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品德课教学中应注意哪几个方面
小学品德课教学中应注意哪几个方面
一、教学流程 找准回归生活的切入点
《品德与生活》以儿童现实生活为重要题材,扩展到家庭、社会及儿童生活的所有空间。鉴于此,教师要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在教学活动的每一环节应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生活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找准生活中切入点。《品德与生活》(人教版一上)第一单元组“我上学了”,由《我背上了新书包》、《我们的校园》、《新朋友、新伙伴》、《校园铃声》、《平安回家》五课组成。孩子们告别了幼儿园生活,走进学校大门。他们的生活和上学前不一样,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老师会喜欢我吗?”“同学愿意和我一块儿玩吗?”“我能找到老师的办公室吗?”“上课铃响后,我应该怎么做”?“下课铃响了,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放学了,我能与不认识的人一起走吗?怎样过马路?”这些都是学校日常生活中学生自己面临的问题。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校生活实际,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如:引导学生并关注学生的交往、合作,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消除不安心理;带领学生参观校园,让学生亲自找一找校园的每一处地方,熟悉校园环境;结合学校一日常规教育要求,指导学生做好课前、课中、课后的每一件事;模拟交通规则情景,做交通安全标志识别的游戏;放学组织路队回家时,告诉他们怎样过马路平安回家等。让他们从小养成良好习惯,了解环境与人的生存关系,懂得集体生活的重要性,懂得珍爱生命,使之健康、安全、愉快积极地生活。
二、凸现活动 引领体验感悟的链接点
品德与生活课程所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所以在教学中,唯有凸现活动,引领学生在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在儿童喜爱的、乐于参与的活动中自我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去自主建构新的意义世界,才能链接使道德认知在多层面的体验活动中无痕地内化为道德行为。如在教学《秋天在哪里》一课时,要求让学生观察认识秋天的季节特征,感受秋天的美丽。而秋天的变化却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呈现出来的,更不是孩子们坐在教室里或呆在家中就能观察体验到的。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了解到秋天的变化,都能参与到探秘秋天的活动中去,可以组织学生走出课堂,把观察、活动的场地扩展到了校园、田野、市场、商店、公园、花木园林之中,让他们在动物、植物、人类生活等大千世界的点滴变化中去寻找,去发现,去体验,去获取。他们在秋风中奔跑,和落叶低语,在草地中寻觅小生灵的足迹„„在这片广阔的开放天地中,秋天毫无保留地向孩子们敝开了胸怀,绽放了它的美丽,大自然也悄悄地向孩子们诉说了自己的秘密。在与秋天的亲密接触中,孩子们对秋天的认识,对自然的热爱不断地积累、延伸。这种超越了时空的形式让孩子们忘我地投入到了发现的快乐中,获得的快乐中,参与的快乐中,体验的快乐中。此时此地,已经不是活动激励了他们,而是他们转动了这块最广阔的生活舞台。
三、挖掘资源 提升品德教育的着力点 在品德与生活课教学中,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要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及时地把社会中的新信息、儿童生活中的新问题和新现象吸收到课程内容中来,创造出更多、更好、更适宜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良好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力得到初步的培养,以提升品德教育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可以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挖掘出有教育意义的资源内容,或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儿童自己的选择来组织活动。例如,在教学《秋天的收获》一课前,根据教材内容,提议要举办一个“丰收展”的活动,由于学生都是农村的孩子,所以当老师提出让同学们从家里带些秋天的果实到班上来展览时,同学们都很高兴。在上课时,我用卡片标出“水果类”“粮食类”“蔬菜类”“干果类”等各种类农作物,让学生先想想自己带的东西属于那类,然后放在相应的位置上,接着让同学们看看、摸摸、闻闻,感知各种果实的形状、颜色、气味等,让学生学会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最后让学生说说这些丰富的果实是怎样得来的,说说父母的劳动情形,体会劳动的艰辛,感受劳动果实的来之不易,从而让学生懂得应该珍惜劳动果实,尊敬劳动者。
四、拓展延伸 践行品德形成的落脚点
