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农”图书出版存在的困境与发展之路
“三农”图书出版存在的困境与发展之路
href=“#”> 提要 实践证明,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先进文化的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因此,繁荣“三农”图书出版市场对于农民文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农村社会的稳定发展是必要的。文章分析了我国目前农村图书出版存在的四大问题,提出了“三农”图书出版要想走出困境,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必须走政府支持、市场推动和长效机制相结合的道路。 关键词 “三农”;图书出版;困境;发展之路 作者简介 赵敏(1986-),女,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传播学方向编辑出版系研究生。(湖南长沙 410006) 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持久推动力,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日益发挥着重大作用;无论是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还是农民的致富,都离不开优秀文化的支撑和哺育。文化将成为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推动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良性发展。实践证明,农村经济发展与先进文化建设相辅相成。 目前,虽然“三农”问题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各级政府采取了许多切实措施来加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持,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着农民文化水平低,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业发展滞后的问题。一方面国家在农村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而与之相对的是广大农民在完成义务教育后,虽然对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有很高的热情,却买不到他们迫切希望看到的农业致富的科技类图书、医疗卫生保健图书、文化文学类图书、常用法规法律图书等书籍。为了解决这一难题,2004年2月,新闻出版总署在甘肃兰州召开了全国服务“三农”图书出版发行工作座谈会暨表彰会,就如何强化“重中之重”意识,扎实搞好服务“三农”图书的出版发行,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做出了具体部署。另一方面,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出台5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1号文件,新闻出版总署对农家书屋建设工程的开展也给予了充分的支持。从目前实际情况看,出版“三农”图书的出版单位在逐年增加,但农村图书市场并未出现大家期待的繁荣景象。因此,冷静地思考和分析目前农村图书市场存在的问题,找出其问题的症结并作出相应对策,是我们亟待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一、“三农”图书出版存在的困境与问题 (一)“三农”图书总量增幅较大,但是图书结构单一,质量良莠不齐 虽然“三农”图书选题的数量在逐年增长:2004年252家出版社安排3138种;2005年260家出版社安排4077种;2006年252家出版社安排5097种;2007年370家出版社安排了6930种,但量的增长未能带来质的显著提升,能像金盾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等一些大型农业出版社一样,出版贴近农村实际,服务农民现实需要,真正使农民“买得起、看得懂、用得上”的选题却不多。而且一些出版社仍存在重复设置、盲目跟风、零星分散的特点,而对耕作主体之外的人群――儿童、妇女、老人、农民工等的关注虽有所涉入,但明显不足。其中的很多出版社盲目跟风,追求“大而全”,出版丛书,内容无所不包;有的选题零散,不成系统;有的制作粗糙,定价偏高,但均因未能从我国农业、农村、农民的实际状况出发而很快被市场所淘汰,没能获得农村读者的青睐。 (二)农村图书市场流通难,发行与销售不畅 农村地域跨度宽广,人口分布不集中,交通不便,图书发行网点分散且难以发展。据数据显示,农村发行网点从1994年至2003年10年间减少了2500处;销售渠道与农村市场脱节也是农村图书销售受阻的另一主要原因,“三农”类图书主要销售渠道是新华书店,但有些地区新华书店网点只设置到县一级,而中国绝大多数农民居住在县级以下农村,这给广大农民购书带来极大不便,反映在出版社则是库存书的大量积压。 农村图书销售网点严重不足。目前,新华书店的网点销售终端以及具有一定规模的民营书店一般都建立在县城和乡镇人口相对密集区。信息和流通渠道不畅通,实用农村图书价格偏高。农村图书生产、销售成本提高,出版社经济效益降低。由于农民购买力有限,经营的农产品又不尽相同,加之我国各地区气候、温度等诸多方面差异显著,造成单品种农业图书销售量较低。因此,出版数量少导致制作成本提高,降低了出版社的经济效益,严重地影响了出版社出版和销售农村图书的积极性。上述因素决定了农村图书流通所特有的薄利、公益、普及和发行艰苦等特性。就出版业而言,在没有政府和地方行政的一定财政支持条件下,必然导致农村网点的逐渐萎缩。农村图书营销工作难,究其根源在于农村图书营销体制和机制不能适应目前市场经济的发展。 (三)农村经济落后,文化消费观念差,读者购买力不高 我国13亿人口中,有9亿多是农民,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比例大致为1:3。但近几年城乡图书销售却一直在3:1左右的比例徘徊,城乡间的人口比例与图书销售的比例呈现出严重的颠倒现象。更加令人担忧的是,2006年的城乡图书销售比例几乎达到了4:1。据新闻出版总署统计,2006年全国新华书店系统、出版社自办发行单位出版物销售总额中,居民和社会团体零售总额为415.98亿元,其中城市零售327.8亿元,农村零售88.18亿元,城乡零售比重为79:21。由此可见,我国城乡间的图书销售差距在日益扩大,我国农村读者购书处于低水平。从整体而言,大多数农民处于生存层面,平均受教育程度很低,农民整体素质不高,求实惠、讲节约的心理明显,基本上是为做什么而买书;从图书销售结构看,农村图书市场主体一部分为留守家园的技术农民和急需致富的农民,一部分为正在就读的农村子女,而另一部分有文化需求的青壮农民大多进城务工,这种消费主体的转移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农村图书市场的进一步萎缩。 (四)农村图书市场盗版书泛滥 盗版书的存在,严重的扰乱了图书出版业的正常秩序,农村图书市场更是如此。近些年来,我国出版管理部门加大了对于城市盗版图书的查处和打击力度,一大批盗版图书却因此大量涌入管理相对薄弱的农村图书市场,这使得本来就很不景气的农村图书市场更加混乱。一方面,由于盗版图书价格低廉,很容易占领消费水平相对还比较落后的农村图书市场,挤占正版图书的市场份额,使出版社遭受严重损失;另一方面,由于盗版图书质量低劣,传播的谬误信息还会对农村读者造成误导,尤其是农业科学类的图书如果出现差错,将给农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二、走出“三农”图书出版困境的发展之路 “三农”图书出版要真正走出困境,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必须走政府支持、市场推动和长效机制相结合理路。 (一)政府采购和政策性补贴吸引国有出版发行企业参与竞争 由新闻出版总署发起的“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正在使分散的低密度的需求实现聚集,但要长期培育农村图书市场,还需要政府协助出版单位通过前期资助出版和后期政府采购等方式加大资金和政策上的投入力度。目前,出版业普遍转企,出版单位参与“农家书屋”建设已从使命和责任层面降格为约束力较弱的社会责任层面,因此,通过政府采购或政策性补贴途径拉动企业提供公益性产品将是持久有效的方式。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未完成之前,农村图书市场主要应实行政府调控为主,市场调节为辅,“三农”图书的出版资源配置还应分阶段分层次进行。 (二)扎实调研,细分读者对象 农村图书市场的多元化需求,要求承担文化使命的出版人必须与时俱进,在选题思路、图书内容和出书结构上求新求变,策划和出版一些真正符合农村读者所需的精神文化产品。农村读物最大的特点是要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现阶段我国农民实际已经分化为“农业劳动者、农民工、雇工、个体工商户、农村知识分子、乡企管理者、私营企业主和农村管理者”8个阶层。为农民服务将不仅仅是为农业劳动提供农业生产方面的科技服务,还要为其他各个阶层的农民,比如大量进城进厂务工人员(农民工)提供与其就业相关的科技服务,他们也是农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主要对象。 出版业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自觉服务党和国家大局的光荣传统,肩负着繁荣“三农”读物出版、为农民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重要责任。由于各地农业生产条件、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的差异,使得农民对图书的需求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出版单位(主要指非专业社和人民出版社)应根据自身特点和分工范畴,结合本地区、本社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在政府和出版管理部门资金和政策的支持下,适当安排具有地方特色的“三农”读物的选题品种和数量。国家取消农业税后,农村的物质生活条件明显地改善了,物质生活丰富的同时,精神文化需求也必然提高。《2006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报告》显示:在影响满意度的各种因素中,业余娱乐生活第一次成为左右农村居民生活感受的关键,其影响力甚至超过经济因素。这说明农民文化生活需求已从过去单纯的兴趣爱好转变为广泛的“求知、求乐”多元化需求,从过去的被动接受传统文化转变为自主选择现代文明成果,从低水平、单一层次向多层次、多样性的文化小康迈进。阅读经典已不是城市读者的专利,农民也需要经典读物的熏陶。出版“三农”图书不应仅限于农业科技人员,更要重视农村大众读者,策划出版一些传统文化的通俗读本,引导和培育农民的阅读习惯,以此提升他们的文化修养。 (三)畅通发行渠道,形成良性循环 渠道是发行的血脉、市场的触角。“三农”图书出版发行不畅一直是出版社和新华书店遇到的共性问题。 推进店邮联手,盘活新华书店发行网点。新华书店作为图书销售的主力军,在农村图书市场发行方面一直处于尴尬境地,销售网点不断萎缩。而邮政系统有遍及乡镇的营业网点以及开展报刊征订工作多年积攒的经验,使得其完全有能力胜任图书发行工作。新华书店应当大力推进店邮联手,充分利用农村邮政系统的分支机构,销售“三农”图书,开拓农村图书市场。允许混业经营。农村图书发行网点不断萎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许多乡镇新华书店长期处于闲置和关门歇业的状态,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国家可以鼓励农村发行网点和经营员工在保证图书营业面积不少于50%,品种不低于500种和守法经营前提下,根据当地市场自主确定销售内容,允许其开展混业经营,以此达到以盈补亏或盈利的目的。整合个体发行网点,综合开发。国家可以利用优惠税收政策吸引一批有志于开拓农村图书市场的企业和个人参与进去,使原来就在农村地区生存的一些“在册”或“不在册”个体网点“浮出水面”,光明正大地参与到图书市场上来,一方面可以使政府最大限度地连接农村图书发行网络规模,加强管理,另一方面又利于逐步培育正规健全的农村图书市场。挂靠农家书屋。以农家书屋建设为依托,逐步拓展农家书屋的文化功能。“农家书屋”建设已上升为国家行为,作为一项公益性文化事业,“农家书屋”初建时期政府投入一定的资金扶持是必要的、可能的,但按计划到2010年底实现在全国建立20万个“农家书屋”的宏大目标,以中国尚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现实条件,单纯依靠政府拿钱来普及和发展“农家书屋”显然是不现实的。要实现农家书屋的良性发展,政府、出版发行单位必须积极探索建设有效途径和方法。目前全国已建成农家书屋近6万家,农家书屋已经成为农民在家门口就能读书学习、获取信息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平台。出版发行单位可以通过发行网点挂靠的方式,通过“租、售、借”相结合的路子来增强农家书屋的造血功能,实现以文养文,也可借此为“农家书屋”筹措和积累可持续发展资金。 中国“三农”问题的困境与出路 中国“三农”问题的起源和演变与中国独特的现代化道路是紧密相关的,要想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必须针对其特殊性质,选准突破口和切入点,扩展视野,从更长远的历史时段进行溯源,联系中国现代化的独特历程,对中国“三农”问题的现状、困境及解决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中国“三农”问题现状.(一)农产品供给缺口大,粮食需求过于依赖进口.虽然近年来中国粮食产量持续增长,但粮食生产供不应求的现状并未改变,粮食缺口有几千万吨。201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0193.5万吨,较2012年增加1235.6万吨,同比增长2.1%。从2004年算起,粮食产量实现了“十连增”。但在过去的十年中,“丰年缺粮”的现实也不可否认,只有2008年与2009年两年时间产稍大于需,剩下年份均是产不足需,且粮食供需缺口日益增大。2012年我国农产品贸 易 逆 差 为491.9亿 美 元,同 比 扩 大44.2%,进口粮食占粮食总产量的14%。对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来说完全依赖国际市场来满足农产品与食物的需求是不现实的。 (二)农村基础设施差,教育落后.由于我国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就业机会匮乏,造成农村失业人口向大城市聚集。集中的速度大大超过了城市就业的增长速度,导致城乡发展失衡,农村落后凋敝,出现过度城市化和平民窟问题。此外,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乡、镇文盲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分别为7.26%和3.87%。在我国8.5亿6岁及以上乡、镇人口中,未上过学的占6.3%,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4.4%,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4.2%,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1%,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的占4.1%。按照这种教育状况来看,完全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的建设需求,更加无法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大局。 (三)城乡收入差距大,农民收入增速变缓.据《中国统计年鉴》统计数据显示,2003~2012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8472元增长到24565元,农民人均收入由2622元增长到7917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由5850元增加到16648元。若再考虑到城镇居民在养老、就业、医疗等方面的福利性保障和各种补贴等,城乡居民收入的实际差距更大。 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远远不是帐面上的3∶1,而应该是5∶1,甚至可能达到6∶1,是我国建国以来的最高值,反观多数其他国家,其城乡收入之比仅为1.5∶1。而收入是经济状况和消费水平的集中体现,在物价尤其是农资价格居高不下、工业日用消费品和教育医疗等费用日益增加的今天,农民的生活状况可想而知。 二、中国“三农”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一)中国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是“三农”问题的政策原因.国家一方面从农业、农村和农民那里攫取了大量资金积累,另一方面却强制地将数以亿计的劳动力长期滞留农村,导致劳动生产率低下,农业规模经营困难。