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当前基层税收征管现状分析-五分局
当前基层税收征管现状分析
税收征管质量是反映一定时期内税务机关征管工作水平和效率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尺,也是确保完成税收收入任务的重要条件,它检验税务机关行政执法的规范化程度与管理质量。
由于受多方因素的制约,基层税收管理中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日益显现,特别是在目前工作实践中所隐含的征管脱节、管理缺位以及管理失控等现象。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正确看待目前的征管现状。
对基层分局出现的税收征管情况,我将从内外两个角度,从基层税务机关、个体、企业三个方面来分析。
1、从内部来看,税务机关内部职责不清晰,业务庞杂,力不从心
基层税务分局负责对纳税人实施日常税收征收管理的机构,主要的人员和精力应为深入实地的开展管理工作,但大多税务分局内部结构仍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同时,随着管理要求的日益提高,目前基层管理分局又新增了纳税评估、征管资料电子化等工作,在管理职能之外增加了不少新的职能,分局业务更加繁重。
1.1.1、重复劳动,上下级部门之间内耗过大
基层分局面对上级税务机关几个部门,由于上级各部门工作不协
调,布置任务各有各的说法,每项指示都有基层必须完成,就连仅能通过征管信息系统能调阅的资料,仍需基层上报,往往造成基层无休止的疲于应付上级部门工作,无力开展日常征管工作。
1.1.2、人少事多、岗多矛盾突出,征管力量有待重组
目前,基层分局往往一人兼任数岗数职,担子重,责任大,容易出现“多做多差错”而被追究责任多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基层分局税收管理员能力素质参差不齐,征管力量相对薄弱,经常出现漏征漏管户和管理不到位的现象。
1.1.3、管理力量相对不足,征管模式不够完善
税收管理人员管理力量相对不足。如税收管理员要完成路段巡查、登记核查、纳税评估、日常检查、定额调查、信息维护、日常统计、税法宣传、催报催缴等办税大厅无法完成的事项,税收管理只能疲于应付,蜻蜓点水,征管质量难以得到提高。
1.1.4、日常内勤事务繁多,影响税管员的外勤工作
基层每个税管员在省局征管系统中都有一岗以上职责,每天都有需要在限期内审核的工作。还要抽出时间上报各类报表,税务管理工作所涉及的规范化表单的纸质文书,需要税管员自己查询、选择和打印,从而影响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在家的日子多了,自然会束缚税管员的外出巡查巡管的手脚,占用税管员外出巡查巡管的时间。
1.2、推进基层分局征管的几点建议 1.2.1、信息化建设需要提高。
虽然我们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目前省局的征收管理系统并不十分完美,需要亟待改进的地方有:查询功能有待进一步增强,查询速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查询设计有待进一步优化。
1.2.2、上级考核要切合实际,不唯数据论。
比如申报率、入库率等各项考核指标,直接把纳税人的责任强加基层税务机关身上,来考核基层有失水准,纳税人逾期申报税务机关只要限改或处罚;逾期没有入库税务机关只需限改和加收滞纳金,皆可认为基层税务机关的职责尽到。不能把别人的错误来惩罚或考核自己,给自己捆上枷锁。当然基层机关提供一些人性化服务:电话提醒纳税申报、办理登记、促报促缴也是必要。
1.2.3、要加强基层建设,特别是加强征管人员的队伍建设
要调整管理人员结构,加强人员的轮岗,充实业务骨干、征管尖子从事基层税收征管工作。其次是建立激励机制,要从物质、精神两方面鼓励从事基层税收管理的干部。第三是适当提高基层同志的福利。
从外部的纳税人方面来看,基层税务机关管理缺位以及管理失控等现象十分突出,下面我将从个体、企业两种不同的征收对象来进行分析
2、基层个体税收征管
对于基层税务机关来说,尽管采取了诸多措施强化征管,可是由于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存在,个体税收征管仍然是“一块难啃的骨头”,难于行之有效的管理到位。
2.1、当前个体税收征管中存在的问题 2.1.1、漏征漏管多。
从办证情况来看,可分为三类。一是在工商部门办理了营业执照,而没有在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这一类的个体户占很大一部分比例,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工商部门办证是为了收取管理费,他们人员相对较多,基本上能管理到位。二是在国税办了证,没有在地税办证,这一类个体户的目的是为了在国税购买发票。三是在地税办了证,没有办其它证的,主要是地税纯管户。总之,我们虽然与工商、国税都实行了信息比对,但由于种种原因,还不能够很好的统一协调,造成了漏征漏管。
2.1.2、定额核定难。
目前,我们对个体户的税收征管,大部分采取的是定期定额征收方式。由于在核定时,缺乏科学、合理、统一、有效的办法,加之人为因素,必然使行业之间、地区之间存在税负不平衡。作为地税机关,在核定税额时,尽管考虑得很周全,却难以满足各位纳税人的心意。
“生意同样做,为何别人少缴税,而我却要多缴税?”个体纳税人一旦找到自己认为合理的理由,钻进这个死胡同,要他自觉缴纳税款自然就很难了。同时,近年,国税部门提高了起征点,对一部分国地税共管户免征了增值税,必然使这部分个体户产生“国税不征了,地税也应该免”的想法,也给地税征管带来了难处。这样一方面既造成了税款的流失;另一方面也引起了纳税人的不满,产生拒缴税款的逆反心理。
2.1.3、相关征管政策落实难。
如要求纳税人与税收相关的事项,如停业、歇业、注销等必须在事前向税务机关提出申请。而在实际工作当中,一些个体户往往不能及时提出申请。如注销户,生意都不做了,那还给你去办注销呢?