品德课教学的落脚点是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品德和行为习惯、热爱生活、健康成长,但仅靠在课堂上去完成学生道德品德的形成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延伸扩展到课外,教师应该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开展观察、体验、操作、交流等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实践活动,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创造性的解决问题,从中悟出道理,是自己的、行为以及情感态度不断得到升华,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这是品德课教学本身所要求的,也是学生践行品德形成的基石。如教学《我自己会整理》一课,在开展“我能做好”的活动后,可以让学生把会整理的事儿做个列表,列出自己在每天准备做的事情,如收拾自己的书包、整理书桌和抽屉,整理玩具、用过的东西放回遇原处等,并留出给家长写评价意见的地方。这样,拓展到课外去,既锻炼了孩子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同时又养成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的好习惯,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第二篇: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三注意
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三注意
摘要: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是培养小学生文化素养、道德水平的重要课程。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从三个方面浅谈小学思想品德课应该注意的地方,为思想品德教学提供一份意见支持。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教学
一、善于使用教材,与生活相结合
小学思想与品德教学的主旨就是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从生活中提取事件展开教学,达成教学目标,所以教师在进行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时候要注意与生活相结合,善于使用教材,切忌脱离生活实际。例如在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材中《吃饭与穿衣》这一单元中,教材首先描述了吃饭的主要内容,介绍我们所吃的食材的来源和形成,与此同时介绍了粮食的来之不易,让孩子们节约粮食。在“七色光”中,以拟人手法,介绍了食物的主要功能及给人们生活和身体带来的帮助,然后在“游戏宫”中提出让同学们做一个“插秧”的小游戏,感受农民伯伯的辛苦。这样的活动,目的十分明确,就是想让孩子们亲自模仿农民干农活的方式,体会他们的辛苦,懂得节约粮食这个道理。课本还提出了让学生给自己及家人选菜谱,懂得合理搭配膳食,以此引导孩子们在生活中不要偏食、不要浪费粮食。同时,书中还通过几幅图画,展示不文明用餐的习惯,引导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会文明用餐,懂礼貌。这些教材,编得都很好,要注意结合学生实际用好。用的过程中,注意增删,充分体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思想品德教学的课堂应该与生活相结合,课本的内容及老师教学的方式、方法都要与生活相结合。思想品德教学的课本十分活泼生动,没有过多的文字介绍与大篇幅的文字说明,更多的是生动的图画以及一些真实的照片。在用好这些内容的同时,要注意结合学生实际让学生多说,充分说、充分议身边事,从中明晰到底该怎么看待、怎么做。像教材中所呈现的学生吃饭的不文明现象,让学生知道这些吃饭的习惯不好,需要改正,可是如何改正,什么样的吃饭习惯才是好的吃饭习惯,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所以作为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深入引导,让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充分议,在教师的引导中进一步建立正确的观念,以此体现小学思想品德课程应有的价值。
二、从细微处入手,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是以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为教材基础的,课本知识主要来源于生活,要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除了对知识的讲解,还要努力观察生活,调动学生对生活的感知、体验的积极性。只有将教学与生活相结合,从细微处入手,才能提高他们对生活的观察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增加学生的生活阅历。但是,个体具有差异性,每个学生也都有对生活的不同看法,这不仅与学生的年龄层次有关系,同时与学生的生活阅历、个人经验也有着巨大关系。例如,低年级的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对于生活的观察总是想象大于实际,他们对于生活的认识比较梦幻。而高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于生活的观察则更加细致,开始注意观察每个环节的主要变化和形成状态。所以,教师在进行《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层次以及实际情况,妥善安排教学内容,对于不同的学生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指导学生细心观察、多角度、多方面观察。让他们在细心观察生活中养成良好习惯。
