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课改中校长应具有的改革精神

时间:2019-05-14 00:23: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谈课改中校长应具有的改革精神》,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谈课改中校长应具有的改革精神》。

第一篇:谈课改中校长应具有的改革精神

无为而管

有为而理

——浅谈学校管理

杨明良

二〇一一年一月七日

无为而管

有为而理

——浅谈学校管理 西华中心小学校长 杨明良

校长工作并非数年如一日的简单重复,而是既要懂得教育的连续性,整体性和时效性,更要针对在不同形势下的不同学校的各个时期,认真执行党中央的大政方针和上级的指示精神,制定切合学校实际、操作性强且有创意的学校发展规划和近期工作计划。采取有效措施,促动全体教职工根据校长的办学思想积极追求、认真实施,方能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正常运行,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因此,任校长以来,我不不断借鉴管理专家的管理方式,结合自身管理的点滴体会,提升为自己的一套管理方法。积极追求“无为而管,有为而理”的校长管理境界。

一、无为而管体现“三化”

1、决策要讲究民主化。决策是校长的首要任务,核心工作,我们往往为决策费尽心思、绞尽脑汁,但只要讲究民主化,校长就不仅能从困境中摆脱出来,而且会使决策更加科学和可行。一是在每周召开的行政例会上提出决策内容,(非重大工作)通过讨论群策群力作决定;二是把一些重大的决策草案的任务分解给分管副校长、教导主任,各分管班子成员组织中层管理者和相关人员研究,提出决策意见,再集体通过;三是涉及全校性的重大工作,先由分管校长与此线人员一起拟出决策草案,交由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或召开民主恳谈会予以修正后通过。这样的决策过程发挥了分管校长和中层管理者的工作潜能,汲取了全体教职工的智慧,尊重了各个层面管理者的民主权利,也加深了学校教工对决策的理解,为决策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校长在决策过程中起统筹、指导、点拨的作用。

2、执行要讲究规范化。决策的落实、制度的执行,最主要的是规范化。每个职能部门(各办公室、教研组)都要制定出明确且操作性强的工作规范,按规范办事,全体员工一律平等。尤其是各层面的领导者要率先垂范,做出表率。必要时在执行过程中的某些内容(如考核评优,职称评定等)予以公示。领导者身体力行,是无声的号角,无言的纪律。校长只要把这些抓在平时,无需插手下属的具体工作,各项工作也会按部就班地进行。

3、评价要讲究多元化。评价的多元化,一是自评,每节课的反思,每学期的工作小结,每一学年的考核;督评时写出总结或述职报告。二是互评,各职能部门,教研组及教工之间的互评;三是学生、家长、社会评;四是上级部门评。多元评价的前提是深入检查调研,这一环节不容忽视,只有深入课堂,深入平时,才能保证评价的准确性与公证性。可以说,深入督查的多元评价既避免了评价的单一性和片面性,也缓解了传统评价中易引发的各种矛盾和冲突。

二、有为而理注重“六性”

无为而管是“管”的艺术再现,有为而理则是“理”的科学提升。作为校长,应在“理”上有所作为,变无形的“理”为有形的“理”。

1、主动学习要注重“理”的创新性。若校长善于主动学习就能带动起一个善于学习的教师群体。.重要的是,校长在学习教育专著中掌握先进的理论,在学习教育学杂志中改变教育理念,在借鉴各级各类学校的经验中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在与教师一起的培训、教研、教学活动中获取鲜活的教学观。更为重要的是,校长只有坚持在长期的学习中才能把实践的经验和理论的智慧精妙地结合起来,创造具有学校特色的新鲜办法、新鲜语言、新鲜思想和新鲜经验。这样校长讲话就不再是陈词滥调,而是新鲜活泼、富有启迪的智慧之音。

2、总体论证要注重“理”的科学性。校长有为而“理”的“理”,意为梳理学校的工作思路,理通学校出现的难题,理透教师的思想情绪。因此,校长应该是一个思想进步,处事科学的学者。校长需要经过总体的论证,方能使“理”准确无误。一是把自己的“理”放在教育改革的理论的大背景下去论证,看这个“理”是否符合时代的潮流,科学的规律;二是把“理”溶于学校工作的具体情况中去论证,看这个“理”是否符合学校的客观实际;三是把“理”置到自己的工作中去验证,看这“理”是否符合自己的风格,是否能令人眼前一亮,心灵一震。

