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x副省长在全省诚信旅游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XXX副省长在全省诚信旅游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诚信旅游建设是当前旅游工作中一项标本兼治的关键性措施,我们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就是按照吴仪副总理关于诚信旅游建设的重要指示和国家旅游局的要求,对全省诚信旅游活动进行动员和部署。刚才,青岛崂山区政府、蓬莱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和济南国信旅行社作了典型发言,德明局长宣读了“共建诚信山东旅游”活动方案。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建设诚信旅游意义重大、任务紧迫
诚信,顾名思义,即诚实、守信。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儒家思想在其数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始终对诚信推崇备至,将其作为修身养性和为人处世的基本伦理规范,强调“言必行、行必果”,“诚于中而信于外”。综观古之成大事者,无不将诚信作为安身立命的根本。明清时期,晋商、徽商两大商帮曾利倾九州,鼎足华夏,领数百年风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诚实守信,坚守义利兼顾、利以义取的从商之道。晋商史料中有很多不惜亏本也要保证信誉的记载。而徽州,素有“东南邹鲁” 之称,商人“贾而好儒”。正是由于他们的吃苦耐劳和诚实守信,才享誉天下,把店铺遍设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时代发展到今天,诚信已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市场经济是以社会分工为前提、以交换为方式、以等价为原则的契约经济。而契约之所以有效,一方面依靠法律法规的硬性约束,另一方面则需要交易主体的道德约束,这种道德,就是诚信为本的人格操守和价值理念。从经济角度看,诚信影响着交易成本和交易机会,取得双赢的最佳手段是交易双方都在诚实的基础上相互信任。诚信度高,市场环境透明、有序,会降低经营成本,增加交易机会,经济发展就比较活跃、顺畅。而缺乏诚信,势必造成市场秩序混乱,无法正常开展经济活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诚信已经演化成为一种物化的力量,成为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就是信用。信用体系不健全,市场经济体制就无从建立。在发达国家,电子支付和信用消费已经占到消费总量的95%以上,由此而节约的社会成本非常可观,但目前我国现款支付和结算仍然占消费总量的绝大部分。之所以信用结算规模小,主要原因是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尚未健全。
诚信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形象,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美国兰德公司研究认为,企业竞争力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企业的生产、营销和技术开发能力;第二层是各种经营管理要素组成的平台,包括企业的运行机制、管理制度和产权制度等;第三个层次是以企业理念、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企业形象,而诚信是企业的一种核心竞争力。企业不同,创造财富的过程也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讲诚信,不讲诚信,终将被市场淘汰。
以上充分说明,诚信实在太重要,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社会无信不稳。对一个人来讲,诚信是一种品德;对一个企业来讲,诚信是一种财富;对一个社会来讲,诚信是一种精神。而具体到一个地区,诚信是一种环境,是社会正气之源。技术、人才、资金、管理都可以引进,惟独诚信不能引进。没有诚信,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就不可能有稳定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企业,立足于自身发展,要讲诚信,立足于社会道义和责任,也要讲诚信,要把诚信建设贯穿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各个环节,真正使之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形成社会的良好风气。
当前,我们正在建设“诚信山东”,构建和谐社会。诚信旅游是“诚信山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产业是绿色产业、常青产业,过去我们讲,抓旅游就是抓经济建设,就是抓新的经济增长点,就是抓结构调整,就是抓环境建设,就是抓城市建设,就是抓精神文明建设,就是抓扶贫。现在看,还要加上很重要的两条:抓旅游,就是抓科学协调发展,就是抓和谐社会构建。当前,随着我省对内、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资金、技术、人才“潮涌山东”,天南地北、海内海外的客人来得很多。大家来山东,不外乎两个目的:一是进行公务和商务活动;二是旅游观光、探亲访友。诚信建设关乎山东形象,在游客眼里,山东如何,很大程度上就是山东旅游接待服务状况如何。人家不远千里慕名而来,我们绝不能让客人高兴而来、失望而归。旅游业是以人为本的行业,要有“诚连五洲、信达四海”的胸怀和目标。对旅游企业来说,今天的诚信就是明天的发展。我们越讲诚信,山东的人气就越旺,就会带来越多的机遇、越多的资源、越多的财源。
我们开展诚信旅游,具有良好的基础和条件,因为我们本来就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当前全省旅游市场环境总体是好的,特别是去年我省在全国首创“旅游细微服务年”活动以来,旅游行业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得到了中外游客和社会各方面的认可。据省统计部门调查,去年游客对我省餐饮、住宿服务基本满意度达到98%以上,反映交通、娱乐、购物、通讯、导游服务良好的占60%以上。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随着旅游市场规模的膨胀和竞争的加剧,各种不诚信、不规范、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已经出现,在一些地方和单位,问题相当突出。如:有的旅游饭店、餐馆、商店利用高额回扣诱使导游、司机送团,服务质次价高;有的旅行社恶性削价竞争,甚至以零团费、负团费欺骗游客;有的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低、服务差、惟利是图,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侵害了广大游客的合法权益,损害了我省旅游业的发展,与建设诚信山东的要求背道而驰。这说明,我们以诚信为核心的制度建设还不够。如果欺骗的收益大于成本,诚信就一钱不值;反之,如果失信和欺骗受到惩处,则诚信是金。为此,我们要在加强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倡导“谁诚信谁光荣”的基础上,大力加强诚信制度建设,为诚信者张目,为失信者曝光,做到违诺必究、欺诈必罚,使善者善、恶者向善。各级各部门和旅游经营单位,一定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诚信旅游活动的重大意义,精心部署,周密组织,认真扎实地搞好诚信旅游建设,努力营造诚实守信、履约践诺、公平竞争、和谐有序的旅游市场环境。
二、建设诚信旅游要各司其职、齐抓共管
开展诚信建设,倡导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坚持诚信服务,总的要从三个方面做好工作,一要靠企业自律,二要靠政府监管,三要靠社会监督。各级政府要切实担起责任,发挥主导作用,同时要调动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齐抓共管,共同推进诚信旅游建设。当前,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广泛宣传教育,营造诚信氛围。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努力营造“守信为荣、失信为耻”的舆论氛围和社会风尚。加强对各类旅游经营单位和从业人员的教育,在旅行社、旅游饭店、景区景点、车船公司和铁路、机场、汽车站、客运码头等单位和人员中,广泛开展信用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其自觉投身到诚信旅游建设活动中去,坚持以诚为本、以诚待客、以诚兴业,为广大游客提供文明、热情、放心的服务。要重视搞好对旅游者的宣传教育,普及旅游常识,增强维权意识,共创诚实守信的旅游市场环境。
第二,加强制度建设,建立诚信规范。一是要建立旅行社诚信档案。目前,省旅游局正在着手建立全省国内、国际旅行社诚信档案,主要包括旅行社的基本信息、优良信息、不良信息等,将根据这些信息,对旅行社进行动态管理。各地都要摸清实际情况,按时收集和上报信息,客观公正地反映企业诚信情况。二是要建立规范的诚信评价体系,及时准确地对企业诚信状况作出科学评价,定期通过新闻媒体、网络等渠道向社会和旅游者发布,引导经营者合法经营,消费者放心消费。三是要逐步推行警示制度,对不守信用的企业提出警告、限期改正,对屡教不改的实行市场退出。四是要组织旅游企业广泛开展诚信承诺活动,认真落实行业自律公约,接受广大旅游者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第三,深化“旅游细微服务年”活动,打造诚信形象。诚信服务与优质服务密切相关、相互促进。“细微服务年”活动倡导旅游服务规范化、亲情化、个性化,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要将“细微服务年”活动的好经验、好做法运用到诚信旅游建设活动中来,不断充实诚信旅游的内涵。各类旅游经营单位要把诚信理念贯穿到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公开服务价格,明确服务标准,保证服务质量,健全企业内部约束机制,坚决不做不讲诚信、不合规范的事,靠诚信赢得顾客,靠诚信占领市场,靠诚信塑造品牌。
第四,整治市场秩序,严惩诚信缺失。加强诚信旅游建设,必须认真解决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的一些突出问题。当前,要重点整治旅行社虚假广告,旅游经营单位利用高额回扣开展不正当竞争,旅游商店销售假冒伪劣商品,部分景点景区环境、秩序“脏乱差”,以及“黑车”、“黑导”、“黑社”等问题。特别是,随着出境旅游市场的扩大,陆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一些部门和单位超范围经营出境旅游业务,有的领队引导游客参与不文明、不健康活动,个别游客非法滞留不归等,对这些问题,要研究采取解决办法,切实加强监管。为搞好这次诚信旅游活动,各级旅游部门都要向社会公布投诉电话,设立网上投诉信箱,及时受理游客投诉,妥善解决各类矛盾和问题。
