/4拍,速度明显加快,与前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似乎描绘出两个牧童在田野里追逐喜戏。在这一乐段里,教师应尽量少讲,充分启发学生想象,展开
必要的讨论。通过听、讲、想、讨论,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和理解作品第三乐段
本段是第一乐段的完全再现,曲调稍加装饰,使乐曲显得更加流畅、紧凑、欢快,情绪显得十分安谧,使乐曲更加充满诗情画意。最后乐声渐弱,结束在明亮的高音区,给人以诗意来尽之感。本段也听后再分析,以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让学生自己去理解作品,本曲所表现的内容好象又回到第一乐段:两个小牧童重新坐在牛背上吹笛对歌,并且赶着牛慢慢回去了„„
(四)欣赏全曲
分段分析,分段欣赏全曲后,教师应让学生完整无缺地把全曲“听”一遍,以便学生加深对全曲(整体)的印象,这一遍,教师不能在中间作任何插话,以免打断学生的思路。
五、课堂小结:
小结本节课的内容及学生掌握情况。牧童短笛
板 第一乐段速度徐缓,旋律悠扬; 书 第二乐段速度欢快,旋律流畅; 设 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完全再现。计 教学后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课时间:5月8日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1、聆听《孤独的牧羊人》
2、学唱歌曲《小小羊儿要回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练习掌握全音符的时值及延长记号。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创编情景与动作进行表演。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聆听歌曲《孤独的牧羊人》学唱表演歌曲《小小羊儿要回家》,加深体验农家“乐”之情。教学重难点:
掌握全音符的时值及延长记号。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 教
法:教师指导法、引导法 学
法:听唱法、欣赏法 课
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学唱歌曲《小小羊儿要回家》
1、歌名导入。设问:谁能来解释一下歌名?小小羊儿为什么要回家?它们的家是怎样的家?
2、聆听范唱二遍。要求能感受歌曲的内容、速度与情绪。
3、学唱曲调:
(1)听一遍曲调的范唱。要求:边听边看谱,是否发现歌谱上出现一个新的音符。
(2)简单复习已学过的音符。
(3)新授全音符。如果四分音符唱一拍,那么全音符就唱四拍。(4)学生再听一遍曲调范唱,找出 出现几次?(5)跟着钢琴弹奏的曲调轻轻哼唱。教师纠正曲调中的音准及节奏错误。
(6)完整地唱全曲。
4、学唱歌曲与处理:
(1)跟着钢琴轻声地把歌词唱准。纠正错误处。(2)复习《剪羊毛》。
(3)师生讨论这两首歌曲演唱的相同点与不同处。
相同点:题材相同,描述牧场——牧羊的内容。不同处:地区风格不同;中国山区与澳大利亚牧场。情景不同:黄昏赶羊群回家与剪羊毛劳动场面。速度、情绪不同;中速、抒情与稍快、活泼。
(4)从对比分析中唱好《小小羊儿要回家》。
三、聆听《孤独的牧羊人》
1、设问:谁看过影片《音乐之声》?教师简单介绍一下剧情。介绍这一插曲是女教师与孩子们在玩木偶戏时的一首歌曲。
3、这首歌曲中每隔两小节就出现“来咿噢嘟”这是谁的歌声?
再听时,请在“来咿噢嘟”处轻轻地合着拍子拍手。
4、介绍这一插曲的风格:影片的故事发生在奥地利,但这是一部美国的音乐剧,所以这首插曲是美国乡村音乐的风格,尤其是“来咿噢嘟”是用假声唱法,这是地道的美国乡村歌曲的演唱特点。
5、复听歌曲。可边听边表演。
四、教学小结
小结本节课内容及学生掌握情况。
小 小 羊 儿 要 回 家
板 相同点:题材相同,描述牧场——牧羊的内容。不同处:地区风书 格不同;中国山区与澳大利亚牧场。情景不同:黄昏赶羊群回家 设 与剪羊毛劳动场面。速度、情绪不同;中速、抒情与稍快、活泼。计
教学后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课时间:5月8日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1、聆听《我爱米兰》
2、学唱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音乐知识--单纯音符。掌握并比较常用单纯音符、休止符的时值,及听辨曲调,为学习音乐基本知识打下较扎实的基础。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创编情景与动作进行表演。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聆听和学唱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和《我爱米兰》,感受和体验学生们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之情。教学重难点:
体验表现歌曲情境
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电子琴 教
