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局开发扶贫调研(石)

时间:2019-05-13 23:50: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业局开发扶贫调研(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业局开发扶贫调研(石)》。

第一篇:农业局开发扶贫调研(石)

畜牧业在宣汉县开发扶贫战略的必要性及对策研究

宣汉县属于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核心区域,是国家和省扶贫开发重点县(区),农村贫困人口多,扶贫开发任务艰巨。为认真做好畜牧扶贫开发工作,宣汉县按照“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养殖、产业化经营”的思路,以市场为导向,通过“企业+基地+专合组织+农户”的运作机制,大力推进畜牧产业扶贫。

一、畜牧产业扶贫的必要性

(一)畜牧产业发展的趋势

目前,我国畜牧业产业扶贫发展迅猛,效果显著。一是增收明显:畜牧业在生产中的科技贡献率达到了48%,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逐年稳步上升,宣汉县是畜牧业大县,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超50%,成为助农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二是特点突出:畜牧业已经成为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畜牧行业成为农业产业中发展最快、最具竞争性的行业。三是潜力巨大:畜产品需求已经告别了短缺时代,由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畜牧业发展对科技的依赖程度日益明显,我国的农业科技贡献率为45%,世界发达国家一般为60-80%。预示着我国畜牧业仍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我国的畜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现在,我国畜牧产业发展的趋势:一是以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为我国畜牧发展的主要方向;二是建设专业化生产和专业化经营的畜牧企业,使之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三是加大科技投入,促进畜牧科技进步,让科技成为我国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原动力。

(二)宣汉县畜牧产业发展现状

“稳猪攻牛羊,禽兔大发展” 是宣汉县畜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该县从1978年开始,在全县开展宣汉黄牛改良工作,并坚持不懈开展蜀宣花牛培育,于2012年,成功培育了蜀宣花牛新品种,是我国第六个、黄河以南第一个牛新品种,在牛产业带动下,畜牧业得到全面发展。到2014年底,全县共建设生猪规模养殖场(户)1020户,牛规模养殖场1973户,生猪规模养殖达65%,肉牛规模养殖达58%,全县建设市级以上标准化养殖示范场16家,其中省部级以上5家。建设了111家畜牧养殖专合组织和45家家庭牧场。特别是“蜀宣花牛”品牌的推广力度加大,“蜀宣花牛新品种培育及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获2012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三)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畜牧养殖产业融资难。畜牧产业投入大,见效慢,宣汉县畜牧产业主要以猪牛产业为主,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饲草饲料占用的周转资金大,进入门槛较高,贫困人口搞规模养殖难上加难。养殖肉牛或生猪动辄投资几十万,资金压力特别大。明月乡任利军投资30多万元(其中借债20余万元),沈小川投资20余万元(其中贷款3万元)搞养殖,养殖母牛发展生产,在投入后的2年内,除生产的犊牛外,几乎没有任何收入,但还需不断投入饲养费用。因畜牧业的圈舍及活畜在银行方面不能作为抵押物,不能抵押贷款,后续资金很难跟上,对产业发展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

2.畜牧产业风险控制措施有待完善。在畜牧产业发展中,不但有市场方面的风险,还有技术、疫病,自然灾害等方面的风险,经常出现“辛苦十年,一朝还原”的情况,行业防灾抗灾能力明显不足。土主镇的罗建桥2008年开始养殖肉牛100余头,几年来赚了20余万元,在2013年没有注重疫病防控,导致牛群发病,花去医药费3万余万元,牛死亡和失重损失20余万元,由于肉牛不能参加保险,所有损失由业主一人承担,由于损失惨重,他也无法再次参与肉牛养殖。

3.产业扶贫的持续性政策不配套。宣汉县在2005—2007年利用项目资金开展了财政科技扶贫,为贫困养殖户改造圈舍、每户赠送养殖牛2头,用于发展生产,协议养殖3年,但实施过程中,养殖户私自出售项目牛,扶贫项目达不到应有的扶贫效果。同时,项目实施无持续性政策,往往实施两年就断档,导致扶贫效果不理想。

二、畜牧产业扶贫的对策

(一)坚持反哺加大扶贫开发投入。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方针,以民生为导向,利用国家及省市县等惠农项目,对农村全面实施反哺政策,不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改进我县贫困地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一是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利用项目带动产业发展,通过项目实施,改善养殖户的饲养条件,增加养殖规模,转变养殖方式,提高养殖效益。2014年度宣汉县实施了国家畜牧良种补贴项目和国家基础母牛扩群增量等项目,20000多养殖户从中受益,养殖户直接或间接增加养殖户收入1000万元以上。二是增加地方财政投入。宣汉县近两年县级财政收入增加明显,每年预算200—400万元地方财政资金支持畜牧业,本级财政的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蜀宣花牛产业发展,用于建设养殖小区、良繁体系建设、技术培训养殖户等,地方财政的投入对全县畜牧业产业扶贫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优化品种调整畜牧业结构。根据我县草山草坡资源丰富等资源特点,不断调整优化畜牧业生产结构,主要以发展节粮型的草食牲畜为主。大力发展有比较优势和市场潜力的节粮型草食牲畜牛羊、特色小家畜禽等。

宣汉县拥有“蜀宣花牛” 乳肉兼用牛新品种,县委、县政府已提出了建成蜀宣花牛种源基地县和蜀宣花牛产业化强县的总体目标,目标定位高远,品牌效益明显,推动了全县肉牛产业发展。我县的活牛价格稳步提高,肉牛养殖利润每头增加到2000元以上,母牛养殖扭亏为盈,每头每年纯利达到1500左右。对连片贫困山区扶贫以饲养草食牲畜为主,可有效增加贫困农户收入。在宣汉黄牛保种区以开展母牛饲养补助的方式为主,既增加了边远山区贫困养殖户的收入,又保护了优质地方良种品种资源。

