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为什么中国改革进程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
为什么中国改革进程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
答: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中国共产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繁荣稳定,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全面小康。只有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基础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坚持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中国人口众多,如何满足13亿人的吃饭问题,如何解决农村6亿多农民的基本生存问题是我党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工作的重心。在此20年间,我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已经开始了积极探索对其进行改革,并提出了不少很好的见解。但由于在国际国内多种复杂因素的作用,这种探索中的正确认识没有能够继续进行下去。随后发生的“文化大革命”使我们党和国家一度面临十分困难的局面,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文化大革命”遗留下来的政治、思想、组织等方面的混乱现象变得极其严重。从粉碎“四人帮”到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两年间,党的指导思想上的是非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澄清,拨乱反正呈现徘徊局面。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大会科学地分析了国内状况和世界大势,总结我国及其它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经验教训,毅然把全党全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果断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勇敢坚定地开辟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路。农村改革的序幕也就此拉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理顺了国家与农民的分配关系。而第三步改革则是农村综合改革。纵观30年的改革历程,农村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保障中国广大农民的物质利益,维护农民的民主权利,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哪些新的变化
答:概括的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严重的分化。由原来完全的公有制下的人人平等分化为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剥削阶级又分为两类,一类是官僚资产阶级,一类是企业主资产阶级,企业主资产阶级又分为国内的民族资产阶级和国外的资产阶级,被剥削阶级主要还是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此外还有小商贩也属于被剥削阶级。
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的变化,意义最大的、最为根本的变化,莫过于社会结构的变迁。社会结构变迁的核心是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所谓分层,是对于社会的一种特殊的观察角度,也就是说从人们社会地位垂直变化的角度观察社会。分层的本质是关于人们之间的利益或资源占有的关系。而改革的本质也是关于人们利益关系的变迁。
结构分化作为社会变迁的主要形式之一,其对现代化的影响主要通过两个机制,即由异质性所体现的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组织对生产效率的促进作用,以及角色多元化和职业等级差异对阶层多元化、社会流动和教育普及的引发及促进作用,这两者都有助于消除封建的“先赋”特权,增加个人“自致”地位的比重。因此,许多社会学家将社会结构的分化程度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将结构分化的形态作为观察和描述现代化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
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最根本的变化是由总体性社会向分化性社会的转变,这I 一变化的根本动因是体制改革。改革对我国社会分化的影响大致是这样一个过程: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国营企业的“分权让利”使社会产生了自由流动资源,即不受国家统一控制和分配的劳动力、资金、产品、原材料、技术等等。这些资源随改革的深入而不断增加。2.自由流动资源的出现与增加导致整个社会资源的组织与分配方式的变革,即由单纯地依靠计划体制和行政手段转变为计划与市场、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相结合。3.多种利益主体和权力主体的发育,如各种地方和社区政府、政府各部门。民间组织、农村各类企业、城乡个体工商户等等。4.功能专一的组织和角色群体的出现与增加逐渐导致了国家与社会、政治与经济、经济与行政、行政与法律及意识形态之间的初步分离。改革以来,这一由总体性社会向分化性社会转变的结构变迁过程作为一种历史的必然,表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现阶段中国社会结构的分化过程中最值得关注之处是:
1.体制改革始于农村,其对农村社会结构变迁的最大贡献是推动了农村工业化的迅速兴起和蓬勃发展,这一农村工业化进程导致农村原同质均等的社会结构发生剧烈的分化,新的角色群体和组织大量涌现,如乡镇企业家、近1亿的乡镇企业工人和新的合作企业、私营企业等等。
城乡原社会结构的二元特征决定了城市社会结构的分化过程不同于农村,城市社会分化主要是体制内外的分化。改革后城市社会分化首先发生在原体制的最边缘部分,其结果之一是一部分处干体制边缘的社会力量率先从体制内分化出来,如个体工商业者、民营企业、三资企业等。随着分化从体制边缘向体制中心部分的不断推进,体制外力量亦不断增强,他们以不同于体制内的规则和方式组织与运行,这一过程一方面不断地受到体制内社会分化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不断地受到农村社会分化的影响。一些横跨两个体制和城乡两大社会系统的交叉性群体和边缘性群体开始出现,如个体户、进城作工的农民工等等。上述各种新的结构要素的出现和增加,有力地推动了民间社会的发育。
