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网上实名制报道
网络实名制迫近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作者:舒泰峰 日期:2010-4-21
“强调实名制,会给人一种错觉,是在监视。而网络身份证其实是强调保护网民利益的,现在与网络利益相关的已经有上亿人了,为了这上亿人也应该做这件事情了。做完了之后,国家有关部门说,有些事情正好要利用网络身份证,那是另一回事”
实名制再次成为焦点。
3月5日,工信部部长李毅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网络实名制是个大方向。3月16日,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陈金桥表示,酝酿已久的手机及网络实名制有望在2010年实施。这是有关部门首次就手机和网络实名制在全国实施提出时间表。两天后,重庆市政法委的一次会议透露,重庆警方将启动网络实名制。
官方紧锣密鼓地表态,舆论则为此激烈交锋。重庆将启实名制的消息发布后,北京外国语大学一位教授随即发文称“网络实名制„特区‟建不得”。
通信门户飞象网CEO、通信业知名观察人士项立刚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互联网自发明之初就是自由和开放的,而且,目前即便要进行实名制,也没有一套管理体系。
早在2009年五一时,杭州市就开始实行《杭州市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保护管理条例》,率先试水网络实名制,但最终不了了之。
北京邮电大学校长方滨兴对本刊记者直言:“现在讨论实名制没有意义,讨论了半天也做不到。”
实名制屡屡受挫
实名制最早进入公众视野是在2002年。当时,各大论坛纷纷转载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李希光的一篇访谈文章,建议“中国人大应该禁止任何人网上匿名”,引起轩然大波,由此引发了对网络实名制的第一次激辩。
李希光的提议并未带来政策改变,后来他也放弃了“前台实名制”,声称“禁止网上匿名是非常不现实的,在法律上和技术上都行不通”。
从那以后,实名制开始从不同角度切入网民生活,但大多集中于“后台实名制”。这也是现在对于实名制的普遍理解,即网民依然持有虚拟的网络账号,但网号与网民的真实身份信息一一绑定。
近几年来,实名制的倡议和讨论持续不断,但却鲜见有效的政策。这其中影响较大的,一个是2003年,各地的网吧管理部门要求所有网吧对客户进行身份证信息登记;一个是2004年,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校园网络管理工作的意见》,高校BBS不再面向社会开放。这两项措施都是采用后台实名制管理,成为少有的实行至今的实名制措施。
前台实名制亦有尝试。2006 年10月,原信产部提出对博客实行实名制。2007年,中国互联网协会主持推进博客实名制。后来,虽有博客服务提供商推出实名制注册的博客网站,但是博客实名制并未获得成功。
2008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王晶提出了“互联网有限网络实名制管理办法”的议案,为网络实名制进行立法准备。在当年8月,工信部给予回复:由于具体条件所限,目前马上实行网络实名制,“存在一定的困难”。
网络身份证正在试点
实名制的关键在于网络账号和现实身份信息的绑定。项立刚认为,现在还没有能够达到这一目标的技术系统。这一直是质疑实名制可行性的重要原因。
不过,方滨兴说,实际上,这套系统现在已经研制出来并在试点,这就是网络身份证,“公安部门大概在1999、2000年时就开始推网络身份证。但那时候环境不行。当时大家上网主要是浏览信息,做这个给人感觉是想监视大家。”于是不了了之。
在方滨兴看来,没有网络身份证,实名制实现不了。网络身份证的实现,有两个问题要解决:一个是如何将网络身份和物理身份进行捆绑,另一个是如何使用网络身份证。
网络身份和物理身份的对接,最直接的做法是将网络账号与身份证捆绑。早在2008年,韩国就已经通过这个方法成为世界上首个实施网络实名制的国家。在韩国的一些主要网站登录时,用户需要输入个人身份证号码等信息并得到验证,而为了保护用户隐私,个人信息仅限于后台注册,在前台用户依然可以使用虚拟网名。