(三)创新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现代畜牧业是以标准化、规模化养殖为主导,投入大,周期长,而贫困人口搞养殖基本是一家一户传统养殖,抗风险能力差,发生风险后对贫困养殖户无异于雪上加霜。因此,要大力发展以养殖专业合作社为纽带的新型生产经营组织,合作社带动农户,采用合作社统一品种、统一饲料兽药、统一养殖技术、统一防疫、统一收购销售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机制,将分散的养殖农户组织进现代畜牧业生产体系中。突出养殖农民主体作用,鼓励引导农户集中联建标准化养殖圈舍,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培育天友西塔、康奕达、佳肴等畜牧龙头企业,提高畜牧产品附加值。依托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户与龙头企业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大力推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适度规模养殖户+带动农户”发展模式,形成相互依存、利益共享、风险分担的产业化框架体系。如省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宣汉县蜀宣花牛养殖专业合作社于2012年在重石村建设了蜀宣花牛扩繁场,带动村民脱贫致富。一是直接雇请重石村村民任本兵、张雪清长期驻场饲养,解决了其就业问题,年增加了其家庭收入3万元以上;二是每年在附近收购秸秆1400多吨,将农户玉米秸秆变废为宝,每年增加附近80户村民收入40万元,每户平均增收近5000元;三是相关农户土地流转,直接增加农户收入2.5万元;四是每年生产的800吨左右牛粪,经过处理无偿提供给附近农户的农田及果园使用,减少农户生产性化肥投入16万元;合作社直接带动社员200多户,养殖肉牛5000多头,每年组织社员学习交流,培训养殖技术,年营业额达1000万元以上,营业收益200万元,户均增收8000元以上。

合作社在明月乡重石村建设了蜀宣花牛养殖场,聘请上级技术部门技术人员常年指导,开展养殖技术示范推广,带动农户脱贫致富。附近明月乡重石村任利军于2013年开始养殖蜀宣花牛,通过自身积蓄和借债20余万元,共投资30多万元发展蜀宣花牛养殖,通过3年的发展,目前饲养蜀宣花牛40多头,其中饲养能繁母牛25头,繁殖犊牛用于发展生产,2014年繁殖犊牛18头,增加收入9万元,不但解决了家庭3人的就业,还增加了家庭收入。明月乡黄马村沈小川2014年初开始发展蜀宣花牛养殖,共投入20万元,其中信用贷款3万元,目前养殖母牛15头,繁育犊牛6头,增加收入3万余元,解决家庭3人就业。

(四)创新畜牧产业扶贫工作方式。一是坚持开发式扶贫。扶贫工作是长期攻坚战,畜牧产业扶贫要坚持授人以渔方式,将资金用于改进贫困人口的生产条件、改进生产方式、改变经营观念入手,提高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手段。畜牧业扶贫主要通过加强养殖设施建设、培训提高贫困户养殖技术水平等手段,提高养殖效益,帮助脱贫致富。二是坚持精准扶贫。要以招商引资和实施项目为抓手,大力推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适度规模养殖农户共建或集中联建养殖小区发展模式,将农业扶贫资金整合使用,以家庭为单位,扶贫开发项目资金或产业发展补助资金要落实到每户扶贫农户名下,由有养殖经营经验的领头人员开展经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三是坚持科学扶贫。根据宣汉县实际,按照畜牧业“十三五”总体规划,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畜禽品种,坚持做到标准严格、规模适度,不因盲目扩大规模造成资金紧张及环保压力。四是创新资金互助模式。县政府或行业协会可探索建立产业扶贫互助投资基金,或建立小额贷款担保基金等多元化投入方式,由担保基金为养殖业主提供抵押贷款担保,畅通养殖业小微企业融资渠道,通过产业互助基金互助,解决资金短缺难题,降低养殖业资金成本。

(五)强化畜牧产业风险管控。一是通过进一步加强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病。二是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源性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三是提高养殖农户的风险防范能力,加强市场监测和信息发布,引导养殖户合理安排生产营销,降低养殖风险。

宣汉县畜禽繁育改良站

赵纯超(***)2015年4月28日

第二篇:农业局精准扶贫实施方案

农业局精准扶贫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落实好20xx年农牧业机械管理局精准扶贫工作,进一步促进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加快贫困户的自力更生能力,根据《博州农机局精准扶贫工作方案》博州农机发〔20xx〕13号精神,结合博乐市精准扶贫工作任务,博乐市农机局根据本单位承担的职能,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为使全市更多农牧民收益,通过实施农机精准扶贫国家购置补贴政策,通过减免贫困农牧民拖拉机和收获机械50%驾驶培训费,减免贫困农牧民农业机械检审验费用,从而充分调动和保护贫困农民购买使用农机的积极性,推进贫困户思想认识的转变,促进农机装备进万家,切实保障贫困农民早日脱贫致富。

二、资金分配

根据博乐市农牧业生产现状,本着向重点乡镇倾斜的原则,通过综合考虑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情况和各乡镇(场)的贫困户的数量、耕地面积、农作物播种、农户购买实力等因素,从国家农机购置补贴项目资金中设立扶贫购置补贴资金200万元,特将补贴资金分配如下:青得里乡50万元、小营盘镇35万元,乌图布拉格镇30万元、阿热勒托海牧场30万元、达勒特镇25万元,贝林哈日莫墩乡25万元。

三、组织保障

鉴于工作需要,成立博乐市农机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长:王建喜

市农机局局长

副组长:杨少华

市农机局党支部书记、副局长

成员:韩用强

市农机局副局长

艾克帕尔

市农机局副局长

阿迪力

艾拜

青得里乡副乡长

孟克布音

小营盘镇党委委员

才巴塔

阿热勒托海牧场党委委员

乌图布拉格镇副镇长

范浩中

贝林哈日莫墩乡副乡长

丁宝军

达勒特镇副镇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农机局业务办、市财政局农财办,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的审核监督、项目资金拨付。下设乡镇场项目具体实施操作人员:青得里乡努尔克孜,小营盘镇苏亚,阿热勒托海牧场库尔曼艾力,乌图布拉格镇苏优丽,贝林哈日莫墩乡阿热帕提,达勒特镇居萍、马溶。

四、精准扶贫农机购置补贴对象确定

一是购机户必须是民政局在册的贫困户,实施贫困户购买意向小型实用农机具的,优先安排享受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在扶贫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做到应补尽补。