同时,要让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善于从多个方面感受生活。教学中,要善于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通过彼此之间的交流,提出对生活的看法,不断完善学生观察生活的内容和方式。例如在《小区生活》这一教学内容中,教师就有必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小区的主要建筑和各方面的生活设施等,如小区的物业公司、商店、小区附近的学校等,通过观察小区的设施让学生展开交流,自己日常是如何在小区生活,小区的设施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便利等。在交流中,进一步感受细心观察生活的重要性,感受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密切联系。
三、重视实践指导,让学生在道德实践中感悟与提高
思想品德教育的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思想和道德水平。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注意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根据教材的安排,结合学生实际,进行知识的讲解和渗透,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不可以盲目地去束缚学生的思想,要让课堂变得多样化,让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灵活解决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接受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得到广泛认同,这是小学生思想认识与现实生活实际之间的主要矛盾。小学生思想比较单纯,在现实生活中使用这些道德思想,有时候会碰壁,从而产生消极的心理,对思想品德课所学产生不信任的感觉,因此,教学中要注意对问题进行具体分解,要鼓励学生去生活中尝试遇到问题怎样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例如,在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中关于诚信的认识,有这样一个提问:“大家都愿意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那么我们在与人交往的时候,怎样才能让对方相信自己,愿意与自己相处?”笔者先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班级交流,之后,笔者才对学生们的看法进行全面的整合,然后让学生进一步实践。这一过程中,所有孩子都在成长。
所以,笔者认为,在进行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过程中,注意教材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注重从细微处着手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重视在实践指导中培养学生的道德实践的能力,方能更加有效地发挥思想品德课程对学生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的的重要指导性作用。(作者单位:重庆市北碚区文星小学)
参考文献:
[1]翟继红;思想品德课课改教学中的几点思考[J];成功(教育);2011年02期
[2]周长青;浅谈小学思想品德课中的过程评价[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3]郜春花;多媒体技术发展下思想品德教学如何整合[J];改革与开放;2011年08期
第三篇:建筑安全施工措施应注意哪几点
《建筑安全施工措施应注意哪几点》
一、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教育培训体系,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做好安全检查工作;
(2)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工作,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合理组织施工安全作业;
(3)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在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做好季节性施工准备工作;
(4)经常进行预防性试验,对机械设备做好经常性维护保养和定期检修,确保设备性能符合安全标准要求;
(5)施工现场临时搭建的建筑物应当符合安全使用要求,对因建设工程施工可能造成损害的毗邻建筑物、构筑物和地下管线等,应当采取专项防护措施;
(6)及时发放和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作业人员应当遵守安全施工的强制性标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等。
二、安全文明管理改善措施
(1)安全文明施工技术(作业)体系
创建文明工地、推行文明施工和文明作业,不仅是管理性很强的工作,而且也是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安全与文明密不可分,共处于一体,组成了安全文明的共同体;创建安全文明工地与推行安全文明施工技术也密不可分,组成了安全文明施工的共同体。
安全管理和文明施工的任务是缔造施工生产的安全文明状态和规范施工生产作业的安全文明行为。施工生产的安全文明状态包括创造安全文明施工场所和采用安全文明施工的工艺和技术两个大的方面,而施工生产的安全文明行为即进行安全文明作业和操作。
(2)施工安全防护和文明施工措施
施工现场的管理和文明施工是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是相辅相成的,施工安全生产不但要保证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要加强现场管理,保证施工井然有序,改变过去脏乱差的面貌,对提高投资效益和保证工程质量也有深远的意义。
第四篇:小学语文教学应注意什么
小学语文教学应注意什么?
