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党建标准化建设过程中的问题探究
党建标准化建设过程中的问题探究
【摘要】党建科学化建设的概念,是在党的十七大上正式提出来的。而党的十八大上则提出了具体明确要求,党建科学化的水平需要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也需要加强。落实党建标准化的建设,是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的有效途径。本文探究了党建标准化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并给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旨在加深对党建标准化建设的认识,提升党建科学化的水平。
【关键词】党建标准化;意义;问题;建议
一、党建标准化建设的定义
党建标准化建设,是指优化设计关于党建工作的方方面面,如程序、制度等,以此来达到党建工作的最佳效果。同时,为了提升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提高效率,还需要量化、具体化对党员和党组织的工作考核标准,设定一套科学完整的考核体系。这样才能让党组织的核心影响最大化发挥出来,才能提供完备的保障给企业,让企业具有科学发展的动力和方法。党建标准化建设的目的在于:加强党组织和党员的号召力和战斗能力以及团队凝聚力,改善提升党工作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让党建工作落实到基层中去,才能和企业更好的结合起来,才能贯穿融合于企业管理和基层的方方面面。
二、党建标准化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1、有助于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
在党的十八大上,提到的关于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便是全力提升党建的科学化水平。党建科学化,是要求依据科学发展观来设定一系列制度,以此来加速党建工作。而要想做到科学化,则必须有一个标准化的建设过程。例如从党的具体工作内容、管理制度、组织结构和活动方案这四个方面来制定具体规定,以便统一标准化管理,提升党建工作质量和效率。只有做好了党建工作的标准化建设,才能更有效管理项目,才能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推动党建科学化的进程。
2、党建标准化建设是企业标准化管理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各行各业的竞争也在加剧着,企业为了获取更好的生存环境,为了创造更好的发展前景,必须加强企业管理的建设。企业的发展和企业核心竞争力息息相关,而企业核心竞争力又依赖于企业的管理水平。为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需要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而根据现代企业管理的10项指标来看,其中大部分和都党建有着密切联系,例如降本增效、科学决策、科技创新等。也就是说企业的科学化管理是基于党建的标准化建设,所以党建的标准化建设可以提供给企业以指导和支持,而企业也可以从党建的标准化建设上学习总结相关经验,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3、党建标准化建设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保障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要求,这意味着基层党组织需要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党建工作的建设需要运用新的途径和方法来解决问题。而加强党建的标准化建设对于基层党组织来说也是一种创新,通过制定相关的全新标准,以此来提升党建工作进度。同时,党建标准化建设也给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即坚持6项主要任务,同时赋予这些任务以新的内容。党建的标准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给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三、党建标准化建设过程中的问题
1、缺乏党务工作的相关经验
党建标准化建设过程中,落实到具体的党支部或者国有企业中时,往往会出现一些难以避免的基础问题,缺乏工作经验就是最常见的问题。虽然党支部书记很多都具有年龄和阅历上的优势,思想、文化水平也拥有过人之处,但往往在实际的党建工作中,缺乏了实践经验,不能明确具体的工作内容,对于工作目标也是举棋不定,缺乏对党建工作程序和步骤的清晰认识。这些问题,都有碍于党建工作中党支部的标准化建设,会对党建标准化建设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不利于党建标准化建设的顺利推进。
2、缺乏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
在党建标准化建设的落实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对于党务工作不够用心的现象,有少部分党支部书记没有端正工作态度,对于党建标准化建设的认识程度不够深,因此没有足够重视这一项工作。在工作过程中一味应付,没有付出最大的精力,工作方法也不够科学,也无法解决党建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缺乏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党建标准化建设的发展进程,这也是党建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个大问题。
3、缺乏党建标准化建设的知识
党建标准化建设,是一系列复杂、长期的工作流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必须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按照科学发展观,制定最科学有效的规章制度。所以要想做好党建标准化建设,还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以及对党组织的现状有一个完整清晰的认识。而在党建工作的推进中,由于部分党支部书记缺乏党务工作的经验,对于党建工作的管理也是一知半解,因此缺乏相关知识,这也会影响党建标准化建设进程。
4、没有突出党建标准化建设的工作重点
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体制内部也在不断改革着,而由于组织结构的改变,党支部也会随之进行相关的调整工作。党建标准化建设工作是应该放在重要地位的,但往往在实际党建过程中,党支部的基层会抓不住工作的重点,产生大事不忙、小事忙不停的现象。会忽略真正的建设工作内容,把时间浪费在会议上。这都是由于没有突出党建标准化建设的工作重点,而这一大问题会严重影响党建的工作质量。
5、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一项完善的管理制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党建工作的效率,推动党建工作的进程,所以管理制度的完善具有很大的意义。但是在党建标准化建设的过程中,会发现管理制度往往不是那么完善。除了没有详细具体的内容之外,制度还存在着标准不够明确、条理性不够等问题。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则对党建工作就没有足够清晰的认识,这也不利于党建标准化建设的推进。
四、党建标准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一)党建标准化建设过程中相关问题的对策
为了科学有效地解决党建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对策。
1、提高思想认识 培根说过:“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和动力,我们要想把一件事情做好,首先必须树立一个正确的思想。有思想才能有行动。因此为了加快党建的标准化建设,首先就需要提高思想认知水平,当思想到位之后,行动也会顺其自然到位。而要想提高思想认识,就需要加强学习,学习党章党史,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加深对党的理念的记忆,并且能够把党的思想和党建工作结合起来,同时还可以通过系统培训、基层会议等形式宣传党建工作的相关内容,增加党员对于党建工作的责任意识。只有这样从思想层面做好,才能进一步推动党建的标准化建设进程。
2、加强党员培训,端正党务工作态度
在党建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知识不够、缺乏相关经验、工作态度不够严谨等问题,都可以通过加强培训等方法来改善。不仅仅是基层党员,特别是党支部,更加需要加强培训,通过培训让其明白党建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性,让其明白党建工作的具体流程和工作方法。在明确了做什么、如何做之后,才能把党建工作做得更好。培训不但要有定期形式的培训,如讲座、会议交流、集中授课等方式,还要有不定期的考察,针对具体的党建工作制定不同的考核标准,把培训学习的内容真正落实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去,这样才是最有意义的。在党支部和基层党员明白了自己的工作内容之后,也知道了该如何去做,工作态度也会慢慢转变过来,不再是以前的漫不经心,而是增加了一份责任感,明白到自己是党建工作中的重要一份子,才能尽最大努力去推动党建的标准化建设。
3、突出党建标准化建设的工作重心
在党建标准化建设的过程中,明确工作的重点,突出工作的重心,是首当其冲需要做好的。为了突出党建工作的重心,首先就需要制定具体的规划,党建标准化建设需要有个完整的流程体系,当流程体系确定之后,重点也会自然突显出来。同时,对于党建标准化建设的方法也需要设立一个标准,之后再不断优化,遇到问题则第一时间解决问题。问题解决之后,则对标准化建设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从各方面提升党建的标准化建设。有了明确的工作重心,党建标准化建设之路则会有一个明确的方向。
4、完善管理制度,量化考核标准
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可以给党建标准化建设提供制度上的依据,能够让党建标准化建设的内容条理性更强,让党建工作更加程序化。同时管理制度中设定的具体目标,可以给党建标准化建设提供明确的目标、强有力的保障。为了让党建标准化建设更有序地进行,就需要规范管理制度中的具体工作流程。当一切工作都有制度可依循的时候,具体工作才能高效有效开展。无论是在基层党组织建设过程中还是在国有企业的应用中,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都是一项必不可少的良策。