2.改革后随着各类社会主体(个人、组织、政府)自主权的扩大和利益的明确化,原由行政级别和身份等级决定的等级式社会分化逐渐转变成一种由类属和单位边界决定的四块式分化,决定社会成员地位与利益差异的原等级要素,如所有制类型、家庭阶级出身、政治身份、行政级别等的作用大大削弱,而个人所在单位和社区的发展状况,个人所属职业类别和部门(如汽车司机、税务部门)等集团性要素的作用增加。社会结构从等级性分化到团块式分化的转变意味着中国社会的阶层化过程将是缓慢的。
3.与改革前相比,现阶段中国社会的分化速度大大加快,分化程度大大加深,但不同地区、不同社会系统、不同社会群体间在分化速度和分化程度上有着很大的差异,例如沿海地区分化速度快于中西部地区,同处东部的温州地区分化程度大于苏南地区。又如经济系统的分化快于权力结构的分化,农民群体的分化大于
城市居民群体的分化,狭义社会结构的分化深于广义社会结构的分化等等。这种不平衡分化导致整个社会原相似同构的社会结构多样化,以及原高度整合的三大结构,即收入、权力与职业声望结构的错位,社会成员的各类社会位置间的整合程度也因而大大降低。社会结构形态的多样化和各类社会结构的错位增加了社会结构的张力并因而增加了结构整合的难度。
4.在大多数市场国家,社会成员按劳动分工的需求在市场的作用下分化与组合,社会结构的分化主要体现为一种功能分化。随着劳动分工的不断深化所发生的这种功能——结构的分化是实现社会现代化的条件和必然过程。改革后我国社会结构的分化一方面体现了这种功能分化的过程,如国家与社会职能的分化,党政、政企职能的分化,以及职能单一化、专门化组织的发展等。但另一方面由于现阶段我国的社会分化主要是体制变革的结果,而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利益的重新分配与调整,从而结构分化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一种利益分化,政策因素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现阶段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出现一种矛盾的现象,即社会结构在改革后发生了剧烈深刻的分化,但各类社会组织不但没有随着分化程度的加深和速度的加快使其功能更加专门化、单一化,反而出现了全面“经济化”或“企业化”的趋势。功能分化对社会结构的影响主要是增加异质性,而利益分化则主要是扩大不平等,改革后中国社会结构分化中利益作用使得结构的纵向分化快于横向分化。
3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具体举措有哪些 答:以人为本决定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
《决定》十分明确地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放在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这使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有了十分具体的着力点。《决定》指出,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这就进一步明确了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的8项重点工作。在此方面,《决定》都作了相关部署,如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加快廉租住房建设,规范和加强经济适用房建设,逐步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完善安全生产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加大投入,落实责任,严格管理,强化监督,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等等。
新华网资料:
下一个阶段,建设和谐社会的重点在于:
第一,正确处理效益与公平的关系。经济增长、技术进步、收入分配以及社会现代化等等固然是人类追求的目标,但它们最终只属于工具性范畴,人的发展和人类福利才是目的。发展必须以人为中心,发展的最高价值标准就是公平与公正。发展要求消除限制以人为中心发展和实现公正与公平目标的所有障碍。
第二,扩大就业应成为重中之重,据有关部门估算,在宏观经济运行三大指标中,2004年就业指标最不理想,城镇真实的人口失业率从2003年的10.99%上升到了11.45%。因此宏观调控的重点应为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创造就业岗位的内容不仅包括为城镇居民创造就业岗位,也应当包括农村劳动力安置。
第三,缩小国内的不平等程度。2004年虽然农民收入增速达近几年的最高点,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势头却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而且,城镇居民高收入组的收入增长显著快于低收入组,最富有的10%家庭与最贫穷的10%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将超过8倍,60%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不到平均水平。
第四,三农问题依然是最大的发展难题。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部分处于城市边缘地带的郊区镇、村逐步被划入城市市区管理,农民变身市民。如果城市不能为他们创造就业岗位,他们就会变成城市贫民,这种情况应引起警惕。从国际经验看,这种情况曾造成很大的社会经济问题。只有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城市化,才能为当地居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也才能最终实现我们所期望的城市化目标。否则不仅会使那些改变了农民身份的市民因为无业而陷入贫困,也会给政府带来巨大的财政负担。
第五,社会安全网问题,中国的问题不仅仅在于失业率高和社会差距不断拉大,而在于缺乏一个覆盖全社会的安全网。首先,我国目前的公共卫生建设相当薄弱,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抑制了居民的消费。其次,由于“空账”情况严重,养老保险制度面临巨大风险,如果不进行调整,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将面临巨大风险。建立一个能够覆盖全国的社会安全网是保证社会居民和谐相处的最基本条件。
第六,教育不平等将影响我国长期发展与和谐。在当前形势下,教育问题必须从社会发展中单独分离出来研究和解决。现在看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产业化、卫生产业化甚至社会事业产业化的目标和政策实际上是很模糊的,其模糊性主要表现在缺乏对于目的和手段的准确界定。教育事业不在于是否产业化,而在于是否严格区分教育事业产业经营和教育事业的社会目的。(丁元竹,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六、联系实际谈谈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注意把握好那些问题?
