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鼎尖教案】高中语文 16哀江南(第一课时) 大纲人教版第四册
哀江南
●从容说课
《桃花扇》是清代戏曲作家、诗人孔尚任的代表作。孔尚任是孔子第六十四代孙。曾受到康熙赏识,授为国子监博士,踏入仕途。在江淮治水期间游历了扬州、南京的一些古迹,结识了一些廉洁之士、明末遗民。写成《桃花扇》,上演之后引起了明朝故臣遗老的亡国之痛和康熙的不满,第二年因文字祸罢官。
《桃花扇》写的是明朝末年“南京近事”,是一部“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历史剧。主要内容是,明末复社文人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一见钟情,侯方域以一把宫扇赠香君。阉党余孽阮大铖辗转资助香君妆奁之费,想以此结纳侯方域及复社之士,以解自己为正直知识分子所不齿的困境。香君怒斥阮大铖,退还妆奁,阮大铖怀恨在心伺机诬陷侯方域,侯方域连夜逃出南京,投奔史可法。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自缢。奸臣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迎立福王。昏君奸臣不理朝政,沉醉于腐化享乐的生活,并伺机报私仇,强逼香君嫁与他们的亲信为妾。香君不从,撞破头颅,血溅宫扇。友人杨龙友在宫扇上略加勾画,画成一枝桃花。李香君将此扇寄与侯方域。福王贪恋声色,香君亦被选入宫中,她在筵前痛骂奸佞,被幽闭宫中。侯方域也被阮大铖捕入牢中。清兵南下,扬州城破,史可法殉难,南明颠覆,侯李出狱相遇栖霞山,取出桃花扇共叙旧情,张道士以国恨家仇喝断爱情,两人分别入道。
这部历史剧集中地反映当时民族的、阶级的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的复杂而又尖锐的矛盾,暴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谴责了弄权误国的权奸。歌颂了民族英雄和维持民族气节的人民,总结了一代兴亡的历史教训。《哀江南》选自该剧的最后一出《余韵》。明代宗室苏昆生目睹南明的兴亡。南明灭亡之后,他故地重游,抚今追昔,百感交集,唱出这套沉郁、悲怆的曲子。《哀江南》由七支曲子组成。这套曲子先铺写景物,寓情于景;后直抒胸臆,慷慨悲歌。中间六支曲子以苏昆生游南京的踪迹为线索,由远而近,从城郊写到孝陵,从故宫写到秦淮,从板桥写到旧院,描写南明灭亡后南京各处的凄凉景象,展现了南京面目全非的变化。分析抒情的表现手法是学习的重点,欣赏语言的准确、生动、形象是难点。可组织学生在课内与课外反复诵读课文,结合重点曲子、重点语句进行课堂讨论。有条件的学生可课外阅读《桃花扇》全剧,或观看影片《桃花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反复吟诵,揣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积累有关知识,为自行欣赏戏曲打下良好基础。能力目标
1.品味准确、形象、生动的戏曲语言,提高对戏曲文学的鉴赏能力。
2.认识超现实的联想和想象、借景抒情等中国戏曲重要的艺术手法对表现优美意境的作用。
德育目标
1.深刻体会剧中真挚、深沉的故国情思。2.领略中国戏曲文化那感人的艺术魅力。●教学重点
1.品味优美感人的词语的表达作用。2.揣摩、体会蕴藏在曲中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运用借景抒情等艺术手法表现优美意境的作用。
用心
爱心
专心
明确:三部分。第一支曲子是引子,写苏昆生重到南京所见的战后郊外的凄凉景象,为全文定下浓郁、悲怆的基调。第二支曲子至第六支曲子,写苏昆生凭吊昔日国都的各处地方,抒发亡国之痛。第七支曲子是尾声,为写苏昆生总吊南京,慨叹南京今昔景象的变化,痛悼南明的灭亡,唱出强烈的亡国之痛。
(2)苏昆生凭吊了哪些地方?是按什么顺序进行的?
