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江西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几个重点领域预防腐败工作的决定

时间:2019-05-13 23:43: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共江西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几个重点领域预防腐败工作的决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共江西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几个重点领域预防腐败工作的决定》。

第一篇:中共江西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几个重点领域预防腐败工作的决定

中共江西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几个重点领域预防

腐败工作的决定

(2009年11月19日)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十七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推进我省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保护广大干部健康成长,结合我省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几个重点领域预防腐败工作作出如下决定:

一、加强重点领域预防腐败工作是构建惩防体系、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内容

1.加强重点领域预防腐败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要求,“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体制障碍和制度漏洞,完善防治腐败体制机制,提高反腐倡廉制度化、法制化水平。”土地管理、工程建设、矿产资源开发、产权转让、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行政审批权、资源配置权、行政执法权相对集中,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大,是广大人民群众十分关注的焦点。从我省近年来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看,一些不法分子不择手段拉拢腐蚀重点领域的干部,重点领域已成为腐败易发多发的重点部位,成为诱惑大、容易失足的高风险岗位。大量事实表明,进一步加强这几个重点领域预防腐败工作,是加快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全省经济快速发展、干部健康成长“双目标”的必然要求。

2.加强重点领域预防腐败工作的指导思想与基本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以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和省委《实施办法》为主线,抓住民主决策、风险防范、公平交易、信息公开、检查问责等关键环节,从教育、监督、改革、制度创新等方面加大系统预防腐败力度,坚决遏制土地管理、工程建设、矿产资源开发、产权转让、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势头。

二、加强反腐倡廉教育,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自觉性

3.进一步强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履行职责,把加强反腐倡廉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好。要以廉洁从政和反腐倡廉法规制度教育为重点,教育和引导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牢固树立依法行政观念,增强风险意识、忧患意识、危机意识,自觉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健全完善反腐倡廉教育长效机制,确保反腐倡廉教育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4.深入开展廉政警示教育活动。在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的同时,运用重点领域发生的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加强对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人、财、物的重点岗位党员干部的廉政教育,加强对领导干部配偶、子女、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把典型案件剖析作为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学习的重要内容。党政主要领导要定期分析管辖范围内的干部廉政状况、讲廉政党课。积极开展反腐倡廉主题教育,充分发挥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的作用,组织党员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片,开展以案说纪说法活动,教育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警钟长鸣。大力开展“弘扬红色传统,抵制黑色腐败”教育活动,努力形成廉荣贪耻的社会氛围。

三、严格执行“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坚决制止个人决策和暗箱操作

5.严格执行集体决策制度。认真落实省委《关于党委(党组)实施“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的若干意见(试行)》和《江西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凡属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必须由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决不允许以任何理由和形式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搞各种名义的暗箱操作、个人说了算,独断专行。对班子成员的表决意见等,应原原本本记录,作为决策问责的重要依据。积极探索重要决策票决制。推行决策讨论党政主要领导末位表态制。

6.建立重大决策公示和意见征集制度。坚持决策过程和决策执行情况向社会或党内公开。凡涉及面广、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都应实行社会公示和公开征求意见、组织听证,保障公众对决策事项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凡涉及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决策事项,必须进行专家咨询和论证,建立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集体决定的决策机制;凡依法应当提请同级人大常委会审议和政协进行民主协商的重大事项,必须按有关规定分别进行审议和协商。除依法应当保密的事项外,重大决策的内容、依据、过程和结果都必须公开。建立重大决策过程的跟踪反馈、监督检查、决策后评价和决策失误责任追究机制。健全和落实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决策听证制度等党务公开制度。

四、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权力运行的规范管理,积极推进廉政风险防范机制建设

7.建立廉政风险防范机制。抓住资源资金配置、行政许可审批、行政执法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结合工作特点,查找廉政风险点,通过流程再造,建立风险等级评估预警机制。加强对关键岗位权力运行的全过程、全方位监控,做到权力运行规范和透明,形成以岗位为点、程序为线、制度为面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有效减少自由裁量权,减少权力寻租机会,减少干部腐败发生几率。

8.加强对土地使用权审批和出让的规范管理。进一步查找土地使用权审批和出让以及征地拆迁中廉政风险点。科学编制、严格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严格土地使用权出让审批管理,规范各级政府土地征收行为;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的土地要素市场,探索显化土地使用权转让市场的有效形式,严格土地使用权价格评估的监管,规范土地供应审批和批后监管,完善土地审批、供应、使用等管理的综合监管平台;加强对土地出让收支的监管。依法查处非法批地、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非法占地,以及未批先用、违规改变土地用途、调整容积率等行为。

9.加强对工程建设领域的规范管理。加强对政府投资和使用国有资金的建设项目决策和审批、招标投标、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监管。加快出台《江西省政府投资管理条例》。健全政府投资项目决策机制,建立重大项目专家评议和论证制度,积极推行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实行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公示和责任追究制度。规范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制、备案制。全面推行电子化招投标及计算机辅助评标工作,推进招投标市场统一开放。建立统一的评标专家库,制定评标专家分类标准和管理办法,组建跨行业、跨地区的全省综合性评标专家库。加强对重大工程建设项目预算、招标投标、资金拨付、设备材料采购、竣工验收、工程决算、工期进度等重要环节的监督。凡涉及容积率和规划设计变更的须经原批准的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审批。建立健全建设市场信用体系,对信用等级差的企业,根据信用管理有关规定,建立“黑名单”制度,在网上公示其行贿等不良行为记录,实行一定时期一定区域市场限入制度。

10.加强对探矿权、采矿权、采砂权审批和出让的规范管理。严格探矿权、采矿权、采砂权出让审批管理,全面推行招拍挂公开出让制度。完善探矿权、采矿权、采砂权评估制度。积极探索显化探矿权、采矿权转让市场的有效形式。制定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规范采矿权二级市场。加强对矿产供应及开发利用情况的监管,完善探矿权、采矿权的审批、供应、使用等管理的综合监管平台。严格执行矿产资源补偿费和矿业权价款征收政策。严格规范河道砂石开采权招标、拍卖工作,加强对采砂权的规范和监管。依法纠正和查处违规审批和出让、转让探矿权、采矿权、采砂权的行为。

11.加强对政府采购的规范管理。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提高政府采购质量和效率。建立全省统一的政府采购信息平台,加大政府采购透明度。制定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管理和惩戒办法。健全供应商库、专家库、商品价格信息库,完善政府采购档案管理。加强评审专家人才库、供应商库等资源的整合。完善政府采购“管采分离”体制,加强对集中采购机构的监管和考核。探索建立合理的、市场化的有偿政府采购代理机制。