第五,加强组织领导,共建诚信旅游。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将诚信旅游建设提上重要日程,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协调一致,大力推动。各市要按照省里的统一部署,认真研究制定诚信旅游建设工作方案,明确任务目标,分解落实责任,加强监督检查,确保认识到位、组织到位、工作到位。省有关部门和单位,既要搞好本系统、本行业旅游经营单位的诚信建设,又要树立大局意识,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协调联动的工作局面。旅游、公安、工商、质监、物价等部门要严格查处破坏旅游市场秩序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建设、文化、林业等部门要加强对所属景区景点的管理,引导景区改进服务,不断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卫生、食品监督等部门要配合工商、物价部门加强对旅游餐饮市场的整治。交通、铁路、民航等部门和单位要认真抓好所属经营单位和企业的管理,为游客提供质价相符的服务。安监等部门要认真搞好旅游安全工作的组织协调,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游客生命财产安全。
三、明年旅游工作要有新发展、新突破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将旅游业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繁荣发展服务业的突破口和重中之重来抓。高丽书记、寓群省长多次批示,要求我们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挖掘潜力,提高旅游业发展水平。围绕发展大旅游、开发大市场、建设大产业的目标,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思路和办法,我省旅游业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今年1至11月份,全省接待入境游客140.3万人次,同比增长27.3%;入境旅游外汇收入6.7亿美元,同比增长28.6%;国内游客1.34亿人次,同比增长19.6%;国内旅游收入912.3亿元,同比增长26.4%;旅游总收入967.1亿元,同比增长26.4%。预计全年接待入境游客突破150万人次,入境旅游外汇收入突破7亿美元,旅游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超额完成全年任务目标。
“十一五”时期,我国旅游业将进入重要战略提升期。明年是 “十一五”规划实施的起始年,做好明年旅游工作至关重要,必须研究新措施,采取新办法,实现新发展,取得新突破。初步考虑,明年全省旅游要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科学整合资源。我省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几乎涵盖了国家所有类别的旅游资源,是资源大省。特别是随着我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乡面貌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可以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越来越多。目前,我省旅游开发的水平还比较低,旅游项目的档次还不够高,特色还不够强,缺乏令游客向往、非游不可的旅游产品和品牌,必须加快资源整合,推出一批广受市场认可的精品、绝品、极品项目。要继续抓好“山水圣人、黄金海岸、红色旅游”三大板块,丰富生态旅游、民俗旅游、体育旅游、工农业旅游等专项旅游产品。要进一步打破地域和行政区划限制,按照市场共享、利益共联的原则,适应游客多层次需求,串珠成链,常串常新,开发新的旅游线路。要适应旅游市场的变化,结合旅游发展趋势,开发新的旅游项目和产品。要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培育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城市旅游品牌、旅游项目品牌、旅游活动品牌、旅行社品牌,不断提高山东旅游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要进一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信息化建设和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旅游厕所改造,提升我省旅游的内在素质和综合竞争力。
(二)深度开发市场。“酒好也怕巷子深”。要进一步强化市场意识,大力开拓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市场。现阶段,国内旅游仍然是旅游业的主体,加快旅游强省建设,必须全面提升国内旅游。要加强宣传、促销,进一步树立我省旅游品牌和形象。完善“黄金周”制度,合理调节和开发不同季节的旅游市场。目前,总体上讲,我省入境旅游发展滞后。国际上入境旅游与国内旅游的比例通常为1:10,我省为1:100。我省国内旅游在全国列第3位,入境旅游一直徘徊在7、8位,因此,必须加强我省在海外的旅游形象宣传,加大对日本、韩国等重点客源国的促销力度,并开发新的入境旅游市场。济南、青岛等重点旅游城市要开辟更多的国际航线航班,让境外游客进得来、出得去,为全省入境旅游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同时,要认真研究出境旅游的特点和规律,加强宏观调控和管理。针对个别国家和地区不安全因素增多的问题,抓紧研究出境旅游安全预警机制和危机处理机制,确保我省公民在境外旅游的人身安全。
(三)提高旅游业外向度。加快发展旅游业,人才、资金、管理经验从哪里来?要依靠对外开放。要立足国内,放眼世界,加快与世界旅游业的融合,全面提高旅游业开放水平,把省外、国外的人才、资金、管理吸收过来,为我所用。要制定实实在在的优惠政策,引进高级旅游人才,确保留得住、用得上。要通过股权转让、加盟联锁等形式,引进世界先进的管理和服务品牌,利用国外先进理念,高水平策划、高标准建设旅游项目,提升我省旅游业要素水平。要吸收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外国资本,参与我省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鼓励各种成份的资本参与国有旅游企业的改组改造。要 “请进来”、“走出去”,通过领导出访、参加重大国际活动和国际旅游交易会等方式,加强与国外大旅行商、旅游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旅游业的对外开放水平。
(四)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南方先进省市旅游业的市场化程度较高,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改革到位。旅游业是一般竞争性行业,要重视发挥市场的作用,实行充分的市场竞争,开发资源靠市场,组织游客靠市场,举办活动靠市场,国有资本逐步退出,政府不再去管那些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让旅游业深深植根于市场经济的沃土。要进一步改革旅游管理体制,统筹旅游、风景、文物、文化等旅游资源,提高管理水平。要推进旅游景区改革,实行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三权分离”,增强旅游发展活力。要继续推进国有旅游饭店改革,去年全省国有旅游饭店改革工作会议以后,各市抓得比较紧,但越往后,工作难度越大,要坚定信心,锲而不舍,坚决打好这一仗。同时,要抓住国有旅游饭店改革的机遇,引导和推动旅游饭店向集团化方向发展,争取组建几个在全国有影响的饭店集团,带动全省旅游饭店业上档次、上水平。
(五)促进旅游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据统计,旅游业涉及29个部门、108个行业,在服务业中“牵一发而动全身”。各相关部门要树立大旅游意识,积极参与和支持旅游工作。旅游部门要发挥好牵头作用,主动加强与有关部门、行业的交流与沟通,推动建立银旅合作、科旅合作、文旅合作、教旅合作、体旅合作等多种合作机制,充分利用好各类社会资源,把我省旅游业做大、做快、做强。
同志们,开展诚信旅游建设意义重大,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积极行动起来,弘扬诚信,维护公平,促进繁荣,把我省旅游服务质量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推动我省旅游业又快又好地发展,为全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在小城镇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小城镇建设,针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特点和小城镇建设的现状,制定下发了中发1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我们今后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的纲领性文件。中央11号文件提出的10个方面的问题和要求,涵盖了小城镇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理解和把握文件的精神实质,特别要按照文件要求,切实解决好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倾向性问题,用文件指导小城镇建设健康发展。尤其在认识上要清醒看到,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是新时期农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内在需求,是新世纪解决“三农”问题、做好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我们把建设小城镇、发展小城镇作为一个大战略来实施,绝不是心血来潮、头脑发热,而是适应现阶段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选择。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结束了长期的短缺经济,出现了买方市场。农产品的充裕供给,农民生活水平的明显改善,特别是一些专业大户、工商大户,具有资本扩张和改善生产生活的强烈要求,这是我们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深厚基础和内在原动力。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农村综合配套改革不断深化、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日益扩大,是加快小城镇建设的体制保障和组织基础。产业化经营、城乡融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使小城镇建设具备了良好的宏观环境。可以说,加快小城镇建设是顺应民心,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战略举措,条件具备,时机成熟。所有这些,无疑向我们展示了加快小城镇发展的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握机遇,因势利导,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更好地引导到小城镇建设上来,采取超常措施,加大力度,推进发展,使小城镇建设更好地走上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互兼顾、协调发展的路子。为此,要突出抓好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科学制定小城镇建设规划,促进小城镇健康有序发展。小城镇建设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牵涉部门多,覆盖领域广,因此必须有一个好的规划,这是搞好小城镇建设基础和前提。