答: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在新的发展阶段最具针对性、最能解决问题、最管用的科学理论。理解和领会科学发展观,关键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出发,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义。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们党历经艰难曲折后对国情作出的最重要的判断。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这个不发达首先是指生产力不发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首要的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极大地增加全社会的物质财富,同时要逐步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因此,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不发展就没有出路,就无法巩固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继承了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把“为什么发展”和“实现什么样的发展”统一起来,赋予发展以新的科学内涵,强调又好又快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做到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2、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出发,牢牢把握以人为本这个核心。
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主体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认为经济发展并不等于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发展才是发展的最核心内容,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回答了“为谁发展”和“依靠谁发展”的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就是要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就是要在坚持全体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关心人民群众的具体利益要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就是要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尊重和保障人权,体现社会主义人文关怀,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
3、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出发,牢牢把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
我们所要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这四个方面建设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必须协调推进。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要的发展,必须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永续发展。把握住全面、协调、可持续,就从根本上把握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要“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也就把握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4、从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出发,牢牢把握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
科学发展观在揭示我国现代化建设规律、系统回答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基础的观点;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发展的主体和基本力量,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主体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之间普遍联系、辩证统一的基本原理。把这些方法论具体运用在解决发展的问题上,集中到一点,就是要做到统筹兼顾。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要求,统筹兼顾,既要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又要注重实现城乡、区域、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与国外的良性互动,同时还要把握全局,着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做到重点论和全面论的统一。只有掌握统筹兼顾这一重要的思想方法,我们才能卓有成效地领导科学发展、实现科学发展。
第二篇: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学习心得:改革创新,奋发有为,新时代取得新突破
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学习心得:改革创新,奋发有为,新时代取得新突破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以思想觉醒和开拓进取实现新时代山西改革开放再出发,进一步夯实在“两转”基础上全面拓展新局面的思想和工作基础,山西开展了“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大家积极响应骆惠宁书记的号召:“在三晋大地聚起追梦奋斗、振兴崛起的强大正能量”,用一往无前的斗争精神,解决新问题,取得新突破。