12.加强对国有企业改制的规范管理。严格执行国有企业改制的各项规定,切实维护出资人利益和职工合法权益,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国资、财政、社会保障、国土等部门要对改制企业的改制方案、职工安置、清产核资、财务审计、资产评估和产权转让、改制资金使用等严格把关。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深入推进厂务公开,扩大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充分发挥职代会的监督作用。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对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监督检查。加大对企业国有产权交易、大宗物资采购、企业重组等重点部位的监控。加强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亲属、特定关系人围绕本企业主体业务经商办企业行为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违纪违法行为。

五、加强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建设,完善公平交易的管理机制 13.各类公共资源交易项目特别是重点领域的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必须进场公开交易。各地各部门的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必须在本地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交易。省属各类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必须在江西省南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或项目所在地设区市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交易。公共资源交易的主要范围是:依法依规必须招标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项目有关的重要设备和材料的采购;使用财政性资金的政府集中采购和部门集中采购的货物、服务和工程项目;工业用地、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探矿权、采矿权、采砂权出让;国有(集体)产权交易或经营权转让;药品集中采购、工程咨询及评估机构或中介机构的招标等。

14.加快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的网络体系建设。各设区市、县(市)都要建立健全本地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各乡(镇)街道要在今年年底前建立公共资源交易站。各级政府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以及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律不得新建公共资源交易场所,已经建立的要退出。建立江西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各设区市、县(市)、乡(镇、街道)公共资源交易网要与中心网站链接。建立健全全省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的信息共享体系和信用体系。

15.加强对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的监督管理。各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要健全内部机构,完善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场地设备管理制、回避、保密等制度,细化管理办法,提供优质服务。各级行政主管部门要完善对有关公共资源交易事项的事前备案审查制度,及时受理有关投诉、举报,加强对业主单位、交易主体的行政执法监督。行政监察机关要加强对行政主管部门履行相关职责情况的监督检查。各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管理机构对场内发生的违规违法问题要及时报告或转请有关主管部门依规依法处理。

16.进一步规范市场中介组织从业行为。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市场中介组织的监管,提高监督实效。凡挂靠政府部门的市场中介组织必须全面脱钩。主管部门与市场中介组织不得发生任何利益关联。完善规范市场中介组织管理办法,明确对中介机构、评估机构、交易机构、行业协会的监管主体及职责。禁止行政机关强制或变相指定市场中介组织。强化对市场中介组织专业人员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市场中介组织和评审专家诚信档案,加大对违规市场中介组织和专业人员的处罚力度。

六、加大政务信息公开力度,拓宽社会监督的渠道

17.深入推进政务信息公开。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除涉及国家秘密、工作秘密外,各类行政权力运行情况及各种信息,必须依法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加强土地管理、工程建设、矿产资源开发、产权转让、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信息发布,进一步丰富公开的形式和载体。充分发挥网络媒体信息公开作用。各级政府及部门的门户网站要设立网上信箱、服务热线等窗口或栏目,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政府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18.建立健全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公开机制。依法将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及时、准确、完整地向社会公开发布,除在政府指定媒体发布外,同时在交易中心发布。建立健全资源共享、全程监控的信息平台。各级公共资源交易网要及时报道有关工作动态,发布各类交易信息。

19.强化社会公众监督。深化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百千万”内设机构测评工作,拓宽群众参与和监督渠道,促进机关效能建设。围绕兑现基层、企业、群众服务的政策和承诺、保证公共资源阳光交易等重点问题,建立公众评议机制。通过媒体、互联网或其他形式,由群众对行政机关特别是重点部门的权力运行情况作出满意度评价,并定期公布评价结果。对群众以各种形式的举报,要认真调查核实。

七、加大重点领域腐败案件查处力度,发挥查案惩戒和治本功能 20.严肃查办重点领域违纪违法案件。重点查办土地管理、工程建设、矿产资源开发、产权转让、政府采购等领域的商业贿赂案件;严厉查处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利用职权插手干预规划审批、招标投标、土地审批和出让等谋取私利、索贿受贿的案件;严厉查处违法违规审批立项、规避和虚假招标、非法批地、低价出让土地、擅自变更规划和设计、改变土地用途和容积率、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等案件;严厉查处工程建设中盲目决策、造成重大损失或恶劣影响的失职渎职案件。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决不让腐败分子逃脱党纪国法惩处。

21.坚持查办案件与预防治本并进。坚持“一案两报告”制度,认真查找制度、机制、管理等方面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提出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措施,向有关单位和案发地党委、政府发整改建议书、监察建议书。通过“抓系统、系统抓”办案工作方法,充分发挥查办案件惩戒和治本功能,做到查处一批重大案件、整治一个系统、完善一套制度、教育一批干部。

八、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对党员干部违反规定干预市场经济活动的检查和问责力度

22.严格落实“一岗双责”的要求。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全面履行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领导责任。按照省委关于惩防体系建设《实施办法》的总体要求,明确责任范围、任务分解、责任分工。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紧密结合实际,把对重点领域、重点岗位、关键环节预防腐败工作融入日常业务和党建工作之中,一起研究、一起部署、一起落实,并列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考核结果作为干部评先评优、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23.加大检查和问责力度。加强重点领域预防腐败工作必须一项一项地抓,一件一件地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要从爱护、保护干部出发,做到监督检查从严、批评教育从严、问责追究从严,防止干部违纪违法,最大限度地减少腐败行为的发生。要加大对违反公共资源交易等规定的党员干部组织处理力度。凡利用职务便利,向相关人员采取暗示、授意、打招呼、批条子、指令、强令等方式,影响公共资源交易,干扰市场经济运行的党员干部,一经查实,一律先免职,并按违纪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对造成公共利益及国有资产损失的,不仅要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还要对相关领导人实施问责。

第二篇:中共江西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几个重点领域预防腐败工作的决定

中共江西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 几个重点领域预防腐败工作的决定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十七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推进江西省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保护广大干部健康成长,结合江西省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几个重点领域预防腐败工作作出如下决定:

一、加强重点领域预防腐败工作是构建惩防体系、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内容

1.加强重点领域预防腐败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要求,“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体制障碍和制度漏洞,完善防治腐败体制机制,提高反腐倡廉制度化、法制化水平。”土地管理、工程建设、矿产资源开发、产权转让、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行政审批权、资源配置权、行政执法权相对集中,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大,是广大人民群众十分关注的焦点。从江西省近年来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看,一些不法分子不择手段拉拢腐蚀重点领域的干部,重点领域已成为腐败易发多发的重点部位,成为诱惑大、容易失足的高风险岗位。大量事实表明,进一步加强这几个重点领域预防腐败工作,是加快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江西省经济快速发展、干部健康成长“双 目标”的必然要求。

