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黔东南州国资委2010年面向基层遴选部分工作人员实施方案1123
黔东南州国资委2010年公开遴选
部分工作人员实施方案
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形成优秀人才到基层和生产一线去、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干部从基层和生产一线来的良性互动的选人用人导向,根据工作需要,现公开遴选部分工作人员到州国资委、州国有企业监事会工作。为确保遴选工作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原则
遴选工作坚持面向基层、德才兼备、人岗相适、以用为先的选人标准,按照“公开、民主、竞争、择优”的原则,切实把政治素质好、工作实绩突出、具有基层工作经历、与人民群众关系密切、群众公认的工作人员遴选上来。
二、遴选工作组织形式
(一)本次遴选工作在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监督和指导下进行。
(二)遴选具体工作由州国资委按有关规定的条件、程序和方法以及本实施方案组织实施。
三、遴选计划和职位(岗位)
(一)遴选计划
本次计划遴选工作人员共8名,其中:州国资委(行政机关,下同)4名;州国有企业监事会(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下同)4名。全部为主任科员(七级职员)及以下职位(岗位)工作人员。
5、具有遴选职位(岗位)所要求的资格条件;
6、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身体条件符合黔人发„2005‟4号、黔人社厅通„2010‟181号等相关文件规定;
7、符合遴选职位(岗位)所要求的其他条件;
8、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不得参加遴选: ①受处分期间或未满影响期限的;
②正在接受审计、纪律审查,或涉嫌犯罪、司法程序尚未终结的;
③2008年1月1日以来已招考聘用到我州事业单位工作未满最低服务年限的工作人员;
④2006年1月1日以来招考到我州机关和参公单位工作未满最低服务年限的公务员(含选调生)、参照公务员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
⑤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其他情形。
五、工作程序
遴选工作按照发布信息、报名、资格审查和笔试、面试、体检、考察、公示、办理调动的程序进行。
(一)发布信息
由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一在黔东南州人民政府网站或《黔东南日报》、黔东南州电视台等媒体上公开发布遴选工作信息。
(二)报名、资格审查
1、报名和资格审查时间:2010年 12 月15日至 18 日(上
资格审查贯穿整个遴选工作过程,如报考者隐瞒信息或提供虚假信息通过资格审查的,一经查实,取消报考者遴选资格。
准考证发放时间和地点:考生于考试前一天,持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或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出具的附本人照片的户籍证明)到州国资委办公室(州国资委三楼)领取《笔试准考证》。
(三)考试
按照干什么考什么的原则组织考试。考试分为笔试、面试两项。考试总成绩按笔试成绩占50%,面试成绩占50%计算。笔试、面试成绩和总成绩均按“四舍五入法”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数字。考试的具体工作由州国资委负责组织实施。
考试不指定范围、不指定参考书,不组织也不委托任何机构举办考试辅导培训班。考试主要考察应试人员的政策理论水平、政策法规、基本知识素养以及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所需的相关知识等。
1、笔试
笔试采取闭卷形式进行,成绩按百分制计,由州国资委聘请相关专家命题、制卷、阅卷,并负责考务工作。
笔试时间及地点由州国资委通知考生。
报考人员须同时持有效《居民身份证》(或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出具的附本人照片的户籍身份证明)和《笔试准考证》方能进入考场参加笔试。
笔试时间另行确定。
2、面试
自理。
(五)考察
对体检合格人员,根据考试总成绩,从高到低按各职位(岗位)计划遴选数等额确定考察对象。考察工作由州国资委负责组织实施。考察工作要根据州委组织部、州编委办、州人社局《关于转发省委组织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干部调配工作的通知>的通知》(黔东南组通„2010‟109号)的要求,按发布考察预告、个别谈话征求意见、审查档案、了解廉洁自律表现及撰写考察材料等程序进行。如遇考察不合格或放弃考察的,从进入面试人员中按总成绩从高到低依次递补。无递补对象的不再递补。
(六)公示
州国资委根据报考者考试成绩、体检结果和考察情况,确定拟遴选的人员,并分别在黔东南州人民政府网站及拟遴选人员原单位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7天。
(七)办理调动