2.2、加强个体税收征管的建议
2.2.1、加强税收宣传,提高全民纳税意识。
只有纳税人自觉纳税意识提高了,我们的征管工作才能再上一层楼。
2.2.2、提高协护税工作力度,形成覆盖网络。
如与公安部门配合、与银行配合,如遇有欠税可以与公安部门配合追缴欠税。有税务机关的函,也可扣缴银行存款入库税款,并且可以让欠税人进入“信用黑名单”,给他的其他工作生活设置信用障碍。
2.2.3、加强实地调查。
同等路段、同样规模、同行业的个体工商户其税收负担应基本相同,在这一前提下,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深入到实地进行认真摸底调查,力求与个体工商户的实际经营状况最大程度地接近。
3、基层企业税收征管
基层企业税收征管相比较于个体税收,征管难度较小,但依然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3.1.1、办税员素质参差不齐,极大地制约了税收征管水平的提高
近年来,随着税务部门征管改革的不断深入,税收信息化与专业化建设迅猛发展,新的形势对企业办税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特别是对计算机应用等能力的要求日益提高,但目前在基层分局辖管的企业中,办税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较低。
一方面是因现有企业财会人员聘用制度不尽完善,竞争择优、任人唯贤的市场机制尚未健全,部份企业老板因自身利益驱动,任人唯亲,办税人员的工资、福利等依附于企业,对老板只能言听计从,又因社会中介机构刚刚起步,技术力量不够,个别企业为了节省开支,聘用无证人员或临时人员,“优价”但不“优质”;另一方面,客观上基层培训条件较差,知识更新远远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实际工作中往往是“一问三不知”,“糊里糊涂”办税。
3.1.2、税收政策宣传不到位,纳税申报不准确
主要表现在:一是企业纳税申报表填报质量不高,税务机关审核不到位。一方面中小企业财务人员业务水平较差,对税收政策理解不透,尤其是对税收与企业财务处理上的差异把握不准,以致申报表填报质量不高。另一方面税务机关对纳税申报表的审核手段落后。现在对申报表的审核全部依靠人工进行(即使是网上报税也是人工审核),没有科学的方法甄别申报的真实性,客观上造成申报数据不准。
对企业的申报却疏于监管,审核把关不严,造成申报质量低下。一些企业的申报如能及时发现,将有助于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和杜绝,一旦等到来年的四五月份年度汇算清缴时才发现,加以纠正,问题往往已经扩大,解决难度增加。
3.1.3、纳税申报不理想, 零申报情况十分普遍
近年来,企业零申报率一直居高不下。通过实地调研,构成企业零申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些企业为审批土地而进行工商、税务登记,但由于客观原因又未能拿到土地,一时成为空壳企业,零申报也就在所难免;新办企业从工商登记、税务登记、计委立项、投入经营等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无法立即实现销售。一些处于倒闭、停业状态的企业,由于债权债务等事项未处理完毕,暂时不能办理税务注销,形成零申报;由于部分纳税人财务核算能力差、税收政策掌握欠缺、纳税意识淡薄等原因,自觉或不自觉地造成零申报。
3.2、加强企业税收征管的建议 3.2.1、加强基层单位申报审核
过分依赖于以票控税,疏于对企业日常申报和年度申报的管理,造成长期零申报;对未进行日常申报和年度申报的地税管理企业,管理部门为提高申报率,便由税收管理员为企业做零申报处理。
3.2.2、加强基层单位纳税管理
对企业的纳税情况和税收增减变化的关注程度不够,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对相关税源信息及时、全面、准确地分析和判断,现实中个别税务机关为了减轻工作量主观愿意对企业实行核定征管方式(尤其是建筑业),在税源监控上“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的问题比较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执法风险。
3.2.3、提升分类管理级次
一是对企业实行分级分类管理,促进管理对象精细化。从日常检查、发票管理、纳税服务等方面采取不同的鼓励和限制措施,强化薄弱环节的管理,堵塞征管漏洞。二是严密企业管理过程监控,促进管理内容精细化。完善税收管理员制度和责任区管理制度,细化户籍管理。三是优化服务要提质增效。以纳税服务工作规范为标准,以12366服务热线、互联网络为主要载体,畅通征纳双方的沟通渠道,向企业提供人性化、个性化、公开化纳税服务。
第二篇:当前个体税收征管工作探讨
当前个体税收征管工作探讨