但方滨兴认为,现实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得网络身份证和物理身份证的捆绑无法达到遏制犯罪的效果。他说,有不少非法人员到农村大量收购身份证,“有人卖100元,再花几十块钱补办一个就好了。”而在网络上,也有大量收购身份证的信息四处流传。
为此,方滨兴建议,用社保号取代身份证号与网络身份证进行捆绑。因为每个人都需要通过社会保险号从政府获得收入,很难买卖。
“上海据说在做试点,就是跟社保号捆绑的。这样就能保证唯一性。”方滨兴说。
实现捆绑之后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怎样使用。像在现实生活中需要出示身份证一样,网络身份证也需要一个介质来验证身份信息。“得有个标准协议,能够在读网络身份证的时候读的就是这个东西,而不是手敲的一个假的东西。”
解决方案很简单:每个网民发一个U盘,需要验证身份时,插入U盘并输入相应的密码即可。这个技术和现在的网上银行使用的U盾技术相似。
而为了保护网民隐私,公安部门会通过身份证号或者社保号生成新的伪码号,在网站登录验证信息时,留下的是伪码号信息而不是个人身份信息。
飞机场还是商场
近几年,电子商务、网络游戏迅速发展,网民的在线商业交易暴增。如淘宝网,2009年交易额高达2000亿元人民币。伴随网络交易的兴起,网络经济纠纷和犯罪行为日益增多,这给网络身份证的推行带来了现实需求。“现在大多数网上注册没有出示身份证,知道他犯罪也打击不了。”方滨兴说。
他认为现在是时候推行网络身份证了,“国际社会也在做IDM标准,就是个人身份证管理体系,让个人身份和电子身份证对应上。比如德国已经有了电子身份证,而且据说在今年年底要在全国推广。澳大利亚甚至都有电子护照。”
“强调实名制,会给人一种错觉,是在监视。而网络身份证其实是强调保护网民利益的,现在与网络利益相关的已经有上亿人了,为了这上亿人也应该做这件事情了。做完了之后,国家有关部门说,有些事情正好要利用网络身份证,那是另一回事。”方滨兴说。
一直以来,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对公共安全的需求,是实名制推进的主要动力。而对于网络自由的倡导,则成为抵制实名制的主要精神力量。
“互联网开始的时候就是开放自由的网络,从来没有任何管理。”项立刚说。一直以来,匿名也被视为是互联网的魅力所在。“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来自1993年《纽约客》杂志的这句话已经成为网络世界的经典。
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近年来SNS(社交网站)、博客、微博等新的网络传播方式出现,进行实名注册的网友却呈现明显的上涨势头。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胡泳对此现象颇为关注,他说,目前在网上做到完全匿名不太可能,同时网友们也发现,匿名、实名各有好处。
人人网、开心网等实行实名注册的社会性网络迅速成为web2.0时代的宠儿,也正印证了这个看法,网络实名亦能为网上交流与交易带来匿名所无法得到的好处与乐趣。
至于说借实名制以遏制犯罪,胡泳并不认可,他认为以此为推进实名制的理由十分牵强,而作为结果,“当风险被不正当地渲染,以致自由被压缩,这会造成安全与自由的平衡点被打破,公众很难接受。”
平衡点在哪里?胡泳说,就像现实生活中我们坐飞机和逛商场一样,其实都存在危险,但是显然前者风险更大,因此需要进行身份验证;而如果逛商场也采取同样措施,成本则无疑太高了。
而网络到底是飞机场还是商场,胡泳认为这应该视具体情况而定:“每一个网络社区都有自己的规则,最终是否实名,应该由这个社会的网友来决定。”
网络实名既不应该也不可行 来源:经济观察报 作者:汪雷 日期:2010-3-28
上周,重庆宣布逐步推行网络实名制,把市民QQ群、微博、手机短信等,纳入警方监管范围。此举,可看作中国正式启动网络实名制迈出的第一步。如果重庆试点顺利,未来便将在各省推开,直至全国实行。
概括而言,网络实名制包含两个内容,一是网站开办者实名登记。二是网上发言者实名,并与身份证号码对应。
网络实名制已讨论多年,为何当下忽然启动?两会上,工信部部长李毅中表态,“网络实名制是个大方向”,是强有力的助推器。这表明中国决策层对于如何治理网络,终于达成了一致。截至目前,工信部尚没有正式文件,具体指明网络实名制的政策意图何在。
不过,从目前网络热议来看,网络实名制支持一方列出了网络的四宗罪:第一罪是“毒害”青少年;第二罪是消极、反动言论,危及公共安全;第三罪是滋生“病态文化”;第四罪是侵犯个人隐私。例如人肉搜索、“艳照门”等。