重点突出了明孝陵、明故宫、秦淮一带的板桥和旧院。苏昆生按自己览游南京的踪迹为线索,由远而近,描写了南明灭亡后南京各处的凄凉景象,展现了南京面目全非的变化。
(3)课文中哪些语句能点明全篇的主旨? 明确:“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
(4)请找出曲词中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并简要说明其效果。
提示:曲词中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是对偶和排比。如对偶句“残军留废垒,瘦马卧空壕”“横白玉八根柱倒,堕红泥半堵墙高”“碎琉璃瓦片多,烂翡翠窗棂少”“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排比句“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等。这些对偶句、排比句的运用,使曲词抒情浓郁,节奏优美,声韵铿锵。
(5)曲词第二部分依次写了孝陵、故宫、秦淮、板桥、旧院,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提示:寓情于景。这几支曲子随着作者行踪依次写来,集中笔墨写景,一气呵成,并且在景物描写中蕴含了怀念故国的无限哀思。不言情而情自在景中,为第七支曲子的抒情蓄势。
(解说:让学生在自由阅读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在阅读中的“困惑”提出质疑,在多向交流、探究中解决问题。这种课堂活动方式充分体现主体性教学的精神和“以生为本”的思想。)
2.自然点拨
重点:欣赏准确、生动、形象的戏曲语言。(1)“山松野草带花挑,猛抬头秣陵重到。”此句的重点是“猛抬头”,这三个字不仅可以使人想见苏昆生心怀亡国之痛,低头沉思的情形,而且陡然一转,表现了感情的急剧变化,使人仿佛看到他突然发现“秣陵重到”的情态。“重到”的“重”字提起全篇,表明了南明灭亡之前和灭亡之后,往昔与今日的时间界限,引出苏昆生目睹的南明灭亡之后南京城的凄凉景象,定下了全篇今非昔比、怀旧伤今的写景抒情基调。
(2)“残军留废垒,瘦马卧空壕。”这是苏昆生第一眼看到的景象,四个修饰词“残、废、瘦、空”非常形象,以“残”修饰“军”,使人想见败军溃逃的情形,这是虚写,是因“废垒”这一眼前实景而引起的联想;“残军”与“瘦马”也是虚实相对,前者为眼前之未见,后者为眼前之所见。昔日用于战争的“垒”“壕”如今已“废”“空”,又衬之以卧躺在空空荡荡的城壕中的瘦弱战马,更显凄凉。这些描写生动具体,寥寥数字就真切地呈现了南京城郊战后伤痕累累的凄凉景象。
(3)“横白玉八根柱倒”一句中,一个“横”字,一个“倒”字,写出了景象的凄凉。“横倒”是无顺序地乱倒,可见是遭受战争创伤的见证。又加上“倒”的是白玉柱,又隐隐可见当年的繁华。由眼前景联想到当年景,自不免悲从中来,亡国之恨顿生。
(4)“舞丹墀燕雀常朝”,一个“舞”字写出燕雀在丹墀上跳来跳去、自由自在的情形,一个“朝”字,又把这种情形与臣子拜见天子的庄严礼仪联系起来,给人以今昔对比的联想,表现了昔日神圣宫廷今日却极端衰败的景象。
(5)“剩一树柳弯腰”,一个“剩”字,意味深长,表明柳树不仅只有一株,是孤独之柳,而且是昔日众多柳树中的残存之柳、仅存之柳,使人想见当年丝丝绿柳夹岸垂翠的美景,饱含今非昔比、感时伤怀的无限凄凉。
(6)“直入宫门一路蒿,住几个乞儿饿莩。”苏昆生一路行来,早又到宫院门前,此时的苏昆生虽是樵夫打扮,直入宫门,再也不会有禁军前来喝问,一个“直”字写出了苏昆生当
用心
爱心
专心
中国人的欣赏观念,与孔尚任同时代的顾彩就把本剧的结尾改为大团圆。抗日战争时期著名剧作家欧阳予倩又改为侯方域做了清朝的官,穿着清朝官服去庵中寻找香君,被香君斥骂而走的结局。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看法。
讨论明确:悲剧性的结局,打破了古代戏剧大团圆的程式,给读者和观众留下了更大的思考余地,同时又把个人的情爱同国家的兴亡结合起来。更有力地突出了“借离合之情,抒兴亡之感”的创作意图。
改为大团圆的结局,虽符合人民的愿望,但流于俗见,缺乏艺术力,同时也削弱了主题的深刻性。
欧阳予倩所改的结局,符合历史真实,同时也适应当时抗战的大背景,弘扬民族气节,批判汉奸行为,和原剧有异曲同工之妙。
3.《桃花扇》一剧表现了很强的民族气节,但在清王朝却屡演不禁,广为传唱,你如何理解清政府这一做法呢?满族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你又是如何理解文中的爱国思想的?