这要归因于我国长期实 行的工业 倾斜政策———优先发展工业化。20世纪50年代我国政府将实现国家工业化视为“富国强兵”的必由之路。为了加速实现农业国的工业化,中国选择了一条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发展战略。结果是:从农业部门流出大量资本的同时,却没能带来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非农转移,最终演变成全社会的利益关系向工业、城市偏斜,而农村、农业、农民处于不利地位,农民收入长期得不到提高,农业资本长期投入不足,农业再生产能力扩大受到限制。 (二)城乡二元结构是“三农”问题的制度.根源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陆续实行的一系列制度是促进城乡二元格局形成的重要因素。一是户口制度。1958年,我国把户口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并以此为基础,出台了与户籍制度相配套的社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住房制度等;二是社会福利制度。国家规定城市职工可以享受各种劳保待遇,如公费医疗、休养、退休养老金制度直至丧葬、抚恤费等;三是产业结构。1978年以前,农村几乎没有工业,即使有也只是为农业服务的附属部门,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工业部门。正是上述的政策和制度将城市和农村划分出明显的区别,形成了我国独特的城乡二元社会格局,导致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被扭曲。 (三)农民可支配的生产要素稀缺是“三农”问题的直接原因.中国的“三农”问题与人均农业资源短缺存在着密切关系,农业自然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制约 着农业经 营规模的 扩大、生产率的提高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最终阻碍中国农业现代化。首先,人均农业资源稀缺限制了收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我国土地紧张、资源短缺,高土地生产率和低劳动生产率 的农业 发 展目标,使得农民增收困难。其次,人均农业资源稀缺的现状限制了农业商业化和农业经营规模的扩大。由于我国人多地少,农业生产只能采取小农耕作方式,无法积累资本发展农业商业化。最后,人均农业资源稀缺的情况限制了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人口与资源不相匹配导致农业结构调整十分困难。 三、中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对策.(一)发展现代农业,提升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第一,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并重,实现农民增产与增收。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不仅能直接增加农业产出,使农业生产者因生产效率的提高而增加收入,而且将带来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业生产成本下降,使消费者直接或间接收益,并为非农产业部门的发展提供更多可用资源,从而支持整个经济的快速增长。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当前农业发展应将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作为工作重心,力求在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之间形成平衡。政府也要根据发展的新变化,及时从单纯注重土地生产率的农业发展模式,转变到优先提高农业生产率、兼顾土地生产率的农业发展模式上来。第二,积极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加快农业技术进步。传统农业突破土地限制的方法,就是要发展基于农业的科学,运用科学知识和工业投入,设计出更为集约的种植,不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的耕作制度。同时,要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的农业科研机构和人员激励机制,引导农业科研资源针对农业生产的实际问题,根据农民的实际需求,针对农业新技术展开研究,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第三,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提高农业竞争力。随着改革开放30多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巨大的改变,中国人的食品结构正在经历由植物纤维为主向兼重动物脂肪及高蛋白的转变,粮食消费能力显著下降。这一变化使得农业生产要素向市场效益好、又能够在有限土地上密集利用劳动力和技术的农产品流动,引起种养业产出结构变化,从而扩展农业发展的广度。但是,在产量不断增加的同时,一些农产品的质量随之降低,为此,我国必须在保护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的基础上,调整农业产品结构,从注重数量转向注重质量。 (二)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利,培育新型农民.第一,提速城镇化建设,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一方面可以通过改 革农村土地流转制度,设计使农村劳动力从农村顺利退出的机制。根据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趋势,建立起符合农村人口城镇化的土地流转制度和农村人口退出的社会保障制度。另一方面通过改变目前的户籍管理制度,进行制度创新。在新时期新阶段顺应城镇化提速的要求,改变旧的户籍管理制度,彻底扫清体制障碍为城市化的提速铺路。第二,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维护农民的合法权利。“三农”问题表面上看是利益问题、经济问题,但其根本问题还是农民的平等权利问题。要想维护农民的合法权利,一方面要通过建立农民协会,使政府职能由原来的直接管控部分转变为间接管理,让农民协会能够部分承担农民自治职能。同时,在制度上坚持将国家与农民协会分离开来,保持其民间性和自治性,使其能够独立处理事务,并建立合理的退出机制。另一方面,要切实保护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维护农民的经济利益。任何机构、组织和个人,都无权违背农民意愿,干 涉农民的 生产和经营。第三,加强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新型农民的培育不仅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还有助于新农村建成向纵深推进。首先,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全面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强建设农村教师队伍,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和支持农村教育事业。其次,要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努力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具体而言,就是要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以及劳动力转移培训等。最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努力引导农民树立新型农民的文明观、创业致富的新生活观以及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观念等。 (三)以新农村建设统领“三农”工作的重点.第一,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进一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打破城乡分割的传统体制,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以工业化和城市化推动农村现代化,城乡互补共促、共同发展的格局。