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实名制管理办法
南京市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施工作业人员实名制管理办法
为加强对施工作业人员的管理和服务,规范项目部劳务分包和用工行为,促进项目安全生产、工程质量水平的提升,根据“南京市建筑业施工人员实名制管理办法”等各项文件的规定,结合我公司项目实际情况,制定公司施工作业人员实名制管理办法。
一、成立实名制管理小组 分管领导:李玥 组长: 陈亚军
副组长: 葛启元 吕钢
组员: 张媛 吴宁 章国兵 张国强 房寿萍 责任部门:人力资源部
二、项目进入实名制管理流程 方式一:由建设方缴纳社会保障费
项目取得中标通知书→建设方缴纳社会保障费(具体缴费要求参照《关于建设工程社会保障费管理的实施意见》实施)→建设方取得施工许可证→施工方向建设方索取社会保障费缴纳收据→施工方前往南京市建筑业施工人员服务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工管中心)办理相关登记手续→中标项目正式进入市实名制管理流程。方式二:由施工方缴纳社会保障费
项目取得中标通知书→由施工方直接缴交社会保障费(目前缴费比为工程中标价的0.42%,缴纳内容为社会保障费中的大病,工伤保险部分)→施工方前往工管中心办理相关登记手续→中标项目正式进入市实名制管理流程。
三、实名制管理部门职责分工
1、人资部:
(1)建立并完善实名制管理制度。
(2)与工管中心核实各项目社会保障费缴纳费用及流程。(3)与纳入实名制管理的项目部签订实名制管理协议。
(4)落实并监督项目部工资发放、考勤、工伤、体检等实名制日常管理工作。
(5)依照工管中心出台的实名制动态评价表(附件一)跟踪项目得分情况。
(6)按季度对实名制管理各项目的分数进行评估,不合格项及时向项目部开具整改通知单(附件二)并限期整改。
(7)定期组织项目部实名制管理员及负责人召开实名制管理会议,完善项目部实名制管理相关事宜。
(8)定期组织召开公司实名制管理小组会议,及时向领导及各部门汇报实名制管理情况。
2、财务部:
(1)审核项目部每月工资发放额并汇款至劳务公司账户。(2)社会保障费汇缴及退款相关事宜。
(3)项目部季度考核分数不达标导致扣款的,由财务部在项目年底奖金中扣除。
(4)定期参加公司实名制管理会议,及时了解公司实名制管理动态。(5)完成部门与实名制相关各项事宜。
3、经营部:
(1)工程合同备案后,将纳入实名制管理的项目及时报实名制管理小组。
(2)核算社会保障费及负责请款。(3)核算项目部每月民工工资发放额。
(4)定期参加公司实名制管理会议,及时了解公司实名制管理动态。(5)完成部门与实名制相关各项事宜。
4、其它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做好实名制管理工作。
四、项目部实名制管理内容
1、项目部实名制管理前期准备工作
(1)项目人员进场前,明确一名实名制管理员负责项目部实名制管理相关事务,并做到持证上岗。
(2)施工作业人员进场一周内,项目部到工管中心办理工程项目施工作业人员实名制管理登记手续,缴纳工伤保险、领取申报软件及加密锁,配备身份证阅读器等申报设备。
(3)施工作业人员进场一周内,落实项目施工作业人员的实名登记、申报工作等,并将人员花名册(附表三)与劳务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一并报人资部备案。
2、项目部施工人员办理市民卡相关工作:
(1)施工作业人员进场一周内,将其实名信息通过网络上报至工管中心,申请办理市民卡。
(2)项目部上报施工作业人员实名信息必须准确无误。施工作业人员信息发生变化的,应当在三日内通过监管系统进行更新。
(3)市民卡由项目部到工管中心领取并负责发放,由施工作业人员本人保管,未能发放的市民卡及时退回工管中心。
3、项目部施工人员工资发放相关工作
(1)施工作业人员进场一月内,项目部组织施工人员开通市民卡农行卡功能。
(2)项目部于每月5号前造具上月工资表(附件四)→填写南京四建支付审批单(附件五)请款→项目部审核→人力资源部审核→经营部审核→总经理审批→财务部汇款至劳务公司→劳务公司将工资通过网银汇入各人社会保障卡。
(3)项目部报公司工资表需与平台上报一致。
(4)项目部发工资人数不得低于平台上报人数的90%,发放额不得低于工程项目中标价/工程合同工期(以月计)*1%。
4、项目部施工人员处理工伤相关工作
(1)项目部在发生一般工伤后,于24小时内上报公司人资部,经公司审核确认后上报工管中心平台。(2)按规定参加工程项目工伤、大病医疗等保险的施工作业人员,在工程项目工作期间发生工伤事故或生病就医的,可凭本人市民卡按有关规定享受工伤或大病医疗保险待遇。
5、落实施工人员考勤及体检相关工作
(1)施工人员进场一月内,确保项目部在施工现场配备市民卡读卡器,按要求实施对施工作业人员的考勤。人员转进、转出场在发生当天上网变更。
(2)市民卡领取一周内,由项目部组织施工人员前往指定医院进行体检。
五、对项目部的考核及奖惩
按相关文件要求,考评结果要进入年度企业信用评价,并占信用评价总分的10%,项目部实名制的考核结果将作为信用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公司将依据工管中心“e路筑福”平台的评分按季度对项目部进行考核,并进行奖惩。
1、四次季度考核平均分数高于90分的,年底奖励 5000 元。
2、次季度考核分数在80—90分的:限期在一月内整改,由人资部出具整改通知单(见附件三),拒不整改或整改后任没有达标的的罚款 2000 元,在年底项目奖金中扣除.3、次季度考核分数70—80分的:限期在一月内整改,由人资部出具整改通知单,拒不整改或整改后任没有达标的罚 款 5000 元,在年底项目奖金中扣除.4、次季度考核分数60—70的:限期在一月内整改,由 人资部出具整改通知单,拒不整改或整改后任没有达标的罚 款 10000 元,在年底项目奖金中扣除.5、次季度考核低于60分的:限期在一月内整改,由人资部出具整改通知单,拒不整改或整改后任没有达标的罚款 20000 元,在年底项目奖金中扣除。并作为年底工程结算依据,扣除总工程款的5%,以后不得承建所有业务。
南京市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2015年11月18日