(解说:以上三题的设计在于拓展学生思维,把学习引向深入,答案不求一致,只要言之成理皆可,尤其是最后一题,学生回答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只要思想上不出现偏差,皆可加以肯定。)
五、课堂小结
这套北曲语言准确、生动形象,多用对偶和排比,句式整齐,骈散结合,错落有致。读起来一气贯通,急促有力,令人慷慨击节,且寓情于景和直抒胸臆相结合,感情充沛,真正为全剧留下了不绝如缕、耐人寻味的“余韵”。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曲。
2.任选一角度,写一篇评析文章。●板书设计
哀江南
孔尚任
●延伸阅读
读元杂剧《墙头马上》第一折中女主角李千金的一段唱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哪吒令】本待要送春向池塘草萋,我且来散心到荼縻①架底,我待教寄身在蓬莱洞②里。蹙③金莲红绣鞋,荡湘裙鸣环佩,转过那由槛之西。
【鹊踏枝】怎肯道负花期,惜芳菲;粉悴胭憔,他绿暗红稀④,九十日春光如过隙⑤,怕春归又早春归。
【寄生草】柳暗青烟密,花残红雨滴。这人人和柳浑相类:花心吹得人心碎,柳眉不转娥眉⑥系。为甚西园陡恁景狼藉?正是东君⑦不管人憔悴。
【幺篇】榆散青钱乱,梅攒翠豆⑧肥。轻轻风趁蝴蝶队,霏霏雨过蜻蜓戏,融融沙暖鸳鸯睡。落红踏践马蹄尘,残花酝酿蜂儿蜜。
1.这四支曲子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物?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情? 2.作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来来表达人物情感? 参考答案:
1.这四支曲子描写的是暮春时节的景象,表现了主人公渴望获得幸福爱情的心情。2.作品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表现人物情感。
用心
爱心
专心
第二篇:【鼎尖教案】高中语文 2项链(第二课时) 大纲人教版第四册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组织学生研讨评价玛蒂尔德人物形象。2.探究小说主题。3.欣赏重点词句。[教学过程]
一、探究式阅读:分析评价玛蒂尔德 1.检查作业。
2.学生分小组讨论。
讨论后,学生可能形成以下观点: 观点一:“虚荣说”
爱慕虚荣是玛蒂尔德性格的第一内涵。她不满足于自己的身世和处境,依仗自己的美貌,心中充满奢望,于是,爱慕虚荣,想入非非,不安于现状成了她性格的第一层面。应该承认,对现状不满而渴求改变的意识是一种进步的思想萌芽,展示着求新的精神,这种不安分的心态不仅正常而且体现着人类向前迈进的追求。但关键是她的追求到底是什么,是否代表着先进的时代精神和普通大众的追求。而玛蒂尔德显然只是为自己的物质匮乏和地位低下而苦恼着,她渴求被富有的男人追慕,生活能在谈情说爱中度过,渴望能过上养尊处优的富裕生活。这就使她陷入了无法摆脱的、必然要以外表的虚荣财富装扮自己以得到暂时心理满足的选择。但尽管如此,玛蒂尔德作为小资产阶级市民的女儿,渴望过好日子,渴望充当被社交界追慕的角色也并不为过,更不是错误。结合写作背景,不难看出,玛蒂尔德的虚荣心并不是一种个别的现象,而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观点二:“善良诚实说”