要想取得新突破,必须坚定改革信念。改革开放开辟了新天地。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实践证明,改革的道路是正确的,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动力,我们必须站在新时代新起点,把改革的旗帜举得更高更稳,推动各领域各环节改革深入深化,决战脱贫攻坚,大力提升我省的发展质量和效益。
要想取得新突破,必须坚持全面创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不论在什么时代,创新始终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骆惠宁书记指出:“没有今天的创新,就没有明天的发展。”万物皆变,唯变不变。开展“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就是要让全省上下领导干部培养创新思维,造就创新能力,争当解放思想的带头人。告别因循守旧,死搬教条,而要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创新机制,以勇立潮头、锐意进取的奋斗姿态,打造出山西新优势,展现山西新形象。
要想取得新突破,必须昂扬奋发姿态,有作为有担当。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也是我省在“两转”基础上拓展新局面、实现工作新突破的关键时期。全省各级干部应牢固树立政治意识,提高政治站位,与时俱进提高政治素质,做到对党忠诚,牢记使命,深化思想认识。更应审视客观实际,紧密结合我省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新目标、新任务,找准问题结症,理清发展思路,细化目标任务,进一步激发积极性和主动性,奋发进取,谱写时代新篇章。
改革创新,奋发有为,新时代取得新突破,既是使命的召唤,更是群众的期待。这场大讨论是一场思想觉醒、革故鼎新的学习实践,是一场求真务实、拓展新局的学习实践,是一场守住底线、勇攀高峰的学习实践。准确把握好“六个破除”、“六个着力”、“六个坚持”,使全省人民参与到大讨论中,打造出山西新优势,展现山西新形象。
第三篇:改革进程中的中国预算管理制度(摘录)
改革进程中的中国预算管理制度
—浅谈我国政府采购的预算管理
摘要:政府采购预算是部门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采购预算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有利于深化部门预算管理改革,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和统筹调控能力;有利于推进预算公开,更好地保障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有利于促进反腐倡廉工作,从制度上建立防止腐败的长效机制。近年来,各地结合部门预算改革的推进切实加强政府采购预算管理,政府采购预算的编制、执行和监督都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作为政府采购工作的龙头,预算管理粗放仍是制约政府采购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的瓶颈问题。关键词:政府采购预算 预算编制 部门预算 国库集中支付
一、政府采购预算的含义
政府采购预算是指采购单位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行政任务编制的、并经过规定程序批准的政府采购计划。政府采购预算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般包括采购项目、采购资金来源、数量、型号、单价、采购项目截止时间等。政府采购预算又是财政支出总预算的有机组成部分,政府采购资金的来源为财政预算内资金和单位预算外资金。因此,加强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管理,不仅对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 而且对财政预算的顺利执行、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 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强化政府采购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1.强化政府采购预算管理是落实《政府采购法》的基本要求。
政府采购资金是国家财政预算资金,财政资金的支出使用必须要有预算,这就决定了政府采购也必须实行预算管理,与预算资金的执行有机地结合。因此,《政府采购法》规定“政府采购应当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执行”。依照批准的预算进行政府采购不仅是政府采购工作的基础,也是《政府采购法》的法律要求。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政府采购必须依法纳入预算管理,政府采购活动应当严格按照预算规定的用途和核定的金额执行。
2.强化政府采购预算管理是提高财政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随着财政收支规模的不断扩大,科学配置、规范管理、高效使用财政性资金的难度越来越大,对财政管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政府采购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具有十分重 1 要的意义。
科学合理的政府采购预算管理不仅可以规范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提高财政性资金使用效益和管理绩效,而且可直接体现政府宏观政策导向,提高财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能力。
3.强化政府采购预算管理是深化部门预算改革的客观需要。
政府采购预算是部门预算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各级财政预算的组成部分。在国家财政预算中,很大一部分是用于各项事业发展和国家政权建设的支出,政府采购活动实质上是财政资金运行的继续和延伸。各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和执行得如何,直接影响着部门预算是否科学和细化。因此,强化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可以为细化部门预算奠定基础,增强部门预算执行的计划性,合理安排支出,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也为实现国库集中支付和资产管理的有效衔接奠定基础。4.强化政府采购预算管理是推进预算公开的实际行动。