法:教师指导法、引导法 学
法:听唱法、欣赏法 课
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聆听《我爱米兰》
1.解题导入:为什么在那么多鲜艳夺目的花卉中,就爱米兰呢?请听这二位学生的回答。
2.欣赏二重唱《我爱米兰》。
?设问:你从歌声中感受到了什么?(对老师深情的爱。)3.再欣赏:《我爱米兰》,要细细地品味。
(1)要求:从曲调的起伏中和歌词的比喻中体验这种深情的爱。(2)讲解二重唱的形式(童声二重唱)。4.师生讨论歌曲怎样表达对教师的爱。
(1)曲调起伏大,以表示出学生在叙述中不平静的心情。(2)歌词用米兰比作敬爱的老师,小小的黄花就是老师的品格。(3)从身边老师的具体生动的事例中说明老师的崇高品格。5.聆听《我爱米兰》,从认真聆听的神态中要表达出对敬爱老师深深的敬意。
6.音乐知识:单纯音符与休止符? ⑴复习已学过的音符(按学过的顺序)。
⑵归纳。哪个音符时值最大?它的一半是哪个音符,再一半„„ 探究学习:
①你从上面归纳的图示中,能否得出一个单纯音符规律? ②休止符是怎样的规律?(教师讲解)
三、学唱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1.请同学朗诵《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歌词(以轻声歌曲录音作背景音乐伴奏)。
2.欣赏歌曲范唱,感受歌曲的情绪。3.学唱曲调:?(1)跟琴哼唱曲调第一乐段。?(2)把全班学生一分为二,一部分学生自学第1—8小节曲调,另一部分学生自学第9—16小节曲调,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两大组交流自学的成果,教师及时给予指导。(4)跟琴学唱第二乐段。4.学唱歌曲:
(1)跟琴轻轻地把歌词填入。
(2)分成三组或四组讨论歌曲的情感处理。
(三组分为每组一段歌词;四组分为另一组讨论第二乐段的处理。)(3)各组简单汇报一下对各段歌词的处理设想。(速度、各乐句的力度、特殊词句的处理等),并进行试唱,大家集体帮助处理完善。
(4)选出领唱的同学,按教材上的要求试唱。请四、五位同学用打击乐伴奏。
四、课堂小结
小结本节课内容及学生掌握情况。
教学后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课时间:5月15日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1、聆听《飞来的花瓣》
2、学唱歌曲《甜甜的秘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唱歌曲《甜甜的秘密》,唱出前半段悄悄地、偷偷地送秘密,唱出后半段急切的希望老师早点知道自己送出的秘密。
过程与方法:能感受歌曲所表达的美好情绪。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在“藏秘密,送秘密”的活动中,表达自己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戴之情。教学重难点:
学唱《甜甜的秘密》,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戴。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 教
法:教师指导法、引导法 学
法:听唱法、欣赏法 课
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学唱歌曲《甜甜的秘密》
1.这一群学生是如何把自己的秘密告诉自己的老师?请听《甜甜
的秘密》范唱。
2.有感情地按节奏朗诵歌词。(教师以钢琴弹奏曲调同步为朗诵伴奏。)3.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唱第1—4小节曲调。
4.跟唱第5—8小节曲调→唱好第1—8小节曲调,→有感情地唱好第一乐段歌曲。(无论学唱、跟唱,要注意以乐句为单位的相对完整性。)5.学唱第二乐段:(1)范唱第二乐段歌曲。
(2)分句跟唱第二乐段歌曲 →分句跟唱第二乐段曲调。(3)唱好第二乐段曲调 → 唱好第二乐段歌曲。7.师生讨论以怎样的情绪演唱《甜甜的秘密》。8.有感情地、投入地演唱《甜甜的秘密》。
9.如果说本课的其它三首歌曲都是孩子们的歌声表达对老师的一片敬意的话,那这首歌是广义的,是过去的学生寄来的赤诚的怀念写给老师的问候与答卷,是全社会的人们对老师的祝愿。
三、欣赏《飞来的花瓣》。
1.歌名《飞来的花瓣》的含义;其次,明白歌词的主题思想。2.全班师生讨论题材与内容。3.再欣赏《飞来的花瓣》。设问:
(1)歌曲的表演形式是独唱,重唱,齐唱?(2)歌曲为什么采用这样
第五篇:人音版第六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一、歌曲:和祖国在一起,和妈妈在一起
二、读谱知识:拍号4/4和四拍子指挥图式
三、综合训练
1、轮唱练习
2、节奏写作练习
四、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齐唱)声乐演唱形式
教学目标:
一、学习交替运用连贯与跳跃的唱法,表达对祖**亲的挚爱和幸福的心情,为学习断音唱法作好准备。
二、通过对《国歌》的再次欣赏,使同学进一步树立自身祖国和民族的自豪感,初步了解声乐的演唱形式。
三、知道4/4拍的含义和其强弱规律,并结合学习歌曲和轮唱的演唱形式,练习四拍子的指挥图式。