第二篇:劳务实名制管理办法
劳务实名制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为贯彻落实《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建筑劳务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建市【2014】112号)精神,加强建筑劳务用工管理,规范劳务管理行为,提高劳务管理水平,保障劳务人员合法权益,降低企业风险,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在劳务管理上,要重点抓好“四关”,即实名制管理关、合同签订关、工作考勤关、工资发放关,从根本上维护项目稳定。在合同签订关中,要重点监督劳务工人与劳务公司、劳务工人与班组之间的合同签订,将劳务管理细化到班组和个人。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并结合九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 管理部门职责
第一条 公司工程部管理职责
1、负责劳务实名制管理办法的制定与完善;
2、负责劳务人员身份信息管理、工资结算、技能等级证的办理工作;
3、负责指导劳务实名制考勤管理的落实;
4、负责本单位临时用工人员的选用及信息管理;
5、负责在用分包队伍项目经理、安全员的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及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的监督检查;
6、负责进厂劳务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交底的监督检查。第二条 项目部管理职责
1、项目部必须配备一名专职劳务管理员(主施工员兼任);
2、负责分包队伍劳务人员信息的收集并装订成册;
3、负责分包队伍劳务人员考勤、工资支付、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的监管;
4、负责其他日常管理工作。
第三章 信息管理
第三条 分包队伍劳务人员信息包括以下内容:
1、基本信息:姓名、身份证复印件、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
2、岗位资格信息:工种、上岗证件(验证原件,留存复印件)。第四条 信息管理程序
(一)、对分包队伍进场施工前要验证以下内容:
1、签字盖章齐全的劳务分包合同(验证原件,不留存);
2、劳务作业人员在七建集团劳务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留存原件);
3、进场劳务作业人员花名册(留存原件);
4、持证上岗人员证书(验证原件,留存复印件);
(二)、退场管理
分包任务完成后或中间过程人员减少,分包队伍向项目部提出退场报告或退场人员名单,经项目经理签字后退场,在花名册中注明退场时间,并自动解除劳动关系,项目部劳务管理员上报公司工程部。
第四章 考勤管理
第五条 分包队伍以作业班组为单位设立考勤表,由劳务队长坚持每天考勤并填写劳务作业人员考勤表,项目部劳务管理员负责监管。第六条 分公司应不定期抽查分包队伍考勤记录真实性,并记录有关情况。
第五章 工资支付管理
第七条 分包队伍应当依据工资标准或劳务合同中规定的工资发放方式和出勤率按月支付劳务人员工资,分包队伍应当依据工资标准或约定的工资发放方式和出勤按月支付劳务人员工资。
第八条 分包队伍每月20号前提交考勤表和工资单,项目部劳务管理员对其进行审核并上报公司审批,否则公司不予结款,劳务公司不予支付工资。
第九条 劳务结算和审核要求需在本月24号前必须完成,并报送九公司有关部门审核,公司领导审批。第十条 劳务费与项目部劳务队月度考核挂钩,必须由财务部打入劳务公司账户由劳务公司支付。
第六章 其他规定
第十一条 凡进入现场的劳务操作人员,必须签订劳动合同,检查中如发现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实名制考勤、工资发放三对口如发现弄虚作假的,当月劳务队结算工资不预付款,并每人罚款500元,对项目部劳务管理员绩效考核按C等,从当月工资中扣除。
第十二条 项目经理部每周进行一次劳务实名制管理检查;分公司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劳务实名制管理检查。
第十三条 分包队伍不得使用60岁以上男性,50岁以上女性,不得使用童工,不得使用有明显疾病(如心脏病、高血压、癫痫、传染病、职业病等)的人员。
第十四条 劳务公司应为劳务人员缴纳工伤保险,并向项目部提交参保人员名单和缴费证明。
第十五条 进场劳务人员必须统一工作服和安全帽,且符合甘肃建投企业识别系统的要求。
第十六条 单位自用临时务工人员(含项目、班组)参照本办法执行,收集个人信息,建立临时劳务人员花名册。在考勤、工资管理等方面按公司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2016年3月1日起执行。
第三篇:市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办法
大安市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健全机构编制管理的约束监督机制,切实管住管好机构编制,根据国务院《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86号)、吉林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机构编制管理严格控制机构编制的通知》(吉发„2010‟10号)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是机构编制部门为控制机构编制、落实机构编制管理方针和法律法规而采取的一种核准使用、全程管理的机构编制管理方法,它以《机构编制管理证》(以下简称《管理证》)为载体,以“机构编制人员实名制信息库”为依托,以编制和人员名册对应为主要内容,以用编核准为主要手段,掌控所有机构、人员编制按照规范化管理模式运作。