而反对一方则提出,一旦网络实名践行,中国将丧失舆论监督和言论自由的平台、丧失反腐败重要力量、决策层失去倾听基层民声之通道、年轻人也没有了最开心的娱乐平台。届时,高兴的将是贪官和痛恨言论自由之人,失望的将是群众和勤勉的执政者。
上述论及的 “网络四宗罪”确有整顿之必要。但网络实名能否完成这个任务呢?答案却是值得怀疑的。尤为甚者,这一剂猛药不仅无效,而且还有着严重的副作用,即网络实名必令网络舆论监督、反腐败之功能陷于瘫痪。最坏的结果恐怕是,脏水没泼掉,孩子却从盆里掉出去了。
我们不妨逐一来看,对于“黄色网站毒害青少年”的问题,网络实名的约束重点是网站开办者实名注册,这样很容易锁定黄色网站经营者。
这个政策眼下已经实施,而且强调个人不允许注册中国政府管理的.CN域名,因为工信部认为个人网站难以管理。从结果来看,这导致近期.CN域名注册量快速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而国外的.COM域名注册没有任何限制,在短时间内翻了十倍。
由于.COM域名注册商在国外,论坛开办者也可选择国外网站内容托管商,这使得中国政策对其没有约束力,这导致90%的黄色网站恰恰选择了.COM域名做避风港。刹不住.COM域名涉黄,网络扫黄也将无功而返。而从技术上讲,政府屏蔽的手段无法阻止国内网民登录国外各类型网站。
实名办网站的结果是,把大量网站赶到了国外,国内网民则可任意登录这些网站。政府对网络的管理,恐怕只会是越管越乱。
网络实名制对 “反动言论危及公共安全”的控制,则强调发言者登录才能发言或发帖,登录需用真名和身份证号码。如果只是普通人在网上发发牢骚,相信他们不会在乎使用实名,因为网络实名主要是后台实名,前台显示的还是发言者的网名,网民无需担心身份随时会被识破。
不过,若有人蓄意上网发表反动言论,或散布谣言,或确需匿名举报贪污腐败,网络实名对其同样无法控制。君不见股市上的老鼠仓、倒卖身份证开户的问题从来没能得到遏制。现实中无法做到的,试图在网络上实现,更是枉然。尤其眼下个人信息泄漏如此猖獗,利用他人信息上网发言,几乎可以视作没有门槛。仅此一条,就可令网络实名制全线崩溃。
至于网络文化是否是 “病态文化”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没人有权力去确定哪种文化是健康或病态的。
网络侵犯个人隐私的问题,则更应通过法律途径约束,尽管这种约束难度是巨大的。但可以肯定,网络实名制的实施,也不会令这个难度变小。现实推行中,实名上网还面临一些难以逾越的障碍,例如军官、士兵、武警、非中国国籍人员,都没有中国身份证,如果他们以军官证、护照等有效证件上网,就意味着掌握这些机密信息的部门,要向所有网站开放敏感人员信息查询功能,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另外,中国也还有不少没有户籍的群体……
再有,实名登录将使中国的网站经营者,拥有海量的个人信息,由此可能引发的一系列严重后果,又该如何加以规避。
事实上,唯一能够实现网站管束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韩国实施的网络实名制。其核心内容是,一个终端(电脑、手机)只对应一个IP地址,这样只要是从这个终端发出的信息,监管者对照IP可迅速找到终端拥有者。
不过,这一模式短期内中国无法实现。因为在全球40亿个IPV4地址的分配过程中,中国没能获得足够多的IP地址,以保证4亿网民和6亿多手机用户能获得固定的IP地址。随着技术的发展,只有中国的网络升级到IPV6,届时IP地址无限多,网络实名才能实现。不过,这至少要十年时间和数千亿的投入。即便是国外,目前都还只是在做IPV4过渡到IPV6的工作,没有全面应用IPV6网络。
建议决策部门慎行网络实名制,好人不必管,坏人管不住,网络实名制既不应该,也不可行。
网络实名制应给网民留点“骂”权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巫伟 日期:2010-3-2
互联网时代,人的脸皮要厚一点,才能活得下去。正如可怜的女车模兽兽,如果说允许前男友拍下性爱视频是一个错误,那么被人传到网上就是一场灾难了。假如你也遭遇同样的不堪,你将如何面对公众,如何在众人异样的眼光中继续生活下去?除了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我们也不妨设想一下,如果网络实现了实名制,那个制造“艳照门”的人是不是还敢于这么放肆?