中央11号文件指出:各级政府要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要求,抓紧编制小城镇发展规划,并将其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这就要求我们,编制小城镇发展规划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与本县(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相衔接,与经济社会环境相协调,依据当地自然和经济社会条件,因地制宜,确定小城镇建设功能定位,不搞一律模式。规划目标要积极稳妥,切忌盲目性。从我省来看,全省小城镇建设要分开层次,中心城市周边卫星城、重点建制镇和一般乡镇,都要有体现不同功能和作用的具体规划。要首先搞好试点镇的建设规划,大县应规划5—6个,中小县3—4个,作为试点,率先建设,带动全局。试点镇建设和百强镇建设要协调统一起来,规划要充分体现超前性、指导性和操作性,注意发挥区位和经济优势,具体要规划到人口规模、产业定位、城镇功能、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这项工作要由体改办、建设厅组织力量,一个县一个县帮助去搞。凡是纳入省里规划的重点镇,都要有专家帮助规划设计,规划一经制定完成,必须固定下来。做到换班子不换规划、一张蓝图绘到底,扎扎实实地把小城镇建设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五、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好鼓励小城镇建设的相关政策。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环境不宽松是制约小城镇发展的关键原因。这就要求必须从体制、政策、宏观环境等方面为小城镇建设创造条件,保证其快速发展。近年来,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省“十强镇”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政策》,今年省政府又下发了《全省小城镇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最近,根据中央11号文件,又研究制定了《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即将以政府文件正式下发。各市、县也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下发了促进小城镇发展的政策性文件。
第三篇:副省长在全省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省委、省政府对建设工作高度重视,韩寓群省长亲自为这次会议致信,这对建设工作是极大的鼓励和有力的推动。刚才,会议传达了韩省长的致信,表彰了在2004年建设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在此,我代表省政府,向大家表示热烈的祝贺!
过去的一年,全省建设系统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认真贯彻省委工作会议、6·22省委常委扩大会议和烟台加快发展现场会议精神,认真学习贯彻张高丽书记、韩寓群省长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一系列讲话和重要指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一是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取得重要成果,顺利通过省部联合论证,为加速半岛城市群崛起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战略思路,为推进今年的工作打下了基础。二是建设事业改革快速推进,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的意见》,建设领域招商引资完成150亿元,其中实际利用外资超过6亿美元,在创新体制机制、提高市场化水平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三是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取得突破性进展,脏乱差现象得到遏制,绿化美化成效显著,城市面貌明显改善,威海荣获“联合国人居奖”,青岛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烟台通过“中国人居环境奖”考评,还有一批城市受到省政府表彰。四是规划设计水平明显提升,城市建设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形成了一批展示发展成就和城市形象的新亮点。五是各项建设投资大幅度增加,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城市基础设施、住宅建设、村镇建设投资分别递增47%、46%、15%,合计达到1251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3.5%,初步测算,为全省经济增长贡献了1.3个百分点。六是清理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工作首战告捷,房屋拆迁工作措施得力,省政府提出的春节前100%的兑现2003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目标基本实现,受到国家建设部的充分肯定,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好评。建设厅贯彻执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跟的是紧的,抓的是有力的,省委、省政府对全省建设工作是满意的。我代表省政府,向全省建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表示亲切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今年,建设工作面临新的形势,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和把握。从国家宏观形势看,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周期,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将保持相对稳定,经济快速增长的总体势头不会改变。从我省形势看,全省上下贯彻落实省委工作会议精神取得显著成效,去年GDp达到1243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712.8亿元,GDp增长13.7%,增速创六年来新高,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总体要求已深入人心,为各项事业的发展奠定了更加雄厚的思想和物质基础。最近一个时期,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对今年的建设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1月2日,张高丽书记在济南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现场会上指出,做好今年的工作,总的就是要坚持以“三个代表”为指导,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一手抓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张书记还要求,一定要抓住机遇,再接再厉,加快建设,干出水平。韩寓群省长在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的重大决策部署,珍惜来之不易的好形势,努力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面对新的形势,今年的建设工作必须放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抓紧抓好。要继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房地产和村镇建设的投资,投资力度不能减,增长幅度不能降,发展速度不能缓,确保城乡面貌有明显变化。这是今年建设工作的主基调,也是我们这次会议的主基调。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看到,国家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正在对宏观政策作适度调整,土地管理体制和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国家对部分项目贷款控制更加严格,城建资金紧张的状况难以缓解,这对建设工作会产生一定影响。但总的来说,还是机遇大于挑战,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很多。我们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意志,再鼓干劲,牢牢把握加快发展的大方向,坚持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不动摇,保持建设事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好势头。
关于今年的工作,焕彩同志还要做具体部署,大家要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结合建设工作实际,再强调几个问题:
一、统一思想,把握全局,树立和强化科学的发展观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深刻阐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意义重大而深远。这不仅是经济工作必须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是解决当前诸多社会矛盾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建设工作的根本指针。去年12月16日,曾培炎副总理在西安主持召开了全国城市建设与土地管理工作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提出了新时期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具体是“五个坚持”:坚持以人为本,提供好的公共产品,维护城乡居民合法权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坚持全面发展,统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政府正确履行公共管理服务监督职能;坚持协调发展,加强城乡统筹,促进城乡互动,切实保护耕地;坚持可持续发展,注意节约水、土地、能源和资金,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坚持统筹兼顾,合理配置资源,搞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贯彻中央领导的指示精神,树立和强化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五个统筹”,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这些年来,我省建设工作发展速度很快,城乡面貌特别是城市面貌变化很大,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在工作快速推进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全面、不协调的问题。比如,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还存在着规划设计水平不高、低水平重复建设、管理体制落后、环境脏乱差等突出问题,在方式方法上还存在急于求成、方法简单,甚至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这些问题,必须认真研究解决。
