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取钱以后》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3 22:05: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李华取钱以后》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李华取钱以后》教学设计》。

第一篇:《李华取钱以后》教学设计

《李华取钱以后》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一)地位与作用

本次习作是一篇想像作文习作,习作题目根据自己写的内容自拟,教材内容由两部分组成:两段文字和四幅插图第一段文字是对本次习作提出的具体要求,即根据开头展开想像,写一篇习作重点是把事情经过和结果写清楚,题目自拟,第二段文字是本次习作开头的文字材料。

(二)教学目标

1、开导学生展开大胆,合理的想像,把文章写完整。

2、通过习作引导学生有意义地合用零用钱,培养学生懂得关心他人,乐于为有因难的人和有意义的事情奉献自己的爱心。

(三)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像,把事情的经过和结果写清楚!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习作主要是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合学生在观察的前提前展开合理想像,在此之前学生也写过这种文章,有了一定的基础,学生在在看

后的想像能力

这对学生有点的难度。1.采用别的方面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开课文中的插图,培养学生在认真观察的同进展开合理的想像。

3.能根据学习把故事写清楚,写完整,并抓住重点。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有一个问题想问问你们,你们有翅膀吗?(生:没有)噢!没有!真可惜!那你们知道什么动物有翅膀吗?(生:鸟有翅膀)是啊!鸟有翅膀可以在天空自由的翱翔,老师希望同学们也能有一双翅膀,想像的翅膀,翅膀上长满着丰富的羽翼,你们说好吗?(生:好)

师:请大家看屏幕这是什么?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想到了什么?

师:有了丰富的想像,我们的生活就会丰富多彩,今天就让我们把丰富的想像发挥到习作中,使我们的习作更吸引人。二. 观察图画,合理想像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小朋友,你们想认识他吗?(生:想)(师出课件小女孩插图)你知道小女孩叫什么名字吗?(生:李华)你是怎么知道的?(生:课件上写李华取钱之后,我就知道------)你是个聪明的孩子!

师:请同学们信真观察这幅图你都看到了企么?谁能跟我说一说!(生:看见了小女孩)(同学们从小女孩的动作,神态,外貌这几个方面进行描述。

师:同学们观察的很认真,把看到的都用自己流利的语言表达出来,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问题吗?(生:老师我有问题李华为什么取钱呢?)(生:李华取钱干什么呢?)

师:这几个问题提的很好,(出示课件习作要求)衣同学们打开语文书题119页,衣大家看这两段话,自由读一读。(生读)师:从这两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生:展开合理想像。)

师结:李华为什么取钱,取钱以后干什么去了?会做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展开合理想像,把你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和同桌互相交流。(生互相计论师指导)

师:哪能位同学准确性备好了!愿意先和大家交流?(生汇报)四川汶川大地震,当别人有困难时帮助他们;教师节9。10祝福老师节日快乐,表达自己对老的关心;妈妈的生日,回报母亲的爱,奉献自己对母亲的一片孝心;买小树苗,4。12植树节等等。

师:同学们你们今天表现的太出色了,你们汇报的也很精彩,大家通过合理的想像使原本只有开的头的故事变得更加完整,动听,引人入胜。

大家想一想,李华能把自己辛辛苦苦积攒的钱拿出来做这些有意义的事,你觉得她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孩?(有爱心,关心他人,乐于助人,无私奉献)

师:是的,是这样,李华是一个有爱心的小女孩,她在无私的奉献自己的“爱”(师板书)

同学们在心作时也要在字里行间渗透和描写出人物的这种品质。

三自由习作,合作交流

师:相信学到这里,同学们己经喜欢上李华了是这样吗?(生:是)既然这样我们就拿起手中的笔,看一看谁笔下的李华最吸引读者。师:在习作之前先有下点习作要求(出示课件)谁能读给大家听听?习作时重点描写事情的经过,结果,可以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里等方面刻画人物形像,并表达李华关心他人奉献爱心的好品质。(我们写作时注意的几点,出示课件)

师:开始动笔写吧!