二是乡镇(场)按精准扶贫国家购置补贴实施方案对贫困户购买小型实用先进农机具的资格审核等工作,补贴政策严格按照购置补贴工作流程,层层落实到责任人上,不得出现冒领、顶替、套取等情况,要加大监管力度。三是切实加大购机后技术培训服务,确保安全生产工作。

五、操作程序

全市精准扶贫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继续实行“自主购机、定额补贴、县级结算、直补到卡(户)”的补贴操作办法。严格按照自治区农机局、财政厅《关于印发自治区农机购置补贴操作基本程序的通知》(新农机发〔20xx〕2号)的要求,做好贫困农民自主购机、补贴申请、补贴对象确定、公示、确认、机具核实、资金兑付等环节工作。特别要做好以下几个环节的工作:

1.各乡镇场应安排农机站或组织专门工作人员负责受理上报的申请材料,对申请人资格、购机意向等情况进行认真核对核实(不是贫困户或者与其他人合伙购机的不予考虑),依照博乐市实施方案及分配下达的补贴资金额度,集体研究,等额等量确定补贴对象。

2.精准扶贫对象在享受《博乐市20xx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项目实施方案》确定的补贴范围以外可放宽到小型农机具,除了对额度少、需求多的机械可采取摇号等农民易于接受的方式确定补贴对象。对享受“应补尽补”机具类型可直接确定为补贴对象,补贴对象在购机后30日内,携带本人身份证、购机发票(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登记证、行车证)、农商行卡等资料在各乡镇场填写申请补贴《审批表》并注明贫困户说明。

3.各乡镇场政府要在本级阳光农廉网设置“农机购置补贴信息公开专栏”,将乡镇农机购置补贴项目实施方案,农机购置补贴工作领导小组,农机购置补贴项目咨询、投诉受理电话,确定的补贴对象和单机补贴额度等情况通过网络及在村委会张榜等形式进行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公示内容严禁对外公布购机户的通讯方式、身份证号码和银行账号等个人隐私信息。同时公布乡镇场农机、纪检办及市农机、财政、纪检等部门的监督举报电话。公示无异议后,汇总报送市农机局审核。

4.市农机局对各乡镇场上报的贫困补贴对象名单、补贴机具及额度等情况进行审核,不符合要求的退回乡镇场重新确定。对符合条件的补贴对象购置的实行牌证照管理的机具,其所有人要向当地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办理牌证照后方可在乡镇场政府指定部门办理购置补贴信息采集和录入手续,最后报市农机局,市农机局会同市财政局填写审批意见后,将补贴款通过农商行发放至补贴对象农商行卡内。

六、机具购买

1.补贴对象自主选择在国家和自治区公布的农机购置补贴范围内的产品。

2.补贴对象一般应于30日内自主选择经销商,自主选择购机。所选择的经销商须由农机生产企业自主设定确定其经销该产品资格(可在新疆农机网上查询,网址:

3.农机经销商需向补贴对象出具税务通用机打发票,发票上注明机具名称、型号、出厂编号、发动机号及机架号、实际销售价格、购买人姓名、地址及身份证号等信息。

七、机具核实

各乡镇场农机站会同村委会、纪检办、财政所及市农机局市场监管办、财政局农财办组成联合市、乡两级核实组,分期分批现场逐台核实补贴对象所购机具情况,要做到“见人、见机、见票”,实际购机与系统申请机具相符,机具铭牌(发动机号和出厂编号)与系统上传机具信息相符,并将核实情况填入《审批表》机具核实栏中,填写核实结论,经核实组负责人及相关人员两人以上签字,做到“谁核实、谁签字、谁负责”。各乡镇场审核后,将购置机具核实情况在乡镇场及村委会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

八、加强监管,严惩违规

严格执行国务院“三个禁止”和“八个不得”以及自治区“八个严禁”的要求,切实加强监管。市农机局、财政局要强化督导检查,明确进度要求,落实督查任务和责任。按照不低于购机农民10%的比例,对农民购机后实际使用情况进行抽查核实,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将抽查核实及处理情况报送州农机局、财政局。

市农机局要加强对农机购置补贴产品经销企业的管理,规范其供货及售后服务行为,推行规范的农机供销合同文本;加强购置补贴产品供货价格监控,农机产品一律实行明码标价,杜绝借扩大农机购置补贴之机乱涨价行为。对发生违规行为的企业,要及时报告自治州农机局;对参与违法违规操作的生产企业,要按规定上报并取消补贴资格。要加强购置补贴产品质量的监控,建立质量监管责任机制,开展质量监督检查和质量调查;对重大质量事故和集中投诉案件,成立快速处理应急小组,确保重大质量投诉协调处理迅速到位,提高质量纠纷协调处理时效性。

建立健全投诉举报制度。要拓宽投诉渠道,通过电话、网络、信函等形式受理投诉(博乐市人民政府纠风投诉举报电话:2277114,农机产品质量投诉受理电话:2267821)。对购置补贴工作人员违规违纪进行实名举报的问题和线索,做到凡报必查。对投诉集中、“三包”服务不到位、采取不正当竞争、价格虚高、出厂编号及铭牌不规范、虚假宣传、降低配置、以次充好、骗补套补等线索具体的投诉案件进行重点调查核实。对于违反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相关规定的生产和经销企业,市农机局视调查情况可对违规企业采取约谈告诫、限期整改等措施,并将有关情况和进一步处理建议报州农机主管部门。

对农民联合购置补贴工作人员及经销、生产企业采取骗补套补国家补贴资金的违法行为,将进行调查核实,并报送有关部门依法处理。

九、总结及资料整理

各乡镇场要积极开展专项执行情况的总结,分别在6月10日和11月10日前,将上半年和全年农机购置补贴精准扶贫实施情况总结报送市农机局业务办。同时做好精准扶贫信息宣传及报送工作。乡镇场项目工作人员在项目工作结束后,认真做好相关工作档案资料的整理装订工作。

市农机局要做好农机局精准扶贫信息报送工作,及时做好实施情况统计审核把关,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向市政府和州农机局报送精准扶贫实施进度、工作总结及相关工作档案资料的整理装订工作。