一、语文教学要朴实
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朴实、扎实。我们要欣赏并实践“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当前,我们语文教师应该把握好语文教学的方向,并努力做到“面向现实,课堂真实,教得朴实,学得扎实”,让语文教学回归常态,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学生是幼苗,需要知识甘霖的滋润;学生是火炬,需要教学智慧的点燃。”语文教师的职责,就是点燃学生心头的智慧之火,使他们爱语文;语文教师的职责,就是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导读、导思,导练,使他们爱学语文,并逐渐学会语文,学会做人。
二、语文教学要赋予语文双基以时代内涵
所谓语文双基,从传统意义上来说是指语文知识——字、词、句、篇;语文能力——听、说、读、写。根据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语文学科应着重从两大方面为学生打好基础:一是打好文化的基础,如学生要掌握字、词、句、篇等基础知识,要有初步的中国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积累,要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二是打好精神的基础,如学生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提高阅读品位,要学会与人合作、与人相处要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
三、语文教学要指导学生多读
语文教学只有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基础上,才会健康地发展。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基本经验就是多读多写。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离不开读写实践。如何改进读写训练,提高教学效率,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取得尽可能大的效益,是当前语文教学追求的目标。例如,背诵是积累语言材料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但背诵也要得法,我们不能不给学生任何指点,就让学生摇头晃脑地一味死记硬背。
四、语文教学要形散而神不散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我们教师要在用好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地引导学生收集相关资料,阅读相关文章,以增加他们对文字作品的了解,拓展他们的学习内容,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当然,游离了对文本的学习,将课上成了自然课或社会课,让课堂成了“资料展示厅”,而忽略了如何引导学生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选择、整理等问题也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
五、语文教学要讲究低成本、高效率
在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首先要清楚为什么用,应该怎么用;不要只注重形式,而要讲成本与效率。传统的小黑板、教学挂图、卡片等成本低,是行之有 效的教学手段。近年来,在语文课堂上,指导学生读课文不用教材而用屏幕,教材中精美的插图非要做成多媒体课件不可,有的地方上教学观摩课,如果教师没有使用多媒体就评不上奖„„这种现象也值得我们大家思考。
六、语文教学要注重个性化
在阅读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在读懂全文的前提下,发表自己的个性化见解,但个性化阅读强调的是阅读个性的不可代替性,而不是“想怎么读就怎么读”“爱怎么理解就怎么理解。”个性化阅读,学生要在理解作者思路和文本价值取向的前提下,有根据地阐释,有条理地发散,不能养成浮光掠影地读书和不假思索地阐释的坏习惯。
七、语文教学要避免形式主义
我们的语文教学常常因受大形势的左右,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以前过于偏重知识技能的掌握,而忽视了对学习过程和方法的研究,现在则又出现了不够重视知识技能的掌握的倾向。
具体表现就是:一些教师在一节课中又是搞合作学习,又是用多媒体,又是让学生表演,又是让学生做游戏,语文学习的目标极不明确,最终使应该传授的知识都没讲清楚。这是因为他们在备课时把主要精力都花在了设计这些形式上,而把语文学习的目标却忽略了。
八、语文教学不要忽略教师的作用
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充分发挥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要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主动性、积极性;要防止由过去老师牵着学生走的串讲串问和一问到底式的费时低效的教学状况,发展到放任自流或教师被学生牵着走的教师在教学中无所适从式的教学状况。我们可以把教师的活动压缩到最低限度,但在教学过程中节不能忽略发挥教师应该发挥的作用 小学语文教育要注意:让学生读好书、写好字、做好文。
小学语文教育要注意:人生是花,语文是根课内外的阅读和积累,逐步培养语感与理解运用能力。注意在教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学习与生活的能力
第五篇: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教研探讨和大量调研,发现60%的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热情和兴趣,44.3%的小学毕业生未过写字关,识字达标率仅27.5%,55%的小学生在校就是错别字满篇,作业潦草,写字马虎,不注意字的结构顺序,就更难以发挥中国汉字的艺术美了,这是我们在西和县三所农村小学抽查不同年级共100名学生的调查结果。我们从学生口头问卷、家长访谈、社会咨询和第一线语文教师交流,调查表明,结合我们十多年语文教学实践总结得出的结论,当前中小学生语文素质普遍呈下降趋势,语文能力差是学校教育中最头疼、最关键的问题。归纳起来导致小学生语文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重视识字、写字能力的培养