第三条 《管理证》是实施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载体,是机构编制、组织、人社、财政加强一体化管理、共同推进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是相关各部门调配录用、政策性分配、提拔任用干部、核定工资、核拨经费的依据。《编制员额管理册》和《管理证》信息一致,由市机关编制部门负责保管。
第四条 机构编制、组织、人社、财政部门应建立相互 1
配合协调的工作机制,共同推进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
第二章 管理内容和部门职责
第五条 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内容,包括机构、编制和人员:
“机构”是指按规定权限和程序批准设立的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机构实名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名称、性质、规格、隶属关系、内设机构、经费渠道、主要职责、设立依据等。
“编制”包括行政编制、行政附属编制和事业编制。编制实名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编制种类、编制数量、领导职数、核编依据等。“人员”是指在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并使用相应编制的实有人员。实名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号、入编时间、职务变动情况、出编时间等。
第六条 机构编制部门制定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配套政策、制度和实施方案;发放、核准各机关、事业单位的《管理证》,及时更新《管理证》的相关信息;修改、维护“机构编制人员实名制信息库”;建立机构编制、组织、人社、财政部门信息共享平台;对违反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行为进行监督检查。
第七条 组织、人社部门根据市机构编制部门提供的核
准使用的编制、职数配备干部、录用调配人员;依据《管理证》的入编记录审批人员工资。
第八条 财政部门根据市机构编制部门提供的编制、职数、实有人员情况,以及同级人事部门核定的人员工资待遇标准,编制机关、事业单位的部门预算,核拨工资经费。
第九条 各机关、事业单位按照规定及时、如实申报本单位机构、编制、实有人员信息,正确使用《管理证》,认真贯彻落实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各项规定和措施。
第十条 对擅自增设机构、超编进人、超职数配备干部的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部门不予核准人员编制使用申请、办理人员入编手续,组织、人社部门不予录用调配人员、审批人员工资,财政部门不予核拨单位经费。
第十一条 各机关和能够确定编内编外人员的事业单位,超编进人的人员均为编外人员管理;超编单位的领导干部在规定的领导职数内优先占编,超职数配备的领导和一般工作人员按进入本单位的时间顺序排序进编。
第三章 办理程序
第十二条 机关、事业单位按规定时间对本单位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进行初始化登记,报送市编办机关、事业编制科审核确认后,由市编办信息中心输入“机构编制人员实名制信息库”,并录入、注销或变更《管理证》信息。
第十三条 机关、事业单位自领取《管理证》之日起,机构、编制、职数经批准发生变动的,应当在接到批准文件后10日内,携《管理证》到市机构编制部门办理变更手续。
第十四条 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制度后,机关、事业单位确需使用空缺编制补充工作人员的,应提前一个月向市机构编制部门提出用编申请(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由主管部门审核后申报)。机构编制部门对机关、事业单位的用编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并提出意见,经批准后,向有关部门、单位下达人员编制使用通知。
第十五条 机关、事业单位凭《管理证》和编制使用通知,到组织、人社部门办理招考、录用等手续。组织、人社部门批准录用后,调入单位凭《管理证》、编制使用通知及其他调动材料到机构编制部门办理进编手续,最后到组织、人社、财政部门办理工资审核、经费核拨等手续。
第十六条 市委管理的干部,调入单位在接到领导干部任命文件后10个工作日内,携《管理证》、《干部介绍信》、任命文件等材料到机构编制部门办理使用编制备案手续,最后到组织、人社、财政部门办理工资审核、经费核拨等手续。
第十七条 政策性安置人员,在安置前,相关部门与机构编制部门协商,向机构编制部门提交入编申请,经核准后。相关部门凭《管理证》、《干部行政介绍信》、人员档案等材料到机构编制部门办理进编手续,最后到组织、人社、财政、部门办理工资审核、经费核拨等手续。
第十八条 因调动、退休、参军、上学、辞职、辞退、死亡、判刑等原因退出编制的,单位在相关部门办理手续后,携《管理证》及相关材料到机构编制部门办理销户(出编)手续,最后到组织、人社、财政部门办理干部行政介绍信领取、退休审批、一次性抚恤金领取、开除、经费核减等手续。
第四章 监督检查
第十九条 建立机构编制部门具体负责、相关部门紧密配合的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监督检查机制。机构编制部门每季度向编委会报告机构编制执行情况,贯彻执行领导指示精神。编制、组织、人社、财政相互通报有关情况,校核有关信息,研究分析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第二十条 各机关、事业单位应认真执行机构编制管理规定,严肃工作纪律。对机构编制违法违纪行为严格按照《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中央编办发„2007‟5号)执行。