在工作中应抓住四个重点:一是统筹城乡资源配置,二是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三是统筹城乡国民收入分配,四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第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要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加快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公共财政投资,不仅能改善农村地区的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还能增加就业机会和收入。另一方面,要根据农村实际情况,优化农村公共投资的结构。目前,中国农村基础设 施投资的资金十分有限,需要投资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很多,如何根据农村的实际,确定公共投资的优先顺序,是有效发挥有限资金带动效应的重要途径。第三,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具体要求如下。一是要积极推进城市工业向农村工业的转移。为此,各级政府应加大投资力度,改善农村投资环境,吸引城市工业向农村发展,重点扶持一批骨干企业在行业中发挥主导作用。二是要加强生产基地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村工业化的核心,而专业化的生产基地的建立,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客观要求。三是要调整农村工业发展定位,着重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在新的发展阶段,农村工业要重新崛起,除在产权制度和公司治理上创新外,还要调整产业选择和发展定位。应该向内部发掘,充分发挥本地优势,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切入点再次启动。 财政支农与三农发展 论文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三。农业是一项弱势产业,生产周期长,资金周转慢,既受自然环境的约束,也受市场价格的制约,面临自然与市场的双重制约。农民问题,农村问题,农业问题这“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政府需要关注和解决的极其重要的工作任务。当前,“三农”问题是中国整个经济发展中关系全局的一个突出问题。我国正在发展的高峰阶段,所以很明显的可以看出,我国要想更好更快更准发发展就必须要解决三农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工作,作出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各级财政加大了对“三农”的投入。随着支农资金规模的不断扩大,宣传支农政策,管好用好资金,提高使用效益,加强村级财务管理愈发重要。所以,国家要发展,就要决绝三农问题;要解决三农问题,就要在财政经济上给予农民和农村农业发展的一些补贴等政策。真正做到“支农”、“强农”、“惠农”。 论文关键词:财政,支农,三农,国家发展。 一、什么是财政支农 财政支持“三农”政策是沿着历史发展演变和不断加强的。共产党在取得天下的也是现在农村发展起来的,采取的也是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课件农村的发展对一个国家是多么重要。所以,在国家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国家想要发展首先必须要解决三农问题。为了更好的落实这个问题,党和政府明确的提出了“财政支农”这个实质性名词。 在政策方面主要有以下这些:农作物良种补贴政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政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补助政策、生猪良种补贴政策、奶牛良种补贴政策、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政策、小型农田水利补助政策、节水灌溉贷款中央财政贴息资金补助政策、退耕还林补助政策、测土配方施肥补助政策、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政策、家电下乡政策、汽车摩托车下乡政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农村医疗救助政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农村五保供养政策、自然灾害生活救助政策、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政策、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政策、关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的生活费补助政策、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政策。 财政支农政策主要可以概括为两大类:首先是支出政策,主要方式是投资、补贴、补助等;另一类是税收政策,主要方式是轻税,减免、退税等。 1.支出方面。中央财政政策有支持“三农”资金十五大类,包括基本建设投资(国债基金)、农业科学事业费、科技三项费用、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业综合开发支出、农林水气等部门建设费、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水利建设基金等。这一口径是目前中央财政支持三农的最大口径,基本涵盖了中央支持三农发展的各个方面。 2.税收方面。国家财政对农业农村一直实行轻税和税收优惠政策。2006年我国取消了几千年以来的农业税,这是财政支农在税收方面的重大措施。在农产品加工增值税和出口退税上,国家财政对加工农产品增值税实行进项税抵扣政策,对农产品及加工出口品实行优先退税政策。 此外,国家财政还通过清理、取消各种不合理收费,减轻农民的额外负担。还通过利用外资支持农业农村的发展。 从我个人的观点而言,财政支农最重要的是要做到“少有所学,状有所用,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这不仅是财政支农需要解决的,这也是我们国家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具体要解决概括起来也就是“多予、少取、放活”。最重要的就是要“放活”。多予和少取只是国家在政策上给予三农发展的政策帮助,但三农问题需要得到解决真正靠的是农民自己。所谓“授之于渔”就是这个道理。 二、为什么要财政支农 “为什么需要财政支农”这个问题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就是“农民”、“农业”“农村”这三农问题在我们发展中占有的地位。我们国家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三,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据。夸张一点说就是我们解决了三农问题,就是解决了我们国家的发展问题。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国家自立、社会安定的基础,是人类生存之本,是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于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障。理解此问题时应注意三个方面:第一,从人类的存在和发展来看,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主要的物质生产部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第二,从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的关系看,农业生产活动是人类生产活动的起点,没有农业的发展,就没有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农业的发展直接制约着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从农业与人民、国家的关系上看,农业的兴衰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农业的发展直接关系着人们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安定,以及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 我国的经济在高速发展,GDP的快速增长也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重视。