3、沉到基层要注重“理”的针对性。校长的“理”要特别注重针对性,否则,就会形成“理”与“实”两张皮,“理”得头头是道,效果却微乎其微。讲究针对性的基础是校长沉到基层,深入各办公室、教研组,亲自感受基层酸甜苦辣。本人虽是从教师,教导主任,教研员一步步过来的。然而,时代变了,情况变了,依靠过去的经验体会去思考现在的工作实际,很容易陷入死胡同。因此,校长要树立五“勤”意识。一是脚勤,经常转一转,要转到每一个角落(每天到各教室、办公室不少于1次),让人感觉无处不在。二是眼勤,要勤于观察各种微妙的变化,看出蕴藏的内容,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三是耳勤,要勤于听各种各样的议论与意见,校长最忌不容他人议论或只听几个人的话。四是嘴勤,要勤说,这里的说当然不是声色俱厉,婆婆妈妈,而是爱心关切,激情鼓舞,启迪建议。五是手勤,要勤动手,尽量多地掌握积累相关材料,掌握一些专业技能,在写的过程中挖掘问题、深化思考。只有这样校长才能针对实际解决教师,班级的困难与发展,才能达到学校整体发展的目标。

4、常规谈心要讲究“理”的情感性。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理与情的巧妙结合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常规谈心是校长一项基础性工作。校长要经常性找各岗位各类型教职工谈心,交流思想。增进感情。谈心的面要广。尽可能每年每人谈一次,让每一位教职工都感受到校长心中有我。谈心的内容面要广,(谈生活、谈工作、谈理想、谈业务、谈兴趣等),这样能让教师敞开心扉。谈心的过程中,校长应与对方置于同等的位置,双方平等交流。谈心的方式要灵活,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变通语言表达方式,多从对方的利益出发,作深入交谈。常规谈心是一种情感投资,得到的将是情感与智慧双重回报。

5、社会交往要注重“理”的策略性。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校长少不了与社会各界人士的交往。在交往的过程中要坚持“有利于学校的发展”和“遵守法律法规”两项原则。(1)正确处理好与上级领导的关系。要摆正上下级关系,学会换位思考方式,学会善于表达意见的形式。这样有助于校长在自主办学过程中,获得上级领导的支持与帮助。(2)正确处理好与当地镇、村干群的关系。主动争取镇、村领导的支持,校长要亲自进镇政府、下村座谈走访、寻找支持,创造一个支持性的良好循环的环境。使学校与镇村干群的关系水乳交融,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协同努力,提高教育的积极合力。

6、学校总结要注重“理”的务实性。所谓总结的务实性,就是要保证总结内容的实事求是。造句遣词的恰如其分。校长的每一份总结,述职报告都要在“实”字上狠下功夫。首先总结中的材料要来自平时的督查评价积累和各职能部门的报送,校长只要成为熟练的“裁缝”,予以巧妙“剪并”即可。其次,在总结中遣词造句要多用激励性语言,少用指责批评性词句。这样既使下属心悦诚服,更可避免下属总结汇报的浮夸与虚假,进而促进学校工作的扎实开展。

无为而“管”与有为而“理”有机结合,它能让被管理者心情舒畅地工作,让管理者精神愉快地创新。

第二篇:科研人员应具有五种精神

路甬祥认为,科研人员应具有求实精神,要实事求是,坚持不懈地追求真理和坚定不移地坚持真理;科研人员应具有创新精神,要积极探索,努力开拓,坚持创新思维;科研人员应具有协作精神,要谦虚宽容,团结协作,共同开创事业;科研人员应具有牺牲精神,甘于寂寞,勇于奉献,敢于克服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科研人员应具有自律精神,要遵守职业道德,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绝不剽窃、篡改、弄虚作假等。

第三篇:校长应具有怎样的胸怀

校长应具有怎样的胸怀?

近日同校长交流,有的校长坦言了自己做校长的冤屈与苦恼。作为校长,从内心来讲,都想与教师友好相处,关系融洽。和谐的干群关系不仅有利于校长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能够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形成团结向上的工作氛围,但这往往只能成为部分校长美好的愿望。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受到这样那样的因素影响和干扰,尽管校长们在人际关系上作出很大努力,但仍是“众口难调”,很难保证所有教师对校长都满意。因而,教师对校长不满意或者不尊重的举动始终存在。