在完善了管理制度之后,还需要量化、具体化相关的考核标准,这样才能验收党建标准化建设过程中的相关成果。有了考核标准,才能对党建工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才能更好促进党建标准化建设。制定考核标准,首先需要明确需要考核的内容,党员思想教育、工作能力以及创新方法等方面都是需要考核的。考核内容确定之后,还要确定考核方式,例如问卷调查、走访基础群众等方式。而评分标准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不同的党组织单位应该有不同的评分标准。考核是对实际成果的检验,有检验才能有更好的工作成效。
(二)党建标准化建设的建议
除了以上问题,在实际情况中,党建标准化建设的过程中,可能还会出现一些其他方面的难题,因此本文还给出了一些关于党建标准化建设的系统性建议,以便促进党建标准化建设更好的发展。
1、坚持党建标准化建设的两大原则
为了让党建标准化建设过程更加高效,必须要坚持以下两大基本原则。第一,坚持党组织领导原则。在实际的党建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许多复杂的问题,而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必须要有个有个强有力的组织,这个组织必须要有一个真正有领导力的人,可以是党支部书记也可以是其他党员,这个领导负责协调上下级的关系,负责组织领导相关活动,制定党建工作的具体内容和目标,分配任务等。在领导的带领下,才能有效执行各项制度和流程,才能科学有效地进行党建标准化建设。第二,坚持党组织和项目相结合的原则。党建工作不仅仅是党务工作,更关系到党组织的各方面,所以在党建标准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把党组织和具体项目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把党建工作落实得更好,对于项目的各项测评也能做到最贴合实际,获取最大化的利益,这才是党建标准化建设的意义所在。
2、党建标准化建设的目标 党建标准化建设,是为了提高党建的科学化水平,但是在建设过程中,也需要有细化的小目标。第一,要以规范党建工作为目标。规范党的工作内容和制度,规范评价标准。第二,党建考评要科学化。只有科学有效地进行考评工作,才能更好推动党建标准化建设的进程。第三,要以党建管理常态化为目标。党建标准化建设的目标之一就是实现管理的标准化、常态化。只有做好这三点小目标,才能实现真正的大目标。
3、运用榜样力量
在党建标准化的建设过程中,要时刻运用榜样的力量,以点带面,以小见大,通过局部来带动整体。在党组织结构中,组成成员是非常复杂的,要想让党建标准化建设一次性深入所有人心里,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需要通过分级的形式来进行学习。在每一级中挑选出学习能力强、工作能力强的人,再针对他们进行进一步培训,让党建标准化建设真正落实于这些人心中。当他们有了足够清晰的认识之后,再以他们为学习典范,树立榜样,让其他人参照学习。这样能提高党建工作落实的效率,同时也积极运用了党员的力量,以此来激励他人学习,加强学习的动力。
4、提升党组织本身
党建标准化建设的推进与落实,必须依靠于一支强有力的党组织。所以党组织成员需要具备完善的知识和极高的思想认识。一个优秀的党组织,对于党建标准化建设具有极大的意义。不但能够带领组织党建工作,还能及时解决党建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项问题,并且能够总结过往的经验,指引党建工作更加科学有效地进行。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党组织在党建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所以要想推动党建标准化建设,也需要提升党组织本身的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在我国新形势下,党建标准化建设对于党建科学化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党建标准化建设又是一项复杂、长期的过程,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只要实施具体对策,积极应对,加强相关的知识储备,形成积极的工作态度,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则党建标准化建设定能顺利推进。党建工作也将更加标准化和科学化。
参考文献:
[1] 栗洪勇.关于新形势下做好项目党建的几点思考[J].经营管理,2012,06(10):343一344.[2] 闫晓禾.加强项目党建标准化建设 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J].铁道工程企业管理,2013,03(16):38一43.[3] 许广林.党支部标准化建设问题探析[J].品牌,2014,(4):41-42.[4] 张玉权.如何加强国有企业基层党支部建设[J].现代企业文化, 2013,(23):36-36.
第二篇:标准化建设和党建创新
此次会前,我们编印的《项目党建工作标准化手册(讨论稿)》,目的就是要进一步明确项目党建的主要任务、职责分工、考核内容和标准,促进项目党建工作朝着量化、硬化、细化方向发展,实现项目党建的“过程可控,结果可知”的目标。这项工作也是我们适应新的形势,对企业基层党建工作的一个突破,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代管理学思想的要义和现代工业生产组织的精髓——即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工作模板化”的思想。同时,项目党建标准化的实现,可以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存在的目标不明、方法不灵、效果不好、评价不准的问题。所以,希望大家利用这次会议机会,结合实际,认真研讨,集思广益,制定完善一套适应企业实际和形势要求的项目党建工作的新规范,使项目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轨道。
年6月,集团公司党委在哈大线召开了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现场会。会议总结了近年来公司在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上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研讨部署了下一步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全公司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运用大反思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贯彻落实好集团公司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现场会精神,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各单位、各部门要抓紧时间,针对《中铁二局项目党建工作标准化手册》进行进一步讨论、修改,使其更加完善,具备可操作性,推进项目党建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要始终抓好企业党建与生产经营的结合,围绕中心工作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广泛开展各种主题实践活动,不断强化项目党建的服务保证作用;积极推行项目重大事项党政会签制度,增强基层党组织参与项目重大决策的力度,进一步提高民主决策水平,切实发挥好项目党组织的监督保障作用;积极推行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帮助指导项目党组织开展好党建工作;要以工程优质、作风优良、干部优秀为目标,坚持将纪检监察工作融入经营管理,加快构建惩防体系,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要进一步坚持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严格党委书记作为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考核,通过严格的检查考核来推动党建工作制度的落实。要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进一步加强对工会和共青团工作的领导,同时还要全力抓好信访维稳工作,做好公安移交、国庆安保等各项工作,确保企业和谐稳定。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着力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
二、扎实推进深化项目党建达标创优建设,着力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按照党建工作“融入中心、重心下移、提升质量、确保实效”的要求,紧密结合企业中心工作,坚持项目党建“五同五抓五加强”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项目党建达标创优工作。一是扩大项目党组织覆盖面,重点是强化项目架子队党支部建设和海外项目党组织建设,做到“五个100%”,即党组织覆盖率100%,党组织负责人配备率100%,党内主题实践活动开展率100%,党费收缴率100%;发展新党员公示率100%。二是根据项目党建达标内容,积极推进项目党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活动建设、反腐倡廉建设、文化建设、群团工作建设和党建基础台帐建设等七个标准化,实现项目党建标准化管理,实现组织健全、制度科学、活动正常、作用突出的目标,实现全局项目党建达标80%以上。三是按照创优的要求,努力创建四好班子、四强组织、四优党员,即创建“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的四好班子;创建“政治引领力强、推动发展力强、改革创新力强、凝聚保障力强”的四强组织;创建“政治素质优、岗位技能优、工作业绩优、群众评价优”的四优党员。四是坚持项目党建达标创优“四个延伸”的工作重点,即项目部向架子队延伸、党员向群众延伸、正式员工向农民工延伸、单个项目向区域项目延伸,广泛深入持久地推进项目党建达标创优的全面实现。