2.加强重点领域预防腐败工作的指导思想与基本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以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和省委《实施办法》为主线,抓住民主决策、风险防范、公平交易、信息公开、检查问责等关键环节,从教育、监督、改革、制度创新等方面加大系统预防腐败力度,坚决遏制土地管理、工程建设、矿产资源开发、产权转让、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势头。

二、加强反腐倡廉教育,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自觉性

3.进一步强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履行职责,把加强反腐倡廉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好。要以廉洁从政和反腐倡廉法规制度教育为重点,教育和引导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牢固树立依法行政观念,增强风险意识、忧患意识、危机意识,自觉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健全完善反腐倡廉教育长效机制,确保反腐倡廉教育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4.深入开展廉政警示教育活动。在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的同时,2 运用重点领域发生的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加强对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人、财、物的重点岗位党员干部的廉政教育,加强对领导干部配偶、子女、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把典型案件剖析作为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学习的重要内容。党政主要领导要定期分析管辖范围内的干部廉政状况、讲廉政党课。积极开展反腐倡廉主题教育,充分发挥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的作用,组织党员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片,开展以案说纪说法活动,教育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警钟长鸣。大力开展“弘扬红色传统,抵制黑色腐败”教育活动,努力形成廉荣贪耻的社会氛围。

三、严格执行“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坚决制止个人决策和暗箱操作

5.严格执行集体决策制度。认真落实省委《关于党委(党组)实施“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的若干意见(试行)》和《江西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凡属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必须由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决不允许以任何理由和形式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搞各种名义的暗箱操作、个人说了算,独断专行。对班子成员的表决意见等,应原原本本记录,作为决策问责的重要依据。积极探索重要决策票决制。推行决策讨论党政主要领导末位表态制。

6.建立重大决策公示和意见征集制度。坚持决策过程和决策 3 执行情况向社会或党内公开。凡涉及面广、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都应实行社会公示和公开征求意见、组织听证,保障公众对决策事项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凡涉及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决策事项,必须进行专家咨询和论证,建立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集体决定的决策机制;凡依法应当提请同级人大常委会审议和政协进行民主协商的重大事项,必须按有关规定分别进行审议和协商。除依法应当保密的事项外,重大决策的内容、依据、过程和结果都必须公开。建立重大决策过程的跟踪反馈、监督检查、决策后评价和决策失误责任追究机制。健全和落实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决策听证制度等党务公开制度。

四、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权力运行的规范管理,积极推进廉政风险防范机制建设

7.建立廉政风险防范机制。抓住资源资金配置、行政许可审批、行政执法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结合工作特点,查找廉政风险点,通过流程再造,建立风险等级评估预警机制。加强对关键岗位权力运行的全过程、全方位监控,做到权力运行规范和透明,形成以岗位为点、程序为线、制度为面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有效减少自由裁量权,减少权力寻租机会,减少干部腐败发生几率。

8.加强对土地使用权审批和出让的规范管理。进一步查找土 4 地使用权审批和出让以及征地拆迁中廉政风险点。科学编制、严格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严格土地使用权出让审批管理,规范各级政府土地征收行为;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的土地要素市场,探索显化土地使用权转让市场的有效形式,严格土地使用权价格评估的监管,规范土地供应审批和批后监管,完善土地审批、供应、使用等管理的综合监管平台;加强对土地出让收支的监管。依法查处非法批地、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非法占地,以及未批先用、违规改变土地用途、调整容积率等行为。

9.加强对工程建设领域的规范管理。加强对政府投资和使用国有资金的建设项目决策和审批、招标投标、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监管。加快出台《江西省政府投资管理条例》。健全政府投资项目决策机制,建立重大项目专家评议和论证制度,积极推行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实行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公示和责任追究制度。规范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制、备案制。全面推行电子化招投标及计算机辅助评标工作,推进招投标市场统一开放。建立统一的评标专家库,制定评标专家分类标准和管理办法,组建跨行业、跨地区的江西省综合性评标专家库。加强对重大工程建设项目预算、招标投标、资金拨付、设备材料采购、竣工验收、工程决算、工期进度等重要环节的监督。凡涉及容积率和规划设计变更的须经原批准的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审 5 批。建立健全建设市场信用体系,对信用等级差的企业,根据信用管理有关规定,建立“黑名单”制度,在网上公示其行贿等不良行为记录,实行一定时期一定区域市场限入制度。

10.加强对探矿权、采矿权、采砂权审批和出让的规范管理。严格探矿权、采矿权、采砂权出让审批管理,全面推行招拍挂公开出让制度。完善探矿权、采矿权、采砂权评估制度。积极探索显化探矿权、采矿权转让市场的有效形式。制定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规范采矿权二级市场。加强对矿产供应及开发利用情况的监管,完善探矿权、采矿权的审批、供应、使用等管理的综合监管平台。严格执行矿产资源补偿费和矿业权价款征收政策。严格规范河道砂石开采权招标、拍卖工作,加强对采砂权的规范和监管。依法纠正和查处违规审批和出让、转让探矿权、采矿权、采砂权的行为。

11.加强对政府采购的规范管理。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提高政府采购质量和效率。建立江西省统一的政府采购信息平台,加大政府采购透明度。制定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管理和惩戒办法。健全供应商库、专家库、商品价格信息库,完善政府采购档案管理。加强评审专家人才库、供应商库等资源的整合。完善政府采购“管采分离”体制,加强对集中采购机构的监管和考核。探索建立合理的、市场化的有偿政府采购代理机制。

12.加强对国有企业改制的规范管理。严格执行国有企业改 6 制的各项规定,切实维护出资人利益和职工合法权益,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国资、财政、社会保障、国土等部门要对改制企业的改制方案、职工安置、清产核资、财务审计、资产评估和产权转让、改制资金使用等严格把关。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深入推进厂务公开,扩大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充分发挥职代会的监督作用。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对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监督检查。加大对企业国有产权交易、大宗物资采购、企业重组等重点部位的监控。加强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亲属、特定关系人围绕本企业主体业务经商办企业行为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违纪违法行为。

五、加强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建设,完善公平交易的管理机制

13.各类公共资源交易项目特别是重点领域的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必须进场公开交易。各地各部门的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必须在本地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交易。省属各类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必须在江西省南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或项目所在地设区市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交易。公共资源交易的主要范围是:依法依规必须招标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项目有关的重要设备和材料的采购;使用财政性资金的政府集中采购和部门集中采购的货物、服务和工程项目;工业用地、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探矿权、采矿权、采砂权出让; 7 国有(集体)产权交易或经营权转让;药品集中采购、工程咨询及评估机构或中介机构的招标等。

14.加快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的网络体系建设。各设区市、县(市)都要建立健全本地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各乡(镇)街道要在今年年底前建立公共资源交易站。各级政府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以及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律不得新建公共资源交易场所,已经建立的要退出。建立江西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各设区市、县(市)、乡(镇、街道)公共资源交易网要与中心网站链接。建立健全江西省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的信息共享体系和信用体系。