校长都不希望遇到这种情况,而一旦遇到,校长就必须面对,而且是必须正确面对。事实上,让人感到忧心的是,有些校长遇到这种情况时,并不能正确对待。要么把提出挑战的教师当作出头椽子、冒尖的刺,该刨的刨,该拔的拔,无情地压制。要么对这类教师打入冷宫,故意冷落,让他们自我“反省”,自然消沉。结果是恶化了校长和教师间的关系,伤害了教师的感情,进而严重影响到教师的工作热情,这就需要校长应具有宽阔的胸怀。

如果问题确实是出在教师身上,校长切不可得理不饶人。应该把教师当作自己的亲人,容忍他们的缺点和过错,允许他们发泄、提反对意见。即使是教师的看法有偏差,校长也应该深刻反思。教师的不良反应,多少与学校工作有直接或者间接的联系,只不过是教师提意见的方式方法不对而已,校长要透过事情的表象,找到实际的原因。对提意见的教师,校长应该心怀感恩之情,而不是恼怒仇恨,打击报复。以博大的胸怀对待教师,以诚交诚,以心换心,终将感动教师,让教师受到教育,从而赢得教师的尊重。

如果问题确实出在校长身上,校长更加应该虚心接受,自我检讨,切不可变本加厉,追究教师的责任。很多校长都这样认为,校长就要像个校长的样,要有一定的权威性,否则,校长说话没人听。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校长很容易高高在上,严重脱离教师,官僚主义倾向严重。倘若是教师意见正确,校长明知是自己不对,却照样坚持,不对也对。这样,混淆是非,更加不得人心。因此,校长应该彻底放下校长的架子和面子,虚心接受教师的批评,不要总想着教师提意见,就是想拿掉自己头上的乌纱帽。其实,教师敢于说真话,敢于对校长说“不”,恰恰是对校长工作最大的支持。

同时,校长应该不断学习,提高修养,提升办学境界。其次,校长也应该有种危机感,并把这种危机感转化为自身提高的动力,考虑如何做好校长,如何做好新时代的校长。

第四篇:我谈课改

我谈课改

第一次接受课改新理念,感受课改新思维,使用课改新教材,我觉得课改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它恰似一把迈向成功教育的钥匙。

首先,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学过程突出多样性和选择性,让每位充满个性的学生都得到充分的选择自由,从而得到充分的发展。即构建以人为本、百花齐放的新型教学体系;它变沉闷、闭塞的课堂为欢声笑语,使课堂充满自由、民主、和谐的氛围;它更注重的是师生的交流、学习过程以及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感体验,它还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习和做人的品性。

其次,课程改革是全民族的一件大事,关系着下一代人才的健康成长。课改应是全社会共同关心、共同参与的大事。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和“合作”的过程。我们常常说沟通从心开始,课改的对话就是一场社会性的、多重网状式的对话。

第一,课改需要加强老师与学生的心灵对话。教学只有建立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才能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创设民主和谐的对话氛围,正是这种双边活动的有力体现,它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意识和创新精神,它能使学生置身于快乐之中。当然, 教师在对话中要以一个参与者、研究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的探索、研究、讨论之中。与学生一起发表自己的观点,交换自己的看法。教师用商量的、研讨的口吻与学生对话,鼓励学生相互补充,展开讨论。比如“我想这样做,大家看行不行?”“这位同学是这么想的,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如果学生向教师提问题。教师要热情对待,积极回答。在对话中,要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把话说完。

第二,课改需要加强教材、理念与家长的对话。课改涉及千家万户,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是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课改不仅对老师提出要求,也对家长提出了新的要求。因为许多课都需要家长配合辅导,或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让家长了解新课程,取得家长对课改的支持,是这次课改实验区普遍的做法,也是课改的应有之意。我校采取了多种办法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新课程是怎么一回事,如召开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问卷调查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新课程理念。

第三,课改需要加强各校之间的对话。“路漫漫其修远兮”,课改途中困惑多,疑难多,教具少,信息少。面对共同的处境,各校纷纷群策群力,进行一场场多形式的课改对话,例如:开学初的新课研讨及现场的听课、评课和送教下乡等活动,这些使得课改理念真正体现在课堂教学,扎根于课堂教学中,作用于每一个学生。群众的智慧是无止境的。对话中大家思维的火花得到碰撞,思路被打开了,思路又指引着出路,出路又决定课改教育的前途。正因为这样对话,我们的课改出现了“百花齐放”教学新局面。有了这样的对话,一线老师深感同行路上不孤单。

最后,课改是塑造“科研型”教师人才的一个平台。“科研兴校”已逐渐成为广大中小学领导和教师的共识。教师的未来和未来的教师,都将与教育科研联系起来。我们的课改也迫切呼唤科研能力的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以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为对象,运用科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探寻教育规律及有效途径。