经公示期满无反映或反映问题不影响遴选的,由州国资委按照规定程序和权限,报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直接审批办理调动手续。由机关公务员或参公单位人员调事业单位的,须由本人做出书面承诺书。对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不得办理调配手续:
①近3年年度考核有不称职(不合格)、基本称职(基本合格)的;
②在受处分期间或未满影响期限的;
第二篇:2014年沿河土家族自治县部分县直单位公开遴选工作人员实施方案
2014年沿河土家族自治县部分县直单位
公开遴选工作人员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渠道,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促进干部队伍结构改善,根据工作需要,按照干部调配的有关规定,经县人民政府同意,决定面向全县公开遴选14名工作人员。为确保遴选工作顺利进行,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遴选工作组织形式
为加强遴选工作组织领导,成立沿河土家族自治县部分县直单位公开遴选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本次公开遴选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本次遴选工作开展。具体工作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会同用人单位按有关规定的条件、程序和方法以及本实施方案组织实施。
二、工作原则
遴选工作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人岗相适的选人标准和“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
三、遴选人数及职(岗)位
本次计划遴选工作人员共计14名,遴选职(岗)位详见《2014年沿河土家族自治县部分县直单位公开遴选工作人员职(岗)位一览表》(附件1)。
四、遴选范围和条件
(一)遴选范围
面向全县范围内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符合条件的人员(工勤人员除外)。
(二)报考者应具备的资格条件
1.政治素质好,坚决拥护和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2.勤奋敬业,品行端正,熟悉和热爱所报考职(岗)位;
3.报考县政府办职位的人员,年龄在28周岁及以下(1986年7月22日及以后出生);报考其他单位职位人员年龄在35周岁及以下(1979年7月22日及以后出生);
4.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年限满两年(2012年7月22日及以前参加工作);
5.近两年考核均为称职(合格)及以上(试用期除外);
6.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7.符合遴选职(岗)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不得报考:
1.机关、事业单位新招录(聘)在试用期内的人员;
2.截止2014年7月22日仍在岗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人员;
3.乡镇片区完小及以上的现任校长、副校长;
4.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到定向单位工作未满服务年限或对转任有其他限制性规定的;
5.受纪律处分期间或未满影响期限的;
6.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被司法机关确定为犯罪嫌疑人的;
7.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其他情形;
8.不符合遴选职(岗)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五、遴选程序
遴选工作按照发布信息、报名、资格审查、笔试、面试、考察、公示、办理调动手续的程序进行。
(一)发布信息
在沿河县人民政府网、电视台公开发布遴选工作信息。
(二)报名
1.报名时间:2014年7月21日至25日(上午8∶30—11∶30,下午15∶30—17∶
40)。
2.报名地点: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七楼考试指导中心。
3.报名须提交以下材料:
(1)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等相关材料原件及1份复印件;
(2)报考者需如实填写《2014年沿河自治县部分县直单位公开遴选工作人员报名表》。报名表直接登陆沿河县人民政府网下载(见附件2);
(3)近期同底1寸免冠正面证件照3张(报名表上贴1张);
(4)每位报考人员只能选择一个职位进行报名,并交报名费100元;
(5)其他职(岗)位遴选条件要求的印证材料。
(三)资格审查
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对报名人员的资格条件、相关材料进行审查,并对遴选职位报名情况和通过审查人员名单及报名相关材料进行复审。
资格审查合格人员与计划遴选职位比例达到1: 5及以上方可开考。报考参公事业单位的职位,资格审查合格人员与计划遴选职位需达到1: 3及以上方可开考。资格审查结束后,达不到规定比例的,经本次公开遴选工作领导小组研究,相应调减或取消该遴选职位。
资格审查贯穿整个遴选工作过程,如报考者隐瞒信息或提供虚假信息的,一经查实,取消报考者遴选资格。
(四)笔试