当前,社会各界对财政工作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要求推进预决算公开的呼声越来越强烈。政府采购作为市场化程度要求较高的一项制度,公开透明是其坚持的基本原则之一。政府采购信息公开包括采购预算和计划、采购公告、中标成交结果等全过程的公开。政府采购预算和计划的公开是政府采购信息公开的重要内容。因此,强化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对促进整个预算的公开具有积极作用,也是落实预算公开的实际行动。
三、政采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不能认识到政府采购预算的深远意义
目前,有的地方和单位对建立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制度的深远意义和重要作用认识不够深刻,改革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不强。有的单位认为没有必要编制政府采购预算,已经编制部门预算再编政府采购预算是多此一举、重复劳动;有的单位认为项目纳入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就要按照政府采购程序执行,自己就会缺乏项目实施的“主动权”;有的单位认为政府采购预算编制越粗越有利于执行,政府采购预算做得过细,会使自己陷入“被动”。
2.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不够完善
主要体现在:有些地方和单位没有把上级转移支付、上年结余结转资金、应纳入预算管理的收费项目等全部编入部门预算,相应的政府采购项目资金也没有纳入政府采购预算,影响了预算编制的完整性。编入部门预算的资金,多数是专项购置费用编入政府采购预算,公用经费等其他支出中属于政府采购的支出,编制政府采购预算的较少。部 分年中追加预算属于政府采购范围的资金,没有及时追加政府采购预算,造成年初政府采购预算与年中实际政府采购规模悬殊很大。不少县市甚至没有编制政采预算,政采活动随意性很大。
3.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不够科学
编制政府采购预算存在宽打窄用、争盘子、抢资金的现象,不管是否能够安排,先报上项目再说,预算编制随意性很大。预算编制不够细化,尚未全部细化到项级科目,部分项目只是“一揽子”工程,统而盖之,缺乏准确性。对采购项目不进行科学的论证,不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不少单位片面地认为编不编政府采购预算无所谓。因此,编报政府采购预算时不经过慎重研究和讨论,或由会计凭想象胡乱编报几个项目,或编报的采购项目不符合国家相关政策规定,造成政府采购预算与各单位的实际采购计划差距较大 , 实际工作中很难按政府采购预算执行。另一方面,在政府采购预算执行中出现重视资金的分配,忽视资金的具体使用,在预算编制中出现属于政府采购范围内的项目不纳入政府采购预算管理、逃避政府采购监管的现象。4.政府采购预算执行不够规范
部分单位政府采购预算计划性不强,政府采购预算支出进度缓慢,不少政府采购项目都集中在第四季度执行,存在突击采购、突击花钱的现象,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益。部分单位由于年初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不够细化、准确,造成年中执行时的政府采购预算调整,影响了政府采购预算的约束力。部分单位不按照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采购管理规章制度、采购人员的岗位职责,使得采购管理在执行过程中缺乏应有的规范性。还有一些单位采购机构不固定,职责划分不明确,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单位内部的政府采购预算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不合规,使得采购需求、预算、计划与执行等方面不能协调一致。
5.政采预算绩效管理比较滞后
目前,政府采购的管理偏重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过程管理,对于政府采购预算执行效果缺乏跟踪问效的机制,政府采购合同签订以后,项目验收如何、合同履约如何、项目使用如何、效果发挥如何等,缺少衡量标准和评价体系。
三、规范和完善政采预算管理的建议和对策
1.建立政府采购商品信息库,为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提供参考
政府采购预算不准确,很大程度上是预算单位市场调研不充分,不能准确把握政府采购项目市场行情,使预算变成了“估算”。财政部门审核预算时,因为没有准确的市 场行情信息,批复的政府采购预算准确性也不高。因此,应加强政府采购基础数据库建设,建立政府采购商品价格信息系统,及时反映近期政府采购项目的价格行情,为预算单位编制政府采购预算、财政部门审核政府采购预算提供价格信息参考。2.建立部门预算与政府采购预算联动机制,提高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的完整性
政府采购预算是部门预算的组成部分,部门预算的编制、追加、调整都应考虑与政府采购预算的关联。年初编制部门预算时,如果是政府采购范围的资金,要同时编入政府采购预算。采购单位年中追加预算、中央下达补助专款、国债资金、动用预备费安排的项目等,属于政府采购范围的要同时调整政府采购预算,保证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及时跟进,提高政府采购预算的完整性。
3.建立预算、采购、支付、资产管理有机结合机制,提高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的科学性