第二十一条 实行《管理证》年审制度。每年一月份,机构编制部门对机关、事业单位上一的《管理证》使用情况进行集中年审,重点审核《管理证》与机构编制和人员实有情况不符等问题,并列入市委的绩效考核项目之一。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市党政机关,人大、政协机关,法院、检察院机关,民主党派机关,人民团体机关和事业单位。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2010年10月1日起实施。
第四篇: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附件1
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建筑市场用工秩序,加强建筑用工管理,维护建筑施工企业和建筑作业人员的合法权益,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根据《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等法律法规及政策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建筑工人实名制是指建筑企业通过单位和施工现场对签订劳动合同的建筑工人按真实身份信息对其从业记录、培训情况、职业技能、工作水平和权益保障等进行综合管理的制度。
第三条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房屋建筑和城市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的建筑工人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
进入施工现场从事建筑作业的建筑工人应经 1
过基本安全培训,并在全国建筑工人管理服务信息平台上登记。
第二章 管理职责
第五条
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的政策制定,对各省市实施建筑工人实名制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负责组织实施全国建筑工人管理服务信息平台的规划、建设,并统一制订全国建筑工人管理服务信息平台数据库的相关技术标准,制定建筑企业违反实名制行为的处罚标准,并将处罚结果纳入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
第六条
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工作,督促本行政区域内建筑企业和施工现场全面落实建筑工人实名制工作的各项要求,建立完善本行政区域内建筑工人管理服务信息系统,确保各项数据的真实、及时和联通,并对本行政区域内各有关主管部门、建筑企业和施工现场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的情况进行日常监督检查。
第七条
建设单位在招标文件和工程合同中应明确承包企业实施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的条款,并督促承包企业落实所承包项目的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的各项规定和措施。
第八条
建筑企业负责本企业和所承建项目的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的具体实施,并接受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
门的监督检查。
承包企业(包括:工程总承包、施工总承包企业和直接承包建设单位发包工程的专业承包企业,下同)对所承接工程项目的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负总责,建立健全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制度,在施工项目部配备专(兼)职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员,负责现场专业作业人员实名制信息的登记与核实。
建筑用工企业(包括:使用自有建筑工人的承包企业,建筑劳务企业和专业作业企业,下同)应制定本企业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制度,落实合同中约定的实名制管理义务,在工程项目部现场配备专(兼)职实名制专管员,负责本企业派出的专业作业人员的日常管理,并按劳动合同约定发放工资,保障建筑工人合法权益。建筑用工企业应及时对本企业的建筑工人信息进行采集、核实、更新,建立实名制管理台账,并按时将台账提交承包企业备案。
第九条
工程监理企业应审查承包企业所承接项目的建筑工人实名制实施方案,对项目的建筑工人实名制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并在监理日志中予以记录。
第三章 建筑工人管理服务信息平台建设 第十条
建筑工人管理服务信息平台系统由全国平台、各省市县平台、建筑企业的实名制管理信息系统和建筑工人个人客户端等组成,各级各类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信息系统
应统一使用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发布的数据格式和接口标准,并能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实时数据共享。
第十一条
各省市县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所建立的建筑工人管理服务信息平台,应当包含建筑工人基本信息、从业记录、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管理、建筑工人变动状态监控、投诉处理、不良行为记录、诚信评价、统计分析等方面的信息。