(学生练写,老师巡视)用自己的语言写自己的文章。

师:表达自己的弄虚作假情实感。四.师生评议

进行点评

师:有哪位同学写完了吗?读一读。学生读习作,其他同学听后评议。五.教师总结

拓展延伸

同学们能写出这么优秀的文章,这么动听的故事,这么感人的语句,我知道因为你们也是李华这样的孩子,希望同学们有一颗爱心,在我们的生活中学习中,关心他人,奉献爱心。在人与人的相处中,相互关爱,相互扶持。板书设计

李华取钱以后------

合理

关心他人

奉献爱心

《李华取钱以后》教学设计

方正县会发镇中心小学

李岩

第二篇:《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 李华

《小数乘小数》的教学设计

甘南县东阳镇小学

李华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究,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方法,能正确计算相应的式题.2.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3.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探索活动本身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难点:

掌握小数乘小数的方法,会熟练的进行笔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掌握小数末尾的0的处理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情境导入

1、师:同学们,咱们学校的校园环境美不美?您家昵?下面老师带同学们去小明家(课件出示),小明他们一家就住进了风景优美的住宅小区。(课件出示)瞧!这是小明房间的平面图,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2、你们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你能解决的数学问题吗?

3、师: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如果要求房间的面积有多大,该怎样列式呢?(板书:3.6×2.8)这道算式和我们以前

学习的小数乘法有什么不同?(前面学习了是整数乘整数,而这道算式是两个因数都是小数)

4、师: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要探讨的“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小数乘小数

(设计意图:从计算房间的面积这一实际问题引入,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诱发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内驱力。通过比较,把新知与旧知有机联系起来,新课的导入顺畅自然。)

二、探究新知(1)、推导笔算方法 ①、估一估

先估计一下,“3.6×2.8”的积大约是多少? 把3.6看作4,把2.8看作3,因此:3.6×2.8≈12.把3.6和2.8都看作3。因此:3×3≈9 也就是说3.6×2.8的积在9 ~12之间。

(设计意图:这里的估计既是为了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的不同方式,更是为了给接下来探索笔算方法提供一种支持——学生可以通过对笔算结果与估计结果的比较,判断笔算结果是否合理,从而确认相应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充分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可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对自如。)

②、算一算 教师板书:

3.6

×

2.8

回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提问: 那么小数乘以小数是否也先转化成整数乘法来计算呢? 3.学生独立试一试,指名汇报答案。学生上台板眼。4.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并说明理由。③、分析算理。

那么这个乘积对不对呢?我们再一起来看一看,请看屏幕。(边说边演示).思考:1.乘数中的两个因数是如何转化成整数计算的? 2.积发生了什么变化? 3.要得到原来的积,应该怎么办?

教师小结:两个因数都乘10后,得到的数就等于原来的积乘100,要求原来的积,就要反过来把1008除以100,从右边起数出两位点上小数点。所以3.6×2.8的积是两位小数。

通过推理,我们证明了3.6×2.8=10.08,和估计的结果是一致的,积

确实小于12平方米或是9平方米左右。

(设计意图: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后,如何回归到小数乘法的积,是学生思维的困惑处,也是新知的滋生点。这时教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学生说自己的想法、理解示意图的意思、指名学生看着示意图完整地说推理过程、同位互说推理过程、教师适时小结等,引导学生一步步完成整个推理过程,有效地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认真体验了新知的形成过程。)

(2)、教学“试一试”

1、提出问题:刚才我们求出了小明房间的面积,小明还有一个漂亮的小阳台,它的面积又是多少平方米呢??又该怎样列式呢?

(2.8×1.15),A.思考:计算2.8×1.15时,在积里应该怎样点上小数点? B.交流:是怎样得到1.15乘2.8的积的? C.追问:得到3220后为什么要除以1000?

引导学生表达:把两个因数都看成整数,等于把一个因数乘100,另一个因数乘10,所以得到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1000,要得到原来的积,就要用3220除以1000。

D.3.220可以化简吗?根据是什么?

E.在这里是先点上小数点还是先简化?为什么?(3)、观察比较,总结算法。

1、例题中的两个因数分别是几位小数?积是几位小数?

2、“试一试”中的两个因数分别是几位小数?积是几位小数?

3、通过比较,你发现上面两题中两个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

4、总结算法:小数与小数相乘,先按照整数乘法的算法求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课件播放)

5、师:说的很好,下面我来考考你们。

不计算你能准确判断出下面每题的积是几位小数吗?