15.加强对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的监督管理。各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要健全内部机构,完善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场地设备管理制、回避、保密等制度,细化管理办法,提供优质服务。各级行政主管部门要完善对有关公共资源交易事项的事前备案审查制度,及时受理有关投诉、举报,加强对业主单位、交易主体的行政执法监督。行政监察机关要加强对行政主管部门履行相关职责情况的监督检查。各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管理机构对场内发生的违规违法问题要及时报告或转请有关主管部门依规依法处理。

16.进一步规范市场中介组织从业行为。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市场中介组织的监管,提高监督实效。凡挂靠政府部门的市场中介组织必须全面脱钩。主管部门与市场中介组织不得发生任 8 何利益关联。完善规范市场中介组织管理办法,明确对中介机构、评估机构、交易机构、行业协会的监管主体及职责。禁止行政机关强制或变相指定市场中介组织。强化对市场中介组织专业人员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市场中介组织和评审专家诚信档案,加大对违规市场中介组织和专业人员的处罚力度。

六、加大政务信息公开力度,拓宽社会监督的渠道

17.深入推进政务信息公开。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除涉及国家秘密、工作秘密外,各类行政权力运行情况及各种信息,必须依法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加强土地管理、工程建设、矿产资源开发、产权转让、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信息发布,进一步丰富公开的形式和载体。充分发挥网络媒体信息公开作用。各级政府及部门的门户网站要设立网上信箱、服务热线等窗口或栏目,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政府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18.建立健全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公开机制。依法将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及时、准确、完整地向社会公开发布,除在政府指定媒体发布外,同时在交易中心发布。建立健全资源共享、全程监控的信息平台。各级公共资源交易网要及时报道有关工作动态,发布各类交易信息。

19.强化社会公众监督。深化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百千万”内设机构测评工作,拓宽群众参与和监督渠道,促进机关效能建 9 设。围绕兑现基层、企业、群众服务的政策和承诺、保证公共资源阳光交易等重点问题,建立公众评议机制。通过媒体、互联网或其他形式,由群众对行政机关特别是重点部门的权力运行情况作出满意度评价,并定期公布评价结果。对群众以各种形式的举报,要认真调查核实。

七、加大重点领域腐败案件查处力度,发挥查案惩戒和治本功能

20.严肃查办重点领域违纪违法案件。重点查办土地管理、工程建设、矿产资源开发、产权转让、政府采购等领域的商业贿赂案件;严厉查处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利用职权插手干预规划审批、招标投标、土地审批和出让等谋取私利、索贿受贿的案件;严厉查处违法违规审批立项、规避和虚假招标、非法批地、低价出让土地、擅自变更规划和设计、改变土地用途和容积率、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等案件;严厉查处工程建设中盲目决策、造成重大损失或恶劣影响的失职渎职案件。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决不让腐败分子逃脱党纪国法惩处。

21.坚持查办案件与预防治本并进。坚持“一案两报告”制度,认真查找制度、机制、管理等方面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提出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措施,向有关单位和案发地党委、政府发整改建议书、监察建议书。通过“抓系统、系统抓”办案工作方法,充分发挥查办案件惩戒和治本功能,做到查处一批重 10 大案件、整治一个系统、完善一套制度、教育一批干部。

八、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对党员干部违反规定干预市场经济活动的检查和问责力度

22.严格落实“一岗双责”的要求。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全面履行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领导责任。按照省委关于惩防体系建设《实施办法》的总体要求,明确责任范围、任务分解、责任分工。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紧密结合实际,把对重点领域、重点岗位、关键环节预防腐败工作融入日常业务和党建工作之中,一起研究、一起部署、一起落实,并列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考核结果作为干部评先评优、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23.加大检查和问责力度。加强重点领域预防腐败工作必须一项一项地抓,一件一件地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要从爱护、保护干部出发,做到监督检查从严、批评教育从严、问责追究从严,防止干部违纪违法,最大限度地减少腐败行为的发生。要加大对违反公共资源交易等规定的党员干部组织处理力度。凡利用职务便利,向相关人员采取暗示、授意、打招呼、批条子、指令、强令等方式,影响公共资源交易,干扰市场经济运行的党员干部,一经查实,一律先免职,并按违纪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对造成公共利益及国有资产损失的,不仅要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还要对相关领导人实施问责。

第三篇: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预防国企腐败工作

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预防国企腐败工作

从党和国家近年出台的一系列文件精神来看,国有企业在党风廉政建设中所处的地位和扮演的角色越发凸显。十七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也将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建设作为七项主要任务之一进行了专题部署。如何落实“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的要求,抓好国有企业的预防腐败工作?笔者认为,关键要正确处理重点与一般的关系,查找、明确工作重点,协调各方力量,推进重点领域、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预防腐败工作,以此全面推动企业反腐倡廉建设。

一、国企腐败滋生探源

如何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首先要找出腐败滋生的原因,犹如一个人生病要找出病因一样,只有找到病因,才能对症下药,结合分析近几年来查办的一些国有企业案件,当前导致国有企业发案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理想信念不坚定

剖析涉案人员违纪违法的思想根源,无不与理想信念的蜕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有关,面对金钱和美色的诱惑,有的人放松了学习和思想改造、信仰出现危机、心理产生失衡,当他的权力失去监督,他的贪欲就会占据上风,就这样便滑向违法违纪 1 的深渊。

(二)权力运作不透明

一些国有企业领导将权力集于一身,在涉及企业重大问题上,都是个人说了算,不讲民主,这样最容易产生腐败,有的在物资、设备采购、产品销售、工程发包中搞“暗箱操作、权钱交易”,侵害了企业利益。

(三)管理制度不健全

由于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企业管理制度还不完善,一些人钻制度不完善的空子,侵吞、转移国有资产,挪用公款等,或由于一些企业领导人不注重企业管理工作,粗放管理,使已经建立起的一些好制度得不到有效执行,为职务犯罪提供了便利。

(四)是监督机制不完善

一些企业对权力的运作缺乏有效监督,尚未形成权力约束机制,一些企业经营管理者在职务上是“一把手”,在决策时是“一言堂”,在财务支出中是“一支笔”,副职、班子成员不愿监督,知情的部门怕得罪领导又不敢监督,职工群众无法监督。

打开历史的大门,纵观国内外,廉政建设都是关系到一个执政党和一个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腐败不除,改革难行,经济难兴、稳定难求。同样,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党风廉政建设抓不好,就难以为企业发展提供一个良好和谐的环境,改革开放,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反腐倡廉建设既是改革发展的政治保障,更是改革发展的精 2 神动力。