第十二条
建筑用工企业可以根据数据标准建立自己的建筑工人实名制信息管理平台或系统,也可以直接应用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提供的系统进行数据录入。承包企业施工现场应以第二代身份证为基础核实采集本项目建筑工人基本信息,记录人员技能安全培育情况、出勤、完工数量质量和诚信评价等信息,切实落实相应的管理工作,维护建筑工人的权益。
第十三条
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和建筑企业应加强实名制管理系统信息安全建设,为实名制管理信息化工作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
第四章 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要求
第十四条
建筑用工企业应严格规范用工管理,及时采集并上传施工现场建筑工人实名制基本信息。
第十五条
建筑工人实名制基本信息应包括姓名、年龄、身份证号码、籍贯、家庭地址、文化程度、培训信息、技能水平、不良及良好行为记录等。
第十六条
建筑用工企业应规范实名制管理方式,强化现场管理。
承包企业应配备实现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所必须的硬件设施设备。有条件实施封闭式管理的工程项目,应设立施工现场进出场门禁系统,并采用生物识别技术进行电子打卡,落实建筑工人实名制考勤制度。不具备封闭式管理的工程项目,应采用移动定位、电子围栏等技术方式实施考勤管理。承包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通过在施工现场显著位置设置“建筑工人维权告示牌”等方式,公开相关信息,保护工人合法权益。鼓励承包企业通过张贴二维码等方式公开项目基本信息,供社会查询。鼓励社会各方开发符合相关数据标准的建筑工人个人APP客户端,向建筑工人推送相关信息。
建筑用工企业应当落实合同中约定的由本企业完成的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工作。
第十七条
承包企业应在承接工程的项目部建立统一的建筑工人实名制台账。实名制台账应包括每名建筑工人的实名制档案,实行电子打卡的还应保存电子考勤信息和图像、影像信息,档案应按规定期限进行保存。
建筑工人进场施工前,应录入建筑工人实名制名册。项目用工必须核实建筑工人合法身份证明,必须签订劳动合同,并明确工资发放方式,可采用银行代发或移动支付等便
捷方式支付工资。承包企业应统一管理建筑工人实名制考勤信息,并及时准确的向有关行业主管部门上传相关信息。
第十八条 已录入建筑工人实名制信息管理平台的建筑工人,3年以上(含3年)无活跃数据的,再次从事建筑作业时,建筑用工企业应对其重新进行培训及信息录入,否则不得进入施工现场,相关不良及良好记录应予以保留。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十九条
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按照“双随机、一公开”的要求,对各地各建筑企业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情况进行抽查,并将抽查结果予以通报,对于发现的问题要责令相关部门和建筑企业限期整改,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对有关部门要约谈相关责任人、并在一定时期内暂停其向全国建筑工人管理服务信息平台上传相关数据,约谈后仍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要提请有关部门进行问责;对有关建筑企业要记入企业信用档案,通过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条
市县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建筑企业和施工现场建筑工人实名制信息管理制度落实情况的日常检查。对实名制管理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应给予表彰和奖励,对相关投诉举报事项进行调查处理。对未按规定实行实名制管理的单位或个人应予以纠正、限期整改,并对不良行为进行公示,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记入企业信用档案。
第二十一条
严禁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借推行实名制管理指定或暗示建筑企业采购相关产品,不得巧立名目乱收费增加企业额外的负担。对违规要求建筑企业强制使用某款产品或乱收费用的,要立即予以纠正;情节严重的依法提请有关部门进行问责,违反法律法规的,依法追求刑事责任。
第二十二条
未在全国建筑工人管理服务信息平台上登记,且未经过基本职业技能培训的建筑务工人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建筑企业不得聘用其从事与建筑作业相关的活动。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自2020年1月1日起执行。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由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2018年
月
日起实施。
第五篇:深圳建筑从业人员实名制管理办法