三、创新党内实践活动,着力打造企业党建工作品牌。不断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形式和内容,使活动有形式有内容有实效,使党建工作融入中心、进入管理、推动发展,打造企业党建活动品牌。一是紧密围绕保施工生产、保安全质量、保科技创新、保成本效益的“四保”目标,大力开展以“党旗红、当先锋、争第一”为主旋律的主题实践活动,实现项目党建主题实践活动开展率100%。二是实现项目党建主题实践活动专题化、手册化、有形化。专题化即开展思想教育、“查隐患、保安全、当先锋”、“党员科技管理创新行动”、“创岗建区”、党员突击队专、“党员先锋工程”等专题活动;手册化即建立活动工作手册;有形化即建立主题实践活动宣传牌、专题实践活动宣传栏等。三是开展创建“红旗项目部”和争当“五先五最”优秀党员的党内“双争”激励活动,激励项目党组织和党员发挥先进性作用。四是年内局党委将推进项目党建主题实践活动,对项目党建主题实践活动标准化进行启动和观摩,评选全局第二批企业党建创新成果并召开发布会。
四、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着力探索和实践企业党建工程。随着项目标准化管理和项目党建达标创优建设的深入,企业党建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各级组织部门要认真开展调查研究。一是努力探索在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改进基层党建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要从调查研究中找准工作的切入点,找准推进工作的有效方法,找准抓落实的具体措施,并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局党建工作的意见》。二是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夯实基层党的组织基础。企业基层党组织是企业党建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上级决策,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抓好基层、打好基础,也是我们企业有效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的重要经验。为此,要积极探索更加务实管用、灵活便捷的组织设置形式。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扩大覆盖面,增强生机活力,使全局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职工、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三是积极探索构建区域项目党建新格局。开展区域项目党建,就是要通过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整体推进、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以片区党组织为龙头,以项目党组织为重点,建立项目党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建立“统一的项目精神、开展统一的项目主题实践活动、形成统一的项目有形化内容”,促进基层党组织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共同提高,实现区域项目党建的全面协调发展。四是要进一步加强海外项目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要按照中国中铁和项目党建的总体要求,从所在国的环境和项目实际出发,及时建立和动态调整项目党组织。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努力建立一个适应国际化经营发展的海外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培养一支具有国际化经营管理经验的党员队伍和人才队伍,以保证施工生产任务优质、高效地完成。五是2010年局党委将深入各单位及重点工程项目,开展子公司、架子队及区域项目党建工作调研,对加强和创新基层党建工作进行调查研究,组织召开全局党建工作研讨会、架子队党支部工作现场交流会、区域项目党建工作现场会,并组织评选全局样板架子队党支部,以推动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发展。
第三篇:生态环境建设问题探究
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探究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开幕式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提出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中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提出,为我们描绘了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论与实践中又一重要的蓝图。20世纪90年代以来理论界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和侧面,对生态文明进行研究并形成了一系列成果,今天我们将主要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背景、生态文明内涵的界定及其主要特征、基本理论依据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进行分析和探讨,并以农村为例分析生态农业下的美丽乡村建设。
一、研究背景:生态环境“超载”
对于生态问题的成因,国内学者各有观点。李万古认为近代生态问题成因于科技革命的生态负效应。他认为以“征服、利用”自然作为本质特征和价值目标的近代科学,帮助人们从自然界的压迫下解放出来,并取得了人类文明的巨大发展,尤其是二次大战后,伴随科技革命的飞速发展,“科技革命的生态效应”被强烈地凸现出来。高德明则认为人类从农业文明演化到工业文明,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导致了生态问题的出现。他认为,以开发廉价化石能源和工业技术装备为特征的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的增长,但同时也给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威胁。薛纪恬则于1992年就撰文指出:即便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也在客观上打破自然界原有的生态平衡。人类一经出现,就作为自然界的对立物,与自然生态环境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关系,从而诱发态环境问题: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矛盾、人类物质需求的无限性与资源更新的有限性的矛盾。
总的来说,我国学界对于生态危机的成因看法总起来可以归纳到两个层面:从纵向上看,自进入工业社会以来,近代科技革命的发展使人类社会过度地征服了自然,工业文明的进步与生态的恶化成因果关系;横向上,局部生态问题向全局扩散,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的破坏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可持续发展。
不难看出,关于生态问题的成因,学界多数归咎于科技革命与工业化的负效应,专注于人与自然关系整体层面的解读,而缺乏文化甚至文明意义上的阐释。
然而,正是对生态问题的普遍关注和认同,也是对人类社会自身发展模式的反省,构成了生态文明理论研究的背景。
二、生态文明的内涵界定及特征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的重要文明形态,[1]自步入文明时代以来,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经历了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阶段,现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2]研究生态文明的建设问题,首先要弄清楚生态文明的内涵。对此,不少学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李良美把生态文明列入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政治、文化“三领域”框架中加上“生态环境”,首次提出了“四领域”的总体框架。对于生态文明的内涵,他认为:生态文明,或称绿色文明、环境文明,是依赖人类自身智力和信息资源,在生态自然平衡基础上,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全球化协调发展的文明。他进一步指出:生态文明的在本质上是价值观的革命,保护生态环境是伦理道德的首要准则,生态伦理道德的主题。
白光润从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阶段入手,进而提出了生态文明的内涵。他认为,生态文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觉悟所产生的新理念,如人与自然共生的思想,环境容量、土地承载力、生态平衡的思想、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等。其二是这种新理念所派生的人类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价值观和行为修养,即生态伦理、生态善恶观、生态正义、生态良心、生态责任等新的价值体系。
俞可平站在上层建筑和文明更替的视角对生态文明进行了界定,认为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作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生态文明既包含人类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安全的意识、法律、制度、政策,也包括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组织机构和实际行动。他指出,如果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这一视角观察人类文明形态的演变,可以说,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后工业文明,是人类迄今最高的文明形态。