十、住村工作组帮扶工作重点

根据《20xx自治州开展各级干部深入基层“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工作要点》的要求,按照州、市党委、政府的总体部署,今年博乐市农机局进驻市青得里乡塔布勒村开展“访惠聚”的工作。首先,通过将住村人员编排分组,通过节庆期间开展对村内贫困人员的入户走访,为贫困群众送温暖,了解群众所想所盼。其次,春耕期间积极协调配合村委帮助村民联系贷款及农用机械,对落后农业机械进行改装,保证村队春耕生产的顺利进行。第三,通过入户走访积极宣传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鼓励引导年轻有能力的村民参加农机驾驶员的操作培训,通过学技能,开拓就业渠道,投身农机作业服务,为脱贫增收找路子,转变贫困户思想上的认识,为贫困户提供具体的办法,让贫困群众了解党的惠农政策,感受到党的温暖。第四,按照我局脱贫计划认真落实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工作,明确帮扶人员工作责任,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确保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不断加强对重点人员和特殊群体的教育转化工作。第五,通过成立青年服务队,解决群众的困难,主动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积极理顺群众情绪,以维护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前提,以提高村民的收入,搞好村上的经济建设实现共同富裕为目的,最大限度争取民心、凝聚人心,促进各族群众团结和谐、安居乐业。

第三篇:农业局调研报告

农村实用人才调研报告

按照市农业局的要求,我们对全镇农村实用人才进行了认真的调研,对全镇49个行政村的农村实用人才进行了全面普查和重点调查。现将调研结果汇报如下:

总人口

万人,农村劳动力

万个。土地面积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万亩,山场面积达

平方公里。

一、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基本现状

通过本次普查,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基本现状是:

1、农村实用人才总量

。全镇现有各类农村实用人才

名,占全镇农村人口的,平均每个行政村

个。

2、农村实用人才结构。

一是从业结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中,生产能手比例最大,共有

名,占总量的 %,其中养殖能手

名、种植能手

名、加工能手 名,分别占生产能手的 ;农民经纪人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头人共

名,占总量的;具有农民职称的技能型带动人才

名,占总量的。

二是年龄结构:以35周岁以上最多约占总量的 66.6%;

三是性别结构:农村实用人才中女性占的比例较少,共有女性人才320名,占总量的9.8%;女性人才中以家庭养殖和种植能手为主。

3、农村实用人才布局。经济基础较好、交通条件便利的乡村,实用人才比例较高,而相对于较偏僻的村庄,实用人才较少,多以养殖、种植为主。

4、农村实用人才成才渠道。

农村实用人才中,高学历人才较少,实用人才主要通过家庭传授、自学成才为主,而具备专业职称的极少数人多以自学成才和机构辅道为主。

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

目前我镇在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激励、投入等方面已基本形成党委政府主导,农业、科技等有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能,发挥各自优势,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农村实用人才日渐壮大。我们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1、领导重视加强舆论宣传。营造成才氛围。我镇十分重视农村实用人才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通过树立典型、邀请农业专家进村入户指导农民进行农业生产,多种途径加强对农村实用知识的宣传,营造农村实用人才成长和成才的良好氛围。一是利用发放明白纸、宣传栏、广播等各种形式宣传农村实用人才建设的重要意义,使农民认识到农村实用人才对农村发展的重要性,在农村也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事业。二是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通过宣传种植、养殖能手的典型事例,推荐其成功经验,并引导其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领其他村民一起致福,并借以激发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立志成才的积极性共建新农村。三是通过各种途径有效激发农村实用人才发挥作用。政府各部门在安排科技项目、推荐评审职称、信贷服务、选拔干部、参加重点项目决策等方面,对农村实用人才实行优先安排,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

2、通过远程教育构建农村实用人才技术学习网络。近几年,我们从加强远程教育建设入手,努力为农民提供多渠道的培训体系。近年来党和政府支农、惠农力度的不断加大,农业知识教育日益受到重视。我镇农业相关部门发挥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作用,面向农民开展林木、畜牧业以及经济作物实用技术培训。林业站、农机站结合农时、结合生产需要采取林业种植的短期培训、现场培训、下乡指导等方式对农民开展实用技术培训。

三、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人才总量偏少。从调查数据来看,全镇实用人才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低,农村所急需的技术人才,包括农民高级技师、农民技师、农民助理技师、农技人员等都有较大的人才总量缺口,严重影响了农村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延缓了农村经济建设的步伐。

2、文化程度偏低。在统计出来的实用人才中,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的仅占总数的16.3%;受过技术培训的占总数的41.5 %,多数是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自学成才的。农村实用人才这种整体文化素质不高,专业培训较少的情况,既影响了农民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也影响实用人才示范作用的发挥,制约着现代农业的深度发展。

3、人才流失严重。

农村是一个发展严重滞后的区域,现有的农村教育,从根本上讲,是在为城市培训高素质的人才,现在通过职业技术学校培训的青年学生都选择了到外地打工。

4、人才结构失衡。一是行业结构失衡。生产技能性人才最多,而对于农业生产质量,促进农村快速发展,提升农民素质的经营人才和能工巧匠,比例较小。二是性别结构失衡。女性实用人才仅占总数的9.8%,女性潜在的创造了未能达到充分体现。三是年龄结构尚待优化。全县40岁以上的实用人才总数为2185,占总数的66.6 %,偏大的年龄构成,影响了实用人才作用的持续发挥,也不利于对其进行的再培训,再提高。

5、社会重视不够。一方面各级政府没有对农村实用人才的作用给与充分重视,对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组织、人员、经费保障不力。另一方面,农民对待人才,特别是那些稀缺的技术人才,缺乏风险共担意识,有利则皆大欢喜,失败则要科技人员独担风险,缺乏培养本地实用人才的土壤,致使实用人才的积极性不断削弱。