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建设工作必须做到“四个坚持”、“四个克服”:一是坚持城乡协调发展,把促进城乡一体化、农村城市化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力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注意克服抓城市多、抓乡村少的问题,在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上进一步加大政策和资金的扶持力度,努力实现城乡发展的良性互动。二是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城镇体系规划的作用,编制和实施好山东半岛城市群和三个都市圈规划,在规划编制和建设投资上适度向欠发达地区倾斜,注意克服就城市论城市、各个城市各自为战的问题,站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全局,从更大的范围入手,协调好城市定位、规模和布局,实现设施共建、资源共享、生态共保、产业共兴、城市共荣。三是坚持以人为本,把建设工作的着力点放在为民服务上,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人居环境和人文环境,提高对社会事业发展的贡献率,注意克服重视发展速度而忽视群众利益、重项目而轻环境、重建设而轻管理的问题,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题,努力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群众的心坎上。四是坚持生态优先,保护好各种资源,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搞好各类项目规划建设的同时,一定要把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历史文脉延续放在战略的、全局的位置,坚决保护和利用好土地资源、水资源、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遗迹等,注意克服在规划建设中破坏生态、浪费资源的各种问题,绝不能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来换取城市一时的快速扩张,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建设工作的灵魂,如果我们真正落实好了科学的发展观,把它体现到建设工作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建设事业的发展就一定能上一个大的台阶。
二、统筹兼顾,科学指导,推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当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发展的动力和压力进一步增大。工业化和城市化是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与江苏、浙江和广东相比,从近年特别是去年看,我省工业经济的发展速度不低于他们,但城市化的发展速度尚有较大差距。最近我看到一个资料,江苏的城市化水平2002年就达到了42.9%,据分管省长讲,去年又提高了2个百分点,发展速度明显高于我们。在这种形势下,我们要缩小与他们的差距,就必须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使城市化的发展速度与工业化的发展速度相协调。根据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今年全省的城市化水平要提高1.5至2个百分点。为此,我们必须加快构建分工和布局合理、功能和承载力强劲的城镇体系,为推进城市化进程提供良好的载体和支撑。
(一)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方针。党的十六大提出,“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这是我们推进城市化坚定不移的方针。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城镇的布局在地域上要协调,各类城镇的规模、比例与经济发展的水平和内在要求也要协调。与南方先进省份相比,我省城市发展的主要差距在于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不适应现阶段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所以去年我们提出,“大力推进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建设,积极合理发展中小城市,择优培育重点中心镇,发展城市群,凸现城市带”,这是我们结合山东实际落实十六大精神的具体思路,符合中央提出的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今年之所以再次强调这个问题,目的就在于让大家把握全局,坚定信心,用这个总体思路来统领和指导我们的城市建设。要按照宜大则大、宜小则小、龙头带动、完善体系、辐射集聚、服务经济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我省城镇体系,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东部城市要发挥优势,率先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起好示范带动作用;中部城市要加速崛起,承东启西;西部地区要积极发展区域中心城市,增强实力,跨越式赶上。小城镇的发展要突出重点,优先发展县城和中心镇,不能遍地开花。
(二)全面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我省从1993年开始进行到2010年的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在全国率先完成了编制和审批工作。但是,近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之快,大大超出了我们原来的预测,现行的总体规划已明显不适应实际发展的需要。城市在飞速发展,规划必须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只有从规划上提升,才能有效指导和调控城市发展。另外,当前土地管理体制和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国家将对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全面进行调整修编。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抓得好不好,对全省今后五到十年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如果城市总体规划的调整修编不能走在前面,就无法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相衔接,就会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制约。张高丽书记提出“三高”要求后,不少城市开展了发展战略研究,为修编总体规划奠定了良好基础。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是各级政府的一件大事,是我们建设工作的重点。这件事关系重大,省建设厅正在考虑意见,近期将提交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待省政府研究同意后,省里将专门召开会议进行部署。大家回去后不要等,从现在就要积极做好准备,抓紧往前赶,越早越主动。具体工作中,要按法定程序审查报批,请名家、聘高手,严把规划质量关,确保一流的编制单位、一流的编制人员、编制出一流的规划成果;要贯彻合理用地、节约用地、合法用地的原则,搞好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
(三)大力增强中心城市的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中心城市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提高我省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主要阵地。当前要着重抓好三个方面:第一,认真实施好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战略。《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去年底已经通过省部联合论证,专家公认是一个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今年,实施这个发展战略,必须要有突破性措施,取得实质性进展。半岛地区各城市一定要高度重视,加强协调,认真实施,千万不能束之高阁。省建设厅和有关部门、有关城市,要高水平、高质量地编制好山东半岛城市群总体规划和山东沿海海岸带规划,上半年完成编制和评审,下半年实施。要统筹安排半岛城市群区域性的重大基础设施,特别要搞好半岛城市群综合交通体系规划,防止和避免重复建设。第二,要编制好济南都市圈和济宁都市圈规划。编制这两个规划,对于带动我省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济宁都市圈规划编制已经启动,要确保上半年完成。济南与周边的淄博、泰安、莱芜、德州、聊城、滨州6个设区城市,都可以在1个小时左右通达,这样的条件在全国的省会城市中也是不多见的。要做好有关准备工作,下半年启动济南都市圈规划的编制。第三,继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入。去年全省城市建设投资达到300亿元,今年的增长幅度不能低于30%,要力争达到400亿元。要把投资重点放在能够增强城市功能、改善投资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项目上,特别要着重抓好城市道路交通设施、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各地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一定要加快进度,南水北调沿线的要确保2007年底前全部完成,所有已经建成的污水处理厂都要确保正常运行。要认真落实好省里出台的收费政策,加快理顺污水和垃圾处理价格,上半年要确保到位。