教学重点:歌曲演唱
教学难点:4/4拍的认识
课时布置: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4/4拍号
二、综合训练
1三、歌曲识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听音乐进教室,唱师生问好歌。
二、基本训练:
1、复习2/
4、3/4拍号指挥图式。
2、介绍4/4拍号,在学习其强弱规律时,先不告诉同学,由老师打节奏,同学听强弱变化。
3、进行拍手拍腿的强弱训练,加深识记。
4、介绍4/4拍拍号指挥图式。
5、综合训练1:先做为单声部的发声练习,要求做到音准,4/4拍强弱感清楚,在熟练的基础上再进行轮唱训练。
6、歌曲识谱
(1)听录音范唱,在初步熟练全曲的基础上进行识谱练习。
(2)单独练习* 节奏。
(3)分段识谱教学,注意唱好和点节奏。
三、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复习巩固4/4拍知识。
二、歌曲教学
三、欣赏教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听音乐进教室,唱师生问好歌
二、基本训练
1、发声练习:综合训练
12、复习4/4拍知识
三、新课教学
1、歌曲导入:让同学联系自身有所体验的事例,来表达幸福美好的感受启发同学用挚爱之情抒发对祖国***热爱与赞颂。
2、在老师的钢琴伴奏声中,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3、歌曲处置:速度宜用中速,力度上第二乐段要比第一乐段更激情,连音与断音的唱法要在一个乐句中,鲜明地表达出来。
4、欣赏
(1)进一步启发同学的联想,听赏时,将自身置身于国际竞赛的授奖仪式上看到我国的运动健儿手捧奖杯,在庄严雄伟的《国歌》声中,眼望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动人情景,回咎《听听想想》。
(2)介绍声乐演唱形式—齐唱。
四、小结:
第二课
教学内容:
一、歌曲:大雁歌
二、读谱知识
1、音名,唱名
2、全音、半音
3、跳音记号
三、综合训练
1、声乐训练
2、识别半音的练习。
四、欣赏:我乘上小马车(童声二重唱)
教学目标:
一、进行连音和断音的对比练习,使同学懂得两种不同的唱法的表示方法,和其作用,并在歌曲演唱中运用。
二、认识音名和唱名,并了解各音名和唱名之间的全音和半音关系。
三、初步感受“重唱”的表示效果。
教学重点:跳音记号的掌握
教学难点:音名、唱名
课时布置: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跳音记号
二、综合训练民
三、歌曲识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听音乐进教室,唱师生问好歌。
二、基本训练:
1、发声练习:
mi yu mi ya mi ya mi ya
发声练习要求同学上鄂要向“天文馆”的屋顶,圆形的,眉毛挑起唱。
三、新课教学
1、跳音词记号:由发声练习的连贯唱变成跳唱引进跳音记号,表示该音要唱得短促有弹性,其时值大致是原音符的一半。
2、综合训练1,完成后半部的断音唱法,音断气不时。
3、学唱歌曲《大雁歌》
(1)复习3/4拍的强弱规律,作综合训练2。
(2)介绍大雁的知识
(3)拍击节奏特点,注意* 节奏型。
(4)标唱名
四、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学唱《大雁歌》
二、进行歌曲处置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听音乐进教室,唱师生问好歌
二、基本训练:
1、发声练习(同上课)
2、节奏训练:复习《大雁歌》的节奏。
三、新课教学:
1、按节奏把歌词朗读下来,朗读歌词时要有感情,启发同学理解大雁,不怕困难,勇往直前遵守纪律,热爱集体的优良品德。
2、跟琴视唱歌曲的唱名。
3、跟琴小声唱词。
在练习带有跳音记号的第三个乐段时,应与第一乐段作对比,比较* 和 的不同唱法和不同效果。
4、歌曲处置:力度处置分作三个层次
(1)1-10小节:坚持稍弱
(2)11-18小节:力度适当加,表达坚定不移的决心。
(3)19以后:从弱开始,模进局部“唱着歌儿,把路赶”,力度稍作增强,以后随旋律逐渐上升,力度也要相应做渐强的变化,把歌曲推向高潮。
四、结束:复习歌曲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一、复习歌曲《大雁歌》
二、学习音名、唱名、全音、半音。
三、综合训练
2四、欣赏《我乘上小马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听音乐进教室,唱师生问好歌
二、基本训练:同上课,复习《大雁歌》
三、新课教学:
1、读谱知识
(1)音名:C,D,E,F ,G,A,B在键盘和五线谱上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
(2)唱名do,re,mi,fa,sol,la,si在首调唱名法体系中是可以流动的,每个键上的音都可当do.(3)介绍全音、半音:在音阶中,两音之间音高的最小距离是半音,两个半音构成一个全音。
(4)做综合训练2:在歌曲《大雁歌》中,找出两音之间相距半音的地方,用铅笔轻轻地作这样的标志“╲╱”
2、欣赏《我乘上小马车》
(1)初听前介绍歌曲背景
(2)提问:歌曲的拍节
(3)复听,演唱形式?