1.笔试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按有关规定统一组织实施。
2.笔试采取闭卷方式进行,总分100分。笔试内容包括政策理论、法律法规、公文写作、职业道德等。
2014年7月31日—8月1日到报名处领取《准考证》,笔试时间定于2014年8月2日上午9:00—11:30,笔试地点见准考证。
3.笔试成绩在沿河县人民政府网上公布。
(五)面试
按遴选名额,根据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1:2的比例依次确定面试人选。若最后一名笔试成绩出现并列,则并列人员同时参加面试。因自动放弃或其他原因,达不到1:2比例职位的考生,其面试成绩需达到本面试考场当日面试实考考生的平均分。
面试以结构化面试方式进行。主要考察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新环境适应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工作态度等,总分100分。
报考者须同时持有效《居民身份证》和《准考证》方能进入考场参加笔试、面试。
面试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六)总成绩计算
总成绩计算方式为:笔试成绩×60%+面试成绩×40%;成绩计算均按“四舍五入
法”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报考人员须参加本方案规定所有考试,如未参加其中任一项考试的,视为自动放弃遴选资格,则取消进入下一环节的资格。
(七)考察
考察对象按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1:1的比例确定。同一职(岗)位报考者总成绩出现末位并列的,以笔试成绩高者列为考察对象。
考察工作由本次公开遴选工作领导小组派出2人以上组成考察组,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实绩的原则,到考察对象所在单位对考察对象德、能、勤、绩、廉进行全面考察,在查阅个人档案的基础上如实写出考察报告。考察时还须进一步核实考生是否符合规定的报考资格条件,确认其报名时提交的信息和材料是否真实、准确。考察不合格的,取消遴选资格,不再递补。
(八)公示和办理调动手续
1.公示。根据考察情况,确定拟遴选的人员,并在“沿河县人民政府网”进行公示。
2.办理调动手续。经公示期满无反映或反映问题不影响遴选的,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按照规定程序审批办理调动手续(遴选人员实行三个月试用期,经试用考核不合格的退回原单位)。
3.经遴选调动人员,必须在新调入单位工作满三年方可调动(组织提拔除外)。
4.办理调动时,公务员或参公人员报考全额事业单位职位的,其原身份转为事业身份;报考县政府办职位的人员,根据报考者本人原身份确定调动具体岗位。
六、纪律要求
遴选工作严格遵守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按照政策规定、条件标准和工作程序,严格把关,严守纪律,坚决杜绝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等不良现象,并主动接受纪检监察、有关部门及社会公众监督。对违反工作纪律的参考人员、工作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按照相关规定严格追究责任。
未尽事宜,由本次公开遴选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
咨询电话:0856—8223374(县人社局干部录用调配科)
监督电话:0856—8220146(县纪委监察局)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4年7月15日
第三篇:国资委机关标准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国资委关于机关标准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机关各处室: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开展机关标准化管理工作指示精神,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提升行政效能,根据市政府办公厅决策部署,结合我委工作实际,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为导向,以工作提速、服务提质、管理规范、运行高效为目标,以服务对象满意为标准,建立一整套科学规范、全程可控的质量管理体系,着力完善规章制度,设计标准流程,规范权力运行,实现行政行为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努力提升政府科学决策、依法行政、高效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二)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全面覆盖。将标准化管理贯穿机关各项工作、各个环节,渗透到每个岗位、每位干部职工、每项行政行为,切实做到制度全覆盖、管理无盲区。二是坚持注重实效。把握好以服务对象满意为标准的核心和精髓,结合机关工作实际,科学制定工作方案和质量管理体系,做到指标科学明晰、标准规范统一、操作简便易行。三是坚持统筹推进。把标准化管理纳入日常工作和机关文化建设之中,与各项活动相结合,实现协调兼顾、相互促进、融合发展。四是坚持持续改进。结合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新要求,不断深化拓展、改进提高、创新发展,持续提升标准化管理水平。