玛蒂尔德性格中还有她依然本质的东西,即善良、诚实、质朴的本色。这种品行是在她想得到置办服装的一笔钱和丢失项链后流露出来的。当她对丈夫提到要用400法郎做衣服时,她小心翼翼、吞吞吐吐,唯恐吓着或给他太大的压力。这反衬出她的善解人意和通情达理。平日里她除了发发牢骚,有些怨气,也并没有什么非分的举动,更没有自甘堕落地利用姿色去做肮脏勾当的想法。当借来的项链丢失后,玛蒂尔德心急火燎,如大祸临头,连上床睡觉的力气都没有了,想到的只是如何才能找到项链。当确认再也找不到时,她想的依然是如何按时还上,要守信用,不被同学当做窃贼。“面对这个可怕的灾难,她一直处在又惊又怕的状态中”,却从没有过不良的念头,如赖着不还,买个假的还上,逃之夭夭或靠堕落还债等等。
观点三:“坚韧说”
玛蒂尔德性格中还有坚韧、忍耐和吃苦的内涵。丢失项链客观上导致了玛蒂尔德生活上的贫穷和巨额债务,但主观上却成了玛蒂尔德命运的转机和性格发生裂变的契机,她开始了由追求虚幻中的虚荣到勇敢面对打击而脚踏实地生活的变化过程。在这十年的辛苦劳作中,她学会了吃苦耐劳,勤勉节俭,心态也渐渐变得平和舒展起来。这是个从云里雾里跌落到地面的过程,虽然有过剧烈的落地时的阵痛,但一旦站立起来,就会发现现实中的生活才真正属于自己,也才会自动放弃那些虚幻的梦想,在真实的环境中寻找生
用心
爱心
专心
2能给打败”这句话?
3.小孩最后又表示要和老人一起出海,这是为什么?这个转变是否太突然? 4.下列对这部小说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老人与海》可以看作一篇寓言:在浅显易懂的故事里,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B.这部小说告诉人们:命运常常捉弄人,老人千辛万苦钓到大鱼,最终被鲨鱼吃掉,天灾与厄运难以预料。
C.小说中人物自始至终充满了激情,但故事的结局却是悲壮的。
D.小说告诉人们: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如果老人有现代化的捕鱼设备,结局就会相反。
E.小说在刻画人物形象时,采用了衬托的手法。参考答案:
1.老人是个面对厄运百折不挠的硬汉形象。
2.(1)人生的价值就在于不断地克服各种困难,推动社会发展。(2)奋斗有时会失败,甚至牺牲生命,但是一往无前的拼搏精神是不可战胜的。
3.(1)孩子在老人勇斗大鱼及群鲨而威武不屈的精神感召下,决心以老人为榜样,回到他的身旁。(2)这个转变在前面有铺垫,即他父母嫌老人“背运”,孩子在第85天早上仍然准备沙丁鱼和鱼食,送老人出海。可见他一直崇敬和依恋老人。4.BD
用心
爱心
专心
第三篇:【鼎尖教案】高中语文 9雷雨(节选)(第三课时) 大纲人教版第四册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探究性学习:个性化语言特点。
2.实战演习:①话剧表演;②主题辩论会。[教学过程]
一、探究性学习
个性化语言的探究。
1.学生找出文中有代表性的语句进行分析、理解。学生甲:周朴园对侍萍的身份有四次发问:(1)“你——你贵姓?”(2)(抬起头来)“你姓什么?”(3)(忽然立起)“你是谁?”(4)(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
周朴园的第一问,用词文雅。为了显示自己的知识和教养而特意用“贵姓”来问,以突出自己的身份。当他怀疑对方的真实身份时,便一改文雅问法而为直接询问:“你姓什么?”表现出对下人一副不屑的样子。当他相当怀疑此人就是当年的梅侍萍时,便像疯狗一样跳了起来,怀着一丝侥幸的心理问:“你是谁?”这充分显现了他的怀疑和紧张。当他断定眼前这人就是梅侍萍时,他完全被吓呆了,甚至连跳起来的力气也没有了,慢慢站起语不成句地问:“哦,你,你,你是——”这更表现了周朴园的恐惧、焦虑和失态。这四问,语言高度个性化,从开始极力显示自己的贵族风度,到最后的失态表演,步步深入,一层一层地揭去了周朴园的伪装,深刻揭露了他的虚伪性。
学生乙:我认为下列对话很好: 周朴园哦,侍萍!(低声)是你?