其实不光是公众人物,我们每个人在享受网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都可能要承受它带来的压力。作为一名记者,因为有了互联网,因为报纸上发表的文章被放到了网站,读者的反馈来得前所未有的快。发表评论的网民都是匿名的,这下好了,敞开嘴巴说吧!虽然我自认是一个特别追求客观的人,文章也尽量避免偏激,但是说实话,这些年在网上也挨了不少骂。我敢肯定,不少网民根本没有耐心把文章从头读完,甚至没功夫看明白你要表达的意思,稍有不顺意,马上就吐脏字了。批评也就罢了,但有些回帖、评论,不是在讨论事情,完全就是谩骂、人身攻击。
于是我又想,如果实行了网络实名制,这些张口胡说的人是不是会收敛一些呢?可是转念一想,那些骂人的话在网页上不显示,它就不存在了吗?那些骂人的人不写出来,他就不会在心里骂了吗?刚开始,我对于自己文章后面那些犀利的评论也很不适应,但渐渐地明白了,很多人上网不是来讲理的,而是来发泄情绪的。有时间看看回帖,你要不以赞喜,不以弹悲,看到那些不分青红皂白的国骂,一笑置之吧!
现在的问题是,国家有关部门对这样的现象不肯袖手旁观了。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透露,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实施手机实名制、网络实名制。咱们也知道,国家有关部门真心想要推动的措施,很少有推不动的。既然有关部门有意,网络实名制恐怕是离我们不远,就要逐渐成为现实了。当然,有关部门的出发点是信息安全,打击网络淫秽色情和非法信息什么的,不会像我的目的那么浅薄,就指望着封住无聊之辈的幽幽之口。
网络实名制当然是好事,谁干谁埋单,谁说谁负责。至少那些藏在网络阴暗处的人,在干见不得人勾当之前,要三思而行了;那些大嘴巴在胡言乱语的时候,也该有所顾忌,学会对自己所说的话负责了。不过,我更担心的还是,网络实名制之后,如何进一步保障网民正常表达个人意见的权利和积极性。君不见,21世纪都过了十年了,还有像王帅这样的网民,就因为在网上发表了一些对家乡的批评意见,就遭到有关部门的“跨省追捕”。网络实名制之后,因言获罪的事是否更容易上演,王帅们是否会变得噤若寒蝉?我相信,与网络实名制一起落地的,还应该有一些对于网络舆论的制度性保障,至少要给网民留下一点“骂人”的权利吧!
“网络实名”利害辨 来源:新世纪周刊 作者:季卫东 日期:2010-5-12
在导入网络实名制之前,首先应确保以实名发表言论的自由能受到法律的充分保障
任何事物都可以在不同层面一分为二,有利有弊。互联网也不例外。
数码信息技术的确大幅度地扩大了言论的自由度,但同时也或多或少减轻了言论的责任感。因此,互联网既有利于人与人之间互相理解的沟通,也提供了侵害他人隐私和名誉权的机会,甚至还在一定条件下构成犯罪行为的温床,从而造成人与人之间互相戒备的沟壑。
另一方面,互联网的技术手段还可以加强监督的功能,形成“视线的陷阱”,使得社会控制的效率空前提高。正是自由、责任以及规制犬牙交错的复杂关系,诱发了围绕“网络实名制”的激烈争论。
在日本和韩国,导入网络实名制的提案之所以赢得大多数公民的支持,原因在于表达自由的制度性保障已经确立,而对表达自由的滥用行径开始蔓延,酿成“过犹不及”的氛围。其中“电脑空间欺负人”(Cyber-bullying)现象尤其令人厌恶,却无法杜绝。
事实上,一旦某个心理阴暗的小人匿名在BBS上针对特定的公民(特别是明星、名人)进行造谣诽谤,一群不明真相、喜欢起哄的网民再发出恶意跟帖,就会形成不断增殖的语言暴力。而被害人在匿名者毫无根据的中伤大合唱中有口难辩,既无从采取起诉等手段来澄清真相、追究责任、维护自己的名誉权,又不可能在网络世界清除所有侮辱性文字的流毒,只好忍气吞声听凭权利遭受悖德行为的蹂躏。这样的事态继续演化下去,结局十分可怕。这种微观层面的侵犯人权现象在韩国已经导致好几个演艺界人士自杀,成为该国2007年通过网络实名制法案的直接契机。
中国也存在同样的问题,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近年来,“泼墨门”事件层出不穷,好像“谣言止于智者”或者“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的逻辑并不总是很灵。加上长期形成的政治运动和权力斗争的传统,在一些地方和群体里助长了密告、打小报告的陋习,更使得网络上的语言暴力平添许多杀伤效果。数码信息技术似乎把整人伎俩与虚拟民意更进一步结合起来了,描绘出另类“互联网政治”的风景线,蔚为大观。
在这个意义上,引进网络实名制是言之成理、持之有据的。否则,网吧以及空港、酒店的自由上网终端就有可能“公共厕所”化,甚至成为戴震早就留意到的那种“以理杀人”的作案工具。