0.3×0.9

2.8×0.3

79×0.56 14.8×0.9 0.12×0.87

三、.勇闯智慧屋

1、小数点想家

2、当一当数学医生

3、师:.刚才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小数乘小数,大家掌握的

都很好。其实生活中有很多情况下也要运用小数乘小数的方法。下面请同学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一种西服面料,每米的售价58.5元,买这样的面料5.2米,应付多少元?(先估计得数,再计算)

①默读题目。

②首先请同学们估一估,大约要付多少元?你是怎样估的?

③结果是不是300元左右呢?在随堂本上列式解答。

④指名一人口答。58.5×5.2=304.2(元)

4、列竖式计算

3.46×1.2

1.8×4.5(设计意图:通过一系列有层次的练习,实现了计算教学基础性和发展性的和谐统一)

四、全课小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篇:《谈生命》教学设计(李华)

《谈生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理解“骄奢、清吟、荫庇”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本质的认识。能力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理解文章主旨。

2、体会文章景、情、理和谐相融的意境,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哲理美、语言美。德育目标

认识生命的客观法则,豁达乐观地对待生命中的一切,包括快乐和痛苦。

教学重点

1、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感受文中鲜活的形象。

2、揣摩文章重要的语句或段落,理解其哲理意蕴。

教学难点

感知作者的情感变化,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

视频播放:一粒种子破土而出,伸出两瓣柔嫩的绿叶;一朵鲜花沐浴着阳光雨露,逐渐绽放;一只小鸟啄破蛋壳,挣扎着站了起来;一条小海龟从沙堆中,在大海浪涛的召唤下迅速爬向大海„„

导言:上述画面,让我们感受生命的蓬勃,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篇关于生命的文章,它就是著名作家冰心的散文——《谈生命》。

【电脑多媒体】

冰心的少年、青年、老年时期的照片,以及她的作品集,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的照片,以便全面系统地介绍冰心的生活、思想、工作、成就等方面的情况,让学生对冰心有比较全面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阅读兴趣。

二、教与学

(一)预习作业

1、收集冰心的有关资料(建议学生从生平、思想、成就、作品等方面进行专题收集);

2、列举你读过的冰心的作品,用你一句话向同学们介绍该作品内容;

3、自读课文,勾划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查工具书,给这些字注音、解释;

4、课外收集有关生命的名言警句。

(二)检查预习

1、冰心资料交流。

要求:用简短的话交流自己收集到的冰心资料,学生交流后,【电脑多媒体】显示,以强化此项知识。

【电脑显示】:冰心简介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祖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童年在山东烟台度过。1913年全家迁至北京。

五四运动爆发,她受到很大影响,从1919年9月起,以冰心为笔名写了许多问题小说,如《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秋风秋雨愁杀人》、《去国》等,在社会上引起了较为强烈的反响。

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这时作品多围绕着母爱、童心和自然美描述“爱的哲学”,代表作有《超人》、《烦闷》等。

1920年开始,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又写出了短诗集《繁星》和《春水》,为文坛瞩目。

1923年8月赴美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研究院读书,不久因病住疗养院七个月。这时期代表作有《悟》、《寄小读者》等。

1926年得文学硕士学位后返国,先后任教于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平女子文理学院。1931年的小说《分》、1934年的《冬儿姑娘》等作品中都表现出对于“爱的哲学”的深化和突破。

1946年,与丈夫吴文藻同往日本,应邀在东京大学教课。l951年秋回国。解放以来相继出版散文、小说、诗歌集《小桔灯》、《樱花赞》、《再寄小读者》等。

自1954年以来,当选为历届全国人大代表,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现为五届全国政协常委。冰心除创作外,还翻译过一些外国文学作品。

2、冰心作品阅读交流。

要求:用一句话向同学介绍你读过的冰心作品,其中包含作品名、内容、阅读感受。

3、生字、生词交流。在学生回答的其础上,(1)【电脑多媒体】显示:

云翳(yì)巉岩(chán)羞怯(qiâ)心魂惊骇(hài)休憩(qì)骄奢(shē)枭鸟(xiāo)荫庇(yìn)芳馨(xīn)

朔风(shuò)丛莽(mǎng)

(让学生齐读三遍)

(2)【电脑多媒体】 骄奢:骄狂专横。

巉岩:①一种陡而隆起的岩石,如悬崖或崖、孤立突出的岩石;②参差不齐的岩石海岸,尤指给航行造成威胁的。本文应为①项。

怡悦:喜悦;高兴。

云翳:中医病名。眼球角膜疾病后所遗留的一层薄若云雾状翳障。一泻千里:①指江河水势奔流直下;②比喻文笔奔放畅达。

心平气和:①指思想或精神平静没有不安或压抑的感情;②指抑制或重新克制住了自己的感情;平静下来。

休憩:休息。绯红:深红色。

卑微:①指地位低下而渺小出身卑微的人;②衰微。

(三)整体感悟

1、初读课文,把握内容大意。听录音,跟读课文。

思考:本文围绕生命谈了些什么内容?