正所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个好士兵”。参与课改实验的一线教师应该给自己一个重新的定位,树立科研意识。启动课改以来我们力求通过加强课程改革的研究,达到以科研促进实验的目的,依据本校特色,将课改工作与“探究--发展”课题相挂钩,以科研为先导,开展群众性课题研究。

因而,课改是塑造“科研型”教师人才的一个平台。广大教师应增强科研意识,积极投身于教学研究之中,做到人人都有研究专题,进而创造出一种浓厚的教科研氛围,形成一种教科研网络。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抓科研,课改必将出现欣欣向荣的新层面。

在实践中可采用“以动制静”的方法,有以下三点做法:

1、课堂教学的形式要灵活多变:可以倡导由学生主持、主讲的主体式形式。例如,每个单元的许多阅读课,在前面精读例文的学习后,结合单元教学目标让学生主讲,组织讨论解决;可以倡导以学生主体活动为主的活动式教学形式,例如在写作教学中,可组织学生模拟采访活动、辩论大赛活动,这些多向互动的教学形式能够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能充分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和协作精神,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人本价值。

2、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是学生学习的起点,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载体。一方面教师在教学引导中要精心设计好问题,要根据教学的不同阶段设计事实性、经验性、创造性和评价性问题,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大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后自行解决问题。教师要倡导无错原则,即疑问无禁区、疑问无错误,告示学生珍惜并行使问题咨询权。

3、语文课堂教学要力求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埋下伏笔。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应该在课堂教学结束后,仍然让学生保持继续学习的兴奋点。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研讨并联系实际进行教育,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又活跃了思维,更提高了“环境”意识。

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新课改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同样,我们老师更要发挥我们的创造力,在新课改的实践中找到更多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

总而言之,彷如一把钥匙打开一把坚锁。课改恰如一阵春风,正应了那句古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我们沐浴着课改的春风,定会迈向成功教育的彼岸。

第五篇:校长课改总结

官军小学十年课改总结报道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校以课改为契机,找准切入点,本着“人人搞教研,个个有项目,骨干搞科研,领导作表率”的工作要求,努力在新课改方面形成自己特色,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注重领导垂范,引领课改新方向

我校的领导班子有一个共识:许多教育行风问题的产生,与学校的管理有直接关系。为此,学校高度重视课改工作,以树立“五个意识”为导向,以当好“三个表率”为主体,以推行“弹性管理”为核心,以健全各项课改制度为重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课改工作攻坚战,有力推进了学校课改工作的健康、高效地发展,促使学校工作再上新水平。

1.学校领导班子树立“五个意识”,当好“三个表率”,做好学校课改工作的引路人。要建设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干部队伍,领导干部首先要树立“五个意识”:即大局意识、团结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榜样意识。我们将这五种意识作为干部队伍建设的座右铭,内化在学校日常管理中,落实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落实在课改工作的过程中。其次要当好“三个表率”:即学习的表率、团结的表率、进取的表率。做学习的表率:不断学习更新观念。与教师多交流,可以更好地理解、把握学校的决策、意图,更好地贯彻学校的课改工作思路。教师之间多交流,增进了解,相互借鉴,相互启发减少同志间工作冲突,避免部门之间的工作疏漏,实现无缝衔接。学校党员干部要做团结的表率:凝聚全校老师,同心同德,团结出凝聚力、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创造力,共谋学校课改发展大计。做进取的表率:要锐意进取,各项工作要有创一流的意识。要认真思考:“在课改工作的关键期,我应该为课改做什么?我的教师应为课改做什么?”用积极的工作状态,永不服输的精神,带领全体教师,努力拼搏,共同奋战,使学校的课改尽快步入良性循环的工作状态。

2.学校推行“弹性管理”,健全各项课改制度,把课改建设纳入学校管理运行机制之中去。对一些行之有效的课改管理制度要继续坚持,抓好落实,不断完善。通过制度调控、目标导向、评估监督、总结激励,从宏观到微观,由点到面进行教学管理工作。还特别针对学校和教职工中存在的习惯于自己跟自己比,小有成绩就沾沾自喜的思维方式,以及发展定位低、工作要求标准低,干事创业眼界低的现象,学校着力解决教职工中存在的一评上高级、有了能手证书、评上先进就不再追求上进的思维定势和教学水平的高原现象,采取激励措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这次课改建设活动不仅从思想上深深触及了学校领导班子和广大教师的灵魂,更从行动上给全体教职工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注重多措并举,注入课改新活力

为了借助新课改的强劲东风,提高学校教师的教改水平,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几年来,学校通过多种渠道努力实施课程改革。

1、以“观念创新”为源头,让教师“走近”新课改。

“老师能够走多远,就能带学生走多远”„„随着我校校本教研与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的召开之后,这句话已成为深入每一位与会教师心中响亮的口号。那么,“老师到底可以走多远?”“老师走多远,是由什么决定的?”