(四)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小城镇一头连着农村,一头连着城市,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突破口,是我们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要站在落实“三个代表”、加强城乡统筹、促进农民增收的高度,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发挥好小城镇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集聚和带动作用。最近,省政协的同志提出了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培育县域经济增长点的建议。韩省长看后,做了重要批示,要我们深入研究,抓好实施。首先,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中心镇总体规划修编已经完成,要按照三年完成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的目标,全面开展乡镇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的调整修编。规划期要到2020年,与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一致起来。30个强县今年要完成70%,其他县市要完成30%。市、县两级要对村镇规划编制安排专项扶持和补助资金,乡镇所有建设项目必须符合小城镇规划。其次,要大力加强村镇基础设施建设。去年小城镇建设投资达到194亿元,今年国家将增加对农村的投资,我们要抓住机遇,确保增长16%,力争20%。为此,要加快建立和完善小城镇建设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以供水、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为重点,加快建设和改造村镇基础设施。要狠抓现行支持小城镇发展各项政策的落实,积极探索集体土地流转、农村劳动力培训、小城镇社会保障等有利于促进农村人口转移的新政策、新做法。各地要加强小城镇建设调研,抓好试点,典型示范,分类指导。
(五)进一步加大城市建设市场化改革力度。今年,各级政府要把贯彻省政府74号文件,深化城市市政公用事业改革,作为一件大事来抓。这项改革的目标和政策已经明确,关键在于抓好落实。烟台、潍坊、济宁三个试点城市要加快推进,年内改革要基本到位,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其他城市3月底以前必须拿出具体的改革实施方案,生产性、经营性单位年内要全部完成改制,管理性、作业性单位也要积极推进,为两年完成改革打好基础。要通过改革促进行业自身发展,提倡产业资本介入,提倡增量资本进入,提倡与能够长期投入、具有技术和经营管理优势的投资者合资合作,不要搞单纯的股权转让、资产变现,更不能一卖了之。要保持稳定,改革过程中要确保产品和服务正常供应,确保原有的财政投入和补贴不减少,确保人员分流安置稳妥进行。这项改革涉及许多难点热点问题,城市政府的主要领导必须亲自抓。同时,要整体配套推进建设领域各项改革,把建筑业、房地产业、勘察设计行业的改革向前大大推进一步。要积极借鉴南方先进城市的好经验,加快推进城建投融资的市场化、社会化,按照市场规则搞好城建项目的运作,充分利用社会资金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三、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群众利益无小事。建设工作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我们做建设工作的同志一定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定不移地把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作为贯穿建设工作始终的一条主线,把群众关注的热点和难点作为我们改进工作的重点,把群众的要求和呼声作为我们努力的方向,切实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实加大工作力度,解决好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问题。按照省政府确定的三年“清欠”目标,今年的工作任务还相当繁重,要扎扎实实落实好省政府制定的十条意见,春节前形成的工作机制不能变,工作力度不能减。今年要做到“四个确保”:确保农民工工资不产生新的拖欠、工程款不出现大的拖欠,确保所有拖欠单位全部制定还款计划并报建设主管部门备案,确保清偿拖欠工程款总数的50%,确保建立起从源头上预防拖欠的长效机制。为此,要制定详细的清欠计划,按月份、按季度排出清欠进度。要改革建筑劳务使用办法,积极发展成建制的建筑劳务企业,严格执行劳动合同制,禁止包工头承接或分包工程,杜绝零星分散用工,实行工程总承包企业农民工工资支付连带责任制,建立建筑工程劳务工资保证金制度,从根本上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要加快建立业主工程款支付担保和承包商分包工程付款担保等制度,推行建筑施工保险制度,从根本上解决拖欠工程款等问题。对顶风而上,造成新的拖欠和长期恶意拖欠的,要坚决曝光一批、查处一批、清出一批。
(二)加强城镇房屋拆迁监管,保护好被拆迁群众合法权益。随着拆迁量的不断加大,因补偿不到位、工作简单粗暴引发的矛盾时有发生,群众上访居高不下,在少数地方已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成为上下关注的一大热点。做好这项工作,最关键的是要坚持依法办事,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严格执行建设部《城市房屋拆迁估价指导意见》和《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裁决工作规程》,合理制定拆迁补偿安置标准,定期公布供拆迁评估使用的区位价和各类房屋重置价。做实做细拆迁管理工作,切实做到拆迁项目合法、拆迁主体合法、拆迁程序合法、补偿标准合法、拆迁补偿资金到位。要进一步完善拆迁政策,依照国家和省《条例》,调整完善各城市的实施细则。对拆迁户中的“双困户”,要给予适当照顾,进行妥善安置。同时要加快处理历史遗留问题,最大限度地化解潜在的矛盾,为拆迁工作扫除障碍。要建立和完善拆迁信访责任制和恶性事件快速反应机制,确保不发生恶性事件,确保不发生大规模集体越级上访。
(三)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大力实施“安康居住”工程。当前,我省房地产市场形势总体是健康的,但是住房供应的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主要表现在高档商品房偏多,面向城市中低收入家庭特别是弱势群体的住房偏少。韩省长在人代会上提出,“实施安康居住工程,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供应,逐步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从现实需要出发,我省的住房供应体系应根据收入差别区别对待,建立五个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一是对极少数失去工作能力、没有收入来源的特殊困难人员,由政府无偿提供救济房;二是对最低收入的家庭,政府保障其租住廉租住房;三是中等偏下收入家庭购买经济适用房,政府对建设标准和购房人资格要严格规范;四是中等收入家庭购买或承租普通商品房,政府要采取相关政策,增加供应,降低建设成本,使住房价格与大多数居民家庭的住房支付能力相适应;五是高收入家庭购买高档商品房,政府要根据市场状况进行合理调控。总的原则,就是控制高档商品房,增加普通商品房,规范经济适用房,保障廉租房,提供救济房。实施“安康居住”工程,就是把除高档房以外的各类住房捆在一起,扩大供应,规范发展,改善城市绝大多数居民的住房条件。去年全省完成住宅建设投资584亿元,今年的投资增幅要确保20%以上,力争达到30%,其中经济适用房建设面积要达到600万平方米。“安康居住”工程的各项指标要分解到各市,年底省政府要对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当前,迫切需要政府关注和解决的,是城市失业下岗人员、破产倒闭企业职工、享受“低保”人员等弱势群体的住房问题,主要是廉租房和救济房。要抓紧摸清底数,划定住房解困范围,制定解困计划并尽快实施。各地可通过收购房改房、二手房、空置商品房等途径,采取实物配租或无偿提供的方式,让部分住房特困户住上廉租住房或救济房。同时,要结合旧城改造和城市土地资产经营,加快棚户区和危旧房改造步伐。
(四)进一步搞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为人民群众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今年是环境整治三年攻坚战的关键一年,要继续以“治脏、治乱、治破、治暗”为着力点,基本消除面上的脏乱差现象。在巩固城市主要地段整治成果、继续打造亮点的同时,要突出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主题,把整治小街小巷、老城区、旧居民区作为重点,使整治活动更加贴近普通群众,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整洁有序的生活环境。今年省里要把这一条作为重要指标进行重点考评,各城市要结合实际抓紧制定方案,加快实施。同时,要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年内要构建起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框架,明年进一步调整完善。通过三年努力,确保实现基本消除脏乱差、基本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两个目标。
(五)健全监管机制,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质量和安全是建设工作永恒的主题,必须紧紧抓在手上,一刻也不能放松,确保不出现重大质量事故和恶性安全事故。要进(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一步完善和落实好质量安全责任制,严肃追究质量安全事故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要改革政府对工程质量安全的监管方式,引导企业建立健全质量安全保证体系。要深入落实好《山东省燃气管理条例》,确保燃气安全。要继续组织开展好建筑市场综合检查,进一步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和主管部门行政行为,加大处罚力度,形成更强的威慑力。
同志们,今年建设工作的任务光荣而艰巨。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一再强调,今年是工作落实年。大家要继续保持奋发有为、积极进取的良好精神状态,像张高丽书记所要求的那样,“想干、会干、干好”,埋头苦干,狠抓落实,确保全年目标的实现,为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社会主义新山东做出新的贡献。
第四篇:文海英副省长在全省家电下乡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文海英副省长在全省家电下乡 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同志们:
11月19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全国推广家电下乡,这是当前扩大内需的一场‚及时雨‛,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新举措,更是落实中央‚三农‛政策的惠农之举,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安徽被列为第二批家电下乡推广省,更是我们不可多得的又一发展机遇。对此,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金山书记、三运省长做出明确指示,省政府专门制订了《安徽省家电下乡工作实施方案》。今天,省政府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进行部署,目的就是统一思想、细化部署,确保各项工作要求落到实处,把这件惠及千万百姓的好事办好。刚才,省商务厅和财政厅就家电下乡有关具体工作作了说明和安排。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家电下乡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家电下乡是根据我国消费结构特点,针对农村消费者定向研发、生产、销售指定的家电产品,由财政部门给予一定资金补贴的农村家电推进工程。这既是一项含金量很高的扶农、惠农举措,也是一项重要的民生、民心工程。