二、正确处理重点与一般的关系,确定“全面推进,突出重点”的预防方针。

国资委党委委员、纪委书记贾福兴在2009年中央企业纪委书记培训班上讲话时指出,企业反腐倡廉建设的任务重,在落实各项工作中既要把握全局,着眼整体,更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为什么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首先,从辩证唯物主义的“重点论”来看,回答这个问题的实质就是要解决好重点与一般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做任何工作都必须抓住重点,兼顾一般,通过抓重点工作,全面推动一般工作。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既面临普遍存在的一般性问题,也面临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重点性问题。

预防腐败要消除盲区,要从小事抓起,防微杜渐。因此对于普遍存在的一般性问题要作为日常工作,常抓不懈。特别是对一些苗头性问题,要做到捕风捉影,坚持打小,打早,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但过于注重一般性问题,而不对预防腐败工作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就不能充分揭示与反映一些重要问题,这些重要问题得不到彻底解决,预防腐败工作就难以到位。所以,在抓好一般性问题的基础上,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坚持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不断加大治本的力度,拓展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工作领域。

要针对干部职工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及突出问题,针对腐败 3 现象易发多发的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充分调动多方力量,运用各种资源,采取多种手段和方式,加大教育、管理、监督的力度,不断健全惩防体系。因此,预防腐败工作必须认识和把握好重点与一般的关系,在抓住重点、兼顾一般上下功夫,做文章。

其次,从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现状来看,“全面推进,突出重点”的方针已经成为国有企业在抓党风廉政建设与预防腐败工作时的现实选择。近年来国有企业大案要案频发,说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仍是国有企业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任重而道远。繁重的工作任务要求我们必须及时发现和明确重点,敢于抓重点,善于抓重点,并使之成为推动全面工作的着力点。另一方面,随着国有企业机构改革的推进,成本控制的加强,纪检监察队伍的力量逐步减弱,专职政工人员明显减少,纪检监察经费也在逐年下降。如何把有限的资源与力量用到刀刃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突出工作重点,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以点促面,带动全局,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更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因此,从纪检监察力量的配臵和工作推进重点领域、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预防国企腐败工作方法上来讲,预防腐败工作必须突出重点,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结合实际,确定预防腐败工作的重点。

结合实际查找出企业预防腐败的重点领域、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才能真正落实“全面推进,突出重点”的方针,把治本与预防 4 工作落到实处。尽管不同企业工作性质与特点存在差异,但预防腐败工作的重点不外乎以下几方面。

一是提升干部职工对反腐倡廉建设的认识。思想意识上存在的薄弱环节,是导致反腐倡廉建设工作不力的重要主观因素。突出表现为有的单位领导没有认识到反腐倡廉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工作,“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依然存在;部分领导认为企业生产经营任务重,安全压力大,加之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也不存在严重的问题,不必花大力气抓;也有部分单位的领导片面地认为反腐倡廉建设是党委和纪委的事,没有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制,对党风廉政建设重视不够;部分领导干部对抵制不正之风不坚决,对分管人员没有做到常敲警钟,防微杜渐,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不正之风,给违法违纪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历史教训和现实情况警示我们,反腐倡廉建设直接关系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如果不从思想上加以重视,不从主观上努力抓好预防腐败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企业的稳定、改革与发展就难以得到保障。

二是加强对权力运行的规范与监督。权力是把双刃剑,既可成为谋事的利器,亦可成为谋私的工具。企业各级领导干部掌握着大大小小的权力,不可避免地要经受方方面面的诱惑和考验,容易产生思想上的蜕变。一些经营业务领域的领导干部受利益的驱动,放弃原则,铤而走险,以各种形式收受贿赂;一些管理领域的领导干部则利用手中掌握的实权,在对外往来过程中发生“寻租行为”。

因此,加强对权力运行的规范与监督,是预防腐败的另一个关键与重点。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报告中指出,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自律是加强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环节,并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自律提出了七项要求。《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中也强调,要紧紧抓住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以领导干部为重点,以规范和制约权力为核心,建立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我们一定要认真落实这些要求,加强对权力运行的规范与监督,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各部门的“一把手”,清醒地认识到,职务越高、权力越大,责任就越重、风险就越高,要始终正确对待、时刻慎用手中的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三是加强制度建设与健全监督机制。邓小平同志说过,“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这句话深刻揭示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国有企业经过多年的制度建设,各项管理制度不可谓不多,但制度设计不可谓完美无缺。如大多企业正面规范行为的制度多,如何监督、落实、追究责任的制度少,监督制度具体化、操作性强的少,缺乏整体性、配套性、系统性,这些都是制度建设中有待健全与完善之处。此外,再好的制度不落实就起不到任何作用。

由于主观认识的偏差,部分干部职工执行制度不力,部分管理者疏于监管,是导致腐败行为得以滋生蔓延的一个重要原因。国有 6 企业腐败案件频发的根源大多出在制度设计存在缺漏,执行不到位上,出在监督机制失灵上,只有完善制度建设,改革监督机制,发挥制度的监督与制约作用,才能有效预防腐败。

四、健全三项机制,推进重点领域、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预防腐败工作。

在认清“全面推进,突出重点”的重要性,明确预防腐败的重点后,加强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是发挥合力,强化监管,健全三项机制,推进重点领域、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预防腐败工作。

一是要健全不想腐败的自律机制。重点是以企业廉洁文化建设为主线,培育廉洁文化理念,深化廉政教育。“行成于思”,腐败行为说到底是源于人思想上的蜕变。预防腐败,最根本的就是要解决思想上的问题,根除产生腐败的动机。廉洁文化建设是构建惩防体系的基础工程,是企业强化教育,净化干部职工思想的重要抓手。培育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廉洁文化理念,用先进的文化理念占领职工思想阵地,就能引导干部职工提高思想境界,加强道德修养,形成内在的“免疫系统”,看淡名誉、地位、利益,严以自律,立足本职岗位廉洁奉公,履行职责。因此,加强廉洁文化建设能为制度建设提供理念支撑,为监督提供价值标准,使反腐倡廉教育富有影响,为构建惩防体系奠定牢固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

二是要健全不能腐败的约束机制。重点是正确把握好履行自身职责与发挥其他部门作用的关系,构建企业综合监督体系,形成监 7 管合力。失去约束的权力容易导致腐败,不能对权力进行有效制约和监督,有问题发现不了,就会致使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纪委是党内监督的专门机关,但并不是企业唯一的监督部门,加之国有企业纪检监察人员本身的力量有限,因此纪委必须发挥好组织协调的作用,同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发挥1+1大于2的功效。通过强化其他部门的监督职能,把党风廉政建设和预防腐败工作的各项措施与企业中心工作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整合企业管理资源,发挥监督整体优势。企业纪检监察机构要与审计监督、职能管理、职工民主监督等部门共享信息,沟通协调,相互利用检查成果,减少重复检查,降低监管成本,增强监管合力。要善于运用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监督手段,加强对经营管理过程的实时监控,形成监督网络。通过各专业线齐抓共管,协调行动,各种监管方法配合运用,综合监督体系才能形成最大合力,发挥出最大功效。