6、资金投入不足。一是各级政府用于实用人才开发培养的经费有限。二是对实用人才的开发缺乏配套的政策扶持。许多前景看好的项目因缺乏资金而搁浅。

7、机制滞后。一是管理机制后。人才管理机制滞后。农村实用人才比较分散,他们有各自的经济利益,既是合作主体又是竞争对手,人员思想比较保守,观念比较落后,组织协调难,对其管理的思路、办法、方式严重滞后;二是激励机制滞后。群众对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开发工作参与积极性不高。虽然农村实用人才是农村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新的技术推广应用及农业产业化调整工作的主要载体和主力军,但因缺乏配套的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激励机制,无法调动其积极性、能动性。

四、分析原因。

1、重视程度不够,观念相对落后,对农村实用人才的理解还不够。很多人只是片面的认为只有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是人才,只有在经济领域领先的才是人才,认为农村是有人无才,忽视了对农村人才的教育培训,致使农村需要的对农村熟悉,掌握农业实践技术的人才严重缺乏。

2、渠道狭窄,对农村人才培训不力。目前,在农村实用人才的成长过程中,通过上学、参加各类培训成才的只占很少的一部分,大多数农村实用人才多数是靠自学成才的,而对于一些具有实用性的的项目学习,培训费用也相对较高。对于那些尚处在生存阶段的农民来说,是一项很大的负担,很多人无法承受。

3、对农村实用人才宣传力度不够;对农村实用人才和人才工作的先进典型扶持力度不够;对农村工作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不够,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氛围不够浓厚。

四、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1、转变观念,提高思想认识。对人才我们要善于从农村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更新观念,打破传统的人才开发理念,在立足本土,用好现有人才,又要面向外界,吸引外来人才,切实把开发农村使用人才资源作为人才工作及农村经济服务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加大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力度,培养造就“永久性”农村实用人才,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

2、加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宣传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带头作用的先进人物,宣传实用人才在促进农业开发、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农民致富奔小康中的巨大作用。通过宣传使人们更加认识到人才对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作用,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心、爱护和重视,从而使他们扎下根来,尽展其能,为当地的农业发展和经济建设再创佳绩;农村实用人才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是带领农民科技致富奔小康,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要力量。

3、加大资金投入,促进人才就业。实用人才的培养成长,离不开政府的资金扶持。一是政府应建立起农村实用人才发展的专项资金,继续加大农村实用人才教育培训的投入,保证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建设,积极筹集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实用人才的开发,通过改善办学条件进一步完善农民远程教育培训网络,拓展信息传递渠道支持农村实用人才的成长和发展;二是积极帮助那些掌握先进技术的外出人员筹集资金,解决困难,兴办经济实体,开发农业示范项目,为他们创造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供服务,鼓励社会各界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和农业龙头企业投资参与农村实用人才的开发和培养。

4、加强管理,用好农村实用人才,对于培养出来的农村实用人才,我门要不拘一格的用好农村实用人才,把农村实用人才例入农村干部、入党积极份子,进行重点培养,努力营造有利于农村实用人才脱盈而出的环境。从调查情况看,农村实用人才以男性为主,年龄结构以36岁至45岁这个年龄段为主,生产能手在实用人才中占第一位,文化程度以初中学历为主。目前,实用人才大多是自然成长起来的“土专家”、“田秀才”,靠的是几年、十几年的实践积累,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但都没有具有专业技术职称,并且从事专业杂乱,农村实用人才作用发挥有待加强。由于农村实用人才观念落后,普遍存在有小农经济思想,等、靠、要思想,影响着实用人才整体作用的发挥。

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是一个地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力量,他们熟悉本地区经济发展情况,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能较好地适应本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是实施科技兴农的带头人。因此,加强农村实用型人才队伍建设,必须在管理、培养、激励上下功夫。完善管理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强化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在管理。要成立农村实用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切实把农村实用人才纳入全市人才队伍的管理之中。加强制度管理,坚持和完善建档造册、走访联系、交心座谈等制度,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逐步走上制度化轨道。

农村实用人才土生土长,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知识水平、技术水准、业务素质等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影响着实用人才的持续发展。因此,要把工作重点放在以提高农村实用人才整体素质为主的服务上,将实用人才的培育纳入农村党员干部整体培训规划之中,以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的阵地作用,大力推进农村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定期组织实用人才集中培训,进行政策、实用科技知识的理论辅导,提高素养;有针对性、有目的、有计划组织实用人才走出家门与外界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到发达地区和先进企业参观学习,开阔视野;积极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组织各类专家上门服务、辅导,适时传播新技术、新知识;围绕产业基地建设,采取多种形式在农村开展实用技术培训。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机制,使农村实用人才不断更新、充实和深化,进一步提高农村实用人才整体素质。

完善激励机制,增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活力。一是政治上激励。鼓励农村实用人才投身“双争双创”活动,在生产信息、生产用地、生产资金、生产品种、生产技术等方面给予政策、资金和技术倾斜和扶持,为农村实用人才的发展解决后顾之忧,帮助农村实用人才把产业做大做强,对那些年纪轻、技术素质较高的农村实用人才,重点培养,符合条件的及时吸收加入党组织,并优先选拔、充实到村组干部队伍之中,使其由个人带头致富向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转变,提高村组班子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为农村实用人才作用的发挥搭建平台,提供用武之地。二是荣誉上激励。在农村实用人才中开展“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农村党员科技经营示范户”等创评活动,树立好典型,大张旗鼓地宣传农村实用型人才的先进事迹和成功经验,加大对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的奖励、表彰力度,扩大农村实用人才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增强其荣誉感,使他们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爱护和重视,激发农村实用人才报效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