(三)目标任务。到2014年9月底,在国资委机关全面引入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实施与机关实际工作相匹配的质量管理体系,形成管理科学、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机关管理机制,通过第三方认证,获得证书。“十二五”期间,持续推行标准化管理工作,逐年提高质量目标、丰富管理内涵、完善制度流程,确保每年取得新成效。
二、主要内容
(一)创新工作理念。把标准化的理念渗透到具体工作中,改进行政管理模式,既要重结果、也要重过程,既要重数量、也要重质量,既要重定性、也要重定量,既要重考核评价、也要重持续改进,努力以思想观念的转变促进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升。
(二)完善规章制度。根据机关标准化管理的要求,结合各自实际,对机关工作内容进行全面梳理,对各项规章制度进行清理、整合和补充;对首问首办、限时办结、责任追究等行之有效的制度进一步完善;尚未建立的工作制度抓紧研究制定,形成覆盖所有行政管理和服务活动的制度体系。
(三)设计标准流程。依照ISO9000标准要求,坚持顶层设计、适当超前的原则,科学、合理地确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从决策制定、行政审批到日常运转,建立一整套规范统一的质量评价标准和适宜有效的工作流程,确保行政过程有效识别、管理和控制。
(四)审核认证与持续改进。定期组织开展内审和评审工作,及时修订、完善标准化质量体系,选聘第三方专业认证机构对标准化管理工作进行审核认证。取得认证后,按照“过程管理、持续改进”的理念,每年通过内审、外审,及对发现质量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促进各项工作不断完善、持续提高。
三、实施步骤
开展机关标准化管理工作分4个阶段*个步骤具体实施,今后每年持续推进。
(一)安排部署阶段
1、制定方案。结合本部门、本单位实际,制定具体、可操作的工作方案和推进计划,明确目标任务、主要内容、实施步骤、时限要求和保障措施。
2、动员部署。成立专门领导机构和班子,对开展机关标准化管理工作进行部署。
3、确定认证单位。按照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认真筛选有资质的咨询单位和认证单位全程指导。
4、学习培训。以机关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意义、基本知识、操作方式等为重点,组织开展全员培训和学习考察。
5、宣传引导。利用网站、简报、宣传栏等多种方式和渠道,大力宣传机关标准化管理知识、意义和作用,营造浓厚氛围。
(二)制定质量管理体系阶段
6、制定体系文件。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八项原则(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系统管理方法、持续改进、以事实作决策、互利的供方关系)为基础,本单位工作内容、规章制度和标准流程进行梳理、完善,充分考虑发展战略和阶段性目标,编制包括制度、标准、流程在内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本委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
a)《质量管理手册》:含形成文件的管理方针,管理目标、组织结构、资源管理、监督检查、分析与改进等方面的内容。是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策划,负责组织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全委的质量管理体系,协调、处理影响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关问题,组织内部审核并参加管理评审,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督促和组织验证各处室落实管理评审决议的情况的基本框架性文件。由各处室提供相关情况,标准化建
设办公室负责编制,3月31日前完成初稿起草,之后向各相关处室征求意见,并按意见进行修改,4月15日前全部完成。
b)《程序文件》:是我委所有法定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监管监察等行政行为和机关内部管理工作规范性流序的文件汇编。由标准化建设办公室3月10前列出《程序文件清单》,根据工作职责分工明确到各编写处室,各处室根据
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和工作实际进行编写。完成后先交政策法规处进行合法性审查,再交标准化办公室进行审查,审查通过后报主任办公会审批。
c)《处室工作手册》:包括管理目标、工作职责、工作指导书、文件清单、记录清单、行政执法文书等内容。其中人事处负责组织《内设机构工作职责》和《岗位说明书》的编制;《处室工作手册》的其他内容由各处室编制。完成后先交政策法规处进行合法性审查,再交企业领导人处(人事处)进行审查,审查通过后报主管委领导审批。