可是就在这么高速发展的国家,农村和城市的差距实在太大了。农民占整个人口的四分之三,可是农民真正能享有的福利、生活条件、就业条件、医疗条件真的能和城市相比吗?就农村孩子的教学条件来说,许多农村的孩子连上学的条件都很差。我记得上次在电视里看到中央电视台一个节目,是帮助农村孩子圆梦的。在云南某个地区孩子们上学要翻过两座山,经过几条大河,有一次因为大雨河水上涨,导致两个孩子在放学途中因过河踩滑被大水冲走了„„两条无辜的小生命就这样夭折了。这是多么令人心痛的事实。而许多城市的孩子不仅上学条件很好,还有更多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还能参加课外兴趣课堂,培养多种多样的才能。同样是祖国的花朵,而有太多的花朵因为许多外在条件的限制不能得到更好的呵护。 所以,就从孩子的教学条件来看,财政支农是必须的政策。太多像这样的农村孩子需要得到更好的照顾,不是一定要要求他们和城市里的孩子一样享受同样的现代化设施的待遇。起码能让他们在上学的途中能有条平稳的道路走,让他们能坐在不漏雨的教室上课,让他们有更多的兴趣爱好能得到培养„„ 可见,财政支农政策是很有必要的。 三、我国财政支农政策取得的成就 近年来,中央财政安排用于“三农”各项支出的年均增幅超过了20%。其中中央财政对农民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达到1027.7亿元,增长了107.7%。巨额的财政支农资金犹如春天的甘霖,给广阔的农村大地带来了蓬勃的生机。 1.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2004年以来,围绕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一系列强农惠农的财政政策陆续实施。这些财政政策总体上可分为两类,即以“少缺为特征的税收政策和以“多予”为特征的支出政策。其中,以“四减免”为主的税收政策成功地实现了全面取消农业税、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目标,以“四补贴”为主的支出政策则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粮食生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同时,通过支持“六小工程”、“两免一补”、“三奖一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等惠农政策,促进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2.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致富。 由于财政支农资金连续多年稳定增长,农业发展形势良好,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农村居民对未来充满信心。在促进农业生产方面,2010年财政预算安排了165亿元用于对粮食生产大县的奖励,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同时,预算安排资金1022.8亿元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了农村基础设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2010年对种粮农民的农资综合直补、粮食直补两项直接补贴资金规模达到633亿元,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而在优化农民收入结构和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方面,财政支农资金也起到了明显的导向作用。3.财政支农资金重点投向农村社会领域,提升了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近年来,我国公共财政重视改善民生,逐步将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纳入保障范围。2008年,财政预算安排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资金1245.2亿元,比2007年增长96.5%,其中,支持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发展方面的支出611.4亿元,用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的支出90亿元。由于财政支农资金重点投向农村社会领域,农民享受的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从而提高了资金投入的有效性。到目前为止,我国约有1.4亿农村中小学生享受了免除学杂费和免费教科书政策,1100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享受了生活补贴,逾8.15亿农民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4284万农村困难群众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还体现在资金投入形式灵活,能够及时地保证支农资金的需求。为了应对当前北方部分地区严重旱情,支持抗旱保收和春耕生产,财政部提前拨付农资综合补贴资金716亿元和粮食直补资金151亿元。同时,为农资综合补贴资金存量部分一次性全部提前拨付到各省份。由于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具有较高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较为充分地满足了农村、农业、农民对支农资金的需求,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4.加大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力度,有助于启动农村潜在的巨大需求 当前,“三农”面临较为严峻的发展形势,农民工就就业和农产品市场交易出现了一定困难,农业生产也面临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此情况下,我国更加重视“三农”工作,以保护和巩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基。 5.进一步扩大财政支农资金规模,有利于建立健全稳定的财政支农资金增长机制 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力保障,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这一机制正处于初步建立阶段。从形式上看,我国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趋势明显;从内容上看,我国财政支农资金渠道不断拓宽。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除了要求直接增长外,还要求间接增长。 目前,我国新增教育、卫生和文化支出主要用于农村;耕地占用税税率提高后新增收入主要用于“三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新农村建设;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用于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耕地开发、土地整理;从水电和矿产资源开发收益中安排资金扶持“三农”;利用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手段,优化农村金融资源配置和吸引农民资金投入。此外,随着财政政策从“稳奖转为“积极”,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重要性愈发明显,而加大对“三农”的投入是优化支出结构的首要安排,是积极财政政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的物质载体。