近年来,个体经济作为公有制的必要补充,得到了长足发展,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对广开就业门路、活跃城乡市场,促进经济建设、增加财政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挥出了积极作用。个体税收征收管理,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税务管理的难点和衡量税收征管水平的基点。目前个体税收征管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个体税收的“跑、冒、滴、漏”已经成为税务部门急需解决的问题。个体税收征管基础薄弱,征管难度大,税源监控水平较低也是现实。究其原因主要有:
一、税务人员从思想上轻视个体税收征管工作。个体税收在整个税收收入中所占比重低,2005年沙河口区国税局全年税收53788万元,其中个体税收3258万元,只占6%,个体税收收入的多少很难影响整个税收计划的完成。因此普遍存在对个体收收征管工作的轻视,认为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不值得,导致规章制度的建立不完善,管理标准的不统一。存在执法的随意性,工作中不能严格按程序办事,有的工作责任不是很明确,没能做到应收尽收。
二、个体纳税户纳税观念淡薄,税法知识匮乏。由于个体税收直接关系到个人利益,部分个体业主认为自己只要能交一点税就行了,没有照章纳税的意识,没有树立起依法纳税光荣,偷逃税可耻的观念。也因此造成他们主观了解税收政策的愿望不强,对税收知识知之甚少。
三、征管监控难度大,管理欠科学。从目前情况看,个体户户数多,分布广,税源零星分散,每位个体税收管理员管理少则上百多则几百户个体业户,客观上造成税源监控水平大大下降。也就出现了有的个体户不办理税务登记,形成漏管户,有的不办理废业手续,造成税款和发票流失,还有部分业户利用发票玩猫腻儿,偷逃国家税款。
四、税收征管力度不够,营业收入核定难。一方面,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个体户大量增加而从事个体税收征管人员相对在减少,造成征管力量不足,管理放松;另一方面,税务机关对个体户偷逃税打击力度不够,不是因为人情关系未能按规定处理,就是个体户因资金困难无钱交罚款而不了了之。个体税收管理员对个体税收典调工作不重视、不认真,核定的营业收入额与实际生产经营情况往往不一致,导致个体税收负担普遍偏低。享受增值税不达起征点或下岗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个体工商户在办理税务登记证和相关减免税手续后,就不如实申报缴税。
五、税负不平衡,导致税款流失现象严重。目前税务机关对个体户的税收征管,大部分采取定期定额征收方式。但由于在核定个体户销售额的过程中,缺少科学、合理、统一、有效的办法,人为因素大,必然使各行业之间、各分局之间、各税务所之间、各专业市场之间,户与户之间存在税负不平衡。对定额户填开的发票金额超过定额部分只补税不及时调整定额的现象时有发生,对未达增值税起征点特别是对临界点的业户监控不力。这样一方面造成了税款的流失,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纳税人心理失衡,产生拒缴税款的逆反心理。
六、发票使用不规范,发票控制难。个体工商户数量众多,经营活动变化频繁,内部制度不健全,不按规定领购、开具、取得、保管发票现象较为普遍,消费者缺乏主动索取发票的习惯,经营者以种种理由拒开发票,导致大量票外收入无从查实,失去监控。
七、建账征收户少,税收监控难。绝大多数个体业户不愿建账,一方面由于大部分纳税户的核定定额与实际营业额相差较大,不建账可能带来“利润空间”,另一方面个体业户建账按实计征,怕加重税收负担,聘请会计人员又会增加经营费用和成本,还要定期接受税务部门的稽查,还不如“一定了事”永无后患。加之税收管理员对个体税收重视程度不够,一方面工作方法简单,怕建账带来征管麻烦,不如采取定额征收,另一方面征管力度不够执法不严,对应建账而未建账户处罚力度不大,导致建账建制难以全面推广。目前甚至出现很多原有的已建账、年销售收入上千万的私营以上企业,纷纷转为个体工商户,采用定期定额征收方式,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针对目前个体税收管理的现状,笔者认为,要做好个体税收征收管理工作,应以提高定额核定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及统一定额标准为出发点,以发票管理、建账建制为主要手段,以税法宣传为保证,建立以诚信纳税为最终目标的管理机制。
一、加强税法宣传,提高全民纳税意识。税法宣传要坚持长期性,多样性,实效性。既要讲求时间持久化,形式多样化,又要注重实效。要把宣传的重点放在广大纳税人身上,以不断的教育宣传增强全民纳税意识。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的意识得到加强,将极大地减轻税务机关的工作压力。同时,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建立健全全方位立体化协税护税网络。通过协税护税网络,解决税收征管人员相对较少,征管力量不足的矛盾。