在这里,需要特别强调一点,即我们应该严格区别私人攻击与公共监督这两种完全不同的范畴,不能对网络里的大鸣大放(包括过激化的批评)一概持否定或压抑的态度,也不能把严格的真实性作为那些涉及公共事务的言论发表的前提条件。尤其是在制度化的主流媒体尚未充分开放言路的情况下,对网络舆论不能不放松一些,以免出现龚自珍所谓“万马齐喑究可哀”的局面。
令人遗憾的是,最近有关部门在介绍中国探索网络实名制的动向时,似乎侧重点落在取消新闻跟帖“匿名发言”功能上,显示出加强对公共舆论进行控制的意图。虽然匿名者对政府进行造谣诽谤的行径同样不能容许,但两害相权取其轻,在公共事务中还是应该将表达自由原则放在价值序列的优先位置。如果导入网络实名制的目的不是保障微观人权,而是通过网络的限制本人认证制度来加强政府的无限制权力,怎样能得到网民的多数支持呢?
仅从表达自由的角度来看,互联网的确是因匿名而活泼的。互联网里纵横交错的言路,促进了信息的流通,形成了不同意见就说服力进行竞争的格局。BBS上的涂鸦和跟帖,在客观上导致了规范文本的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角色互换,迫使政府在进行决策时更加注意匿名化的普遍听众(universal audience)的反应。
在中国,哈贝马斯所设想的那种市民社会的公共领域,主要呈现于虚拟空间。如果推行网络实名制,会不会破坏已经成形的“意见市场”,带来思想的沉寂和单调化?这个问题值得反复斟酌。
为了防止上述弊端,在导入网络实名制之前,首先应该通过一些具体的制度安排落实宪法规定的表达自由,使之不至于名存实亡,确保以实名发表言论的自由能受到法律的充分保障,不容许版主任意删帖和屏蔽,还要确保互联网之外的公众媒体也能开放言路,鼓励实名建言的公益精神。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推行网络实名制才不会招致“防民之口胜于防川”的非议,才不会在电脑空间里造成鸦雀无声的单调乏味。
在这些问题未解决之前,与其勉强建立网络实名制,毋宁先推行“网络实名优待制”,通过因势利导、循名求实而逐步改善话语空间,以避免仓卒行事带来“名至实不归”的后果。
第二篇:2015春见网上报道
顶部变化图片搜索 网站首页
德育新闻社会新闻学校新闻德育活动网内公告教育快递 校园教育德育方法师德风采团队活动校园风采学生园地
公民教育文明礼仪传统美德行为道德心理健康法律教育安全教育 家庭教育教子有方家教古训家教故事父母课堂 政策文件政策资讯政策法规政策解读政策文件 教育资源教师园地教育案例学习资源教育影视
您现在正在浏览: 首页 » 德育新闻 » 学校新闻 » 正文
沿河四中隆重举行2015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
发布时间: 2015-03-23 08:59:32
供稿人:何兰化
发布人:谢刚
来源:沿河四中
摘要:
沿河四中隆重举行2015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
3月10日下午2时30分,沿河四中全体教师齐聚操场主席台上,站在学生面前,面对国旗,举起右手,庄严宣读沿河教师誓词:“我将坚守教坛,教书育人„„”拉开了沿河四中2015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的序幕。
会上,校长兰显亮同志作了题为《抓质量 重德育 促养成 师生携手创沿河品牌学校》的新学期工作报告。他从教育质量、德育工作、养成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向全体师生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要求,勉励全体师生携手共进,努力创建书香校园、诚信校园和绿色校园。
分管德育的陈智校长就作了2015年四中首场道德讲堂知识讲座,他的讲座主要提从两方面着手的:一是在全校营造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和班风,二是让尊重、责任、荣誉、安全成为四中全体师生工作和学习的常规和引领。他希望通过道德讲堂的深入开展,四中教师的教学行为会更规范,四中学生的养成教育会更优秀,能让沿河人看到又一个全新的学校精神风貌。校党支部书记黄廷龙同志宣布了对2014年下期优秀学生等的表彰,各年级学生代表在开学典礼上表明了勤奋学习,努力拼搏的决心。
全体教师宣读沿河教师誓词
顶部变化图片搜索 网站首页
德育新闻社会新闻学校新闻德育活动网内公告教育快递 校园教育德育方法师德风采团队活动校园风采学生园地