三是要健全不易腐败的防范机制。重点是针对制度建设不健全和制度落实不到位两个问题,抓好制度建设与创新,不断完善制度,提升执行力,从源头上铲除腐败现象产生的土壤和条件。

一是要做好对本单位现有制度的修改、充实和完善工作。要对照法规查制度,根据国家新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检查各项管理制度是否需要完善;要结合企业改革、发展的需要,检查各项管理制度是否需要调整改进。特别是要认真组织重点领域、重点部位相关制度的廉政风险评估,查找漏洞,提出完善制度的建议,不断增强 8 制度的科学性、系统性、可行性和操作性。

其次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创新干部选拔任用、监督管理机制,建立能上能下的干部任用机制。对领导干部、业务人员进行定期交流,防止权力长期集中导致的腐败行为。再次要提升制度的执行力。要根据有关规定和管理制度,检查执行程序和环节是否规范到位,对制度执行不到位的情况,责令限期整改,进一步强化“不执行就是失职,不认真执行就是没尽职,执行不到位就是不称职”的责任意识,提升制度执行力,健全防范机制。

第四篇: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发展的决定

【发布单位】81402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2000-07-17 【生效日期】2000-07-1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发展的决定

(2000年7月17日)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加快我省小城镇的健康发展,经省委、省政府研究,特作如下决定。

一、一、提高认识,努力加快小城镇健康发展的步伐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小城镇建设得到快速发展,一大批颇具特色的新型小城镇迅速崛起,促进了我省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开展。实践证明,小城镇的发展,有利于乡镇企业集约经营,加速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改善生活质量,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拉动消费、启动投资、扩大内需、开拓市场,促进整个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但从总体上看,我省小城镇建设规模、功能、布局仍不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因而,必须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高度认识加快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加快发展小城镇对于缩小城乡差别、深化农村改革、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推动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意义。当前,加快我省城镇化进程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和切实把握发展小城镇这个大战略,将小城镇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认真落实,精心实施,扎实推进,促进我省小城镇健康有序发展。

二、二、发展小城镇的指导思想及主要目标

加快发展小城镇总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为目标,按照“尊重规律、循序渐进,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深化改革、创新机制,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原则,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注重实效,逐步形成以中小城市为依托、县城为龙头、建制镇为重点、一般集镇为网络的城镇化体系,全面提高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发展水平。

主要目标是:根据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和农村城镇化的要求,到2005年,全省建成200个重点镇(重点镇要求镇区人口规模2万人左右,二、三产业比重点70%-80%,镇财政收入1000万元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3000元以上);力争城镇化水平达到35%,其中在小城镇居住的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20%以上;力争建制镇个数达到乡镇总数的50%以上,其中20%以上的建制镇镇区人口达到万人左右。重点加快发展县城和沿江、沿边、沿市郊、沿路(铁路、国道、省道)以及其他经济条件较好的小城镇,建成一批规模适度、规划科学、建筑美观、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管理规范、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科技昌盛、环境优美、各具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小城镇。

三、三、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建设各具特色的新型小城镇

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是搞好小城镇建设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工作。编制规划要坚持高起点,坚持为经济建设服务,与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社会发展等方面的规划相协调,体现区域经济、文化特色。编制规划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适度超前,为小城镇今后的建设和发展留有余地。在编制、执行我省城镇体系规划的基础上,以市、县为单位,分层次搞好城镇体系规划。在规划过程中,科学确定城镇功能,统筹安排好工业、商贸、居住、公建、仓储、市政等各项建设用地。城镇建设要各具特色,切忌千篇一律,特别要注意保护文化古迹以及具有民族或地方特点的文化自然景观。要重视资源、环境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制定小城镇建设规划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尽量在非耕地上选址,充分利用非耕地搞建设。小城镇建设选址和建设用地规模要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以县(市)为单位,实行耕地总量控制,动态平衡。严禁违反规划紧靠公路两侧建房设市。

乡(镇)人民政府要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在服从县(市)域总体规划的前提下,认真做好小城镇规划的修编工作。对1990年以前制订的规划或近几年制订但达不到标准要求的规划,都要委托地(市)级以上规划设计单位按标准重新进行修编。到2000年底前,各建制镇要全部完成新一轮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2001年年底前,全省所有乡政府所在地的集镇都必须完成总体规划的修编任务。规划修编时要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增强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群众执行规划的自觉性,加大对规划执行的群众监督力度。要维护按法定程序批准的村镇规划的权威性,严格遵守执行,任何个人和单位都无权随意更改。建制镇要认真执行《 城市规划法》确定的“两证一书”(即: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选址意见书)制度,集镇和村庄要认真执行国务院第116号令和省政府第13号令确定的“一证一书”(即:村镇房屋建设许可证、选址意见书)制度,严格按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及所属权限审批建设项目。对随意改变规划造成损失的,依法依纪追究有关领导和人员的责任。

四、四、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小城镇建设应建立国家、地方、集体、企业、个人共同投入的多元化投资机制。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按“谁投资、谁所有;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和引导各种社会资金,积极投入小城镇的供水、排水、道路、园林绿化、环卫等基础设施建设。小城镇的公用事业收费,应按现行规定经物价部门核准,既要适应当地群众的承受能力,又要有利于加快公用事业发展。

各级政府要实行土地综合利用和滚动开发,以地生财,以地聚财。占用耕地的,所得收益主要用于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占用非耕地的,所得收益用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各级财政每年应安排部分资金,集中用于支持小城镇的基础与公用设施建设;建设、交通、水利、教育、文化、工商、民政、卫生、供电、邮电等部门要大力支持小城镇搞好道路、改水、改厕、防洪和中小学校、卫生保健、敬老院、文化设施、集贸市场、农网改造、邮电通讯等设施建设;金融部门要积极参与和支持小城镇建设,对具备贷款条件的小城镇建设项目要予以积极扶持,并逐步开展对有稳定收入的进镇农民在购房、购车和其他消费方面的信贷业务。

在小城镇收取的城市维护建设税,由当地政府全额用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得截留挪用;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应按现行财政体制分配,大部分用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小城镇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益除按法律规定上交中央和省外,应留给镇级财政,统一用于小城镇的开发和建设;从集镇规划区内收取的市政公用设施配套费,80%返回乡镇安排使用。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小城镇建设资金的监督和管理,确保专款专用。