几年来的课程改革实践验证了这一规律:即教育观念是教育行为的先导;教 育观念是人们对教育活动认识的结晶,只有“观念创新”才是课程改革得以顺利开展的源头活水。为此,我们重点开展了以下几项活动:

⑴ “高效课堂”是这几年深入课程改革工作的重点,我们先后观看了有关新课改、新理念、新目标、新教学、新评价等讲座。并且积极参加县局组织的课改培训。

⑵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我看高效教学”活动。根据本年级、学科的特点展开了有主题、有互动、有反馈的交流活动,一学期开展公开教学讲课、听课共50人次,从而在学校掀起了高效教学大讨论的研究热潮。

⑶在高效教学的基础上,2008年我们又开展“高效课堂团队解读”活动,各学科团队根据学习讨论的结果,将自己团队学习的效果、感悟、实践中的思考及研究中的困惑之处都一一的展示出来,供大家交流、研讨、评价、以促发展。一学期我们共开展了8场次的活动,活动真实,效果较好,受到上级领导的好评。

⑷在“高效课堂团队解读”的基础上,本学期我们又开展了 “高效课堂、落根现场”的教学研讨活动。即在教师观念创新的基础上,围绕着课堂实践层面,开展的以高效课堂的理念为指导的自身教学行为,落根在课堂上,现我们已经进行了三场这样的教学研讨活动,不仅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而且为今后各学科教学提供了直观、可行的指导。

⑸几年来我们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上不断更新理念,全面改革传统备课方式,推行“资源共享、个性修改”的新方式。即:资源共享:将远程教育课的成果和网络资源有机融合,在备课前让教师充分研讨,从而挖掘每一位教师的智慧潜能再与伙伴共享;个性修改:在共享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修改,呈现每个人的教学特色。

2、以“知识管理”为途径,让教师“实施”新课改。

知识管理是学校组织为实现知识共享与创新提供途径的管理,其目的就在于开发教师智力资源和传承的过程中,营造一个合作、开放的人文环境,促进教师的成长和发展,进而加快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为此我们做到:

(1)建立激励机制,为教师搭建好四个平台。即:情感平台——领导与教师亲和平等。

风气平台——学校共享文化的传统。

制度平台——学校鼓励个性化知识的产生,形成累积、升华,奖励在学校知识共享中做出特殊贡献的人和事。

展示平台——为教师创设各种交流,展示的空间。

(2)共享教师智力资源。几年来,教师发挥自己的特长,开展了知识技能、艺术特长、传统文化、创新实践等活动。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自行选取活动。实现了在喜欢中学习、实践的愿望。学生们在活动的选择中体验到了尊重;在实践的学习中感受到了快乐;在成功的收获中品味到了文化。

3、以“研训一体”为载体,让教师“深入”新课改。

研训一体,指教育教学研究与教师教育教学培训相结合,融为一体。即边实践,边研究,边培训,及时把理论学习,教改实验和教育研究结合起来,并将其研究成果转化为培训内容。

(1)全面规划制定教师教育教学三年成长规划,2006年学校又制定了《“十一五”教师职业素质培训规划》,明确了教师培训的管理网络和运行机制。

(2)面向全体搞好培训,分层实施有所突破。我们促进教师成长的着眼点是面向全体教师,但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分层实施的。如:我们对教师的培训分别是: 新教师的岗位常规培训;青年教师的专业能力培训;骨干教师的专业化素质培训。此外,我们还采取确定重点,实施突破。在这方面我们采取“确定培养对象、行政分工负责、加大培养力度、压担子交任务、树立优秀典型、发挥示范作用”等方法,卓有成效。在实践操作中我们根据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设计研究课题,再以课题引领教师的培训活动,达到以“研带训”,以“训促研”,“研训结合”的功效。

4、以“课题研究”为导向,加快“推进”新课改。

现代教育教学的发展,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越来越离不开教育研究实践,教育研究能力已成为教师的必备素质。几年来,我们以“课题研究”为导向,加快推进新课程改革。