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阅读后的认识与体会,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提示:这篇文章用“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为喻,形象地描述了生命的历程,揭示了生命的本质,表达了珍爱生命思想感情和奋发向上的生活态度。

2、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和篇章结构。学生可独立钻研,也可与同桌合作讨论完成。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可作如下提示: 第一种: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电脑多媒体】

第一部分:(“我不敢说„„像什么”)揭示话题。

第二部分:(“生命像„„不敢信来生”)描写一江春水的全部生命历程。第三部分:(“生命又像„„不敢信来生”)写“一棵小树” 的全部生命历程。第四部分:(“宇宙是„„结尾”)总结全文,揭示生命的本质。【电脑多媒体】

第一部分:(我不敢说„„不敢信来生)以一江春水为喻,形象描绘生命的过程。第二部分:(“生命又像„„不敢信来生”)以一棵小树为喻,再现生命的全过程。第三部分:(“宇宙是„„结尾”)揭示生命的本质。第3种部分划分方法:全文可分两部分。【电脑多媒体】

第一部分:(我不敢说„„也不敢相信来生)具体描述生命像什么。第二部分:(宇宙是„„结尾)深刻揭示生命是什么。

(四)研读课文

1、分组探究课文内容。

方法:将全班分为三个小组,分别探究“一江春水”、“一棵小树”部分。

2、学习成果汇报。

方法:各个小组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探究成果。

3、问题探究:互问互答。

每个小组就各自探究的内容接受其他小组的提问,并做出解答。

4、附:问题展示: “一江春水”部分:

(1)“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一句中,为什么作者用了“像”字,而不使用“是”字?

提示:“是”对生命本质的揭示,面“像”则重在对生命外部形式的再现。“是什么”是下定义;“像什么”是文学性的表述,具有形象性、审美性和隐喻性的特点。

(2)“一江春水”在奔流入海的过程中经历了哪些体验?这个过程与生命过程有何相似 之处?

提示:可从文中几个“有时候”领起的内容来思考,学生只需从中摘录关键词加以联想即可找出答案。

几个“有时候”领起的内容和生命过程中经历的各个阶段一一照应。(3)这些体验有无先后顺序?从中你领悟到什么道理?

提示:所描写的几个“有时候”的情况,从事物性质和发生的状态来看,不分先后阶段,即不与人的生命历程的阶段一一对应。

这些情况预示着人的生命历程中的几种状况,显示了人生的丰富多彩:人生总是幸福与苦难、顺利与曲折相伴而随的。

(4)“行程的终结”预示着生命的终结,此时你认为“春水”心态是怎样的? 提示:可从文中“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看出“春水”的平和、宁静。“一棵小树”部分:

(1)作者按什么顺序写了“一棵树”?树的一生中有怎样的经历? 提示:生长顺序。

(2)在生命的历程中,小树是如何度过生命的每一个阶段的? 提示:四季的不同状态。可从中摘录关键词语来进行理解。(3)面对死亡,小树作何反应?

(4)通过“一棵小树”的经历,使我们得到哪些启示?

提示:几个连续的阶段,勾画着或喻示人的生命历程,生命的规律就是从渺小微弱,继而强健壮大,最终归于消亡。生命始终向前发展,这是任何力量都不可阻挡的。

(5)作者为什么反复说“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相信来生”?

揭示:学生只要能结合课文内容或自己的体验认识来分析,言之成理即可。比如可以这样的理解:“来生”是一种虚无飘渺的东西,“不敢说”“也不敢相信”传达出作者对“今生”珍爱与重视,这是积极进取的生命观;或者说明生命只有一次,所以应当珍惜,无论经历的是坦途还是坎坷,都应当勇敢面对,细细体会,让自己的人生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第三部分问题展示:

(1)请找出这位世纪老人的肺腑之言.提示:“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2)这两句话为我们揭示了生命的真谛,说说你的理解?