由此可见,财政支农资金规模进一步扩大,有利于建立健全稳定的财政支农资金增长机制,有利于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 四、我国财政支农政策存在的问题 1.财政支农投入资金不足,不符合相关政策法规的要求 根据网上的资料和数据显示,我国财政支农投入资金不足,不符合相关政策法规的要求。加入WTO后,我国农业面对的是高度竞争的国际市场。按照WTO《农业协议》我国农业综合支持率可以达到农业生产总值的8.5%,而日前仅为3.3%,“绿箱”政策12项支出(其中10项农业补贴)内容中我国有6项空白。因此,我国的财政支农政策在农业方面的投资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2.财政支农结构不合理 我国的财政支农在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投入不足,农业工作科研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足够重视。农业科技三项费用不仅绝对额较少,而且占财政支农支出的比重也较少。就比如说像袁隆平这样的“杂交水稻之父”,他发明的杂交水稻解决了多少人的温饱问题,不仅是我国的,还有世界人民的温饱问题。想想,如果我国的财政支农政策中对农业科技三项费用的投入加大,那么在农业创新发展的这方面,我们国家还是有很大的创新和发展空间。不一定说要有第二个第三个这样的袁隆平出现,只是如果在农业科研方面的投入增加了,那么农业科技的创新也可以为三农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根据数据调查显示,我国的农业科技贡献率约为40%,而发达国家早已达到70%—80%,如果我国的农业科技储备增加,成果转化率提高,那么农业潜力将会得到更大的释放。 3.财政支农方式不佳,成本高 财政支农方式不佳突出的表现在农业补贴过多的用在流通环节。2000年-2010年,每年用于粮、棉、油、糖流通环节的补贴在500亿-1100亿元左右,占农业支持总量的30%左右,占国家政策性补贴支出的70%左右,根据财政部农业司有关专家分析:国家通过对粮食流通企业的补贴方式来简直补贴农民,需要好肥7元钱才能使农民得到1元钱。这样就在流通环节浪费了太多的人力无力尤其是财力,加大了财政补贴的成本,而且流通环节太复杂了,对农民增收的贡献太小,效果不好。 4.强农惠农补贴政策有待改进 在这方面来说,对于强农惠农的补贴资金项目多,资金散。从最初的粮食直接补贴、综合补贴,水稻良种补贴到油菜补贴、能繁母猪补贴、棉花补贴等,范围越来越广,项目越来越多。但是综合平均下来说,农民实际得到的补贴金额并不多。就像是钱是花出去了,但是没有用在刀刃上,从根本上来并没有解决农民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五、完善“十二五”时期财政支农政策建议 在“十二五”时期,要进一步完善财政支农投入体系,积极探索财政支农新体制,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构建财政支农政策监督体系。 1.建立财政支农政策监督体系 我们在上面提到了财政支农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其中有一点提到了财政支农政策的流通环节复杂,加大了成本。而在这些复杂的流通环节中,很容易出现资金流通时一级一级往下流通减少的问题。所以要规范财政支农资金的的统一使用,探索合理简洁的财政资金拨款方式,而且还要经常性的开展对支农资金、惠农补贴资金的检查。 2.加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力度 首先要建立中、长期整合支农资金规划。规划可以是10年一个周期,规划内容有农业项目建设具体范围、项目名称、资金投入额度等。其次实行资金备案制,对中央、省、市安排的农业专项资金,由县市区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论证后,编制报告,逐级上报相关部门进行备案。 3.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建立健全完善的农村社保制度首先要有法可依,那么就需要健全立法。为农村的社保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供有力的法律保证。这样做可以使农村社保资金在“阳光”下得到合理的运用,另一方面体现了政府在这方面工作的公平透明公正,也让老百姓放心。切实解决农民人民的生活问题。 4.加强财政补贴资金的合理运用 在前面的问题中,我们分析了财政支农政策在强农惠农补贴政策有待改进。这就是说在以后是时间里,我们在财政支农的资金运用上不要广撒网,涉及到许多方方面面,而应该着重加强在几个重要的方面。比如说在农村教育方面、医疗方面、住房问题、农村低保五保户等方面,这些农民需要迫切解决的方面。这样农民在某个迫切需要解决的方面得到的补贴金额也多了,需要真正的解决的问题也可以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中华会计函授学校组,2010-10-1,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王伟、杨锐、李东升,“十一五”财政支农政策存在问题及“十二五”对策建议,《地方财政研究》2010/12/第12期 [3]朱宏升,《入世背景下大连财政支农政策选择》[A],中国三农问题研究获奖优秀论文选编(2004)[4] [4]龚蜜,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调整[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农村信用社已有五十多年的发展史,历史的经验也告诉我们:农村信用社与“三农”之间息息相关,相辅相成,只有“三农”经济的发展,才会有信合事业的兴旺发达;反过来讲,信用社能发展到今天,也离不开“三农”经济发展这个基础。所以,笔者认为“三农”经济是农村信用社的立社之本、强社之基、发展之源。 一、立足“三农”是信用社的立社之本。 作为任何一个企业都要有自己的市场,有自身发展的空间,只有找准市场定位、正确把握市场、大力拓展市场,这个企业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那么信用社的市场在哪里?历史的、现实的经验已告诉我们,信用社的市场在农村,潜力在农村,发展在农村,这是因为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体,是由它的性质和服务对象所决定的。由此不难看出,农业的兴旺、农民的致富、农村经济的发展,决定着信用社的生死存亡,是信用社的立社之本。 二、服务“三农”是信用社强社之基。 我国农村土地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具有较大的区域发展空间。“民以食为天”,农村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安定。党中央历来非常重视农业、农民、农村经济工作,因为农村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我们农村信用社是“三农”主力军,直接担负着为“三农”服务的重任,也是我们的办社宗旨。因此,服务“三农”是我们农村信用社义不容辞的责任,是信用社强大兴旺之基。没有农村经济的繁荣,就不会有信用社的今天,信用社也就失去了生命力。 三、支持“三农”是信用社发展之源。 经济兴,金融旺。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反作用于经济,这是辩正的有机统一体。既然,信用社的市场定位在农村,潜力在农村,发展在“三农”,那我们就应以支持“三农”为己任,不断加大信贷投入,支持新农村建设。只有这样,信用社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自身效益、社会效益和真正达到“社农”双赢的目的。 综上所述,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始终与“三农”经济密切相关,不可分割。只有我们永远牢记为“三农”服务的办社宗旨,坚持科学发展观,竭尽全力支持“三农”发展,为“三农”提供更好、更全面的服务,才能推动信合事业的发展,为建设富裕、开放、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一)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逐步落实和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推进,农村合作银行按照党中央文件要求,也进一步加大了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三农发展的信贷资金投入力度。