丁开杰等赞同俞可平对生态文明内涵的论述,并总结了生态文明的特征:(1)独立性。生态文明是独立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是一个独立的更高一级的文明形态。(2)整体性。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要把人置于整个自然系统中来认识问题,从自然的整体性出发,把握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3)相对性。生态文明是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文明形态。(4)反思性。生态文明是人类对工业文明时代的生态危机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而形成发展的文明形态。(5)过程性。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治理的持续不断的过程。
总之,任何一种文明的“禀赋”是相通的,是传承的,无论是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还是生态文明,都以其内在规律推动着社会进步的历程,且生态文明是高于工业文明的社会经济形态。[3]当生态文明因子逐渐发展壮大并成为人类文明的主导因子时,人类文明就实现了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过渡。[4]我们对生态文明内涵及特征的探究,有助于重新定位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三、生态文明的理论依据
就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依据,国内学界也各有论述。潘岳认为,中华文明精神是解决生态危机、超越工业文明、建设生态文明的文化基础,中华文明的基本精神与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基本一致:儒家主张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道家提出“道法自然”,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这与现代环境友好意识相通,与现代生态伦理学相合;佛家认为万物是佛性的统一,众生平等,万物皆有生存的权利。佛教正是从善待万物的立场出发,把“勿杀生”奉为“五戒”之首,生态伦理成为佛家慈悲向善的修炼内容。
张青兰、刘秦民提出应当贯彻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确立当代中国生态文明的指导思想,认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核心问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基本内涵是:(1)从本体论的高度揭示了人与自然的统一;(2)揭示了人与自然统一的实现形式;(3)揭示了人与自然统一的社会历史形式,从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高度,揭示了人与自然统一、和解的内在途径。
廖才茂的论点比较全面,他认为生态文明是一种文明理念,一种社会形态,一种文明制度,其有深厚的理论根据:(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以人为本”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论;(3)人地系统理论和生态经济系统的生态阀限理论;(4)物质长链利用和循环再生原理;(5)产业结构演进的客观规律。他认为,世界各国产业结构正在向高技术含量、低消耗、无公害、无污染的高度化方向演进,产业的绿色组合、绿色管理、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产品甚至市场的绿色准入和人们的绿色消费,都构成了产业结构演进的巨大合力。绿色经济将成为21世纪产业经济的主流。认清产业结构演进规律,适应产业结构演进大趋势,无疑是构筑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
综合上面的观点,文明的本质在于实践累积的物质的、精神的和生态的积极成果及其实践本身,在于人对于自然所发生行为的良性循环,我们不能盲目地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寻求生态文明的理论依据,否则生态文明仅限于一种理论上的文明。四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良好的自然生态、社会生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中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导致的生态现实,预示粗放式发展已经达到极限:中国已经进入高消耗、高污染的风险社会,迫切需要寻找合理有效的路径化解生态风险,从而迈步进入生态文明时代。而这一路径可以从个体和政府两个层面去考虑。
1、生态文明主体生态意识及其培养
刘湘溶在国内学术界首次提出生态意识的内涵与特征,他把生态意识界定为:人类以对包括自己以内的自然中的一切生物与环境之关系的认识成果为基础而形成的特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取向,主要包括:(1)生态意识是一种忧患意识,是人类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而萌生的对自己前途命运的忧患意识。(2)生态意识是一种科学意识,即生态科学意识,它要求我们以生态科学的眼光审视自然、指导实践。(3)生态意识是一种价值意识,它表明人类对自然界价值的全面肯定,并确认生态价值是自然界对人类的最高价值。他认为生态意识作为一种价值意识具有五大特征,即整体性、未来性、和谐性、回归意识与责任意识。
沈新平等更专注于生态意识的培养过程和条件,他总结了生态意识培养的三个基本过程:一是环境意识的教育,二是人类在自然中地位的教育,三是人与自然理性关系的引导。还列举了生态意识培养的各种条件,包括:生态学知识的普及和生态危机的紧迫感是生态意识培养的前提;舆论的导向和政府的决策行为是生态意识培养的重要环境;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及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是生态意识培养的基本保障。
赵玲从可持续发展视角解读生态意识及培养,认为生态意识的建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意识不断付诸实践的必然结果,是人类生存的最佳途径。可持续发展赖以确立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对于人类生存环境与自然的全新理解,即生态意识的建立。生态意识着重强调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以生态价值观念取代传统的人类价值观念,运用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对整个地球进行施加定向的影响,使其更有利于生态平衡。
关于培养生态意识,赵玲指出: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的观念发生三个根本的转变,一是从传统的工业文明发展观念转向新的生态文明的发展观念;二是从以人为中心的伦理观念向生态伦理观念转变;三是从个体和局部发展的观念向整个人类整体发展的观念转变。
2、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选择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我们党在深入探索和全面把握我国发展规律基础上确定的重要战略任务,也是从我国实际出发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正确路径。
赵冬初在十七大报告基础上,结合我国发展现状,对报告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路径进行了文本的阐述。第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走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第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一是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注重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着力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提高工业技术水平,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三是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大对物流、信息、技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投入,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第三,建立可持续的消费模式。不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将物质的无限消费看成是经济成就和个人地位的象征,因而对消费没有任何理性的约束,造成对地球资源的过度索取,对地球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威胁。摒弃这种不利于促进地球长远发展的消费模式,倡导一种可持续的消费模式是人类走向生态文明的必然抉择。一是物质生活以最低限度消耗资源为准则。二是生活废弃物以最小排放和对环境造成危害最小为准则。
薛晓源从生态产业的视角考察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认为生态产业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产业基石。包括:(1)产业转化:从传统产业到生态产业。基于对工业文明的理性反思,生态文明建设内在的要求实现从传统产业到生态产业的转型。在我国工业化尚未完成,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的状态下,只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2)生态产业的形式:循环经济。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使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从而根本上消解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它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与重要保证。(3)生态产业评价体系:绿色GDP体系。绿色GDP,是指用以衡量各国扣除自然资产损失后新创造的真实国民财富的总量核算指标。它不仅能反映经济增长水平,而且体现经济增长与自然保护的和谐统一程度,很好地表达和反映可持续发展观的思想与要求,矫正各级政府长期以来形成的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而忽略环境与资源承载力的倾向,使其合理利用资源。