二、规范个体征管,认真做好税收典调工作。税收典调工作是做好个体税收征管工作的基础,因此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税收管理员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深入基层进行认真调查摸底,在个体工商户对自身经营情况自报的基础上展开典型调查,力求与个体户实际经营状况最大程度地接近。并对新办个体户的定额进行定期公告,个体户根据公告可以提出异议。这样既公开透明,又有利于公平税负,易于被广大个体工商户接受,建立公平竞争的纳税环境。
三、科学规范定期定额标准,促进税负公平。在充分开展税收典调的基础上,制定出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适用的税收定额统一标准和管理办法,允许不同地区在一定比例内根据实际情况上下浮动。建议各分局之间、各税务所之间、各专业市场之间,经常性开展定额信息交流和沟通,尽可能杜绝由于各地区税负不均而引起的同行业间业户的非正常流动,达到税负平衡。
四、加强发票管理,促进以票管税。管好了发票就等于管住了税源,加强发票管理的目的就是提高征管水平。因此要花大力气抓好个体户在发票使用上的规范管理,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促进纳税人按规定使用发票,达到以票管税的目的。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五方面的结合:第一是发票管理与纳税申报相结合,提高纳税申报质量,设立发票缴验台帐,每次换票,必须登记个体业户发票的使用期限和开具的金额,业户每月进行纳税申报时,看发票的开具是否超过其核定的税额;第二是发票管理与纳税户管理相结合,尽快推行税控收款机的使用工作。发现纳税人有违反使用发票行为的,除补税罚款外,必须限期整改或取消领票资格;第三是发票管理与规范行政处罚相结合,消除以前发票管理中存在的重补轻罚的不良现象,提高征管质量。第四是广泛宣传,采取多种形式鼓励消费者索取发票。如采取以发票抽奖的方式,消费者凭其拥有发票可参加税务部门的抽奖活动,从而进一步监控纳税人用票行
为;第五、加强发票管理的日常辅导工作。定期对纳税人的发票使用、保管情况检查的同时对其用票行为进行辅导,规范用票行为。
五、重视个体工商户的建账征收工作。个体工商户都具有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共性,虽然他们对自己的经营收入和利润水平心知肚明,但不愿如实提供给税务机关,由于其面广量大,经营方式隐蔽,经营手段灵活多样,难以控管。目前,对大多数个体工商户定期定额的确定,一般是根据纳税人同类业户的生产经营情况和发展趋势而进行事前核定,因此,不能完全避免定额核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造成部分定额核定不实,而定期定额的局限性正好给某些业户以偷逃税的可乘之机。建账在许多方面可弥补定期定额的某些缺陷。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现在很多个体工商户的经营规模和经营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也完全具备了进行会计核算的能力。因此,税务机关还是要从鼓励个体业户建账的角度出发,不断规范其财务管理,提高核算水平,稳步推行个体建帐工作。
总之,个体经济税收不仅是税收收入中增长潜力较大的部分,而且也是当前税收征管的薄弱环节。随着个体经济的蓬勃发展,个体税收的潜力将愈来愈大,税务机关要把促进个体经济的发展与加强税收征管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加强管理与改进服务并重,实现个体经济税收的持续稳步增长。
第三篇:浅析当前基层税收征管的存在问题及对策
当前基层税收征管的存在问题及对策
当前,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管理理念的不断更新,我国原有的税收征管模式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以纳税申报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新的税收征管模式已初步确立。
然而,在新旧模式的更替过程中,由于受多方因素的制约,税收管理中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日益显现,特别是在目前工作实践中所隐含的征管脱节、管理缺位以及由此衍生的管理失控等现象,或多或少地影响了税收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和依法治税目标的全面实现。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正确看待目前的征管现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完善管理体制、加强税收征管、堵塞税收漏洞。
一、当前基层税收征管中存在的问题