公民教育文明礼仪传统美德行为道德心理健康法律教育安全教育 家庭教育教子有方家教古训家教故事父母课堂 政策文件政策资讯政策法规政策解读政策文件 教育资源教师园地教育案例学习资源教育影视 红色资源红色教育英模事迹图文影视 您现在正在浏览: 首页 » 德育新闻 » 学校新闻 » 正文 沿河四中四举措加强“9+3”教育工作
发布时间: 2015-03-23 08:49:00
供稿人:崔德洪 何兰化
发布人:谢刚
来源:贵州省教育科学院编辑 摘要:
沿河四中四举措加强“9+3”教育工作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沿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宣传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沿府办发【2015】15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工作方案的通知》(沿府办发【2015】16号)及2015年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控掇保学和中职招生工作会议精神,2015年春季学期沿河四中采取“四加强”做好教育“9+3”计划工作。
一是组织领导。成立沿河四中实施教育“9+3”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学校派一名中层干部到各班负责,统筹实施教育“9+3”计划,部署和调度相关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二是广泛宣传。通过召开全校教职工会议3次、召开九年级家长会1次,发放宣传单1200多份、悬挂横幅标语7幅、班级专栏、邀请沿河县中等职业学校招进入九年级各班进行招生宣传等多种形式,把集中宣传与平时宣传结合起来,广泛宣传教育“9+3”计划,营造人人关心教育、社会各界支持实施“9+3”计划的良好氛围。
三是加强控辍保学。层层签订控辍保学责任书,认真落实控辍保学“三项制度”,严格执行“双线包保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采取学校、教师、家长和村委(社区)、家长的双向动员措施,各班摸清“动摇生”、“家困生”、“学困生”底数,分类登记造册,把控辍目标分解量化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确保每一名适龄儿童都能进入学校上学
四是抓好毕业生管理。制定《沿河四中2015高中阶段招生任务及“9+3”工作实施方案》、《沿河四中初中毕业生升学目标分解责任状》《沿河四中“9+3”计划毕业生追踪表》并下发到各班主任及各包干教师,由班主任根据本班毕业生名册做好毕业生追踪动员工作;学校加强对学生情况追踪,建立控辍保学台账,对转出九年级学生进行继续追踪,了解每一名毕业生去向,确保九年级应届毕业生都能进入高中或中职上学。
图为学校专栏宣传“9+3”
网站首页
德育新闻社会新闻学校新闻德育活动网内公告教育快递 校园教育德育方法师德风采团队活动校园风采学生园地
公民教育文明礼仪传统美德行为道德心理健康法律教育安全教育 家庭教育教子有方家教古训家教故事父母课堂 政策文件政策资讯政策法规政策解读政策文件 教育资源教师园地教育案例学习资源教育影视 红色资源红色教育英模事迹图文影视 您现在正在浏览: 首页 » 德育新闻 » 学校新闻 » 正文 沿河四中开展2015年春季学期首次校园安全隐患大排查
发布时间: 2015-03-18 10:23:02
供稿人:何兰化
发布人:谢刚
来源:沿河四中 摘要:
沿河四中开展2015年春季学期首次校园安全隐患大排查
此次排查中,针对沿河四中校外流动摊点及校园周边环境,排查学生进入网吧、排查学生骑车现象,校园围墙、厕所、楼梯、护栏和供水、供电、应急照明、疏散通道、消防安全等设施,同时对男女生宿舍楼、教室内的教学设施设备,学校物品保管室、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各办公室、学生食堂、操场体育设施等重点部位进行全面、认真、细致检查,做到不漏一处,不留任何死角。对排查的安全隐患逐一造册登记,建立台账,制定措施,落实专人负责,限期整改。并通过召开全体教师会、学生集会,进行宣传教育,同时要求各班级在开学第一周开展了“安全在于防范”的主题班会,使安全教育深入人心。