深圳市建设领域人员实名制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第二次)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保障工人合法权益,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推动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根据《建筑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关于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意见(国办发[2016]1号)》、《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在深圳市区域内各类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轨道交通工程)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必须依照本办法实行人员实名制管理。
第三条 本办法所指的建设领域人员包括:
(一)劳务工人;
(二)项目负责人: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安全负责人;
(三)各类注册执业人员:注册建筑师、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造价工程师;
(四)现场专业人员:质量员、安全员、施工员、监理员、材料员、资料员、见证员、取样员、标准员、机械员;
(五)建筑施工特种作业操作人员。
第四条 实名制管理,是指在施工现场,利用实名制信息管理系统,采集人员信息,核验人员身份,记录从业人员的劳动考勤、安全生产教育及技能培训过程、考核及工资发放等信息,实现建筑工地的组织化管理、人员素养提升和治安综合治理的管理制度。
第五条
按照“谁用工,谁管理”的原则,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各用工主体为实名制管理的责任人。施工总承包企业(包括直接承包建设单位发包工程的企业,下同)对所承包工程项目的实名制工作负总责,分包企业(包括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下同)对实名制工作负直接责任。分包企业的劳务用工管理应纳入总承包企业劳务用工管理范围,自觉接受总承包企业的监督管理。
第六条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建设领域工人实名制管理的监督管理工作。
各区(新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照事权,负责各行政区域内实名制管理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市、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负责实名制管理的日常监督检查工作。
第七条 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主管部门负责建筑 工地劳务用工情况的督导和检查。
市、区公安机关及辖区派出所负责建筑工地治安管理工作的督导和检查。
第二章
企业责任
第八条
建设单位应在招标文件和工程发包合同中列明实施实名制管理并于申请施工许可时附上细化方案的条款。在申办施工许可证时,应签署《承诺书》,承诺“对在其工程项目施工的劳务工实行实名制工作负总责,并协调、检查、督促在其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的所有单位均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落实实名制管理工作。
第九条
施工总承包企业在工程项目开工前,应配备实名制管理使用所需的软硬件,建立健全人员登记、考勤、工资发放等劳务用工管理相关制度,配备劳资管理员,负责对建筑工地人员进行管理,并监督分包企业做好人员实名制管理工作。
第十条
监理企业应督促施工现场各用工主体做好实名制管理的实施工作。各用工主体未按规定实行人员实名制管理的,监理企业应及时予以督促整改。
第十一条 用人单位应依法与招用的劳务工签订简易劳动合同并严格履行,先签订劳动合同后进场施工,建立名册并办理劳动用工备案。
非深户籍人员应当依照《深圳经济特区居住证条例》规 定主动申报居住登记信息;非深户籍人员居所在建筑工地宿舍的,由施工总承包单位进行申报。
第三章
信息采集
第十二条 信息采集录入实行诚信填报。参建企业负责实名制管理信息系统的信息采集录入工作,负责对各自从业人员信息采集录入、上传。
第十三条 实名制采集信息内容包括:人员信息、身份证、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岗位资格证书、安全培训证书、注册证书、工种、工作经历和业绩、个人证件照(近照)、签名、联系电话等信息。
人员信息是指人脸、虹膜、指纹、掌型、身份证、实名卡、二维码等个人信息载体。
第十四条 实名制个人身份特征信息识别设备,由建设单位或施工总承包单位通过购买或租赁等方式自行选定。政府投资项目的实名制设备费用,可由建设单位在工程费中列支。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建立全市统一的实名制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应提供识别设备技术标准,开放数据接口。工程项目施工总承包企业应结合施工现场设立的门禁设施进行实名制信息采集,实现门禁考勤与实名制管理信息系统对接。鼓励优先采用人脸、虹膜等成熟、高效、便捷的识别设备。第十五条 各建设工程项目以项目为单位与“深圳市建筑业实名制与分账制管理平台”对接。项目参建单位按该平台首页公布的程序直接进行登记注册,免费使用。注册成功后,系统将自动生成该项目管理员账户和密码。各项目应按要求采集、完善实名制信息并上传,并使用其他考勤、薪资、访客等功能。
第四章
应用和管理
第十六条
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利用实名制信息系统实时掌握施工现场用工和精确考勤及其工资支付情况。考勤情况作为发放工资、工伤保险的重要依据。
第十七条 现场管理人员和劳务工人的教育培训纳入实名制管理系统。企业应自行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企业不得聘用未经“三级”教育且未通过实名制管理系统信息采集的劳务工人。进入建筑工地的劳务工人上岗前需接受建筑安全岗前培训,上岗一个月内需通过初级安全教育考核。培训单位应将经培训考核合格的建筑工地人员基本信息存档,并报送实名制管理系统。