中国汉字是世界上最博大精深的文字,形声兼备,音义兼备,既表音又表义,形声字占汉字的80%,象形、会意、指示等造字法全世界独一无二,这就是中国区别于其他世界语言文字最根本的特征。而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生识字机械,仅从拼音、字形上让学生掌握,而不从汉字的本源上打开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和方法。如我们教学生识字时,利用小学生单纯好奇的心理,写出中国汉字几个最基本的象形文字,如日、月、山等,告诉同学们中国象形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最形象的概括和描述,以此来导入识字课,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使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真正达到互动,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如利用学生都想变聪明的愿望,我们讲聪明的“聪”字,利用会意的特点,聪就是上课时用耳听、用眼看、用心思考、全神贯注、集中注意力。这样巧妙地讲析了“聪”字的构成,也间接地告诉了学生学习的关键在于全神心投入的道理。方法与知识的讲授在情趣化的教学中让学生思维活跃、视野开阔,我们多年来用这种方法教学生识字,学生识字快,记得牢固,知识面广。当然并不是每一堂语文课每一个汉字都必须这样做,要按照教学实际需要,对一篇汉字略作点拨导引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避免机械。但是由于繁而不当的各种语文作业占去了学生学习、写字的大量时间,学生无休止地纠缠于效益不大的各种语文练习册上。现代语文教育最大的收获就是快速地出版着《英材辅导教程》、《英材考评》、《110分超练》等种类齐全、五花八门的辅导练习册,致使学生读、说、写的机会很少,仅为完成作业而练,对于汉字的结构形体、章法、规范,学生无时间研习,语文老师最头疼的就是学生写的作文书写潦草、字形不规范。错别字满篇更是当下小学作文中最普遍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认为教育管理者和语文教师要严把语文练习册的关,精心挑选,以课后练习作业和语文配套练习作业为主,语文课的配套练习要精益求精,以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巩固知识、提高能力为宗旨。其次建议农村小学每周各开一节大楷课和小楷课,增强学生写好字的意识,以其培养学生语文最基本的能力,即写字能力。最后建议农村小学多搞小学生书法比赛活动,把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二、不重视诵读
我们所说的诵读不是一般层次上课堂教学环节中的课文导读、学生朗读,而是课外研讨的诵读技巧指导和背诵古诗学习效果跟踪。大部分小学语文老师都能做到要求该背会的让学生背会,但对学生诵读古诗的技巧指导和背诵效果巩固指导不够。如读四言诗,二二拍节奏,平仄声相对,古人诵读抑扬顿挫之法借鉴不够,五言诗七言诗的读法各有其特点,就不一一列述了。学生只有掌握了古诗诵读的基本知识,按节拍和平仄读出声律,读出感情,声情并茂,才能把语文变成活语文,才会使学生望而生畏的古诗诵读变成情趣横生、寓教于乐的语文学习。事实上,适当让学生每人必备一本《唐诗三百首》,隔一段时间让学生背诵一遍,通过各种方式,将课内课文的古诗名篇按照《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背诵的篇目,来完成量的积累和质的飞跃,是培养学生背诵古诗文、学习语文最关键的环节。而我们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十几年,发现大部分学生背一课忘一课、学一册忘一册,到最后学生小学毕业时,对所要求背诵的古诗能达到要求者仅占15%,能完整记全诗题、诗句、作者的学生就更少了。将反复诵读和老师导引育读、与通过举办诵读比赛活动等形式有机结合起来,看谁记得古诗最多、最快、最准确,将会大大减轻语文老师的负担,充分发挥学生语文学习中的主体性作用。
三、不重视课外阅读
由于急功近利地比学生的语文考试成绩,老师盲目地让学生“练”,即重复无效地做各种语文练习册,学生被动地完成各种语文作业,因此学生学习很难有质的保证。仅仅围绕语文课本想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显然是不行的,加上现在娱乐渠道多,电脑、电视的普及,学生对课外文学名篇的阅读量明显减少,甚至大多数学生拒绝阅读,如我们的孩子宁可看武打电视剧也不看《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文学名著,因此学生课外阅读量减少的现状令人担忧,导致当下学生语文营养不良。试想,丧失了思想和学习热情的学生,仅从背诵《作文大全》和《写作语典》走出来的学生,他们的阅读视野和写作水平就可想而知了。因此,呼吁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小学要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要把学生的课外阅读以适时适量的形式纳入学生课内作业的范畴,打破单一的语文教学课堂结构,为小学语文教学引入活水、注入活力。
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是当下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只有把这三个问题解决好,才能使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走出低谷,才能真正让传统语文学习和素质教育中的“自主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最佳优化教学效果,大面积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才能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