(4)听音乐跟琴哼唱
(5)谈感受
四、小结
第三课
教学内容:
一、歌曲:边区好地方
二、综合训练
1、听辨和声音程连接
2、节奏连接练习
三、欣赏:浏阳河(男女声对唱)
教学目标:
一、学唱一个升号调的歌曲,继续熟悉该调号的首位。
二、通过学唱和欣赏民歌《浏阳河》感受当年人民群众对革命的政权,领袖所怀的自豪与深厚感情。
三、初步认识乐段中前后两个乐句刘,在节奏上的联系和节奏组拿 规律;听辨由和声音程的连接构成的音组,培养初步的多声部听觉。
教学重难点:听辨音程,初步熟悉和声旋律。
课时布置: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综合训练1、2二、初步学会歌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听音乐进教室,唱师生问好歌
二、基本训练
1、综合训练1:听辨弹奏的是哪一组音
*(1)
*(2)
老师先接顺序弹奏2遍,使同学在听觉上有个初步印象,然后,再弹奏其中的一组,由同学回答是第几组音,再分两组音程组合。
三、新课教学:
1、综合训练2:应先让同学把每一条节奏都练一遍,让同学自身讨论哪一条更合适。
2、学习歌曲
(1)范唱,讲解民歌的背景。
(2)此歌用听唱法学唱,因为g调这一知识至今教学中尚未涉和。
(3)掌握节奏:*
四、小结:节奏是学习歌曲的基石,只有掌握了节奏才干更好的学习歌曲。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学会歌曲《边区好地方》
二、欣赏《浏阳河》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听琴进教室,唱师生问好歌。
二、基本训练:《边区好地方》的节奏。
三、新课教学:
1、学习歌曲《边区好地方》
(1)通过每行曲谱开始时所标的唱名提示,以和对歌曲音调的熟悉,引导同学局部旋律中的唱名,即有利用更准确地学唱歌曲,也为今后视唱g大调的旋律打基础。
(2)学习歌词:按节奏读歌词,跟音乐加词。
(3)歌曲处置:讲解放前陕北延安人民的生活,以和根据地的解放军使当地老百姓的生活变好,让同学体会人民心听喜悦,以达到处置好歌曲内涵。
2、欣赏《浏阳河》
(1)讲解湖南与陕北的地方特点,和民歌风格。
(2)提问:歌曲唱的什么内容?歌颂谁?
(3)小声跟音乐
四、小结:我国疆土广大,民族众多,民歌的色彩丰富,风格多样,是各族人民一起的文化财富,我们每个人都以此为自豪,并努力地去了解和学习各民族的民歌。
第四课
教学内容:
一、歌曲:鹰
二、读谱知识:力度记号
三、综合训练
1、轮唱练习
2、力度和音程的练习
四、欣赏:伏尔加船夫曲
教学目标:
一、指导同学运用力度记号的变化,以优美流畅的歌声来表示雄鹰的健美形象,抒发自身豪迈的志向。
二、小结和练习运用各种常用的力度记号
三、引导同学注意欣赏《伏尔加船夫曲》在旋律,力度上的表示特点,从而更好地感受歌曲的内容和情绪,并比较独唱与合唱形式演唱的不同艺术效果。
教学重点:力度记号的识别与运用
教学难点:二声部合唱
教学布置: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组织教学:听音乐进教室,唱师生问好歌。
二、基本训练:发声训练
三、新课教学:
1、学习力度记号:音乐中音的强弱程度叫做力度,这是塑造音乐形象表示音乐内容的一种重要手段。
F(强)、mf(中强)、ff(很强)
P(弱)、mp(中弱)、pp(很弱)
渐强 渐弱
2、综合训练
1(1)读节奏
(2)视唱
(3)按力度变化唱一遍
(4)两声部合唱
(5)给歌曲《鹰》的和唱局部标唱名
四、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综合训练
2二、学习歌曲《鹰》
三、欣赏:伏尔加船夫曲(男低音独唱)(男声合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听音乐进教室,唱师生问好歌
二、基本训练:综合训练2
复习力度记号,用相反的力度和相反的进行方向来模仿老师所唱的音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