其一,家电下乡是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举措。十七大提出,促进经济增长要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消费排在第一位。2007年我国人均GDP已达到2461美元,但消费群体能力差异较大,需求不足和消费不能实现的现象并存,因此,消费空间极为广阔。事实上,消费对我国GDP的贡献正在显著增加,2007年我国11.4%的GDP增长中,消费对GDP的贡献率7年来首次超过投资(消费、投资、出口的拉动分别占4.4%、4.3%、2.7%)。安徽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78%,而县以下农村市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仅占全省的25%,除了我省农民收入低的客观因素外,也反映出我省农村市场有待进一步开拓,农村消费潜力有待进一步释放。开拓农村市场需要寻找消费热点,而家用电器正是当前农村新兴的重要消费热点。2000~2007年,我省农民每百户家庭的彩电、冰箱和洗衣机保有量分别年均增长13.7%、22.7%、16.2%,而同期城镇每百户家庭彩电、冰箱和洗衣机的保有量年均增长仅为3.4%、2.0%、1.9%。2005~2007年, 我省农民每百户家庭手机保有量年均增长16.5%,而城镇居民每百户家庭手机保有量年均增长10.8%。这说明农民对家电的消费愿望日益旺盛、需求趋热。所以,家电下乡,对农民购买家电给予补贴,既是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现实之举,更是刺激农民消费积极性的长久之策。根据山东等地试点情况和我省农民购买意愿抽样调查测算,彩电、冰箱、洗衣机、手机四类家电下乡产品,预计在我省的年销售额可达20—30亿元,对农民的补贴资金为2.6—3.9亿元。这是中央送给我们的‚金娃娃‛,一定要紧紧抓住,并把它落实好。
其二,家电下乡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由于长期以来受城乡二元结构影响,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等问题相当突出。近日,温家宝总理就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门撰文强调,“必须统筹城乡发展,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现科学发展,关键要下更大的决心、花更大的气力、用更多的力量,解决好‘三农’问题”。实施家电下乡,在增强农民消费能力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特别是在农村普及彩电和手机,不但可以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还可以帮助农民了解国家政策、获取市场信息、学习生产技术,促进农民增收,使农民尽早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当前,全省上下正在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是‚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人民群众得实惠是学习实践活动的根本落脚点,也是检验学习实 践活动成效的标准。可以说,家电下乡其实就是送实惠下乡,我们的党员干部要切实把做好家电下乡工作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一个载体、一项具体实践,真正体现‚让人民群众得实惠‛的基本要求。
其三,家电下乡是当前拉动内需保增长的有力抓手。全球金融危机正由发达国家向新兴国家扩散,由金融领域向实体经济蔓延,国际市场需求低迷,我国出口受阻,经济增速下滑已成为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在当前有效需求不足的严峻形势下,消费、投资、出口这三驾马车,都要‚快马加鞭‛。尤其是要扩大内需,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在外需放缓的背景下,扩大内需是‚保增长‛的必要手段,也是抵御外部冲击的重要基础。我国内需不足最根本、最深层次的原因是农村居民的消费不足,只有7亿农民这‚一大块‛的消费需求得到激活与满足,内需才能真正、持久地得以扩大。据有关部门估算,目前占全国人口70%的农民,只消费了全社会30%的商品,农村消费市场的启动,可以拉动中国30年的经济快速增长。大家知道,中央出台了十条措施,2010年底前将投资4万亿拉动内需。11月25日我省也出台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15条意见。家电下乡既是扩大投资的方向,也是扩大消费的重要途径。农村的房子建了,但基本消费与城市相比缺样还很多,家电下乡无疑是 刺激消费最直接的手段。最重要的是,家电下乡恰好满足了农村消费者日益强烈的消费升级愿望,体现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此外,在目前形势下,推行家电下乡还有利于消化家电行业过剩产能,有利于企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帮助企业应对危机、度过难关,可谓是一项经济得发展、企业得效益、群众得实惠的‚多赢‛之举。因此,我们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把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家电下乡的各项任务落实到位;要从加快发展的角度,充分发掘和把握其中蕴涵的机遇,把家电下乡当作扩大内需保增长的一个有力抓手,认真做好各项工作。
二、服务至上,牢牢把握家电下乡工作的关键环节 家电下乡是一项系统工程,《安徽省家电下乡工作实施方案》已经作出了详尽的安排,能否取得实效,关键看实践。对我省来说,这也是一项全新的工作,还有许多问题有待我们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完善,在实践中寻‚真经‛、求‚正果‛。这里,希望大家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第一,产品要对路。产品对路,农民才会欢迎。安徽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山地、丘陵、平原自然条件差异较大,农民生活和消费偏好迥异,加之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造成各地消费能力有很大差异。据统计,我省最富的县区农民纯收入约是最穷县区农民纯收入的3.4倍。所以,家电下乡必须符合当地农民 的消费需求,不能千村一面,生搬硬套。对此,家电企业要加强调研,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群体,因地制宜,因地施策,组织好家电产品生产和市场销售,切实为当地农民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
第二,市场要有序。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是做好家乡下乡的重要保障。各地、各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为家电产品的销售创造良好的环境。对那些假借‚家电下乡‛旗号,进行虚假宣传,借机销售非家电下乡产品,扰乱市场、误导消费者,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坚决依法查处,并及时在新闻媒体曝光。要重点关注乡镇一线销售网点,深入了解农民的反映,切实掌握第一手资料。对可能挫伤农民消费积极性的隐患,一经发现,要立即整改。各有关部门要从正反两个方面借鉴外省的经验和教训,不断完善措施和办法,保障家电下乡工作顺利实施。
第三,程序要便捷。要牢固树立‚服务至上‛的理念,切实为农民朋友申报补贴提供便利的渠道。商务、财政、金融等部门和相关企业要加强研究,从方便农民消费者的角度出发,进一步研究优化补贴申报兑付流程,完善机制,简化程序,切实为农民开通‚绿色通道‛。对农民的补贴申请,要及时审核、快速拨付;申报材料不全或不符合要求的,要一次性地及时告知申报人,不要让农民跑冤枉路、花冤枉钱。第四,资金要管好。补贴资金是国家的钱,‚一分一毫‛都要用之于民,这是铁的纪律。各地要严格执行财政部《家电下乡补贴资金管理办法》,并制定本地区配套制度或实施细则,明确管理、拨付、发放补贴的具体职责和操作程序。要强化责任,加强监督,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督管理制度和实时监控机制,确保补贴资金专款专用。要建立投诉举报制度,及时受理社会各界的投诉和举报,并通过电话、走访等方式了解农民领取补贴情况,严肃查处截留、挤占、挪用和骗取补贴资金等违规违法行为,确保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农民手中,充分发挥家电下乡政策资金的杠杆作用。
三、强化领导,确保家电下乡工作顺利实施
家电下乡工作是一项由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实施的系统工程,涉及多个职能部门,事关千家万户农民的利益,是对我们践行‚执政为民‛理念的一次检验。各地、各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加强协作,积极配合,共同把这件大事办好、办成。
第一,要建立强有力的工作班子。省政府建立全省家电下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我担任召集人,省商务厅、省财政厅、省委宣传部、省经委、省公安厅、省信息产业厅、省工商局、省国税局、省地税局、省质监局、省农村信用联社等11个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统筹负责全省家电下乡工作。各地也要成立家电下乡工 作领导机构,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难题。要抽调精干人员,组织得力的班子,专司这项工作。要加强调研,从本地实际出发,尽快研究制订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工作方案。
第二,要建立高效有序的工作机制。各相关部门要自觉服从大局,强化配合,形成工作推动合力。尤其是各级商务、财政部门要加强与宣传、经委、公安、信息产业、工商、税务、质监、农村信用联社等部门和单位的联系和沟通,及时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宣传部门要组织做好家电下乡工作的宣传;经委和信息产业管理部门要指导企业做好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公安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市场秩序保障和安全维护工作;工商部门要加强对销售企业和销售网点的指导、服务,保障产品流通;税务部门在依法征税的同时,要从有利于产品下乡、方便农民购买出发,研究制定相关的措施和办法;质监部门要加强质量跟踪检查,确保让农民买到放心的商品;农村信用联社要协助做好补贴资金对农户的发放工作。
第三,要积极争取农民朋友的支持。家电下乡工作能否真正‚惠‛农,农民说了算。农民欢迎不欢迎、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既是检验我们工作的唯一标准,也是我们做好工作的法宝。当务之急,是要采取多种形式,迅速打一场宣传仗,尽快让广大 农民了解政策、明白政策,积极参与,迅速形成家电下乡工程的浓厚氛围。要通过多种媒体,立体展示各级政府推进家电下乡的决心和诚心,既要让群众听到声音,又要看到图像,还要见到实例,千方百计确保家电下乡工作扎实推进。
同志们,凡事重在开头,贵在坚持。为期四年的家电下乡活动大幕已经拉开,成败系于在座的诸位。我们要集中精力,全心投入,把中央家电下乡惠民工作做好,为改善农民生活、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作出新的贡献!
谢谢大家!