d)《基本规章制度》包括基本工作规则、办文办会办法、机要保密规定、值班信访制度、政务服务制度、效能监察及责任追究办法、党风廉政制度、人事管理制度、财务资产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内容。由标准化建设办公室3月1日前列出《基本规章制度文件清单》,根据工作职责分工明确到各编写处室,法规处组织各处室根据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和工作实际进行编写。完成后先交政策法规处进行合法性审查,再交标准化办公室进行汇总,根据所涉及内容分别提交主任办公会、委党委会审议。
e)《记录表格》:是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文件和记录样表。各处室自行收集、管理与本处室(单位)有关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和记录样表,建立《体系文件清单》和《记录样表》。《体系文件》应做到凡是没有废止的要全部列出,《记录样表》要记录和反映工作的全过程,凡上级统一过的以上上级统一的为准,本级创建的必须要素齐全、务实管用。各处室收集整管理后交处室责任人和主管委领导审查,审查通过后报委标准化办公室编辑汇总。
7、建立内审制度。抽选并培训机关内审员,组织建立内部审核机制。
8、推进信息化建设。开发网络信息管理系统软件,逐步实行网上办公,对行政行为进行全程监控,提高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三)组织实施阶段
9、推进体系运行。正式发布质量体系文件,全面实施标准化管理。
10、组织内审。有针对性地开展内审,验证管理体系运行的适宜性和运行结果的有效性,对不符合要求的及时予以纠正。内审情况最后形成报告,及时上报。
11、管理评审。组织管理评审会议,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适宜性、充分性和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审,进一步修订、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四)审核认证阶段
12、聘请第三方认证机构进行IS09000质量管理标准认证,10月底前全部完成认证。
四、推进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国资委主任为组长的标准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委机关标准化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委办公室。各处室负责人对这项工作要亲自抓、负总责,做到组织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推动机关标准化管理工作扎实深入开展。
(二)提高认识,从提升行政效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高度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机关标准化管理工作积极性、主动性。
(三)统一协调,相互配合,团结协作。机关标准化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工作量大、持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广。委机关全体人员,都要高度重视,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共同推进标准化管理工作健康开展。
(四)处理好日常工作与标准化管理工作关系,保证日常工作的正常进行。必须坚持一边抓优化,一边抓工作,既要保证标准化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又要坚持日常工作常态化,探索工作方法,提升工作质量。
(五)将机关标准化管理工作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通过机关标准化管理工作促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顺利开展。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引领机关标准化管理工作高效开展。
二〇一四年*月*日
第四篇:北京国资委遴选外部董事人才库人选报名表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管理细则
为进一步加强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以下简称“研究基地”)的动态管理,形成有进有出的研究基地更新机制,根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以下简称“市社科规划办”)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以下简称“市教委”)联合发布的《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制定本细则。
第一章 申报评审
第一条