在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上,早期的学者注重生态意识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近期学界偏重于政府宏观政策的文本解读,缺乏可操作性,甚至带有意识形态色彩,等等。有的学者就提出要从实际中加强生态的治理。
3、加强生态治理
丁开杰等人认为, 生态环境治理的范式要转换:一是要从治疗入手到预防入手, 不再仅仅是先污染后治理, 而是从一开始就预防污染的发生。二是从局部治理到整体治理。自然生态的一座山脉、一条河流的治理不能被人为地分割开“,分区而治, 画地为牢”, 那样违背自然生态规律, 要统一协调各层级各地域管理主体行为, 共同承担治理责任。三是从政府管制到多元治理。要扩大环保民间组织和社团组织, 建立多元主体良性互动的治理格局, 在资源配置上充分发挥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及社会公民的作用[12](62)。
周升贤认为, 我国要像控制人口、保护耕地一样,实行最严厉的环境保护制度。凡是污染严重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生产能力和产品一律淘汰;凡是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允许新建;凡是超标或超总量控制指标排污的工业企业一律停产治理;凡是未完成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任务的地区一律实行“区域限批”;凡是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一律受到严惩。绝不允许少数人发财、人民群众受害、全社会买单的情况一再出现[21]。
五、以农村为例分析生态农业下的美丽乡村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宏伟目标,明确提出了“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构想。
强大富裕而环境污染不是美丽中国, 同样,山清水秀但贫穷落后也不是美丽中国,建设美丽中国要以建设美丽乡村为基础。这是因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社会安全的基础。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通过外部的能量投入获取更高的农产品产量的现代常规农业在高能耗的同时,在有限的时间、空间范围内所换取的农业的增长,已成为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耗竭资源的重要源头。农业对生态环境的威胁并不亚于工业及城市生活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加上部分农村地区已成为工业“三废”消纳地,不仅造成了水土等稀缺资源的耗竭,而且废弃物、废水、废气等导致的生态环境破坏和恶化[1],已经成为建设“山青水秀、环境优美”的美丽乡村、美丽中国的难点。所以,美丽乡村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环节,“美丽乡村”是实现“美丽中国”的保证和基础。只有建设好美丽乡村,美丽中国才可能实现。
1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比较重视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中国的农业能够得到长足发展,其中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功不可没。但是,客观地说,对这个成效不能估计过高,建设的成果往往被在经济发展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所抵消,甚至建设滞后于破坏。农村生态环境仍在不断恶化,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仍然受到生态环境的严峻挑战。目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严重、环境污染持续。1.1 生态破坏严重
在当前开展的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由于受经济、技术、人才等条件的限制,多数村镇建设或缺乏合理规划,或总体规划水平不高,或总体规划与各专项规划不能协调配套,居民点建设不符合生态村镇发展要求的现象普遍存在。许多居民点建设布局和功能分区不合理,形成功能相互干扰;有的居民点建设片面追求经济利益,造成经济活动严重排挤和干扰生态环境敏感区;还有的居民点建设只考虑土地集约利用和经济集中效应,而忽视了土地开发度和经济载荷的合理分配等[2]。1.2环境污染严重
农村环境污染严重是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表现。造成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来源是多方面的,从大的方面来说,主要有两大来源:一是由于农村内部自身的生产、生活活动所造成的污染;二是来自农村外部的城市污染转移。1.2.1 农业面源污染加剧
我国化肥和农药年施用量分别达 4700 万 t 和130 多万 t。各类农药、化肥、除草剂、生长激素等农用化学品施用强度大、频率高、流失快,对水体、土壤造成了严重污染。1.2.2生活污水排放逐年增加
据测算,江苏省农村每年产生生活污水10 多亿第 3 期t,但收集处理率较低,大多无序排放到环境中。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是影响水质的两个最重要污染因子,生活污水已成为农村地区特别是苏北农村地区最主要的污染源。1.2.3垃圾难以有效处置
一是农村生活垃圾。全国农村每年产生生活垃圾约 2.8 亿 t,绝大多数生活垃圾未经无害化处置,在一些农村呈现出“围村、塞河、堵门”现象。二是农业生产垃圾。据测算,江苏省每年约产生农作物秸秆3700 万 t,其中用作农村生活燃料、能源、食用菌基料、还田、工业原料、编织、发电等约占 72%,还有28%的秸秆被废弃在田间地头、道路与河沟两侧或在田间直接焚烧。1.2.4 畜禽养殖污染开始显现
我国畜禽养殖业规模连续20 年以平均 9.9%的速率持续递增,在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引发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近年来,全国畜禽粪便年产量均在 25~30 亿 t,还田率仅为 30%~50%。一些养殖场内部环境管理比较粗放,缺乏必要的污染防治措施。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污水的排放给环境带来巨大压力,造成养殖场周边地区水环境的硝酸盐、氨氮指标严重超标。
1.2.5 工业污染隐患依然存在
上世纪末,由于大办乡镇工业,导致“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相当一部分化工、印染、电镀等污染企业分散在乡镇,虽然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大“,三废”排放强度有所下降,但排放总量仍然很大,治理水平仍然较低。现在,随着城市环境准入条件的提高和环境管理的加强,一些地区出现了污染企业向农村转移的趋势,加大了农村环境压力。2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农村粗放型的增长方式
目前农村生产力水平高低主要取决于农业自然生产力的状况,其增长基础主要表现为一定区域的农业自然资源察赋,即土地面积、土壤肥力、灌溉条件、气候等因素。农业基本上是一种“生存农业”,其增长的目标是不断提高基本农产品产出总量,以满足人们的食品需要和工业发展的原料需要。粗放型的农业增长方式主要依靠各种生产要素投入数量的不断增加,即依靠耕地面积的扩大和劳动力数量的增加,依靠农业机械的大规模投入,依靠化肥、农药等物化技术的应用来提高农作物产量。这种增长方式消耗高、成本高、产品质量难以提高、经济效益低。
农村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决定了农民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上重用轻养、重眼前轻长远。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抵御病虫害,造成水体和土壤污染。农村粗放型的增长方式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是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直接原因。2.2 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低下
从恩格尔系数来看,农民生活水平比城镇居民生活水平至少落后 7 年。在短期经济利益和长期经济发展的相机博弈中,短期经济利益占了上风;又因为污染具有外部性以及滞后性,在个体与群体博弈中,即使农村群体趋向保护生态环境,而农村居民个人可能会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出现道德风险。农村居民道德风险的成本较低,导致农村居民的败德行为屡禁不止。而如果群体趋向是破坏生态环境的,个体就是想保护生态环境必会心有余而力不足。2.3 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
“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能源消耗要降低20%,污染排放要降 10%。一些城市把依靠污染转嫁到农村作为治污的捷径。在调查中发现,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主要表现有三种:利用招商引资为诱饵,把高耗能、高烟尘、高粉尘、高噪声的污染企业设在农村;把那些废弃电脑和家电、过期商品甚至过期失效的药品,转移到了农村销售,让农民成为废旧品的再次使用者;把工业垃圾和城市生活垃圾直接排放到农村。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不仅破坏农村的生态环境,而且也会破坏城乡的统筹发展,因为农村各种污染最终还会通过水、大气污染和食品污染等渠道影响到城市。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必然会带来全局环境的恶化[3]。2.4环境管理体系及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