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必须符合公平与效率的要求,使公共资源能够得到优化配置。因此,要建立“预算-采购-支付-资产管理-预算”各环节全贯通的循环监督、相互支持的体系。要做到没有预算不能采购,政府采购的项目不实行政府采购的国库不予支付,政府采购项目属于固定资产的要纳入资产管理,根据单位资产整合情况决定是否再配置新资产,经批准新购置的资产纳入部门预算和政府采购预算管理。设立“政府采购资金专户”, 在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下,政府采购支出一旦发生,采购资金就可以由国库单一账户直接拨给商品和劳务供应商或工程承建单位;逐步建立“资产管理解决该不该买,预算管理解决能不能买,政府采购解决怎么买,国库集中支付解决买了怎么支付” 的工作机制。这样一个循环过程,既可以保障政府采购预算安排科学、使用规范、支付安全,又可以防止出现重复采购、豪华采购、超标准采购,推动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4.建立政采预算管理全程监督机制,提高政府采购预算管理的规范性
将政府采购监督管理纳入财政“大监督”框架体系,发挥财政监督机构的监督优势,对项目立项、预算安排、预算执行,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跟踪监督,把项目中属于政府采购范围的资金是否编制政府采购预算、是否按政府采购规定执行、执行效果如何,作为监督的重要内容之一,促进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和执行的规范性。5.建立政府采购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加强对政府采购预算执行的管理
要把绩效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引入政府采购预算管理,逐步建立政府采购衡量指标体系,实现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有目标、执行有监控、完成有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意见有运用的政府采购预算绩效管理模式,将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到财政管理、预算安排工作中,促进部门改善预算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参考文献
[1]政府采购指南编写组.政府采购指南[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2] 陈琼瑶.对完善海口市政府采购预算管理机制的思考 [J].海南 金融,2008;12 [3] 张弘力.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建立财政资金分配使用新机制 [J].中国财政,2004;11 [4]华容.浅议政府采购的预算管理,中国农业会计.2011;5
第四篇:中国公共政策-农村医疗改革
我国农村医疗改革的政策选择
袁露瑶 公管091 2009012340
摘 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有了飞速的发展,医药卫生事业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经济导向型卫生政策在显现了它的短期效应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弊端。而医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价值的多元化、人们健康需求的日益增长,特别是对生命健康的关注就使得我国卫生政策的制定面临着相当复杂的局面,面临着许多问题。我国是典型的农业大国,农村的医疗政策体制的完善就显得更为重要。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老龄化趋势进一步地蔓延,养老保障和医疗改革已经成为目前老百姓普遍关心的话题。为了使我国的经济发展能够更顺畅,农村的医疗改革势在必行,而且是我国奔小康道路上的重要一步。
关键词:医疗体制、政策选择、农村
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如何深化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增进农村居民健康,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农村的社会稳定。我国从1994年就开始进行医疗改革试点,1998年医疗改革进入组织实施阶段。2000年7月,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召开,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得以全面展开。但从总体上看,改革成效甚微,农村卫生工作仍比较薄弱,存在诸多问题,面临着很多新的挑战。
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成果
第一,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第二,基本建立起遍及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第三,初步建立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第四,重大传染病防治取得了明显进展;第五,妇女儿童卫生保健水平进一步提高。
二、困扰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问题
1、卫生资源配置失衡、医疗保障制度落后、农村医疗保健条件急剧下降 有资料表明,在我国仅占总人口20%的城市人口消费了95%的医疗商品,拥有全国80%的卫生资源;而我国人口总数近80%的农村人口却只拥有20%的卫生
资源,卫生资源配置的失衡非常明显。
随着我国最广泛的公费医疗和劳保制度的打破,新的医疗保障制度开始重新构建,但这一制度成功地取得却是建立在将广大农民排除在外的基础上,而且医保起付线规定也不合理,一般按当地职工年均工资的10%设置,而不是根据不同收入段设置不同起付线,对于低保人群而言起付线就相当于他们年收入的50%,负担沉重。
在广大的农村,由于集体经济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的过渡,导致了原有医疗卫生保健体系的解体,而基本医保又将他们排除在外,广大农民只能完全自费去“购买”医疗卫生保健服务,农村的医疗卫生保健条件急剧下降。
2、农村公共卫生投入严重不足。
农村公共卫生支出的增长主要由于人员经费增长拉动,公务费和业务费几乎没有增长甚至下降。农村公共卫生的公务费和业务费中,政府支出逐渐走低,公务费和业务费从1991年的2.58亿元下降到2000年的1.84亿元,剔除价格影响因素,年均增长速度为-10.7%;致使公共卫生机构通过“有偿服务”进行“创收”,来解决业务活动经费不足的问题。农村基层预防保健服务经费严重不足,预防保健工作有所削弱,某些已经消灭或已被控制的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在一些地方时有回升,而且新发生的病种也有不同程度的流行。