研究基地建设总体要求和目标是,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促进落实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定位的需要出发,按照立足创新、提高质量、增强能力、服务首都的总体要求,以深化改革、突出优势、强化特色、打造品牌为抓手,到2020年,形成定位明晰、特色鲜明、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研究基地体系,成为首都新型智库体系的一支重要支撑力量,为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和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提供智力支持。
第二条
新增研究基地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申报机构必须是学校(依托单位)正式批准成立的研究机构;学术带头人在国内有较高知名度,固有研究团队中具有正高级职称人员不得少于5人,副高级以上人员不得少于10人,具有一定比例的中青年学术骨干;设有专职科研岗位和管理人员岗位。
2.申报机构的科研活动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科研导向。
3.申报机构在科研体制改革和资源优化整合上具有明显成效,并按照《管理办法》运行。
4.申报研究基地的研究方向应立足国家和首都重大现实需求,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一重大课题,服务国家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申报机构要在本研究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5.申报研究基地的研究方向须有相关研究领域的北京市重点学科或博士、硕士学位点支撑。对有些尚不具备重点学科支撑的新兴或空白研究领域,且又是首都重大需求,依托单位必须有相近的重点学科或学位点作为支持,或与其他单位开展合作解决学科、学位点支撑问题。
6.拥有独立的不少于100平方米的办公科研用房,与主要研究领域相关的、种类齐全的国际国内图书资料,支持科研工作所需要的网络信息化设备等条件。7.依托单位要提供足够的运行经费,对基地建设经费应给予不少于1:1比例配套,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后勤保障和国际交流合作等条件。
第三条
申请单位按照《管理办法》和本细则的要求组织推荐和申报,填写《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申请书》。市社科规划办研究基地工作处和市教委科学技术与研究生工作处对推荐申报的研究机构进行资格审查,符合申报条件的,市社科规划办和市教委组织专家进行评审。
第四条
评审原则和标准
1.坚持公平、公正、公开,注重质量,优中选优,成熟一个设立一个。
2.研究方向:已进行充分的整合与凝炼,主攻方向明确,符合国家和首都改革发展的现实需求。
3.研究机构:管理和运行的方式已符合对研究基地的要求,在本研究领域具有较强的学术竞争力,已形成独有的特色。
4.发展潜力:申报的研究方向已具有扎实的学术积累、较强的影响力、有知名的学术带头人和高水平的研究团队,具备强劲的发展动能。
第五条
评审程序 1.综合宏观论证。组织专家对集中申请的研究基地建设方案进行综合宏观论证,专家组成员不少于3人,由宏观管理领域的专家组成,申报学校专家回避。主要论证研究基地的申报方向是否符合国家和首都发展需要;申报内容在科学研究、信息资料和决策咨询等方面的潜力;申报机构的软硬件支撑条件等。专家打分评议,至少获得三分之二专家认可方能进入实地考察。
2.专家组实地考察。对通过宏观论证的,组织专家评审组进行实地考察,专家组成员不少于3人,由相关学科或研究领域的专家组成,申报学校专家回避。主要论证研究基地的学科优势、研究特色、学术水平、科研实力等方面,并实地考察科研办公用房和图书资料、网络信息化设施条件。主要内容包括:申报机构论证答辩、实地考察机构设施、专家打分评议,至少获得三分之二专家认可方能进入新增建议名单。
3.审核批准。市社科规划办研究基地工作处和市教委科学技术与研究生工作处汇总专家评审组意见,对新增建议名单进行复审,经市社科规划办和市教委综合评议,共同批准并发文。
4.批准设立的研究基地须在申请书基础上,汇总评审专家与市社科规划办、市教委的意见建议,填写《北京市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建设任务书》,作为检查评估和考核验收的重要依据。
第六条 评审纪律
申报和评审坚持公开透明,公平公正,严格执行评审工作纪律和保密制度。申报机构如有弄虚作假、谎报数据等行为,一经查实,取消其入选资格。
第二章 检查评估
第七条
依托单位自检。在三年建设周期内,各依托单位要加强对研究基地的日常管理,组织开展检查,总结建设经验,发现并解决问题,及时通过工作简报的形式向市社科规划办和市教委报送研究基地建设情况。涉及研究基地重要人事变更等重大信息需提前和市社科规划办、市教委沟通并备案。
第八条 主管单位检查评估。对即将进入新的建设周期的研究基地,市社科规划办和市教委组织专家开展检查评估工作。专家组在听取汇报,查阅材料的基础上,对研究基地进行综合评议打分,并提出评估意见,确定评估结果。
第九条
评估重点和内容
检查评估以质量、创新、贡献为导向,重点考察学术水平、学术贡献、决策咨询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学术队伍和整体运作。对基础研究类的成果侧重评价原创性和学 术性,对应用研究类的成果侧重评价应用价值和社会效益。各个研究基地要注重形成自己的学术风格与优势,培育自己标志性的学术贡献和学术成果。
1.研究基地全面完成五项建设任务(《管理办法》第四条—第七条)的情况,特别是理论创新、学术贡献和决策服务能力;对学科和研究领域的拓展和深化;人才培养的机制和水平;中长期科研规划实施以及科研目标的实现等。研究基地除报告科研进展情况外,要提交能反映其科研概况和水平、以研究基地署名的成果目录,简要评价和说明。北京社科基金研究基地项目是评估的主要内容之一,要考察从课题选择,研究队伍组织,课题实施,结项验收的全过程,特别注重成果的转化,社会反响和社会效益。