我国的农村环境管理体系呈现以下特点: 环境立法缺位、农村环境管理机构匾乏、环境保护职责权限分割并与污染的性质不匹配,因此基本上没有形成环境监测和统计工作体系。例如,目前对污染物排放实行的总量控制制度只对点源污染的控制有效,对解决面源污染问题的意义不大;对诸多小型企业的污染监控,也由于成本过高而难以实现。由于未建立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核算制度,对自然这样的利用动态缺乏真实地了解,是我国生态环境趋于恶化的一个重要成因。生态农业技术的选择缺乏环境政策制约机制,农技推广系统得不到有效的物质激励,导致一些推广人员对指导农民提高农药和化肥使用效率缺乏积极性,以致化肥、农药不合理施用情况加剧。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
3.1在思想观念方面,要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普及生态知识,倡导绿色消费 3.1.1 加强生态道德教育
生态道德意识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精神依托和道德基础[3]。要把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引入到农民的日常生活中去,增强农民对于自然的道德责任感。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介向农民传播绿色理念,帮助农民树起崇尚自然、热爱生态的道德情操,唤醒农民的生态良知,重新扶起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真正理解人与自然的平等及和谐统一。3.1.2 宣传普及生态知识
多形式、多方位、多层面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开展农民环境保护技能培训活动,让农民了解自然规律,养成尊重环境、善待环境的习惯;要对乡镇领导干部以及乡镇企业法人代表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和可持续发展知识的培训,引导他们自觉培养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增强他们的生态环境意识,提升他们生态环境保护的综合决策能力。3.1.3 倡导绿色消费,转变消费观念
在生产性消费上,引导农民购买由正规厂家生产的农药、化肥、种子以及农用生产工具,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在生活性消费上,倡导勤俭节约,有节制的追求物质享受,在消费的同时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形成健康的绿色消费模式。另外,要实行农村环境质量公告制度,定期发布农村环境质量,引导全社会监督,努力营造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舆论氛围,表扬先进典型,揭露违法行为,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学习生态知识、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让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深入人心。3.2 在经济发展方面,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推广绿色科技 3.2.1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要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遵循生态学规律,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预防与治理结合,以高新技术为基础,将绿色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使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谐循环,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一方面,要对产业结构和地区布局进行调整,协调好企业之间、产业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资源循环利用;另一方面,要把农村生产活动纳入到自然循环过程中,使所有的原料和能源都能在这个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的利用,从而减轻对农村环境的污染。3.2.2 实施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是指既可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以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保护环境的实用生产方法和措施。清洁生产要以节能、降耗、减污为目标,以技术改造和加强管理为手段,对农村经济活动全过程实施污染防治措施,从而达到防治污染,清除和减少对人类健康与生态环境的影响。清洁生产包括清洁的生产过程和清洁的产品两个方面的内容。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注意对土地、水源及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要节约原材料和能源资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不仅要实现生产过程中的无污染或不污染,而且生产出来的产品在使用、食用、加工和报废过程中也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3.2.3 推广绿色科技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类运用科技创造了巨大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但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由于运用不当,它又给人类带来了不利的后果,造成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为此我们必须大力推广绿色科技,使科技的应用既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又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要加强对生态农业技术、生态工业园区和生态城镇建设等领域的技术研究以及开发引用;不断壮大环境保护科研机构和研究队伍,组建高水平的生态专家队伍;关心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工作条件、工资待遇、生活条件,让他们能全身心投入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潮中;大力引进各类绿色新科技、新工艺、新产品,推广成熟的绿色农业技术,如“畜禽粪便和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土壤污染控制技术,农药残留速测技术”等,同时推广污染处理技术,如“防治乡镇工业废水、废气新技术、污灌区污染控制的治理技术”等,关注生物技术、无公害农业技术、经济施肥技术、节水技术等的发展。
3.3 在政策法律方面,要加强科学决策与立法,完善执法与监督机制 3.3.1 建立综合决策制度
政府有关部门在制定规划、计划及重大经济行为的拟议过程中,要把生态环境目标与经济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将环境保护融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根据全国不同农村地区环境的承载能力,确定不同农村地区的发展模式,拟定有利于农村环境保护的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的经济政策体系;加大宏观调控,适时出台相关政策,用宏观调控手段引导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包括引导生态型项目开发的扶持性政策,防止和遏制破坏性经营的刚性约束政策,旨在快速恢复生态植被的资源补偿性政策,以及旨在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的科技投入政策。
3.3.2 完善环境立法,建立健全农村环保法律法规体系
要在宪法中写入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加入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规定;制定、完善农村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与单行法,完善农村环境标准与制度;完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国务院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中关于农村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规定。同时,在农村环保法制建设过程中,要理性地借鉴其它国家先进的立法经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达到与国际环保法规接轨。
3.3.3 完善监督与执法机制,加强环境执法
法的生命力在于执行,监督是保证执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第一,要进一步完善环保工作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负总责、环保部门统一监督、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污染企业承担主要责任、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环境监督管理体系,加强上下级政府之间的监督以及环保机关内部上下级之间的垂直监督,完善公众监督。第二,要不断完善环境执法机制,健全执法机构体系。应建立一个从中央到地方进行统一管理的专门环保机构体制:由国家环境保护部对全国环保建设进行统一部署、管理、指挥、协调,各省、市、县级政府设置专门环保机构,此机构为国家环境保护部的分支机构。各地的环保执法工作统一由环保机构行使职权,垂直上一级环保机构管辖、监督,不隶属于当地政府。第三,要强化环境执法队伍,提高环境执法水平。不断提高执法队伍人员的政治觉悟,加强对执法队伍人员的业务培训,加大执行环保法规的力度,逐步改变人治重于法治的现象,减少地方保护主义对环境执法的干扰,努力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第四篇:学校标准化建设问题