第五篇:吴登昌副省长在全省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吴登昌副省长在全省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陕政通报 第172期
(2008年9月24日)
刚才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上,赵铁锤同志通报了全国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张德江副总理就强化安全生产措施,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频发势头,进一步做好当前及国庆节期间安全生产工作作了重要讲话。下面我就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切实加强和做好当前全省安全生产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采取有力措施,坚决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国家安监总局的工作部署,各市、县政府及相关部门,强化“隐患治理年”各项工作措施,认真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深化专项整治,严格执法,安全生产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在去年事故大幅下降的基础上,今年继续保持总体平稳,1—8月全省共发生各类事故8838起,同比下降24.96%;死亡1465人,同比下降15.80%。其中金属非金属矿山发生事故23起,同比下降37.84%;死亡34人,同比下降29.17%。安全生产形势呈现出总体稳定、趋向好转的良好态势。成绩固然应该肯定,但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部分行业和地区安全生产形势仍不容乐观,较大事故仍时有发生,8月份全省较大事故起数同比增加2起,死亡人数同比上升27.27%。刚才,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上我省既没有被通报也没有被表扬,没被表扬的主要原因就是今年6月7日安康紫阳的水上交通事故和7月1日神木汇森凉水井煤矿烟炮中毒事故,这两起事故分别造成10人、18人死亡。近期山西、四川、黑龙江、深圳、河南等地接连发生的重特大事故又给我们敲响了安全生产的警钟。这些血的教训要求我们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牢固树立警钟长鸣、常抓不懈的理念,坚决克服盲目乐观、松懈麻痹的思想。当前抓好安全生产工作还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就是我们一定要全面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和温家宝总理的专题报告精神,深入分析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特点,认真查找安全生产工作的差距和漏洞,针对本地、本行业、本单位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和措施,明确责任、抓好落实。张德江副总理刚才讲到,要把安全生产工作作为衡量是否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标准,希望大家务必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部署和安排,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强化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和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制;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负总责,各职能部门要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把当前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抓实、抓细、抓好;各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要亲自部署,把安全生产责任层层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和每个人员,避免工作疏漏,杜绝责任盲区;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
动“回头看”,深入开展重点领域安全生产大检查,要组织力量深入本地、本行业、本单位安全生产的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检查督查,督促企业制订针对性强、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对易发事故的重大危险源,要安排专人24小时严密监控,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二、坚持常抓不懈,切实做好当前及国庆节期间安全生产工作
9月17日,省政府召开的洛南现场会就做好当前及国庆节期间安全生产工作已进行了安排。9月19日,省安委会办公室又向全省发出了紧急通知,提出了具体要求,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这里我再强调几个重点:
(一)认真开展“预防特大交通事故百日行动”。按照全国的统一部署,我省要从现在起至年底前认真组织开展“预防特大交通事故百日行动”,公安部门要切实履行好道路交通安全监管的执法主体职责。一方面要加强道路交通事故的源头管理,严格按照国家“五整顿、三加强”各项工作措施,规范驾驶员培训、考试、发证及车辆上牌、检测、强制报废程序。要本着“谁发证,谁负责”的原则,对发生的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要进行责任倒查,在对有关责任人依法从重处理的同时,也要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另一方面大力开展路面行车秩序的专项整治。要结合实际重点整治客运车辆、三轮汽车、低速载货汽车;要把整治的重点放在国道、省道、高速公路以及事故多发和易发的农村道路上;要依法履行管理道路交通安全秩序的职责,加强对重点公路和路段的巡逻管控,严格查处影响交通安全的各类违法行为,坚决依法查处机动车超速、超载、超员、强行超车、会车、酒后及无证驾车、违章停车、拖拉机和农用运输车违法载人等交通违法行为,及时消除隐患。
交通部门要认真落实事故多发路段整治任务和加强对道路运输企业的监管,确保在年底前完成年初制订的事故多发路段的整治任务。在道路交通运输企业的资质审核、营运车辆的检验检测、客运站场的监督检查、驾驶员的安全教育及选派上岗方面进一步把好安全关,同时严把客运线路审批关,对不具备道路营运的线路坚决进行调整或取消。要继续深化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努力遏制因车辆超载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
安全监管部门要代表各级政府切实履行好综合监管职能。对各市(区)安全道路交通安全控制指标完成情况、存在问题进行及时分析,提出整改建议,每季度向社会公布一次。对安全形势严峻的地方要以政府或安委会名义及时下达督办通知。
各市(区)、省级各有关部门要针对“十一”黄金周的特点,全面组织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公安、农机、交通、安全监管等有关部门要联合执法,加强监管,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交通、铁路、民航等部门要根据客流量,合理安排车次、航期、航班,确保旅客出行安全;各类运输企业要加强对司乘人员的安全教育,严防各类违章驾驶行为;要全面检查各类运输工具技术性能和状况,防止带病运营;加强对乘客携带物品的安全检查,坚决防止将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物品带上车、船、飞机。
各有关部门要把旅游安全放在突出位置,立即组织对游船、缆车、索道等游客运载工具及带有危险性的登山、探险、漂流等旅游项目和大型游艺机等设备安全情况进行全面检查,达不到安全要求的一律停止运营。对国庆节期间举办的各类大型聚集活动,要按照“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制订严格的安全保障措施,并请公安机关严格审批把关,防止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
(二)深刻吸取深圳“9·20”特大火灾事故教训,切实做好人员密集场所安全工作。为深刻吸取深圳市舞王俱乐部“9·20”火灾事故教训,省安委会办公室已于昨天发出紧急通知,对生产经营单位和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各地、各部门务必尽快落实。一是要进一步加大对生产经营单位监督检查的力度,严格落实消防安全监管各项措施。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立即安排部署在国庆节前开展一次消防安全大检查,特别要针对薄弱环节,有重点地监督检查歌舞厅、俱乐部、网吧等公共娱乐场所以及商场、集市、“三合一(多合一)”等人员密集场所。对生产经营单位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易燃易爆物品存放使用、电器安装使用以及消防设施等重点部位和环节,要逐一加强监督检查。特别要认真排查歌舞厅、俱乐部等休闲公共娱乐场所焰火燃放设备、灯光照明设备、舞台幕布及搭建材料等符合消防要求的情况。严禁在酒吧、歌舞厅、俱乐部等休闲公共娱乐场所燃放烟花爆竹和火炮。对不具备安全生产经营条件的各类人员密集场所要坚决停产停业整改。二是要坚决打击非法生产经营行为,严厉查处无证照生产经营单位。各级公安、消防、工商、商贸、文化、质监、安全监管等有关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开展联合执法行动,依法查处有关单位非法生产经营行为。对证照不全或无证照的生产经营单位,特别是对违规经营的歌舞厅、音乐茶座、夜总会、酒吧、网吧、游艺场等休闲娱乐人员密集场所,要严厉打击和查处,坚决予以查封、取缔。三是要进一步加强对歌舞厅、音乐茶座、夜总会、酒吧、网吧、游艺场、大型商场、大型超市等人员密集场所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深入开展对各类生产经营单位的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搞好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回头看”,特别要对前期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中查出但未整改到位的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隐患,要做到“五个一律”:凡公众聚集场所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封堵,经检查不能立即整改的,一律依法责令停产停业整改;凡公众聚集场所自动消防设施损坏、不能正常运行,经检查发现不能立即整改的,一律依法责令停产停业整改;凡地下营业性场所安全出口达不到消防安全要求,经检查发现不能立即整改的,一律依法责令停产停业整改;凡是采用聚氨酯泡沫塑料装修的一律停业整改;公共娱乐场所一律不得使用任何烟花和火炮。要落实火灾隐患排查治理分级管理制度,实行重大火灾隐患政府分级挂牌督办制度,加强隐患登记、整改销案的跟踪管理。