沿河四中通过此次大排查,进一步增强了学校安全管理意识,落实了学校安全管理责任,提升了学校应急能力和安全管理工作水平,有效预防了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
陈智校长对食堂留样食品开展检查
第三篇:云南移动网上营业厅“实名制登记”操作方法
云南移动网上营业厅“实名制登记”操作方法
一、操作步骤、依次点击进入:全球通/动感地带/神州行网上营业厅→我的账户信息→个人资料管理→实名制登记
第一步:登录网上营业厅:电脑访问yn.10086.cn,输入手机号码、服务密码、验证码,如下图所示:
点击“登录”后,第二步:进入网上营业厅,选择实名制登记:进入网上营业厅后,选择“我的账户信息→个人资料管理→实名制登记”,如下图所示:
第三步:输入机主姓名、证件号码:进入网上营业厅后,选择“我的账户信息→个人资料管理→实名制登记”,如下图所示:
点击“提交”弹出二次确认页面,如下图所示:
点击“确定”,页面提示业务办理成功,如下图所示:
第四步:回复确认短信完成实名制登记:页面提示受理成功后,同时下发系统短信至客户手机,短信内容为:“尊敬的客户,您登记的机主实名资料为:姓名:张三#证件号码:530***************#,回复SMQR确认信息无误,您的机主资料将登记确认。不回复24小时后登记信息自动失效。”
客户24小时内回复“SMQR”后,系统回复短信内容为:“尊敬的客户,您的手机号码机主资料已登记为:姓名:张三 #证件号码: 530***************#;发票打印客户名称为:张三。业务办理成功。详询10086。”
第四篇:网上祭英烈活动报道
网上祭英烈 缅怀烈士情
——平安街道新李小学“网上祭英烈”活动报道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传统精神,缅怀先烈及先贤,在清明节来临之际,新李小学积极组织学生在网上参加“网上祭英烈”活动。
通过网上学习,浏览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倡导学生进行网上献花、网上敬言,同学们了解了更多为祖国和民族的解放战争中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事迹,加深了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一段段网上留言寄托着同学们对先烈先贤的哀思与敬仰,表达着同学们的决心与信念。通过这次网上祭英烈教育活动,有效地引导了青少年学生的网络生活,更好地把网络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网络对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积极的、有益的影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第五篇:学校报道《网上祭英烈》
网上祭英烈 共铸中华魂
——宋家沟小学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纪实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传统精神,缅怀先烈、先人和先贤,在清明节期间宋家沟小学积极组织学生登陆人民网上参加“网上祭英烈”活动。
通过网上学习,浏览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倡导学生进行网上献花、网上留言,同学们了解了更多为祖国和民族的解放战争中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事迹,加深了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一段段网上留言寄托着同学们对先烈的哀思与敬仰,表达着同学们的决心与信念。通过这次网上祭英烈教育活动,同学们不但利用网络全面翔实地了解、学习了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感受到了英烈们的崇高精神,而且丰富了同学们网络生活的新内容,拓宽了网络学习的新空间,开辟了网上生活的新渠道。
活动的开展,有效地引导了青少年学生的网络生活,更好地把网络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网络对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积极的、有益的影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