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农村社会信用度普遍不高,涉农行业信贷风险居高不下,也使农村合作银行期积聚的金融风险逐步暴露。而由不良贷款占比居高不下形成的信贷风险尤为突出,其已严重地束缚了农村合作银行的改革与发展。如何提高信贷资产质量,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更好地支持县域经济和三农发展,已成为目前各级农村合作银行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目前农村合作银行经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期盼农村合作银行小额农贷向大额农贷转向,进一步加大信贷投入力度,并在贷款期限、利率、方式等方面放宽条件,取得贷款更灵活更快捷更方便。由于党中央、国务院的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热情高涨,资金需求不断增大,以笔者所在的丹江口市为例,该市合作银行2010年对全市三农 贷款需求进行调查显示:服务区内共需三农 贷款25亿元,而该仅放贷8.7亿元。农村金融部门目前的服务还远远难以满足农村贷款户的需要。 (一)、资金流失制约支农实力。目前农村合作银行虽然加强了硬件设施建设,开展了优质服务,但目前农村合作银行与一些商业银行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国家下拨的涉农资金、城市低保资金等无法在信用社开户,大多数外出打工、经商、办厂的农民汇款结算由邮政部门或商业银行办理,农村合作银行失去了大部分存款源头。 (二)、服务滞后阻碍信贷投入。农村各类专业大户、个体工商户、民营企业等是农村合作银行信贷支持的主要对象。贷款对象自身缺陷和金融服务的不适应,制约有效投入。为防范风险,农村合作银行制订了严密的信贷风险防控措施,提高了贷款门槛。同时,大额贷款审批程序繁琐,缺乏对优质黄金客户贷款优惠政策,对贷款户的有效抵(质)押物、证件条件苛刻等,阻碍有效投入。 (三)改革宣传力度不足,认识不到位。信用社在向农村合作银行转变,特别是对改革的指导思想、方法、步骤、内容等实质性政策,宣传不够广泛深入,使地方政府和广大群众对信用社改革产生了一些片面的认识,存在四怕思想:即一怕政策变,二怕人员换,三怕走基金会老路,四怕担风险。在农村合作银行内部许多员工不了解这次国家花钱买机制的目的和思路,认为金融改革是国家的事情,与自己关系不大,信用社自成立以来改来改去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动,还是走老路,不会改出什么名堂来。这些错误的观点的片面的认识,对农村合作银行增资扩股、明晰产权、完善内部管理体制都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二、实现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近年来,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民收入的逐步增加,使农村合作银行在农村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已发展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村合作银行生存环境、发展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只有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才能实现农村合作银行的再发展。在管理中求生存,在管理中求效益,在管理中求发展。 (一)延长贷款期限。农业生产不再停留在春种秋收的耕作模式,随着生产与市场对接畅销的精优产品的农村种养加销专业大户、特色农业、农业基地、农庄经济等兴起,生产周期长,农村合作银行传统的春放秋收冬不贷信贷运作方式已不能适应农民日益增长的中长期贷款需求。 (二)降低贷款利率。目前,人民银行允许农村合作银行贷款利率上浮。笔者对丹江口市50户农户的抽样调查,10%的农户无所谓,20%的农户可以接受,70%农户希望适当上浮。 (三)加快贷款速度。目前丹江口市农村合作银行下面的乡、镇支行的信贷员一般只有3至6人,要负责一个乡镇数千家农户贷款的调查、审批、发放,工作难度大。一些农村专业大户因证件不齐,不能提供完整的贷款资料,又无抵(质)押物和担保人而无法办理贷款。 (四)放松贷款限制。据丹江口市统计局统计,该市长年进城务工和经商农民的人数达到7000多人,外出务工农民工达8万多人。随着农民外出人数不断增多,金融服务空白和需求矛盾日渐突出。一些农民外出办厂、开公司,因户籍、证件及抵押物不足等原因,难以在异地金融机构办理贷款,而又由于不在本地经营又很难在本地金融机构取得贷款。 三、服务农村大三农的政策及思考 如何把握农村金融对现代农业的支持方向,有效配置农村合作银行信贷资源,需要地方党政、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为农村合作银行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也需要农村合作银行不断研究探索支农对策,创新管理服务机制。 (一)拓展资金筹集渠道,缓解农业中长期贷款供求矛盾。目前,农村合作银行资金来源主要是自身存款和人行再贷款,期限短、成本高,使用周期短。因此,农村合作银行要开拓存款市场,开发存款品种,拓展筹资渠道。一是人行要帮助农村合作银行解决涉农资金开户问题。如财政预算外、社保、农业、水利、林业、国土、民政、移民等部门的涉农专项资金数额大、成本低,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周转性,应归口农村合作银行集中管理。二是拓展代理业务面。如为劳动保障部门代理发放城市低保资金,为民政部门代理发放农村优抚资金,为财政部门代发工资。三是国家和各级联社要尽快创造条件,帮助农村合作银行大力发展业务。农村合作银行要用以贷引存的方法,捕捉市场信息,从源头上吸引外出打工、经商、办厂的黄金客户资金回流农村合作银行。 (二)创新农业信贷品种,为农村提供多功能信贷服务。面对现代农业和县级金融同业的特点,农村合作银行要抢抓机遇,创新信贷品牌。一是转变支农观念。农村合作银行要从小三农小额农贷扶持一般农户,逐步转到大三农大额支持种养大户、民营企业方向上来。二是优化投向投量。农业贷款主要用于种植、养殖、加工、运销上,按照农业项目、市场销售、个人诚信等综合考核因素,确定贷款投量和期限。三是增强金融扶助的安全性。对100万元以上农业开发项目和民营企业的贷款实行金融整合扶持,制定贷款开户、投量、期限、利率和管理办法,防止因一户多贷,信息闭塞,管理混乱而出现的信贷风险。四是对农村专业大户、民企进行普查,拟定黄金客户条件,评定信用等级,授信贷款额度。 (三)营造外部信用环境,发挥保险担保在农业贷款中的补偿作用。近年来,各级对农村合作银行工作十分重视,但仍有一些实际问题需社会各方支持解决。一是运用法律和经济手段,严厉打击非法六合彩活动,让存款、贷款资金回流信用社。二是政府有关部门要对农村贷款大户予以优惠政策,降低或减免贷款户抵押物评估、过户、公证、处置等环节费用过高问题。三是推行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对重点民企、股份制企业实行财政担保或贴息办法,发挥农业保险、财政担保在贷款中的补偿作用。四是帮助农村合作银行盘活不良贷款,继续清收国家公职人员拖欠贷款,打击逃废债行为,努力帮助信用社盘活信贷资金。 (四)建立长效监督机制,防范贷款责任人道德风险和贷款风险。农村合作银行要完善抵押、担保、分散风险的监督约束机制。在投放大额农贷,特别是在投放中长期农业贷款时,防止见大眼开,一哄而上,盲目同商业银行争客户,防止重放轻管倾向,运用现代管理手段,加强对贷款的全程监控,做好调查、审查、发放、监测、清收各环节工作。正确处理营销贷款与加强贷款管理的关系,既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又防范贷款责任人道德风险和贷款风险。 (五)综合使用支农资金,培植农村金融支持现代农业的资金后劲。国家和地方财政每年对农业开发项目有一定数额的扶持资金,而农村合作银行对这些开发项目也投放了一定数量的贷款。对这些资金可由政府、财政、农村合作银行及涉农单位、乡镇共同商讨,沟通信息,并到农村合作银行开户结算,捆绑使用,由审计等职能部门参与监督,防止支农资金被挤占、挪用,提高支农资金的综合使用效益。 (二)【摘要】我国农村信用社在服务“三农”历程中,发的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的差异及各地农村信用社自身发展的特点,使得农信社服务“三农”改革中面临着一些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当前农村信用服务“三农”的改革中存在的问题,继而提出了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更好服务“三农”的对策建议,最后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总结.