(一)税务机关内部职责不清晰,业务庞杂,管理缺位 基层税务分局是负责对纳税人实施日常税收征收管理的机构,主要的人员和精力应为深入实地的开展管理工作,但征管模式变化后,除稽查职能划归稽查局外,其他并无太大变化,大多税务分局内部结构仍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同时,随着管理要求的日益提高,目前基层管理分局又新增了纳税评估、金税工程管理、“一窗式”票表稽核、管理性检查、“四小票”采集稽核等,在管理职能之外兼有了检查性质的职能,业务庞杂且考核标准非常严格。比如纳税评估,我省要求每月评估面不得低于一般纳税人总数的8%,这也就意味着所有一般纳税人一年基本都得评估一遍。再加上实行撤消税所合并分局后,基层特别是山区的税收管理明显弱化,主要表现在征管力量单薄,路途边远,管理水平低下。
同时在人才建设方面,队伍人员的年龄普遍偏大,业务骨干相对偏少等问题也严重制约了征管质量的提高。再者,随着“管户制”向“管事制”的转变,有些同志对新的工作流程、业务操作规范比较生疏,索性无所事事、流于应付,或畏首畏尾、躲避职责,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或干好干坏一个样、多干多责任、少干少责任,从而产生了“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的问题。加之内部各级的指令性工作和上级各业务职能部门的“报表工作”日渐增多,减少了基层管理员深入企业、了解实情的时间和精力,只停留于机内数据的静态掌控,而忽视对机外情况的动态管理,管理分局真正的本职管理工作反而成了配角,“管理缺位”的现象日渐严重。
(二)办税员素质参差不齐,极大地制约了税收征管水平的提高
近年来,随着税务部门征管改革的不断深入,税收信息化与专业化建设迅猛发展,金税工程、网上申报、税银联网、远程认证等一系列现代化的管理措施的推行使得原有的管理模式、征收方式等发生了显著变化,由此也带动了纳税人的一系列变革,而其中作为税企联系纽带的特定群体——办税员,其地位日趋重要,作用日趋明显。新的形势对企业办税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特别是对法律知识、计算机应用等能力的要求日益提高,但目前在基层分局特别是在山区分局辖管的企业中,办税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较低。
一方面是因现有企业财会人员聘用制度不尽完善,竞争择优、任人唯贤的市场机制尚未健全,部份企业老板因自身利益驱动,任人唯亲,办税人员的工资、福利等依附于企业,对老板只能言听计从,又因社会中介机构刚刚起步,技术力量不够,个别企业为了节省开支,聘用无证人员或临时人员,“优价”但不“优质”;另一方面,客观上基层培训条件较差,知识更新远远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实际工作中往往是“一问三不知”,“糊里糊涂”办税。而作为企业与税务部门日常交往的“主角”,办税人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征纳双方的信息由其传递,涉税事项办理由其完成,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决定着税务部门一些单项工作的推进成效(如金税工程、网上申报等)。但因财会人员资格认定不在税务部门,聘用关系取决于任职企业,税务部门日常管理只能偏重于业务宣传辅导。
(三)信息化建设与征管实际需求相游离,增值应用水平不高
征管改革依托于计算机网络,这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现阶段征管各辅助系统开发应用还停留在各省、市级税务机关自行开发的阶段。当前在计算机开发应用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缺乏统一性。由于各地征管基础和原先计算机应用程度不一,数据库结构不一,兼容性差,使得改革后计算机开发应用软件难以统一。(2)在软件开发应用维护上相互脱节。使得软件很难满足征管工作的需求。(3)缺乏长远规划。虽然计算机在税收征管上应用至今已接近二十年时间,但应用的广度和深度还仅能勉强满足现状,开发相对滞后,有些功能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4)各辅助操作系统之间跨平台数据共享、增值应用水平差,存在多次采集、重复统计、浪费严重的现象。
二、推进征管基础和基层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方法 上述问题的存在,严重地制约着新的征管模式效能的充分发挥,影响着征管质量和效率的全面提高,亟待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因此,在征管改革尚未完全到位,新的运行机制尚未有效运转的情况下,应按照统一协调、专业制衡、属地管理、集约高效的原则,积极探索务实之路。
(一)加强税法宣传工作,优化外部征管环境。
1、面向全民加强税法知识普及和教育宣传。使纳税人知法、懂法,是提高全体公民的依法纳税意识的重要途径。开展全民性的税法知识普及和教育宣传,提高全民的依法纳税意识。同时,定期发放或出版最新的税收法律法规宣传资料。