一、农村实用人才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一批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种养能手、能工巧匠、农村经纪人、农民企业家以及服务于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的“土专家”、“田秀才”,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崭露头角。但目前我区农村实用人才数量严重不足,大多数农村实用人才没受过系统全面的教育,知识面比较窄,视野不够开阔,总体素质不高,发展后劲不足。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人才总量严重偏少,据统计,全区农村实用人才801人,占全区劳动力总数0.0026%。二是农村人才结构不平衡。农村实用人才中,农民专业技术人员364人,能工巧匠77人,经营能人104人,师带徒66人,生产能手119人,其中养殖能手70人,种植能手49人,获得中专以上学历的农民591人。三是产业结构人才配置不合理。随着城镇化建设不断深入,三次产业比例渐趋合理,但产业结构人才配置不够合理,第一产业人才配置相对薄弱,文化程度高的比例偏低。由于农村人口多,耕地少,农业效益比较低,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年龄偏高,女性偏多,文化素质偏低。而文化素质较高、年龄轻或有一技之长的人多转向从事二、三产业。四是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十多年来,全区共招收农函大、农广校学员400多人,但真正掌握和拥有专业技术的职称的不多。由于传统农业、农民文化素质低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现有的技术人员已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需要。种植业专业技术人员年龄老化,对农业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差,推广难度大,规范化种植或种植大户少,技术力量不够。比如,笏石镇是一个禽畜养殖大镇,虽然全镇有兽医员50多人,但笏石养殖户多,数量大,上规模养殖的就有20多户,因此兽医防疫技术力量还应加强。其它如豆制品、花生油、粮食加工等产品,缺乏农产品生产、加工、研究人才。五是高技能、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紧缺。随着市场经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加入世贸组织后与国际市场接轨,对农产品生产、加工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高技能、高层次经营管理以及复合型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多。现有人才资源就显得更为紧缺。

二、农村发展实用人才作用情况

近年来,我区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把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工作放在解决“三农”问题的突出位置,不断加大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的培养、教育、管理力度,逐步建设了一支以乡村服务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有一技之长的能工巧匠、能带领群众致富的村干部、能带领一方经济发展的生产专业户为骨干的懂科学、会技术、善经营、能管理的农村实用技术人才队伍,他们长年奔波在田间地头,在农业生产第一线摸爬滚打,带领当地农民致富奔小康,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实用人才和新型农民。他们大多参加过农函大、农广校学习而成才的,从专业分布来看,涉及到果树专业、作物专业、蔬菜专业、海产养殖专业、农村企业财会专业、农村企业经营专业、市场营销专业、服装加工专业、家电维修专业、农村实用电工专业,人尽其才,成为行业的领航人或带头人,在农村社会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三、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建议

(一)加强领导。建议成立区分管领导任组长的农村人才队伍建设领导小组,出台一系列规范性配套文件,由区财政安排专项工作经费,各乡镇建立农村人才服务站。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分别结合自身如何为农村人才资源开发服务,制定创新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强的工作计划。建议区委、区政府把乡土人才开发工作目标下达给乡镇,要求各乡镇每年培养20—30名技术员以上职称的农村人才,区级各部门挂钩联系1个村的乡土人才开发工作。

(二)加强培训。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结合我区农业生产的具体情况,不断创新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的新途径,进一步整合农村教育培训资源,优化培训结构,提高培训效果,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一是整合培训资源,创新培训形式,优化结构,把农业大中专院校作为高素质农村实用人才的教育培训基地,把农村各类职业学校和农业广播学校作为向种养能手、能工巧匠、农商业者传播技术、传授技能的培训基地,把农业科技示范场、科技园区作为农村实用人才的实践基地,使这些基地成为培养各类农村实用人才的摇篮。充分发挥农校、农函大、农广校、农村科普示范基地等的主渠道作用,采取重点培训和经常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和个人自学相结合,课堂培训与现场培训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等办法灵活多样地进行培训,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能力。二是丰富培训内容,提高培训效果。紧密结合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改变单纯传播知识和技能的做法,注重动手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训,从传授单一技术、技能扩展到市场经济、现代农业科技等多个领域,使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真正切合当地经济发展需要,做到学为所需、学以致用、通俗易懂、注重实效。三是制定继续教育培训规划。各乡镇、各部门要结合实际搞好培训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要定期组织市、区专家进村对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从科技培训和技术培训两方面入手,主要依托“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程”和“绿色证书工程”的实施,以农村青年党团员、村干部、青年妇女、复转军人、生产经营大户为重点对象,特别是对基层农技推广人员要加强培训,加快他们知识更新的步伐,培养出一大批觉悟高、懂技术、会管理的产业化生产经营和科技致富带头人。

(三)加大资金投入。缺少资金,是制约农村实用人才发展的瓶颈。解决这一问题,各级财政应将每年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培养经费纳入部门预算,保证支付给承担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培养任务的机构。政府应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继续加大农村实用人才教育培训的投入,对已经实施的绿色证书、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等工程项目,争取逐年增加投资。积极筹集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实用人才的开发。通过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力度,切实改善办学条件,完善农民远程教育培训网络,拓展信息传递渠道。按照投资、收益和承担风险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鼓励、支持和带动农村实用人才在创业中发挥作用。畅通渠道,及时把各类项目和先进技术优先传递给农村实用人才,扶持农村实用人才优先参与由政府资金支持的农业项目。支持农村实用人才领办或创办经济实体,开发农业示范项目。要鼓励社会各界,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和外商投资参与农村实用人才的开发培养。(四)建立各类示范基地。引导农村实用人才大胆创立示范基地,探索尝试运用新技术,科学生产,增创效益,发挥其示范推动作用。

(五)营造政策环境。要认真研究和制定扶持农村实用人才的优惠政策,使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发展的政策环境越来越宽松。各级政府要通过制定有利于农村实用人才施展身手的优惠政策,鼓励他们创办经济实体,组建专业化劳务队伍,推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在土地使用方面,认真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长期稳定土地承包关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土地有序流转和向种养大户集中,提高土地规模化经营水平;鼓励他们兴办流通合作组织和中介机构,解决农民“卖难问题”,带领更多的农民发家致富。要给他们一定的地位,创造更好的环境,提供更好的政策,鼓励农村实用人才放开手脚,施展抱负,在更高的层面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只有这样,才会有更多的人去争当农村实用人才,也才会有更多优秀的人才不断涌现。建议由市政府规定乡土人才可免费进入人才库,免费参加人才交流会,免费参加区、乡实用技术培训,优先获得农业项目贷款,对乡土人才创建的农业产业园区,实行挂牌保护,享受招商引资的税收、工商规费相关优惠政策。可优先承包、租赁乡镇企业,优先享有农业项目开发经营权。