(三)进一步强化矿山安全生产工作。各市(区)和省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陕政办发明电〔2008〕63号)和9月17日全省非煤矿山暨尾矿库安全监管工作现场会议精神,严防死守,确保节日期间矿山安全生产。要始终保持高压态势,突出抓好煤矿瓦斯治理工作,继续深化煤矿整顿关闭工作,严格恢复生产煤矿的安全验收。进一步强化煤矿安全监管监察,特别是要严防和杜绝节日及前后期间抢任务、突击生产,严禁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生产。切实加大对已关闭矿井、报废矿井、基建矿井及停产整顿矿井的巡查和监控力度,坚决打击非法生产。金属和非金属矿山企业要积极采取防范措施,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防止发生透水淹井、尾矿库垮坝、排土场坍塌等重特大事故,特别是要吸取山西襄汾“9·8”尾矿库溃坝事故教训,严格细致地开展尾矿库大检查,坚决杜绝类似事故发生。对确定为危库的尾矿库,必须立即停产,认真组织抢险,尽快消除险情,并采取应急措施,做好必要的人员疏散工作。险情消除后,要组织力量深入排查治理安全隐患,待验收符合安全生产条件后方可恢复生产。整改后仍不合格的,要按照《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6号)要求,启动闭库程序,落实闭库责任,限期完成闭库工作。对确定为险库的尾矿库,要立即停产,组织力量,制订隐患整改方案,采取有针对性措施,限期消除隐患。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生产。对确定为病库的尾矿库,要严格按照正常库的标准,制订隐患整改计划,落实整改责任、资金、限期,确保隐患得到及时治理。对未确定安全度的尾矿库,要尽快组织有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进行安全评价,或组织专家进行全面评估后确定安全度,并按上述原则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尾矿库的安全。
(四)认真组织开展全省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大检查。各市(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近期关于加强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指示精神,深刻吸取广西维尼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8·26”重大爆炸事故教训,按照省安委会办公室《关于组织开展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大检查的紧急通知》(陕安委办发〔2008〕36号)的安排部署,认真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大检查。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和各有关部门要加大整治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经营、运输、使用和处置废弃等各环节的安全监管工作,依法取缔各类非法生产经营的企业和网点,及时发现化工企业安全生产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迅速治理和消除事故隐患,确保化工生产安全。要紧密结合各自实际,抓紧研究制订本地区化工企业安全检查的具体方案,明确检查的范围、内容、重点、方法、步骤和具体要求,做到全面、全员、全过程,确保不漏查隐患。企业要从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排查治理安全隐患、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安全投入保障、重大危险源监控、应急管理等方面认真对照检查。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深入基层,进行现场检查,检查的比例不低于应检查企业总数的三分之一。同时要认真按照省安委办《关于调查我省化工园区或化工集中区规划情况及园区内化工企业建设情况的通知》精神,认真开展化工园区或化工集中区规划情况的调查摸底和上报。省安委办将组成三个检查组,深入到各设区市进行抽查,检查面要达到所查地区重点化工企业的二分之一。针对烟花爆竹生产逐渐进入旺季,非法、违法生产经营活动抬头的情况,各市(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认真吸取内蒙古赤峰市鑫鑫花炮厂“8·30”重大爆炸事故的教训,进一步加强监管,强化治理“三超一改”(超定员、超药量、超范围和改变工房用途生产)和反“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工作;结合安全生产百日督查“回头看”,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坚决打击和取缔非法生产、销售、运输烟花爆竹的行为。一是认真做好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复产检查工作。今年由于地震、奥运会等因素的影响,烟花爆竹企业生产企业停产时间长,在10月份恢复生产前,各地要认真开展复产自查工作,确认无隐患后向县级安监部门书面申请恢复生产;县级安监部门经检查认为该企业具备恢复生产条件后,方可恢复生产;市级监管部门要加大对复产前的检查力度,确保生产安全;省安全监管局要组织督查组到重点地区督查烟花爆竹恢复生产情况。二是从严打击烟花爆竹非法生产经营行为,杜绝“三超一改”和“三违”现象。各市县要组织专门力量,定期检查,加大隐患排查治理的力度,逐个企业进行隐患排查,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力、走过场的单位要停产整顿,发生事故的,从严从重查处。发现有“三超一改”和“三违”现象的企业,要严肃查处。三是富平、蒲城、凤翔三个烟花爆竹传统产区县、乡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落实工区停产改造责任,认真履行分级监管责任和“打非”工作问责制,明确专人分片包干负责,对非法生产经营烟花爆竹重点村、户、人实行重点监控。对开展打击工区非法生产工作不力、非法生产经营现象严重、酿成非法生产经营事故的,要严肃追究相关政府主要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的行政责任。要进一步加大对违规使用氯酸钾生产烟花爆竹行为的查处力度。凡发现有违规销售、使用氯酸钾行为的企业,依法吊销安全生产、经营许可证。四是加大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标准化及老企业改造的力度和步伐,实现企业“五化”(工厂化、标准化、机械化、科技化、集约化)标准,全面提升企业本质安全的水平。坚决禁止无证生产,凡发现安全生产许可证到期未换证企业恢复生产的,按非法生产查处,情节严重的追究企业法人的主体责任和有关部门的监管责任。老企业未进行改造或改造不彻底仍存在安全隐患的,不予换证。
(五)严格落实建筑施工、民爆物品等其他行业和领域安全防范措施。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要重点加强对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监督检查,严格落实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的规定,切实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要重点排查各种事故隐患,要把排查责任落实到各个具体岗位、人头,不放过任何隐患,不留死角,对现场管理秩序混乱、问题突出、隐患严重的施工工地要停工整顿,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施工。各市(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全省民爆物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陕政办发〔2008〕93号)的各项要求,全面落实民爆物品生产、经营、销售、贮存、运输、使用等环节的安全管理制度和管理责任,依法严厉打击非法生产经营的行为,并妥善做好已关闭或停产企业的药料、成品、半成品处置存放工作。与此同时,要全面加强对冶金、有色、建材、轻工、纺织、电力以及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供水、供电、供气等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确保国庆节期间安全生产。
(六)落实应急预案,加强应急管理,做好节日期间应急值守工作。各市(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制订和完善国庆节期间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落实应急救援组织、队伍、装备、物资和专家等,有针对性地完善应急救援工作机制。要加强对有关单位应急准备情况的检查,认真组织对自然灾害可能引发事故灾难的隐患点进行排查和除险加固,检查针对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的预报、预警、预防工作机制落实情况,有效防范和应对自然灾害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灾难。同时要加强国庆节期间的值班工作,坚持24小时领导带班值班制度,一旦发生事故或紧急情况,有关领导要及时赶赴现场组织抢险和处置,妥善处理事故善后工作,确保社会稳定。省政府决定国庆节期间组织若干检查组开展一次全省安全生产大检查。
三、严格安全生产责任制和事故责任追究制
各市、各部门和各单位要依照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健全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在安全生产工作方面的责任,一级抓一级,逐级负责,抓好落实。特别是要加强对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解决好工作不实、落实不力的问题。各级政府、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作为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要把安全生产工作时刻放在心上,及时了解安全生产情况,对重大问题要亲自动手抓,对存在的事故隐患要彻底排查,真正做到安全生产工作万无一失。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令第302号)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重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省政府令第74号)等相关法律法规。凡已经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要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一查到底,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构成犯罪的要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凡因政府工作人员失职渎职、工作不力、管理不到位导致重特大事故的,要严肃追究其行政责任。对重大安全事故隐患长期不整改或整改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要实行“关口前移”,追究其行政责任。同时,要把安全生产责任追究与扫黑除恶、惩治腐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紧密结合起来,坚决打击和严惩违法犯罪活动。
同志们,安全生产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一定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进一步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履行职责、扎实工作,坚决防范重特大事故,推动全省安全生产形势的进一步稳定好转,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陕西,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