鲁侍萍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周朴园(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侍萍。半晌)周朴园(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不是我要来的。周朴园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朴园(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这几句话富有变化,整个冲突有明有暗,有张有弛,既紧张又有戏剧性,充分反映了周朴园剧烈的内心活动。因为周朴园由原来的怀疑进而证实眼前的人就是当年被自己抛弃的侍萍,而自己三十年来精心伪装的一切将可能被毁坏,于是他一下子撕下了“仁慈”“真诚”的面具。一连串的逼问,声色俱厉,以及他的惊恐万分、慌乱失措等,都暴露出他残忍冷酷的本性。他在地位、财富、利益的驱使下,便大声逼问,以图先发制人:“你来干什么?”言外之意即“你想来敲诈我吗?”当知道不是侍萍想来时,又马上想到她身后可能是狡猾而又难以对付的鲁贵,因此进一步逼问:“谁指使你来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周朴园自私、冷酷的性格,决定了他的语言。
学生丙:我认为“(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到周萍面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几句台词含意很丰富。
(1)侍萍目睹了一场父亲对亲生儿子的陷害,哥哥对弟弟施淫威的人间悲剧,肝胆俱裂,于是她悲愤地指出“这真是一群强盗”,只有侍萍这个多重身份、曾多次受到周家伤害的人才能有此体会,也才能一针见血地指出周家是一群强盗。(2)侍萍想认分离多年的儿子周萍,用心
爱心
专心
辩论小结:
正方:周朴园爱鲁侍萍
周朴园是个性格复杂的人物。一般人认为他冷酷、自私、虚伪,是残酷剥削无产阶级的资本家。可我方认为就感情方面来讲周朴园也是封建制度下的牺牲品。他年轻时与侍萍相爱,是感情的真实流露,是冲破封建礼教束缚的伟大爱情。他本是一个善良、热情、追求个性解放的阔少爷,但环境的影响逐渐改变了他,为了追逐本阶级的利益,他只能忍痛割爱。这点可从他后来一直保留旧家具、旧衬衣、旧照片、旧习惯等方面看出来。所以说,他是封建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下的可悲的牺牲品,三十年来,他一直生活在痛苦中。因为他内心深处一直还爱着侍萍。
反方:周朴园不爱鲁侍萍
正如正方所说,周朴园的确是个极端自私、虚伪、冷酷、无情的形象。他保留旧家具、旧衬衣、旧习惯等仅仅是做给别人看的,只是时间久了有时连他自己也以为是真的。一旦侍萍亮明身份后,他的自私、冷酷的本性马上显现出来了。所以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资本家,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他可以不择手段。逼迫侍萍投河自尽,想用金钱买断感情等事实足以证明他并不爱侍萍。
三、课文总结
悲剧是一个民族在某一时期历史的苦难,它不应该是某一个人制造的,而应该是民族悲哀的时代显现。《雷雨》悲剧,其实就是一个封建民族的悲剧。剧作者借周朴园的一家将一个完整而有一定长度的行动展示给读者,让他们去感受这个充满罪恶的制度,跟作者一起去发泄被压抑的愤懑,抨击中国的家庭和社会。
四、布置作业
1.阅读剧本《雷雨》。
2.就《雷雨》的某一方面写一篇赏析文,300~500字。●板书设计
(一)(二)
●延伸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戏剧不懂得平静过日子,它需要不断地掀起冲突的浪潮,使人物在相互冲突中撞击出性格的火花。《雷雨》中,曹禺把20年代压迫者与被压迫者之间无法调和的阶级矛盾集中于周用心
爱心
专心
第四篇:【鼎尖教案】高中语文 20赤壁赋(第三课时) 大纲人教版第四册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继续检查背诵。
2.体会本文的感情变化和景、情、理水乳交融的特点。3.理解本文“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4.组织学生探究式学习。
5.通过对比更好地理解课文。[教学过程]
一、继续检查背诵 1.学生齐背全文。2.抽查几名学生背诵。3.教师示范背诵。
二、鉴赏本文的思想内容及艺术手法
1.提问:文章“乐”——“悲”——“乐”的感情变化是通过写景、抒情、议论表现出来的,试具体分析。
学生分小组讨论后选代表起来发言,教师引导。