提示:生命来之不易:顺利与坎坷,成功与失败是相伴随的。惟其如此,才构成灿烂多彩的人生。故此,我们应珍爱生命,善待人生,享受生活赋予我们的一切。

(3)“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提示:此题答案灵活开放,应鼓励学生发表创造性的见解。如学生可心理解为这句话道出生命中痛苦与快乐的辩证关系,也可理解为我们经历了生命中阴翳,能让我们更加珍爱人生,从面感受到生命的美好等,只有言之成理即可。

总结性思考:

讨论:作为一篇散文,本文所涉及的是一个很抽象的话题,作者是如何将它生动化、形象化的?

提示:

1、选择适宜的形式: 描述“一江春水”、“一棵小树”的行进和生长现象,生动形象,蕴藉含蓄,给人以审美的享受。

2、语言明朗灵动、含蓄隽永:描绘了两幅跨越时空的滚动条画,贯穿其中的是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礼赞。

3、写法上匠心独具。

如使用间隔反复的手法:用“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 不敢信来生”一语构成明线,两幅画终了,都用了“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的形式,稍加变化的语句,既总结了本部分内容,又强调了生命最终回归自然的必然规律,使两幅画在内容上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五)佳句细品

思考:本文有哪些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方法及要求:

学生从文找出自己喜爱的语句,为同学朗读,并介绍自己的阅读体会。提示:建议学生可从生动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等方面入来选取语句,进行赏读。

(六)课堂活动——互赠名言

1、将你课外收集的有关生命的名言警句赠送给同学。

2、提示:

说话内容应包含:被赠送者姓名、名言内容、赠送原因三个方面的内容。

3、【电脑多媒体】

提示:有关生命的名言警句:

★生命是美丽的,对人来说,美丽不可能与人体的正常发育和人体的健康分开。

——车尔尼雪夫斯基

★我们最好把自己的生命看作前人生命的延续,是现在共同生命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后人生命的开端。如此延续下去,科学就会一天比一天灿烂,社会就会一天比一天更美好。

——华罗庚 ★人活着总是有趣的,即便是烦恼也是有趣的。(亨利•门肯)★生命不可能 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次也不善于度过。

——【法国诗人】吕凯特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的时候暂且容忍: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会到来。

——普希金

第四篇:计算机被打开以后教学设计

《计算机被打开以后》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信息技术》七年级(上)第二单元第一节。本课理论部分过多,包括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以及硬件组成两部分内容,旨在引导学生了解计算机工作原理以及计算机硬件组成结构,使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计算机。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都使用过电脑,但是真正打开计算机看过内部构造的学生却很少,因此有必要在理论课的基础上,让他们知道并见识主机箱内部构造,了解各部分硬件的名称以及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硬件组成。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让学生动手主动参与实践(观察拆开的计算机)的过程,进一步感性地认识计算机硬件和结构,掌握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增强小组的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硬件系统的组成及硬件功能。

难点:计算机主要硬件的技术指标。

五、教学准备

1.准备好多媒体课件,保证机房教学软件运转正常。

2.每个小组准备一台拆开的主机箱。

3.准备学生自主学习资料包。

六、教法和学法

讲解法、实验法、自主学习法。

七、教学环节

1.课时安排

1课时

2.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3分钟)开题:通过图片“计算机”

我们怎么得出“电脑”的答案?引出我们大脑的思维过程

图片展示大脑思维过程:

请学生描述人脑的思考过程。

猜谜语

思考大脑思维过程:

眼睛耳朵接收到问题,大脑思考,接着通过嘴巴说出答案

谜语入门,快速直接。

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3分钟)

分组自主学习计算机硬件

(15分钟)

提问:我们的计算机是怎样工作的呢?和我们人类的思考过程有没有共同点呢?

计算机正是模仿人脑进行工作的,其部件如输入设备、中央处理器、输出设备等分别与人脑的各种功能器官对应,从而完成信息的输入、处理、输出等,计算机也因此被称作“电脑”。

展示图片,教师讲解计算机工作过程。

带着问题来学习

问题:计算机各部分硬件功能及作用?