2、丰富税法宣传方式。目前的宣传方式略显陈旧、内容生硬,不能真正贴近生活,达到吸引人、教育人的目的。今后要在继续利用好现有的传统媒体的基础上,积极运用多媒体技术、INTERNET技术进行宣传,如设立网址、注册域名、公告信息、设置电子邮件信箱等方式为供纳税人咨询等服务。此外,还需要与地方党政机关的密切配合,形成征管的合力,优化外部的征管环境。
(二)加强基层建设,提高征管质量。
要解决基层税收管理缺位的问题,首先是要加强基层建设,特别是加强征管人员的队伍建设,调整管理人员结构,加强人员的轮岗,充实业务骨干、征管尖子从事基层税收征管工作。其次是建立激励机制,要从物质、精神两方面鼓励从事基层税收管理的干部,要专项设立基层税收管理优胜奖项,对在基层税收征管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干部予以嘉奖。第三是适当提高基层(特别是山区)同志的福利。第四是要健全考核考评制度,要针对基层税收的管理特点,制定相应的、符合基层实际的征管考核办法,适当提高奖罚标准,使每一位基层税务干部既有光荣感又有危机感。第五建立完善“税收管理责任区”制度,明确管理责任人、落实管理责任制,实施有效税源管理。第六是要健全护税协税网络,依靠当地政府、社会力量来协助税务机关提高征管质量。
(三)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税收征管的科技含量。
1、全面提高税收征管信息的管理和应用水平,逐步规范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一是实行征收流程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处理,重点把握税源的信息监控,对所有纳税人的申报资料进行规范化设计和登录,以满足征收管理和稽查系统联网接口的需要。同时在运用计算机自动控制征管业务流程的基础上,加快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的开发,充分运用网络实时传输的优势,加强对经济税源的监控、预测,提高信息数据和网络资源的使用效益。
二是软件的开发应用要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加快推广应用全国统一征管软件的步伐,最终达到全国使用统一标准的,覆盖征收、管理、稽查各环节的,集征收、监控、考核、决策于一体的税收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征管软件的全面、规范和兼容功能。
2、加强信息交换,充分发挥共享的作用。一是利用信息系统加强信息交换,在加速国税、地税系统信息共享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的实现与政府有关部门的信息联网,重点应放在与工商、银行、财政、金库、审计、统计等部门的联网上,实现信息共享,提高税款解缴入库、纳税户控管等环节的质量和效率。二是加强与社会护税协税网络的沟通,使计算机信息处理的优势与人工信息收集处理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使税收征管资料更准确,税收征管的基础更加坚实。
(四)制订规范统一的办税员管理制度,提供制度保证和执行依据
1、建立办税员管理信息档案,加强对办税员综合办税能力的绩效考核考评,通过友情提醒、等级评定、综合评价等措施,为企业办税员提供现实的办税资历依据。
2、简化办税流程,缩减办税资料,改善基层办税条件,深化“一窗式”、“一站式”管理服务,缩短办税时间,提高办税员工作的积极性。
3、明确办税员身份认定,准确定位办税员资格的法律性质。
第四篇:征管分局房地产税收征管工作调研报告
征管分局房地产税收征管工作调研报告2011年,我县地税系统税收工作以房地产税收“先税后证”为把手,以信息共享、数据比对和计算机网络为依托,以优化服务,方便纳税人为宗旨,加强部门配合、环节控制、资源整合和监督制约,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面推行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工作,使全县房地产税收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11年6月30日,全县累计完成营业税收入111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收674万元,增长153.887%。其中:契税收入为102万元,同比增收8万元,增长9%;营业税入库10万元,同比减收3万元,减少29%;个人所得税征收8万元,同比增收7万元,增长700%。
这些成绩的取得,很重要的一点上是依托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是一种创新的管理方式,它打破了传统的各税种各自为战的征管模式,是从系统的角度对房地产税收所采取的一种突破式管理模式,对充分发挥税收的宏观调控职能,促进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县房地产税收管理工作现状
为进一步加强房地产税一体化管理工作,有效杜绝税收流失,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征收机关直接征收契税的通知》、《省地税局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从2006年开始,市地税局全面启动了全市地税系统