明确:本文围绕江月之景与三国时赤壁之战的故事把写景、抒情和议论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第一段重点是景物描写,作者把冰清玉洁的明月和浩瀚无边的江水相接时天地浑然一体的景致描写到极限,给人苍茫、辽阔、飘飘然如升入仙界之感,人置身于这样的美景之中自然心旷神怡,“乐”情满怀,同时为下文抒情和议论的展开打下了基础。第二段重在抒情,承上文之景描写“泛舟”时的欢快心情。面对如此美景,主客之间自然少不了饮酒作歌,“乐”借酒、歌助兴,酒、歌又可增添“乐”趣。然而作者当时遭贬,心情并不是十分愉快的,“望美人兮天一方”就体现了这种思想,也就是说在“乐”中自然地融入了苏子的“悲”情,何况客人又吹起了洞箫,“其声呜呜然”,凄切哀婉,连潜藏在洞壑中的蛟龙都难以宁静而舞动起来,使独处孤舟的寡妇也不由地哀哀哭泣。客人如此哀伤的洞箫声,更增加了“悲情”,为下文主客问答铺设了道路。第三、四段则重在议论,借追述历史陈迹、感怀历史人物来阐示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我们不必羡慕长江的无穷,也不必哀伤曹操虽一世之雄,而今却了无踪迹。只有这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是我们可以实实在在地享用的。至此,主客之间的理性思辨与感情体验都得到了升华,自然又“洗盏更酌”欢乐无限了。
2.提问:苏子对人生意义的看法是什么?揣摩体味苏子旷达乐观的情怀。学生畅所欲言地回答,教师点拨。明确:《赤壁赋》通过赤壁之游表达了作者对宇宙人生的见解,即“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作者本来有远大的抱负,但在激烈的朋党争斗中屡遭贬斥,并入狱,对于如此的不公命运,他并没有灰心丧气,没有失去信心,而是借游赏山水等自然美景来排遣心中块垒,表现出了坦荡、旷达及强烈的生活信念,这是难能可贵的。尤其可贵的是,作者表达对宇宙人生的见解没有脱离赤壁之游的环境、条件,而是把理论的反复辩白和感情的起伏变化及文赋的层次结构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抽象的观点具有形象性和感染力,把哲理与诗情高度融合在一起,给读者以艺术享受,令读者对文中的乐观豁达有了更深的体会。
3.提问:本文“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是如何体现的?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归纳。
明确:本文作为一篇赋,既保留了传统赋体的诗的特质和情韵等特点,又不拘泥于赋的固定形式,吸收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体现了“以文为赋”的特点。一方面运用了赋体传统的对话手法、韵文和对偶句式,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如第一段的“……徘徊于斗牛之间……
用心
爱心
专心
物描写不尽相同,尽管都写江月,但《念奴娇·赤壁怀古》描写的是“大江东去”的长江水非凡的气魄,勾勒出“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三国古战场特定的险要地形,体现了作者豪放的情怀。《赤壁赋》描写的是清风与明月交织、白露与水色辉映的幽美辽阔的美景,自然美景与悠扬的音乐声构成一幅和谐的画面。(3)思想感情有异。《念奴娇·赤壁怀古》借咏史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郁闷心情,结尾的思想较为消极。虽然有“一尊还酹江月”的豪情却没有摆脱掉“早生华发”“人生如梦”的空幻与悲哀。《赤壁赋》中作者将深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将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通过“变”与“不变”的哲理思辨显示了豁达乐观的情怀。
2.比较《阿房宫赋》与《赤壁赋》,说说二者在思想感情和艺术手法上的异同。学生自由念课前写的赏析短文,教师评析。
明确:相同:两篇文章都呈现出由骈到散的倾向,章法开放流畅,句式错落多变,押韵不拘格式,属于散文式的赋。都具有“体物写志”的特色。
不同:(1)思想内容方面,《阿房宫赋》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与毁灭,揭露了秦朝统治者穷奢极欲导致的灭亡结果,借古讽今,阐述了天下兴亡的道理,表现了杜牧忧国忧民的情怀。《赤壁赋》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触景生情,抒发了苏轼内心的感慨,表达了豁达乐观的情怀。(3)形式上,《阿房宫赋》多用四、六句的骈文形式,《赤壁赋》则沿用了骈文的主客问答形式。
(解说:课堂上让学生读自己写的赏析文,一方面可以在比较中更好地理解本文的思想特点及艺术手法。同时也能够帮助大家复习以前所学课文,一举两得。另一方面可以督促同学们勤写作。在课堂上读又能增加他们的写作兴趣、听课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体现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特点。)
五、德育渗透
提问:学习本文有何收获与启迪?对作者的思想有何认识?