结合实名制管理开展建筑业技术工人职业技能鉴定和建筑工人星级评价工作。第十八条 实名制管理系统设置工人工资拖欠预报警及劳务工人安全教育培训预警功能。
对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员、监理工程师、特种作业操作人员的资格信息进行管理。系统设置资格证件过期预报警功能。
对按规定禁止进入工地的非施工人员实行风险预警管理。
第十九条 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加强实名制管理系统在工地治安管理中的应用。发现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或者有关部门报告。
第二十条 实名制管理系统逐步实现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安机关、银行、征信等系统对接,实现数据共享。
第二十一条 各用工主体可以按照实名制管理系统授权权限,查询实名制管理实施情况。
劳务工人有权查阅本人工作记录、工资发放记录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施工单位应予配合。
第二十二条 市(区)主管部门应运用实名制管理系统,对建筑工地各方主体管理人员出勤率进行检查。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三条 对未按本办法要求开展实名制管理工作或弄虚作假、实名制管理形同虚设的工程项目,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一律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未及时整改 的,依照相关规定责令停工。并由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深圳市工程建设市场主体信用管理办法》给予项目企业及责任人员信用等级C级,有效期为3个月。在此期间不得参与我市范围内各类建设工程企业和项目评优评奖申报及奖项的评选。
第二十四条 施工总承包单位、分包单位未按本办法规定开展实名制管理,由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依据《广东省工资支付条例》处以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未建立、保存相关用工管理台账,或者伪造相关台账的,由市(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依据《广东省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处以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五 对违反居住证管理的行为,由公安机关依据《深圳经济特区居住证条例》处罚。
对扰乱建筑工地秩序,致使工作、生产不能正常进行的行为或其他违法行为,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罚。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进行解释,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三年。
《深圳市建设领域人员实名制管理办法》
起草说明
一、必要性
目前,我市建筑行业用工管理整体较为混乱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扭转,不少企业由工程项目部或班组长招用务工人员,以包代管,不履行相应的培训教育和管理职责,对施工现场人员数量、基本情况、进出时间、工作出勤和工资发放情况不掌握,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建设领域民工工资纠纷屡见不鲜,企业和建筑工人的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同时,建设主管部门及安监机构对本行政区域内施工现场工人数量、来源、文化层次、年龄结构、技能培训等情况难以全面掌握,有针对性的管理、教育和服务措施难以落地。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影响工程建设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和谐稳定。
人力资源是行业发展的根本,施工现场一线从业人员(管理人员、建筑工人)是实现建筑业健康发展的基石。建 筑从业人员实名制管理以“管人”为核心、以工人工资分账管理为抓手,以信息化系统为载体,对于促进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水平的提高,规范建筑市场施工企业分包和用工行为,加强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及建筑工人的动态管理,充分发挥建筑企业质量安全的主体责任,更好地落实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各项工作,防范建筑工人工资纠纷,维护建筑从业人员社会保障权益和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市曾推行“平安卡”制度,在实名制管理、安全培训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集中代刷、未与工人工资管理相结合等问题,而且现在我市“平安卡”已取消,替代管理手段还在研究之中。亟需通过借鉴原有平安卡管理经验,重新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和后台,掌握工地现场人员个人工作情况,实现识别、统计、分析、监管功能,全面提高施工现场从业人员的动态管理水平。