学校标准化建设——办学条件方面需注意问题:
1、根据各学校上报标准化建设摸底情况表数据反映出来各学校普遍存在数据不真实,特别是生均仪器设备值差距较大,(如:县一小生均仪器设备值1160元,萨镇8所小学生均设备值分别为328元、191元、241元、206元、131元、131元、131元、153元)反映出学校固定资产账未能按要求完成。
2、校舍规划未能按标准要求测算,个别学校到2020年测算生均面积高达20平方米以上,低的只有5.3平方米;乡村学校没有制定学校远景规划,特别要注意校园四化建设与标准化建设相结合,避免硬化和绿化资金的浪费。
3、做好教育事业年报与标准化建设及其他报表数据统一口径,特别要注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的八项数据在事业年报中的重要性。
第五篇:浅谈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范文)
浅谈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及建设
【摘要】信息技术对企业发展的作用日益重要,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已势在必行。对许多企业来说,信息化建设困难重重,既有技术以及信息化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也有观念、管理等方面的。通过对目前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的研究,指出了一些制约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因素,提出了一套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方案。
【关键词】企业 信息化 核心竞争力
1一、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1、促进组织结构优化,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大多数中小企业的组织结构是建立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金字塔”型组织结构,但由于其存在多等级、多层次、机构臃肿,横向沟通困难,对外界变化反应迟缓等弊端,已不能适应日益复杂、变化多端的市场环境。而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企业可以简化企业组织生产经营的方式,减少中间环节和中间管理人员,从而建立起精良、敏捷、具有创新精神的“扁平”型组织结构。这种组织形式信息沟通畅通、及时,使市场和周围的信息同决策中心间的反馈更加迅速,提高了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
2、加快产品和技术的创新。
信息技术能极大提高企业获取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和新思想的能力。同时,现代信息技术与制造的结合所形成的各种企业信息技术,如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机辅助工艺编制、柔性制造系统、敏捷制造、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实现了企业开发、设计、制造、营销及管理的高度集成化,极大地增强了企业生产的柔性、敏捷性和适应性。此外,集成制造技术在产品设计开发中的扩散和渗透,使企业具备大规模定制的制造能力,其结果可使企业“个性化、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和服务;
3、促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
推进企业信息化是促进企业管理创新和各项管理工作升级的重要突破口。企业信息化不只是计算机硬件本身,更为重要的是与管理的有机结合。即在信息化过程中引进的不仅是信息技术,而更多的是通过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把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和方法引入到管理流程中,进行管理创新。以此建立良好的管理规范和管理流程,构建扎实的企业管理基础,实行科学管理,从而提高了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4、提高企业决策的科学性、正确性。
完备的信息是经营决策的基础。信息技术改变了企业获取信息、收集信息和传递信息的方式,使管理者对企业内部和外部信息的掌握更加完备、及时和准确。另外,各种决策工具如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的应用,极大地增强了决策者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方案评价选择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决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随意性和主观性,增强了决策的理性、科学性及快速反应,提高了决策的效益和效率;
5、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素质。
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是人员素质的竞争,人员素质在企业竞争优势中极为重要。企业信息化,可以加速知识在企业中的传播,使企业领导至全体员工知识水平、信息意识与信息利用能力提高,提升了企业人力资源的素质及企业文化的环境。不管是高层领导、技术人员还是业务人员都将在信息化过程中不断学习,学习
信息技术,学习新的管理理论,实现现有知识的及时更新和新知识的应用。
二、军工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军工企业是国防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核、航天、航空、船舶、兵器和电子等各个行业及相应产品,具有高技术密集和军民两用的特点。军工企业的主要业务是设计、生产、制造武器装备,其基础设施和支撑技术的水平直接决定着国防科技工业的供给能力和国防现代化的进程,对国民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也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军工产品的设计、生成、供给能力直接关系到国防建设力量的强弱、关系到未来战争的成败,因此,尤为重要。
另一方面,国际国内竞争的不断加剧,国际关系日趋多元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在现代的军事对抗中,需要配备高度信息化、高性能、高质量的现代化水平的武器装备。这些都对军工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它们不断建立和完善自主配套的工程产品设计、研发、生产体系,以提高对用户需求的响应能力、产品生产能力,要求企业实现一体化的、集成的信息化管理,包括研发、生产、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采购、销售等,加速企业业务的运行,从而提高企业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内部综合技术实力和整体的竞争能力。
三、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有了一定成效,特别是利用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已达到新的广度和深度。目前,计算机在企业的应用已经从单项应用向继承化、综合化和网络化发展,重点行业的大中型企业已经基本实现了生产过程自动化,企业信息化过程中重大信息工程推广应用相对滞后。国家经贸委近期的调查表明:300家国家重点企业中有80%以上已经建立办公自动化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70%以上接入了因特网,50%以上建立了内部的局域网。从总体上看,15000家国有大中型企业中,仅有10%基本实现信息化,中小企业实现了信息化的比例则更低。
(一)我国企业信息化总体水平较低
1、重视程度差别较大。
随着体制转轨,市场化压力的逐渐增大,企业深切体会到了信息的重要性,对信息化可以促进企业发展也基本达成共识。但从总体上来看,认识在不断提高,在实际操作上的重视程度各个企业却相差很大。
由于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认知程度的不同,企业信息化建设受重视的程度也不一样,很多企业对信息化的建设还存在着误区。他们认为,信息化建设就是买几台计算机联网,开发信息系统就是找人编程等,所以说在企业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上还存在一定的差别。
2、新成长的企业信息化建设起点高,老企业信息化基础相对薄弱。
改革开放后新成长起来的企业由于技术装备智能化水平高、市场观念和现代管理意识强,其信息化建设基础较好,很多企业在创建时就把信息化建设考虑在内。这些企业无论在信息化水平还是在信息化应用效果方面都比传统老企业具有明显优势。而老企业一般都形成了一套固定的管理方式,在信息的采集应用等方面都还很落后,在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软硬件配置都还达不到企业管理信息化的要求。
3、应用深度上还不够深入。
(1)基础应用的普及面较宽,重大信息工程建设相对滞后。
目前我国各种规模企业绝大部分都用上了微机,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信息处理和辅
助管理。许多大中型企业拥有相当多的信息技术设备,也培养和储备了一些自己的信息化人才队伍。但重大信息工程建设如资源制造管理软件(MRPⅡ)、企业资源管理软件(ERP)、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物料资源管理(MRP)等普及率低,水平也相对落后,有些企业应用效果不好。
p(2)信息化建设出现“分层”。
pp目前企业的信息化投入和运用的分布很不均衡。企业的中间技术层,尤其是设计部门和财务部门已经初步实现计算机管理;但企业的决策部门的信息化建设依旧很薄弱,基本停留在“形象工程”上,相关的报表满天飞;另一方面企业的末梢,如供应、生产、销售等环节的计算机基本上是空白,整个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呈现出中间大,两头小的格局,也即是目前的企业信息化建设还处于“战术层”的居多,而企业的“决策层”和“战略层”是相当薄弱的,也是下一步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一个重点。
p(3)信息化水平和普及程度因行业、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而存在差异。