3、农村卫生人员素质低,人才匮乏。
卫生技术人员是卫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卫生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志。中国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的现状是:高学历人才奇缺,卫生人员素质低。
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举步维艰。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新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为切实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但经过试点工作发现很多问题,首先是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认识不足,疑虑重重。这里有宣传教育不到位的因素,更重要的原因是农民对国家的农村卫生政策的稳定性和系统性信心不足,可预期性的利益渺茫。其次是药品价格居高不下,农民不堪负重。改革开放后,虽然农民收入增加了,解决了温饱问题,但看病难的情形越来越严重。
5、药品价格虚高,个人支付能力有限。
目前,我国的农村销售的药品大多数是一些很普通的常规药品,这类药品对一些疑难杂症的治疗显得有些力不存心,但是,稍好一点的药品一盒相当于有些贫困地区农民一年的收入,国家对农民每年30元的补贴还买不来一盒药,这样的药品农民只能望而却步。“城里人都死在医院,农村人都死在家里。”是当前
反映农村医疗卫生状况最流行的一句话。
6、农村三级医疗救助体系存在不合理之处。
目前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中,县级卫生机构凭借其人才、设备和中心地位的优势;而直接承担9亿农民的乡村两级卫生组织却各自为阵,发展苦乐不均。作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枢纽的乡镇卫生院,因农民小病留村大病进城而经营很不景气,大多面临着生存的难题。可以说,乡镇卫生院的发展问题是目前我国农村卫生事业存在的最突出问题。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投入不足,设备落后,人才缺乏,管理无方,服务错位。
三、农村医疗改革的政策选择
第一,以公共投入为主,积极推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
加大农村卫生投入力度,扶持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我国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是1.6%—1.7%。在这部分财政支出中,医疗费用的70%用在城市,30%用在农村;而我国70%的人口在农村,也就是说30%的人口占用了70%的卫生资源,包括政府的支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级政府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投入的领域和导向作用,是其它卫生费用来源(包括社区筹资、社会筹资、服务收费等)所不能替代的,因此财政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应适当向农村倾斜,加大对农村卫生事业的支持力度。国家财政对贫困地区农村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购置应给予补助。落实对口支援和巡回医疗制度,采取援赠医疗设备、人员培训、技术指导、巡回医疗、双向转诊、学科建设、合作管理等方式,对口重点支援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建设。要提高投入的有效性,把财政支持的重点调整到支持公共卫生、预防保健、人员培训和建立医疗保障体系等方面上来。
第二,规范农村用药价格体系,加强对农村药品价格的监督和管理。药检、物价部门应该联合起来确保农村用药价格的规范性、合理性,防止某些药品、某些制药企业在农村用药方面的垄断地位,两部门应该在农民就医看病相对集中的医院、药店、卫生所等场所公示药品的价格,不间断的查处一些虚高价格的制药企业、药店、医院及卫生所,同时,药检、物价等部门应不定期的印发一些农村用药的价格目录,正规的购药渠道等常识,从根本上杜绝要价虚高对农村医疗改革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三,适当调整政策,尝试地方低价制药企业介入农村合作医疗。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从维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因地制宜适当调整政策,尝试让地方制药企业的闲散资源介入农
村合作医疗,从农民用药的普及性、安全性出发,让一些有实力的制药企业降低药价,提供安全用药知识,同时,联合一些大的制药企业在自愿、互助、公开和服务的原则下,在农村建立一些有规模、有档次、价位低的医药超市,避免新农合再次出现小范围的垄断,在国家有关政策的正确指导下,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真正体现新农合便民、利民、为民、惠民的宗旨,减轻国家财政的压力,更减轻了农民用药的压力。
第四,推行免费的预防性服务。
目前各级医院竟相从事能增加收入的治疗性服务,忽视了没有收入的预防性服务,基层医疗机构的预防服务功能日益萎缩。这种“重利轻义”的服务倾向,加上缺乏规范化的公众监督和管理,导致群众的满意度极低。防疫是“纯福利事业”,“全国医疗改革会议”已明确规定这一块的经费由政府全包。防疫分为“计划内免疫”和“计划外免疫”两种,“计划外免疫”是根据当地流行病特点所进行的免疫,包括注射乙脑、流脑疫苗等;而“计划内”的卡介苗、麻疹疫苗、白百破疫苗、乙脑疫苗及糖丸的注射或分发都是免费的,相应的装备(针头、针管、消毒锅等)也是免费配备的。必须完成政府规定的7岁以下儿童的基础免疫,而且费用全免。因此,在增加国家免疫资金的同时,要取消一些卫生防疫部门的各种变相收费项目,禁止各级卫生部门提取折扣或把医务人员的工资摊到接种对象身上。应当要求防疫人员经常深入农村调查疫情和宣传卫生知识。卫生行政部门要定期进行检查,强化社会监督。此外,要加强对诸如结核病、乙肝、性病等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必要时政府应该向传染病专门治疗机构(如结核病医院、性病诊所)发放专项补贴。据统计,目前中国的肺结核患者达6百万,每年死于肺结核病的人数为25万,是世界上第二大肺结核患者国,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肺结核等传染病预防和治疗的重视。