理顺县、镇两级财政关系。具备条件的小城镇,应按照有关法律的要求,设立独立的一级财税机构和镇级金库,做到“一级政府,一级财政”。逐步建立稳定、规范、有利于小城镇长远发展的分税制财政体制,调动县、镇两级政府建设和发展小城镇的积极性。

五、五、鼓励企业经营者到小城镇投资兴业,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

鼓励和吸引先富起来的农民到小城镇投资办厂、建房买房,参与市政建设;鼓励外商、企业、乡村集体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私营业主等到小城镇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等形式,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依法从事房地产开发和兴办二、三产业。乡镇人民政府要搞好招商引资,引导进镇落户人员和城镇居民建房户向住宅小区集聚,引导乡镇企业特别是新建的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推动乡镇企业集约经营、规模发展;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要以市场为导向,引导资金、劳动力、物资、技术等资源向小城镇集中,使小城镇成为新的区域经济发展中心;积极培育小城镇商品和生产要素市场,尤其要建立农村劳动力市场,积极开展职业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地向小城镇转移。要注意运用市场机制,更多地发挥民间投资的作用,走出一条政府引导下主要通过市场机制建设小城镇的路子。

加快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凡在小城镇有合法固定场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人员,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直系亲属,均可根据本人意愿转为城镇户口,并在子女入学、参军、就业等方面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待遇,不得实行歧视性政策。对在小城镇落户的农民,各地区、各部门不得收取城镇增容费或其他类似费用。要高度重视进镇人口的就业问题,使其进得来、稳得住。具体改革办法由省公安厅制定并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进一步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在不减少耕地总量和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建设用地指标的安排主要向小城镇建设用地倾斜。严格控制进镇农民分散建房。鼓励引导有条件的乡镇所辖的村庄撤村并点,收回旧宅基地还耕,采取以地换地的办法,集中在小城镇规划区内搞建设。适当简化用地审批手续,对小城镇建设用地实行批量审批,由乡镇人民政府根据村镇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近期建设用地需求申报用地计划,经土地管理部门逐级审核,按法律法规确定的程序审批。为鼓励农民进镇造城,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三十年不变的前提下,应建立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制度,对已在小城镇登记落户和长期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民,应尊重其本人意愿,允许退回或依法有偿转包、出租原承包的责任田,并可委托代耕或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联营,防止进镇农民的耕地撂荒和非法改变用途。允许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以集体土地使用权作为联营条件,创办股份合作制企业和其他经济实体。小城镇建设用地,除法律规定可以划拨的以外,一律实行有偿使用。

加快小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步伐。要积极探索和逐步建立适应小城镇特点的住房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劳动就业制度、待业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制度等,消除农民进城的后顾之忧。

六、六、进一步加强小城镇建设和发展工作的领导

发展小城镇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小城镇建设和发展工作的领导。各级政府要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挂帅、有关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和处理加快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和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要建立县(市)长、乡(镇)长任期目标责任制,把搞好小城镇建设列入县(市)、乡(镇)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各级建设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做好小城镇建设的具体组织协调工作。各级计委、财政、体改、农办、农业、乡镇企业、土管、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交通、水利、公安、民政、工商等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各负其责,为加快小城镇发展多办实事。要继续抓好国家级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建设,赋予国家级试点镇在计划、体改、建设、工商、公安等方面享受县级管理权限,并在政策、资金等方面适当予以倾斜。各地要进一步加强和健全小城镇建设管理机构,关心乡、镇的村镇建设助理员的工作和生活。要切实搞好县(市)长、乡(镇)长和村镇建设助理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要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在小城镇和广大农村开展党的基本路线和政策教育,把思想教育同创建文明家庭、文明村镇紧密结合起来,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进镇农民的素质,搞好社区服务体系的建立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邪教和利用宗教形式进行的非法活动,为进入小城镇的农民安居乐业创造良好条件。在小城镇规划建设过程中,要进一步健全监督管理机制,规范办事程序和审批程序,认真查处违法违纪案件,防止腐败现象的滋生。要加大对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考核、督导力度,抓好示范村镇的建设,对取得显著成绩的县(市)、乡(镇)领导给予表彰和奖励,达到全国或全省示范镇标准的小城镇,报建设部和省政府授予国家或省示范镇称号。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中共河北省委教育工委河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大高等学校预防腐败

学校预防腐败工作力度的意见

党的十七大把反腐倡廉建设提升到了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并列的历史高度,更加突出了预防腐败在反腐倡廉建设总体格局中的位置。明确指出,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加大预防腐败工作力度,是我们党在反腐倡廉建设指导思想上的重大升华,是对新时期反腐倡廉建设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近几年来,我省高等学校预防腐败工作基础比较扎实,没有发生影响恶劣的重大职务犯罪案件。但从全国来看,教育系统特别是高等学校职务犯罪呈现出易发多发的趋势,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深刻反思。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有效预防腐败,势必败坏高校的形象,影响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大业。因此,一定要把加大预防腐败工作力度作为高等学校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内容,从关心和爱护干部出发,从对党的教育事业大局负责的高度出发,切实把预防腐败工作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政治任务2抓紧抓好。为此,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认真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 实施纲要 》 和省委 《 意见 》,把预防腐败放在全省教育工作大局中来考虑,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紧紧抓住高等学校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积极探索预防腐败工作的有效办法和措施,抓紧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推动我省高等学校反腐倡廉建设深入开展,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工作目标

经过全省高校的共同努力,到 2010 年,建成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基本框架,实现高校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意识明显增强、反腐倡廉氛围更加浓厚、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对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进一步强化、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预防腐败效果更加明显的目标,使高校反腐倡廉建设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工作原则、全面贯彻中央新时期反腐倡廉工作的总体思路。即:坚持方针,构建体系,拓展领域。坚持预防和惩治两手抓、两手硬。坚持把预防腐败纳入惩防体系建设之中,加强教育、完善制度、强化监督,建立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监控机制,不断消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坚持从源头上拓展防治腐败工作领域。、坚持创新预防腐败工作的方式方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从本校实际出发,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努力使预防腐败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坚持依法治校,构建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新机制。要把制度建设贯穿于预防腐败工作的全过程,加强对现有制度的审查清理,围绕关键部位和重点环节,进一步查漏补缺,完善相关制度,不断增强制度的系统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坚持依靠发展民主推进预防腐败工作。完善党内民主和监督机制,保障党员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充分发挥高校教职工代表大会的监督作用,加强对学校重大决策的审议监督。积极推进学校校务公开和办事公开,接受广大师生、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坚持预防腐败与加强高校管理协调推进。加强调查研究,进一步摸清本校管理工作中的薄弱部位和环节,制定方案,明确责任,强化协调,健全制度,狠抓落实,促进预防腐败和教育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坚持把健全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作为预防腐败工作的关键。重点围绕基本建设、物资采购、教师录用、招生录取、干部安排、职称评聘、学费收缴和使用等重要权力岗位,进行定性定量地分析,对权力进行合理分解,防止一个人说了算,并有针对性地健全完善制度,确保权力运行的各个环节互相制衡。