⑴我们从转变教师对教育科研的认识入手,在课题研究上,采取先扶植进入课题—再引领学会研究—后促成骨干深入研究—最后典型引路总结成果,引导教师参与课题研究,营造课题研究的人文环境。

(2)在课题研究的引领下,几年间我们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先后有6位教师发表了省级课改论文。我校以课题研究为导向将它作为学校发展、教师成长的战略之一,把引导组织教师投入课题实践研究作为促进教师成长,培养专家型、科研型教师队伍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教育研究与实践对开发教师个体与群体的潜能,提高教师自我发展的能动性均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5、以“自我教育”为动力,掀起课改新高潮。

教师围绕自身专业成长所需求的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不仅是教师成长、专业发展的途径,更是促进课改深入进行的不竭动力。

“自我教育”的活动即“教师的例会”,由四大板块组成 “: “行动例会”教研活动、行动研究、读书论坛、‘一人一品’论坛教科研活动。我们积极倡导教师“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为有效而来,为有效而去”等研究策略,鼓励教师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展“1+1+1”行动研究。即“发现+行动+反思”。1 + 1 + 1 发现:一个理念,行动:一个案例,反思:一次行动。一个思路 一次讨论 诊断:一次行动 一个问题 一项调查 解剖:一次行动 一个活动 一次对话 总结:一次行动

三、注重组织保障,保证课改顺利实施。

日前,全校已初步形成“三线一面”的新课改网络格局。“三线”即校长——教研组为一线,班主任——教师为一线,教师——学生为一线,“一面”即全校上下达成共识,拧成一股绳,汇成一面。各小组各自明确职能,有效发挥组织的计划、组织、实施、检查、反馈、评估功能,为课改实验提供了组织保障,确保了课改实验的顺利进展。

几年来学校的发展,教师的成长,促进了课程改革的稳步前进。教师们在新的教育理念引领下,在知识管理中,以研训一体为载体;课题研究为导向;自我教育为动力。在这其中教师们领略着专家的风范,名师的风采,伙伴们的智慧;体验着学习的快乐,探索着成功的喜悦,收获着教师的幸福;从而这源自内心深处自由流淌的一种思想内涵,这实则就来自于教师坚实的教学内力与专业素养,这就是收获并享受着教师文化的源头活水。这就是我们教育的一个美好愿景,我们愿为之努力;为之追求;更愿为实现这一美好远景而执著永恒!

下载谈课改中校长应具有的改革精神word格式文档
下载谈课改中校长应具有的改革精神.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领会课改精神

    领会课改精神,成就学生成材 辉煌在于开拓创新,成就在于与时俱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是一个国家兴发达的不竭动力。乘十八六教育改革,科学地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课改感悟点滴谈

    “课改感悟点滴谈”教师例会发言 白鱼九年制学校 张立龙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早上好!我很荣幸今天能在这样的场合发言,今天我发言的内容是: “ 课改感悟点滴谈”。不足之......

    谈新课程改革下应如何备课(推荐)

    谈新课程改革下应如何备课 在当前的教学工作中,为什么有人说:“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其中最直接的原因之一,就是大量而无效的备课占用了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所以,我们应依据“......

    课改改革理论知识心得体会

    新课改理论知识心得体会 大水坑一小周波 本人通过参加这次新课改培训班的学习,使自己对高中新课改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习,又要提高学......

    校长课改工作汇报(精选五篇)

    持续增力,打造幸福教育 规范创优,学校高位提升 ——老城中学三年课改工作汇报 王 正 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老城中学全体师生对各位领导来指导表示热烈的欢迎! 三年......

    校长说课改方案

    校长说课改方案 一、课件制件小组 组织:严中华 资料收集及课件制作:杨明江 音像图片收集:何伟峰 课件审核:付向平 二、时间安排 1、已有资料收集12日前汇总到杨明江处; 2、12日布......

    学习名家谈课改心得体会

    学习名家谈课改“心得体会”______官舟镇三完小:宋棕树 在局领导的精心运作和努力下,争取到中国教育报刊社培训中心的各位专家赴沿河进行课改培训,本人有幸于2014年3月16日参加......

    暑假校长课改经验交流心得体会

    暑假校长课改经验交流心得体会 这次暑假校长培训,我有幸聆听了各位校长的课改经验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太谷的24字教学模式——“阅读感悟,自学检测,合作交流,展示点评,分层训练,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