学生讨论后明确:1.“望美人兮天一方”写出了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朝廷政治的关心,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著态度而不甘沉沦,含有积极因素。2.通过主客问答、论辩,阐明了世界万物“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关系,即不必羡慕长江的无穷,也不必哀叹人生的短暂,应乐观地对待人生。这给了我们一定的启迪。3.文中也流露出了作者借游山玩水、随遇而安来排遣心中苦闷与不满的看似超然物外实则无可奈何、软弱无力的生活态度。这是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我们不必苛求于古人。
六、课文总结
本赋通过主客问答、水与月的譬喻,探讨人生与宇宙的哲理,表现了作者在贬谪生活中的复杂、矛盾的心情。既流露了一定的消极情绪,又表达了超脱的人生态度和乐观的情怀。篇中主客问答,实际上代表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两个方面,他用赋家“抑客伸主”的手法,驳诘了客人的悲观情绪,给人一种向上的力量,学习本文,应做到全面、公正地赏析。
七、布置作业
1.熟练地背诵课文。
2.从文中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300~500字的赏析文。●板书设计
用心
爱心
专心
第五篇:【鼎尖教案】高中语文(人教大纲)第一册 19庄暴见孟子(第一课时)
《鼎尖教案》您的教学首选!欢迎您下载使用!庄暴见孟子
●说
课
《庄暴见孟子》记叙的是孟子晚年和齐宣王的又一次关于“好乐”问题的讨论。这是一次非常成功和精彩的游说。在孟子的层层诱导之下,齐宣王侧耳恭听了儒家“与民同乐”的“仁政”学说,虽然事后齐宣王并没有付诸实施,但让人称道的是,孟子一步一步牵着齐宣王的鼻子走到自己的“仁政”之路上来:巧妙地缩短双方距离的心理,先举事例,打比方,后逐层推进的启发;明知故问,因势利导,请君入瓮的方法令人叫绝。文章却写得很有特色,既完整地表达了孟子的思想,又体现出来的高妙的论辩艺术,使本文成了游说的名篇。
●教学目标
1.掌握课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
学习本文循循导入,刻意对比,语言生动形象等高明的论辩艺术。2.进一步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理解“与民同乐”的深刻内涵。3.加强朗读,把握各层次间的内在联系。●教学重点
1.文意的梳理
2.学习文中的一些文言语法现象,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以及常见词语、古今异义现象等并注意摘录整理。
3.了解孟子的思想,理解本文表达的“与民同乐”的思想内涵。●教学难点
1.对孟子高明的论辩艺术讨论和学习。2.对孟子思想的当时和现实意义的理解。3.音乐和古时君王治国之联系。●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用探究学习的方法,看透其内部结构,把文章切分为若干小段,在完成局部理解之后,完成对全文的理解,加深对孟子思想的理解。同时要求学生对文章反复朗读,力求做到熟读成诵,从而进一步理解孟子的政治思想。
●教学用具
电教或实物展示手段
●学习导航
一、导入语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杰出代表,被尊为“亚圣”。(出示幻灯片“孟子画像”和“孟子简介”)其一生的实践及所留下的言论、学说,凝聚着他思想精华,编纂而成的《孟子》一书,被列入了“四书”,成为后世文人必读的经典。
本文选自《梁惠王下》,“好乐何如”为话题,劝说齐王要“与民同乐”,体现了孟子的“王道”思想。论证中所运用的对比手法,形象而又巧妙,尤其值得我们学习。
二、整体初读
1.自读课文,梳理文句
(1)扫清读音障碍 语(yù)
好乐(hào yuè)离散(sàn)
疾首蹙(cù) 则王(wànɡ)矣(2)重点字词解释
有问题请您反馈邮箱 HHBEIKAO@163.COM
独乐(yuè)乐(lè)
庶几(jī)
管籥(yuè)羽旄(mǎo)《鼎尖教案》您的教学首选!欢迎您下载使用!