7、积极探索建立廉政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在研究制定重大事项和重大改革发展政策时,要事先对廉政风险进行评估,对是否有利于反腐倡廉建设进行论证,把预防腐败工作的要求体现在改革政策和措施中,切实降低腐败风险。

四、主要工作、加强廉政教育进一步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宣传、组织、纪检监察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格局。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每年至少安排两次反腐倡廉教育专题学习,每年召开一次全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和一次处级干部廉政会议。继续深化正面典型示范教育、反面警示教育和党纪政纪条规教育,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对新提拔的处级领导干部的廉政教育,并签订“廉政承诺书”。以创建廉洁和谐校园为目标,配合有关部门深入开展青少年廉洁教育和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努力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校园环境。2008 年,省教育厅将组织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廉洁教育活动经验交流会和大型成果展示活动。、规范决策行为进一步细化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完善决策程序和议事规则。凡涉及“三重一大”(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决策事项,必须按规定程序由集体讨论决定,并将这项制度向院系延伸。院系工作中的重要事项,都必须经过党政联席会议,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集体研究决定。2008 年,各高校要进一步完善学校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建立院系等二级单位集体决策的规定并全面实施。、规范财务管理

进一步完善预算外资金管理制度,认真执行“收支两条线”。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所有科研经费纳入学校财务部门统一管理。加强审计监督,完善内控制度。进一步加强预算管理,全面推行“集中管理、分级核算”的财务管理体制。2008 年,各高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力争完成“会计服务中心”的建设,统一管理二级单位的财经活动;建立健全科研经费审计和结项审计制度。4、规范基建管理

健全完善管理办法和工作程序,加强高校基建项目监管,积极探索基建项目“代建制”。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建材采购等都要实行招标。全面推行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制度,施工图设计、工程量计算、招标、合同签订、材料采购、洽谈变更、竣工结算等都要进行审计。实行由内部审计负责、或由内审机构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咨询部门审计。学校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对学校基建和修缮项目工作程序、经济活动及重要过程的监督,重点抓好工程立项、招投标、设计变更及质量验收等环节的监管,防止出现干预招标、规避招标等问题。2008 年,各高校要建立健全基建项目全程跟踪审计制度和纪检监察对基建工程的监督制度。、规范国有资产管理

建立健全重大投资、资产处置、资金调度等重要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的监督和制约机制,加强对国有资产产权变动的管理,尤其是校办企业改制的监管。加强对学校投资重大项目的监督检查工作,完善有关工作制度。2008 年,各高校要建立学校经营性资产监督管理办法。

6、规范后勤管理

深化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完善学校后勤集团管理办法。探索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强化市场配置资源的改革,完善和落实相关政策,理顺关系,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对后勤资产、资金、市场和服务活动的监督管理办法,加强审计监督。、规范物资采购管理

严格执行 《 招标投标法 》,进一步规范各类物资、仪器设备、家具、教材、图书、学生用品、医药等招标采购活动。达到政府采购规定额度的,必须按规定公开招标,建立完善货比三家、集体决策,决策与采购相分离的工作机制。未达到国家规定额度,但一次性采购或基建修缮工程数额较大的项目,也必须严格控制,组织校内招标,并按照国家标准组织验收。2008 年,各高校要健全完善物资采购管理办法。、规范招生考试和学生管理

大力实施“阳光招生”,深入推进“六公开”(招生政策、招生资格及有关考生资格、招生计划、录取信息、考生咨询及申诉渠道、重大违规事件及处理结果公开)。招生中的重大事项,必须经学校招生领导小组集体研究决定加强对各类成人教育办学资格、招生宣传、收费、教学过程的管理。加强新生入学资格的审查,规范学生转学、转专业的管理;规范学生入党、评先评优程序;规范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发放程序;规范研究生保送、推荐、免试工作。2008 年,有关高校要建立完善体育单招、艺术单招以及研究生招生考试、测试办法。、规范干部人事管理

严格执行 《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进一步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考察、谈话、竞争上岗、集体讨论决定、任前公示、公开选拔、任职试用期等制度。完善党委讨论任免干部前征求纪检部门意见的制度,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纳入考核内容。加强组织人事部门与纪检监察部门的联系沟通,完善组织部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内部监督机制。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科学界定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各个环节的责任主体、责任内容,健全责任追究制度。要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任期交流、回避、免职、辞职、降职等制度,特别是主管人、财、物、基建等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要实行定期交流。坚持和完善党员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诫勉谈话、报告个人重大事项等制度。进一步规范教师和各类人员的招聘录用程序,增加透明度。2008 年,各高校要建立完善中层干部选拔任用责任追究制度,全面实行对中层干部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深化校务公开和办事公开

进一步完善校务公开和办事公开制度。学校招生、收费,教职工聘用、职称评聘、奖惩、岗位津贴发放、住房分配,建设工程招投标、财务支出、物资采购,学生入党、评优评先,以及奖学金和助学金发放等重要事项,都要及时全程公开,接受广大师生、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形成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的合力。2008 年,各高校要完成校务公开目录、校务公开指南和办事公开流程图的编制工作,加强配套制度建设,完善公开载体,通过校园网、公开栏等多种形式及时将校务信息同时予以公开。

五、保证措施、加强组织领导。各高校党委要把进一步加大高校预防腐败工作力度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要负总责、亲自抓;党政班子其他成员要按照分分工抓好职责范围内的贯彻落实工作。、加强组织协调。各高校纪委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协助党委抓好任务分解,同时强化督导检查,及时了解和掌握工作的落实情况和薄弱环节,提出改进的意见和措施,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加大惩处力度。牢固树立有案不查就是失职的思想,坚决查处各类违法案件,严厉查办贪污、贿赂、挪用公款案件,严肃查处招生考试中殉私舞弊、弄虚作假案件,认真查处严重违反组织纪律案件、严重违反财经纪律案件,加大责任追究的力度。、完善工作机制。围绕落实预防腐败各项任务、建立健全权责分明、分工明确、工作规范的责任机制,落实责任,明确工作规范。建立督查机制,把预防腐败作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一项主要内容,加强评估检查和督导,推动工作落实。将预防腐败工作责任制的落实情况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考核之中,作为业绩评定、奖励、惩处的重要依据。通过加大预防腐败工作力度,推进全省高等学校反腐倡廉建设深入开展。、明确推进步骤。2008 年6月,各高校提交落实情况的报告。2008 年 12 月,提交全年落实情况的阶段性成果报告。

下载中共江西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几个重点领域预防腐败工作的决定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共江西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几个重点领域预防腐败工作的决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