(六)搞好人才使用。在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出来之后,要不遗余力地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不拘一格地使用农村实用人才,努力营造有利于农村实用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提高全社会对农村实用人才的认识。把农村乡土人才列入农村干部、入党积极份子进行双向培养,达到3—5年内农村基层干部、党员均从乡土人才中选拔和发展,积极支持、引导符合条件的乡土人才参加相应技术职称评定。

(七)重激励。当前和今后,农村实用人才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不能仅仅把农村实用人才看作是个懂一点技术的“匠人”或“技术员”。要建立并完善有利于培养、选拔、使用农村实用人才的各种机制,努力激励农村实用人才健康成长。要逐步开展农民技术员、乡镇企业技术员等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工作,国家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评聘工作应该继续向基层倾斜。选拔评定优秀乡土人才,营造选人、育人、用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

农村发展大计,实用人才为本。因此,我们一定要把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努力培养一大批活跃在农村、带领农民致富的“能人”,推动我区从“农业大区”到“农业强区”的转变。

第四篇:农业局2009-2010年扶贫工作规划

市国土局2011-2012年建设扶贫工作规划

今年,我局被市委、市政府确定为华容县南山乡双莲村联点帮扶单位。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2010]2号文件和岳政[2011]6号文件精神,完成好我局联点帮扶、建设扶贫的工作任务,局党组高度重视,先后多次召开党组会议专门研究,并及时安排专干驻村开展帮扶工作。3月23日、4月8日,由局领导带队两次深入到帮扶村,通过与镇、村两级班子成员、老党员及村民组长代表等座谈,深入农户走访、摸底调查,对该村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认真分析和研究。为使帮扶工作落到实处,见到成效,着力促进帮扶点的社会经济发展,本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帮扶原则,结合双莲村的实际,现就我局两年的帮扶工作作出如下规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忠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推进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本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结合联点帮扶村的实际,选定帮扶项目,做到精心组织,有序推进,有效加快帮扶点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有效促进帮扶点的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总体目标

按照农民富、村庄美、风尚好的要求,经过二年的帮扶建设,达到全村工农总产值850万元,村集体收入达到30000元,农民人平均收入达到5000元。全村成为一个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生态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农村。

三、工作实施方案

1、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因地制宜,大力调优农业产业结构,在进一步稳定粮食生产,推广优质稻,提高双季稻面积和产量的同时,全村上下还将形成四大农业主导产业:一是扩大西瓜种植面积。今年西瓜种植面积要达到600亩,全村建立好两个示范基地,每亩年收到达2600元。三是扩大红薯品改。今年改种优质加工型红薯,面积达到400亩(需资金12000元)。明年力争达到600亩。三是楠竹生产。今年计划新造200亩,低改200亩。四是发展多种养殖。二年内力争培养6-10户养殖大户,发展养殖量达3000羽的养鸡场一个,达1000羽的养鸭户3户,达50000公斤的养鱼户3 户,达400口的网箱养鳝户1-2户。

2、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种、养业能力。一是两年内力争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等方式,举办4期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每期参加培训的人数不少于100人次,共计达到400人次以上。力争使每户农民掌握1-2门专业实用技术。二是请农业专家来村技术指导,具体指导农业生产、栽培、施药、施肥等技术,两年内达到6次以上。

3、加强村级基础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①硬化公路8公里,预计整基、拓宽、挖压函管需24万元;水泥路面硬化以每公里24万元承包计算,需资金192万元,共需资金216万元。1426人自筹资金,每人200元,共28.52万元。按国家每公里补贴10万元,共计80万元。总共尚差资金缺口108.44万元。

②重建三八机埠:预计清基工价3万元,电机水泵6万元,砖、瓦、水泥、石灰等6万元,共15万元。

③疏洗8、9、10干渠,按每小时400元,所需资金8万元。

④硬化9、10两个组的排灌渠,按每米人工、材料28元计算,所需资金7.28万元。⑤新建村部按统一标准需资金10.8万元

4、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努力发挥两个作用。一是注重提高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村、支两委班子谋事干事、团结协作能力,计划组织村、支两委班子到外省先进村学习观摩,进一步开阔班子成员的视野,更新发展思路。经常与他们促膝谈心,使他们尽职尽责,担起担子,做好全村人的主心骨,当好全村人的领头雁。二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组织2次以上全村党员的集中培训和学习,邀请市、县党校的专家、教授到村讲党课,学习党的理论知识。要求群众做到的保证每个党员首先做到、做好。今年内计划培养1名新党员入党,两年内选准3-5名入党积极分子,培养1-2名预备党员。

5、开展扶贫济困活动。两年内,计划帮扶50名贫困农民、五保户、特困户,科室帮扶到户,党员帮扶到人,帮扶

资金1万元以上。

6、培植村集体经济增长点。在两年内计划兴建小型红薯加工厂一个,建规模化养猪场地一个。与此同时,要着力向上级争取村级农业及农村基础建设项目,力求用项目建设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从而有效促进集体经济的增长。

二00九年三月二十八日

第五篇:扶贫调研方案

凤山县国土资源局

开展开发扶贫大调研活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实施新十年扶贫攻坚工程的总体部署,加快推进富民强县新跨越,建设幸福凤山。结合我局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次大调研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以及自治区、市、县党代会精神,把联系的那王村作为主战场,以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以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增加贫困人口收入、改善贫困村民生、加快贫困地区发展为核心,坚持政府主导,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更加注重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更加注重提高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更加注重创新体制机制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推动我县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二、目的、目标任务

通过大调研活动,了解和掌握包扶村及包扶户的基本情况、贫困的主要原因和需扶持的主要意向,为我局下一步开展开发扶贫工作提供依据和策略。通过开发扶贫,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贫困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幅度高于全县的平均增长幅度,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达到全县平均水平,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并逐步缩小差距。

三、调研范围及时间

1、调研范围:那王村18个村民小组和56个包扶对象。

2、调研时间:2012年5月10日至2012年5月20日,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为谋划“十二五”规划开发扶贫工作思路提供参考。