以期对我国农村信用社在服务“三农”的改革中提供一点理论支持。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 服务三农 存在问题 改革与对策 无论从历史责任、政治使命还是发展空间来看,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服务“三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将是其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实际情况又是怎样的呢?笔者通过近几年来对部分农村信用联社进行了调查,发现农村信用社在支持“三农”的实践中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由于各地方具体的政策,措施的差异,大量的农村信用社资金用于非农产业,还有各地农民的需求不同也使得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不够充分。再有,农村信用社出于为自身利益考虑,在资金的投放上,把本该用于扶持“三农”的资金用于见效快,收益高的非农产业中。 综上所述,问题具体可以归纳于以下三个方面: 1、农村资金外流严重,导致扶持“三农”信贷资金供应不足 具体表现在:一是邮政储蓄增势迅猛,成为县域资金外流的主要渠道,邮政储蓄由于其业务单 一、力量集中,揽储优势更为明显,给农信社吸收存款带来了巨大压力;二是随着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各商业银行贷款管遍实行扁平式管理,致使县级行贷款功能逐渐萎缩,成为实际意义上的大储蓄,资金大部分上存,造成县域资金的外流;三是县域经济发展环境、投资环境、信用环境落后,使部分经营业主抽走资金到外地投资。 2、大量资金外流,加上贷款农户自身的条件因素而无法获得贷款。 大量资金源源不断进入股市,加剧资金外流。随着各种投资理财产品的热销,股票和基金投资已成为分流本地区资金的重要渠道,农村信用社资金来源减少,加上金融机构好多的贷款条件限制,使农信社可贷资金相应减少,影响农信社对三农的支持力度,贷款增幅下降。 3、农村信用社对于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实施态度消极,不能完全适应农户的需求。 “三农”领域自身存在一系列障碍,生产周期长,对自然资源依赖性强,易受灾害。粮猪型生产结构和自给自足的生产模式很难改观,商品化程度低,再加上近年的外出务工潮影响,务农队伍多是老弱病残妇,文化水平低,观念陈旧,经营效益差。诸如此类因素,导致农村信用社部分贷款,到期无法保证收回,经营风险增大,基于此,农信社对“三农”贷款积极性不高,造成农户贷款难也就在情理之中。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采取下列措施: 1.国家要制定扶持政策,提高农村信用社支农积极性,避免信贷资金“农转非”。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国家对农村信用社应实施必要的财税扶持:贫困地区信用社免交营业税;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由县联社盈、亏相抵后统一交纳所得税;对直接用于支农的贷款利息收入减免营业税。同时,地方政府应当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积极正确地引导农民发展适合本地的农业产业,创造良好的农业环境。信用社作为地方金融机构,地方政府应把帮助信用社组织存款、清收不良贷款、增资扩股等纳入工作重点,以引起地方政府对信用社工作的支持和重视。 2.应建立和完善农户贷款担保公司,发展农业生产保险。 这样,一旦发生借贷纠纷就可从多方面多渠道地进行救济,降低农村信用社的信贷风险,提高农村信用社的放贷积极性,同时也可以有效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更好地为支持“三农”服务。 3.建立小额信用贷款风险补偿制度。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有三个质的规定性:一是针对农户,二是额度小,三是信用放款。从这一贷款的规定性来看,本身带有防范风险的要素。但目前小额农贷的对象主要是支持弱质产业——农业,服务弱质区域——农村,扶助弱质群体——农民,这客观上决定了小额信用贷款最少会面临市场风险、管理风险、道德风险等三个方面的风险。作为一项国家信贷支农的新举措在全国广泛推行,国家未能就小额信用贷款风险补偿问题及时制定一些相应的政策配套措施,给农村信用社推广该项业务留下了后顾之忧,而农村信用社本身又面临着沉重的历史包袱,对发放小额信用贷款缺乏动力支持。因此,应尽快建立小额信用贷款风险补偿制度,从而促进国家信贷支农举措的有效落实。 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基本目标除了解决农村信用社以上问题外,更重要的目标还是要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农村信用社改革必须以此作为基本约束条件。农村信用社的改革的两个指导性文件《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的意见》明确规定:深化信用社改革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则,明晰产权关系,促进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和经营机制转换,使信用社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担风险(“四自”)的市场主体;二是按照为三农服务的经营方向,改进服务方式,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三是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积极探索和分类实施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制等各种产权制度,建立与各地经济发展、管理水平相适应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四是按照权责利相结合原则,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明确信用社监督管理体制,落实对信用社的风险防范和处置责任。两个文件着重指出:不论采取何种产权制度和组织形式,都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决策、执行、监督相制衡,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都要坚持服务“三农”的经营方向,其信贷资金大部分要用于支持本地区农业和农民。 因此,我认为在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中应当尽快制定一部完整的合作金融法律作为配套措施。对农村信用社的性质、地位、法人治理结构、组织形式、行为规范、权利和义务及其社会各方面的民事关系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明确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的经营宗旨,明确保护入股社员(股东)的合法权益,明确规范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部门的权利和义务,约束农村信用社经营行为,防止超经济权利过度介入影响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保障农村信用社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更好地规范经营管理行为,提高综合竞争能力以及适应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对外交流的需求。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改进农村金融服务,关系到农村信用社的健康稳定发展,事关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大局。中国农信社在改革的进程中,会遇到种种问题,在理论的指导下,只有不断结合实际情况,不断解决新问题,才能将中国的农信社改革不断向前推进。使其成为中国农村金融的一个支撑、扶持中国“三农”问题的解决。第二篇:中国“三农”问题的困境与出路
第三篇:财政支农与三农发展
第四篇:农村信用社发展与“三农”的关系
第五篇:三农贷款存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