2.依托单位在科研体制改革以及设施、经费、政策等方面支持研究基地建设的措施落实情况。
3.依托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和研究基地负责人针对研究基地工作的管理水平、效率和绩效。
第十条
评估材料
1.《普通高等学校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建设项目总结报告书》;2.研究基地建设情况自评报告;3.带有研究基地成果标注的专著,其他带有标注的成果汇编(包括:发表论文一览表及汇编、成果采用证明复印件、获奖证书复印件等材料汇编);4.研究基地专项经费及配套经费使用情况报告;5.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会名单及会议纪要汇编;6.研究基地规章制度汇编。
第十一条
评估方法和程序
检查评估工作采取集中答辩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办法。对二期以上研究基地主要采取集中会议答辩的方式,一期建设期满的研究基地主要采取实地考察与答辩的方式。
1.集中答辩评估程序。组织专家评审组进行会议集中答辩验收,专家组成员不少于3人,本校专家回避。主要程序和内容包括:研究基地汇报建设情况、依托单位汇报政策支持及日常监督管理情况、专家提问交流、专家评议打分并填写评估意见表。
2.实地考察评估程序。组织专家评审组进行实地考察验收,专家组成员不少于3人,本校专家回避。主要程序和内容包括:现场考察办公资料用房、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网络信息化等科研设施,研究基地汇报建设情况、依托单位汇报政策支持及日常监督管理情况、专家提问交流、专家评议打分并填写评估意见表。
第十二条
评估结论
评估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种。其中评估结果为“优秀”的不超过30%,评估结果为“基本合 格”和“不合格”的不少于10%,其他研究基地评估结果为“合格”。检查评估工作结束后,市社科规划办、市教委对研究基地验收工作情况和验收结果予以公布,对每个研究基地的专家评价意见建议进行综合反馈。
第三章 激励与惩处
第十三条
检查评估中被评为“优秀”的研究基地,当北京社科基金研究基地项目申报增加一个申报指标;连续两次评为“优秀”的研究基地,下一个建设周期结束可根据自查报告情况给予免检。
第十四条
对检查评估不合格的研究基地,直接取消研究基地资格;对检查评估基本合格的基地,予以约谈,并中止建设经费拨付和北京社科基金研究基地项目申报,限期整改,一年后复查,达到合格标准的恢复资格,仍不合格的撤销研究基地资格。
第十五条
在日常管理和检查评估中发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可视具体情况给予约谈、停止拨款、限期整改、劝退等处理:
1.研究基地的办公用房、资料用房、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网站建设等不达标或无明显改善;
2.依托单位的配套经费未到位或违反研究基地资助经费使用的有关规定;
3.北京社科基金研究基地项目按期结项率低; 4.三年内有2项北京社科基金研究基地项目成果鉴定不合格;
5.研究基地成果存在抄袭剽窃问题和其他违反学术规范行为的;
6.评估中有弄虚作假、谎报数据等现象。
第十六条
在日常管理和检查评估中发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即给予撤销处理:
1.建设周期内,《任务书》中制定的研究任务和建设目标完成情况低于80%;
2.不参加评估或中途退出评估;
3.连续三年未能承担北京社科基金研究基地项目; 4.连续三年有北京社科基金研究基地项目成果鉴定不合格或三年内有4项不合格;
5.意识形态方面把关不严,造成严重社会影响。
第四章 经费管理
第十七条
研究基地建设经费和北京社科基金研究基地项目研究经费,应确保专款专用,严格执行《北京市支持中央在京高校共建项目管理办法》《北京市教育财政科研类项目经费管理办法》《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等有关财务制度,市社科规划办和市教委将不定期委托第三方进行专门审计。
第十八条
对于撤销的研究基地,研究基地专项 建设经费剩余部分按原渠道退回;如果承诺能按期完成北京社科基金研究基地项目,可继续使用项目研究经费;如果终止项目研究的,剩余经费按原渠道退回;如果撤项的,项目经费全额退回。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九条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市社科规划办研究基地工作处和市教委科学技术与研究生工作处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应用对策研究基地的相关管理参照此细则执行。
第五篇:国资委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专业职务任职资格(范文模版)
国资委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专业职务任职资格
评审工作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纪要
国资政职[2009]5号