四、参加人员及形式

1、参加人员:全局在职在编人员、乔音所全体人员、各乡所长、凤城分局局长

2、调研形式:到村到户,通过座谈的形式开展调研。

五、调研内容

1、围绕推进贫困村产业化扶贫进程进行调研。要结合贫困村实际,按照适应市场需求,做强做大扶贫产业的思路,大力实施产业化扶贫。一是培植支柱产业情况。根据本村自然资源、生产条件和产业基础的不同情况,研究发展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体系。例如,重点发展外派劳务、食用菌种植、鸡鸭鹅养殖、生猪养殖、黄牛养殖、优质水稻种植等,带动贫困户增收。二是发展特色种养业情况。通过扶贫贴息贷款、扶贫资金注入的方式,加大对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扶持,培植新产业,逐步建立适应市场需求、适应农民种养能力的产业链,推进“企业加农户”的产业链发展。走大户带动,培植加工业,引导贫困农户走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以加工促增值的脱贫路子。各组要根据本组实际,研究适合贫困

户增收的特色种养殖业,例如,板栗种植、食用菌栽培、鸡鸭鹅养殖、生猪养殖、黄牛养殖等,研究落实农户,确定规模、数量、资金及需要扶持情况,做到细化到户。

2、围绕推进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整理及人畜饮水等进行调研。

3、围绕推进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进行调研。劳动力转移培训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必要保障,是实施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步骤,也是提高劳动力素质的重要内容。因此,必须强化措施,创新手段,整合资源,强力推进。具体抓好以下工作:实施整村培训。组织农民参加培训,在政策、信息、舆论、以及财力上给予支持,创造良好的培训转移环境,并加强对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的检查指导,帮助贫困农民实现“一次培训,改变命运;一人打工,全家脱贫”的目标。对本村的富余劳动力,根据本人意愿,开展种养业及多种经营技术和劳动技能培训,研究确定需要培训的专业及技能。各村根据本村实际情况,调查摸清本村现有在外务工劳动力情况,明年将要外出务工人员,外出务工人员土地以何种方式经营,汇总统计上报。

六、组织保证

要继续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开发扶贫”的方针不动摇,强化领导,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股、室、大队、中心、所要将此次调研活动纳入重要工作日程,结合本地实际,利用贫困村屯资源优势,尊重群众意愿,统筹规划,因势引导,动员群众积极参与,为产业化扶贫开发,创新扶贫开发新机制,提出意见和建议;要认真做好调研的前期准备工作,确保有限的扶贫资金全部真正用于贫困村产业化发展上。

七、集体统一大调研活动安排

根据2012年4月28日全局开展“解放思想、赶超跨越”大讨论活动暨实施“五大工程”推进会的要求,全局统一开展一次集体进村入户大调研活动,现将活动作如下安排:

1、进村入户调研时间:2012年5月18日

上午8点,统一从县城出发,前往乔音乡那王村。各小组成员随同村民小组长进村入户开展调研,下午4点半返回那王村部召开座谈会、汇总。

2、根据调研内容,每人撰写一篇字数不少于1500字的调查研究报告(包括电子档),于2012年5月22日前交局办公室。

3、进村入户人员分组安排

一队(街上):王烈勤王万恒陈国球

二队(巴要):杨平卢发国韦忠柏卢自恩黄必虎汤微波

三队(巴寨):陈祥万黄光武陈忠豪胡泽洪 四队(坡忠):莫江兰张通勇邓玉芳韩美菊 五队(那良):韦介邦潘继伟陈忠

六队(那爱):廖凤莉杨秀俭

七队(久光):唐祥勇黄秋香蒙华良

八队(安温):韦斌龙俊宇罗毅

九对(那王):韦永现韦凤琳

十队(坡拉):王功勇黄飞燕陈华宁

十一队(白竹):罗大转王家锋韦廷恩

十二队(塘地):黄启农罗云辉

十三队(那绸):韦正东黄宏炳

十四队(定坛):廖蓉张宗军

十五队(巴鸦):龙岩黄凤仙

十六队(那瓢):邹方坚罗剑锋

十七队(林那):黄嵩韦联波

十八队(卡初):韦仕领邓华

4、车辆安排

5、生活安排。早餐自行安排;午餐由各组与村组干协调解决;晚餐统一在那王村与乡、村、组干部一同用餐。

下载农业局开发扶贫调研(石)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业局开发扶贫调研(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扶贫调研报告

    文坊村扶贫调研报告近年来,随着国家全面建设小康战略的实施,扶贫开发工作也快速的推进。为了进一步做好文坊村的扶扶工作,找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困难和问题,并积极采取新的应......

    扶贫调研报告

    XX市扶贫工作调研报告 为扎实推进扶贫攻坚工作,确保精准扶贫工作取得实效,经深入村镇座谈交流,对XX市精准扶贫工作进行全面调研,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市“十三......

    省扶贫调研

    【扶贫调研】对改进脱贫攻坚督查工作方式的几点思考近段时间,我们就如何改进脱贫攻坚督查工作方式的课题赴一些市县开展了调研,大致了解了我省以及市县开展督查工作的基本情......

    扶贫调研汇报

    扶贫调研汇报 一基本情况 小坝子乡位于丰宁县城西北部,距县城45公里,属于接坝山区,以偏僻闭塞,贫穷落后,沙化严重而闻名。全乡辖6个自然村,44个居民组,45个自然村,1670户,4781口人。......

    农业局关于精准扶贫工作情况的汇报

    农业局关于精准扶贫工作情况的汇报近年来,我局紧紧围绕中央、省、市扶贫工作要求和县委、县政府扶贫攻坚工作具体部署,结合本部门工作实际,以发展农业产业为主线,创新发展方式,拓......

    石安镇扶贫工作总结

    石安镇扶贫工作总结 县扶贫办: 2009年来,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有关扶贫开发的文件精神,在县扶贫办的指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石安镇扶贫工作紧紧围绕解决好和改善好贫困群众的基......

    农业局公务员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农业局公务员管理工作调研报告州人事局:根据州人事局《关于自治州公务员管理工作情况进行调研的通知》要求,我局认真开展调研活动,实行逐项对照,摸清实情,找准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

    农业局质量安全调研报告

    近年来,市按照“标准化生产创品牌、产地准出保质量、市场准入促管理、体系建设强基础”的思路,全面加强产地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突出专项整治和安全体系建设,全市农产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