1、把学生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学习计算机硬件的一部分内容

2、学生打开学习资料包中“计算机硬件”PPT并分组学习。

3、提问各个小组学生并总结小组学习成果。

观察、思考

分析出计算机的工作过程可以用“输入、处理、输出”6个字来概括。

自主学习并聆听其他小组的学习成果,认真总结计算机的各部分硬件功能及作用

通过类比,让学生知道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对计算机硬件进行整体认识

猜猜我是谁(活动)

(8分钟)

1、让学生打开学习资料包中的“猜猜我是谁”文档,让学生分组讨论并猜出学习资料中描述的计算机硬件名称。

认真分析

总结分类通过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计算机各部分硬件及其特点。

分组识别硬件

(7分钟)

1、识别机箱中的CPU、电源、主板。

2、识别机箱中的内存、硬盘。

3、识别机箱中的声卡、显卡和网卡。

各组组员开始讨论,以上的任务要求,对机箱中的各个部件进行讨论研究。小组观看打开的电脑主机识别主机内硬件学生观看分析

教师巡视指导。

游戏挑战(6分钟)打开学习资料包中“硬件匹配”和“硬件装机”Flash游戏并通过练习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回顾并总结。完成练习并总结内容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挑战游戏。

计算机硬件归类划分(3分钟)

1、对零散的计算机硬件进行系统分类。

2、总结课堂内容,并提出指挥计算机硬件的运行是软件,引出下节课内容。认真听讲,总结课堂内容总结课堂知识并引出下节课内容。

板书:

2.1计算机被打开以后

一、计算机工作原理

输入—处理—输出

二、计算机硬件组成 运算器

主机

外设

硬件系统

Cpu

……

内存

输入设备

输出设备

外存储器

控制器

第五篇:《起床以后》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起床以后》教学设计之一 佚名

教学目标:

1、能根据图画,联系生活实际,把起床以后所做的事说清楚。

2、能根据图画和题目要求,按时间顺序写一段句子通顺、连贯的话。

3、懂得自己能做的事情应该自己做。

教学重点:根据画面的意思和讨论的提示,让学生写一段以时间先后为顺序的话。

教学难点:

1、如何把每幅图画上画的事情有机地连接起来,使句子连贯,特别是第2幅图上没有明确的时间表示,该怎样与前一幅的意思连接。

2、怎样正确使用动词,把起床以后所做的事写清楚。启发想像,根据画面推前想后,把一段话的意思写具体。

课时安排:2教时

第1教时

〈一〉教学目标

观察画面,看图讨论,明确本次习作要求,完成课后第2题。

〈二〉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5分钟)

1、小朋友,今天早上你从睡梦中醒来后,做了哪些事情呢?能不能向大家说一说。

2、学生交流。

3、(点击课件整幅图)对呀,我们每天很早起床,起床后要穿衣、叠被,又要刷牙、洗脸,还要吃饭、上学。这一系列的事情都要在我们起床以后完成。那我们怎样把这些事情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给写下来呢?今天,我们就以《起床以后》为题,来说说早上的一些事情(板题)。

二、初看图意,整体感知。(2分)

1、出示三副图。

2、请小朋友们看这三副图,说说你看懂了什么?用一句话来说说每一幅图的意思。

3、交流。

4、你能给这三幅图排排队吗?说说你的理由。课件出示。

三、明确要求,指导练说(1分)。

1、今天,我们就按时间顺序看图说说这三副图,并练习习作。

2、请看这次习作的要求(点击课件)习作要求:

a看图说说:(1)丁丁几点钟起床?

(2)丁丁起床后先干什么,再干什么?

(3)丁丁几点钟去上学?

b、把三副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c、根据图意,按时间顺序说一段话,注意把句子说连贯。

3、齐读要求。

四、逐幅观察,指导连说。(26分)

1、对照要求我们仔细观察每一幅图,说说画面的内容,也可联系你自己的起床以后的情景,说一说。

(一)指导第一幅图。

1、出示第一幅图,想一想:“谁几点钟起床?”、“起床后先干什么?