1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工作,并以县地税局为试点,于2008年1月,由县地税、房管、国土局、公证处、中国银行等五部门组建了同在一个场所合署办公的“房地产交易服务中心”,实现了地税系统与房管部门的微机联网,而且与地税数据大集中进行了网络连接,信息共享,以有效的科技手段杜绝了税收流失,防止了跑、冒、滴、漏,进一步提高了房地产税收管理工作效率,并且为准确掌握房地产税源基础信息和为各个部门相互监督,相互制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009年,房管部门更新了业务软件,《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税源管理系统》失去了原有的作用,但地税局仍坚持“先税后证”的征收管理措施,与房管部门商定,由房管部门定期向地税房地产税收一体化征收窗口,以手工传递方式提供纳税人办理房屋产权证情况信息,保证“先税后证”,确保了房地产税收的稳步增长。
2008年,为适当减轻个人住房交易的税收负担,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先后出台了税收优惠政策,即:《关于调整房地产交易环节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37号)、《关于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74号)和《关于进一步促进全市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等文件,使全市房地产市场总体上呈现出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各项指标大幅增长,投资与消费同步发展,存量与增量相互拉动,居民办理房屋产权意识
2明显提高,二手房交易市场明显活跃,使房地产税收收入明显增加。从2009年6月底全市房屋存在形态分析来看,增量房和存量房的房屋权属转移及土地权属转移数量比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加势态,按类别划分:增量房契税收入9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收20万元,增长17%;销售面积为70549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加21199平方米,共计销售550套,比上年同期增加132套;存量房契税收入3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收16万元,增长72%,销售面积为45438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加26139平方米;共计销售410套,比上年同期增加212套;土地出让契税收入77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收729万元,增长695%;出让面积为3170292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加3037053平方米;土地转让契税收入206万元,比上年同期减收51万元,减少20%;转让面积为284981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减少284079平方米。
二、房地产行业税收征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征管信息化建设,是现代税收管理的发展方向,是准确掌握税源资料,实行源头控管的关键。但从全市情况来看,因房管部门更新系统,与地税部门断网,使地产税收的微机应用水平还停留在开票和储存数据资料上,尚未确保同房管、土管、财政部门的联网,信息化建设严重滞后,难于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建议各级地税部门尽快与各级党政部门协调,与各级
3房管、土管、财政部门联系,实现资源共享,强化房地产税收征管,提高税收管理效率和质量。同时,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减轻征管人员的工作强度,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调查研究如何提高征管水平、完善征管办法。
(二)强化税收政策宣传,营造浓厚的纳税氛围。全市各级地税机关要加大对房地产税收政策的宣传力度,因地制宜,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税收政策宣传。通过送政策上门、纳税辅导上门、组织培训等方式理顺、沟通征纳关系。利用新闻媒体、网络开辟、房地产行业税收专栏,建立相关网站,启动相关税收政策语音热线、广播,印制宣传手册,举办相关政策培训班等,有针对性、有重点地进行宣传,增强房地产业纳税人的纳税意识,营造房地产行业税收良好的征收环境。