第五,实行大病或重病保险。
在美国曾就如何实施国民健康保险计划有过很大的争论,涉及到如何筹集资金、如何实施、如何利用融资体制推行医疗机构和服务体系的改革等。相当多的健康经济学家,包括哈佛大学教授马丁•费尔德斯坦在内,都认为对大灾和重病进行医疗保险是合适的选择。其“根本原因在于保险降低了医疗服务的实际价格,从而促使消费者购买比由他们自己承担全部费时更多的服务”,但承担范围只限于“大灾”或“重病”。费尔德斯坦指出,承保范围越大,全社会“过度消耗”的医疗服务所造成的“福利损失”也就越大,因为医疗服务的过度消耗会减少其他商品和服务的消费,而后者的边际效用远胜于前者。目前,中国一些农村地区已经开始大病医疗保险试点。我认为,推行农民大病医疗保险要考虑几个问题:一是设置最低起投线,但要求实行普遍性的、强制性的推行,阻止任何个人的“搭
便车”行为;二是根据地区和个体经济发展水平与收入的差异以及不同人的服务需求设置若干险种和赔付上限;三是在设定起保线与限定额的同时确定大病的类型与范围。
第六,筹建慈善基金并启动非盈利部门。
非盈利部门发端于美国,是美国社会中那些既非政府也非商业性的机构与组织的总称,它也是被称为第三套系统、独立系统、慈善事业、志愿者系统或社会系统等。其他国家把这种机构称为非政府组织。不少美国人认为,假如没有政府,他们照样活得好,但如果没有非盈利机构,美国就完了。他们把非盈利体系和宪法看成是支撑美国的两个车轮。非盈利体系的角色是多重的,如推动和平、绿色环保、自然灾害救助、公益事业等,但它们的主要功能首先是保护弱势群体,非盈利机构每年花在穷人身上的资金高达十几亿。
中国应该借鉴美国非盈利体系的经验和做法,应该由社会而不是政府筹集公共基金,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建设增开融资渠道。避免象“希望工程”那样出现管理失责和监督虚设的问题,能真正做到善款善用,保证让善款“装在玻璃做的口袋里”,实现善款运行全过程公开,以便全社会共同监督。
第七,建立农村急救反应系统。
广大农村地区由于经济落后,公共设施建设一直停滞不前,公路、交通用车、通讯等设施较为缺乏。因此,国家应该适当考虑拨付专款给一些欠发达地区的乡镇医疗机构,用于购买救护用车,并建立农村的“流动120体系”。救护用车农忙时奔赴田间地头,以防止农民劳动时发生急病,解决农民就地看病的问题。从湖南省来看,不少农村欠发达地区的一些村基本上有几台程控电话,通讯线路已架设到相当多的地方,但邮电部门应安装公用IC电话,这也是通讯服务的社会公平性的要求。只有村旁路边有了公用电话,“急救120系统”才有用武之地。
作为社会公益事业的组成部份,急救工作,尤其是院外急救,应该体现政府行为。各级政府要从满足民众和社会需要出发,将急救医疗纳入卫生事业发展的整体规划,重点支持。急救医疗机构作为事业单位,其经费应由政府财政保证,满足其正常运行的基本要求,以解除急救人员的后顾之忧。
四、结论
我觉得,以上的观点似乎还都停留在理论层面上,要改善农村医疗卫生体制的现状,就必须从实践中进一步验证理论,需要国家、社会、城乡多方面人员现实中的通力合作。如何在实践中协调各方利益关系,使这些建议得以实现,并使得农村医疗体制、机构、人员的配置真正体现农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是一个
更大的社会问题。
参考文献:
1、王红漫 《大国卫生之难——中国农村医疗卫生现状与制度改革探讨》 2004 北京大学出版社
2、李长明《中国农村卫生发展现状与策略》。北京:中国卫生发展论坛──中国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国际研讨会,2000年11月
3、张晓雯《加强农村卫生事业建设的思考与对策》2003,9
第五篇:为进一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羊场乡一事一议项目工程实施方案
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是指村民通过规范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程序开展村内公益事业建设,政府采取以奖代补、民办公助的方式,给予适当财政奖补。
列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村的基本条件,村“两委”班子团结,战斗力强,在群众当中威信高,热心兴办村内公益事业;村级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急需解决和改善;村民参与一事一议积极性高,绝大部分群众都能自愿筹资筹劳,建立村级公益设施长效管理制度。
建立公开公示制度。全面公开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实施办法,村委会要将项目实施、筹资筹劳、奖补资金使用等情况及时向村民公示。充分发挥村民监督小组、村民代表和村内老党员、老模范、老干部、老同志的监督作用,确保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公开透明、阳光操作。
充分运用广播、会议、宣传栏、标语等方式大力开展政策宣传,让农民群众掌握、了解政策,激发和调动农民的民主议事、办事、管事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自觉自愿开展一事一议筹资筹劳。
乡政府和乡财经所根据财政奖补政策,指导各村开展财政奖补工作,负责奖补资金的分配、管理和监督,加强对村民议事程序和农民负担的监督,对村民一事一议过程进行全程监督。乡监察室要加强对项目的监督,确保项目资金和质量的安全。乡民政办和村财服务中心要加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等制度建设,做好具体组织协调工作。各村“两委”班子要积极组织和发动农民开展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定项目规划,具体组织实施。召开全乡一事一议试点工作动员大会。各村要通过宣传专栏、召开村民大会等方式,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相关政策、法规和实施办法进行广泛宣传,激发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自觉组织进行一事一议活动,讨论决定拟建项目,并抓好相关项目村的业务培训工作。
各村认真开展一事一议调查摸底工作,拟定建设项目,乡政府根据各村所报一事一议项目,组织专题研究,认真筛选,按要求编制出项目规划。
乡政府召集相关单位对各村所报的项目规划进行审核,上报县综改办。待县综改办项目批复后,由乡政府指导村民委员会组织实施,项目完成后,由乡政府进行自检自查,然后由县政府统一组织检查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