2、交流。(丁丁六点半起床,起床以后,他先叠被子。)

3、引导:丁丁怎么知道六点半到了,该起床了?丁丁当时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请大家看录象。说一说。

(丁丁听到床前闹钟的铃声,知道六点班到了,该起床了。丁丁想:天亮了,我要起床上学了。于是,他揉了揉眼睛,一骨碌地坐了起来,讯速的穿好衣服,戴上红领巾,熟练地叠好被子,收拾自己的床铺)

为什么丁丁要自己叠被,他想到了什么?你可以联系你自己的想法说一说。(他想到:小学生嘛,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何况我已经长大了,这些事不能再让妈妈来替代。)

4、自己看这幅图,完整的说一说。

说的时候你能用上这些好词好句吗?(点击课件)揉一揉眼睛一骨碌熟练清脆唤醒迅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5、指名说(2个学生)

6、学生评议。

(二)指导第二幅图。

1、出示第二幅图。想一想丁丁在干什么?

2、交流。

引导:请同学们看录象,仔细看丁丁洗脸盆上放着什么?他在洗脸之前还做了些什么事?

3、交流。

4、你能用上这些优美词句把第耳2幅图的意思说一说吗?(点击课件)

5、自己先练习说一说。

6、指名学生说。

7、师生评议。

8、同桌互说。

(三)、指导第三幅图。

1、出示第三幅图,想一想:丁丁几点中去上学?你从那里看出来?

2、交流。

3、引导:丁丁上学之前还做了什么事?请学学门仔细看录象。(点击课件)

4、交流。(1、仔细看看桌上的用具,他干了什么?

(2、丁丁吃完早饭后,还会做些什么?

(3上学去的时候会对家里的人说些什么?

4、你能用上这些优美词句把第三幅图的意思说一说吗?

5、自己自由练说。——指名说——师生评议——同桌互说。

五、整幅图连起来说一说。(5分)

1、你能把这三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吗?

2、自己自由练说。——指名说——师生评议—

4、刚才这位同学把三幅图很好的连接起来了,你注意到一幅图的意思跟另一幅图的意思之间是怎样连接的吗?我们知道这是按什么顺序排的三副图?(时间顺序)那应该怎样连接?

5、交流。随机出示课件上的表示时间的词语。

6、自己自由练说。——指名说——师生评议——同桌互说。用上老师提供的优美词句。

六、小结,尝试习作。(1分)

1、小朋友都说的不错,那你能不能把刚才说的给写下了呢?

2、学生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第2教时 〈一〉教学目标

拓展写作思路,独立作文,教师随机指导。〈二〉教学过程

1、把3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5分)(1)自由说。(2)同桌说。

2、根据图意,按时间顺序写一段话,注意把句字写连贯(18分)3、分四人小组交流、评议、修改(8分)4、挑好、中、差三篇全班交流、修改。(5分)5、修改、抄写。

下载《李华取钱以后》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李华取钱以后》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_语文_小学_李华_3711211102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懂课文:借助解释,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读出自己的感悟。 3、读好课文: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

    绘本《长大以后做什么》教学设计

    绘本《长大以后做什么》教学设计 绘本《长大以后做什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感受绘本中各种梦想的美好,勇敢说出自己的梦想; 2、 懂得在梦想面前人人平等,为追求自己的......

    关于《物体形状改变以后》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力求让教学贴近生活,以生活中的现象、身边的材料为学习的切入点,用学生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突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基本理念,注重学生的亲身经历,培养学生......

    三年级语文下册水打翻以后教学设计

    内容设计课题:《水打翻以后》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一单元的习作训练海山乡茅坦小学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看图写话的教材。教材开头配有四幅图,大意是这样的:1、值日时,小红碰翻了......

    《钱被风刮跑以后》的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本班学生大胆活泼,大部分学生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读书,并在阅读过程中质疑、思考、交流、探究,一部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较差,缺乏创新精神和执著探究的......

    2《钱被风刮跑以后》教学设计

    2《钱被风刮跑以后》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叙述导入:有一个寒冷的冬天,北风刮得很猛烈,这时,我骑车撞到了一位老人,手里的钱刮跑了,这可怎么办? 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看看到底老人怎......

    《钱被风刮跑以后》的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1、会读课后的4个生字,能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的意思。2、细细品读课文,体会老大爷焦急的心情和我矛盾的心理。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人与人之间真诚互爱的......

    李华平教授教学解读—— 朱自清《背影》(xiexiebang推荐)

    朱自清教学解读 主讲:李华平(四川师范大学)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00:39 亲,我们已错过了前世的牵手,也错过了今生的拥有,千万不能再错过做正道语文群友! 【传说】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