(三)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房地产行业税收征管工作与税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执法水平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在对其税收实施一体化管理的问题上,要有针对性的开展房地产税收政策和会计核算制度的培训,加强税务人员对房地产相关税收政策的学习,让税收征管人员熟悉掌握房地产相关税收政策法规,了解整个房地产开发交易的全过程,能够掌握房地产的会计核算方式,进行纳税调整和查帐核算工作,适应复杂的房地产税收征管工作。
(四)巩固建筑安装业“以票管税”的办法,确保建筑安 4
装税收收入的稳定增长。根据税收征管法和发票管理办法的规定,对销售不动产税收实行“以发票管理税收”。采取这一措施,还可以解决过去发生过的因违规集资合作建房所造成的税收遗留问题。
第五篇:基层分局征管基础质量考核办法(讨论稿)
关于基层分局征管基础质量考核办法的说明
1、本考核办法定义为对“征管基础质量”的考核评比,主要包括正常管理户数增长、个体征税户数比例、个体户均税额、发票用票面及户均用票量、小规模企业低零申报率和征管数据质量等六项指标。
2、考虑基层分局所控管税源的实际情况,将所有基层分局划分为农村分局和城区分局(包括县城区和市城区)两类分别进行排名。
3、为提高基层工作积极性,主要考核指标分为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两种考核方法同时进行,既考核各分局之间绝对指标的高低,又考核各分局自身不同时期指标的相对增减情况。
4、对于小规模企业低零申报率指标,市局拟设置申辩程序,在指标通报发布后5日内各基层分局可以进行申辩,市局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考核评比,避免基层为片面追求指标而对纳税人申报设定不合理的限制条件。
5、对县区局的考核以省局管理目标为主,待省局下发后确定。
濮阳市国税局基层分局
税收征管基础质量考核办法
(讨论稿)
为进一步加强税源管理,切实提高税收征管基础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制定本考核办法。具体指标及考核方法如下:
一、正常管理户数增长率
考核期末正常管理户数与年初对比增长情况。该指标满分16分。
考核方法:对正常管理户数增幅进行排名,得分按第一名100分,第二名95分,以此类推,再乘以16%。(注:计算时四舍五入,百分号内保留两位小数)
二、个体征税户数比例
考核期内个体征税户数占正常管理个体总户数的比例情况。个体征税户数取考核期内进行一般申报的个体户数,正常管理个体总户数取考核期末数。该指标满分为16分。
考核方法:双项考核,各占8分。一是对考核期个体征税户数比例进行排名,得分按第一名100分,第二名95分,以此类推,再乘以8%;二是各自单位与基期进行比较(基期选用2010年下半年平均指标值或2010年12月指标值),按增幅进行排名,得分按第一名100分,第二名95分,以此类推,再乘以8%。(注:计算时四舍五入,百分号内保留两位小数)
三、个体户均税额
考核期内个体户均税额指标情况,分为工业个体户均税额和商业个体户均税额,分别进行考核。该指标满分20分,工商业分别占10分。
考核方法:双项考核,工商业每种考核方式各占5分。一是对考核期个体户均税额进行排名,得分按第一名100分,第二名95分,以此类推,再乘以5%;二是各自单位与基期进行比较(选用2010年下半年平均指标值或2010年12月指标值),按增幅进行排名,得分按第一名100分,第二名95分,以此类推,再乘以5%。
四、发票用票面及户均用票量
考核期内商业纳税人(包括个体和企业)发票用票面和个体工商业纳税人户均用票量。该指标满分16分,发票用票面和户均用票量各占8分。
考核方法:发票用票面考核期末曾经领购发票的商业纳税人户数占商业增值税纳税人总户数的比例,包括个体和企业,只要在该时点以前曾经领过发票即统计在内,设置目标线100%,达到100%(四舍五入)的为满分,每低一个百分点扣0.5分(四舍五入),该项分扣完为止。
户均用票量考核期内个体纳税人户均验旧发票份数,户均用票量=当月(考核期)个体验旧发票份数/个体总户数。双项考核,各占4分:一是对考核期内户均用票量进行排名,得分按第一名100分,第二名95分,以此类推,再乘以4%;二是各自单位与基期进行比较(选用2010年下半年平均指标值或2010年12月指标值),按增幅进行排名,得分按第一名100分,第二名95分,以此类推,再乘以4%。
五、小规模企业低零申报率
考核期内小规模企业低、零申报率情况,低申报是指低于全省个体户均税额,该指标满分16分。
考核方法:对期间内小规模低零申报率进行排名,得分按第一名100分,第二名95分,以此类推,再乘以16%。(注:计算时四舍五入,百分号内保留两位小数)
六、数据质量
考核期内基层分局人员CTAIS操作错误情况,该指标满分16分。
考核方法:按错误次数考核,每次操作错误扣1分。
201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