其庶几乎!
庶几:差不多
语:告诉 诸:相当于“之乎”
对:回答
请:请求允许我 鼓:动词,弹奏 举:全、都 蹙:皱眉 “直”通“只” “与”通“欤” “田”通“畋”
色:古义;脸色 今义:颜色
兄弟:古义:兄长和弟弟 今义:偏指弟弟
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 今义:男子的配偶 被动句 状语后置句 介宾倒装 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未有以对也
臣请为王言乐
今王鼓乐于此
举疾首蹙
(3)通假词
直好世俗之乐也
可得闻与
今王田猎于此(4)古今异义 王变乎色曰
兄弟妻子离散(5)文言句式 暴见于王
王语暴以好乐
何以能鼓乐于此
2.理清思路
明确:全文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则齐国其庶几乎”),通过庄暴和孟子的问答,引出话题,提出论题。第二部分,写孟子就“好乐”问题与齐王的对话。一层,主动发问,提出“好乐”的话题,转入正题。二层(从“臣请为王言乐”至结尾),孟子借“为王言乐”,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与民同乐”、实行“仁政”的必要性。
三、归纳提要
1.齐王听到孟子谈到好乐一事,为什么会“变乎色”?
明确:古时历来重视礼乐,儒家认为音乐具有重要的政治教化作用,从音乐可以考察一个国家的兴亡盛衰,反对把音乐作为单纯的娱乐活动。“先王之乐”是用来教化百姓,安定民心,治理国家,巩固统治的,与“世俗之乐”截然不同。齐宣王爱好的不是“先王之乐”而是“世俗之乐”,这又与儒家的音乐主张不吻合了。因此齐王怕受到孟子的批评,因而脸上表现的有点惭愧。
2.可是作为儒学大师的孟子又为什么会说“今之乐犹古之乐”呢?
明确:今乐、古乐固不可混同,但孟子以便进一步劝导齐王在爱好今乐的情况下实现“与民同乐”,所以存异求同。在齐宣王听孟子提及“好乐”而“变乎色”时,孟子及时肯定了好乐有助于治国,掌握了谈话的主动权。
3.分析两幅画面写法及其作用
(1)两幅画面:一幅是“疾首蹙”“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的悲惨图面; 一幅是“欣欣然有喜色”,祝愿国君身体健康的画面。
(2)两幅画面的作用:画面描写性语言的形象和精练,人物神态逼真,而且使用了对比的手法。用描写的手法,目的是为了避免直接的、枯燥的说教,让对方在鲜明的对比中直观地感受,作出必然的选择。最后得出“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的结论,水到渠成。
四、探究质疑
1.关于“民本”思想
(1)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予临兆民,懔乎若朽索驭六马。有问题请您反馈邮箱 HHBEIKAO@163.COM 《鼎尖教案》您的教学首选!欢迎您下载使用!
为人上者,奈何不敬!”
——《尚书》
(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3)“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之天下也。”
(4)“国有常制,利民为本。”
(5)“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
熹
——《孟子》
——《吕氏春秋》 ——《史记·赵世家》
——朱(6)“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2.讨论:孟子“与民同乐”的思想在当时能否实现
——黄宗羲
明确:春秋战国时代征战不断、生灵涂炭,孟子继承、发展并宣扬的孔子的仁政思想,对于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减少流离之苦,确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的观点使他的仁政学说带有浓厚的保守色彩,再加上阶级的必然对立,“与民同乐”不过是空想。因此,孟子的思想也存在着严重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
●板书设计
●延伸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题。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人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2.把“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翻译成现代汉语。3.用《庄暴见孟子》中的话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参考答案】
1.(指责)(不对、错的);(以„„为乐)(欢乐、快乐);(以„„为忧)(忧愁)2.这样还不能称王天下的,从来没有这样的事。3.与民同乐。
有问题请您反馈邮箱 HHBEIKA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