国资委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专业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领导小组于2009年4月20日召开第四次会议,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领导小组组长黄丹华同志主持了会议。会议听取了国资委宣传局副局长、国资委政工职称评审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兼办公室主任曾坚同志关于近期政工职称评审工作情况的汇报,审议了《中央企业政工职称评审工作若干问题的实施意见》。会议纪要如下:
一、会议明确,申报高级政工师人员的最低学历必须是国家承认的大学专科以上(含专科)学历,各类大专专业证书班不作为申报依据。
二、会议明确,申报高级政工师应具有较强的研究、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起草或主持起草过三篇以上重要报告、文章,并且在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报刊独立发表过两篇以上有较高水平的思想政治工作论文或者出版过专著。
三、会议对申报高级政工师的文章的级别与数量进行了研究,决定将《暂行办法》中规定的“在省部级以上报刊独立发表过两篇以上有较高水平的思想政治工作论文”,明确为在国务院各部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副省级以上城市、全国一级社团组织,以及中央企业(集团公司)主管、主办,有公开刊号(含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核发的有内部准印证号的内部刊物)的报刊上独立发表两以上、有较高水平、每篇3000字以上的理论文章,合著的必须是第一作者;或者在省级以上党政机关、全国一级社团组织主办的研讨会上发表、交流并获得三等奖以上奖励,且每篇5000字以上的理论文章两篇以上。
四、会议对文章的发表时间和内容做出明确规定:参加高级政工师评审的文章的发表时间应为获得中级职称以后,此前发表的不能作为申报文章。文章的内容必须与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纪检监察、精神文明建设、企业文化建设、人事干部管理、群众工作等内容相关。消息类通讯报道文章不计入参评文章数量,但评审时可以列入工作业绩一并考虑。
五、会议对申报高级政工师的外语成绩分数线问题进行了研究,决定将《关于中央企业高级政工师评审工作外语考试有关问题的若干意见(试行)》中规定的“参加考试的人员,必须达到人事部根据当年全国职称外语考试命题和考试情况确定的各语种通用标准分数线,或者企业所在地省级人事部门确定的通期标准分数线”,调整为“参加考试的人员,必须达到人事部根据当年全国职称外语考试确定的各语种通用标准分数线,并长期有效。”企业所在地省级人事部门确定的分数线不再作为参评依据。
六、会议明确,依据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破格申报高级
政工师,奖励级别判定以荣誉证书颁发单位公章为准。破格申报的各项奖励、荣誉称号,必须在取得中级职称以后获得,同时由申报人员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确认荣誉称号的级别,并加盖公章予以证明。破格申报高级政工师只能在学历或专业年限中选择一项破格。以集体荣誉破格申报高级政工师的要把握三点:一是集体荣誉称号应当为省部级以上且与思想政治工作有关;二是申报者本人应当负责该荣誉称号相关的工作,为该荣誉集体的主要负责人、分管该项集体荣誉工作的负责人或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三是荣誉称号应为申报者负责此项工作期间获得。
七、会议确定,申报人员到企业工作之前在未开展过政工职称评审工作的单位和部门(含国家党政机关和部队)从事政治工作的,政工年限可连续计算,但必须由其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出具证明材料;若申报人员非连续从事政工工作,计算政工工作年限时要将从事非政工工作的时间扣除。
八、会议决定,对因组织安排干部交流,调到思想政治工作岗位并已取得其他专业中级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如本人要求申报高级政工师任职资格,转评成政工师后,当年可申报高级政工师;其他人员按原规定执行。
九、会议要求报送评审材料的企业政工职称评审工作管理部门要认真做好申报人员的材料审核把关工作,严格按照申报程序做好材料审核、考察、答辩等工作。会议责成国资
委政工职评办建立评审工作监督机制,对于国资委组织评审的企业,由于申报材料不合格,年评审通过率不足70%的,予以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整改合格后方可继续申报;对于由企业组织评审,评审结果报国资委审批的企业,审批通过率连续两年不足80%的,予以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取消授权;已授予评审权和审批权的企业要严格执行国资委的有关规定,认真做好评审工作,国资委政工职评办要对这部分企业进行抽查,对问题严重的企业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取消授权。
以上政策调整由国资委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专业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