pp总的来看,技术含量高的行业和经济发展水平及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企业管理水平高的企业,信息化水平和普及程度相对较高;技术含量低的行业和经济发展水平及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企业管理落后的企业,信息化水平和普及程度相对较低。
4、从技术实现上来看,研究较深,实现较浅,“信息孤岛”日见突出,管理理念亟待更新。
随着企业计算机技术运用的不断深入,不同软件间,尤其是不同部门间的数据信息不能共享,设计、管理、生产的数据不能进行交流,数据出现脱节,即产生“信息孤岛”,势必给企业的运用带来一些的缺陷,如信息需要重复多次的输入,信息存在很大的冗余,从而带来大量的垃圾信息,信息交流的一致性无法保证等。
p “信息孤岛”会严重地阻碍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进程,使企业在进行新一轮投入时,瞻前顾后,难于决断,而解决“信息孤岛”问题的关键不仅仅是在软件的技术方面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在企业的流程管理和相关的技术标注化等相关技术方面。pp单元技术需要进一步深化,计算机单元技术如CAD、财务等软件能解决企业部分紧急的问题,但随着企业计算机运用的不断深化,目前的软件无论从深度和广度都很难满足企业的要求,尤其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不断发展,老的瓶颈问题解决了,但新的瓶颈问题随之而来,计算机的进一步深化运用提到日程上来。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能否取得成功,除了相关的技术因素之外,更大的因素将取决于能不能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同企业的具体实际良好结合,“企业信息化建设以其说是技术问题还不如说是管理问题”。管理的不科学、流程的随意性、“人治”与“法制”的混淆,是国内企业的通病,如何运用良好的时机,整合企业的管理,不是某一个或几个信息集成商所能解决的,而是取决于企业的领导如何更新观念。由于企业由于所处的行业及历史背景各不相同,企业的运作模式虽有雷同,但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需求是互异的,就需要“量身定制”,以工具化、成组的设计来实现不同的需求,同时考虑信息的集成性和开放性是信息集成商所面临的挑战。
5、在资金投入方面由以硬件为主向软硬兼顾发展。
企业在信息化的投入中,已经摆脱前期的以硬件为主的投资方向,偏向于软件硬件和网络产品同时并重的局面,在有些企业的资金投入中软件的投入已经超过硬件的投入。企业对信息服务的投入开始有一定的认可,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企业对服务的投入也开始认可,尤其表现在系统软件的升级维护和定制开发等方面。
(二)制约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1、资金不足。中国有一大批的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虽说机制灵活、转型方便,但由于自身的规模小,资金不足是最大的难题。由此带来的融资难、贷款难的问题,使他们和大企业相比,在资金方面劣势极为明显。信息化的进程需要一定量资金的投入软硬件建设,同时还要保证维护和管理工作,这是一项长时间的工作,更需要资金物力的不断投入。而显然,目前国内的中小型企业达不到这些要求。因此,占国内企业总数90%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极大地影响了我国企业信息化的总体水平。
2、人才缺乏。企业信息化是利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等现代化手段来实现的,因此需要一批高技术人才保证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但是中国的网络人才多集中于IT界,或任职于大公司、大企业的IT部门,因此,一般中小企业很少有专业人才。这种人才的失衡也是导致企业信息化进程不顺的原因。
3、管理水平普遍落后。由于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中国大多数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未能摆脱以往陈旧的管理模式。以前的信息量少、信息传递都是靠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量的不断增加,计算机已经成为了信息传递的主要载体。然而很多企业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未能重视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和投入,这给企业信息化的普及带来了不小的阻力。
4、国内网络普及率低。就全国范围的网络系统来看,我国的网络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网络普及率较低。我国有60%以上的企业根本没有自己的网络,没有条件实行信息共享,造成了后果就是行业信息流通量的严重不足。而且整个网络的安全状况也为一些已布网络和将布网络的企业带来很大的忧患,国内相关的网络法的不完善也给企业网络共享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军工行业信息化创新迫切需要完善的管理体制
目前我国大型军工企业信息化建设,普遍存在着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大多数企业缺少科学的体制来规范企业各个流程,缺少完整、有效的标
准、规范和规章制度,来约束、规范企业采集和处理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积累、维护,从而使得企业的研发、生产难以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导致信息孤岛的产生和集成的困难。
许多企业对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还停留在“重技术、轻管理”的层面
上,缺少良好的管理规范和科学的管理流程,企业整体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一种流行的说法就是企业的现状是“20年前的管理,10年前的网络,当代的硬件”。信息化建设应该建立在扎实可行的企业管理的基础之上,将先进的管理理念与信息技术相结合。通过信息系统,使得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员工之间的沟通更加容易、迅速,从而提高工作和协作效率。
对企业信息化的内涵理解上有一定的片面性,把信息化与信息技术混淆
起来。以为买了设备,联上网,开发一个应用系统就是实现了企业信息化。经常出现信息技术系统建立好了,但是数据不准确、不及时,没有与业务流程集成在一起,没有多少人使用,对企业的效益贡献不显著。信息技术必须与业务流程紧密结合,信息化要成为员工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企业决策要以数据为依据,把数据的准确性当成企业的生命线,信息化才能促进企业的经济效益,才可能成功。
缺乏历史数据积累。生产过程中没有数据或没有进行数据积累,知识复
用常常是依赖于个人经验,预测也就成为空谈。信息化建设应为企业的资产积累、共享提供切实可用的平台。
信息化建设缺少对人力资源的关注。管理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人力资
源”。国家之间的竞争,企业与企业间的竞争,是知识与技术的竞争,从实质上是对人才资源的争夺。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成功的前提。应该将人力资源管理纳入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范畴,建立、完善人员引进、培训、考核的管理体系。
以上种种不足,归根结底,都表明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一套完整的、有效的标准、规范和规章制度。一个企业要想持续、稳定地发展,必须具有完善的、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来对企业行为进行约束、维护,保证企业信息化走在正常、稳定和规范的轨道上,才能具有生命力、竞争力、创造力。经验与体会
军工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难点在于制度化。
人类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为保证这种发展变化稳定而有序,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实践中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各种事物和概念以及人的社会行为等制定许多人为的约束,并不断地强制或非强制地加以实施。
企业制度就是其中的一种约束。企业制度具有几个特点:首先,它是一种人为的约束。是根据某种企业需求制定出来的,是人们根据客观需要通过主观作用所产生的结果。其次,这种约束及其实施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和进步。第三,这种约束必须最终能够取得效益。
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制度化的最大难点是如何在组织内推行规章制度,尤其是当其与习惯做法有差异、甚至是冲突时。事实上,通过制度化顶点的路程不是笔直的,甚至可能出现反复。
在制度化的进程中,需要特别关注以下因素:
(1)企业领导的重视和决心
企业的领导的认识、决心和推动,在制度化进程中始终是至关重要的。如果管理者的重视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将会有许多实际问题难以解决,最终导致制度化的夭折。
领导者的重视和决心,还体现在经济投入上。俗话说“没有免费的午餐”,信息化建设也是需要相对的投入,这些投入既包括物质方面的,如资源、资金、时间,也包括精神方面的,如领导者的重视、决心等,二者缺一不可。
(2)重视培训
制度化的过程不是笔直的。任何一个标准规范要想得到全组织的认可,最终实现制度化,被整个组织所了解,是极其关键的第一步。了解的方式有多种,培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
我们已经认识到,制度化的理想境界就是形成企业文化。无论对于企业,还是企业内的每个人来说,企业文化已经不再是一种硬性的规定,而是发展成为一种内在的约束力。我所正在向此目标持续改进,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