目前,北京、安徽、陕西、江苏、天津、成都等多地已全面实行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我省珠海、东莞、惠州、佛山、肇庆、河源等地也建立了实名制管理制度,取得了成效,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借鉴。
二、制定依据
(一)主要法规依据。《建筑法》、《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人及项目负责人施工现场带班暂行办法》、《广东省建设厅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动态管理办法》等。
(二)国务院、住建部要求。2012年12月14日,人社部、住建部等6部委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建立长效机制,农民工工资发放推行实名制。国务院相继下发《关于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意见》(国办发〔2016〕1号)、《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要求全面实行实名制管理制度。
(三)我省要求。2016年10月省政府印发《关于全面治理拖欠异地务工人员工资问题的实施意见(粤府办[2016]111号)》,要求“2017年底前全面实现工程建设劳务用工信息化实名制管理……确保新开工的工程建设项目全部实行异地务工人员工资专用账户管理”。
三、起草过程
2016年5月11日至13日,市住房和建设局成立调研小组,会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安局、清华大学赴合肥调研建筑工人工资分账管理情况。并初步完成人社局、公安局、清华大学意见征集。
2016年5月13日至30日,市住房和建设局结合执法检查工作及日常工作,初步征求了市建筑业协会、建筑、监理、劳务企业的意见。收到市建协意见7条。
2016年6月1日,市住房和建设局完成向局部分处室及事业单位(法规处、质安处、信息中心、质安总站、造价站)征求意见,收到意见15条。
2016年6月7日,市住房和建设局起草完成《深圳市建筑从业人员实名制管理办法(第一次征求意见稿)》。
2016年8月10至12日,到香港考察建筑工地实名制和工人工资发放管理。
2016年12月,市住房和建设局下发《关于印发全面治理工程建设领域拖欠劳务工工资问题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行劳务工实名制和分账制管理。
2017年4月19日,深圳市工程建设领域劳务工实名制和分账制管理现场交流会在中建三局华侨城大厦项目举行。会议要求2017年5月30日前,全市各建筑工地(新建、在建)必须全部完成“两制”工作,并同时完成与实名制信息管理系统对接。市城安院“两制”信息管理平台已经推出,全市多个项目工地已完成软件系统、进出识别等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对纳入“两制”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的工地,可做到实时监管。该系统已具备全市全面推行的基本条件。
2017年4月24日,市住房和建设局起草完成《深圳市建设领域人员实名制管理办法》(第二次征求意见稿)。
四、主要条款说明 《办法》分为六章、二十六条。六章分别是:总则、企业责任、信息采集、应用和管理、法律责任、附则。主要内容是通过设置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手段,以实现建筑工地实名管理、安全管理、培训管理、资格管理、工资管理、信息化管理的目标。
(一)实名管理。利用人脸、虹膜、指纹等个人信息载体,对现场人员进行实名制考勤,对现场的施工、监理单位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员、监理工程师等重要管理人员到岗情况进行考勤,对重要安全技术操作岗位的人员进行考勤,以督促其切实履行法定职责,提升工地质量安全水平,加强劳务队伍管理,并有效监控工程转包、分包等行为。
(二)安全管理。进一步明确建设单位、施工总承包单位的安全质量责任,建设单位应在招标文件和工程发包合同中明确通过实名制管理加强建筑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及上岗资格管理的条款。进入建筑工地的劳务工人上岗前需接受建筑安全岗前培训,上岗一个月内需通过初级安全教育考核,确保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业务技能达到规定要求。
(三)培训管理。实名制系统为从严管理培训的重要抓手。现场管理人员和劳务工人的教育培训纳入实名制管理系统。规定企业不得聘用未经“三级”教育且未通过实名制管理系统信息采集的劳务工人。
(四)资格管理。在信息系统设置预报警以及上岗资格 管理等功能,有利于及时发现未经培训上岗、上岗资格证过期、拖欠工资问题。
(五)工资管理。实名制系统与工人工资管理相结合,通过实行建筑工人工资分账管理,完善工资发放方式,使工人上岗资格、每天上下班记录和每月工资发放等情况有据可查,预防和减少恶性讨薪及其他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六)信息化管理。破除建筑工地内部建设、施工方和劳动方信息不对称、劳务公司和劳动方信息不对称、行政主管部门和从业人员信息不对称的“信息孤岛”现象,利用实名制信息化系统,打通信息通路,实现建筑工地信息再平衡。同时,通过实名制管理系统,连接工地现场与建筑市场信息系统、招投标、诚信、征信等系统,对企业质量安全行为进行有效管控,督促建筑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七)法律责任。将落实实名制的情况与企业资质、个人从业资格和信用体系建设相结合,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各方主体和从业人员行为,建立建筑市场与施工现场联动机制,提升全市建筑工地社会面防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